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境贸易论文范文

跨境贸易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境贸易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跨境贸易论文

第1篇:跨境贸易论文范文

高校如何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培养出新时代下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使他们能够既有助于传统企业的顺利转型,又能利用时代契机自我创新自我发展?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兴复合领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须具备创新性。

跨境电商专业领域,常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培养模式:一种是由计算机、信息类院系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侧重于电子信息技术,把跨境电商看作是一种平台的软硬件技术支持及系统维护等,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第二种是由经济管理类院系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侧重于跨境电商方面相关产业链的应用和管理;第三种是由国际贸易专业专门培养,侧重于国际贸易,把跨境电商作为传统外贸的新转型和新模式。前一种培养模式应该更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后两种培养模式应该更加注重跨境电商的平台性工具性及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方面的发展,在能力培养上更要趋于融合。

但从现有国内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首先,国内高校目前往往将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分别进行培养,未将两者有机结合,导致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尤为缺乏。其次,多数高校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时没有足够重视沟通能力特别是外语沟通能力的培养。最后,作为新事物与新趋势,国内高校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复合能力素质要求,认识还不到位,无法很好地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较为严重。

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和商业发展格局,跨境电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必须在不断摸索和改革中进行。

2、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跨境电商效率的提高与涉及到的各产业链息息相关,比如海关、物流、税务、支付及跨境电商平台等。各产业链的优化和改进,会使跨境电商的服务更加快捷高效。比如与海关通关相关的国际贸易实务就有很多新变化,流程更简化,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国家从2012年开始加快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构建了基于互联网+外贸新业态,致力于打造服务于跨境贸易的全流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创建跨境贸易新生态圈。高等院校由于条件的限制,面对这样全新的行业需求,理论创新尚处于学习和总结阶段,实践教学方面仍处于案例分析和观摩阶段,这些往往都会滞后于现实的发展,产学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出现了很多问题,但面对现状,我们要如何去改善?以下几方面,是将来可以考虑的重要几点。

2.1 在培养和引进跨境师资队伍上狠下工夫

老师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资源。要培养创新型跨境电商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就非常重要。这里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大胆创新。首先,学校可以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教师以工代教,走出去,请进来。鼓励教师走出去,到企业进行相关培训,利用寒暑假期间,创造条件鼓励专业老师到企业兼职,甚至可以在企业工作一年半载同时保留教师在学校的身份和部分待遇。其次,可以大力引进具有跨境电子商务实践经验的专、兼职老师。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普通老师的知识体系很难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必须要和企业导师紧密合作,引进企业精英作为专兼职老师,承担课程教学或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第三,还可经常邀请行业精英到学校举行实践经验讲座和研讨。最后,可以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与激励机制,专门设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优秀的实践教学老师,要进行必要的表彰与奖励。

2.2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

与跨境电商专业有关的专业技能竞赛有很多,如全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甚至包括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的对外贸易方面的大赛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组队参加竞赛,通过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动手操作的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或者学校也可组织开展专业性强的跨境电商创业实战训练。

经过比赛,可以克服原来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依赖性较强的弱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真实的商务情景。比如,全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以公益培训、带薪实习、创业导引等方式,推动了商圈商会和跨境电商企业与院校广泛接触,深度合作。

2.3 鼓励学生进行网上创业活动

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具有高度的应用性与创新性。创业,即是最好的学习。采用创业式教育模式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从现有情况看,跨境电商学生的创业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具备上手快、成本低、专业结合度高等优势。各类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创业无门槛,还可实现零资本起步,因此最适宜大学生创业。通过在校期间的创业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让学生具备初步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体验,为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当然也可以和阿里巴巴、敦煌网等专业的跨境外贸平台或外贸企业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深度合作。

比如为做好跨境电子商务实践和创业平台,2015年我校商业街的电子商务创客中心建设成立。该创客中心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自由贸易,深入了解进出口贸易规则,熟悉跨境电子商务运作,同时提升外语应用能力。

学校可以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将学生创业纳入教学计划体系,允许学生将符合条件的创业成果转换为实践教学学分,以此来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增强学生创业能力。

2.4 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和创业基地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要加强与企业合作,从而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校更好的推进实施实践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一系列教学体系改革。校企合作是多赢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多赢特征,使得我们在推行校企合作过程中,更加容易实现预定目标。

比如我校与广州多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可分若干次到产业园进行不同层次和目标的调研、实习。

2.5 修改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和管理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计划要体现更多国际商务、沟通、外语能力的特色。外语的种类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英语。我校外语特色鲜明,语种资源丰富,学生们除了掌握英语的基本沟通技能,还可根据兴趣选择学习其他语言,比如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罗斯语、德语等等。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控制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跟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有关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做跨境电子商务网站、方案调查、网络营销的研究等,或者以自己经营或参与的跨境电商业务为基础进行研究,这些都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际锻炼及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此实践环节中,可鼓励学生选做真实题目,切实为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第2篇:跨境贸易论文范文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学校与行业组织合作,将行业专业人士请进来等,都是值得探讨的培养方式。基于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建立“双导师”教学团队有助于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实现人才培养与服装企业需求的对接。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双导师;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24-02

北京服装学院自2015年起招收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国内服装领域知名高校,北服依托服装行业资源优势,与服装行业协会和知名服装企业专业人士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聘任校外兼职导师的目的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和《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要求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1.注重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依托服装行业资源优势,聘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等行业内组织及研究机构的专家,为兼职导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使学生熟悉和了解服装行业,提高行业素养。

2.注重人才培养与服装企业需求的对接。依托北服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聘请国内知名服装企业高管,担任兼职导师,如北京爱慕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湖南华升集团公司、溢达集团等相关管理人员,参与研究生培养环节,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还结合企业国际化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选择,使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研究结果对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TPP的签署和英国退欧等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我校聘请国内国际贸易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导师,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国际贸易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WTO问题专家,为研究生举办国际贸易前沿问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目前国际贸易热点问题、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学术能力。

二、“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为了提高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教学水平,增强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国际服装贸易前沿问题的了解,培养具有一定服装行业专业基础,胜任服装企业对外投资、跨国经营与管理、品牌国际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商务专门人才,北服组建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双导师”教学团队,使校外导师参与到国际商务专题讲座、课程教学和学生实习环节中。

1.依托兼职导师组建国际商务专题讲座专家团队。按照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要求,每学期要为研究生举办四次讲座,每学年至少8次。因此,国际商务专题讲座主要依托校外兼职导师,组建讲座专家团队,例如,邀请服装行业协会专家、服装企业高管和国内学术机构的专家,为学生举办讲座,有助于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前沿问题、服装行业和企业发展问题等,还有利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校外兼职导师直接面对面沟通,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获得实习机会。

2.借力兼职导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商务谈判》和《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活动。《商务谈判》和《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内容包括实务操作和专业技能的掌握,需要有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士参与课程教学环节,两门课程通过邀请商务谈判专家、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士,参与课程讲授环节,为学生传授相关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3.运用兼职导师Y源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发挥北服面向服装行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行业优势,运用兼职导师行业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其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实习后可以直接就业,实现校企之间、学校与行业组织之间人才培养的对接。

4.兼职导师参与培养方案制定。为了使人才培养符合服装行业人才需求,邀请服装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外导师定期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构建分工分明、优势互补、通力合作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机衔接。

三、“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

1.校外兼职导师聘任条件阻碍了部分行业专业人士受聘。根据学校遴选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管理规定要求,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基本条件主要包括:(1)必须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必须有硕士学位。(2)应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近年来发表过一定水平的论文,或有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或有通过部、市级以上鉴定的科研成果。(3)应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与我校有合作项目,或对我校学科发展、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就业等起到支持和推动作用,或能为专业硕士提供实习基地。

其中,副高级职称、硕士学位和几个硬指标,部分服装行业组织和企业专业人士由于未能达标,无法受聘为校外兼职导师,给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影响,失去了上述行业资源。建议完善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校外兼职导师聘任条件的相关管理条例。

第3篇:跨境贸易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

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跨越我国国界,在境外发挥计价尺度、交易媒介、储备手段这三种职能。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我国外贸企业降低国际贸易的成本;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促进上海等城市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发言权。目前,在新的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待完善之处。现行的以美元为本位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无法克服“特里芬难题”,从而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威胁,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其次,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次,在2010年6月22日,央行、财政部、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此次试点扩大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由上海市和广东省的4个城市扩大到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业务范围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不再限制境外地域,企业可按市场原则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

总之,在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进行复苏的大环境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实施等一系列促进中国外贸经济的发展的措施无疑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有利的机遇。

二、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

1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减少企业的汇率风险,促进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

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中主要面临的汇率风险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交易风险,经济风险,会计风险。交易风险体现在企业在合同签订后,因汇率波动而导致的到期收支外汇时货币汇兑而造成的损失。经济风险体现在由于外汇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将来特定时期的收益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即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的损失程度。经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隐性的。企业面临的最直接的汇率风险表现为交易风险。在09年金融危机导致国内一些中小企业破产的同时,美元、欧元的汇率波动加剧,根据我们实际中走访企业发现这直接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使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汇率损失,甚至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外贸企业的倒闭。因此采用人民币作为贸易中的计价货币可以减少企业的汇率风险,降低企业的成本。

2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国上海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货币国际化需要有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及国际金融中心。。货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促进上海等城市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也将最终奠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3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设。

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对发展中国有欠公平合理的地方,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金融危机之后,对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呼声越来越高,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打破发达国家占优势的局面,使国际货币体系相对公平合理的,另外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这也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二)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根据经验,一国货币真正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以经济实力为基础,其综合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其次,金融监管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货币政策制定和管理水平;再次,其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最后,金融市场较为完善。。人民币国际化,这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经济提出挑战。

1增加了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度,使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难以把握。

人民币国际化使政府监管的对象调整为不断国际化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这从监管体制、监管手段和监管目标等方面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对于流通国外的人民币规模的扩大也要求监测人民币的体系能够延伸到海外市场,这样由加大了经济政策指定的难度,使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难以把握。

2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一定的冲击。

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使人民币成为完全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这无疑加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并使中国成为国外热钱投机冲击的对象。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完成的《境外热钱在国内非正常流动调查报告》显示大量境外热钱在国内进行非正常流动和投机已经成为事实,流入量在2500亿至3000亿美元之间,并且还有继续扩大流入量的发展趋势。这样,资本账户一经开放,很可能会引起我国金融市场的动荡。

三、人民币国际化思考与建议

综上所述,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降低我国外贸企业的成本,减少了企业的汇率风险,促进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促进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增加了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度,使宏观调控难以把握,并且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是个长期的过程,我国要在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完善国内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陈金香,韩景旺,王建中. 人民币国际化理论问题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6,32

【2】蔡珞珈.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10,1.

【3】章玉贵. 中国经济增长与人民币的国际化前景[J].,2005,3

第4篇:跨境贸易论文范文

关键词:经常项目;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套利

2011年以来,本外币利差日益扩大,人民币预期升值不断增强,我国外汇资金仍处于流入态势,其中不免夹杂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境内。在我国经常项目已经开放而资本项目部分管制的背景下,经常项目项下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压力日益增大,且面对着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经常项目项下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出现了新特点。为进一步提高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从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角度,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主要形式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异常跨境资金的特点和影响

异常跨境资金是指超过正常贸易和投资范围,带有投机性质或者虽无明显投机性质但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资金,具有逐利性、隐蔽性和违法性的特点。异常跨境资金不仅包括了具有明显逐利性、短期性的热钱,还包括了部分以避税或发展集团公司等为目的的超出正常收支范围的跨境资金。

异常跨境资金的大量流入很有可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金融稳定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一)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异常跨境资金的大量流入将造成国际收支顺差增大,同时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大大增加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和公开市场回购调控的压力,对货币政策形成了倒逼机制,明显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二)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异常跨境资金进入境内后通过各种方式结汇成人民币,并投资国内的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且由于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将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

(三)引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在当前国内经济形势较好且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不变的背景下,异常跨境资金大量流入境内,而一旦经济形势发生转变或稍有转变的趋势,极有可能导致大量资金集中外逃,从而引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造成严重经济后果。

二、经常项下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主要形式

(一)利用资金流与货物流的时间差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

由于国内资金日趋紧张、国内外利差不断扩大,且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借用贸易信贷等渠道,利用资金流与货物流的时间差异变相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

1.通过进口少付汇或进口不付汇将异常跨境资金以实物形式滞留境内,待获取人民币升值或其他收益后,再以进口退汇或其他方式将资金汇出。例如,湖南A公司2010年至2012年2月从澳洲陆续进口废塑料,报关金额为550万美元,但对外付汇仅21万美元。两年来A公司共实现进口少付汇529万美元,变相获得境外资金529万美元。

2.假借贸易信贷以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在国内外利差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延期付款将外汇资金滞留境内或通过预收货款尽快实现外汇资金流入,以获取利差和汇率差,降低财务成本。例如湖南B公司惯用的结算方式是货到付款,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B公司与外商协商,将结算方式更改为延期付汇,以实现将资金滞留境内,赚取利率差和汇差后再对外付汇。

3.通过对不同结算方式、不同融资产品和不同付汇期限的组合设计,尽可能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主要渠道有90天以上的信用证和海外代付的组合、远期信用证与进口押汇、人民币质押贷款的组合等。例如湖南C公司2011年与对方约定结算方式是90天信用证付汇,信用证到期后再办理海外代付,使融资期限累计能够达到半年至1年,远远超过单项融资产品的融资期限,实现了迟付汇8.3亿美元,获得了人民币升值和资金滞留境内运作的双重收益。

(二)利用跨境关联交易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

由于跨境关联交易的真实性审核较难,且暂时无相关法规文件对其进行约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实现异常跨境资金的流入,实现套取汇率变动收益和跨境套息的目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1. 通过定价转移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企业有可能通过“出口高报、进口低报”等方式使异常跨境资金流入。这种交易多发生在加工贸易项下,交易双方多为境内外关联公司。通过进口低报,企业可获得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及逃避关税的双重收益;通过出口高报,企业可实现异常资金隐蔽地流入及提高出口退税。

2.关联企业利用预收货款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跨境关联企业大量利用关联公司的操作便利,先以预收货款名义将境外资金低成本融资引入,在融资快到期时,再与境外关联公司拟订退汇协议,将融资款项退给境外关联公司,以获取人民币升值收益和赚取境内外利差收入。例如,湖南D公司在2010年12月以贸易项下预收货款名义从其境外关联公司获得1.3亿美元的外汇资金,在2011年12月又以终止合同名义申请全额退汇给境外关联公司。经调查,D公司所收预收货款仅有27.2%用于生产经营,余72.8%用于偿还境内贷款。据测算,D公司上述操作可以节省约336万美元融资成本,同时可赚取汇率差6900万人民币。

(三)通过境内交货境外收汇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由于外汇局对境内交货境外收汇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外汇指定银行只是进行表面上的单证审核,企业可通过该渠道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例如,湖南省内E公司与境外F公司签订了一份出口合同,约定货物由E公司直接交付给F公司指定的东莞G公司(据F公司称,东莞G公司为其在内地的加工厂),由G公司加工后报关出口至境外F公司,货款则由F公司支付给E公司。E公司通过“境内交货境外收汇”方式完成出口收汇。由于出口方E公司将货物直接交付境内G公司,没有通过海关报关出口,出口收汇监管系统没有相应出口数据,实际出口金额难以确定。货款从境外收回后,外汇指定银行仅根据企业提供的合同等商业凭证予以结汇,只能作表面真实性审核。同时,由于G公司将加工好的货物出口至境外,又可以利用该出口报关单进行重复收汇。

(四)假借转口贸易或转卖业务使异常跨境资金合法流入。由于转口贸易和转卖业务的货物进出均在境外或特殊经济区域,无法实现货物流与资金流的匹配,贸易外汇监管只能从进出口合同、发票等商业单证实施单证审核,无法从根本上确保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因此利用转口贸易和转卖业务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较其它方式更为隐蔽,其主要方式有关联企业之间虚构贸易合同、人为调节交易价格等。

(五)通过境外承包工程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由于境外承包工程在收汇结汇环节,仅靠表面上的合同等单证审核就可以为企业办理结汇,难以鉴别业务的真实贸易背景,为违规资金流入提供了通道。如湖南H公司2011年共收到的从境外承包工程收入272.23万美元,外汇指定银行仅凭一个境外承包工程合同就能办理结汇手续,无法判断其真实性。

(六)通过“违约赔偿”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不少企业以“违约赔偿”的名义实现大额资金的流入。此类交易性质表现在非贸易项下,但是实际背景与货物贸易活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属于货物贸易基础上衍生的损失赔偿。由于目前对此类交易没有明确的规定,外汇局和外汇指定银行在审核了企业的合同、发票等商业凭证后为企业办理结汇,只是表面上和形式上履行了真实性审核义务。例如湖南省I公司2010年底与外商签订合同进口棉花,因签订合同后国际棉花大幅涨价,由2010年的90美分/磅涨至2011年3月份的240美分/磅,外商无法执行已签订的合同,根据合同约定执行违约赔偿。I公司因此获得450万美元的赔偿款。

三、存在的管理难点

(一)强化监管与促进便利化之间的矛盾。为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强化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管理,外汇局可以通过制定更为严密的真实性审核制度来实现。例如,为了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外汇局加强了对转口贸易的外汇管理,规定转口贸易项下的外汇收入应先入企业待核查账户,且必须在企业进行了相应的转口贸易对外支付后方可结汇或划转;此外,转口贸易收入结汇或划转金额超过了相应支出金额的20%,企业应到外汇局进行申请,这样有效降低了企业利用转口贸易渠道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可能性,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大多数正常交易主体的经营成本,降低其业务运转效率,与便利化原则相矛盾。

(二)现行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涉及多个管理环节,适用多套管理制度,但仍然存在着部分监管空白。例如,外汇局对于跨境关联交易没有明确的界定,且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难以形成对不正当跨境关联交易的威慑和管理作用。此外,在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方面,外汇局和外汇指定银行在收结汇环节的审核仍然停留在单证审核上。

同时,由于各管理环节和制度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沟通,导致出现了部分监管空白。例如,在具体的贸易行为中,贸易信贷应与企业的整体贸易收支行为相结合加以分析;但是在具体管理中,贸易信贷登记在资本项目处管理范畴,独立于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管理体系之外,容易导致监管不到位。

(三)现有系统分析监测功能薄弱。目前,外汇局虽有多个业务系统,但各系统彼此独立运行,没有建立一定的关联关系,且尚未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有效的监测、分析、预警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某些外汇业务仍未实现全口径采集和监测,例如对于贸易融资的统计,主要依靠外汇指定银行报送报表,人工汇总、比对、筛选,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准确度有待考察。

四、建议对策

(一)完善相关政策规定。一是建议根据服务贸易不同类型交易的特点,实施分类管理,强化交易真实性和一致性的管理,细化违约赔偿、转口贸易等外汇收支的相关操作规程,明确需要提交的单证。二是完善服务贸易项下收结汇管理规定。可借鉴贸易项下联网核查的成功经验,针对服务贸易的特殊性质,办理服务贸易项下出口的收汇时,依据主管部门的批复或者海关出具的服务贸易出口证明办理相应的收汇手续。三是完善对境内交货境外收汇、关联交易等的管理规定。例如,根据不同类型跨境关联交易的特点,完善对不正当跨境关联交易的具体监管措施。

(二)建立高效的外汇非现场监测平台,强化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监测预警。建议继续完善外汇监测系统,加强对外汇信息系统和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非现场监测平台,全面统计监测外汇资金来源、流向以及流量。同时,建立预警指标,重点关注关联交易、退赔外汇以及贸易融资等业务,发挥非现场监测平台对异常外汇收支的预警和防范作用,提高现场检查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当前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特点及对策,吴振宏,经济师,2011年第9期

第5篇:跨境贸易论文范文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ross-border platform model from the consumer's point of view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 trust and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comb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opinions on the impact factors of online shopping consumer trust and the influence of consumer trust on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performance problem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recent years,and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and reference value of the research.

【关键词】述评;消费者信任;跨境平台;绩效;实证方法

【Keywords】review;consumer trust; cross-border platform; performance; empirical method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37-02

1 引言

近几年,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迅速,除了国家推广建立的跨境自贸区官方平台,还有很多海外直邮平台,以及电商网站的海外购平台和个人代购网店等。目前消费者主要通过五种跨境平台进行购物,企业自营的 B2C平台、第三方B2C平台和跨境C2C平台、个人淘宝平台以及海外购物平台。

尼尔森2015的海淘数据表明,消费者特别是年轻妈妈们购买进口商品特别是婴幼儿用品时,不仅仅考虑价格问题,更看重商品是否为正品真品是否海外原装品;这也是现目前海淘品价格差别巨大的原因,很多情况下,个人海外代购虽然价格高,但还是有很多人会选择直接个人代购邮寄,购买海外商品时,对商家是否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对他们的购买行为影响很大。对海淘商家如何取得客户的信任,留住回头客,增加用户粘性,进行精细化经营,是持久发展的保障。

2 关于网络交易信任的研究述评

消费者信任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外很多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站和消费者自身方面。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任的主体是在线消费者,信任的客体是在线商家,研究的是在线消费者对在线商家的信任。

Horppu等(2008)以及Deng(2010)的研究发现信任和满意度都对消费者忠诚度有正向影响。Palvia(2009)实证研究信任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他认为信任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姚公安,2010)认为消费者体验是影响消费者网购信任的重要变量。马钦海(2012)以国内的样本通过实证分析也验证了初始信任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消费者体验和消费者信任之间的关系研究方面,chaudhuri(2001)认为网站体验中的价值之一就是来自体验所产生的信任,贺爱忠(2010)认为网站使用者在体验过网站之后,可能产生两种心理反应:一种是对网站的情感,另一种是对网站的信任。

3 国内外关于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和绩效的研究述评

Martens等人在对消费者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成本优势、在线支付、物流模式等方面说明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因。Ong(2013)认为相比于传统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由于其虚拟性,会导致交易主体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交易主体在贸易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失信行为。国内对跨境电商的研究主要是对其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有少量文献针对跨境电商模式分析和选择进行研究,穆承刚(2014)、樊晓云(2015)等对我国跨境电商平台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对跨境电子商务实证研究方面,杨坚争(2014)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ass19.0软件,对选取的外贸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处理。得出影响跨境电子商务使用第三方平台效果的因子组成及因子影响程度次序。归纳出5个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指标。

关于电子商务绩效问题,国内外从2000年就开始研究了。从查阅大量文献来看,其绩效分析的范围和对象在不断扩大和量化,研究的方法多通过实证调研,数据的获取上多采用问卷结合电话访谈,现场访谈的方式。模型上大部分学者主要是基于比较传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绩效指标的关联分析以及绩效评价,逐渐采用更为优化的结构方程模型。

目前关于消费者信任的理论研究较多,有很多关于电子商务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而针对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和实证研究较少,关于跨境方式的研究多从商家和价值链角度比较各模式优劣,较少文献从消费者体验角度分析模式的优劣。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传统平台的目标客户有所不同,消费者更加追求产品的品质,以及正品保障,对跨境平台购物的消费者和商家的调查分析,将消费者信任与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绩效的相互关系进行结合分析,可以找出不同平台模式下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有利和不利因子。

4 跨境网购研究模式简析

跨境子商务平台发展迅速,如保税进口平台(跨境通、跨境购等),海外直邮平台(海豚村),和海外转运模式(如海外亚马逊),淘宝店个人代购平台、企业自建跨境平台(e-万家等)等。目前跨境平台消费者经常购买的产品主要有母婴用品、护肤品、数码等产品。首先选畅销的产品作为切入点,研究消费者对不同小额进口跨境平台的认可,信任和接受程度。研究的关注点是这些平台上消费者的信任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对消费者购买的影响程度,以及对不同跨境平台的产品销售量的影响程度,具体需要研究的对象要素如图1所示:

5 结论

如何建立和维系持久的信任,保持客户忠诚,促进电子商务交易,提高绩效,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不同的跨境购物模式对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而为跨境电商获得消费者信任,争取更多客户,增加购买量,找出需要改进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实证研究可以看到平台销售绩效与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的关系,哪些要素影响消费者购买,影响的程度如何,得出的结果可以指导跨境进口商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消费者信任度,进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研究跨境网购模式绩效和消费者信任关系,可以帮助海淘商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影响消费者信任的因素,克服“海淘”、“海代”所出现的各种不足、弊端,结合自身优势吸引特定消费人群、提高消费者体验。对商家如何在多元化跨境进口平台模式中提高消费者信任,培养客户忠诚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帮助平台在海淘市场中获得更长远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6篇:跨境贸易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育服务;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国教育服务

一、澳大利亚的教育贸易现状

自1995年《服务贸易总协定》缔结以来,澳大利亚的教育出口发展很快。1999年,OECD估计全球高等教育贸易的价值达到300亿美元(OECD,2003)。澳大利亚作为国际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在以英语为主的世界中,它是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世界上第三大国际留学生首选地。在1994年到2001年这7年间,去澳大利亚留学的人数增加了一倍,从1994年的93722人增加到2001年的190606人。2000年澳大利亚教育贸易出口占了服务贸易总出口的11.7%,相比而言,美国的教育出口只占了美国服务贸易总出口的3.5%,而英国却占了3.2%。单2009年到2010年这两年,澳大利亚的服务贸易总出口就增长了10.2%。澳大利亚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就是与教育相关的旅游服务的出口,在2009-2010年这两年里增长了10.6%,2010年底出口量已经达到185亿美元。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下澳大利亚在教育贸易方面的努力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缔结,极大地改变了教育这种特殊的服务业的规模和形式,形成了巨大的教育市场,使得教育作为服务产品进行进出口成为可能。截至2002年5月,全世界有包括澳大利亚、美国等42个国家承诺开放教育服务贸易,在已经承诺教育服务贸易开放的国家中,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承诺开放力度很大。

澳大利亚对三种服务贸易类型做了市场准入承诺,即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和商业存在。并没有对自然人流动这一服务类型做出市场准入承诺,也就是对那些寻求教育需要的自然人流动没有特别的允许。澳大利亚在跨境支付和境外消费上做出了国民待遇承诺,但也不是对所有的境外消费,教育方面只适用于私立中学和大学教育。澳大利亚并没有对商业实质做出国民待遇的承诺,保持了区别对待本地私人服务提供者和国外服务提供者的权利。

为了扩大教育出口,澳大利亚政府结合自身特别,采取了有效战略。首先拓展海外办学市场。成立国际教育司和国际政策司,专门处理留学生事务,促进教育出口事宜。办研讨会,参加国际展览会,加强宣传力度。其次健全法律法规,以确保国家、高校和留学生的经济权益。通过了《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法》、《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条例》等,这些法案保护了留学生在澳学习和生活的权利,为澳大利亚赢得了声誉。此外,澳大利亚充分利用了自身独特的优势发展教育贸易。澳大利亚幅员辽阔,人口相对比较少,对留学生有较大的容纳能力。在地理位置上,近于亚太地区,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学生前往学习。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澳大利亚有众多世界知名大学,如澳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

三、对中国发展教育贸易的启示

签署《服务贸易总协定》后,我国对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做出了相关承诺。就跨境支付而言,我国没有承诺对其他国家开放该领域。就境外消费而言,我国承诺开放该领域,也是目前最主要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形式。就商业存在方面,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外方可获得多数拥有权,但不享受国民待遇。对自然人流动方面,我国没有完全开放,外国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受中国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邀请或雇佣,可入境提供教育服务。

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澳大利亚的经验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启示。首先我们要制定国家整体战略,积极引导高教服务贸易发展。其次完善政策法律支持体系,争取更大的出口市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使教育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法可依。再次,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合作办学能迅速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带动国内高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我国国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例如我国在语言、文化、中医等方面就很有中国特色,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在语言方便,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Saner,R.,& Fasel,S.(2003). Negotiating trade in educational services within the WTO/GATS context. Aussenwirtschaft,11,275C308

[2]Analysis of Australia’s Education exports,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关于WTO教育服务贸易的背景资料.中国教育报,2005-05-11

[4]DFAT(2003).Globalisation:Keeping the gains. Canberra: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第7篇:跨境贸易论文范文

1.基于速卖通平台的国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探讨

2.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3.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国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4.国贸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证与提高的研究

5.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剖析

6.国外实践教学经验对我国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启示

7.民办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浅析

8.基于岗位分析的国贸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9.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研究

10.《世界贸易组织》在国贸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定位——以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为视域

11.国贸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12.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

13.新建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基于安徽“行知联盟”高校的比较分析

14.浅析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实践教学问题

15.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16.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三层双轨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17.跨境电商实训对中西部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影响——以湖北文理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18.浅析培养国贸本科专业综合能力的措施——以《国际技术贸易》为例

19.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分段培养的实践研究

20.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和改革路径——基于需求导向以云南高校为例

21.以职业资格标准推进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2.国贸专业函授本科教育中的缺失与培养目标的重塑

23.应用型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以三亚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24.区域经济与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特色建设——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

25.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地方本科国贸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6.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国贸专业为例

27.基于创业教育的跨境电商课程教学研究——以地方性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为例

28.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双语教学SWOT分析——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29.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教育改革思考

30.衔接国贸资质管理国家标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31.农林高校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32.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国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33.新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4.新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5.能力导向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6.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析 

37.衡水学院国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8.国贸专业进阶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39.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导向的国贸专业建设规划设计  

40.以案例教学链作为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双语课程中的主导模式   

4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国贸专业“以练促教”实训体系构建   

42.基于保税港区建设的重庆高校国贸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4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探讨     

44.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45.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创新探讨   

46.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计   

47.国贸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48.高校国贸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49.创新教学——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50.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51.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52.外语类院校国贸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定位与综合能力培养发展研究  

53.高职国贸专业开设创业实践课程的探讨    

54.浅谈企业对国贸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之课题剖析   

55.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56.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发展研究     

57.论面向东南亚的“3+1”国贸人才培养模式   

58.地方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问题    

59.民办院校国贸专业多维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析    

60.衔接国贸资质管理国家标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61.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探讨  

62.医药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63.高校生态型“双创”国贸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64.浅析高等职业教育国贸专业外贸函电课程教学改革    

65.以职业资格标准推进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66.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67.普通本科院校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68.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双语教学困境及对策    

69.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70.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和改革路径    

71.民办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浅析   

72.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教育改革思考    

73.浅析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实践教学问题   

74.国贸专业函授本科教育中的缺失与培养目标的重塑   

75.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地方本科国贸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6.国贸专业本科阶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77.国贸专业本科人才就业力提升路经研究    

78.农林高校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79.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     

80.国外实践教学经验对我国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启示    

81.浅析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英语特色教学

82.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83.加强国贸专业数量经济分析方法教育的思考

84.专题教学法在国贸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85.地方性高国贸专业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86.应用型本科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教学研究

87.浅谈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88.对高职国贸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89.能力导向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90.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整合改革研究

91.基于建构主义的国贸专业经济学课程群“四段式”教学模式研究

92.民办院校国贸专业多维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析

93.浅析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以广东地区某独立学院为例

94.论提高大学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着力点

95.基于IPR-CDIO理念的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96.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97.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8.双语教学——复合型国贸人才的培养模式

99.地方院校学生能力导向的国贸实验体系建设

100.衔接国贸资质管理国家标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101.国贸专业应用型本科生职业人格培养研究

102.国贸专业函授本科教育中的缺失与培养目标的重塑

103.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地方本科国贸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104.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国贸专业为例

105.《世界贸易组织》在国贸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定位-以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为视域

106.国贸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107.国贸专业本科阶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108.农林高校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109.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计

110.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

111.地方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因素研究

112.金融危机下国贸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

113.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剖析

114.国贸专业本科生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

115.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三层双轨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116.国外实践教学经验对我国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启示

117.区域经济与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特色建设——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

118.国贸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证与提高的研究

第8篇:跨境贸易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对外投资

根据WTO分类,服务贸易包括过境交付、消费者移动、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四种方式,即服务贸易竞争力应指一国服务业出口和对外投资能力。因此,通过运用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计算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来评价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至少忽略占很大比例的商业存在模式的服务贸易。因此,较全面评价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还应考虑服务业对外投资及由此引发的商业存在模式的服务贸易。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美跨境和商业存在模式(某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对外国公民的服务销售模式)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以期为中国鼓励服务业对外投资而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建议。

中美总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 为全面比较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笔者对两国跨境模式(BOP模式)和商业存在(附属机构模式-Foreign Affiliates Trade)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见表1)。 表1显示,1996年,美国FAT模式服务贸易总额首超BOP模式,2005年是后者的1.3倍;2002年,顺差额首超BOP模式,2005年是后者的2倍多。中国BOP模式服务贸易总额远低于美国,且处于逆差地位,即中国跨境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远弱于美国。 因中国整体对外直接投资严重滞后,所以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及FAT模式服务出口也很滞后、竞争力极其薄弱;FAT模式服务进口方面,即在中国境内的非金融类服务业外国附属机构境内销售收入,2005年总计739.74亿美元, 2006总计913.2亿美元,远远低于美国水平。总体而言,中国在FAT模式服务贸易方面处于明显竞争劣势。 中美双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服务业FDI比较分析 为深入分析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笔者分析中美双边服务贸易(见表2)。表2显示,无论是BOP还是附属机构模式的双边服务贸易,中国竞争力均远远落后于美国,特别是附属机构贸易模式,中国更显薄弱,2005年逆差额2倍多于BOP模式。 无论是总体还是双边服务贸易额,美国两种模式均处于竞争优势,且FAT模式强于BOP模式;中国两者均处于劣势,且FAT更劣于BOP模式。鉴于FAT模式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和趋势,所以需对FTA模式的来源——服务业FDI进行比较(见表3、4、5)。

表3、4、5显示,无论是服务业FDI总额,还是双边服务业FDI额,美国都远高于中国,使得美国FAT模式服务贸易发达于中国。美国服务业FDI处于净流出地位,而中国处于净流入地位,故美国FAT模式服务业处于竞争优势,而中国处于竞争劣势。 美国鼓励服务业FDI的政策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表明,某国服务业FDI对其服务贸易竞争力,特别是对占主导地位的FAT模式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薄弱的中国应借鉴美国经验,通过促进服务业FDI来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一)重视国内服务产业发展,并重点进行产业培育 美国服务贸易和对外投资之所以发展迅速,与其国内发达的服务业分不开。服务业已是美国经济中最庞大、发展最快的部门。美国支持 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很多,较有特点的是: 主要通过宣传、立法、设立专门机构等手段,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健康、迅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使国内服务产业发展服从服务贸易全球战略发展的需要,适度放松反垄断限制。注重国防工业,特别是军民共用技术对国内相关服务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确定重点服务产业并保持其竞争优势。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特别是自实施“国家出口战略”和“服务先行策略”以来,其服务贸易和投资的产业发展重点愈益清晰,即将促进重点放在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旅游、商务与专业技术服务(包括环保、能源等)、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教育服务、影视娱乐、电信服务等领域,并由商务部分别与能源部、环境保护署、卫生部、教育部等相关机构及行业协会组成专门小组,采取针对性促进措施。

(二)加大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创造并保持服务业竞争优势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人力资本/技术密集型已成为服务产业的主要属性,人力资本/技术对保持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高水平的教育投入和人才的引进,为美国带来丰裕的人力资本,美国已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最具优势的科技人才队伍,促使为美国服务贸易提供竞争优势的产业基础持续得到发展,发达的服务业又反过来促进和扩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使得美国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保持优势地位。 为争夺国际市场,使美国跨国公司在与国外公司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美国政府充当为其跨国公司在研发方面保驾护航的角色,如制订出一定的科研计划,采取各种措施推动跨国公司科研与开发的发展;通过延长跨国公司研究与实验机构的课税减免,来鼓励跨国公司进行科学研究,推动新型科技产品的开发,以便使美国的跨国公司能够在技术上领先别国,从而为跨国公司提供创造和发挥比较优势的机会和手段,增强美国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力。

(三)提供资金扶持与援助,为跨国公司提供“基础支持” 利用各种渠道和机构对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资金扶持和援助是美国政府的一贯政策。 金融支持。美国进出口银行的对外货款业务中,有两项贷款是专门支持跨国公司向外直接投资的:开发资源贷款和私人对外直接投资贷款,即对跨国公司给予贷款,帮助扩展业务,提高在国外的竞争力。1971年成立的海外私人投资公司主要有两项业务:为海外投资企业提供投资保险和对私人投资者提供融资活动。 因中小企业开展海外投资面临更多风险,所以应更重视对其开展海外投资的鼓励和保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就日益重视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如建立小企业发展中心,对高科技小企业提供资金援助及实行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等。 税收支持。税收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而提供税收优惠则成为政府鼓励私人资本进行跨国投资和经营的重要手段,也是美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公司向国外扩大投资的重要工具,如除与许多国家在双边协议避免双重征税外,还通过分类的综合限额税收抵免、延迟纳税制度、在税收协定中不列入税收饶让条款、经营性亏损结转制度、在进口关税减免制度、国外投资收入优惠税率等方式鼓励和促进企业开展海外直接投资。 设立扶持企业海外投资的政府性基金。如“TDA基金”作为政府资助私人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之一,其主要职能是通过资助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定向考察、特许培训、商业研讨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技术辅助等,增强美国公司的对外竞争力,帮助美国公司获得海外商机。其中,资助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费用约占美国贸易发展署整个预算的77%。

(四)建立海外投资保障制度,保障跨国公司对外投资 美国于1948年首创官方海外投资保证制度;1969年,美国再次修订《对外援助法》,规定设立直属国务院的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1971年1月,海外私人投资公司正式开业,从此确立沿袭至今的由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管理海外投资保证业务的体制,即海外投资保证制度,对美国的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承担特别风险和综合风险保险,如禁兑风险、征用风险、政治暴力风险,大大减少企业海外投资风险,促进跨国投资事业的发展。

(五)为海外投资者提供系统、完善、可靠的信息服务,以降低投资风险 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内特别机关驻外使领馆所设的经济与商业情报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等机构形成的信息网络为企业提供从项目考察设计、论证到组织实施全过程的信息咨询 服务等来实现对投资者的情报服务。

(六)与企业密切合作,注重务实性、技术性促进措施 美国商务部等主要贸易促进机构除注重通过立法、设立专门机构等手段,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和促进机制,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健康、迅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外,特别注重与企业间密切合作,更多地应用深受服务出口和投资企业欢迎的务实性、技术性促进措施:如大量通过派出政府与企业联合商务团组,包括利用类似于召开美中商贸联委会等双边贸易协商方式开展游说与促进工作,以及举办各种商务对接、商务会议、展览等商务促进活动,帮助企业寻找商机;针对服务出口和投资不同于商品的不同特点,举办大量技术性、务实性很强的专业培训活动,帮助分析出口和投资目的地国家的市场和投资做法、消费趋势及习惯等,以帮助中小服务企业提高服务出口和投资技能等。

(七)改进跨部门合作及与各州的合作,提高促进与服务效率 1994年后,美国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专门组成由各部门专家组成的服务业出口工作小组,主要集中进行跨部门合作与协调:数据采集与分析;共同确定为推动促进工作所必须的各服务行业的专业技术与专家人选;研究建立与民间企业最为有效的联系与沟通办法;共同制定在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出口促进活动计划与方案。由于服务贸易涉及面很广,有许多州的法律在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与双边谈判或多边谈判存在矛盾,因此,“国家出口战略”还要求联邦政府与各州及地方政府官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中国无论是在BOP模式还是FAT模式服务贸易上均处于劣势地位,且后者的劣势更为明显;而美国服务业对外投资发达对其服务贸易,特别是FAT模式服务贸易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中国应把握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特别是服务产业国际转移和FAT模式服务贸易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通过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产业、丰裕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高级生产要素、确定重点服务产业并实施战略性产业政策、建立和完善企业海外投资综合服务网络、建构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充分合作、协调互促的服务产业出口和海外投资促进体系等,以推动中国服务产业海外投资,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1.郭根龙,服务贸易自由化和竞争力[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中国商务部服贸司.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

3.中国商务部服贸司.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4.李敏,美国、法国、日本鼓励对外投资税收政策比较[J].涉外税务,2006(8)

第9篇:跨境贸易论文范文

摘 要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美元贬值,在各国经济都受到很大损失之时,中国的经济却没有受到很大影响,这些充分说明了人民币国际化是顺应国际潮流的,同时也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人民币自由兑换 人民币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

(一)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指人民币持有者可以自由将其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政府不对这种兑换做任何限制,包括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目前,我国已完成了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推动资本账户开放,但同时要考虑到资本账户开放的风险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开放的条件已经成熟。

1.抵抗外部危机的能力大大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竞争力得到大大提高,这对我国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我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这些都使我国抗击外部冲击的能力得到提高。

2.以货币进行对等资本账户开放,不存在外部风险

货币进行对等资本账户开放的含义是两国允许对方使用本国货币进行结算、投资,双方银行可开立、接受对方货币的保函、信用证和对外担保,不必使用第三方货币。在国际上,如果允许货币在双方进行贸易结算、投资股票和债券,就可以避免美元的使用,这样就可以推动本币国际化,实现资本账户开放,而且,又没有风险。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视点

(一)创立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又称欧洲货币市场,使非居民在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方面不受所在国国内的外汇限制和金融法规的约束,从而进行自由交易的一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可以促进本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从而提高本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间接的推动了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目前,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条件已具备:

1.我国有明显的地理优势

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海陆空交通便利,融资环境良好,且我国是地处亚太地区的主要经济大国,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2.经济实力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放程度高,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一席之地,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从而抵抗外部市场冲击的能力大大增强,降低了遭受风险的可能性。

3.我国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不断深化,国内聚集越来越多的有经验的金融人才,促使我国国内市场日臻完善

(二)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

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简单的说,就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发生业务时以人民币结算,而无需采用国际储备货币进行结算。中国顺应这次危机的潮流,把握契机,为人民币国际化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棋子―实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1.以人民币周边化推动人民币区域化

中国首先在东盟邻国推行人民币的举动是很明智的,越南、柬埔寨等国的资本市场都欠发达,无论是美元、欧元还是人民币,对他们来说都很难对冲货币风险,况且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同时中国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向来友好,这就使人民币在这些周边国家推广多了一个筹码。当前中国经济态势运行良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完全可以抵消人民币尚未完全自由兑换的劣势。

人民币周边化是人民币区域化的基础,我们以同心圆的方式扩大人民币的结算范围,加强同周边地区的金融贸易合作,以人民币周边化推动人民币区域化。

2.以人民币区域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对中国来说,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首先,中国虽是经济大国,但还没有成为像美国那样的经济强国,还不能实现一步到位,主观上要求区域化;其次,加强与区域里的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可以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从而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经济地位和威望,客观上要求区域化;最后,人民币可以通过区域化对最终实现国际化进行探究,避免因盲目国际化而遭受外部冲击。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选择

(一)美元式路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取而代之的是信用货币制度,美国在国际中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使其获得了霸权地位,美元凭借美国这一霸权地位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中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因此说,美元的国际化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二)欧元式路径

欧元是一种几乎与美元相提并论的国际货币,欧元是典型的按照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演进这一过程发展而来的,是当时欧盟在欧共体范围内发行的一种共同货币,之后在国际范围被普遍接受。

(三)日元式路径

日元的国际化是相当曲折的,是通过货币可兑换的若干阶段实现其国际化进程的,是由日本国内的经济基础和地域经济所决定的,大部分新兴国家正在按照这一路径完成其货币的国际化。

以上这些国际货币的演进过程值得我们借鉴,任何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一国经济国际化水平程度,虚拟经济最终还是依赖于实体经济,脱离经济国际化而谈人民币国际化是不切实际的。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是漫长的,我们要不断为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努力缩短这一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李长江.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道路.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2]杨素芳.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3]毕颖娟.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途径选择.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