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成长常常有许多“烦恼和困扰”,不但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健全。因此必须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科技大背景,从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入手,着眼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将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变革推向全面化、系统化、高效化。
1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互联网+”时代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得到了极大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既面临巨大而严格的挑战,同时也存在宏观与微观上的机遇,进行青少年人格健全的建设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的社会特点,要不断深入“互联网+”为平台的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加工和信息利用全面认知健康人格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和青少年自主成长的重要价值与核心功能,采取“互联网+”时代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沟通平台和交互平台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具体工作,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和人格完善得到“互联网+”科技的基础支持和平台支撑,整合“互联网+”与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人格发展的深层次关系,做到内容的丰富、层次的提升、形式的多样,进一步挖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潜能,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有效塑造和全面发展提供形式与内容上的保障。
2建立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基础信息库
“互联网+”是资源和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深层次整合与重构,“互联网+”时代更加需要基础信息的详实、准确和全面,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工作要以“互联网+”科技作为基础,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建设为目标,建立起“互联网+”载体的青少年认可健康信息库。根据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要求设置基础信息库的目类、体系、系统,并根据青少年实际做好人格健康信息的采集、测评和量化工作,使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了解青少年人格健康的信息,以“互联网+”基础信息库的资源整合和信息深加工全面把握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动态、特点和规律,对于人格健康的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敢于,发挥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专业型、系统性优势,真正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实现对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改革和青少年人格健康建设的全面支持与服务。
3丰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交往环境
“互联网+”社会中青少年的学习环境、生活情境、交往方式与传统社会有着继而不同的特点,青少年呈现的状态,表现出的需要也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基于“互联网+”的交际和沟通方式正成为青少年相互联系和交互式交往的基本形式,“互联网+”逐步转化为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时代和环境大背景。作为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重新解读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因素和周边环境,正确理解“互联网+”社会带来的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与青少年人格成长的问题和挑战,以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为主题,兴办各类讲座、座谈会、网络宣传,全面渗透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指导下,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进一步优化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稳定获得心理素质养成方面的知识,全方位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多方面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外部环境和结构上做到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激励、促进、培养和提高。
4建立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网络
“互联网+”的时代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面临着关系重构的问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和时代标志进行全面整合,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意愿和主动性,主动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结构和形式的创新与探索,将自我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细节和过程之中,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发展和自我认知有效化解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扰,构建起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型的模式和工作网络,达到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更好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借用“互联网+”科技建立起微博、微信等IT2.0技术为平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私密性、实时性,在吸引广大青少年注意力和兴趣性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进行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用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思想组建起教育新结构和新平台,利用学生社团、心理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的普及、干预、指导,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质量。
一、整合研究的理论依据
研究模式和研究实践同属于整合研究的范围,整合研究主要根据以下内容被提出且被实践。要将社会变革和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改变统一考量,当今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中的变化程度太大、太快。所以,我们要对“变”这双方面的因素分析要遵循理论研究、实证支撑、实践促进等方面的因素来分析探索,着重分析“变”的原因、表现内容、规律和教育方式等内容。
二、整合研究的方法
(一)科学性和针对性结合。以科学理论、方法、技术等为依据,结合科学性及针对性两种原则,将现实研究对象中所存在的问题合理化。要根据青少年心理现状,一定要结合科学理论及规范方法将这一问题解决。因此,就可以根据路径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等现代心理科学理论,了解青少年心理特点,在大的社会环境下对青少年进行典型分析,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造成因素、状况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
(二)促进青少年的积极适应。研究问题要在研究理论和研究方向来实现,以研究方法、出发点、思路、干预措施及实施解决方法为依据,在素质教育的现状情况下,要以心理素质培养为依托,找到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帮助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得以改善,让他们不仅愿意适应学习周边环境、适应生存、适应人际关系及社会准则等问题也要让他们逐渐找到更好的发展自我的空间,例如,智能、创造性、个性等方面。
(三)方法手段的有效性与程序的系统性的统一。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教育的研究,要确保方法手段的有效性和程序系统性的统一,就要根据研究阶段的不同特点而深入分析,采用问卷法、因素分析法、模糊量化法、理论分析法以及教育研究法等方式去考量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当前机制、训练对策、测量工具以及矫正方法。在青少年努力适应社会变革要求的基础上,帮助其主体性心理品质得以发展,将培养过硬的行为品质及心理素质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根据心理咨询辅导、学科渗透、心理素质专题训练、多媒体辅助、审美陶冶等方式,使社会、家庭及学校等方面多加结合,为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及其行为方式更好的形成。
三、青少年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心理压力问题。因为青少年这一阶段的为他们一生中成长最重要的时期,他们要接受各种压力的考验。所以,压力成了导致他们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最主要因素,影响他们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是由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学业、升学、就业、成才、人际关系、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通过现实情况结合理论解决方法,对“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及“社会环境压力”这些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二)学习适应问题。青少年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长大成才,当学生以大部分的经历去面对学习,就要考虑学习适应性与学习心理问题的关系,他们怎样去管理学习时间,以怎样的方式去学习,考试心理问题等等。造成青少年在学习中出现学校效果差、方法不当这些问题其实是与学习适应能力有主要关系的,另外,因为学生压力大、师资水平不高、父母给以子女的压力过大等客观因素息息相关。
(三)情绪困扰问题。因为青少年的思想尚未成熟,情绪波动特别大,并且足以影响心理健康。抑郁、多虑、强迫、神经质等反应都属于情绪障碍问题,主观上是青少年对自己情绪的把控能力差,客观上就要归结于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学业压力大等这些问题,笔者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
(四)网络心理问题。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很大,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严重的愿意也有网络成瘾这一重要因素,青少年出于好奇,对网络产生的痴迷的依赖感,想用虚拟的网络世界来填补自己现实中不够完美的思维精神状态,因为一些学校、家庭等社会因素在为学生打造最佳育人环境时的结果与理想中相距甚远,对青少年的培养不够全面。
四、构建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模式
(一)基本培养模式及其策略。分析讨论国内外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且集合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及学生的现状,指出生理、心理、社会及教育这几个方面的统一结合才适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第一、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从主动发展及积极适应这两个方向着手处理,也是确定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第二、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调研方向,从积极学习、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及创新性的发展这些内容方面构成。
(二)具体培养模式及其策略。遵从整合模式的策略及培养方式,在整合模式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搞好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的正确方式,第一、全方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协调发展,使他们在丰富学习之余,提升了自身能力,也是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第二、建立健全的心理素质培养体制,使教育不仅要符合青少年发展规律,还要让他们更好的接纳社会的改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是指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的活动,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和出现各种心理困扰或问题,有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还会使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因此,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或困扰的出现,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是心理健康辅导的首要目标。而一般说来,同一年龄层次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上,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基本上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因此,完全可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来促进同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在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水平上得到提高。可见,团体辅导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同龄青少年心理素质积极发展,预防因缺少关注、引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这种功能是其它形式心理健康辅导所难以承担的。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结构。
分类号B848.9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既是我国方兴未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追求又是中国特色健康心理学新的重要的研究领域,有许多理论问题亟待探讨。其中界定“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相关概念”,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结构”是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前提,本文拟对此问题发表一管之见。
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必然涉及到与心理健康素质相关的如下概念:素质、人格、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对这些概念之间关系的辩析,可以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素质的涵义。
1.1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素质
概括地讲人的素质包含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从抽象的角度看,人(作为整体)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便是一种存在“物”(结构),其功能是中性的(不作正负或积极与不积极之分),但教育是针对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化的整体的人开展的。就个体来说,心理素质存在正性的(积极的或健康的)和负性的(消极的或不健康的)两种功能区分。心理素质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中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那些方面。我们常说的培养或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主要指的培养其心理健康素质。
1.2心理健康素质与素质
关于素质概念,从先天―后天的角度理解,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都从各自学科的性质作出了解释。生理学强调先天遗传特征,心理学强调先天和后天的交互作用,教育学则强调素质的发展性和可塑性[1]。为了进一步明确素质的含义,我们尝试从结构―功能的角度解释素质的内涵。所谓结构―功能角度,就是解释事物的内涵时,不仅要从事物的本身要素去理解,而且要从事物与其外在环境的关系去理解。
关于素质概念,传统认为是指由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经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称[2]。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对素质概念的频繁使用,自然引发了对素质概念的重新分析和界定。如果从素质教育角度分析,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是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内化的身心沉淀,而且是学生自觉挖掘自身优势和特长,主动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恰如其分地发挥自身潜能的一种适应能力。因此,素质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特质,即所谓的内在的心理内容,二是个体的适应能力,即所谓拟合环境的功能价值。教育实践领域对素质概念的完整理解应该是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3]。
从根本上讲,人可以解剖成生物人和社会人两个层面。作为生物人,其生物和生理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清楚区分开来;作为社会人,其行为和心理的结构与功能却很难严格区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行为和心理的内容结构也与生物和生理机构的功能密不可分,比如心理就是大脑的功能。而心理学和教育学使用素质一词,则主要是用来描述社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内容和特征。因此,此时使用素质一词解释和评价人,一方面是描述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结构内容,另一方面是解释行为和心理的功能价值。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文化素质很高,不仅指他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指他能够把自己的文化知识恰当地运用于生活及工作实践中去。可见,科学地理解素质,应强调内容结构和功能价值的整合。再来看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心理健康素质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对素质概念的结构―功能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价值的统一。
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要素,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根据其对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的作用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健康认知和健康个性两个内容。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价值,就是以一定的心理品质要素(健康认知要素和健康个性要素)为基础,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选择、适应和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适应能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中。如果一个人能够作到正确地评价和接纳自己,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同周围的人关系和谐,能够正确地认识环境并良好适应,那么就表明他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反之,则表明其心理健康素质较差[2]。
1.3心理健康素质与人格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和人格的关系,根据我们和其他同行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卫生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4]。在人格维度下,还可以分出认知风格、情绪调节和平衡方式、意志品质、人格动力特点、性格倾向和自我意识等次级维度。具体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5];而心理健康素质则是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体。人格的基本内涵可以用人格特质来描述,人格研究的基本任务也就是探求决定人们外显行为的内在根源性人格特质;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内涵却包含基本心理和行为结构内容与外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功能价值两个方面。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基本任务不仅要探求其心理和行为的内在依据,而且要揭示其外在的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功能。人格的基本维度在特质上是同质层面的;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成分则是根源特质与适应特征等不同层面的整合。因此,在结构层次上,心理健康素质比人格更复杂。其二,人格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稳定的个别差异,而心理健康素质则表现为内在稳定差异和外在适应、健康功能的整合。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以人格为核心内容且兼容其他心理品质而构成。
1.4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也是个体心理现象两个重要的侧面。从根本意义上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质,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康宁状态,在此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从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健康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素质高的人,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相反,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社会和心理功能。从心理测量和评定的角度看,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常常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的指标,比如情绪方面的测量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测量;而心理健康的测量标准也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素质的成分,比如健全的认知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正常的人格特征等[6]。我们考察心理健康素质不仅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内源性的基本人格层面,而且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体现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而达到和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层面即心理健康层面。所以至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者都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健康素质的一个重要因子。
1.5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以顺应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7]。社会适应有三种状态:一是不适应状态,既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也无法顺应环境,于是处于与环境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的状态;二是顺应状态,即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却能够顺应环境,从而保持和谐状态;三是控制状态,即个体凭借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人格潜能,可以比较恰当地调控或改变环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8]。在这里,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具有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的优势,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达到社会适应状态,即顺应状态或控制状态;而那些心理健康素质欠佳的人,则可能无力顺应或调控社会环境而处于不适应状态。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社会适应也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综合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将心理健康素质初步定义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结构的理论构想
在探讨了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基础上,下面将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问题。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我们试图从心理健康的几种不同的标准出发,探讨为了达到这些标准一个人需要具备什么心理品质;通过对青少年心理障碍内在原因的分析,寻找他们欠缺的心理品质。尔后对这些需要的和欠缺的心理品质进行归纳,来确定心理健康素质包括的因素和维度。事实上,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当中。
2.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认知合理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关于认知合理性素质特性,或者说情绪智力,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从广义上看,可以把它纳入人格范畴进行探讨。美国个性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是聪慧性。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首先,人们的认知活动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反映,集中表现在对问题的知觉和分析;其次,认知活动表现为对信息的加工以创造出新的信息,集中表现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认知活动表现为信息加工的行为延伸,集中表现为解决问题方案的具体实施。另外,元认知活动始终是与上述三种认知活动相伴随的一个独特的认知活动,对认知活动中的反映、创造和实践三个环节起着评估和监控作用,可以说是认知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9]。那么上述认知活动四个环节就表现了认知活动中的四种认知特性,即反映性、创造性、实践性和元认知特性[2]。
2.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个性完整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看,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特征和自我意识特征[10]。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是推动个体进行心理活动的动力成分中所表现的个体差异。个性倾向性特征包括需要、动机、人生态度、健康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卡特尔也认为心理动力成分可以看作与其它心理特征成分一样,是构成个性心理结构的重要成分,并稳定地反映在人们的典型行为倾向之中[11]。自我意识特征即自我特征,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自我的大量研究都显示,自我特征是个性结构中活跃也是核心的成分,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是个体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结合自我特征的含义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自我特征包括自我统合、自尊和责任感等。因此,个性完整性维度由个性动力特征因素、个性倾向性特征因素和自我特征因素组成。
2.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健全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特征就是个人在意志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0]:第一,是否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如目的性、独立有主见等;第二,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如主动性、自制力等;第三,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如沉着镇定、果断勇敢等;第四,在经常的和长期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如有恒心,坚持性等。我们结合已有的心理素质中有关意志因素的界定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把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方面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独立性,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不易受暗示,有自己的主见,包括自主意识和独立行为等。②坚持性,学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自觉组织行为,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不断地克服内外困难,直至实现目标,包括行为的持久性、对待困难的态度和反应等。③自制性,对自己行为的监控和调节,包括执行该做的行为和抑制不该有的行为两个方面。
2.4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情绪协调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情绪特征就是个体在情绪活动时,在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此可以分解为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两个方面。所谓情绪效价就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还是经常体验到消极情绪,或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的比例。有研究表明[1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并非积极情绪的另一个极端就是消极情绪。所以,情绪效价可以分别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方面进行测量。情绪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的控制程度和调节的灵活性能力,由此,情绪特征可以由以下两个成分构成:①情绪效价,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及其比例。②情绪调控,包括情绪控制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情绪控制又可以分为控制过多和控制不足;情绪调节性指情绪控制的自我弹性。
2.5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良好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适应性就是个体在基本的能力素质(认知维度)和人格潜质(个性维度)的基础上,在自己特定年龄阶段所规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应对和防御,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和调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倾向。在这里个体内在的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内在条件因素,外在特定性质的社会生活环境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外在条件因素,而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正如张大均、冯正直等所认为的,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表现,是最具衍生性的心理素质成分,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认为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的形成,在个体与社会生活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具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二是对内在心理过程的控制、理解和调适等适应过程[13]。当然,在很多情形下,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出现的。但是,在个体的社会适应过程中,根据个体心理和行为在个体自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指向性程度的差异,我们还是能够把个体的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解剖成自我定向适应性和社会定向适应性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譬如,享受孤独就是自我定向适应性,积极参与社交团体就是社会定向适应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品质系统,上述理论构想是否科学,还有待进一步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中修正、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 冯正直, 郭成, 陈旭.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 26(3): 56~62
2 林传鼎. 心理学词典. 南昌: 江西科技出版社, 1986
3 王滔.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导师: 张大均). 2002. 11~12
4 张大均.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4(1): 17~23
5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台北: 东华书局, 1998
6 王卫. 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论. 青年研究, 1994, 6: 45
7 黄希庭.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陈建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结构、机制与功能.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论文. 2001. 16~18
9 冯正直, 张大均. 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 2004, 27(4): 890~895
10 伯文 L A. 人格科学. 周容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1 Cattell R B.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Baltimore: Penguin, 1965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影响问题。文章首先从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力量素质以及耐力素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对于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影响,然后又进一步分析了其对于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的积极作用,即: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两点。
关键词 跆拳道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影响研究
研究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影响问题,对于跆拳道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推广和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从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和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研究。
一、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影响
概括来说,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影响,通常表现在其对青少年柔韧素质发展的影响、灵敏素质发展的影响、力量素质发展的影响以及耐力素质发展的影响等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柔韧素质发展的影响
对于跆拳道运动来说,柔韧素质是影响练习者动作技能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练习者的柔韧素质达不到跆拳道运动的要求,不但会影响其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还极易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发肌肉拉伤或韧带拉伤等运动损伤事故。所以,柔韧素质训练是跆拳道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具体来说,柔韧素质训练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主动性柔韧素质训练。如:正踢腿、后踢腿以及侧踢腿等训练方式。二是,被动型柔韧素质训练。如:压腿、下叉等训练方式。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训练,练习者柔韧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练习者来说,由于他们身体各方面的素质正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跆拳道运动中有效的柔韧素质训练,能够很好的发展其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大幅提高其柔韧素质水平。
(二)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灵敏素质发展的影响
灵敏素质通常指的是运动员快速改变、转换动作或是随机应变的能力。青少年时期是发展灵敏素质的关键时期。在跆拳道运动中,由于运动特点的要求,通常会有专门的针对青少年灵敏素质发展的训练。而常用的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同样也常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的灵敏素质训练,另外一种是专项灵敏素质训练。其中一般灵敏素质训练是针对青少年跆拳道练习者完成相关的动作所需要具备的灵敏素质而进行的训练;专项灵敏素质训练则是针对青少年跆拳道练习者完成特技动作等符合该运动项目的特殊灵敏素质而进行的训练。而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高水平的青少年跆拳道练习者在参与跆拳道运动时,不但能够及时、准确的判断对手的攻击方向,还能够据对方的攻击动作快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反击。而且对于同一青少年踢拳道练习者来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其在运动中的判断能力、反应能力也均会出现明显的提升。由此可知,跆拳道运动对于青少年灵敏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三)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力量素质发展的影响
力量素质实际上指的就是人体肌肉在工作时,所能够克服的阻力的能力。在跆拳道运动中,由于运动员动作的力度会直接影响到其动作技能的效果。因此,力量素质训练也是跆拳道运动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内容。跆拳道教练员会根据训练进度有针对性的为青少年跆拳道练习者安排相应的力量素质训练。而且根据笔者多年的跆拳道运动训练经验可知,一般青少年跆拳道练习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练习之后,其握力体重指数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而体重握力指数的提升所代表的就力量素质的提升。由此可见,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力量素质发展的影响作用。
(四)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耐力素质发展的影响
耐力素质通常分为有氧耐力素质和无氧耐力素质两种,而肺活量指数则是用来衡量人体耐力素质最为常用的指标。笔者通过在青少年跆拳道练习者在为期5个月一次训练计划中,对其肺活量指数进行定期测量发现:通过5个月左右的训练,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其肺活量指数均有了明显的提升,提升的平均幅度大约在10左右,而对男生和女生肺活量指数的提升幅度分别进行比较分析时则发现,男生肺活量指数的提升幅度要明显高于女生肺活量指数的提升幅度。由此可见,跆拳道运动对于促进青少年耐力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
跆拳道运动对于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跆拳道运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在跆拳道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青少年练习者需要面对各种无法预料困难和挑战。而此时克服困难和挑战最好的方式就是积极态度和坚定的意志,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员能够给予科学及时的引导,将会对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发展产生毋庸置疑的积极作用。
其次,跆拳道运动有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由于跆拳道运动非常重视和讲究礼仪,青少年练习者在开始运动训练之前首先要经过跆拳道礼仪的学习,从而让其更好的认识到自己“学习者”的地位,让他们能够以更加尊重的态度来接受教练员的教学和训练。除此之外,由于跆拳道运动具有明确的技术等级规范,随时能够让青少年练习者明白自己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够通过实战比赛等活动,随时客观公正的审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实现自我监督、自我审视和自我完善,从而有效的促进了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综上所述,跆拳道运动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跆拳道运动在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应积极的推进跆拳道运动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推广与普及,以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青少年身心各方面素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以团体活动“踩石过河”为例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中学 谢重新
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是承受挫折,冲出困境的动力。自信心作为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成功感与失败感在心理上均直接依赖于个体的自信心。初中阶段是个体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非常特殊的时期,即青春期。生理的成熟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带给他们自身发展的矛盾以及家长、学校和社会不断施加的压力,易使他们产生许多心理问题,致使他们自信心下降。面对这样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大部分还是以个别辅导为主,这样心理辅导的发展与预防功能的发挥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辅导,不能简单采用成人化的形式,而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形式,它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特点刚好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生容易接受。再加上团体辅导在帮助个体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加强人际沟通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笔者以团体活动项目“踩石过河”为例,浅谈一下团体活动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效果。
踩石过河游戏是一项传统的团队接龙比赛项目,对于一个团队的合作意识具有很好的培养和锻炼作用,另外它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对于自信心的提升有特别良好的促进作用,
S同学是一位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即使教师在课堂上把她叫起来,她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连眼睛都不敢看着老师,下课和同学们不敢主动交往,课间一个人坐在凳子上不说话,不走动,在“踩石过河”这个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笔者灵活的运用了团队的力量,不断给她勇气和自信,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自己,突破自我。
具体做法是:这个班共有30名学生,我按照6名学生一组,分成了5个组,开始的时候我让1组和2组比赛,接下来是3组和4组比赛,这样第5组就落单了,而S同学刚好在第5组,这时教师有意识的让第5组的同学单独进行表演赛,教师观察到5组的同学挨个进行活动了,而S同学却一直往后退缩,总是不愿意参加活动,直到只剩下最后她一个人了,她开始躲到墙角处了,教师果断的又选派了一位5组的学生陪着她开始活动,但她还是不愿意参加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语气坚定地说:“我们5组的每一个人都不能掉队,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去克服,我也相信你们5组的每一个同学都是最棒的,这是一个团队项目,如果有一位同学没完成项目,你们团队的成绩就是零”。在老师的鼓动下,S同学终于站在活动的起点线上了,这时我也给陪同她一起进行比赛的同学在耳边悄悄地告诉她说:“你要放慢速度,不要让S同学拉下的太远,甚至你可以让着S同学,让她行走在你前面,这样她就会有信心了”。另外老师还选派了一位同学在旁边保护S同学,以防她在行进的过程中掉下石头来。并且告诉S同学,你可以大胆地踩着石头过河了,旁边有人保护你。S同学试探着、小心翼翼地踩着石头开始行走了,此时全班同学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也许是响彻教室的掌声,也许是旁边有人保护她、陪伴他她,S同学谨慎、平稳的开始向前移动了,1米、2米、3米、4米、到5米时全班同学再一次为S同学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给S同学说:“你做的很好,就这样,坚持!在坚持!”,“踩好砖头,放慢速度,小幅度的移动距离”,“不错,你做的很好,非常棒”,已经5米了,马上要接近目标了,加油,相信你自己!老师给你点赞!”。“向前,继续,加把劲,坚持”,到5米的时候,教师悄悄地让旁边保护的那个同学退出去,不再保护S同学,由于S同学注意力集中也没发现自己旁边没人保护她,终于S同学到达了10米的终点线,全班同学为她鼓起了久久的掌声。
在课堂总结中,辅导老师问道:“今天表现最优秀的是哪一组?”,同学们齐声回答说:“第5组”,辅导老师继续问道:“5组中表现最优秀的同学是谁?”,同学们又大声地说道:“S、S、S”。
S同学脸上露出了羞涩的微笑,这是一份超越自己的,、突破自我的发自心底的幸福的微笑!
团体辅导解决农村学生学习障碍的益处
(一)团体辅导以活动为本,强调主观体验,学生喜闻乐见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变化期,他们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和挑战,其心理能力相对较弱,应对各类问题的经验也较少,其认识、行为和思想,都容易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向更加积极的或消极的方向发展。同时,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管理水平正处于一种混沌期,虽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但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又相对较弱。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时,如果只是单纯地给他们讲道理,说“追星”是不对的,“名牌”要结合自家的经济实力,“玩酷”没有价值等等,又有多少学生能听进去呢?
团体辅导采取以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各种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主动地参与和体验,其游戏性质使得青少年更乐于参与其中,减少了他们对学校和家长“要教育我”的抵触情绪,也降低了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真实问题时所产生的压力,使他们可以更自然地展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能力、体会活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体验和认识。
(二)团体辅导满足了相同年龄段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和出现各种心理困扰或问题,有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还会使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因此,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或困扰的出现,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是心理健康辅导的首要目标。而一般说来,同一年龄层次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上,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基本上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因此,完全可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来促进同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在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水平上得到提高。可见,团体辅导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同龄青少年心理素质积极发展,预防因缺少关注、引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这种功能是其它形式心理健康辅导所难以承担的。
(三)团体辅导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设了互动的融融氛围
从团体辅导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来看,它不应该是一种严肃呆板的说教或居高临下的训导,而应该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一种人际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友爱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融融氛围。从人的本性上说,每个人都有“认同的需求,隶属的动机,被爱的欲望”,而团体辅导作为一种互动的过程,在民主、接纳、信任的气氛下进行,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人格尊严,享有同样的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权利,可以培养青少年高度的自我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另外,团体提供给青少年一个现实社会的缩影,使他能将从团体中所获得的洞察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连结,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尝试着去学习或改变行为。因此,团体辅导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安全基地”,是青少年成长路上永远难忘的“心灵享宴”。大量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当青少年身处班级中接受团体辅导时,他的情感体验和心灵上受到的震撼力是他在个体辅导、主题班会、课堂教学及心理健康理论讲座等其它场合下所无法想象的。
(四)团体辅导为传输丰富的心理健康辅导内涵开辟了专门渠道
从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所涵盖的内容来看,涉及了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如自我意识发展、学习潜能开发、情感情绪调控、人际交往训练、青春期心理适应、升学就业指导、团体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培养等等。这些辅导内容,绝大部分都可以在个体辅导中体现,但诸如团体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样的内容,是个体辅导所不能实现的,而团体辅导为体现这些内容提供了专门的渠道。另外,心理健康辅导必须面向全体青少年,以促进全体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为目标,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紧紧依靠个体辅导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个体辅导是一种“一对一”的方法,通常针对的是已经存在心理困惑或一般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而大多数处于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青少年并不能从中受益,而他们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应对将来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健康辅导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让很多青少年同时受益,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成长,为贯彻心理健康辅导的全体性原则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五)专业设计和良好组织的团体辅导,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根据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在青少年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引导少年儿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身体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在暑假开展首期“中国青少年军事・心理夏令营”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美丽中国梦 阳光少年行
二、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
第一期:2015年7月18日(星期六)至7月25日(星期六);
第二期:2015年8月1日(星期六)至8月8日(星期六);
第三期:2015年8月15日(星期六)至8月22日(星期六)。
地点: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北京)培训基地。
三、活动内容
1.体验军事活动,培养爱国情怀。参观军事场馆,体验军事装备,了解中国的军事历史、军事文化、军事发展及建设成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人生斗志。
2.军事拓展训练,加强身心素质。军事化行为训练,塑造良好行为习惯,锻炼健康体魄,磨砺抗挫折能力,加强自救自护能力,培养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心理素质,提高生存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3.挖掘自我潜能,塑造阳光自我。与心理学专家面对面,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挖掘自我潜能,保持积极心态。走进心理科学实践体验基地,体验心理科学的奥妙,培养观察、发现、创新的科学观。
4.做好心智管理,开启梦想之门。通过团体辅导、实践体验、主题交流活动等,交流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灿烂明天的向往,积累心理资本。参观清华北大,感受最高学府的氛围,开启梦想之门。
(具体活动日程安排详见附件1)
四、报名对象
身体健康的优秀中小学在校生,具体要求如下:
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或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
2.年龄在8―16周岁之间;
3.身体健康,没有不适应外出活动的疾病。
五、荣誉与认证
优秀营员及带队教师名单将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网上公示,并可获得:
1.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者证书(带队教师);
2.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证明;
3.“青少年军事・心理夏令营”营员证书。
六、活动费用
活动费用为4980元/人,主要包含:食宿费、培训费、军事活动费、专家劳务费、营内交通费、景点门票费、活动组织管理费、全程保险费等。费用不含:往返北京交通费、个人消费,以及因不可抗力因素,如政治、军事、自然情况所造成的损失。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 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
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
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教育、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2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的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予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能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论文关键词:逆反心理;抵触;心理健康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由于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社会水平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这一时期的个体往往经历较为激烈的内心和外部冲突的磨练,情感两极化明显,也易出现挫折感、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因此这一时期常称为“暴风骤雨时期”。然而这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是青少年时期必然要经过的,成为青少年的某种心理发展阶段特征,逆反心理现象尤为突出。这也是家长、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最头痛的问题。现就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谈谈个人的看法。
1什么是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结论所产生的逆向反应情绪。形象地说,就是“你叫我这样我偏那样”。其表现多是怀疑、抵触和不满。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常会遇到教师表杨一个学生,却引起一些同学的不服气;教师批评一个学生,反而引起一些同学的同情和辩护。
2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有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
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
三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是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
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3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逆反心理是一种现实且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与家长的抵触更为尖锐;中学生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可以说中学生既是成熟的儿童,又是幼稚的青年。逆反心理在很多中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尽管方式和程度有差异,但给中学生健康成长构成障碍,给教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造成阻力,甚至影响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实施。要明确,在教育过程中,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首先,对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教育者要能够容忍、肯定、鼓励。因为一定意义上讲,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个体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其次,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同时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以至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以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之目的。
第三,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中,正确合理的与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混淆不清(如主体连同不端的人格与正确的信息、或良好的动机与生硬的态度一并逆反),教育者本身并引导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与支流,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现象代替本质,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发展的看待自我与非我,从而不断完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
自古,为人师者便是“传道授业解惑”,时至今日,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教师应是出色的指挥家,他所指挥的不是学生的形体,而是学生活蹦乱跳的思维。因此,教师应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和洞察秋毫的机敏,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甚至每一个眼神,来洞察每一个学生内心世界,从而及时捕捉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以便及时进行引导。
(2)明辨学生逆反心理的性质。
发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后,要冷静对待,准确判断其性质。一般来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其受到的外界刺激信息成反向性。负信息刺激而产生的逆反心理是正确的,正信息刺激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则是错误的。对待逆反心理,就不应冷漠批评,而应热情支持、赞扬、保护。
(3)对学生逆反心理要“对症下药”正确处理。
对于正确合理的逆反心理,我们要给予支持、激励,促其强化并引导变为积极的行动,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促其个性和特长健康发展。对于偏激的甚至错误的逆反心理,我们也不要盲目地排斥或压制,而应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实质,教育他们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主观与客观一致,保持认识上的正确性。
(4)善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