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科技信息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信息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原名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心)在1996年就开始集中管理GF报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即由一名业务副主任(副所长)主管GF报告工作,科技处训练科为业务主管部门,设立一名业务参谋分管GF报告工作。在科技信息研究室设立GF报告管理小组,承担GF报告的业务管理工作,负责GF报告的形式审查工作以及收集、整理、上报、管理与交流使用等工作。2012年制定《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规定》,建立“GF报告联络员”制度,由各单位指定一名领导负责本单位GF报告工作,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拟制本单位GF报告年度编写计划,并监督落实,组织本单位GF报告的撰写、审查、上报等工作,并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初步技术、形式审查。

1.1GF报告的提交范围中心完成国防科技项目(包括试验技术项目、军口863项目及其他国防科研项目)、教育培训和管理决策项目时必须撰写GF报告,并提倡和鼓励完成工程型号任务和其他基础研究项目时撰写GF报告。学科内容涉及航天员选拔与训练、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航天服、航天食品、训练模拟器、飞船工程设计的医学工效学要求与评价、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等航天医学研究、航天工程研制与试验的各个方面。

1.2GF报告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每年年初,各单位拟制“GF报告编写计划”,由训练科汇总,并编制下发“XX年度中心GF报告编写计划”,明确报告题目、编写人、完成时间节点等。科研人员按照《中国国防科技报告编写规则》,利用“国防报告管理系统”,撰写合格的GF报告后,呈交至相关业务总师或学科专家审查其技术内容,再交至GF报告管理小组进行形式审查(必要时修改后进行形式二审)。年底,管理小组对年度内GF报告进行汇总、整理,并在审定表上加盖中心公章,上报总装GF报告管理办公室,同时另存一份纸版报告以提供交流利用。

1.3GF报告管理现状GF报告的日常管理及利用等工作,按照《中心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规定》,并参照《中心技术文件管理规定》,严格做到闭环控制、准确及时。经统计,1997-2013年,由GF报告管理小组管理的GF报告约1000份,远不及每年近5000份的技术文件产生量。GF报告的交流使用量也不多,只在项目结题、实验室评估、课题查新、职称评定时,才有个别科研人员检索、查阅相关报告,年均检索量甚至不足20册/人次。GF报告数量少、内容、格式要求严格、管理系统软件与水印系统冲突等原因,导致GF报告的撰写、提交、征集、交流使用等得不到充分保证。

2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收集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GF报告是科研人员为了描述国防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具有一定密级的特种文献,详实记载了国防项目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GF管理的目的是积累、传播和交流,使科研工作者能够依据科技报告中的描述重复实验过程或了解科研结果。虽然军队院所开展GF报告工作已10余年,但进展并不是很理想,存在报告收集不全、管理体系不完备、交流使用不便等问题。

2.2未完全纳入科研管理程序GF报告的征集应贯穿于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包括科研合同、科研项目执行、项目管理等各环节、全过程,但并未认真执行。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承担者以及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局面,使GF报告不能完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不能完全纳入科研工作管理程序中。

2.3交流与利用不够充分GF报告的交流和使用在《国防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等文件中都有规定,但是目前只是体现在项目结题、实验室评估、课题查新、职称评定等方面。GF报告内容程度高、总量不多、技术质量难以保证,使其不能得到充分交流与利用。

2.4培训与奖惩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军队院所科研任务重、工作量饱和、时间节点紧、保密形势严峻等特点,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往往不能保证GF报告的撰写质量,甚至不能按时间节点提交报告。另外,科研人员不能熟练使用GF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系统与水印系统或其他保密系统等,加之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奖惩机制不够到位,大大影响了科研人员对GF报告的撰写效率、提交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3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构建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军队GF报告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与改进措施。

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构建GF报告管理体系为了保证GF报告工作顺利开展,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分级分层构建GF报告收藏和服务的管理体系[5-6]。

3.1.1构建系统级(或全军)层面的科研院所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负责系统级军队院所GF报告的收集、加工、保存和管理,对军队院所的GF报告工作进行指导。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军队院所GF报告工作的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相关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军队院所产生的GF报告的征集、审查、上报、业务建设、管理与交流利用,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各院所的GF报告工作,使之正常开展。

3.1.2构建军队院所层面的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负责各军队院所GF报告的收集、加工、保存和管理。凡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单位,由一名业务副院(所)长担任该单位GF报告管理负责人,科技处(或类似的科技管理职能处室)负责GF报告业务主管工作,指定一名参谋任联络员(一般为负责科研项目管理的业务参谋),并在科技信息管理部门成立GF报告管理小组,负责各院所GF报告的日常工作,承担GF报告的业务指导和归口管理工作。制定、贯彻、落实本院所的GF报告工作规章制度和计划,负责GF报告的征集、审查、上报、业务建设、管理与交流利用,负责GF报告的规章制度落实、业务培训、协调沟通,负责GF报告工作总结、表彰和经验推广等工作。

3.1.3构建各军队院所下属各处、室级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各军队院所下属处、室指定专人负责GF报告工作,对本处、室产生的GF报告进行收集、初审,并及时提交至本院所的GF报告管理部门,确保本单位产生的GF报告在单位内部得到充分利用。负责贯彻落实GF报告工作的规章制度,拟制本单位GF报告年度编写计划,并监督计划落实,负责组织本单位GF报告的撰写、审查、上报,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初步技术审查、形式审查等。

3.2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建立健全GF报告管理制度

3.2.1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GF报告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将GF报告工作纳入科研管理程序。这是贯彻、落实GF报告工作制度的关键,是解决报告撰写、提交长效机制问题的迫切需要[7]。在项目立项、下达、实施、验收、鉴定和报奖等主要环节,明确撰写和提交GF报告的职责要求,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报告;在项目立项、下达和开题阶段,在立项申请报告、开题报告和任务书中明确撰写提交报告的数量和时限;在项目验收、鉴定、报奖阶段,将撰写和提交GF报告作为一个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承担者以及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将GF报告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科研能力建设中,作为关系本单位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

3.2.2加强制度建设,使GF报告工作有章可循军队院所应建立《军队院所国防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为GF报告管理奠定制度基础;梳理本单位制订和颁布的科研管理方面的文件,采取修订或专门发文的形式,将GF报告工作纳入其中,确保国防科技建设与管理的每一个领域和环节都有开展GF报告工作的依据和要求;提升GF报告工作与科研管理工作的融合度和收集的完整性,强化知识产权和保密管理、完善共享机制建设,推进科技报告的充分共享和交流使用。

3.3建立信息资源平台,加强GF报告的交流共享

3.3.1分级管理,严防失泄密,进行交流利用GF报告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国防科学技术秘密,还涉及到国家、国防建设的安全利益及专有技术或敏感技术。因此,对于GF报告一定要在坚持保密守则的前提下,按照“集中检索、分布获取、分级保障、设限受控”的原则进行交流和使用[8]。可定期出版公开、内部密级的GF报告,鼓励国防武器装备研制、承制单位使用相应密级的GF报告,要求管理部门使用相应密级的GF报告等。

3.3.2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促进开放共享在统一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构建GF报告信息资源平台,建立集成融合和无缝链接的信息资源系统。在降低撰写和形式审查的难度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对GF报告进行信息审核和针对性开发,合理确定科技报告的共享范围和保密级别。向军队院所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人员等分级开放国防科研信息和科学数据,并由此建立军队院所自主创新知识库,依托互联(局域)网络形成分级、分层的GF报告全文信息检索系统,促进GF报告的开放与共享[9]。

3.4健全培训和奖惩机制,提升GF报告数量与质量

3.4.1加强培训,提高GF报告和数量的质量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熟练使用管理系统撰写和提交报告。重视报告的技术质量和形式质量,不断完善由科研人员、主管领导、技术专家、GF报告管理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使之融入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本单位的报告撰写任务。

3.4.2建立有效奖惩机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建立奖惩机制是GF报告体系建设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报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公平合理地将国防科技报告纳入本单位的技术职称和职务考核、晋升的指标体系,有效提高科研人员撰写提交报告的积极性。开展评优奖先活动,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将报告撰写上交情况与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利益相挂钩,逐渐形成写好多交报告的良好氛围。对未按要求提交报告的项目予以必要惩戒,如削减经费、取消承担延续项目的资格等,以引起项目组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和警醒,促进报告撰写和上交。

4结语

第2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23

1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档案信息不够完善,从档案的管理内容看主要表现在,社会活动和学习成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显现的比较少。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专业技能的有待提高,管理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化不够专业;制度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等问题。这些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变,也给学生的信息传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1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技能人才的缺失

根据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高校要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就要有管理学生档案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当代我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大多数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学生档案管理培训。一般来说,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年龄相对较大,对现代科技信息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且对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他们对学生档案工作不够重视,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潮流,从而制约着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面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1.2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档案管理法,相对指定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很多高校的管理制度只是模糊界定了部分内容,没有明确指出操作的具体实践方案及管理办法,没有明确管理职责,没有做到让管理员有依有据的操作,从而给管理档案工作造成了很多的漏洞,同时也是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工作人员对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失去了一定的管理意义。

1.3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相对落后

科技信息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也能迅速发展运用到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当中去。然而高校工作人员的意识不到,导致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仍然使用老旧的管理方法管理,显然是工作强度越来越大,工作效率越来越低,相应的影响了整体的发展作用,促使其他利用档案的有关部门和院校,不能共同的发展,影响了充分共享的效果,制约了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

1.4缺乏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思想意识

当代高校领导与学生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对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和态度都不是十分的重视,经过实践和工作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处于可有可无的,没有实际的价值,在缺乏学生管理意识情况下,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结合现代科技信息管理的模式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很难实现的,这样就营销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促使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人员领导和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意识上的错误,缺乏积极主动创新的精神。

2面对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决策

2.1建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建立标准化,科学的管理高校学生档案系统,实现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利用现代科技信息和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利用网络应用技术和软件开发人才建立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按照当代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建立系统。如:归档内容,安全维护,数据信息的采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环节,有需要记录档案的都需要纳入系统当中去。其目的是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操作性强,办事效率高,更重要的是做好了与教学工作和学生相关工作部门的信息化系统对接。汇总学生信息,实现学生自愿信息共享,有利于更高效率的工作和利用信息。这样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效率才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

另外还要加强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安全问题,建设强有力支撑的防火墙措施,避免信息的遗漏和丢失。

2.2当代高校档案管理人才需要培养

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可以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也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加大对学校各个部门的衔接工作。因此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培训专业技能知识也要培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问题是十分必要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要跟上当代信息发展的需求。培训当代科技信息内容,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学生信息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综合不定期的培训逐步符合当代档案管理的需求,主动认识和学习到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内容,让其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2.3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意识需要提高

有了健全的机制和管理办法,不是摆设而是要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潜移默化的过程进行提高档案管理意识,从领导层面到基层工作人员加大力度,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有了学生信息,根据学生信息了解学生,也有利于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不是单纯的管理档案,要根据档案信息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等各方面培养,还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打破常规的管理意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项目编号:52WT1517;项目负责人:陈亚敏;负责人所在系别:固有资产管理处。

作者简介:陈亚敏(1988-),女,河南郑州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识,促使高效率的管理,科技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让其档案管理也在教学和实践当中发挥作用。所以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还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艰巨任务。

3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

3.1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管理档案的问题所在,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解决处理。加强学生档案信息类别,改变陈旧的归档方式,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显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档案个性化,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心理变化的内容等。

3.2实时跟上时代步伐面对现代化模式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需求人才也在一直发生着变化,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和服务范围满足不了现代教学和以后工作的需要,现在档案管理只是被动的提供信息服务,对趋势的转变和现代化模式认识不够充分,对社会的需求不能发挥重要职能,所以要及时的转变管理模式围绕人才目标和培养就业进行档案管理,适应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模式。

3.3制定高校档案管理规范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配合规范的当代管理系统,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按照管理制度,从建档到归档,都要按照系统和管理规范制度来操作,保证学生档案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促使档案管理有依有据,有制度可循,规范的制度需要配合高素质人员进行严格的操作和管理,加强管理员和领导层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掌握和熟悉规章制度及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总之,当代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部分,能够对学生在校情况做最为完整的记录,要能够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收集以及归档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科学性。只有从多方面加强对学生档案的管理,才能有助于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所以高校的档案管理具有一定价值。在高校学生档案里记录着学生的个人履历和思想品德及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社会关系;家庭组成;备考信息等其他档案资料,这些档案信息客观的反映在校大学生的方方面面,以便走向社会,可以作为考核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罗金燕.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发展[J].文学教育,2013,(2):58.

[2]许静.浅谈信息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高等教育,2016,(11):40.

第3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科研经费管理;高校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外发达国家经过探索和实践并且行之有效的一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为了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我国从2004开始在全国高校推广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高校的财务管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推进以及高校全面快速的发展,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均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科研实力已成为高校除教学水平之外又一综合实力的表现,科研经费的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已成为高校应该深切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它的意义是一方面改变了预算资金的拨付程序和方式,从层层转拨、分散支付到国库直接支付,避免了在拨付过程中财政资金被截留、挪用等现象的发生,降低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成本,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转的透明度,上级主管部门对高校每笔资金的支付数量、支付对象、付款用途等信息都能进行实进监测和核查。财政监督发生了从事后审计到事前和事中监督的转变,有利于管理和监督,有效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客观上促使高校预算编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其中主要是影响了纵向课题经费的管理办法。原来课题经费是直接下达到高校基本户,经费下达较及时;支付程序简单,财务人员对原始票据审核、记账,然后依据复核后的记账凭证支付;财务处理灵活,各账户间通过划拨资金解决垫付资金问题,上级财政部门难于监督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后,由财政部门为高校开设零余额账户,高校需要使用财政资金时,必须按照审核批准的用款计划向财政支付部门提出申请,审核同意后方可使用。将科研经费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经费下拨滞后,垫付资金不能及时转回。大多高校科研项目在预算下达、经费到位前已经实施,做了前期大量调研准备工作,发生了支出。过去传统的分散支付方式,可以通过从其他账户划拨资金解决垫付资金问题,但现在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关规定,零余额账户不允许向本单位的其他任何账户划拨资金,造成高校已垫付资金累积在零余额账户中,而其他账户已垫付资金又不能归垫。如果不先从其他账户垫付,一些项目又因此要延期实施,影响了项目的正常开展。另外,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后,课题经费将按照预算进度下达,当年度未使用完时,财政将会把剩余额度全部收回,以保证对财政资金的有力监督,而下一年度返还额度一般5、6月份才到,致使科研课题上半年不能有序开展工作,严重影响了科研计划,制约了高校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

2、会计核算环节增加,付款时间延迟,支付程序变得复杂。会计人员对原始票据审核、记账,然后银行出纳填制支付申请书,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申请支付。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依据批复的用款计划对支付申请审核批准后,办理支付业务。支付时分两种方式,财政直接支付是直接向商品或劳务供应方付款,财政授权支付是将资金下拨给高校零余额账户,然后再支付到收款人账户。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使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环节增加,付款时间延迟,支付程序较改革前变得复杂。

3、高校科研经费使用集中性与国库集中支付项目支出须按进度的矛盾。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前,高校到账户的是实拨资金,项目负责人随时有钱花。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则要求高校必须编制分月用款计划,项目支出的用款计划按实施进度编制。但高校本身的一个特点是年度按学年来划分,科研经费用款高峰集中在各学期初和学期末,另外加上项目负责人喜欢累积报销费用,造成实际支出进度不同于用款计划进度。当大量科研项目经费集中使用或出现突发性的情况时,还可能造成用款额度不够的情况,虽然可以追加分月用款计划,但由于国库集中支付用款计划审批程序繁琐,支付流程复杂,将会影响科研活动的开展。

4、认识跟不上。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一般都是教学科研双肩挑,平时工作繁忙,对财经等相关制度了解不多,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又是一项全新业务,项目负责人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认识仍然跟不上。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仍然左右着项目负责人的行为和思想,项目负责人对科研课题的前瞻性认识不够,甚至仍然认为科研课题是自己争取过来的,属于自己的经费,想怎么花什么时候花都可以,随意性大;对科研经费的预见性和计划性不够,造成预算编制、用款进度和资金结存都不太合理,加大了科研经费管理的难度。

5、配套管理制度、网络信息系统还不完善。高校原有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财务预决算管理办法等财经法规制度显得相对滞后,网络信息系统也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需要。首先,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严格执行预算,科研经费管理对财务核算软件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财务软件功能设置上还不尽完善,如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对各项具体费用指标的控制,预算编制科目与财务记账的会计科目的匹配关系等等。其次,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工作缺少有效协调,尚未建立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平台。最后,有效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还需依赖较先进的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管理系统,使财政、国库、银行、高校之间横向联网,保证资金的有效运作。目前虽然高校实现了网上传输国库集中支付信息,各高校也有自己的一套财务核算处理软件,但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与财务核算软件还不能实现互相联通。

二、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及措施

1、加大宣传,建立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需要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需要制度先行。国库支付制度改革是 一项全新的工程,高校应做好各项宣传工作,转变项目负责人旧的观念,使其提高认识。高校应结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国家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的规定,充分考虑本校实际工作需要,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项目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的问题,制定一整套规范的适应国库集中支付需要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特别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科研经费使用透明度增加,应明确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使用标准以及使用审批程序,做到有章可循,费用严格按预算执行,减少科研经费不合理使用,提高使用效益。

高校应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与上级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财政应充分考虑高校学年的特点以及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就年初预算下达前基本户垫付的资金,在得到批准后,允许高校零余额账户向基本户转账;就高校核算的特殊性,允许零余额账户向二级独立核算单位、二级学院等转账;就追加用款计划,在下达用款计划额度时,把时效性放第一位。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国库支付流程,充分保证财政资金及时到位。

2、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用款计划是以预算为依据的,没有预算就没有支出,因此新形势下科研经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显的非常重要。高校必须建立一套适应国库支付改革需要的预算管理制度,不断细化和强化预算编制,财务和科研管理部门应当配合项目负责人做好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预算的执行。科研经费预算一经批复,就应按照预算规定的开支范围和项目进度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需要特别注意科研经费使用的前瞻性和计划性,避免发生“年初没有钱花,年末突击花钱”的局面,使支出进度与用款计划尽量相对应。

3、建立能够兼容国库支付信息系统的科研经费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国库集中支付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除了具备一个高水平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外,还必须完善已有的财务软件,搭建科研经费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建立一个能够兼容财政支付信息系统的较先进的科研经费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以适应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一方面加强财务软件功能的开发,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的开发设置,加强对各项具体费用指标的控制开发,能够实时统计各项指标当前已用多少金额,剩余多少金额,保证预算的严格执行;实现财务信息的动态查询、统计、分析,通过分析不但可以发现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为将来类似的经费使用提供基础,编制科学的经费预算。另一方面,搭建科研经费管理网络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能够连接国库支付系统、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等高校相关部门,能够快速获取各自需要的完整、准确的科研信息资料,使科研经费管理更加高效化、透明化。

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畴后,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要切实做好业务培训工作,熟练掌握新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认真学习新形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就国库支付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总结、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总之,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严格预算执行,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使其向着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科研经费管理[J].江苏科技信息,2009(5)

[2]孙丽敏.国库集中支付下的高校资金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8)

第4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 预算管理 对策

一、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不利于成本的控制和项目的优化,具体说来:

(一)预算管理方法不够先进

目前我国采用的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办法多为静态且滞后的,定额单价都是以几年前的材料和人工费为基础的,同时新增补的定额缺乏代表性,这会导致预算会与实际费用产生较大的出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逐渐渗透到市政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目前采用的预算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与此同时,工程项目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的预算管理中,如果采用相同的定额进行预算制定,那么价格上的差异将无法得到体现,这会影响市政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

(二)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采用的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模式多为阶段性的管理模式,前期工作比较细致,但在执行与监督阶段缺乏相应的控制,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的意识淡薄。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项目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给市政施工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市政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在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划清部门预算和工程预算间的界限,偏重于政策性的预算管理,忽视了技术性和专业性的预算管理,而且很多市政施工企业没有设置预算管理的专门岗位,导致工作中出现问题也无人进行监管和纠正。

(三)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市政施工企业没有设置预算管理的专门岗位,往往是等待工程项目施工已经开始才组建项目经理部,这些新组织的人员缺乏足够的预算管理经验,并且对施工中的项目缺乏认识,导致工作中出现一些漏洞,影响了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质量。

(四)施工过程中预算被随意改动

由于很多市政工程都急于开工,事前没有对整体情况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了解和分析,没有对工程项目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查,没有对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进行严格的分析,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在缺乏足够科学依据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预算进行随意改动。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混乱,导致预算成本的增加,从而使得大量资金被浪费。

二、加强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措施

针对上述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解决措施:

(一)开发动态预算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预算管理方法的科学性

由于目前我国采用的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办法多为静态且滞后的,导致超资超额的现象经常发生。市政工程项目通常周期较长,国家有关政策及市场材料价格等经常性发生变动,这些都会对市政工程项目的预算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就必须开发动态预算信息管理系统。在市政工程项目的投标阶段,预算管理人员要在充分了解市场动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工程地点、投标方式以及施工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预算管理人员除做好工程计量计价以外,还要对工程变更进行及时的记录,为实际施工中产生的偏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根据分析结果对工程项目预算做出合理的调整,避免超资超额现象的发生。

(二)改变管理模式,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

通过测算已经竣工的市政工程项目预算数据,能够得出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投资估计数据。预算管理人员通过推行限额规划和加强对投资估算的管理,能够使得市政工程项目的静态投资得到合理估计,并且使得动态投资得到充分预测,以防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资金短缺的情况。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竣工验收时,要特别注意同工程项目预算的对照检查,如果在过程中发生对工程项目预算会产生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那么必须在业主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对于那些没有经过业主认可而随意变更设计的工程项目,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严格的控制。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工程项目预算人员的资格要进行严格审核

市政工程项目由于周期长且涵盖的问题复杂,因此对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他们不仅要能对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还要能够对项目各分项的关系进行协调以及对项目预算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必须对市政工程项目预算人员的资格要进行严格审核,对于一些预算管理能力较弱的项目经理部,要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努力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综合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四)加大对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审计和监督

在工程项目进行预算时,必须加大对预算的审计和监督力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庞大的市政工程项目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个分项目,然后对这些分项目进行严格的审计,并且将位于同一组中的几个分项目进行对比判断,以便减少审计所需的时间。由于市政工程项目大多比较复杂,因此在竣工时通常需要使用摄像器材对现场情况进行记录,这样有助于工程竣工后的结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 结束语

市政工程项目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其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劣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以严格控制。本文对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且针对性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国平,张海平.对工程预算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第5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对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不过,在当前我国电力工作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通信技术主要是应用在信息资源输送当中,从而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电力通信的相关内容应用到了,电网系统的生产、调节以及管理等方面当中,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大幅度的保障了电力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由于电力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发展情况不一样,因此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得人们在对电力信息通信进行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在不同的管理部门当中,这样的现象就更加的明显,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就要根据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要求,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对电力信息和通信专业调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以确保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我国信息调度的现状

在当前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电力企业都是严重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来对其自身的信息结构系统进行抄见,从而对电力企业经济发展和内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并且运维管理系统来对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管理。目前,在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主要是采用的“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管理原则来对其进行处理,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进而有效的避免了人们在对电力系统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管理缺陷问题,以确保我国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

2.1信息调控中心工作内容

1方式管理:负责运行方式编制、上报、下达、组织实施、分析评估优化及检修计划审核2资源管理:负责各类信息资源的命名管理、需求管理以及使用与调配管理。3调度值班:负责信息系统运行状态7*2小时监控;,运行值班电话接听,做好各种值班记录,交接班等工作;执行上级调度指令、调度指令、检修工作申请许可等工作。4巡视管理:负责信息系统设备及机房运行环境的巡视、各类系统缺陷与告警事件的上报,并跟踪、监督消缺工作。5应急管理: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制、上报、修订,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负责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负责与灾备中心相关工作的组织落实、协调。6运行管理:负责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的总结与分析、运报表的编制与上报工作。7缺陷管理:负责数据库、中间件、网络、主机、安全机房设施等系统的缺陷定位、分析及上报相关门工作。

2.2信息调控中心的调度值班流程

信息调度流程按照国网、市公司和基层单位三级调度管理设置调度流程。国网公司信息运维调度中心可以调度市公司信息运维调度中心,市公司信息运维调度中心调度基层单位信通公司。1市公司信息运维调度中心调度值班员接受国网调度员调度指令时,应录音、复诵该调度指令,核实无误后立即转运行部门执行,并作好记录。运行单位执行调度指令后,由市公司信息运维调度中心将结果反馈给国网信息运维调度中心。2检修调度。信通公司技术服务部根据月度检修计划,在检修工作前三天,将检修申请提交到市公司信息运维调度中心,调度中心依据系统运行情况和实际情况审核检修申请,申请通过后,一份报国网公司备案,同时立即安排停机检修事宜,并向信息系统运行部将系统由运行转检修指令,信息系统运行部执行调度指令后,技术服务部执行完检修工作后,调度中心向信息系统运行部将系统由检修转运行指令,信息系统运行部执行调度指令,检修调度完成。3事故调度,发生突发事故后,市公司信息系统运维调度中心相应调度指令到相应指令执行部门。

3信息通信调度融合分析

调度职能分别为信息与通信的核心职能,两者融合先决条件便是实现其信调与通调的融合,根据对信调与通调现状及调度流程的分析,可以知道对于信息通信调度融合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3.1统一的职能管理部门

信调下设在信通分公司信息运维部,其职能管理部门是市公司科技信息部;通调下设在信通分公司通信运维部,其职能管理部门是市公司调控中心。目前,信息与通信的相关管理办法、技术标准、项目管理等自成体系,信调与通调的融合需在统一的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下,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

3.2建立统一的调度信息平台

信息通信调度中心并不是单纯的将信调值班人员与通调值班人员放在一个地方值班,而是建立统一的调度信息平台。目前,公司信息调控中心以信息运维综合管理系统为主,运用运维审计及可视化系统,而痛心主要以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和与其他应用相集成的OMS系统。调度信息所涉及的工作票、操作票以及监控信息需要统一的技术支撑平台。

4结束语

第6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MVC;科研信息系统;B/S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1-7569-03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LI Xin-zhan, ZHAO Wei, LI Da-wei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430073, China)

Abstract: This topic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discusses in detail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browse/server development model.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research and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status and the exist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presented a practical and feasible design options, including project management. The inven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has helped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t out of the troubles caused by manual management work which consumed many materials and much time. By improving working efficiency through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d speeding up the response to people' service demands, this system is able to heighten the level of research management in an all-round way and service quality. It has gained both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informationize; Model-View-Control; research information system; Browse/Server mode

1 概述

信息系统的建设目的之一就是解放广大科技部管理人员繁重的劳动,科技管理人员要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科技服务中[1-3],前提是信息系统为他们解决了繁重的数据相关业务,同时实现清晰的现实应用,在新的科技管理模式下将严格实行部队内部的管理考核和对外提供优质服务相结合。在结合实现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技信息管理平台显得尤为迫切[4-6]。

2 相关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7-9],信息化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众多领域,它所产生的多方面效应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其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加快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信息、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们可以通过溢出效应,在几乎不增加额外投资的情况下反复利用,具备报酬递增的特征。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随着新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新产业革命而产生,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种作用主要通过产值构成、生产要素组合状态、产业关联度等表现出来。一是产值构成变化。信息化促使产值构成从最初的“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布格局发展到“三二一”的产业比重分布格局。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世界的信息产业以年平均30%的速度增长,一些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从事信息业的人数也已占就业总人数的50%以上。二是生产要素构成变化。2001年,全球信息产业产值高达3.5万亿~5万亿美元,信息产业超过汽车、钢铁等传统产业部门,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10]。传统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下降,而信息产品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上升,这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是产业关联度提高。信息化程度低且附加值小的产业呈收缩态势,以物质产品生产、流通、消费为主要特征的物质型经济逐步向信息经济转变。

科研管理系统是高校科研管理实现科研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形成一个及时更新的科研数据中心和科研管理沟通平台,全面、实时、准确提供学校的有关科研信息,为学校领导有关科研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为学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为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3 武汉纺织大学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武汉纺织大学科技部是一个专门从事军队科研管理的部门。目前采用手工管理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结题等,因此存在信息处理不及时、任务量大,核算困难等问题。接下来,本章将以武汉纺织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科技管理系统――武汉纺织大学科研信息管理平台项目的需求为例详细分析科技管理系统的需求情况。

经过对武汉纺织大学信息化状况的分析及对科技工作现状的调研,该科技系统的业务需求可分为以下三点:

1) 数字化校区建设总体需求

现阶段,武汉纺织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字化建设,业已集成了几个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门户平台。各部门在建设自己的业务系统时,在充分考虑自身需要的基础上要遵守数据中心的标准,在设计实现中尽量保证与数据中心统一,以降低以后更高程度集成的成本。

新的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既要考虑自身需求,又要遵守数据中心的规范,并满足其需求,各部门间的交流将不再仅依靠公文往来。

2) 与学校数据中心信息交换的需求

如果学校在其数据中心了人事系统的业务数据,那么科技管理系统就可以获取自身需要的在职人员的相关信息,同样科技管理系统也可以把系统内科技信息与数据中心共享,从而及时更新信息中心数据。另外,在数据编码时,可以参考一下国际、国内、业界、行业的标准和规范。比如学科领域就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等。

3) 网上申报及存档的需求

现阶段,许多科技管理工作还停留在手工作业阶段,以项目申报为例,申报人至少需要到访其所在院部、科技管理、财务等部门,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此外,科技资料存档是纸质的,需要大量空间,查阅时费时费力,发生意外事故后很可能出现无档可查的情况。

由此可知,实现科技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公,可不受时空限制,能够大大提高科技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4 武汉纺织大学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4.1 项目管理子系统设计

项目管理的需求由武汉纺织大学科技部高新办公室及基础办公室提出, 解决自然科学方面纵向项目管理难的问题。根据高新办公室及基础办公室提出的需求,项目管理子系统可以分为纵向项目申报、纵向项目管理、纵向项目验收三个部分。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4.1.1 纵向项目申报

纵向项目申报过程主要是教师在了解项目申报指南后, 提出申报申请并由系部科研秘书、科技部项目分管人和上级部门审核的过程,三级审核都通过则申报成功。其基本功能如图2所示。

1) 项目申请信息

科技部相应项目的分管人当前可申报的纵向项目信息,包括项目申报指南和管理办法、申请书填写的规范以及申报时需要的相关文档。

2) 预申请用户名

一些项目申报的系统需要用户名密码。 教师首先须通过系部科技部获取该用户名密码。这个过程教师需要填写申请项目的名称,之后系部科技部相应项目的分管人会给教师发送用户名和密码。

3) 提交申请材料

教师确认要申请一个项目后,需要通过系统提交电子版申请书,系统保存其信息。系部科研秘书在将本系的申请材料收集好后,提交给系部科技部。这里允许教师直接提交申请给系部科技部。

4) 审核并汇总申请

系部科技部项目分管人(系部科研秘书)在收到教师的申请后,需对项目申请进行审核,审核完项目的申请后,将通过审核的项目信息整理并汇总,统一上报项目主管部门(系部科技部) 。

5) 通知负责人项目申请情况

对于所有项目,科技部项目分管人(系部科研秘书)应可以给项目负责人发送相关的项目申请情况信息,包括答辩通知,答辩结果以及立项通知等。

6) 查询项目申请情况

教师、系部科研秘书、科技部有权查看项目信息的工作人员均可以以各种方式,查询项目的申请情况。

4.1.2 纵向项目管理

纵向项目执行管理过程主要是项目负责人在提交项目任务书后项目进展的情况,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至少会有一次中期检查(年度检查),上级部门根据检查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动作。其基本功能如图3所示。

1) 填写合同登记表

在项目负责人接到项目立项的通知后,项目负责人应当填写纵向项目登记表,记录项目的相关信息。

2) 提交任务书

在项目负责人接到项目立项的通知后, 项目负责人需在填写纵向项目登记表的同时,上传项目的任务书到系部审核,系部审核汇总后,再上交系部科技部相应部门审核。这里允许教师直接提交任务书到系部科技部审核。

3) 审核并汇总任务书

系部科技部项目分管人(系部科研秘书)在收到教师的任务书后,需对项目的任务书进行审核,审核完项目的申请后,将通过审核的项目信息整理并汇总,统一上报项目主管部门(系部科技部)。

4) 提交中期检查材料

项目在执行的过程中会经历中期检查, 此时项目负责人需要提交中期检查所需要的材料到系部,再由系部汇总上交系部科技部相应部门。这里允许教师直接提交中期检查材料到系部科技部相应部门。

5) 项目异动申请

当项目有一些突况时(包括更换项目负责人以及延期) ,项目负责人会进行相应异动的申请,并提交相应的材料。

6) 通知项目负责人项目执行情况

对于所有项目,科技部项目分管人(系部科研秘书)应可以给项目负责人发送相关的项目执行情况信息,包括中期检查结果通知,异动申请结果通知等。

7) 查询项目执行情况

教师、系部科研秘书、科技部有权查看项目信息的工作人员均可以以各种方式,查询项目的执行情况。

4.1.3 纵向项目验收

科研项目即将到期或者提前完成时,项目主管部门要对项目进行验收。申报单位提交验收申请到系部科技部,系部科技部审核并转发上级部门,上级部门组织对项目进行验收结题和鉴定工作。其基本功能如图4所示。

1) 提交验收申请

在项目截止日期即将到达或项目提前完成,项目负责人需提交验收申请到系部,再由系部汇总并上交系部科技部相关部门。

2) 上交验收材料

项目验收申请被项目主管部门批准后,项目负责人需提交项目验收材料给系部,再由系部汇总后上交系部科技部相关部门。

3) 通知负责人验收情况

对于所有项目,科技部项目分管人(系部科研秘书)应可以给项目负责人发送相关的项目验收情况信息,包括项目验收申请结果通知,项目验收结果通知等。

4) 查询项目验收情况

教师、院科研秘书、科技部有权查看项目信息的工作人员均可以以各种方式,查询项目的验收情况。

5 总结

该文以“武汉纺织大学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为例研究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以及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结科研管理和信息系统,对系统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对系统的项目管理子模块之间的关系做描述,然后对几个分块模块进行详细的流程说明和阐述。

2) 对本系统作全面的概要设计。

3) 对本系统各模块做出详细的逻辑设计过程。

参考文献:

[1] 金朝崇,李宗耀,高福成,等.现代信息系统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97-101.

[2]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7-61.

[3] 汪星明,朱福东.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运行・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4-43.

[4] 来珠,曹慈惠.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43-45.

[5] 周金琪,李枫.现代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原理[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4-53.

[6] Robert M,Dmitri V.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of spam in IP telephony networks using signaling protocol analysis[C].Advances in Wire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2005:135-139.

[7] Gritzalis D,Mallios Y.A SIP-oriented SPIT Management Framework[J].Computers & Security,2008,27(1):36-53.

[7] Gritzalis D,Mallios Y.A SIP-oriented SPIT Management Framework. Computers & Security,2008,27(1):36-53.

[8] Conway E A.IP Telephony with a Personal IP-PSTN Gateway:Architecture and PSTN-Line Sharing Application[C].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CCECE'06 Canadian Conference,Ottawa,2006:132-135.

第7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 中医药 科研实践 课外兴趣小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23

Practicing and Considering of Medical College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Training Mode

NIE Bi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Jiangxi 330004)

Abstract Integrate the school's practical and social needs, in a "student-center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eachers and advocacy rooted in Chinese medicine, cultivating innovative, practical, applied computer professionals, it is a feature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from professional guide, teacher construction, training programs, research and practice, extra-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interest groups contest, graduation practice to introduce the practice and thinking.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scientific research practice, the extra-curricular interest groups

1 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碰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应用十分广泛,在国内高校本科教育中规模庞大。目前计算机相关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特设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等。如何培养出符合国家规范和质量的大学生,成为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者和高校面临的课题。对于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伴有更多挑战,但作为具有行业特色和应用背景的学校,又富有难得的机遇。

2 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

2.1专业引导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引导,亲情式关爱。在新生入学时,举办一次师生见面会,专业老师、成功校友、新生及新生家长代表等都积极参与,大家就学生的顾虑与期盼、专业目标、学习方法、大学规划等方面进行友好交流。

每班都配有辅导员和专业班主任,既关爱生活,又注重全程专业引导,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家的温暖和前行指引。

计算机专业还设有课外兴趣小组――社,由学院牵头并提供学习场所,专业老师引导,学生自我组织及管理;分多个兴趣方向小组,本着老师带学生、老生带新生、团队协作、校内外专家授课等学习方式,进一步夯实专业知识基础,以提高专业创新和动手能力为目标,以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竞赛为练手。

另外,计算机专业还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资源,比如近年来涌现的成功榜样――乔布斯、彼尔盖茨、马云、马化腾等,激励着大学生努力学习,大胆创造,成就未来。

2.2 师资建设

我校计算机学科以服务中医现代化和客观化为主要目标,近年来,计算机学科与中医学科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和广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特别是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与发展。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学、中药学与信息科学所形成的交叉学科。中医药信息学的内涵是指在中医药研究各领域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处理、分析、控制和输出等诸多方面,以中医药学知识体系为基础,以中医药信息为研究对象,融合信息学理论、信息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的各种工具,研究中医药信息的运动规律,阐明和理解大量数据所包含的意义,发展中医药学理论与方法学,以提高中医药信息获取、转化与共享能力,解决阻碍中医药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而加快信息、知识与智能转化速度,为中医药学发展提供支撑。

教师扎根于中医药及中医药信息学,逐步形成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医药信息与数据库,医药数据分析挖掘,医学图像处理,医疗嵌入式系统。近年来,在与中医学交叉融合方面,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30多项,经费达200多万元。主要研究集中在中医证―方―剂、病证、图像处理、舌诊脉诊、决策系统和病证推理、治疗仪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篇,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项,获科研成果奖1项。在与中药学交叉融合方面,作为主要团队参与了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1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同时也积极主持或参与了其它级别课题。主要研究集中在中药量―效关系,有效成份分析,中药智能勾兑等。

2.3 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案的制定,按照《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等国家要求,参阅了国内外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相关信息,并充分结合本校实际和行业需求,充分讨论形成。

医药软件工程方向培养目标:系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医药领域,推进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提升医药行业管理水平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生适于在医药卫生领域、IT行业、行政机关、科研部门、金融机构等各类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软件应用与开发、科学研究、计算机教学工作,也可从事信息管理及软件系统维护工作。

医药信息系统方向培养目标: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具备医药信息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各级卫生管理机构、医疗科研机构、大型医药企业、医药院校、新闻出版机构从事医药科技信息管理、信息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卫生情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在最新版课程设置中,包括中医药类相关课程:概率论与医药统计、现代医学基础、中医药学概论、医学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药信息分析与决策、医学图像处理、医学统计与SAS编程等。

2.4 科研实践

科研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是大学生各种能力的整体显现和实际运用,是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最终价值体现。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其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强弱将影响就业竞争力和今后的作为。

为贯彻执行学校办学思想,与时俱进地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和创业型人才,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增设1门计算机科研实践课程,在第5个学期实施。为此,还专门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包括:计算机专业科研实践课程教学要求、科研实践班教学督导制度、关于成立科研实践教学督导小组的通知、科研实践班学生管理制度、科研实践课程项目(立项)评审办法、科研实践班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科研实践班过程管理办法、科研实践班科研实践进度安排、计算机科研实践期初调查问卷、计算机科研实践期终调查问卷等。

实践内容主要是在全校范围内征集的课题,同医药结合的课题优先,由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考核内容包括:参加科研实践期间表现,软件工程概论课程理论考试成绩,文献综述,科研心得,作品,科研论文质量及答辩情况等。这样,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经历了一个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从而巩固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了查阅文献、加强了文档撰写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计算机理论联系实际及动手完成作品的能力。

通过6年的科研实践教学,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如:基于Android的中医证方药系统研究、江中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用药文献分类与数据库建立、中医舌象胖瘦分析器的研究等,打造了一支优秀队伍,培养的学生更加优秀。

2.5 课外兴趣小组与课外竞赛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及实践能力,课外实践是关键一环。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计算机专业成立了课外兴趣小组――杨帆社,目标是以专业学习与创造为主,管理上采用社团形式,人员尽量吸收全体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团队以有热情、专业技术强、创意能力强的学生为主,采用老师带学生、老生带新生、团队协作、校内外专家授课等学习方式,以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竞赛为练手。

据不完全统计,该院组织学生参加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天堰挑战杯”、全国数学建模比赛、江西省创新创业展示活动等各级各类竞赛,获奖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如图1。

2.6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检验学生前期学习效果,弥合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提高动手能力和增强岗位工作能力。学院有选择地安排学生到省属各大医院、医药企业、医药管理单位、医疗器械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实习,炼就学生的实际工作本领,提升学生竞争力。

3 结语

在今后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总结现有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培养体系,加强计算机专业与中医药融合,注重过程和质量控制,增强学生和用人单位反馈机制,引入“互联网+”等新思路新概念,加大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上述实践证明,结合学校实际和社会需求,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倡导师生紧密融合中医药,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是可行有效的。今后要不断总结现有成功经验,更新与完善培养体系,为人才培养做出更大努力。

基金项目: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乔布斯创新精神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2012jzjg-35)

参考文献

[1] 倪健,孙胜娟,楚荣珍. 具有行业和地方特色的计算机专业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1:211-213.

[2] 孔令富. 具有行业特色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J]. 计算机教育,2011,03:3.

[3] 魏怀明. 具有行业特色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1,22:26-28.

[4] 王秋安. 具有医药信息化特色的校企合作大学生培养模式探析[J]. 河南教育(中旬),2012,04:18-19.

[5] 丁兴红,赵伟春,刘文洪. 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思考[J]. 中医教育,2007,05:25-27.

第8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科技计划项目是以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科技问题为重点,由国家科技计划安排,在一定期限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从科技计划项目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技计划项目是属于科研项目的范围,是由国家财政支持开展的科学技术的研究项目,而科研项目不仅包括科技计划项目,也包括企业、个人或团体出资开展的科学研究项目。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就是科技计划项目在立项、研究、验收、成果转化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应该归档保存的各种类型及载体的原始记录。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科技计划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及时、有效的信息记录,是科技计划项目执行管理、监测、评价的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逐年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大幅增加了每年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经费投入。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达到13400亿元,比2013年增加1553.4亿元;R&D占GDP比重预计可达2.1%,比2013年提高0.2个百分点。按照《科技部关于下达2014年度有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中对2014年下达的国家级的星火计划、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立项情况统计,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共达到4136项。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资源是我国宝贵的技术资源,如何管好、用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档案部门必须解决的问题,是重要的职责所在。

1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

1.1 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机构(部门)设置现状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机构的设置是依据上个世纪80年代制定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这两个都是我国现行的国家法规性文件,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都具有约束力。从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看,其中仅规定了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负有检查职责,其管理机构和遵遁的管理要求都是以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形式,即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由本级科技主管部门主管,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业务受上一级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指导。以省一级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为例,机构和机构负责人由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上――省科技厅或省科委来负责机构申请成立和人员任免,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业务上应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来指导。现在从国家层面来说,并没有一个专门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或科技档案管理机构。原来管理科技档案工作的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司也在1998年机构改革中被撤销了。所以现在的状况是没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或科技档案)管理机构,省级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或相似的机构也不是全国所有的省市都有,也就上海市、天津市、辽宁省、安徽省、福建省、四川省等几个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科技档案)比较重视的省市成立有专门的科技档案馆(或科技成果资料馆),市一级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构就更少了。由于没有国家级层面的相关行业规章政策和业务标准制定,以上几个省级科技档案馆在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包括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数字化工作)都处于群龙无首,各自为政的混乱状态。总之,目前,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这样重要的国家科技资源的管理机构体系建设方面却是很薄弱的。

1.2 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的管理现状

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的管理办法仍然按照《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文档材料管理办法》和《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执行,这些规范都是二三十年前的标准,已不能满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需求。从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归档情况来看,经过长期的宣传普及档案常识,科技主管部门和科技档案部门相互配合,大部分的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都能按照《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要求,完成科技计划项目的归档工作,将科研立项、研究实验、总结鉴定验收、成果和奖励申报、推广应用等各阶段形成的相关纸质材料进行归档。但还是有一些应归档的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材料存有遗漏、断续、丢失等现象,这与科技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只重视物质形态的“硬成果”,而不重视知识形态的“软成果”,或只重视“软成果”中的总结性材料,而不重视原始记录性材料有关,使得相当一部分应归档的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在其产生之后因没有妥善的保存而无法收集齐全。

1.3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管理现状

本世纪初我国开始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改革,2002年年初科技部启动科技计划项目网络管理工作,开始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2003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正式开始通过网络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申报、受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不仅有纸质档案,也有了电子档案。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完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科研档案)双套制管理,成为当今科技管理、科技研究和档案管理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我国进一步完善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功能,基本实现了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受理、评审、立项、任务书签订、中期评估、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网络管理功能。由于国家科技部门没出出台相应的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规范要求,所以各省级科技档案部门从自身管理实际出发,参考国家电子档案的相关法律法规,从2002年左右就开始陆续进行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主要是通过课题引领,规范管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以研究带动实践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2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特别是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也将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形成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从2013年开始国家开始实行科技报告呈交制度,由政府部门立项并利用国家财政全额或部分经费资助的科技计划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报告,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呈交,并指定政府科技情报部门负责收藏并提供共享服务,目前,国家科技部已在联合多个部门研究建立中国的科技报告制度,以优化对科技计划项目资源的积累、管理和共享,这是改进现在科技管理和展示科技投入绩效考评的重大举措。科技档案部门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配合科技情报部门做好收藏和提供共享服务工作。

第二,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管理成为数字化环境下科研活动及其管理程序化决策的重要保证。在科研活动过程及其管理活动过程中实时开展电子科研文件的规范化和档案化管理,变事后滞后管理为事前前端控制,变阶段性孤岛系统管理为连贯性集成化管理与网络化服务,建立与科技计划项目活动及其管理业务流程集成的全项目期和全文件生命期动态管理机制,成为保障科研活动数字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长久可用性的基本功能要求。

第三,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成果管理与绩效评估、信用管理与审计管理、学术规范治理与研究经费风险管理等科技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科研创新体系的建设,国家在科研与发展方向的投入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期望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方面的投入产出及其运营管理能够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的科技计划管理,需要基于证据的科技计划项目治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已成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

3 新形势下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发展思路

新形势下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应从健全机构设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制定统一标准、采用现代技术以及加强业务协作等六个方面大力推进。

3.1 健全机构设置,统一指挥领导

目前作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的科技档案馆在体系上还不健全,没有统一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规章和工作标准,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至今还未成立国家级的科技档案馆,缺乏一整套从上至下的管理规章,同时国家对科技档案馆的性质、工作内容、任务要求、相对规模均无统一要求。已成立的部分省级科技档案馆都是按照各自的省情和工作情况自行规定规章和办法。所以新形势下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要适应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就必须建立健全国家相关管理机构设置,笔者建议,国家应尽快成立国家科技档案馆以承担起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有效管理,同时指导全国各省市的科技档案馆开展工作。各省市建立健全省级科技档案馆,将本省市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统一管理起来,地市一级可根据条件需要相应建立科技档案馆,无条件成立的可由省一级科技档案馆承担起代管地市一级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职责。如此 才保能证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立项研究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得以及时、完整、安全地管理。

3.2 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①加强领导档案意识,建立明确的领导责任制,定期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推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开展。②加强档案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认识,宣传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宣传档案开发利用的方法及查阅的程序。③增强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特别要持续向科研人员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组织他们学习相关的法律条文,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科研成果虽然凝聚着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汗水,因为有国家财力的资助,科研材料应属国家财富,任何人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将属于国家和单位的知识产权成果据为己有、非法使用、泄露或转让。④科技计划项目档案部门要提高档案服务意识。政府信息公开已成社会主流,档案部门也要做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依申请公开的准备工作。

3.3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造就复合型管理人才

针对目前科技计划项目档案部门知识更新快,需要学习掌握新技术知识多的状况,对现有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注重实用性,要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实际工作紧密配合,并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便于实际操作,讲究实效。其二,适应岗位发展需要,拓宽知识面。学习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方法,开阔视野,增长技能,以适应档案工作的最新发展动态。其三,因材施教。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类型和形式方法与手段,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基础知识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可因人而异,人员变动比较频繁的单位,需要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档案人员相对稳定的单位,需要补充一些新技术、新方法。

3.4 加快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强化业务指导工作

前面提到我国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方面还没有一整套规范要求和整理标准。“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要实现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有效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必须在全国推广统一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标准体系,实现规范化管理。同时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改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方式,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否可以以件归档?同一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中可否划分不同的保管期限?卷内目录是否可以采用固定格式来填写各部分的材料内容?等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并统一了这些整理操作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统一的管理标准在全国推广开来,强化对全国科技系统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业务监督和指导工作,为实现全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奠定基础。

3.5 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全面实现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现代化管理

目前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现代管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要使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过渡到计算机管理模式上来,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如缩微技术、数字扫描影像技术、OA系统软件等的应用。当前,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研究验收都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网络管理系统来进行,科技档案部门在建立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系统的同时,还必须解决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连接问题,此外。通过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逐步建立起一个全国范围的、面向社会提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服务的信息资源网络系统技术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技术资料的网上传递和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并具备上网咨询、查阅及传递等档案资源共享服务功能。

3.6 加强业务协作,开展多形式的交流

“闭门造车”是做不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也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在当今改革开放和走出国门的时代大背景下为档案工作者相互间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第一,要积极参加全国科技成果档案协作网的活动,让各省市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者交流,取长补短。也可以充分发挥各

第9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 事业单位 档案管理 举措

我国新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同时也对原有的事业单位体制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事业单位管理至关重要环节的档案管理,更要进行积极稳妥的改革,这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所以及时针对档案管理中的弊端进行探究更新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

(一)重视档案工作,定期完善档案管理网络

当下企业整体上对档案管理给以高度重视,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企业发展,与年度企业工作计划同步考虑,并配有相应的专业管理负责人员,组织档案管理体系建设小组,及时对工作中的缺失进行改进修正。据调查,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配有自己的档案信息中心,拥有自己的档案管理网络系统,加大考核力度,积极与市档案局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确保档案管理体制的科学性。

(二)档案管理设施基本齐全,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档案管理过程中须严格按照国家《档案法》及《企业档案管理办法》,据此来制定相应的档案保密、鉴定销毁、节约利用、库房管理等各项档案规章制度,防火、防盗等设备应当及时检查维护,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进行。目前,部分企业已全面实行全文字化检索所有门类档案,将资料管理与单位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网络化。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一)档案基础管理不够扎实

部分企业存在缺乏相应的专业性管理制度、规范标准,工作流程无章无序,没有建立统一且专门高效的工作体系。例如,企业专业档案与民生档案在各下属业务单位、各职能部门分散流转。并且我国各事业单位之间档案管理水平差距问题尤为突出,个别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抱有懒散懈怠的心态,没有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计算机信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有利点,导致其水平相对滞后。与此同时,某些事业单位不能够及时更新档案管理制度,依旧沿用陈旧老化的管理体系,无法适应新时期信息管理趋势,只能滞留在普通利用、查阅的单一方式。

(二)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

现在国内很多企业档案管理兼职人员多过专职档案人员,由于兼职人员存在不固定、调整流动经常的特性,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稳定性。加之,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档案信息收集、归档、整理、装订等基本的管理流程没有真正的了解,倘若档案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培训不能及时跟上,自然而然制约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无法提高其管理水平。

三、档案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对策

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与民生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影响党和政府在公众中的威信,直接体现社会稳定团结,所以进一步完善公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建议:

(一)夯实档案管理制度基础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应努力扩大现有的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程度,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探索,加紧完善档案信息科学化管理手段,将最大化满足社会公众及企业自身公共事务要求作为始终追求的目标。在公司管理化的进程中,严格把关档案信息化各个环节的细节工作,保障信息安全,降低企业潜在风险,其中,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尤为重要,争取做到档案信息不流失、不泄露。同时,档案存放室务必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防止各类突发性事件对档案实体的损坏,部分有条件的、有特殊需要的企业要适当利用异质异地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备份存放,确保突况下档案材料的安全。除此之外,要达到档案效益的最大化,还要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现人性化的服务,通过网络展览等惠民、便民的档案服务方式,更好的服务民生,加强社会公益意识。

(二)加大事业单位指导培训力度

要了解各企业的业务需求,就必须做到国家档案管理部门积极的与相关公用事业单位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交流,努力做到送档上门,定期进行面对面的业务指导。针对各事业单位对不同岗位人员能力素质的不同需求,本着使用新时期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新需要,周期性开展对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严格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探索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着重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打好夯实的基础。

(三)树立重视档案管理的理念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对其要始终持有高度的重视,重视档案就是重视发展。从本质来说,档案记录着企业发展和前进的步伐,是企业固本强基以及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其次,重视档案管理也是重视服务理念的一种体现,档案信息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其价值就在于为企业生产经营、研发管理提供科学有效地服务。再者,重视档案管理同样是重视规范的体现,档案工作是各项业务活动的重要组成,企业应将档案室建设以及下一步实施建议与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提前谋划设计,真正做到档案管理的发展与企业发展同时推进、同时落实、同时部署。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现状及所存在不足之处的考察探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合理举措。在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不仅要从管理制度上不断进行改革更新,更应该参考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积极探索现代化档案管理方式,从而真正实现其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桂玲.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

[2] 郑立.浅谈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J]. 现代经济信息,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