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教师档案范文

幼儿园教师档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档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教师档案

第1篇:幼儿园教师档案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教育;教育实习;案例;班导师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49-03[ZW(N]

[作者简介]曾灵霞(1966―),女,江西武宁人,专科,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幼儿园园长,小教高级;钱桃英(1966―),女,江西九江人,本科,江西省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能力为重,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结合起来,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1]对具有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来说,班导师是一种优质资源,他们为教育实习生提供的职业道德、专业、就业、科研和心理等方面的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案例分析:给她一次实习的机会

妮妮,1992年12月7日出生,福建福州人,某高校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大专二年级女生。2013年5月9日,班导师接到一个电话,妮妮要到某高校的附属幼儿园实习。妮妮原被安排在市区一所大型民办幼儿园实习,实习几天,幼儿园反映妮妮有时自言自语,有时独自舞蹈,坚持辞退她,使她中断了原定一个月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使幼儿园教师形成教育智慧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准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而某高校附属幼儿园承载着幼教科研、教育实践基地等功能,接受学生实习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提供妮妮实习的机会。

妮妮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该附属幼儿园,班导师(该附属幼儿园园长)暂时把妮妮安排在办公室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给她一个缓冲适应期。毕竟她调整了实习单位,又没有得到原幼儿园面对面的解释,班导师觉得有些突然。这样安排也便于班导师观察了解妮妮之后,再做下一步的计划。

班导师在办公室与妮妮沟通,商量能不能留下手机号码便于联系,她小心翼翼地回答说没有手机。妮妮还是处于惊魂未定的状态,用回避退缩的方式自我保护。

5月11日,班导师与妮妮的母亲电话沟通,了解她的成长经历:妮妮小时候发育迟缓,时常呕吐;在家境较好、家教较严、父母精心呵护的环境中长大;初中成绩尚可,考高中只差几分,最终通过择校安排在重点高中学理科,在高中阶段表现学业困难;人际交往缺乏独立性。如家庭单元门钥匙丢了,家长让她按邻居家的门铃帮忙开门,她这样做了几次后,不愿麻烦邻居,一定要家长给配钥匙。由于家长工作都很忙,也为了更好地保护她,不放心她交往,妮妮独处的机会很多,因此,妮妮生活的圈子很小,了解社会的机会少,单纯、心智不成熟,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但妮妮从未出现过激行为。

5月13日,妮妮没有到附属幼儿园上班,班导师与她的辅导员了解情况,辅导员也电话联系不上她。班导师八点半在去妮妮宿舍的路上接到她的电话,她说头晕,不能上班。班导师接到电话就放心了,让她好好休息。下午,妮妮来上班了。考虑到她与班导师在一个办公室上班有压力,很拘谨,并且有一周的适应期了,班导师重新安排她到中班实习。

妮妮是一个单纯、敏感、脆弱、胆小、不善交际、动作迟缓、缺少安全感的实习生。在实习前期遭到辞退,如惊弓之鸟,不能释怀,有挫折感,情绪十分低落。为了让她走出困境,顺利度过实习期,附属幼儿园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给予她一个包容、宽松的环境

首先,考虑到小班孩子安全压力大,大班有的孩子欺生、淘气,而中班孩子相对容易接纳实习生,班导师给妮妮安排到中班实习。其次,与中班保教人员沟通,让她们包容、接纳妮妮,伸出温暖的手,帮助她度过实习期。妮妮在中班实习时,也出现了独自舞蹈,导致幼儿兴奋地模仿乱成一团,早上睡过头,没有上班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班保教人员及时与班导师沟通,班导师及时了解她的情况,给予她帮助。只有班导师、教师和保育员提供包容、接纳、宽松的实习环境,妮妮才能度过艰难的实习期。

(二)挖掘她的闪光点,扬长避短

妮妮擅长绘画,也能静下心来做一件事。班导师建议她指导幼儿绘画,既发挥了她的特长,也给她一个任务驱动,让她在学中做、做中学。妮妮在指导幼儿绘画中体验到存在的价值,获得了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与同伴交往,建立安全感

在附属幼儿园实习的还有另外一位福建籍实习生,班导师建议妮妮与这位同伴交往,避免孤独感,尽快融入到幼儿园这个集体中。由于在实习前期出现了挫折,妮妮到附属幼儿园实习时缺乏安全感,处处小心翼翼。班导师明确告诉她,不要紧张,大胆实习,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附属幼儿园一定给予她实习的机会。在消除顾虑、有安全感的氛围中,妮妮积极与其他实习生交往,建立同伴互助的团队,相互支持,共同提高。

(四)密切与家长沟通,共助成长

经常与家长沟通,特别是妮妮情绪不稳定、消沉时,借助家长的关心和关爱帮助她走出困境,让亲情给予她肯定与鼓励,帮助她重拾信心,找到心灵的依托。妮妮经历幼儿园辞退后时常做梦,在梦境中又被辞退。妮妮家长则鼓励她:大家都认为她在大学学习这两年进步很大,如她在上学期间,冬天双手生了冻疮,也能勇敢地承受,不向家长诉苦,独立能力增强了不少。家校的有效合作可以有利促进学生的成长。

(五)给予展示平台,充分展现价值

附属幼儿园要求每一位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前展示一节汇报课,班导师、实习生、指导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妮妮想在汇报课上有充分的展示并有所创新,但由于准备不充分,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她第一次尝试了组织幼儿活动,也熟悉了组织幼儿活动的基本流程,积累了实践经验,也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

教育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毕业后具有在幼儿园独立从事教学和教育工作的能力,获得从事幼教工作的自信。教育实习应为学生提供充分锻炼的机会,需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幼儿园和高素质的班导师。2014年5月,妮妮参加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已经入围,面试成绩尚可,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最后仅以四分之差落选。但她不气馁,准备明年继续应战。每一个人都秉性不同具有差异,但每个人都有生长的空间,在学生的成长路上,学校、家长以及周围同伴应伸出温暖之手,共同帮助他成长。

二、班导师引导教育实习的策略思考

某具有幼儿园教师教育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是女生,在教育实习阶段,她们具有双重身份――在校大学生和幼儿园教师。这是她们第一次独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她们缺乏社会经验,却要与幼儿园领导、同事、家长、幼儿等对象展开交往,难免出现初入职的焦虑、迷茫、浮躁、困惑等社会不适应。下文以该校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年级女生为例,分析与思考班导师引导教育实习的策略:

(一)就业指导――帮助选择优质幼儿园

幼儿园的环境相对比较单纯,可以为教育实习生提供迈向社会的过渡缓冲期,帮助其成熟心智进而增强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能力。大型民办幼儿园大多拥有一支优质的教师团队,而省级示范幼儿园都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这样的团队中教育实习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专业能力也能提升较快。班导师推荐两位教育实习生到九江早期教育学校(幼儿园)就业。九江早期教育学校是1997年创办的一所大型民办省级示范幼儿园,生源充足,管理规范,提供实习津贴,免费提供食宿。两位教育实习生在一个单位工作,也是一个互助团队,遇到困难能相互商量、照应,共同度过就业适应期。艳艳是这两位实习生中的一位,曾在教育实习之前找到班导师要求给予指导。到这所幼儿园实习后,艳艳给班导师的短信中写道:“真的很感谢老师推荐到早期教育学校实习,感谢老师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指引我。在幼儿园我学到了很多、实践了很多。在教师技能比赛中,我的说课尝试用PPT演示,还担任了主持人。任何一种尝试对于我来说都是学习和成长,是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不断扩充。我会继续努力,不会让老师失望。”在这里,班导师帮助实习生选择优质幼儿园就业,为实习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二)基层面对面――走近实习生和园长

班导师需要走向基层、走进幼儿园、走近实习生,需要了解实习生在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不仅能让实习生觉得亲切、温暖,而且能更加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班导师还与九江早期教育学校的园长进行深度交流,园长对两位教育实习生的评价很高,认为她们工作态度好、有激情、专业能力强。园长还特别表扬了艳艳,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九江早期教育学校春季教学是正月初五开学,正月初二艳艳就离开甘肃老家回到单位工作,责任心很强。园长感谢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为幼儿园输送了两位优秀实习生,希望今后能推荐更多的毕业生到幼儿园工作。

走基层活动也是班导师全面了解幼儿园的良好契机。2011级有两位教育实习生应聘到一所新园――未来星幼儿园。班导师赴未来星幼儿园对幼儿园办园基本条件、举办者的身份背景、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的资质等方面进行考察,确保教育实习生的实习单位能持续发展,实习生有安全保障。班导师与未来星幼儿园园长交流时,园长反映了实习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上班时间吃零食、迟到、认为幼儿园管理苛刻、小题大做等组织纪律不严、生活不严谨、对自身要求不严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班导师要正视教育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实习生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1]

(三)教研指导――引导实习生进行教研活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专业能力有如下要求: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1]《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七条规定了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要求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2]班导师应积极引导实习生开展社会实践和教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实习生的教研兴趣、教研能力和社会实践技能。如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每年开展幼教论文、教育案例、观察笔记征集活动,班导师积极鼓励教育实习生参加活动,并对实习生撰写的幼教文章给予修改。在班导师的指导下,实习生英英的幼教论文《播下一个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在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2013年征集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也激发了所有教育实习生的教研热情。在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开展的幼教论文、教育案例、观察笔记征集活动中,所有实习生都积极参赛,实习生写作和分析问题的教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管理指导――关注实习生群体动态

班导师要关注教育实习生群体动态,应利用邮件、短信、QQ群等信息平台,突破空间的限制,与实习生交流思想,帮助她们排解心理压力,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如实习生媛媛和兰兰处于单亲、低保家庭,家庭结构不健全,经济拮据。班导师积极为媛媛和兰兰提供了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的信息,并帮助她们准备申请材料,使她们成功申请到补贴。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低收入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也使她们因为班导师的悉心关怀而备感温暖。幼儿园教师教育院校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已经参加了普通话考试,班导师了解到,江西省对幼儿园教师资格普通话条件的认定是达到二级乙等即可,而上海、甘肃嘉峪关市等地要求幼儿园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为此,班导师便建议部分实习生(普通话二级乙等)在教育实习期再次参加普通话考试,改变普通话等级。在班导师的指导下,班级44位学生中有32人取得了二级甲等普通话等级证书。了解到江西、福建、甘肃等地2014年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后,班导师结合岗位计划、岗位条件,实习生的年龄、户籍、个人能力综合考量等情况,为实习生提供报考岗位、招聘考试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帮助实习生有效复习、积极应考。在学生档案管理方面,班导师认真负责,并为每一位档案缺失的教育实习生提供帮助。如教育实习生燕燕自主招生的入学档案缺失,班导师积极联系辅导员、学院、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招生处,在多方寻找档案未果的情况下,班导师了解到另外一个参加自主招生的教育实习生的入学档案是邮寄到户籍所在地,于是分析推测燕燕的档案可能还在农村的镇邮政所。让燕燕家长查找后,果然在家乡的邮政所找到了遗失近两年的档案。此外,班导师还利用信息平台,关注实习生群体动态,在困难补助申请、普通话考试、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档案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第2篇:幼儿园教师档案范文

15年前,我刚接任教研员工作。一次,我到最偏远的一个农村幼儿园调研。那个幼儿园地处山区,依附于小学,整个幼儿园只有一个班和一名教师。我的到来让这个质朴的农村教师又激动又惶恐,在交谈之中,她向我道出了心声:“你是第一位到我幼儿园来的教研员,我不知道什么是课程,也不知道有个‘《纲要》’,我就带着孩子唱歌跳舞讲故事,不让孩子闯祸。”听了这番话,我久久不能平静。在回来的路上,我望着窗外连绵的山林陷入了沉思:农村,一个应该被重视的地方,农村的孩子,正面临不能再等待的成长之痛。在中国,最多的是农村幼儿园,这些幼儿园中的教师就像静待开放的山花,急需营养补给,亟待精心浇灌。而我能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做些什么呢?转眼,15年时光荏苒,我和这些农村教师行走在专业成长的探索之路上,有喜有忧,有花有果。

一、让农村幼儿园教师感受到被关注

任何一名教师都渴望被关注、被重视。农村幼儿园教师更是如此。多年来,我的足迹踏遍全区每所幼儿园,对500多位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过问卷调查,每到一所幼儿园都会召开教师座谈会,经常和个别教师促膝谈心,曾专题访谈过16名农村幼儿园园长,进行非参与式教学观摩222次,收集并分析了教师备课记录、幼儿园工作计划、教研计划和教师培养计划等几百份资料。

教师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教师的年龄、教龄、学历、是否取得教师资格证等基本情况,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选择、师往、教育评价、家园合作、教研教改困难等专业发展现状,以及职业认同、职业期望及培训需求等方面。园长访谈内容涉及园本课程与教研、园长与教师培训、幼儿园发展规划及面临的困境等方面。非参与式教学观摩主要包括新教师教学活动展示与考核、优质教学活动展示与教坛新秀评比、早期阅读活动与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研讨、教学活动设计研讨与展示、良师展示与带徒展示、观点报告与名师示范等。

据2013年9月统计数据,全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如下:一是教师队伍年轻化。29岁及以下的教师占83.8%,30—39岁的教师占12.2%;10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占83%,10~20年教龄的教师占16%。二是无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比例大幅下降,但仍有19%的教师无教师资格证;转行转岗教师比例较高,占总数的45%。三是教师学历整体较低。38%的教师为大专学历,其中50%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56%的教师为中专学历,其中20%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6%的教师为本科学历,但都是其他专业毕业。四是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亟待提高。但是,农村幼儿园教师有上进心,渴望有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渴望成长。

一、让农村幼儿园教师感受到能成长

为推进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甘做润物无声的及时雨,努力给予教师多样化、个性化的教研支持。

(一)规范教师职业道德

师德,是教师的立教之本。可是,不良师德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时有耳闻,所以我们对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教师,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其职业道德。师德报告的引领、师德标兵的评比、“爱与责任”的演讲,让农村幼儿园教师提高了对职业的认同度,明确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如,甬港片区与慈城片区的幼儿园组织教师开展师德职业培训;慈城镇中心幼儿园组织教师观看《放牛班的春天》《地球上的星星》等电影以及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等相关电视节目,还组织大家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等,为教师树立师德榜样;洪塘和庄桥片区的幼儿园则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演讲活动等,他们邀请教研室主任进行“行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专题报告,请幼教教研员分享“今天,我怎样做教师”的相关理念和经验等,让教师明白怎样做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

(二)规范教师教学常规

针对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及转岗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我们设计了全区统一的“幼儿园备课本”,内容包括幼儿园一周活动安排、集体教学活动方案、区域活动安排、一日活动流程设置与目标要求、每周工作小结等。比如,对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我们要求教师做到:熟悉教学内容,能熟练讲述故事和弹唱歌曲;认真准备教具、学县;教学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过程有趣、教学方法恰当;教学语言规范、简练;对幼儿的评价科学、多元等。

同时,在每学年的开学初,我们要求各幼儿园教师按年龄段分别开展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研讨。分析幼儿年龄特点,规范教师备课要求:实施独立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初职教师规范性备课和经验教师个性化备课相结合:积极探索教师备课与教研相结合模式:独立备课上课一同伴听课观察一教师自我反思一同伴支持互助一教师深入反思一修改教案一再次实践一形成新的经验,使备课成为促进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研究性工作。例如,慈城镇贝贝佳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走好备课的第一步——幼儿园教师教材分析能力的提升”。该幼儿园发现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存在“以‘本’为本,缺乏创新,重难点不明确,领域特质把握不准”等问题,于是,在我们指导下,该幼儿园从理论学习人手,以案例剖析为载体,开展了集体研讨、同伴互助、经验分享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提高教师一日活动组织能力

有一位农村幼儿园的老园长曾对我说:“我们幼儿园每年都有新教师,他们不知道要如何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不晓得自己每天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区里能不能出一个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供他们参照?”这位老园长反映了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真实情况。于是,我们组织区内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等对全区农村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开展情况作了深入调研,并研制了《江北区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先在各试点园试行,一学期后收集试点园的意见和建议,对《细则》进行了修改、完善,然后由区教育局发文推广应用。《细则》分别对各年龄段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和教育建议,包括“幼儿行为要求”“教师工作要求”“保育员工作要求”,解决了“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二、让农村幼儿园教师感受到有未来

如何让农村幼儿园教师不断开拓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怎样引领他们走向成熟、走向未来,我们作了进一步的实践探索。

(一)深度蹲点,分层研修

作为区幼教教研员,我每学期深度蹲点两所农村幼儿园,每园每月2天,与园长、教师座谈,预约教育观摩,开设示范讲座,参与教研。如,我曾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做过“做一个有品位、有能力的幼儿园教师”的讲座和“规范和优化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的辅导等。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展分层研修,如,针对农村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开展了“保教管理论坛”活动,针对一级教师开展了“保教案例演讲”活动,针对新教师开展了“教育教学小故事分享”活动。我们的分层研修还包括针对青年教师的“班主任工作研修”,针对成熟型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与优化研修”“特长教师音乐教学的专题研修”等,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城乡联动,园际互助

为促进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及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成长,我们利用区域中的示范幼儿园帮扶、辅导农村幼儿园,形成城市带农村、公办园带民办园、大园带小园等园际互助机制。有歌曲弹唱、早操创编、设计教学活动与评析等提升教师技能的辅导;有班级环境创设、充分挖掘农村教育资源、教玩具制作的联动展示和观摩学习。如甬港片区的江北实验幼儿园与怡江幼儿园围绕美术教学策略等主题举行园际联动教研展示活动,帮助教师们明确了具体的教学策略。我们还成立区“幼教协助组”,聘请优秀骨干教师为教研协助员,协助区教研员指导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教研工作,不断完善区(教研室)——片(辅导幼儿园教研组)——园(教研组)的三级教研网络,从而推动了农村幼儿园的教研工作。

(三)骨干引领,形成合力

为了更好地辅导农村幼儿园教师,我们充分挖掘区域内的“草根专家”资源,将我区的特级教师,市、区级名师,学科骨干等优秀教师组成“复合型专家团队”,每两年开展一届“良师带徒”活动,以“一带二,一带三”的师徒结对培养形式,每月开展一次辅导培训,具体活动形式有小组合作式、实践体验式、专家引领式、案例分析式、成长档案式等,至今已经开展了10多年。如,2012年暑期,“草根专家”们对全区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分别举办了“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的解读…‘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和有效性教学”等讲座。名师的示范与辅导,帮扶与结对,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了一批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

第3篇:幼儿园教师档案范文

关键词:档案袋评价;电子档案袋;幼儿园

一、档案袋评价与电子档案袋评价

幼儿园档案袋评价就是通过照片、教师描述、幼儿作品等形式,记录幼儿

在幼儿园各方面的表现,其不仅反映了幼儿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真实地展现了幼儿的成长历程,而且是教师反思教学行为、调整教育策略的重要参考资料。

档案袋评价法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档案袋往往成了幼儿的作业袋,教师把幼儿的作业、作品放入档案袋,随意性较强,并且缺少必要的说明。档案袋评价中的评价主体通常是教师,幼儿的参与程度不够。教师将活动总结或期末总结放入档案袋,缺少对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观察记录。

而电子档案袋是将纸质档案袋转化成电子的形式,利用计算机或网络保存下来。电子档案袋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幼儿的动态,还可以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家长可以看到其他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的不足之处,并督促其进行改正。普通的档案袋评价大多是教师记录,家长参与较少。但是电子档案袋评价可以做到教师与家长共同记录。教师与家长的记录是互通的,家长可以记录、上传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教师通过家长的记录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

二、电子档案袋的形式

班级博客是电子档案袋的一种形式。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建立班级博客、幼儿博客,通过博客上传幼儿的作品或一些活动照片,制作幼儿成长档案。但是很多家长没有博客,也没有阅读博客的习惯,这样家长可能会忽略幼儿在园中的一些表现。

另外,QQ空间是一种很直观、方便的记录方式。大多数家长都开通了QQ空间,也有看QQ空间的习惯。QQ空间可以记录文字,上传照片,分享生活瞬间;还可以发表观点,留言,写说说。QQ空间可以实现教师和家长的在线互动。有声有色是QQ空间的最大特色,教师和家长可以上传一些视频,直观地看到幼儿的表现。很多教师与家长是QQ好友,他们也会在空间上传一些照片或作品,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电子档案。教师应在QQ空间中系统制作每一个幼儿的电子档案,并对家长进行培训,比如怎样写成长日志,怎样制作成长相册,真正做到教师和家长的良好互动。

三、电子档案袋的内容

电子档案袋内容包括每个幼儿的基础数据资料,教师对每个幼儿在校生活与学习的文字记录,捕捉幼儿的精彩瞬间,以及幼儿学习、参与活动的视频等。这些信息不仅可以记录幼儿成长的点点滴滴,还可以为教师分析、评价幼儿的发展提供依据,有助于家长了解幼儿的情况,还可以为学校改进教育方式提供参考。家长可以参与制作幼儿的电子相册,通过说说或日志等形式记录文字内容,上传幼儿的视频资料,参与评价教师的动态。在QQ空间里,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向家长反馈每周的教学活动情况、开展教学的情况,通报幼儿的在园表现。家长通过评论等方式参与其中,给教师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这样的展示不但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幼儿成长档案的全面性与真实性。

四、总结

由于我国传统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电子档案袋评价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电子档案袋评价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网络的合作分享,形成教育合力,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可靠的研究数据。笔者希望幼儿园教师能为每一名幼儿建立专属的电子档案袋,在幼儿的成长道路上留下一份珍贵、可视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刘洋,兰聪花,马炅.电子档案袋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2):75-77.

[2]唐慧,曾彬.浅析档案袋评价法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8):8-11.

[3]姚伟,崔迪.当前幼儿园档案袋评价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7(2):31-33.

[4]柏灵.学生档案袋评价方法在我国中小学的应用――山|省A市新星中学的个案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5]吴洁.档案袋在幼儿发展性评价中的运用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5(Z2):94-96.

第4篇:幼儿园教师档案范文

2011年12月12日,国家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颁布的《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1]《标准》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包含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14个领域的基本内容,充分反映了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态度、知识与能力。《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1]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园师资来源的主渠道,应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范式、课程设置、教学团队建设及质量评估等方面做出系统的全面的改革,从而提高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质量。

一、培养目标———反思型幼儿教师

《标准》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反思与自主专业发展能力,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具有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实践、反思和提高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在“基本理念”和“专业能力”中均提出对教师反思与自主发展的要求。[2]幼儿园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反思型幼儿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区别于传统幼儿园教师的“忠实技术执行者”形象的本质特征。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操作实践都证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现实和未来发展都需要实践反思性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趋势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反思型幼儿教师。反思型幼儿教师具有的本质特征有:他们具有开放的教育观和儿童观;能担当多样化的教师角色;能建立多元的合作、对话关系;善于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和修正。当然,以上是反思型幼儿教师的终极目标特征,需要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共同培养完成,职前培养中要以此为人才素质的培养方向。[3]

二、培养模式———实践反思式

《标准》强调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特别强调了幼儿园教师要具有观察了解幼儿、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的能力;要具有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对儿童的激励与评价等基本专业能力;能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并能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4]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幼师院校注重师范生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没有把他们的幼儿教育实践能力、反思能力和初步实践研究能力纳入培养目标,从而造成了不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会说不会做”、“会做不会思”,只是一个忠实的“技术执行者”,而非一个幼儿园课程的设计者、研究者、一个反思性的实践者。对应于反思型幼儿教师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要打破原有的“百科全书式”或“技能培养式”的培养范式,而以“行动•实践”为平台,将书本的、外显的、公共性的知识通过实践性反思转化为内在的、高度个性化、经验化的个人知识和实践能力。[4]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在国际幼儿教师教育新思潮的推动下,构建了“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体系。他们将学前教育专业的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的技能操作,各学前教育课程安排的见习实习,短学期的社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所有培养幼儿教师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堂教学环节整合在一起,让实践要素在时间上全程贯通,在空间上全方位拓展,内容上全面整合,理念上全息浸透,课程体系上全维统整,让学生在实践统整境遇下有了实践洞察和顿悟,让实践成为学习主体内化、重构知识的前提、中介和归宿。[5]这种实践反思式培养模式,较好地提升了学前教育学生的反思境界,培养了他们的教育实践智慧,为将来最终成为反思型幼儿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体系———实践整合课程体系

《标准》基本内容框架包含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14个领域。这些基本内容,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的有效组织及课程教学效果的质量检测等方面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表现在其课程体系的“技能型”特点,艺术类课程和师范技能课程三年不间断,重视未来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训练。但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薄弱;教育理论的掌握浮浅;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容易陷入“工匠式”的就事论事甚至照猫画虎,接纳新事物、新理念的后发力量不足;还有少量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办成了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压缩饼干”,其课程体系属于“知识型”或“理论型”。其优点是文化素养的通识课比重大,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相对厚实,教育理论较扎实,但教学技能不强,动手能力差,上手慢。[6]要纠正以上两种课程体系的偏向,按照《专业标准》的基本素质要求,处理好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三者的关系,建立与培养反思型幼儿教师,实践反思式课程模式对应的课程体系。

对应《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建立五个模块:通识性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如大学语文、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为他们的“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及通识性知识”等方面的专业理念、师德修养的培养打基础;以操作性为主的幼儿教师基本技能类课程主要包括美术、音乐、舞蹈、幼儿教师口语等课程,为他们的“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培养打基础;以实验性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如儿童生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对应于培养他们的高度重视幼儿生命与健康意识,具有观察了解幼儿、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的能力,并具有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给予适宜指导的能力;以知识和实践并重的教育类课程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课程,为他们的“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激励与评价”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培养打基础;教育见习实习、岗前综合技能训练及毕业设计等课程,主要对应于“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方面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打基础。

上述课程体系仅是对应于《标准》的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德素质结构的静态的逻辑推论,即使再合理、完美,也是纸上谈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体,如何生成其幼儿教师应有的知识能力素质,就不是一个静态的逻辑结构,而是一个发生学的实践过程。因此,不能只面对完美的课程体系叹为观止,而应着力于动态生成,发力于实践平台的建设和实施。[6]

四、课程实施———建立“三个平台”和“三支队伍”

《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幼儿园教师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1]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课程实施上抓落实。

学前教育专业要实施实践整合课程,必须建立“三个平台”和“三支队伍”。“三个平台”是课程实施的物质平台,包括学前教育综合实验室、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学生社团和幼儿园实训基地。学前教育综合实验室包含美术室、声乐室、钢琴室、舞蹈室、行为观察分析室、儿童生理心理实验室等,应承担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践)任务;学生专业社团应是拓展第一课堂的重要方式,应围绕专业发展来建立,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特色需求,如演讲与口才社团、舞蹈社团、合唱社团等,并要配备专业教师指导,提高社团活动质量;要与当地的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广泛合作,建立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承担学院的见实习任务,并要积极探索建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立实践共同体的导师制模式。[6]

实施实践整合的课程体系,必须需要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师队伍来推动,即专业技能教师队伍、见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和专业辅导教师队伍。专业技能教师队伍既能精于专业技能,又能领会专业技能的目的,能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引领到实践反思水平,而不是停留在工匠水平;见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不仅应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而且要有理论的睿智、批判的反思和专业精神的追求,不能停留在经验的感性体验和积累中,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专业辅导教师不仅需要宽厚的专业知识、精深的专业素养,而且还要有恰当的专业方法和专业精神引领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理想、获得职业认同、养成职业态度。[6]

第5篇:幼儿园教师档案范文

“德者,师之魂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师,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因而,高尚的师德是素质教育对教育者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师德要求更加广泛,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也更加重大。特别是对于担负着人类基础教育任务的幼儿教师来说,其行为更应具有示范性和先进性。因此幼儿园必须采取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有针对性地推进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一、增强认识,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唐代韩愈,还专门著有《师说》一文,指出教师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些论述都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因此,幼儿园必须旗帜鲜明的重视师德教育,把师德教育纳入幼儿园重要工作议程。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条例》、《幼儿园教师行为十不准》、《幼儿园文明用语》等,提出师德教育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结合不同时期思想政治的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教师的行为规范是教师个人道德情操的反映,是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的高标准、幼教改革的新要求以及新型教师的自身要求都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规范性的目标,教师不仅要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幼儿,勤于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还要成为意识新、能力强,有高度责任感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文化修养、身心修养,成为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作风正派、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楷模。幼儿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充分认识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的重要性,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新时期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形成修师德、铸师魂、树师表的良好风气。

二、加强监督,完善有效的考核机制。

师德建设既要有自律又要有他律,自律和他律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因此必须建立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机制。

首先,幼儿园必须建立内部师德考核机制,建立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将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等方面作为教师日常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评聘、工资晋升、评选先进,都将良好师德列为条件之一。其次,幼儿园要听取家长意见,向家长公布教师师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日常行为规范与准则,设立家长接待日、家长信箱,向家长发放教师师德问卷调查表、征询表,公开幼儿园、教育局监督电话,鼓励家长对教师评头论足,并将他们的意见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真抓实干,探索可操作的教育模式。

学校是师德建设的主基地,各幼儿园在开展师德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抓细抓实,目标具体,要求明确,由浅入深,分步实施,建立师德建设教育模式。

1、教师要做到“一学、二全、三和、四心”。“一学”:学习先进教师的敬业爱业精神。“二全”:全心全意为幼儿、为家长服务。“三和”:对幼儿和蔼可亲,对家长和气有礼,对同事和睦互助。“四心”:对幼儿做到爱心、耐心、细心、关心。爱心--热爱每一位幼儿;耐心--坚持一个观点,即没有教不好的幼儿;细心--细心捕捉教育契机;关心--精心照料每一个幼儿。

2、教师要做到“三个贴近”:即幼儿活动时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活动,贴近幼儿,是他们的亲密伙伴;幼儿做错事时,教师要以理服人,贴近幼儿,是他们喜欢的妈妈;幼儿有要求时,教师要用一颗童心去理解,贴近幼儿,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3、教师要做到“三个沟通”,扮演好“三个角色”:在与幼儿沟通时,教师是他们的良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在教师间沟通中,是教师事业的合作伙伴。

4、教师要得到“三个信任”,达到“三个提高”,即得到幼儿、家长、社会的信任,达到师德水准、专业化水平、身心健康的提高。

通过“一学、二全、三爱、四心”、“三个贴近”、“三个沟通-三个角色”、“三个信任-三个提高”师德建设的教育,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

第6篇:幼儿园教师档案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现状;优化措施

1引言

学前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后,我国的学前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在近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幼儿园是人们接受学校教育的第一步,也是促进幼儿性格发展、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采用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策略,营造良好积极的班级管理氛围,使幼儿合理地发挥主体地位,能够让他们更积极地学习讲文明、守纪律,更好地学会自我照顾、自我管理,丰富幼儿生活经验,达到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

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自己没有太多的自我意识,也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在班级活动中主要依靠教师来进行管理和引导,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师是对幼儿进行管理的直接执行者。纵观当前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发现还有一些教师对班级管理的意义不太明确,在管理中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注意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导致班级管理不够规范、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教师没有明确认识到班级管理的意义与目的

“班级管理的最初设想,是利于教育活动开展,以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本应是为了通过管理,实现自由和纪律的完美统一,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幼儿创设出更有利于其自由发展的班级氛围。然而,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管理时,简单理解为让幼儿听话、守纪律,对幼儿的管理较为刻板。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将幼儿置于完全被动地接受管理的地位,用强硬的态度、严厉的规则来形成班级秩序,使幼儿成为班级规则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未能意识到管理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难以发现一日生活是锻炼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教育契机,而是用繁琐死板的规章制度要求幼儿被动遵守。

2.2管理观念和行为落后,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幼儿教师是幼儿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协作者,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完整性,使其发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对幼儿自主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主独立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分析当前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情况发现,许多教师认为幼儿年纪较小,不具备自主思考能力,因此在管理中常常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如在幼儿园常常有教师替幼儿端饭、喂幼儿吃饭,如果是在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匮乏、自理能力较差,教师为幼儿端饭菜无可厚非,但如果在中、大班,幼儿已经具备较好的手眼协调能力,此时依旧是老师为幼儿端饭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幼儿增强自我照顾、自我管理能力。虽然进餐是日常生活中一件很普通的事,但这件小事其中潜藏非常多的教育契机,如让幼儿自己选餐、搭配食谱,让给幼儿自己打饭、吃饭,教育幼儿营养均衡并且要珍惜粮食等。2.3管理时经常忽视幼儿之间的个性差异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具有不同个性、性格的个体,受先天遗传素质、周围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等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幼儿在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生活习惯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据调查显示,当前教师在管理幼儿班级时,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每个幼儿不同的生长规律与特点。由于教师没有充分地理解儿童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导致经常用统一的、一层不变的管理方法,来应对个性、思维、习惯都不同的幼儿,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导致班级管理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充分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幼儿园班级管理问题的优化措施

班级管理对于完善幼儿人格、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帮助幼儿自主学习体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虽然年龄很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与想法,转变以往的班级管理观念,不断丰富更新幼教理论与班级管理方法,鼓励幼儿发挥积极主动性,更好发挥班级管理的作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3.1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幼教理论与班级管理能力

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的一个首要措施,就是提升幼儿教师的幼教理念与管理能力,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能固守自己以往的管理经验,也不能满足于已有的保教知识与技能,而应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幼教理论和专业知识,时刻关注国内外较为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与技能,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国家颁布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规章制度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南,树立科学合理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班级管理知识在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幼儿教师若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熟练掌握班级管理的原则、要求、不同年龄班的班级特点,以及对不同年龄班级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教师要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只有教师将科学理论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

3.2鼓励幼儿发挥自主性、积极性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要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不是为了把幼儿“管住”。因此,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幼儿而不是教师。教师只是幼儿生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引导人,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幼儿教师要摒弃自己是“管理权威”的错误观念,切实把幼儿放在班级管理主人翁的地位上。总之,幼儿班级管理中的一切活动开展,都要立足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将幼儿作为班级管理中的主动实施者,在生活、教学、游戏中,多使用引导法、暗示法、激励法等,对幼儿正确的行为进行鼓励,对幼儿不正确、不礼貌的行为进行耐心的引导与更正,并鼓励幼儿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等。

3.3建立幼儿成长档案促进不同个体幼儿的发展

成长档案是对幼儿成长过程的动态记录和全面反应,幼儿教师应重视成长档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借助成长档案来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在当前社会时代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幼儿教师应不断地学习了解社会上先进、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其中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方法,对于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的幼儿班级管理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当前还有多数幼儿园教师并不知道成长档案对不同个体学生的发展促进作用,更不用说在班级管理中制作、使用成长档案了。实际上,成长档案包括幼儿智力、操作能力、语言发展、认知发展、艺术活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记录幼儿成长的每个转折与精彩瞬间,剖析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特点与成长规律。因此,成长档案的建立需要教师、幼儿、家长三方的共同参与,启发教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将有效推进家园互动质量,密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4结语

幼儿是社会的寄托、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幼儿教师承担着保护、照顾幼儿在园期间安全、健康成长的责任,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幼儿教师密不可分。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以幼儿生长规律为依据,以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幼儿习得知识与生活技能,在饮食、盥洗、如厕、散步、学习、游戏等环节,逐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的洗漱方法、安全的散步规则等,促进幼儿园整体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李园园,步社民.幼儿园教师如何幸福从教[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6,(Z1).

[2]李秀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策略——以幼儿园游戏活动为例[J].考试周刊,2016,(87).

[3]何海清.星槎村学前教育项目发展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2.

第7篇:幼儿园教师档案范文

关于幼儿园教师节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大早,我们在园长的带领下,带着各自分配的任务踏上了参观的旅途。今天共参观了五处幼儿园,分别是:陈户中心园、城区幼儿园、店子中心园、兴福实验园、兴福社区幼儿园。我们每到一处幼儿园,都会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儿童化气息,每所幼儿园都有一支充满爱…

一大早,我们在园长的带领下,带着各自分配的任务踏上了参观的旅途。今天共参观了五处幼儿园,分别是:陈户中心园、城区幼儿园、店子中心园、兴福实验园、兴福社区幼儿园。我们每到一处幼儿园,都会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儿童化气息,每所幼儿园都有一支充满爱心、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通过观察、交流,都能感受到他们团结、进娶敬业、乐业的精神。各幼儿园园长的热情接待、老师无私的经验介绍,让我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

在活动中,我们主要通过看、问、查阅档案等形式去参观学习。通过此次学习,我感觉受益匪浅。通过看,我们了解了每所幼儿园的特色,如:兴福中心园环境创设丰富多彩:老师们充分利用了空间,教学楼内的走廊和各班级的环境创设真是各有千秋,他们的墙壁上全部装上了用木板制作的围墙,这样便于粘贴孩子的作品,也便于更换,老师布置的作品几乎没有,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全是孩子的作品,真正让孩子成为了环境的主人。各个活动室所有的摆设都是那么适合孩子,从各个角度考虑,为孩子设置的环境非常全面,有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的值日生,有培养孩子爱心的动、植物角,植物角特别丰富,有各种花卉、孩子种植的农作物和大蒜等,孩子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然后把观察结果记录到本子上。通过让幼儿种植、观察、管理等培养了幼儿积极学习的态度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通过问,我们了解了好多教玩具的制作方法和玩法,如:城区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缝制的特色玩具:沙包、鱼类、水果等,如果不问,我们还不知道这些玩具的玩法,原来他们都是用扣子连接起来的,如:沙包可以一个一个的玩,还可以把几个沙包用扣子连接在一起,做成毛毛虫、长龙等玩具,鱼类身上的鱼鳞可以用扣子扣到鱼身上,一块块苹果用扣子组成一个完整的苹果。这些一物多玩的玩具适合小班的孩子,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又丰富了想象力。再如:老师们制作的多功能棋盘,即在硬纸板上画上线,中班可写上从1——10的数字,大班可延伸到从1——20的数字,孩子通过下棋,不仅开发了智力,还使孩子的手脑并用能力得到提高。通过以上游戏促进了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

通过查阅资料(因为我是负责教育活动的项目),让我了解了他们各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形式及开展的方法。其中,店子中心园开展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他们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优势,利用秋、麦二季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农民伯伯的的辛苦,去认识各种农作物;同时还不错过一年之中每个节日的活动,"迎国庆,庆中秋"开展幼儿绘画比赛;"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物;"重阳节"走进敬老院给爷爷奶奶送温暖

总之,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懂、不会的地方虚心向别人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满怀爱心的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美丽的活动环境!

关于幼儿园教师节活动的心得体会

今天是我国第xx个教师节,是我在xx园过的第xx个教师节。从事特教行业五年,让我深深爱上了这个行业,爱上了这群特殊的孩子。每次看到那一双双纯真的大眼睛,那可爱的微笑,那深情的一吻,总是能够深深地打动我的心。

9月9日,一个像洋娃娃一样的小姑娘,在我的脸颊上深深地嘬了一口,我很感动,也很开心,幸福了一整天。这在普通儿童中,这种表现可能是常有,但是在特殊儿童身上,主动以喜欢的方式去亲吻老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知道,这是她对老师的喜欢,她的这一吻,是这个教师节里,我收到的的礼物,我感到欣慰。

第8篇:幼儿园教师档案范文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苏州,215008)

【摘要】研究者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和访谈法,对6名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教师常常不能观察到幼儿的典型行为事件,记录和分析观察事件的能力较薄弱。可能的原因是,幼儿园班级规模过大、师幼比较低,幼儿园教师在职前教育中未接受过关于观察的指导,幼儿园鲜有对教师观察能力的培训等。据此,研究者认为,可以通过适当缩减班级规模、职前教育课程中增设观察指导类课程、开展对教师观察能力的职后培训等途径加以改进。

关键词 观察能力;幼儿园教师;幼儿;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1/02-0046-05

通过观察和分析幼儿在园一日学习和生活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并据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保证教育适宜性和有效性的前提。国内外有关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都将“观察幼儿”作为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我国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也要求教师“能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全教协会(NAEYC)颁布的《早期教育专业人员准备标准》则要求教师“了解系统观察、记录以及其他有效的评价手段,能在实践中使用这些方法”。〔1〕本研究试图对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对策。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研究者采取“最大差异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一级一类幼儿园小、中、大班各1个,每班选取两名在学历、教龄、职称、专业等基本特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二)研究方法

首先,研究者采用事件取样法,运用国内外有关儿童发展的观察评估工具,〔2-6〕对小中大班幼儿进行观察,并用照片、录音、录像等形式记录能反映个体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与个性方面发展水平与特点的典型事件,共172件。

其次,研究者以描述、照片、录音、录像等形式分别向3个班级6名教师呈现在其带班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询问教师是否观察到并记录和分析过该事件,如教师有过观察记录,则分析其观察记录文本。

最后,研究者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7-14〕结合观察到的事件和访谈结果,自编《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评分标准》(见表2),从记录的完整性、细致性、客观性和分析的深入性、准确性、客观性六个维度对教师的观察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分为不适宜(1分)、一般(2分)、优秀(3分)。为验证评分表的信度,所有观察事件均由两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根据评分标准(见表2)单独评分,评分的内在一致性为84.2%。

二、研究结果

(一)教师未观察到大量典型事件

结果发现,6名教师平均有77.7%的典型事件没有观察到,其中区域游戏中未被观察到的事件所占比例最高。访谈中,教师普遍认为,“区域游戏就是孩子自由活动,就是让他们自己玩,只要不出安全问题,教师就不要去管。而且那些玩具孩子都会玩,也不要老师去教的”。所以,区域游戏时段教师通常不去观察幼儿,而是在活动室一角写教案、做手工或休息。有些教师也会“看”幼儿,但这个“看”不是以了解幼儿为目的的“看”,而是出于维持纪律和保障幼儿安全的“看”。教师“看”到的只是幼儿有没有遵守纪律,对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与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则“视而不见”。

(二)教师记录观察事件的能力不足

研究者使用自编评分标准对教师记录观察事件的能力进行等级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记录较完整

对于被观察到的典型事件,教师基本能写清楚事件发生的背景信息,如班级、姓名、性别、活动区名称、观察时间、记录人等。这其中,70.9%的观察记录能够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完整描述,如中班Z老师对幼儿彤彤和浩浩参与活动区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开始时的选区、活动进行中的看书、活动结束时的收书行为都作了记录。29.1%的观察记录对事件叙述得不完整,忽略了事件的重要情节或后续进展。如小班X老师对阿仁与同伴玩“搭宝塔”游戏的观察记录描述了他们遇到的困难,但对他们如何解决困难的情节却没有加以追踪。

2.记录不够细致

在被观察到的典型事件中,60.4%的观察记录描述都不够细致,主要表现为:只作了流水账式记录,笼统描述了幼儿先后干了什么,对体现幼儿发展水平的细节和活动的主要情节没有加以描述。如中班A老师记录了幼儿在美工区的剪纸活动,但只记下幼儿剪了哪些东西,并没有细致描述幼儿是如何使用剪刀的(是直线剪、曲线剪还是镂空剪)、剪的轮廓是否光滑、涂色是否均匀、活动的坚持性如何以及同伴交往情况如何等。只有37.5%的观察记录能详细记录游戏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关于幼儿发展水平和个体特征的细节。如,大班Y老师在对幼儿然然在数学区的排序行为的观察记录中,以画图的形式记下其三次不同的排序结果,对其排序依据的回答也作了简要文字记录。

3.记录不够客观

在被观察到的典型事件中,18.6%的观察记录中使用了大量主观性词汇,并对幼儿的想法、意愿等进行了猜测。如,大班C老师对幼儿玩多米诺骨牌游戏的描述中,出现了“配合得还不错”“玩的比较起劲”“很不乐意”等主观性词汇,还夹杂着猜测幼儿想法的表述,如“来回两次,觉得很好玩,不亦乐乎”。41.6%的观察记录使用到一两个主观性词汇。39.8%的观察记录没有使用主观性词汇或对幼儿的想法、意愿进行猜测。如,小班X老师对幼儿饰演“大灰狼”的动作、语言、表情等进行了客观描述:“等到‘大灰狼’登场的时候,安安模仿‘大灰狼’的样子,一步一步慢慢走到门口,用手捏住鼻子,用低沉的声音唱起歌来。当他的‘尾巴’穿过门缝时,‘小兔子们’用门夹住了‘尾巴’,安安露出痛苦的表情,大喊‘啊!疼死我了’,说完就将‘尾巴’丢在地上逃走了。”

(三)分析观察事件的能力较弱

“观察”不仅要“观”,更要“察”,也即要用大脑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观察事件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判断或解释的过程。研究者用自编评分标准对教师分析观察事件的文本进行评定,结果见表3。

1.分析表面化

在分析所观察到的典型事件时,仅有8.7%的事件分析关注到了幼儿行为或作品所反映的幼儿心理与行为特征及其原因。有59.0%的事件分析停留在描述层次,或笼统的概括、总结层次,未进行深入的分析。如,D老师对思思的撕纸粘贴活动的分析是“幼儿喜欢操作材料,能够独立完成作品。她在教师指导下,在作品空白处加上了自己喜欢的图形装饰,作品饱满了很多。之后又给小动物涂色,使它更好看”。33.3%的事件分析关注到了幼儿行为或作品所反映出的操作技能的发展水平或特点,但没有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案例简析如表4所示。

2.分析不准确

在教师对所观察到的典型事件的分析中,仅有4.3%是准确的。32.6%的事件分析不准确。63.1%的事件分析能部分指出事件所反映的幼儿特点,但存在一些错误。以Z老师对两幅幼儿作品的分析为例,见表5。

3.分析带有主观色彩

在教师对所观察到的典型事件的分析中,仅有4.4%是客观的。70.6%的教师能够围绕观察事件本身进行分析,但会使用少量主观词汇进行描述。25%的教师会根据个人经验和对幼儿的刻板印象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给幼儿“贴标签”,对幼儿有偏见,分析脱离了事件本身,主观词汇太多。案例简析如表6所示。

三、讨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大部分教师的观察能力较弱,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班级规模过大,师幼比较低

已有研究发现,随着师幼比由低到高的变化,教师关注到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加,开始关注到具体的个别幼儿,而不是模糊的“整体”幼儿。教师能够详细描述其学习和生活情况的个体数量明显增加。〔16〕本研究所调查的三个班级规模都较大(小班29人、中班39人、大班42人),均超出了我国《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中的规定。虽然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两教一保人员,但因幼儿园实行的是教师轮班工作制度,在实际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时,往往是一个老师面对所有幼儿。访谈中,园长和教师们也普遍认为班级人数太多是制约教师观察幼儿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在大班额集体教学活动中很难关注到每位幼儿。另外,因幼儿人数多、活动空间较为零散且开放度较高,教师首先考虑的往往是幼儿的安全问题,他们忙于“巡视”安全情况而无法细致、连续地观察幼儿。

(二)职前教育中缺乏对师范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研究者访谈的6名教师中,有3名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她们在入职前未学习过任何有关幼儿行为观察的课程;有2名毕业于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只在幼儿心理学这门课程中学过一点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知识;有1名毕业于师范院校学前教育本科,在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评价中学习过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以及观察儿童的方法。然而,这些学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幼儿行为观察课程。另外,目前高校授课仍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师范生只在短暂的见习、实习期和幼儿有过接触,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千差万别的幼儿时,他们难以通过观察、分析幼儿来把握其个体发展水平。

(三)幼儿园缺乏对教师观察能力的培训

幼儿园要求教师写观察记录,但很少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培训。园长会给教师布置观察任务,并将《观察记录表》发给教师。但因《观察记录表》操作性不强,教师拿到以后也不知道该怎么记录和分析。《观察记录表》完成、上交后,园长和教研主任也并没有认真加以阅读,更没有给予进一步的指导和培训。

四、对策建议

(一)缩小班级规模,提高师幼比

幼儿园班级规模应符合《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的规定:小班20~25人,中班25~30人,大班30~35人。在执行轮班工作制度的工作时段内,要确保有一教一保人员在场。区域游戏时段最好两名教师都在场,合理分工,尽量保证观察到每位幼儿,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以提高观察效果。

(二)职前教育课程中增设观察类课程

职前教育课程中除应开设学前心理学之类课程外,还宜独立开设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等课程。教师的授课要将理论讲授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尽可能让师范生去幼儿园观察幼儿并写观察记录,然后在课堂上分析有关幼儿行为表现的录像和照片之类。

(三)幼儿园要加强对教师观察能力的培训

幼儿园要组织教师反复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教师了解幼儿在五个领域中的学习与发展特点。幼儿园可为教师提供简便易行且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并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或指导,如,Samuel Meisels教授的作品取样系统就是了解幼儿个体特点的有效工具,它在我国大陆地区的部分幼儿园以及台湾地区幼儿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经研究发现确实能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NAEYC.Standards for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programs〔EB/OL〕.〔2013-10-15〕.naeyc.org.

〔2〕麦索尔斯,等.作品取样系统:教室里的真实性表现评价〔M〕.廖凤瑞,陈兰姿,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格朗伦·英吉尔.聚焦式幼儿成长档案:幼儿完全评估手册〔M〕.季云飞,高晓妹,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ELIZABETH F SHORES,CATHY GRACE.幼儿学习档案:真实记录幼儿学习的历程〔M〕.何厘琦,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白爱宝.幼儿发展评价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7〕BEATY JANICE J.Observing development of the young child〔M〕.London:Pearson Education,2010.

〔8〕PATRICIA CLARK,GAYLE MC DOWEL.The developing child observation guidebook〔M〕.New York:The Mc Graw-hill Companies,2006.

〔9〕SHEPARD L,KAGAN S L,WURTZ E.Principl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early childhood assessments〔M〕.Washington: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1998.

〔10〕黄意舒.儿童行为观察及省思〔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8.

〔11〕沙曼,等.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M〕.单敏月,王晓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WARREN R BENTZEN.Seeing young children:A guide to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behavior〔M〕.Belmont:Delmar Cengage Learning,2009.

〔13〕王烨芳.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14〕蔡春美,等.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9篇:幼儿园教师档案范文

教育行政部门和幼教机构要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保教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财务制度、财产管理、食堂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学前教育机构考评细则,突出“精细化”管理。学前教育要坚持“家园共建”理念,幼儿园要定期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教学观摩活动,广泛开展家园运动会,建立家园联系栏,召开家长座谈会,经常性地开展家园共育亲子游戏、家园互动等一系列活动,为家长、幼儿、教师共同成长搭建互动平台,加强家长和教师的联系,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提高家教水平,提升办园理念。

以研促训,促进幼教师资专业化成长。首先,要多形式开展教师“走出去”活动,开阔幼儿教师视野,提高业务能力,学习科学的保教理念。其次,坚持优质课(活动)评选活动。组织广大幼儿教师设计、参加优质课评比活动,为幼儿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要采用以评代训的形式,促进幼教师资素质的提高。

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广泛开展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技巧的“三学”活动,有效促进理论水平、业务素质、教学技能的“三提高”园本培训。再次,要营造浓厚的幼儿教育科研氛围,构建个性化的幼儿园园本活动课程,创出特色办园的新路子。

示范辐射,推动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优质幼儿教育资源,积极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要采取多种形式搭建各类幼儿园相互交流的平台。

一是“名园”带“民园”。各幼儿园由于地域和教师素质差异,其发展水平产生不均衡现象,所以要充分发挥城区幼儿园的龙头示范作用,鼓励省级示范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带动、扶持一批民办幼儿园。

二是采取“上挂”和“下派”。鼓励城乡幼儿园“姐妹结对”,组织城区幼儿园教师定期不定期送教下乡,或开展资助学习用品、全天开放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乡镇幼儿园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实现城乡幼儿教育资源优势互补,有效推动城乡学前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强化安全,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学前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日常管理,要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首,坚持“安全第一”意识毫不动摇。要认真履行幼儿园安全管理职责,坚持安全工作常态化,安全教育多样化,安全检查经常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一是进一步理顺安全工作管理网络,以“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为目标,制订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计划,细化安全岗位责任制,使得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疾病防控等多方面的安全教育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天天有记录。

二是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各学前教育机构都要成立专门的安全工作小组,严格落实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经常性地对门卫、路队、食品、用电、园舍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幼儿学习生活不出意外。

三是进一步完善幼儿安全接送制度。幼教机构要坚持上下学教师、家长、幼儿“三见面换卡”交接制度,要建立班级教师、门卫值勤、值周领导“三级联防”的立体式安全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