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矿安全规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家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能给我们创造这样的一个机会直抒胸臆,表达我们对安全的一点微薄之见,从古至今,谁不想幸福安乐,谁不想平安到老?“关注安全,平安是福”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值此全国“安全生产月”之际,让我们再一次唱响珍爱生命每一刻享受生活每一天,平安并幸福着度过每一天。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珍爱生命每一刻享受生活每一天”。
安全,一个严肃而又不得不老生常谈的话题。每年有多少个矿山瘫塌、瓦斯爆炸,多少年轻生命无辜断送,多少老幼无奈地承受生离死别的伤痛,多少的家庭刹那间让希望化为乌有。孙家湾矿难、屯兰矿难、龙滩矿难、同化矿难等等。这其间有多少的儿子会望着鬓染白霜的老父,深情地斟上一杯老酒,为老父老母燃响那一挂吉祥的鞭炮,有多少年轻的爸爸正盘算着为自己的幼子在元宵佳节扎上一盏兔子灯,多少的年轻人还在憧憬美好的幸福,扬起希望的风帆------然而就在刹那间这一切的梦想和他们那伟岸的身躯一起禁锢在那冰冷的黑暗世界里,曾经创想着那美好的未来留给家人的只是镜中花和无尽的哀痛。这究竟是怎么了?一系列重大安全事故接踵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而一次次事故调查其结果多是人为因素。人们不禁在质问,这究竟是因为什么?企业的安全管理去了哪里?员工的安全理念又放之于何方?众所周知,煤矿的安全规程、安全制度不可谓不健全、不完善,我们拥有一部用成千上万名矿工兄弟的鲜血换来的《煤矿安全规程》,我们有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我们有详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我们有温情满怀的二道、三道安全防线。安全规程、安全制度每章、每节、每条、每句话,每一字,往往是被痛彻心扉的安全、质量事故催生而来的,为什么这用生命镌刻的安全符却不能遏制事故的黑手?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究其原因,因为一些企业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漠视生命和健康的权益。20年来,在经济建设成为举国上下工作中心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效益优先,产生效益至上观念者也不在少数,这一切进而深刻地影响一些企业在生产中的管理工作。片面地追求效益,从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有的只是纸上谈兵,走形式摆样子,安全生产并未深入落实。而今,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煤炭价格一路攀升,煤矿生产为了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在未有科学的安全保证下贸然提高产量,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部分员工在效益好,奖金高的期待中更是蛮打蛮干。然而就在这贸然高产、蛮打蛮干的背后,事故隐患跟踪而至,一次次事故,一次次矿难,使我不禁要问:矿难带来的皆是灭顶之灾,他们的效益在哪里呢?
如果没有安全、质量做保障,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是效益的保障,安全是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从大处讲,安全是确保企业的生产长期稳定运行,是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从小处讲,就是保障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健康幸福生活,安全是家人发自内心洋溢在脸上的幸福微笑。安全就是企业最大的效益、矿区的和谐音符、个人最大的幸福,更是社会平安和谐发展的基础。
朋友们,我们是一名有着先进安全文化企业下的一名高素质的员工,我们庆幸我们是在“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下的一名企业的主人翁。矿党政不惜一切代价,加大安全投入,给安全以最大的保障。如随着双基、安全文化建设的神如推进,安全文化理念的深入人心,凸现企业对生命与安全的重视。企业是我们的,只要我们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树立安全意识,只要我们在每一次送电、每一次安装、每一次放炮、每一次驾起煤机,都不忘安全第一,我们就会拥有安全,企业、我们、效益就会永远地走向一点。
我尊敬的矿工朋友们:让我们时刻牢记“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身在工作面,管好自己,管好工友,时刻牢记:马失前蹄之灾,伤及自己,累及骑者;违章操作之祸,祸损自己,殃及他人。让我们紧握安全的航舵,因为安全生产就是健康、就是幸福、就是形象、就是发展、就是效益最有力的保障。
六月的天空蔚蓝清澈,六月的鲜花娇艳芬芳,六月的儿童活泼可爱,值此全国安全生产月之际,我们更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细节入手保平安。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还留恋天空的蔚蓝,如果你还眷恋鲜花的娇艳,如果你还想与家人子女共叙天伦,幸福到老,请牢记:安全在于细节,不要让不安的阴霾遮住我们头顶的阳光,让我们时时刻刻关注细节,把握细节,平安着,幸福着,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
【关键词】煤矿;矿山机电;运输;事故分析
1、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成因分析
1.1 管理存在问题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要加强绞车工和信号把钩工的技术培训,一定要做到持证上岗,落实终端责任。井下使用的电车头驾驶室内要有明显的操作示意图说明。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1.2 工人流动性大
由于新到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加之对新工作场所不熟悉,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
2、控制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对策与安全管理
2.1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2 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
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2.3 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2.4 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
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
3、加强机电运输设备的管理
3.1 矿井主通风机装置。
(1)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一台备用,备用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动。(2)矿井的主要通风机必须每三年至少进行1 次性能测定。(3)生产矿井主要通风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40%。(4)矿井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行必须由二人及以上的专职司机负责。(5)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3.2 井下防排水装置。
(1)矿井必须配备三台及以上水泵,两趟及以上排水管路,水仓、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每年进行1次性能测定。(2)排水系统配备与矿井涌水量是否相匹配。
3.3 煤矿提升运输设施。
(1)立井、斜井提升机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保险装置和提升机后备保护装置,各种保险装置必须灵敏、性能可靠、在正常提升过程中严禁甩掉保护运行。(2)各种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19、420条规定。(3)立井升降人员必须使用带MA(煤安)标志的罐笼和防坠器并按《煤矿安全规程》第413条规定对防坠器定期进行脱钩和不脱钩试验。(4)升降人员与物料的罐笼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81条要求。(5)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统内,必须设防撞梁和托罐装置。(6)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 条规定。(7)提升斜井和行驶机车平巷危险区段必须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必须行人,要经信号工、把钩工同意,并停止行车;对通过人员必须清点人数,确定无人时才可发开车信号。(8)提升装置使用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9)井下绞车安全保护装置、制动系统灵敏可靠,提升系统做到“三固定”、“四保险”。信号系统声光齐全。(10)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输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规定。(11)井巷中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时应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5条规定。(12)井下使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3条规定。皮带必须选用带有MA(煤安)标志的阻燃带。
3.4 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
(1)矿井必须有与实际相符的井上、井下供电系统图,该图的绘制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0条规定。(2)矿井至少应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意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它任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3)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条回路。主通风机、提人立井提升机、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应设置双回路供电。(4)井下防爆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iE”、“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5)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6)矿井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装设过流、漏电、保护接地装置,“三大保护”装置必须动作灵敏可靠。(7)井下电缆必须选用带有MA(煤安)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的联结和铺设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8)电煤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9)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必须采用具有短路、过载荷漏电保护的综合保护。
新《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新《规程》)修订历时两年,经历了10余次的大规模修改,较好地反映了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强化了有关法律、法规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新《规程》露天煤矿编是露天煤矿安全生产、职工人身安全和防止煤矿事故的有力保障,也是各级监察监管人员和广大职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对规范煤矿安全生产、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变化
新《规程》对露天煤矿部分修改106条,删除53条,拆分、合并40条,新增19条,由原来的8章204条修订为9章127条,条款数降低37.7%,字数降低27.7%。具体内容由原来的“露天部分”改为“露天煤矿”,按工艺环节将“采剥”章节拆分为“钻孔爆破”和“采装”两章,丰富了设备检修的内容,压缩了铁道工艺相关的运输部分和电力牵引等内容。
根据露天煤矿生产工艺特点及相关方的安全管理要求,以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防治水和防灭火、电气、设备检修为主要内容,围绕安全构建了较为系统的管理与监督制度。第一章“一般规定”明确了多工种多设备联合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安全标识、采场建筑、特殊天气、高处作业等规定;第二章“钻孔爆破”明确了钻孔和爆破作业的设计、钻孔、装药、爆破等规定;第三章“采装”明确了单斗挖掘机采装、破碎、轮斗挖掘机采装和拉斗铲作业等规定;第四章“运输”明确了铁路、公路、带式输送机运输等规定;第五章“排土”明确了排土场的位置选择和各类设备排弃作业等规定;第六章“边坡”明确了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及安全措施、排土场和最终边坡管理等规定;第七章“防治水和防灭火”明确了防治水的治理和安全措施、地面和采场内防灭火措施等规定;第八章“电气”明确了变电所(站)和配电设备,架空输电线和电缆,电气设备保护、操作、维护和调整,爆炸物品库和炸药加工区安全配电,照明与通信等规定;第九章“设备检修”明确了检修作业、吊装作业、高处作业等规定。其中主要的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联合作业安全方面
露天煤矿生产现场多设备、多工种交叉作业较多,联合作业包括:采装设备在采装过程中与轮式推土机、履带推土机、平路机交叉作业,运输过程中与平路机、履带推土机的交叉作业,排土过程中与排土设备的交叉作业,采装运输过程中与破碎设备的交叉作业等,种类较多,但其发生的频率有所不同,要求程度也不同。针对联合作业,在一般规定中进行了明确规定,即“多工种、多设备联合作业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爆破安全方面
爆破作业危险性大,安全要求高,在钻孔、爆破前的工作程序规定为“露天煤矿钻孔、爆破作业必须编制钻孔、爆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钻孔、爆破作业必须按设计进行。爆破前应当绘制爆破警戒范围图,并实地标出警戒点的位置”。明确了钻孔、爆破作业前必须有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指定了审批责任人,强调了警戒范围绘制和实地标注。
同时,新增了关于爆破后检查的规定。
公路运输安全方面
公路运输中的交通安全是露天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道路上移动的设备种类多、数量大,随着采场的推进,道路经常变更,坡道、弯道、交叉路口多,尤其是大型卡车运输作业时,车体宽,操作盲区大,导致安全隐患多。新《规程》明确规定,“特殊路况(修路、弯道、单行道等)下,任何车辆都不得超车;除正在维护道路的设备和应急救援车辆外,各种车辆应为矿用卡车让行”。更为全面地说明了超车、让行的条件。
矿用卡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若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可能导致次生事故。新《规程》对此给予了明确规定,即“矿用卡车在运输道路上出现故障且无法行走时,必须开启全部制动和警示灯,并采取防止溜车的安全措施;同时必须在车体前后30 m外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
排土挡墙安全方面
在间断工艺中,运输卡车沿排土台阶边缘排弃时,容易发生卡车下陷、滑落坡面的事故,因此制作连续、标准的安全挡墙尤为重要。随着卡车的大型化,轮胎直径也大幅增大,但机械地执行轮胎直径的2/5高度的挡墙,造成成本大幅增加、效率低下等不合理现象。应当规定一个保证安全且符合生产实际的合理挡墙高度。因此,新《规程》明确了矿用卡车排土场及排弃作业应当遵守的规定:“排土场卸载区,必须有连续的安全挡墙,车型小于240 t时安全挡墙高度不得低于轮胎直径的0.4倍,车型大于240 t时安全挡墙高度不得低于轮胎直径的0.35倍。不同车型在同一地点排土时,必须按最大车型的要求修筑安全挡墙,特殊情况下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这个数据主要依据国内露天煤矿的经验数据得出,当车型240 t以上时,按照安全挡墙高度到达轮胎直径的0.35倍计算,挡墙高度最低1.56 m、挡墙底部宽度最窄3 m,卡车无法越过,故确定为0.35倍。
边坡安全方面
边坡安全是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为了及时掌握露天煤矿端帮、排土场边坡的稳定状态,新《规程》明确规定了需要定期对采场、排土场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一般随着采场和排土场的发展,应当每年至少进行1次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电气安全方面
露天煤矿采场停送电作业非常频繁,按照一般电气作业停送电工作票的要求,将造成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生产进度的结果。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在采取安全措施后完全能很好地实施停送电作业。因此,新增了采场内(变电站、所及以下)配电线路的停送电作业要求,并进行了各种情况的细化,即规定:一是计划停送电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制度;二是非计划停送电,应当经调度同意后执行,并双方做好停送电记录;三是事故停电,执行先停电,后履行停电手续,采取安全措施做好记录;四是严禁约时停送电。
同时,明确定义了计划停送电、非计划停送电、事故停电及约时停送电的具体内容,使停送电工作有据可依,在保证供电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对露天煤矿企业的影响
对安全生产起到保障作用
新《规程》对露天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权威的法制约束力,同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认真贯彻执行新《规程》,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广大煤矿管理人员、岗位员工都要认真学规程、用规程、守规程。
对降低成本增效起到促进作用
新《规程》中部分条款的规定,更趋科学、合理,符合露天煤矿生产实际。以主排水泵站电源设置为例,原《规程》规定“有淹没危险的主排水泵站的电源线路必须设两回路,当一回路停电时,另一回路的供电能力应能承担最大排水负荷”。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现,双回路线路的利用率非常低,且增加移设工作量和成本负担。新《规程》将其修改为“采场内的主排水泵站必须设置备用电源,当供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必须能担负最大排水负荷”,通过设置单回路供电线路,配备“备用电源”的方法更趋合理,且能够大幅降低工作量,节约生产成本。
体现出新工艺技术的特点
随着露天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铁道工艺逐步退出工艺系统,单斗挖掘机―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工艺、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和抛掷爆破技术已经在我国露天煤矿开采行业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等特点,具备了推广应用的条件。在《规程》修订时,尽可能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领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除铁道工艺仅保持较少篇幅外,增加了新工艺的相关安全规定,不仅体现了规程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也对露天煤矿工艺选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企业对标整改
煤矿企业要组织开展新《规程》的宣贯培训工作,要严格执行新《规程》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认真对照新《规程》的新规定、新要求,梳理完善本单位的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完善生产安全系统和设施,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保障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重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全面梳理煤矿自行制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新《规程》的相关规定及时修订、完善。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是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在全球煤炭总产量中的比重高达30%,但据相关统计,我国煤矿平均每产百万吨煤死亡3.1人,而美国仅有0.03人,南非和波兰等国家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3,我国的煤矿死亡人数在世界煤矿生产死亡人数中占到了79%。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针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研究对于煤炭工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文中笔者就此进行了探讨。
煤矿安全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重生产轻安全,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
随着煤炭企业的市场化发展,很多煤矿管理人员都产生了重生产和效益,轻安全管理的思想,逐步放松了煤炭生产的安全管理,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生产与安全存在冲突时,不能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有的干部甚至产生了产量为主的思想,只有重视产量才能使效益最大化,将质量与安全置于不顾。虽然现阶段很多煤矿企业都实施了职工安全风险抵押制度,但惩罚的金额对于职工的收入影响较小,大多仍以产量作为工人收入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对于煤矿工作面开采之前需要编写的《作业规程》和需要贯彻的技术措施等,大多职工将其视为开工护照,所编写的规程缺乏指导性和实用性,无法让职工形成深刻的认知。在一些技术规程的执行过程中,很多技术人员存在敷衍了事的态度,很难将其贯彻到位,从而为生产留下了安全隐患。
安全机制不够完善
很多煤炭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发展,不够重视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机构作为生产部门并与其合并,有的煤矿甚至不存在安全管理机构。一些煤矿对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大幅度精简,使得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力量极为薄弱。有些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既是安全监管员,又是生产职员,导致煤矿安全生产职责不明确,监督管理力度薄弱,从而留下了安全隐患。由局派驻到矿的安监处与矿安检科合二为一,依附于企业,部分单位受双重领导,在履行职权方面有很多不利因素,人际关系的束缚更为严重,难以充分行使其权力。
生产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煤矿企业的用工制度存在正式工、合同工、协议工、临时工等多个工种。这也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多层次的生产队伍,新老接替无法完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尤其是一些一线的生产人员,多为来自边远山区的合同工和协议工,只想着干活挣钱,缺乏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且没有良好的安全意识。一些煤矿的管理人员,尤其是一些班组长基层管理人员,大多是从生产职工中选拔的优秀职工。在生产中能够吃苦耐劳,有着积极的工作态度,但普遍缺乏安全意识。此外,很多煤矿职工都存在侥幸心理,凭经验和感觉工作,对于煤矿生产中的《安全规程》没有较为深刻的认知,一些作业规程流于形式。还有一些青年工人,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普遍认为煤矿生产工作不光彩,没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对相关技术掌握程度不高。一些院校的专业招生比例逐年下降,企业分不来,学校招不到,进来留不住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导致很多煤矿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据相关统计表明,我国的煤矿职工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职工仅有3%,严重缺乏生产、地质、通风和机电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一些小煤矿,生产队伍基本由农民工组成,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此外,当前煤矿安全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一些主要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相对落后,无法形成健全的煤矿安全科技体系。
安全方面投入不足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煤矿普遍存在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趋势,对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这也是致使煤矿生产安全问题的重要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一些集体或个人承包的中短期行为影响导致的负面效应,承包者大多缺乏长远的眼光,只重视短期利益,拼人力生产,对安全不够重视,很多机械设备陈旧老化置之不理,只顾完成生产任务,从而导致一些机械人身事故的发生。二是市场煤炭生产与销售失衡,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严重缺乏安全资金,使得很多煤矿的安全投入较少,无法更新陈旧的安全设施;对煤矿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安全培训投入无法适应安全生产需求;此外,很多承包者对工人的选择标准只看重身体条件,而不顾及其专业素质和文化程度,从而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与培训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煤矿安全生产的建议和对策
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
煤矿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与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煤矿管理人员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安全理念,将安全工作作为煤矿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煤矿内容树立起安全第一的生产观念,充分重视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克服生产人员的麻痹和侥幸心理,在生产中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将职工的生命财产放在首位,从而提高煤矿生产的整体安全意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建立健全的煤矿安全监管机制,落实安全责任
在煤矿内容建立完善的监察机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察给予足够的重视,设立专业的安全监察人员,对于生产规程和安全规程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将相关安全规范的实施严格化,从而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加以改善,强化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的责任机制,将煤矿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具体而言,可以设立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加强日常考核,并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监督检查,规范生产行为,改进生产方式,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明确责任,从而促使相关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的责任。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与考核
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而言,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素质至关重要,因此要不断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与考核。具体而言,可以定期开展专业生产知识培训与安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并适当开展事故预防与处理的宣传会议,使工人掌握事故险情发生后逃生自救的能力,具备常规事故的处理能力;此外,还要严格煤矿生产准入,加强岗前培训与考核,通过者方能上岗,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加大煤矿安全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将其用于基层人员的安全培训与奖励,生产技术和安全设备的改善等,定期对煤矿的生产设备和安全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引进现代高科技手段,提高整体装备水平,并建立健全的煤矿安全生产检测和预防机制,对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指标进行全面监测,以更好的防范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 刘星魁,谢金亮.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探讨[J]. 煤炭技术. 2008(01)
本文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易评价性、独立性等指标确定原则,并在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大型矿务集团煤矿安全生产的运行实际,从人力资源配置、安全规章制度及执行、作业环境、地测及防治水、一通三防、防止煤与瓦斯突出、采掘系统、机运系统、煤矿固有风险等9个方面、101个指标,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1:人力资源配置。主要侧重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情况、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煤矿安全技术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按要求参加相关资格培训,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作业人员日常安全培训及考核、新工人的比例;
指标2:安全规章制度及执行。主要包括:矿井“五证一照”是否齐全、矿井是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领导跟班制度是否严格执行、矿井是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煤矿企业是否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安全投入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生产隐患及整改情况、安全生产机构设置是否完备、矿井安全文化建设情况。
指标3:作业环境。主要包括温度、照明、粉尘浓度、风速、噪声、有害气体。
指标4:地测及防治水。主要包括矿井基本矿图是否符合要求、地测部门所派发的相关通知单是否完备、主要泵房出口及矿井主要水仓设置是否符合要求、矿井是否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排水设施、矿井是否有完善的水文观测系统、矿井防治水基础资料是否完备、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是否建立水闸门与水闸墙或安装排水能力不小于最大涌水量的潜水泵、防水煤柱的留设是否符合规定。
指标5:一通三防。主要包括矿井是否有独立的通风系统、风量供需比是否符合要求、矿井通风设备及仪表是否完好、矿井主要通风机装置外部漏风率是否符合要求并定期检测、矿井、采区通风能力能否满足生产需要、矿井有效风量率是否符合要求、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或易燃煤层采区是否设有专用回风巷、回风巷失修率是否符合要求、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不发生循环风、采掘工作面和其他工作地点做到无瓦斯超限作业,无瓦斯聚集、每班检查次数符合规定,瓦斯检查员在指定地点交接班,无空班和漏检、停风区管理符合规范、瓦斯检查每日记录是否完好,每日是否及时上报矿长和矿技术负责人、是否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放瓦斯系统、瓦斯抽放系统应定期测定瓦斯流量、负压、浓度等参数、定期检查抽放系统并对抽放仪表进行校正、瓦斯抽放矿井,应按时完成抽放量计划、煤矿建立完善的爆破材料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高瓦斯、突出矿井采掘工作面放炮必须执行停电制度、实行爆破作业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实行湿式打眼,放炮使用水泡泥,放炮前后要洒水和冲洗巷帮,掘进工作面实行放炮喷雾、矿井按《规程》规定安装安全监测监控设备并运行完好、安全监测监控设备定期调校和测试、监测监控记录完好,管理规范有序、矿井是否建立防灭火系统、开采自燃煤层的矿井,是否定期开展火灾的预测预防工作、矿井是否存在CO超限作业、煤层开采前是否注水、隔爆设施安装的地点、数量、水量及安装质量符合要求、防尘制度是否健全、记录完好。
指标6: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主要包括在突出煤层进行采掘作业的工作面,须进行预测预报、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应根据预测预报的结果,按照批准的防止突出措施进行作业、采取防突措施后的工作面,应进行效果检验、突出煤层作业的采掘工作面,须按照《规程》要求有经批准的防突措施、开采突出煤层的矿井,应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门的防突机构,有专门的防突施工队伍、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必须采取经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的安全技术措施,并探测突出煤层的有关参数。
指标7:采掘系统。主要包括矿井采掘关系是否正常,三个煤量可采期是否符合规定、设备是否定期检修并记录完好、是否对支护质量及顶板进行动态监测、能否认真开展班评估工作、工作面地质预报、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迎头空帮空顶、留煤顶开采是否符合规程、安全出口设置是否符合要求、支架顶梁与顶板设置是否符合要求、井下图板悬挂布置是否合理,便于作业人员观看、采掘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并定期校正、采掘设备安装与拆除流程化、规范化。
指标8:机运系统。主要包括机电设备是否具备煤安认证标志、矿井机电设备是否运行完好、小型电器是否运行完好、电缆吊挂是否运行完好、是否能够完成集团公司(局)下达的大修计划、矿井是否有应急提升预案、地面供电系统能否满足生产要求:矿井双电源,分列运行;主要设备双回路、井下供电系统是否符合要求、电气设备预防性实验、运输巷道断面是否符合《规程》要求、运输线路轨型选用是否符合《规程》要求、轨道运输设备是否运行完好、信号系统设置是否合理并运行完好、安装机车是否安装通讯装置、是否定期对井下各种车辆及防护装置进行测试和实验、机车是否规范年审。
指标9:煤矿固有风险。主要包括矿井平均断层落差、单位面积断层条数、煤层倾角、煤层厚度变异系数、顶底板管理难易程度、矿井正常涌水量、煤层自然发火期、平均瓦斯涌出量。
基于ANP的煤矿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在走访相关煤矿安全专家的基础上,对所构建指标的二级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梳理,考虑到问卷及处理的复杂性,忽略了指标体系的三级及四级指标间的影响关系。根据本文所构建的煤矿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专家对各指标关联关系的打分表,并运用SuperDecision(SD)软件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限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列出第2级指标的权重。通过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从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可以看出,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所占比重较大,达到0.3928;其次为人力资源配置,达到0.1681;一通三防、防止煤与瓦斯突出和地测及防治水分别列在第三、第四和第五位,其权重分别为:0.1208、0.1166和0.1059;作业环境、采掘系统、机运系统和作业环境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小。
研究结论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就煤矿企业来讲,抓安全管理是永恒的主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程、措施,履行好职能部门的职责,采用科学、先进的方法结合宝贵的生产管理经验;坚持“装备、管理”并重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进行管理,安全生产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一、如今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安全投入小。井下设备老化,装备不足,每年按6.0元/吨煤提取,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偏小。投入不足,未达到国家安全管理部门的标准要求。
2、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不规范,不及时;有的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当;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理;有的是未把自己的安全放在首位,盲目作业;有的是安全知识贫乏,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而培训、学习时间有限造成的。从分析看:事故归根到底均是由于直接操作者不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措施和规章制度操作,甚至违章作业所致。管理人员跟班、值班人员又失位,不负责任,加之本身基础、条件差而使事故发生。
3、“三违”人员受处罚力度不够大。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抓隐患处理,反“三违”。每查到“三违”人员视其具体情况、情节轻重给予每人每次50元—100元的经济处罚或停工学习三天的处罚显得偏松。
4、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管理人才。采、掘、机、运、通、地质、测量和防治水等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使用和维护先进装备、设施的人才不足,使其效能发挥被打折扣。
5、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矿从业人员大都是家庭贫困,文化素质偏低的弱势群体。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业务素质提高困难,自我规范能力不强,加上人员流动性较大。故对煤矿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素质的提高有难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任务。
二、浅析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1、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制定相对超前的安全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更应如此,现阶段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但面对与一些基建矿井、发展中小矿井来说,企业内部的一些文化体系建设、规章制度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适应不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
所谓制度,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意识”,即制度超前也就是我们的“意识”要超前。在此不仅需要高层领导的统筹兼顾意识、中层干部的分片掌管意识、基层班组的现场应变意识都要超前。具体实施途径不论是从优秀企业中借鉴、特殊培训中汲取,或是在现场经验中总结,但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各系统、各专业、各岗位的安全意识均需超前。只有制度超前,才能使安全生产有力可行、有规可依;才能在煤矿生产万变中及时做到应变;才能避免“亡羊补牢”的被动局面。
2、注重现场,将每一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全力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严格管理。我们既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上取得成功经验,更要看到我们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制度的落实上还存在着差距,为此要抓好:(1)企业要进一步针对煤矿的实际制定和完善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并且按照规程要求切实加强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真正按照规程操作。(2)每一个生产企业都要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现阶段,我国大中型煤矿企业不乏有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有时候面对制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制度成了摆设,这好比“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煤矿安全生产不仅是领导的事,管理人员的事,更是我们广大职工的事,它最终代表的我们煤矿工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提高认识,面对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我们除了按章执行、按步操作之外,还应该从严、从细的要求自己,坚决承担起安全规章制度落实的第一责任者。其次,对于煤矿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来说,在制度面前做到人人平等,要坚信制度是给大家定的,不是给某人定的。身为安全规章制度的监督者,我们以身作则,做到“铁制度,应执行;真较真,不糊弄”。
3、狠抓安全培训,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我矿加大对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我矿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我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4、针对重点,解决难点,全面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当前,我矿安全生产上事故发生的重点是顶板管理和火灾管理等两个方面,但工作上的难点还包括水患的治理。因此如何防范以上三个方面的伤亡事故,是我们下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顶板管理上,一是必须督促区队配备专业的找顶人员,明确其具体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作范围,分片分段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做到敲帮问顶,永久支护及时跟上,锚杆支护成排成行,架棚巷道充填必须严实接顶,杜绝工作面现场空顶作业,冒险作业,在处理危岩时现场矿下文班长以上人员必须现场指挥,制定科学的方案措施方可进行,切实防止顶板事故;三是煤矿井下带班矿领导及科室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和各工作面的支护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抽查,及时解决顶板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四是我矿全面推行“以钢代木”的支护材料,确保支护到位。
在火灾管理上,开展百日安全活动,召开百日安全活动动员大会,部署活动期间的各项工作,并将重点工作制成督办表下发落实。重点开展了顶板管理、防火灾、文明驾驶、夏季三防等活动,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由分管部门督办均得到了有效整改。矿内相继组织了不安全行为人员座谈会、无不安全行为抽奖和本安知识竞赛、安全文化建设座谈会等;组织各单位举办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签字仪式;并观看了以《安全发展,成就辉煌》为主题的宣传片。 在综合楼及井口前悬挂了宣传标语,为切实开展好火灾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活动,将国家主题宣传片和系列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片上传矿服务器,要求各单位利用班后会时间组织学习,大力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目标、方案,规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培训和演练,针对火灾等各类自然灾害,实施救援实战演练,增强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的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着力解决火灾等安全生产技术难题,科学分析安全工作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制定新对策,积极开展班组安全技术革新。
在水患治理上,我矿始终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制定水患治理方案,特别是有水患威胁的区域,生产科专业人员及时对采空区,含水层的水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科学的探放水措施、方案。井下探放水工作必须按方案进行,同时明确专人负责。在洪期要加强井上下值班管理,防止洪水对矿井的威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编制并实施出一套适合我国煤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我们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也是搞好职工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和顺应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威.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发展现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
[2] 林杨.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0(3).
我国大多数煤矿自然条件差,地质条件复杂,煤矿机械化程度相对不高,从业人员结构复杂,综合素质和管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煤矿的各级主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改变安全管理理念,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把安全生产的方针落到实处。只有稳抓、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使安全和企业发展相同步。
一、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混乱
近年来,由于我国煤矿生产效益不断提高,许多煤矿管理人员在经济效益面前,逐渐弱化了煤矿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煤矿安全管理文化被逐渐淡化,当生产、效益和安全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放松了对煤矿安全的要求。其次,安全管理混乱, “三违”现象严重。一些煤矿管理人员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例如:潜在存在着不按设计施工作业;存在程度不同的采掘失调和水平接续紧张问题;巷道贯通、过断层和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等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作为应付检查的工具,探头随意布置等。
2.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差,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据国内外调查统计表明,煤炭行业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职工违章造成的。近几年来,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煤矿职工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使用农民工、协议工、临时工,并且已经成为井下一线工作的主力军。这些工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对安全规程、措施及安全知识的接受能力差,不能适应高强度的集约化、机械化采煤作业。其次,工人每天工作时间大都在l0~14个小时之间,长期超时从事高强度的劳作,势必会加大误操作的概率及发生事故的机率。此外,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很多煤矿的培训只走形式不重实效,没有很好的管理考核制度,工人把学习和技能培训看成是一种消遣,考核关不严,混着就能过关,所以导致了虽然天天在讲安全、学安全,但是效果就是不明显。
3.安全技术及装备无法适应当前的开采需要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矿井也在不断加深,就会出现以前未出现的安全灾害,比如地热、冲击地压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安全问题在目前都还无法实现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此外,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煤矿自主科技研发能力十分有限,安全技术和设备无法适应当前的开采要求,依然存在有些设备的更新速度过慢、可靠性差等方面的情况。
4.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在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之后,煤矿专门管理部门被取消,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造成煤矿安全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体系,特别是一些产煤省撤消了煤炭管理机构,政府对煤炭工业的行业监管都不到位,形成了一种以企业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安全管理模式。虽然各个地方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法规和规章,但其中出现一些繁杂问题,导致了煤矿监管部门主体责任薄弱,安全监察缺乏权威性,在安全执法过程中执法有章难循。其次,在检查形式上,各种检查的时间、路线大部分是既定的,下属的生产单位对检查的规律都已了如指掌,这样就会造成生产单位应付各种检查。
二、如何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1.加强煤矿安全教育,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要在生产过程中坚持生产必须安全,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一名干部,严禁违章指挥,工人严禁违章操作,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合理安排生产前的各个阶段,坚持把“为生产创造最安全的条件”作为最根本的要求。严格做到“关口前移、超前防范”,为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通过教育使职工牢固树立“生命意识”;通过设备更新提高安全技术硬件,通过采矿方法的改造,从根本上提高安全技术基础条件,通过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技术思想及技术素质;通过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使其不愿违章,也不敢违章;通过环境优化把危险度降至最低。因此,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就是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当前和长远的统一。
2.强化安全培训教育
煤矿是一个较特殊的行业,我国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已规定,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煤矿作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采煤作业基本安全操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紧急情况下自救办法等。安全培训要注意培训质量要求,考核合格后才发证。在培训方式上,理论培训应与实用技术有机结合,加强岗位技术练兵,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于优胜者给予奖励,以调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规定作业。
3.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
煤炭企业要加大安全与技术投入。通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不仅可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与疲劳程度,提高工人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减少因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伤病所造成的停工、停产。另外重视抓好煤矿安全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其专家学者的作用,整合和壮大安全科技资源,抓紧对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等矿井突发动力的灾害机理、突水等灾害的形成与发展机理进行攻关,提高煤矿安全科技理论水平。
【关键词】煤矿瓦斯;灾害治理
1 引言
矿井瓦斯灾害、火灾、水灾、顶板事故、矿尘灾害是煤矿井下开采危害最为严重的五大灾害,其中瓦斯事故的危害尤为严重,影响非常之大。因此,如何防止瓦斯灾害事故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扎实有效推进“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顺利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深化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瓦斯重特大事故,全面提升煤矿瓦斯治理水平,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本文从瓦斯灾害治理的指导思想、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等方面谈谈瓦斯治理的技术方案。
2 瓦斯治理的指导思想
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好瓦斯事故,必须从思想上入手,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影响行动,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引发事故。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煤矿安全规程》为标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增强“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意识,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和措施,做到思想上警钟长鸣、制度上严密有效、技术上支撑有力、监督上严格细致,通过开展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水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健康发展。针对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和瓦斯治理的现状,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管理,强化平时的监督检查,推动煤矿瓦斯治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1)转变观念,提高对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再认识,从思想上变被动为主动,要治理好瓦斯,首先必须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切实提高对瓦斯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一是要坚决摆正煤矿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煤炭工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摆正安全生产与职工生命的关系。三是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突破口,强化企业主动安全管理。
(2)以投入为保障,提高瓦斯治理效果。一是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提取要全额按标准提取到位,提取的资金要切实用于改善通风系统和监测监控设备投入。二是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加突出矿井“一通三防”的治理整治,特别是抓紧,使矿井通风系统规范达标。
(3)以矿井技术改造为先导,探索瓦斯治理的手段和规律。在搞好矿井设备设施引进、吸收、消化的同时,要积极加强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的技术攻关,促进瓦斯治理成果转换,特别是要认真总结瓦斯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强矿井掘进、生产前后瓦斯应力分布规律、危险重点区域和矿井瓦斯监测的预警预报,分析其活动规律。
(4)加强全过程控制,提高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水平。要以瓦斯抽采为根本抓手,从源头上降低瓦斯的危害。通风系统合理规范、稳步可靠是减少瓦斯积聚,消除瓦斯爆炸危险的最主要手段。要认真落实好工作面“三专两闭锁”管理制度,加强矿井现场管理的监督检查,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杜绝失爆或不符合国家煤矿安全标准的机电产品下井。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落实好现场安全管理责任。
3 瓦斯治理基本要求
通过开展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查找瓦斯治理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提升煤矿瓦斯治理水平。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具体的来说,主要有加强机构建设、保障机制、基础建设、突出重点、加强管理、合理部署采掘计划、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等几个方面,下面对其分别进行阐述。
3.1 加强机构建设
(1)成立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瓦斯治理工作,每月召开1次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瓦斯治理重大问题。
(2)树立煤矿企业安全诚信榜样,促进企业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做到依法生产、安全生产。
(3)设置“一通三防”、地测、安全监控等技术管理机构,推广瓦斯治理成熟经验与先进技术。
(4)编制瓦斯治理规划和年度计划、生产计划、安全生产指标统一考核。
(5)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至各基层管理。
(6)建立健全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3.2 保障机制
建立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按原煤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税前列支,全部用于瓦斯整治工作。
3.3 基础建设
(1)按照《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安监总煤装〔2011〕162号文的通知开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建立通风系统及瓦斯治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实行统一管理。
(2)矿井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实现机械通风;采区实现分区通风,按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杜绝无风、微风作业和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作业。
(3)建立矿井正规采煤制度,实现矿井全部采用正规采煤。
(4)按要求及时报送瓦斯治理相关材料。
3.4 突出重点
(1)开展煤矿瓦斯专项整治各项活动,建立瓦斯治理工作体系,有效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
(2)总结瓦斯治理成熟技术和经验并推广,依靠科技推进瓦斯治理体系建设。
3.5 加强管理
(1)建立健全以矿井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2)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健全瓦斯治理工作机构。
(3)煤矿每年编制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粉尘、防灭火安全措施计划,并贯彻执行。
(4)对检查出的重大瓦斯隐患,建立专项档案,落实分级监控责任,跟踪整改进度和质量。
3.6 合理部署采掘计划
(1)优化生产布局。充分考虑瓦斯治理的需要,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明确开采顺序,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实现安全高效、合理集中生产。
(2)合理组织生产。按照《煤炭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能力编制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
(3)坚持正规开采。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
3.7 通风可靠
(1)矿井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巷道贯通前,按《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
(2)矿井生产水平和采区实行分区通风。
(3)按规定设置和管理风门、风筒、密闭等通风设施及构筑物。
(4)矿井、采区通风能力满足生产要求。
(5)设置专用回风速符合《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
3.8 监控有效
(1)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布置、安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2)监控设备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安装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等符合规定。
(3)监测设备的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复电点和信号传输符合规定。
(4)下井人员按《规程》规定佩戴便携式瓦斯监测仪器。
(5)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设备性能完好,工作正常。
(6)煤矿与具有相应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
4 结束语
瓦斯灾害是矿井五大灾害之一,由于它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瓦斯灾害的治理,从制度上和行动上杜绝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从加强机构建设、保障机制、基础建设、突出重点、加强管理、合理部署采掘计划、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等几个方面对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在一些煤矿企业的生产条件中,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煤矿企业,在基础条件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等,基础自然条件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在瓦斯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瓦检员配备不足,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及时,没有及时跟班作业,井下电器有失爆现象;煤矿树枝状开采还未根本杜绝,通风状况不好,很容易产生瓦斯集聚,造成事故发生。
二、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
(一)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建立各种安全管理技术制度,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能减少给家庭、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损失,有效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可整体提升各项安全技术的管理水平。在采煤技术、安全管理环节中,注重从细节上强化安全管理的方法,保证采煤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才能针对现场的采煤和运输的特点,在具体操作中通过严格的设备管理和安全意识,做好及时宣传和具体的安全监管,做到不出任何事故,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消除各种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通过安全技术与安全制度的有效管理,强化煤矿生产中综合技术的运用,将安全管理的环节融入到每一个细节,尤其是突出防范意识,进行各方面的整体应用。构建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机制,从规范化的制度约束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消除各种煤矿安全隐患,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煤矿企业良性发展的优质环境。突出对整体安全技术的全面优化,增强安全管理的技术参数,有效地改善煤矿企业的整体生产效能,突出效益提升的全面运用。
(三)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当前,安全责任成为一项重要的追究制度,每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心理造成一定的阴影,因此,要突出对安全责任意识以及安全管理的综合应用,将安全、责任、技术贯穿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将安全责任管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作为牵涉到人民幸福、民生福祉的重要指标,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尤其是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社会的一定动荡,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打破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人心不稳,从而影响整体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三、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树立牢固的安全责任意识是构建安全生产的第一步,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关系到改革开放大局,因此,形成安全第一的管理意识代表先进的发展方向,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分层分级进行责任管理,将每一个安全责任区进行细化,让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都有一种责任感,从不同方面强化自我的责任意识。同时,构建安全责任意识的宣传网络,通过板报、简报、网络等多种宣传,及时更新各种煤矿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技术,对安全知识进行常态化宣传,形成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的模式。此外,加强管理人员以及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围绕设备技术的改进,知识运用的更新,安全防范知识的学习等,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受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安全管理的模范效果。从多方面构建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责任事故的煤矿企业,对管理人员严惩不贷。
(二)抓好安全监管的每一个环节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要综合考虑煤矿企业中的每一个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细致的监督管理。一是认真总结近年来防治各项安全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特点,看到自身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薄弱地方采取各种综合性的管理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具体的监督管理中,要针对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看是否建立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包括井下采煤挖掘作业规程,是否按照规程、规章制度办事,真正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对于违背规章程序的及时制止。二是要做到监督管理的细化。做到“每日监测、每周报告、每月分析”的管理模式,强化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及时的检测系统,严格检查各种规章制度、设备运用。排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井下采掘碛头、盲巷、废巷的通风瓦斯管理,对井下运输大巷、工作面的支护管理、危岩的处理、对水灾的预兆等,都要进行严格检查,制定严密防范措施,确保生产安全。通过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深入分析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整体效能的全面提升。
(三)构建全面优质的安全管理文化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中,要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强烈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及时的宣传教育,将安全文化灌输到每一个管理环节之中,形成活泼、开放、严谨的安全文化氛围。一是构建全面化的安全培训课程。对每一项安全知识与技术操作的运用进行全面培训,煤矿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统一起来,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煤矿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针对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四)促进安全管理技术的整体跟进
在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跟进中,技术运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通过技术改进,能有效促进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技术是关键。安全技术的提升是改善企业安全现状、强化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智利被困矿工的成功获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加快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通知》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必须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并限期3年完成,表明国家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决心。井下避难室和救生舱这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煤矿事故的可防可控性。因此,通过新技术的不断融入,煤矿井下采煤设备的更新与技术运用的融合,实现整体安全的有效模式。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