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第1篇: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在参加教师个人成长工作坊活动以前,我学习了《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训练》。在理论学习中,我认为在一些体验中不可能产生的一些情绪在活动中有了亲身的体验,让我切身体会到:团体训练最重要的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以组织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在团体训练活动中,辅导员利用自己精心设计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感觉,然后,在学生积极参与和辅导员根据心理学原理有目的的诱导下,学生自学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感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x老师的培训活动,我还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它占据了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很多问题也与学习活动密切相关。学习心理与学习成绩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只有具有良好的学习心理,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提高,学习成绩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只有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体验到了学习的意义与乐趣,才能好学、乐学。因此,做好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工作是学校中所有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学习,以愉快的心态投入学习,这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更加凸现出培训全体教师学习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不同学科的教师须根据自己学科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从满足学生的正确需要入手。以引导者、协调者的姿态主导。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从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到兴趣爱好、热门话题等等。在学科渗透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个人尊严、个人选择,对学生一视同仁。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要注意给每个学生以机会,同时注意学生的特殊需求并给予实际帮助。

通过培训活动,让我意识到:诱导式是真正的高水平的团体训练模式,是我们要大力提倡和推广的。因此,学习、掌握并应用诱导式模式是我作辅导员的努力方向。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二)

x月xx日上午,在社区学校阶梯教室,我参加南山x证培训,有幸听了吕教授《如何上好心理活动课》的讲座,受益匪浅。现谈一谈自己聆听后的几点心得体会:

(1)知道了怎样的班会课才有效。

(2)知道了班会课的主题从哪来。主题班会开展的好坏,影响到班级的班风学风的建设。平时,需要多关注学生,以身边事,抓住契机,用心理学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

(3)知道了班会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实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本班的学生特点,并不是什么形式都可以直接拿来死板硬套。选材可以选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有针对性的。

(4)知道了班会课也要懂得积累。作为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比较重要,平时,开展主题班会的材料可通过收集孩子自己的视频、照片、文本记载。有助于自己材料的累积,也有助于某些主题的升华。

总之,主题班会的开展和实施要寓教育与活动,以学生的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活动,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在活动中建立起学生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及自我成长!还必须多注重这方面理论的学习。

下午x教授的《学习行为障碍的识别与辅导》讲座,更是精彩多多。教授那涓涓细流般的话语,本身对听者就是一种灵魂的洗礼!

课后,联想较多,我最大的收获是:教授的解决策略。在这方面,本人在班务管理中有反面的经历:本班有一名学生,孩子自控力很差,不爱学习。妈妈为了他写作业,几乎天天气到用请衣架。孩子第一天上课就好东张西望,一会儿玩这,一会儿摸那,学习很差。一次在我的语文课上,我当着同学们的面收走他课上正玩着的美术学具,并训了他几句,后来,孩子自己把美术学具从我的办公桌上拿走了,我知道后,立即找他要追回,并训责他为什么私自拿老师桌上的东西,而他却一句不吭,不买老师的帐也不说一句话,最终不欢而散。现在想来,在课堂上自己对待有问题的学生的是那么简单、粗暴,事后处理,其结果肯定不也极度伤害了师生情感会。如那时能运用上行为学习理论来思考问题,或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从育人的角度看,潜意识心理理论及其矫正治观,体现了新课程观的一些要求:

(1)了解学生的经验脉络,个体情绪,巧妙地激发学生自发地内省、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状态,并通过习惯坚持,养成自觉的意识。在这过程中,破坏已形成的情绪体验,建立新的情绪体验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花开的心境。

第2篇: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在教学的过程中,三位老师利用课前短短几分钟的互动交流,缓解了学生上课的紧张情绪,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和心理氛围。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不断的引导,调动和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古寨小学老师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心的形式画在一张白纸上,学生通过不同色彩的搭配,展现了自己当时的心理变化有多种情绪,这个教学过程充分的让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很多。宋老师的《我挨批评了》中把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小故事运用短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展现到课堂上,学生通过录象交谈自己的想法,最后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错误说出来,调节了孩子的心理过程。刘老师的《掌声响起来》中通过三次掌声的设计,发掘了孩子们的内在浅能,充分的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最后在评课中我们互相畅谈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开展的重要性,让我感触颇深。我们班主任要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让它源于实践,用于实践。我自己总结了一些思路和想法:本文转载在之家

1.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在第一堂课里以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为内容。从梦到星座,从“肢体语言”到“从众”,引起了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这堂课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阐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目的,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copyright chazidian

2.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3.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第3篇: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读《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使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知识。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他们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情绪会影响到学生,如学生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不可能高,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相反,教师心态健康向上,生活态度积极,教学积极,就会想方设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也会积极地学,积极地思考。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影响。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教师心理不健康,就难以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会使师生间产生矛盾与冲突。比如有的教师常常抱怨学生越来越难教,教师苦口婆心,竭尽全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学生要么我行我素,要么“阳奉阴违”。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教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教师和学生对立的状态绝不利于学生学习,是否产生对立的师生关系及对立关系能否妥善解决,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心理状况。

第4篇: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最新关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长年劳累,加上小学教师普遍责任心较强,很注意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为此过分追求人格的完善,过分限制、约束自己,关心各种细节,常有自我责备、谴责的倾向,再加上社会期望值偏高,使得教师难免产生焦虑、恐怖情绪,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但是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压力。当压力来临时,相信压力也蕴藏机会,进而主动地适应压力。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

  端正专业态度。专业态度不端正而感受很大工作压力的教师,应时常检讨自己的教学态度,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培养敬业精神,并改变权威和严厉的管教方式,提高教育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建立和谐亲密的关系,有效地进行教学和辅导工作,借以降低工作压力。

  保持乐观,提高情绪的调控力。与别人相处,难免有不愉快的事情,但必须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忍则忍,才不会使事情越弄越糟。有些人的不佳情绪没有得到合理的疏导,于是将它发泄在其他人或事物上面,这就是所谓的“迁怒”。迁怒最容易破坏人际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自我调节,控制情绪,保持愉快心境与乐观情绪。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最新关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短短的一天培训时间,很紧张,也很充实。因为我们在这紧张学习的氛围中学到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教育中的根本,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因而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是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学生的教育。我将尽心尽力把我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里,一些教师的内心发生了动荡和倾斜,进而加剧内心的冲突。如果内心的矛盾得不到妥善处理,势必影响着教育活动。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特别是人格的健全与否关系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着学生对于社会的态度,关系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时代要求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意义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教师的心理健康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1、社会责任重大,民众对于教师的期望过高。

  信息时代、经济时代的来临,学生家长日益迫切感觉到了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因而对孩子的教育便空前关注起来。作为孩子的主要学校教育者,家长对教师对孩子的教育作用过分倚重。特别是教毕业班的教师,他们感觉到来自学生父母的压力更大。自己孩子由于主观努力程度不够或者其他某些客观原因导致了学习成绩不好,学科教师便要受到很大的质询。甚至学生与社会不良人员混杂,进而干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经常逃学等等,家长只把目光投向教师。若认真分析,很多学校与家庭应联合教育学生的事情现在只投在教师的身上。也就是说,教师承担着一些本由多方联合承担的责任。社会给予教师的责任实在太多,给予的厚望太大,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

  2、教师的审核评价和教师的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是十分合理的地方。这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些制度注重看的是教师所教科目的学习成绩,但是忽略了教师在改变学生的不良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忽略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以外的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人,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个体。教师教育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能简单地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断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未成熟的个体得到发展,融入社会。但是劳动对象是人,并且人与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此外,学生发展表现需要长时间观察,也是多个教育力量的合力所为。总之,有效准确衡量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考评的依据目前仍是十分困难的。因而,不完善的考核评价体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仍有着一定的影响。3、人际关系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同行之间既有相互合作,也有竞争,像评定职称,晋级等之事。教师之间的竞争性是很大的。符合条件的人很多,但是名额却是很有限的。一些教师为了凸显科研成果,采用一些不适当的手段,这无疑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一定的心理阴影。教师的竞争上岗,以及频繁的考试等也是重要因素,加重教师的负担。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业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教师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的能力可能有点低,因此产生焦虑等问题。过多的压力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4、身体健康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工作远没有社会上说得那样简单和轻松。教师行业虽然很光荣和伟大,可是在这光荣背后,是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来应对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校事务等大量的工作。此为,教师还要承担起一大部分育人的责任。因而,繁重的工作势必威胁教师的身体健康。很多教师过早患上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肩周炎、咽喉炎等。大量的工作已使他们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再加上身体的病痛会进一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总之,教师长时间处于强大的压力之下。这种过多的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宣泄,积闷在胸中,会导致教师心理憔悴,精神状态不良,带来各种苦恼、焦虑、心悸、沮丧等,因而产生了心理的不适应。严重者可能导致了心理疾病。

  教师心理健康很重要,因而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应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人,教师应该充分认真思考自己对自身的能力,和期望作出合理的判断,形成一个较为恰当的值。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产生一种心理落差。具体地说,可以这样做:

  1、教师要抛弃或者淡薄一些观点,如名利思想、完美标准。

  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压力,教师首先应轻装上阵,有适度点的压力即可,不要给太多的负担。其次,教师应仔细分析社会压力的来源,正确分析寻求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合理的标准下,教师可以主动进行筛选。择取合理的压力,并转变为动力,用自己的行动解决问题。

  2、教师应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对职业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用自己光荣的行为来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减少来源于学生的负面影响。

  3、教师应采用一定的措施,使情绪放松下来,缓解紧张的压力。

  (1)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体育活动,使压力外泄。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和呼吸运动的放松以及神经放松等基本动作,来降低机体的能量的消耗,从而控制不良情绪。

  (2)转移注意力。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参与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使情绪得到松弛,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3)与朋友交谈。教师发现有心理上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可以找自己的亲密朋友,家属等人同他们进行交流,把内心的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得到宣泄,把积累在内心中抑郁的能量发泄出去。同时,通过交谈,教师可以得到亲朋好友的支持和理解,心理上会得到一些安慰。

  4、借助教工之家、联谊、教师俱乐部以及教师心理门诊、教师心理保健咨询热线和网上心理咨询等措施来建立教师心理疏导系统,帮助教师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上的困扰。只要及时发现教师心理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帮助教师疏导和解决心理上的困扰,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最新关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教师心理健康,是我到邢台学院第一天上的课,而这天恰巧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很有幸得听到了国家二级咨询师,韩雪荣的报告会。

  韩老师引用了教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各种案例深入浅出的为我们分析和讲解。做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的是心理健康。

  给我印象深的是讲到针对教师压力,她做了详细地讲解:因为我深有感触,现时工作中,我做为一名教师确实有压力,尤其,讲道了我们做为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并且学习相关的心理学内容,教师更要无条件的尊重学生的人格。

  我们现在的学生在家里都是父母和长辈的掌上明珠,在学校里会有许多的坏习惯显露出来,这就要求老师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批评教育,尽量不动手打,有时打了学生反而起反作用,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我有过这样的错误。

  我们的学生生性好动,他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当他们在成绩上不能得到老师的关注时,也无法取得自我表现和成功,就可能寻找其他的途径来完成自我的心理需要。

  在对学生教育管理时,我们要经常想到学生是一位“受教育的人”他应该享受到老师给他带来的,慈母般的爱,必要时给某个学生要有身体的接触,比如说学生扭扣掉了,在教室里帮他缝上,他会感到很幸福,在其他学生面前感到很骄傲。别看我学习不好,看老师多喜欢我。

  老师大部分,都有偏向心,这是韩老师问我们的话,确实有,当然也包括我,尤其是排座位,学习好的总是在前排,不管他的个子高矮,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永远在后排。

  听了韩老师的课,回来以后我把班里的座位马上调整,当然不按成绩的好坏,根据个子的大小,有的学上他的成绩不好,我们要用正常的眼光,去对待他,去挖掘该学生身上其它方面的长处,比如劳动,体育,画画等,要用赞扬的语气跟他说话,鼓励他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听了韩老师的课,使我明白了许多,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掉这些错误的做法。

第5篇: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针对这个个案,我运用的方法有认知疗法,即让李虹认识到一张一弛的道理,并给她留了心理作业,通过行为训练,逐渐改善她的心理状态;发现并肯定她的优点和长处,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对于类似的心理障碍个案,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1.倾听内向型学生的心声

内向型学生往往缺乏人际交往。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于学习,根本就没有闲情顾及朋友之间的情感沟通。长时期处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失去了很多倾诉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垃圾得不到及时的清理。为此,他们十分需要一位忠实的听众耐心地倾听,可以更快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特征、内心世界等,也是对他们的尊重,更容易获得他们的信任,更容易使他们配合心理健康教育。本案例中,梁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使因内向而自我封闭的孩子也能打开心扉。

2.引导内向型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障碍

我们要帮助内向型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必须先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人在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承受长时间的压力、挫折或矛盾冲突下,出现的明显的情绪和行为异常。这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

3.引导内向型学生提高自信

一个自信的人,主要在自我接受和自我价值感。所谓自我接受,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有一种基本的承认、认可,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接受态度;所谓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情绪、感觉、认识和评价。引导学生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认识和挑战现实的目标,并积极乐观地与人相处。而且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要引导他们设定自己的生活,要引导他们控制自己的形象,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4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进步产生的巨大的作用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完成的。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学校,说要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实验。

第6篇: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本次学习内容丰富多样,一共有九个专题。

专题一讲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与途径。这个专题主要讲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途径,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专题二讲的是发展心理学。主要讲的是幼儿期的心理发展,透过游戏来看儿童的心理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给儿童玩耍的时间,提供好的活动场地和合适的玩具以及科学的指导。

专题三讲的是心理健康辅导理论与原则。通过什么是心理健康过渡到心理健康辅导的含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同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我们片面认识的学生心理,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需要加强的一种教育。

接下来专题四讲的是中小学心理辅导良好关系的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是开展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也是达到理想辅导效果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要尊重求助者,热情真诚对待、积极关注求助者,与求助者达到共情,从而建立良好的关系。

专题五讲的是教师心理关爱。现在新时代的教师,随着人们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加大,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而且整天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未成年人,这些孩子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无尽的创造力,也经常会出一些“小状况”;另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情绪不高的低潮期。所以,关爱老师的身心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专题六讲的是留守儿童心理关爱。通过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让我们知道留守儿童是特有环境下造就的特殊群体,关爱他们,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以及教育、帮助这一群体。

专题七讲的是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辅导。网络是把双刃剑,在这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对中小学生是何其重要,但若使用不当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为避免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我们应该学会爱孩子,家长也应努力修复好亲子关系;我们也应该正确面对孩子上网这一问题,要对他们积极引导。

专题八讲的是教授帮您助子成才。通过案列和理论相结合,让我们意识到每个问题孩子后面至少有一个问题家长,有的甚至是一群;每个孩子的问题后面至少有一个家长的问题,有的甚至是一堆;天下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当孩子改变的时候会反复无常,越反复越正常,越缓慢越巩固,家长要互相鼓励。

第7篇: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健康;新课程;基本理念;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73-01

首先,健康第一的理念,涉及的是基本教学态度的问题。要求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通过教学技能去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而是更要关注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在整个的教学计划里有一个整体的规划,然后具体到单位计划里,甚至在教案里面都有所体现。当然并不要求每一节课都要体现所有目标,每一节课可以以一个目标为主,例如通过一个单元教学主要是发展学生身体机能,而下一个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再下一个单元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健康第一的原则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在健康第一这个指导思想下,我们要考虑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那么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在观念上必须进行改变。

其次,激发兴趣。在中小学里,激发兴趣是体育课非常重要的一环。兴趣指的是对某种事物的积极的持续的评价和态度,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是我们体育教学中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还是以中长跑为例,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通过中长跑要达到什么目标,使学生获得什么,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并且体现在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中。要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起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的训练方法太枯燥单调,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还没有开始就充满了畏惧情绪,教学目标的实现就会很艰难。因此教师在备课上要下很大的工夫,从小学阶段起就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兴趣。这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如在小学低年级通过游戏的方式,在高年级通过情景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实际上学生是很喜欢体育课的,关键是教师把激发兴趣的理念牢牢地记在心里,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方案来。

第三,学会学习。只有引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使学生对体育课有了基本的认识,才能达到第三个要求――学会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激发兴趣的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而这只能通过教学去实现。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同样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这些要求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解要准确,如何主导,与以前的认识不一样,学生的主体性更宽更广,并且这种主体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兴趣的基础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动力,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可能。第二个方面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必须要有方法,有手段,不能生硬地去教,要通过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师生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顺利地接受。例如在教学组织中,我们通常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练习,而现在,在练习过程中很多老师加进了学生讨论、然后创编和展示的过程,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态,并亲身体会练习给他们带来的身体变化以及对自我不断的超越。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喜欢体育活动,并转为一种终身的持续的对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的态度。

第四,关注差异。教师要随时掌控课程的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方向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新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培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对于同一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采用新颖独特的教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使一些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快、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确保人人皆有所获,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我们把这些称之为“快乐体育”,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着重围绕《新课程标准》进行改革,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选择。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体育锻炼。看看我们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出现了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

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新的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完全符合国家对教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五,注意课前准备。每一堂体育课,体育教师都应该有完整的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不仅要写在教案本上,还要把它印在脑海中。体育教学计划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计划,非体育学科教师可以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去上课,如果体育教师拿着教案边看教案边上课,那么这节体育课的效果肯定不是很好。把教案熟练记在脑海中,同时还要制定好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利用30分钟基本教学时间,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主动性,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达到育人为本,提高质量的目的。

第8篇: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提高认识;主动探究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现在很多的社会现象也告诉我们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是值得关注的!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否并不是再看这个孩子的成绩而是越来越倾向于对这个孩子的性格,态度,品行的考察。作为一名班主任,平时和孩子接触的也非常多,接触了各式各样的孩子,也让我更加的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1深入了解孩子,才能使心理教育有针对性

对于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我们是否真正的了解了每个孩子的特点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在孩子纯真的外表下,我们又是否能看到他们内心的脆弱那?可能因为你的不小心的一句话就会给一个幼小的心灵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那?那年是我上班的第一年,年轻我有些自以为是,认为粗暴的管路就可以摆平一切,可是事情就不是我想的那样。这一天我让同学们把父母的联系方式写下来,有事我可以及时和家长沟通,可是她只写了姥姥的联系方式,不假思索的我便很严厉的问她“你怎么没又写父母的联系方式那?”,她一句话也不说开始掉起了眼泪,此时的我不知所措,一个这样简单的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要哭?我过于严厉?还是我伤害到了她?上百个问号在我头脑中瞬间闪过。事后我才了解到孩子的,父母离异,由爷爷抚养,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母亲的工作环境也不好,从来不会向外人提及到自己的父母,而且对这类话题非常的敏感,性格偏执,喜欢攀比,总是和同学说不到几句话,有时还会在角落里偷偷掉眼泪,在描写妈妈的作文中更也只是草草几笔。对于这类孩子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首先我们就要先走进他们的生活,深入去了解她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做到无所不知,有的放矢,而不是对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发生而一无所知。其次我们就要谨言慎行,注意自己的言辞,保护他们易碎的心灵,我们要着重培养他们自信、自强、独立,从而克服自卑、自责,鼓励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走出来,让他们感受到身边的爱是无处不在的,并且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需要的,从而培养他们自尊心。此时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乐于看,善于说、喜于听,敢于做。除此之外,还要耐心细致的说教,不厌其烦的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最后我们应给予美好的期待让孩子知道老师是对自己有期望值的,从而起到激发其内在的动力,努力改变自己,在老师期盼的目光中逐渐走出困扰。

2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双重教育管理,争取家长的支持

同学、老师之外接触最多的就数孩子的父母,他们是否给孩子传递出正能量也是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因数之一。但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吃的好,睡的好就是健康,这是狭隘的认识。事实上,孩子身上存在心理问题,如说谎、狡辩、不承认错误、避重就轻等行为。但是,现在很多的家长都是因为工作或活计忙而顾不上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曾经有一个这样的男孩,在我看来是一名不爱说话,性格内向,但从不给班级和老师带来麻烦的孩子,可是,这个孩子突然有几天居然没有来学校上课,孩子的父母焦急的找到我,告诉我说孩子没去学校的几天不知道孩子去了哪里了,他们找了好几天也没找到,三天之后孩子回来说在一个网吧呆了三天三夜。这出人意料的结果,谁也没有想到孩子会在网吧呆了三天三夜,事后我对这个孩子进行家访发现家里面给配了一台电脑,家长十分无奈的说:“唉!老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什么也听不进去,在家上也比出去上强,管不了了!不敢说也不敢管!别再跑了!”听完这话,真是有了几分无奈,我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对于孩子这样的行为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却什么也不能做那?问题的关键就是缺乏有限的沟通,家长不能够掌握对孩子疏导心理问题的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一味的打、骂是根被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会使问题更加的严重!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还要定期为家长们开展这样的讲座、宣传让家长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所提高。

3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

其实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未必是这一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把每一节课都渗透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孩子们时时都接受到书本、老师、同学的正能量。比如在我的语文课《长江之歌》中,课文有些枯燥、无趣、孩子们也没有见过长江的磅礴气势,更难理解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感情。这个时候就要克服掉孩子厌学的情绪状态,我便找了一些有关长江的视频,孩子看到了、听到了也感受到了长江的雄伟,自然而然的打消了他对这节课消极的心理,这节课的气氛变得热烈、宽松,孩子们你一句我几句的谈感想,把被动的讲授式变成了学生喜于去探究,乐于去学。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仅要看他的成绩,那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我们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将家长以及各个学科的教师联合起来在实践中使我们的孩子成为社会型人才,让孩子们受益终身。总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深入了解孩子,才能使心理教育有针对性,起到激发其内在的动力。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双重教育管理,争取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所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把被动的讲授式变成学生喜于去探究,乐于去学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孩子成为社会型人才。

作者:李叶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青华小学

参考文献:

[1]孙利芳,马艳艳.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双重教育管理[J].心理健康教育,2014,(8):255.

[2]童立君.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

[3]张青青.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双重教育管理的创新[J];成功(教育);2012年05期.

[4]黄源华;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1期.

第9篇: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理解;平等;开放;牢记

《心理健康》是专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经过几年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甚至是家长都感受到了这一课程的魅力。该课程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把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娓娓到来,让人每每受益匪浅,因此心理教育课受到了大家普遍的欢迎。我觉得从现代健康观念来看,心理教育课程对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实在是必不可少的,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这一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也是大有裨益。从涉足社会角度来看,掌握了这一亚健康层次意义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觉得成功的教学是应从了解、理解学生开始的(这叫备学生)。在我教学的班级里,学生几乎是比较好动的、玩手机、上网、QQ、打游戏、多说多动。在别人看来,他们都有点我行我素、惟我独尊,彼此相处互不谦让,有时甚至升级,“不懂事”“淘气”教师无奈的感觉,是他们经常受到的评价。但是我觉得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我们还应该看到它的另一面:缺乏兄弟、姐妹的家庭环境和独门独户的居住条件使他们缺少与同龄人交往与相处的经历,因此,种种的冲突与不和谐也正是在向人们发出寻求帮助的信号:我们彼此很理解,却不知道该怎样做?我们也想去关心帮助他人,却不知该从何做起?我们需要一个充满自信的人生,也想领略给予的快乐――理解万岁!

其次从掌握《心理健康》教材着手,教材编写了环境适应、角色转换、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用引人入胜的案例,生动的文字,把中技学生引入一个别开生面的心灵课堂。有理论点、课堂案例分析、心理指导和心理测试。写明了教师指导方法、学生学习方法,可操作性强,能够帮助中技生认识自我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注意到教材及教材结构,从教学内容到教学顺序,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反馈都注意到针对性和实操性。当我开始上第一堂心理教育课、充满感情地读完《致同学们的公开信》后,让大家一起来吧!面对面,同学与同学交谈吧,对老师说说吧,互相指出各自的,不理想的方方面面。我看到同学们的眼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想一想吧,在一个完全平等、开放、民主的轻松氛围里,没有指责,没有批评,只有情感与情的交流,心与心沟通,一起分享彼此的感觉,倾诉自己的烦恼,展示自己的才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是多么新奇而有吸引力,又是多么令人激动和兴奋的呀!同学们雀跃着,有许多问不完的问题,有许多说不完的话。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民主性、活动性、参与性、多样性原则要求,我在上课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位平等的朋友,热心的参与者,做一根珍珠串起来的线。课堂上常常是大家一起听一段对话,看一个小品表演,或分享一件珍品,或讨论一个问题,来悟出一个道理,交流彼此的感受。而悟出一个道理则往往是一个课堂的精髓所在,只有同学们自己真正认识到的东西,才会去更深刻地理解它,更好地去实践它。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开学初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某教学班将近半个学期没有拿到一次常规流动红旗,整个班的气氛很快消沉下去,连上课也无精打采。我仔细观察发现,这个班的不少学生在一个骄傲的外表下面,有着一颗十分自卑的心,总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不如人,处处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该给他们鼓鼓劲!”于是我利用第一单元面对我自己:第一课用心看看自己,第二课做自己的冠军。要求同学们一个个上台讲述自己的成功经历时,当我在一傍如数家珍般地谈到现在同学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时,我看到了一张张身采飞扬的脸,他们正在重新发现自我,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并为之兴奋不已。我趁热打铁,提出全班同学要拧成一股绳,再一次争取成功――勇夺流动红旗。转入了课本卷首――全班一条龙。

《心理健康》教育课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同学们要学,老师也要学,不仅要学,更要身体力行去实践,做表率。有时下午第三节课,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约5人一组学生,与教师一起到学校心理咨询室,体验心理咨询教育环境,个别学生或一对一咨询辅导,实施咨询过程。我不但在课上指导学生自制“请你珍存同学卡”,学会慷慨地赞美别人,学会帮他人建立自信心,同时接受别人真诚的赞美,增强自己的信心;还在课后开始留意同学对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意见,并大量地采纳他们的建议,积极与班主任协作。这样不仅使教学班和班级管理更成效,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别人认真倾听、被采纳、受重视,认为自己有作为,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精神面貌为之大有改观。

开学时都会遇到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一时难以适应学校生活,有不少学生成了有空就玩、天不黑不回家的“玩家”,往往形成玩不够、学不好的恶性循环。面对这一情况,我根据心理学的孩子“玩家”心理原理,大胆地在课堂上提出:不玩长不大,玩也是健身运动的一部分的看法。同学们一阵欢呼,对我立刻有了一种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一般的认同感。于是我乘此春风,暗地里以陶冶学生高雅情趣为目的,与大家一起讨论怎样玩出名堂来。恰如其分的提出: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怎么办?上课睡觉是否像我读书那时代,同意被老师罚站15分钟;上课手机集中放置一个地方,专心听课,好吗?怎样合理安排,既能够玩又能够学好,形成良性循环,按时积极参与活动,师生之间彼此的心贴得更进了。

让一届届学生,感受到收获,走上社会,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