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反思怎么写范文

教学反思怎么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反思怎么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反思怎么写

第1篇:教学反思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 青年教师 教学研究 教师成长 职业道德

阅读众多的教育报纸杂志,感觉很多似曾相识,觉着眼熟,感叹不已,“我怎么就写不出来呢?这些东西我们用过同样的方法去处理过此类许多问题,自己怎么就想不到去写出来呢?”曾几何时为此感叹、为此懊恼,甚至是愤恨不已。现在想想是因为自己缺乏发现问题的意识,缺少研究问题的方法。那么,教师应如何“积累”?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尝试。

一、写教育教学叙事

叙事就是讲故事。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事情,并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写下来。这种教育教学叙事,既不是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又不是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种叙事所陈述的可以是自己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可以是自己的个人工作总结等。它所实践、记录的是具体的、情境性的、活灵活现的自己的经验世界,展现的是自己心灵成长的轨迹,说出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人、真事、真情。也可以是亲眼所见,发生在身边的事,是每个教师的亲历亲为,因此,写起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二、写教育教学日志

日志展现的是自己对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自己有意识地把真实的活动场景转化为文字、语言符号加以记载的时候,也就是在梳理自身的行为,使之有意识、有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做法。教育日志的记录可以是每天或几天记录一次,但至少是每周记录一次,教育日志不是仅仅罗列自己的生活事件,而是通过聚集这些事件,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相关行为。在日志中,记录的是教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所解释的和所反思的内容,是教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自由写作。“凡是引起你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他记入你的记事簿里,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的积累,有了积累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使你顿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的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这种顿悟就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三、写教育教学反思

反思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反思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切实变革实践,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非同一般。正如《实践、反思、读书》所说,反思就是借鉴别人、思考自己、留下精华、丰富自我。那么,如何反思、反思什么可能是我们在反思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反思什么:教学的定位、动态生成、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资源等教学中的任何疑难问题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对教学中任何困难的思考都有可能成为教学智慧产生的源泉,对教学中任何关键性问题的不断求索都可以增强教师的反思能力;如何反思:把教育教学理念作为反思的着眼点,把相关经验和理论作为反思的重要参照,把整体反思与局部反思相结合,把反思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反思结果运用于实践、改进实践,等等,凡是能够把自己的教学思考和认识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方式,都可以尝试运用。

四、写教育教学案例

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事件,可能面对的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能面对的是一些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能有的学生对某些科目学习得很好,而对有些科目的学习存在很大困难;有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不平衡,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问题实际上都可以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的形式体现,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对象。

(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写教育教学叙事、写教育教学日志还是写教育教学反思、写教育教学案例,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写自己的感受,包括对抽象事物和具体事物,内在事物和外在事物的感受。感受到什么写什么,不要冥思苦想超越自己的感受。巴金说:“写生活中的感受、最熟悉的东西是感受最深的东西。”

2.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固然把情绪发泄出去了,但如果别人不明白,还是无法交流的。想让别人了解你的感受,你就必须解释。

3.只写自己想写的感受,对自己不想写的感受绝对不写。一天当中人会有许多感受,但不是每个感受都值得一写。

(二)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而言,还要提高政治素质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具有:

1.奉献精神。人们形象地将教师比喻成蜡烛,蜡烛的精神就是奉献的精神。要有奉献精神,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把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同人民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紧密联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出发,自觉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步入更加崇高的人生境界,亲身体验到教师劳动特有的乐趣和幸福。

第2篇:教学反思怎么写范文

一、教学方法不宜采用“讲授式”

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每位老师在变革教学观念、方法、学法等的过程中,多数人还在认真比较以前较为流行的“讲授式”教学法和现在较为普遍的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进步性。学英语是学语言,学语言就是要学会别人(就是使用该语言的本土人士)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别人怎么读,我们就怎么读,别人怎么写,我们就怎么写。教英语不是老师会就行,关键还要学生能。所以课堂应克服教师一讲到底,侃侃而谈,而应该用教师的激情和活力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这些实践活动中去感悟语言,也就是要让他们参与更多的语言活动,把表演的舞台留给孩子们。让他们觉得我该上台,我们组该展示,达到这种效果,那教学效果就不用太愁了。

二、教学设计不宜忽视“听与说”

英语教学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写与读在平时训练得比较多,而听说往往容易受到忽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较为注意对学生听和说的训练,我认为只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同时提高,才能真正的学好英语。在日常教学中,英语知识比较散碎,要求不断重复性记忆,重复学习容易丧失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有学习兴趣就十分重要,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设计富有创新教学准备,比如,在通过大量反复语言输入学习中,从口头上诱导学生发现、总结出一些习惯表达;其次,通过听力训练进一步熟悉这一语言现象。接着通过两两结对活动和小组活动等学习方式,谈论自己、他人对学习方法的不同。教学内容大多以学生听说为主。尤其是对部分基础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要激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积极配合教学内容,大胆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来。

其实,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好教师从来不会认为有“笨”学生,只有“笨”教师,教师最多应从自身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同时根据班级实际状况,因材施教,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兴趣、知识基础、认识特点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作为安排学生学习活动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为了教学更加形象客观,我们还可以引入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让教学更加客观形象。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对与教学设计也非常重要。对日常教学的及时反思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找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教学的途径,制定更加适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兴趣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促进学生进步。课堂设计缺乏适当适时的教学评价,不能及时获悉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收获,有多大收获等学情;课前设计“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学生学到什么”和课后反思“学生还想学什么”三个环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统一。

三、教学辅导不宜“一刀切”

加强课外辅导、个别辅导。充分利用课间监督检查差生的单词背诵情况;利用中午时间给基础较好的学生出一些符合其实际的练习题。就这样尽自己最大努力,兼顾每个学生,使全体学生能用所提高。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口音带地方味很浓厚的学生要单独辅导,并在以后教学中还应加强对差生的鼓励和监督。比如,听力部分相对较易,而综合分析理解的能力比较欠缺的学生进行对应辅导。在单词拼写方面,要求这些学生在掌握单词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句意写出正确形式,具有很大的综合性,这不仅考察了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语法知识及及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对这些学生通过语境对词类、固定搭配,交际用语及生活常识进行综合考查。最后,还要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语篇的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比如,选用有一定难度的短文,注意学生在判断选项时,往往忽略语意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对所选答案往往只符合局部意义,而与全文的意义相悖的部分加以更正。

第3篇:教学反思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默会知识;专业成长

长期以来,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特别注重教师在认识和理论上的提高,与此相应在教师培训中,我们比较重视让教师学习理论知识,热衷于请专家作报告,热衷于让教师脱产进修,热衷于教师的学历达标。毫无疑问,这些做法确实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但是我们常常发现,这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往往不能实现“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对接,很多教师听了理论,有所感悟,回到课堂,依然故我。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一种途径:通过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增进教师的“默会知识”。

“默会的知识”(又称“缄默的知识”,又称“内隐的知识”)的理论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出生于匈牙利的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polanyi)提出“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默会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这种知识即是所谓的“行动中的知识”(knowledge in action),或者“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action-inherent knowledge)。 因此,默会知识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属于怎么想、怎么做的层次,它不能系统表述和言传,具有个体性和情境性等特点。默会知识概念的提出对于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更是如此。

一般认为就教师知识结构而言,除了学科专业知识(所谓本体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所谓条件性知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同于对许多情境概括的正规的学术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有很强的内隐性,无法言传,而是“内在于行动中”,因此属于教师的默会知识。由于默会知识是教师在常态下不能清晰地感觉到的,因此如何通过对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反思,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教师的默会知识显性化,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它的存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熊川武教授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源于教学实践,贴近教师专业生活,把教师的专业生活过程同时看成是教师不断自我学习、发展的过程。反思性教学看重的不是理论的灌输,而是教师专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而随着教师对实际问题的不断反思并解决,教师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对教学水平的提升大有帮助,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实际的效果。

一、教学设计:在反思性备课基础上的教学能力提升

教学过程与工程施工绝然不同,在于它的对象是人,是人的思维活动。教师不可能采用同一方案去塑造他的所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根据前次教学中的反馈信息,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修改教学方案,完善教学设计。这次反思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的阐述、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评价等。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不可能既定模式去套用,因此教学设计中要做好:一是为学生创设了独特的情境和学习途径,能够引导他们兴趣盎然地主动探求;二是保持了学科和班级的特点,教师个人的风格。所以教师本人对内容的理解、对材料的取舍、对媒体的选择、对策略的制定以及具体流程的设计都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完善上,应该包括:

1.教学目标设计

包括认知领域目标、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和情感领域目标设计的完整性、适切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策略设计

策略应符合现代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体现教学的主导性和主体性;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容量恰当,重点突出,体现内容的有效性、系统性和有序性;重视启发,活跃思维,方式、方法多样,选择适当;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有效;教学结构组合优化,优质高效。

3.教学评价设计

形成性评价:提问、练习、测试等形式多样、反馈强化及时、内容设计合理,要求适度;总结性评价:知识覆盖面达80%以上,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重视实践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测评。

二、教学实践:教学设计基础上的课堂教学实施能力

1.进行课例研讨

课例研究是触发新的教学行为、产生新的教学理念的沃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校本培训中我们鼓励教师以实际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以改进课程实践为目标,广泛开展课例研讨活动,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积极提升实践智慧和专业化水平。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课堂研究意识,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公开课。由教务处统一协调安排,保证每周都有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公开教学展示,周四教研活动中全体教师再分组进行集体评课活动。这些来源于身边的鲜活教学案例,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参加教学观摩

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这样可以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很重视观摩公开课,只要有可能,她从不错过任何一次听课的机会。她曾说过,我这个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当然,这里的“听”还包括对照自己进行分析和反思。于漪对听的每一堂都要研究、思考,哪怕是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如何反思?一位教师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比照于漪老师深钻细研的功夫,反观自己对教材的把握,你或许会为自己“蜻蜓点水”式的浅薄而汗颜;比照魏书生老师的“商量”教学法,反观自己的课堂现状,你或许会发现自己正陷入个人专制、“一言堂”“满堂罐”的误区……这位教师这种“比照”的反思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3.开展微格教研

把自己的一节课或数节课的教学进程用摄像机或录音笔记录下来,然后居于一种旁观者的角色来观察、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这是对教学行为反思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比如说,可观察这样一些内容:在课堂上我讲授的时间有多少?我讲话的音调怎样?我的体态语言是否丰富?我在教室里是怎样行走的?学生听课时的反应如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观察到自己大量的行为信息。

三、教学研究:实践反思基础上的专业能力升华

开展教学研究,是使默会知识显性化的重要手段。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写课后教案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显出动态生成性,有些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或值得深思的现象在课前很难预料到,课后教案把自己上课时的课堂实录详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对其中某些片段和环节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从而扬长避短,以便于今后教学的提高。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完整地写课后教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在当今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很重的情况下,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写反思札记

与写课后教案不同的是,写反思札记并非要求面面俱到,也并非每节课都写,可以一周写一次。写每节课反思札记时,可这样思考:在这节课里,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仔细地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写一周札记时,可这样思考:在这周里,什么样的情形下,感到与学生关系最密切?什么时候和情景下感到最焦虑或沮丧?我在教学中做的所有事情中,如果给我重试的机会哪些我将会做得更好?我感到最自豪的教学活动是什么?为什么?等等。与写课后教案相比,写反思札记一般无需花费过多的笔墨和时间,但不如写课后教案详细,容易忽略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

3.写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在于“让教师重述和重写哪些能够导致觉醒和变迁教师和学生的故事,以引起教师实践的变革”而成为校本培训的有效形式之一。在学校校本培训中鼓励教师每天主动进行叙事研究,以随笔、手记、案例、实录等方式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和教育事件。让教师通过对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内化理念、生成智慧、提升素质。

以上对反思性教学的一些做法的介绍可能很粗浅,但它确实是教师默会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当然,以反思性教学为中心的教师专业成长中教师自我发展的激情是关键。但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功能也不能忽略。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记录下来,整理成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发现教师成长的共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提供适合每一位教师特点和水平的帮助与指导。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老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1).

第4篇:教学反思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写字教学 静心 恒心 评价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1-017

“静”和“恒”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主题。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写字有“恒”,何愁内心无“静”呢?下面,以在写字教学中如何渗透“静文化”略谈几点建议。

一、书法传说故事中的“静”和“恒”

让学生做到“静”和“恒”,要引导他们将意识和行为结合起来。如在刚开始教学写字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这样一个故事:“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人称‘书圣’。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七岁的时候,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受喜爱和夸奖。王羲之每日起早摸黑不断地练习,简直入了迷。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着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沾了吃。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品味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得到启发:写字和做事,都要静心、用心、有恒心。

二、聆听教师方法时的“静”和“恒”

汉字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好抓手。汉字的收放、疏密、避让、呼应等关系,正是守规则、懂谦让、仪态端庄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最好体现。教师在写字教学时,让“静”和“恒”贯穿始终,可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1.保证时间“静”

语文教师大都有这样的经历,在40分钟的课堂内将课文学完后,讲字、写字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导致写字教学成为“走过场”。在初学阶段,汉字的分析主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再总结、提炼,进而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所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在教学之前还要给学生一个调整状态的准备,而教师千万不能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忽略了学生习惯、品格、态度的培养。

2.过程性示范“静”

教师教学时必须重视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如教师的范读范写等。就拿范写来说,教师的一笔一画、一板一眼、一丝不苟的写字示范,能够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三、 提笔写字时的“静”和“恒”

1.保证时间”静”下来写字

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我一直坚持做到,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保证在课堂中完成,如果这节课的时间不够,余下的任务留到下节课再完成,因为提笔即练字,作业即作品,前提条件为时间充足。当然,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教师也需要特别重视。

2.保证写字时环境“静”

安静的环境是气定神闲的外在条件。在写字教学时,不仅学生要保持安静,教师巡视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点也应小声交流。

3.端正坐姿时做到“恒”

身不正不提笔,坐不正不写字。良好的坐姿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还能够让学生在持久的练习中领悟坐姿端正的平稳美、书写态度的庄重美、平心静气进入书写的豁达开阔美,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教师和学生而言,写字教学虽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但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方法,让学生坚持不懈,常用的方法有写字前利用手指操来放松筋骨、写字时利用简短的儿歌进行提醒等。另外,教师要注意控制学生的作业量。

四、 不断评价反思中的“静”和“恒”

当学生养成一定的书写习惯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即引导学生对书写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还要对整个书写过程进行自我反思。

第5篇:教学反思怎么写范文

时间过得真快,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过去的工作,倍感充实,收获良多,我们要做好回顾和梳理,写好工作总结哦。大家知道工作总结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教案检查个人小结模板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教案检查个人小结模板1

为了全面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规范,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教导处将各老师的任课教案进行了较细致、全面的检查。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整体检查情况

1、总体检查情况良好,绝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及所在班级实际,认真制定教学进度,并书写在自己的教案本上,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际。每个课时教案突出“三维”目标,渗透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教学准备,过程清晰。

2、大部分老师的教案具有内容详细规范、项目填写齐全、突出重难点等优点,还体现了学习方法、课后小结具有实效性,学习形式多样性的特点。

3、部分教师要备好几门或好几个年级的课,任务繁重、备课量大,但他们都能认真对待、仔细备好每一门、每一节课,充分体现了各位老师对备课工作的重视程度。

4、多数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科学设计教案、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科学内容和进度。

5、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但教学的反思停留在形式化,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提倡教师课后如发现有更好的上课思路、方法,应及时写在备课本上,补上去或修改好。在为数不多的优秀反思中,也确实有老师做到了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在设计,真正达到了反思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1、在本次教案检查中,绝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要求。但是个别老师的教案内容没有趣味性,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应该引起全体老师的重视。个别教师的教案书写不能解释自己的教学进度、不能落实教材的内容。

2、个别教师的备课过程过于简单,教学活动无体现,文字性表述偏少,且字迹不够工整。

3、部分教师的教案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没有体现情景的创设,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的具体操作没有,只是概述,不利于实际教学的操作。

4、教学反思的书写不及时,而且大多数的课后反思过于简单,一句话、两句话结束,反映出对反思的认识不深,教师自身的思想工作没做通。

5、部分教师的教案书写的项目不齐全。无进度、设计环节、设计意图、甚至板书。

三、改进措施

1、今后教导处要加大检查的力度,要增加抽查的次数。

2、检查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3、必要时,对个别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以上是我校本次教案检查的大体情况。教案反映一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希望大家在不断钻研教学的同时,认真编写教案。也希望做的好的继续坚持下去,不理想的要端正态度加以改进,真正把教好书的口号落到实处。

教师教案检查个人小结模板2

语文数学学科:

教师还是把教案书写和备课割裂开来,形成备课和教案两张皮现象。所以,在教案形成的过程中,教案就成了应付检查的工具,不仅给老师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负担和工作负担。存在以下问题:

1、成绩单没有及时记录。

五次平时成绩都要以十分制的形式进行折算,期中一次为期中考试成绩,大多数老师记载的成绩不真实,随意性强。另外两次平时成绩更是不真实得离谱,是无效的,对学生过程性评价不够客观准确。

2、教学教法设计意图不深刻。

好多老师为完成教案右侧的意图一栏内容,不是认真揣摩教学教法的设计意图,随意性强,更没有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的目的。更有甚者,根本不是教学教法的设计意图,胡乱写一通。

3、不重视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思路,更是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和主体,是帮助学生上课加深教学内容的印象,更是帮助学生提炼教材,提高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但有一部分教师板书设计随意,还有的老师只写标题,内容空无一个字。这样的板书设计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那么板书设计,都该写些什么?无非体现主要内容,体现学习方法,体现教学思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才是板书内容的原则和方法。

4、反思没有针对性。

好多老师在反思这一环节中不知道该反思一些什么,有的反思这节课学生会没会,有的反思某一知识点学生掌握得怎么样,其实反思应该反思教师某一环节的设计所带来的效率高与低,什么愿意,该怎么样解决等。不是寻找学生的原因,而是寻找自己的原因。

5、课时数标识不正确。

每周课表上有几节语文课,这一周就应该写几节教案,包括练习、测试、习作指导等,这些都要有教案。课时数标识就应该是1——1、1——2等形式,一直排到本周的总课时数。

教师教案检查个人小结模板3

全校任课教师的所有教案,在两天内,我都已经仔细地读过,仔细地欣赏过。可以说,在检查教案的过程中,我真的被大家的这种敬业精神所感动!

我知道,在备课的过程中,大家都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没有一位老师到教务处去找,也没有一位因为各种原因不写教案。比如:边缘学科如地方课和校本课没有教材,老师就自己找素材,上网查找资料。有些年级是新编教材,比如一年级和六年级数学,教材来得晚,但老师也克服了困难进行仔细地备课,认真的书写。老教师眼睛花了,他们就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认真写教案,这些,我们都逐一看在眼里。现在,我代表教务处向在座的所有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说一声,辛苦了!感谢大家对教务处工作的支持与理解。

现在,我就从两个方面将教案检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优点

总体上看,老师们备课态度较认真,教案详尽,有些教师详尽到每一环节教师说的话,认真到每一个细节,比如打格用的笔的颜色啊,板书设计的精巧啊,教学情境的创设啊,等等。课时数量充足且能做到提前备课。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教材及班级实际,定好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教学准备。教案书写字迹工整、美观,设计合理,教学环节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到位,师生活动安排合理,备课详细,有很强的操作性。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合作,有些老师还设计了展示交流、或拓展的环节,体现了学生学法的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想象的丰富性。在本次教案检查中,学年组长给大家做了很好的表率:李楠、王磊、窦海波、刘文娜、庄丹丹、郑国梅;老教师的代表:史凤奎老师;老师的代表:陈艳华、程艳辉。以上这些老师对教案的书写及备课情况提出表扬!如果能列出本单元的课程标准,就更好了!

二、问题:

1、单元教材分析不够透彻。

有些教师只对教材进行了分析,没有进行重难点的设计,也没有列出本单元所用的总课时。

2、每周的课时标注不准确。

有些教师不理解第几周第几课时是怎么回事。我举个例子,比如一二年级语文每周8节语文课,那么在你的教案上就应该有八节教案。分别标注为1—1,1—2,1—3…、、一直到1—8。这一周的课时量就满了。而内容上,就是你的教学进度所规定的课时内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比如作文指导课,练习课等都是要占用课时的、。占用课时了,就要有相应的教案。

3、设计意图不够明晰。

有许多教师把设计意图与目标等同起来,与做什么等同起来。其实不是这样的,师生活动是做什么,而设计意图是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其实是在督促大家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加深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多读些教育专著。不盲目备课和上课。

4、要认真对待反思,认真进行反思。

在检查教案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课还没上呢,反思先出来了,这能说明一个问题,有个别老师不明白写教案的目的是什么,写教案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为上课做准备,反思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一份教师的专业尊严。

第6篇:教学反思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反思; 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15-001

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我校一直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五年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写教学反思。算来我已经写了快五年的教学反思了。虽然还没有成为名师,但教学反思却让我成长得很快。下面我就谈一下写教学反思的心得和体会,希望对其他信息技术老师也有所帮助。

一、反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

1.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上课之前,我都会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包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预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构想可能有的教学效果。

2.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在教学后进行,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促进教师的成长。课后反思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重要的指导。

二、反思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困惑,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思。

1.分组教学法

可以培养一下班级内掌握计算机知识比较好的同学,让他成为“小老师”,将学生按好中差搭配分组,让“小老师”指导小组学习探索;并结合教学进度,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而且具有适当难度的作业,通过小组分工,收集素材,讨论、交流、合作,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共同完成。但是分组教学在信息技术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2)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3)学生人数多,老师不能全面照顾。

2.“任务驱动法”

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用心创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有必要给学生准备很多的半成品,让所有的学生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完成本节课的任务。“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有效得多。在老师熟悉教材、教学目标,并对学生情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前提下,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3.恰当地选择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载和传递信息作用的多媒体,以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加之小学生对同一事物的注意时间相对较短,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还可以刺激他们的视听觉,加深印象。例如有些内容在课件中利用文字的大小、颜色对比、动静以及插入音乐、图片等教学效果会优于教师口头讲述的效果。

如在讲解《IP地址及其管理》这一节时,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用课件展示IP地址的概念、IP地址的格式、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的管理这些内容,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就能更好地掌握。

三、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经过几年教学工作的观察,我发现有些情境是我以前所设想不到的,而这些往往无关乎教学内容的难易,而在于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情境一:信息技术课堂上,我经常会看到有学生把U盘、MP3、MP4等带进来看小说,玩游戏,我机房用的教学软件是极域电子教室,上面能监控学生的操作过程……

情境二:老师,我的键盘怎么打字不对啦。我闻声而去,键盘上的键好几个给学生抠出来后重新排了,比如“M”和“N”换了位置等等,上节课还没有学生反映这样的问题……

情境三:虽然一再强调上课不可以吃零食,但是我依然经常在抽屉里、主机和桌子的缝隙中查找到一些零食包装袋、口香糖……

类似以上这些情境的还有很多,我在发现以后,总会反复跟学生强调,但还是屡禁不止,我问了其他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他们都说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现在很多学校都是这样的!现在的学生怎么了?学校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什么学生还会出现这些不文明的举动呢?我觉得在信息技术课中也应渗透一些德育的东西。

1.挖掘教材中德育素材

信息技术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教育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时代,让学生知道和建立信息道德的重要性,是德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何体现学科教学的作用是值得探究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或强行规定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而应该既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挖掘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深层动机。本着爱护理解学生的态度,多采用疏导而非堵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将不良的行为和心理转化为一种正面的影响,使计算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利用课堂抓住时机及时教育学生

第7篇:教学反思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反思教学课程改革思考

《英语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之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做到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说的是只重于学习而不注重思考的学生,有可能遭到蒙蔽,陷于迷惑;同样的,只重于教而不注重思考教学成效的教师,也只会让自己停止不前,甚至会被时代所抛弃。做一名反思型教师既是我国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反思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在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浪潮中,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我反思,我进步,我快乐!

一、对反思的认识

1. 何谓反思

广义的反思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是行为主体的一种自觉的、理性的思考。本文的反思特指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思想最早出现1933年杜威的教育思想中,他认为“反省思维”是“最好的思维方式”,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目的。

2. 反思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教育教学改革兴起了一股“教学反思”思潮。许多相关研究都表明教学反思确实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教育界学者也在进行教学反思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叶澜教授说: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顾泠沅教授将教师专业成长划分为职初教师、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三阶段,并将三阶段的知识结构进行比较(见下图),由此可见,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反思的阶段

布鲁巴切尔等人认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可分为实践反思 (reflection for practice)、实践中反思(reflection in practice)和对实践反思(reflection on practice)。从而提出了反思三环节理论及其模型(见下图):

从模型中不难看出反思三环节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则体现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三阶段。

1. 教学前反思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进行学习。为了让教学设计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让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必须进行相关的反思。如: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有那些?新旧知识如何过渡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这节课要达成哪些教学目标?怎样才能达成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让学生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2. 教学中反思

新课程改革,我们追求的是高效课堂,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往往不能完全按我们教学前的设计如期进行,随时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控”场面。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时反思并快速作出调整。我们可以这样反思:学生为什么突然沉默?问题是否过难?……

3. 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目前最广泛的反思形式。上完一节课,静下心来再像放电影一样回顾一下成与败:有那些“亮点”?重难点突破了没有?教学目标达到了吗?学生的朗读节奏是否有好转?每个学生是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或者与学生谈话:你学到了什么?你最喜欢的是那个环节?对今天所学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

三、反思的方式

1. 问

这是反思的前提和保障。不管成与败,我们都应该多角度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最终积累成功的经验或找到失败的教训,从而获得提升。我们可以问自己,问学生或家长,也可以问听课的教师。问自己是自我的对话,是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的对话;问学生问家长就是要借学生的眼和心理去看去感受教师的行为;问同事就是要把同事作为一面批判的镜子,反射出自己行动的影像。

2. 看

(1)看自己或别人的教学录像

我校有位领导在和我闲聊时说,“有机会看看自己上课的录像,你就会很容易地发现自己在短短的40分钟里有太多的不是,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自己‘我不应该……我应该……’”时下刚好碰上中考视导课的开展,下了课我就迫不及待地找我们的摄影师。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从教态、板书、语言到课堂各环节的组织,给我敲了不少的警钟,自我感觉良好的我一下子成了梦中惊醒之人。当然,我获得的是满满的进步!

(2)看同行上课

现在很多学校都是通过青年教师上汇报课、中年教师上研讨课、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等在集体教研中反思。反思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从而寻求高效的课堂。

(3)看书籍和理论文献

个人的教学反思更多的是停留在操作层面或经验上的思考,只擦出了思想的一些火花,只有相关理论的支撑才能把这样的思想火花上升到一定高度,结出理论硕果,从而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3. 写

写教后记、日记、随笔等,可多可少。这是一个使反思更深刻,更理性,更易于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

(1)写成功之处

例如,在上完《新标准初中英语》Module 5 Museums Unit 1 Don’t touch it. 之后,我记下来这样的成功感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动”了起来,学习效果显著。这都归功于教学设计能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还“突发奇想”地用学生T-shirt上的signs做了活教材,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很OK!

(2)写不足之处

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针对不足作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下一次前进的阶梯。

(3)写看后感

观看同行上课或观看一些教学录像课后,写“亮点”、写可鉴之处,写心得、写感受。

(4)写“再教设计”

从教学的前、中、后三环节的各方面通过反思后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假设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从而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通过实践获得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使自己不断成熟起来。

四、反思给我带来的进步与困惑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反思让我学会了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让我捕捉到了很多教学中的灵感;反思让我面对研讨课时不再畏惧;反思帮助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积累,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与此同时,反思也不时让我身陷迷惘和困惑,因为总有解不开的结让我辗转难眠、挑灯夜战。然而我却惊奇地发现,在反思的旅途中我会愈战愈勇,愈战愈有想法和对策。

总之,反思可以来自我们教学的方方面面,重要的是要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变化,反思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如果我们能在教学生涯中坚持反思,我们必将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夙愿!

(教育叙事)

让愉快课堂进行到底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不敢说我的追求有多大,理想有多高,但是作为教师的我,最深的体会是:一节课如果进展顺利、方法得当,结束时师生的心情都是非常愉快的。教师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度过,为了让自己和学生都能更好的享受课堂我常反思我的课堂,常和同事探讨课堂:愉快的一节课好在哪里?学生都有了哪些收获?还有哪里可以通过改良做得更好的?这一节课学生很沉闷,自己也很不爽,哪出了问题?应该怎样处理?

案例:学校要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都要参加,我们初中英语组一共有14位教师参赛。没有办法,最怕上公开课的我只能硬着头皮上阵。确定了课题和时间后我就着手准备:树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教学各环节应怎样围绕目标和重点服务于学生,难点应怎样突破,通过什么活动溶入我的学法指导……

赛课如期进行,我们从玩游戏开始复习相关知识,起初学生显得有些紧张,毕竟是刚刚入学不久的初一学生,但随着游戏的开展,学生慢慢放开,渐渐像平时一样享受课堂的乐趣。复习完相关知识,我们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导入、操练,我和学生都很投入。接着我们做听力练习,要锁定的内容不难,但课文较长,学生似乎碰到了一定的麻烦,我问学生“Listen again?”学生反应特快“Yes!”还好,听了第二遍,学生基本能顺利完成,我暗暗松了口气。紧接着是阅读任务的开展,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为下一步的输出活动作好铺垫,我采用“Mind-maps(思维导图)”法。首先我和学生就第一部分一起进行探讨,指导学生如何通过“Mind-maps(思维导图)”抓住关键信息、梳理短文脉络,学生们都很认真也很积极,很快我们完成了第一部分的任务。第二和第三部分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没过多久七个小组都完成了讨论,其中有两个小组代表还填好了黑板上的导图,都做得很好。最后一个环节是输出,只可惜剩下来给学生展示的时间不多,学生没有机会尽情发挥……

教师技能大赛结束后,英语教研组对这次赛课进行了总结,我们书记对我这节课的评价还不错,虽然最后的结果还没公布,但这不重要。作为与学生一起完成这节赛课的我,更多的是回顾和体会我和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感受。是的,有不少收获的喜悦,后面学生展示得不够充分,遗憾不少。到底是哪出的问题呢?哪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对?思来想去,听力活动原计划只听一遍,但事实上需要听两次,我不后悔给学生听两次,因为我始终认为课堂的活动是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完成老师的计划。关键是备课时我怎么没想到这个问题,仔细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我高估了学生;二是给学生手头上的听力练习没有相关信息,只提供写答案的空格。是呀,哪有十全十美的一堂课呢?没有不足就不会有进步。教学就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的过程,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顾泠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胡岩松.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习惯.教育论坛?

第8篇:教学反思怎么写范文

一、写“数学日记”的好处

有助于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反思中往往也伴有概括、比较、推理、驳证等思维形式。有了数学日记之后,便为学生提供了反思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余利用充足的时间静静地回忆:本节课我学了些什么,我是怎样学会的,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我还想了解哪些知识等等。“数学日记”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学生就会对数学及教师产生情感倾向,产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学生经过“数学日记”反思自己在每一天、每一周的数学学习情况与成长历程,可以从中捕捉自己不断战胜困难,解决一道一道数学难题的瞬间体验,享受帮助其他同学突破难关的愉悦,在这些被记录了的点点滴滴的美好记忆中,学生的信心一点点地增强了,并由衷地发出激励自己的自我评价:我真棒!这无疑将成为学生不断争取进步的动力。交流“数学日记”,评价学习心得,促进自己的提高。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开始,七年级有的学生觉得没话可写,还有的学生干脆记流水账,从上课写起写到下课,样样都写。只有极个别学生写得确实不错。面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按以下要求写“数学日记”:

1.有一写一,实事求是。有一点就写一点,有多少就写多少,只要把想对老师说的内容写清楚,能使老师看明白就可以了,不要乱写一通。

2.不拘格式,如同聊天。学生在写“数学日记”时,好象跟老师面对面聊天,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写什么,凡是与数学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讲究写作格式和要求,非常随便。

3.三言两语,不必罗嗦。学生在写“数学日记”时,能用一句话写清楚的就不要用两句话,能用一段话写清楚的就不要用两段话,不必用华丽的词句来修饰,不必罗嗦,别使老师看了不知所云。

4.有内容就写,不必天天写。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做数学作业时,有心得体会、疑难问题、意见建议……就写,没有就不写,不强求一律。

三、批改“数学日记”

第9篇:教学反思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备课艺术

一、转变备课观念

要摈弃备课是“花架子”是“多此一举”及“备课就是写教案,写好教案就等于备好了课”等滞后的教学观念和不端正的教学思想,要对备课的必要性、实用性及科学性进行重新认识。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上课做准备。它不仅指上课前的教学设计(即教案),准备教学器具、寻找与上课相关信息、与别人研究教材、探究教法等也是备课。教案只不过是显形备课,写在备课本上的有形教案;而融入教师心中的无形教案也属于备课范畴,与写教案同样重要。因而,我们要转变备课观念,树立新备课观,科学地认识写教案与备课的从属关系,正确对待备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备课与上课紧密结合,实用有效。

二、转变备课形式

首先,教案应在形式上不再追求项目一应俱全,书写工工整整,内容详细具体;其次,要更注重对内容实质的追求,使教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应人、应课而宜地采用一些创新方法。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而言,可以要求他们只备简案、备思路、备条理;对于语文教师,我们可采用在书页上批注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案上只写教学目标及教学流程中的重大环节的简略性教案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这样,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可灵活变动教学环节,教师用起来得心应手;而对于内容简单、条理清晰的“阅读课”,我们可大胆采用“腹案”,在熟悉掌握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的基础上,只在心中构思、策划教案,结合课本中的批注进行备课,而不形成文本教案。对于音、体、美、劳等课程,也可采用心备、脑备的办法,制定出符合实际教学特点的教学计划,并以此替代教案;为了便于及时认真总结课堂教学得失,也可采用表格式教案,把教案一分为二,左边为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流程,右边为课后反思,使备课由课前扩展延伸到课中、课后。

三、转变备课内容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备课内容十分广泛,所以教案作为备课的书面形式,可适当增添一些新的内容,我认为可增添以下几项内容:

1.学习方法要求:在教案中增添学法要求,可以使教师在备课时切实地去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很好地接上轨;另一方面,它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突出学生学习的地位。

2.教后反思:有总结才有提高。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进行回顾及自我评价,无疑是发扬优点、克服不足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案中增添“教后反思”,写出精彩的“教后记”,是很有必要的。教后反思既可由自我回顾评价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成败,也可由通过同事听课、评课时,从他们的评课意见和建议中获得。

3.知识补充与补充材料:教师应在备课时,归纳整理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或教学补充内容,在教案中设置“补充材料”栏目,对未知的花时间去查阅、搜集、内化、应用,作为资料保存积累。这样,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活泼、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