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蜀道难赏析范文

蜀道难赏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蜀道难赏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蜀道难赏析

第1篇:蜀道难赏析范文

一、 状蜀道之来历,叹蜀道之开辟难

“蚕丛及鱼凫”至“可以横绝峨眉颠”句,讲述了蜀国、蜀道的历史。李白列举两位蜀王的名字,说蜀国的开国史是多么久远。由于长期闭塞,四万八千年以来蜀地一直没和三秦人行旅往来,从太白到峨眉只有一条高俊险仄、唯有飞鸟能过的山道,衬托出此时无人行走,蜀道闭塞、荒芜,与世隔绝的形势。地理的阻隔割断了蜀国与外界的交往,似乎也割断了历史。“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句由历史讲到今日蜀道的来历,将民间传说中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生动凄美的神话传说使我们仿佛听到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无畏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中,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通人烟的崇山峻岭间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此句写出蜀道开路之艰难和不可逾越,强调其来之不易,也为其蒙上一层神秘梦幻般的色彩,开篇就引人入胜。

二、 状蜀道之高危,叹蜀道之行走难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句,极写山势之高俊。山高写得愈充分,愈可见路之难行。你仰观那高耸入云的高山,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你俯视那奔流嚎叫的激浪,冲刷着曲折回旋的河川。不同的诗歌在写景时,角度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从空间角度,一般有远近、高低、上下、内外、点面等,此种安排使景物参差错落、层次分明,此处就是从上到下的空间角度着笔,正面写山之高,侧面衬以川之险,唯其水险,更见山势的高俊。你看那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渡;你看那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此处运用拟人手法写出猿猴面对蜀道时的畏难情绪。诗歌当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还有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借代、双关等,不仅能准确再现事物的特征,更便于作者情感的抒发。此处用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之高峻难于攀援,山高水险,擅长飞翔与攀爬的黄鹤与猿猱都无能为力,更不用说是人了。以上是虚法层层映衬。接下来,诗人具体描写了青泥岭难行之状,捕捉了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步履维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行旅、惶悚的神情、畏惧的心理,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惊险之境如在眼前。至此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致。但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由空间转入时间的变换,从白天写到晚上,想象夜晚的蜀道场景,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画面是凄清的,色调是幽暗的,气氛是逼人的,看而生畏,听而胆寒,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充分调动人的主观感受使人更觉蜀道之难。诗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彩浓厚的自然景观,表现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想落天外,出人意表,有力地渲染了蜀道难行之状。

“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嗟而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极写山川之惊险。山险写得愈可畏,愈可见路之难行。由远及近,变换视角,由静到动,动静结合,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连绵的山峰直冲云霄,枯老的苍松倒挂绝壁,飞泻的瀑流争相吼叫,崖击石发出震撼千山万壑雷鸣般的声响。这里既有群峰屹立的雄伟壮阔景象,又有枯松倒挂的特写镜头,既有充满诗情画意的近景,又有令人触目惊心的动态。令人目不暇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内心受到强烈的震荡。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毛骨悚然,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望而却步。作者出于想象的精彩描写,夸张而不失真,将景物活化在读者眼前,典型地衬托了山路之险和山行之难。

三、 状蜀道之凶险,叹蜀道之居留难

“剑阁峥嵘而崔嵬”。文章末尾,作者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表现居留之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极写剑阁雄关的险要。蜀中要塞剑阁,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上,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作者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句话说,人们早晨要躲避猛虎的袭击,晚上要逃避大蛇的侵扰。这些“野兽”都在磨牙吮血,杀人太多了。这里写“猛虎”“长蛇”,用的是双关的手法,即用“猛虎”“长蛇”代“所守”,并把所守的凶残比之如野兽,活化了割据一方的军阀穷凶极恶、残害生灵的面目,从而强化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进一步突出环境之险恶。最后一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更是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使读者兴无穷之叹。

蜀道在李白如椽大笔之下,高位险峻似真似幻。这篇文章写于何时,为什么而写,是写实还是写虚,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是简单的送别友人之作,还是别有所指,历来众说纷纭。孟在《本世诗・高义篇》中说,李白刚从外地来到京师,住在宾馆里。当时很有名的大诗人贺知章去拜访他,李白把《蜀道难》拿出来给贺看,贺还没读完就不断称赞,把李白称为“谪仙”(“读未尽称叹数次,号为谪仙”),说李白才华卓绝、超群,似人间神仙,并与李白把酒言欢。这一来李白的声名就在京城传开了。我们知道李白出蜀,被召进京是在天宝元年(742),而贺知章告老还乡是在天宝三载(745)。这样看来,《蜀道难》的写作时间大致在天宝初年。

有人认为“文中的‘君’是指唐玄宗,理由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曾逃难到蜀地,李白写此诗是劝谏唐玄宗不要久留蜀地,而应心怀国家安危,回到长安。有人认为“该诗是为房、杜甫担忧。因此时房、杜均在剑南节度使严武手下办事,严武为人粗暴,是为劝说他们小心从事的”。两种说法时间不合,史实不符,故不能成立。也有人认为李白在长安期间,曾写过《剑阁赋》,在题下自注说“送友人王炎入蜀”,内容与《蜀道难》相似,故可推断《蜀道难》为王炎入蜀而作,是沿袭乐府古题的“即事成篇”之作。综观全诗,叙议结合,多扣诗题,看不出有什么言外之旨,且文中这些语句“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体现了对友人的关心担忧之情,但友人毕竟又向前走了,历经险境而抵达剑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更是一种忧虑,体现了作者对友人命运的关心:这是豺狼出没、蛇虎横行的地方,千万不能久留啊!于是诗人又发出深情的呼唤:“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再三叮咛和规劝中,饱含着一片深挚的友好情谊。明人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胡震亨《李诗通》中说“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风人之义远矣”,是纯粹的咏蜀。

当然今人也有种种寓意之说,联系诗人实际,知人论世,推断本诗绝非一首描写山川景物的诗,而是以山川艰险为比兴手段挥斥幽愤的诗作,是借“蜀道”叹“仕道”的寓意婉曲的诗作,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命途多舛的愤懑,表达了对社会政治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忧虑和关切。言微而旨远,也不无道理。

其实千百年来人们读《蜀道难》,更多地是关注诗歌中的摹景状物,并被诗歌中雄伟的形象、炽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所深深折服。与其说这是一首诗,还不如说是一幅古朴凄凉、离奇迷幻、生动斑斓的画卷,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蜀道的峥嵘崔嵬和阴森可怖的气氛,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诗中的景物描写角度灵活,特点鲜活,意境雄浑,手法多样,情感充沛,多方面突出蜀道之高危、惊险,难行。“笔阵纵横,如虬飞蠖,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清・沈德潜)全诗色泽光怪陆离,动人心魄,其结构回旋往复,又层次井然,主旨句三次出现,一唱三叹,带给人强烈的精神震撼。虽然诗歌竭力描绘蜀道的艰难险恶,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披文以入里,赏景以入情,感受到一种崇高雄伟的豪放美,这也正是豪放飘逸的太白诗的特点。

第2篇:蜀道难赏析范文

谢客拾海月。全文: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怀沙去潇湘,挂席泛溟渤。蹇予访前迹,独往造穷发。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没。愿言弄倒景,从此炼真骨。华顶窥绝溟,蓬壶望超忽。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

译文:屈原见江边红枫而悲吟,谢灵运想去拾海月。屈原抱石沉下潇湘,谢灵运挂帆远渡大海。时运蹇屈的我也想访问前辈的足迹,独自驶向茫茫大海的尽头。古人没有机会再见,如同浮云一去不回。我愿意玩弄海中倒景,从此修炼真骨金身。登天台华顶峰望断苍茫大海,窥探远处蓬莱岛的奥妙。不知道岁月是如何消失,反觉得绿树红花早衰。也不再有钓鳌的心事,也不想当官的事儿。

赏析:《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是作者赐金还山以后所作,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蜀道难赏析范文

一、入时,即将学生引入作者及其作品所特有的时代背景中去。古代诗词都是作者有感而发,将当时特定的情境浓缩为精炼的文字,这些都与现代中学生有着巨大的时差。为解除这一时差,我在教学古代诗词前,总是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条件或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境遇,作品的时代背景。

如《蜀道难》一课,从题目就可看出该诗讲的是攀登蜀道之艰难。学生顺着这一诗眼研读:该诗先写历史上开辟蜀道的艰难,继而写蜀道高危攀越之难,最后写蜀地乃是非之地,人难以安居。由于时差的原因,学生对其内涵的理解只能停留于这一层面上,后来我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深入讨论,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作者其时正处于李唐王朝由盛转向衰败的过渡时期,诗人写蜀道险要与攀登之难,意在告诫李唐王朝要防止一些野心家作难;再联想到作者当时遭遇皇帝不重用,权贵排挤,最后被赐金放还的境遇,但诗中仍表现对国家命运如此的忧虑与关切,由此又可知诗人写蜀道之难还意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二、入意,即将学生引入到作品意思的理解中去。由于诗词受篇幅和句字的限制,语言高度凝练,蕴含十分丰富。所以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诗词的基础上,还引导学生对诗词句中包蕴的内涵加以探讨,这样使学生较深入地掌握诗词所表达的意思。

如《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把握全词情感的核心句。尤其是核心词愁,包蕴了作者多重的忧愁,更是掌握作者情感的关键。为此,我在学生自主把握词意的情况下,向全班同学逐步提出下列问题:文中哪个句子可作情感核心句? 问君,君为谁?自问,问何事?哪个词概括了全词的感情? 愁包蕴了哪些愁?讨论中,学生渐而发现一个亡国之君的愁之多:家庭支离破碎、优越生活不再、君王宝座失落、时光匆匆飞逝,这层层叠叠的铺大盖地的愁接踵而至,真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此学生也已深深感受到了词人极度哀伤的心情。

三、入境,即将学生引入到作品所特有的意境中去。中国古代诗词多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融。我巧抓这一特点,多借助多媒体的情境教学,或直接让学生根据句意画画。从而将学生引入诗词的意境中,感受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如《沁园春长沙》一课,我在引导学生联系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基本了解词意后,直切突破口,提问学生: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各概括了哪些内容?这一组典型的画面塑造了诗人什么样的形象?要求有基础的学生可当堂画画,基础不强的可图文结合,然后让学生到台前展示、交流。最后我再用电教图片展放,加以深化领悟。通过两个层面的构画展示与交流,学生眼前呈现出由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所组成的一轴轴多姿多彩的革命画卷,画卷中展现出抒情主人公的战斗风采和思想性格。

四、入情,即将学生引入作者及其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中去。诗词的艺术魅力主要在于凭借充沛的感情,情景交融的意境,富有美感的形式使读者入情入理。因此,我引导学生从诗词的气氛和意境中去体验蕴含其间的情感,从而与作者在思想上发生共鸣。

第4篇:蜀道难赏析范文

一、感受语言

1. 与语言有关的考点

高考古诗鉴赏“语言”考点的试题主要有炼字(词)型、语言风格(特色)型两类。

炼字即是炼意,炼字(词)就是要求品析诗中在表情达意上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这些经过诗人千锤百炼的字词,在诗中的地位可谓是牵一而动全身,因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鉴赏的重点在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叠词。

语言风格(特色)型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的体悟能力。可结合教材中的具体篇目,尤其是代表性的作家,让学生认真地反复体味语言,形成一定的语感,以便迁移。

2. 高考常见设题方式与分析

炼字(词)型试题主要有三种设题方式。判断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字是哪一个并要求进行分析。赏析某字词或分析某字的作用。分析两种版本诗句中“哪一个字更好”的开放性试题。赏析字词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字词的字面意思,还要有联系具体诗句再现画面的意识,力求画面准确、形象生动。

语言风格型。分析语言风格(特色)的试题难度稍大,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出现于高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风格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整体风貌。风格即人。高考常见设题方式:⑴直接或间接告诉诗作的风格,要求考生做简要的分析。⑵要求考生指出诗作的语言特色然后再简要赏析。对此考点,学生最大的问题一是知识储备不够。对语言特色或风格的相关知识没有系统完整的积累。二是语言的感受能力较差,不能较为敏锐地指出语言的特点。在备考中可选择教材典型篇目对常见语言风格类型进行梳理。比如“淡雅闲适”,可品味教材王维的作品《山居秋瞑》;“豪迈雄浑”,可品味李白的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

二、抓形象,再现画面

常见设题方式:请赏析诗中的人物形象,或是“诗中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鉴赏人物形象首先要注意联系人物的具体言行、神态、心理来分析,切忌任意拔高、贬低或乱扣帽子,要言之有据。其次要尽可能地知世论诗,知人论诗。由于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往往是诗人自己,那么对于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代表作家的作品,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注意联系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思想情况进行分析。最后要注意把握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特点,因为二者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烘托渲染作用。

三、品味意境

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不能通过物象与情志的契合点,准确把握意境特点。由于对“意境”概念的理解不够清楚,导致答题的内容要点遗漏。解答意境类题应考虑“景”与“情”两大关系,具体应包括几个要点:一是抓住主要物象的特点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画面,二是用术语概括画面的特点,三是指出诗人通过物象所寄托的感情或哲思。最后的问题是不能熟练准确地用术语概括画面的氛围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并熟悉运用以下概括意境特点的术语:雄壮开阔、高阔深远,情韵浓郁、生机勃勃、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凉等。

四、评价内容和观点

第5篇:蜀道难赏析范文

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现就其现象略作分析。

一、硬性的预习规定影响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尽管现在的课堂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我们看到很多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或是讨论时,都是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或设置的问题来学习和思考,这样虽然教学目标很明确,但却无形间影响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学生阅读的兴趣会大打折扣。例如,一位老师在教《蜀道难》这样布置:思考诗歌第一小节作者是如何展示蜀道之难的?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这样写有何好处?这些问题事先便给学生定了一个框,学生在读时就对语言最直观的感受就不能表达出来。

同样是讲授《蜀道难》,另外一位老师在阅读预习时,布置学生在自由读后想一想,在读全诗时眼前都出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这个问法就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赏析诗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其实,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作适度的引导是可以的,因为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需要教师训练与指导的。学生在刚接触一些新的文章时,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教师可作适度引导,训练学生们思考,指导他们去思考去参考。这方面可充分利用《读本》相关文章,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类似的题材会引发学生主动地领悟。例如在学习《报任安书》前,可布置学生阅读《司马迁与<史记>》,思考司马迁为什么忍辱负重完成《史记》,为什么要向任安表明心迹。这样具体给学生们提示参考会有利于学生独立解读文本,有利于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

那种完全“牵着鼻子走”的预习和教学仍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很多老师还存在这样的误区,以为教师的责任便是该讲解的东西要讲到,“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就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其实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阅读教学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能力却是无法传递的。所以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以讲解为务者尚不乏其人”,“今日而言教育,此一点首宜打破,教师所务不在讲解,惟在启发;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启发、引导”才是教师的职责,在启发引导中,“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看似热闹的课堂讨论成了一种表演

为打破传统教学“对话”式教学,很多老师开始尝试让学生讲或是相互提问,或者讨论、辩论,教师只是简单说几句,这种过于追求形式的做法是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 如有一节讲授《道士塔》的公开课上,老师简单小结上节课内容后,就提出一个讨论题:敦煌优秀文化遗产为何会流失。接下来教师把同学按座位分成小组展开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教师站在一边,不再说话,成为局外人。讨论结束后,一位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是清政府太****,使外国的强盗有机可乘”,另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进行反驳,其他同学又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直到下课,教师夸奖发言的几位同学见解都有道理,都很深刻,一堂课就这样结束了。表面上看,这节课气氛热烈,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而实际上学生课后还是一片茫然。这种看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并不是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收获很少的。

而我曾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看到一位老师是这样布置课堂讨论的,他在分析戏剧语言时以《雷雨》为例,他问学生:你觉得鲁侍萍对周朴园是怎样的恨?是恨他把自己赶出家门?还是另有其他?学生在讨论时,他不尽加入其中,他问:“鲁侍萍的斥责中,为什么用了‘你们’”在他的启发下,各小组都作出了精彩的回答。

课堂讨论若要真正落到实处,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首先学生应对课程有充分的预习,如果预习不充分,讨论时难免会脱离文本,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其次在平常教学中就应培养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最为重要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绝不是局外人;叶圣陶曾说“讨论进行的当儿,有错误给与纠正,有疏漏给与补充,有疑难给与阐明,是说全班学生都有份儿,但是最后的责任还在教师方面。教师自当抱着客观的态度,就国文教学应有的观点说话。”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凭借,但老师仍是整个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即是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他们根据自己对文本独立感受,体验和理解组织整个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独特感。

三、预设的阅读思路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理解

有一次我在教《雷雨》时,第三课时讨论主人公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时,我设计是通过分析人物对话,让学生分析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特征,然而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鲁侍萍在回答周朴园问话时会说“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我当时考虑这个问题离我预设思路很远,就草草说一下:因为这一细节在侍萍心中印象很深,就过去了。可是课后,我越想越觉得自己处理的不好,完全按我的思路去讲,很多想法都是我灌输给学生的,而并不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

第6篇:蜀道难赏析范文

从网络中了解诗人及背景

现代教学已经不是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一支粉笔等单一的媒体可以完成的。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多媒体时代,其显著的特征是网络发达。学习古诗词时,运用网络可以丰富课程资源,借助网络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比如,学习辛弃疾《水龙吟》,可以用百度搜索“辛弃疾”,完整地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评价、轶事典故、辛稼轩纪念祠、故居墓葬等。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教师用书-必修4”中,可以查到《水龙吟》详细的参考资料:辛弃疾一心为国为民,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

又如,学白的《蜀道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中,有完整的资料: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主旨、如何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如何理解“西去”与“西望”、如何理解“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如何理解“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几句诗的诗意;关于练习的参考答案;教学建议;有关资料,如作者介绍、评述,《送友人入蜀》《剑阁赋》《蜀道难》的赏析等。

在互联网上,学习资料应有尽有。很多学生都玩手机。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用手机,用手机上网学习古诗词;那么,对于促进古诗词的学习将是非常有好处的。

从工具书中理解诗意

高中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独立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学习中表现为我能学。在学习中,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市场上的语文工具书很多,比如教材全解、教材分析、状元笔记、文言文全解等。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购买一两本工具书,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参考资料。理解诗歌的意思,最基本的就是翻译原文。自己能独立翻译的,一般不必阅读工具书。在自己借助注释还不能理解的情况下,或者自己与别人的观点不同的时候,才翻阅工具书。

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意境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古诗词的意境要在反复的诵读中领悟。古诗词的学习要倡导自主诵读,在诵读中加强理解,在诵读中逐渐背诵,在诵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是读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不读,永远不能触及心灵。语感培养出来了,那么诗歌的意境也就出来了。既可以在多媒体环境下放声朗读,也可以借鉴李阳疯狂英语的“三最”法,“最清晰、最快速、最大声”地诵读,“重复一百遍”地读。

笔者认为,学习一首诗至少要读四遍:第一遍,学生先不借助任何资料,自主阅读;第二遍,再结合课下注释;第三遍,借助工具书再读一遍,然后做课后练习;如果做不出来,再带着问题进行第四遍阅读。在这样反复的阅读中,学生们能自读自悟,理解诗意,他们可以尽情地将自己的理解、想象、情感融入反复的吟诵之中,使自己情感与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发生了共鸣,如身临其境,再现意境,增强语感,发展思维,增强口头表达能力,领略其深刻的底蕴。

要领悟诗词的意境,除了反复的诵读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例:2007年陕西卷《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问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第一次默读,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歌展现的图景画面: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烟雨图。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第二次默读,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第三次默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地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寓情于景,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在探讨中把握主题

对古诗词主题的把握,需要从作者、标题、注解、内容、题材等多方面去把握,并可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

作者 诗歌的作者,尤其是著名诗人,往往有一贯的风格及明显的思想情感倾向。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选用的诗歌《鹊桥仙》的作者为陆游,回忆以前学过的陆游的诗歌,就知道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诗人,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仕途坎坷。至此就可以明白,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主题。

标题 标题往往能告知读者诗歌的内容,引导读者把握诗歌的主题。2006年福建卷李商隐《端居》(注:端居,即闲居),告诉读者诗作内容是诗人闲居生活中的情与景。2009年辽宁卷《晚泊岳阳》,诗的题目“晚泊岳阳”――在外漂泊;再从自己“失江路”、渔人“月下归”等词语中可以理解出作者的思归情绪。

注解 注释是解读诗歌的细节之一,往往是读者把握诗歌主题的关键。2014年北京卷选用杜甫的诗歌《奉陪郑驸马韦曲》的注解是:“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注解明显含有“归隐之怀在表面,厌倦功名之心则为根本”这一主题。

题材 分清诗歌类别,对解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有所帮助。诗歌常考的类别,包括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哲理诗等。2013年高考天津卷选用的诗歌标题为《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从标题“送廓之秋试”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词,词题显示出作者送别的人为廓之,廓之要去参加秋试,辛弃疾写下此词表达对他的良好祝愿。

抓住关键语句 议论抒情句、表达情感的词、用典的词句往往是把握主题的关键,可以以此为切入点。2008年重庆卷诗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后两句“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议论之中,那种惜别之情、怜春之意可见。

此外,新课程强调合作和对话。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主题的把握可以借助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每个学习小组从以上不同的方向去寻找答案,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在班上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讲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再做补充。

把握表达技巧

要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的掌握能力,应重视教材中经典诗词的学习。在课本古诗词的学习中,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我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想通读所有的古诗词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以本为本,通读教材中的诗词,积累古诗词的基本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篇章结构。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排比、双关等。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描写技巧有: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文艺表现方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抑扬关系等。

课本中出现的基本表达技巧,可以从高一开始积累: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对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煜《虞美人》中的“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刘禹锡《石头城》的“借古讽今”等。到了高二,可以把学过的表现手法进行归纳:如《石头城》和《桂枝香・金陵怀古》等篇目采用了“借古讽今”手法,《山居秋暝》和《李凭箜篌引》等篇目采用了“动静结合”手法。这样,通过对同类表达技巧在不同诗词中运用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达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也实现了提高学生欣赏水平的目的。

在积累中领悟语言艺术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需要积累的。因此,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加强语言的积累。学生只有阅读大量的古诗文,积累各种诗歌语言常风格,了解诗人的诗歌语言风格,丰富自己的语言,实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达到古诗词欣赏能力上的“质”的提升。

我国古诗词常用的语言风格有: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

历代知名诗人的诗歌语言风格有许多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比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不过,古诗词基本的语言风格词汇不能单一的积累。枯燥地记忆一些诗词风格词汇是没有意义的,学生们应该在文本的学习中逐渐积累,在考试中出现的诗词加强记忆。

在语文活动中提升素养

第7篇:蜀道难赏析范文

【关键词】诗歌 有效 诵读 联想 想象

对诗歌教学,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要注重“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现实中有些老师的诗歌教学却大讲诗词背景,作者生平,以解释加翻译为主线,转述教科书或某名家的赏析。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了不少,拿到新的诗歌却仍然不知如何鉴赏。这是典型的低效教学行为。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学传统的认同,让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诗歌,接受美的熏陶。在高中的诗歌教学实践中,我做过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从思想情感层面探索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诗歌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教师通过符合学生实际的先进教学法,让学生掌握诗歌的特点,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感受能力,让学生有切实的收获与发展。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欲让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诗歌,首先需要教师能对诗歌有无限的热爱,唯有如此,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如我自己喜欢读诗,时常在诗旁写些感受,偶然被学生看到,他们也学着读诗后写些旁批。其次需要教师对课文的诗歌能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而不应只会转述教参或某名家的分析。其三是需要把学生的领悟放在首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对诗歌有了深刻的感悟后,不应把课堂看成是自我表演的舞台,强迫学生扮演粉丝,而要认真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找到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方法,实现诗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从课堂组织的层面探索诗歌有效教学的途径

1.探究诵读感情,促使学生体悟诗歌情感与朗读声音交融的艺术。

诗歌是讲究声韵美的文体,是抒发感情的艺术载体。诗歌课堂的有效教学,关键是要学生领悟情感,领悟汉语的声韵美。而现实中有的老师上诗歌课,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体会诗句的情感和声韵美,而是多用讲解加分析,直接告诉学生诗句的感情,分析什么叫韵脚,诗歌如何押韵,实际上这一教法收效甚微。

为把情感领悟与声音美感的体会结合在一起,我在教学上,会特别安排诗歌朗读讨论课,要求学生以讨论小组为单位来探究。这一做法促使学生要不断去斟酌朗读声音的分寸,时刻思考是否准确传递出了诗句的情感,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悟,先在小组中表达出来,让其他组员来点评,促使其进一步去反思与提高,完成探寻知识的过程。如我上古诗《蜀道难》一课,开头两句“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到底蕴藏了怎样的情感,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我提出问题后,各个小组积极响应,边讨论,边揣摩朗读。刚开始,有的同学读得拘谨平淡,马上被小组同学否定掉了,又有的读得夸张响亮,又被小组员批评为做作。经过不断的讨论和练习,有一个小组的代表用了深感惊讶与无限感叹的语调朗读了一遍,其深情的投入和传神的诵读,让全班同学深受感染,好像忽然发现了遗失的珍宝,对诗歌感情与声音的交融有了更深切的领会。

2.激发联想想象潜能,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积累,生动深刻地感悟诗句内涵。

没有联想想象就没有诗歌鉴赏,不注重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诗歌教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首先应相信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有无限的联想想象潜能。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把握诗歌词句间隐含的信息,激发学生将诗句转化为生动的画面,领悟其蕴含的感情和作者的用意。如我教《春江花月夜》,诗歌开头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我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分析其隐含的信息。一个小组讨论后说:“春雨绵绵,春江水涨,所以会‘连海平’,这句写出了春雨的多。”另一个小组马上反对说:“诗句明明写‘潮水’‘共潮生’,这是大海涨潮,潮水倒涌入江面,所以才江与水平的。”听到这样的回答后,我顺势组织学生评判分析,学生联系生活积累,都认为两种情况都是诗句隐含的信息,诗歌这样写,是为下面写春天、江水、大海、明月等内容定基调的。

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是有效的教学行为,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讨论中有的学生不顾上下文,抓住一点胡乱编扯。这类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失去的联想想象的核心,这是课堂气氛活跃的假象,是无效教学行为。应对这类情况,一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二要让全体同学明白这种想象属鉴赏中的跑题,要引以为戒。

3.以课文诗歌为凭借,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讨论。

课文的诗歌是培养学生掌握能力的凭借,要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应只局限在理解课文本身,应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去探讨和发现,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诗歌文本的阅读能力。如我在《死水》、《再别康桥》的教学活动中,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诗歌的意境”。在形象解释了什么是“象、意象、意境”后,为让学生从更广的视角领悟诗歌,首先,我提供了常见的意境类型及与之联系密切的意象,让学生积累知识。再以课文的诗句为例子让学生讨论其意境特点。有了这一层初步认识后,抛出一组问题让学生去比较归纳:《再别康桥》写到风吹垂柳的意境是清爽、袅娜,《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也写到清风,意境是死寂、污浊,为什么同一意象却有不同意境?意境与那些因素联系密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后,做出了“意境与作者情感密切相关,意象不能机械与意境等同”的深刻回答。这一回答是建立在之前让学生掌握了意象、意境的基础上的。如果前半节课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设计有梯度的问题,一上课就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来讨论,这样的课堂,名义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实际是让学生无所适从。

第8篇:蜀道难赏析范文

[关键词]经典诗文;现代方式;传统文化;指导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3-0005-02

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与思想。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现代的学习方式学习经典、感悟经典、践行经典,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

一、坚持诵读,启迪思想

在学校的经典诵读计划基础上,我制定具体的教学活动计划,明确诵读篇目,保证诵读时间,引领学生诵读经典、感悟经典、践行经典,让优秀的中华经典陪伴于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潜移默化地启迪学生的思想。

第一,落实每天晨读和每周一的经典诵读活动。在每周的经典诵读交流分享课中,我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诵读活动,师生共同诵读经典、分享诵读心得,吸收精华,传承民族美德。

第二,依托小组力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悟读中华经典,引导学生领悟中华经典文化中的道德和智慧。

第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中华经典文化的育人作用。我组织学生开展以仁爱、孝道、诚信、礼仪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展示经典诗文的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

二、选好教材,落实目标

人教版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古诗文,为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供了基本保证和训练平台。但是光靠语文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在认真落实课程标准、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经典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选编符合本校实际的教材,建立经典诵读的长效机制,更好地落实中华经典教育的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的学情与年级特点,选定教材和制定诵读计划

根据学生的学情,我选定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必读教材:一年级《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二年级《声律启蒙》《朱子家训》《必背古诗75首》;三年级为《大学》和《论语》两部其中的片段;四年级《论语》《千家诗》;五年级为《中庸》和《诗经》两部其中的片段;六年级为《孟子》《春秋》《道德经》三部其中的片段。

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在诵读经典教学中,我把学校的经典诵读教材与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诵读内容有机结合,制订了一至六年级的诵读计划。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材,落实育人目标

除了按照预定的诵读计划选择经典诵读教材和落实教学目标之外,我还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灵活选择教材,落实育人目标。例如,当学生文明礼仪不够好时,低年级的经典诵读教学除了读《弟子规》之外,我还提前选择《论语》中关于礼仪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诵读。如,子曰: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通过此类诵读活动,来规范学生的礼仪行为。

三、创新载体,激发兴趣

在吟诵、吟唱、小组合作诵读等经典诵读活动中,我发现学生诵读热情最高的是自己选择富有童趣的诵读方式。因此,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诵读方式,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诵读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论语》时,在“温故而知新”的复习环节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以自己喜欢的诵读方式展示学过的内容,结果学生想出了各种有趣的方式:有的小组学古人摇头晃脑地吟诵;有的小组根据歌曲《新年好》的旋律填词吟唱;有的小组边表演武术边吟诵;有的小组根据孔子弟子的特点扮演子路、子贡、颜渊进行诵读……活泼、有趣的诵读形式,让学生学得开心,从中获取知识,既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整合资源,融入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将课堂和传统经典有机结合,那些蕴含丰富哲理、发人深思、有灵性的国学经典,都会植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影响学生的言行,熏陶学生的情感。

1.以现代方式,悟读经典

小学语文教材精选了优秀的中华经典诗文,教会了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记录了我们民族的感情和精神,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方式多为教师讲解分析,学生被动理解背诵,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熏陶。如果用现代的教学方式,以生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会更加深刻。

例如,教学《短歌行》一课时,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诵读、交流,有联系上下文、联系学过的知识、联系生活体验、理解诗歌意境等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除了能说之外,还能用画、用文、用歌等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给予适当的点拨、评价,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为学生主动赏析古诗文插上了奋飞的翅膀,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2.运用于课堂,指导行为

学生诵读大量的古诗文后,还需要有复习的时间和运用的时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积极运用古诗文进行调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古诗文,又能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课堂上有学生不尊重别人或发言不文明时,我就背“亲师友”,让学生对背“习礼仪”,以此来提醒学生,引导学生端正课堂学习态度,尊重他人。

3.围绕单元主题,拓展经典名篇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其鲜明的学习主题。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单元主题选择相关的经典诵读内容,将经典诵读内容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阅读相关主题的古诗文,并与现代诗文进行同步阅读。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时,我选择了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融入单元导读课、阅读教学课和单元阅读分享课中,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名篇,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谢灵运的《初去郡》、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望岳》、王维的《汉江临泛》、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让学生把现代文和古诗文融合起来进行阅读,进一步领略祖国的风光,从中感悟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由此可见,把国学经典有机融入语文课堂,既让国学经典学习常态化,又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9篇:蜀道难赏析范文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问题教学法”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为此,笔者以课文为例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问”在难处,掌握进度

语文教师是否具备问题意识和提问技巧是实施语文问题教学法的关键。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要在钻研教材、《教学大纲》和了解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情况的前提下,对所教内容做出恰当的分析和计划,确定好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联系这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一般基本知识问题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而设计的,为容易题,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基本方法问题是针对知识点间的转移及其转移方法而设计的,为中等难度的问题,适合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基本联系问题是针对知识方法间的联系而设计的,为稍难题,适合于成绩拔尖的同学。问题编好之后,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排列,成为一个以问题为交叉点,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知识网,用这个网来覆盖全部教学内容。

笔者在上《故都的秋》的时候就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文中是否只写了故都的秋呢?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的特点各是什么?文中写了故都的秋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还是空间)?然后引出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落实到哪些是“形”哪些是“神”,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雄伟的故宫等景物却写“清”“静”“悲凉”的景物呢?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还是悲秋呢?请从时代背景、选材等角度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比较,说说自己的看法。两节课的问题教学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问”在实处,掌握技巧

三个层次的问题至少要分三阶段提出,每一组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给学生运用课本知识或相互讨论去解决问题的时间。由于基本知识问题仅涉及新知识的某一个知识点,并且孕育在学生已学的知识中,所以学生通过自学或讨论都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尽可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上黑板练习;基本方法问题主要涉及直接联系的两个知识点及其转移间的方法并有导向的问题,所有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或教师点拨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本联系问题则是涉及知识、方法间的联系并有导向的问题,面可大可小,对于新课,涉及的面可窄一些,对于复习课,涉及的面可宽一些。这些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在粗解环节中能获得问题的解决,中等学生通过讨论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础稍差的学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要求他们找出问题解决的症结在哪里。对于问题粗解过程中还学有余地的学生,可运用问题从求异、求宽、求深等思维角度把他们的思维引向问题解决的深层次。讲授《蜀道难》时,在课堂上我提出:在读全诗时眼前都出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学生一见到这个问题就很迷惘,我就采取了形象化、具体化方式去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词及意象的含义,然后自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赏析诗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三、“问”在深处,激发兴趣

学生对问题进行粗解后,教师要在基本知识的难点、易混点设疑,引导学生把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引向深的层次;在基本方法上,引导他们反思方法应用的时机;在基本联系上,引导他们理清知识脉络,条理思维框架,反思问题解决的思维契机。在教《雷雨》时,第三课时讨论主人公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我设计是通过分析人物对话,让学生分析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特征。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鲁侍萍在回答周朴园问话时会说“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我就顺势问学生:这里用了“我们”三十年的生活,在鲁、周的心目中,记忆最深的就是他们两人一起生活的情景,此刻,由于“洋火”这个生活细节的触发,他们两人脑中最可能浮现的是什么生活情景呢?学生出现了沉默,我又马上提示说,看来可能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学生马上活跃起来,有人说:由于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所以室内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侍萍。有学生说:周朴园的衬衣破了,侍萍在灯下为他绣衣服的情景。他用了“绣”,我马上表扬了他读书的认真。我发现学生们面带微笑地想象着温暖的生活画面,我问:由洋火联想到的生活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立刻说出了温馨、甜美、幸福等。学生对周朴园对待萍是有真感情的这一认识自然得到,在回答人物性格的复杂时便水到渠成了。

四、解决“问”题,温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