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民文学范文

人民文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民文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民文学

第1篇:人民文学范文

关键词:文学理论;时期;人民性

文学的人民性,源于十九世纪的俄国,当时它等同于文学的民族性。别林斯基与一些革命民主主义者,将其同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解放运动联系起来,主张文学要关注人民命运,表现人民生活,强调文学作品必须渗透着人民的精神,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早期著作中提到过“人民性”这个概念,他们认为,人民性是表现一定人民精神的东西,强调要从人民的利益来考察作品。的经典作家们也承认文学的人民性,并将其不断深化和扩大。列宁指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①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列宁和都肯定了人民性在文学中的重要性。

在历史发展中,人民是不容忽视的社会主体。文学的人民性,离不开“人”这一历史主体,具体而言,就是关注人民,把人民生活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将其思想、情感、要求、愿望及利益在文学作品中加以表现。别林斯基指出:“文学是人民的意识,它像镜子一般反映人民的精神生活;在文学中,像在事实中一样,可以看到人民的使命,它在人类大家庭所占的地位,以及从它的存在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精神历史的契机。人民文学的源泉,可能不是某种外在刺激或动力,而只是人民的世界观。”(《一八四0年的俄国文学》)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本来就是人民创造的,文学反映人民的精神生活。自20世纪“五四”运动以后,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文学的自觉意识增强,人民成为文艺的主人。说:“某种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多数人所不需要,甚至对多数人有害,硬要拿来上市,拿来向群众宣传,以求个人的或狭隘集团的功利,还要责备群众的功利主义,这就不但侮辱群众,也太无自知之明了。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利益,才是好的东西。”②文学如果脱离了人民、背离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审美需要,注定会走向僵化以至死亡。可见,文学只有为人民服务,才会与人民紧密结合起来,路子越走越宽,文学的选材和表现手法也会日益丰富,艺术风格和流派将得到自由、健康的发展。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虽然不同时期文学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整体上都体现了“人民性”的独立品格,即文学体现了注重人这一主体的存在,关注人民命运,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了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并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大众文化。

20世纪文学的人民性品格首先表现在五四时期,“五四”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的改革,体现了文学必须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历史要求。由于文言文的存在,使文人雅士与普通民众存在隔膜。为了打破这种隔膜,文学活动倡导白话文改革,大力推广白话文。这是时代的要求,文言文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而白话文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人民的文化需要。而且,文学革命还倡导“国民文学”“平民文学”,要求作品表现人民大众的生活,并把改造民族性格和重铸民族灵魂作为文学的根本任务。例如周作人的《平民文学》强调文学为人生的的倾向,注重平民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表现了为世间弱势群体争取社会正义的思想,反映了人们的诉求。紧接着冰心、叶绍钧、王统照的创作着重表现“爱”和“美”,作为一种审美理想的观照,对人民大众认识美、提升文化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建国以后,文学仍然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特别是建国初期,强调文艺以工农兵服务的大众文化方针。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左”的倾向,导致了一些公式化和概念化的作品,但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并未中断,仍有许多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柳青的长篇小说我国《创业史》深入人民实践,了解人民生活,表现了农民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思想情感的变化,并塑造了一大批人们喜爱的农民形象,如梁生宝、梁三老汉等贴近农民生活,受到人民的喜爱。十年时期,虽然文学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一些潜伏地下的文学作家的创作仍然表达人民的愿望,表现人民大众的心声。如天安门广场的诗歌运动,是人民大众用文学作为工具来反抗“”行为,表达了人民的革命情绪。改革开放以后,文学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的引导下,现实主义传统得以恢复,文学开始回归到五四时期“人的文学”,关注人的价值和命运,创造了许多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如舒婷的“朦胧诗”,王蒙、刘心武、张贤亮的小说,与刚刚从磨难中解放出来的人民心态相通,让他们产生了共鸣,深受他们的喜爱。90年代,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影响,文学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文学出现多元文化格局。尽管如此,人民大众的文学仍是主流的,出现了大量的“大众文化”产品,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审美趣味,迎合了人们的需要。

高尔基说:“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惟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无论就时间、就美还是就创造天才来说,人民总是第一个哲学家和诗人:他们创造了一切伟大的诗歌、大地上一切悲剧和悲剧中最宏伟的悲剧―世界文化的历史。”③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可见,劳动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基本动力,文学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创造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文学密切联系群众,保持与人们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创造大众文化是这一时期始终如一的要求,体现文学人民性的独立品格。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郭正元:《文学理论基础教程》[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3]夏之放:《文学理论百题》[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4]侯建、龄、许自强:《文学理论百题》[M].辽宁: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张岩泉、王又平:《20世纪的中国文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7]杨健龙:《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注解:

①蔡特金:《回忆列宁》,《列宁轮文学艺术》,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12页

第2篇:人民文学范文

“底层”这一概念源自学者葛兰西的《狱中札记》,是指一种革命力量,是指被排除在欧洲主流社会之外的处于从属地位的社会群体。现代性是进步的、进化的、不可逆转的时间观念,成为看待历史和现实的方式,同时个人生存和奋斗的意义统统被整合进时间的轨道中,把个人与时代、未来相关联。中国的现代性价值观源于晚清对于“进步理性主义”的追求,其一是以“进步”为导向的社会发展逻辑,人们相信现代性会赋予时代绝对正面的品格,然而,其中存在着误读,认为现代性是纯粹的、整体性的,忽略了现代性内在的各种张力与矛盾。现代性自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自己反对自己的传统”,并不像所允诺的那样纯粹正面、积极的品格。但是,现代性的冲突结构恰恰是其至今充满活力的主要原因,而其复杂性,是值得去关注和反思的。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组织在现代性之通往未来的轨道中,缺乏了现代性,似乎就不知道生活的意义,这是一种隐隐的权力关系,与之不合的行为方式会被排斥出去。

当社会把发展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的同时,人们生活的其他内容是否遭受了不同的限制?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这是否又契合了现代性自身的悖论性?部分少数民族作家观察到了中国转型期当下的现实困境,和整体性的社会变局联系在一起,即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背景下,传统的乡土社会受到巨大冲击。他们开始反思现代性固有的正面形象。现代性代表了文明与富足,在其发展过程中是否忽略了什么?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效运行,是否也带来了对于个体的负面效应?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多重对照中,少数民族文学的现实指向性越发浓烈,放松了少数民族文学中“民族性”的执着追求,转向了现实人生,关注着底层民众的各种遭遇,希望通过文学的手段来折射底层民众的生活现状。学者刘大先指出,对于“公共性”的关注已经成为当下少数民族文学的特点之一,甚至比主流文学表现得更为明显。底层文学重要的叙事维度就是对感性现代性的集体性诉求。底层民众对于优质的生活有更强烈的憧憬,想要实现跃迁,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独立人格。少数民族作家的底层叙事主要聚焦于城乡冲突叙事,对乡村中底层苦难进行准确刻画,同时敏锐地发掘城乡冲突中暗含的现代性悖论。少数民族作家察觉到新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际遇,少数民族小说不再是“异域”“民族风情”又或者“边缘”的形象,而是时代的共同行路者。随着经济改革推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农村人对于城市的向往,等同于对先进文明的追求,轰轰烈烈地奔向城市,已经到了执迷的程度,可以被表述为“恋城情结”。对农村人来说,“城里人”这一身份认同始终萦绕心头。仫佬族作家鬼子《被雨淋湿的河》妻子的临终遗言之一是让孩子们转为城市户口;《瓦城上空的麦田》李四直接把对城市的渴望体现在孩子的名字之中——“李城”和“李瓦”,而父亲为了“我”能够成为城里人,放弃了“我”的学业,宁愿让“我”在瓦城里捡垃圾。

在恋城情结之下,对于城市的向往是处于不自主的甚至盲目的。苗族作家杨文升《南瓜花开》中“你”的想法是“无论如何要去看那个县城一眼,去看一眼才回来,回来以后也就心甘了”。农村人对城市的狂热向往,渴望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找到梦中的理想生活。对他们而言,城市意味着富有、文明,遍地都是改变生活状态的机会和多重道路的可能。然而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比农村生活更有温情。现代性创造了关于城市的神话,城市不仅是建立在先进科技和丰厚物质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回族作家李进祥《换水》呈现了主人公马清和杨洁在都市漩涡中逐渐迷失的过程。马清和杨洁是新婚回族夫妇,进入城市寻觅梦想,对城市抱有美好的憧憬,但是马清因为工伤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们作为城市的“外来者”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性文明对于乡村的虹吸效应不可小觑,农村渐渐空寂,成为“空置”的乡村,呈现出死气沉沉的荒芜。青壮劳动力的出走,无人耕种的庄稼,教育、医疗资源的贫瘠,留守儿童、老人等社会问题浮出水面。仡佬族作家肖勤《暖》,十二岁女孩的小等是留守儿童,与奶奶相依为命,除了洗衣做饭等家务活,还要照顾患病的奶奶,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重担。她渴望亲情、渴望母爱,可身边的“暖”接连消逝。与恋城情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乡村生活的厌弃。农民工生存空间的进一步萎缩,对于城市身份认同的失败,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失落,破碎了的城市梦醒之后,农民工有了想重回乡村的意识。既然原乡只是心造的幻影,并不是那样的美好。仡佬族作家王华《桥溪庄》离开桥溪庄隐喻着回到原乡。“原乡”本是人类学概念,民族文学中的“原乡”是指建立在民族文化心理基础之上的文化故乡或者精神家园。也就是对于习俗、精神和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文化符号、隐喻。这样的返乡,不是人物自主的意愿,是现代性的不断逼近,城市文明象征的现代性渗透了少数民族族群的生存空间的后果。

乡村在现代性的冲击下,已经难以承担对生活美好追求的大任,那么进行改革建设似乎成为迫在眉睫的选择。部分少数民族作家没有将城乡冲突作为写作主题,而是书写了农民在城市生活中光明且温暖的一面,呈现出城乡融合的姿态。壮族作家陶丽群《回家的路亮堂堂》描写是城市底层小人物的艰难生活。曹慧起早贪黑摆摊维持生计,摊位费增长,丈夫濒临下岗。虽然生活辛苦,但是家人体谅她的辛劳,丈夫也勤劳正直,夫妻和睦。虽然生活在城市底层,但是“回家的路亮堂堂的”。生活中不乏希望与欢乐,农民凭借个人的优良品德能够在城市中拥有小小天地。沉重的文本背后往往站着饱含温情的作者。若无浓烈的底层情怀,热切地关注当下转型期底层民众的生活境况,那么笔触下便无法流露出对底层民众的同情与怜悯。实际上,作家以底层民众生活作为叙事主题,将近乎边缘的底层放置于文学场的中心进行叙述,即是作家对于世间冷暖与内心情感的最独特表达。作家的“在场”姿态、参与姿态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关怀。即,文学则是人学的直观展现。

少数民族作家与主流文学作家通气连声,细腻地表现现代化进程背后,社会底层所产生的变化与震荡。然而,民族文学的公共性显著提升的同时,民族性却日益模糊,是否民族文学的特征——民族性渐渐失去是不可避免的呢?对于民族的身份认同,似乎已经不在场。他们不再以民族文化代言人的身份再进行民族文化言说,而是站在个体的立场上,表达的是个人的、日常的欲望书写。族裔身份不过是一种外在的标签,而不是内在的心理意识。

第3篇:人民文学范文

比如越秀区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征文中写到,要控制外来人口数量,定期遣返一部分闲杂外来人口,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比如天河区的一名小学生认为,外来人口总体素质较差,难免会不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若被五湖四海的朋友看到了势必会对广州留下极坏的印象,所以“在特定的时间如亚运会期间及前后两个月采取限制出入或限时出入本市中心是最佳方式”。

孩子们的心灵本应是天真纯净的,而在广州市一些中小学生的心里,却早早埋下了偏见和歧视的种子。外来人口问题虽已超出了孩子们自主思考的范围,但这些“小主人翁”正在养成的排外思维习惯,还是让人对未来公平社会的构建产生了一丝忧虑。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偏见和怨恨,孩童的心理世界其实是成人世界的映射,孩子们的歧视观念和排外意识不可能来自别处,而只能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

不可否认,我们这个社会还有着太多歧视农民工、排斥外来人口的制度和政策:户籍制度的条块分割、就业制度的内外有别、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受教育权的东西差距等等。生活在这种氛围中的孩子们,或优越感或自卑感几乎与生俱来,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强化。生活在大城市的“小主人翁”们一旦有了优越感,歧视的种子便会在内心里慢慢发芽,想挡都挡不住。

也不可否认,目前的学校教育,把精力用在了应付考试上,即便我们一直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但其内容大多局限于爱祖国、爱人民,而忽视了对孩子们平等观念、权利观念的启蒙,忽视了对他们仁爱之心、慈善之心的呵护与浇灌。于是我们的孩子,包括我们很多成年人,说起国家、民族来头头是道、慷慨激昂,可是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却缺少起码的道德自觉,少有扶弱助贫的仁慈之举,没有尊重他人的自律意识。

更不可否认,一些学生家长,自身就缺乏平等观念,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很多家长是打心眼里看不起农民工和外地人的,这种观念难免流露于日常言行,渗透于子女教育。有的家长不允许孩子跟农民工子弟一起玩儿,有的家长一说起外地人就摇头撇嘴,有的家长经常对卖菜的、摆摊的、上门通下水道的怒目相向。孩子们耳濡目染,怎么可能不歧视农民工、排斥外地人?

第4篇:人民文学范文

高校作为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应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地区的高校更应高度重视这一点。这对于校园和地区的文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尤为关键。基于此,文章结合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日益激烈,给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减弱,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成为现代高校的重要任务。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发现现阶段大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提升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策略。

一、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特点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状况,课题组成员对六所院校大学生作了相关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有以下特点。

(一)认同中华民族文化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从大学生对汉语言的使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较强。从语言角度来看,数据显示出大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最常使用的语言是藏语和汉语。在认知方面,对于“藏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问题,89.7%的学生认为,藏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文化内涵认知清晰,把握准确。在对学生访谈中,问到“怎样理解中华民族文化问题”时,学生也谈到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着56个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彰显了各民族文化的特点与魅力。从情感和态度上,86.0%的学生愿意向朋友介绍中华民族文化,73.0%的学生愿意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78.4%的学生入党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二)对中华民族文化和藏文化的双重认同

夏威夷亚太研究中心DruGladney教授认为,族群或民族认同是根据环境、时代和具体情况经常变化,每个人都有多种类、多层次、多范畴的群体认同[1]。大学生也是如此,其文化认同感随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些特定条件下,个体的本民族文化认同能够得到激活,民族文化认同感强烈,人与人的关系基于特定角色而建立时,认同就尤为突出。在调查中,对问题“是否因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而感到自豪?”的回答中可以看出,89.7%的学生感到自豪。当大学生将自己放在中华民族的角色基础上时,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而调查中对问题“是否愿意在纯藏的学校读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80.4%的学生愿意在纯藏的学校读书,大学生对藏文化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此外,笔者在长期教学中观察发现,藏族学生在纯藏的班级中,对藏文化的认同感更强,而在藏汉混合的班级中,对藏文化的认同感相对弱于纯藏的班级,并且汉族学生越多的班级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越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上,在藏族群体中,大学生完全使用藏语进行交流,有少数汉族存在的情境中,基本上使用藏语交流,并且表现出本民族强烈的自豪感,在汉族存在较多的情境中,主要使用汉语交流,并且汉族越多,汉语使用的频率越高。在藏族与汉族比赛或竞争的情境中,藏族表现出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正如先生所说:“多元一体格局中,中华民族认同是高层次认同,对本民族的认同是低层次认同,不同层次认同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色,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

(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性

为了解决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笔者对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其家庭所在地区进行交互分析。结果表明,农牧区学生比城镇学生的汉族文化认同高,城镇学生比农牧区学生的藏族文化认同高。文化的交流是文化融合和移入的重要前提。农牧区是藏民族的聚居区,但是交通十分阻塞,和外界社会交流、沟通十分困难,交流渠道不畅使得农牧区的社会文化中更多地保留了藏族传统文化,而城镇是藏、汉杂居的地区,比农牧区的藏、汉文化交流多,也受到了汉文化更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与来自农牧区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反映在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城镇大学生受汉族文化影响更大,在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倾向于选择分离式认同;农牧区大学生则受汉文化影响较小,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倾向于选择同化式认同。即农牧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比藏文化认同要高,城镇大学生的藏文化认同比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要高。另外,农牧区大学生和城镇大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存在的差异,还与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关。父母文化程度越高,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外部社会的信息,就越有机会接触汉族文化,所以可以更理智地看待中华民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所处的大社会背景,可以更理性、客观地对待中华民族文化。

二、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大学生在认同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同时,又认同藏民族文化,在这种一体化二元认同模式下,大学生必然要面对如何在保留并发展藏民族文化认同的同时,适应主流文化这一问题。大学生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忧虑,甚至个别大学生对主流文化产生对抗情绪,在非理性情况下盲目认为藏文化将走向衰落。访谈中学生谈到随着汉文化的广泛接触,大学生对藏文化的学习和使用越来越少,从而感到藏文化会衰落的危机。笔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承担四观教育概论课程的讲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演讲,而在演讲中个别学生公开谈到当前大学生由于汉语言的使用,而使藏语言逐步边缘化,甚至可能消失,包括藏族日常生活受汉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使许多藏族日常生活发生重大改变,个别学生演讲中带有偏激的情绪,呼吁藏族学生着装上以穿藏装为主,表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民族文化低层次的认同。

(二)缺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现阶段,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并未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的课程。高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在相应的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凸显民族特色。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新建设的栋梁之才,大学里没有明确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导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也就没有了载体,其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情感并没有得到有效培养。高校对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也较少,使得高校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足,而且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指导更是缺乏,开设的关于民族文化认同的选修课和辅助课程甚少,导致大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锻炼学生的技能,传授学生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2]。此外,在课余时间,大学生也很少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知识,高校及相关部门也未开设过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讲座,高校很少举办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及以民族文化为内容的各类实践活动。影响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西方文化的渗透。西方文化凭借其经济的优越性、科技的先进性,宣扬其价值理念,对我国原有的价值体系带来了挑战。西方文化企图控制人们的意志、思想和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从而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减弱[3]。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淡薄

造成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淡漠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高校没有开设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有关的课程,导致学生也很少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第二,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普及太少。当今时代是知识信息时代,互联网、电视、广播等成为当前知识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通过这些手段进行广泛传播。目前,许多文化作品呈现出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倾向,主导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冲击着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化产业也出现了大繁荣,但是商家为了追求高额的商业利润,一些文化产品为迎合世俗潮流表现出文化精神的缺失,而这些文化产品的精神缺失削弱了大学生对历史传统文化的关注。第三,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得国人在抛弃自身传统文化时,盲目崇拜并接受西方文化。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在我国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西方敌对势力为了达到颠覆中国的目的,不断向我国输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通过文化和价值观渗透,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和信念,从而使青年学生形成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并表现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淡漠,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大学生的文化感知体系中越来越淡漠。

(四)获取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途径单一

中华民族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沉淀,是我国漫长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多元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应该将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作为整个大学教育的精神主线,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重理轻文的现象仍然很普遍,也没有给予民族文化教育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导致大学生获取民族文化知识的渠道单一,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民族文化知识贫乏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了解到,大学生获取中华民族文化知识主要通过课堂学习(76.5%),其次是上辈传授(50.1%)。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战略发展转型期,地区的高校应主动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但是,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尤其是民族文化教育水平及体系和内地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去甚远。所以,高校必须不断优化民族文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设置学科课程,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文化科研力度,丰富民族文化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增强民族文化教育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以促进地区与内地地区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郑雪莲 单位:拉萨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

参考文献:

[1]江承凤,朱晶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半开放式调查分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1(4):100-106.

第5篇:人民文学范文

一、民族音乐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简单说就是人类的自我关怀,具体表现为维护和关切人类的尊严、价值、以及命运,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遗产表现出高度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就在于它有人文,有属于自己民族发展的独特文化。因此,人文精神在国家物质文明建设过程中、国民人文修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

(一)有利于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传承和发展凝聚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的智慧和心血,这些民族的精粹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受外来文化的入侵,一些不良思潮严重冲击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会听信这些谣言,对祖国的发展持怀疑态度。因而,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多了解自己祖国的伟大,知道这些优秀作品中凝结的智慧,会为我们先人的智慧感到自豪,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他们也会渐渐明白,并非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二)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本身就具有陶冶情操的功能。民族音乐作为一个地域或者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更能带我们走进另一个精神世界。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比如《二泉映月》、《茉莉花》等等这些优秀的作品,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每当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时,它都会带我们走进另一番世界,能够让我们放空心情,抛却世俗烦恼。因而,让学生修学民族音乐,经过音乐作品鉴赏课的训练,学生们对于这些经典作品的欣赏能力会逐渐提升,在这样经典音乐的熏陶下,学生的对于自己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渐渐养成高尚的情操。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的水平

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会有音乐鉴赏课,音乐的演奏需要投入感情,学生们需要在经典作品中去捕捉那些动人感情,他们必须反复听,而不是如同我们平常听音乐那样,学生们需要注意旋律、节奏等,短时期内是难以掌握这样的技巧,但是如果长时间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会提高许多。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和历史形成,在此学习过程中,我们能深刻领会到祖先们在创造音乐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每一种民族音乐中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在音乐题材上丰富多样,风格迥异;每一个动人的旋律都凝聚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在旋律的跌宕起伏中,我们能够看到每个民族的拼搏和奋进。不同的地域风情也会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比如说北方的音乐整体上而言比較豪迈粗犷,音调高亢激昂;而南方的音乐就较为柔美,旋律娓娓道来,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因而,音乐的创作和地域风情有很大关联,长时间影响,音乐会自己形成一个情感空间,通过音乐我们就可以深深感受到来自于一方地域的民族感情。

二、民族音乐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与措施

(一)学校要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文化阐释能力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学校必须通过隐形教育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这样一种精神。在学校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学生通常也把老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因此,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师发挥的关键作用。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精力去培养老师的人文精神,创造条件要求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学习,参加一些相关的研讨会,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文化阐释水平,老师的水平一旦提高,他的言行举止、思想行动就会传递给学生信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人文精神自然会得到培养。

(二)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塑造人文思辨能力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作用极其重要,因而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需要各方面环境的良好配合,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才能提高。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部分学校的课堂氛围较为严肃沉闷,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学生不能浪费在课堂上的一分一秒,教师则是一味的输送知识,也不去考虑学生到底有没有将知识掌握。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之下,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并不是很高,而且他们的思维也会受到限制和束缚,老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试图转变一下师生角色,无论是学习什么样的知识,都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思想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各方面都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三)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拓宽民族音乐教学的途径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多是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练习教学。想要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还需要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需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音乐的创作需要灵感激发,如果一味通过灌输和练习习得的音乐技能,并不能真正打动人。真正的音乐需要学生进行不断揣摩和领会。因而,学校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民族音乐家来学校为学生进行讲座,在专业老师的指点下,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看法会发生质的飞越。除此外,学校要加大民族器乐的课时量,在学校的选修课程中增设民族音乐课,聘请专业的老师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校也要多组织举办一些有关民族音乐的比赛,让学生加入到竞赛中来,感受民族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进而渐渐喜欢上民族音乐。

第6篇:人民文学范文

关键词:民营高校;问卷调查;学生人文素质

在当前的大学校园里,文学逐渐失去了大学生的青睐。同学们津津乐道的多数是偏向于追求时尚与物欲的享乐话题,快餐式的作品取代了古今中外高品味的文学作品。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行为不文明,生活品味较低,自理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差,功利主义色彩较浓,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大学生汉语水平普遍下降,现在不少大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较差,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礼节等人文知识知之甚少,文化断层的现象在新时代大学生身上表现突出。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兼具公办高校品牌资源优势和民办高校机制灵活优势的民营高校迅速崛起,全国有200多所民营高校,承担了本科生扩招任务的近三分之一。民营高校在高校的行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部要求,民营高校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民营高校强调的是培养专业人才,并没有把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提到重要位置。

民营高校的招生是通过学院办学所在的省市,根据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实施降低分数的方式进行的,即三类本科院校。这样,生源不同于公办高校,那么,教材的选用、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重点要求等都应该有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地方。本文通过对民营高校千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部分高校的走访,分析当前民营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的设想提供良好的依据。

民营高校要健康发展,并在高校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除了要对抓好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调查总结:

1. 调查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共设计了20道题,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普遍性,对本校和重庆其他民营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是了解民营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的设想提供良好的依据。共发出10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36份。回收率93.6%。从这次调查的结果看,反映了民营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基本状况。

2. 调查结果

(1)学生语文基础状况:学生上大学前的作文成绩是中等水平占69%,优等和及格水平各占16%、15%;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还能背诵的学生占50%,能背一些占36%,不能背的占14%。

(2)学生对文学的爱好情况:对文学很有兴趣的占24%,有一点的占65%,没兴趣的占11%;在喜欢的文学作品类型中,小说占52%,散文占37%,诗歌、戏剧各占7%、1%,都不喜欢占3%;读过的课外书籍中,文学作品很多的占40%;86%的学生会被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感动;中国四大名著全读过的学生只占9%,83%的学生读过一些,根本没读过的占8%;阅读名著的方式选择看电影或电视的学生占56%;平时有写作习惯的学生只占18%,27%的学生平时从不写作。

(3)语文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看法,65%的学生认为学语文对其他学科有很大帮助,认为没帮助的只占2%;对语文课的喜欢程度62%的学生是一般,34%是喜欢;背诵课文的原因64%的学生是因为老师要求或为了应付考试,只有18%的是出于喜欢;汉语与英语比较,认为英语重要占61%,认为汉语重要的占20%。

(4)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了解:85%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国学”,不感兴趣的占10%;儒家经典著作,能全部说出来的占9%,能说出一些的有72%,几乎不能说出来的有19%。

(5)学生对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65%认为一般,24%认为不太理想,只有9%认为有进步。

二、现状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民营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基本状况如下:

(1)学生语文基础一般:学生以前的作文成绩大多数是中等,曾经学过、背过的内容只有50%的学生能够背诵。只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学到的知识是不扎实的。

(2)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不浓:影视文学作品、漫画作品等文学快餐代替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写作兴趣。

(3)语文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太高:学生对语文学科是比较看重的,但实际学习情况是不满意的。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语文对学其他学科是有很多帮助的,但是学习态度和方法与之矛盾,因为考试或老师要求而学习,并且很少阅读文学作品,这样的矛盾现象是存在的,并且在问卷调查中显而易见。

(4)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了解太少:对“国学”以及传统的经典著作知之甚少,因为中小学校的教育更多是针对考试,与考试无关的知识在教学中就很少涉及。并且表面看来,这些与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浪潮下追逐的经济利益无关。

(5)学生的人文素质急需提高:时尚与物欲代替了个人修养,“强练内功”仅仅与就业相连,渐渐远离品格修养,学生缺少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是当今高校学生的普遍现象。

第7篇:人民文学范文

关键词:传承;民族文化;语文素养;文化修养

从《一家长质疑大学语文教育》及《错字连篇•语文教育为之蒙羞》两篇文章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令人忧虑。如果我们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没有解决好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问题,企望在大学阶段补课,其效果是事倍功半的。

一、语文素养是基础素养

作为母语及国文,学生最起码要写一手好字,会写文章,能够鉴赏,能够清晰地表达。南京某高校日前对2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希望了解用人单位最需要毕业生具备哪些素质,并列举了三四十种能力备选。结果大出所料,这20家单位最看重的并非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而是毕业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恰恰是语文课所能给予学生的。专家们认为,尽管是一所高校的调查,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用人单位乃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二、语文教学是民族文化传承之源

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语文教材其实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和根基的。我们的汉字,历经几千年不衰。它何以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优势是明显的:汉字组词能力强,能跟上时代和语言的变化;汉字信息量大字形与字音相辅,使每个汉字都携带着大量的信息和情感;汉字富于联想,如日月为明,大小为尖,人言为信,就很有代表性;汉字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走遍天涯海角也能亲如一家等等。

三、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一)传统的“三中心”体系。

传统教学理论的体系,其核心是“三中心”,即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中心。这种“三中心”的教学理论体系,对中国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一些问题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的资源要开发拓展,教科书的局限性;语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贯彻、执行新的课程理念时,要提倡辩证思维。

(二)关于语文教师的选择。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更是教学改革的承担者。因此选择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小学语文教育与其他科目不同,最重要有三点:第一,培养人最基本、最常用的听、说、读、写能力;第二,是小学生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的载体;第三,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基于此,我们的教师,不能只注重学历、普通话等条件,更要注重教师的中华文化修养和爱国主义精神。语文教师会影响成千上万的孩子.决不能忽视。

(三)关于语文修养的训练。

多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比如。熟读精思、质疑问难、整体阅读、整体感悟、诵读品味、以读代讲、背诵积累、边读边想等。在积极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应把目标由知识、能力到修养的整体观。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没有让学生概括中心思想,而是组织了“人物评论会”。评论会上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喜欢蔺相如,因为他顾全大局,很爱国;有的学生说喜欢廉颇,因为他知错就改,很可敬;有的说喜欢赵王,因为他知人善用在热烈的氛围中.学生不但准确地理解了课文的中心思想,还给了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充分张扬个性的机会;不仅锻炼了思维,而且深刻把握了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在思索中,作到了情感的迁移。语文修养是渗到骨髓中的东西,偏离语文修养去搞改革,无疑是逐本求末的。

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树立的理念

(一)由知识、能力到语文素养。

如今,我们在语文教学上沿袭的一直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即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因此,形成了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提问为主要手段,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使原本灵动、生动、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仅考虑认知目标的实现是不够的,还应包括情感体验、思维发展、文化品味、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目标的共同实现。

(二)由灌输知识到知识的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就是对教师课堂灌输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从学习理论上讲,分为三个主要派别,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行为主义是学生对老师的全面模仿,一般在形体的训练上。认知主义是教师对学生全面灌输,就是我们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是个体学习转化为小组学习,在讨论中。通过激发思考,形成新的理解和知识。我们的教学方法。要将其结合起来。由于学生的个性、爱好、能力、潜力以及经验世界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摄取的信息和选择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性,导致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的多元化。所以,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必然是自主建构和个性化的过程。所以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倡导语文学习有效合作。

第8篇:人民文学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学校文化认同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01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当今大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是“四个认同”(即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观念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团结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之一[1][2]。本文结合对云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围绕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这一问题,主要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在与之相关的其它方面作了一定的思考。

1 宏观层面

在学校层面,要充分发挥“两课”在学校文化认同中的作用,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教育;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切实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强化文化符号在文化认同中的作用;同时,恰当运用学校文化活动,增进学生的学校文化认同体验。

1.1 充分发挥“两课”和形势与政策课在学校文化认同中的作用,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教育

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普遍开设的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简称“两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基本实现了对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全体大学生的覆盖。调查得知,平均有38.3%、45.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分别通过课堂和讲座两种形式,了解到有关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知识(见图1)。因此,要在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中,增加有关少数民族的内容,例如: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民族政策,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重要人物,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景观、物产等等。通过这一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强课程、讲座对少数民族大学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讲座在学校文化认同中的作用。

图1 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学校历史文化的主要途径(2013.4,样本量956,多项选择)

1.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

校园学校环境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文化的感知和认同,是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直接体验因素。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有助于直接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调查中,高达74.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对学校文化认同的最重要因素是学校学习环境”(见图2)。因此,在学校的规划、建设、维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客观需求和实际情况。重点是:强化教学区与生活区的功能区分;提供充足的水、电供应,建设便捷、快速、经济的通讯渠道;合理规划校园道路,充分保障学生的出行安全;对绿地、水体、雕像、假山等景观合理布局,打造清新、亮丽、积极的校园风景;充分重视教学楼、图书馆、宿舍的建设,保证建筑质量,提供充裕的学习、生活、运动场所等。

图2 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文化认同度的主要因素(2013.4,样本量956,多项选择)

1.3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强化文化符号在文化认同中的作用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认同,来源于相互之间的彼此尊重。校园文化符号是抽象化的真实,既是具有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示,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高校中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体现在软硬件建设的各个环节,例如清真食堂、民族文化园林景观、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甚至指示牌、示意图等等,这些文化符号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深层次的影响。因此,在学校教学、行政、后勤各项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风俗习惯,帮助其遵守民族习俗,传承民族文化,避免民族忌讳。在具有标识作用的建筑、景观、图例、活动场景布置等文化符号中,可以适当体现少数民族色彩,以此赢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接纳和认同,进而促进他们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1.4 恰当运用校园文化活动,增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校文化认同体验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3]。在学校层面,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增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校文化认同体验。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展示出学校的精神文化,如学校的历史、人物、成绩、制度、办学理念、发展战略、育人目标等等。可以依托国庆、校庆、重要纪念日、少数民族节庆等各种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达到吸引、凝聚、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目的。同时,要将学术讲座与文体活动等并重,以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提高学校的文化氛围,倡导学习为先、学术至上的理念和氛围。此外,学校层面的各种会议在广义上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让会议开得有水平、有意义,生动有趣,富有实效,以此避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会议的倦怠心理,而是愿意参加会议,进而认可学校文化。

2 微观层面

为了更好的凝聚、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立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和主要活动场所,通过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社团的促进教育功能,打造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注重宿舍文化的熏陶作用,增强班级的凝聚功能等方法,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2.1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社团的促进教育功能

在当前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团是凝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核心平台,甚至是唯一的自组织平台。调查中,有47.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参加了学生社团,平均每学期参加七次左右的社团活动。可见,学生社团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促进教育功能,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文化认同。

2.1.1 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或创建学生社团

通过共青团系统,鼓励每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至少参加一个学生社团,以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具备一定才华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创办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学生社团,增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吸引力。

2.1.2 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团提供足够支持,打造品牌社团

在校、院两个层面,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团提供足够支持,从场地、经费、政策、人员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可以设置专门的少数民族社团建设基金,扶持少数民族社团发展,积极打造属于少数民族学生自己的“品牌社团”。

2.1.3 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社团开展具有育人价值的活动

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进行必要的引导。引导其开展积极的、健康的、具备知识性和人文情怀的活动,例如“少数民族服饰秀”、“少数民族舞蹈大赛”、“少数民族十佳歌手评选”等等,寓教于乐,彰显育人价值。

2.2 注重宿舍文化的熏陶作用

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宿舍度过,宿舍文化环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宿舍文化打造过程中,要考虑到新生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能力欠缺、自我色彩浓厚、情感认知不足等现实情况,进行合理引导和辅助,以充分发挥宿舍文化的熏陶作用。

2.2.1 以评比方式促进宿舍环境优化

宿舍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学生的个人空间,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改变以监督为主的方式,通过举办“宿舍美化大赛”等活动,用评比、鼓励的方式来促进宿舍环境优化,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爱护宿舍环境。

2.2.2 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现实中,曾发生过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民族舍友不和、争吵甚至打架的情况。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宿舍管理员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主动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宿舍,对人员安排进行合理配置,适时当好生活中的协调员。

2.3 增强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

班级是高校学生的基本组成单位,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切身利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成长与班级息息相关。在高等教育事业深入改革的今天,班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挑战。在部分班级,由于制度、利益或者其它原因,人情冷漠,同学疏远,凝聚功能逐渐弱化。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不断增强班级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凝聚功能。

2.3.1 倡导民主型班级管理模式

以往的班级管理,以班主任为核心,由班主任决策。随着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参与意识的增强,有必要转变班级管理模式,实行由学生民主决策、自我管理、相互监督、共同服务的管理模式。

2.3.2 开展多样性、全覆盖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能极大的增加班级成员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要更加重视班级活动的开展,根据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在内的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喜好,开展多样性的班级活动,让班级活动覆盖到每一位同学,不落下每一位同学。

2.3.3 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同学的权益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班上,会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禁忌和需求,这是班级工作与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可以在班级成立后,对本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进行专门的了解、登记,体现于今后的班级工作、活动中。

3 其它方面

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前、在校期间、毕业后三个阶段,可以采取针对性方法,分阶段地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和延伸。

3.1 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形成新生入学前对学校文化的初步感知

通过学校宣传、招生、就业等部门,对学校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的宣传;依托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人际交流等多种形式,增强学校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友、董事、学校领导等人员,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此增强新生入学前的潜在影响,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学以前就形成对学校文化的初步感知,以利于其入学后对校园文化的接受和认同。

3.2 依托新媒体平台,为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文化辐射场所

新媒体已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主要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并无明显差异。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文化活动,进行文化辐射需要适当的场所,而新媒体正是一个合适的多样化平台。无论是校园BBS、QQ群、博客,还是个人或者组织的微博,都能起到良好的校园文化辐射作用。通过加强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新媒体建设,能在吸引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同时,为其提供必要的少数民族文化辐射场所。

3.3 强化毕业生与学校的联系,增强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文化延伸功能

接受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将近四层具有返乡就业的倾向,这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是比例较高的。因此,可以借助少数民族毕业生这一渠道,通过加强毕业生个人与学校的沟通与联系,建立毕业生单位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开展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等方式,来促进学校文化向校外、向少数民族学生家乡或就业地的延伸。这对学校文化的长远建设与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胡浩.民族认同研究回顾[J].民族论坛,2006,(10).

[2]戚甫娟.加强学生民族团结和“四个认同”教育研究[J].青年研究,2007,(2).

[3]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2008.

第9篇:人民文学范文

一、构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意义

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构建可为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且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在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由于青少年学生在学习期间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民族问题,所以构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从而维系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从文化角度而言,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组成部分,在文化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本民族的身份认同或精神品格,从而有力地促进先进文化建设,推动民族地区发展。

其次,有利于形成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打造民族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是有效地激发经济活力,拓展区域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最后,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价值认同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特有的传统、习惯、风俗、精神、心理、情感等。构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有利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有助于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作用的发挥。

二、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缺失的表现

由于市场经济导致利益主体多样化,带来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对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疏离。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他们在认知方式、情感归属、心理状态等方面尚未成熟,很容易造成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的缺失,没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没有了自己的民族个性。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对传统民族文化信仰的疏离。一个国家和社会要向前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的团结。民族凝聚力则来自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信仰。民族传统文化信仰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数千年来人们的智慧结晶,是凝聚民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而当代青少年学生确实存在但又不易觉察甚至容易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对传统民族文化信仰的失落或疏离。对于“看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随着世人追求利益而丧失,你有什么看法”的调查研究中,认为“没感觉”的有23人,竟占了7.8%;认为“无意见”的也有17人,占5.8%。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少年学生素质培养可有可无”的占了近5%,认为“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竟然占2.8%。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信仰的疏离,意味着社会稳固的道德基础的破坏。而民族文化信仰危机一旦与社会经济问题交织,由此导致的必然是国家和社会的危机。

其二,对传统民俗文化认同的淡化。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渗透。现在,大部分青少年学生淡化了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取而代之的是愚人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他们会精心地装点圣诞树,津津有味地谈论着西方的话题,一味地追求西方节日的“前卫”。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对于“您的家庭还会参加一些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吗”,选择“会”的仅占22.7%,“偶尔会”的占47.4%,“不会”的占29.9%。对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对于您来说的意义”中,认为“传统节日意义重大”的占32%,“单纯的假期,与其他假期没有什么区别”的占21%,“没有节日气氛,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的占44%,“一种形式,忙于应酬,又累又烦”的占3%。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如果他们都淡忘了传统节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也就很淡,我们的民族精神又如何弘扬和传承下去呢?

其三,缺乏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肯定。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够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和鉴别能力,提高文化内涵和个人修养。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但在多元文化构成世界新格局的今天,在西方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的充斥下,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品洋味,而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却知之甚少。对于“你觉得本民族的服装、文学、艺术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你会积极地去学习吗”的调查中,选择“会”的占37.5%,选择“偶尔会”的占50.2%,选择“不会”的占9.6%,选择“没意思”的占2%。民族文学、民族服装、民族艺术逐渐被遗忘或边缘化,以致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被埋没,如此造成恶性循环,民族文化在边缘化中消失。

三、构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途径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植根于各民族深厚的土壤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多元,是指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所谓一体,是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总和,是各民族文化有机的统一整体。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前进的重要支撑和力量。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加快各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快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首先必须形成民族文化价值认同。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对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

第一,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出台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在政策导向、宏观调控、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使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弘扬和发展,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看作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对全国各地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掌握情况后分类进行保护。再次,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做法和体制机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环境对民族文化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环境对人们的文化生活起着微妙的作用”,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一定的生存环境。政府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必须恢复或保护民族地区正常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民族地区的生存环境得到保护,才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淡化和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原因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当代青少年学生中进行传统民族文化的伦理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目前一些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培训,形成一支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从而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

第三,增设相关选修课程,拓宽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渠道。学校应增设有关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选修课程,拓宽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渠道。既然是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应该是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增强其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不应该以考核的形式来审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挫伤学生选课的积极性。教学活动应尽可能丰富,教材内容应尽可能广泛,可以涵盖各民族的饮食、服饰、建筑、歌舞、乐器、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学校应该努力做到使选修课成为青少年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窗口。通过选修课的学习,不断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有效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

第四,举办讲座与文化节等活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氛围。邀请一些资深的民族文化教育学者,定时开设有关民族文化的讲座。通过此举,让青少年学生更加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领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感知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进而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促进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另外,每逢传统文化节日,学校可以在校园内组织相应的文化节活动,利用这个机会,在传统节日组织相应的文化节活动,吸引鼓励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向他们介绍相关的传统文化由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节日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给予他们精神上的熏陶,增加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

第五,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传播民族文化。学校应该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如校园广播、电台、宣传栏等,大力加强民族观、宗教观的宣传教育。此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民族文化宣传。“要让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网络已逐渐成为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一种渠道,对青少年学生身体发育、心理品质发展以及人格的形成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在网络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来传播民族文化。网站定位于民族文化传播的公益性网站,以传播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传递民族信息为宗旨,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民间手工艺品、饮食文化、服装、艺术等,有效增强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不断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引发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和理解。

第六,组织社会实践,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少数民族人口存在,所以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营造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氛围,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激发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通过社会实践,目的是让青少年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进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社会实践除了能够丰富青少年学生的课余生活,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更能唤起大家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意识,吸收更多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家乡的人们传递更多的信息。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国的文化多样性,是每个青少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只要大家都能切实行动起来,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定能绽放出其独特而熠熠夺目的光彩!

总之,构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