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滕王阁序教案范文

滕王阁序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滕王阁序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滕王阁序教案

第1篇:滕王阁序教案范文

一、展示课的“亮点”

(一)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彰显教学功力

本次活动中,一项重大的改革就是要求选手讲“素课”,即课上不允许使用多媒体,仅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展示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力。面对这一“猝不及防”的规则变化,大多数选手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展示了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在一些惯于使用多媒体的教学环节,如导课、作者及背景介绍、课堂训练、拓展延伸等环节,通过语言表述、印发资料和黑板演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来代替多媒体大屏幕,课堂教学效果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没有“操作机器”的压力,没有声、画、音、像对思维的干扰,教学中教师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学生也可以心无旁骛地阅读思考,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语文课堂显得更加自然纯朴,更加充实丰满。

(二)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较明显的体现

纵观13节展示课,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抑或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运用,大多数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教师备课的关注点由过去更多地关注自己“如何教”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学”,注重“学情分析”和“学生活动”设计,教学中教师基本摈弃了 “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代之以 “对话”教学(师生、生生、生本对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已成为多数教师的自觉意识。

2.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昌乐二中等学校的教学经验,以“讲学稿”“导学案”引路,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示课的教学模式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展现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全新面貌。

3.突显语文的“人文性”。选手们都努力通过诵读、分析、鉴赏等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如:教学《滕王阁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分析作者“由嘉会览胜之喜到登高远望而悲,最后又由悲而转为达”的情感变化;教学《陈情表》,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真心、真意、真情”;教学《咬文嚼字》,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学生“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等等。语文课本该具有的丰厚的文化、文学教育内涵以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重视,语文课的“语文味儿”也浓厚了。

(三) 诵读教学备受重视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好方法好传统,然而曾几何时,一些教师丢弃了这一好的语文学习方法,以“满堂灌”和“满堂问”挤占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学生对文本读得不熟不顺,感知体悟得不充分,理解分析、鉴赏评价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也会受到影响。本次展示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选手们对诵读的重视,课堂上,朗读、默读,个别读、齐读,整体读、局部读――“读”占鳌头,形式多样!像《滕王阁序》《陈情表》这类古诗文,选手们更是达成共识:边读边赏,边赏边读,读出气韵,读出意境,读出情感,在诵读中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 教学流程规范有序

文本的理解一般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流程进行。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有利于了解文本全貌;局部细读品味,能更深刻具体地把握文本,多数教师深谙此道,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文本特点,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即“识文体、明中心、理思路、知特色”,再通过品词析句、咀嚼品味等过程进行局部深化,最后再回归整体,深入理解,全局把握。教学流程符合认知规律,学生易于把握运用,阅读效果明显。

(五) 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新课程更加关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概念,特别强调要摆脱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知识的死板记忆,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一些教师片面理解这一新理念,视基础知识教学为“陈旧、落后”,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竞赛课,更是刻意回避语文基础知识。本次展示课虽有一些课“隐去”了知识教学的环节,但大多数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落实 “语文知识”这一重要目标,将知识教学有机融入自己的整体教学设计之中,这一点难能可贵。

(六) 教风严谨、务实

尽管受到展示课形式的限制,执教者很难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充分了解学情,但大多数教师能够紧扣教材、单元及课时重点设计教学,教学严谨、规范。

二、教学中的不足与缺憾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展示课的每一节课、每个环节都是经过选手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反复“打磨”的,比平时的常态课会“出彩”些,但由于教师在教学思想、文化素养、执教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加之新课程实施不足三年的时间,新课程教学问题较多,所以,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上,很多具体问题也相对集中地表现出来,笔者试列举如下:

(一) 文本解读问题

1.文本解读浅显、片面。

网络技术的先进,信息资讯的发达,使得我们一些教师习惯了依赖教参和网上资料进行备课,缺少了潜心琢磨文本的细心与耐心,独立钻研教材、解读文本的能力退化。教师自己走不进文本,就无法引领学生真正“入境”,语文教学追求的“情感交融,智慧共生”的理想境界自然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也影响文本解读的高度、深度及厚度。

《滕王阁序》一文的教学,理解作者 “兴尽悲来”的情感变化是把握全文的关键,细读文本,文中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诗句可见。本文既有面对大自然的广阔无穷,感慨人生的短暂、人类渺小的“人类之悲”,也有不遇圣君明主的“人生之悲”,二者综合起来,对作者情感理解才会更深刻、更丰富,而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不依据文本探究问题,而是先入为主照搬现成结论,只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个角度进行解读,文本分析显得单薄、片面。同样,《陈情表》一文,除了体现作者身世悲苦及报养祖母的真挚之情外,还有旧朝老臣巧妙得体的陈情艺术,因此,教学重点应从“陈什么情”及“如何陈情” (即陈情的艺术性)两个角度来确定,而展示课的多数教师只关注前者,在所谓的“感恩教育”层面大做文章;《咬文嚼字》一文,细心梳理文脉可以明确其主旨:逐渐达到艺术完善是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与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是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是必须下的工夫。而统率全文的则是“思想感情”这个核心和关键因素。明乎此,就会避免文本解读的片面与浅显。

2.驾驭文本能力欠缺。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教课文的层面上,把课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课文中有什么知识就讲解什么知识,教学实施过程基本是诠释与印证某种预设结论的过程,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少发掘文本的独特教学价值的眼力,缺乏 “教为不教”的高远追求。

3.个性化的多元解读缺失。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能力。而我们的一些教师首先是自身缺乏这样的能力,其次是课堂上不给学生充分阅读感悟文本的时间,不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以预设的答案来泯灭学生的智慧火花。应该说,所听的十几节课,很少感受到“教师、学生、文本”对话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碰撞,很少看到因“生成”而产生的课堂精彩,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值得我们深思。

(二)教学目标问题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是教学的关键。倘若教学目标方面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展示课中教学目标制定与落实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的“非语文化”倾向。

如前文所述,《陈情表》一文的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大都关注到了文中蕴含的“感恩、孝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一情感目标,而本文体现的“层层推进,措辞委婉,情真意切的陈情艺术”这一特色目标却被多数教师忽略了;前者属于人文性目标,后者属于语文学科的本体性目标,本人认为,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学,学科本体性目标更为重要。

2.教学目标模糊、笼统。

一位教师教学《滕王阁序》,教学目标为:①积累文言知识,并学会鉴赏文中的美丽秋景;②试着披文入情,从整体上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首先,“目标①”中的“文言知识”和“目标②”中的“复杂的思想感情”都是宽泛、笼统的概念;其次,“披文入情”“学会鉴赏”这样的表述没有明确指出通过什么途径、运用怎样的方法。这样虚空、笼统的目标下会有怎样的教学效果呢?可想而知。

3.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一致。

有的课教案写的是一套,实际教的是另一套,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两层皮”。某位教师在《陈情表》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研读文本,鉴赏文中的抒情艺术”,但在教学中却没有一点体现,这样的情况不止一例。

4.教学目标贪多求全。

第2篇:滕王阁序教案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成性 方法探索 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生成性的课堂,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是在师生、生生多重组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敢于突破预设的教案,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及时捕捉教学生成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努力建构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就如何使语文课堂具有生成性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认真备课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前提条件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但备教参,还要努力扩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还要对教材深入挖掘,有教师自己的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个优秀的教师对教材、教参的熟悉,可以说倒背如流,教学设计详尽无比,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已经预设好,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课堂就是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并且教师很容易在备课中忽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忽视学生的整体感受与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忽视了学生意义生成。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备课中就应考虑到学生,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生成性资源来对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这也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的前提。学生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理解就会大不一样。例如在教授《边城》一文,如何让城市的孩子理解文中所谈到的自然美、风俗美、人性美,就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只按照教参的理解,不考虑他们的体验,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从城市生活的环境入手,从身边人际关系入手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这样就可以化解时代相隔而造成的难题了。只有在备课中考虑到了我们的学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课堂才能有生成性。

二、设计问题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基础

要想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课堂就要成为一个问题连连的课堂,成为一个研究性的课堂。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有变化,要活跃,教师们都努力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要把一言堂改为多言堂,努力从演员向导演转变,变成导演也就盘活了课堂,在课堂尽量安排很多学生发言,但有时也容易落入自己的老套。所有的问题都是老师设计好的,只不过有了明确的分工,或是变换了各种方式让学生活跃了起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骨子里还是死板的,没有为课堂的意外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不单要有教师提前预设的问题,还应有生成性的问题。随着同学讨论而生发的新问题,在课堂上,有时更有意义,能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要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不只是老师的探究,更是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在讨论中、研究中来深化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讲《荆轲刺秦王》一课时,很多学生会质疑既然秦武阳那么胆小,荆轲为什么不向太子丹说明情况,把自己的朋友等来呢?这样刺杀不就更有把握了吗?可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学生会从多个方面去讨论,有各种看法,在讨论中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学生会对秦武阳、荆轲、太子丹有一个更深层的认识,对人物把握得更为准确。这样课堂也活跃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热情,通过参与探讨、研究解决了问题,让学生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同样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这样的生成性资源是很有意义的,把握得好,能使学生变换视角理解文章,教师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民主平等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