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欧美妈妈和儿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式妈妈典型特征一:
过于“宝贝”孩子
陶陶落地时是个大胖小子,身长和体重都是同龄人的99%,也就是说,一百个婴儿里面,陶陶是最高的也是最胖的,这是医生解释何为99%时这么说的,陶陶妈妈听得心花怒放。陶陶的喂养可谓精心极了,荤素搭配,讲究营养,人手方面则是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外加爷爷奶奶齐上阵,小保姆只能打打杂。陶陶吃饭是家里的大事,哪一天陶陶少吃了一口,全家人都紧张万分,“给宝宝吃点开胃健脾的药吧!今上午的蛋羹没吃完!”。
陶陶妈妈这样的中国式妈妈其实随处可见,对孩子的喂养过分精心,也对孩子们的成长指标过于执著。胖乎乎的婴儿固然可爱,但大了多半体重超标,带来诸多健康问题。班级里最高最胖的孩子往往最不灵活,最会遭到小朋友嘲笑,因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注重营养,不如注重孩子的健康,吃得适量,勤锻炼,才能养出健康宝宝。
大多数的欧美妈妈都让孩子做主,自己决定吃多吃少。中国妈妈也不妨放松心态,一顿两顿少吃了,真的关系不大,大人都有没胃口的时候,更何况小孩子呢?与此同时,中国妈妈还可以向欧美妈妈学习,为孩子也为自己营造和谐轻松的进餐气氛,同时注重孩子餐桌礼仪的教育,教会孩子用餐时温文有礼,应对得体。
中国式妈妈典型特征二:
过分重视孩子的教育
一句“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词,让广大的中国式妈妈焦虑不已。在为孩子们策划未来时,教育当然是重中之重。有了这个指导思想,重视“胎教”并忠实贯彻执行的妈妈绝非少数。孩子们早早就得上各种补习班才艺班,忙得昏天黑地。
教育重了,其它的东西也就只能轻了。如果中国式妈妈觉得某种重要的才艺班必须去上,那么孩子喜不喜欢该项才艺,上这个班开不开心,是不是还想发展别的兴趣爱好,就不在妈妈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这样的做法就有欠考虑,为孩子策划将来,当然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与爱好,听听他们的心声。与其只盯住孩子的成绩,不如发展孩子的多项爱好。
值得一提――
重视教育的民族往往会成为优秀的民族,重视教育的妈妈并没有错。在国外,大部分中国孩子成绩好,能上好的大学,相对来说就业上有优势,这是妈妈的成果,但是要防止高分低能。
中国妈妈典型特征三:
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中国式妈妈看来,一个回家就看书,从来不出去玩,也没有小朋友来家里玩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如果孩子考了98分却哭了3天则更说明孩子有上进心。殊不知,这都反映了孩子的心态不够乐观开放,遇到挫折时不能良好地调节心态。中国式妈妈普遍不重视、不擅长跟孩子们进行良好有效的心灵沟通。他们想什么,妈妈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妈妈们也知之不多。孩子们也觉得跟她们没话说。时间长了,有效的交流沟通在双方都成了问题。
向欧美妈妈学习――
欧美妈妈往往把孩子当成大人,凡事商量。中国妈妈不妨向欧美妈妈学习,也把孩子当成大人来尊重,当作朋友来相处。既是朋友,大家和谐相处,有话则说,无话则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流的方式也很重要,母女一边逛街一边谈心,其效果可能大大超过书房里的严肃对谈;父亲传给儿子的处事秘诀,比起一本正经的对话,往往是打球时的几句话效果更彰。
此外,关爱孩子的同时,帮助孩子学会做判断,做出正确有利的选择。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就应尊重孩子的意愿,并且鼓励孩子捍卫自己的意愿。如果妈妈自身的能力不够担此重任,必要时还应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中国式妈妈典型特征四――
轻视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中国式妈妈总觉得孩子现在的重心是学习,学习好就行,其它的,等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须知一个有基本的生活技能,能够自己独立生活并且自得其乐的人,才是一个不依赖他人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生活技能,不是在孩子们小时候什么都不教不管,稍大一点了往寄宿学校一送就完事的,而是要关爱孩子,在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地教会他们。
在妈妈肚子里读书
我的宝宝叫钟文涛,今年1岁4个月。我是中国人,在外企上班。而他的爸爸,来自加拿大,是英语老师。
当宝宝还在我的肚子里的时候,老公就开始天天对着我的肚子给宝宝读书了。我们并不是真正想要他记住什么,但这也算是一种“胎教”吧。宝宝出生以后就开始喜欢书,尤其喜欢爸爸读给他听,每天晚上都要爸爸将书里的故事讲给他听才能入睡,也许是因为他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就熟悉了他爸爸的声音了吧。
书比玩具酷
当宝宝出生后,我们开始有意识地给他买一些书,有图画的和没图画的都有,家里玩具并不算很多,但书却已经有120多本了!
宝宝每当见到玩具总是一脸无动于衷的表情。可是在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一见到书,马上就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然后就伸出小胖手去够。有一次,邻居的小哥哥手里他拿着一个奥特曼,要跟宝宝换那本我们找了很久才买到的那期《魔豆传奇》,宝宝当时脸上就挂不住了。眼看着他就要哭了出来,我马上跟邻居的孩子说,这本书可以借给他,但看完了一定要还回来,这样宝宝才破涕为笑。宝宝真是个乖孩子,好东西懂得与别人分享,这也是他从书里学到的道理啊。书的收藏家
他远在加拿大的姑姑自己开了一家书店,几乎隔两三个月我们都会收到姑姑从国外给我寄来的好多种书,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爷爷奶奶来看他时,也总是忘不了给他带好多书,再加上我和老公平时给他买的,他的小书柜已经被塞得满满的了,有的时候一看到宝宝的那么多书,我都觉得自己好羡慕他。从小就可以收藏这么多好看的书,这是我小时候一个多么奢侈的梦想啊。
在宝宝收藏的所有书里面,那种和大辞典一样厚的书,他有的时候特别想去搬动这本书,可每次都被累到放弃了,我们一看到他想搬动那本书时憋红脸的卖力模样,都会在开心的同时心底升起一丝欣慰,为了我儿子爱书而欣慰。
书教宝宝说话
因为看了许多中英文的书籍,宝宝的对话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现在,很多时候,他爸爸读书的时候说一句话,宝宝就可以接上一个词,比如爸爸指着书说“一只” ,宝宝就会接说“MONKEY小猴子”。为了配合宝宝爱书的兴趣,我们自己也要恶补有关书的知识。我们会去了解加拿大等很多欧美国家,都会给孩子看哪些书,然后也把这些书买回来给宝宝看。我和老公都非常重视知识教育,很希望能通过读书给宝宝一些有意义的教育。
书的启示
书可以让宝宝知道什么是爱。
我曾经给宝宝读过一本书,那是一个有关爱的故事:一个妈妈生了一个小孩,小孩每天哭闹,她都抱着他哄他睡觉,小孩子渐渐长大,很顽皮,有时候也不听妈妈的话,妈妈仍然每天抱着哄他睡觉,小孩子长成了一个小伙子搬出去住,妈妈仍然每天去他家,抱着他等他睡了再回来。有一天,妈妈身体非常不舒服,就打电话给儿子,她想让他抱着她睡一次,老太太就在儿子温暖的怀抱里睡着了,再也没有醒来。后来小伙子也有了儿子,他看着自摇篮里的儿子,想起妈妈,他也每天抱着儿子哄他睡觉。宝宝听完了这个故事,就像听懂了一样,沉默了许久,从此也更加懂事。我相信这就是书的力量。
是书让我幻想
每到星期天,我们喜欢带宝宝去动物园、植物园,或者科技展览馆。宝宝特别喜欢这些地方,因为可以配合他读过的书的内容,亲眼见见小动物和植物们,更详细地了解事物的自然特征,这让宝宝更加迷恋书了。宝宝常常会问我和他爸爸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天上的星星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太阳里究竟有多热?月亮上是不是真的住着一个美丽的仙女叫嫦娥?有些问题,我们也想不出答案,所以就让宝宝自己到书里去找。宝宝喜欢每天在故事里入睡,有的时候还要怀里抱着他心爱的书。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宝宝的梦里也会有那些书里的场景呢?他想必做了好多可爱的梦,在梦中他可以穿过时光隧道,看到遥远的过去,还有未来的时光里,和许多外星的小朋友成了朋友。
北大百年讲堂前,距“钢琴王子”李云迪的演奏会开演前半小时,能容纳2000多人的讲堂已座无虚席。此次北大之行,李云迪带来了肖邦“马祖卡”、“李斯特叙事曲”及肖邦“大波兰舞曲”等三首浪漫派钢琴巨作。演出过程中,他还与观众分享了他的音乐历程、在国外学习经历和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引得观众的欢呼声、掌声经久不息。此外,李云迪还对来自北大外国语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两位嘉宾的演奏作了细致点评,成为整场演出一大亮点。
耐人寻味的成长历程
有着“钢琴王子”之称的李云迪,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榜首空缺15年后,赢得了我国在世界钢琴“奥林匹克大赛”的第一枚“金牌”。在这位被国外众多媒体称为“15年来第一位世界音乐天才”的辉煌成就背后,有着耐人寻味的成长历程。
李云迪1982年出生于四川重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境并不富裕。4岁起在爱好音乐的母亲鼓励下开始学习手风琴。1989年,李云迪7岁时,家里硬是借钱为他买了第一架钢琴,重庆市少年宫的吴勇老师成了他的钢琴启蒙者。李云迪良好的音乐天赋很快引起了吴勇老师的注意。当吴老师发现李云迪的学习能力和进步速度远远超出了自己教学的能力时,立刻向云迪的母亲张小鲁推荐了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在但昭义的门下,李云迪接受了严格且系统化的专业训练,演奏水平突飞猛进。
1995年,李云迪在斯特拉文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得了少年组第三名。深圳艺校的李祖德校长在听到李云迪演奏之后,立刻“盯”上了他。为了引进人才,深圳艺校破格接纳了年过55岁的但教授,免去了李云迪所有学费,并在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不仅迁入其全家,更表示可以负担李云迪参加所有国际比赛的全部费用,力争为其创造最好的发展条件。
回顾李云迪音乐之路的最初几年,不难发现他的确有几分幸运:很偶然走进音乐,在恰当的时机转学钢琴,遇到最好的老师,学琴4年便获得参加全国比赛的机会,13岁参加国际大赛。在决定命运的重大转折上,他都如有神助般地做出最正确的判断,跟随恩师但昭义南下深圳应该说是他最成功的抉择之一。
广东以其固有的务实作风为天才成长提供了充沛的阳光和良好的空间,李云迪很快就适应了深圳,在给重庆好朋友的信中,他写道:我由衷地喜欢深圳,这里纯净蔚蓝的天空总是给予我无尽的艺术灵感。
对李云迪而言,但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像施肥一样让他的音乐得到自由的发展空间,每一堂课下来,他几乎都能挖掘出对音乐作品新的理解和感受。他对钢琴的驾驭越来越游刃有余,在钢琴演奏方面的发展表现出十分全面的可塑性,在广阔与纵深方面取得了令人惊讶的平衡,而他的弹奏都能得到但老师的肯定。
18岁成为肖邦钢琴比赛金奖得主
2000年1月24日,李云迪由国家文化部选派,赴波兰华沙参加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这届大赛于10月4日至19日在华沙举行,通过录音带申请参赛的有256人,经过预审获得参赛资格的有98名,分别来自意大利、德国、白俄罗斯、美国、阿根廷、日本等23个国家,所有参赛者均有获奖背景,李云迪又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第一轮初赛为期5天,要求每位选手进行约25分钟的演奏。10月9日,李云迪终于在肖邦大赛中亮相,弹奏的曲目是《A小调半音阶练习曲》。他对每一个音符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像传达神谕一般不敢有丝毫的疏漏,演奏犹如水银泻地,让每一个音都提炼出诗化的色彩。最终,李云迪被认为是初赛表现最出色的选手。
第二轮10月11日至14日分4天进行,被称为“钢琴界大祭司”的阿格里奇此时加入了评审团,她的出现引起了轰动,这位以严苛出名的评委让人们更加确信了比赛的含金量。第二轮比赛他演奏了谐谑曲、摇篮曲、圆舞曲以及大波兰舞曲。
三轮比赛下来,李云迪的积分排到了第一,他和曾是同门师姐的陈萨以及来自阿根廷的弗利特、俄罗斯的科布尔、日本的佐藤三日、意大利的诺泽进入了决赛,刷新了40年来我国选手无缘入围的历史。激动人心的决赛在10月18日、19日两天举行。李云迪最后一个出场,他选择的曲目是肖邦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凌晨1点,按惯例由评委会主席宣布比赛结果,而这个结果显然最无悬念,没等宣布第一名,获得大赛第三名的俄罗斯选手已经把李云迪高高举了起来,所有人都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为他们心目中企盼了15年的“肖邦”庆祝――李云迪以他精湛的演奏夺得第14届肖邦钢琴比赛金奖,成为开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一夜之间,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李云迪身上,少年一战成名。
母爱成就了钢琴王子
知道李云迪的人都晓得,在这位被誉为“中国钢琴王子”的年轻人后面,有一位平凡的母亲――张小鲁。
李云迪1岁时,张小鲁发现小家伙喜欢音乐,爱唱歌。当时张小鲁自己在企业做技术工作,丈夫在部队服役,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十分宽裕。但为了儿子那份喜欢音乐的天性,在他4岁生日这天,张小鲁用数十元钱买了一架小型手风琴。从此,李云迪与琴结下不解之缘。
李云迪学琴的少年宫距家有2个多小时车程,而每次上琴课都有两个大人陪同,不是妈妈和奶奶,就是妈妈和姑姑,或者是妈妈和其他什么人。一路上,张小鲁不是背手风琴,就是背小云迪。尽管很累,但张小鲁乐此不疲。
慢慢地,小云迪的音乐天分开始显露出来。当家里有条件买钢琴后,6岁的小云迪正式学习钢琴。为了让儿子准时学琴,妈妈每天总是提前10分钟先坐到琴旁,一直陪儿子到练习结束。1994年时,11岁的李云迪要考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张小鲁请了长假,陪儿子从重庆来到成都。
从李云迪学习音乐伊始,张小鲁始终陪伴左右,陪他一起上课,一起练琴,然后决定他应该怎么做。直到儿子成为钢琴家,母亲的钢琴教育也达到了授课水平。事实上早在李云迪入读深圳艺术学校时,张小鲁就被聘为钢琴班的辅导员,带着四、五个学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从一个不知道钢琴有多少琴键的人,成为精通钢琴理论知识的专家。没有哪位钢琴家的母亲像张小鲁那样赋予母爱特殊的定义。她非常喜欢舞蹈和音乐,是那种毫无目的、单纯的喜欢,当初让儿子学习音乐,多少也是对过去舞蹈生涯的一种缅怀,儿子圆了她年轻时的一个梦。应该说母亲是他钢琴生涯中最重要的人物。
激流勇退去迎接更大的辉煌
华沙肖邦钢琴大赛后,李云迪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当年还同时获得了波兰舞曲最佳演奏奖,成为开赛73年来最年轻的首奖得主。正当人们认为这位肖邦大赛金奖新贵即将开始密集的演奏生涯时,李云迪却逐渐淡出了中国观众的视野。他选择了留学德国汉诺威戏剧音乐学院,师从欧洲极具声望的以色列钢琴教育家阿里・瓦迪。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是在欧美音乐界非常知名的一所艺术大学,它的键盘专业在世界上几乎无人能出其右,钢琴专业里面有四、五位世界著名的大师,其中就包括李云迪的老师阿里・瓦迪。
在谈到他当年的选择时,李云迪说:“在我还没有参加肖邦钢琴比赛之前,我就已经决定了要去德国汉诺威戏剧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在获奖之后,我更加坚定了到德国学习的信心。”
德国浓郁的音乐文化和肥沃的音乐土壤为他汲取到新的灵感。阿里老师这样评介他的学生:“李在舞台上就像个王子,他有非常灵敏的听力,他并不仅仅是制造音乐,他知道怎样用自己的方法发出最好的声音。”李云迪在德国也收获良多,他说:“德国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在这里我亲身感受到这里的风土人情,让我更多的了解西方音乐的真谛。这就是我这几年最大的收获。”
对邓辉的采访约在酒店里,9月的午后。
进门便看到这个娇小的女人,紫色衬衫上繁复的花边被隐藏在黑色套裙里面,说话的声音很柔,很轻,声调不高但很清晰,配上精致的妆容,很容易吸引别人的眼球。
“如果不是已经知道,我会以为你是这个酒店的市场总监,而不是财务总监。”邓辉会意地笑了,事实上,她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
关键词:好玩
邓辉是学会计出身,1991年毕业后,先后在联合利华、友邦保险、香格里拉酒店等公司工作,2004年进入万豪集团。以酒店管理为专业的万豪集团在进入中国这个高速发展的市场后,业务迅速扩张,不断有新的酒店开业,邓辉被前后派往天津、上海、沈阳、北京等地,4年辗转4个城市,和公司一起成长。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里,财务是一项非常枯燥的工作,堆积如山的报表,海一样的数字,还有冗长而拗口的公式,不过,如果你去听邓辉讲解的财务报告,就是另外一回事。
在天津万丽泰达酒店员工大会上,她把新开业的酒店比作初生的婴儿,把入住率比做婴儿的身高,把平均房价比作婴儿的体重,把其他数项对应到婴儿的不同发育指标上。当你明白如何用身高体重衡量这个婴儿的发育情况,你就对酒店的经营现状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她还曾经在上海 JW万豪酒店的经理会议中,把总经理和几个部门总监的大头像贴到玩游戏用的拍子上,将酒店的一些经营业绩指标编成抢答题,不同的选择答案对应不同的头像,抢答时只需要举起相应那个头像拍子就好了。当正确答案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候,大家发现那是总经理或某个总监的脑袋,而下面却是驰骋在球场的某著名球星的身体――那正是世界杯如火如荼的时候。
还有一次,她在做财务简报过程中,为了活跃气氛,将一个穿着比基尼、摆着S型POSE的大猩猩比作驻店经理假想的女朋友,将大家逗得前仰后合。
在万豪工作这几年,邓辉尤其喜欢万豪这种鼓励创意、不断创新的文化。那些在走路、坐车甚至沐浴时不经意涌现的灵感,都成为她工作中化枯燥为趣味的源泉和素材。
“不管做什么,只要你愿意动脑筋,跳出固有的框框,就能把它做得很有意思,很好玩。”
关键词:享受
邓辉每天的工作主要分三大部分: 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开会,包括每天的例会、每周的销售策略会、每月的营运会、采购会、信贷会、业主会等; 三分之一用来审批各种费用报销,以及采购申请、合同内容条款的核准; 三分之一用来应付纷至杳来的邮件和电话,以及各种文件和财务报表,并与各部门去协调沟通。这一切邓辉之所以能够处理得得心应手,除了得益于她取得CPA和ACCA的雄厚专业根基,以及十几年的财务管理经验外,最大的诀窍就是“放权”。她还经常激励各部门经理和主管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实践和锻炼机会, 让员工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自己也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轻松自如。
8小时之外,邓辉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逛街、健身、看书、参加英文的演讲沙龙……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看电影。“以前很喜欢看小说,但现在不可能拿出那么多时间去一本一本地读,有时会买些散文杂文之类的书。电影不一样,两个小时,可能包涵很多内容。好的电影是融合了音乐、文学、摄影、绘画及表演的艺术。我特别喜欢20世纪80、90年代的欧美文艺片,最疯狂的时候每天看一部,周末看得更多些。”
她喜欢《飘》,喜欢郝思嘉,“无论在任何时候,她都保持着积极的心态,都能看到希望。”这让记者不由揣度,她是否也是一个郝思嘉式坚强而不失柔韧、现实却又浪漫的女人。
这个疑问在后来的交谈中,不断被肯定。
关键词:亲情
邓辉的家在沈阳,那里有她的父母,有一直支持和照顾她的爱人,还有正在读初中的儿子。
丈夫大她6岁,她刚毕业没多久就成为他的妻子。曾经她非常依赖他,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北京,搬家的时候他都要跑来安排,来不了,也一定要嘱咐朋友来帮忙。渐渐地,在异地的时间越久,她也越来越独立。做销售的丈夫常常要借着出差的机会,天南海北地与她相聚。
儿子更是她的宝贝。和所有女人一样,谈到孩子的邓辉,言语里洋溢着快乐和自豪。她得意地说,儿子很懂事,学是名列前茅,而且母子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身处两地而淡漠。每次回家,感性的儿子总会给她一些惊喜。“我儿子是双鱼座的,小小年纪,已是煽情高手,他会用一件特别的礼物,一个出其不意的欢迎仪式, 或者一首稚嫩的小诗,让你感动得流泪。那时候,每次离开沈阳,他都会趴在窗台上,喊‘妈妈,再见!’喊很多遍很多遍。”
在儿子眼睛里,邓辉是一个很特别的妈妈,她不像一个长辈,更像一个知心朋友――毕竟,能够坦诚自然地与青春期的儿子交流早恋,讨论如何讨女孩子喜欢的妈妈是不多见的。
情景一:深夜,俄罗斯远东寂静而近乎荒凉的郊外公路上,一辆中巴匀速而轻盈地行驶着。司机是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专心致志、尽心尽责地沿着路面上画出的区分线认真地开着车。车子开到一个路口,没有交通警,没有红绿灯,也没有任何其他车辆通过,然而,小伙子仍然准确地把车“摁”在停车线以内,左右两边望过之后,再重新把汽车开动起来。
五六岁大的孩子是我们认为最淘气的年龄,然而,国外许多孩子只要父母一声吩咐,他们就会乖乖地蹲在商场一角,耐心地等候父母排队购物,很少出现孩子自己在商场里乱跑乱闹,以至于父母一边排队,一边大呼小叫招呼孩子的现象。
情景二:有一位铁路道叉工,大概是英国人吧,在一次去搬道叉时,他的儿子正在一条铁轨上玩耍,恰巧这个时候,那条铁轨上驶过来一列火车,他的儿子由于贪玩丝毫没有发现,生命垂危。如果道叉工返回来救儿子,就来不及去搬道叉,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只见道叉工朝着儿子一声大喊:“卧倒!”儿子听到父亲的命令,一下子趴倒在两条铁轨中间,火车隆隆驶过,儿子安然无恙。而道叉工也完成了搬道叉的使命。
情景三:凡是到欧美国家去过,并深入接触到他们的家庭和孩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无论多么善良和慈爱的父母,在孩子们面前也都保持着绝对的权威,因为只要他们轻轻一声“no”,不管孩子们有多不满,也不会违抗……
当然,外国人并不都那么守规矩。可是,不管是在国外切身感受,还是从影视传媒中看到的和听到的,许多欧美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现出令行禁止,亲疏有度,颇让我们叹羡不已。感慨之余,想到我们中国的一些孩子,难道他们天生都是淘气包?尽管中国的父母们费尽心机,还是难以把他们教育到令行禁止的程度。这里面的奥妙在哪儿呢?难道培养出“听话”的“好孩子”就那么难吗?
不错,欧美一些国家开展教育比我们早,他们在教育上的经验比我们丰富,还有欧美人曾经大多崇尚英国人的“绅士风度”……
但是,难道我们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我们的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责任心与关切之心都不能派上用场?我们的父母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做到令行禁止,除了一些我们暂时还不能改变的问题之外,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多下功夫。
小猫小狗教育观――权威与亲情
时下流行养宠物,一时间小猫小狗身价倍增,有的竟享受到超乎人类所应享有的待遇,可见有的人跟动物的关系已经亲密到超过爱我们人类自己,宠爱到主人放下权威的架子,任由它们太岁头上动土。宠物的主人极尽所能去宠爱他们饲养的动物,这样做似乎不会留下什么后患,起码狗儿们、猫儿们长大后一般不会杀人放火。因此有人说,对宠物可以任意宠爱,可是对孩子则不能。因为孩子成人后要面对社会,需要自立成人,而宠物不需要,之所以被叫做“宠物”,是因为它们可以被主人宠爱一生,直到老死,也自有主人给它“养老送终”。
其实,即便是宠物,也有受教育和被限制的必要,因为起码它应该懂得在哪儿拉屎,在哪儿撒尿,或者它要在户外散步,就必须知道维护社会治安,不要无端打扰邻居们等等。宠物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程度,其实正是主人的真实写照。因此,聪明的主人们都在宠物小的时候,不失时机地给宠物施以教育,训练它们的行为准则。
所以应该说:就连宠物都必须接受教育,令行禁止,何况是人呢!
父母无疑是跟孩子最亲密的人,做父母的没有一个不爱他们的孩子,千方百计给孩子们安排好衣食住行,让孩子享受到最好的照顾,他们得到的回报,就是孩子的欢笑和对父母的依恋。看着孩子高兴得撒欢或在父母面前撒娇,做父母的再苦再累,心里都是甜蜜蜜的。对于父母的这片柔情,聪明的孩子们自然心知肚明,他们会充分利用你的母爱父爱,来千方百计实现他们想达到的一切目的。
于是,矛盾来了。孩子的要求是无止境的,作为父母,必须经常下达“不”这样的命令。被禁止的孩子自然不满意,他们采取哭、闹、叫喊,甚至躺倒在地撒泼打滚,总之,他们会运用一切手段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胁迫父母收起权威的面孔。
作为父母,此时往往陷入两难之中:同意他们的无理要求,当然是荒唐的,而且对保持父母的权威不利,因为你只要有一次通融,有一次优柔寡断,有一次朝令夕改,那么你的权威性立刻就打了折扣;而坚持最初的命令,孩子没完没了地闹个不停,做父母的又不胜其烦,同时更不忍心看到孩子那万般痛苦的样子。因此,你妥协了,你让孩子在被禁止之后,重新获得允许,于是他们了解到,父母的命令原来是可以用其他形式来改变的。所以,你的命令再也没有权威性了。
试想,这样下去,如果遇到真有必要严格禁止的事情时,那将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啊:父母和孩子在抗争,而且抗争的频率越来越高,抗争的激烈程度也越来越升级,终于,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你在他眼里失去的将不仅仅是权威,而是尊严。
为防止这样的现象出现,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不伤害孩子跟父母的情感,同时又能够保持权威性呢?我们不妨从孩子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着手探讨。
亮亮妈妈头疼的问题
亮亮妈妈跟2岁的亮亮在某天早晨的情景:
“妈妈,我要自己吃。”
“不行。”
“为什么?”
“上托儿所快到点儿了,我们得快点儿吃完。”
“我要自己吃!”
“你自己吃会弄脏衣服,你这身衣服是我刚刚洗好的,弄脏了怎么上托儿所呢?”
“那我就不吃了!”
“不行!不吃早点怎么行?会影响发育的。”
“那,我能带小熊上托儿所吗?”
“不能。你们托儿所那么多玩具,足够你玩儿的。”
“不让带小熊,那我就不穿这件衣服了。”
“不行,再不走就晚了!”
结果,亮亮妈妈没有答应亮亮任何条件,匆匆忙忙连拉带拽地把孩子送进托儿所。可想而知,亮亮一整天情绪都不会好,因为他希望得到的愿望一个也没有实现,哪怕是一个许诺,哪怕是一点点心理平衡。
这样处理问题的结果,其优势有三:第一,孩子基本吃饱;第二,孩子衣服保持整洁;第三,按时到达托儿所。但是,其不利的因素却比较多:第一,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情绪受到影响;第二,扩大了逆反心理;第三,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儿童成人后的人格障碍;第四,伤害亲情,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母亲不近情理,这样的妈妈虽然还够不上坏妈妈,但也绝不是好妈妈;第五,母亲过量使用权威,容易造成孩子鄙视甚至反抗权威,也就是促使孩子朝着难以“调教”的方向发展。
可见,亮亮妈妈这样处理孩子的问题,显然弊大于利。起码这样是不可能培养孩子令行禁止的。
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就在于亮亮妈妈把亮亮的所有要求都简单地否定了,也就是说,亮亮没有得到任何心理需求的满足。而由于时间等条件限制,亮亮妈妈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绪感受,更没有及时地把孩子的不满情绪转移到其他较为容易找到自由和满足的方面,以缓解其不良情绪,设法让孩子得到满足。特别是当孩子到了第一反抗期,独立意识很强,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自然人,他们有了自己的主张,但是如果遇到的限制过多,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没有自由度,内心就会产生压力。这种压力不断积聚,或早或晚,都要产生新的问题。亮亮妈妈如果稍微体谅一些孩子的想法,就能知道,亮亮只不过是在寻找哪怕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主张得到实现,孩子在服从父母命令的同时,也想能够做些自己主张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们自己的独立要求。然而,亮亮妈妈没有这样做。
要想让孩子“听话”,做到令行禁止,那么亮亮妈妈在上面的情景下,应该适当放宽对亮亮的限制,比如亮亮要求自己吃饭,这无论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上,还是从培养孩子适应能力上,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时,还能让孩子得到一种获得自的满足感。当孩子得到这样的允许之后,后面许多条件一般都可以避免了,这样一来,母子之间的争执少了,而且更加适合孩子的个性发展。唯一不利的方面,很可能就是弄脏衣服,但是比起其他问题来,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使没有可以答应的条件,也完全可以由父母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供孩子选择,来平衡孩子心理上的主张欲求。因此,做父母的应该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妥协。这种妥协不是纵容,而是让孩子得到一种心理需求的满足。只有在满足了一定的心理需求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让孩子做到“听话”的程度。
然而,是不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能够做到令行禁止了呢?不然,因为满足心理需求仅仅是令行禁止的前提条件之一。
放宽孩子的自
具体来讲,对于1岁半以后的孩子,一般做父母的都可以同意孩子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孩子有兴趣,只要是孩子能够做、应该做、做起来安全的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做决定。大多数不听话的孩子,由于经常发生“战事”,所以跟父母的关系都比较紧张。仔细调查发现,其父母大多对孩子管教得过多、过滥,无原则性,他们经常无谓地禁止孩子这个、那个,而换一个时空,则又是另一番模样,让孩子无所适从,或摸不着规律。只要把这些常见问题梳理一下,那么他们跟孩子的关系就会大有改观。
比如自已进食。孩子想要自己进食的时候,就由他自行尝试,只要为他系上围兜即可。父母应该为孩子准备好安全、舒适的餐椅和餐具。在孩子进食中,合理地控制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并注意食物的温度。孩子在练习自己吃饭时常常会弄得满脸、满身甚至满地都是,这是很正常的,不要因此而责怪他们,剥夺他们学习的机会。
在选择衣服问题上,只要气候适合就随孩子的心意。父母可以预先把孩子应季的衣服放置于一个固定地方,让孩子所能够找到的衣服都是在你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的,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有关衣服选择的争执。在这范围之内,所穿衣服的颜色、款式等等,也都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再比如,在家里给孩子保留一个独处的地方。当孩子心情不好或情绪不佳时,有选择独处的自,这段时间暂时不要去打扰他。
关于游戏的选择,应该让孩子有更多自己决定的权利。在哪个地方玩玩具,以不妨碍他人为原则,在这段时间这个地方是属于他的游戏区,父母不要去干扰他。很多情况下,孩子由于在外面做游戏而弄脏,甚至弄破衣服,父母见了则大发雷霆,这样不好,要知道,孩子并非有意弄脏弄坏衣服,往往是因为游戏需要,或者他们的活动远比衣服本身更重要。
还有,孩子拥有哭的权力。跟成人不一样,当孩子受到挫折或伤害时,让他尽情地发泄是完全正常的。孩子享有哭的权力,此时不要给他言语或肢体上的回应,如果需要,可以稍稍安抚一下,等孩子停止哭泣后,再与他讨论:“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自己体验挫折,学会化解不愉快的心情,而不是靠父母或外界来干预。反之,如果父母过分干预孩子的哭,效果之一是容易产生父母跟孩子的感情疏远,甚至让孩子对父母不信任;效果之二是剥夺了孩子体验和学习的机会。
另一种情况是可以容忍的,那就是孩子的“恋物情结”。孩子对某种物品(如布娃娃、毛巾等)情有独钟时,无论走到哪都要带着它,一旦没了它,孩子的情绪便焦躁不安。这种现象在一些孩子身上是常见的。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恋物情结”会自然消退。所以做家长的没有必要强求孩子改掉这个习惯。
很多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头疼孩子的午睡问题。大部分家长(或幼儿园)在午饭后都会安排孩子午睡,可是有的孩子就不愿意午睡,他们要不就是没有玩够,要不就是不习惯在幼儿园里睡觉的生活,不管怎样,父母和老师在安抚之后仍不奏效的情况下,都不要强迫孩子躺在床上。可以让他呆在房间里,以不干扰别人为原则。
总之,做父母的可以列出一系列可以放宽的条款来把握,让孩子自己去感受独立。
多些“可以”少些“不”
终于谈到了“禁止”,却又是多些可以少些不。如何处理好“可以”和“不”的关系呢?就大的方面来说,应该本着这样的原则:第一,“可以”要远远多于“不”;第二,说“不”的时候要坚决;第三,既然说了“不”,则没有真正有说服力的理由,则不改变;第四,说“不”的时候,脸上仍然带着笑容;第五,禁止之后,如果有必要,则应该适当转移孩子注意力,帮助孩子淡化和消除劣性情绪。这里说多些“可以”,并不是对孩子的大多数要求都无条件答应下来,其实这只是成人的一个小策略,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直接答应孩子的,比如说,孩子在玩过玩具之后,没有收拾起玩乱的玩具就又要缠着妈妈去做别的游戏,为了让孩子学会整洁和处理事务的方法,你在说出“可以”之后,和颜悦色地提出在做其他游戏之前,先把玩具收拾整齐。之所以首先答应下来,是让孩子感觉到在父母那里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鼓励和温馨的交流,这一点非常重要。尽管最终是让孩子在按照父母的要求做好,但是,我们采取一种迂回战术,让孩子在相对愉快的心情下接受条件。
至于能够说“可以”,也能够说“不”的时候,建议父母们,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尽可能说“可以”,因为你说的“可以”越多,当你说一句“不”的时候就越管用。另外,对于比较小的孩子,也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代替说“不”。
禁止也是一门艺术
禁止的目的无非是让孩子遵守规则。按照上面说的,只有在充分宣泄之后,才有可能遵守。所有以上这些,都说明作为人的雏型―――孩子,他们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决定了这样一个规律:要想有中规中矩的言行,必须让他们得到一定量的愉快渲泄;要想让孩子在成人世界令行禁止,就一定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自由与约束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特别是如何处理好说“不”的方式,是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一门艺术。
即便是在充分宣泄和适当宽松的原则下,禁止的事项中也应该让孩子有一定的选择权。你可以让孩子在不太重要的事情上作决定和选择,这样会缓解矛盾,也让孩子降低被禁止的劣性情绪体验。让他们在选择的同时,还体验到责任。比如,孩子要求到马路上去滑轮滑,你要对他说“不”,但是,你换一种方式说:“你可以在前院玩(自),但是不可以跑到马路上(责任)。如果你到马路上去了,那么你只能呆在家里(惩罚)。”倘若他真的跑到马路上,就可对他说:“我刚刚说可以到马路上玩吗?……今天你连在前院里跟小朋友玩都不行了……你只能一个人在屋子里玩。”这样,让孩子感觉到权与责的关系。
不要跟孩子“恋战”
现实中,当一些孩子被父母禁止做某些事之后,难免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他们发牢骚、哭闹或捶胸顿足。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起码是应有的宣泄。作为家长,在禁止孩子之后,应该适当允许孩子有这种宣泄。否则,试想一下:一方面自己喜好的活动被家长禁止,另一方面,又不允许孩子宣泄不良情绪,在这样的高压之下,孩子对禁止命令的感受就会逆反,于是便找机会反抗。所以,有的家庭长期形成高压-反抗-再高压-再反抗……,如此下去,不但形成恶性循环,而且还会使矛盾逐渐升级,以至于时间一长,父母的禁止命令逐渐失去作用。
在父母对某些关键问题上说“不”之后,要注意,不要陷入与孩子无休止的争论当中。孩子在坏情绪下,难免说出一些不负责任的或不着边际的话来,如果父母把这些都认真起来,无疑是把自己降低到孩子的水平,反而对父母的权威有害。
最主要的是,在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不仅仅是限制孩子现在的行为本身,而是同时要通过这样的限制,让孩子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什么事情上是被禁止的。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就自动“免开尊口”了。然而,如果父母跟孩子在枝节问题上无休止地争论下去,则会喧宾夺主,对孩子认识事物,培养优秀素质不利。
再有,有的父母下达了禁止命令之后,在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苦苦央求下,变得心软下来,于是朝令夕改,让孩子的“无理”要求得逞。要知道,这样做的害处很大,因为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一次许可,而是一个暗示:即你想要得到什么,尽管是无理要求,只要你耍赖争取,还是可以得到的。
最后的绝招:“1-2-3!”
6岁的琪琪问妈妈:“我吃完饭了,可以出去玩吗?”
“可以,宝贝儿。但是,你得先把家庭作业做完!”妈妈说。
“我回来后就做作业!睡觉以前我一定把作业写完。”
“琪琪,你昨晚也是这么说的,结果怎么样?你根本没写完,对不对?”
“可是,小刚在楼下等我呢,妈妈,求您了,我就这一次!”他继续跟妈妈对付。
“听话,先把功课做完,再出去玩。其实只要你认真,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可以做完了。”
“真是烦人!”琪琪已经非常恼火。“为什么不能先玩儿?偏要先做该死的作业!”
“好啦,听着,我要数123了,1!”“哼,真气人!”琪琪愤怒地发着牢骚。
“2!”
“好啦好啦!”琪琪只好悻悻地去做家庭作业了。
有时候,做父母的已经被孩子逼到角落,再没有退路,也就是说,该宽松的已经宽松,该放手给孩子自由选择权利的也已经给过,而且温情和爱都已经失去作用,于是,父母们不得不拿出最后的绝招,那就是对孩子数“1-2-3!”
“魔法1―2―3”的发明者托马斯・费兰博士是美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他曾经在全美国推行这套教育孩子的办法,对于提出无理要求的孩子行之有效。这样强制孩子遵守是在没有其他办法时,采取的果断措施,省得拖泥带水,让孩子从父母身上找到漏洞,借机继续对父母软磨硬泡。
琪琪的妈妈做得很好,她果断地拒绝孩子的要求,同时,她没有像某些家长那样,执著地与孩子争论个没完。
对于做作业这种事,关系到培养孩子未来做事效率和风格的大问题,因此要培养他们认真对待和雷厉风行的好作风。所以,在这样的问题上,要坚定不移地对孩子说“不”。而且她非常及时地采用了绝招,及时阻止了一场无休止的争论,在父母的情绪没有变坏的时候,以非常平和的坚定来禁止孩子,同时这也防止孩子的坏情绪继续发展下去,让他及时“痛定思痛”,转而完成他该做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会千方百计跟父母周旋,以便达到他们没完没了的目的。不管你给多少自由或自,他们仍然不能满足。另外,孩子不知道哪些是允许的,而哪些是应该严格遵守的,所以,禁止是必须的,是让孩子学习成人社会的规范。
奖励为主与合理惩罚是配套方法
5岁的丽丽缺少时间概念,早上去幼儿园经常迟到,因为她穿衣服慢吞吞的。对于这样的情况,做父母的可以采取奖励为主的原则,比如在丽丽能够准时7点半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应该及时给孩子以适当的奖励,比如允许她吃一块糖等等。
但是,在丽丽出现穿衣、洗漱磨蹭,不能及时出发的时候,丽丽的父母不要用斥责或帮忙来督促孩子,而是采用“违者受罚”的方式―――明确告诉孩子,如果再次不能在7点半以前出门,那她晚上就得提早半个小时上床。这样的结果是负面的,因为丽丽最讨厌晚上提早上床。但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让孩子明白,她犯了错误,必须得到惩罚。事实上,这样的惩罚没有什么害处,因为这样第二天早上她才有精神准时上学。这是必须的。在孩童时代常常使用自行负责和违者受罚的方式管教他们,对于培养他们令行禁止的素质有利。
让孩子晓得生活是有很多界限的,这是父母的一种职责。父母需要为孩子架构环境,在这环境里,孩子不准做那些他无法控制的事情。在孩子未上学之前就为他设限,等于是为他一生的自制力奠下根基。
在禁止孩子的同时,注意自己的态度
赶紧冲上前扶起哇哇直哭的孩子,还是平静地对孩子说:“宝宝不哭,不痛的,自己站起来”?
不扶,是为了让孩子坚强,而扶的却是爱。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羊群效应”,那就是从众,放弃自己的想法去“随大流”。大约10年前,一些从国外回来的妈妈感慨:欧美、日本的妈妈们从来都是鼓励摔倒的孩子自己站起来,相比之下中国的妈妈们太宠孩子了,孩子一摔倒就立即去扶,这样如何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如何让孩子学会成长?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们开始主张“不扶”,而那些抱起孩子的妈妈会“很不好意思”,甚至会自责“心太软”。
某育儿网站曾做过一项小调查:孩子摔跤了,扶还是不扶?有超过80%的妈妈不无骄傲地回答:“不扶。”当时看到妈妈们的回答,我不免得意,因为我也属于坚持“不扶主义”的一员。
14个月的儿子小易替努力挣脱大人的手,摇摇摆摆地开始独自行走之后,我便时不时地提醒自己,他摔跤的时候,一定要遏制住扶他抱他的冲动。所以,当我看到婆婆心急火燎地冲上前,一把抱起摔倒在地的小易替,甚至随即踩一脚地面或者用手拍拍绊倒易替的东西,嚷嚷道“打你,打你,谁叫你让宝宝摔痛了”时,我几乎要晕倒。
在我的干预下,婆婆终于收回了拍打“替罪羔羊”的行为,我也因此大大松了一口气,暗暗庆幸:还好孩子主要由我带,婆婆只起辅助作用,否则,按照她的做法,如何培养孩子负责任有担当的个性!
可是,一个朋友却告诉我,小时候妈妈在他摔跤的时候拍拍地面,他常常会因此破涕而笑,一则觉得妈妈的动作有意思,二则有了心理安慰,摔得再痛也不觉得了。这个朋友现在是一家大企业的老总,聪明、乐观,是朋友圈中公认的热心肠,他的有担当也自然不在话下。
或许他不过是一个特例吧,我对自己说,摔倒了当然不可以教孩子怪别人。但我也不由地问自己,对婆婆的教育方式我是不是有些反应过度了?还有,孩子摔跤了我坚持不扶、不安慰是不是也有点过头了?
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大为触动。那天傍晚,我和小易替一起玩刚买回来的积木,积木撒了一地,而小易替又兴奋极了,来来去去走个不停,因为担心他会踩到圆溜溜的积木滑倒,我很紧张地盯着他,不料自己脚下一滑,“啪嗒”一声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真的好痛!我不由地了一声。小易替见我摔倒,愣了一下,然后晃悠悠地走上前来,抓住我的手往他胸前拉,嘴里还“嗯、嗯”地用力――他要拉我起来呢。
我龇牙咧嘴地站了起来,然后苦着脸对他说:“妈妈痛,帮妈妈摸摸。”他立即伸出小手,在我的手上擦来擦去的――这比任何良药都有效,顿时,我感觉无比的欣慰和甜蜜。
在大人的世界里,我们摔一跤有轻有重,轻的,完全可以自己站起身来,拍拍尘土,继续往前走;摔重了,也会很痛,会很希望有人能伸出手来搀扶一把。但是,在孩子摔倒的时候,我这个做妈妈的却不分轻重,不管他是否摔痛了,一味要求他自己爬起来,他明明痛得眼泪汪汪,我却板着脸对他说教:“不痛啊,我们要做坚强的男子汉,不要哭。”是不是过于无动于衷和冷酷了呢?
1岁半的儿子,用他下意识的行为给我上了一课!
小易替再摔跤的时候,我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区别对待。当他摔倒在地,若无其事地左看看右看看,或者只是简短地、撒娇式地干嚎几声,我会蹲下身子,微笑着对他说:“嗨,你可以爬起来,妈妈和你继续玩。”但是,倘若他放声哭起来,哭声急促、尖锐、音量很高,并伴随着眼泪,则表明他确实摔痛了。我会上前将他抱起,然后轻轻地拍拍他的后背,安慰他:“宝宝,很痛是吧?不要紧的,妈妈给你摸摸,过一会儿就不痛了。”等他哭上半分钟,再用玩具或者饼干分散他的注意力,释放过情绪后,他很快就会忘了疼痛了。
不扶,是希望他坚强,学会哪里跌倒了哪里爬起来,知道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哪怕这些仅仅只是大人的美好愿望;而扶他,则是向他传达妈妈的爱和安慰。事实上,抱起摔痛的孩子,对于妈妈自身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安慰!
我的“区别对待”和温柔的搀扶,并没有让儿子变得娇气。如今正急着练习跑步的小易替,摔跤总是难免的,大多数时候,他会一声不吭地自己迅速爬起来,顺便还拍拍小手上的灰尘,有时候,也会哇哇直叫,然后举起手要我给他“摸摸”,这时候,我会竖起拇指夸他:“真棒!”
本刊提醒
如果摔跤只带来暂时性的疼痛,做妈妈的都可以大而化之,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则需要做一些特殊处理了――
瘀青肿块
切忌立即揉搓按摩。应在第一时间内,用冷水或冰块冷敷,可减轻肿胀。湿毛巾存放冰箱冷藏室冷藏一段时间取出冷敷,效果更佳。伤后48小时内,不可对瘀青疙瘩做热敷。1~2天后可在患处为宝宝轻轻按摩,促使血液循环加速,使肿胀消退。
伤口流血
首先是清洁。可用冷开水或稀释的消毒药水清洗伤口。如果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脏物,或受伤位置重要(如脸部),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接下来是止血。如果伤口较深较长,可以用纱布将伤口及周围包扎住(扎紧以止血)。如果伤口较小较浅,直接贴上创可贴,或不处理也可以。另外将伤口处抬高也有助于止血。
嘴里出现血迹时,应立即帮孩子清除嘴里的血液和杂物。细心察看伤口的位置,如果仅仅是嘴唇磕破,因为口腔黏膜的愈合能力很强,一般并无大碍;但如果是舌头咬破且血流不止,则需带孩子去医院,严重的需缝针。
骨折
我胆怯地上前问:他们挺……“活泼”的哈……
“活泼”妈不知道我有“国外”背景,略带骄傲地,笑眯眯地抄着手道:这就是现在流行的欧美自由教育啊,外国人就这样随便疯玩的,家长不能管。
我木鸡了!
话说,我生活在欧洲十几年,也是因为从事大众传媒电视新闻研究,略走过了欧洲几个国家,可是真没有见过在公共场所,小孩如此横行霸道、如此热火朝天、如此随意动别人的或者公共场所的设施――而父母却在旁边笑嘻嘻地赞赏。于是乎,我突然觉得:国人的育儿进入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公共场所不是你家,家里也有规则
欧洲育儿的理念里面:自己的,家庭的,公共的,这三个观念是分得非常清楚的。如果这东西属于你自己,你怎样都可以。但是,你也不要指望别人来给你收拾烂摊子。比如,在国外,连1岁不到的宝宝,把玩具造的满屋子都是,可以,但要上床睡觉,妈妈会指引他们自己把玩具收纳好,走路不稳?爬着也要收拾完。
而“家庭的”,就是属于家庭全体人的。你用了,就必须要物归原处!因为这才能方便其他人使用。写到此处,突然想起那些公共wc里面,怕沾到细菌,不按扭,不冲厕所的人,这些人在家里是怎么生活的呢?
而“公共的”呢?就是:没有经过别人允许,是绝对不能碰的。
以上三个“领域”,玩具自己收,厕所自己冲,公共场所自觉遵守规则等等,爹娘千万别跟保姆一样,边唠叨边为孩子代劳,边指责边代替孩子做该做的事。
孩子和大人是平等的不能只是口头上的
孩子绝对不是“皇帝”,更不是“残疾人”,他们既不用你们去替他们思考,也不用你们去替他们做事。比如刷碗,就算孩子刷得不干净,那是能力的问题,但如果家长不给孩子刷碗的机会,那就是不平等!
个人感觉,除了中国,其它很多国家的孩子都会从小学习做很多很多家务。哪怕是一个家庭就一个孩子。
这点要大赞日本幼教,日本幼教里面引导孩子正确做家务的部分是相当细腻的,日本的小朋友从小就知道:
玻璃奶瓶要平着放进水池,因为竖着可能会倒下来,碎掉;
倒垃圾的时候,如果有纸盒,要撕成小块放入垃圾桶,因为这样不占地方;
找不到垃圾桶,又迫不得已要丢掉东西,尽可能放在和自己的头一样高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大人不用弯腰就能帮自己扔掉。
我能写100条……
混血家庭教育孩子反而没有丁点儿妥协
我的朋友里混血孩子特别多,基本“苦恼”就是欧洲妈妈管孩子太严格了,公公婆婆都翻脸了。不夸张哦!
Cloe来自法国,婚前是法新社的记者,后来嫁给了中国人,生了一个混血宝宝卡卡,现在住青岛。我去她家吃饭,卡卡基本不可以在饭桌上面说话,要默默地吃。然后中国婆婆啊,我们啊,都在饭桌上面叽里呱啦,无奈,卡卡被他妈妈安排在一个窗台下面独立的桌子上自己开吃。
我看着这“可怜”的小身影,觉得中国家庭教育孩子,还真是需要再琢磨琢磨。本身我们大人自己是不是就有点太散漫了?!
琳达小朋友,爸爸北京人,妈妈莫斯科人。琳达从小吃饭就必须先喝汤,喝完一滴不剩,才能吃沙拉,吃得盘子干净了,才能吃主食,最后吃甜品。如果在桌子上到处乱夹,她妈妈决不允许!
只有在家里养成好教养,出门才不会变成到处乱作的熊孩子。
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应该是一个勤奋的人吧?”
这应该是一个对自我要求比较高的人,因为对于妈妈来说,要时刻保持向上的生机,即使是精致的妆容,也并不那么容易。
选择母婴行业有偶然也是必然
娄杨在德国学的专业是服装设计,所以说她现在做的工作多少有些转行的意思。
但细细聊下来,你会发现,这个专业带给她的浸润和提升并没有浪费。在上午拍摄的过程中,娄杨和chris的衣服都是自己搭配的,从款式到颜色。不得不说,很适合他们。
不仅如此,娄杨的这些专业素养,在遇到苏维妮这个品牌的时候,一下子爆发出来。
其实在看到这个品牌之前,很多妈妈可能想不到,宝宝的奶瓶也可以是蕾丝的,也可以有民族风和波普感,安抚奶嘴可以有这么多让人无法抗拒的颜色和款式。对此,娄杨说,这种种的时尚感和设计感,是在看到的第一眼就被她喜欢的。
当时,娄杨还没有宝宝,所以她觉得一个跟孩子有关系的东西能打动还没有孩子的自己,也一定能打动妈妈们,她始终认为,美是有共性的,无论是人还是物品。
显然,她的想法并不偏颇,对于现在的尤其是80后的妈妈来说,要孩子也要时尚,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
经过考虑和考察,2010年,她和先生决定在中国西班牙苏维妮,也很巧合,宝贝chris也凑热闹在这年出生。
娄杨说:哦,天哪,那真是超级忙碌纠结的一年。
想象得出,这句“天哪”从何而来,既要操心一个新品牌的运作,又要兼顾chris的喂养,仿佛是同时养了两个孩子孰轻孰重,舍谁弃谁呢?
娄杨最后的选择还是倾斜在了chris身上,她觉得,3岁前对于宝宝来说太重要,错过每一秒她都会后悔,所以她几乎是全职在家带孩子到了10个月。
很多时候,都是趁着chris睡午觉的时间她再去公司,与美编商讨海报的每个细节,考虑每个店面的设计亮点,然后再急匆匆赶回家,等待马上要醒的孩子。
对于女人,时间是个坏东西也是个好东西,娄杨周身散发出的气质,与做了妈妈有关,与她的事业有关,更与儿子有关。
接纳理解孩子不需要理由
让人印象深刻的另一个问题是:“觉得chris淘气吗?”
娄杨沉吟了很久,想了又想,回答说:“怎么说呢,好像不太好说。”那一瞬间,真有些怀疑,她真的了解孩子吗?
但接下来她说:“每个孩子都不同吧,所以真的没有拿他做过什么比较,淘气与否都是他,我都接纳。”
对于chris,娄杨不会强迫做他不喜欢的事情,给他空间,让他自由成长,任何突发奇想都会鼓励帮助他去尝试。
娄杨的妈妈心得
1、不要怕安抚奶嘴
在孩子临睡前、夜间醒来以及焦虑的时候,宝宝会特别容易哭闹,这时给他一个安抚奶嘴会大大缓解宝宝的焦虑。至于担心戒不掉的问题,只要父母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到了3岁左右,孩子会自然把安抚奶嘴戒掉。如果孩子的安全感不够,即使没有安抚奶嘴,孩子也会依恋别的物品。新的育儿产品只要用得恰当,就会给育儿帮助。
2、自己做辅食
10个月之前,都是严格按照儿科医生给出的建议给chris添加辅食,从泥到糊再到颗粒和块状,给他变换花样,各种允许的食材味道都给到他,现在chris的胃口很好,不挑食,长得也很健康。
3、男孩的衣服看重简约
给宝宝选择服饰的前提是,必须安全,所以一般还是买品牌比较多,但不是必须要贵。因为以后要去德国,所以比较偏欧美绅士风一点,喜欢稳重百搭的基本款,像Dolo和buberry的T恤,很简洁,但百搭又好穿。
有天晚上,chris突然指着墙壁上的床灯投影说:羊羊!娄杨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原来是一团貌似云朵的投影——1岁多的宝宝想象力真是超丰富呀!可以通过云朵图形联想到绵羊呢!受此启发,娄杨开始让他多接触图案和色彩,chris现在21个月,擅长填色和拼图游戏。
在娄杨的理解里,接纳和理解当然不是随便纵容。
孩子就仿佛一个精灵,用他敏感而准确的触角去触摸和试探身边每个人的底线,有一次,他故意把食物扔到地上,其实对于chris这种“挑衅”娄杨并不是不可容忍,但看到chris目光里的试探,娄杨还是批评了他。娄杨说,每当这种时刻,是她比较纠结的时候,怎么能让孩子知道她的态度,又不伤害孩子呢?
后来,通过看很多育儿杂志和书,她找到了方法——一定要具体指出孩子哪个地方做的不好,但在批评后还要告诉他:这样不好,下次要记得改。来抱抱。
也许就是这样宽容的妈妈,chris在拍片现场,仿佛一个小明星一样,引来众人围观,他却“气定神闲”。
对自己这个“作品”,娄杨也是毫不吝啬自己充满宠溺的眼光,每个做了妈妈的,应该都不嫌自己对孩子的爱多吧。
从中西的育儿差异中汲取营养
娄杨在德国留学四年,先生也是在留学时认识的,chris出生在德国。先生和chris都入了德国籍。chris一年在中国和德国大概往返三次。chris的奶奶也曾在西班牙学过幼儿教育。
这样的家庭,以及在娄杨带着chris往返中德的过程中,对于中西育儿方法的差异,感受颇深。
国外的妈妈貌似更强大,一个人能带几个孩子没有老人帮忙,也通常不会找保姆阿姨:
国外的妈妈更粗放,孩子摔了、倒了,仿佛没看到一样:
国外的妈妈也更注重自我,每年都会定期与丈夫创造一个单独的二人世界……
看到这些,娄杨觉得,如果能把国外的一些相对好的育儿方法用到自己和孩子身上,就太好了。所以,她坚持自己一个人把孩子带到10个月才逐渐把重心转移到工作上,这让孩子的安全感很强大:她尽量给孩子自己独立吃饭、独立玩和独立交朋友的权利,她认为这对培养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很关键:而且她会定期与先生出去看电影、休闲,孩子很重要,但处理好与伴侣的关系,才是稳定家庭的核心。
娄杨并没有一味觉得国外的就一定好,也没觉得国内的就一定不好所以无论是在对待chris还是在选择苏维妮产品的中国引入时,她都在考虑两个字:“适合”。
也许这种种的育儿方法,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检验,但从chris现在的状态来看,好动、好奇、活泼而有界限,有自己的选择权,并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长得也很健康甚至有些健壮。这应该是证明了娄杨在育儿上还是挺有一套的吧。
而且,娄杨真的很幸运,在她返回职场后,姥姥负责chris的饮食,奶奶负责教育,爸爸负责给chris树立一个高大的男性形象以及与chris玩游戏,而娄杨则把自己服装设计的专业发挥了一把,负责chris的衣物采购,每天早晨起来。chris看到娄杨摆在床头的衣服都说:“漂漂。”
一个家庭,“组织结构清晰”“分工明确”,再加上“涌动的爱”,不错吧。所以又很适时地抛出那个问了无数个职场妈妈的问题:“如果你有个重要的会议或者要是一个重要的客户,但家里突然电话打过来,说孩子生病了,你怎么办?”
娄杨想都没想:回去照顾孩子。她的理由是:无论是同事还是客户,都会理解一个妈妈的心情。每个妈妈对这个问题都会有不一样的选择,但娄杨还是把家庭放到了工作前面,这是她自己的平衡之道。
记得90多年前,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曾饱含感情地预言:“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罗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和米开朗基罗的活力。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现在看来,世界动画界最接近埃利・福尔梦想的,首推宫崎骏。他的每部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信息融合其中,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
2003年,美国《时代》杂志把宫崎骏选为20位“亚洲英雄”之一,称他成为日本动画的代名词。在日本,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就是高票房的保障,足以抗衡好莱坞与迪士尼。
现在,在这个凉风习习的秋天,动画大师在完成自己的最后一部动画电影《起风了》之后,真的向大家告别了。他的退隐意味着一个美好而伟大的动画时代的终结。
大师是这样炼成的
很多人都在好奇:宫崎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炼成的。相信宫崎骏的成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亲自动手忠于手绘
日本NHK电视台曾经制作过一部关于宫崎骏的纪录片《创作的秘密》,记录了宫崎骏创作《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的初期生活。当年,66岁的宫崎骏依旧坚持自己完成手绘画,他的手部握力比原来降了一半,使用的铅笔也从HB降到了更为柔软的5B。
在某种意义上,宫崎骏的成功,只是因为他一直坚持自我,坚持关于动画的梦想。当然,宫崎骏拥有很多,比如吉卜力工作室团队:深谙宣传之道的铃木敏夫,创作和管理才能同样出众的高勋,还有长期担任其影片音乐监制的久石让……但不得不承认,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念。
宫崎骏说过:“协商对我来说不是工作,对着桌子画画才是工作。”在CG(数码化)动画攻占全球的数字时代,宫崎骏一直忠于手绘。日本的动画行业,在技术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即使如此,2008年在创作《悬崖上的金鱼公主》时,宫崎骏仍用了17万幅手绘画来演绎影片中的人和物,其中80%的画面由他亲手绘制。
坚持自己的动画影视语言形式,这让人们每当想起宫崎骏的动画时,脑中都会闪过蓝天和棉花糖一样的白云、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还有那些纯真、美好又坚强的小女孩。宫崎骏宣布退休后,日本动画界一度认为,这可能意味着2D传统手绘动画时代的谢幕。
反对战争坚守美好
反战,是宫崎骏的作品和他本人一直坚守的母题。这与他幼年的经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945年7月12日,美军对日本发动攻击,宫崎一家的居住地―――东京宇都宫市被投下大约800吨的炸弹。就在死里逃生的宫崎一家准备驾车逃离时,宫崎骏看见邻居抱着小男孩,边跑边拍打车门呼救,但是车上已经挤满宫崎一家。就这样,年仅4岁的宫崎骏透过车窗,眼睁睁看着那对父子的身影渐渐落在车后……
战争带给宫崎骏的痛苦更多是在战争之后。贫穷而失掉自信的日本,总说“人类无可救药”的母亲,常常述说自己在中国杀人经过的叔伯,从不为自己生产战争武器和生产瑕疵产品产生罪恶感的父亲,这都让表面看起来开朗听话的宫崎骏成长为了一个内心纤细胆小的少年。尤其是在二战后期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他们一家却因与军方的合作而过上了温饱生活。再加上战后日本国内的反战情绪,这也让宫崎骏对战争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并不可避免地成长为了一名反战主义者。一直以来,包括《风之谷》《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以及新片《起风了》等作品,都是因为宫崎骏看到世界上有太多包括战争在内的不愉快而创作的。透过影片,他要大家看到希望,看到未来的世界仍然美好,值得继续生存和探索。
宫崎骏的反战不仅表现在他的作品里,同样体现在他的言行中。2003年,当《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奖时,宫崎骏拒绝去美国领奖,理由是“我不想去一个正在轰炸伊拉克的国家”。
情迷绿树万物有灵
在30岁的时候,第一次从欧洲回来的宫崎骏看到了中尾佐助的“照叶树林(常绿阔叶林)文化论”,这让他“真正明白了自己的出身”。于是,在宫崎骏的电影中,绿色总是画面的主色调,树则成为了反复出现的意象和精神的寄托。因为在他的心里,树最能象征这个复杂多样的世界:“树不只是树,一棵树上有许多寄生或共生的生物。人类、鸟、虫,或者细菌,各有各的时间观,却可以同时存在于一棵树上。”
在宫崎骏的心中,对树的尊敬之情正是来源于他推崇的“万物皆有灵”的思想。在宫崎骏的动画世界里,藏着无数的,甚至是浩瀚的生灵:《龙猫》中乡下大房子里生活着神出鬼没的灰尘精灵,《风之谷》里成群结队的恐怖王虫,《千与千寻》里不停搬运的煤炭球们……这些其实便是宫崎骏呈现给这个纷杂人类社会的最本真的世界观―――“万物皆有灵”。
宫崎骏不太喜欢被人称作环保主义者,他认为万物有灵不是为了人类着想,只是不想破坏自然。他在家里不会开冷气,不用洗衣粉,连院子里枯死圆木中跑出的、可能会毁坏家里木地板的飞蚁都不忍心灭杀。
无论如何,宫崎骏不可能是工业文明时代最后一个真正信仰“万物皆有灵”的电影人,但这份发自肺腑的对万物生灵的“平等尊崇”,构建了他整个电影世界的精神美学,深深吸引并打动了不同国家与种族的人。
欧洲外壳东方内心
在宫崎骏的作品中,往往会出现很“欧化”的因素,比如欧洲风格的建筑、欧洲风格的服饰、欧洲风格的用具,甚至具有欧洲人特征的人物,这与他早年游历意大利的经历有关。但不管宫崎骏的动漫中出现多少“欧化”的元素,这些都不会影响观看者的基本判断。无论是欧美观众还是中国观众,他们都能很容易地判断出这不是欧美人的作品,这是日本人起码是东方人的作品,这说明宫崎骏的作品是具有日本灵魂的。
宫崎骏对于创作有日本风情的动画片情有独钟。无论是《龙猫》中对日本乡村的描绘,还是《幽灵公主》中对“万物皆有灵”信仰的刻画,抑或是《千与千寻》中对日本神道教诸多神明的述说,无不透露出一种地道的日本味儿。
正如宫崎骏所说:“只有民族性的东西才可能是国际性的东西。如果你一开始就抱着想打入国际市场的想法,那么你在创作时就会变形,创作出不是你所希望的作品。”可以说,宫崎骏作品的民族精神是很饱满的,这是一种能将执着推向固执、将坚忍推向残忍,但同时又能将美丽发展到令人颤抖的民族精神。
大师的“另一面”
这已经是宫崎骏第七次说
要退休,之前他已失言六次,他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综合体。除了‘动画大神’这一面,他还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宫崎骏说要隐退,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他之前曾食言过六次。
1986年,因《天空之城》票房不振,他向媒体暗示自己想隐退。1992年,完成《红猪》后,他表示:“该做的都做了,我的动画已完结。”1997年,创作《幽灵公主》时,生病的他说:“不如趁着大家对我还有些留恋时说再见。”2001年,《千与千寻》完成后,他又讲“自己已不适合再做长篇动画”。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制作完成后,他认为自己“已丢失制作动画的热情”。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尚在制作阶段,他又说:“这将是我的长篇告别之作了。”
虽屡次扬言隐退动画圈,但宫崎骏的创作热情依然旺盛,不断推出新作,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他自嘲道:“我自身分裂严重,一边叫着要洗手不干,一边却又投入到新的影片创作中。”这样一个对动画充满创作热情的人,或许从骨子里是永远也不会说“隐退”的。
电影奴隶工作狂
在投身动画工作的五十年时间里,宫崎骏没有周末的概念,直到五十岁时由于身体抱恙,他才偶尔一周单休个星期日。他称自己是电影的奴隶、工作狂:“如果想要制作人性化的动画,我们必须接受自己以非人道的方式生活,于是我最终变成了一个工作狂。”
生活中,宫崎骏很少看电影,不看电视,也不上网,唯一的娱乐是散步。制作动画如果遇到瓶颈,闭关是他的解压方式。他创作动画时从来没有剧本,每次都是边想边手绘,而且对画面的精度要求极高。这种创作方式给了宫崎骏巨大的压力,也让他的健康受到摧残。
对宫崎骏而言,动画的价值超越一切。他不但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同事。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当时《悬崖上的金鱼公主》首映在即,吉卜力工作室正在赶后期制作。为防止余震引发混乱,和他一起创立吉卜力工作室的制片人铃木敏夫决定给画师们放假。宫崎骏知道后大发雷霆:“谁说会混乱的?放假了才会混乱!……你们正在做的是电影,在这种时候更要创造神话!哪怕有余震也得画!”就这样,工作室取消放假,大家顶着余震发生的危险继续上班,最终片子奇迹般准时首映。
宫崎骏说:“我认为只有娱乐别人,自己才有存在价值。”或许这正是驱使他如此拼命的、挥之不去的压力和动力。
零分爸爸
宫崎骏早年曾经被描述为一个溺爱孩子的父亲,他绘制动画的最大动力就是逗儿子宫崎吾朗开心,他早年绘制的《熊猫家族》等作品曾让儿子十分陶醉。宫崎吾朗自幼就显露出绘画才能,萌发了从事动画行业的想法。但宫崎骏可能从来都不知道儿子有这样的梦想,也一直没有让他直接参与动画制作工作。
直到2006年,宫崎吾朗的动漫处女作《地海战记》问世,曾大力贬低和反对他的父亲宫崎骏在看过作品后才第一次肯定了儿子的努力。不过,在《地海战记》的制作过程中,宫崎骏一直都没有给予儿子多少帮助,甚至还私下鼓动工作人员罢工,父子俩为此大吵一架,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没有说话。
后来,宫崎骏在参与制作儿子导演的《虞美人盛开的山坡》的过程中,也不改对儿子的苛求。在2011年7月的横滨试映会上,宫崎骏对片中人物的一个动作细节处理不满意,公然在台上向儿子发飙:“负责动画检查的人做不好,导演也有责任吧!动画的水准因此降低一大截!”突如其来的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懵了。宫崎吾朗甚为狼狈,几乎是带着哭腔说:“这都是我的错……如果还有机会的话,希望可以继续当导演……”而就在这部片子公映前,宫崎骏曾对儿子发出警告:“这是你的第二部作品,如果还是没有太大起色的话,你干脆退出导演界。”虽然事后知情人评论说,这是宫崎骏爱子心切的一种方式,但外界也盛传这是因为他们父子失和。
聚焦宫崎骏
TEGAOQU
《风之谷》是宫崎骏的成名作,剧中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其后十余年日本动画的走向。故事描述了遭人类破坏后一些边缘国家的人类生活,风之谷是其中一个,而且是一个世外桃源。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山谷面对大海,海风的吹向使有剧毒的孢子不会被吹进山谷;另一个原因是山谷的公主娜乌西卡的智慧和爱心化解了谷民和王虫之间的多次矛盾。
《风之谷》背后衍生的含义是,人类破坏了自己的家园,毁了自己,因为人类最贪婪。
经典台词火在一天之内把森林烧成灰烬,水和风却需要一百年以上的时间来造林。
《天空之城》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开山之作。宫崎骏受到《格列佛游记》的启发写出了这个故事,并将其制作成电影。故事大意是:日本少年巴鲁和一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女孩希塔成为了朋友。他们出发去寻找巴鲁父亲失踪时在找的东西:神秘的天空之城拉普达。他们一起踏上冒险之旅,探寻那座城的秘密,也寻找希塔神秘的过去。
《天空之城》近乎完美地刻画出故事所发生时代的世界景观,情节紧张激烈,人物性格表现得很深刻。
经典台词不管你拥有多么惊人的武器,不管你拥有多少可怜的机器人,只要离开土地就没办法生存。
《龙猫》作为一部公认的杰作,也是宫崎骏最爱的作品。影片讲述了一个温馨的亲情故事:因妈妈生病住院,小月和小梅两姐妹随同父亲搬入乡下新家,偶然发现了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见的龙猫。一天,小梅和姐姐吵架后,便独自去找妈妈,结果迷了路。姐姐四处寻找妹妹无果,只好求助于龙猫。在龙猫的帮助下,小月找到了妹妹,还把妹妹亲手摘的玉米送给了妈妈,并祝妈妈早日恢复健康。
经典台词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是从一个人的心到另一个人的心。
《千与千寻》被誉为宫崎骏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故事讲述的是:10岁的少女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到了乡下,但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发生了意外。他们进入了汤屋老板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里不劳动的人将会被变成动物。千寻的父母对金钱物质有强烈的向往和控制欲,他们触犯规则而变成了猪。千寻孤独地留在幻境里,并被改掉了名字,这更让她感到自我丧失的恐怖。
该片获得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同时也获得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经典台词自己的路,还是得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