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刘斌(1974-),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公共经济管理;栗泽武(1988-),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会计学、成本管理与纳税筹划。(江西南昌 330038)
本文系2011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人才培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1ZD020)阶段性研究成果,该成果得到国家留学基佥资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就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做为国家重点策略之一,并围绕着职业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规范,如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的《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等。特别在2011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别指出: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同时“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重视下,职业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2013年8月6日,教育部了《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2012年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中,普通高中13509所,占总数的51.62%,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663所,占总数的49.38%;高职院校1280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1129所,数量基本相当,已呈现出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
职业教育学校的日益增多,对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中高职业教育衔接的视角下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职业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基石,也符合国家对促进就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希望,
一、会计学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
我国中高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都体现了“产业”“职业”双性的特征,从现有的中职目录19个专业大类,第三产业涉及的医药卫生、财经商贸等专业占的比重最大,为52%以上;而在高职专业目录中,第三产业涉及的财经大类、医药卫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等专业比重也高达48.4%,可见,会计学专业是第三产业和中高等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专业。
今年来,我国实施的职教改革方案,为会计学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和升学提供多种途径和模式:
(一)“五年一贯制”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学院可以直接选拔初中毕业生,通过“3+2”(学籍或课程安排上是前三年按中职管理,后两年按高职管理)或“2+3”(学籍或课程安排上是前两年按中职管理,后三年按高职管理),五年毕业后发给相应的高职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证书,该模式的优点:时间长,能充分规划五年课程体系,避免会计专业课程的重复设置;缺点:没有充分考虑分流和淘汰制度,一旦选定了会计专业,以后就不能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由调整。
(二)“对口招生”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应届和历届毕业生通过数学、语文、英语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考试,升入相应对口的高职学院接受二至三年的高职教育。该模式优点:重视文化理论课程和会计学专业技能课程双项考核,打破了中高职业教育之间的壁垒;缺点:高职学院可能面临中职毕业生和普高毕业生混合编班带来的教学和管理困扰。
(三)“三二”模式
一所开设了会计学专业的高职学院对应几所同样开设了会计学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自主选拔中职优秀毕业生,升入高职学院会计专业学习,成绩合格者颁发高职毕业证书。该模式优点:能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充分运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优秀资源;缺点:中高职业教育缺乏对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等环节的普遍协调性。
二、中高职衔接视角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过程应该根据中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在从中等职业教育转换到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着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出现了以下衔接问题:
(一)培养目标衔接问题
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重点放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即中等职业教育中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如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员、基层会计核算分析等。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在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如会计事务所、金融机构等部门的会计业务、财务管理分析人员。当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会计学专业存在“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不能为高职学院会计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基础。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衔接问题
由于中高等职业学校在设置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协调、统一,导致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置重复性较大。国家和地方政府缺乏对中高等职业贯通教材统一编制和管理,许多中高职学院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中都是依据本校的体系来进行,没有考虑前后贯通和衔接性。如某些中职学校的会计课程体系还是出现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高职学院高年级会计专业的课程;二是教学内容受限制。目前,大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在对中等职业学校选拔性考试中主要是针对数学、英语等基础文化课程,对没有对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考核,中职毕业生的会计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为高等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混班上课提出了难度。
(三)教学方式、方法衔接问题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倾向于“轻理论、重实践”,所以在会计专业课程和手工技能课程讲授时主要重视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动手能力,并配备了一定水准的会计手工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等等,中职实验室软、硬件水平的配置远远超越了部分高等职业学,出现“倒挂”的怪像。但是评价中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学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会计专业毕业生是否得到了社会认可,中高等专业教育会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把目标放在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多种证书的考核上面,较少考虑引入企业参与实际教学,社会对会计毕业生的新需求或新要求较少传递到中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
三、会计学专业“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高职衔接视角
根据2010年教育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1年)》的精神,高等学校与社会合作、联系得到了广泛关注。会计学专业隶属于第三产业,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因此,在未来“四双”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摆到重点位置,形成校企“培养双主体”、校企“双导师”、职业技术理论和企业实践“培养双阶段”、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评价”有效环节,从而为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另辟蹊径。
(一)“一个”准确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一个”连贯、一致的,不仅要重视会计学专业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有注重会计学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的延续性。首先,会计学专业的中职教育,应重点引导学生对基本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时加大对基础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高职学院重点拓宽学生创新、综合素养等方面知识,使之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对社会适应能力;其次在中高职院校在制定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要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进行纵向沟通,而且邀请相关知名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加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不仅能实时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而且也为实践实训、创新创业合作夯实合作基础,从而实现校企培养“双主体”。
(二)“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设置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时既要考虑课程前后连续性,又要体现创新、发展性。所以,高职学院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调研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企业对未来毕业生的要求。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校内模块课程设置
在中高职业学校一般都开设了会计学专业,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视为一个整体,根据中高等职业学校的不同的培养目标,将课程模块化:基础文化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认真确定每门课的属性以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由不同背景的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方向,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随着课程教学进程,逐步掌握专业知识,提供整体素质。
2.第二阶段:校外实践实训
会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即使是最新的仿真模拟系统,也还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实际操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双导师”制度,由校内实训教师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师共同根据会计课程理论成绩和个人特长、兴趣分配实训计划和项目,如某同学计算机能力强,但是会计专业课程成绩不突出,可以尝试性把这位同学放置在会计电算化岗位上。在实训期间要及时跟踪、反馈和监控,毕业生可以通过切身体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自主调整学习方向。
(三)校企双评价体系
职业学校的评价体系不能完全模仿普通中学或普通高校的评价体系,单从理论成绩的高低评价一个学生素质的高低,会抹杀职业学校“职业性”特点,为以后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中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在建立校企双评价体系过程中,应根据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需求,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考核:一是企业考核范围,主要考核毕业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自信能力、学习能力、诚信能力、认同能力等。做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掌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严守经济机密、诚信做人是身为会计岗位人员必备品德,这些指标和考核方向可以在实训或定岗实习过程中在企业或社会上得到较好实施;二是校内考核,是围绕着课程成绩、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和组织协调等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基础和专业素质所占比重比较大,可以考虑为60%~80%,主要包括会计专业课程成绩、文化基础课程成绩、公益劳动、心理素质、行为规范和体育成绩等等;创新创业素质可以考虑占据40%~20%,主要包括创新、组织能力、文艺特长(如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对外交流(各国语言、计算机技术)等。
[关键词]高职教育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 对策
[作者简介]李晓明(1959- ),男,广东陆丰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麦影(1977- ),女,广西平南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贸系,副教授、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广东 广州 51040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局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度攻关项目“探索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项目编号:2013-84)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与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课题编号:2013-3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22-02
一、高职教育对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建设同步协调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的目标。目前,社会公认高职教育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四大职能,其中,培养人才是核心职能,其他职能既是支撑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选取了对高职教育功能的狭义定义,认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主要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职教育作为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开展科学研究、为当地行业企业提供服务、为社会传承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王一群认为,当前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意识不强、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叶华提出,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服务方向的游离、服务群体和目的单一、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周世青认为,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存在发展不够平衡、工作不够主动、联系不够紧密、服务不成系统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认识不到位、能力不适应、机制不完善。任君庆、王义认为,近年来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层面,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总之,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中存在能力不足、动力不足、保障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相关政策与法规分析
从国际上看,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较完善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新加坡等,但这些国家大多立足于发展和促进职业教育方面,并提出了政府、行业企业、相关机构等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政策,如德国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培训员资格条例》等,新加坡要求企业为职业教育提供便利等,对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少有政策规定。
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非常明确,但相关的具体法规条例较少,仅有少数关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方面,缺少对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引导、规范、评价及相关保障。现有的《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涉及高职教育的内容不多,且大多以原则性、目标性为主。我国在国家层面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主要涉及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任务及内容,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在具体措施方面,《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决定,2011~2012年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对示范院校提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更高要求。
一些地方政府的文件也明确提出,高职教育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如云南省教育厅等印发的《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培养大批与我省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实现云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本市推进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联合区域各类办学单位、企业或行业组织,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提高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提出,积极推动全省职业院校对接产业(行业),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部分省市的政府和行业从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面出台了鼓励、规范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法等。如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交通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暂行办法》,深化和促进了北京市交通行业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无锡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建立无锡市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的意见》,旨在推进无锡市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深化校企合作,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酒泉市扶持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见习工作实施办法》提出,扶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工作、支持中小企业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吸纳人才的系列措施。
行业层面则较少出台结合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教育部的《关于提高职业教育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能力的指导意见》,从“完善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仅涉及有色金属行业,大多不具有普适性。
三、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1.加强法律法规保障。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敦促及保障高职院校服务于社会发展,鼓励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联动发展。地方政府应根据地方经济及教育特色制定具体法规,有针对性地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的水平。
2.制定具体保障政策。地方政府制定了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明确了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职责和权益,采取地方税收优惠、用地优惠、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倾斜等政策措施,调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社会各界的积极性。(1)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地方政府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支持,吸引企业加入校企合作,鼓励行业的龙头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多方位合作,通过减免税收等手段鼓励高职院校为企业、社区等提供技术服务。(2)教育用地优惠。地方政府在教育用地上实行优先政策,有条件的地区、城市可在社区划分出教育用地,为高职院校服务当地发展提供必要的场所。新规划的城区将教育用地纳入规划,规定一定比例的土地为教育专用。鼓励社会各界以赠地、合作建立基地等方式向高职院校提供教育用地,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社区等的联系,推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3)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向教育倾斜。将高职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促使高职教育的质和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对于当地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将相关的专业群纳入重点支持对象以加大资金投入。(4)支持探索“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政府补贴、政府购买等方式,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厂中校”或“校中厂”,共建生产实训中心,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鼓励高职院校通过参与企业研发、技术攻关、工艺与流程改进等,提高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与水平,推动双方合作的深层次发展。
3.体制机制保障。地方政府成立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从宏观层面指导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的方向与任务,搭建机制平台,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协调互动,发展共赢。
4.资金激励与保障。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及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对此,地方政府可以立项方式,设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发展专项基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资助一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问题、共性问题的项目。
5.政府引领,创建良好环境。强化各级政府支持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责任,确立高职教育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落实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责任。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对在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予以表彰。
6.组织保障。政府进一步加强对高职教育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联系各方、协调各方的优势和作用,建立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的联系机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积极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探索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的体制,探索高职教育集团创新模式、校企合作董事会(理事会)制度等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及社会融合的体制机制。
(二)高职院校层面的对策建议
1.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师生“双主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要注重发挥科研与技术人才优势,将优势科研资源整合组成若干科研团队,建立专家智囊库,深入行业企业的决策咨询系统,积极解决其需求,为其决策当好参谋。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科技创新体系中,高职院校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更是相互促进的。根据地方产业特色,校企共建研发基地,共同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既可为校方解决研究经费,也能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高职院校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机衔接,从而满足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校方的人才优势,将高职教育中的核心模块――实践教学与服务经济社会有机结合,通过立项资助、制度引导等手段鼓励教师带领学生收集地方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管理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供企业决策参考,实现师生“双主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样可以真正实现学生所学与企业实际的对接,避免传统理论教学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企业也能由此产生效益,达到“双赢”。
2.打造校企共享的“双师”队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既熟悉企业业务又能带领学生解决企业问题的“双师”,是高职院校最宝贵的人才,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多种渠道,多形式培养和锻炼“双师”人才为地方经济及社会服务:积极推进并完善教师下企业的实践制度,培养现有师资的实践能力;引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业技术能手作为高职院校的专职或兼职教师;构建跨单位的校企合作研发团队,承担企业实际项目开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并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进课堂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打造校企共享的“双师”队伍。
3.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形式。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但目前很大一部分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并不高,有的专业性较强的设施设备甚至常年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紧缺等原因,无法及时更新设施设备。将高职院校闲置的设施设备通过租赁、项目合作等方式用于企业,将对企业产生重要的效益。同时,实训基地在设计理念上应充分考虑其在当前行业企业中的适用性,既满足教学需要又能为企业提供真实的服务。校企双方也可协议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依托各自的场所、人才、资金、设备等实现优势互补,进行实质性的合作。
(三)行业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1.构建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的校企沟通平台。校企双方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影响学校科研与地方产业、行业的结合,限制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行业协会应起到校企沟通纽带作用,打造校企沟通大平台,促进高职院校成果转化,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质量。
2.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纳入绩效考核范畴。目前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考核基本上仅限于其“培养人才”的职能,而对“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缺乏要求,这也是造成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纳入高职院校绩效考核的范畴,并引入以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为主体的第三方力量参与综合评价,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客观评价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积极推进诚信评估制度。
3.企业职工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融合。高职院校具有充足的教育与培训资源,而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技术技能、管理制度、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投入大量的员工教育资源。双方可进行优势互补,企业依托高职院校的场地、师资、设备等资源开展各类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并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其中60%以上的教育经费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积极探索将企业职工培训纳入高职院校学历教育范畴的新模式,高职院校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将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紧密结合,既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也注重企业技能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段悦兰.立足当地企业 服务地方经济――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2(6).
[2]马云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2(3).
(一)“学分银行”的国际发展情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认为,终身教育是对作为经济增长加速器而设计的继续教育概念的重新考虑和扩充,教育不仅要为经济的增长而设计,还要为人的持续协调发展加以设计,即要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设计终身教育应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应该具有灵活、多样和容易进人时间和空间的优点。终身教育是进人21世纪的一把钥匙,是进人21世纪的关键所在.围绕着终身教育这个主题,世界各国都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比较成功的有韩国学分累积制度,英国个人学分账户和美国的学分街接,等等。
韩国于1994年成立了教育改革总统委员会《PCER),该委员会于1995年提出了一项改革设想,即通过构建新的教育体系,来促进和发展开放的终身学习社会,学分累积制度((CB别就是该改革设想的重要内容,韩国教育改革总统委员会的这项提议于1997年1月13日得到韩国政府的批准,并于1998年3月开始正式买施.韩国学分累积制度((CB别是一种开放的教育体系,它认可在学校内和学校外的各种不同的学习经历.当求学者积累的学分达到学分累积制度所规定的要求时,就可以申请相应的学位证书.学分累积制度的目的在于提供多种受教育机会,促进求学者终身学习.从近期看,学分累积制度致力于为中学毕业后有教育和培训需求的求学者提供创新的、多样化的、最大化的教育机会;从长远看,学分累积制度将提高非正规教育的总体水平和地位,使非正规教育成为促进教育自我发展、保证韩国在全球的综合竟争力的主要手段。
英国于1998年发表了《学习时代》(TheLearningAge)绿皮书,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户、成立产业大学、提高基本技能、进行资格改革、开展工作场所学习以及地区合作等新举措;1999,年发表《学会成功》(LearningtoSucceed)白皮书,计划建立一个全国、地区和地方的计划、组织和投资体制;设立一个投资16岁后教育与培训的全国学习和技能委员会,下辖47个地方学习和技能委员会;2000年政府颁布《学习与技能法》(LearningandSki11sAct),目的是积极推进终身学习,提升国家竟争力;2000年,月,个人学习账户(IndividualLearningAccounts)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到2001年10月,已经有250万人在学习账户中心注册学习。
美国由于学分制度运用得较早,对学分制度的研究也较为深人,基本已解决了学分街接的问题。
(二)“学分银行”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自学分制引进我国之后,学分银行这个概念也在近年被提出,但现阶段,“学分银行”仅试行于我国的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学分银行”的主要内容为累积学分,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学生参加技能培训、考证要算学分;先学专业课后学文化课,学完一门算一门学分,然后按每门课程学完应得学分累计;达到一定学历层次要求的学分数后,就给予相应学历。同时,允许学生不按常规的学期时间学习,像在银行存款一样,学习时间可集中也可中断,即使隔了几年,曾有的学习经历仍可折合成学分,此后可以继续学习,拿满学分即可毕业。普通高中毕业生需进人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其文化课成绩可折算成相应学分予以承认。“学分银行”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需要边实践边学习的特点,同时,“学分银行”为贫困学生半工半读创造了条件,为在职人员“间歇性”学习提供了便利。实行学分制后,中职校生源面宽了,除了面向应往届高中生,还面向社会青年、失业转岗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务工、在职人员可利用双休日、晚上的时间学习,累积学分,直到毕业。有关人士指出,学分制的出台为企业职工、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中职教育服务建立了更加灵活的制度。
2004年8月16日,在南京江宁召开的“首届全国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透露推广“学分银行”。
2004年8月27日,北京市秋季职教成教领导干部会议披露,按照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北京市职业学校将大力推行弹性教学制度改革,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鼓励学生及各类从业人员采取工学交替、学分积累等方式学习。时至2006年,教育部公布《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北京市已在190多所中职校全面推广弹性学习制度,建立灵活的“学分银行”制度,全国每个省份选择2-3所示范性职业院校作为试点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和选修制,进行“学分银行”试点。
2007年4月24日,在上海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大会上,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提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既有学历教育,又有职业培训,还有各类趣味盎然的休闲文化教育;市民参加各类学习获得学分可存人“学分银行”等等。到2010年,多样化、多层次、可及、开放的终身教育系统将在上海建成。突破“学分互认”等瓶颈,创新终身教育的制度建设。业大、社区学院可以探索单向承认普通高校、电视大学、高职院校进修的学分,逐步做到学分互认,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相互沟通、互为补充。探索建立本市“市民终身学习卡”制度,建立“学分银行”。成人高校、社区学院试行“无障碍人学”,让具有高中阶段毕业学历者免试人学。
二、由“学分银行”看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应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对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技术与职业中等教育的衔接问题进行深人审查,要为接受终身教育提供各种机会,使学生有各种选择及人学和退学的灵活性,要有灵活的人学和毕业或休学时间,并使教育的模式、招生方式和招生标准多样化。我国教育部也多次强调要全面实行学分制度和建立我国学分银行。所以,建立学分银行,是终身教育的必然要求。
从我国现行的素质教育制度看,要全面彻底地实行“学分银行”,对现行的教育体制改革道路也将是全新的,艰辛的,漫长的。可以说学分银行是素质教育的全面而准确的提升。试想,受教育人体无论在德,智,体,美,劳哪方面取得了成绩,都将最终转化为学分,并积累至一定标准,兑取相应的学历证明,那么真正并且具有高实效的素质教育也将在我国开展,将真正地提升全民素质文化。
“学分银行”培养人才具体办法是构建中的“学分银行”,在吸取自学考试方式优点的基础上,是在国家、省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下,进一步组织有关的高等教育机构形成“学分银行”体系来扩大社会开放度,增强人才培养的激励度,真正形成符合学习型社会需要的终身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学分银行”体系其运行程序分两条主线。一条是学员运行程序线。学员向省(市)“学分银行”申请注册、在被认定的高等教育机构选择某个专业学习取得有关课程学分、向所注册的“学分银行”登录所得学分一积累学分达到规定标准,申请授予相关证书、授予相关证书。另一条是“学分银行”运行程序线。它又分两条支线:(n登录支线。“学分银行”接受学员申请注册、登录学员所得学分、对学分进行复查、认定、自第一次登录学分之日起每隔io年进行一次核对,并发放学分核对清单、清单反馈进行修正。(2)发证支线。“学分银行”接受学员获取证书申请弓对申请者的积累学分进行结算、复查、认定、每年进行1一2次发证申报、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审核--+发证部门批准、登记人册、授予相应学历证件。
构建中的“学分银行”,是由教育部和教育厅(局)、“学分银行”组织(包括系统办公室、学生信息管理组、教育机构鉴定组)、经认证的高等教育机构等组成的一个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柔性化的体系,也是向全社会开放的、提供终身教育的管理系统。其组织体系的主要职能是:(1)颁布“学分银行”政策、法规;(2)审批需要认证的高等教育和培训机构;(3)标准化课程;(’)组织被纳人“学分银行”体系的普通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经教育部或教育厅批准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和经有关政府部门批准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具备成人高等教育功能的企业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承认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或职业培训机构,以及非正式的高等教育资源通过认证纳人的机构参与“学分银行”人才培养终身化体系;(5)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为全社会具有高中水平的成员提供透明的、准确的信息服务;(6)为人学人员提供登记人学、学分登记、查询、接受学位申请、授予学位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等,提高综合素质职业能力,获取学位,激励全民自觉学习、持续学习提供较好的组织保障体系。
1.开放性
开放性是“学分银行”运行的首要原则。它体现并落实于:建立无条件注册人学的人学制度;建立学习过程无年限限制;自主选择学习学校、学习时间和方式为内容的学习制度;建立“学分银行”体系内高等教育机构学分互认、等值制度;建立开放性的学分积累、开放性的申请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和学位制度;建立自由选择学历证书、学位证书颁发机构(高校或自学考试委员会)的开放制度;建立有关面向全社会公开、透明、准确的信息公开制度等。新晨
2终身性
提供终身教育,是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当“学分银行”体系为全社会具有学习经历的个体提供全开放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的同时,它将积极主动地引导、组织和激励每一个受教育人体进行终身学习,为建立学习化社会扎下牢固的基础,乃是“学分银行”系统的最高目标和最后目的。因此,教育的终身性必定成为“学分银行”体系运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并贯穿于“学分银行”运行的全过程之中。
3.服务性
服务性是“学分银行”为建立学习型社会,提供终身学习的开放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长远目标服务的目标特性。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充分体现其为全社会开放服务的组织特性。是充分开发我国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为增强综合国力这个发展战略服务的战略特性。为每一个社会成员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提高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不断完善自身,为个体发展服务的运行特性。为满足社会每一个成员多样化的、永无止境的学习需求服务,提供终身不断学习的环境服务的环境特性。不仅使服务性成为其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成为必须执行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