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狼和小羊续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狼吃完小羊后,懒洋洋地躺在草坪上休息。这时羊妈妈买菜回来接小羊,发现小羊不在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看见大灰狼躺在草坪上休息,就问:“大灰狼,你看见我的小乖乖了吗?”大灰狼躺在草坪上狡猾地:“我看见了,它在你回来之前到过这里,把我臭骂了一顿,就走了。”soory,我向你道歉。”狼假惺惺地答道:“没什么,小孩子不懂事,我不怪它。”羊妈妈说:“那我去别处找它去,886。”说完就走了。
狼哪肯罢休,它打着如意算盘,悄悄地跟在羊妈妈后面。可也不是好骗的,她早就知道狼不怀好意,一定是把小羊吃了。于是羊妈妈提高警惕,继续向前走。
到了河边,羊妈妈突然想出对付狼的好主意。它走进小河喝水,狼默默地说:“真是天赐良机呀,现在我就吃了它。”说罢,狼扑向羊妈妈,羊妈妈一躲,狼“扑通”一声掉进了河里。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想象之花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5-002
课堂上,我就经常有意的设计一些有利于理解课文中心的想象训练,来为阅读教学增色添彩。在这些想象训练的过程中,我读出了同学们可爱的天性、语言的精彩、想象的丰富……
一、善用插图,催开想象之花
教学插图直观、形象,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观察文中精美的插图,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珍珠鸟》第六自然段时,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人鸟相依”的温馨画面,我设计安排了一些想象训练,同学们表现的相当精彩。如同学们,你能根据书上的插图展开想象,描绘一下珍珠鸟趴在作者肩上入睡的情景吗?一语既出,学生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生:“珍珠鸟慢慢的垂下眼睛,睡得好香啊!”
生:“看,珍珠鸟嘴角还挂着一丝微笑,它一定是在做美梦呢!”
生:“是呀,它可能梦到自己正在森林里和小伙伴们自由的飞翔,做有趣的游戏。”
生:“它依偎在作者的肩上,小脸上写满了幸福,真让人羡慕呀!”……
紧接着,我又追问:珍珠鸟这小家伙终于实现了它的愿望,“我”呢?又是怎样的感受?此时,学生不约而同:“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听着同学们的这些精彩发言,我倍感高兴和欣慰。美的意境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踏着“云梯”摘取了珍珠鸟和自己心灵碰撞时所绽放出的最动人、最向往的美的云朵。再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我设计了以下想象练习:仔细观察文中丹顶鹤的群居图,一边看一边想象。丹顶鹤在做些什么?同学们很快就被书上精美的擦图所吸引了,一朵朵想象之花悄然开放。
生:“它们有的在引吭高歌,听,它们的歌声多美呀。”
生:“它们有的正展翅高飞,可能在举行飞行比赛吧?”
生:“有几只丹顶鹤正在翩翩起舞,没有一点烦恼,生活的真快活。”
师:“是呀,没有烦恼,没有忧愁,丹顶鹤在这里无忧无虑的时候着。”
生:“我看见一只丹顶鹤妈妈正喂它的宝宝吃小鱼呢,你看它们多幸福呀。”
生:“有的丹顶鹤正在水中捉小鱼呢,它们这个冬天不用愁吃的了。”
看着同学们陶醉于自己美丽的遐想,我忙趁热打铁: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回答,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上一段话。
二.巧设情景,浇灌想象之花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进入想象氛围。如教学《云房子》一课,当学到小鸟造的云房子各式各样时,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一只小鸟,你会造出什么样的云房子呢?孩子的心是灵动的,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瞧瞧他们造的云房子吧。
生:“我造的云房子像一架飞机,我要带着小鸟在蓝天旅游。”
生:“我造的房子像一把大伞,可以给小鸟遮阳。”
生:“我造的房子像一朵向日葵,在天空中笑眯眯的绽放。”
生:“我造的房子像一头凶猛的大狮子。”
看到同学们一个个投入的样子,显然这个问题已经水到渠成了。接下来我又引导同学们想象:“同学们造的房子可真漂亮,小鸟们看到这么有趣的云房子,他们的翅膀都痒痒了,急着去玩耍。想一想,它们是怎样邀请同伴去自己的云房子做客的呢?”
生:“你好,小燕子,你看我的房子漂亮呀?”
师:“小燕子,你的房子怎么这么高呀?”
生:“我的房子不但高,里面还有好多的玩具呢,进来玩一会吧。”
师:“不好意思,小燕子,我现在有点口渴了,我还是先回家喝完水再来吧。”
生:“我家有好多饮料呢,你快进来喝吧。”
师:“谢谢你,你真是一只热心的小鸟。”
三、妙用空白,绽放想象之花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可以利用课文的空白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常会抓住文中的空白处,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如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我引导学生想象“大自然母亲还有哪些优美动人的姿态?”学生的续写让我眼前为之一亮,你听:“广阔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生续)皎洁的月光是她弯弯的眉毛,闪烁的星星是她激动的泪花,碧蓝的天空是她慈祥的笑脸,绽放的花儿是她美丽的发卡,清澈的小溪是她腰间的丝带……”在同学们富有魔力的笔下,大自然这位母亲是多么的美丽,广博,富有人性,富有情感。
再如教学《狼和小羊》最后一节:“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我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己合理的想象补写省略号的内容。刚开始学生的回答大都是可怜的小羊被大灰狼吃掉了。于是我又借机引导:同学们都认为小羊可怜,你们忍心看着大灰狼吃掉它吗?这时同学们的回答比刚开始精彩多了。
生:“正在这时,大象伯伯来了,用鼻子卷走了大灰狼,小羊得救了。”
生:“可怜的小羊被大灰狼吃掉了,小羊的爸爸带着猎人来为小羊报仇,猎人把大灰狼打死了。”
师:“是呀,坏人终究是没有好下场的。再开动脑筋想一想,还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生:“小羊通过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大灰狼。”
师:“说得很好,小羊会想出什么样的好办法战胜大灰狼呢?”
生:“小羊可能会说:亲爱的狼先生,我误吃了洒有农药的草,可能很快就要死了,如果你吃了我的肉,也会中毒而死的。”狼听了小羊的话很害怕,就把小羊放掉了。
一、循序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合理的引导,引导主要体现在看图学文的教学过程中。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看好图文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七册《卢沟桥的狮子》一文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观看文中卢沟桥侧景的总体图,包括其中的许多柱子,以及每根柱子上面所雕的狮子;其次是另外两幅小图上所特写的两根柱子上的狮子。这样的欣赏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远及近,从总体到部分的欣赏过程。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形象地展示先总后分的观察方法。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卢沟桥上狮子的特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而正是这“数不清”、“很难数清”、“早就数清了”、“源愿缘只”的狮子,展示出我国劳动人民以及文物工作者的勤劳与智慧。
二、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想象内容
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采取多方位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并获得不小的成果。例如,在《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的教学过程中,一名学生创造性地想象出民族小学的学生在大青树下做游戏的画面,并借用绘画展现自己所想,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出民族小学学生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又如,在《风筝》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本人组织学生采取小组讨论、展开想象以及绘图等形式复述文中孩子戏耍的画面,有效地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之中。再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大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兴安岭所具有的美丽风光,比如在春天里跑步的黑熊、在森林中咆哮的东北虎、懒洋洋地爬动的蛇、呱呱叫的青蛙等。这些不仅有效地渲染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想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有着较强的创新性。如同高尔基所说的,“想象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以及事物以人的品质和感觉以及意图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只有不断地创设情景,才能有效地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想象的活力。例如,在《走进秋天》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秋天特有的田野、天空、树以及果园等展现在学生眼前,不仅给予学生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和自主创新思维。
四、故事引导,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营造氛围;思维品质
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的有创造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将不可想象。”由此可见,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是发展儿童智力的灵魂,而创新思维则是形成创造能力的前提和基本组成部分,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必须从培养创新思维入手。
语文是小学的一门基础课,是培养儿童创新思维的理想场所,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开垦这片园地,使具有创新能力的祖国的栋梁之材在这里茁壮成长呢?
一、培养儿童的民主意识,为儿童的创新思维营造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充斥着师道尊严,往往使一些有创新欲望的学生刚萌发智慧的火花便熄灭了。在素质教育体制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创造民主的课堂气氛,解放学生的嘴巴和大脑,使学生在课堂上敢问、善问,把儿童的大脑从传统的思维惯性和权威迷信中解放出来。在课堂中经常运用讨论法,可以营造较民主的气氛,每个学生都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一起讲出来,便丰富多彩,开拓了大家的思维空间。
二、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动脑,积累表象,为儿童的创新思维夯好地基
创新思维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抽象而复杂的思维活动,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丰厚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学生头脑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表象,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可以让同一座位上的同学用纸和剪刀各剪出三匹马,标明上、中、下三等,让他们一人代表齐威王,一人代表田忌,进行模拟比赛,看田忌还有没有别的胜齐威王的方法,如果齐威王在第二场比赛时识破了田忌的计谋,他还有没有补救的方法?这样通过同学们的亲身对垒,既透彻地理解了课文,有了实践经验,又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触发了学生的创新动机。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搭好创新思维的桥梁
创造性思维总伴随着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能不断改变记忆中的旧表象,创造新表象,赋予思维以独特的形式。
1.再造想象的训练
再造想象是根据某些图像或语言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构想出生动形象的但从未见过的事物的表象。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留有广阔的想象余地。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诗的内容和图画,想象插图中的老者和童子是怎样对话的,然后让每两位同学开始交谈,由于小学生各自的生活经历不同,想象出来的话必然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便会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而这样的气氛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2.创造想象的训练
创造想象是根据已有表象,在头脑中构建出前所未有的、新颖的形象。要进行创造想象,除必须储备足够的表象外,还必须善于联想,善于分析和变通。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为小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在课堂上应当适时应用,可采取续写故事结尾,延伸发挥。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在狼扑向小羊的一刹那,突然……,我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学生们有的说:“叭,天外飞来一颗子弹,打中了狼的脑袋,狼死了,小羊得救了。”有的说:“突然间它定住了,它看到一只老虎正追赶着它的孩子并朝这边跑来……”也有的说:小羊被吃掉了,它的爸爸妈妈很伤心……”儿童的思想单纯,较少受生活逻辑的约束,因而想象新奇而充满童真。
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为儿童的创新思维开辟康庄大道
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而要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必须与培养儿童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等思维品质密切联系。
1.培养儿童思维的灵活性
所谓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是指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从习惯性的思路中解脱出来,较迅速地设计出新的方法和途径,使问题得到解决。培养儿童思维的灵活性,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创设条件,而且要求学生要有较广的知识面。在进行句式训练时,可以用若干个不同的句子表示同一个意思。因为舍己为人,所以他把降落伞给了小姑娘;在危险时刻把降落伞让给了小姑娘,他是多么舍己为人啊!因为小姑娘在危急时刻丢了降落伞,舍己为人的便把伞让给了她。
2.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着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以寻找各种途径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寻求答案,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促使人们思维不呆板、不僵化。小学语文中训练发散思维的方式很多。如:从“甜”出发,可以发散为:甜―糖果的甜―娇艳的花又香又甜―那个小姑娘笑得真甜―人民的生活像蜜一样甜。
3.培养儿童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对以往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疑问,试图获得某种新的突破。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发散。
首先,要破除权威的迷信,促进思维的科学化。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频率极高,每个人都有着发明创造的潜能,试想伽利略当时如果没有勇气走上斜塔,去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牛顿没有创新思维,万有引力的发现可能要推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教师应该把这种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保持自主精神。
其次,破除对古人、名人的迷信,促进思维的现代化。古人的思维和行为适应古人的生活环境,而现代生活则是千姿百态的,有广阔的生活空间,未来的生活需要我们去开拓,我们要面向未来,而不是沉湎于过去。
最后,破除对教师的迷信,促进思维独立性。现在信息高度发达,学生吸取知识早已不局限于课堂,所以,在某一知识点上,产生了师不如徒的现象,其实也不必大惊小怪,教师的精力毕竟有限,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教学相长,赋予学生以平等的地位。
一、依托文本――写话与教材相结合
语文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对优秀文化的挖掘,也注意体现时代的风貌”。教学中依据教材特点,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使“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运用融为一体。
仿写,能较好地将教材语言内化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转化为语言表达,让学生敢写、想写、会写。在写话的过程中,让学生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仿照文中的句式写出的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不仅可以创造性地理解课文,而且发展了思维,提高了写话能力,达到了情智共生的目的,促进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续写,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的。每当学完或听完一个童话故事,学生常常余兴未尽,我就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续编故事。如,在学了《狼和小羊》后,他们都不认可凶恶的狼吃掉可爱又可怜的小山羊的结局,纷纷写出了自己的结尾:“当狼扑过来时,小山羊机灵地往旁边一躲,狼猛地撞上了一棵大树,撞死了。”“当狼扑过来时,一个勇敢的猎人来了,一枪打死了狼,可爱的小山羊得救了……”这样的想象,顺应了儿童内心需求,他们有内容可写,写得轻松,写得快乐。
补写,根据教材的特点相机插入补写的内容,以此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个性化感悟,同时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补写的内容可以是课文内容省略的部分,可以根据外表补写心理活动或根据心理活动补写人物外表,或想象补写人物所处的环境等等。
二、感悟生活――写话与生活相结合
1. 引导观察生活,记所见所闻。观察是写作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写话,最难的是没有写作素材,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我尝试了让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实践活动。春天,让学生观察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柳絮飘了,春雨来了,边看、边听、边想象,然后写话。
2. 引导体验生活,记所作所为。拥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有独特而丰厚的个人感受。为此,我引导他们进行为家庭做小事、给父母过生日、和父母做游戏等活动,通过真实的情感体验丰富写话素材。如,《给妈妈削鸭梨》: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些大鸭梨。这些梨颜色黄澄澄的,个儿也非常大,比我叔叔家刚出生三个月的小弟弟的头还要大……
三、亲近图书――写话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1. “画话”结合。从咿呀学语开始,儿童就喜欢阅读绘本图画书了。低年级的孩子不仅爱读、爱搜集,还爱仿照进行画画练习。他们把搜集来的图画有的贴在书上,有的贴在本子里,有时候还照着图书上的插图画,而且兴致很浓。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这一特点进行写话训练。
2. 仿写创编。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孩子们阅读兴趣也在不断增强。可以引导他们读一些拼音读物,讲一讲有趣的故事,并进行仿说创编。如,我引导孩子们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尝试让他们讲一讲“我是一只绿头苍蝇”、“我是一只落叶松毛虫”等童话故事并写下来,经过仿写迁移,孩子对这类小作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还写了生活中的其它动植物,如《我是小狗花花》、《我是一只小猪》等,想象力丰富极了,有时还能创造性地描绘,比直接让他写一种动植物有趣多了。
3. 评头论足。孩子们在阅读童话故事时,会产生许多疑问:“老师,小猴子在捞月亮之前为什么不先抬头看一看天呢!先看一看,不就能发现月亮一直挂在天上吗?”有的孩子对故事中的人物有自己的看法:“老师,《狼来了》中的那个小男孩子真顽皮!要不然,他的羊被狼叼走时,人们怎么会不去救呢!”
他谈到素质教育时曾大声疾呼:“素质教育,创新精神是核心,师德是灵魂,课堂是主渠道,要以教学活动为中心。”在他的报告中多次强调:“教不好课的教师不是好老师,只有把课上好才是好老师。”这一论断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师德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属――让教师的立德树人更多地发生在课堂。
要实现这一目的,情感的建立与融合至关重要。同时,以心传心,利用课堂的有利机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是实施教书育人、以德树人的重要前提。
一、以心传心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常言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
教师要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必须依靠情感沟通的强大作用。教师必须以情感为桥梁,搭建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经验、能力的通道,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情感交流,课堂就会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学习知识的浪花;如果没有师生感情的建立和有效表达,学生对教师就是怀疑和不信任的;处于这种情况下的课堂,就是无效的课堂,教师的教学环节是失败的。反之,如果师生之间建立了和谐美好的感情,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唤起他们成功的欲望,师生之间就会生成有效和成功的互动。
“感人者,莫过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更要求教师创造美好的情感氛围,在互动中实现师生知识、情感等多方面视界的汇聚、碰撞、融合,建立起一种长久而和谐的情感,学生才能够自觉而愉悦地接受教师的教,课堂才会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障一系列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总之,情感沟通是我们上好每堂课的最关键的因素,是我们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二、悉心育人学生感其言仿其行
一个合格的教师,学生会喜欢你、亲近你,愿意听你的话,也愿意向你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学生不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则无论教师如何努力,也难以收到育人的效果。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大门朝着教师敞开时,师爱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这样,“师爱”和学生的“爱师”才能融合起来,成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坚实起点和牢固基础。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去做人和学习。教师必须“立德树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打动学生,提高学生的学识和修养,这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
1.感染人的笑容
面对学生,教师真诚地绽放自己的笑容,既让学生看到自己得体的教态,也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迈出的第一步。
作为建立人际关系的一般准则,面带微笑是初次见面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关键所在。笔者从教生涯的最大体会,就是教师如果从第一节课开始,就一直以微笑的教态与学生相处和沟通,就能轻松地达到答疑解惑的教学目的。因此,每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从踏上讲台的第一课起,我都会以最真诚的微笑和同学们打招呼,或自我介绍,或请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通过幽默的语言,打破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如坐春风般地开始新一轮的学习。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在第一次学生和老师见面的时候,让学生对老师心生好感,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一直充满愉悦感,这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不仅很快适应学习生活,而且对培养他们良好的课堂听讲习惯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微笑是一面镜子,它折射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它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它促进学生课堂的积极思考。使学生在“感其言,仿其行”的友好情愫中汲取知识,形成理念,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质,
2.富于亲和力的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发挥其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如“你真棒!”“你的声音很响亮!”“你读得很流利!”等简简单单的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乌申斯基所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只有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在教学生生字的时候,我会适当地将生字变成字谜让学生来识记,如“碧”字,变成字谜是“王老头,白老头,一起坐在石头上”,学生一边念着谜语,一边学会了生字。教学词组时,我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后,便出示了黑板上的“建高楼”游戏,面带微笑说:“接下来老师要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想出最多的类似词语,把高楼一层一层往上造。准备好了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许多甚至是我都没想到的词语.最后我说:“小朋友们真能干!楼造好了,我们能不能给它取个有意思点的名字呢看谁的点子最有新意!”结果,“AABB世界”,“AABB王国”等都来自学生的创意。课堂中,我看到的是会心的微笑,瞪大的眼睛,积极的配合,认真的思考。这样,每一堂课我都与学生享受到美好的知识体验。
3.恰到好处的引导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从尊重、信任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积极地鼓励学生,根据生成性的反馈信息,相机进行点拨和引导。通过恰当的引导,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提升师生阅读教学中对话的质量。
引导学生紧扣重难点设疑问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思考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读书方法。如《黄山奇松》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抓住题目质疑,可引发这样的思考:黄山奇松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被称为奇松?它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议议画画来释疑解难,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如水到渠成一般。
课文有时在人物的心理活动处留下空白,有时在故事的结尾处设下悬念。有时在人物对话中安排省略,有时在事件情节之间出现跳跃。这些空白、悬念、省略、跳跃本身是有内容的,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填补空白。如教学《狼和小羊》一文,这篇课文以狼向小羊扑去,为了点燃学生发散思维的火花,我引导学生质疑:狼吃了小羊了没有?小羊的最后命运会怎么样呢?留给学生去推测、去判断,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鼓励学生续写小羊的命运。
常言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贵知疑,学固然重要,但先要学会提问题,那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思考问题的动力。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地、长期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将会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诚挚的爱心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由此可见,教师的爱多么重要。教师只要真诚真心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我曾经教过一个特别淘气的学生,他学习成绩不太好,行为习惯也不好,总是打架,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我用和风细雨的语言感化他,用精诚所至的爱心对待他。课堂上,常常提问他回答问题,他只要把最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就可以得到掌声。这是对他最好的鼓励,让他充满自信。如果有同学告他的状,我就常常悄悄地和他聊天,他保证以后再也不调皮了,可过几天好像又忘了,又开始有同学告状。仅靠聊天不管用,后来我发现他爱好劳动,于是我和同学就选他当班级的生活委员,他很认真的为大家服务。从此以后,我看到了这个男孩崭新的面貌,同学们也不再告他的状了。
现代教育家夏D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物品,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培养。
一、未雨绸缪,提前准备
事实证明,小学作文教学的关键之处,在于在起始阶段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激发起他们旺盛的写作热情,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的写作能力。儿童在进入小学阶段之前,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游戏的世界中,此时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若能因势利导,未雨绸缪,将写作渗透在平时的活动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及时将孩子的有一定道理话写下来,将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记录下来,然后和孩子一起分享,不仅可以让孩子体验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更能激发他们运用文字表述事情的兴趣。再如,当儿童到了一年级下学期,虽然对他们的写作还没有被列入要求,但此时他们已阅读了几十篇诗文,会写上百个汉字,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已经具备了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的能力,我们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书写,对于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向父母代请教,甚至直接就画个圈替代。如此,每周坚持写上几句,则可极大的培养学生的习作习惯,奠定学生的写作基础。这样的话,等到上二年级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写话训练,很多学生虽说不上得心应手,但至少不会感到生疏和畏惧,教师只需适当点拨,他们就会将心中所想、所思适当整理,留诸于笔端。当然,此时教师重在鼓励学生书写童心童趣,不必追求词句的华丽,能够将意思表达准确,语句通顺即可。
二、参透课标,因时而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建立在“写话”基础上的“习作”,是培养小学生将生活中所感、所听、所想,或者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通过恰当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让人在品读之余,既能领会小作者表达的题意,还能有赏心悦目之感。
为此,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教师就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平常的学习中鼓励他们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发现的慧眼,善于捕获生活中的有价值的现象,能够及时写下见闻、抒发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将自己觉得趣味十足的或留下深刻印象、引起心灵震撼的内容书写下来,通过稚嫩的笔触,试着流淌自己的真情实感。此外,针对课本中的读写训练,开展仿写、续写,尽情展现自我,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
三、鼓励交流,引导想象
说话训练是学生习作训练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都是以说话训练为前奏,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大胆表达,尽情想象。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学生组织语言,遣词造句的能力。如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说话训练,通过巧妙利用课本上的插图等手段,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如学完《狼和小羊》后,我引导学生想象:“狼向小羊身上扑去”后,结果会怎样,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将结果准确的表达出来;再如,在教学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如乌鸦再找到了一块肉,又被狐狸看见了,下面还会有什么发生呢?”这些问题,既贴近学生兴趣,又能触发学生的思维,吸引他们深入思考,不由自主的激发着学生的表达欲望。实践证明,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循序渐进,为学生铺就良好的写作基础,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写作教学,必然可以收到绝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写作既充满兴趣,又自然的流露真情。
四、强化阅读、丰富积累
小学习作教学之所以出现作文中语言矫揉造作,无病,让人读来不知所云的现象,一方面是学生缺少习作的素材,另一方面是语言文字的匮乏,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训练,让他们在阅读中既积累语言素材,学会遣词造句,又培养语感,感悟文章的谋篇布局。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其配套的阅读教材,图文并茂,文章内容选材优美,风格各异,体裁新颖,特别适合小学生读写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接受语言的熏陶,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创新评价,二次提升
1 知识拓展型镇习优化
1.1 语言积累型
积累对于表达意义重大积累型练习可让学生充实语言积累语言丰富文化底蕴。因此积累语言是产生灵感、实现语文创新的基础。积累一定量的词汇和掌握好句子是语言发展的基础,更为学生的说话和写作打下基础。学生往往会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结合语文教学编制一些观察积累的练习,类似这样的观察积累练习小朋友,在完成时一定会兴趣浓厚而且在完成的过程中又可加深对多学字词的印象起到巩固的作用。让学生从书报杂志、广播电视及网络中去燃一些名言警句、趣味常识;然后开展交流进行资源共享。积累性练习可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储备。
1.2 语言扩展型
语言扩展是指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中人物的潜台词、未显现的人物也理、文字“空白”处的意境、略写情节和潜在的未来情节等进行富于创造而又合理的想象形式有创造性复述、句段扩写、“留白”补写、结尾续写等。《嫦娥奔月》这样的课文我们可在课后练习中设计这样的题目;课文最后这样写道:乡亲们很想念好也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请你想象一下乡亲们会在心中默默地对嫦娥说些什么呢?先请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这样的练习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3 欣赏拓展型
欣赏拓展型练习是指在课后练习中,可安排学生根据提供的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欣赏活动一方面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另一方面可加文化积淀丰富知识背景。如学习了《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后在课后练习中可建议学生亲自龄听一下肖邦谱写的部分乐曲;同样是这一册的《负荆请罪》一课的课后练习中可学生读一读《廉颇商相如列传》,像学习了《化厄运打不跨的信念》一课可在课后练习中引导学生读读《国椎》。
2 体验探究型练习优化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他是在参与生活、学习生活、语文的学习和真实的生活是贴近的这种参与和体验的乐趣和热情,会直接影响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限魅力。
2.1 体验生活型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课外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又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学习了《秋游》可在课后练习中设升;在天高云淡的金秋学校一定会组合小朋友们秋游用也观察、细也体验欣赏令人心旷神怡的秋景吧。学习了二年级(下册)《识字1》后可在课后练习中设计:在春媛花开的日子里小朋友们可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到郊外去踏青,你可在暖洋洋的春风吹拂下在阵阵的油菜花香中挖野菜、放风筝、甚至岭诗作画。语文学习的空间广阔要把教材练习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2.2 观察访问型
观察是积累的前提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捏的技巧。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可指导学生由课文出发到生活中去观察事物访问专家。如《人类的“老师”》一巧课后练习可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用力捏一个鸡蛋是不是很容易捏破呢?当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后他们自然会与课文中的描述进行比较,可写下自己的观察所得。通过实践观察、比较分析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写法特点的理解无疑会更加深刻明了。
2.3 调查研究型
调查研究型练习主要是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用研究的眼光矸治龅鞑樗得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我们可在练习中引导学生观察你的家乡的环保情况,观察分析污染源分析污染原因进而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像这样的调查研究型的练习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也从中体会到了一份成功的喜悦。
2.4 创编表演型
学生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于教材的理解和诠释也极富独创性和创造性。创编表演型综习,即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适当地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必理剖析,对文章情境进行想象然后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练习形式可是排演课本剧看图讲故事诗歌朗诵等。如学完了《狼和小羊》一课后就可在课后练习中安排学生试着来演一演这个故事,这样学生就能更为深入地理解狼的凶残,理解面对不讲道理的人要想办法和他作斗争学会保护自己。
3 技能训练型练习优化
首先,基础性练习能够促进学生习得语文学习的发法和规律。在小学阶段字词句篇基本功训练是学语文永恒的主题。一部分练习是保证底线目标达成的必要作业,是切实语文根基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拓展性练习的基础。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基本练习的设计要变繁琐为简明突出本年段、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而不要面面俱到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力求做到少而精。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贱中运用语言形成技能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创造、综合等能力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其二模仿性练习开拓语文学习的迁移能力。任何创造都是基于以往知识和经验的突破,因此迁移应用能力是创造性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所必备的。模仿性练习的设计应着眼于发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到口径提高触类旁通的迁移能力。其三实践性练习发展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在练习中要求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可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学生的各种实践看重的并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和从中悟到的创新学习原理、科学精神和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后练习中我们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令全体学生乐意参与的练习形式,把知识的掌握寓于生动的情境表演与动手操作之中,让学生配插图编演课本剧、儿歌玩课件游戏做小实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参考文献:
那么,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语文作业又该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据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因作业大伤脑筋,而督促孩子交作业,往往是师生发生冲突的导火索。作业成了师生关系中一个微妙的障碍物。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
新课程下的作业设计应是开放的,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为此,我从作业形式、内容着手进行改革,积极引入新课程理念,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的作业设计。让学生用眼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脑去思索,用心去体会,愉快地完成各项作业。
下面我介绍一下在作业设计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内容自选
有些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在作业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在教学《狼和小羊》让学生编排小话剧,自己设计剧情的发展或者续写故事;再比如画秦始皇兵马俑的的示意图或者食物链,记课外书的大致内容或者记歌谣,都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具有比较大的开放性与自主性,学生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完成一项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作业。
二、形式自定
这里的形式主要是指作业的完成方式。以往,我们总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一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学了《四个太阳》时,让学生选画任意一个季节的阳,学了《龟兔赛跑》之后,讲起了龟兔后来发生的故事......,还有一些其它形式的作业如:
亲子作业,这是指家长与孩子一起合作来完成作业。比如“与父母合作,出一期以非典型性肺炎为主题的小报,”在防控非典型性肺炎的非常时期,让孩子与家长一起来完成这项作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他们在整个作业过程中、一起寻找资料,一起设计排版,一起书写作画,既获取了防控非典的许多知识,又增进了彼此的感情,还提高了综合设计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平时,让孩子与父母一起布置房间,然后把房间设计的思路及布置完毕后的模样描写下来;一起种植花卉,探讨花卉栽培技能,记录花卉生长过程等,这些,都是容易操作又受孩子欢迎的亲子作业。
伙伴作业。同龄孩童有着相同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的沟通与交流往往比成人与孩子的沟通更容易。因此,我们在提倡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同时,还可将这种合作互动的模式延伸到课外。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与伙伴的交流,就是一个良好的共享资源,共同合作的过程。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时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中。学了《小小的船》学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学了一些故事性强的课文,则让他们排演成课本剧;学习《春天》之前,让他们去找春天学。
邻里作业。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交际与协作的社会。通过与社区、邻里的活动,可以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还能让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学会关心。学会倾听,学会文明地使用体态语言。
三、时间自控
我们应该给学生自由支配作业完成时间的权利,即给予一定的时间范围,让他们自行决定完成的时间。比如写日记“观察一粒黄豆是如何发芽”需要的时间大约三四天,另外,许多作业的时间应根据具体内容确定。一句话,只有构建了一个充分自主自由的作业空间,学生才能有良好的心态,从容而有效地完成作业。只有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人们一般都会把自己的荣誉证书、获奖证书之类的珍藏起来,但很少看到有哪位教师或者学生珍藏作业本的。事实上,作业是一种呈现,是学生成长的见证,是生命发展的轨迹,是最值得珍藏的东西。
虽然现行的评价制度让我们不可能用作业替代考试,但是作业在学生学习活动乃至整个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作业绝对不只是巩固知识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忠实的记录,它集中折射着学生的人格、品行、意志,甚至是成长经验的一种累积。
《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学生“成长记录袋”应运而生,并悄然兴起,不能不说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作业档案袋”,是学生“成长记录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独立而完整。通过建立“作业档案袋”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这些资料包括: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