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过八达岭有感范文

过八达岭有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过八达岭有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过八达岭有感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学生 合作学习

一、在合作学习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组织形式。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时,首先应注意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以及学习方式的影响,学生一般已习惯个人独立做事,鲜少有人会想过去寻求与他人合作。学生们的合作意识都比较薄弱又或者根本就没有那个合作意识。学生们我行我素,有的甚至可能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更不用说有什么合作的技能和意识了。针对这一种情况,例如:我在教学《穷人》一文时,课前安排了这样的自主学习内容:1.了解有关《穷人》的历史背景;2.初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或工具书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课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评定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哪组汇报得好,就能得到流动红旗。这样课上小组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在汇报中,各小组都汇报得很好,一组胜过一组。因为小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为了激发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意识,我利用集体(小组)表扬。又如,在小组成员取得进步时,教师不是表扬个人,而是转向表扬整个小组,这样做会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能更加快速地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动机以及这种意识。

二、在目标明确是语文合作学习的关键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有准确导向和学习的重难点,否则他们会抓不住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课时我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帮助学生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能读”引导小组成员放声朗读课文;2、“我能帮”,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以在小组里提出,让其他会伙伴帮忙解决。3、“我会读”在段落中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子!在小组里有感情地读给同伴听一听,要求学生会找好词、句子!会作记号!能有感情地朗读!能在读中对部分内容有所感悟。

三、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调控和指导作用

1、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及时走下讲台巡视,参与到小组中去,积极地看,认真地听,并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以便及时给予点拨调控课堂,防止延误课时,防止学生思维分散后偏离学习重点。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应该发挥其指导作用。例如我在讲授《詹天佑》时,可引导学生“问题一: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问题二:在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时,詹天佑采取了哪两种不同的方法?用图示说明。问题三:读完课文,詹天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种综合性的问题,让同学们通过彼此间的合作来解决,这比单纯地个人思考的效果要要好得多。又如在《詹天佑》中,学生对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可能不能理解。我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进行了启发和点拨。发现学生有独特新颖的见解,就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促使他更加踊跃地思考和学习,同时也给同学们一个示范作用,让其他的小组成员更加地积极思考。

四、在合作探索中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2篇:过八达岭有感范文

1 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语言、文字、声音、图象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扰,使教学的重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如教学《詹天佑》一课,课文主要叙述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爱国主义精神是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他爱国精神和科学态度、创造才能相结合的产物。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另外,本文描述的是上世纪初的事情,现在的小学生对京张铁路所处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都很陌生,这就给本文的学习加大了难度。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做的:

⑴ 利用多媒体,播放京张铁路沿途恶劣的自然环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情况,突破教学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读课文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等语句,在学生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观看图像,学生一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就能直接感受了詹天佑的爱国情感。

⑵ 利用多媒体,播放旧中国的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欺凌侵略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况,了解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要挟、嘲笑下,在国内缺乏修筑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情况下,临危受命主持修筑铁路的,感受詹天佑的勇气,心中自然就充溢着对詹天佑以及参与建设京张铁路的建设者由衷的敬佩,突破了难点。

⑶ 利用多媒体,播放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开凿示意图和"人"字形线路火车上山的动画图,突出重难点。在学生初步知道了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当时""当地"的情况后,引导学生了解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在教学开凿隧道这部分时,可让学生边读边看多媒体,想象詹天佑为什么敢于采用这样的施工方法,从而体会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一部分时,我采用以下步骤:①找找读读写"人"字形线路的句子;②借助课文"人"字形线路的插图用铅笔等文具模拟行驶;③播放火车上山动画图。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体会詹天佑用杰出的智慧和才能报效祖国。

从《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解决的问题往往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优化了课堂教学。

2 巧用多媒体,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如教学古诗词,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多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 "诗眼",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我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诗的语言美,而且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再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采用多媒体课件,高空俯瞰黄河那波澜壮阔的景象,就很容易把那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穷""上"字的意境表达出来。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味诗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将学生带入诗所描绘的境界中,因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

3 巧用多媒体,提供自悟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感悟是衡量学生是否读懂课文的重要标准。如果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仅仅停留在层面上,那么这种感悟是浅层次,没有深度的。多媒体对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发送者,为学生的自悟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提炼出重点问题研读,而后进行交流。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来安排学习方式和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带学生来到电脑室,进入校园网站,输入关键词"圆明园",启动搜索引擎,在网上进行搜索。然后,学生打开相关网页进行浏览,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送到编辑区。接下来,学生点击编辑区进行信息整理,对搜集到的信息加工处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把它发送到讨论区,使学生个人的劳动成果成为共享的知识资源。最后,学生点击讨论区就可以进入课堂讨论阶段。这时,学生可以浏览学习其他同学搜集整理的的信息进行讨论、交流,激起了许多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过去的耻辱,今天的现状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刻的了解,还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你读懂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再读课文,因为有了知识的储备,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 巧用多媒体,唤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要想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教师必须对作品进行鉴赏,深入文章挖掘情感因素的基础上,抓住语言训练重点设计教学,以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唤起他们对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情感信息的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