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软件论文范文

财务软件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软件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软件论文

第1篇:财务软件论文范文

一是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充分。有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其便捷、高效率方面,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发展决策、财务监督等方面的作用,认为只要会计工作实现了“计算机化”就可以了。二是缺乏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会计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但由于受多种原因影响,复合型人才数量仍不够多,会计队伍总体素质仍不够高。三是财务软件研发力度不足。我国会计信息化应用软件方面的投入很大,但由于技术起步较晚,技术层次还有很大差距,应用软件的研发无法满足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四是会计信息安全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中,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产生的数据泄露、安全保存等问题仍然对会计信息和系统安全提出了严重挑战。此外,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容易被企业内部人员违规复制、传输和篡改,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加快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会计信息化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关注、重视会计信息化;更要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使企业管理人员支持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从业人员积极投身到会计信息化建设,促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和检查,培训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环境;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并领导财务部门实施会计信息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管理、经营方式。

(二)加强财务软件研发

财务软件是会计信息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功能的主要体现工具,因此,研发适应会计工作发展形势、功能全面、运行稳定、操作便捷的财务软件十分重要。具体地说,一是改善、增强财务软件的功能,提高软件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促进财务软件的推广应用;二是抓住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研发会计决策系统,改变财务软件只注重会计实务操作的现状,真正发挥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建设好网络财务和数据库,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规范共享和安全保存。

(三)提高会计队伍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才是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是会计信息化的人员保障。建设会计信息化就必须培养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相关高校、专业的教学改革,对教材、课程等进行改革,根据发展需要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岗培训、对外交流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对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掌握程度,提高他们对会计知识和管理实务的了解和运用;此外,还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确保他们能够客观、准确、真实的提供会计信息,并遵纪守法,维护财经纪律。

(四)加强会计信息化风险管理

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解决会计信息载体、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采用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实施物理隔绝等措施,避免因载体损坏、黑客攻击、软件漏洞等造成的会计信息丢失和泄露。这就要求做好技术创新,加强信息加密、反病毒技术等的开发。其次,要健全信息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企业应重视会计信息的安全管理,做好数据备份、信息安全传输、信息载体携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以及安全制度的落实。

三、结语

第2篇:财务软件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由于国家会计准则对计算机软件的会计处理没有作明确规定,企业的财务软件如何入账,从理论到实务运作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从目前企业财务软件入账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改正的思路。

会计电算化对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促进会计职能转变,高效快速提供会计信息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相关的各类财务软件公司相继出现,通用的商品化财务软件被不断研制开发,以不断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随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购置或开发财务软件的费用,已从几千元上升到几十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企业财务软件应该如何入账,从理论到实践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财务软件计入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1.1 根据固定资产的定义,财务软件不能计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预计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企业用于生产、提供商品或劳务、出租或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拥有的有形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从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中我们知道,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我们说的有形,是看的见、摸得着的物体。而我们在市场上购买到的会计软件,是一种磁性介质,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退一步说,财务软件可以通过支持它的系统软件和硬件,让我们看到里面的内容,充其量也是文字数据,而不是有形的实物形态,所以它不能算作是有形资产。从我国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定义中可以知道:固定资产是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而企业购买财务软件,是为了进行核算和管理。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记录在案,随着生产经营的不断持续,发生的经济业务也会不断增加,大量的经济业务输入财务软件,使得财务软件的内部数据越来越大,占用的容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行业性质不同,许多财务软件购买以后,不一定马上就能使用,而是要进行二次开发后才能使用。二次开发以后,财务软件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就是说,财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不属于固定资产。自行开发或委托开发的财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也有必要进行软件维护,包括操作维护(主要是一些日常维护工作)和程序维护(包括正确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适应性维护)。这些维护工作必然导致财务软件内部结构的变化,使其不能保留原有的物质形态。

1.2 财务软件折旧的时间和净残值不能确定。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损失;无形损耗则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等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财务软件是一种磁介质,不可能是有形损耗。而说它是无形损耗又不完整,我们购买财务软件的目的是让它来装载财务数据、产生财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以求得企业的发展。所以说财务软件只是一个文字工具,是信息的载体,载体内的财务信息才是实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财务软件本身的价值可能会损失,可是由它装载的财务信息并不一定会减值。固定资产折旧,必然要考虑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问题,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所以要合理的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财务软件的使用年限很难确定,因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财务软件也可以不断的升级;财务软件中装载的资料,也不能确定何时无用。另外财务软件的残值也很难确定。

2 财务软件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存在的问题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如果财务软件计价不能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科目,那么能否可以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呢?同样存在问题,那就是时间的确定问题。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的费用,在各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平均分摊。比如,大修理费用,应当在将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在下一次大修理之前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应当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可是,财务软件的分摊期如何确定?只要企业还在生存、发展,就必然发生账务,企业就会受益于账务。企业生存、发展是动态的,则企业受益于账务的时间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所以这个时间很难确定。国家对此也未做明确规定。

3 财务软件一次性的计入当期费用存在的问题

未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前,企业是用纸质的账簿、凭证等记录发生的经济业务,可以一年采购一次,当年够用就行,所以价格不是很高,企业可以一次性的摊入当期费用--管理费用。而财务软件则不同,它是一次性的购入,长期使用,且费用较高,购买一个核算子系统少说也要几千元或几万元,那么购买一套财务软件(包括许多子系统)应该要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如果是购买管理软件,比如目前国际上流行的ERP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在国际市场上ERP销售40%来自财务、20%分销、20%制造、20%人力资源),在国内,就拿用友财务软件公司生产的ERP系统来说,一套ERP系统要200多万元,在国外市场,如SAP等著名晶牌公司生产的ERP系统折合人民币要1000多万元,费用很高。如果一次性摊入管理费用,必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当期损益,导致企业财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企业自身也很难接受。况且,财务软件的受益期不只是一期,所以购买财务软件入账一次性记入当期费用不合理,不能简单一次性记入。

4 改正途径

基于以上考虑,企业财务软件入账,按现行的会计制度计入哪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会计实务操作对财务软件总需有一个科目入账才成,这方面尚需进行深化研究和规范。目前,笔者认为其改正途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考虑:

4.1 单列“软件”科目。

企业购入的用于生产经营、管理用的财务软件价值明确,可以将其资本化。为了区别传统的无形资产科目,是否可以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那样,单列一项“软件”科目,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中“软件”科目放在长期资产类。软件可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每期按规定的折旧率(或分摊率)提取折旧(或分摊额)。但是这个折旧率(或分摊率)应该由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具体分录如下:购入软件时借记“软件”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分摊时借记“管理费用软件摊销费用”,贷记“软件”科目。委托开发形成的财务软件应按实际支付的委托费入账。如果该软件是用于生产经营或管理,应资本化。自行开发形成的财务软件有明确的目的,开发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企业的研发支出,比例不会太高(因为企业必须考虑成本因素),因此,应将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计入“研究与开发费用×软件”账户,若开发成功,则转入资产账户;若开发失败,则将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当期费用。发生的后续支出应该根据重要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来处理。如果金额较小,按照配比原则计入相关费用科目;如果金额较大则应予以资本化。

第3篇:财务软件论文范文

【关键词】财务软件 财务管理 GS5.0系统

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对现金流通业务以及银行业务的审核以及报表控制等方面。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软件的利用以及开发,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对于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建筑施工单位财务内控的主要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单位实现高效的财务管理须加强与先进科学的结合,从而实现企业的财务内控水平的提升,保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建筑施工单位的财务内控过程中,需重视以下一些问题。

(一)提升财务价值管理

当前,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内控水平的提升重点在于加强价值管理,对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进行全面控制,加强内控制度建过程中财务风险加强调整与分析,企业内部管理软件得以运行的基本任务企业财务是实现企业的价值管理。

(二)科学调整建筑施工单位的财务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市场呈现出的是“僧多粥少”的发展状况,多数建筑施工单位在财务管理中调整了项目投标模式。另外,在进行建筑项目投标过程中,存在不正当的竞争情况,企业需对此合理调整成本控制措施。

(三)提升风险控制力度

在科技不断发展以及建筑行业普遍应用财务软件的情况下,企业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有利于加强行业的财务信息传播、反馈。随着财务内控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企业产品的周期变短,因此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内控管理风险。

二、企业财务软件在建筑施工单位中的应用

(一)浪潮GS5.0财务软件系统概述

浪潮GS5.0财务软件主要是面对大中型规模的企业进行管理、应用以及数据集中的ERP财务管理应用软件。是基于SOA架构进行研发设计并利用先进的微软智能客户端的相关技术、在浪潮通用业务的GSP平台进行操作的软件,为当前国内平台化的ERP产品[2]。在满足企业进行信息管理的同时,GS5.0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个性化的配置以及组装,满足企业在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的业务要求。

具体来说,浪潮GS5.0系统从建筑施工单位层面以及企业附属部门展开的业务层面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全面、快捷、高效以及系统的管理。从建筑集团层面来说,主要是针对财、物、人实现内部控制以及监督,实现单位的预算管理,资金的统一调配、规划以及监控,从集团下属部门的业务开展层面来说,能够实现建筑施工单位从最开始的供货商一直到客户环节中,涉及到了建筑材料的采购、施工以及最后的产品销售等全过程的企业价值链的管理。

(二)GS5.0财务软件系统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固定资产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本身具有的资产形式较多,包括建筑器材、建筑资源以及其他的固定资产类型,而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形式,固定资产的规格、种类也不尽相同,由于建筑施工单位本身的资产流动性较强,因此在进行企业固定资产合理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科学分类,为企业的财务汇总和计算提供基本前提,以此来利用GS5.0财务软件系统管理员加强内部控制。

在定义企业资产编号的主要生成规则时,GS5.0财务软件系统多依据固定字符以及资产项目对资产编号定义的规则执行,操作过程中,能够自动生成建筑施工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编号,无须会计人员进行手动输入,减少财务内控的失误性操作。

而在对建筑企业的资产用途进行控制时,GS5.0软件系统主要按照资产的累计折旧、原始值以及净值等不同的进行区别分析,在这一基础上对总资产之中的资产的净值、原始值进行比例分析。具体来说,在进入GS5.0固定资产管理的子系统后,按照系统的分析菜单分析资产功能,操作步骤包括选定功能选项,选择明确的部门,可以对部门的资产运作状况进行了解,未明确部门的,GS5.0系统默认为全部部门。

(三)GS5.0财务软件系统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现金管理

GS5.0系统的现金管理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控制重要的部分,主要参照应付应收体系中申请单生成的收付单据,企业的现金管理单句能自动生成总账凭证并实现联查,为相关部门进行流动资金的管理以及现金收支监督提供支持,以便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其关系如下图。

(四)GS5.0财务软件系统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总账管理

总账管理也是建筑施工单位财务管理的关键。GS5.0软件总账系统不但能完成独立运行,还能与其他系统实现同时操作,对财务管理所需凭证以及数据进行传递。在实现建筑施工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子系统的接口方式包括:建立总账与核算模块的关联,实现财务核算与明细科目的数据共享;建筑施工单位的存货、资产管理、工资发放等要求建立财务管理子系统与凭证接口的关联,实现系统内部的数据信息共享,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依据。

三、结语

建筑施工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于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这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加强了财务软件的结合,实现对企业财务的全面监控管理[6]。

参考文献:

[1]何慧姮.提高建筑施工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1,(7).

第4篇:财务软件论文范文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管理学科,在会计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会计理论与方法,更要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由会计学科本身的性质与特点所决定的。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进行会计实习,是多数高等工科院校所采取的一种会计实践教学方法。但是,由于企业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多数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在本单位进行会计实习,即使有些企业接收了,指导老师担心出现账务处理错误,也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实习单位很难接触到原始的会计资料,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校外会计实习收效甚微;此外,各高等工科院校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更多的是考虑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职业道德、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运行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对于高等工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建设来讲,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搭建实践教学硬件平台,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001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但社会就业岗位却相对稳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入了“就业大众化”阶段,社会对各个部门、各个层面的人才都提出了全新的高标准的素质要求,高校不再仅仅是产生理论家、思想家的摇篮,而是要培养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创业型人才。创业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技能的展示,它需要一个人具有很强的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识更是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要将其转化为生产力,高等工科院校的学生就必须通过综合的技能培训,娴熟地掌握操作技能。笔者认为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会计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晓会计法、会计准则及相关的经济法规,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高等工科院校在制订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遵循目标明确、整体优化;基础牢固、加强实践、增强适应性;保证质量与体现特色相结合;注重综合素质提高;营造因材施教、个性发展良好的空间等基本原则。具体体现在:构建公共基础课教学平台、学科基础课教学平台、专业课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的课程构架体系;要求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情报检索以及外语类、体育类、艺术类等素质拓展类选修课,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跨学科的课程;积极引导学生课外参加创业大赛、体育比赛及各种文娱比赛活动,课外参与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课外参加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考试,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二、构建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思路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符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科学地设计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实践教学体系整体贯通,在时间上全程化,在结构上层次化,在形式上多元化。笔者建议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应构建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综合实践素养培养“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

在“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增强实验和基本设计能力为主要目的。该体系主要包括认识实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信息技术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运筹学、计量经济学、数据分析软件与应用、电子商务、OA系统高级应用与开发、经济预测与决策、管理会计和计算机会计等课程实验,穿插在第一至第七学期的理论教学之中分散进行。这些课内实验的组织,使计算机课程四年不断线。

(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

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是以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实训为主要目的。该体系主要包括OA软件基础应用、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中级会计学课程设计、ERP课程设计、财务分析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除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全部安排在第八学期以外,其它实践教学环节每学期都集中两周时间来安排,使相对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四年不断线。

(三)综合实践素质培养体系

综合实践素质培养体系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为主要目的。该体系主要包括公益劳动、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创业大赛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分散安排在第一至第八学期。

三、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

《OA软件基础应用》是针对会计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OA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熟悉文字处理、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

《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是针对会计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手工账务处理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等基本的会计工具;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掌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要求;掌握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与要求;掌握基本会计账户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熟悉利润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是针对会计学专业较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掌握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存货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核算;掌握借款、税金以及其他流动负债的核算;掌握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的核算;熟悉各项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方法,掌握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掌握收入、费用及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熟悉利润表的结构,掌握利润表编制方法;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熟悉现金流量表的结构,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学年论文》是针对会计学专业较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指导老师结合会计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论文选题,并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确定研究提纲、进行分析研究、完成论文。其中一周进行选题、资料收集、论文提纲的确定,一周时间进行论文写作。通过学年论文的撰写,使学生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

《ERP课程设计》包括手工环境下的ERP沙盘模拟实验和计算机环境下的ERP软件模拟实验。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对企业运营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体验,对企业战略和关键成功因素有清晰的了解,学会运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业务的决策和运营,增长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改进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学会使用资金预算、财务数据处理、财务信息分析等工具跟踪企业运行状况,并树立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观念。

《财务分析课程设计》是针对会计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该课程设计要求结合ERP课程设计所形成的“模拟公司数据”以及“财务分析”课程,运用EXCEL等软件,建立财务分析模型,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形成系统的财务分析报告。

《企业调查》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就近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的现状;调查了解先进的会计理论、方法与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调查财务软件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情况。通过企业调查,使学生掌握企业调查报告的写作规范。

《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要求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实习。通过实习,熟悉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收集相关材料。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应结合本学科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论文大纲的拟定、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等工作。

四、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硬件平台的建设

为了保证会计学专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实施,各高等工科院校应积极整合现有的实验室资源,构建校级基础实验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实验平台。

校级基础实验平台主要满足各专业低年级学生基础实践教学的要求,如语言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和物理实验中心等。校级基础实验平台的建设应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强化基础训练、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学科基础平台主要满足相同学科各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要求,如经济管理信息中心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中心实验室和电子信息中心实验室等。学科基础平台应重点建设学科特色鲜明、受益面大的学科基础实验室。

专业实验平台应根据各专业特点,满足专业实验的要求,如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ERP实验中心等。

(一)会计手工实验室

会计手工实验室主要安排手工操作环境下的会计业务实验。各高等工科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如:1.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模拟实验的形式,也就是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从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计算成本、利润到编制会计报表整个会计核算过程进行系统操作。采用这种实验形式,学生可以练习全部岗位的模拟实验内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全面地熟悉和掌握整个企业的会计业务。2.分组、分岗共同完成实验的形式,也就是将会计手工实验室布置成一个模拟财会科,分设若干个会计岗位,在每个岗位上标出岗位名称及职责、规定每个岗位分管的会计科目及所属的账簿、确定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等。采用这种实验形式,学生可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增强会计实验的仿真性。

(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主要安排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业务实验,包括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全部课内实验。《管理会计》课内实验的内容主要是以解决管理会计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介绍、应用Excel工作表解决管理会计相关问题所涉及的常用公式、函数、分析工具等内容,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管理会计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Excel工作表”的功能以及解决管理会计各种问题的技能。《计算机会计》课内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手工操作环境下的实验指导书所提供的原始数据,在指定的通用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环境下,上机操作,完成凭证录入、账簿数据生成和打印报表等全部会计电算化工作。通过该项实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流程,感知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学会运用通用财务软件进行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掌握记账和报表输出等基本的操作技巧,并进行基本的财务分析和处理。

(三)ERP实验中心

ERP实验中心主要安排手工环境下ERP沙盘模拟实验和计算机环境下的ERP软件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的开展主要是针对一个模拟企业,把该模拟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几个部分设计为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的主体内容,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由学生组成六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通过模拟企业六年的经营,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订战略、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第5篇:财务软件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会计电算化、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现象出发,对中外企业、上市公司在实行会计信息化发展和管理过程中,舞弊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财务软件的选取、提高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外部主管部门监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防范与控制能力和着力培养复合型的财会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舞弊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在中外企业、上市公司实行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会计系统客观存在的安全缺陷进行的违纪、违法和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信息化条件下财务造假与舞弊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那么,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相继问世及其在会计信息处理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快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效益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它拓宽了会计的研究领域、深化了会计理论探索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为会计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提供了便利的方法。

一、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和主要作法

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是指某些人员为了达到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在使用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时,利用业务便利或者不按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上机操作,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破坏、恶意修改、偷窃等故意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作法主要包括:非法篡改业务数据,在经济业务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前或输入过程中,通过虚构、修改、删除会计数据等手段来达到舞弊目的;非法篡改财务软件应用程序或数据文件;非法修改、截留、销毁输出的财务报表;其他非法手段,如冒名顶替、盗取密码或利用网络黑客程序非法进入、拍照、拷贝、仿造或利用终端窃取会计信息等。

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舞弊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软件自身并不完善,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缺陷

由于各单位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开发方式不同,种类繁多,给会计信息化的舞弊行为创造了便利条件。就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而言,目前市场上就有数百种之多,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功能结构和用法各不相同,其内容设计和售后服务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网上交易、网上会计还存在一些漏洞,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外泄或财务系统遭到攻击。有些单位自行开发或委托开发的财务软件在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上更是存在很多不足和隐患,如:系统源程序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容易被修改和盗用;财务软件系统功能不全,很多都缺乏完整的操作日志,权限混乱、责任不清等。

(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一是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很多单位领导也知道会计工作信息化的优越性和必然性,但是对具体的信息化过程不甚了解,对会计信息化给单位财务工作带来的新方式、新问题认识不足,甚至有些领导认为,会计信息化也是换汤不换药,不加改革,还用以往的财务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结果使财务工作一团混乱,漏洞频出。二是缺乏有效地系统操作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管理制度。财会部门不能做到专机专用,财务人员不能正确操作计算机,造成系统内部数据的破坏或丢失,影响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三是财务人员岗位分工不清,没有严格的授权制度。实行信息化后,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均被计算机和程序所替代,应该及时调整,按照软件的要求和单位需要,重新设置会计人员的岗位和权限,做到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否则就会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由于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操作人员可能超越权限或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篡改、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以达到舞弊目的。如总账和明细账都由计算机根据审核后的会计凭证自动登记和归集,取消了手工条件下两者的核对工作等等。而不少单位没有及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此加以约束。四是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档案管理有其特殊方式,应该建立完善地管理制度,采取新的保密措施。常见的会计信息备份不及时,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不能及时归档,或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或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信息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等,都可能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

(三)财务人员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欠缺

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到今天,会计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大多以网络形式进行,这要求财务人员既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技术。而目前一般会计人员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掌握的不够透彻和熟练,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认识不足,对财务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对违规行为不能及时发现、这些都为舞弊提供了便利。

(四)内部审计监管不力

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疏忽大意或对系统了解不透,不能及时发现软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使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不能及时解决。尤其是上市公司或集团公司,由于组织庞大、系统繁杂、会计信息来往频繁,更容易出现舞弊现象。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信息化工作本身不是太了解,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不熟悉,或对远程审计等手段陌生,因此对出现的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五)财政、税务机关等业务主管部门监管不力

目前看来,一些业务主管部门对会计信息化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以税务机关为例,只是利用现代化手段部分地实现了网上或远程报税,却没有启动远程监管或远程稽查,对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和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对一些单位的舞弊行为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和警告。

三、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舞弊的防治措施

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中广泛应用,给组织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利用ERP系统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舞弊现象必然会有所增加,甚至花样翻新。虽然这些舞弊手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有较高的智能化,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就可以起到提前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一)选择适合自己单位特点的财务软件

在购买财务软件或管理软件时,结合本单位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尽量购买市场上开发比较成熟的通用商品化软件。购买后,应先进行一段时间的不间断试用,尤其注意整个系统的权限设置、初始化设置、安全性和保密性等关键因素,进行系统完善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与商家联系解决。

(二)提高组织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认识

财务部门应该利用一切方法,向单位领导说明会计信息化给单位财务工作带来的新方式、新途径和新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和防治建议,让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实施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积极调整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防范与控制能力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电算化基本工作规范》中指出:“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各单位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针对专业特点,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既要有严格的授权控制,如通过对不同人员权限的分配、设置密码等手段对上机操作和动用系统资源加以控制,必须对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操作权限进行严格的限制,不允许软件开发人员有会计记账、修改、出纳等权限等;又要有完善的内部牵制制度,如按内部牵制原则实行职务分离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等合理分工、明确责任、互相制约、互相监督,从而防止工作差错或故意舞弊等现象的发生。

此外,制定有关的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和加强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等保证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完整准确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着力培养复合型的财会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全社会都应着力培养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专业管理人才,即“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顺利发展。同时,财会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既要有良好的职业能力,也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对现代化会计人才的必然要求。

第6篇:财务软件论文范文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探论分析

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将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具体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的会计信息系统。通俗的说会计电算化就是应用计算机设备和配套的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会计工作的过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普遍开展,对审计工作的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标准和准则、审计技术及审计人员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对传统的审计方式进行改造,是国内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内容却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电算化审计的内容和难度加大:由于软件行业的发展,会计软件也朝着复杂化、专业化发展,其功能越来越多,结构也日趋复杂。但是,目前我国的软件公司在开发财务软件时,仅考虑到企业会计核算的需要,极少兼顾到电算化审计的要求,故当审计人员对公司进行财务审计时,往往发现缺少数据接口,也不能进行数据转换,很多本应由计算机完成的工作,现不得不人工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审计人员的负担,也会产生不应有的差错。

审计人员需要对财务软件进行审查:因财务软件是根据相关数据自动生成报表,故一旦公司财务软件受到攻击,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均可能产生相关漏洞,这就为某些不法之徒侵占公司财产提供了便利。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审计人员需要对公司的财务软件进行细致的审查,以检查其是否被恶意程序修改,产生的数据是否真实、合法、安全、有效。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标准和准则的影响: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技术等是审计的相关要素,如今会计的工作方法发生了改变,由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发展,故审计的相关要素也发生了更改,其旧有的与手工记账相对应的审计标准和审计准则也不适用了,势必需要一套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能与现有的会计环境相对应。尽管目前已有部分关于电算化审计的准则和标准出台,但与实际需要相比,还远远不够,因此国家需要加快制定与会计电算化相应的审计准则和方法。

2 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问题

我国电算化审计软件还不成熟,不完善:由于我国软件公司在设计会计软件时未能考虑到审计的需要,没有设置相应的电算化审计窗口,以致影响了审计工作。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我国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向用户提供的是一个“黑盒系统”,既不提供审计所需数据接口,也不提供系统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文件结构及设置,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由人工来完成,光靠软件很难进行审计取证工作。

二是会计软件未能预留审计测试通道。审计人员经常要进行穿过测试,在系统不提供审计测试通道的情况下测试数据很难清除,极易破坏客户的数据文件。电算化审计软件是审计人员开展具体电算化审计工作的有效工具。

3 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对策分析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得会计系统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电算化系统的审计与对手工账簿的审计相比,相应在审计内容、方法上也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对购置的会计软件还是对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内容上都需要对其系统内控进行审计,以及对其电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审计方法或措施有所不同。

3.1 需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的审计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其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有了相应提高。在手工记账时代,审计人员只需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及实务知识即可,但在会计电算化时代,由于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引入,需要设计人员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知识,能分析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

3.2 审计人员需要在现有的审计基础上研究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

新的事物的产生必然需要有新的技术和方法。因此需要加强对计算机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例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测试技术、数据库或数据文件的审计技术、应用软件审计技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评价技术等,这些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效率,加快审计工作的进程,也将对目前各种不同的审计技术和工具进行相应的规范。

3.3 为适应电算化审计,需要采用新的审计方法和手段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手工记账相对应的审计方法显然已不能达到电算化审计的要求,其审计风险也日益显现,在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下进行审计,原有的审计线索和审计数据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形势要求审计人员加快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同时,对会计电算化的审计范围也扩大了,电算化审计不仅需要对数据的输入及输出的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审计,更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程序进行检查,已确定其未受攻击,计算过程是可靠的。

参考文献

[1]邱胜利.会计电算化与计算机审计实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1.

[2]尹平.审计技巧示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韦沛文.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4]崔健民.独立审计准则操作指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托马斯·波特.计算机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6]蔡春,车宣呈,陈孝.现代审计功能拓展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7]孙强.信息系统审计: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7篇:财务软件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课程教学

一、引言

随着ERP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ERP上线后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再停留在以往的会计实务能力上,而更看重会计专业人才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为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然而,由于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长期在学校开展教学工作与教学实践,普遍缺少企业会计实践经验,尤其是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致使在中职学校中《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普遍以培养学生对某一特定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的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而忽略了会计实务在电算化课程中的渗透教学。因此,如何在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以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综合性会计专业人才,本文结合ERP上线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与实际,总结了近十年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在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实现新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中等会计专业人才。

二、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 教学目标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如前文所述,在中职学校中《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普遍以培养学生对某一特定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的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相应的教学内容为针对该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详尽的介绍与示范,教学中忽略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术语的解析以及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实务能力培养的渗透。这样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电算化的学习与操作实践中缺少基础概念与理论支持,更无法将会计实务实践迁移到电算化的应用上,只能照本操作,离开课本、离开课堂,真正上岗时即无从下手,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2. 教材选用单一。

目前,为响应 “普通高中有高考,中职教育有大赛”,适应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需求,各中职学校普遍热衷选用用友T3版的会计电算化教材,教学内容则以技能大赛的大纲为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适应各级专业技能竞赛,努力跻身在各级大赛的前沿。我校目前选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会计电算化(用友T3版)》,虽然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实用性强,较适合中职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需要,但是,由于现行社会各企业选用的财务软件版本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仅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用友T3版软件明显不足以满足社会各企业对中等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中等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

3. 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如前文所述,在中职学校中《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针对某一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详尽的介绍与示范,忽视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对会计电算化专用术语的解析以及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实务实践的渗透,教学形式单调,使学生将《会计电算化》与《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无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迁移。

4. 缺少实践性教学。

随着各中职学校教学资源的不断配备与完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建立与完备等,《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课时已能基本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求。但是,由于专业教师普遍教学方法、形式单一,且缺少企业会计实践经验,尤其是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等,致使许多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并未能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此外,由于会计信息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等,在开展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延续性的实践性教学时常遇到一定的阻碍与矛盾,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弱,未能满足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创新《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1. 适应社会实际,明确教学目标。

近年从各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以下能力的不足:①缺乏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常见的系统维护能力;②对运行会计软件所出现的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能力不足;③对其他会计软件的适应能力较差。

为适应企业对中等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标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对某一特定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的操作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该软件的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指引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基于熟练掌握某一特定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后,自学掌握其他常用的财务软件。

2. 充分发挥自编教材、自编《上机指导训练》的作用。

以本校为例,目前我校会计专业电算化课程选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会计电算化(用友T3版)》及《会计电算化上机指导(用友T3版)》,上述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实用性强,较适合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但也存在不足:①教材详尽地介绍了用友T3财务软件总账、工资、固定资产等常用模块的应用,但却未考虑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其他系统模块学习的需求;②上机指导的实验设计能适应“教与学”的同步,也考虑到了阶段强化技能训练的需求,但却未能有效地与会计工作实际相结合,未能满足在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的目标要求,使学生离开课本、离开课堂即无法适应、满足企业日常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的实际需求。

为使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能与企业会计工作实际需求有效接轨,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编电算化教材(补充出纳管理系统、往来帐管理系统、购销存管理系统等模块的应用知识;补充金蝶财务软件的基本应用知识等)、自编电算化上机指导训练(结合基础会计模拟实操教材、财务会计模拟实操教材及近年会计电算化省赛试题等,编写仿真会计电算化上机指导实训),弥补了学校目前选用的教材内容上的不足,既实现了在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使学生较具体地体验仿真ERP上线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又能满足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使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实现理论迁移、技能拓展。

3. 教学方法、方式多样化。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逆向思维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班级授课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边讲演边练习” “先讲演后练习” “先练习后讲演”的具体教学方式等,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会计岗位角色扮演、分组竞赛等。

电算化是一门以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学科,“入门容易深刻难”,尤其是如何使学生能不仅熟练应用某一特定财务软件,更要能将其掌握的会计实务知识渗透应用到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中来,这些都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方法、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体验快乐学习,利于知识的巩固与迁移,也利于技能的延伸与拓展,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4. 因地制宜加强实践性教学。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中等职业技能人才,因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高的标准要求。近几年,省教育厅推行教师应深入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锻炼,联系工作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不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同时,应当结合会计工作实践,积极做好经验积累与总结,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与素材,更新教学案例,更新自编教材及上机指导训练,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同步更新,使会计教学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及全面应用,《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甚至已成为会计专业的一个分支领域。《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因地区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及教师的个人经历与发展而有所差异,如何创新电算化课程的教学,适应社会实际的需求,培养中等电算化专业人才,仍需电算化教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使电算化的教学研究与电算化的全面深入应用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单位:李志云,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李志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谢伟文.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教育(职教),2011,(5).

第8篇:财务软件论文范文

该企业为批发零售企业,在当地的同行业中规模最大,总部有3个仓库、4处分部,外地有6个分店,经营的品种达上百种,年销售额上千万元。该企业从夫妻店起步,经过多年的打拼,在厂家和客户间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事业呈上升趋势。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原先个体工商户式的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业主工作非常辛苦,但对企业的经营感到困惑,用老板的话是“糊里糊涂,心里没底”。我们接触后的初步印象是规模较大、管理落后、抗风险能力差。

2存在的问题

(1)个体工商户式的管理模式。该企业虽然规模较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大,但仍采取个体工商户式的管理模式,没有规范的企业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等,业主大事小事一起管,以命令代替制度,以权力指挥行动,每天忙于处理各种琐碎小事。

(2)没有真正意义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该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仅仅是记录商品的进销存数量、销售额和盘点盈亏,没有对成本费用、销售利润等进行核算,不能提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现金流、各部门业绩和财务风险等重要信息。这种状况是造成业主“糊里糊涂,心里没底”的根本原因,是威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隐患。

(3)财务管理手段落后。该企业虽然经营的品种达上百种,年销售额上千万元,并设有分部和分店,但呈分散经营管理状态,从来没有同时汇总的数据。购置了几台电脑,但远没有发挥先进设备的作用,财务人员主要采用手工和电子表格进行核算。有一个仓库应用了管理软件,但由于是盗版软件,每个月得重新录入各种数据。财务人员工作时间很长,但效率不高。

(4)人员不稳定。该企业的薪酬在当地相对不低,但由于业主视员工为“经济人”,将员工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企业缺乏人性化氛围,业主与员工的关系紧张,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员要承受高强度、无情感所带来的体力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因此,员工流失率高,人才匮乏。

(5)管理细节不规范。例如,该企业虽然业务频繁,使用的单据包括进货单、调拨单、批发销售单和零售销售单等,但所有单据均没有连续编号,出了问题后很难查找原因,也就无法保证数据准确。3解决对策

我们一方面向业主建议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应该是建立现代的、规范的企业管理,另一方面我们提出了一些短期见效的改革措施:

(1)明确业务流程和相关规定。规范成文的业务操作流程对企业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人员流动率比较高的企业。因此我们针对该企业的情况,运用图表和文字说明为该企业制订了进货过程、调拨过程、销售过程(批发和零售)、销货退货等操作流程。操作说明:①仓库收到货后,按规定进行验货;②验货无误后由仓库制单人填制入库单,复核人复核,保管员签字;③入库单一式两联:入库单仓库联留仓库备用、核对会计帐;入库单财务联交总部会计用来登记商品明细帐、应付供应商账;④按实收数填写商品入库验收单,如发现购进单随货联与验收商品的数量不一致,则还应填写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一式两联,制单员、复核人、仓库主管签字后,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仓库联留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库备用;⑤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业务联交业务员与供应商联系;⑥会计每天提供商品入库报表供仓库人员核对。

(2)应用正版管理软件。我们经过认真地考察,为该企业选用了适用的网络版管理软件。该软件是集进销、存、财务于一体的中小企业标准财务解决方案,实现了由基本的管账应用到全方位的管理应用,价格不高,操作简便,非常适合该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现状。我们非常重视软件的初始化工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初始化设计,使软件与该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发挥软件的功能,保证成功实施和高效率。软件正常运行后,该企业结束了商品分散经营管理的状态,财务人员得以连续地对商品的进销存进行核算,可以对应收应付款进行及时准确地管理,还可以核算成本费用,为提供企业的进销存、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现金流、各部门业绩等业主非常关心的信息。例如应用该软件后,我们发现该企业的月末存货占用资金是营业额的6倍,造成资金呆滞,并有发生存货跌价损失的风险。我们还初步认为有一个分部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软件的成功实施,是该企业取得当前管理进步的最大因素。

(3)制订财务制度与培训。我们结合该企业实际,制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如费用报销制度、商品盘点办法、单据管理制度、财务软件使用规定等。我们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还制订了财务人员的职责,具体规定每位财务人员每月应完成的工作和应提供的报表。我们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帮助他们理解财务管理制度和熟练操作管理软件。我们还有意识地向他们输灌财务管理对企业的作用,引导他们充分发挥管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为企业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4长远发展的改革思路

我们克服了人员不稳定等不利因素,实施上述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还必须采取以下的长远改革:

(1)逐步建立现代的、规范的企业管理,包括企业性质、组织结构、决策程序等;

(2)引进职业经理人,采取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营造团队合作氛围;

(3)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内外部资源,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效益,防范经营风险;

(4)进一步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参考文献

1刘百芳.关于加强个体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思考[J].现代财经,2002(2)

第9篇:财务软件论文范文

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软件的兼容性不强,内部控制难度增大。

目前财务软件很多,但大多是专业的软件公司开发的,各软件公司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不同品牌的财务软件在数据结构和编程风格存在差异,不同品牌的财务软件之间的数据接口不统一,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很难实现共享。同时不同的财务软件所需要的硬件配置和系统软件环境也有可能不同,导致它们在内部控制上的操作要求也不一致,例如,有的财务软件要求年终结账前要强制性备份,而又的财务软件无此要求;有的财务软件对计算机内已作废的记账凭证不保留痕迹,有的则必须保留痕迹等。

(二)数据的安全性差。

目前,会计数据的保存格式基本上为开放式的关系数据库(如FOXPRO)。如果懂得该种数据库命令操作,就可进入财务软件的账套数据库系统,对数据进行非法篡改。即便是设置了进入系统的操作密码和操作权限,但它实际上不能起到对数据的绝对保密作用。严格的内部控制才有利于维护数据的安全性。

(三)系统日常维护不及时,会计复合型人才缺乏。

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日常操作中要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等出现的故障进行日常维护。通过系统的日常维护可以保障系统的正常使用,提高数据的正确性。我国财会人员老龄化,他们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较少,只能按照电算化上岗培训的内容进行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一旦操作程序有误,不能及时正确更正。财会人员无法完成日常维护、管理、电算化组织与实施等高层次的电算化工作,而懂的计算机的人员有不懂得会计。在会计信息系统控制中急需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四)比手工会计更容易发生作弊现象。

手工条件下的会计数据是用可视的文字、符号直接记录在纸上的,我们无论以何种方式修改都会留下痕迹。而计算机信息系统下企业财务会计是采用电磁介质作为数据的载体,会计数据以肉眼无法识别的型式存储在磁盘上,这就使会计人员丧失了对数据的控制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计算机系统实施特殊的内部控制,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就无从谈起。

二、企业如何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建立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从上述几个方面看,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企业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企业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一个企业应该在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建立企业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再先进的设备也要人来使用,因此全面提高企业人员素质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有很多。论文格式最快最简单的办法是大量解聘老员工,招聘新员工,但此办法在大部分企业行不通。我认为比较好的办法是,首先使老职工改变其长久时间内留下的历史观念,接受新鲜事物的诞生和发展,其次招聘一些符合需要的新员工,从而带动老员工学习新的技能,再加上企业自己对员工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综合能力。

(二)设计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般的财务软件自身都控制功能,在实践中要充分运用。如权限管理,利用会计人员间的不同分工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进行互相监督、互相牵制。操作权限控制是软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预先设定的,是按照不同的业务分工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进行的管理和控制。不同的管理级别或不同层次的操作权限应采用不同的资格确认方法。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级管理权限,负责制度的制定、操作员的设置、权限的授予、操作密码的设定等权限。要保证这些控制功能的有效执行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该制度要包括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 LunWenData.Com]

1、 一般控制由下面几个方面组成:

(1)组织和管理上的控制。企业首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如增加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或人员。在管理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如机房管理制度、计算机维护管理制度、日常操作管理制度、凭证稽核制度、档案备份制度等。 

(2)开发上的控制。有效的内部控制首先设计要合理,设计不合理的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即使有非常严密的控制措施,实施也会无效,也就是说会计的信息系统控制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开发软件是否合理,因此要加强软件开发的控制。在系统开发前,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内审和风险管理人员要参与系统控制功能设计;在系统测试阶段,要按照测试标准进行严格测试。做好人员和设备等资源的整合配置和初始数据的安全导入。新旧系统需并行运行至少三个月。

(3)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环境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环境控制,硬件环境是基础,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会计数据处理的基础,设备的配置和质量直接影响数据处理的结果的可靠性。所以,硬件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对设备所处的环境进行的温度、防盗等防范工作。并且要定期查毒、杀毒,避免病毒损坏软硬件,造成数据丢失。

(4)操作上的控制。在计算机的接触上要建立密码制度,管理员密码由专人设置和保管,不可公开;会计人员密码自行设置,自行保管。并且密码不应只用数字和字母。

(5)数据存储和检索控制。对于存储数据的光盘或磁盘要有专人负责,在保管存放上要便于资料的调用,可以对储存数据的各种磁盘或光盘进行标号。数据的修改或更新要有授权,未经批准或不符合批准权限的不得更正,保证数据的修改更新要有修改通知书、更新通知书等书面授权证明以免重要数据丢失或破坏。

2、应用控制由下面几个方面组成:

(1)数据输入控制。数据输入控制要保证输入的数据经过授权和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目前大部分企业对数据输入的控制均作了严格的规定,有效的保证了数据输入的准确性。

(2)数据通讯控制。企业应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例如每次数据传输时都要有时间、日期、记号。传输时要有发送和接受的标识,收到被传输的数据时要有肯定确认的信息反馈回去等等。

(3)数据处理控制。数据处理控制主要包括数据处理有效性和可靠性控制,该项控制与手工财务数据处理不同,在会计信息系统性,原始数据的录入时关键,录入的原始数据无误,处理结果一般不会出现差错。在数据处理中要注意按照恰当的程序执行,为明确责任要保证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