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营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旧桥 运营管理
1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过去年代修建于各地的公路桥梁,负担着十分繁重的交通量和超负荷的交通荷载。由于当时社会发展较慢,缺乏远瞻,设计荷载偏低桥梁宽度偏小,加上超载、超限运输对桥梁的损坏,直接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由于部分桥梁产权和管养责任不明确,致使众多桥梁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甚至突然垮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和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和阻碍。因此,严格执行桥梁运营管理、检测、养护、维修加固等工作,提高旧桥的承载能力和行车性能,延长服务年限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2 公路桥梁运营管理现状
对于路桥设施的管理、检查、养护维修、大修加固、技术检定等方面,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实行了桥梁档案管理、经常检查、定期检查(每年春、秋季,两次)、特别检查和计划预防性维修制度,配合桥梁检测、洪水冲刷观测、桥梁大修和防洪工程,维护了桥梁的正常完好状态,从而大大地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公路行业,由于公路网繁多,管理制度建立较迟,管养队伍的建设和责任的确立严重滞后,且至今执行力度较弱,再加上管理落后、资金不到位、技术人员技术素质不高、运营管理观念落后等原因,造成公路桥梁运营管理及维修加固严重滞后,大部为桥梁尤其是80年代及以前修建的桥梁设计、竣工资料、运营记录、健康状况检测、维修加固实施记录等资料严重缺失,其历史和现状无记载、无检查,致使病害没有及时整修加固。
运营管理本身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又长期失控,尤其是严重超载,给桥梁造成极大的损害。桥梁一方面是遭到强力损害,另一方面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检查、养护和救治,使得部分桥梁才建好十几年,就因病害严重、承载力已大大降低而成为危桥,或突然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如陕西安康市冷水桥、甘肃岷县大桥、甘肃天祝县大桥冀州南午照桥等。若运营管理制度健全、桥梁健康状况检测、桥梁维修加固及时,又岂会有此类事故发生。
通过公路桥梁与铁路桥梁的强烈对比,发现公路桥梁的运营管理现状令人担忧。
3 公路桥梁运营管理措施
铁路工务系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建立了桥梁技术履历书,对该桥的技术特征及其变化均有如实记载。旧社会已丢失无考的桥梁基础资料,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全部挖探清楚;对于钢桥均有丈量结构详图,并据以检定其荷载等级。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颁布了铁路管理、养护、检查规程及养护验收标准等规章制度,有了桥梁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的规定与习惯,铁路桥梁不但内在大小病害得到了及时地整治、加固,更重要的是铁路系统对规章制度的学习、贯彻执行已成习惯。鉴于铁路系统对旧桥的运营管理经验,公路桥梁运营管理对其成功之处予以借鉴,做好运营管理须从以下着手:
3.1 建立旧桥技术资料和履历表
各地方公路管理部门应该针对该管辖区的公路,进行桥梁普查,建立桥梁履历表。有些桥梁经过多年运营,一些主要部位出现如裂缝、错位、沉降、上部结构露筋等病害,某些桥梁因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而严重损坏,通过普查和走访,建立桥梁的运营信息及以往维修加固信息数据库。
3.2 对桥梁进行检测评价
仿照铁路系统的管理方法,对公路桥梁进行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测,对桥梁进行检测评价。
经常检查:主要以目测为主,并配合简单工具量测,检查的内容大致为:桥面是否平整、有无损坏;桥面泄水管是否损坏、有无堵塞;桥面是否清洁、有无杂物堆积;栏杆扶手、引道护栏是否断裂、撞坏、锈蚀;伸缩缝是否填塞、破损、失效;锥坡、翼墙有无开裂、坍塌、沉陷等。
定期检查: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为主,对桥梁各部分进行详细检测。一般桥梁检查周期为三年,定期检查的内容一般为:
(1)桥面铺装:是否有坑槽、开裂、车辙、送散、不平、桥头跳车现象等;
(2)人行道、栏杆:人行道有无开裂、断裂、缺损;栏杆是否松动、撞坏、锈蚀和变形等;
(3)伸缩缝:是否破损、结构脱落、淤塞、填料凹凸、跳车、漏水等;
(4)排水设施:桥面横坡、纵坡是否顺适,有无积水;泄水管有无损坏、堵塞、泄水能力;防水层是否正常工作,有无渗水现象等;
(5)梁式桥上部结构:主梁支点、跨中、变截面处有无开裂,最大裂缝值;梁体有无空洞、蜂窝、麻面、剥落、露筋,有无局部渗水;横隔板是否开裂,焊缝是否断裂,钢结构锈蚀情况,变形情况等;
(6)圬工拱桥上部结构:主拱圈是否开裂、渗水、砂浆松动、脱落变形;拱脚是否开裂、腹拱是否变形、错位;立墙、立柱有无开裂、脱落,侧墙有无鼓肚、外倾等;
(7)双曲拱桥上部结构:拱脚有无压裂,拱肋1/4处、3/4处、顶部是否开裂、破损、露筋锈蚀;拱脚与拱波结合处是否开裂;波间砂浆是否脱落、松散、横隔联系是否开裂、破损等;
(8)支座:位移是否正常,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变形,钢板滑动支座是否锈蚀、干涩;各种支座固定端是否松动、剪掉、开裂等;
(9)桥墩:墩身是否开裂,局部外鼓、表面风化、剥落、空洞、露筋,是否有变形、倾斜、沉降、冲刷、冲撞损坏情况等;
(10)桥台:是否开裂、破损,台背填土是否有裂缝、挤压、受冲刷等情况;
(11)防护工程是否有损坏等;
特殊检测:采用仪器设备等特殊手段和科学方法分析桥梁病害的确切原因和程度,确定桥梁的技术状态,以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一般在下列情况下作以下特殊检测:
(1)在地震、洪水、滑坡、超重车辆行驶;行船或重大漂浮物撞击之后;
(2)桥梁定期检查难以判明损坏原因、程度及整座桥的技术状况时;
(3)决定对单一桥梁进行改造、加固之前或技术状况为四类者。
3.3对桥梁进行维修加固
通过对桥梁进行检测评价,对已检测出的病害进行有效的维修加固,使桥梁始终处于健康的运营状态,延长桥梁的运营寿命。
3.4 新建特大桥梁的健康状况检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先进的检测仪器也用到了桥梁检测中。对于特大桥梁,我们不再满足被动的检测、维修,而要主动的掌握桥梁的实际运营状况。于是在特大桥梁的修建过程中,在梁根部、跨中、变截面处等布设传感器如光纤光栅传感器等,再加上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即可对桥梁的实际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使其更好、更安全的工作。
在各产业链有着精妙布局的三井财团,被称为“产业组织者”,拥有丰田、东芝、松下、三洋、NEC等重要成员。三井财团投资、参股的企业无处不在,早在100年前,丰田还是个制造纺织机械的小厂,三井财团将丰田带到欧美,了解汽车制造技术,打开丰田汽车的大门。如今,如三井财团的资产运营管理模式也出现在中国,上海矽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矽亚)就是这种新模式的探路者和创新者。
矽亚是一家创新型的股权投资公司,致力于企业扭亏为盈、资产运营管理及产业投资的专业机构。“在中国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有近20%的企业出现亏损,矽亚一方面帮助亏损企业扭亏为盈,同时还帮助高增长企业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矽亚副总裁张兰丁介绍。
矽亚选择投资和管理的企业有两个标准:一是企业具备一定(资产过亿)的规模;二是企业所处行业有发展潜力。这也是矽亚帮助企业实现TIPO的前提条件。所谓TIPO(Turnaround-IPO),是帮助企业扭亏为盈后,同时帮助企业迈向资本市场的道路,进行产业扩张和整合。
扭亏为盈
优秀的投资者需要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有两类公司最需要像矽亚这样的专业机构,一类是高增长阶段的企业,另一类是亏损企业。”云南的一家水泥厂就是矽亚扭亏为盈的一个案例。因运营管理欠缺,企业成本管控不力,这家水泥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通过当地政府介绍,这家水泥厂的所有者找到了矽亚,希望矽亚能够帮助其扭转亏损的状态。矽亚团队在对这家水泥厂进行尽职调查后,当即确定首先要解决企业的销售渠道问题,先开源,再节流,因为水泥有销售半径的制约,有地域性的影响,所以矽亚团队没有采用总的方式,而是设计了扁平化的销售渠道,在当地设立统一的专卖店,将散乱的客户聚拢在各个专卖店的周围。
销售问题解决后,矽亚团队同时着手解决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问题。矽亚重建了这家水泥厂的人力资源部和管理会计部门,通过指导人力资源部开展工作,与周边的大学、中专、技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在专业网站和垂直网站做相关的招聘广告,吸引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张兰丁专程从北京请来资深水泥专家谢克平到这家水泥厂指导生产工作,给企业高管进行水泥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张兰丁也给企业的高管们进行管理技能的培训,让他们既懂生产又懂管理。
水泥行业的四字真言,即“均质稳定”。优质的水泥要求煤质稳定,所以一般水泥厂都建有煤均化场,保证窑温稳定。然而一个均化场需要2000万元的成本投入,这是水泥厂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水泥的质量会受到影响,而且因为煤质的不稳定导致工艺事故层出不穷。矽亚团队在多方求教专家后,决定从采购前端以“指定坑口,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水泥厂资金有限,一年8万吨煤的采购难题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张兰丁考虑到小煤厂不可能放宽账期和煤价,只有较大的煤矿才需要稳定的客户,并且有能力提供较长的账期。通过多次接触,在与当地最大的煤矿敲定协议后,矽亚团队从采购煤的方面争取到60天的账期,同时以每吨降低100元的价格谈妥了水泥厂的采购难题,并且通过“指定坑口”稳定进煤,水泥厂在没有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既解决了采购问题,也化解了生产方面的危机。
在云南山区,水泥的运输只能通过汽运。“如果不解决运输的半径问题,这家水泥厂的销量还是会受影响,这家水泥厂一辆车都没有,如何解决物流的问题,让我们团队很头疼,也想了很多方案,在当时这家水泥厂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去购买车辆组建车队,有一天我路过街边,看到许多车辆停在一旁,而驾驶员正在打牌聊天,突然萌生了将这些没有稳定收入的驾驶员组织在一起的想法。”张兰丁说道,“我们将这些人组织起来,与水泥厂签订长期运输合同,由水泥厂支付费用将每辆车都统一漆成红色,车身上面喷涂水泥厂物流的字样,并统一对这些驾驶员进行了培训,组建了一个物流车队,这不仅解决了水泥厂的物流问题,保证了服务质量,还为水泥厂带来几百万元的现金流。”
这家水泥厂是矽亚团队打赢的一场硬仗,整个扭亏为盈耗时15个月,水泥厂也由当初巨额亏损,一跃增长到净利润4600多万元的企业。
专注资产运营管理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能够帮助我们解答和做咨询,更需要帮助我们执行,矽亚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将一切落地,真正帮助我们去执行。我们当时接触了两三家公司,最后才选定了矽亚。”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至纯)总经理蒋渊告诉记者。
至纯是一家专注于为太阳能、半导体、光电、液晶面板、微电子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领域的客户提供高纯流体输送系统的系列解决方案及系统集成的高科技工程公司。正处于光伏井喷、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至纯的业务量急剧猛增。如何在高速增长的行业中,提高自身企业的效率,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实现企业的标准化是蒋渊一直思考的问题。和矽亚接触之前,至纯与大多数工程类公司一样,以订单为导向的盈利模式致使其在管理方面较为粗放。然而,在与矽亚合作了8个月后,蒋渊将矽亚的团队比喻为至纯的在管理方面的“教练”。
您好!
我是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在大三这一年我选择了校外实习,也就意味着我选择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即将踏入社会的我对未来充满着期待,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我有一颗火热进取的心,一份对未来的执着,我相信“Wellbegunishalfdone”,(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希望贵公司就是我成功的起点,我能有幸同贵公司一起共创明日的辉煌。
我出生于风景秀美的边陲小城——XXX,在XXXX年我来到了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就读于经济贸易系所学专业是连锁经营管理,从此翻开了我人生的新篇章。入学以来我一直担任班级的生活委员,繁忙的工作不仅培养和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更加锻炼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面临问题的时候能够冷静分析,缜密思考,而这一切对我专业的选择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热爱体育运动的我还经常鼓励同学一起参与,我感觉这样的太学才是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的。在日常生活中,我能够紧密团结同学,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我一直坚信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团结的队伍是最强大的,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因此我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主攻英语和计算机,在英语方面,我加强培养我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计算机方面,我从基础知识入手,进一步掌握了OFFICE的各项功能,获得了计算机文管二级证书,在选完专业后,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我还参加了红楼梦、名人面对面及生活与哲学的研读,在强化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为了使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我还参加了ERP综合沙盘实训,从而让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有更进一步的系统的认识,我还认真学习了管理学,如战略管理,公司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营管理等,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习工作中。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一定会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专业知识,不负公司给我的厚望。
此致
敬礼!
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现状
所谓资本运营,是指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殖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综合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资本运营实施的实质是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基础上,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企业可以支配的一切资源按资本化运作方式进行重组和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资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经过初期的摸索阶段,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工作进入了逐步规范、稳步发展的时期,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仅2001年,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已超过1200亿元,达1245亿元,回收现金逾256亿元,较好地实现了资产回收最大化的运营目标,表明了我国处置不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说,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400亿元的有限资本去拉动近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的回收和变现,基本实现了资本价值的增殖,提高了资本积累的效率。
一般说来,资产管理公司是为了分离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我国金融风险、促进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而设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接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因此而平均下降超过9%,使国有银行减轻包袱,轻装上阵,为其入世后的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对我国1000多家产品有市场,技术先进,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债转股,涉及金额4000多亿元,使这些企业负债率大幅下降50%以下,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更有利于中国金融业、国有企业等面临中国入世的严峻挑战、竞争和发展。
资产管理公司在近两年的资本运营中,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日益创新、日益完善,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以债务重组、资产置换、诉讼追偿、债转股、租赁、外包、转让、投资银行等10多种形式对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和处置,加快了处置速度,提高了处置效率,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1年,华融公司海外演艺之后,又在上海实行捆绑式的打包处置,实现回收现金128亿元,实现了规模效益;长城公司则选择和采取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为基点,以依法、风险为手段,以“公允价值”为依据的政策组合;东方公司全年处置帐面资产182.91亿元,回收资产85.13亿元,资产回收率达46.5%。由此不难看出,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不良资产的资本运营中逐步形成了良性资金融通体系,使死资财变成了活资财,实现了不良资产的国民经济再增殖。
二.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中的问题与弊端
因为资产管理公司才刚刚运营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不多、还不严重。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把资产管理公司纳入到国有企业改革、民间和私营经济的培育、金融组织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建设等统筹考虑之中,从资本运营的角度考虑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作,则当今状态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仍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潜在着许多弊端。
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经济气候环境不理想,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带来了很多困难,各资本运营的正常运作造成了诸多障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必须建立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资本运营机制,依托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才能有效的实施资本运营。而我国经济市场则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资产管理公司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幸运儿,而是由我国政府主导的金融制度创新,是中国转轨经济的特殊产物,这种特殊性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产管理机构所没有的,更与资本运营所需的市场条件造成了直接矛盾。因此,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在与市场接轨上还不成熟,不完善,其资本运营的必要市场条件将受许多市场不良因素如世界金融市场冲击、国家货币政策、入世后的汇率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完善的经济气候条件下,将致使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盘活、变现等难度增大,不利于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和发展。
〈一〉国有企业改革任重而道远。众所周知,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的反映,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盲目的投资、有国家政府出面变相贷款的不良产物。因此,要彻底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只有率先让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和经营观念,走出大多数国有企业亏损破产的窘破之境。但是,国有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总体业绩持续下降,并且随中国入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经济范围自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净亏损,沦为“亏损经济”或“补贴经济”。例如,1998年7月末,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5.4%,净亏损92.8亿元,成本费用利润为-0.7%,在1492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6042家亏损,亏损面达40.5%,到1999年6月末,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到55.1%(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1999)。因此,在10年之内,国有企业又将产生一些不良贷款,其来源包括:一是一批现在业绩较差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恶化,即资产管理公司的老成员不能退出;二是一些现在看起来经营良好的国有企业由于不适应入世后更为激烈的竞争而陷入困境,即资产管理公司的新成员又要进来。可以说,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市场机制的运作直接左右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程度,左右着我国经济体制状况的大气侯,在这种市场经济体制的现状下,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不良资产的投资处置银行要完全严格走市场化道路,将受当今市场化条件不足的极大限制,将受国家政策风险、国家产业导向等多方面市场因素的限制,将导致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不能完全按市场化导向运作,不良资产的呆坏账系数变大,致使资产部分流失。
〈二〉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市场狭小。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狭小。在2000年底,虽然我国证券市场股票总市值首次达到4.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总值的5%,但是,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仍占多数,流通总市值为8200亿元,相当于GDP的17%,而截止到2001年底,资产管理公司从商业银行收购的不良资产已高达1.4万亿元,远远超过市场流通总值。而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是由政府推动的,这就致使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道路上受到政策的限制而不是市场的限制,导致不良资产的处置难度增大。其次,我国的股票市场非常脆弱,政策性明显,在货币政策都难以启动的情况下,试图想用之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更是难上加难。再次,不良资产对外资开放,由于受其他政策和市场体制问题的影响,还不能大规模展开。这就使外商对我国不良资产的投资产生顾虑:收购我国不良资产是否存在法律依据;作为一个债权人,他们的权利能否执行;人民币没有完全放开,对他们的投资将产生极大影响。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又不同于美国储金会的房地产等抵押贷款,再加上国有保护等因素,感兴趣的对象可能不多,除非大比例折价。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能走市场化道路,将会给市场体制改革带来压力,给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的市场体制等运营条件带来冲击。目前,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一直是政府介入最深的行业之一,政企不分,计划经营日久,规模庞大,地位显要,由此而造成企业制度的建立、股份制改造与上市的难度加大。在其市场化的经营没有确立之前,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延续银行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性业务,以及对贷款对象的所有制偏向,还会产生新的不良资产。所以,只有国有银行彻底摆脱行政性干扰等因素,完全进行市场化运营之后,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体制性的国有企业不良贷款的普遍发生,而改变当前的状况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二.权属、关系、程序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问题是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四大难题。
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是由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合理而造成的,这些巨额不良资产的债权、其权属等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干预过重。因此,对债权类资产,其权属问题集中在购买时购买人对他所购买的债权究竟有什么样的处置权利。根据现行的《担保法》,在债权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不能直接以抵押物抵债,而是必须与债权人协商或经法院裁定后,以拍卖、变卖、折价方式所得价款抵债,这是资产管理公司手中债权的一个较大难题,会使购买价格与拍卖、变卖后的价款产生差距,致使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在资本运营中流失。纵观国际上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家都在这一点上授予资产管理公司特别的权利,即债务人不能按期清偿债务的,资产管理公司就可直接有权处置抵押物。对产权类资产,其权属问题集中在究竟能否正常过户?更何况资本运营是建立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只有解决了权属问题,才能解决债权人与买方之间的交易关系,使得交易成功。至于程序,资产管理公司一般可根据不同的债权的分类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而确定不同的处置程序。这就使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运营中的权利得到充分发挥,对国有资产评估、分化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的工作势在必行。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属于国有独资,管理人员多采用行政任命而不是聘任制,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属于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而人力资源经营是资本运营理论的核心。企业通过实施人力资本经营,可以有效增强技术的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和扩张能力,以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实现资本价值的迅速增殖。因此,资产管理公司产权机构单一,其机构性质与业务功能搭配不当将使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问题不明,不利于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根据2000年底颁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理》,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由此决定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由政府扶持和运作的金融机构,不以追求利益为目的,因此,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主要是事业性的,而非企业性的。但其从事的不良资产的处置业务又非常明显的属于竞争性企业领域的范围。以事业性单位从事企业性业务,是现今资产管理公司定位上的一大误区。在这种矛盾之下,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机构和激励体制难以建立,势必影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正常运营。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一个事业性的单位,国家必将赋予其特殊权利,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特殊权利去行使企业事务,将过于介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市场,改变当今市场基本是公平竞争的格局,影响我国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原因在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如果企业能够上市,则资产管理公司理所当然的是其上市的推荐人和承销商,其他证券公司则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如果其以后还能从事非债转股企业的投资银行业务,则它就是享受政府特殊待遇的金融机构,而金融业是一个竞争性行业,政府机构的过度介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形成我国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一重大阻力。
三.法律环境不完善,将不利于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中的资本运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量加大。
商业银行在经营和管理中不对资产作法律评价,导致资产的法律损耗不能作为决策的重要参数出现,从而影响了决策的合理性,对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质量构成潜在威胁。突出问题表现为:一是已超过时效和期限的债权数量惊人,银行信贷有效资本的抵押物的法律约定环境不健全,只能在一些即定法律的基础上作资本保全的工作。二是尚未建立起合法合规性的检查系统,使公司资本确定、“揭开法人面纱”等法律制度受企业改制行为的冲击,无法起到防止债务人减少信用资产的作用。三是破产制度不完善,债权人的利益被忽视,破产成为逃债手段。四是不良资产的评估法律不健全,中介评估处理漏洞过大,廉政环境建设不足将导致资产管理公司的部分资本运营失败。五是公司治理机构的不完善使关联公司之间权责不明,以致借助关联交易来逃债的行为大量发生。六是司法是保护债权的最终手段,但一方面,证明规则的机械化使债权人处于举证劣势,证明不了逃债;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人为的道德风险的作祟又使司法有时候反而为逃债所借用,如假保全、假执行等。
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是一个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机构,而且其级别特别高,机构网络庞大复杂,所以政府、企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人事关系较复杂,并且官方机构惯用行政思维,办事效率低,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正常运营作了一个无形的茧。在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中,不良资产的企业,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可能多方贿赂资产管理公司的执行人员,并且资产管理公司再处置不良资产中缺乏公开透明度,带来了极大的道德风险。去年3月份,湖北宜昌的猴王集团突然破产,致使华融等三家资产管理公司蒙受了巨额损失这一事实就反映了这一问题。资本运营需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保证,所以,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适当的运用法律手段是化解和处置不良资产的最终凭借,只有依赖于金融法制,才能确保不良资产化解过程的平稳进行。故而,我国金融法律体制的改革是当今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的的首要任务,势在必行。
三.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的新思路及其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上金融机构的演变呈现“集团化、全能化、国际化”的特征,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流的金融机构都采用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化模式,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等。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逐步展开,届时,国外的这些全能化、巨型化的金融集团将与我国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出一条现代化企业管理、形成良性资金融通体系的发展之路。一.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与不良资产的处置要借助良好的市场运营机制。
资产管理公司不是一般的商业企业,处置不良资产也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他关系到金融稳定、社会稳定和财政收支平衡。银行不良资产只有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才是显性化的问题,更需要借助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市场约束,在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等资本运营依托于良性市场的资本运营机制,使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将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理进程。
〈一〉加快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化进程,走“官办民营”的新途径。资产管理公司在进行资产处置时,保持资产管理公司对资产的所有权及决策权,而将经营权承包给现有的或潜在的投资银行、私营企业主、外资银行等其他中介机构,可以化解当今资产管理公司的巨额不良资产,分散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经营的巨大风险,有助于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减少资产流失。
1.建立一套以招标为基础的标准程序。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时应加强市场营销的宣传和市场营销的力度,使不良资产大众化,民间化。对此,资产管理公司应形成一套招标的标准程序。具体步骤如下:第一,资产管理公司根据预定的程序会对资产作一个初步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处置方案;第二,资产管理公司准备一套详尽的资料来介绍要出售的资产,并说明资产管理公司所要求的底价等条件;第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单设在某地组成常设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将待出售的资产拿到市场上统一招标,统一处置;最后,资产管理公司在各投标中作选择,以谋求资本运营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与专业的投资公司成立合体经营。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特殊性,可以与多家投资公司达成协议,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和进程,其基本设计为:第一,双方共同合营体注资。第二,合营体还可以通过举债进一步融资,然后用注入的资金和举债所得向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不良资产。第三,投资专业公司负责合营体的日常运作以及资产的管理与处置,资产管理公司不作干预。第四,合营体出售资产所得收入首先用于还债,剩余的则在资产管理公司和专业投资公司之间按预先约定的比例分配。
这样的合营方式一方面考虑到政府机构的局限性,使资产管理公司摆脱了资产管理和处置上的细节操作,另一方面引入了专业公司来负责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既可以解决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资金短缺的现状,又可通过适当比例分利来调动其积极性,有助于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减少损失。
3.采用多种手段吸引外资。鉴于我国的不良资产数目庞大,而国内又缺乏市场,为此,资产管理公司应运用多种手段来引进外资,使得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的市场供需有导向,使市场国际化,以无形的市场准绳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化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去实现:其一,资产分离。因为不良资产在定价时未知量很多,随机性很大,导致购买不良资产的风险很大。因此,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灵活的处置不良资产,将定价太难的一部分资产划出,以后再做处理,还须通过种种市场运营机制与外商共同分担资产,实现资本价值的最大化增殖。这样可以使外商比较放心的闯入中国不良资产的处置市场,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新的竞争机会,加速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更有利于我们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使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作向良性化的资本运营市场循环体系,以提高资产管理公司的竞争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官办民营”、分解资产管理公司的许多具体业务,可以节约其组建和运营成本,而且能把不良资产从银行的资产负债中剥离,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上市,同时还能培养这些承担不良资产处置的国内外投资公司、私营企业、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的资本运营创新能力,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竞争力的提高。
〈二〉资产管理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上市,采用集团控股公司的模式经营。
目前,资产管理公司属于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众所周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是由于国有独资这种产权安排的体制性弊端,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资金不足、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而,资产管理公司应以商业银行为前车之鉴,提前做好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准备工作。
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造上市可以弥补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资金来源的不足,使资产管理公司由一个由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机构彻底转换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集团。第一,在公司性质方面,资产管理公司由国有独资、官办官营转向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市场化运作;相应的,由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转变成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第二,在产权结构上,改造初期,国有资本的比重比较大,但随着民间资本、投资公司、外资等的不断进入,而国有资本的数目保持不变,日而久之,国有股由控股逐渐失去控股地位,乃至论为小股东,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股权出售等方式撤出国有股。
现在资产管理公司采用的是总公司、分支机构为一体的资本运营管理体制,而不是多个法人组成的集团制。由于资产处置过程中的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在实践中基于严格授权基础上的决策机制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决策程序复杂,费时费力。因而,可以考虑将资产管理公司办成集团公司的模式,将各办事处改为子公司。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克服了种种不利的弊端,各子公司可以拥有自,易于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集团制是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造与上市适应的形式;三.资产管理公司采用集团制是顺应经济组织体系的需要;四.有利于与世界经济国际化的接轨进程。
〈三〉与人民银行完美结合,充当中国金融稽查的角色,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监管。
由于国有独资的资产管理公司是由我国政府主导和扶持的金融创新机构,不同与国外资产管理公司是市场发展的产物,而且我国先行基本情况决定了资产管理公司的长期运营(不局限于10年),我们不妨利用其特殊性,充分发挥其特殊的性质特征,与中国人民银行完美结合,行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职能,作中国金融稽查机构,实现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便可以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并在市场化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法律环境。
我国处置不良资产时由于受到各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运营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因素而致使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困难加大,没有良好的法律环境作依托,导致债权人无法按法律程序对债务人进行债务追偿的工作,扩大了金融风险、道德风险等的存在因素,导致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缓慢,国有资产部分流失。因此,进行金融法制改革,完善中国金融法律环境迫在眉睫。
〈一〉统一金融法律事务的管理与运作,为建立完善的合法合规性检查机制奠定基础。面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在资产评估、资产重组、资产拍卖等资本运营中出现的一系列因缺乏法律依据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我们应该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应的《资产评估法》、《资产重组法》、《拍卖法》等相关法律,组建级别较高的法律部,使法律审查和诉讼事务统一运作、保证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环境。
〈二〉为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模式提供法律支持。资产证券模式在处置不良资产的国际实践中广为使用,但在特殊目的的公司经营地位、证券发行许可、破产隔离与其他债权人利益保护、信用增级的法律模式等方面,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是没有完全的信心的。其他诸如发行可转换债券、建立不良资产投资基金等模式无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灰色区域,尽快做出法律规范十分迫切。
〈三〉建立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捷径。根据现有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回收资产时,应享受债权转让、诉讼时效中断、减交诉讼费等方面的法律优待。不良资产出售和重组过程中的审批、过户手续和税收方面存在不合理性,应减让对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管制。
〈四〉坚持实际操作中严密法律程序,实行审慎原则。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时,程序比较繁琐,因此,要加快加大法院等部门的审核处置力度,防止在执行过程中因时间的拖延而引起的人为道德风险;加快不良资产的清收工作,严格责任人制度,严惩处置不良资产不利的人员。
三.加入WTO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冲击与挑战。
中国入世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同时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入世的大好契机之下,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想在中国入世的激烈竞争条件下求发展,必须从自我的角度想方设法走上市场化的企业发展之路。
入世后国外资产管理公司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冲击。中国入世后,中国经济逐步向市场化迈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准绳的现代企业竞争制度将逐渐成熟,而大批的国外资产管理公司也将入驻国内,届时,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将受到以下冲击:一是抵抗不住国外资产管理公司的强劲之势,被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兼并,这样会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二是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凭借东道主的优势同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公平竞争,在竞争中站稳脚步,继续发展,则会使我国国有资产部分流失;三是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与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共担风险,共同发展,此时将更有利于中国不良资产的处置,走向完美的市场化道路。
因此,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应充分利用中国入世之初的大好契机,学习国外资产管理公司的成功先进经验,努力完善自我,“摸着石头过河”,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拿出切实可行的东西与外国公司进行对抗,以超强的实力减少中国国有资产的流失。只要我们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与国外公司既有合作,又有实力去竞争,定能达到一种“有合有分,既分既合”的绝高之境,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演绎一个跨时代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与发展》。中国经济问题2001。5上海财经大学张志柏
2.《不良资产的法律成因和盘活对策》金融时报2002.2.7中国建设银行法律部侯太领
3.《我国处置不良资产能力增强》金融时报2002.2.7梅志翔
4.《资本作用的再认识》经济学动态2001.10赵学增
5.《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何仕彬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出版.
6.《中国向不良资产宣战》王松奇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出版
企业业务部经过历次变迁,年最终确定总监模式,这使得业务部业务能力得以加强,但相对来看开拓力度就有所滞后,这一点应该在年的业务工作中需要重点改善,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是决定业务的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再者,没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就容易丧失目标,迷失方向,市场地位也得不到提升,一直是跟随市场步伐,而不是结合自身实力去引导市场走向。"内外结合"是改善此现象的一项计划,所谓"内",一、就是增加信息搜索人员(2人),有一定的市场销售经验,能作到对企业重点服务的行业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的能力。通过建立如金融、政府、外资企业等系统的工程档案。从而使业务部信息真正能作到点到面的控制能力。二、把项目信息分成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两大类,技术部门的配合力度也可由级别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工程项目就可以分主次,以便集中优势争取重点项目的成功率。这样分类首先可以避免由于频繁的投标,成功比率不高影响技术部的军心,其次又可以使业务部门不至于感到有信息企业不重视,从而丧失搜索信息的信心。业务大多情况下是广种薄收的,这就开始指"外",一、充分利用网络,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而企业本来就是从事信息产业,但年对网络重视不够,甚至发生了没有自己的网站导致项目无法跟进的情况。建立企业网站刻不容缓;再有就是利用网络搜索信息,开拓业务视角,积极参与,有些网络招标项目机会是均等的。二、利用业内人士提供的信息,年就有一些成功的例子,这种资源是非常宝贵的,也是需要重点维系的,加强沟通与联系,使之成为一种制度一种习惯。这种资源还有很深的拓展空间,年一定要加强处理,合作企业、设备企业的销售人员都是潜在的企业业务人员。这就需要企业在此方面的政策特殊倾斜。
2、挖掘
要使今年的业务任务顺利完成,挖掘工作是一定要作的,需要发掘客户潜力,同时也要挖掘人员潜力。老客户的工程延续以及老客户介绍的新客户是当前企业最重要的一种业务手段,这类业务是企业的实力的体现,也是对企业服务的一种回报,但是此类业务还是有较深的潜力可挖的,换言之,业务部就应当担负起延续关系与挖掘潜在业务的工作。定期回访,及时反映,以及配合工程部门做好售后工作。这里还需要工程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业务部门承诺的事情其实基本上都是工程部门去实现的,步调不一致有些时候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而人员潜力挖掘方面,就是提高工作技能、加快工作效率、提升专业知识的一个培训学习过程,定期的在企业学习专业知识,适时的参与社会上的一些专题会议、展览,以及勤下工地,深入到标书描述的每一个工作环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不再停留在作为简单的通讯工具,其越来越承担着更大的信息传播功能。经济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手机的快速普及,截止到2006年6月,我国移动用户已经达到4.2亿,无线市话用户达到9000万。手机传播信息功能的提高,以及普及迅速扩大,为手机的商业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所谓商业传播也就是手机的附加价值——手机广告传播。手机普及率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广告市场中广告对象的提高。手机广告是继互联网广告之后,又一巨大的广告媒介资源,而这种广告资源也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四大媒体以及新兴的互联网广告,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广告主、广告媒介、移动通信商等。因此,手机通信的发展就孕育着无限的商机,也将成为未来广告发展的主要媒体。以下首先从手机广告的特点来探讨手机广告的运作。
一、手机广告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手机广告的价值,也就是手机作为广告传播媒介所拥有的优势。就现实而言,手机广告存在以下几种传播媒介所特有的优势。
其一,手机媒介具有大众媒介性质。手机用户资源的巨大,2006年五月底,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达4.2亿,使用手机人数已占中国总人数的30%,中国手机上网用户已超过4000万,是目前最大的广告群体。如果能够覆盖所有的用户,其受众超过传统单一媒介拥有量,且也超过了中国现有网民一亿三千七百万网络媒体。
其二,手机媒介又是分众媒介,手机用户在申请号码的时候,每个用户都填写了自己基本信息,这种信息被通信运营商所拥有,是巨大的商业资源。将手机用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处理。可以有效把握消费者消费行为。就是这种有利条件,决定了手机广告优于其他任何一种广告形式。手机广告明确了广告的受众类型,这样巨大的受众便被分为若干个小的传播群体,当手机广告传播时便可以进行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广告传播,减少资源的浪费。于是便构成了媒介的分众传播。传统的媒介即使有分类也是粗糙,宽泛的,根本无法与这种精确的分众传播相提并论。
其三,手机广告传播效果具有易测量且准确的特性。由于目标受众的确定性,广告效果的可以直接对受众进行精确的测量,避免了既有市场调查的随机、不确定性。直接面对广告传播对象进行调查,节约调研费用,而且广告效果更容易体现。
其四,手机传播媒介具有及时快速的特点,也是其他媒介所无法企及的。这种速度应该说是现有媒体中最便捷、快速的一种媒介传播方式。现代电视受到接收条件的限制,互联网同样也存在接收条件的限制,其他媒介都受到收受手段的限制,唯有手机这种贴身的传播媒介,跨越了这种限制。
其五、手机广告也具备相当高的互动性,对于互动性,互联网弥补了传统媒介的不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及时互动的形式得以体现,手机可以说将这种互动性进一步提升。
(二)手机广告存在缺陷:
其一,手机用户对广告的抵制。就手机广告目前的发展而言,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广告运营商在未经手机使用者的任何许可,就任意广告,也是司空见惯的。很多消费者也只能接收这种被动的广告信息,消费者正当的权利得不到维护。而且目前的手机广告多是没有对受众进行分类,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广告效果,而且还受到手机用户的抵制。
其二,传播技术原因,信息量少,传播质量差。由于手机的自身接受条件的限制,屏幕小,以及现代技术的难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与手机广告。因为手机广告的信息传播目前多停留在广告的告知功能上。难以适应复杂的广告形式。因此广告的冲击力就会减弱很多。
其三,广告费用高。目前由于中国手机广告的刚刚兴起,通信费用高,导致了手机广告的费用也必然高。彩信、游戏、WAP广告多由视频数据构成,目前受网络传输速度限制客户在接收广告时会有等待,运营商对移动数据业务进行收费,众多WAP网站同样收费,这就导致了用户接收手机广告成本高。
其四,缺少法律法规对手机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广告作为一种信息的传递方式,其所传递的多是商业信息,这种商业信息,对于需要的消费者而言,是其在购买决策中必不可少的消费信息指南。可是,当消费者不需要时,这种信息便成为一种垃圾信息,干扰消费者正常的生活。由于缺少法律的保护,消费者也无法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维护自己正当的权益。
由于通信技术,以及手机自身信息接受量少的限制。手机广告刚进入市场导入阶段,因而手机广告的传播水平也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其他媒体上所出现的极其精美和富于创意的广告都摆脱不了受到消费者的抵制的命运。同样,当手机广告刚刚起步仍处于告知阶段的广告形式,必然会受到手机用户的抵制,即使将来手机广告的形式和内容走向成熟,能够传播精美的广告,但是也无法排除消费者的抵制。因而这就需要合理的手机广告模式来维持手机广告运营与手机使用者之间合理的关系。
二、手机广告运行现状分析
手机广告的商业链涉及广告主、手机广告制作者、手机广告传播者(媒介)、移动通讯运营商、手机用户等这几个环节,手机广告才得以顺利传播。合理的手机广告运作模式是对手机广告相关的商业链进行资源整合,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形成一个成熟的手机广告运作模式,指导手机广告在不干扰手机用户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实现广告的商业目的。目前所存在的手机运营模式大概有四种。
一、移动运营商广告模式
移动运营商向广告主、广告公司提供短信、彩信、游戏下载等多种方式,另外还效仿目前的互联网广告模式,在其手机网页上提供网页栏头广告等。用户收费以免费赠阅为主,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能实行话费补偿。在这种商业模式下,运营商拥有用户号码资源和历史消费情况等资料,可以确定发送广告的对象和内容。
二、用户被动接收信息模式
北京分众无线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短信群发公司,强制推送广告信息给广大客户。目前该公司拥有大量WAP手机用户使用WAP的信息记录,公司可以通过无线互联网将广告精确投放到某个具体的用户手机上。这种群发短信,对用户有强制性,因此目前这种方式已经受到运营商的严格监管,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三、手机用户数据库营销模式。
当前,有许多广告机构打着数据库营销的幌子,以非法的手段攫取用户的隐私信息,滥发广告信息,没有利用手机用户可以进行精确分类的特点,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的数据库营销需要监管和规范,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手机广告的信誉,最终会营销手机广告整个行业的发展。
四、WAP网站免费发送模式
手机广告还采用一种利用WAP网站免费发送的模式。它们以手机门户网站的形式,用免费的内容吸引用户访问,然后利用流量做类似目前互联网广告的手机广告。
三、手机广告模式探讨
前文所提出的四种主要手机广告业务的商业模式目前还没有全面盈利的案例,由于手机独特的优点,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是被普遍看好的,手机广告要像互联网广告那样得到较大发展,需要行业法律法规的健全,更需要手机广告行业本身建立一种合理运作模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合理的模式最主要是需要移动通信商(拥有通信资源技术)结合广告公司(广告业务、广告信息服务)整合手机通信资源,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探索一种成熟的手机广告传播渠道,为广告主提供良好的广告信息服务,为手机用户并根据其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商业信息服务。一般而言,手机广告商业链主要涉及广告主、手机广告制作者、手机广告传播者(媒介)、移动通讯运营商、手机用户等这五个环节。广告的理想效果就是寻找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者,进行有针对的信息传播。为需求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最终促进需求者采取购买行动。广告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要达到广告费用的有效降低,以及实现良好的广告效果,必须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信息的传播过程越少,广告费用就会越低;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传播,就会更加有效地发挥传播功能。理想的广告运营模式,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信息传播成本,所以手机广告运行模式应该为:
这种模式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其一,手机广告运营商的专业化。
手机广告运营商在广告行业也就是专业的广告公司,也是符合我国目前所推行的广告制,只是,这是更为专业的广告。手机广告运营商可以是移动通讯运营商本身,或者是其就内部分离出来的一个独立的部门,这个部门专门负责手机广告的运营;手机广告运营商也可以是广告公司,广告媒介等其他团体,移动运营商通过对外开放的形式,将这种业务承包出去,按业务,或营业额为移动运营商提供资金,或者通过两者协商共同开发手机广告资源。这种手机广告运营商具备手机广告传播技术和渠道,同时还兼有手机广告内容专业制作能力。
其二,协议广告传播
协议广告传播:广告传播者与广告受众以协议的形式,实现广告传播的自由,与广告接受的自由。这种协议广告模式,体现了对受众价值的尊重,是未来广告必经的一种趋势。既有的广告传播模式,都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没有任何一种广告传播方式是通过与受众协商的方式实现广告传播的。手机广告具有这种优势,体现了公众对信息控制权的一种尊重。手机广告运营商由于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可以拥有手机用户的信息资源。当然这种资源也不是可以任意使用的,倘若如此,就会导致前文中所出现的用户被动接受广告模式的弊端。势必会侵犯到消费者的隐私权,作为一种成熟行业模式,必须顾及消费者正当利益,否则是无法长久发展的。手机广告运营商可以根据数据库对手机用户进行分类,具体的分类可以根据年龄、收入、职业、爱好等方面来划分,建立不同类别的数据库。这样可以做到广告传播的针对性,小众化传播。然而信息的传播能否被手机使用者所接受,需要手机广告运营商与用户的协商,通过合同的方式来建立信息传播。
举例而言:根据年龄来划分的手机用户。目前我国18——25岁之间的青少年,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个群体以学生居多,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具备经济能力占很少的一部分,就目前的手机消费市场来看,他们要承担自身的通信费用外,每月还要向移动运营商缴纳每个月的座机费用。手机广告运营商通过与其协商,每月为其提供座机费用,或者提供一定额的手机通话费用,条件是用户要接受广告信息。为了手机广告的健康快速发展,广告的数量与质量不能干扰手机使用者的正常生活。手机使用者通过接受广告信息来实现手机广告运营商的广告活动。这种方式对双方都有益处,消费者不仅可以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商业信息,有计划地采取购买行为。手机也同样可以借鉴电子邮件的技术,分为用户信息,和商业信息,这样会更加方面手机用户对广告信息的处理;另外一方面,手机广告运营商可以根据这个群体的消费习惯、爱好、信息接受习惯等有针对的商业信息传播,商业信息可以关于快速消费品、电脑、手机、娱乐、运动等各种适合青少年消费的广告内容,有针对地传播。这种传播效果优于传统广告传播方式,同时也避免传播费用的浪费。这个群体的市场如果能够培养成功,其以后都将成功手机广告的消费者,根据消费者基本信息,分析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当处于25——35阶段的消费者就需要重新定义其消费特点进行广告诉求。例如这个阶段,房地产、汽车、家用电器等便成为广告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这种资源便构成手机广告运营商最宝贵的财富,超越了单纯的媒体资源。
其三,受众权益的维护
之所以说受众权益的维护,是因为这种有规则、有目标的信息传播方式,避免不必要信息的干扰,广告运营商所传播的广告以使用者需求的信息居多,维护了受众对信息需求的支配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会接受这种广告,如果用户不需要时,通过短信就可以取消手机的商业广告。这样就充分维护了消费者权益。一个行业的规范不仅需要法律法规,更需要行会规范、行业自律,这样就可以维护了消费者的权利避免广告商与消费者法律方面的冲突。就目前的手机广告运营而言,消费者是完全被迫地接受广告。
其四、广告费用的降低、广告效果的提升
这种有针对需求的广告信息传播,不仅降低了广告费用,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提升广告效果,维护广告主的权益。这种信息传播过程中,广告主可以清晰地了解广告信息传播的媒介,广告信息传播的对象,以及准确的广告效果测评。广告活动运营与广告效果的测评得到很好的控制。也是对广告界“我知道的我的广告费用有一半浪费了,可是我不知道哪一半被浪费了”这句话的彻底颠覆。
这种模式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方式,体现了社会分工,可以降低移动运营商的经营风险,而且其也可以增加新的业务,这种业务可以为其提供为手机用户通信以外的信息服务。提高移动运营商的收益。这种广告模式还可以维护三方的利益。广告主,广告主可以得到精确的信息传播,达到良好的广告效果;手机广告运营商,广告的专业化,提升了服务水平,自身的利润得到维护;最后,手机广告信息接受者,信息支配权得到体现,商业信息的获得既有价值,又有节约了自己的通讯费用,这种形式是将部分广告费用转让给消费者,也就是广告媒体的使用者,也就必然节约了整体广告活动的费用。
笔者所提倡的这种模式倾向从广告信息消费者的角度而言来探讨,传统的广告模式很少从广告信息的消费者的角度来探讨广告的信息传播,且多数没有经过消费者的同意而任意进入消费者的生活。这种广告模式,使广告信息的传播者与接受者达成一种协议,最终形成信息的传播是有目标,有针对的精确传播,并且不被受众所排斥。其实,在现实的消费过程中,由于商品信息传播的不平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消费者不能获知商品或服务的全部信息。)消费者一直处于劣势,这种劣势就决定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自己的利益得不到维护。例如手机的广告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很少,或者是几乎没有经过消费者的许可,便采取强推式广告传播,这样势必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可是由于现实中通信服务商的强势,以及对于保护消费者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因而,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消费者的这种权利必然在现实中得以体现和维护。这种强推式的广告形式是无法适应手机广告的长期发展的。因此,这种模式就可以使消费者利益得到很好的维护,广告主的广告效果能够得到最大实现,而且有利于整个手机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2006年移动、联通相继宣布开展手机广告业务,面对手机广告广阔的前景,各种商业利益团体都在争先恐后地投入这种行业,中国的手机广告刚刚起步,距离到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种模式能否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需要实践的检验,当然任何的模式都不是完美的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中有一点不变的就是手机广告中间商需要不断成熟,这种成熟需要自身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还需要对受众也就是手机使用者的权利的维护,为手机使用者提供更为丰富实用的商业信息服务,才能促进消费者和广告传播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3G时代手机广告十大趋势》百纳电信咨询《中国新通讯》维普资讯
《当务之急——寻找手机广告最佳的推广模式》马石《运营.市场》2007年十三期
《电信运营商手机广告推广策略分析》王子敏2006年12月11日
《手机广告:商业模式在哪?》2006年8月总第140期
《手机广告成精准传播新热点》穆宽《广告主》2007年3月
《手机广告催生无线营销市场》诺胜《中国经济信息》2006/19
《探讨手机广告业务》波记《市场营销》2001/2
关键词:商业物业管理运营措施
目前商业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物业的建立与经营大多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研,缺乏客观的依据,所以物业管理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落后
商业物业里常有上百个所有权独立的零售商,通过统一管理树立商业物业的整体形象至关重要。但是商业物业的管理比其他物业的管理难度大得多:诸如所有零售商是否接受统一收银,是否接受统一营业时间,是否接受进行统一的促销活动等。由此无论是物业管理企业还是业主或使用人由于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的落后,都会使商业物业形象受损,导致顾客失去光顾的兴趣,进而影响商业物业的发展。
商业物业重复建设
在商业地产迅速发展的同时,商业物业的空置率也倍受人们的关注。广州市做为零售商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具有一定代表性,2002年广州市滞销商品房中,住宅、办公楼、商业用房空置率分别为9.5%,22.9%,43.1%。其中办公楼和商业用房的空置率均已超过10%的警戒线,商业物业空置率最高。居高的空置率,一方面折射出我国商业地产发展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重复建设、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原因在于商业地产丰厚的回报,吸引了大批投资商进入,但在投资和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重复建设和空置率高的问题。
商业与地产的脱节
目前,大多数的开发商把眼光盯在了前期的开发上,地产公司通常会采取将开发好的商场直接出售给中小投资者,再由投资者直接或间接出租给零售商的做法,实行的是物业管理指导下的“商业管理”体制。开发商重视的是商场有多少面积出售了,并没考虑出售后整个商业物业的运营状况。从运营稳健的国内外商业项目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出租的方式,也见不到分割成独立商铺出售的现象。目前地产与商业之间关系的现状是:两种资源没有有机结合,地产商找不到合适的商业主体,而商业主体找不到好的商业物业项目。
商业经营缺乏特色
目前大量的商业项目存在为招商而招商的倾向,商户组合缺乏竞争力和协调性,开发商为了招商指标,不能全面考虑商户的组合,为未来的经营管理埋下了隐患。在经营中,业主和使用人缺乏经营理念,盲目建设,目标经营市场不明确,缺乏商业的准确定位,多数商场经营没有特色,给人“千店一面”的感觉,缺乏对顾客的吸引力。诸多城市开发的商业物业出现“开盘时火爆,开业时冷清”的现象,商场给人以萧条冷清的感觉,顾客像看画展一样浏览各个店铺,光顾的人不多,买东西的就更少了。客流量不旺,致使商业物业中的商户像走马灯一样地更换,使顾客难以产生信任感,更谈不上培养忠诚性顾客了,如此恶性循环,商业物业的营运就可想而知了。
商业物业管理与运营困难的原因
主观原因:缺乏对商业物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房地产将其作为物业来做,商业把它当作商场来做。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体,其运营比单纯的物业或纯粹的百货商店要复杂得多。商业物业管理是专门对商业地产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物业管理公司,除了要有对房地产的丰富知识和管理经验之外,还需要有很强的商业运作和管理的经验。既能够向开发商提供商业定位和市场细分方面的服务,又能够在以后的商场或商铺的管理方面有效地发挥作用,维护和扩大市场的影响力,吸引消费者的驻足。因此,商业物业的管理与运营对物业管理企业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必不可免的。
行业原因:爆发式的零售革命。西方发达国家在近l5O年时间内,依次爆发了百货店、连锁店、超市店、商业物业、自动售货、步行街和多媒体销售等多次零售革命,产生了20多种零售业态。而我国在九十年代中期三、五年时间内,几乎所有零售业态都出现了。这一方面会给商业物业的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另一方面也使商业物业发展出现了的盲目仿效的现象。许多项目不看地点,靠追风来指导建设,如此的商业物业效益不仅不会好,还会造成国家财产的浪费。更有一些投资者因资金不足,把为消费者购物等提供方便的必要现代化硬件设施滚梯、空调砍掉,而在墙面、地面等装潢上大量花钱,给后人留下“弃之可惜,改之不能”的遗憾。
环境方面:商业物业条件不成熟。商业物业发展所需的客观经济环境是形成一批成熟品牌并能构成吸引客流的专卖店,城市居民向郊区延伸,消费观念转向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双重满足,人均国民收入2000美元以上,居民小汽车普及率超过50%。我国目前城镇人均居民收入1000美元左右,卫星城、小区建设刚刚起步,一些郊区的人主要在城区购物,小汽车普及率还不高,因此形成了商业物业郊外无客流,建在城区又与百货商店、社区商业中心竞争的两难境地。
发展商业物业管理与运营的对策
树立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经营性商业项目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商户的租金。租金的支付者,是创造营业收入的主要组成力量。商业项目的功能就是要帮助商户去创造收入。简而言之,就是提高每一平方米商业面积的赚钱能力。这就是商业项目经营管理的价值所在,也是商业地产成功运作的关键所在。物业管理企业在商业经营管理上应拥有一支专业队伍,建立一套超前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理念。通过提供商业项目从定位、规划、招商到管理的全程服务,从而确保未来有效而持续的经营管理。
提高物业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
物业管理是运用现代经营的技术手段,按合同对物业进行多功能、全方位管理和服务,为物业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高效、周到服务,以提高物业的经济和使用价值,创造一个良好的物业环境这样的一个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必备的条件。商业物业管理队伍的建设必须与这一管理特点相适应。在人员配置上除了常规的物业管理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外,还应注意吸收下列人员:懂商务、会管理的经营人才;懂法律掌握政策的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不少商业楼宇的智能化程度相当高,特别是楼宇自动化、通讯自动化以及信息管理自动化的广泛使用,迫使我们必须以更先进的科学手段对商业楼宇进行管理。当然在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对原有的商业管理人员进行不断的培训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把引进人才和自我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物业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才会不断提高。
利用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任何企业都存在两方面的制度:一是企业的基本制度。它们规范企业的基本经济关系,构成企业的经济形体,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决定因素,有什么样的企业基本制度和经济形体,就会产生什么类型的经营机制;二是企业的具体管理制度。它规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单位、个人的职责和联系,构成企业管理的组织形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大影响。现代企业制度指的是企业的基本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是: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随着进场租户租赁或合作时间的延续,合同及其补充文件和附件将不断增多,契约越多管理上就越复杂。所以,对商业物业的管理应采用制度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市场秩序。
科学设计商业地产开发模式
商业地产不能简单套用住宅的先设计后销售模式,而应该先确定经营模式、招商对象和业态需求,再进行建筑规划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日后改造费用的成本,从而降低商业地产的风险。大连万达提出的订单式商业地产模式,即预先与世界500强企业签订联合发展协议,得到其租赁项目的承诺后才进入实质开发。这种战略伙伴组合的营销模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万达集团而言,与这种外资零售业巨头结伴而行,可以加大投资开发购物广场的知名度;另外,商业地产做到了强强联手,通过各种品牌组合,产生经营优势,有效地控制了经营风险,增强了业主的投资信心。此外在开发商业物业时,重视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对商业物业的定位、结构和外观设计给予合理建议。
实现商业与地产合理对接
地产商借助商家的品牌效应,能有效提升商业物业的销售,因为零售巨头、餐饮娱乐、家具建材商等的加盟是项目的一大卖点;成熟的大型社区为商业经营者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流量和消费力。在现代化商业模式中,商业地产的盈利并不是通过商铺销售来获得地产增值利润,而是通过持续的经营管理,提升商业空间的价值。因此,商业与地产的合理对接,才使双方互利,使商业物业得到较大的发展空间。
准确定位商业经营方向
由于商业地产与市场需求关系紧密,地产商开发地产时,定位是非常关键的,同质化经营只能带来商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比如社区底商的定位,其招商目标主要有:自身配套所用、综合百货业、专业市场、主题式商场等几种形式。底商首先必须考虑消费市场,只有准确、恰当的商业经营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要做到准确定位,一方面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走适合自己的路线。市场细分是商业物业定位的前提,尤其是针对商业密集区,要让商业物业成功盈利,就必须把市场细分、再细分。
主体经营凸现特色
主题式商场可以按人群、功能进行划分,小型商业物业尤其要做好定位工作,要避免与大型商业物业正面交锋,切忌盲目地比“大”、比“全”,而要做“专”、做“精”,以自身特色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站稳脚跟,以获更大的发展空间。
商业物业不同于其他物业,其项目的定位、规划、招商和经营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我们理性的思考,全盘规划,逐渐让商业物业的管理与营运走上正规发展渠道,使商业物业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何晓兵.我国商业地产可持续发展浅探.商业时代,2004(23)
2.陈小龄.加强商业用房物业管理的对策和措施.上海商业,2002
3.王学东.商业地产招商管理要诀.商业地产,2004
4.迟迅.商业地产寻求多点平衡.商业时代,2004(32)
关键词:体育馆;运营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01
引言
体育场馆是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场所,也是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平台,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程度。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的同时,新建了一大批体育场馆设施,但是在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方面去不是特别科学、合理。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运营管理好体育场馆。
一、现阶段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多数体育场馆已经开始进行运营管理体制改革,体育场馆传统管理模式已经逐渐由政府主导型向事业型、企业型或者半事业办企业型转变,形成多种管理模式共存的局面[1]。但是,目前我国体育场馆仍然存在很多运营管理上的问题。比如,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仍然是政府拥有很大的话语权,无论是在经营、运营或者管理人员变动上还是政府拥有最高决定权,管理人员空有头衔但却没实权做不出任何有效成绩出来。其次,多数大型体育场馆的基本公共服务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完善”,基本设施、基本管理以及基本服务的不完善。基本设施的不完善主要包括场地设施、安全设施、交通设施以及环卫设施的不完善;基本管理主要是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与风险控制的不完善;基本服务则是开放程度以及服务内容达不到社会要求。此外,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与水平需要提高,多数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人员都是为了盈利而运营,并没有考虑到体育场馆的公共性与公益性。同时部分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人员态度不端正,存在着“国家的不是我的”的错误思想观念。
二、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建议
1.面向大众,开放服务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印发的关于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系的通知,体育场馆的开放要达到社会需求,这种需求包括体育场馆开放面积、开放的时间以及开放天数[2]。因此,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一定要根据国际体育总局的有关通知,体育场馆的开放面积、开放天数以及开放时间一定要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一直以来,国家对于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是为了提高我国的体育水平以及全民身体素质,体育场馆既然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建设就一定要使用好,并且管理好,发挥体育场馆的基本功能,向大众开放。
2.深入挖据体育场馆的综合功能
体育场馆功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必须充分挖掘,才能充分体现体育场馆的功能性。体育场馆的最基本功能就是承办体育赛事,因此根据体育总局的有关规定,不同规格的体育场馆每年需要承办不同数量的体育赛,其中在《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中》对于大型体育场馆承办赛事的满分要求是每年需要承办国家级以上的体育赛事最少2次,国家级以下的体育赛事最少一1次。同时体育场馆还可以承办一些重大的群体活动,比如大型的高校招聘会、大型的文艺展览以及大型的商业演出等。目前我国最成功的典范是是国家体育馆――鸟巢。鸟巢自08年奥运会以后,陆陆续续承办了一些高规格的体育赛事以及商业演出等,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综合功能。比如,承办意大利足球超级杯赛事,2015年田径世界锦标赛等。此外,鸟巢还承办了一些大型的商业演唱会,比如某个明星到鸟巢开展个人演唱会等。同时,鸟巢还带动了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些功能不断挖掘的同时,给体育场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加强运营管理人才队伍的专业技能与业务培训
国家体育总局引发的有关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通知中对于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人员有着明确的要求与规定。所以,要加强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首先必须提高运营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管理人员的个人水平以及职称必须达到国家最低标准。同时,体育场馆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可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交流会,管理人员进行内部的管理工作交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或者,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组织到国外,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经验,并运用到自身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上。
4.走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道路
实现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就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运营管理当中。在目前的运营管理基础上,将计算机技术和电算化技术引入到场馆资金的管理上,进一步提高和优化资金统计的规范性。在运营管理人员的登记上,运用一体化技术,将图纸、资料和档案统一管理。
三、结语
体育场馆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所以运营管理上一定要科学、规范,不断改革创新,寻找有效对策,并适当借鉴他国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实现体育场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白雨.有关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益及对策的研究[J].青年与社会(中),2014,34(9):300-300.
一、经营管理
2017年12月31日,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共计接待游客 87万人次,同比增加59%,完成总营业收入6033万元,同比增加28%。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管人、管财、管资产的体系逐步形成,管理标准迈入提升效能阶段。
(1)管人:公司治理稳步推进,确保完成全年指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公司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通过干部竞聘、员工双选树立用人导向,并通过培训、绩效考核、多维度的薪酬制度不断激励员工积极性;通过竞聘、双选,树立“要当干部先领任务”的导向;通过考核指标分解,强调“守土有责、勇于担当”的意识;通过绩效考核,过程管控确保各项指标按进度完成。
(2)管财:加强预算管控,实施财务监管全覆盖,为公司正常运转提供资金保障。公司将经营指标分解至各部门年度考核指标中,并进行月度监控;同时对子公司、参股公司实现财务监管全覆盖,确保国有资金使用安全。
(3)管资产:加强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公司成立资产管理小组,修订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清理工作。2017年,梳理公司在册固定约700件,完成景区房产面积初步测量,并梳理公司无形资产(如商标等)237项。其中,“报恩讲堂”品牌商标已进入复核流程。
2、全力打造“报恩圣地”品牌
(1)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努力打造国家级、国际性未来文化遗产,全面提升硬件设施,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全面完成一期工程。截止2017年12月,累计接待游客超87万人,包括来自美国、德国、丹麦、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受到社会各界好评。通过报恩讲堂、报恩盛典、报恩主题曲、报恩文创、报恩体验、报恩使者等,全面打造“报恩圣地”品牌体系,构筑“报恩文化”版图。其中“报恩讲堂”投身公共文化服务,引入国内外顶级大师开讲;“报恩盛典”实景演出填补了“南京夜间旅游市场空白”;报恩主题曲传唱 “报恩文化”;报恩餐、沐心拓印……景区处处都有特色报恩体验;600位“报恩使者”更是一道靓丽风景线, 这些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实现了“让历史文化创造价值”的目标。“报恩圣地”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近两年来央视等中央级媒体多次报道。
(2)打造十项二次消费模式,明确目标消费人群,开发打造了感恩礼体验、研学产品包、国学夏令营、戏剧展演、禅修课程、大型会展接待产品、婚服拍摄、婚宴、等多款可复制、可常态化运营的特色消费产品。此外,还有报恩许愿、禅修造像、拓印、摄影班等互动体验活动。祝寿合家欢、良缘天作证、尊师报恩行等已具雏形。内容运营部全年举行品牌、模板活动110场,通过品牌影响力和良好体验感带动销售部活动组全年销售活动550场。
3、搭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017年,我们陆续推出纽约“南京周”非遗短剧《YONG.董的奇幻旅程》、丹麦戏剧故事节、“再续前缘-意大利文化月”、中日旅游交流文化月、第四届“丝路青年行”、报恩论坛等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一系列活动在在社会各界收到了高度评价,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4、全面把控景区运营管理
(1)景区安全。景运营管理安全可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按照“统一指挥,网格化管理”的原则,划定区域设置责任人。通过制定预案、设备整改、现场值班等措施确保馆区安全及汛期安全,本年度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其中,“10.28重阳节”1万人、“12.19免费日”1.8万人、“12.31跨年撞钟”1.1万人(活动高峰期客流量达1.5万人次以上),景区未出现一起游客安全事故。
(2)成功申请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申请过程未聘请任何咨询公司,均由自有人员完成,共计节约咨询及评审成本约100万元。
(3)新闻舆论安全。新闻宣传报道及舆论安全。截至12月31日,景区完成元旦祈福、除夕撞钟、秦淮灯会、情人节、自闭症日、上巳节、端午节、中秋重阳、博物馆奇妙夜、丹麦戏剧故事节、意大利文化月等众多节点的新闻宣传报道,共撰写文字材料10万余字,收集图片1000余张,视频影像20个,媒体报道篇幅800余次。其中国家级媒体报道100余次,元旦跨年、秦淮灯会、春节游园、《国宝档案》专题片、大型历史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一带一路专题报道、重阳登塔报恩、中英双塔会专题报道、南马等多个新闻登上了央视平台,报道篇次高达15篇,其中包含3次新闻联播报道。此外,宣传报道方面在国际媒体也不断发声,China Daily头版+6版整版报道、日本主流媒体推介、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少儿频道(CBBC)、英国卫报、意大利总领馆等国际主流媒体都有相关报道,在国际范围内提升景区声誉。负面报道为零。及时化解和消除了5次可能带来重大负面报道的新闻报道,确保景区的舆论安全。
三、大明公司子公司和合作伙伴运营管理情况
报恩圣地公司,获批江苏省第一批“省级文创试点单位”。报恩讲堂,全年成功举办120余场活动、13000余名游客参与了特色礼仪体验,该项目荣获南京市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推广价值奖。报恩盛典,2017年3月28日改版后对外演出。报恩剧场,通过引入更多的合作剧目,实现报恩剧场的常态化运营。丹麦戏剧双语夏令营、安徒生戏剧故事节、数十部经典戏剧的展演、名家名人的读书会等,《坚定的锡兵》、《弘一法师》、《翻转丑小鸭》《萨勒姆女巫》、《陌生人》、《不二蘑菇》等大批剧目在剧场上演,成功得让恩剧场“闹”起来。大报恩遗址博物馆,是2017年省编办同意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试点单位。根据市编办要求,正式筹备并成立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第一届理事会,并于2017年11月4日正式召开会议。大报恩文化发展基金会,关注慈善公益活动,筹资211万。
四、公司合作商户运营管理情况
合作商户2017年度租金、物业费收缴率100%。 恩空间,完成1400万,成为景区配套服务中一张靓丽的“恩”名片。玄林苑,弥补了景区乃至周边地区缺少大型旅游团队用餐场所的遗憾,已完成营业收入约480万元,运营管理已进入良性循环。天工造物(国际礼品店),6月6日试营业,接待各类外宾团队约3万人。禅境雅集,作为景区互动体验互动合作伙伴,已成功的生产出多个关于香道及禅修的产品包,丰富了景区的活动内容。恩聚餐厅,我司自建“恩聚”员工餐厅,由我司自行运营,在保障员工就餐的同时,重点服务游客餐饮,打造素食、素面品牌特色餐饮。
五、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1、黄泥塘考古及规划调整
市考古队于2月26日开始进场开展考古发掘工作,10月底已完成原计划考古面积8000平米,由于过程中发现遗迹,扩大了考古发掘范围,已12月底基本完成考古工作,并完成考古发掘报告的专家论证工作,规划调整工作将根据考古意见陆续开展。
2、一期审计推进情况
(1)已完成工程建设口径七十一份工程建安合同的跟踪审计初审意见价,核减额共计8064万元,并完成186份试运营期合同梳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