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量化股票投资策略范文

量化股票投资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量化股票投资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量化股票投资策略

第1篇:量化股票投资策略范文

本刊讯金元比联基金旗下第4只开放式基金金元比联价值增长股票型基金于7月27日起在建设银行及各代销网点发行。

好股票,不仅要“物美”即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还要“价廉”即估值合理。该股票基金的最大特色就是投资于具有良好成长潜力、价值低估的“物美价廉”的股票,帮助投资者实现“以今日合理价格购买明日中国企业之增长”。

那么,该基金是如何挑选“物美价廉”的股票呢?金元比联价值增长基金将采取“自下而上”、“四重过滤”的方法构建股票组合。首先,会采取模型识别法对所有股票的估值与成长前景进行数量化扫描,形成可投资股票集合,构成本基金股票一级库。其次,对股票一级库中的所有股票进行流动性筛选,形成本基金股票二级库。接下来,对入选的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剔除“伪成长”的上市公司,甄别具有真正成长潜力的“明星公司”,从而构成本基金股票三级库。最后,通过估值考量,选择价值被低估的上市公司,形成优中选优的股票组合。金元比联价值增长基金的股票配置比例为60%-95%,债券、现金等资产配置比例为5%-40%。

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将由曾经管理过5星级基金的万文俊先生亲自执掌,他同时也是金元比联基金公司的投资副总监,具有11年证券从业经历。目前由他担任基金经理的金元比联成长动力基金,自2008年9月成立至今的累计净值增长率已超过40%,业绩在同年成立的混合型基金中名列前茅;今年以来已经实现两次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累计派发红利1.3元。

国联安主题

综合评价

国联安是中国首家获准筹建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其背后的大股东是国泰君安证券和德国安联集团,具有强大的投研能力。国联安主题驱动基金计划运用主题驱动投资策略,前瞻性把握各主题板块轮动的机会。基金经理陈苏桥,为国联安公司研究部总监,同时担任德盛优势基金经理,有超过10年的投研经历,经验较为丰富。

万家稳增C/A

综合评价

万家稳健增利是一只债券型基金,不参与二级市场股票买卖,仅从一级市场进行新股申购,属于打新类债基。这有助于控制来自股市风险的同时提升其收益。目前来看,该基金公司在债券型基金的运作上还是比较成功的。基金经理张旭伟为该基金公司的管理部副总监,万家增强收益和万家货币的基金经理,投资经验较为丰富,以往管理业绩较为突出。

该基金管理人在充分研究宏观市场形势以及微观市场主体的基础上,采取积极主动地投资管理策略,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对利率变化趋势、债券收益率曲线移动方向、信用利差等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进行评估,对不同投资品种运用不同的投资策略,并充分利用市场的非有效性,把握各类套利的机会。

博时策略

综合评价

博时策略是1只开放式基金,其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30%-80%,可灵活配置股票资产,即股市处于较低风险区域时增加股票投资,力求在股市走高时赢取收益。博时策略采用“价值+成长”的均衡配置理念,在不同经济阶段,动态调整成长股和价值股的投资比例。实践证明,价值、成长风格突出的资产可以获得较高收益,而价值、成长的混合则可降低单一风格带来的风险,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博时策略由周立和张勇共同管理,前者兼任裕阳封闭式基金经理,后者兼任博时现金基金经理,两人在股票资产和固定收益资产的管理上业绩突出。

上证央企50ETF

综合评价

工银瑞信基金是国内首只跟踪上证央企指数的主题ETF,即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票的构成及其权重构建

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票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上证中央企业50指数的成份股覆盖金融、地产、化工、黑色金属、采掘、交通运输等行业,且均为央企或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资本规模大,实力雄厚,得到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具有一定的资源垄断性或者自然垄断性,而未来央企并购、重组、资产注入还将带来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

嘉实回报

综合评价

这是一只混合型基金,股票投资比例为30%-80%。基金定位于低风险低收益品种,这与其业绩比较基准为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相一致。该基金公司历来非常重视对旗下产品线的建设,嘉实回报作为混合型基金中的低风险低收益品种,进一步完善了嘉实基金公司的产品线。

信诚优胜

第2篇:量化股票投资策略范文

【关键词】行为金融 现代金融 防御型投资策略进攻型投资策略

一、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确认那些会对资本市场产生系统性影响的投资者决策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特征。

第一,投资者的心理特点。处理信息的启发法。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市场决策者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决策者将不得不更多的使用启发法。启发法是使用经验或常识来回答问题或进行判断,它意味着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有选择性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觉。由于决策的速度很快以及不完整性,使用启发式方法可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造成认知错误和判断错误。二是显著性。对于发生不频繁的事件,如果人们最近观察到这种事件,那么人们倾向于过分估计这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显著性可能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三是自负。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非常自负。四是锚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当人们进行数量化估计时,他们的估计判断可能被该项目先前的价值所严重影响。

第二,后悔。人类犯错误后的倾向是后悔,而不是从更远的背景中去看这种错误,并会严厉自责。后悔理论有助于解释投资者延迟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加速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Shefrin和Statman指出,后悔理论表明投资者避免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是不想使已犯的错误成为现实,从而避免后悔,投资者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价格随后可能降低而造成后悔。

第三,认知不协调。认知不协调是人们被告知有证据表明其信念或假设是错误时,人们所体验的心理和智力上的冲突。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存在采取行动减轻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认知不协调的倾向:人们可以回避新信息或开发出扭曲的论据以保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正确。如新车买主有选择地避免阅读他们其他车型的广告,而去看他们所选择车型的广告。

二、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的实际应用

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具体运用行为金融学可分为防御型策略和进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是指利用行为金融学对人的投资心理以及决策特征的分析来控制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也就是在投资中避免犯错;进攻型投资策略则在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失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从中获利。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现实的是采取防御型投资策略。个人投资者在资金实力、分析手段与信息获得与把握上都处于劣势,因而经常靠打听小道消息等作为决策依据,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此外个人投资者对自己的资金负责,缺乏来自第三方的监督控制体系,导致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容易犯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有必要采用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来指导投资。进攻型投资策略一般为机构投资者采用,因为在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要对证券的定价进行判断非常困难,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实际中判断出当前的市场定价是正确的还是发生了偏差,只有掌握着大量信息和良好分析技术的专业投资者才有可能进行判断。此外,各种定价错误或偏差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个人投资者精力有限、交易成本高,无法利用这些偏差和错误来获利。

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是应用一系列行为金融的知识对自身的投资行为进行内省式的审察和研判,具体可包括:首先要核对信息的来源,核实信息的可信度、实效性等,要密切关注最近有无更新的消息或数字披露,要避免只关注支持自己看法的信息。第二,判断自身是否过分自信,特别在最近投资行为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时就更应关注这点。第三,要善于比较正面和负面观点,查明对市场持最乐观以及最悲观态度的分别是什么人以及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观点。第四,要避免锚定效应导致不理性的期望值。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可以采用进攻型投资策略。各类投资机构由投资经理们具体负责运作的,投资经理们和个人投资者一样,在投资决策中也会犯各种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也需要采用防御型投资策略来加以避免。但投资经理们有着良好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他们能更好的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在各类机构中一般都有着良好的管理监督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投资经理们避免犯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因而,机构投资者更重要的是利用进攻型投资策略来获得盈利。目前可采用的进攻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主要有:

曾琪:行为金融学理论探讨及其实际应用第一,反向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这种策略的提出最初是基于DeBondt和Thaler(1985,1987)对股市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第3篇:量化股票投资策略范文

文章摘要:传统财务理论把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视作黑箱,简单地将其看成是效用或财富的最大化,忽视了投资者决策过程中的情绪等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无法解释证券市场中的很多异象,在此背景下,行为财务理论应运而生。行为财务理论尝试从心理学、社会学及其他认知科学的视角来研究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实际行为及其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行为财务理论;EMH;市场异像

一、行为财务理论产生的背景

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是建立在管理者、投资者完全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EMH)基础之上的,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市场异象,比较典型的有:①规模效应。Banz研究发现小公司的股票较大公司的股票更易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公司规模是市场上人尽皆知的信息,按照“有效市场假说”,借此信息应无法获取超额回报。因此,这一发现极大地冲击着“有效市场假说”。②期间效应。French,Gibbons,Hess 的研究显示,股票在星期一的收益率通常为负值,而在星期五的收益率则明显高于一周内的其他交易日,于是可以得出在某些特定时间进行股票交易即可获取超额回报,这显然与“有效市场假说”不符。③反向投资策略。经济学家发现,一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也影响到股票价格的变化, 因此投资者可以采取一种“反向投资”的策略来获取超额回报,一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是市场上的公共信息,显然有效市场假说难以解释这一策略。行为财务理论强调现实中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市场也并非完全有效,在这一真实前提下,通过对投资者和管理者决策过程的探究,弥补了传统财务理论在指导企业实践上的不足。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1、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基于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Shefrin,Statman(1994)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BAPM,Behavioral AssetPricing Model),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BAPM指出金融市场上除了严格按照传统的CAPM进行资产组合的信息交易者外,还有并不按传统的CAPM行事的噪音交易者,他们信息不充分,会犯各种认知错误。金融资产的价格由这两类投资者共同决定: 当前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市场是有效率的;反之,市场是无效率的。

2、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1)理性人假设的局限。大量证据已经表明人带有非理性因素,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在投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2)投资者对待风险态度假设的局限。均值方差模型假定投资者使风险厌恶的,其风险态度始终一致,但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购买保险的人同时购买彩票,两者的风险偏好显然不一致。

现资组合理论的局限促使学者们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基于投资者个体行为和心理特征的理论,而行为财务理论正是这样一种思路。行为财务学者Shefrin,Statman(2000)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PT,BehavioralPortfolio Theory)。

BPT 有两种分析模型: 单一账户行为组合理论(BPT一SA)和多重账户行为组合理论(BPT 一MA)。S h e l e i f e r ,Statman(2000)指出投资者具有两个心理账户,分别对应高低两个期望值,代表投资者既想避免贫困,又希望变得富有的望。BPT 认为,投资者将通过综合考虑期望财富、对投资安全性与增值潜力的欲望、期望水平以及达到期望值的概率五个因素来选择符合个人意愿的最优组合。这样,BPT 就更为接近实际投资行为了。

三、行为财务理论对证券市场异象的解释

1、股票溢价之谜

通过对证券市场上股票和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观察发现,股票投资的历史平均收益率相对于债券投资要高出很多。但相对于债券而言,人们在股票上的投资却是非常之少,这种现象被称为“股票溢价之谜”( M e h r a a n d p r e s e o t t,1985)。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是“损失厌恶”的,损失带来的痛苦会需要更多的收益来弥补。当他们遭受股票投资短期内的损失时,损失厌恶会令多数投资者放弃长期回报率高的股票转而投资于回报率稳定的债券。

2、弗里德曼一萨维奇困惑

传统的投资理论假定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是一致的,并且一般用方差来衡量。弗里德曼一萨维奇(FriedmanandSavage,1948)研究发现,人们通常同时购买保险和彩票。他们在购买保险时表现为风险厌恶,而在购买股票时则表现为风险寻求。这种与传统假设不符的现象被成为“弗里德曼一萨维奇困惑”。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存在“心理账户”,而且他们在行为时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根据心理账户的相关研究成果,投资者一般将自己的收入分成三部分: 目前的薪资收入、资产收入和未来收入,对于这三种收入个人的态度并不相同,譬如对于未来收入个人总是不太愿意花掉它,即使这笔收入是确定会收到的。

3、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之谜

封闭式基金有两个价格: 市价和净值。若依照EMH,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价格理论上应该等于基金的净值。但实际上封闭式基金的市价一般来说低于净值将近20%。Lee,Shieifer , Thaler(1991)定义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之谜。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持有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中有一部分是噪音交易者,他们对于未来的基金回报时而乐观时而悲观,从而导致基金价格经常性的涨跌变动。

4、处置效应

Shieifer ,Thaler (1985)发现,投资者倾向于过长时间地持有资本损失的股票,而过早地出售具有资本利得的股票。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对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来说,这两种股票在处置上应该不存在区别的,因此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处置效应”。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具有后悔厌恶和损失厌恶的心理,投资者为了避免后悔,常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当股票出现资本损失时,面对确定的损失和未来不确定的走势,为避免立即兑现亏损而带来的后悔,投资者倾向于风险寻求而继续持有股票;当股票出现资本利得时,面对确定的收益和未来不确定的走势,为避免价格下跌带来的后悔,投资者倾向于风险回避而提早抛售股票。

四、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证券投资行为、策略和理念

由于一般的理论其假设过于严格且与现实相去甚远,并不能很好的指导投资者。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地,常见的有以下二种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投资策略:

1、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

反转策略是指在一定观察期后,持有前一观察期内下跌的股票,卖出上涨的股票。其理论依据是投资者对新信息存在反应过度,股票价格下跌或者上涨幅度过大,应该回调。惯性策略是指在一定观察期后,持有前一观察期上涨的股票,卖出下跌的股票,其理论依据是投资者对于新信息反应不足,股票价格还会继续上升或下跌。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上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的实证研究,基本结论是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比较明显的反转现象,而惯性不明显。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反转策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可能更为可取。惯性策略或“追涨杀跌”是最差的策略,这正是中了市场上庄家的套。

2、平均投资策略

平均投资策略是指投资者预先决定将收入的一定比例投资于股票,然后按照事先定好的投资时间表定时将收入投资于股票。从现代金融理论的角度来看,如果投资者在制定投资计划后,根据新的信息不断调整计划,这种策略要比平均投资策略要优。而在平均投资策略中,投资者拒绝了新的信息,因而是一种次优的策略。传统理论认为投资者不会被得意或后悔所影响,但实际并非如此,投资者确实受到了心理的影响。

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大都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差和后悔感强,因此,采用平均投资策略对他们虽不是一种最优策略,但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

五、对行为财务理论的评价

行为财务理论的科学性在于:突破了标准财务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开创了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进行决策的研究领域,从而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上。它给出了市场异象的合理解释。行为财务理论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解释的普遍性问题。行为财务模型虽然能解释市场中的某些异象,但尚缺乏一种能够普遍解释各类市场异常现象的理论或模型;理论的系统性问题。迄今为止,行为财务尚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研究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的解释以及实证检验上。而且,心理因素的不确定性和不易量化也增加了行为财务研究的难度。

第4篇:量化股票投资策略范文

进入2016年,A股市场画风突变。投资者及各路投资机构纷纷将控制风险摆在首要位置,而那些隔离股市风险、追求正回报的绝对收益目标基金就成为市场的一大亮点。

在当下的市场格局下,为何绝对收益基金更受投资者的青睐?在投资该类别的基金产品时,要注意哪些关键的事项?本期“基金经理面对面栏目”,《投资者报》特别邀请了鹏华基金绝对收益部的几位基金经理共同探讨这些投资最为关心的问题。记者了解到,鹏华基金是业内最早成立绝对收益投资团队的基金公司之一,其绝对收益投资团队以“周期内收益为正作为基础,在控制最大回撤风险的条件下,争取最大回报,获得稳健回报”的投资理念在业内传播甚广。

鹏华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姜山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绝对收益产品,本质上是以追求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回报的策略,也是成熟市场投资者更为认可的投资产品类型。一般而言,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年金、保险、基金会等需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和银行的高净值客户更青睐这一类型的产品,而这一类型的产品也更容易实现投资者长期保值增值的目标。”绝对收益策略的类型包含债券策略、保本策略、对冲策略、股债混合策略、以及多品种混合策略,主要的核心点在于通过测算各投资品类的预期收益率、风险水平,并根据设定的投资目标及积累的安全垫水平,动态控制各品种的投资比例等,以达到在可控风险的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实现产品预期收益率的目标。

绝对收益类产品:

本质是获取稳定回报

“目前对于期指的开仓限制和较大的期货负基差,使得旧有的、以量化对冲为主要模式的绝对收益公募产品面临着较为尴尬的运作环境,但也正好为其他类型的绝对收益产品打开了空间,使得投资人在观念中不再把绝对收益产品等同于量化对冲产品。”姜山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本质上来说,一个20%股票仓位上限的股债混合策略,其风险度并不一定高于一个要求期指必须对冲持仓股票80%以上的量化对冲策略,因为在股票的有效风险暴露上,二者处于一致水平,而其余80%被对冲的股票部分,如果其对冲偏差较大,则风险度反而高于股债混合型产品所采取的稳定收益策略。

姜山认为,绝对收益类型产品的本质目标,是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为投资者获得长期稳定的目标回报,投资模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应局限于将产品是否对冲了权益市场风险而作为唯一的判断因素。

“从绝对收益类型产品运作的实际表现看,多策略类型的绝对收益产品,在净值历史最大回撤幅度、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等多方面均不差于量化对冲型产品,而在期指限仓之后,仍能保持较好的运行状态,持续为投资者带来正收益。我们希望这一类型的产品的运作模式能够加以复制,为投资者带来新的选择,也为绝对收益公募产品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姜山如是说。

着重控制最大回撤风险

实现周期内正收益

与一般基金不同,绝对收益目标基金更着重控制最大回撤风险与实现周期内正收益。记者认为,在这两个方面,鹏华基金绝对收益部无疑都走在了市场的前列。

鹏华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李君对《投资者报》记者称,“绝对收益策略,要求采取以周期内正收益为基础,在控制最大回撤风险的前提下,争取最大回报的投资策略。具体而言,一般会采取一些方法来实现上述目标,包括根据安全垫高低,来控制风险类头寸的仓位水平;重视风险类头寸加减仓时点,并通过小波段累计收益获利等。”

记者了解到,比如目前正在发行的鹏华“兴”系列基金,就是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策略的一类公募基金产品,“兴”系列基金会严格执行上述绝对收益投资策略,投资范围涵盖股票、债券的一二级市场,策略的多元化和标的的分散化,使得组合收益来源较为分散,故对单一资产的收益要求并不高,从而在单一资产上承担的风险相对有限,保证了组合收益的可实现性和稳定性。此外,分散化的投资也分散了单一资产波动对净值的影响,不同类属资产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大大提高了在多种不同的市场情况下实现收益目标的可能性。

“基金公司区别对待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产品,将获取正收益作为绝对收益产品的重要考核目标,而不是与指数或者同类产品比较排名。考核标准与收益目标的一致性,是有利于绝对收益产品存在的客观条件。良好的投研体系以及理念,能在行业判断和个股选择方面,提供更优的投资标的,获得更好的收益风险比。” 鹏华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李韵怡如是说。

配置绝对收益基金

规避不确定性风险

第5篇:量化股票投资策略范文

(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金融改革”的提出,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将促进金融创新的步伐,给投资者带来越来越多的投资渠道,同时也将加速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通过分别建立两个单指标择时策略模型,运用MATLAB模式搜索算法在设定时段内搜索最优参数,并分别对两个单指标策略进行交易仿真回验。实证结果显示,趋势型指标可以抓住大的波段行情,获得超额收益,具有较好的择时效果。实证显示组合指标策略的效益明显高于单指标策略。因此,采用组合指标策略进行个股量化择时交易较单指标策略能获得更优的投资收益。

关键词 :量化择时;趋势指标;组合指标策略;参数优化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2.008

1 绪论

1.1 背景意义

“金融改革”的提出将为中国的量化投资带来发展前景。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将会促进金融创新的步伐,给投资者带来越来越多的投资渠道,同时也将加速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很多国外成熟的投资工具和投资方法将逐步进入中国市场,以期货市场为代表的衍生品市场将迎来飞速增长,以量化投资为代表的投资方法也将得到投资者更大的关注。

在投资业,各种渠道提供的海量信息以及高频金融交易数据都在深刻地影响这个行业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有效性。金融创新给期待量化投资的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工具。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出于规避监管,转嫁风险和防范风险等需要,推出了很多创新性的金融产品,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投资工具。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场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重要。

中国量化投资的前景广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指示精神,为十二五期间的资本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金融投资工具的增加,量化投资将显示出其更大的作用,帮助投资者在更好的风险管控中寻求最佳收益回报。

作为量化投资中的量化择时,是指利用某种方法来判断大势的走势情况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它是收益率最高的一种交易方式。就股票投资者而言,择股和择时都是至关重要的,正确择股是盈利的前提,而正确择时则是盈利的最终实现。因此,从微观角度入手,建立有效的个股量化择时交易策略值得研究。

1.2 文献综述

关于量化投资的研究,国内外更多的研究主要以策略构建和实证为主。易海波、杨向阳、罗业华、曾敏通过将量化指标按照股票属性进行分类排序,以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构建出价值、成长、质量三个基本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得到四个叠加模型和GARP模型。利用八个选股模型以不同的参数进行选股,构建出十个量化选股组合,历史回测结果显示这些组合风格各异,适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张登明通过对技术指标的分析,构建了完整的及时指标组合投资策略框架。他从量化的角度,通过样本统计给出了适合中国股市的优化指标组合及参数设置,对提高投资决策有积极意义。路来政通过研究量化基金的绩效及管理能力来研究量化投资策略的应用效果,采用T-M模型、H-M模型和C-L模型对其中9只量化基金的管理能力进行了研究,以评价量化基金使用量化投资策略的择股效果和择时效果,结果表明量化基金采用量化策略进行投资是有意义的。

股票择时属于量化投资的一个分域。刘澜飚、李贡敏研究了市场择时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不仅存股票市场的市场择时行为,而且存在债务择时行为,即股票市场高涨时,上市公司倾向于债务融资。林正龙基于效用无差别定价原理,运用实物期权定价理论,研究项目投资收益不可完全复制的不确定性投资机会定价与择时问题,得出不同于指数效用,对具有常值相对风险回避系数效用函数的投资者而言,不确定性投资机会的定价与择时与投资者当前财富数量有关。卓琳玲、胡志强通过对样本公司的研究,发现样本公司股票行为、债券发行和内部融资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股票不是特别明显,当市值杠杆比率上升时期,股票发行出现显著地下降趋势,此时市场时机选择比较明显,说明我国股市存在明显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刘阳、刘强通过研究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2010年1月的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析异常收益率对整个期间收益的影响及择时的可能,发现极少数具有超常收益的交易日对股票市场的长期收益具有显著的影响,认为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放弃择时而选择长期投资。王俊杰在择时模型方面分析了行业指数存在的持续性和行业轮动特征,并以时间序列模型为基础,构建动量模型、MS-GARCH行业择时模型等量化择时策略,回测结果MS-GARCH择时模型战胜行业动量模型和指数,表现较好。

温婧茹对移动平均线理论进行改进,构造了最适参数,参考设计了触线交易策略和过滤器交易策略,构建了家电板板块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股票池,实证得出,不同股票对应的最适参数不同,用个性化的参数进行决策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应用收益率确定最适参数以择股,结合触线交易策略以择时,能够跑赢大盘,取得超额收益。曹力自适应均线更适合于组合类的标的,如指数或者封闭式基金,因为这些标的的走势经过了平均的平滑,没有突然的大起大落,更容易用均线来跟踪趋势的变化。而对于个股,波动形态和指数类表的不同,所以需要使用不同的参数,在大多数个股上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特别对强周期性行业的股票自适应均线有很强的择时能力。但是自适应均线也不是万能的,对于某些个股,因为波动形态的复杂,用自适应均线也无法获得超额收益。曹力、徐彪从实证效果来看,利用可交易组合的均线模式识别找出的买入机会成功率较高,能抓住一些市场主要的反弹机会,因此累积收益非常出色。可交易组合的均线模式识别方法是择时交易,特别是熊市中择时的有效方法。

1.3 研究框架

传统的趋势指标择时策略往往是单指标的,并且策略参数通常是约定俗成的。单指标策略局限性和偶然性大,不能有效及时获取收益和及时止损;约定俗成的常用参数值在面对各种波动幅度不同、周期性不同、价格弹性等不同的个股时也有失客观性和灵动性。

所以,在探究一种改进针对个股的传统趋势指标量化择时的策略。首先建立基于各传统趋势指标的单指标择时策略,通过参数优化确定各单指标策略的最适参数;并在单指标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通过指标的组合,构建一个综合性且参数最优的组合指标择时策略,以增强策略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获得更优的投资收益。

1.4 术语说明

(1)累计收益率:

(2)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3)夏普比率:夏普比率是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综合考虑的经典指标,它反映了单位风险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的程度。如果夏普比率为正值,说明在衡量期内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无风险利率。夏普比率越大说明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越高。因此,夏普比率是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综合考虑的经典指标之一。

夏普比率=

(5)最大回撤率: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最大回撤率用来描述买入产品后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是一个重要的风险指标。

2 理论概述

2.1 量化投资理论

量化投资是运用现代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从大量的历史数据中寻找并获得超额收益的一种投资策略,投资者通过计算机程序,建立可以重复使用并反复优化的投资策略,严格按照这些策略所构建的数量化模型进行投资并形成回报。

量化投资的内容主要包括量化选股、量化择时、股指期货套利、商品期货套利、统计套利、算法交易、ETF/LOF套利、高频交易等。量化投资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在国内还是近年出现的新鲜事物。相比其他投资策略,量化投资在国外的运用已取得了更佳的业绩。

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A股市场的发展历史较短,投资理念还不够成熟,相应的留给主动型投资发掘市场的潜力和空间也更大。国内很多实证文献讨论国内A股市场也尚未达到半强势有效市场,因此量化投资理论引入国内证券市场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以正确的投资理念为根本,通过各种因素的分析,以全市场的广度、多维度的深度视角扫描投资机会,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将更显其优势。

2.2 择时理论

量化择时是量化投资的一种,它利用数量化的方法,通过对各种宏观微观指标的量化分析,试图通过回溯历史数据,找到影响大盘走势的关键信息,并且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如果判断是上涨则买入持有;如果判断是下跌则卖出清仓;如果判断是震荡则进行高抛低吸,这样就可以获得远远超越简单买入持有策略的收益率。所以择时交易是收益率最高的交易方式之一。

股票的量化择时是预测市场以后的走势,并由此来判断调整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具体表现是现金流进出证券市场和在证券间比例变换的时机选择。

2.3 趋势追踪理论

趋势择时的基本思想来自于技术分析,技术分析认为趋势存在延续性,因此只要找到趋势方向,跟随操作即可。

技术指标是技术分析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通过考虑市场行为的多个方面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并给出完整的数学计算公式,从而得到一个体现证券市场的某个方面内在实质的数字,即所谓的技术指标值。指标值的具体数值和相互间关系直接反映证券市场所处的状态,为操作行为提供指导作用。目前证券市场上的技术指标可分为“趋势型指标”、“反趋势型指标”、“能量指标”、“大盘指标”、“压力支撑指标”等类别。

移动平均线(MA)是一种常用的趋势型指标,由Joseph E.Granville于20世纪中期提出来。它是当今运用最普遍的技术指标之一,帮助交易者确认现有趋势、判断将出现的趋势、发现过度延伸而即将发转的趋势。后来又逐渐衍生出其他类型的均线,如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三重指数平滑平均线(TRIX)等。 这些均线理论常用两根线的交叉作为交易信号,并以此作为买卖时点的判断。

均线理论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使价格序列平滑并且使趋势更易于辨认的方法。

因此综合以上理论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改进传统趋势指标的量化择时策略,并创新性地开发更优的组合指标量化择时策略,以达到及时获取收益和及时止损的目的。

3 择时策略模型建立

3.1 MA单指标策略模型的建立

MA移动平均是指连续若干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中

利用MA指标进行量化择时,在短期移动均线与长期移动均线的交叉处进行买入或卖出择时交易。以下分别建立买入和卖出法则的模型。

在短期移动均线下穿长期移动均线的黄金交叉处买入,故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mabuy=1,MA(s)t>MA(s)t-1&MA(s)t>MA(l)t&MA(s)t-1<MA(l)t-10,其他(6)

其中mabuy=1,表示满足买进,mabuy=0表示不满足买进。

在短期移动均线上穿长期移动均线的死亡交叉处卖出,故建立以下数学模型:

mabuy=1,MA(l)t<MA(l)t-1&MA(s)t<MA(l)t&MA(l)t>MA(l)t-10,其他

其中mabuy=1,表示满足卖出,mabuy=0表示不满足卖出。

3.2 MACD单指标策略模型的建立

MACD即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根据均线的构造原理,通过分析短期指数移动平均线与长期指数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聚合与分离状况,对买进、卖出时机做出判断的趋势型技术指标。

MACD的计算如下:

(1)计算短期(ms)指数移动平均线EMA1和长期(ml)指数移动平均线EMA2。

(2)计算离差值DIF=EMA1-EMA2。

(3)计算DIF的M日指数移动平均线,即DEA。

(4)计算MACD=2(DIF-DEA)。

利用MA指标进行量化择时,在DIF与DEA的交叉处进行买入或卖出,分别建立买入和卖出法则的模型。

当DIF、DEA均为正值,DIF向上突破DEA时,为买入信号,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macdbuy=1,DIFt>DIFt-1&DIF>DEAt&DIFt-1<DEAt-1&DIF>00,其他 (8)

其中,macdbuy=1表示满足买进,macdbuy=0表示不满足买进。

当DIF、DEA均为负值,DIF向下跌破DEA时,为卖出信号,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macdsell=1,DIFt<DIFt-1&DIFt<DEAt&DIFt-1>DEAt-1&DIF<00,其他(9)

其中macdsell=1,macdsell=0表示满足卖出,表示不满足卖出。

3.3 MA-MACD组合指标策略模型的建立

组合模型构建两个新的信号变量:买入信号个数阈值“buy”(1≤buy≤2,整数)和卖出信号个数阈值“sell”(1≤sell≤2,整数)。

买入信号个数阈值“buy”表示:当MA策略中的“mabuy=1”的买入信号个数与MACD策略指标中的“macdbuy=1”的买入信号个数之和至少达到阈值“buy”(1≤buy≤2)数量个时才进行买入交易。

即“buy”阈值取不同值时,买入信号组合满足买入条件的情况如下:

buy=1时,满足买入情况:mabuy=1||macdbuy=1||macdbuy=1||mabuy=1&macdbuy=12时,满足买入情况:mabuy=1&macdbuy=1(10)

卖出信号个数阈值“sell”表示:当MA策略中的“mabsell=1”的卖出信号个数与MACD策略指标中的“macdsell=1”的卖出信号个数之和至少达到阈值“sell”数量个时才进行卖出交易。

即“buy”阈值取不同值时,买入信号组合满足卖出条件的情况如下:

sell=1时,满足卖出情况:masell=1||macdsell=1||mabsell=1&macdsell=12时,满足买入情况:masell=1&macdsell=1(11)

3.4 模型最优参数的选择

就个股而言,不同的计算参数,将导致不同的择时效果。面对各种波动幅度不同、周期性不同、价格弹性等不同的股票,如果盲目套用经典参数可能会有失客观性和灵动性。因此, 在进行量化择时策略构建时,需要针对个股进行策略的参数优化,检验指标不同参数的测试效果,并最终选择一个最优的参数组合。

夏普比率是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综合考虑的经典指标,它反映了单位风险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的程度。如果夏普比率为正值,说明在衡量期内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无风险利率。夏普比率越大说明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越高。因此,夏普比率是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综合考虑的经典指标之一。

4 个股实证分析

4.1 数据选择

为验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个股实证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华谊兄弟300027为交易标的,选取来源于国泰安2011.1.1-2014.6.30的基本面数据库,包括个股开盘价、收盘价等。

4.2 MA单指标择时策略仿真回验

首先对该股策略进行参数优化:本策略中对于参数,在测试期间内,以2天为间隔,测试范围从2天到20天;以5天为间隔,测试范围从20天到120天;搜索精度为1;测试回验30天,截止日期设为2013-12-31。通过回验得到参数优化结果(见表1)。

如表1所示,最优组合(s,l)=(2,20),当以2日为短期均线,20日为长期均线,在参数优化测试期间进行交叉择时时效果较好,在回验测试期间内夏普比率达2.4234。

确定最优后,运用国泰安量化交易平台QIA进行策略交易仿真回验。设定合约保证金为1,合约乘数为1,市场参与度为0.5,买方手续费为0.05‰,卖方手续费为0.05‰,交易账户为股票账户并设定初始资金为1 000 000元,以一年期国债利率为无风险利率,并以沪深300为业绩比较基准,以数据库所给时间2011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为策略回验时间区间进行回验。最终结果(见图1、表2)。

回验结果显示,此单指标策略在2011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间的累计收益率达42.26%,年化收益率达11.10%,高出同期的沪深300指数比较基准,并且胜率达60.80%。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采用MA单指标策略进行个股量化择时交易也能获得较优的投资回报。

4.3 MACD单指标择时策略仿真回验

对该股策略进行参数优化:该策略需要优化确定的参数主要包括短期指数移动平均线的计算天数ms、长期指数移动平均线的计算天数ml,以及DEA的计算天数M。本策略的参数优化依然以最大化夏普比率为最优化目标函数,并使用Matlab的模式搜索算法在设定的回验时段内搜索最优参数组合(ms,ml,M)。

对于参数ms,在测试期间内,以2天为间隔,测试范围从2天到20天;参数ml以5天为间隔,测试范围从20天到120天;参数M以5天为间隔,测试范围从5天到60天;搜索精度为1;测试回验30天,截止日期设为2013-12-31。通过回验得到参数优化结果如下:

如表3所示,最优组合(ms,ml,M)=(2,25,10),当以2日为短期指数移动平均线计算天数,25日为长期指数移动平均线计算天数,10日为DEA计算天数,进行交叉择时时效果较好,在回验测试期间夏普比率达3.0682。

组合指标择时策略仿真回验。由于组合指标策略是建立在单指标策略基础上的,所以该策略中的参数(s,l)、(ms,ml,M)即为模型一和模型二参数优化后确定的值,而参数(buy,sell)的组合情况有(2,2)、(2,1)、(1,2)和(1,1)四种,阈值组合选取哪个使得策略最优则需要进一步的参数优化。

对于参数buy,初始值设为2,测试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2,步长设为1;参数sell,初始值设为2,测试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2,步长设为1;搜索精度设为1;测试回验90天,截止日期设为2013-12-31。通过回验得到参数优化结果(见表4)。

如表4所示,最优组合(buy, sell)=(1,1),即当买入信号个数至少有一个时就进行买入交易,卖出信号个数至少有一个时就进行卖出交易,以此进行组合指标择时效果最好,在参数优化回验测试期间夏普比率达2.490 3。

5 结论

从价格沿趋势移动和历史会重演的角度出发,运用传统趋势指标MA和MACD,分别建立MA、MACD的单指标择时策略模型并通过模式搜索算法分别求出两个策略的最优参数,从实证结果看趋势型指标可以抓住大的波段行情,获得超额收益,具有较好的择时效果。在此基础上再创新性的运用通过设置买入和卖出信号个数阈值的方法构建二者的最优组合指标模型,增强了择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在有效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了收益率。

综上所述,基于以上的不足之处,以后将沿着组合指标择时的思路继续深入研究以对目前的研究进行改进。未来的工作主要是:对于用于组合的单指标要进行更为全面的扩展,引进其他经典趋势型指标DMA平均线差指标、TRIX三重指数平滑移动平均指标等,同时把指标类型拓展至其他类型,如反趋势型指标ACCER幅度涨速指标等,量价指标APBP人气意愿指标等,大盘指标OBOS超买超卖指标等,压力支撑指标ENE轨道线指标等。通过增加组合趋势型数量和组合指标类型,以使组合指标策略更全面、更切合实际市场。

参考文献

1 丁鹏.量化投资——策略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 方浩文.量化投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宏观管理,2012(5)

3 郭建.论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中历史会重演的根本原因[J].商业时代,2007(28)

4 李向科.证券投资技术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 张登明.技术指标投资策略的优化及其在量化交易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6 方智.基于多技术指标模型的沪深300指数走势预测[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

7 路来政.量化投资策略的应用效果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2

8 刘澜飚,李贡敏.市场择时理论的中国适用性[J].财经研究,2005(11)

9 林正龙.项目投资定价与择时理论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

10 胡志强,卓琳玲.IPO市场时机选择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8(10)

11 王俊杰.量化交易在中国股市的应用[D].南京:南京大学,2013

第6篇:量化股票投资策略范文

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行为金融;现代金融;防御型投资策略;进攻型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是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因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在美国和欧洲,行为金融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在实践中也已经得到了应用。个人投资者在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知识来避免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机构投资者也正在以行为金融学的精髓来发展以行为为中心的交易策略。

一、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确认那些会对资本市场产生系统性影响的投资者决策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特征。

第一,投资者的心理特点。处理信息的启发法。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市场决策者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决策者将不得不更多的使用启发法。启发法是使用经验或常识来回答问题或进行判断,它意味着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有选择性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觉。由于决策的速度很快以及不完整性,使用启发式方法可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造成认知错误和判断错误。启发式方法一般包括:一是典型性。这种启发性方法是一个谚语的起源:“如果它看起来像只鸭子并且呷呷的叫声像只鸭子,它可能是只鸭子。”在形成预期时,人们通过评估未来不确定事件的概率与其最近所观察到事件的相似程度。典型性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也就是投资者在形成预期时给予新信息太多的权重。二是显著性。对于发生不频繁的事件,如果人们最近观察到这种事件,那么人们倾向于过分估计这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例如,如果最近一架飞机坠毁的消息频繁地被媒体传播,人们将过高估计飞机未来发生坠毁的概率。显著性可能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三是自负。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非常自负。例如,当人们说这件事有90%可能性将发生或这声明是真实时,那么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于70%。自负可能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四是锚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当人们进行数量化估计时,他们的估计判断可能被该项目先前的价值所严重影响。例如,二手车的销售商通常是在开始谈判时出高价,然后再降价,这销售商尽力将消费者滞留在高价格上。锚定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

第二,后悔。人类犯错误后的倾向是后悔,而不是从更远的背景中去看这种错误,并会严厉自责。后悔理论有助于解释投资者延迟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加速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Shefrin和Statman指出,后悔理论表明投资者避免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是不想使已犯的错误成为现实,从而避免后悔,投资者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价格随后可能降低而造成后悔。

第三,认知不协调。认知不协调是人们被告知有证据表明其信念或假设是错误时,人们所体验的心理和智力上的冲突。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存在采取行动减轻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认知不协调的倾向:人们可以回避新信息或开发出扭曲的论据以保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正确。如新车买主有选择地避免阅读他们其他车型的广告,而去看他们所选择车型的广告。

第四,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在经济活动中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研究表明,人们在从事金融交易中赋予“避害”因素的考虑权重是“趋利”因素的两倍。

第五,羊群效应。人们的相互影响对人的偏好改变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追求时尚与盲从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这对经济决策的形成与改变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在金融投资领域,人们往往是显著的、非理性的从众心理特征与行为。

(二)决策行为的一般特征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开始研究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产生系统影响的决策行为特征。,一些决策行为特征已经得到行为金融学家们的公认,并作为对决策者的基本假设:

第一,决策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可变的,他们的偏好经常在决策过程中才形成;

第二,决策者是应变性的,他们根据决策的性质和决策环境的不同选择决策程序或技术;

第三,决策者追求满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尽管这些决策特征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对市场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但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决策行为特征与市场中投资特性是相关的,如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性和价格中的泡沫;投资者中存在追随领导者和从众行为;过早的售出盈利投资和过晚售出失败投资;资产价格对新的市场信息反应过度或不足等。

二、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的实际应用

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具体运用行为金融学可分为防御型策略和进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是指利用行为金融学对人的投资心理以及决策特征的分析来控制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也就是在投资中避免犯错;进攻型投资策略则在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失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从中获利。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现实的是采取防御型投资策略。个人投资者在资金实力、分析手段与信息获得与把握上都处于劣势,因而经常靠打听小道消息等作为决策依据,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此外个人投资者对自己的资金负责,缺乏来自第三方的监督控制体系,导致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容易犯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有必要采用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来指导投资。进攻型投资策略一般为机构投资者采用,因为在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要对证券的定价进行判断非常困难,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实际中判断出当前的市场定价是正确的还是发生了偏差,只有掌握着大量信息和良好分析技术的专业投资者才有可能进行判断。此外,各种定价错误或偏差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个人投资者精力有限、交易成本高,无法利用这些偏差和错误来获利。

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是应用一系列行为金融的知识对自身的投资行为进行内省式的审察和研判,具体可包括:首先要核对信息的来源,核实信息的可信度、实效性等,要密切关注最近有无更新的消息或数字披露,要避免只关注支持自己看法的信息。第二,判断自身是否过分自信,特别在最近投资行为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时就更应关注这点。第三,要善于比较正面和负面观点,查明对市场持最乐观以及最悲观态度的分别是什么人以及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观点。第四,要避免锚定效应导致不理性的期望值。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可以采用进攻型投资策略。各类投资机构由投资经理们具体负责运作的,投资经理们和个人投资者一样,在投资决策中也会犯各种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也需要采用防御型投资策略来加以避免。但投资经理们有着良好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他们能更好的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在各类机构中一般都有着良好的管理监督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投资经理们避免犯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因而,机构投资者更重要的是利用进攻型投资策略来获得盈利。目前可采用的进攻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主要有:

曾琪:行为金融学理论探讨及其实际应用第一,反向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这种策略的提出最初是基于DeBondt和Thaler(1985,1987)对股市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第二,动量交易策略。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Jegadeesh与Titman(1993)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以3到12个月为间隔所构造的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呈现出延续性,即中间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变动的动量效应。Rouvenhorst(1998)在其他十二个国家发现了类似的中间价格动量效应,表明这种效应并非来自于数据采样偏差。

第三,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时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证券价格下跌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根据投资股票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的信念,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股票投资比例可较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Kaheman,D.andA.Tversky(1979).“ProspectTheory:AnAnalysisofDecisionMakingUnderrisk”,Econometrica

[2]Baberis.N.A.shleiferandR.Vishny(1997).“AModelofInvestorSentiment”,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

第7篇:量化股票投资策略范文

关键词: 多空头股票策略; 运用; 对冲基金

中图分类号: F830.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3-0035-07

多空头股票(Long/short Equity)对冲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 多数情况下也会根据股票价格决定机制对冲系统风险, 即既有多头投资, 也有空头投资; 并且, 此类基金也常常运用期货和期权对冲其认可的系统风险。不同的是, 此类多空头股票对冲基金并不保持零风险敞口, 它会根据其对市场整体走势的判断, 有时是多头风险敞口, 有时维持空头风险敞口。此类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的样性还表现在, 它既可以实行价值投资, 也可以实行成长性; 既可以投资小市值股票, 以可以投资大市值股票。

一、 数据来源及其特征

目前, 全球公认的最有权威的对冲基金数据库有三个, 分别是: TASS (CSFB/Trement Hedge Fund Index简称TASS); HFR(Hedge Fund Research Index , 简称HFR)和MAR/hedge Index(简称MAR)。这三家非官方的对冲基金专业研究机构的数据对对冲基金的真实状况都有一些偏差, 但是, 有一点共识的是, 由于TASS数据库所披露的数据是唯一根据对冲基金样本的管理资产总量为权重得出的加权平均数据, 学术界较多地认为TASS数据库公布的月度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本文在随后的数据分析中, 除了特别说明了来源的数据外, 一般都采用TASS数据库公布的对冲基金数据, 即CSFB/Trement Hedge Fund Index。本文选用了自TASS数据库创立伊始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144个月度数据。由于对冲基金在此期间异常活跃, 分析该时段的对冲基金走势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既有利于投资者充分认识到对冲基金在波动频繁的市场里的所表现出的风险和收益等方面本质特征, 又有利于监管机构正确认识对冲基金在危机期间对系统风险的真实影响。[1]

二、 参照物

为了正确反映对冲基金的收益和风险特征, 本文选择了股票和债券等两个传统投资工具和方法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参照物进行比较, 以发现对冲基金的历史表现与传统投资方法的量化差异。[2]

(一)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

本文在比较对冲基金的风险收益时, 用标准普尔500指数来代表全球(美国)股票市场的整体风险和收益, 通过比较对冲基金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之间的差异, 来分析对冲基金的收益和风险特征。

(二)摩根司丹利全球债务指数(MSCI World Sovereign Index)

本文采用摩根司丹利债务指数来代表全球债券投资市场的整体风险收益水平, 通过计算和分析对冲基金风险收益水平和摩根司丹利债务指数的差异来发现对冲基金收益风险特征。

(三)无风险收益率(Risk free Rate)

本文采用一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水平作为无风险收益率指标, 为了简化计算, 我们取1994-2005年的算术平均值, 经计算得出无风险收益率为年4.398%。

三、 对冲基金从事多空头股票套利的形式

指数套利(index arbitrage)。该股票套利形式是指对冲基金可以买入某一指数证券的同时, 卖出另一种指数类证券; 也可以买入某一时期的指数产品(通常是期货)的同时, 卖出另一时期的指数产品。对冲基金还有一种指数套利的方法。这种做法是, 根据某一市场指数构成的股票成分, 买入一揽子成分股票的同时, 卖出或卖空该指数期货, 以构成对冲系统风险的投资结构。在这种投资组合里, 买入的成份公司股票, 通常是那些基金经理认为被市场低估的股票。

股利追逐(dividend capture), 严格意义上讲, 股利追逐的投资组合并不是标准的多空头股票套利, 但是, 由于这种单边投资的时间非常短暂, 人们通常也将其近似地归类为多空头股票套利。

股票价格反映地是预期股利的时间价值, 因此理论上股利发放前后的股价都应该一致地反映这种时间价值关系。通常, 股利的发放一般遵循这样的程序: 在较早的时间公布分红除权日(the ex-dividend date), 在除权日的稍后时间根据除权日的股东名册实行红利发放, 这一时间通常称之为红利发放日(the dividend payment date)。由于各投资者的所得税率不一(例如在美国, 普通投资者的所得税率为35%, 而养老金和捐赠基金的所得税率为零; 而离岸基金的所得税率几乎都是零。), 使得即将分红派息的股票的价格在除息日临近的时的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除息价和税后利息之和。如此, 对冲基金便可以在除息日买入该公司股票, 待次日开盘后不久抛出。这样的隔日交易就构成了对冲基金的股利追逐套利。

这一类对冲基金一般专注于某一地区的股票, 比如欧洲市场或者美国市场的股票; 有的则选择专注投资于某一行业, 比如IT产业, 或者金融服务产业的股票。多空头股票对冲基金投资组合的股票的行业和地区集中度通常都比其他对冲基金要高。

四、 多空头股票投资组合风险敞口的特点

多空头股票对冲基金构建投资组合主要投资特点为: 在某一类股票群当中找出失衡的比价关系, 买入比价偏低的股票, 卖空比价偏高的股票。

尽管在决定卖空数量的过程中, 基金经理的却需要根据贝塔(β)系数的大小决定其对冲比例, 但是, 多空头对冲基金并不刻意保持其投资组合的零风险敞口, 而是根据市场的整体走势, 适度保持其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 即:

在整体市场走势呈上扬态势时, 尽可能使其投资组合保持净多头风险敞口, 以便在未来股票市场整体趋势上升时获得多头盈利; 如果市场下跌, 对冲基金将要承受一定的损失。

在整体市场趋势呈下降态势时, 尽可能使其投资组合保持净空头风险敞口, 以便在未来股票市场整体趋势下跌时获得空头盈利。当市场上升, 对冲基金将要承受一定的系统风险。[4]

由于没有完全对冲股票市场的系统风险, 显然, 多空头股票对冲基金的风险敞口要大于股票市场中性对冲基金。但是, 由于此类对冲基金仍然有相当比例的风险对冲, 总的来说, 这种基金还是属于低风险敞口。

五、 实证分析及结果

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指标体系包括收益率分析、 收益率分布特征分析和相关性数据分析三大类。以下, 以多股票对冲基金全行业数据序列数据分析为例来陈述本文的主要分析方法。

(二)收益率分布特征

绝大多数金融投资领域的学者们认为, 仅仅收益率和标准差指标并不能准确、 全面的反映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特征。为了更精准地反映对冲基金收益和风险特征, 通常的做法是对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分布的多次幂特征数值进行逐步计算。[6]95-101

均值(Mean), 反映的是投资收益率的算术平均数; 方差(Variance), 表示的是样本数据平均偏离其均值的程度; 偏度(Skewness), 反映的是样本收益率分布是偏离其均值的左边, 还是右边。如果偏度数值为负值, 表明样本收益率在均值左边, 即小于均值的几率更大; 如果偏度数值为正值, 表明样本收益率落在均值的右边, 即大于均值的几率更大。毫无疑问, 投资者欢迎偏度大于零的投资组合, 拒绝偏度小于零的投资组合。

(三)与股票、 债券市场收益率的相关关系

通过对历史收益率的分布特征的分析, 能够发现对冲基金和股票市场走势, 和债券市场走势的差异性, 同时, 还可以发现这种时间序列的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差异性。但是, 对冲基金和所有投资者一样, 都是投资于股票, 债券, 其他固定收益证券及相应的衍生工具, [8]股票市场和债券等固定收益市场的变动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冲基金的变动。为了测度这些变量之间联动变化的关联性, 本文选用了以下几项金融市场分析指标。

1. 24个月滚动相关系数

下图反映的是多空头股票对冲基金收益率与股票、 债券市场指数收益率的滚动相关系数的关系。

通过图5, 可以发现, 多空头股票对冲基金的收益率和股票市场的走势具有稳定的正相关性, 其相关系数的变动值最低为0.18, 出现在1996年下半年, 正是全球金融市场比较稳定的时期; 最高为0.83, 出现在俄罗斯国债危机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崩盘期间, 国际金融市场最为动荡的时期。另一次高度相关性时期出现在2005年下半年, 正是全球石油价格疯涨时段。我们基本可以初步做出这样的结论: 股票市场越动荡, 对冲基金和股市的相关性就越大。[9]

六、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多空头股票投资组合具有低风险敞口的特点。这种套利属于最典型的套利方式, 对冲基金在股票市场买入的多头和卖出的空头数量进行对冲, 尽可能使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为零。

在整体市场走势比较明确的市场, 很多对冲基金并不介意适度的风险敞口, 因此, 他们在构建投资组合时不一定要保持零风险敞口, 而是适当保持多空头相抵后净多头或者净空头。很可能是, 在牛市保持一定的多头敞口, 即多头头寸大于空头, 以期在牛市获得更大的盈利; 在熊市保持一定的空头敞口, 即多头头寸小于空头, 以期在下跌的熊市获得更大的盈利。

多空头股票对冲基金全行业平均收益率高于代表传统投资工具的标准普尔指数和全球债券指数收益率; 多空头股票对冲基金收益率的时间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 其三维和四维的分布特征表明其历史收益率虽然出现异常波动的概率较低, 但一旦出现, 损失很大; 多空头股票对冲基金收益率与传统投资工具的股票、 债券市场收益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多空头股票对冲基金能够抵御市场系统风险, 在上涨和下跌的市场条件下都能够获得绝对收益。

从风险、 收益这两个方面分析, 多空头股票对冲基金是很有成效的一种投资策略。多空头股票对冲基金的整体表现好于股票市场指数和债券市场指数的表现, 对冲基金并不比传统投资工具更“危险”。

参考文献:

[1]陈舜, 刘东辉.刻意卖空投资策略在对冲基金中的运用及投资收益对比分析[J].南方金融, 2009(8): 57-60.

[2]陈舜, 邱三发, 凌洪.对冲基金风险收益特征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 2006(9): 21-28.

[3]Edward I Altman.Distressed Securities: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Market Potential and Investment Risk[M]. Maryland, USA: Beard Books, 1999.

[4]易纲, 赵晓, 江慧琴.对冲基金, 金融风险与加强监管[J].国际经济评论, 1999(1): 16-23.

[5]Manju Punia Chopra.Persistence & Survivorship Bias in Mutual Funds: An Indian Experience[M].Saarbrucken, Germany: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AG & Co KG, 2012.

[6]Andrew W Lo .Hedge Funds: An Analytic Perspective[M].New Jersey, U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7]宋磊, 严明.基金: 国际优价飙升的始作俑者?[M].国际石油经济, 2005(4): 7-10.

[8]段玉强.对冲基金新特点及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5(10): 75-77.

第8篇:量化股票投资策略范文

[关键词]上市财产保险公司,投资风险,风险基础资本

一、美国上市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资概况

目前,世界各国的保险公司大都采用多种保险投资方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分为五类:即房地产、抵押贷款、股份、固定收益债券、抵押贷款以外的贷款和其他投资方式等。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使得不同的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投资方式,按照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和原则对保险基金进行投资组合。

在投资多样化的前提下,各国政府为了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性,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投资方式设定了严格的投资比例,美国在这方面的限制更加严格(详见表1)。

以美国纽约州为例,纽约州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股票及债券投资不得超过总投资的20%,房地产投资不得超过10%,海外投资也不得超过10%。由于寿险和非寿险资金来源不同,它们对于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承受能力的要求不同,投资结构也不相同。寿险资金由于其长期的特点,以资本市场作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股票类资产比重较大;非寿险资金投资则主要以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为主。例如,1995年英国寿险资金46%投资于本国股票,13%投资于外国股票,2%投资于国外债券;非寿险资金投资本国股票为26%,投资外国股票7%,投资国外债券10%,投资本国公共部门债券21%。

图1描述了1992年-2003年美国所有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资结构情况。债券投资是美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第一大投资方式,虽然每年投资比例起起伏伏,但一直保持在50%以上,2003年高达66.34%;股票投资为美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第二大投资方式,投资比例一直高于10%,2000年高达30%;抵押贷款也是重要的投资方式,1992年投资比例达15.6%,但近年来其投资占比一直下滑,2003年降为0.28%;短期投资近年来重要性日益突出,2003年美国财产保险业的现金及短期投资占比达9.3%;美国财产保险业的房地产投资占比一直不高,1992年的高峰期不过2.5%,后来占比不断下降,2003年仅为0.81%。

总的来看,美国财产保险公司投资非常谨慎,2/3的投资资产是债券,其中大部分是市政债券、高评级公司债券和美国国库券。图2是1999年~2004年美国财产保险业债券投资的构成情况。在美国财产保险公司所投资的债券中,短期(5年及以下)、中期(5至10年)和长期(10年以上)三分天下,其中短期债券占比最多,并且呈现不断增加趋势,2004年估计占比达45.5%左右。

就美国上市财产保险公司而言,其投资策略更加稳健。表2是1996年—2004年美国20家上市财产保险公司股票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占比情况。一方面,20家上市财产保险公司的股票投资比例大大低于行业整体水平。1996年—2004年,20家上市公司的平均股票投资占比从未超过15%,2004年仅为8.93%。另一方面,20家上市财产保险公司的房地产投资比例大大低于行业整体水平。1994年以来,在上述20家上市财产保险公司中,有10家公司基本上未从事过房地产投资。

二、美国上市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

(一)1995年—2004年美国上市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及其波动情况

1995年—2004年,美国20家上市财产保险公司总投资额不断增加,平均增长率达9.62%,2001年达到最高值19.66%(详见图3)。总投资的不断增加,为财产保险公司投资收入的持续增加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的看来,由于种种因素,美国财产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波动比较明显。图4是1995年~2004年美国20家上市财产保险公司平均投资收益率情况。在此,投资收益率二利息和投资收人/投资资产。10年间美国财产保险公司整体收益率波动起伏,最高时曾达到7.51%(1998年),最低时仅为5.53%(2004年)。这说明,美国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还比较大。

表3是1995年—2004年美国20家上市财产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及其波动情况。美国20家上市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普遍低于财产保险业整体水平,各家收益率均值及其波动差别也很大。从投资收益率情况看,1995年—2004年,美国财产保险业投资收益率平均值达6.72%,而同期20家公司中仅有4家公司投资收益率均值高于这一行业水平,而其它16家公司都低于这一水平;美国上市财产保险公司收益率偏低的状况,是与其投资谨慎策略息息相关的。从20家公司的具体情况看,投资收益率均值差别很大,10年均值最高的第一美国(FAF)达14.76%,而最低的保罗·旅行者(STA)仅为5.39%。从投资收益波动情况看,20家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率波动也普遍较大,且情况各异。1995年-2004年,20家公司投资收益率波动标准差均值为1.62,大大高于财产保险业的整体水平(0.66),其中有14家投资收益率波动标准差高于1,有5家公司标准差超过2,第一美国(FAF)高达5.63。

(二)美国上市财产保险公司投资风险的成因

1.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波动而造成投资收益变动的风险。利率的上下波动直接影响证券价格,利率上升,证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证券价格上升。利率风险是固定收益证券(特别是国债)面临的主要风险。美国市场利率一直变动不定,使利率风险成为上市财产保险公司的主要风险之一。图5是1980年—2004年美国市场的利率变化情况。从1980年-2004年,美国的短期利率(3月期票据)、中期利率(1年期票据)和长期利率(10年期票据)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各年起伏不定,给上市公司的资金运用带来很大风险。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到期时无力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主要受证券发行人的经营能力、盈利水平、规模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信用风险是债券面临的主要风险,而不同债券因为其信用等级不同使其信用风险各异。一般而言,政府债券的信用风险最小,其它依次为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而投资回报率正好相反。美国上市财产保险公司普遍投资谨慎,一般投资于信用级别较高的证券,故信用风险较低。例如,在丘博集团的资产组合中,70%以上的应税债券是由美国财政部或美国其它政府机构发行的、或者是由穆迪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评级的AA级以上债券;90%以上的免税债券为AA级以上债券,大约70%的债券为AAA级;只有不足2%的债券低于投资级别,因此丘博集团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很小。

3.汇率风险

在国际投资中,由于汇率变化引起投资收益的变化。当投资以外币所表示的资产时,要承担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以丘博集团为例,2004年底,其财产保险子公司共拥有非美元投资资产约45亿美元,这些资产的品质和到期日与国内资产相似,主要以英镑、加元和欧元计价。当英镑汇率、加元汇率或者欧元汇率下降时,丘博公司将承担较大的经济损失。

4.资产和负债不匹配风险

资产和负债不匹配风险指保险公司在某一时点上资产现金流和负债现金流的不匹配,从而导致保险公司收益损失。保险业务是一种典型的现金流运作业务,保险公司是资产和负债的集合体,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不匹配风险,就是某个时点资产的净现金流小于或大于负债的净现金流,从而导致保险公司的资产损失。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暂时的不匹配,只会影响保险公司日常赔付、投资的减少和财务的稳定性;而长期的不匹配则会导致保险给付危机,最终导致保险公司破产。

与资产和负债不匹配风险相联系的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者由于某种原因急于抛售手中的某项资产,采取价格折扣等方式造成投资收益的损失。流动性强的资产一般具有完善的二级市场,可以在不降低价格的情况下随时出售;流动性差的资产由于没有完善的二级市场,不太容易交易转让,要降低价格进行交易,从而造成资产损失。如果出现资产和负债不匹配的情况,财产保险公司为了套取现金而急于抛售手中的资产时,流动性风险就产生了。

5.股票投资风险

美国上市财产保险公司投资股票的比例相对较高,加之股票市场变化原因复杂且动荡不定。图6是1990年—2004年美国标准普尔500家大公司股票的整体收益率走势情况。总体上看,美国股票收益率变化幅度很大,股票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很高。美国标准普尔500家大公司股票的整体收益率最高曾达到40%(1996年),而最低时为—20%以下(2002年)。因此,股票投资占比较高的上市财产保险公司往往投资风险较大,投资收益率波动偏大。

三、投资风险对美国上市财产保险公司的影响

(一)投资风险对财产保险公司风险基础资本的影响很大

风险基础资本(Risk-BasedCapital),是指保险公司要求等于或超过与其可能出现偿付无力风险的具体风险特性相适应的最低资本要求的一种制度。在风险基础资本制度下,将保险公司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量化为所需的净值。这种方法从保险公司的风险构成出发,根据保险公司的规模和风险状况,有弹性地衡量该公司用于支持业务经营所需的最低资本,以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如果保险公司的盈余低于其要求的风险基础资本(或风险基础资本的百分比)就会受到监管行动的约束,如加强监控、限制新业务的增长、要求保险公司增加资本以免被接管等。

从整体情况来看,美国风险资本与净保费的比率在1994年—1998年猛增,其主要原因在于保险公司投资风险的增加(见表4)。1994年—1998年,在美国的保险投资组合中,股票占投资资产总额的比率由17%上升到23%;股票的投资风险占净保费的百分比由40%上升到62%,大约2/3的风险资本的增加是由于保险公司投资风险的增加引起的。

第9篇:量化股票投资策略范文

南方三季度业绩表现突出

到三季度末,上证指数盘中跌破2000点整数关口,创3年半以来新低。在整体萧条的市场中,看好低估值蓝筹股和业绩稳定的消费股的南方基金旗下多只股票型基金业绩表现优异。在晨星的《中国公募基金公司综合量化评估报告2012年二季度》评分排名中,南方基金勇夺多项第一。

交银施罗德9月收益率列前三

在低迷的市场氛围下,在海通证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排行中显示,交银施罗德成为仅有的两家权益类及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排行双双闯入前十的基金公司之一。而从单月的成绩来看,9月份交银施罗德基金也斩获了4.39%的综合收益率,公司业绩排名升至该排行中行业第三位。

汇添富三季度股票投资能力夺冠

上证综指三季度重挫6.26%,拖累偏股型基金业绩跳水,但其中也不乏业绩佼佼者。最新数据显示,汇添富第三季度的股票主动投资能力得到两家权威评级机构的一致认可——在银河和海通证券最新的第三季度基金管理公司权益类投资能力排行榜中均拔得头筹。

国联安:结构性机会不断出现

在今年以来上证综指下跌5.15%的背景下,国联安5只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无一亏损,且平均回报率达5.43%,远超同期同类型基金0.54%的平均水平。对于四季度投资,国联安投资总监魏东表示,目前经济大的转型格局和政治转换周期进行之中,预期四季度市场整体机会难存,但结构性机会仍然将不断出现。

财富证券:10月债市迎“小牛”

财富证券固定收益部陈鹏近日明确表示,四季度是机构配置债券的活跃期,近年来每年四季度一般都有一波行情,配置价值与配置时机的吻合,意味着10月份债市有望迎来小牛行情。投资者可借此机会提前播种,其中物美价优的优质债基值得关注,如短中长期业绩稳健、持有一个月免申赎费的鹏华丰盛债基。

国投瑞银:布局“冬播”行情

面对四季度的“冬播”行情,今年以来在内外股市双线“丰收”的国投瑞银基金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称,在流动性宽松和经济政策频吹暖风的双重作用下,A股市场有望反复回升,建议投资人重点关注稳增长和经济转型两大投资主线;就海外市场而言,更看好新兴市场表现。

景顺长城:市场向好

截至10月8日,在51只可比QDII基金中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超过10%的有13只,景顺长城大中华基金净值增长率达到11.22%,排名第九。基金经理谢天翎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停滞,摇摆于复苏和衰退间。但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在9月份都有推出新一轮资产购买计划,对市场形成正向刺激。

中债—新综合指数抗通胀特征明显

受近期欧洲央行OMT和美国QE3影响,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增大,抗通胀产品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正在发行的易方达中债—新综合债券指数基金具备明显抗通胀特征,可与现有股票产品形成配置上的互补。该指数亦是当前基金市场上的稀缺指数。Wind数据显示,以指数基日计算,2002年以来截至2012年6月底,该指数累计涨幅超过CPI。2002年至2012年6月底,指数累计收益42%,1年期定存累计为31%。

银华锐进捕捉反弹更快一步

10月9日,沪指强势收复2100点,杠杆基金再度占据反弹第一线,其中银华锐进涨幅5.91%,位居当日股票分级基金B类份额季军,同时以逾4亿的成交金额居同类之首。截至9月28日收盘,银华锐进价格杠杆倍数约为2.57,在可比的分级基金B级份额中排名第一。

工银7天理财收益率突破4%

短期理财基金在季末和双节等因素推动下,收益率再度攀升。截至2012年10月7日,工银7天B份额七日年化收益率自成立以来首次突破4%,达到4.273%;工银7天A七日年化收益率也达3.972%,超过当下银行活期利率(0.35%)10倍以上。

南方理财60天债基发行

南方基金10月9日公告称,旗下南方理财60天债券基金于10月10日至10月16日在全国银行和券商网点、第三方销售机构、南方基金网上直销等渠道开始发售,最低认购金额为人民币1000元,这也是南方旗下第二只“快理财”系列短期理财产品。该基金有着零费用、低门槛、低风险等特点。

农银行业轮动股票基金发行

农银汇理行业轮动股票基金从10月15日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投资者可以前往农业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及各大券商处认购,发行截止日为11月9日。这是一只标准股票型基金,股票投资比例范围占基金资产比例为60%~95%,拟任基金经理为魏伟。

鹏华首只发起式基金专注中小企债

目前国内投资高收益债券的途径仍较为稀缺且门槛较高,投资者可借道即将发行的鹏华中小企业纯债债券型发起式基金,分享高收益品种的投资机会。据悉,鹏华中小企债主投中小企业债券,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下,中小企业债市场发展迅速,并表现出良好的吸引力。

中欧信用A 15日开放申赎

中欧基金旗下中欧信用增利分级债基的A类份额即将迎来首个开放日,将于10月15日开放申购赎回。据了解,本次其仅打开1天,在开放日后,中欧信用A将转入下一个半年周期运作,其约定年化收益率将调整为4.25%,投资者可通过邮储银行等银行券商网点及中欧网上直销平台等渠道进行申赎。

信诚双盈A半年首开申赎

相对于市场上日前火热发行的短期理财基金给出的3%~4.5%参考年化收益率区间,于10月12日打开申购赎回的信诚双盈A,约定收益率为“1年期银行定存利率+1.5%”,无疑更具吸引力,作为一个半年期的理财产品,信诚双盈A不失为投资者短期配置的好选择。其首个运作周期内年化收益率为5%。

交银“双雄”QDII涨幅第一

尽管今年以来股市低迷、股基表现乏善可陈,但是QDII基金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丰收”。其中,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的两只QDII基金——交银环球和交银资源的业绩表现尤其引人注目,Wind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其分别以43.95%和7.3%的总回报率,位列同类基金涨幅榜首位及第8位。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