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英语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英语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英语基础知识

第1篇: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一、完型填空(10分)

I __1__ a bad cough and a high fever. So I didn’t go school __2__morning. After breakfast, I__3__ a storybook. There’re many signs __4__ it. From this book I know __5__ about traffic(交通).We should walk or drive on the __6 __ of the road(路)and get slower(慢下来)at the cross of the road. “Red light” means __7__. “Green light” means __8__. We __9__ go in the time of “Red light”. We must __10__ the “Green light” and go.

( )1、A. got B. am got C. have got D. get

( )2、A. in B. in the C. that D. this

( )3、A. look at B. read C. see D. look

( )4、A. in B. on C. beside D. about

( )5、A. a lot of B. many C. lots of D. a lot

( )6、A. left B. light C. right D. write

( )7、A. stop B. stopping C. go D. going

( )8、A. go B. goes C. going D. to go

( )9、A. should B. shouldn’t C. must D. can

( )10、A. wait B. wait for C. waiting D. waiting for

二、阅读理解(15分)

A

One day Mr. and Mrs. White went shopping by car. They stopped their car near a shop. They bought(买)a lot of things and they wanted to put the things into the car. But Mr. White couldn’t open the door of the car, so they asked a policeman to help them. The policeman was very friendly. He started to open the car for them. Just then a man came up and shouted(喊), “What are you doing with my car?” Mr. and Mrs. White had a look at the car’s number and they were frozen(惊呆了)there. It wasn’t their car.

( ) 1. Mr. and Mrs. White drove for shopping.

( ) 2. They stopped their car at the gate of a snack bar.

( ) 3. They wanted to give their things to a policeman.

( ) 4. The policeman would like to help Mr. White.

( ) 5. From the passage(短文), we know Mr. and Mrs. White made a mistake(搞错了).

B

“Early to bed, early to rise(起身)makes people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健康,富有,聪明).” This is an old English saying. Children should have ten hours’ sleep every night, or they can’t do their work very well. They will not be wise. The body needs exercise. Walking, running, swimming and playing ball games are all exercise. Exercise keeps the body strong.

( ) 1. “Early to rise” means that we must early.

A. go to school B. get up C. go home

( ) 2. Children should have hours’ sleep every night.

A. 8 B. 9 C. 10

( ) 3. Everybody exercise.

A. need B. needs C. wants

( ) 4. is good exercise, too.

A. Jog B. Jogging C. Jogged

( ) 5. Exercise makes us .

A. fat B. stronger C. thinner

C

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is our Chinese people’s festival. There are different names for each year. We all call it the year of monkey, the year of dog… and this year is the year of Mouse. Before the day of the festival, people are busy shopping and cleaning. On the Eve(除夕), there is a big family dinner. After dinner, all the family stay up late(守夜) to welcome the new year.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we have some dumplings(饺子) and watch TV.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Year, people wear new clothes to visit their relatives and say “Happy New Year” to each other.

( ) 1. There are different names for Chinese years.

A. 10 B. 11 C. 12

( ) 2. When is the Eve in Chinese year?

A. The evening of the Spring Festival.

B. The evening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C. The evening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 ) 3. People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A. sing and dance B. go shopping and clean the house C. play games

( ) 4. are the favorite food for Chinese people on the Eve.

A. Cakes B. Dumplings C. Noodles

第2篇: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1. 初中英语课堂不同提问方式的教学价值

1.1层递式连贯性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层次连贯式提问,初中英语教师可按照逻辑思维模式,“由浅入深、由简入难”引入相应的问题与新课内容,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其价值在于保障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学生原本掌握的知识基础上,保障知识的连贯性,对新问题新知识进行探索。

1.2题点式启发性提问增加课堂合理性与科学性

题点式启发性提问可以通过一个案例、现状、社会现象等引出所设计的问题。例如,在八年级下学期Unit 7

Talking about how to keep healthy一课中,先不点题说明如何保持健康。教师可以先提问一些学生有兴趣的话题,Do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Do you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all day?首先通过问题将keep、play、habit等词汇在黑板上使学生关注,慢慢引入健康的话题。启发性提问可以提高课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问题逐渐引入教学主题,引起学生深思的同时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3多角度式提问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水平

初中英语课堂采用多角度的提问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将英语词汇、语句、语法有机地连贯起来,多角度连续的问题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同时,不同的提问方式,也可以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水平,根据学生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水平。其次,类比的问题,可以引入新的知识点、语法结构,举一反三,提高教学效率。其价值在于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英语知识,了解语法语言的结构特点。

2.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提升策略

2.1根据教学任务,做好提问准备

为提高提问的效率,教学质量。初中英语教师应按照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提问。英语教学过程中,从单词、词组、语句结构、语法等循序渐进设计提问内容,同时充分考虑学生课堂对知识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因人而异穿插不同的问题,科学合理设计好提问环节。例如,情景教学,以课本内容为基准,学生举一反三,排练模仿情景剧,一方面可以生动形象的联系被动语态、反义疑问句等特殊语法结构,同时增加案例与相关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2.2科学、合理选择提问问题

初中英语课堂,问题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设置相应的难度,一方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信息,避免产生厌学抵制情绪,另一方面系统地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营造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交流环境,例如,“How old are you?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Do you like your Chinese lesson?Do you like your English lesson?Who is your favorite idol? 等一系列问题。问题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启发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同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利用学生对问题回答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状态,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出自身的想法,将词汇、语句可以完整、正确的阐述。

2.3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技巧

互动提问是一个相互交流的缓解,初中英语教师的提问技巧,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学生获取知识的数量。因此教师应该运用多种的提问技巧,使学生关注教师所提问以及传达的知识。英语教学提问的书序是: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措施,重视分析问题的环境,可以加深学生记忆。其次,科学利用肢体动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利用点头、微笑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提问活动中,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3. 结论

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堂提问式教学应用价值及对策展开深入探究。明确层递式连贯性提问、题点式启发性提问、多角度式提问等不同的提问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合理性与科学性,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水平。日常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根据教学任务,做好提问准备、科学、合理选择提问问题、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技巧,切实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1] 崔强.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普[J]. 考试周刊, 2011(06).

[2] 张雁宾. 浅谈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 考试(教研版), 2012(01).

第3篇: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 现状 改进措施

概述:英语作业是整个英语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监控、巩固与反馈的作用,是检查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纽带。通过作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得与失,从而查漏补缺,改选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作业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从英语作业中的问题入手进而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以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一、初中英语作业之现状

1.作业总量太大。作业的总量如何控制是很多教师忽视的问题,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作业越多越好。“题海战术”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围绕一本有质量的辅导资料,引导学生将其充分理解、精要训练、熟练掌握,就能够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就课外阅读来说,如果让学生每周坚持课外阅读3篇英语文章,记录重要的单词和短语,摘抄优美的句子,并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句子推荐给其他同学,同时简要说明理由,完成阅读任务是没有问题的。

2.老师的作业布置缺乏针对性。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大多注重如何上好课,对作业的备课较少关心。由于辅导书、习题集、练习册子的层出不穷,有些教师采取拿来主义,找些题目做做就算作业,与自己上课内容,不甚有联系,没有针对性,与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匹配性。给学生完成作业时造成许多障碍,影响作业质量。也浪费教师许多时间,用于作业的讲解。长此下来,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完成英语作业失去信心,拖拉、不交作业现象严重。最终对英语失去兴趣,失去信心,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英语作业的质量不高。表现在:设计不科学,偏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的作业难度要求过高,一些教师不顾实际情况,凭借经验来教,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大量训练,结果越讲学生越糊涂;有些教师对一些教学内容任意拔高、盲目拓展,偏离教学重心,与教学目标脱节,加重学习负担,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违背教学规律;学校统一订购所谓配套练习,作业没有分层次,导致许多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很低;作业与作业之间衔接性差,相关度低以及知识点复现率低,造成学生遗忘现象严重。

二、初中英语作业之改进措施

1.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业教学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必须把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与要求贯穿于整个过程。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初中英语这门基础学科的教学效率,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正确把握英语学科作业,能力与训练方向和要素,树立新的科学的作业观。在统整的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初中英语课程的特点,设计素质教育初中英语作业的新模式。不是淘汰教育而是发展教育,而且是使每个人的学习都有个好结果。

2.精心选择作业,使作业更具针对性。(1)作业的布置要体现课堂教学目标,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教师对所提供的作业资料要经过分析筛选,不能随意拿来就布置,要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筛选或补充。作业的布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别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对于学习困难生,可以布置一些侧重基础知识的作业,着重巩固他们的基础,注重知识的复习。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既要注重基础,也要训练能力,布置作业要侧重知识的迁移,要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要,使各个层次学生在作业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对待作业更认真更有信心,作业质量自然也能逐渐提高。

3.要提高英语作业的质量,教师应该在作业形式的设计上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布置双休日作业时,更应考虑作业的开放性与实践性,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结束学习之后,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设计自己今后的生活,并配以文字说明。这个作业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交上来的作品内容多样化,充分体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作业交上来之后,我们进行评选,并在学校橱窗张贴。这样的作业摒弃了枯燥无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英语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第4篇: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转变

“素质教育”是在扬弃“应试教育”的前提下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价值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而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填鸭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互动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因此,我们要坚决去掉应试教育存在的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因素,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二、遵循英语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学生多数知识的接受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当其冲。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方面。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并实现目标分级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给农村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希望。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情感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发展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

首先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习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习惯等。

四、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学习英语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条最佳捷径,那就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农村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英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用听录音、组织英语演说竞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五、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新时期的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为之改革率先垂范的创业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第5篇: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对口高考 夯实基础 因材施教

对口高考的规范说法是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所谓“单招”,是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从职业中学毕业生中招收高校学生的专项措施,以满足职业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学继续深造的要求。也是国家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教育公平,突出以人为本,改革评价制度,完善职教体系,推进集团化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和形成特色而设立的一种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综合课。考生根据中职专业分为十几类,每类专业课不同,招生计划和录取也分类进行。下面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口高考英语复习。

一、试卷特点

近三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口高考英语试卷设题结构、题型及分值基本保持不变,试题越来越重视语言意义、时代意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命题各个部分试题难易搭配恰当,对重点知识覆盖率较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方面与对口高考标准要求基本呼应,能够考查出考生实际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水平,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二、学生情况

学生答题情况:据近年高校的老师的反馈信息得知,学生在答题中也暴露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出现错误比较多的主要有:

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2.分析句子结构能力差,信息提取和解题思路狭窄,答题的技巧不够。

3.书面表达中语言表达能力差,错别字多,字迹潦草,主要动词时态、语态使用不当。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经过两年的学习,升学部的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一套自己的学习习惯,但对口高考对于我校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就业部班级的学生从思想上畏惧英语学科的学习,平时投入时间不足,除了老师布置的习题,练习做得很少,所以答题欠规范。部分学生作业不认真,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加上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钻研的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所以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往年试题,结合往年的经验教训,坚持以“夯实基础,因材施教,狠抓落实”思想来指导我们对口高考复习。

三、对口高考备考

1.研读会考标准,夯实基础知识,因材施教

仔细研读分析历年各所高校英语考试题型及分数分配,对不同知识点提出不同的识记、理解、应用等要求。在平时教学中,注重语言知识的重组,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并学会灵活运用(对语言知识应该是“死记活用”),对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将零散的、孤单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已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摸索、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提高复习效率。

2.专项突破

复习教学应当不同于上新课。我们应当立足于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依据英语学科自身特点开展复习教学。

(1)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语法知识、词汇知识和各种常见表达的掌握情况以及语言运用能力。近三年单项填空题基本保持不变,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回归基础,题干结构简单,句子相对较短,在题干中突出语言情景特点。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认为要做好此类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紧扣语境。

①在词汇复习时,我们依据会考导引,分块进行复习。强化基本词法、句法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

②在解题方面要突出语境,在语境中选语句和词汇,防止汉语思维的干扰。

③掌握习语和日常交际用语。应掌握考试说明中的词汇、习惯用语。由于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对于一些日常交际用语应记牢。

(2)完形填空

近三年对口高考完形填空题主要侧重考查学生上下文的理解。主要采用第一、第三人称,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充满教育意义的文章。每一小题的题干是一个完整的微型语境,避免了纯知识性的考查,选项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但是,与其他题型相比较,完形填空的得分率较低,原因在于考生没有很好的根据短文的意思和行文逻辑来选择最佳选项。因此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语境的含义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做完形练习时先浏览全文,掌握主旨;然后瞻前顾后,试选答案;最后要复核全文,弥补疏漏。

(3)阅读理解

近三年的阅读理解部分都是维持在两篇文章,分为两节,第二节为任务型阅读,命题的方向与高考命题趋向保持一致。主要考查考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特别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加强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而大量阅读,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阅读能力向质的飞跃的关键,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就无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4)及时检测、反馈

弥补薄弱环节,抓住增分点大做文章。每阶段一测,每专项一考,查找学生的疏漏和薄弱之处,并及时加以补救和巩固是精益求精的最佳途径。据了解,我市学生解答主观题的能力普遍较差,谁先突破了这一关,谁就取得了稳操胜券的法宝。对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我建议老师们多在此处用力。

第6篇: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摘要:本文将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结合翻转课堂混合模式应用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依据教学要素与教学环节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教学实践的调查与统计数据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旨在为本校其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SPOC;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20-02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该课程形式与MOOC相比限制了课程注册的规模,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支持。[1]而SP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能够为在线学习的学生提供现实课堂环境,促进其协作交流,并有效地解决知识的系统性,进而深化学生在线自学与课堂互动学习,优化教师网络支持与现实课堂的教学。[2]

一、基于SPOC的课程设计

本研究以高职新生入学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将课程内容按照SPOC的课程模式进行规划分解[3],以碎片化的微视频为基本资源,以SPOC网络平台为依托,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整个教学过程共分为三个环节。

(一)课前准备

1.专业侧重。针对本校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各自特色,应侧重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点。例如:英语教育、语文教育等师范专业应侧重PPT动画制作的知识点;数理系会计专业应侧重Excel中的公式、函数、图标的应用;计算机类专业应侧重计算C组成原理、网络等方面的知识点。

2.资源设计。本课程中的资源搜集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直接引用MOOC平台与学习网站上的优质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网易云课堂、大学生自学网等[4];二,不符合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的,由教师自己制作符合教学目标的微视频作为资源的补充与完善。

3.基础测评。基于SPOC的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开课前对学习者的网络应用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风格作大致的了解。可以采取知识前测、调查问卷、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来分析、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网络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开展个别化的辅导,提高他们的网络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尽快适应这种混合式的教学形式。

(二)课堂环节

课堂学习环节的任务包括汇报交流、同伴互评、课堂测试、作品评优等部分,课中学习环节是一个“对话”的环节,既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又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5]。

(三)课后环节

课后学习环节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对本次教学任务进行反思总结与布置下一个教学任务。反思总结的目的在于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归纳总结所学内容。布置下一个教学任务需要在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之上进行,这样学生既能强化之前所学内容,又能自主学习新的知识点。然而,本环节最为关键的要素在于教师及时的答疑指导与有效的监督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多花课余时间上线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二、基于SPOC的课程教学实践

本次教学实践对象为本校2016级的102名专科生,分别来自英语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和动漫设计三个专业。

(一)课堂学习

本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针对专科非专业学生开设时间为一学年,因此,本学期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与word2010的应用。从知识点来看,本学期理论知识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包含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部分。

1.理论学习。在前两章的理论学习中,教师主要对学生课后自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中相应的重难点进行讲授。例如,数制与运算和信息编码这两个知识点所需的数学逻辑推理性较强,学生在线上观看教师所提供的微视频存在的问题,由教师在课堂上统一进行讲解和讨论。调查发现,在开课的前两周介绍计算机发展史时,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随着教师开始布置线上任务,学生课后访问教学平台的次数不断增加,访问量也趋于稳定,课堂中的氛围也在慢慢变好。

2.实践学习。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含指法训练、PC机硬件配置、常见硬件故障诊断与BIOS设置、Windows7基本操作和Word2010实训。课堂实践教学部分,学生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学生能积极按照教师的操作示范进行练习,基本能达到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课后学习

课后学习主要包含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讨论答疑、作业提交与在线测试四个环节。因此,SPOC网络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通知、课程资源(包括课程大纲、微视频、课件等)、在线交流、作业提交、在线测试、花名册与站点统计等功能。根据开课前两个月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访问量最高的是课程资源,比例不断升高;其次是作业提交与在线测试,而在线交流的比重较少。在线交流的数据量集中体现在QQ小组群中,说明学生习惯线下手机交流,这样不需要与教师制定讨论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讨论,同时也方便教师进行答疑。

三、结果分析

根据期末数据统计得知,大部分学生在本学期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按照教师要求采用SPOC模式登录平台进行学习,并逐步改变传统课堂“坐着听”的学习方式,课堂表现欲望增强,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开展交流讨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本学期教学试验存在以下几个现象:

1.专业差异性。本次教学试验共选取三个专业,开课前测结果表明动漫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最好,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其次,语文教育专业相对较弱。但教学实践过程中,从期末问卷调查和平台登陆、视频点播、在线交流以及作业提交的总体数据分析来看,动漫专业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相对较差,期末不及格人数最多。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但整个学期学习参与度最高,师生互动情况较好,学习活动完成率较高。这表明,师范生入学时基础知识整体相对薄弱,但教学过程中与教师配合程度更高,因此,对于本次SPOC教学试验的开展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非师范生配合程度不高,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对非师范生学习观念转变的引导,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改革中来。

2.交流方式。SPOC教学平台提供论坛与在线交流两种方式,然而,从数据统计的情况来看,学生更倾向于各小组内部的QQ流。这种情况归其原因在于学生已经养成了手机不离身的习惯,相对于登录SPOC网络平台而言,手机更方便随时随地交流,并且与教师的交流也更加方便,无需限定时间。并且,QQ支持视频文件的传输,学生能更自由地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视频。智能手机与教育的结合也符合目前新的教育发展趋势。

3.教学任务繁重。SPOC课程教学改革在本校是第一次开展,所以100%的学生都是第一次参与SPOC学习。因此,前半学期学生和教师在本课程的课后所花时间比重更大,学生需要摸索和适应网络学习的过程,而教师除了设计教学资源与任务以外,还要随时监督学生的进度,并对少数基础薄弱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额外的辅导。在后期的问卷调查中,部分学生反映该教学模式耗费的时间较多,学习任务较重,一开始不太适应,但到了中后期适应后就相对容易。相信,等大家都适应了这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在以后的课程中会更轻松。

四、结束语

将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突破。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该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实施的过程都会有所不同,希望本次课程改革能够为本校其他课程的SPOC教学应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1).

[2]沈景凤.SPOC背景下设计方法学教学改革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

[3]华子荀,蒋舒恬.云环境下SPOC课程与翻转课堂混合模式效果研究[J].高教专区,2016,(17).

第7篇: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激励式教学方法可形成良性互动,竞争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

一是运用情感式激励。教育过程不同于简单的物质接受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接受活动。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而且知识往往通过情感这种媒介更好地被学生接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及时了解学生对英语的心态、学习情况和精神状态。对学习一时跟不上的学生要表示理解,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宽容心。在班上中肯地评价他们,不随便乱批评,若必须批评时,也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出问题,循循善诱,使其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逐渐促其转化,防止掉队分化现象出现。

二是运用表扬式激励。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尊重和赞扬。教师表扬学生越及时越好,激励作用越大。教师对待学生如果缺乏尊重、缺乏民主、缺乏肯定的鼓励,习惯于训斥、斥责、讽刺、挖苦,动不动说学生笨,久而久之,由于他们接受的是否定的自我印象,容易产生一种消极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时机,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赞扬,学会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学习。常用的英语表扬语有:Cool!Super!Goodboy! Good!

Welldone!Wonderfull!Excellent!Great!当学生感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时,就会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应,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当我们真正贴近他们的心灵,并以无限的关爱促其转化,他们就会成为学习上的真正主人,就不会掉队,产生分化。

三是要激发动机,诱发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是防止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初二学生要是能听懂老师和同学说的英语,自己能用英语表达简单的思想,能读懂简易读物,他们就会感到有收获,兴趣就会产生。所以每堂课一定要控制好讲与练的时间比例,一定要注意让学生有练的内容,有练得时间,让学生在学与练的交替中掌握好每堂课的重、难点。另外,给学生留同步阅读训练作业,以开阔学生眼界。异国他乡的风俗习惯、名人趣事,依靠自己的能力在英语阅读中了解到,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他们会很有成就感。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喜悦,再加以对他们取得成绩的适时鼓励,就更会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另外,还有两点要特别注意,和激励式教学方法配合运用,会更有效地防止初二年级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第8篇: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1引言

我国的基础教育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大量的成就的同时,也收到多方面的质疑。这些质疑集中表现为:教育资源的公平性、高考的公平性、教育思想和考核方式上。在这三个方面中,以教育思想和考核方式的争议起源最早,争议最大,影响最为深刻。我国的教育模式采用苏式的教育方法,在尽量短的教学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教育给学生,以培养实用性高、知识全面的学生做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这种教育模式在我国长期执行,并在我国的早期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扫除文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为共和国的发展培养出大量的合格的建设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做为衡量教育效果的标准,这种教育模式通常采用考试分数做为简单、易用、具有说服力的指标。这种教育模式是以知识识记为主,提倡对知识的熟练应用与细节把握,被称之为应试教育。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国教育与国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应试教育日益受到质疑。首先,一些教育者认为,应试教育是以知识的记忆为主,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只适合对低级工人的培养,而不适合对以创造为主要特征的职业工作者的培养。其次,教育的效果以考试分数为主,是将教学效果定量化,而在定量转化的过程中,大量的信息被丢失。因此,这些教育者认为,应当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考虑教育效果。基于以上两个主要原因,部分教育工作者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一提倡获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并已经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经过实验论证,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对素质教育的倡导的直接性证据就是外国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水平比中国要先进,外国大规模采用的教育模式与素质教育相似(实际是中国的素质教育是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将外国的教育模式的中国化。),那么,就应该向外国学习,也采用相同的模式以促进中国的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素质教育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其实际的教育效果也受到质疑。这些质疑不是对以何种方式进行素质教育,这些技术性方面进行质疑,而是对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的质疑。这些质疑促使教育工作者重新对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明确问题的本质所在。

2教育方法的有限性决定了教育效果的有限性

长久以来,受华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或认为的是教育万能。即,通过教育可以有效地全方面地改变一个人的素质,教育是人发展的万能灵药。这种教育思想随着对特殊儿童、特殊人群的研究,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而被论证为错误。但是,大量的教师依然认为,教育是可以全方面改造人,可以对人的任何方面的提高都产生有效的效果。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教育效果不佳被认为是教育的投入与教育压力的程度不够。因此,要取得所需的教育效果,必须增加教育的投入或提高教育压力。这种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时候的体现就是教育压力的增加,即,通过高强度的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某些方面的水平。教育压力虽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性价比,但是会使学生和教师长期处于疲劳和精力透支状态。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改善,教育资源的增加,教育工作者试图通过提高教育投入来取得较佳的教育效果。

这些手段主要包括:对教学环境的改善、对教学设备的完善、多媒体设备的广泛使用。但是,从当前的教育反馈来看,这些手段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确实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但是教育投入造成的教学效果的提高在达到某一程度时,就产生屏蔽效果。并且,增加教育投入造成教育教育的性价比降低。对于我国而言,总体上依然有限的教育资源,是无法承受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入。我国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产生的多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如:网络学校,幕客、高级一对一补课等满足了经济富裕的群体对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的需求。使其能够额外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保证子女的教育资源的充足。但是,追踪研究发现,通过提供额外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能力的提升程度与投入相比,产生的实效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究其原因是在于学生对学习的疲劳与学习情趣的降低,造成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效率的持续性下降,从而降低了教育投入的提高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效果。而从目前的教育学、教育方法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来看,一切教育方法能够产生作用的前提在于受教育者的配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态度产生的重要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学习效率产生的调节作用,使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引发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分析,学生在生存和安全的需要满足的情况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只有自我满足的需要。而该需要所在的需要层次较高,非常难以实现,在学生群体中,只有少数的学生才能实现该需要,不符合对学生群体整体水平提高的社会需求。从这个角度上分析,对学生进行教育资源投入的增加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没有高效的关联。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国无论是采用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其教育模式的选用起决于地区的经济水平,而无论是哪种模式,其教育效果都是由学生的需求满足趣所决定。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应试教育足以满足地区人才的需求与学生的生存与安全的需要。对于经济富裕的地区,素质教育具有实现的可能与较好的促进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属性 组织学习 知识溢出

引言

知识溢出是知识传播的一种方式,是被动、无意识、非自愿、泄漏出来的,或表现为技术贸易中信息的占有,或是组织学习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知识的各种属性对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以及各个层次的学习对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分析知识溢出的全过程,有助于帮助组织增强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区域内的组织间学习效果。

一、知识溢出的相关文献述评

近年来,学者对知识溢出效应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如Caniels(2000)从时间、国家和空间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对知识扩散的认识过程。Fischer(2001)介绍了知识创新系统框架,分析了影响地区输入、输出关系的知识溢出的一些因素。David B,Audretsch,Max Keilbach(2004)通过分析认为企业家精神水平高的地区,知识溢出明显,劳动生产率提高显著。宁军明(2008)认为,知识溢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溢出方的知识控制能力与接受方的吸收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包括地理距离、认知距离和技术差。惠宁(2007)综述了知识溢出理论的相关研究,将知识溢出的人力资本流动纳入内生增长理论中,认为若人力资本(或创新部门)集聚到一个区域时,产品的种类将以最快的速度增长;而当人力资本(或创新部门)完全分散时,产品种类的增长速度将降低到最低,知识传播的距离递减效应将减缓创新的步伐。

二、双维度的知识属性

通过文献分析,大多认为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应该具备其特有的属性,这些属性反映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原因,体现了企业能力的知识本质。如曹兴分析了企业知识状态属性构成,构建了知识状态属性与技术核心能力的关系模型,深入揭示了企业知识状态及其属性对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影响程度。追溯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五个维度分析知识的属性,每一个维度的两个属性都会在组织问知识溢出过程中有所表现。不能分而论之。

(一)知识载体维度:个人性――组织性

从知识载体的维度,可以区分知识的个人性和组织性属性。企业中的知识依附于个人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以个人为载体,称之为知识的个人性,如企业员工的整体受教育程度、知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等指标。都可以反应知识的个人性。企业中的知识依附于组织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以组织为载体,称之为知识的组织性,如企业学习费用的投入程度、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效程度等指标,都可以反应知识的组织性。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所以知识的组织性是以个人性为基础的,每个企业的知识状态都会兼有个人性和组织性,只不过不同企业对这两种属性的偏重程度不同。

(二)知识结构维度:一般性――专用性

从知识结构的维度,可以区分知识的专用性和一般性属性,一般性知识是指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和公共知识,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团队协作精神、员工归属感都属于知识一般性的范畴,一般性知识对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没有决定作用。专用性知识包括企业的核心技术、专利发明、研发能力等,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要素。对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知识的一般性和专用性属性,也无法绝对的界定,只能区分两者的偏重程度。

(三)知识范围维度:外生性――内生性

从知识范围的维度,可以区分知识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属性。企业的知识是从组织外部获取,在与其他组织的合作、引入等过程中,通过知识溢出、知识辐射等方式获得,称之为知识的外生性。企业的知识由组织内部产生或组织成员自身拥有,称之为知识的内生性,比如员工的学历结构、技术背景,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核心技术、组织文化,等等。知识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了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和组织间学习三个层次,因此知识的来源也不能简单地加以界定,知识的外生性和内生性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四)知识共享雏度:明晰性――默会性

从知识共享的维度,可以区分知识的明晰性和默会性属性。当知识很容易被人们交流和共享。很容易以各种方式存储下来时,我们称之为明晰性,反之则为默会性。知识的明晰性和默会性并非绝对区分的,很多知识同时具备明晰性和默会性的特点,只不过在程度上存在差异,很多学者认为知识有其整体性的自然属性,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区分是不可能的,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默会性的或者植根于默会性的。

(五)知识传播维度:粘滞性――流动性

从知识传播的维度。可以区分知识的粘滞性和流动性。这是从传播的成本定义的。当知识的获得、转移和使用所需成本越高,其粘滞性越明显,所需成本越低。其流动性越明显。并非流动性越明显,对企业越有利,正因为企业知识有一定粘滞性,传播的过程需要成本,才能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保护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当然也会令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下降。

三、组织学习的层次

知识的五个双维度属性决定了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本文将从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和组织问学习三个层次阐述组织学习的过程,进而说明知识属性对各个层次学习的影响以及各个层次的学习对知识溢出过程的影响。

(一)个人学习

个人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基础。即组织要学习,首先需要组织的每个成员进行学习,组织学习只有通过个人学习来实现。个人学习使个人能力在融洽的团队氛围中得以发挥,学习效果也更为明显。

(二)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是建立在个人学习基础之上的,但绝不是个人学习的简单延伸或加总。因为,组织是由其成员组成。但组织不是其成员的简单加总。由于组织内每个成员的学习效果和收获各不相同,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种观点和智慧相互碰撞,组织学习常常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远超过个人学习的效果叠加。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组织学习虽然是以个人学习为基础的,但是其过程远比个人学习的过程复杂得多。个人学习主要提高个人知识储备、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而组织学习则发展组织文化和组织成员的意识形态。组织不仅仅被动地接受个人学习的结果,同时也在主动地影响着个人学习的过程。由于组织学习是发生在由组织制度形成的社会关系中,换句话说,组织学习的基本过程在组织特定结构与关系中采取行动的个人之间,所以,组织学习的过程远比个人学习复杂得多。

(三)组织间学习

除了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组织之间也会相互学习。处于同一大环境之下或者在同一条供应链之中,组织之间也会或主动或自发地获取知识。组织间学习的途径很多,比如知识溢出、知识吸收、知识辐射、知识扩散、知识转移等等形式。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我们可以看出组织间学习的几个特点:1 知识从一个组织传播到另一个组织。2 接受的组织能够吸收、存储并加以创新,原有知识有倍增的效应。3 知识的传播过程是双向的,接收方同时也是传播源。4 由于环境中的组织数量很多,组织间学习也就构成了网络状的传播途径。5 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各组织之间的学习可以是主动获取的。也可以是被动接受的。

四、组织间学习的知识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