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品安全范文

食品安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安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安全

第1篇:食品安全范文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安全管理不规范所致。

毒奶粉、毒筷子、毒餐盒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最终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了公共监管体系的缺失。实际上,公共监管体系一直存在,只是在各层级、各部门的监管力度上打了折扣,如果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及职责赋予加以日常监管,各尽其责,而非等待其事态大规模扩散并爆发后才匆忙行动,将会有效遏制危害人民健康的事件发生。

第二,利益驱动所致及庞大的市场诱导所致。

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已经济私利,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食客的身体,因为即使这样,只要不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东窗事发”,商人们就不愁巨大的获利空间。而中国的人口众多,食品市场空间大,盲从心理重,任一食品只要包装、宣传、处理得当,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存在。

第三,部分商人缺乏公德心所致。

“无商不奸”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传承,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大有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趋势,总有部分商人群体严重缺乏公德心。

针对中国食品市场的现状和国情,要想改善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那么就要从现在做起,从以下几点做起:

(1),落实企业和政府责任。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者负有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认真履行职责,搞好监督指导。

(2),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责任制度与问责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进行。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敬业尽责,以对百姓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对食品市场加大检查频率,拓宽覆盖范围,最好做到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保证食品安全市场的“零死角”。 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监管不力的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3),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

配合食品卫生监督、质检、工商为主的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使各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有机衔接起来,让市场监管到位。同时以食品行业协会为主导,带领企业坚定不移的执行与参与政府的各种类型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活动。

第四,还需努力提升社会的道德良心水准。

不为自身获利而去害人,这是最底线的道德标准,然而在利益至上的喧嚣时代,道德底线总是被轻易地放弃。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我们显然更多强调市场的逐利性,而忽略了其道德性,很多时候,道德性的呼吁甚至被认为与市场的经济性格格不入,这不能不说是个认识上的偏差。

食品安全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食品安全信息的有效扩散可以确保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食品生产者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掌握着食品安全的源头信息。政府监管部门作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执行者,应加大在食品安全信息系统的构建及信息的有效传导方面的执法力度,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社会媒体和行业组织在保障食品安全上有着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信息扩散功能能够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消费者应该自我教育,提高安全消费能力。

第2篇:食品安全范文

【关键词】食品安全 安全监管 防患未然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199-01

在提倡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今天,有些食品还是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大大增加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担忧。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类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然而,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此,笔者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等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并且提出了几点关于确保食品安全的建议。

一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食品供给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品种丰富、数量充足、供给有余。但在满足食品数量需求的同时,质量却存在着严重不足。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危及人类健康、生命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令人防不胜防,新技术影响食品品质,环境恶化导致农牧渔产品受到污染,以及境外食品安全等问题都可能影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根据笔者搜集的资料显示,中国食品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类:(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危害最严重的是重金属、化学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多环芳烃类、亚硝基化合物等污染物,滥用食品添加剂、植物生长促进剂、动物激素等污染,使用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器具和设备造成的污染。(2)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微生物污染是指微生物污染、寄生虫及其虫卵污染、生物毒素污染、昆虫等生物污染、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及其毒素和病毒性污染等。(3)放射性污染。食品可以吸附或吸收外来放射性核素。

二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既然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第一,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故意制假贩假,不注重食品质量;有的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是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因为他们只在乎价格是否便宜,很少考虑其他因素;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

第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相对较高,农村牧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能力低下,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

第三,监管职能分散,职责不清的问题依然存在。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食物链分属工商、卫生、质监、农牧等多个部门监管,由于这些部门管理体制不同,人、财、物的主管部门各自为政,有的在该唱主角时却当了配角,有的在该当配角时却唱了主角。

第四,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监管工作到位难。近年来,我国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投入经费少,一些检测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另外还缺少一些必备的检测设备;抽检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及时检验食品质量的真伪,检查中经常出现一些无法认定的质量问题,大大制约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三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

第一,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卫生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对食品生产经营者来说,了解防止食品污染,不仅仅是为了减少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其对人体造成危害。

第二,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规、制度,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积极实施GMP和HACCP等先进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从食品的采购、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各环节采取相应的防止污染措施。

第三,积极制定和完善各类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制定、颁发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容许量标准。

第四,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防止食品污染的工作。如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工作,质检部门要加强禽畜肉品检疫工作,农业部门积极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等。有关企业要积极治理工业“三废”,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食品。还要完善相关法律,对知假贩假危害人民健康的人,要绳之以法,绝不能姑息。

总之,食品安全事件所暴露的体制问题和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所存在的问题,填补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空白和盲点,加大执法力度,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够有法可依,同时为道德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法律保障。另外,只有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食品安全范文

法国:吃生蚝讲究多

驰名世界的法国大菜以海鲜为最,最值得称道的是俗称“蚝”的牡蛎。但生蚝毕竟属于生猛海鲜,如没有可靠的、良好的卫生保证,生食会引起高烧、腹痛等一系列病症。具有食生蚝悠久习惯的法国,却很少听说食生蚝而得病的事,这与法国严格的食品卫生管理有关。生蚝的冷藏一般在4℃~5℃的恒温,高了滋生细菌,低了会冻死生蚝。卫生检疫部门定期派人对生蚝的生产、运输、销售和餐馆处理进行抽样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蚝肉的含菌量、保鲜设备的清洁度、包装的标准化程度等等。

日本:割筷、分餐、检疫

日本餐馆里多用一次性的“割筷”,为的是方便卫生。日本人一般分餐就食,分餐就食有利于卫生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在日本人的家庭里,不少场合也是碗筷分用。日本各地的防疫站对公共餐饮场所和供外部门定期做严格检查。日本对餐饮业人员实行资格证书制度,为获证书,餐饮业人员必须学习公共卫生学、防疫学等科目。

澳大利亚:禁食野生动物

在澳大利亚,所有注册的野生动物都受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的保护。任何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产品的进口,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条款进行。私自笼养或猎取鸟类野生动物,均属违法行为,一旦发现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其次,澳大利亚的社会文明也保护了野生动物。没有哪个人认为野生动物是可以食用的,更没有人想着去吃它们,人们把野生动物当作朝夕相伴的朋友,千方百计保护和善待着它们。

美国:餐馆最怕卫生局

在美国,食品加工的所有环节都要接受农业部、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检查官的层层监督、检查。在美国开餐馆,都要面临三道关且检查机构铁面无私。第一是卫生关,第二是消防关,第三是禁酒关。当地法律规定年龄达到21岁才可饮酒。

第4篇:食品安全范文

芬兰:食品监管“从田间到餐桌”

芬兰的食品加工业是第五大产业,主要分为肉类加工、奶制食品、酒类和面包加工等行业。芬兰有关食品安全有20多部法规,并成立了专门机构,形成严密的食品监管体系。

芬兰由于气候寒冷,芬兰人饮食中的肉制品比例很高。根据这一饮食特点,芬兰食品安全局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确保肉制品的品质。

根据畜牧生产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包括大型畜牧场的管理,牲畜的运输,原料的加工以及畜药的使用等,芬兰食品安全局从饲料选用,牲畜饲养、用药、屠宰直至加工的每个环节,都实行了严格的监管,既减少牲畜的发病率,又降低用药量,从源头保证了肉制品的品质。在芬兰,能够上餐桌的食品都符合标准。

芬兰有许多天然食品资源。如渔产品、野生动物、浆果和菌类等。养鱼业也有相当规模,如今,这些原料所生产的食品都纳入了监管体系,设立了植物分析以及化学和病理学等实验室,鱼类和野生动物的健康状况都在检测范围之内。

在芬兰,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食品监管要“从田间到餐桌”。以国际通行的HACCP食品安全体系作为保障。为了确保食品安全,芬兰规定,所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注册登记,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体系进行生产和加工,并有完整记录。上市食品必须在标识中记录所有生产信息,这样一旦食品出现问题,就能立即查明其原因所在。就连食品包装材料,芬兰也有明确规定,要求生产者根据农产品的性质选择包装材料,以保证经过包装的产品能保持原有风味,便于贮存、运输和保质,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由于气候原因,芬兰消费的蔬菜和水果大多来自国外。为了保证这些食品的安全,芬兰一方面严格检测其质量,一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物流体系和低温存储设施,蔬菜、水果运抵芬兰后便一直处于低温状态,经过包装随即进入市场,从而减少了变质现象,使物流损耗率一般在5%以下。这样既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更新鲜的产品。

以色列:奶牛有了“身份证”

以色列是一个畜牧业相当发达的国家,奶品业更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其动物公共卫生管理极具特色。隶属于以色列农业与资源发展部的国家兽医局根据政府法律法规对全国的动物饲养场、屠宰场、肉品加工厂及野生动物实施管理。

以色列在畜牧业生产和兽医卫生防疫中广泛运用计算机管理,其中应用计算机管理奶牛业的模式是一大特色。在以色列,每头奶牛从出生后的第一次免疫接种之日起,就获得了一个在全国唯一的注册登记号码。国家注册兽医将特定的电子号牌加固在奶牛的耳部和右后肢上,并在奶牛场及时将注册信息输入全国的奶牛管理系统内。此后,兽医对每头奶牛的免疫接种、治疗、产奶进行跟踪管理和品质检测,并分析奶质和判断奶牛健康状况,确定牛奶等级和收购价格。奶牛死亡后统一焚化,其注册号被注销。

美国:买食品先看“日期”

在美国,买食品必先看“日期”,人们往往将保质期作为判断食物是否安全的首要因素。

一、销售截止日期,即商场只能在这个日期之前销售这些食品。但并不是说过了这个日期就不能吃了,它会给消费者购买后的食用、储存留有余地。例如,牛奶在超过销售日期后一周内仍然可以喝。

二、最佳口味期,主要指的是食品味道或者质量的最佳时间。一般来说,越接近生产日期,食物就越新鲜,营养流失越少,口感也更好。可以让人们买到最鲜美的食物,吃起来当然安全放心。

三、食用期,就是食物的最后食用日期。这个日期是由生产厂家、包装商和销售商共同决定的,要根据产品原料、运输和储存条件来决定。一般这个日期是各种日期中最长的,超过这个日期就必须销毁了。

四、“封箱包装日期”,食物要标明“封箱包装日期”,以便出现问题进行追究。

美国超市出售的食品,都有一个上架期,这个日期比保质期要短一些。食物一旦超过上架期,超市就会下架不再出售。超市里面经常有一些打折的食物,通常是原售价的2折~5折。这些食物大多是马上要到上架期的,消费者买回去还有一段时期的食用时间。商家会特意提醒,一定要在一个月内或者更短时间内食用,否则必须扔掉。

据美国农业部的调查,美国每年大约都会扔掉价值910亿美元的食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过了保质期。

像新鲜的蔬菜水果,生产者会根据蔬菜成熟度和品种给出一个“建议日期”,类似于“最佳口味期”。如鲜菇,建议日期是两天,只要保存方法正确,过期一两天,蘑菇仍可以食用。规定因地、因时制宜,既保障了安全也避免了浪费。

“孩子们的生命很脆弱,一定要让他们吃上最安全的食物。”这是美国食品界的一句名言。

在对食品保质期的管理上,美国农业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两大部门都没有全国性的具体法规,细节性规定由各州来制订,20多个州各自有自己的食品安全法。但唯独儿童食品,FDA给出了统一规定,要求全美婴幼儿食品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且要明示营养成分。许多婴幼儿食品包装的标签上,第一行就是生产日期和保存日期,以奶粉为例,锡罐装的写着“2010年5月9日生产,请在2011年5月9日前食用”。

美国一位儿童食品专家说,所有的儿童食品都有严格的保质期,每个生产厂家都不能随意改变。之所以对儿童食品的保质期管得这样严,因为孩子各方面都不成熟,消化能力、免疫力差,对营养的需求高,一旦食品出现问题,很可能危及生命。

日本:食品“身世”可查

超市里的蔬菜、水果和鲜肉上标明重量、产地和保质期是很常见的,而在日本,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查到他们的“身世”甚至生产者的照片等更多信息。

日本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近乎苛刻。日本积累几十年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公共食品安全管理系统。1947年,日本就制定了《食品卫生法》,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根据2006年新修订的《食品卫生法》,日本开始实施关于食品中残留农药的“肯定列表制度”,将设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对象从原先的288种增加到799种。

2003年,日本出台《食品安全基本法》,在内阁府增设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以便对涉及食品安全的事务进行管理,并对食品安全作出科学评估。另外,农林水产省设立了“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小组”,建立内部联络体制,负责应对突发性重大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溯源制度”也是日本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一项食品安全管理新制度,目的利用当今发达的信息技术,对每一件产品建立生产、加工、流通所有环节的“履历”,将其产地、农药使用情况等通过电子信息进行记录。一旦出现问题,通过记录就能够迅速找到原因,从而避免无从查找的现象。

第5篇:食品安全范文

一、督查内容

(一)综合评价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情况。

1.食品安全工作要求落实情况:各镇(街道办、农场)各部门落实食品安全工作部署的情况和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工作进展、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食品安全宣传等情况。

2.食品安全工作目标实现情况:食品生产企业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食品经营企业进货索证索票率、开展市场准入管理和学校、餐饮单位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等情况。

3、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落实情况: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和重点品种的专项整治情况。

4、各环节监管情况: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流通环节和食品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情况。

(二)考核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情况。

主要包括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情况、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人为完成和落实本地、本部门食品安全工作目标和监管职责所采取的措施、依法查处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和依法查处有关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在食品安全工作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情况。

(三)综合评价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主要是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所取得的成效。

二、督查方式

此次食品安全工作督查是根据《广东省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办法》、《**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办法》、《关于印发**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和对各镇(街道办、农场)、各部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情况的考核。

(一)自查。各单位将自查报告和对应考评标准的得分情况于11月30日前上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二)抽查。各单位自查报告和得分情况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审查后,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抽查对象。

三、督查程序

(一)督查组织:由市府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经贸局组成督查组。并邀请市人大、市政协和市纪委派员参加检查指导。

(二)督查程序:一是听取汇报。二是查阅资料。三是实地检查。四是反馈督查初步结果,并形成督查报告上报市政府。

第6篇:食品安全范文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从劣质奶粉“喂肥”大头娃娃事件,到劣质龙口粉丝事件,从广州假酒中毒致多人死亡事件,到“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以及最近对禁用“面粉增白剂”的争论,这一系列事件,使食品添加剂这个词一次又一次地触动着人们脆弱的神经,令广大老百姓时刻为自己的一日三餐担忧。本文将深入讨论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问题。

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为增强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的营养强化剂;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加入的防腐剂、抗氧化剂;为改善品质而加入的色素、香料、漂白粉、增味剂、甜味剂、疏松剂等;为便于加工而加入的消泡剂、脱膜剂、乳化剂、稳定剂等[1-2]。

2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它可满足消费者适口性和健康的需要,改善和提高食品色、香、味及口感等感官指标[3]。食品加工过程一般都有碾磨、破碎、加温、加压等物理过程,这些过程容易使食品褪色、变色、香气散失等,因此,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食用香精香料、增稠剂、乳化剂等可明显地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和口味的需要,同时恰恰弥补了加工食品的缺陷。其次从健康的角度来讲,在食品中适当添加一些营养素,可大大提高和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同时有利于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保持营养平衡有一定的意义。此外,一些食品防腐剂和抗氧保鲜剂可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便于长途运输和储藏。

3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

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我国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管理办法。GB2760 -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是我国现行的强制性添加剂使用标准。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适用于所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者。GB14880-19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了食品强化营养素的使用范围及用量,适用于为增加营养价值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营养素。标准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品种有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维生素类、矿物质类及其他类,同时还附录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实施细则》。

尽管这些法规给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提供了标准,但是,某些食品加工厂为了追求利益,往往无视标准,出现违禁使用、超范围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而这正是食品添加剂所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如辣椒酱及其制品、肯德基等食品中使用的苏丹红一号;处理水发食品使用的工业用火碱、过氧化氢和甲醛;工业级碳酸氢铵作食品疏松剂;用于面粉漂白的工业用吊白块等等,均属于违禁使用的添加剂。用于乡巴佬鸡翅等熟鸡肉制品的焦糖色素,一些不法罐头加工厂生产的高温灭菌果蔬类罐头加入的糖精和笨、苯甲酸钠,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和果冻等食品中添加色素等,均属于超范围使用添加剂。与违禁使用和超范围使用相比,超量使用添加剂似乎更加司空见惯。这往往与生产企业缺乏精确的计量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或者重复使用食品添加剂,多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关。如国家在未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之前,允许的最大使用量为0.3g/kg。但在加工过程中,生产面粉厂添加,销售商添加,生产馒头的小作坊添加,致使最终产品的增白剂严重超标[4]。

除了生产者违规操作外,卫生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卫生监督管理未到位,也助长了生产企业不规范使用添加剂。如卫生监督部门对食品生产配方审查不严,有的只审查生产流程,没有审查添加剂使用情况。事实上小作坊、小加工企业,多分布在乡村或城乡结合部,而基层检测技术落后,缺乏添加剂检测技术,致使监督覆盖面狭窄,抽检率低,添加剂使用发现率低。

4 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办法

4.1完善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

应对我国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修改制定,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专业性管理尽快与国际接轨。现有食品添加标准不适宜于行业发展,不适合国际交往需要,不少国外禁用多年的添加剂,仍保留在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新产品目录中,使用范围和使用剂量限量把关不严。如一些在国际上已普遍禁止的品种,仍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允许使用;已批准的1 500多种中,仅250多种有国际标准;许多添加剂缺少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仅23%。正是这些标准的不统一,造成我国在食品出口贸易中出现很大的障碍。因此,要加快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可参照国际通行做法采取许可使用名单制,规定许可使用的名称、范围、最大使用量和残留量。必须以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危险性评价作为制定标准的基础,对现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进行全面、科学的修订、补充,与国际接轨。尽管我国GB2760 -2011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已修订完成,即将于2011年6月开始执行,增加到2314种添加剂的国家标准,但修改力度不大,需要继续加强添加剂安全性的研究,制定检测方法、生产规范、使用规范,定期进行评估,及时对其品种进行补充或淘汰。

4.2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力度

首先严把许可关,严格执行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的审批及发放卫生许可证程序。设立市场的准入机制,从添加剂生产到使用各环节,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力度。其次,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中的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用量,并在产品标签上标示。严禁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杂、掺假和伪造为目的而使用添加剂。要建立使用备案制度,购买添加剂时按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单;必须使用属于食品用途的添加剂,其产品说明书内容必须真实,禁用非食品添加剂;添加剂应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按照标准使用;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和使用登记台帐,并分类、分开存放,以防误用。

4.3强化各个部门监管职责,加大惩处力度

卫生行政部门应强化生产和使用单位监管,督促企业依法、科学使用添加剂,并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自检机构。要重点提高县级卫生监督监测机构检测水平,加大抽检力度,扩大覆盖面。加强立法,明确质监、工商、卫生、食药等部门的监督职责,以及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的内部管理职责,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共管合力,严厉查处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禁止生产和使用违法添加物的行为,不断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

4.4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形成舆论监督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讲座和网络等宣传形式,开展对食品添加剂的知识性宣传,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使人们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的功用,一方面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执行,时刻敲响警钟;另一方面,也让广大消费者理解按国家规定使用添加剂的食品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 陈瑶君.食品添加剂[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

[2] 无锡轻工大学,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11:230--232.

第7篇:食品安全范文

食品安全很重要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挑花了眼。  那一天中午,妈妈不再家,我到超市买东西吃。挑了一包“统一”方便面,回到家煮着吃了,觉得味道不错,正准备把方便面的牌子记下来,下次再去买这种方便面的时候,突然肚子就绞痛起来。痛得头昏眼花,实在忍受不住了,我只得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回来赶紧把我送到医院。医生诊断说,是吃了变质的食品。打了点滴,吃了药,肚子这才好受了些。回到家,拿起方便面的包装袋一看,啊?原来已经过了保质期了。我一方面气愤超市竟然把过期的食品摆在货架上,一方面后悔自己为什么买东西的时候不先看看生产日期呢。  在学校开展的“关注食品安全,共创健康美好生活”主题活动中,我了解到更多的事例:  广州出现大头婴儿是因为长期食用劣质奶粉才发病的。奶粉包装精美,上面标明“强化铁、锌、钙及维生素a\d,添加免疫球蛋白、DNA,容易被宝宝消化及吸收,0至10个月婴儿适用”。调查结果显示,各方面都达不到要求。  “旭明”牌龙口粉丝,在包装纸上赫然写明了“无公害农产品”的字样,配料说明上也注明了豌豆、淀粉的成分。谁知道却是用农用碳酸氢铵化肥提取下脚料淀粉,添加增白剂的手法做出来的。  记者暗访“凤爪”生产作坊,刚走进大门,一排油光滑亮的鸡鸭凤翅呈现在眼前,只见作坊里面却乌黑不堪,污水横流,潮湿的空气中,散发着异味。   众多的事例让我认识到,食品安全真的很重要。如果我那天吃的不是变质食品,而是有毒食品,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啊。

邮:325204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第三小学

四(3)班  洪绍岳

第8篇:食品安全范文

食品产地的生态布局是企业生产安全食品的重要保障。

国家层面的食品安全表现为绝大多数企业提供无毒无害、绿色、有机食品,这要求企业必须对食品产地及周围的空气、水源、土壤等采取严格标准。如果食品生产企业的外部环境缺乏生态布局,企业可能无法生产出安全食品,即使企业创造条件生产出有机、无害食品,也必将投入大量资金。由于成本高昂,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多将绿色、有机食品卖到国外或港澳地区。即使有企业在国内销售有机食品,由于价格较高,远超过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蔬菜支付的质量溢价,也会导致安全食品的市场份额有限,有限的市场份额是难以改变现有的食品安全状况的。同时,在外部生态环境不能保证食品绿色、有机、安全的情况下,当监管不严时,有些企业会虚假标注甚至违规生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减少对有机食品的购买量,逆向选择导致真正做绿色食品的企业最终会因市场萎缩而无法持续生产。

如果缺乏生态布局,规模化的食品生产基地将难以持续。食品的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是保证食品安全生产的重要产业组织基础,但如果仅是建立大型生产基地,没有构建有效的生态循环体系,也可能导致大型生产基地的非稳定性生产,为食品安全留下隐患。据报道,2013年开封市西瓜种植基地的大量西瓜滞销,原因是缺乏区域性的生态布局,大型养殖场远离农业生产基地,使得远距离运输农家肥不划算,所以农户大量使用化肥,导致西瓜大而不甜,虽便宜却卖不出去。如果能够在种植基地的合理范围内建立大型的动物养殖场,使它们形成有效的生态循环体系,不仅能够解决大型动物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以实现动植物养殖大户的互利双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添绿色、有机食品的可信度,提高安全食品的市场供给量。

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是政府食品监管的根本。

美国行政学家奥斯本和盖布勒认为,以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管理绩效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政府,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以少量的钱去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去治疗。具体到食品安全监管,从监管过程上可分为事前监管、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事前监管主要是监管立法和风险分析;事中监管主要是监管执法机构制度化的日常执法;事后监管则是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事前监管、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是食品安全监管的立体防护网,但食品安全监管的事故预防是治本,事故处理是治标。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重事故处理轻事故预防,重事后监管轻事前和事中监管。这样的监管不能保证长久持续的食品安全,因此政府的侧重点应转向食品安全的有效预防。

食品产地的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集中于食品生产开始之前和食品生产结束之后。事实上,产业链前端的厂商准入制度只能对厂商的生产能力进行监管,并不能对厂商的努力程度进行监管,而产业链之后的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质量信息公布制度和行政问责制是一种产品质量既成事实后的监管制度,这种忽略供应链生产过程本身的质量干预,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产品的质量,因此,政府监管的侧重点必须转移到食品生产本身。产地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起点,食品生产周围大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本身的生态化、有机化种植或养殖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第9篇:食品安全范文

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的特点,企业往往忽视人民大众的利益,往往忽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些企业更是把生产形同儿戏,导致了一系列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劣质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和瘦肉精事件等等。这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消费者如履薄冰,胆颤心惊。食品安全已经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要改善现阶段消费者不放心消费的局面,必须提升食品检验检测能力。

二、提升食品检验检测能力的重要性

小样本抽验检测法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的检验方法。它可以通过抽样得出来的百分比来判断整个区域或者说整批产品的质量好坏,这对了解某一种食品质量是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1.食品安全关的把握

食品安全需要政府部门的科学监管。政府部门可以获取食品安全状况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为进行科学的及时的决策提供依据。全面把握市场上消费的食品的总体状况,使政府工作更有成效。

2.市场质量关的把握

市场质量关的把握需要在科学的统计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抽样检测,要能真实的反映出一批产品的安全是否达标。要对劣质的产品予以封箱,贴上不合格标识,严肃打击,严格监管,狠罚重罚,使不法分子不敢再犯相同的错误,净化市场环境。对优质的食品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和推广,使安全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大环境。

3.社会和谐关的把握

一个国家的食品是否安全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声誉。尤其是本国的产品销往国外的时候,被他国查出食品安全有隐患,产品质量不达标,那就不是一个企业的简单问题,而是影响到一个国家整个食品行业对外出口的问题。和谐国际声誉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不能因为某一两个蛀虫而破坏整个国际大环境的良好口碑和印象。保障食品安全是食品检测的根本立脚点和终极目的所在,也是构建我国和谐的社会氛围的重要条件。

三、食品检验检测的措施和方法

1.检验检测机制的完善

食品检验检测是一个国家民生的问题。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加强工商职能部门的监管;要统一制定检验标准、统计规划布局,统一检测方法,只有协调一致,才能信息充分共享,才能更好的把握食品安全;要拨出一部分款项专门用于食品检测方面的支出,保证检测机制的法律效率,建立打持久战的心里准备。

2.检验检测资源的步骤

食品安全部门在做食品检测的时候,是应该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完成的。第一步应该是常规检测,就是对每天工作人员所进行的检测。每天工作人员的工作检测内容要有规范,要有要求。第二步,就是抽检。这种抽检是对常规检测进行抽样检查,起到更好的完善第一步的作用。第三步是建立风险评估机构,这是更高检测标准的必然要求,也使检测更加有法可依。

3.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检测检验产品的必定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势在必行。既要规避检测人员的,也要规避检测人员的技能偏低。所以要加大人员的考核机制,能者上,劣者下;也可以通过社会考试的形势来完成人员公平的招聘选拔制度。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要把业务骨干放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只要能使检验检测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办法都可以拿来一试。

4.共享信息平台

在全国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工商检测部门的信息平台,这样使检验检测更加信息化,从而避免重复检验的可能。重复检验不但制约着商品的快速流通,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和工商行政部门的成本支出。信息平台的建立也可以是通过互联网面向大众的,从而更好的维护人民大众的合法权益。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