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小学生自我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自我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自我管理

第1篇:小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作为小学生,他们刚刚来到学校,开始独立的学习生活,很多事情还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样,他们在心理上更需要有一个适应的阶段。作为班主任,要制订好班级管理的目标,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要及时地引导学生了解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按照老师所制订的目标去做了,班主任更要引导学生应该怎么做。当然班主任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计划目标,这样每个学生就会有了自己的心中目标,也就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管理自己,学会在日常学习生活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师要多多营造学生自己管理的机会。实施值日班长制,小学生好胜心比较强,一个小小的班长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他们非常看重这一要职。因此,我就设置了值日班长的制度,每天都要更新班长,这样他们都非常自豪地担当自己的神圣一职——值日班长。这样一来,他们都能自觉地遵守班级纪律,更能认真地去管理他人,对班级的工作极为负责,他们都坚信“我能行。”这样形成的全班岗位制与值日班长责制,使班级里的各个岗位责任到人,实行“人人有权,人人有责”。再有,班级的值日生负责制不仅赋予值日生义务,而且还让其享有权利,如卫生、纪律的监督,反映不良现象等权利,在班委的领导与督促下,全面负责当天的具体班务。通过这样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工作能力,更有利于他们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因此,班主任要多给学生创造自主管理机会。

三、开展活动,塑造自我

教师可以组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如安排迎元旦联欢会,让每个人都表演一个节目,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自豪地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个人的努力也形成了良好班集体的荣誉感。还可以开展小制作博览会,学生们会用灵巧的小手,将废旧的物品制作成精美有用的东西。三年级的孩子竟能利用电路图装出一架电动小风车,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做出了让人惊叹的手工艺品,孩子的个性在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示,孩子的自我价值在别人赞叹声中得到认可。

第2篇:小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班级部门 有效提高 小学生 自我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66-01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经常用道德和礼制的标准检视自已的思想和行为,严格自律,这样的人就会很少有过失。在班级管理中要培养小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行习惯,就必须让他们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离不开班级

每一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班级,但建设一个优秀的班级并要每一位学生都成长得优异,仅靠班主任老师的严格管理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因为小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很不均衡,不仅差异大,在自我管理方面难免还会有一定的障碍,不能全面和正确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随着年级的增加在班级中认识自我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营造一个自信、快乐、和谐、民主的班级,才能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的能力,进而使他在班级中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热爱班级的全面发展的孩子。

二、班级部门管理有效提高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实践

传统的以个别委员为主的班干部机制僵化落后,明显不能适应当下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需求,打破传统推进班级管理创新,让他们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完善自我,建立民主的全员充分参与的班级部门管理来积极培养每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势在必行。

(一)分工明确,各部门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内容清晰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置学生管理部门,各部门分工具体如下:

班长部:协调处理班级同学疑难和投诉问题,组织开展学校和班级重大活动,联系老师汇报班级动态,积极关心帮助其他部门开展日常工作。

学习部:负责班级学习,组织同学们开展好晨读、预习、作业本收发、学习用品收纳摆放、午间书法活动。组建学习帮扶小组,关心孩子们学习动态,帮扶学习困难的同学,反馈同学们对教师学科教学的建议。

纪律部:负责班级同学们在校纪律常规和整队放学,帮助违反班级纪律的同学改正错误,维护好课堂和活动次序,保障同学们的安全。

生活部:负责开展晨间和午间检查,午餐和牛奶的分发,检查红领巾(队徽)佩戴,书柜书包水杯摆放,洗手喝水习惯养成,关心受伤生病同学。

劳动部:负责班级的清洁卫生安排和检查,包括中午扫除、下午扫除、个人卫生、活动卫生、餐车卫生,以及教室消毒和劳动用具摆放。

宣传部:负责班级教室内外布置和漂书台的管理,收发各类回执单,组织孩子们进行晨读“每日播报”,组织孩子们多看有益的课外书,收集班级新闻,制作班级海报和农场牌,组织学校各项活动比赛报名。

文体部:负责班级学生文化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具体为晨间活动(晨跑、跳绳)、课间操、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文体节目排练,运动会项目训练。

综合部:负责所有部门中没有包含到的临时工作内容,是班级部门管理的坚强的储备力量,也是通往其他部门的中转站。

(二)管理民主,充分关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需要

部门组建时为每一位同学提供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到自己喜欢的部门中。部门根据需要设定人数,一般情况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将全部分别加入到不同的部门中,成员人数按班级总数除以部门数所得的平均数为基数作浮动。

各部设组长一名,按自愿报名竞争上岗的原则,每学期初开展岗位竞职演说后全班投票公开民主的选出同学担任小组长。工作中每个部门都有专门的工作记录本,部内成员们轮流保管,及时记录部门的工作动态,不定期将工作记录本公开展示,让全班同学监督评价部门工作情况。组织部门一起制定《班级公约》,《部门管理工作制度》,《奖惩积分制度》,形成有章可循的工作规范。部门间定期召开交流会,互相交流本部工作动态。为保证交流会的质量,交流会可以由各部组长轮流担任主持。各个部门也要在组长的组织下不定期的开展内部交流会,一起为部门负责的工作出谋划策,齐心协力的来为班级服务,尽可能的关注每一位成员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需要。既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

(三)角色转变,积极助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班主任老师也需要与时俱进。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要放下身段,扮演的角色也一定要转变,必须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主要是为班级部门管理做好保障服务。要放手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彻底改变过去班主任一手遮天和设置少数学生为委员参与班级管理的弊端。班主任要以参与者的身份经常的参加部门的交流会,要和他们一起商量部门工作,多倾听同学们的想法,做他们成长的知心朋友,必要时给他们的提供一些可行的意见。有的时候部门成员如果遇到了实际的困难,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的沟通疏导。部门成员对本部成员或其他组长工作难免会有异议,如果班长部协调解决不了的时候,班主任也要及时跟进给予帮助。班主任老师一定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要鼓励他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这样在管理别人的同时,对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班级部门管理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协作意识,实现了学生分层全面参与的自主管理,充分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效的提高了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小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 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53-01

21世纪是科技飞跃的时代,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是竞争激烈的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具有独立自主的创新型人才。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孩子却是缺乏自我管理并具有任性、骄横、贪玩、自私、依赖、懒散等不良习惯的一代。如何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人才,怎样教育出具有独立完善个性的孩子,是广大社会人士和教育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从家庭入手,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人的教育一般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组成,孩子最先接受的教育,就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家庭启蒙教育。孩子之所以形成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生活不能自理,判断力不强,独立意识缺乏,又野性十足这样的习惯,完全是由于家长的“功劳”,而孩子是无辜的。因为从孩子出生到具有独立能力之前,由于自身成长的条件限制,不具备主动选择教育的能力,所以只能是被动接受教育。究竟被教育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所以,如果要改变孩子,首先必须要改变家长。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每个家长都希望且极力想把孩子教育好。家长之所以没有将孩子教育好,是因为自身文化思想所限而做不好。所以,要教育好孩子,应该先教育好家长。

教育家长可以利用政府或社会力量开办家长学校或家长培训班,通过开设家庭教育课程来完善家长的教育意识,来丰富家长的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在目前教育孩子自理方面,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训练动手能力。家长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要剥夺孩子自己动手的权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动手。例如,倒水、洗手、洗小的衣物、整理房间、帮父母做厨房帮手、整理书包、自己背书包、自己做值日等。久而久之,孩子的动手能力就形成了。

2.训练独立意识。不要忽视孩子的存在,不要剥夺孩子思索的权利。家里和孩子自己的事情,不但要经询孩子的意见,而且要不时地采纳孩子的意见。在必要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主,久而久之孩子就有了独立的意识。

3.家长学会放手,让孩子逐步独立。现在的家长太溺爱孩子了,一切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权利。家长包办代替虽然是为了爱孩子,但是结果恰恰相反,只能是坑害孩子,这是家长没有想到的。

从人的精力限度上来说,家长不可能掌握教育的所有技能,对孩子教育肯定有缺陷,对于家长教育的遗漏就由学校来完成。

二、从学校入手,提供改变习惯的环境

如果家庭教育是个体教育的话,那学校教育就是群体教育。人的生存离不开与人的沟通交往合作,学校教育恰恰为孩子提供与众人生活的环境。在学校环境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好日常规范和教学常规,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遵章守纪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上的自我控制能力。老师可以通过校规和守则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并严格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可从教学常规入手,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来训练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例如,规范的坐立、读书、写字姿势,专注的听课状态,良好的课堂纪律等都是老师训练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内容,并且要天天抓、堂堂抓、时时抓,常抓不懈。

2.结合班级管理,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调动班级干部参与班级管理,参与班级活动的组织。其次,实行动态的管理角色分配,也就是班级的岗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岗位进行定期轮换。这样不仅增加了锻炼的机遇,同时也使学生得到不同管理方面的锻炼。再则,就是增设班级管理岗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主动管理中来。

3.和家长合作,养成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习惯。老师要根据孩子年龄大小,确定近期在家的劳动任务(比如洗手、洗脚、倒水、帮家长扫地、整理房间,擦家具、洗小衣物、倒垃圾、准备餐具、饭后收拾碗筷等)。然后通过家长会或通知单告知家长,让家长明确近期孩子要做哪项任务,让家长在家配合监督。孩子完成的怎样,要求家长如实回复,老师负责证实验收。

三、从学生入手,形成自我管理的内动力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是外在因素,要靠学生积极性的内在因素起作用,所以家长和老师要注意调动保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怎样保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个人认为家长和老师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鼓励。孩子刚开始可能不相信自己,所以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精神支撑,必要的时候给予现实的辅助,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其次,要不断肯定表扬加以巩固。当孩子的表现有所进步的时候,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来增强孩子把事情做好的动力。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只要措施得利,引导正确,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5(6).

第4篇:小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则;沟通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9―0036―01

作为班主任,更应把育人放在工作首位,以育人为中心,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来提升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迫在眉睫,因为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和学生的精神面貌以及学习成绩如何,都取决于班级素质的高低,最终必然体现在学生的行为方式和自主意识上。那么作为民族地区的小学班主任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呢?

一、提高素质,培养自主意识

1. 教师引领,杜绝脏话。我们所面对的小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很强。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尤其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眼中都是值得效仿的。所以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以身作则,课堂内外保持严谨的态度,净化自己的语言,谨言慎行,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文明老师的美好形象,还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和豁达的胸襟,课堂内外不轻易生气发火,批评学生时语言要中肯,不能辱骂学生。总之,作为班主任要在班级中营造文明、宽容、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感受文明。

2. 礼貌待人,提高素质。学生在文明的基础上应该学会礼貌待人,学生的语言文明了,心灵就自然美好,才会懂得礼貌待人,班主任必须向学生讲清礼貌待人的意义,让学生明确礼貌待人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尊重和素养的提高。

3. 联系教材,规范行为。班主任应抓住语文课本特点及思想品德课切合实际地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主意识。作为班主任的我同时也是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五年级课文《钓鱼的启示》一文时,我因材施教,联系班级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在明白是非对错后,自然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自主意识明显增强。

4. 小组竞赛,争创文明。小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强。班主任可以在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学生的竞赛活动。这样用集体荣誉来约束学生的言行,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要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作为班主任就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引导,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让学生充满自信,提高自主意识。

二、丰富班级文化,渗透自主意识

1. 利用墙报开展活动。为了丰富班级文化建设,我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双周办一次手抄报,版面自行设计,要求字迹要工整、新颖大方,然后利用队日课的时间进行评比,对表现好的小组及时表扬,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这样几周下来学生们办的手抄报一期比一期精彩,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

2.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队会。如,优秀学生学习经验介绍会、班干部工作经验介绍、心理咨询、科技小制作、才艺大比拼等队会。还可以开展春游活动、夏令营、冬季运动会等课外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有了集体归属感以及个人成就感,自主意识自然就形成了。

3. 利用讲普通话的时机。由于我们民族地区环境的限制,阻碍了学生学习说普通话的动力,于是我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努力创设学生说普通话的语境,首先我坚持在课堂中讲课、与学生交谈时都使用普通话,并向学生讲清使用普通话的作用,让他们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并让小组之间相互督促,共同提高。如此良性循环,学生逐渐学会了约束自己的言行,也逐步地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各司其职,形成自主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作为班主任应变管理为引导,把权力下放给学生。

第5篇:小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 言传身教 素质 荣誉 能力 表率—核心—关键—保障

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独立意识逐步增强。他们再不像中小学时那样,处处依赖老师,事事离不开班主任,绝大部分学生有着展示自己才华的冲动,有着向往独立的心理渴求。其次,在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方面,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现象:班级常规情况一团糟,学生却熟视无睹;空余时间不少却无所事事;仍有不少学生无法自主学习与参与……此时的班主任则忙得团团转却毫不见起色。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学生是在被动地执行条例。那么,我们何不因势利导,优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以班主任言传身教为表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言之教。而包含班主任整个人格形象的因素很多,言传身教则是最不容被忽视的。言传:作为交流的工具,言语可以达到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境界,特别是班主任的一些基本礼貌用语(如:你好、对不起、再见等),批评用语(如:把“坏”用“不好”代替、“错误”用“不正确”代替等)的适时、适当使用,会让学生觉得你善解人意、平易近人,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师德修养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身教:即以行动示范,以身作则。班主任的个人形象与品德,是学生最直观的效仿对象。班主任的穿着打扮,是其内在美的外在表现,无声地传播着文明与美,向学生暗示着对人生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认识,对生活的热爱。班主任有强烈感化学生的作用。如果只是冷冰冰地宣讲规范,学生会产生消极情感。只有班主任以自身的思想品德和情感为情境对学生进行陶冶,才能激励学生提高自身品德。如:学校实施了班级常规评比制度,班级的卫生是其中一项内容。班主任应该从自身做起,办公室始终保持干净卫生,若看见教室的走廊有纸屑,立刻捡起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品德和素质。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一种“热衷效仿”的年龄,班主任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以民主选举班干部为核心

选举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同样,班级学生也应拥有选举权。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选举权都没有,那么谈“以学生为本”,谈什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是空话。要建立班集体的自我管理,必须得先有一个得力的班级骨干,这就要求班主任先做好班干部的选举工作。班干部的选举应由学生自己完成。班干部是要带领全班同学搞好班集体的,而只有深受同学拥护的班干部才能令同学信任,让同学服从,从而很好地为班级服务。如果只根据学生在班主任眼里的表现,或班主任凭个人喜好来指定班干部,那就太片面了。因此每学期初我都十分重视班干部的选举工作。我实行“自我推荐”和“无记名投票”相结合的方式选举班干,然后根据当选学生的特长,在征求他本人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他们的工作职责。由于班干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所以学生大都听从班干部的指挥;当选的班干也很有光荣感,很乐意为班级服务,从而为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欲望和荣誉感为关键

首先,教育学生树立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的思想,让学生明确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班级荣辱就是个人荣辱,增强学生荣誉感,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在班委的组织下,学生们可以民主评议,反复讨论,共同制定出比较科学的班规。对班上的常规考核人人参与。例如每个同学在做好教室、卫生包干区的值日及保洁之外,可以互相勉励,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也让做得不够好的同学有改进之心。如此,班主任就可以从幕前退到幕后,充当起参谋来。经过实践,班级获得效果:近两年来,我所带的班级在校常规(卫生,纪律,两操,夜自修)考核中一直保持中上等,个人行为扣分总分从2010年平均每月扣分10分到目前学期0扣分。尤其是每天的例行跑操,学生提出跑操口号应针对班级专业,在学生提出的众多口号中确定使用“学生时代,园林最帅;斗志激昂,神采飞扬”的口号,这十六个大字也同样出现在教室中。在2011年班级文化建设中我班获得校级一等奖,相信这与班干部的管理和每个学生的自我意识是息息相关的。

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加强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教室里设置公示栏,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仪容仪表常规、班规、班干部名单及班干部的职责、学生职责、百分考核等都张贴在公示栏内,让学生一目了然,以便使他们时刻提醒自己,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所有同学都希望百分考核表上只有加分记录,没有扣分记录。这样,既增强了管理透明度,也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进取精神的增强,也有利于科任教师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了竞争意识,又提高了竞争能力,养成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忍顽强的品格。同时,在竞争中更强调一种合作意识,使他们看到只有合作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使学生能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这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职业学校中,除了上面说到的自身素质外,学生的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都是很重要的。知识是一切的基础,因而教育学生,培养即将踏入社会的人才,必须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是驾驭自身知识以及为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的综合作用,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今后求职上岗的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与自然界打交道,也要与各种复杂的社会事物打交道。他们必须有自我展示能力的本领,把自身所习得的知识转化为对事物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上。职业学校学生不少会觉得无所事事,找不到目标。班主任此时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增强兴趣爱好。职业学校都会不定期组织技能比赛和主题活动,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能力培养的机会。班主任可以利用好这样的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如:我校会举办一些专业技能比赛(插花、导游、烹饪、计算机比赛等),也会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运动会、十佳歌手、征文、辩论赛等),我班学生参加了绝大多数项目,超过三分之二学生参加校级、市级和省级比赛,也获得了很多奖项。这种荣誉感不仅仅是参赛学生的,也是我们整个班集体的。当然,自我能力的展示可以在很多方面,参赛只是其中之一。每位学生都有可取之处。尽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好展示自我风采,这同样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给予学生关爱的体现。

四、以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制度为保障

班级管理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如果一个班级没有班规制约,就如一盘散沙,教师管理起来,就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但可塑性大。因此,就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制度,使他们相互激励,相互教育,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6篇:小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管理 体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建立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当今中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除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应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方面,许多学生步入大学后,脱离家长的近距离管理,独立面对新环境时会产生迷茫感。另一方面,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学生教育学生,学生监督学生,学生服务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存在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在独立解决问题、面对挫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锻炼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2 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缺失

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从小就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的训练,当步入大学后,学习氛围由高中的密集式转变为宽松式,造成大学生对自我管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大部分学生自我认知缺乏、目标规划力差和缺乏自律意识造成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缺失,这种缺失不仅影响了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的执行力,更是大学生对未来的不负责任,亟待改善。

2.2 管理机构不完善

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有“法”可依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核心和保障,是促进自我管理体系有效实施、外在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学生机构流于形式,在自主管理体系中,学生机构本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沟通的桥梁,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学生机构在代表学生权益方面起到作用较小,自身的民利得不到体现,大学社团、学生会仍在沿用以前的“精英模式”,普通同学的权利几乎得不到发挥。

2.3 学生处于服从的地位

在日常管理中,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的管理人员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在学生已经成人、“三观”日趋成熟、渴望“存在感”被强烈满足的大学期间,辅导员和班主任仍延续着中学的管理形式,对学生单纯采用“管、压、控”的传统管理模式,以行政化训导管理为主,强调管理一致性,忽略学生自身权利和个性发展。

3 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建设探索

在探索如何构建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过程中,应遵循“管理大计,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为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工作的总结分析,从加强学生自身能力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拓宽管理渠道、完善管理制度四方面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的建设。

3.1 强化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3.1.1 自我规划能力建设

科学、正确地对人生发展进行规划是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前提。自我规划能力建设可以理解为,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实施、有反馈、有修正地制定长短期相结合目标,并通过目标规划引导其升华自我素质的过程。为此,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个人成长档案》,一年级主要以认知自我为主,二年级以寻求成功为目标,三年级以扩展能力为要点,四年级以职业发展为核心。

3.1.2 自我学习能力建设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最高目标莫过于让学生自我学习教育。大力提倡大学生在群体中互相学习,以个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群体素质的持续发展。在班级成立学习小组,组内成员定期研讨,总结近期学习状况,开展反思式学习,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同时,将两个年级相邻、专业相同的班级组成“一对一”配对班,形成高年级指导低年级学习的“届届帮”模式,从而实现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监督、自我帮助和自我管理。

3.1.3 自我激励能力建设

没有机制激励和保护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热情,自我管理制度很难延续下去,可以说,大学生自我激励能力是自我管理长效行使的具体保障。定期开展评选“先进集体”、“优秀寝室”、“学习标兵”等争先推优活动,通过横向比较,其他同学意识到自身与优秀者之间的差距,以鲜活的成功范例激发大学生向榜样看齐的决心和奋进努力的热情,在良性竞争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能力。

3.2 创新自我管理模式

3.2.1 创新管理理念

思维决定行动,建设完备的管理体制需要与之匹配的管理理念进行指导和引领。在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构建中,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经过多年探索,创立了“四个一切,三个服务,二个坚持”管理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引导育人,一切服从科学,一切务求实效;服务具有超前意识,服务注重主体地位,服务提倡个性解放;坚持有法可依,坚持权利下放。这种“严格管理+人为关怀”刚柔并济式管理理念打破了传统模式中将学生视为“容器”进行硬性的灌输和控制,紧扣“育人为本”中心任务,提升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个体发展之间的差异。

3.2.2 完善学生组织机构

学生组织机构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要载体,他们对活跃校园文化、稳定校园秩序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管理作用,首先要拓展学生组织职能部门,在以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为主的传统学生组织基础上,成立学生评议联席会、学生申诉委员会、学生评教联盟、稽查小组等学生组织,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院的管理和对自身的管理中。其次,充分明确学生组织所承担的责任,每学期学院与学生组织成员签订“责任书”,明确管理职能,有效解决“越位、错位、缺位”问题,完善学生组织的管理模式,为大学生自我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3.2.3 三级化矩阵式管理模式

为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各班级工作情况的透明度、实现班级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学生、班干部、辅导员三级化矩阵式管理模式。每个学生都拥有自身的岗位任务,在每个学习日后向相应班委或负责人汇报当日完成情况,由班委调查是否属实并做记录,辅导员每周会对各班同学进行抽查,结果作为学期末评优依据。在第二学期初,各班班委将对基础课成绩、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及本学期工作计划等方面向辅导员以及本年级所有学生进行公开汇报,并回答相应提问,各班班委在执行管理过程中接受学生代表的监督。三级化矩阵式管理制度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对班级工作的开展和改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3 完善自我管理制度

3.3.1 建立考核测评机制

实施大学生自我管理中注意加强后续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在以往的考核测评体系中,以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的主观评价为主,这种测评手段很容易造成公正性和民主性的缺失。自动化学院结合大学生综合测评方案制定出定性和量性相结合的原则,将综合测评体系划分为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评议和百分之七十的量化指标,班级对每个同学进行匿名测评打分,将平均分作为学生评议结果。而量化指标则是辅导员根据学生自我管理状况对“上课情况”、“科技创新”、“文体实践”、“公益活动”、“学术交流”、“寝室纪律”六个项目进行考核,每个项目0~10分不等。每个月将测评情况进行公示,保证测评体制的公平化。客观化、公开化、全面化的考核测评体系有效地激励了大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3.3.2 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以往的学生干部体系中,“终身制”占据了主流,这种模式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培养,也容易造成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自动化学院针对此种情况,在学院监督下,以投票方式通过《班干部轮换制》、《班干部选举办法》、《班干部工作条例》。此外,学生民主制定了《班级发展建设方案》、《课堂文明公约》、《宿舍文明规定》、《学生奖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条例,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管理。

3.3.3 推广学生助理制度

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工作能力出色、责任心强、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学生担任低年级辅导员工作助理和班主任助理,有效地缓解了管理力量的不足。自动化学院制定的《学生助理管理规定》从选拔条件、选拔程序、日常管理、工作情况考核和奖罚措施等内容进行规范。学生助理制度能够广泛、有效地开展,一方面在于优秀的高年级同学在专业知识、目标规划、实践活动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能够起到“导学、导管、导助”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助理同低年级学生不存在年龄代沟,两者能直接、有效地进行沟通。学生助理制度的推进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第7篇:小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自我管理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和发展,高校学生的管 理也面临重大变革,以往的“鞭策式” 的管理模式已经不 再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也不适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此,笔者认为在新时期应对高校学生实行自我管理,注重学生发展,尊重理解与关心鼓励学生,加强高校学生自制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所谓高等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在高等院校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阶段,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加强学生自制力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以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自我教育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一个学校的学生有较强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二是学生有教育自,对自己实行必要的教育手段;三是自我教育与他教不同,自我教育显得更实在,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现代高等院校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实行学校相关的强制性规章制度,而是将管理的这把手放在隐形地方,旨在强调学生自治,学校的一些制度只是用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学生自我管理在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渐渐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一面,具有显著的作用。首先,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主动性,增强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自我管理”是以大学生他们自己为主的管理模式,大学生扮演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两重身份,学生他们自己主动参与管理,又接受来自自己的管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其次,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独立性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实质上是学生的自我约束。在高校规章制度的监督下,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独立感,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第三、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自我管理”是一种软性的管理,在学生在学校制度的约束下,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从而有效地弥补了自身的不足,实现自我发展。最后,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如果能自我管理,更能积极地去开展校园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增强交际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也会有所加强。

二、管理工作中注意尊重理解与关心鼓励学生

1、尊重学生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尊重学生的各项权利并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管理条例,管理应以正面强化的激励方式为主,尽可能少用惩处措施,惩罚和处分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的人性化。大学生思想都比较活跃,突出表现在敢想、敢说、敢做上。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往往要求个性与独立,不愿意老师和家长过多的束缚。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发挥亲情作用,让学生在友好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管理。尊重学生的人格、意见、情感等。

2、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前提是理解学生。理解是开启人们心灵之锁的钥匙,是心理相容的一种表现。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者一方面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学生也希望管理者能够理解他们,认同他们的观点。理解是沟通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两者间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有利于双方的亲情沟通,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才能迎刃而解。

3、实行亲情管理的必要条件关心学生。关心学生就是对学生的合理需要,通过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来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高校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进行指导与帮助。要经常与学生沟通,解除学生的思想负担;关心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对贫、特困学生的生活,及时给予“助、补、贷、免”和勤工俭学的照顾;要关心学生的权利,在奖学金评定、先进评选、党员发展等方面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等。通过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进行过程管理,激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从利于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角度、从关心学生各个层面需要的角度出发。

4、实现学生管理的关键是鼓励学生。管理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错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境下不能用“刚性”的管理手段打击他们的自尊,而应在保护其自尊的前提下,耐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管理者需要很大的耐心、爱心、信心、恒心,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关怀,以逐渐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评估每一个学生时,不能过于量化。同时,成长需要鼓励,这是实施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应针对不同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背景和不同个性特点等,采取与之相宜的激励措施和手段,使学生在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动力,从而把管理的意志变为自觉行动,更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三、管理工作中要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及学生的发展

1、如今因社会环境、学生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等,当前很多高校的学生是非观念差、利害难辨,对他们的最有效办法是多加以引导、少对其进行批评。这样的管理工作既尊重了学生,减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又可使他们自己明辨是非,分清利害,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当有学生旧病复发或犯了新错误时,管理者先不忙给予对其进行批评或警告,而是要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分清利弊、揭示危害,让学生能够去自醒、自悟。从而达到以引代批的目的。

2、学生在学校不论是在学习中、生活中、学校团体活动中,如今“90后”的学生都有表现与展示自我个性的特点,当学生有在不合适的场合表现自己的才能或其他动作时,学校管理者不是马上给予学生阻止与批评,面是首先要肯定其表现出来的才艺,再根据场合做正确引导。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不使他们在公众场合尴尬、难看、出丑,使学生在一种和缓的气氛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受到合适的教育,更达到了以赞代贬的效果。

3、良好的服务不分在任何场合,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人类心理的和生存的需要。管理者在学校要创造出条件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既是一种人文理念的最好体现,又是可以起到对学生暗示的作用,以达到对学生的某种要求或标准,使学生能自觉、自愿地在学习中、生活中去约束自己、管理好自己,最终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从而达到以服务代要求的管理目的。

4、每个学校中都难免有又差生,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寻找与发现双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是要降低对双差生的“标杆”,二是要手持显微镜对观察又差生。降低“标杆”就是对双差生适当降低要求,通过对又差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手持显微镜就是要看到双差生中那怕是最小的优点和进步,管理者都要适时给予鼓励、表扬,使其感到别人对自己非常尊重与重视,肯定与赞赏,因为被人尊重、重视、肯定、赞赏都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四、学生自我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高等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渐渐将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一面,在高等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具有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首先,高等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增强学生自己去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自我管理”是以大学生自己为主的管理模式,大学生他们自己扮演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身份,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管理,并又接受来自自己的管理,这在高等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其次,高等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独立性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实质上是学生的自我约束。在高校规章制度的监督下,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独立感,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至于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对工作负责等等。

再次,高等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自我管理”是一种软性的管理模式,学生在自我管理与学校制度的约束下,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地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自我发展。

最后,高等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去实现自我管理,更能积极地去开展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从而增强他们自己的交际能力,同时,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会有所加强。

总之,在高等院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有效实行大学生的自我管理,高校的全体师生都必须要意识到自我管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将来的工作中都非常重要。通过在班主任、辅导员或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指导下和学校一些相关制度的约束下,要充分去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通过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使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威.浅析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

[2]汤桂香.论“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

第8篇:小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职业生涯 自我规划 管理

一、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概述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生活中的一切和工作职业相关系的行为和活动,以及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所有阶段及过程。而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特殊的阶段,具有鲜明的特点。从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来说,高校大学生属于职业生涯的培训阶段,主要是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认识、规划和探索,个人通过学校、社会活动及各种工作实践,形成科学的、合理的自我观念及职业角色,对选定的未来职业进一步的修正和能力提升。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客观的、理性的认识自己的能力、人生观、价值观及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深入的了解社会上各个行业、各种职业、社会环境的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经过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进行自我修正,从而有效地提升在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中所需要的决策和应变能力,发展规范的、科学的、合理的个人职业生涯理论,并且制定有效的、可行的实施方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理论规划,有效地培养职业知识和职业观念,丰富未来职业发展的工作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在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意义

根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自我、对自我职业期望的理解等方面,在方法技巧上表现欠佳,因此,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中最美好、最珍贵的时光,学生正值青春年华,短短几年,显得尤其宝贵,经不起折腾和浪费。因此,大学生要在大学期间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使大学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在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中,首先要认识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如何进行自我发展,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经过对自身的条件、所学专业的特点的优劣势、就业形势以及社会需求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与研究,确立一个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一目标,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提升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在大学生活过程中有目标、有计划地发展,避免和消除了学生在大学时期漫无目标、得过且过的生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

2.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现在在校园网站上流行一句话:有时候人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高校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设计出一个明确的职业方向和奋斗目标,然后就要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前进,所以说,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对大学生具有激励的作用。大学生在自我规划的过程中,分阶段分步骤不断地向规划出的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发展,激励学生自觉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学习动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力。

3.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鞭策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充分体现了高校以生为本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的原则,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中找到合适的发展目标并且为之不断地奋斗。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滋味,树立了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信心和乐观心态,对学生走入社会、实现个人理想、发展职业生涯具有鞭策作用。

三、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首次制定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而且在校大学生还没有真正地步入社会,所以在制定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目标不明确。有许多高校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学习的专业,因此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对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感到迷茫,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在入学前自我认识不足,选专业时缺乏对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的考虑。因此,在大学时期对专业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甚至出现厌学现象,沉迷于与学业无关的事情中,这就直接导致大学生在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时出现了目标不明确的现象,不利于以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

2.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对职业的抉择能力不足。一些高校大学生因升学压力等因素,在大学所选择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现偏差甚至大相径庭,因此在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中对未来职业的抉择出现了迷茫和犹豫,既想坚持自己喜欢的职业又想做专业对口的职业,缺乏对未来职业的抉择能力,严重地影响了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合理性。

3.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中执行能力差。目前,高校大学生主要是90后,这一代人普遍具有依赖性强、过分追求自我、做事目标不明确等特点。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娇生惯养中长大,做事情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差,因此在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中的执行力差,做事不分主次顺序,没有时间概念,控制力差,是阻碍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实现科学、合理的重要因素。

4.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中价值观不合理。大学生在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中,对自身及职业的认识不足,对职业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在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及择业态度中,大部分学生的职业选择基础是发挥个人专业特长和实现自我发展,因此对职业的期望值较高。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现实出现较大的偏差,不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四、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和管理

基于当前的时代特征,针对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在校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认识自我,树立崭新的思维理念。认识自我是高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基本前提。首先要对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有所认识,性格和爱好也是职业选择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还有对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有明确的认识,专业水平的高低是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还要明确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指大学生的生存方式问题,人生价值和意义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观能够影响职业发展的好坏。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崭新的思维理念,确立规划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在规划中能够扬长避短,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树立目标,把握具体的规划要素。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主要是由职业理想、发展过程和执行策略等要素组成,其中职业理想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核心,它是由学生根据自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知识技能为主要依据得出的比较科学的、合理的结论,也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生活方式、学习动力的决定性因素。它有效地弥补了大学教育的缺失,使学生在学习上具有极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质量,是职业生涯规划具体实践的行动指南针。

3.循序渐进,遵循科学的规划原则。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中,不仅要正确地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技能,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也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社会因素。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中,要客观地认识和分析社会环境,以及环境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对规划方案进行及时地、合理地修改和完善,遵循科学规划的原则,循序渐进,才能更好地实现的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发展目标。

4.具体实施,实行有效的生涯管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不是纸上谈兵,只有理论而不付诸实践。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在社会上,用人单位往往对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格外青睐,而一些大学生就是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被淘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拥有高学历却被工作经验丰富的低学历者打败。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勇于实践,可以利用寒暑假或周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将职业生涯规划付出行动,实行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以增长见识和才干,丰富自己的视野,更加了解社会企业的需求,增强在未来求职中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对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计划,是为以后的职业生涯而建立的职业方向、发展阶段、行动实践的具体方案。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今,高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和管理,制定适合自身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的规范的职业规划,是学生提高就业力、竞争力的实际需求,对大学生实现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开一扇成功之门。

参考文献:

[1]沈道海.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1:38-39

[2]熊艳.论高校学生的自我规划及其管理.教育与职业,2008,9:149-150

[3]杨红艳.关于就业难形势下在校大学生自我规划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31

[4]吴萱,董俊.大学生自我规划、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8

第9篇:小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高校学生的成才关系到整个国民教育水平的高低。然而, 高校学生的管理也渐渐成为社会上炙手可热的话题。笔者认为对于高校学生的管理, 应该坚持学生自我管理为主, 高校的监督为辅。这不仅是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总体目标的外在需要。本文着重介绍了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及如何实现自 我管理, 提出了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新理念。

当前,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和发展, 高校学生的管 理也面临重大变革, 以往的“鞭策式” 的管理模式已经不 再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 也不适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 要。在此, 笔者认为在新时期应对高校学生实行自我管理, 加强高校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这不仅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的客观要求, 也是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什么是“自我管理”

所谓自我管理, 就是在高校学生接受教育阶段, 在提 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加强学生自制力的前提下, 让学生进 行自我教育, 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自我教育包含三个方 面: 一是一个学校的学生有较强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是学生有教育自主权, 对自己实行必要的教育手段; 三 是自我教育与他教不同, 自我教育显得更实在, 更符合学 生的实际需要。 现代高校实行学生自我管理, 是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不实行强制性的规章制度, 而是将管理这把抓手放在隐形 地方, 强调学生自治, 学校的一些制度只是起到一定的监 督作用。

二、学生自我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自我管理渐渐成为高校学生管理重要的一面, 具有显著的作用。

首先, 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主动性, 增强解决实 际困难的能力。“自我管理” 是以大学生为主的管理模式, 大学生扮演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重身份, 学生主动参与管 理, 又接受来自自己的管理,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其次, 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独立性品质, 增强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 实质上是学生的自我约束。在高校规章制度的监督下, 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独立感, 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 对自己负责, 对他人负责, 对社会负责。

再次, 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自我管理” 是一种软性的管理, 学生在学校制度的约束下, 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 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 有效地弥补自身的不足, 实现自我发展。

最后, 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 力。学生如果自我管理, 更能积极地去开展校园活动, 丰富 文化生活, 增强交际能力, 社会实践能力也会有所加强。

三、高校学生实行自我管理的实践途径

(1) 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 加强对“自我管理” 的认识

高等教育不断普及的同时, 高校学生管理正凸显一些 问题。比如说, 学生管理仍实行一种强制性的管理模式, 学生只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自 我发展; 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 包括班主任、辅导员 整天都在忙于日常事务, 或从事自己的工作, 没有时间去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不知道学生的真正需要, 把握不了 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学校领导对学生工作不够重视, 整天忙于学校大大小小的事务中, 把学生管理置之度外; 有的高校不断修建新的校区, 后续的工作没有跟上, 对新 校区的学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不闻不问。

以上的这些情况, 在很多高校都很常见。然而, 这种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高校管理, 因此学校 学生管理者必须转变这种观念, 接受新思想, 树立以学生 为主体的学生自我管理理念。

(2) 创造大学生自我管理环境, 实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环境的作用对一个人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环境包 括人和物两方面。大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是建设文明校园 的主力军。高校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 才能 建设文明校园,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宿舍是学生主 要的生活场所, 因此, 宿舍氛围的营造是一个重要方面。 合理良好的宿舍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发 挥巨大作用; 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 保持教室的安静是每 个学生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

(3) 制定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些制度, 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要使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就必须有相应的制 度来约束。实行自我管理, 并不意味着放任自由, 而必须 有一些制度作为底线, 否则, 难以把握大学生的发展方向, 违背高校人才培养的初衷。因此, 相关制度的建立, 对于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起着一定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总之, 要想有效地实行大学生自我管理, 高校全体师生必须意识到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班主任、辅导员或学 生管理工作者的指导下和一些相关制度的约束下, 充分挖 掘学生的潜力, 增强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在自我管理中全 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纬明, 余达淮, 曹菱红, 姜晓平.高等教育管理. 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4.

[2] 王威.浅析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辽宁教育行 政学院学报,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