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马说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又删了12个人,节约了94M的空间!不要让拉黑你的人占用你的空间,您也试试吧!复制我的消息,找到微信里的设置,通用,群发助手,全选,复制粘贴消息发送就行,谁的名字变色了,删掉就行!”这样的信息你收到过吗?市民赵先生近日收到了几十条类似的清粉信息,被弄得不胜其烦。
其实,这样的测试方式不仅达不到验证目的,还容易引起朋友的不耐烦和反感。市民陈女士就差点得罪了整个朋友圈。
现象:每天收到清粉信息
最近,赵先生每天都被几十条内容雷同的微信“清人”信息轮番轰炸。“每次收到这样的测试都觉得好尴尬。真正的好友不会随意拉黑你,除非操作失误;不是真正的好友,拉黑了又何妨?何必这样盲目去试探?”
收到类似信息,赵先生也是分类型处理。如果消息是普通朋友发来的,就只当没看见;特别好的朋友干这事儿,那就直接表达不喜;若是好久不见又没联系的人如此试探,那他会直接把人“拉黑”,彻底不让对方占自己的空间!
重庆大学的王同学说,这类测试性的消息发出去的一瞬间,也决定了你给微信好友贴上了怎样的标签。“发这种消息的时候一般不会全部群发,肯定是按标签走,家人、闺蜜肯定不会发,同学、老乡就多半会试试!”这样一发,对方看到后再一多想,那友谊的小船肯定说翻就翻。
尴尬:发出去被朋友鄙视
不过,同样在一天内收到数条“清人”消息的李先生却已习以为常。他说,这样的测试消息似乎是阶段性的,最近又比较密集了,而且内容还会不断更新。“不要让拉黑你的人占用你的空间”这样的内容算是比较客气的,更简单粗暴的是“清‘僵尸粉’,勿回!”。
李先生说,自己最初收到类似消息的时候很好奇,也想抽空试一下,但又怕骚扰到朋友,就一直没有“跟风”。但他觉得,发这些消息的人并没有恶意,而且长辈居多,也犯不着生气,一笑置之,或者回个表情符号让对方安心就可以了。
陈鑫曾经也将这个信息在朋友圈里群发过,“发出去没多久,两三个性子比较直率的朋友就直接私聊我,完全没有给我好脸色看。”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博导曾润喜认为,这种微信“清人”信息的出现及其频繁转发,是很多人在使用新媒体时缺乏深入思考所致的。“由于微信或者QQ,主要是依赖其在现实社会中构建的社会网络关系,近似于一种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人际传播,人们偏向于相信自己的朋友。当有朋友发来这样的信息后,自己也会相信这种方法是有用的。”
验证:清粉信息是假的
为了证实真假,记者请一位好友配合,让她先把记者拉入黑名单,然后记者按照提供的步骤进行群发,看是否会出现微信传言里的效果。操作完成后,好友的确没有接到记者所发的消息,但记者也没有接到该好友的拒收消息,或是“某某已经将您列入黑名单”的提示。
不过,当记者单独再次给该好友发送信息时,系统则提示“消息已发出,但被对方拒收了”。
事实上,微信的群发功能并不能检验对方是否已把你拉入了黑名单。群发属于系统消息,只要对方在你的微信好友列表里,你都能给其群发消息,但系统并不会自动回复对方是否已接收信息。只有当对方主动回复该条群发微信时,我们才能确定朋友收到了信息。
巧借“群聊”功能验证是否被“拉黑”
如今,微信的群发功能已经被证实不能起到清理“僵尸粉”的效果,大家可以就此收手了。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在不打扰朋友的情况下,也能测出对方是否把自己给“拉黑”了呢?其实是有的!
第一步:点微信首页右上角的“+”,选择“发起群聊”。
第二步:选择你想测试的目标好友,然后点击“确定”,即可跳到群聊界面。
第三步:群聊界面上方出现“某某拒绝加入群聊”或者“请先向某某发送朋友验证申请”的系统提示消息,那么“某某”就已经“拉黑”或者删除你了。
文言虚词虽然数量少,但使用频率较高,用法比实词更灵活,语法功能也比实词强,对其了解和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而要读懂文言文,正确理解实词的含义很重要,了解虚词的用法也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在中考试题中,虽未将文言虚词作为重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普遍的。
在古代汉语中,实词与虚词的划分与现代汉语中的分类不同。古汉语将具有实词属性的代词归入虚词范畴之中,我们在学习运用时,仍然沿用古代遗留下来的传统提法,这一点希望同学们注意。还须注意的是,对虚词只是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里的“常见”是针对虚词在浅易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而言的,也就是说,是我们在学习中常接触的一些词。
在未来的中考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呈现出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而不再考查那些烦琐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综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点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第三点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次朗读,体会语气,再判断其意义。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在运用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4类:第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是“之、其、以、于、而”。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5个,结合具体实例简要分析其用法。
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做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做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做实词)
其
1.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做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人称代词,代人,做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做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人称代词,代物,做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6.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做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做实词)
而
1.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等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在意义,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于
文言文中“于”一般做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意。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典例解析】
[例1](2009德州卷)下列语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3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桂为饵B.皆以美于徐公C.错以银碧D.醒能述以文者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以”的用法。A、C、D中“以”均为介词,含有“用”的意思。B句中“以”意为“认为”。答案为B。
[例2](2009潍坊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人非上智,其孰无过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①惰慢则骄,孝敬衰焉 ②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C.①以善小而忽之不为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①戒于小恶,终无大庚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解析]此题分别考查了文言虚词“其”“则”“以”“于”的用法。答题时要根据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情况分析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找出用法相同的一项。A项①句中“其”为副词,表反问;②句中“其”为代词,意为“他”。B项①句中“则”为连词,表因果,含有“就”的意思;②句中“则”为连词,表转折,意为“却”。C项两句中“以”均为连词,含有“因为”的意思。D项①句中“于”为介词,指明对象;②句中“于”为介词,意为“比”。答案为C。
[例3](2009义乌卷)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B.长跪而谢之曰C.辍耕之垄上D.小大之狱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之”的用法。A句中“之”为代词,相当于“这件事”;B句中“之”为代词,指某个人,即被“谢”的人;C句中“之”意为“到”。答案为D。
[例4](2009黄冈卷)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②辄以水沃面
D.①余则袍敝衣处其间②其如土石何
[解析]此题分别考查了文言虚词“而”“之”“以”“其”的用法。A项①句中“而”为连词,意为“却”;②句中“而”为连词,意为“就”。B项①句中“之”为助词,作用是取消独立性;②句中“之”为动词,意为“到”。C项两句中“以”都是介词,意思均为“用”。D项①句中“其”为人称代词,意为“他们的”;②句中“其”起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答案为C。
[例5](2009扬州卷)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其真无马邪
我哥的朋友是某电脑售后服务的客服人员,外国的客户也都往他们那打电话。
一天他来我家给我讲了个故事:一个客户打电话,他问:“你哪里?”客户:“河南的。”“河南哪里的?”客户:“阿姆斯特丹……”他:“河南哪有这么长名字的地方?”于是客户怒了:“我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
江南style
我们英语老师要求我们每人练一首英文歌,说是能提高口语能力。
我们就在那儿练。中午吃完饭,我同桌说:“我唱,你给翻译。”我同意了。
娘啊,那家伙开口就唱了一句:“欧巴,江南style!”
我瞬间被雷得外焦里嫩……
神一样的同学啊,你确定这是英文歌曲?
红茶
今天回宿舍,看到舍友泡面,泡好了他拿着冰红茶往里倒,我说:你这吃法真牛!
他告诉我很好吃的,随后吃起来。
当时口渴,我拿起那瓶冰红茶就是一大口,结果……里面是醋!一大口啊!
对诗
老师问:“同学们,春风杨柳多少条啊?”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是无数条,有的说千万条。
老师摇摇头:“同学们,错了,春风杨柳万千条。”
接着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六亿神州怎么尧吗?”
学生又纷纷举手作答。有的说是上下摇,有说使劲摇的。
老师又摇摇头:“又错了,同学们,六亿神州尽舜尧。”
二娃
小时候,我在乡小学住读。
一天,教室门口站着一个穿着土气的农村妇女。
我们老师问她找谁,她说:“给二娃送几斤大米。”
老师转过身问:“谁是二娃?”
教室里安静极了。老师觉得有必要做一下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于是生气地说:“狗不嫌家穷,儿不嫌母丑……”
寂静之后,在我们班后面坐着听课的校长站起来,走出教室接过了大米……
如此牛的自我介绍
一、教给学生主动权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纵观教材中的文言文本,大都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领悟老师提出的问题或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此过程中,老师只作点拨,解疑,这样的课堂就如一塘春水,时时泛起闪光的水花。在我讲授《马说》这一课时,文章中出现了许多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按常规教学,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有“食”、“见”、“材”、“邪”,词类活用有“辱”、“尽”、“千里”、“策”这四个,而古今异义词没有出现。但是同学们在自主学习中,除找出了以上的,还找到了许多其他的词。并且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发言,补充不足,从他们的作为中我看到了学生自己努力后的微笑,这一笑包含了孩子们的自信,努力和成功的滋味等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从自己的动手、动口、动脑中学到了知识,养成了习惯,文言文教学也因此活起来了。
二、 开展多种竞赛活动
一、辩明词性
如果词性不明,便难以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如“其”,通常情况下作代词,代替上文中已经出现的人、物或事。如: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欧阳修《卖油翁》),是人称代词,代“卖油翁”;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是指示代词,意思是“其中的”;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则是助词,意思是“大概”,表示推测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也是助词,表示期望,用来加强语气。
二、确定成分
即掌握每个虚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看它在句子中做什么成分,以便确定如何翻译。如“之”作助词时,处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之”就是这种用法;而在“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中,则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三、掌握规律
如“也”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末,也用于句中。用在句末多表示判断、解释和说明,用在句中则一般表示语气的舒缓或停顿。又如“以”,什么时候作连词,什么时候作介词,也是有规律的:以+动词,“以”是连词,在“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以”就是连词;以+名词/代词,“以”是介词,在“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中,就是介词,意思是“按照”。
四、语境推断
结合上下文语境,判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的意义与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结合运用文义理解和句法分析两种方法。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则”是连词还是副词?从分析语法入手,可知后文“国恒亡”是假设的结果,那么“则”就是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如果”。
五、熟悉典型实例
把典型实例,作为对照比较的参照物,推论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如:已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中,“以”处在后一分句句首,是表目的的连词,意思是“用来”,可推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处同上)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这些句中的“以”也是表目的的连词。
六、注意特殊现象
文言文中虚词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这里略讲两种:
1.兼词。兼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不同的词类。这类词要掌握两个:一是“诸”,二是“焉”。
先介绍“诸”。它是代词“之”和介词的“于”的兼词,兼有“之于”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之”可代人、事、物和处所,“于”介绍出与动词有关的对象、处所等。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诸”相当于“之于”,“之”是代词,代“土石”,“于”是介词,介出处所“渤海之尾”。这句话意思是: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和隐土的北面。
再说一下“焉”。它是介词“于”和代词“之”或“此”的兼词。如“复到舅家问焉”(王安石《伤仲永》),“焉”相当于“于之”,“于”表示问的对象,“之”代“仲永的情况”。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又到了舅舅家,问到仲永的情况。
2.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有时两个虚词连用,有时是三个虚词连用。如“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籍”、“第”、“令”是三个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连用,都是“即使”的意思。
七、关注古今变化
大致有四种情况:①少数沿用下来。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中的“然后”,今仍作“然后”,意思没有变化。②古义完全消失。如作发语词的“夫”、“盖”,起停顿作用的“者”,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的“之”,等等。③用法发生了变化。如“所以”,在古文里表示原因或凭借,现在则表示结果。又如“也”,在古文里作助词用,表示陈述、判断、停顿等语气,在白话文里则作副词用,表示同样、并行等意义。④改用别的词。如“于”字,在古文里能起多种介绍作用,现在则分别用“在”、“向”、“到”、“对”、“从”、“同”、“给”、“比”、“被”等介词代替;语气助词“矣”字,现在一般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吗”、“呢”;结构助词“之”,现在一般改用“的”,等等。
考场演练
一、语气助词“也”,常用在句末表示:A.判断;B.陈述;C.疑问;D.感叹。指出下列句末的“也”各属于什么语气。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②其真不知马也( )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忠之属也( )
⑤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二、选择“以”字的正确义项,填入下列句后的括号。
A.以为,认为B.把、拿C.因为D.凭借E.来F.以至G.同“已”H.用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④固以怪之矣
⑤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⑥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⑦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⑧以刀劈狼首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语气词可用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词来替代,并说明它们所表达的语气。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苛政猛于虎也。()()
③甚矣,汝之不惠。()()
④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⑤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⑥然足下卜之鬼乎!()()
⑦嘻,技亦灵怪矣哉!()()
⑧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⑨此教我先威众耳。()()
参考答案
一、①B,②D,③C,④A,⑤B。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12-01
学习文言文是为了打好学生的古代文化的根基,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初中文言文教学是学好文言知识的最关键环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以诵读教学为主要方式,以理解文言文大意为基本学习任务,在精当、好懂的前提下学习文言常识和文言词汇,在词句篇章的积累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1 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文言文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要注重诵读,可使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首先,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尤其要读准,在诵读中正字正音。文言课文中生僻的字较多,这类字要能认会写。而那些多音字、通假字,读音特殊,务必读准。比如文言文《马说》“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这里的“食”念shí,就是“吃”的意思;而《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这句中的“食”则是“拿东西给人吃”的意思,是动词,念去声si。再如《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这里的“王”念去声wàng,是动词,当“称王”讲。
其次,在诵读中学会断句。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千里”,读的时候,“地”后面应停顿一下,因为这里的“地方”不同于今天的“地方”,它是两个词,“地”是土地,“方”是方圆,指面积。再如文言文《狼》“其一犬坐于前”,读的时候,就应在“一”后面停顿一下,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前面。如果在“犬”后面停顿,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其中一条狗坐在(屠夫)前面。这是不了解“一”字后省略“狼”字,“犬”字是名词用作状语而造成的误读。
再次,在诵读中读出一点语气。主要是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这四种语气。判断语气的根据主要是文意,也要看用了哪些虚词。这一条有一定的难度,在起始阶段教师无妨作一点示范性的说明。
最后,一定要在课上争取达到成诵或基本成诵。第一,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把诵读的指导跟疏通文意结合起来,要在读中求解,以解助读;第二,教师要讲得精炼,凡是不该讲的或不需要讲的都不讲;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科学背诵。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教师要范读,必要时还要领读;学生要有集体朗读,还要有个别朗读;可读全篇,亦可读某几段、某一段,还可读某几句、某一句。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常进行这样的朗读背诵训练,自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在课堂上成诵或基本成诵,提高学生诵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2 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才能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现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一种过分强调熟读,不管懂不懂,背了再说的教法,效果并不好。比如说,只串讲课文大意而不落实字词句,甚至只对照教参的译文讲一通,讲完之后就是读,就是背,至于文章中字词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一点也不知道。这样的读法,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就没有多大帮助。
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不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它只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增进文言语感的一种训练方式。翻译可以全面集中地训练对实词意义的确认,对虚词功能的把握,对句子语气的理解,对提高现代汉语表达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大家都知道,文言文的翻译有三项翻译原则:“信、达、雅”,所谓“信”,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要准确;所谓“达”,指译文的表达要通顺、晓畅;所谓“雅”,则指译文的语言要典雅,能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的翻译采用六字法:留、删、扩、换、补、调。课堂上教师最应该做好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不断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增强学生学习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和句式
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从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看,主要是语法和词汇方面,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词汇,最难的也是词汇。因此,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威后)乃进而问之①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②,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③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选自《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注释】①进而问之:进一步问使者。②食(sì):给……吃。③业:成就功业。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 )
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不以物喜)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D.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补不足)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这个人(他)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
3.概括【甲】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4.【乙】文既体现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又体现了她选拔贤士的标准。请从【甲】文中找出与之相照应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参考译文】齐王派使者来问候赵威后。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还没有成就功业呢?叶(音shè)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安宁,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
二、(2015·铁岭)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5~8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庆历三年,轼①始总角②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节选自苏轼《范文正公集叙》)
【注】①轼:苏轼自称。 ②总角:指童年。
5.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B )
A.在洞庭一湖 而不一见其面
B.予观夫巴陵胜状 轼从旁窃观
C.或异二者之为 吾得其为人
D.览物之情 读之至流涕
【解析】A项的“一”,前者是“全,都”;后者是数词。B项的“观”都是动词,“看”的意思。C项的“为”,前者是“心情”;后者是动词,译为“做”。D项的“之”,前者是结构助词“的”;后者是代词,代指范仲淹的碑文。
6.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怪,把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
7.结合甲文内容,概括乙文中“先生”称范仲淹为“人杰”的原因。
范仲淹有着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或:范仲淹有着忧国忧民、无私的精神品质)
8.乙文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敬仰和终身不得一见的遗憾、悲痛之情。
第一、创新教学模式,确立重点、难点并加以突破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的文言文教学过程都是一种固定模式。即:作者简介——写作时代——背景简介——朗读全文——词句疏通——逐句逐段翻译——课文内容及主题分析——练习。这种传统模式首先它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学生机械的接受,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容器,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会索然无味;其次,这种模式它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教师灌输,教学中,老师“两支粉笔一张嘴,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没有求知的主动性,这种教法远远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文言文教学可先预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让学生课前了然于心。课中,由学生分组讨论(可借助辅学习资料及课文后的注释)得出相应答案,再让全班学生相互交流,提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一一解答,重点问题着重答,难点问题突出答。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使学生体味到了文中之情,领悟到了文中之道,这才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美好境界。我的教学模式是:“预设目标——分组讨论——组组交流——提出问题——教师解答。”这一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照顾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第二、强调文言文的诵读,体味文中之美。确立重点、难点并加以突破
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读,”“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为主的。阅读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却每每发现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缺乏对话,学生的“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已的、自由的体验被简单乏味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空间被极大的限制在课内有限的选文中。因此,文言文教学需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充分关注,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美点,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的理解认识转化。教材配套的朗读磁带效果较好,课堂上可采取这种配音听读,特别是教学那些短小幽默的抒情小品,更适宜。以《陋室铭》为例,在优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聆听此铭,更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情,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全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为强化这种感受,可重复播放,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的体会,调动起自已的情感体验与想象。以作“心灵沟通。”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来感受美点。
我们要让课堂活动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朗读、自主鉴赏、自主审美活动。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通过朗读去品味语言文学的诗情画意。对文言文精彩片段的欣赏上,尤其要加大学生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有品读的意识和方法,在学生听读、朗读、议读、品读过程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利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确立重点、难点,并加以突破
关键词:比喻翻译方法《二马》言语幽默概论一、引言
言语幽默普遍存在于日常交流及文学作品中。国内外学者从修辞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言语幽默进行了多维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使用双语平行数据库这一客观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为数不多。[1][2]此外,修辞手段是汉语幽默最直接的表现形式[3],而单从修辞角度研究言语幽默又不全面,本研究将修辞与“GTVH”这一语言学理论相结合,弥补了这一不足。本数据库的汉语语料来自《二马》[4],英语语料为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译本Mr. Ma and Son[4]。《二马》是老舍幽默比喻形成阶段的标志[5],外文出版社有比较悠久的海外出版经历[6]。通过检索发现,含有比喻的幽默语段共102条,占所有幽默语段的50%多,因此比喻是《二马》中言语幽默最主要的触发机制。
“GTVH”是语义脚本理论的修正。该理论的两个核心内容是幽默生成的六个参数和幽默相似度测量系统。六个参数包括语言、叙述策略、对象、语境、逻辑机制和脚本对立。语言(LA)包含文本各个层面的语言成分;叙述策略(NS)指幽默所体现出来的叙述结构;对象 (TA)是取笑的对象,即笑柄;语境(SI)是笑话的道具;逻辑机制(LM)包括言语逻辑机制和非言语逻辑机制。六个参数中TA和LM为可选参数,其他四个为必要参数。[7]
这六个参数呈现出层级排列,构成了幽默相似度测量系统。它们在层级中的排列如图1所示:
图1:
SOLMSITANSLA
在上图中,越处于右边的参数越具体,幽默生成的能力越弱;反之,在层级中越处于左边的参数,幽默生成能力越强。测量系统对评价原文与译文的差异及幽默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意义。
汉语的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是通过比喻词直接、明确地指出两件事物或观念的相似性,一般是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暗喻则是通过事物间的潜在联系而非比喻词来描写事物间的相似性,一般由本体和喻体构成;借喻则是只出现喻体的比喻。英语中的比喻有“simile”和“metaphor”。“simile”即汉语的明喻,“metaphor”则包含隐喻和借喻。
二、言语幽默中比喻的翻译方法
通过对数据库中的语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幽默语段中比喻的翻译方法有五种:直译、意译、换译、合译和省略,各种翻译方法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图:2:
(一)直译
直译指源语和译语的形象和语义一致,译文完全忠实于原文。直译也是本数据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翻译方法。请看例(1)。
(1)ST简直的他可以算一本带着腿的“中国百科全书”。(P20)
H{SOLMSITANSLA}
TT He could literally pass for a walking encyclopedia of China.
H{SOLM< juxtaposition>SITANSLA}
汉语幽默是由“伊牧师”和“中国的百科全书”这两个现实中不协调的对立脚本造成,暗喻是这两个脚本的触发机制。译者将“中国的百科全书”直译为“ encyclopedia of China”,由于“百科全书”这一概念也存在于英语国家,使译文保留了原文的脚本对立及其他五个参数,因此原文的幽默在译文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但是直译并不能使所有含比喻的幽默传递到译语中,在本数据库中有两例,占0.03%。数据分析表明直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翻译方法。
(二)意译
意译指译文在语言上与源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象征意义与原文一致。意译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翻译方法。
(2)ST马老先生把这几个字说得真像音乐一般地有腔有调。(P144)
H{SOLMSITANSLA}
TT Mr. Ma said in a singsong voice.
H{SOLMSITANSLA}
本例是嘲讽老马说话的样子。“话语”和“音乐”在性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作者通过“像”这个比喻词把“话语”直接比作“音乐”,达到了幽默的目的。通过意译,译文的修辞手段由明喻变成了暗喻,在语言方面也作出了一些调整,“像音乐一般的有腔有调”翻译成“in a singsong voice”(抑扬顿挫的声音)。虽然如此,译文的SO还有其他参数仍然存在,因此原文的幽默传递到了译文。
在数据库中,通过意译成功地传递原文幽默的语段占53%,从数据看来,意译比较容易造成幽默的丢失。
(3)ST扯着小闷雷似的嗓子喊“打倒资本阶级。”(P2)
H{SOLMSITANSLA}
TT They thundered out in raspy voices,“Down with the capitalists!”
NH{SOLMSITANSLA}
明喻是汉语幽默语段的触发机制,用“雷声”修饰人的声音会违背我们正常的认知,也就激发了汉语语段的幽默特性。在译文中,“thunder out”这个词组本来就有“大声叫出”之义,造成SO的消失;原文的修辞手段在译文中也不复存在,幽默也随之消失。
(三)换译
换译也就是用目的语中的概念替换源语中的概念。我们发现汉语的有些固有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中能够找到相似的表达方式,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换译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翻译方法。
(4)ST女的鼻子上有三个星点儿,好像骨牌里的“长三”。(P40)
H{SOLMSITANSLA}
TT Someone told Ma that his intended had three moles on her nose that looked like the dots of "Three" domino.
H{SOLM< juxtaposition >SITANSLA< Figurative word (the dots of “Three” domino)>}
“骨牌”是牌的一种,“长三”是有三个点的牌,老舍用这样的一种牌比喻和老马相亲的女人,达到了嘲讽该女人长相丑陋的目的。“骨牌”和“长三”均属于汉语本源概念,直译会对译语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译者将“骨牌”译成“domino”,同时还译出了“长三”的特点――the dots of "Three",如此目的语读者就能够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通过分析发现,本数据库所有含比喻的幽默语段通过换译的翻译方法均保留了原文的幽默。
(四)合译
合译指翻译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翻译方法。这种翻译方法能够弥补一种翻译方法的不足,达到完善译文的目的。
(5)ST恰好不让黑白眼珠像冥衣铺糊的纸人儿那样死呆呆的黑白分明。(P8)
H{SOLMSITANSLA}
TT The contrast in his eyes wasn't as stark and simple as the black and white irises of paper figurines burned for the dead.
H{SO< actual VS. non-actual (eyes of Ma Wei VS. irises of paper figurines burned for the dead) >LM< juxtaposition >SI< context >TA< sth concrete (Ma Wei) >NS< statement(metaphor) >LA< figurative word (as...as) >}
本例描述的是马威的眼睛如冥衣铺糊的纸人儿那样死呆呆的黑白分明。“冥衣铺糊的纸人”是汉语所特有的,属于本源概念,如若直译,不能够传递原文的幽默。译者在翻译中还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译出了其用途,这样译语读者就能够领会作者的意图,体会话语中的幽默。数据分析表明,四个合译的例子都成功地保留了源语的幽默。
(五)省略
省略即省略原文中的部分内容。
(6)ST他写的是个“美”字,温都太太绣好之后,给钉倒了,看着――美――好象“大王八”三个字,“大”字拿着顶。(P342)
H{SOLMSITANSLA}
TT He'd written the character for "beautiful" and Mrs. Wendell had embroidered it well enough, but she tacked it on upside down to make it read:" beautiful".
NH {SOLMSITANSLA}
“美”这个汉字倒置后像“大王八”是汉语语段的幽默所在,这一部分在译文中并未体现出来,也就造成了译文失去了原文的幽默。在本数据库中省略共使用4次,这四次均导致了幽默的消失。
三、结语
研究结果显示,汉语幽默比喻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以直译最多;意译次之;换译、省略和合译所占比例较小。其中译文幽默保留的比例依次排列为换译/合译>直译>意译>省略。从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幽默保留比例与翻译方法所使用的次数无关,但是还是能够显示翻译方法的使用频率基本与幽默的保留程度成正比。因此笔者建议在翻译含有比喻的言语幽默语段时,要充分考虑修辞手段和SO的保留,只有保留了原文的SO,才能够保留原文的幽默。在翻译幽默语段时,换译和合译是比较好的翻译方法;其次是直译;再次是意译,意译可以传递源语的意义,但是可能造成SO的消失,最终导致译文幽默的消失;最后考虑的是省略,省略最可能造成译文SO的消失。
参考文献:
[1]昌根花.国内幽默的语言学研究综述[J].读与写,2008,
(4):37~51.
[2]蔡辉,尹星.西方幽默理论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5,
(1):5~15.
[3]戈玲玲.基于言语幽默概论的汉语幽默文本特征研究[J].外国
语,2012,(4):35~44.
[4]老舍著,JulieJimmerson译.二马[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5]刘诚言.老舍幽默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14.
[6]张曼,李永宁.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8~106.
[7]Attardo,Salvatore.Humorous Texts:A Semantic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