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治理先进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市自2002年2月5日召开了“四五”普法工作动员大会以来,全市的“四五”普法工作已全面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进一步推动“四五”普法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实现“两个提高,两个转变”的奋斗目标,2002年*党委提出了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四五”普法工作的全面发展。按照*依法治*办公室的安排,2003年初,我市普法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和市文明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创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活动的实施意见》,及时召开了工作会,在会上作了动员,通过2003-2004年对开展“创建”工作的开展,各单位努力工作,积极申报,共分二批211个单位通过市普法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验收。但要清楚的认识到,与*下发的《考核细则》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仍需要加强,为了更有把握的通过验收,大家要尽快做好补充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个别领导在思想中还没真正把“四五”普法工作与经济、精神文明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好普法工作的力度不够,表现在:只有2003年和2004年的材料,也就是开展创建工作以后才有材料形成,在这以前的材料没有,有的是个别单位人动,没有很好地实现工作衔接和工作过渡,造成形成的材料不能完整的反映“四五”普法工作开展的全貌,因此,各单位要对照《考核细则》,认真补齐资料;
二是教材问题。从总体构置教材情况来看,普法教材征订发放工作离普法规划要求有一定差距,个别农牧区达不到户均一册;个别单位干部职工达不到人手一册,反映出资金直接投入不足。
三是大家对“四五”普法工作和“创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工作的关系不清楚。创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活动是第四个五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深入开展创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的活动,是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由“虚”变“实”的有力抓手和有效方法,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可以全面推进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加快实现我市全民法律素质明显提高,社会公共事务法制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
四是村一级法制宣传教育仍是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村一级的法制宣传形式单一,普法宣传阵地没有发挥作用,个别村没有建立固定宣传阵地。
1)技术落后。我国目前的污染治理技术较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污染治理企业技术不过关,设备资源匮乏,从而导致了环境污染治理效果难以保证;2)人员因素的影响。往往环境治理工作者存在信心不足,对环境治理工作认识不清晰,监管力度不够,对相关技术掌握不充分等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治理过程中问题的产生;3)资金问题。资金的储备不充分以及分配不合理也是导致环境治理工作产生问题的原因。
2“清洁生产”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在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都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样,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也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当今的经济背景下,落实“清洁生产”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首要任务。所谓“清洁生产”是指本质上区别于末端治理,从源头着眼,将污染治理融入生产环节的技术手段。
2.1清洁生产的强调重点
1)清洁的能源。从最基础的能源方面入手,开发利用无污染的再生能源,并结合新技术合理利用现有的常规能源;2)清洁的生产过程。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采取先进的管理措施,采用污染较少的生产原料,并引进利用率高、中间废料产出较少的生产设备与生产模式。减少污染,提高效率;3)清洁的产品。对所产出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控制,坚决不允许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产品产生,对不能达到要求的产品回收利用,即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
2.2“清洁生产”技术的实际应用
首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时期环境污染问题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问题,因此解决此问题必然要采取新模式(可持续发展)来进行。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全方位进行改革,如社会、经济、文化等,无论从哪方面开始改革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离不开科学技术。其次,对于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体现为:节约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能源,选择无污染、无危害的原料进行生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生产废料的排放。和以往的污染治理模式仅仅局限于后处理的思维方式不同“,清洁生产”是将问题的解决摆放在生产过程之前,针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前期准备,防患于未然,将可能导致环境危害控制在萌芽之中,从根本上杜绝环境污染。再次,“清洁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并减少产品从原料的选择到产品的出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污染。一方面,对所需资源统筹利用,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减少废物的排放,促进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从而实现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实施“清洁生产”策略时,环境工作者起着主导作用。环境工作者应做到以下几点:1)信心十足。秉承可持续发展理论寻找改善环境新方法;2)清楚认识“清洁生产”策略,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3)环保工作者要将自己的工作范围拓展开来。环保工作者不仅要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正确实施“清洁生产”策略,还要采用宣传和教育等方式来培养全公民保护环境意识。
2.3施行“清洁生产”技术的重要意义
“清洁生产”技术是一种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全新理念。将整体预防的治理思想应用于产品的生产与服务过程中。区别于末端治理的陈旧思想,从根源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传统的治理方法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所以,应从全新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行“清洁生产”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4年以来,中国科学院与有关省、市签署协议,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以及城市环境研究所等6个研究机构。
中科院与地方共建研究所的原则,一是面向国家和区域科技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发展前沿,领域方向符合国家战略重点:二是战略定位符合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要求,带动区域相关高技术产业群发展,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区域条件选择有众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受体,有利于吸引高层次人才;四是科技队伍具有一定基础,从海外吸引和集聚本领域高水平人才,形成区域创新队伍的“高地”。
2007年,各新建研究所将根据本研究领域方向从海内外招聘领域方向带头人、项目负责人和一般科技人员等各层次的科技人才数百名。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该所研究领域方向为:以制造业和材料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材料科技的进步为牵引,集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集成与工程化、促进产业化于一体,推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工程化和产业化的有机结合,倡导与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的合作互动,着力构建材料科技创新价值链。研究所首期部署了高分子材料及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磁性材料、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及器件、表面工程及表面技术及新能源材料五个前瞻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领域。(Tel:86-0574-87911122 Fax:86-0574-8791 0728,E-mail:zhaoting@nimte.省略)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筹)
该所研究领域方向为:通过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学科交叉,提升我国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汽车电子、智能仪器仪表、先进制造装备、电子设备、医疗仪器设备、家用电器等为重点应用领域:以计算机、集成电路、软件为学科基础:以人机交互集成技术、智能仿生集成技术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技术研究领域:以汽车电子集成技术,仪器仪表集成技术,先进制造设备集成技术、电子设备集成技术作为面向应用的技术研发领域:集成智能控制、先进材料、光电子及微系统、基于超级计算的虚拟设计与模拟、工业设计等技术,形成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创新紧密结合的研发体系,促进我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的发展。(Tel:86-0755-26896372,Fax:86-755-26803589 E-mail:hr@siat.省略)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筹)
该所研究方向为:开展面向纳米材料及器件、纳米生物技术与纳米医学、纳米仿生技术与纳米生物安全技术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纳米技术相关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和面向应用的系统集成。坚持纳米技术研究与多学科交叉研究相结合,为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Tel:86-0512-62603086,Fax:86-512-62603079,E-mail:rldou2006@sinano.省略)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
该所研究方向为:面向能源、环保与资源等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生物加工与转化科技前沿,重点在生物资源、微生物转化、生物过程工程等领域开展植物、微生物等生命体遗传改良的技术研究,生物过程集成优化研究,提升我国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生物能源技术体系中生物质资源不足、生物转化和加工效率低下以及生物转化工艺难以规模化生产等难题,协同我院能源基地、化工与材料基地以及工业生物技术基地的相关机构,协同大学、企业和地方科研机构共同构建我国生物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积极为山东省与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做出科技创新贡献。(Tel:86-532-80790160,Fax:86-532-807901 62,E-mail:zhangrd@qibebt.省略)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筹)
该所研究方向为:面向海岸带水资源与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际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前沿,重点在海水综合利用、海岸带可再生能源、海岸带灾害预警与防控、海岸带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海岸滩涂可持续利用等领域,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积极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资源开发利用、重大灾害防治、生态环境治理不断做出科技创新贡献。(Tel:86-535-6176518,Fax:86-535-6907185,E-mail:ctang@yic.省略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筹)
该所研究方向为:面向国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城市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重点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健康,城市环境治理技术,环境治理工程与循环经济,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等领域,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为我国城市和城市群的生态规划与建设、环境质量的改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科技创新贡献。(Tel:86-592-2610287\2659295,Fax86-592―2659290,E-mail:qjzhao@iue.省略)
一、申报主体
申报主体为独立矿山企业(含油气企业),须持有合法有效采矿许可证。
二、申报条件
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依法办矿。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等法律规定,合法经营,证照齐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和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认真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等,对无偿取得的采矿权已经进行了有偿处置;五年内未受到相关的行政处罚,未发生严重违法事件。
(二)规范管理。具有完善的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生态重建、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矿石管理科学、规范。
(三)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成了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设计)指标,“三率”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综合利用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矿山领先水平。
(四)技术创新。重视科学进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矿山企业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不低于矿山企业总产值的1%,生产技术居国内同类矿石先进水平,符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国土资发〔2010〕146号)的有关要求。
(五)节能减排。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节能降耗、“三废”排放等达国家规定标准,采用无废或少废工艺,矿山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或实现零排放,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六)环境保护。认真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编制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水平明显高于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本区域平均水平,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80%以上。
(七)土地复垦。认真开展土地复垦工作,落实土地复垦责任,实现“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
(八)社区和谐。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及时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社区关系和谐。
(九)企业文化。拥有符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企业职工文明建设和技术培训体系健全。
三、申报材料
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需要报送以下材料:
(一)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申报书;
(二)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申报图册。
四、申报程序
(一)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申报按照自愿申请的原则,地方矿山企业向所在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归口中央企业管理的矿山企业向归口企业提出申请;各行业协会可按照申报条件组织本行业企业的推荐工作。
(二)地方矿山企业的申报材料,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矿业联合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同时进行必要的现场核查,并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将申报材料统一汇总报送国土资源部。
归口中央企业管理的矿山企业申报材料,需经矿山所在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审查意见,并由归口企业审核汇总后报送国土资源部。
行业协会推荐的矿山企业申报材料,需经矿山所在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审查意见,并由行业协会审核汇总后报送国土资源部。
关键词:建筑施工 工程质量 通病 应对策略
随着城市化经常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在建筑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今后加强改善,例如,我国建筑工程总体而言质量不高。因此,在今后的建筑工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等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措施来进行管控。
1 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通病
1.1 裂缝现象
在建筑上,裂缝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沉降裂缝,第二,混凝土裂缝,第三,抹灰裂缝。当建筑工程中出现裂缝现象之后,建筑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对此进行控制和管理,此外还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因为建筑材料的缘故威胁到工程的安全。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因为是其在凝固的过程中,自身温度和外界温度相差过大所造成的,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当外界温度变化较大的时候,通常建筑物自身会产生收缩应力,当这个应力超过建筑自身的抗拉应力的时候就会产生裂缝的现象了。产生沉降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往往因为受到外界是一些因素影响,其沉沉降量总是超过当初设计时候的预想,这样就产生了沉降的差异,建筑物自身也会不同程度出现沉降等现象,产生没有规则的裂缝。抹灰的沉降发生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因为认为的因素造成的,一些建筑人员在建筑材料的比例分配上不科学,没有按照建筑的标准来进行,抹灰往往过厚,也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2渗漏现象
渗漏现象也是建筑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在工程建设成以后,工程的墙壁、管道等发生渗漏等现象,假如对这样的问题没能及时进行解决,长时间以后,往往会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产生影响。一般情形下,渗漏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不科学,管理人员对此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甚至有的管理人员为了减少建筑的建设成本,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往往使用劣质的建筑材料进行房屋的建设,在加上技术不先进等原因逐渐引起了渗漏现象的发生。
2 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上述的建筑物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日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其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建筑人员应当对建筑物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在了解这些通病产生的基础之上,借助于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对工程进行科学的管理。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市场的客观情形,建议从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解决:
2.1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通病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治理
在实践中,如果工程质量出现了问题,施工的一方应当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好检测工作,找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控制和治理。在治理的时候,应当采取可续的治理方式,尽可能降低因为这些建筑通病而带来的影响。此外,还要逐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准,规范建筑施工环节,在此基础上,逐步克服建筑中的通病,给人们一个舒适、安全的家园。建筑企业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信誉和形象,还能够使自身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2 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目前,防止工程建筑通病产生的主要措施来还是做好监督工作,规范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规范化操作,针对容易出现的施工问题要及时进行预防,严格把关,在源头上遏制建筑通病的产生。施工人员更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防止因为追求高额利润而采用那些劣质的材料进行建筑,在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控制。此外,还应当加强巡查,实现对建筑工程建设整个过程的全面的控制,实现预防的最佳效果。总而言之,建筑管理人员应当重视自身的建筑管理工作,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防止因为自身工作的疏忽而影响到建筑的质量,严格按照建筑标准来进行,以先进的管理和负责人的态度完成的建筑通病的预防工作。
2.3 工程建筑企业应树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理念
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当时刻谨记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理念,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促进企业更好的完成建筑工程的预防工作。此外,施工单位还要及时总结预防建筑通病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理论基础,更好的指导今后的工作。施工单位还应当逐步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忧患意识,使他们对自身的工作做好尽职尽责,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办事,提高工程的建筑质量,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还能赢得企业的信任和形象,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保证建筑安全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增加人们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计。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为了保证建筑质量的安全,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施工,对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还要创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创建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做好建筑工程的工作。此外,还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对施工质量通病的管控措施进行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徐良 . 浅析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J]. 价值工程 ,2011(19).
从材料上分析,今年深圳申论真题的第一则材料主要源于为广东省气象局在某1月14日的一项全省大气情况统计,材料中提到广深莞三地随着经济发展,大气质量情况堪忧,尤其以深圳为最,而深圳为全省年均霾天最多城市。在这则材料中,我们留意到,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年均霾天天数”。很多考生其实都不是很了解什么是“霾”。这里关键是要区分“雾”和“霾”。
“雾”是由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在近地面层的大气中组成的悬浮体。在气象上,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称为浓雾;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雾称为大雾;能见度小于10公里大于1公里的雾称为轻雾。“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的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当水汽凝结加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雾”和“霾”是相对独立的,雾由水汽形成,而霾主要指空气污染物和杂质;另一方面,它们又互相交织,污染物附着在水汽上,越积越多,加重雾霾浓度。由于城市不断发展,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增多,大气污染有所加重,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扩散更加困难。
其实说白了,“霾”是城市扩张发展的一个结果。对于这个点,实际上给我们一个提示是,在公务员申论考试有可能涉及更多的在“常识范畴”的专业知识,对此值得我们注意。
而申论的第二则材料论述的是大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性,主要是从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角度去描述。材料中甚至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数据:全世界每年有8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从数据角度体现问题的严峻性。
申论的第三则材料列举的是深圳市02年至07年环保部门的空气检测数据情况。空气检测指标包括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酸雨指数、霾天天数、纳入环保监测的镇以上企业每年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指标。考生可以通过对历年数据比较,发现空气污染指数仍有上升势头。
申论的第四则材料论述汽车尾气带来的一系列疾病情况,而第五则材料论述深圳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情况。综合而言,我们发现深圳市的申论材料以数据和案例为主,从某种意义上看,侧重考察的是考生对数据和案例的分析能力。以下,广州新东方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组组长戴斌老师将对08年深圳市申论真题的答案做出分析:
1.请用120字左右的篇幅概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要求全面、完整。
参考答案:
随着深圳城市化的发展,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尤以汽车尾气为源头。有害气体污染物不仅使深圳成为全省年均霾天最多城市,更带来一系列疾病,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身体健康。深圳市政府目前高度重视大气污染的治理,但未来的治理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共117字,含标点符号。)
2.请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求对策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参考答案:
(1)推行普通公交到环保公交的更新换代。
(2)加强了车辆的注册登记审核,限制污染车辆上路。
(3)推行“黄绿蓝”环保分类管理制度,加快污染车辆淘汰周期。
(4)加强对经常出入深圳车辆的登记管理。以上四条是从08年深圳市申论材料五中抽象出来的相关对策,在字数不超出限制范围的情况下,考生还可以参考以下治理对策:
(1)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严格排污许可证的发放。一切对大气环境质量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技改项目),必须经过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否则任何部门不得审批。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环保部门有一票否决权。禁止在城区建成区及规划区内建设炼钢、炼铁、电石、水泥等粉尘污染严重的项目,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2)严格按照国家机动车产业政策,停止生产和销售落后车型,加强出租车和公交车的管理,加快运营车辆更新。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标准,做好机动车报废工作。对超期服役、污染严重的机动车,实行强制淘汰。
(3)推广燃气汽车技术,加快燃气站建设,以公交车和出租车为重点,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二甲醚等清洁能源。
(4)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督管理力度,将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纳入车辆年检程序。办理车辆年检、转入等手续时,应取得市环保部门核发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超标排放尾气的车辆要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尾气超标的机动车辆一律不得通过年检,不得上路。
(5)加强对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的监督检查,环保部门要建立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监督管理动态数据库,定期向政府报告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
(6)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紧抓好这项工作。政府应成立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专项治理的组织、监督、协调工作。各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措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7)各部门应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各责任单位要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分工负责,务求实效;要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做好管辖范围内的督查落实工作。
(8)执法部门应该严格执法,严惩违法行为。环保部门是主要的环保执法监督部门,要不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集中突击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供电、技术监督、工商、公、检、法等各有关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配合环保部门,进行严厉查处。
(9)扩大环保宣传,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大力宣传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环保法律法规。环保部门要定期向社会环境信息,公布环境污染治理进度及环境质量状况,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
(10)政府应将把专项治理任务作为环保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的考核奖惩办法,严格考核。对在治理过程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对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务的单位,将按照有关的环保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3.请用1200字左右篇幅,就全部材料或材料中的某一个点发表你的评论。
参考范文:
谁为“灰霾天气”埋单?
近几年来,深圳时常出现“灰霾”天气,到处灰蒙蒙的,似乎满天飞扬的都是烟雾和尘埃,艳阳被蒙上一层薄纱,市民眼前的景物不再明朗洁净,大街上也弥漫着呛人的汽车尾气。面对此情此景,或许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谁”在污染深圳的空气?或许大多数人很容易将此与深圳城市日益增多的汽车联系在一起。因为从深圳空气污染源看,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大幅增长。据统计,深圳全年汽车销售已突破11万辆,全市汽车保有量则超过60万辆,另外,每天还有10多万辆过境的车辆。鉴于此,许多人对汽车日益增多的问题表示忧虑,汽车增长在直接考验深圳道路“承载力”的同时,也对深圳空气环境“承载力”提出挑战。
对此,当我们内心深处追问“谁应该为讨厌的‘灰霾天气’埋单”时,大家一定会把矛头对准了“日益增多的汽车”。而跟“日益增多的汽车”有关的其实有三类主体,我们不妨逐一讨论一番,看看谁最应该为此而“埋单”:
第一类主体是政府,这是目前的“灰霾天气”埋单人。现在,每年深圳市政府都要拿出大量的政府支出来改善大气环境。但我们不能一直依赖政府的财政支出,毕竟汽车尾气的排放人并不是政府,而沉重的环保支出也可能增大政府的财政负担,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无论从感情角度,还是责任角度,政府都不应该成为“埋单人”,尽管如今政府正在承担这个责任。
第二类主体是汽车的使用者。从直接的角度看,汽车的购买者作为汽车的使用人,应该为此负上一定的责任。或许会有人问,假如让汽车的购买者“埋单”,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向汽车的购买者征收费用呢?笔者认为,可以在汽车的汽油费用中增加一定的环保费用。同时笔者要强调的是,征收环保费用不是“惩罚”,而是引导。关键是让汽车的使用者尽量选择耗油量小的车型,同时鼓励在不必要使用私人汽车时,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一、选择分析
1、生产中的清洁
将无毒无害或者少害低毒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原料应用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对废料产出低、使用消耗少的新加工工艺上进行使用,尽可能最大化的进行循环利用,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因素在企业生产的源头上进行控制。在选择企业原料的时候,要将原料的利用率提升上来,对生产周期长的资料和非再生资源要将它的代替品积极寻找出来,将多元化的进货渠道构造出来,确保在材料的使用上是可靠稳定的。在开采原材料的时候,对更加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上进行使用,在对原材料进行利用的同时将生产材料的自然环境保护好。在进行加工的时候对先进的人员管理措施和加工工艺上进行使用,将员工的清洁生产意识提升上来,切实的加强一线生产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国外同行业要在技术上进行积极的交流,将新的技术技巧和设备共同开发出来,要合理的利用在加工中产出的边角废料,有效的利用工业次生品,不但将企业的工业污染降低了,又能够将新的经济来源构造起来,对企业的长久发展上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2、最后产品的清洁
产品的清洁是指在通过了清洁的生产之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应该努力减少对人身带来的伤害和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威胁。在使用完了产品之后,应该将可分解的材料应用到非可利用部分中,为回收上带来一定的帮助。对产品的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要非常的注意,了解材料的使用周期和使用的寿命,在产品的包装上做到大方与环保,在使用了产品之后对环境的危害上降到最低。
3、生产审计中的清洁
企业应该对一套高效合理的生产审计程式上进行使用,对每个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产值输出和产能消耗要进行详细的备案,通过记录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物,来进行有效合理的审视,为了降低消耗要对科学的分析方式上进行使用,将污染降低,将高效的管理方案制定出来,令企业能够切实实现排放少、效益强、能耗低、扩展性强的可持续发展路线。
二、绩效关系分析
1、优化生产方式
企业利用适宜的投入来有序的监控生产过程,科学的管理一些生产污物多的项目,将先进的技术设备引入进来,能够有效的优化装置的生产过程,为生产装置的安全高效运行的目标上给予实现,尽管在短时间中会付出一些投资,但从长远的角度上分析,弊小于利,如果生产过程是科学的就能够合理的利用人员,也能够促使生产工作人员有属于自身的工作内容,将其积极性和特长发挥出来,将生产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进一些高新技术设备能够简化之前工序中的生产结构,将生产的一体化和自动化上能够有效的予以实现,因此能够更加高效的运行原本工序繁多的生产结构,使机械化能够在更多的生产工序中进行使用,完成了自动化,生产效率能够有效的被提升上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的规模上不断得到精简。
通过清洁生产创造出来的产品,所应用的新结构配置和新的技术,将产品的使用周期和环境效益能够有效的结合起来,大大的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生产过程中就有效的解决了环境污染的情况,对生产末尾环境整治设施的需求上越来越低,将产品由于环境污染而配排挤出市场的情况也会大大的降低甚至杜绝,而且通过综合性的治理能够获得大量的经验和收益。
2、降低了企业生产中的综合消耗情况,降低了环境事故和环境污染情况的发生,将企业的社会形象构建了起来,和以前污染后治理的掌控措施上有着很大的差别,清洁生产在生产的环节当中有效的控制了对环境的不利因素,为了减少环境的污染,采用了一些切实的技术性手段,不但将企业生产为环境带来的威胁上有效的降低了,将非常好的环境效益构造了出来,并且在其中获取的社会效益上也是非常巨大,改变了企业的形象,变相的将企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提升了上来,和国家提出的各项措施和口号上有效的进行了衔接,将强有力的保障和后盾提供给了企业的生产,稳固了企业的地位。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对策;可持续发展
1.矿山环境破坏的具体表现
1.1地表破坏
通常来说开采矿山的方式主要有如下两种:第一,井下开采。该种开采方式不会对地表直接产生严重影响,不过极易引发地面裂缝与塌陷等问题,还会对地表植物的生存生长产生影响,极易出现坑洼地水源流失、地表河流改道等情况。第二,露天开采。该种方式需要砍伐地表植被、开挖岩体,产生许多固体废弃物,在地表堆积严重破坏到原有地表,引发裸地、陷坑等问题。
1.2水污染
在开采矿山时通常会有许多尾矿废水与矿井水排出,严重污染到矿区周边的地下水与地表水。开采逐步深入,采矿区的面积也在逐渐加大,如若地质结构出现改变,容易致使地表水径流降低,导致地下水、地表水与降水间的平衡受到破坏,形成以矿井为中心的地下水降落漏斗,从而导致地表裂缝、地面沉降,还有滑坡等灾害。
1.3地质灾害
开采矿山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地面裂缝、采空区沉降、泥石流以及滑坡等地质灾害。通过对相关数据统计,每年由于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在几十亿元以上。
1.4大气污染
在开采矿山时,特别是在进行采石场作业时往往会产生许多烟尘废气,从而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2.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治理的现状分析
2.1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治理相矛盾
一些地方政府与矿产企业过于注重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对于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缺乏重视,再加上小型矿山比较多,从而致使矿山环境治理跟不上环境破坏的速度,进而导致矿山环境问题的出现。总的来讲,矿山环境治理水平比较低,而矿山开发所造成的环境破坏的速度往往超出了恢复治理的进度,可铜陵,矿山环境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2.2相关矿山环境保护机制有待完善
如在管理体制方面,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不够集中,矿山环境执法管理职责不够明确,管理较为混乱,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使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受到了阻碍。尤其是对于一些老旧的矿山来讲,难以查找到相关责任人,且治理资金匮乏,缺乏可行性的环境治理机制,所以,这就需要积极构建完善的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相关机制,与此同时,政府及相关企业还应当不断保化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管理,构建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如有必要还可以应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实施管理。
2.3矿山资源开采与环境治理技术较为落后
国内矿山企业规模并不大,且在专业技术方面较为匮乏,矿坑设计缺乏合理性,采矿方法不正确以及工艺技术较为落后等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从而致使矿山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矿山环境治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相关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技术还没能跟上经济发展及矿山环境及治理的总体要求,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还会受到环境条件、前期调研以及经费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致使许多矿山治理项目的治理工作不到位,往往只是表面功夫,根本没能从实际根本上进行有效的治理。
2.4缺乏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
在实际开采矿山时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区别对待各种类型石地质环境破坏形式,并对其科学进行分类进而合理实施评价,同时制订针对性的治理策略。不过就现阶段看来,还有不少矿区并未开展系统的分析与调查,所以在后期矿山治理和保护工作时必须要科学区分各类地质环境问题,运用有效的治理策略,防止进一步加剧地质环境问题。
3.矿山环境破坏治理的有效对策分析
3.1进一步强化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实施
强化相关矿山环境法治与制度方面的建设,积极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相关体系,以便更好地促进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化。如可充分结合各地区矿山环境的具体情况及发展现状,制订相关政策、规范,且需全面落实和执行到矿山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中的各个不同的阶段中去,以为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给予强而有力的制度保证,使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面向法制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其执法工作力度,尤其是对于一些正在实施中的工程项目,更应当加强管理制度及责任的落实,全面保障工程项目的整体实施质量,尽可能避免发生地质灾害事故,切实制订和落实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有关责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好环境保护监督及检查工作。另外,还需强化矿山周围环境的实时监测,如发现有严重破坏矿山环境的企业,应当及时现今其限期内完成治理,同时加以依法处理。
3.2注重标准化保护与治理
有关工作人员应当要结合目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所遇到的新情况与问题,并且能够定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全面勘察,并对实际所得结果进行时很如剖析与评价,据此来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标准体系进行制订与完善。与此同时,国家还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国家安全监察、国土资源等部门的详细职责予以明确,增进部门间的交流、沟通与协作,切实提高矿山地质的保护和质量工作效率。而且相关部门还需要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来对矿山地质环境隐患问题进行分层次、全面、实时以及合理的解决,增强保护与治理薄弱环节的工作力度,实现整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标准化水准的提高。
3.3强化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人才的培养
对于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来讲,人才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对于在职人员还需加以更加深入的学习的培训,不断推进我国矿山环境治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便更好地确保矿山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另外,还需进一步加强与各大高等院校、科研所等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环境治理的技术型人才,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有关先进的矿山治理技术与经验,并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我国矿山环境治理能力。
3.4强化矿山资源开采技术创新及研究
对于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来讲,想要切实落实好矿山环境治理工,就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所以,这就需要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和研究,进一步推进矿业技术的升级和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以及材料等,不断推进我国矿业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同时,还需加大对选矿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不断提升矿山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资源损耗,从而进一步减轻矿山环境的破坏程度。科学有效地将各项先进技术应用到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要以有效地降低矿山环境破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进一步强化矿山环境治理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不断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产业化发展。积极引进、开发矿山损毁后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等的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推进矿山生态重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强化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力度。此外,还需加强对国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技术以及经验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升国内矿山环境治理工作能力,使我国矿山环境得到综合有效地治理和利用,不断推进矿山环境破坏的预防和措施工作。
3.5加大矿山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
对于矿山环境治理来讲,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所以,想要全面有效地落实好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就需要具备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尽可能避免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造成过多的破坏。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法制作用。如对于正在开发生产和新建起来的矿山,应当严格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构建矿山环境恢复保障和补偿机制,以确保矿山环境治理具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另外,各地区政府还可以充分结合当地矿山环境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关优惠政策,充分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企业和社会在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宣传,鼓励社会捐助,积极争取获得国限环保资助,进一步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资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不足以及矿山企业积极性不佳等实际性问题,不断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3.6建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信息化系统
在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与治理工作时,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还应当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科技来合理建设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其中包括了数据库、数据模型、指标体系以及资源库等内容,合理设置勘察、检测、预警以及评估等多种功能。并且注重在事前、事中以及事后阶段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对开采不同类型的矿山资源工作进行有效的优化。在该环节工作中,有关部门还需要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将4~5个长期监测点设置于矿井内,同时将3~4个监测点设置于采取之外,每月监测一次,让工作人员能够对采区内矿井水排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进行实时准确地掌握,以便于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需要基于已有的设施设备来更新与优化信息化系统,增加远程监控工作力度,实现矿山地理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3.7合理治理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地表变形塌陷区
在实际开采过程中通常会因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而导致地表变形塌陷等情况。所以在实际治理环节,应当要积极改进企业开采井下资源的方式,一方面实现开采效率的提高,一方面还能够有效降低开采地区地表变形塌陷的发生概率。注重配备齐全开采矿山资源所需的有关设备设施。确保地区供电、通信线路得以运行稳定与安全。同时还需重视土地复垦以及植被恢复的工作,防止产生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现象。如若在开采矿山地区漆面塌陷深度超过3m,需要及时做好周边村庄的搬迁工作,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仅如此,在开采过程中会生成许多废水,需要应当要在井下科学设置蓄水池,合理设置废水处理点,结合实际开采地区水质特点与排放废水的标准要求等来科学处置矿坑水,保证实际排出的废水每项指标都达到相应规定要求。
3.8将矿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就目前来讲,矿产资源的利用因受到技术和经济条件因素的影响,而致使综合利用程度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致使大量共生及伴生矿物组分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成为废弃料,导致矿产资源开发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将矿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出,进而避免对矿山环境造成威胁,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和破坏,同时,还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矿业废弃物中,通常有尾矿和冶炼炉渣两种物质,可以将它们用于那条材料的原料、矿井填料以及造田复垦等方面使用,另外,还可以将尾矿中的各种不同成分做进一步研发和利用,如肥料、土壤改良剂等。
3.9科学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增强每一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首先,要想实现资源的节约,应当要大力实施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第二,切实实现水资源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征收工作,设置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第三,积极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构建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第四,应当要积极联系我国实际情况来构建起与国家发展相适应的矿区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以及技术标准体系,并且该体系需要涉及矿区发展的各个环节。而且还应当要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对新开采矿山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保护采矿权环境的措施、重建报废矿山、实施环境补偿机制的方法等内容。我国有关部门还需组织听证会、论证会或是其他方式来获取领域专家以及社会群体的意见与建议,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研究并落实矿山环境破坏补偿的有效方法。
4.结论
各村(社区):
为了切实抓好每年一度的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农村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保持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现将开展我镇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专项治理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村(社区)要高度重视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专项治理活动,深入贯彻落实“调解优先”原则,镇上建立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具体负责指导、协调专项治理工作,村(社区)相应成立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村(社区)调委会),要结合往年的经验、做法和灾后重建实际以及近期具体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今年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专项治理提出具体要求和任务。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要加强对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积极动员村组干部和人民调解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扎实工作,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确保专项活动顺利开展和社会稳定。
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要进一步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四川省人民调解条例》,认真学习和推广“枫桥经验”,结合专项治理活动,充分发挥组织调解民间纠纷的职能作用,以村、组为单位,充分利用调解网络,有组织地对各类纠纷开展拉网式的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研究分析、提出对策,及时依法调处,不留死角。尤其对易引发纠纷的用水用电和争田边地角等问题和易激化的,应提前制定预案,采取防范措施。各村(社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专项治理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广泛深入地宣传《人民调解法》、《农业法》、《土地法》、《水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环境保护法》、《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村规民约等,不断提高农民群众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及时宣传专项治理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为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做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纠纷的摸底排查工作,切实做好对可能因各类春耕纠纷引发的自杀、民间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群众性械斗和集体上访等事件的预防工作。对于发生的自杀、民转刑、群体性械斗和群体上访等事件,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依法处理,尽力避免和减少此类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全镇的社会稳定。
各村(社区)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专项治理活动的指导,对春耕生产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以服务群众的责任感,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认真加以解决,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对于防激化的典型事例、攻“三案”情况要形成书面材料,要以快捷的方式及时上报镇综治办和司法所,对于重大事件,要一事一报。各村(社区)要在今年4月20日前向司法所反馈各村(社区)“专项治理活动”的部署情况,4—6 月报送有关防激化典型事例,6月 20 日前上报“专项治理活动”工作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