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第1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分层教学;问题;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236-01

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问题正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钥匙。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教师和学生共同设疑、释疑、解疑的过程。一堂好的数学课常常是从问题开始再由问题结束,所以如何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使各层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便是分层教学中的关键所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问题设计要注意四个度

1.问题设计要有广度。要遵循提问的整体性原则,根据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问题,面向全体,力求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不能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而只去照顾某个层次的学生,更不能形成一对一的回答场面。这就要求问题设计必须围绕教材内容,展现教材内部新旧知识之间、现象和本质之间、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矛盾,创设令人思考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动机,引发兴趣,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进入兴奋状态。例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2”时,可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提出问题:某同学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如图(1),现在要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玻璃,是否需要把两块玻璃都带去?从身边实例出发设疑,学生们自然会兴味盎然,积极思考的。

2.问题设计要有梯度。遵循提问的科学性原则,问题设计应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阶梯高升。给学生提供条理清楚的思维逻辑,注意调动学生探索的兴致,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为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尤其是消除基础较差学生的畏难心理,排除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在问题的设计上应放低起点,多做铺垫,多设台阶。例如在“x2+(p+q)x+pq型式子的因式分解”教学中,设计了如下六个台阶:

Ⅰ.复习填空

(x-2)(x-3)=x2+( )x+( );(x-5)(x+7)=x2+( )x+( );

Ⅱ.填空

Ⅰ中两个一次因式相乘,常数项之和等于右边( )系数,常数项之积等于右边( )系数。从右边变形到左边叫( ),系数分解有何规律?

Ⅲ.分解因式

x2-5x+6=(x- )(x- ) x2+2x-35=(x- )(x+ )

Ⅳ.分解因式

x2+10x+9 y2-7y+6 x2-10x-24

Ⅴ.填空

将x2y2-3xy+2分解因式,可把xy看作一个字母m,则原式可化为( ),把它先进行因式分解后得到( ),再把m=xy代人可得( ),这样,原多项式就可分解为( )。

Ⅵ.将(x+y)2-3(x+y)-10分解因式

3.问题设计要适度。要遵循问题的有效性原则,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问题深浅难易的分寸,既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能力,力求奇怪,使学生茫然无措,望而生畏,启而不发,也不能浅显随意,是或不是,机械应答,味同嚼蜡。而应使问题富有思考性和挑战性,既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激情,又要使问题处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不思不得,跳起来方可摘到果子。例如在学习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学生知道了对于求解方程9x2-6x+1=0应将其配方得(3x-1)2=0,解之得x=■,后,可向学生提出:4x2+y2-4x+4y+5=0,求x、y的值。引导学生积极动脑,用配方法解决一个方程两个未知数的求值问题。

4.问题设计要注意角度。应从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分析教材、领会教材,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选择突破重难点的最佳切入点,使设置的问题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比较新颖和富有启发性,从而激起各层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时,先拿一把长短不一的小木棒,向学生提出:你随意抽出其中的三根,是不是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呢?使每位同学都跃跃欲试,急于求果。

二、问题设计要注意两个“性”

1.问题的设计要有渐进性。即问题的设计要按课程的逻辑顺序展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顺序,循序渐进,形成一个思维连续的“问题链”,切忌逻辑混乱,想到哪儿,问到哪儿。

2.问计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即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点”“面”结合,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分”而不“死”,各尽所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一般地,A层问题重在基础,考虑设计一般的模式识别、知识回忆、形成联系、模仿练习之类的问题;B层问题重在技能,设计综合理解、分析应用型问题;C层问题重在拓展、创新,设计总结评价、智能训练、联想发现类问题。对同一题目,可做分层要求,让学生量力而行,各取所需。切忌一刀切,一般齐,压制学生思维,扼杀学生想象的做法。例如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时,在例题已知:ΔABC≌ΔA'B'C',AD、A'D'分别是ΔABC和ΔA'B'C'中的高,求证AD=A'D'后,可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A层:你能用另一种方法证明AD=A'D'吗?B层:若AD和A'D'是ΔABC和ΔA'B'C'的中线或角平分线,那么AD=A'D'吗?试证明。C层:由两问你能才想出什么结论?用语言叙述并证明。(结论不限个数)

总之,数学分层教学中只有设计出有弹性、有梯度的课堂问题,才能使各层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2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会问”

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特别是数学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才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康托尔指出:“在数学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才能达到提问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小学生不敢在课堂上提问的重要原因是不知道怎么问,对提问的方式、方法、叙述形式等没有掌握。面对新知识点不知道应从哪方面对它进行提问,这类学生占大多数。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让学生“会问”才是具备提问能力的重要标志。

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新课标中提出:“让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从小培养学生从生活、生产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随时注意发现和挖掘教材中隐藏的数学问题,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创设拓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积极寻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去创设拓展空间,让学生标新立异。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通常是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再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我在上课时特意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思考,有些同学就提出:“能不能利用三角形或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这样,拓展思维空间,不仅让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自主探究、发现,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灵活性的课堂提问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一位教师教了“整数减带分数”后,要求学5-(2+)等于多少。有一个学生只把整数部分相减,得出3+;另一个学生从被减数中拿出1化成,相减时5又忘了减少1,得3+。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教师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3+或3+,那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这一问题恰恰把整数减带分数中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教学,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趣味性的课堂提问

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思考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讲完新课后,巩固新知时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动物王国举行骑车比赛,小熊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小猴的车轮是圆形的,小象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教师引发猜想:“谁先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童趣。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巩固所学的新知。

四、逻辑性的课堂提问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形式与规律。教师要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这样设问: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2)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

(3)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

(4)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

(5)怎样来表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6)为什么求三角形的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

第3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问题设计;期待;联系;探究性

杜威在《思维与教学》一书中指出:“教课所需的技术,是怎样发问以指导探究,养成自动探究的习惯的技术。”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把发问的技术作为教课的核心技术;其二,发问要起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养成自动探究习惯的作用。因此,掌握“发问的技术”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问的技术包括问题设计、发问时机、发问方法和问题理答,本文重点探讨如何进行问题的设计。

下面从“原电池”的教学问题设计谈谈杜威“发问技术”的指导作用。

一、问题设计要能引起期待

我们现在反对被动学习,因为被动表示判断和理解的缺失,好奇心的消失,散漫思想态度的形成,学习也就变成了苦差事。人的心理是有欲求的,而这欲求是内发的,需要环境的刺激,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唤醒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热诚,引起其对后续教学的期待,使其主动去学习,这在课前引入环节显得尤其重要。

如,“原电池”教学的引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今天我们来学习原电池,什么是原电池呢?请大家阅读教材后回答。

2.提到电池,大家都非常熟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处处都要用到电池,那么电池是依据什么道理设计制造出来的呢?

3.格林太太有一口整齐的牙齿,但其中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黄金的――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象征;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留下的痕迹。但自从车祸后,她经常头疼,夜间失眠、心情烦躁,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帮她出了一个主意,为她解除了痛苦。你知道其中的病因吗?

这三个问题中,第1种问法平淡无奇,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非常直接就提“原电池”一词,学生会有陌生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后面的教学;第2种问法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兴趣自然而生,但马上就问电池的原理跨度大、难度高;第3种问法从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讲起,且格林太太的病是由化学家治好的,暗示学生要从化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急切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就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充满了期待,有利于后面教学活动的展开。

二、问题设计要联系旧知识

“温故而知新”指的是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有意识地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去理解新的知识,从而自主探究。如此反复,可使学生有思考问题的兴趣,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如,学生在分组实验的基础上,以铜锌原电池为例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

1.从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锌片逐渐减小,铜片表面出现气泡,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即化学反应发生时有电流产生,此时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可运用能量守恒和转化的知识回答: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可运用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回答:电势差导致电子的定向移动。

3.哪一类化学反应会发生电子转移?在本反应中,电子是如何转移的?

学生可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回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较活泼的金属(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Zn2+(锌片不断溶解变小),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通

过外电路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Cu),电解质溶液中的得电子能力强的粒子(H+)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铜片表面有气泡),从而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以上问题联系了学生已学知识进行设计,学生有思考的基

础,沿着旧知识的台阶逐步登堂入室,同时能提高其知识迁移能力,实现了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感觉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自然延伸,有利于认识事件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三、问题设计要有探究性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探究性的疑问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有一些老师认为所谓探究学习就是我问你答,把知识点以问答的形式找出来就完成了探究任务,所以,在课堂上提问题时是“遍地开花”,简单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棱两可的什么都问。其实,探究性问题是指那些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的问题。早在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斯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在教师众多的提问中,大多数是记忆型问题,仅要求学生根据书本做直接的回忆或根据具体事实做回答,很少要求学生具备高水平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学会提探究性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如,在学习“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环节中,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研究了铜锌原电池,究竟形成一个原电池需要哪些条件?请各位同学完成下列四组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电流产生,是否能形成原电池?

1.两块Zn片和电流表用导线相连插入番茄;

2.Cu片和Zn片和电流表用导线相连插入无水乙醇;

3.Cu片和Zn片和电流表用导线相连分别插入两只番茄;

4.Cu片和Zn片和电流表用导线相连插入番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1、2、3组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第4组指针有偏转。此时教师再提问:前三组不能形成原电池,而最后一组可以,请大家比较一下这几组的差异,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呢?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得出结果。

以上提问发放促使学生主动去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使其养成积极、正面的思维习惯。

此外,设计问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注意问题的难易性、系统性和差异性。要明确具体,涉及面不宜过大,逻辑关系清晰,具有合理的梯度,还要抓住关键,突出重难点等等。设计出一系列好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边学边思,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了教学活动的进程,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

(1.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2.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探讨“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的榜样与约束机制的功能与建设,是深入研究“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的重要内容。对“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的榜样与约束机制的建设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仅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理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对“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所起的作用,还能逐步推进榜样与约束机制向规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

关键词 :“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榜样;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013—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榜样与约束机制作为“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的重要机制,对正确协调人际关系、保持正确方向、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适当运用榜样机制来调动“问题大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约束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作用。

一、倡导“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范例与案例结合的榜样机制

榜样教育法是高校“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常用的传统方法之一。在榜样教育过程中,榜样范例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将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被教育者提出的思想道德期望的具体体现。由于榜样本身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榜样教育一方面能引导受教育者学习榜样的模范行为;另一方面,也会使之通过接受榜样精神的感染、熏陶和激励,道德行为动机得到激发和强化,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和提升。因此,榜样具有强烈而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当前,高校“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应当努力创新榜样教育活动的载体,如将传统的先进典型宣讲活动升格为品牌化的校园榜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切实巩固并不断增强榜样教育这一传统方法的实效。有的高校启动的“榜样库工程”就是用身边的优秀榜样来影响包括“问题大学生”在内的在校学生,“榜样库工程”使“榜样们”都是“看得见、可模仿”的“活教材”。这种教育途径和新模式有利于优良传统的辐射传播与继承。由中国青年基金会等单位在全国高校范围内举办的“精英学子激励计划—芙蓉学子·榜样力量”评选活动,到目前已经推广到全国30多所高校,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教育效果。

“目前的大学生,基本上都属于独生子女。尽管有相当数量的非独生子女,但经验证明,有‘自我中心’问题的多为独生子女。在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享受到了得天独厚的家庭关照”。[1]因此,除了要让“问题大学生”从自身个体入手,重视向榜样学习,还要重视各类学生团体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群体的作用,使“问题大学生”感受到日常大学生管理、教学或服务制度的规范性、公平性、民主性等特点。通过让已教育转化成功的“前问题大学生”和存在各种困扰的“现役问题大学生”组成的“关爱之家”一类的学生活动团体或校园心理辅导组织,参与到学校管理决策中,为学校建设建言献策,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边缘化的“问题大学生”回归到校园活动中来;通过组建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团队、学术研究团队、创新创业团队等方式,让“问题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团队合作和社会化成长的教育。

二、推广“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的“微集体文化”约束机制

“微集体文化”约束机制,就是将宿舍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当中的一种新型文化约束机制。以往,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注重全面性和整体性,而宿舍作为大学生生活时间最长、最能体现自我的领域往往被忽视。因此,要充分利用宿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把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从教室转移到宿舍、从现实世界转移到虚拟世界,将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成一种以宿舍为单位的小局域文化,并融入到约束机制中,从而形成一种来自于“微集体文化”的约束力。宿舍作为非正式场所,更有利于弹性、合理地控制转化机制的运行。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一个健全而进步的社会不仅需要集中控制,而且需要个人和集团的创造力。没有控制,就会出现无政府状态;没有创造力,社会就会停滞不前”。[2]所以,“微集体文化”所提供的小范围的适度约束,更能保证机制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从而避免了过度压力和刺激带来的反弹。

因此,应逐步推广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活动,并积极探索该模式的长效发展机制。加强学生宿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建设,同时,也为学生宿舍创造了良好、和谐的文化环境。因为每一个“问题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对“问题大学生”的文化约束更是一门艺术,所以,“培养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行为习惯,通过建立健全的约束制度来规范校园人的言行举止,形成良好、文明的校园行为规范和风貌”,[3]不仅要“动之以情”,还要“晓之以理”;不仅要批评和惩罚,还要鼓励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问题大学生”从认知到行为都对约束机制有着理性化的认识,这在无形当中也减少了约束机制在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阻力。要逐步探索一套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问题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各类宿舍活动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实现“问题大学生”榜样与约束机制的有机结合

在“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控制机制运行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既要充分利用控制论来实现控制的科学性,也要考虑控制的人性化和艺术化。要构建并完善有效的“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控制机制,就要充分发挥榜样和约束在控制机制中的作用,并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认为,“在人的天性中存在一种‘自然秩序’,包括同情心、互和正义感三个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控制除了运用外在的制度化力量进行外,还可通过唤起人类天性中的‘自然秩序’以实行自我控制”。[4]控制机制只是促进工作运行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控制,控制的“指挥棒”作用能否充分发挥,有赖于控制手段的合理化以及能否将外部控制转化为自我控制;控制也传达了“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的运行状态和具体效果,对具体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都能起到一定的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估作用。因此,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自觉接受控制,并对控制反馈做出积极的响应和有效配合。“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控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监督、约束、反馈、激励、评估等作用。有效发挥控制机制的作用,就能有效地约束或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使其思想和行为日渐趋向社会需要和既定目标,从而使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规范和自觉意识。

“激励是组织中使组织成员产生和增强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动力的管理活动的总称;约束是组织中为防止组织成员偏离组织目标、损害组织利益和迫使管理成员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的总称”。[5]因此,教育者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将“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的榜样和约束机制高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理搭配内外部约束,逐步推进榜样与约束机制向规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潜移默化地实现“问题大学生”精神上的升华、道德上的熏陶和行为上的规范。

参考文献]

[1]王立仁.大学生“自我中心”的成因及矫正[J].思想教育研究,2006(1).

[2]罗素著.肖巍译.权威与个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张永红.大学生非主流文化引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8.

第5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 对应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化繁为简思想 建模思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必要的应用技能。”由此看来,数学知识本身固然非常重要,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小学数学教学体系贯穿着两条主线: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直接呈现在教材上。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条暗线,隐藏在知识背后。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和理解教材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加以渗透,使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例如,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为了落实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点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植树问题”属于经典的数学教学内容,以往教学基本是关于“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的区分。教学中,通过探究植树问题的三种类型和生活中的一些类似题目,使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解题模型,学会化繁为简的思考方法,突显化归思想。但我认为化归思想并不是“植树问题”唯一的选择,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除了基本的知识目标外,应该把一一对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作为探究植树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同时渗透化繁为简思想和建模思想,而“植树问题”教学的灵魂应该是“对应思想”。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引导学生明确“间隔”与“树”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突出“一一对应”思想,然后再以此为基础探究“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基于以上考虑,教学中我认为可设计三个层次凸显对应思想。

1.激活。课伊始先展示两组图片,比一比: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图片哪个多(一组凌乱排列,另一组对应排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通过运用学生熟知的动画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一一对应思想有强烈的反应,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

2.感知。接着,依次出示三组比较题:

(1)…

(2)…

(3)…

逐个提问:三角形有100个,圆有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和圆一一对应后发现圆和三角形相等、或多1、或少1。这样,既进一步突出了第一层次的作用,使学生对一一对应有了新的认识,又使学生主动运用这种思想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为下个环节的学习做好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3.体验。《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评价反思等重要学习方式。因此,在进行“两端都种”这一模型的探究时:我先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模拟种树(强调为研究方便,截取其中的20米),让学生直观体会到:两端都种时,最后(最先)种的这棵树没有间隔和它对应,发现了棵数比间隔数多1。在这活动中,学生经历用一一对应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达到了在体验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接着,进一步提问:“两端都栽时,棵树比间隔数多1”,20米的小路上是这样,如果是50米、100米甚至更长的路呢?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感受到从直观图示中不能直接看到“间隔”与“树”的关系,必须按“一一对应”的方法算得,不知不觉中,学生从中体会到了“一一对应”思想的妙处。而对于另两类植树问题,则进一步抽象出对应图,让学生不能用直观的方式数出间隔数和棵数的关系,“逼着”每个学生只能通过一一对应判断两个量的多少,更是凸显了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最后围绕“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不断进行变式练习,但万变不离其宗――“一一对应”思想一直统领全课。学生依据表象,灵活运用这一思想方法,在不断运用和体验中,“一一对应”这一思想方法逐步深入人心,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难。”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教师有意识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设计,能化抽象为形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无论是从最开始的导入、比较题,还是三种植树模型的探究,我都极力渗透给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特别是在研究“两端都种”这一模型时,通过让学生画线段图自主探究,利用数形结合,使学生能清晰直观地分析棵数与间隔数的数量关系,使得“棵数比间隔数多1”这一规律自然呼之即出,加深了画图这种找到规律的方法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将数形结合这一思想展露得一览无遗。

三、渗透化繁为简思想

越是复杂的事情越是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化解,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题出示后,让学生大胆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到底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验证。学生通过画图强烈感受到“植树问题”原题的数据比较大,迫切产生了“化繁为简”的需要;这时再问:数字太大,不便于研究怎么办?提出可从其中一部分入手研究(强调为研究方便,截取其中的20米),从中发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转化”策略有了深刻的体验,领悟到了“遇到复杂问题先从简单数据入手”的方法,将困难的变为容易的,将复杂的变为简单的,体验化归思想。

四、渗透建模思想

第6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要提高教学质量,须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入手。而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数学,无疑成了有效教学的核心。如何构建更高效,让学生亲近的数学课堂?对此,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让学生亲近数学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如何让学生亲近课堂,喜欢这门学科呢?教师就需要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来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因此,课前准备一些学生比较亲近的素材,来创设一个合理的生活情景,会让你的数学课取得意外的收获,在课堂上学生们也在快乐中学到了数学知识。例如,《千克和克》的认识是十分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是这样导人的:学生同桌相互背背,感受对方的轻重。这就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生活知识出发,把这些融入到数学知识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事物或感兴趣的事情,并且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惬意,感到快乐。

二、以联系促进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准确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觉得不管在什么情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许多专家的讲座报告中也提到一堂课的评价标准,专家们都一致认为:一节课是否上得成功有效,关键看课堂教学中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否有思维实质的参与。而我认为要达到以上说的效果,教师除了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更多的实践智慧,更高超的组织艺术,这样才能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去参与思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两位数的加法口算”时恰逢植树节,我便把这节课设计成了一节植树活动课:先让一位“小小采购员”到树苗超市去选购两类树苗价格分别是35元、28元,并计算需要多少钱。就让全班孩子经历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验证价格的正确性,以便顺利买到树苗。有些用个位、十位分别相加后再合起来的方法、有些只把28分成20和8再用35分别去加的方法……甚至有一个小朋友居然把28看成30与35相加后,多算了2再减2的方法,迎来了所有同学不约而同的掌声。然后回顾一下这些方法,让孩子自己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再次到树苗超市去选购植树所需的两样劳动工具,和同组一起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这样,让孩子从小养成多角度、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的习惯,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会用发散思维的观点来考虑和分析。并且,这样活动设计,让孩子亲身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三、让学生乐于交流

学习如果是枯燥的,学生势必感到乏味。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学生就会倍感其乐无穷。在构建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使学生的活动时刻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中,他们不是被动的听,而是一种主动的参与。他们可以尽情地说,可以采用举手回答、抢答、齐答、讨论、辩论等方式,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对于个别一些不善于口头表达的学生,教师也安排了特定的内容,随着课堂教学环节的进行,他们可以采用书面即时交流的方式,针对老师的问题写出他们心中想说的话,针对同学的发言写出他们自己的见解,针对学习内容写出他们的疑难和困惑,又按照老师的要求,写出他们对自己所提问题的假想回答,这样可以使他们直舒胸臆,不仅和其他的同学一样参与了课堂学习,还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得到了延伸,教师既听到学生课后对本课交流的口头评价,还探测到了发自学生内心的想法,有利于及时调控教学行为,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四、以训练来发展思维

第7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

理解模式――多种培训

1.整体理论性培训,认识模式

学校不但请来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史根东博士为代表的专家团队进行系列培训,校长、教科主任还亲自培训,培训的内容有《精品课堂探索之道》《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模式》《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力方法和途径》《可持续教学模式操作的基本思路》《可持续教学模式几点重要强调》《学习探究作业本设计说明》《学习探究作业本使用方法》等,通过骨干培训、精英培训、全员培训,使干部和教师尽快地理解模式,开展研究。

2.典型课例培训,推出模式

每学期安排不同教师运用模式上课,每一轮课后,主管领导都与教师一起研讨,教师在听课中比较与原有教学模式的不同,从中找到模式的主要操作方法。教师们在听课中思考,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在一次次课例培训中,逐步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3.总结性反思培训,重现模式

课例研讨后,要求每位研究教师写出教学反思,找到自己的变化,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期末反思交流会上交流。学校针对这些反思、讲课中的问题,进行整体总结,肯定成绩,再次提出每个阶段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操作方法和操作目的,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再培训。

强化模式――团队引领

1.打造精英团队,引领模式

在整体培训的基础上,在研究教师中选择理解能力强的代表,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组成精英团队。主管领导跟这些精英们一同备课、磨课,逐步掌握研究模式。当精英们感受到新模式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变化时,主动研究的意识越来越强。之后再通过精英引领,带动骨干队伍,推动全员参与。

2.相互评价,推动模式

评价是推动课题研究的重要方法,只有评价导向准确,课题研究才能很好地推动下去,于是学校根据可持续教学模式的要求制定了评价方案。其一,是否落实了课前预习探究的环节,是否把学生学习过程前移;其二,是否有课前预习探究、课上自主合作探究、课后应用探究三个学习环节;其三,是否在课堂上都紧紧围绕这三个段式进行教学;其四,是否把课上第一个环节作为汇报展示环节;其五,课前预习探究作业中是否有探究性作业,课中是否有合作探究作业,学生是否有思维的碰撞;其六,课后是否有应用探究作业等。

从这六个方面做具体评价,让教师们严格按照模式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评价表填好后,评课时就按照三段式的评价标准去讨论问题,最终在评价中、在研讨中提升对教学模式的认识。同时,通过教学前伸后延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归纳总结,完善模式

通过“精英引领,骨干带动,全员推进”三个层次,教师基本掌握了可持续教学模式。学期末,在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利用暑假一周的时间,组织精英团队,对学习探究作业进行梳理规范,最终形成数学八册至十二册各20课的探究作业。探究作业主要从学生自主探究的角度去设计,使它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工具。

运用模式――全力推进

1.组内研究

我们最开始在四至六年级进行学习探究作业的研究。先是以组为单位各完成一节可持续教学模式研究课,之后推出一节可持续教学模式研究课,在校内进行研讨。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对知识与技能的把握比较准确,对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把握还不够准确。为此,又学习了101中学的几个案例,从中得到启发,加快了研究步伐。学校加大研究力度,在四至六年级中每学期进行一轮听课研讨活动,全力推进可持续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

2.呈现结果

经过3年多的研究,可持续教学模式的实验终于以“学习探究作业”的形式在课堂中呈现。课堂教学遵循“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的十六字原则,分为三个教与学阶段,按照“课前预习探究――课上自主合作探究――课后应用探究”三个环节设计,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力的同时,渗透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课前预习探究

以学科知识为主线,以问题为线索,把学习过程前移。课前设计两三个浅层次、较为简单的问题,学生在这个环节重在训练:收集、分类、概括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

例如,四年级《植树问题》一课,课前预习作业是这样设计的:

⑴观察一段路,数一数有几个间隔,有几棵树,怎样数最简单?

⑵设计植树方案。一条长20米的路,在一侧植树,植树多少棵?

课上自主―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主要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巩固、提高。这个环节重在训练学生准确、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书本结论、他人观点提出自主分析与评价的能力;与他人合作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五年级《找次品》一课,课上探究作业是这样设计的:

⑴小组活动:从8瓶口香糖中至少几次一定能够找到其中的1瓶次品?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动笔写一写。

⑵独立完成:从9瓶口香糖中至少几次一定能够找到其中的1瓶次品?

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请你写下来。

课后应用探究

课后应用探究是学生学以致用的环节,是对学生已学成果的一种检验。重在训练学生关注、发现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例如,三年级《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课后探究作业是这样设计的:

调查全班(44人)男女生吃零食情况,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这是一道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并且以尊重人的生命、关注自身健康为基础。

3.效果反馈

经过实践研究,教师在教学中实现了教与学的目标。

课前预习探究作业使学生带着有思考的头脑进入课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学生汇报预习问题探究,实现了学习过程前移的效果。

教师课前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情,提前调整教学设计,使教学更有的放矢。

课中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搭建了发展的平台,提高了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

第8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导趣

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材特点,创设合乎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满足他们好奇、好胜、好学的心理.

1. 创设问题情境,设疑生趣

创设情境,制造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产生求知欲. 如在教学“一亿有多大”之前,我提出问题: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米,全国13亿人一天大约能节约多少粮食?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立刻情绪高涨,在急于探究问题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主动地获取新知.

2. 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兴趣

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通过“年、月、日”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制作生活作息表,并适时进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3. 注重及时反馈,保持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要恰当地运用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良好表现应该用点头微笑予以肯定,使之迅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学习兴趣.

二、组织务实学习活动,导探

学生思考的深入、精彩纷呈的回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实践证明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而长期以来数学课的课前预习实效性不是很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应该预习什么,该怎样预习. 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设计了这样一套预习提纲:(1)自读课本,理解书中内容.(2)搜索和本课内容有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或你了解的相关知识.(3)试着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本课新知.(4)预习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惑?

对于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困惑,教师可以将它视为课堂教学的难点;对于学生预习时产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教师要为他们创造交流的时空;对于学生课堂中随时迸发的灵感,教师要作出合理的引导. 由此可见,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更多地去进行一种探究型的预习,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自己的预设,那么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一定能够在课堂上和谐共存.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在教学中,应注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参与中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教师则要善于调控教学的双边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折角”的教学活动:每名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先找一找这张纸上有几个角,各是几度,接着让学生用这张纸折一个45度角,学生很快折出来了. “你还能用这张纸折出哪些角?”这时所有学生都忙碌开了,他们有的折,有的用三角尺量. 在随后的交流中得知,学生从最初的45度、90度、135度,到后来的30度、60度、120度等等. 在折30度角时,好多学生其实已经知道要把90度的角平均分成三份,但是他们又在为平均分成三份感到为难,于是有人想到用三角尺的30度角去量,然后再折.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地思考,进行各种尝试,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进步和成功. 同时,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情感都是大有益处的.

3. 鼓励学生应用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教学“可能性”后,我创设了以下情景:某商场要举行抽奖活动,设一等奖(红球)1名,二等奖(黄球)3名,三等奖(白球)6名. 先要求学生替商家设计抽奖箱内球的摆放方案,然后再进行抽奖活动. 在学习“统计”后,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统计一个班的学生其家庭一周、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用数学思维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体验在生活中“用数学”带来的乐趣.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导思

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在教师鼓励和引导下,对教学设计的题材提出问题,展开思维,并力求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思维方法.

第9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

一、找准知识的切入点,隐型教学促使知识内化

数学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但我们常见的有些教学内容和一些例题的设计常让我们的学生学得一脸惘然。显然这样的教材编排不适应儿童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教师不能再度沿用“教授式”的照本宣科的平铺直叙、和盘托出教条方法,它需要我们教师全息教学的内容,把握好教学的“突破口”,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利用隐型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如,“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如何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换句话说,选择怎样的教学突破口,才能让学生对此感觉简易又学得轻松愉快呢?笔者是这样安排的:

给出6个数:4、5、6、8、12、36。

要求学生用两个整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但不能用1。

学生们发现了“5”的与众不同:5是质数。

这样,先得出第一个结论:用两个整数相乘表示一个数,又不能是1时,只能表示合数。

再进一步研究,要求同学们再用整数相乘的形式表示这些合数。但是“最多个”整数相乘,且依然不能用1。

为什么这次大家的答案是一样的呢?孩子们感到这也是个问题。经过观察、研究,他们发现了:满足“最多个”不能是1的整数相乘时,这些整数统统是质数。且质数的个数是固定的,所以大家所写的式子是一样的。其实,这就是分解质因数,只不过此时孩子们还不能用数学语言来叙述,但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及做法他们已完全知道了,无需再讲解。这样的切入点,好处是把孩子们生疏的问题变熟悉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了。用的完全是旧知识,但新的问题已解决,当老师明确指出这就是质因数时,孩子们也就进一步明确了为什么当初老师要求不能用1,因为1不是质数。这样恰当的选择切入点,不仅使教材以学生自悟与体验的动态学习形式展示出来,而其中内涵的隐型教学引发也是多角度的,它有效地促使学生新知因体验而生成了。

二、补充知识空白点,弹性设计提供学生多维反思

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知识,是需要经历几度反思过程的,因材施教的弹性教学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多维的反思契机。

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时,教材上呈现的是一个硬币,一只碗,还有一辆自行车,让学生们认一认这些物体中的圆,让学生说一说,那教学过程是静态的,他们对圆的内涵是没有理性的认识的,这正是教材内容的空白点。因此,笔者调整了教材的内容,一上课,立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呢?如果是别的形状不行吗?”这一问,学生们沸腾了,他们纷纷解释着:别的形状不行,因为无法滚动,只有无棱无角,好滚动,而且滚动起来平稳。我随接在黑板上画了个椭圆,反问到:“椭圆没棱没角,可以做车轮吗?”“不行,那么忽高忽低,不平稳。”我环视大家一下,问道:“显然,没棱没角不是圆形车轮车行走平稳的原因。那么圆形车轮行走平稳的原因是什么呢?”“车轮是圆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为什么是圆的呢?却是大家不知道的,看来这个司空见惯的问题还真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研究呢。好,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圆的认识,上完这节课你们就可以理解这个问题了。”

这样的开始,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知识的空白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自然生成了学习的自我需要。而在传授新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又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提供多维反思的教学弹性设计,为学生认识圆的概念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利用知识生长点,开放题型促使理解与生成同步

从人的思维方式来讲,接受新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把握好旧知识的连接点。

例如,教学“方程的初步认识”时,在结束新授部分后,学生对方程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知识,笔者不仅安排了综合性的练习,并紧紧抓住知识生长点,合理地进行拓展练习的弹性设计。如:植树节到了,我们四年级的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四(1)班分到240棵树苗,四(2)班分到300棵树苗,要使两个班植树棵树一样多,有什么好方案?用方程表示,试一试,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大家想出了很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