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本思想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关于开展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南京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南京市溧水区乡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于2016年4月正式成立,我单位负责为期一年的培训工作。来自溧水区15个初中的50名数学骨干教师成为培育站的学员,笔者担任培育站的主持人。
回顾一年来的主持人工作,笔者深刻感受到,突出以人为本,整体设计培训工作,理解“线状”培训内涵,践行“陪伴式”培训,是培训工作能取得实效的关键。
一、突出以人为本,整体设计培训工作
培育站主持人的工作从制订计划到选取导师,再到实施培训都要立足于学员的知识基础、工作品质、教学实际以及家庭环境等的共性特征来全面思考、科学规划,为学员主动学、方便学、学得好而努力。
(一)充分做好调研,了解学员学情
在培育站准备阶段,笔者和整个培育站团队多次到溧水区农村初中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了解学员的学情。其中,问卷调查覆盖了全体学员,个别访谈抽样了20%的学员,以充分了解学员的学情。调研发现,在这些学员身上,既存在踏实、认真的良好工作品质,也存在缺乏理论指导、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以及“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倾向。通过调研,我们还了解到大部分学员都有强烈的发展愿望,除了希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科研理论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外,更希望参加由专门导师作长期指导的培训,获得较为系统的学习。
(二)立足学员需求,为主动学打好基础
根据学员专业成长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规律,笔者计划围绕当前学科教学热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数学教学中的关键问题,邀请一批江苏省特级教师以课例为载体,做结构化、连贯性的专题讲座,就如何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做深入浅出的研究。笔者还计划邀请部分市区内一线青年骨干教师和学员共同开研究课,把理论与实践真正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学员理论学习和自身工作相结合的要求,又给予学员近距离接触江苏省特级教师研究成果的机会,还让学员和市区内一线青年骨干教师“同台竞技”,增加了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的氛围,为学员主动学打好了基础。
(三)考虑学员实际,为方便学努力策划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培育站研修期为一年,需要完成总时间为30天的培训。如何安排培训学习能够与学员的实际工作和家庭生活和谐统一,成了笔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一开始,笔者计划让学员在暑假集中学习10天,在学期中间集中学习20天(也就是每月两天),从而完成整体的学习。但是经过了解,笔者发现大多数学员的孩子都处于学龄阶段,暑假独自在家10天不太令人放心。于是,笔者调整了计划,让学员在暑假集中学习4天,在学期中间每月集中学习3天(而且是2个星期六和1个星期四)。这样最大限度地协调了学员实际工作、家庭生活时间和培训学习时间之间的关系,为学员方便学提供了充分条件。
(四)建立导师团队,为学得好提供保障
要想学员“学得好”,除了其自身的努力外,来自外部的帮助是必要的保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每个培育站都要安排6位导师。毫无疑问,只有教育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优秀教师,才能作为导师。但是从市区范围内看,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很多,应该邀请怎样的优秀教师作为导师呢?考虑到不少优秀教师平时的工作任务繁重,不一定能满足学员的需求,笔者经过仔细的筛选,最终选择了南京市宁海中学的卜老师,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渠老师、黄老师、张老师,南京市溧水区教育局教学教研室的陆老师和笔者自己作为导师。这6位导师中,卜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专业素养深厚,为人谦逊和善;其他老师都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渠老师、黄老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笔者)或高级教师(张老师、陆老师),而且都是教研员,有着丰富的教研经验。特别是有了陆老师的参与,培育站的培训工作和日常的教研工作就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员的发展持续提供动力。实践证明,这样的导师团队既可以充分保证导师把精力集中在学员的身上,又可以集中广泛的资源为培育站服务,从而为学员学得好提供了保障。
二、理解“线状”培训内涵,践行“陪伴式”培训
如果我们把在某一个时间点,围绕某一个主题进行的培训称为“点状”培训的话,那么在某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围绕某一个主题持续进行的培训就可以称为“线状”培训。显然,培育站的培训属于后者。如何让这种形式的培训达到较好的效果?笔者觉得,除了要在学习内容上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更要在整个培训期间通过任务驱动、建立“网家”、精心管理,打造一个长期培训的空间,营造一个培育站导师以及管理团队始终在陪伴学员学习的氛围。我们把它称为“陪伴式”培训。
(一)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指在培训过程中设计较多的实践任务,让学员除了“听”(讲座)还要“做”(任务),从而巩固学到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由此达到了拓展培训空间的目的。
我们组织了写学习心得、写读书笔记(读G.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写教研论文、设计课堂教学、制作微课等多项活动,并且要求导师通过面向全体的讲座和面向个体的交流,促进学员的学习效果。以写学习心得为例,部分学员提交的学习心得文档如图1所示。
以任务驱动为基础,我们还设计了丰富的研修活动,让导师全程陪同学员,既有关心,又有督促,真正促进学员的成长。比如,针对“教学设计”这一专题,我们设计了学员设计、导师批阅点评、学员修改、导师听课指导、学员二次修改、再次上课展示、共性问题集中指导、观摩示范课、教学设计比赛九个环节。
此外,我们还以赛促学,以评促教,为学员组织专门的解题竞赛、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竞赛。在这些竞赛中,我们都做到对每一个学员进行赛后指导,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建立“网家”
为了方便研修活动的灵活开展,激发每位学员的学习动力,促进大家的交流共享和学员的自我教育,我们建立了一个可以陪伴学员成长的“网家”——初中数学培育站QQ群,将学员凝聚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群里,学员心态轻松,有问题可以个别或群体交流,还能不断分享学习心得;导师也可以围绕特定专题,推送各种资料,组织网络研讨。由此拓展了学习空间。
比如,我们围绕新授课探索活动的设计,在QQ群内推送了一些南京市名师的课堂实录,学员积极学习,踊跃发言。
又如,围绕学员普遍反映的论文写作难点,我们在组织理论讲座后,不断地在网上推送写作参考资料和范例,并且组织导师定期在网上指导、答疑:有群体指导,也有个体答疑。
总之,基于骨干教师的现在与未来,我们采用专家引领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网上课例点评、作文诊断、问题解答、资料推送等方式,由导师组对学员进行个别化、针对性的指导。
(三)精心管理
除了专家及导师团队的养分滋润外,精心的管理和贴心的服务也是“陪伴式”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开班时,笔者面向全体学员认真解读培育站培训方案,介绍研修思路、研修目标、研修重点、研修方式、研修内容以及研修时间安排,公布导师职责、学员守则,为培训明确了规矩。每次活动前,笔者都提前在QQ群里活动通知,预告活动内容以及相关专家,以便于学员准备问题与专家交流;每次活动后,笔者都及时在网上布置相关作业,以及公布每位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这可以促使学员学有成效。每次活动,分管校长、教研员、班主任均全程参与,各司其职,为培训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培育站培训的收获
长达一年的培训改变着每一位学员。从各个方面都能看出学员的成长:学员在学习初期和学习中期各撰写了一次教学设计,第二次质量明显好于第一次;学员读过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后,从初步了解解题的四个步骤,单纯模仿G.波利亚的解题表进行解题教学,过渡到开始深层次地理解解题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设计解题教学;学员从完全不会独立命题,过渡到能根据效度和信度的基本指标尝试命制原创试题;学员从在网络上下载论文进行模仿,过渡到能根据自己的教学案例独立写出较深层次的论文;学员从从来没有制作过微课,过渡到自己尝试成功制作一个微课……种种表现都体现出学员们的显著进步。
一、语言暴力的危害
语言暴力是相对于身体暴力而言的,是指师生在沟通中出现的讥讽、侮辱甚至恐吓性语言。它虽不能够把学生打得鼻青脸肿,但足以让学生的心灵受伤,使整个思想工作大大失效。侮辱、讥讽、威胁、恐吓语言的本质是“不尊重学生”,同时也是教育者素质不高、缺乏教育智慧的表现。这类语言是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最大威胁,也是导致思想工作无效的罪魁祸首。
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语言暴力确实存在着。某地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结果显示,36%的初中生、18%的高中生表示,教师在做思想工作时使用过一定的语言暴力。那么,语言暴力对教育教学、师生关系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呢?
首先,暴力语言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对抗局面的产生。中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的侮辱、讥讽、威胁、恐吓性语言一出口,学生往往是迫于教师权威和当时的情境而屈服,一般不会有强烈的反应。但他们的自我防御机制却会迅速筑起一道“拒绝”的藩篱,接下来,教师要做进一步的思想教育工作就非常困难了――学生不但不会马上反省、检查自己,相反,为了自尊,他们还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推卸责任。本是学生自己的过失,他们却表现为满肚的委屈和不公平感;而一些冲动、脾气火爆、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很有可能会与教师起语言或身体冲突,只要双方稍微不冷静,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打乱思想工作的预设情节,影响思想工作双方的情绪以及最终成效。同时,如果学生长期处于此类语言环境中,将会改变其对教师身份的认同感,甚至有部分学生还会发展为怨恨教师,仇视他人、社会,导致自己更加放任,不服管教。
其次,暴力语言有损教师形象,破坏教育的示范作用。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是崇高的,虽然有时不那么完美,但学生总体上还是认可的。若教师使用暴力语言频率过高,不但难以形成融洽、可信任的师生关系,反之,学生还会不自觉地仿效其用暴力语言对待他人。很难想象,言辞激烈、情绪激动的教师能带出言语平和、彬彬有礼的学生。同时,很多学生还会对教师形成如下评价:缺乏耐心,不懂学生心理。可见,如果教师经常使用暴力类语言,学生会认为教师缺乏责任心,职业素质低下。此时,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师表”示范作用也被大大削弱了。
再次,经常使用暴力性语言,还会破坏教师语言的权威性。“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国古代“尊师重道”将“师者”地位等同于甚至高于父亲。“师者”的语言权威可想而知――那一定是说一不二的。而暴力性语言一般是在应激状态下脱口而出的,未经大脑的理性思考,往往趋于偏激、夸张,故实践中兑现的可能性很小。这就违背了“言出必行”“一诺千金”的教育诚信原则。为人师者说话不算数,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就会一落千丈,难以服众。这不利于教育工作者语言的规范性、权威性的确立,从而妨碍了思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试想一下:孔圣人要是说话不诚信,估计也很难教出那么多得意弟子。
最后,暴力性语言隐含着对学生的不信任、不尊重,会阻碍师生的进一步交往。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独立意识强,迫切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来夯实自己还很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教师能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信任,学生就会信任并亲近教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他们也就愿意跟教师做朋友,讲知心话,对教师的合理建议也听得进去;相反,使用暴力语言的教师,即使他们对学生倾注关爱,理由十足,可能也只是一厢情愿。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教师很困惑:明明出于善意,但学生却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师生之间的信任度偏低便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因此,教师有必要充分认识到语言暴力的重大危害性,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在教学实践中尽量避免语言暴力,不去做“施暴者”。
二、如何减少或避免语言暴力
那么,教师又该如何减少或避免语言暴力呢?
第一,加强自身修养,学会合理表达、宣泄情绪。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就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宽容、乐观、豁达,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只要面对学生,就必须把生活和工作中的不愉快排除在外。压力大不能作为教师使用语言暴力的借口,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建设者心智是否健全,关系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如此,为人师表者必须要把不使用语言暴力作为自身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这也对当今师范教育以及学校师德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充分认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中学生处在一个特殊阶段,生理上接近成人,希望周围的人都把他们当成年人对待,也渴望获得周围成年人的同等“待遇”。但他们心理发展还未“成年”,稚气未脱,自控力差,情绪波动大。故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一些行为表现,理性看待中学生的过错。尽量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多从正面积极引导,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避免师生情绪对立、对抗。
关键词:思想工作;班主任;学生;科任教师
记得外国有个作家曾说过:“没有进过监狱的人不是完整的人。”这位作家并不是在大力宣扬人要去违法犯罪,而是觉得人应该要有各种各样的经历,去体验、去感受生活,然后才会成熟,才会成功,才会干出成绩。
的确,我大学毕业分到中学一直以科任教师的身份教政治,成绩干得还不错,就认为自己是一位很好的教师。直到学校实行聘任制,才有幸当上了班主任。但现在干了一年多,才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肤浅,才看到自己班主任工作经验的缺乏,才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位完整意义上的好教师,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下面我从思想工作方面谈谈自己一年多来的感触:
一、积极引导、疏通学生思想
我校初中学生大多数都远离父母,一周最多和家长见一次面,这样,他们就基本脱离了家长的监护;而中学生又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看问题开始有自己的思维,希望得到家长、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但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这时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也正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学生最信得过、而且最能随时给予他们帮助的只能是班主任。因此,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甚至影响到他们将来的一生。此时如果对学生引导得不好,他们就可能误入歧途。
记得刚进初中时,我班有三、四个同学爱好篮球,而且也打得不错,我在班上也曾组建了篮球队,但考虑到班费问题,一直未给他们买个好篮球,我也没有积极参加篮球运动,使得这项活动中途夭折。而象棋在我班却是另一番景象:初一时,班上基本无人会下,我为学生买来象棋,并利用团队课等时间进行讲解,与学生一起探讨,学生一下子就爱上了象棋,现在班上象棋基础很好,而且有几个同学水平还很高。
这两个事例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培养出来,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引导。
我班现在学习、体育都不理想,这应该说和我在引导学生方面出了差错有很大关系。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生病,根本谈不上好好学习,也就谈不上学习好。还有,学生一天只被迫读书,时间一长就会觉得读书苦,导致轻则害怕、厌恶学校,重则流失。这样,巩固率出现危机;再者,学生厌学情绪一产生,就会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所以只要一有空就偷着玩,甚至出现严重的违纪、违法现象;当然,整个班也就出现一团糟的局面:学生学习成绩差,违规、违纪事件接连不断。换句话说,没有引导好学生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觉得读书苦,进而受到坏思想的侵蚀,最终发展到无心向学,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一大失误。
说来说去,我的错误也就是出在“堵”和“疏”这两个字上。我光注重了“堵”,所以初一看起来还算正常(此时堵得住),但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像水堵到一定时候一样),终归要爆发出来,所以在初二时就出问题了。因此,班主任在做学生工作时,既要“堵”,还要“疏”和“导”,但“疏”和“导”我恰恰做得太少。
二、及时了解情况,做好科任教师思想工作
实行聘任制后,以前是学校和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现在很多变为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班主任处理稍有不慎,轻则二者产生误会,矛盾越来越深,重则害了全班几十个学生。
记得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我班某一科平均分比其他班低二十多分,这种情况已经很不正常(入学时,各班平均分一样,短短半个学期就出现如此大差距!)。我找学生一了解情况,才知原来并不是教师课讲得差,而是教师只管上课,对其他的根本不管,也就是说教师的思想认识出了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和该科教师进行了交流,但他仍觉得自己有道理。(尽管这样,这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有很大的改变)事后冷静思考,出现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来说,半个学期后才知道,说明我对科任教师的情况未能及时进行了解,当然也就谈不上及时进行沟通。若能及早发现,采取措施,那结局也许不至于这样悲惨。
三、协调好科任教师的关系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班主任,也不是哪一个科任教师能单独完成的,而是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样,科任教师之间也就需要交流、探讨、协调、配合,在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矛盾,而这种矛盾一经产生,大家就会各顾各,根本不管其他科,那学生肯定就谈不上全面发展,只会出现畸形发展――典型表现就是偏科现象严重。科任教师之间产生矛盾,这时班主任应进行协调,让他们消除误解和隔阂,从大局出发,通力合作,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这方面我的工作做得还不是很理想。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宣传思想 方式 创新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引领时代精神的殿堂,是人才最集中、思想最活跃的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思想品质和价值取向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兴衰成败与长治久安。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普通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思路和方式越来越被动,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增强思想宣传工作效果,是当前高校宣传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与困惑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高校是人才荟萃之地,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开展舆论斗争、争夺青年学生的主战场,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面对一个开放多元的“全媒体”环境,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显现。
(一)导向层面:各种不良文化侵蚀,主流意识形态淡化
高校历来是思想文化汇集之地,敌对势力依托其经济、科技等优势将文化思潮、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以各种方式渗透,形成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相互碰撞和激荡;非法宗教势力和组织、封建迷信活动披上合法的外衣,伺机而动。
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在政治理想上,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功利意识严重的情况;在价值取向上,重物质利益轻社会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在行为方式上,以自我为中心,诚信意识淡薄,团结协作观念缺乏;在人生目标上,追求实惠享受,艰苦奋斗精神淡化。
(二)工作层面: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合力没形成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离不开人力与物力的支撑,需要学校领导班子、各个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和积极参与。而在目前的情况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以形成留住人、有作为的体制机制,基础不牢固,直接影响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及时性、前瞻性、引领性和创新性。
第一,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高学历专业人才偏少,工作压力较大。由于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在高校宣传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学历较多,博士研究生学历工作人员少,有哲学、政治学等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更少。近年来,高校行政人员偏多,而宣传思想工作职责范围越来越宽泛,包括宣传部在内的职能部门引进高素质的新人十分困难,造成了不断扩大的工作职责和人数有限的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直接导致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第二,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职业发展规划不清,前景不容乐观。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想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必须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长期的工作实践,这就需要有相应的职业发展政策相支撑,但截至目前,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出台相关文件,能让宣传思想工作者享有行政人员和教师双重身份,解决教师聘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问题。
第三,宣传思想工作基本构架不全,组织结构不合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相通的,通常有新闻中心、新闻网、理论教育、校报编辑、文化建设、电视台、广播站、对外宣传等八个职能机构共同承担着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部职责,高校在进行机构设置时,往往只根据高校规模大小进行增减,从而容易造成相互之间职责不清或职责缺失。
第四,宣传思想工作意识淡薄,各部门单打独干。与其他工作不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没有刚性约束,与中心工作的关联性较少,加上教学、科研、学习任务繁重,师生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在宣传内容上,各部门考虑自身利益较多,有时造成宣传口径不一致;在宣传形式上,敷衍现象较严重,一旦上级部门有检查,各部门就疲于应付。
(三)方法层面:传统方法不管用,新的方法不会用
高校校园媒体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校园有线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校园网络这一新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媒体正遭遇着发展困境,其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角色正逐渐失去它的魅力。同时,由于对于新媒体的认知不足,又造成新阵地的丢失,出现工作中的盲区和断层。
第一,阅读习惯不断改变,传统媒体功能削弱。以校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是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主流媒体,但新媒体的出现,在信息的容量上达到无限,传递速度上接近即时,高校师生更多地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高校传统媒体所发挥的作用逐渐减弱,特别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尤为明显。
第二,被动接受不断减少,互动功能缺失严重。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大多求稳,求不出错,在内容上,以“总结式”、“赞歌式”的“现代八股文”为主,在形式上,多采用灌输式、说教式,缺乏与广大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显得呆板和枯燥,从而难以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第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工作载体盲区显现。高校的官方网站是宣传思想工作新媒体载体的重要体现,但纵观各高校网站,大多一副居高临下的面孔,更多地是将传统媒体的信息搬入网络平台,在版面设计,栏目设置上趋于雷同;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甚至忽略QQ、微信、博客等新的媒介载体,大大缩小了宣传思想工作的覆盖面,影响信息的传播。
二、问题与结论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高校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观念和方法路径已经显现出难以适应的“症状”,宣传实效也正被新媒体传播的爆炸式的信息不断冲淡,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亟需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一)主体内容需要坚持
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大力弘扬的主要内容。高校要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且努力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体制机制需要完善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时代性很强的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传媒方式的变革,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职责、重点、条件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要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新要求新部署,合上时代节拍,就必须不断优化宣传思想工作的体制机制,夯实宣传思想工作基础。
(三)主流载体需要保持
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参与者、建构者的校园媒体,在报道学校各个层面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其本身的媒介文化形态在营造校园舆论氛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校和师生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必须坚守这块主阵地不动摇。
(四)方式方法需要创新
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多,宣传力量薄弱,当前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包括网络建设、社会实践等诸多环节。
三、策略与途径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应紧紧围绕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高校特色,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德育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一)突出主流思想正确导向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学校党委要树立导向意识,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始终把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掌握网上舆论斗争主动权。始终把阵地意识摆在突出位置,用大众语言诠释深刻道理,用创新方式解读创新理论,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领域的主导地位,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涉及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上敢于表明态度,帮助广大师生澄清模糊认识、站稳政治立场。
(二)构建“全员宣传”的工作体系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离不开舆情处置机制建设。一要构建舆情引导队伍,以学校主管部门领导、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为基础,着力建设和培养一批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宣传工作规律,又能较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的骨干力量,建立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团队,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二要增强媒介素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赋予他们完备的知识构型,提高对负面舆论的免疫力和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掌握信息使用的主动权。三要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契机,将爱校、护校观念植根在每位师生员工的内心深处,使高校师生主动、自觉地维护学校形象。如此,在遇到紧急状况时,才能够及时、灵活调动各方资源,有的放矢地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有效处置。
(三)创新发挥高校自办媒体的作用
高校自办传统媒体是校园信息的官方平台,是当前高校中发展最为成熟的主流媒体,在信息内容生产上具有决定性优势,在高校师生中享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高校要更加有效地利用传统媒体,巩固其成果。
首先,学校党委要创新传统媒体运行机制。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有其滞后性、单向性传播的劣势。对此,传统媒体的采编可以借用新兴媒体的渠道,通过建立校报QQ群、微信群等方式,广开言路,增强互动,并通过手机报等形式将富有特色的宣传内容即时。同时,调动学生通讯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教师通讯员队伍,构建一条直达师生,能相互交流的媒介通道。
其次,学校主管部门要提高传统媒体的运用能力。一是要整合校园报刊资源。注重对学生记者团的培训,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使之成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力量;二是要统筹安排校园橱窗、电子显示屏等简易媒体。加强主题策划,内容审核,设施维护,使之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导向标。三是要规范广播、电视的播出。重视采、播制度建设,建立节目质量评比标准和体系,使之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力军。
再次,要提升传统媒体内容的质量。一方面要克服高高在上、因循守旧的心理,进一步加强受众本位意识,改变自办传统媒体自娱自乐的倾向,把自办传统媒体做精、做深、做透;二要从不同层次上把读者群细化,突出“民生”,报道身边人、身边事,发挥榜样的力量,善于用故事潜移默化的输入主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四)与时俱进利用好新兴媒体
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18亿人,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从发展趋势上看,以博客(blog)、播客(podcasting)等为起点的“个性化”网络技术蓬勃兴起,尤其在青年学生中广泛应用,其影响力日益凸显。
高校党委首先应更新观念,加强新媒体理论研究,调整宣教人才培养机制。高校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新媒体的重要意义,顺应潮流,改变过去只注重传统理论的思维,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新媒体的研究与开发;在高校宣教人才的培养上建立新的观察点和指标体系,以对新媒体的熟悉和态度作为重要指标,加强学校教师、技术与管理及行政人员不同层次的全员培训。
其次,要加强学校官方网站建设。一要在特色上下功夫。因为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只有个性化的网站才能吸引受众。二要在主客体互动上下功夫。在现有网站功能的基础上,实现视频、语音、数据的实时互动,使信息得到及时传递与反馈。
再次,要注重扩大网络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利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博客、播客、贴吧、微博等媒体形态,采取个人和团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品牌博客、贴吧、微博等的建设,积极搭建网络宣传新平台。
第四,要主动开启智能手机宣传模式。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到2013年年底,利用智能手机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网民规模达到了4.31亿人,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率达到了86.1%。要依托智能手机载体,开发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建立校园信息系统,提高家校沟通能力,提高学校、师生、社会的多维沟通和互动交流能力。同时,创建并利用“群”这一平等互动的交往平台,拓展班级建设的形式与范围,有效引导学生。
(五)积极拓展非媒介宣传教育渠道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思想转化;方法
班主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班集体的优劣,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学生对班主任管理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波动比较大,而且情绪化现象非常明显,所以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十分必要。但此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班主任熟知思想教育规律,了解思想转化各个方面的工作,并且循序善诱、因势利导才有可能会取得成功。
1 班主任要有爱心与责任心
真正可以称之为崇高的人就是可以爱别人,对于班主任而言,就是能够全心全意爱自己的学生,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学生思想转化工作做好的前提条件就是爱。有很多优秀的班主任始终坚持着“亲其生,信其道”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形成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不以自身的身份压人,不会在言语或者是行动上侮辱学生,也不会时常通报家长,不会将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看作是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因此,学生非常信任班主任,有困难时也会想到找班主任帮忙,这样才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要想达到上述要求,班主任需要预先做好很多方面的工作,比如在入学之初,就需要对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比如家庭、爱好、性格等,在工作之外,班主任还需要时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通力合作,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应该从各个方面对学生加强培养,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全心全意去对待学生的每一件事,通过真挚的爱让学生对自己敞开心扉,由此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初中生而言,最需要关心的就是两方面内容,分别为学习与生活,班主任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可以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指导,使其逐步提升成绩,蒸蒸日上,而对于生活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应该主动关心,也可以动员其他学生帮助这些学生,使其能够感受到大家的关心,进而有勇气克服困难。
2 从学生思想特征出发,以正面教育为主
现今的初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程度比较严重,再加之,社会风气的改变,使得初中学生进入学校后,不仅没有确定的学习目的,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家长要求学习才去学习,否则坚决不学。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集体不甚关心,也不喜欢帮助其他人,因此独立于集体之外;此外,初中生本身辨别是非的能力就比较差,喜欢随声附和,这使得某些学生常常会受到伤害;一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对自己没有过高的追求,整天浑浑噩噩。面对这些情况,班主任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段,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两种方法:
2.1 班主任要抓住每一次教育的机会
如在班会上,班主任就可以以“如何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良好施展”,这一班会就是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从小角度讲就是为自己未来发展努力学习,从大角度讲就是为国家的未来建设努力学习。班会主题确定后,班主任要求每位学生依据自己的情况发言,这样学生就会真正的剖析自己的问题,逐渐认识到自己态度上的问题,进而改正。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表明,通过班会的方式来达到思想转化的目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2.2 抓常规教育,日积月累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把教育渗透到日常各项工作中,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注意在每项细小的活动中培养其良好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班主任要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做学生的表率,身教胜于言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学生。比如把自己的安排为值日生,和学生一同打扫教室,打扫校园环境区,一同劳动等等。这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收到显著的教育效果。
3 注重积极引导,要有充足的耐心
班主任工作纷繁芜杂,千头万绪。当今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更是复杂多变的,所以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非下苦功夫、花大力气不可。对于每一位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要盲目批评和指责学生,学生做了错事或犯了校规,应循循善诱,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错误及其危害,从而主动自学去改正错误。对于不同情况,班主任要区别对待,这样做到了有的放矢,因人施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总之,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细,不能心血来潮一阵风,也不能有一点问题就抓住不放,搞得沸沸扬扬。既要把问题解决好,又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这就要有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任务是限巨的,需要不懈努力去研究、去探索。
4 选择适宜的环境,注意与学生沟通的态度
办公室是班主任做思想工作的首选之地,但也不免有些过于严肃和正式,有时换个环境会更好。因为办公室是教师集体办公的地方,平时老师比较多,这时学生往往会有所顾虑,一怕影响老师的工作,二怕自己的事被老师知道,所以他们说话就会放不开,班主任的思想工作也很难进行。这时可以选在校园的角落,或在学生宿舍,或在没人的教室里,这样学生的心理就会比较放松,对班主任的话也容易接受。再就是做思想工作时的态度,如果一幅严肃的表情,一种训人的语气,一幅盛气凌人救世主的模样,就把自己和学生放在了对立面,这样的思想工作往往会以失败而告终。一个学生曾说过:“老师,我宁愿你笑着踢我几脚,也不愿你拉着脸训我一顿。”可见成功的思想工作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像朋友一样,语气平和,平易近人,让学生觉得老师是真心为他们着想,这样的思想工作效果会更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初中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等方面的工作,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因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叛逆,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很容易误入企歧途,因此说思想转化工作是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是笔者从事多年班主任教育经验的总结,希望能够为广大的班主任工作者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仲淑秋.做一个有“心”的班主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0).
[2]田甜,刘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J].学周刊,2013(5).
[3]徐小燕.用爱和尊重来管理班集体[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8).
关键词:旅游管理 顶岗实习 酒店 思想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就是在在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酒店、旅行社等一线工作单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分为俩个方向,一个是酒店服务与管理方向,一个是旅行社服务与管理方向。因一般旅行社很难同时接纳大批量学生顶岗实习,我院把旅行社实习一般放在自主实习中;而学校顶岗实习的重点是安排学生到高星级酒店去实习。酒店行业比较注重经验的积累,学生实习一般就会被安排做基层工作(比如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等),劳动强度较大,相对的学生在实习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实习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下届学生的顶岗实习、学校的声誉等。
一、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主要思想问题分析
1、顶岗实习认识不到位。
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对旅游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没有与专业相对应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这方面的欠缺就需要在顶岗实习中得到弥补。但是部分学生不理解学校安排顶岗实习的目的。在酒店实习期间,学生既是酒店的实习生,又是学校的学生,同时接受酒店和学校的双重管理,而正是这双重角色使有些学生对顶岗实习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学生把顶岗实习看成是打工赚钱的方式,有的学生只是抱着取得实习成绩、完成任务、取得毕业证的心态进行实习。
2、角色转变带来的心理压力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到酒店顶岗实习,都是在基层做服务员,而本身这些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好,认为自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认为从事基层工作是大材小用。酒店基层工作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学生会感觉工作太累,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部分学生工作不到一天就产生逃跑的想法。学生到酒店后,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后,就会直接上岗,酒店管理方对实习生的要求丝毫不比正式员工低,追求效益、成果;但学生角色的转变适应期还没过,工作效率较低,导致学生心理上容易产生挫败感。由于实习期一般最多也就半年的时间,虽然学生在工作中与正式员工付出同样的汗水,却可能得到不平等的待遇,还有可能会出现欺生现象,这种人际关系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使得学生有怨言,甚至产生敌对情绪。
3、实习与各类专业考试相矛盾
高职顶岗实习一般会持续4-6个月,期间就有可能会有一些专业考试,比如:导游资格证考试、英语和计算机考试等。而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在找时间学习、考试,无疑会加重学生身心上的压力,还有可能会造成实习生与酒店之间的矛盾,使得实习生在心理上对酒店工作排斥,从而影响实习效果。
4、实习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有的学生在当初高考填报志愿,专业选择的过程中,并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中,也没有建立起深厚的行业感情,导致学生认为实习与自己将来的就业毫无关系,到酒店实习,只是走过场,出现倦怠的心理。还因为酒店行业属于慢热型的行业,在某些岗位体验不到工作的,导致学生不打算将来在酒店行业工作,实习同时还考虑着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学生认为,现在实习的工作岗位与将来的工作岗位无关,当下的实习情况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就业。在这种情况下,酒店的规章制度及要求对学生的约束力就会下降,学生没有工作热情,就会影响到顶岗实习的效果。
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主要思想问题的对策
1、实习前思想工作
实习前不仅仅指临近实习前那一俩个月,实习前的思想工作应该在学生入学后就开始进行了,而且专业教师、辅导员都应该要参与其中。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必然会讲到旅游行业的工作问题,不仅要向学生展示酒店工作光辉的一面,也要向学生介绍酒店的职业特殊性问题,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热爱之情的同时,也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而辅导员在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等。
在临近实习时,学院要通过开展讲座、班会等形式动员实习,让学生认识到实习的目的及意义。学院还应邀请酒店代表到学院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向学生介绍酒店的概况、规章制度等,帮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
2、实习中思想工作
实习中,学院应该派实习带队教师随学生到酒店配合酒店方共同管理学生,但学院师资力量有限,教师还得担负教学任务,很难脱离教学全程陪同学生顶岗实习,这就要求学院在选择实习基地的时候,尽量选择离学校相对较近的、配合学院工作的酒店,这样方便教师能及时做心理辅导,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学生遇到与酒店或学校之间的矛盾,通过与实习带队教师的沟通,大多都能够合理的解决。
现代信息沟通方式很便捷,教师也可以选择通过微信、QQ、飞信、电话等方式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动态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而且一般学生在倾诉之后,心里的委屈不满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就又会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
3、实习后思想工作
实习结束后,应该举办实结、评比表惩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以坚持实习、表现良好为荣,以半途而废、表现欠佳为耻的氛围。这些活动,应让低年级学生参与评议,以激励学生上进、自律的效果。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上述的实习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思想工作外,还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完善的顶岗实习机制、企业的积极配合以及学生家长的支持等作为基础,才能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安全、有效,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培养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谭小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旅游群专业为例.企业导报, 2012.
[2] 石月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求实,2010.
[3] 徐新伟.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4] 何菊.工学结合模式下实习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探讨.高教高职研究,2009
我们并不提倡班主任空讲大道理,但有些道理又不得不讲。事实上,班主任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教育是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常用方法。问题在于如何做到声声入耳,使学生心悦诚服。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孔子曾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意思就是说做一个人,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做人尚且如此,做老师更是这样。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只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
二、言传———真诚敞开心扉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除了以身示范,给学生树立一个可资学习的榜样,更主要是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理解、尊重和信任又都是互相的。有人问怎么样才能和学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其实,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就是多和学生交流交谈,用语言来敞开心扉,化解误会与隔阂,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
现在的学生心理一般比较复杂,只有准确地把握孩子们的心理动态,才能做好思想工作。而中学生又有其特殊性,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接近成人,但心智仍很不成熟,且有比较重的叛逆心理。
如果遇到问题,老师不是耐心地与学生沟通交流,问清原委,而是简单粗暴地加以惩罚,那么只能让孩子愈发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意和老师交心。这样一来,不但不能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而且会适得其反。
交谈不但要注意技巧,而且要选准时机。寻找到谈话的最佳心理时机,才能事半功倍。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往往会立即把他找来,或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或语重心长地教诲一番。但是,做过教师的人都有体会,这样未必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学生犯错后,大多知道教师会找他谈话,在心理上早有了防范和抵触。这时对他做思想工作,往往效果不佳。如果当某个学生犯了错误后,不是立即找他,而是过一段时间以后,等他的心理防范解除后再找到他,做其思想工作,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因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犯错误的学生大多已趋于冷静,容易认识自己的错误,接受批评。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够平静、真诚地和他交流,一起分析甚至探讨犯错误的原因,就可以使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打开心结,避免再犯。
另外,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极为重要,应当力求生动、形象,要用既有教育内容又有哲理情趣的语言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教育时,可先带领学生唱《金梭与银梭》这首歌,然后告诉学生,这首歌就是说要趁年轻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交给我们的金梭、银梭编织出最美的生活。这样一来,师生容易产生共鸣,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听教师继续往下讲。为此,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是每一位老师努力的方向。
三、爱学生———用爱架起感情的桥梁
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其一种特殊的职业感情。只有热爱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为善,师生之间才能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老师传授的东西学生才能主动吸收,而不被动接受。因而,教师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问题。这种“心理位置互换”的心理素养,对于做学生工作的班主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1.引导班干部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树立在同学中的威信。
2.帮助班干部掌握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
学生毕竟是学生,经验相对不足,班主任要结合具体工作过程,通过解剖实例,总结经验教训等方法,向他们传授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如①分析情况,把握全局,确定工作目标的方法。②从班级实际出发,搞好宣传工作,形成正确舆论的方法。③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大型活动的方法。④与同学交谈,耐心做思想工作的方法。⑤如发生矛盾,可采取当面交谈或书信谈心的方式,沟通思想,消除误会,化解矛盾,避免公开冲突的方法。
3.敢于放手,大胆使用
班主任要充分信任班干部,敢于放手,大胆使用,把他们推到工作第一线上去,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但若遇到难题,班主任要当好他们的后盾,为他们排忧解难。班主任培养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可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严师出高徒,但严师并非不茍言笑、动则训斥,学生见之大气也不敢出的样子。严格要求也应言之有理,做事有理可依、有章可循、以理服人。要做到有章可循,应制定详细的班规条约,奖罚分明。但处罚不是目的,而是督促学生改进、帮助学生成长的手段,还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找其谈话。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要平心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找出错误的根源,分析错误将导致的后果。通过做思想工作,使学生对所犯错误有一个正确认识。
大部分学生离家住校开始独立生活的时间较早,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这就要求班主任有一颗慈母心,像慈母一样关心衣食住行。天冷了,提醒他们加衣;赶上感冒流行,提醒他们注意预防。最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情绪情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不管大事小事,班主任都要像慈母对待自己的儿女那样,倾注自己的情感,竭尽自己的心血。严父的严教与慈母的慈爱似乎是一对矛盾,而班主任恰恰是这一矛盾的统一体。处理好这一对矛盾,使严父和慈母这两种教育方法相辅相成,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班主任在课任老师与学生之间起着沟通、调解作用
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任课老师在工作中与班主任保持相互协调和配合的局面,形成班级任课教师的合力。1.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携手共进。在工作中,班主任要将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主动向任课教师作介绍,使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行为习惯和家庭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便于任课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相互协调的要求;班主任要把自己工作上的设想告之任课老师,并就管理班级的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和所采取的措施与任课老师达成共识;对一些特殊学生的教育要注意相互沟通,加强合作。2.班主任要充当班级信息的收集与反馈的最佳使者,为任课老师制定教育措施提供依据。3.班主任要善于化解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矛盾。平时可以邀请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的课外活动。
四、关注后进生
1.用爱感化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可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打开学生的心灵,是沟通学生情感的通道。用耐心细致的爱,融化后进生心理障碍,树立信心,迎头赶上。例如,李涛同学母亲因病早世,家庭困难,失去母爱情绪低落,性格孤僻。我了解情况后,在生活上帮助他,并组织班上同学伸出援助之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找他谈心,并开导他“困难和挫折在人生中是不可避免的,就看你怎样去面对”。还列举名人如何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事迹,并说“你不应该封闭自己,应该创造自己”。集体的温暖,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及语重心长的谈话,使他感动的流泪,并重拾信心。他不仅性格开朗了,而且成绩也提高了。
2.发现闪光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后进生,他们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急需我们认真挖掘,积极寻找,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通过外因力量,促使内因变化。
3.严格要求
对于个别后进生,我对他们的要求严,但“严中用宽,严中有度,严中有别”。
4.配合家庭共同教育
和家庭密切配合,也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勤家访,通过家访,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和学校保持一致,共同教育好后进生。
以上是我这几年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感想,体会。用积极的方法去管理,用爱心去对待每个同学,和家长、教师共同合作,我相信工作会越来越成功。
【关键词】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宣传;人力资源开发;优化策略
一所高校要得到健康稳步的发展,宣传思想工作当是诸多因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工作,就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优化途径策略,强化人力资源建设,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整体质量的目的。民办高校宣传工作更应如此。
一、优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策略
在优化途径、策略上,针对当前民办高校宣传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走出认识误区,优化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环境
当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存在着一些偏激认识,认为高校应是教育教学、学术科研的主阵地,宣传是否有,无伤大体。因之,民办高校一些基层单位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保证作用认识不足,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甚至有些民办高校一味追逐教育质量,学术突破,科研成果,对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漠然置之。受这一思想观念影响,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易于被伤害。所以,必须转变认识上的狭隘观,为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创设良好氛围。
2、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主动性
高校必须牢牢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确立宣传思想工作攻势战略。要明确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宗旨原则、角色定位、权利责任、实施策略,不断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切忌毫无章法,视宣传为儿戏。要从科学定位、合理建制、恰当用人、主动出击等方面进一步理顺宣传工作与民办高校整体发展的关系;推进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创新,打破束缚捆绑式的各种非正常人为限制;转变职能,变全能管理为有限管理;尊重首创精神,鼓励灵活多样,既要“宏观管住”,又要“微观放活”[1];将思想宣传工作融入民办高校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树立“做人人的宣传思想工作,人人做宣传思想工作”[2]的观念。具体策略途径就是要把宣传工作延伸到教学科研一线,延伸到党政工团学联社团及各级组织部门,渗透到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习乃至生活,并采取各种有效方式,以实现民办高校思想宣传工作的全覆盖。还要探求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成果,以此来发挥宣传工作在民办高校整体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3、竞争激励并重,提升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品位
就是要把宣传工作纳入民办高校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考察党委工作优劣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把宣传工作融入民办高校整体发展的建设规划之中,渗透于每一工作具体环节之中,以在民办高校整体发展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的大小,所体现的水平的高低、所展示的程度的优差作为考察其在高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突出宣传思想工作在民办高校党委工作中的优势地位,强化宣传工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的舆论引导优势。欲达此目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引入优秀人才的基础上强化竞争激励并重机制,使民办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做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人力资源开发
宣传,说得更直接些就是一种有目的的与人沟通和交流,具有自身显著的喉舌、哨兵、参谋的舆论导向作用。这种舆论导向的作用如何发挥,就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上的误区
在一些民办高校,缺乏严格科学的系统考察,对宣传工作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显得有些轻率。甚至将宣传工作部门看成了随意任性的大杂烩。产生这种误区的原因很多,而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缺乏对宣传工作特性及其对人员要求上的根本性认识,存在认为是自我小圈子的低层次的、机械的内部运作的误区。要走出这种误区,就必须从宣传工作的自身特性及其特有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要求,走出“小我”圈子,本着对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正确引导及社会的高度负责,对自身健康发展的态度,公允使用宣传工作者。
2、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的正确途径
民办高校宣传工作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其主要有两个方面。
(1)严格按照“六种能力”选用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人员。这“六种能力”就是政治认知能力、把关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审美能力。其中政治认知能力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从事宣传工作的政治思想水平,认识分析问题与解决能力。这是是否选用的政治思想基础。把关能力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从事宣传工作时,具有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对复杂多变的观点、思潮进行辨析、把关的能力。这是是否选用的宏观把握能力的基础。语言文字能力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功,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写作技巧、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组织能力、规范能力、加工能力。这是是否选用的核心要素,如果所选之人连这一最起码的要素都不具备,那其他就无从谈及。
(2)深化工作创新机制,打造“五支队伍”。民办高校宣传工作人员的考察选用确定后,要提升人员整体素质,增强宣传工作实效性,就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在队伍整体建设上要力求新突破,以提升工作的整体水平。宣传工作队伍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而具体的执行者,其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其主要一条就是,必须按照“建队伍、强素质”的内在要求[3],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民办高校宣传工作者队伍。而这一工作者队伍的重要基础就是抓好抓实“五支队伍”建设。
这“五支队伍”的构成,主要是以民办高校党政工团教师为主体的宣传干部队伍及学生辅导员队伍、“两课”教师队伍、教职工宣传队伍和学生宣传队伍。这其中不仅要全力抓好宣传干部队伍、学生辅导员队伍、“两课”教师队伍、教职工宣传队伍的建设,还要下大力气抓好学生宣传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学生通讯员队伍,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参与宣传工作,可使宣传工作成为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在潜移默化中还有利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感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帆.深度报道彰显党报竞争力[J].新疆新闻出版,2009.3.61,64.
[2] 莫诗浦.在“三个突破”中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光明日报,2008.9(19)6.
[3] 李维生,张伟.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