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智障碍范文

心智障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智障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心智障碍范文

摘要:智障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和行为的障碍,严重影响着智障儿童正常的教育、训练。本文通过强化法、模仿疗法、小脑平衡训练、游戏疗法等方法对智障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和行为塑造。实践证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练模式大大改善了学生的行为问题。让残疾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爱生命、会生活、能生存的“三生”教育。

关键词:成长评价;调整目标;游戏矫正;行为干预

智障儿童特别是中重度智障儿童普遍存在着多样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着智障儿童正常的教育、训练。如果这些心理、行为障碍得不到有效的预防与矫正,将成为智障儿童发展以及日后融入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

对于这些障碍的矫正,社会、家庭、学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学校教育,对低龄儿童来说更是举足轻重。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培养目标

通常残疾孩子一入校,教师就急着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及文化知识的教育。结果却适得其反,这种急进的方式造成学生不愿进教室,或者进了教室也会哭闹不休,还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正常生活,教师也苦不堪言。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把心理行为障碍的矫正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列入重点目标之一,并根据学生的智残程度、年龄差异和进校时间把行为矫正、生活学习习惯养成、基础知识教育当成学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几大阶段性目标。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要把孤僻、情绪多变、打骂人等心理行为障碍简单的归纳为精神、医学、智力、思想品德或生理疾病等问题,也不能忽视胆小、爱哭、说话不清等心理行为表现,认为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自然而然的消失,而应该重视并矫正早期的一些不良心理行为表现。如:当某个孩子三番五次的打人、屡教不改地说谎后,先别急着情不自禁的恨铁不成钢而狠狠地数落,毫不留情的批评……而要静下心来想想,造成这些同学的行为的原因是什么,要对症下药。实践证明,调整目标,重视心理行为障碍的预防与矫正是符合中重度智障孩子教育的实际要求的。

二、采用成长性评价,减少挫败带来的压力

智障儿童需要的是轻松愉悦的环境和体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充满挑战的气氛和随时可能失败的压力。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无意中会给学生施加了这样的压力:班级贴着红旗榜,嘴里说的是“看谁坐得最好”“你看某某多棒”墙上贴的也是教师挑选出来的最佳作品……那些程度较重的孩子基本得不到表现的机会,而是经常处于挨批,向人看齐的困境。经过分析,我认为,这种气氛不利于智障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改变方式坚持采用成长性评价,并具体做好几点改进:如在布置教师时,在红旗榜旁边一定要增设进步栏等,在组织课堂纪律时把“看谁坐得最好”改成“相信大家都能做得很好”,“你也能做好”等等;在表彰优秀的同时不能忘了其他待进步的同学,一阶段后,我们发现,这些措施不仅没有挫伤那些表现优秀的同学的积极性,而且激发起全体同学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灵活变换形式,干预不良行为

1、正强化策略。所谓正强化是之当学生出现所期望目标行为,或者符合要求的良好的行为时,要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张XX对物质奖励非常感兴趣,所以在对他实施矫正惰的过程中,就用了正强化。例:语文课上,该生上课很认真,读书声音很响亮,但是一听到要写字,他就会不正眼看老师,假装没听见,实际是想逃避。这时,老师先叫他的名字,再明确地告诉他,现在要写字了,写多少,在什么时间内完成,如果你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老师就给你XX东西,他会很快地完成作业。经过多次强化,学习任务和奖励一一对应,每次都兑现,该生基本能完成书面作业。

2.、现场模仿疗法。根据老师的观察,华X对同伴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但不能辨别同伴的行为是好是坏。抓住这一特点,老师在课堂上高度地关注他,一旦发现他有行为问题出现,及时的给他找个榜样,并告诉他,现在应该向XXX那样,然后把正确的行为要求说一遍,让他在真实的环境中,在即时的情境中模仿、练习,从而获得正确的行为。

3、调整教学方案。王XX属于重度智障儿童,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有限,平时做事分心,容易受干扰。为了延长其在课堂上有效学习的时间,首先对他的教学方案进行再设计,调整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的形式,每间隔10分钟,安排1次学生能参与的活动,有游戏,有表演,动静结合,既满足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又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争取家长的配合。多数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都非常关注,尤其是母亲。老师定期与家长沟通,互相交流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训练的方法,与家长达成一致。多看孩子的成功之处,多鼓励,多表扬,孩子的进步,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认可。

四、游戏矫正相结合,心理行为障碍逐渐消退

智障孩子长大后同样要走向社会,社会往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但是他们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缺少同龄的玩伴,很少有几个人一起做游戏的经验,这是导致他们不会玩、懒得参与集体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行为研究专家认为: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空间,容易产生性格上的缺陷。因此学生来到特教学校,他们就有了年龄智龄相近的伙伴,我们就充分发挥了这个群体的优势,让他们尽量玩。“捏泥巴”也行,能玩一些“过家家”之类的社会性游戏更好。因此,我们调整了课程安排,在入学之初,尽量多安排一些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一切资源,让学生从课外玩到课内玩,从单个玩到集体玩。在玩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以“领导者”身份自居,过多地干预游戏活动的进程,不抑制智障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

当然,对于一些相对“顽固”的心理行为障碍,要求教师更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学生心理行为障碍的现状,客观分析其心理行为障碍的形成原因,科学选择矫正心理行为障碍的方法,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并共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案,与家长、生活管理老师等共同实施。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们一起分析现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争取把智障孩子的每一个心理行为障碍消灭在萌芽之中,消灭在步入社会之前。

通过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爱生”是一个闪光的教育理念,爱还得有智慧,还得讲究方法、讲究艺术,像医生一样,光有治好病人的朴素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智障儿童健康地成长,让他们长大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应以人为本,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努力使那些看似比较顽固的心理症结、行为障碍逐渐消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担着孩子们成长的烦恼,也享受着孩子们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第2篇:心智障碍范文

说起二师二十七团退休老党员李瑞良,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好人”。李瑞良是江苏省泰兴县人,196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二十六团种马场,两团合并后就一直在二十七团工作。从技术员、连长、科长一步一个脚印升到了团主管农业、畜牧的副团长,1998年光荣退休。在35年的工作历程中,始终坚持牢记党的宗旨,奉行“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准则,兢兢业业、勤奋好学、廉洁奉公地为党工作,把自己风华正茂的青春,无怨无悔地献给了兵团的事业,为团场的农垦事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和妻子方诚玉相亲相爱,共同走过了45个春秋,他们的家庭像一团火,温暖了周围的职工群众,谱写了一曲和谐家庭的温馨乐章。

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家庭,结婚45年以来,他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工作中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关心,有矛盾或意见时及时沟通。妻子方诚玉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上孝敬父母,下教育孩子,是丈夫的贤内助 ,承担着家中的大事小事,在自己工作的情况下,把家庭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丈夫从年轻时就主管团场的农业生产工作,常常是早出晚归,特别是遇到春播、秋收时节都是半夜才回家,甚至有时候直接就在办公室睡一宿,天不亮又走了,人在团里,几天都见不到回家。妻子方诚玉体谅、理解丈夫的工作,自己默默地承受着工作、家庭、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夫妻俩的宽容谦让、恩爱和谐、民主平等,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关爱的文明家风。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三个孩子都长大成家立业,由一个家庭变成了四个家庭。他们孩子的三个小家庭中有四个党员五个干部,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并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孩子们都很孝顺,每逢过年过节,一个大家庭欢聚一堂,其乐无穷。李瑞良虽然退休了,他仍然热衷于社区的公益事业,每逢捐款捐物,他们家的人都是踊跃参与,向灾区人民献出一片爱心。

李瑞良家庭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品行端正,尊老爱幼,夫妻互敬互爱,成了他们大家庭的一道和谐、美满、幸福生活的风景线。现在他们家的日子过得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人都称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幸福家庭。从2005年起他们家的四个家庭都搬出了土木结构房,住上了宽敞明亮,水、电、暖、有线电视设施齐全的新楼房。

栏目责编:碧溪

第3篇:心智障碍范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教学障碍;创新路径

一、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科斯1937年的著作《企业的性质》,而其兴盛则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制度经济学致力于考察制度非中性环境下如何实现制度分析与新古典理论的耦合。它在放宽新古典经济学前提假设的同时,采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均衡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制度问题,努力把制度分析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并引入了以交易费用和产权等概念、研究视角为内核的理论体系,对现实经济世界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所以又被称为“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这区别于抽象掉制度因素的新古典经济学,后者由于脱离现实世界而被称为“黑板经济学”。由此,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逐步渗透到经济学各领域,并悄然成为经济学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常识之一。可以说,在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的学术界,以制度为主题和标签的“思维范式”已然成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991年、1993年和2009年新制度经济学的三位重要代表人物科斯、诺斯和威廉姆森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无疑提升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全球影响力。新制度经济学的独特视角和理论范式契合了转型国家的理论需求。20世纪80年代末,以交易费用、产权、契约、企业、制度变迁理论为核心的新制度经济学开始传入我国并得到迅猛发展,以其理论方法研究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如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等热点问题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高校全面传授新制度经济学别具一格的理论观点、研究视角、分析方法势在必行。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一直被列入我国高校教学计划之中,成为国内多数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有的高校还设置了新制度经济学硕士点或博士点。[1]在教学实践中,新制度经济学的讲授有助于学生运用其理论解释与分析中国经济现实问题,以及深度参与经济学理论研讨和撰写学术论文,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思维能力。

二、我国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作为一个兴起仅半个世纪的经济学新分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尚未成熟。而且,我国开设和研究新制度经济学课程起步较晚,所以各高校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均显露出诸多局限性与缺陷。

1.从教材视角剖析教学内容。虽然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视角独特、思想已经广为人知并且被广泛应用,但其理论体系尚未成熟,明显区别于其他成熟的经济学分支。对新制度经济学进行过研究的学者不难发现,该理论体系庞杂、概念和逻辑不统一、新成果层出不穷、争议此起彼伏,且基本共识和学术规范有待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就国外而言,新制度经济学教材并未完全按教材式规范来编写,最初的内容是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经典论文的汇编,之后演变为不同学派观点的文献综述,发展到现在的教材主要是通过对不同发展时期具有承继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大体勾勒出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与经典内容,为各国学习和研究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入门的基础知识,但仍表现出“思想史杂陈”的特征,在概念、术语、假设前提和逻辑系统上千差万别,尚未形成以教材式规范来呈现的普遍共识和结论,容易使初学者最后陷入无所适从、无处下手的困境。[2]就国内而言,一些新制度经济学教材将关注重心放在了叙述及解释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上,由此形成了理论性较强和内容较抽象的特征,还有一些新制度经济学教材试图“另辟蹊径”,依照作者自己的逻辑框架、学术观点构建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重新创立一套符合国内教学需求的新制度经济学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完善及推广,但由于这些教材在某些观点上属于“一家之言”,同时也省略掉了一些通常被视为学术共识和基本常识的部分内容,导致初学者在理论结构上存在缺漏,以及在学术共识与作者个人观点之间难以甄别,容易被“误导”,最终感觉整个理论体系晦涩难懂与枯燥乏味。

2.从教学实践洞察教学方法。透视我国新制度经济学教学实践,不难发现,教学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与短板。首先,由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内容抽象与理论性强,且理论体系与学术规范还有待完善,所以各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比较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较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且,案例教学实践也暴露出各种问题,如直接采用学生不甚了解的国外案例而疏忽实用的本土化案例;选用的国内案例素材不具有针对性与典型性;分析不到位与不深入,不能有效促进学生通过分析本国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来深入参透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其次,在传统的新制度经济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注入模式较为盛行,学生和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很少共同探讨教学内容,教学基本成为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其中的“独角戏”,这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其对一些概念、观点、理论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以及无法培养和提高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再次“,填鸭式”教学的推行使得大多数高校忽视将文献阅读法引入教学实践中。“灌输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了解交易费用、科斯定理、制度变迁等理论的基本内容,但无法使其掌握理论的来龙去脉、演进历程以及实际应用。而经典文献清晰呈现出学术渊源,其逻辑分析和问题解释能力较强。显而易见,阅读经典文献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推动其更系统、更深入地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结构,不断提升专业理论素养与综合能力。

三、我国新制度经济学教学创新路径

为有效提升新制度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须确立以教学交往性、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知识建构性为典型特征的现代教学范式。这要求我们以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为重点突破口,全面创新教学思路与教学路径,由理论传递向既传授理论也传授方法与培养综合能力转变。

1.完善与变革教学内容。高校应从教材选用与教师讲授两个层面入手,不断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教学内容规范化、合理化与多元化。其一,在教材选用上,应重点关注国内外比较权威的教材,同时注重多样化与丰富化,即以一本教材为主,多本教材为辅。值得强调的是,鉴于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需求考虑,主教材应较为规范、系统、全面,且不宜太复杂、太难及带有浓厚的专著色彩。同时,教师在实际讲授过程中,也应依据本科阶段的学习特点,对主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调整。其二,教师需注重吸取各教材之所长,并采用中国思维方式与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国际范围内所公认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内容,同时对国内外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对比与梳理,探索一条介于“思想史杂陈”与“一家之言”之间的“比较—综合”式路线,提炼国际视野下的理论共识以构建符合教学规范的逻辑框架和理论范式。其三,教师必须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及向学生传输学术前沿动态,不断补充与更新讲授内容。在迄今为止存在争议的一些学术观点上,还需充分挖掘学生独立思维潜能,激发其从独特视角形成独特观点。其四,除了阐述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学术观点外,教师还应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引入其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与融合,使学生能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

2.优化与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打破陈规,从教学实际出发,着力营建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多元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及教学互动性。其一,重点结合本国发展实际,完善与深入推进案例教学法。首先,教师应利用网络、书籍等各种可获取资源,精心收集既具有针对性也不乏多样性的素材,并注重尽量选用具有现实性与典型性的国内案例,尤其关注当前持续升温达到关注沸点的经济社会现象与问题。其次,克服“只重案例,不重分析”的普遍缺陷,激发学生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原理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根源及消除障碍的治理对策。其二,依据新制度经济学之特点,大力倡导与推行文献阅读法。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争论接连不断,要客观、正确地做出判断与取舍,除了要理论联系实际外,更重要的是在大量阅读经典文献的基础上深入推敲。教师应向学生列出重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包括专著和论文),学生可从中选择各自感兴趣的专著和论文反复阅读、比较式阅读与讨论式阅读,甚至可以撰写读书笔记以深化理解和强化交流,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逻辑思维能力与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其三,全方位与多层次推行问题教学法,激活学生主体性和教学动态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创设问题情境,构建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思考、课堂讨论和课后交流的创造性教学方法,旨在改变教师单一信息传递模式为信息全沟通模式,不断建立健全师生间、同学间的合作与互动机制,这不仅可以推动学生认真学习本学科知识,以及建立行之有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自主学习方式,也能促进不同思想观点之碰撞与交锋以实现理论升华。

参考文献:

[1]刘甲朋.新制度经济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网络财富,2010,(1).

第4篇:心智障碍范文

[关键词] 愈障生血汤;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心得

[中图分类号] R25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b)-086-0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发病机制尚不详尽的临床难治性疾病[1],笔者运用临床验方愈障生血汤治疗CAA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注重补肾,切中病机

愈障生血汤由羊藿、补骨脂、鹿角胶、龟板胶、黄精、黄芪、当归、党参、炒白术、砂仁、鸡血藤、田七片、侧柏叶炭、甘草等药组成,其中以羊藿、补骨脂温阳补肾、益精生髓为君,以鹿角胶、龟板胶、黄精温肾益髓、滋阴填精补虚为臣,故该方实乃补肾而生血之方。中医药治疗CAA由来已久,其治法在20世纪60年代以补气健脾养血为主,60年代后随着对CAA病机研究的深入,认识到“肾主骨,骨生髓,髓生血”,CAA发病的关键在于肾之阴阳亏损,不能化生气血[2],故其治法也逐渐过渡到以补肾为主,兼以健脾益气生血,其中补肾又以温补肾阳为要。本方即是据此而设,以上述君臣之药温肾助阳、填精益髓,切中CAA之主要病机,故气血可生、阴阳能复。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羊藿、补骨脂等补肾类中药可有效提高体内CFU-E、BFU-E、CFU-GM等祖系造血集落的产率[3],从而促进血细胞的生长。

2 补中有运,补而不滞

CAA属全身虚弱性疾病,“补益”为治疗基本大法,但临证之时还必须注意补运结合、补而不滞。CAA患者一方面由于疾病本身原因,脾胃运化气血功能减低,一方面又因长期大量服用各类治疗药物,胃肠功能普遍较差,此时如果一味骏补,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反致正气受损,病情加重。愈障生血汤方中党参、炒白术虽亦取培补后天、健脾益气生血之功,但同时在方中和砂仁合用,更寓温中运脾、鼓舞胃气之意,从而彰显中州运化输布之功,使得精微入髓,化生气血;方中鸡血藤既可补血亦可活血,亦寓“补中有运”之意;田七片本具止血之功,但同时又能祛CAA久病之留瘀,亦有“祛瘀生新”之功,以上二味实乃血药中运化之上品,在方中合而用之,使得化生之气血通达流畅,源源不息。

3 注重止血中药的运用

由于CAA患者血小板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临床往往易见“鼻衄”、“齿衄”、“肌衄”等血证表现,此时在治疗中运用止血药物就显得颇为重要。笔者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无论患者有无出血表现,均要注重止血中药的运用。研究证实止血中药虽无直接促进骨髓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长的功效,但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血管内皮、增加血管致密性的作用[4],在治疗CAA患者的过程中合理运用此类药物,既可有效减少血小板的消耗,又能减轻血液的血管外渗,这对临床上有效治疗出血症状和延长血小板输注间期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止血中药,笔者临床中喜用田七片、侧柏叶炭、仙鹤草三味,认为三者在止血的同时,还可化(化留瘀)、清(清湿热)、敛(敛精血)相合,从而做到兼顾他证,面面俱到。

4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

CAA属临床难治性疾病,单纯西药或是中药治疗疗效均有限,据统计有效率分别为50%和60%左右[5],而中西医结合能使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可达85%左右。笔者在临床上以愈障生血汤辨证加减用药,同时根据西医有关CAA发病的“种子学说”、“虫子学说”和“土壤学说”[6],兼以西药雄激素刺激造血、环孢素抑制异常免疫,同时适当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以此综合措施治疗CAA,屡获良效,深受患者赞誉。

5 病案举例

患者,女,56岁,因“反复疲倦乏力伴齿衄、肌衄半年余”于2008年8月15日来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就诊,确诊为CAA,在外院一直服用环孢素、十一酸睾酮等药物和输血治疗,经以上措施治疗已6个月余,疗效欠佳,每隔半个月仍需输血支持。症状:疲倦乏力,满月脸,面色萎黄,纳差,轻度齿衄、肌衄,平素较常人怕冷,舌淡苔薄黄,脉沉细略数,四诊合参,本病当属“虚劳”,证属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气不摄血,兼夹湿热,治当温肾健脾、补气摄血,兼清湿热,以愈障生血汤加减用药如下:羊藿30 g、补骨脂30 g、鹿角胶20 g、黄精30 g、黄芪30 g、当归6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砂仁6 g、鸡血藤40 g、田七片15 g、侧柏叶炭30 g、白头翁15 g、甘草6 g,15剂,每日1剂,西药暂遵以往用药。服药3剂后,患者即来电诉齿衄、肌衄已止。服14剂后,诉肢倦、畏寒明显减轻,本当按期输血,但血常规示仍可暂不输血,输血间期明显延长。效不更法,二诊及其后继续以愈障生血汤加减施治,至2009年2月患者无疲倦乏力及齿衄、肌衄,血常规示HGB和PLT已升至正常和40×109/L以上,已完全摆脱输血,西药用量亦减半,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蒋莎义,谢晓恬.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小儿血液,2005,10(6):274-276.

[2]李晓惠,甘欣锦.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9.

[3]张之南,杨天楹,郝玉书.血液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28.

[4]郑有顺.中医血药药理与应用[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370.

[5]沈建平,庄海峰,沈一平,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186-1187.

第5篇:心智障碍范文

现在,随着社会医学、教育与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障儿童被更早地得以发现,并被施以早期的智力干预,从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智障儿童是指智力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并显示出适应障碍的一类儿童。临床上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诊断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IQ值在同龄人群均值的两个标准差以下,即70、75以下;(2)表现出社会适应方面的困难或不足;(3)年龄在18岁以下。有些儿童可能会同时合并其他方面的障碍,如脑瘫儿童除智力发育障碍外还合并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某些听力障碍、视觉障碍和精神障碍的儿童也会同时合并智力方面的障碍,所以在实际的运用中要把单纯的智力障碍与多重残疾区别开来,采取不同的教育训练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一 等级分类

在临床和教育上一般把智力障碍分为四类:

1. 一级智力障碍(极重度):智商在20或25以下。这类儿童的适应行为方面表现很差,几乎无法和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往,面容呆滞,表情木纳,语言困难,运动感觉功能差,一般都伴有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的障碍,这类儿童即使得到了较好的教育和训练,效果也不理想,终生需要他人照料。

2. 二级智力障碍(重度):智商在20~35或40~55之间。这类儿童社会适应也比较差,但是通过训练可以和较熟悉的人(如父母或其他养育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有实际意义的交流,有初步的情感表达,生活能力方面存在障碍,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仍需要他人照料。

3. 三级智力障碍(中度):智商在35~50或40~55之间。这类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较前两类儿童有较大进步,虽然仍会表现出适应行为不全,但经过教育与训练后可以和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也能够初步表达自己的要求,可以达到部分生活自理,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具有初步的卫生和安全常识,但阅读和计算能力、空间认知能力等比较差;通过专门训练,可从事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强的社会劳动,如装订信封、搬运重量适中的箱子等,在美国有一些专门以这类儿童为主要劳动力的福利厂。

4. 四级智力障碍(轻度):智商在50~70或55~75之间。这类儿童在社会适应性方面低于同龄儿童,但如果不认真观察或没有深刻的交流,一般不会发现他们存在交往方面的障碍,能够进行一般水平的交往和表达内心的感受或愿望;这类儿童具有相当的实用技能,生活上一般都能自理,可以承担一般家务或工作,但缺乏技巧和创造性,一般在指导下能够适应社会,经过特别教育,可以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对周围环境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能比较恰当地与人交往。

二 产生原因

目前,医疗和教育界对于智力障碍的产生原因可以归纳为9个方面,即感染和中毒、创伤或生理原因、代谢或营养、严重的大脑疾病、没有明确原因的产前影响、染色体变异、妊娠期疾病、精神疾病引起的智力落后、环境影响等。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产生智障的原因简单分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或者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大类。

1. 先天因素

主要是指由于基因遗传、先天性大脑疾病、妊娠期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智力发育落后。这些原因往往会给儿童大脑结构和大脑发育带来器质性的改变,结果表现为大脑功能障碍或智力低下,这类由于先天性因素造成的智力障碍,一般训练效果不会太好,即使进行早期的智力干预也很难改变其情况。如临床常见的唐氏综合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脑炎引起的智力发育落后等,都属于先天因素导致的智力障碍。

2. 后天因素

一般是指儿童出生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的影响儿童智力的一些原因,如后天的疾病感染、中毒、脑外伤、教育失当等。这些因素有的会导致大脑器质的改变,有的没有器质性的改变,只是功能的降低。这类原因引起的智力落后早期干预的效果要比先天因素导致的智力落后的效果好,特别是轻度以下的脑外伤和教育适当的智障儿童早期训练的效果非常明显。

三 心理特点

1. 智力特点

与其他各类残疾儿童相比,智障儿童最为突出的心理特点是大脑功能发育障碍。大脑是人体的各种功能产生的司令部,也是人的认知、情感、思维、推理等各种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来源地,儿童由于智力落后,就会影响到大脑功能的作用,由于大脑受到影响的区域不同、程度不同,所以智障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有的表现为综合障碍;有的表现在某一方面能力低下,其他方面较好或接近正常;有的表现为许多方面能力都很差,某一方面却接近正常甚至超长,我们常把这类儿童或成年智障者称为“天才”。

2. 情感特点

由于大脑功能方面的不完善,智障儿童在情感的表达上掩饰性、隐忍性、自我克制性都比较低,往往内心有什么就马上表现出来。同健全儿童相比,智障儿童在情绪情感方面会表现出更多的依赖性,情感的表达更直接、更简单,大多数智障儿童最常见的情感是高兴、愤怒或悲伤,而这些情感都是比较表面化和初级化的;另外一些高级的情感,如伤感、失望、愉悦、自我实现等,智障儿童的体验或表达比较少。

3. 社会交往困难或不适

几乎所有的智障儿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交往困难,这与他们的智力因素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由于智力的原因,这类儿童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存在表达不清晰或不准确的情况;另一方面,他们对别人的表达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这样自然就会影响到理解的质量和水平,并产生交往方面的障碍。

4. 伴随语言发育迟缓或语言障碍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智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语言和操作。其中语言又包括了言语的理解和表达、数字运算、推理等。智障儿童语言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可表现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深度、广度不够,记忆、运算、推理等较高层次的语言少或能力低。并且智力障碍的程度越重,语言发育越差,障碍越严重。

第6篇:心智障碍范文

心理障碍也叫心理疾病,指人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发生某种障碍所造成的心理活动失调,也就是说,客观刺激与主观反应未能保持一个平衡、恰当的状态,并且极不适应发展的过程。

一、小学教师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职业疲倦

1.情感衰竭。即对任何事物都没有热情,就是大家认为最美的音乐,在他看来也是噪音。这样的人易怒、对工作毫无兴趣,有时讨厌上课,整天抑郁,寡言少语,无心工作。

2.人格异化。即对学生冷漠、消极,对学生持否定态度;个人不思进取、浮躁虚狂、举止无常,紧张、焦虑,有时情绪失控,行为偏差大,自治能力差,常以学生为宣泄对象。

3.成就感降低。即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喜欢与其他行业作比较,总觉得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羡慕他人的工作环境与待遇,无力感增强,消极评价自己。

4.神经过敏。即表现异常敏感而又失去自我控制,一些小刺激也会引起强烈反应。常把问题看得过分严重,小题大做,过分关心人与事,心理脆弱无主见,易被暗示和引诱,对学生产生过激行为及报复心理。

(二)心因性生理疾病

躯体疾病增多,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肠道疾病、失眠、四肢无力、神经性头痛等。

二、小学教师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太高,教师的压力大。压力是影响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适度的压力可以给人力量,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是工作动力的源泉之一。如果压力过度,通过努力未能达到目标,就会给人带来苦恼,使人产生心理、生理及行为的失调,让人常处于忧虑状态。

①教育改革的不断挑战,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年龄稍大的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教法难以适应。教改对教师的新要求和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产生的矛盾,进一步加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

②学校的考核指标中,学生分数仍然占重要比例,部分学校评先进仍然离不开分数。个别校长工作简单粗暴,若哪科次考差了还会大会小会指责不休,更有胜者还要求教师做出某种承诺,给教师极大的精神压力。

③学生家长的要求近乎苛刻。教师工作上稍有疏忽,家长就联合起来要求更换教师。教师一直是知识与道德的化身,努力工作,力求完美,希望得到学校、学生、社会的好评,希望付出能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当自我期望不能实现或受到阻碍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失败感。

2.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重。教师每天工作远远不止八小时。有些学校有食堂的,教师中午大都在校就餐;没有食堂的,提着饭盒到校吃,热天可能馊,冬天可能冷了。下午放学后 ,部分教师还把学生的作业本背回家批改。教师的生活无规律,寝食违节,休息失常,特别是城市小学,班级人数多,又大多是独生子女,管理难度大。这样的焦虑常伴,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

3.小学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工作是一种持续性的脑力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精力相对集中。现在的教师整天是备课、上课,重复着家、校两点一线的机械流程,生活空间狭小,与同龄人的交流与反思的时间少,属于较孤立、封闭的群体。教师合群的需要与获得支持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使教师产生自卑感和与社会格格不入的距离感,这极易使之形成孤独和情感抑郁。

小学教师面临对象特殊,学生都是些小孩子,其心理特点及生理特点与教师差异较大。教师必须打破自己的思维习惯去适应孩子,这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

4.小学女教师居多,又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女教师语言系统较之男性更发达,喜欢说,但心胸相对狭窄,易发火,对小话、小利易于计较,一旦发生不愉快,不是吵闹,就是生闷气、忧郁、压抑。

5. 师范教育的不完善。师范教育学习的是心理学知识,而没有学习关于教师的心理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二)主观因素

1.教师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同,社会化过程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人格素质不同。经研究发现,不能客观的认识自我,目标不能切合实际,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的教师或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和自尊心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个人生活的变化。小学教师特别是女性教师在家庭中往往挑着操持家务、管理孩子、赡养老人的重担,耗费的精力大,又加之生理上的特殊性,喜怒哀乐常伴身边。这些不同的生活角色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需要教师做出种种心理调整,以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在这期间,教师心理问题极易发生。

三、小学教师心理障碍的自我调治

(一)热爱教育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社会分工是社会与个人的结合,要充分认识到任何工作都各有特点,都有艰辛的一面,不管哪项工作,只要能把才能充分展示出来,就能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工作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工资,也需要荣誉感的回馈。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觉不到光荣,就必须要在心理上和环境中进行调整,努力发挥自己的天赋,找回自己的生存自信,这是维持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常会翻脸如翻书,或机关算尽弄得人人畏之。其实人在工作中,与同事培养出来的情感、友谊是工作中很重要的报酬。人缘不好,习惯批评、树敌的人,痛苦的往往是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

1.平等互利、互助共赢。不要求对方给予什么,而是要想着自己能给对方什么,没有付出就想得到收获,这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可以偶尔有之,但不能持久。

2.不要只看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也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三人行必有我师”,应虚心像他人学习,以对他人的赞美、喜爱的积极态度代替仇恨、妒忌的消极态度。

3.积极与学生沟通。教师要建立威信,要想领导学生就要充分理解学生,用当学生的态度去认识孩子,惩罚、训斥的行为尽可能排除。“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杀一儆百,不如彰一策千。”用赞许表扬、积极乐观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大家都能获得愉悦的感受。

4.正确了解自己,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要有正确的感知,要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小学教育中这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不能好高骛远。荣誉每个人都可以争取,但切莫强求。

②正确认识自我的成绩,要有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学生分数的高低不是评判学生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也不是评价教师优劣的唯一标准。从主观上看,我们要无愧于工资与教师的良知。

③提高自我的控制调适能力。环境对人的影响较大,但教师是无力改变的。只有积极面对,积极适应,力求完美,正确对待批评,才能获得身心的安定。现在个别领导素质低,只会在台上手舞足蹈、指责挖苦,根本不关心教师的疾苦,教师应正确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与其对抗抹泪,不如退而笑之。

(三)树立信心,争先创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努力学习,不断创新,要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期内独树一帜,如班主任工作方面、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用创新来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

(四)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真实感受情绪,并能恰如其分地表现情绪。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事物都不能想得太多,要分散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不管能力强弱与名次,贵在参与,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即可。把家庭和学校分开,在校努力工作,在家愉快生活。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沉着冷静、公正无私、坦荡直爽、乐观豁达。

第7篇:心智障碍范文

关键词:专业课;学习障碍;对策;职业教育

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接受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完全取决于考试分数的高低。近几年来,国家高考政策的调整,引起了普高扩招,带走了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大部分生源,大量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这样进入职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一般只要愿意上学的,都能进入职校学习,而这些人中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学习障碍,对这部分学生如何完成教学目标,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等一系列的问题就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一、职校新生学习障碍及成因

1.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无有效的学习方法

职业学校学生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内不做笔记或根本不知如何听课,作业不规范、思路不清晰,做作业喜欢对答案,甚至抄袭;考试时总想方设法作弊,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无措施,不懂装懂,不求甚解,没有学习责任,把学习当作休闲。

2.缺乏良好的学习心态

学习焦虑紧张,害怕测试考核,情绪惶恐多虑,抑郁沉闷,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思考,但不深刻,是肤浅和一知半解的描述.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情绪紧张,常担心被教师喊到回答问题,一旦被提问,常因过度紧张使问题表达缺乏层次,感情脆弱,意志不坚,无法经受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学习顺利时,兴趣高信心足,但稍有不如意,就消沉自卑,丧失进取心和学习兴趣。

3.缺乏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对专业的热爱和浓厚的兴趣是有效地学好专业课的先决条件。但是许多学生却因以下原因缺乏学习兴趣:(1)学习内容增加,职业高中的学生逐渐接触到专业课,抽象的理论多了,能力要求高了,部分学生由于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开始跟不上进度,学习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成功的体验也越来越少,学习兴趣逐渐减弱。(2)缺乏恒心,有些学生因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顽强拼搏的毅力,一遇到困难就退缩,长期下去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4.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学习的冲击

学生受社会环境影响不能处理好休闲和学习的关系,大部分精力投到游戏、娱乐上,丧志,虚度青春,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又不能形成有效的制约。

二、解决职校新生学习障碍的对策

1.确立目标,树立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职业学校因新环境、新教材、新教法,加之专业课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难易程度,一部分学生一时不适应,这是很正常的。教师要正确引导,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做积极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因素寻找学习成功的突破口。

2.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系列集团效应或者首应效应,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第一次接触要重视专业课的入门教学,在课程的绪论部分,要生动讲述该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及由此产生的影响。第一印象要激发学习者的热情,诱导学生探索专业课奥秘的欲望,教学中要给学生惊喜、新奇、实际感,专业理论要和实际相结合,多联系生产生活。同时教师变换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特点,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体现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内容进行教学,这关系到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3.建立以专题研究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开设内容丰富的研究课

研究型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在《电工学》中通过归纳各种电路解法,掌握复杂电路电流、电压的解题模式,电子线路中通过对整流电路的分析掌握各电路的计算规律,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不断设计具有争论性、实践性、挑战性的主题研究项目,学生自己学习有关的知识和内容,或个人学习、或小组研究,这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并提高技能,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创新学习。

4.要处理好尊重爱护和严格要求的关系

第8篇:心智障碍范文

第一方面:及时肯定自己,天天晚上睡觉以前,要充分肯定自己这即将过去的一天的成绩和进步,不讲消极的东西。千万不要想太多,否则有可能会导致失眠。

第二方面:尽量多参加一些活动,尝试着做一些稍微的体育锻炼,可以参加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活动。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这样是没有改善的效果。

第三方面:也可以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处在一个松和静的状态中,随着周身的放松,焦虑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缓,可以想像自己在碧波荡漾的海边或湖边,沐浴温暖和煦的阳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心智障碍范文

 

关键词:心理疗法;学生;心理过程

1运用森田疗法分析心理障碍原因

    森田疗法是由日本森田正马教授从他亲身的神经症体验和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森田认为神经症发生的基础是神经质,其性格特征是精神内向,内省力很强,有疑病倾向,对自己的心身活动特别敏感,总是担心自己的健康。神经质的人生存欲望很强,追求十全十美,往往在理想愿望和严峻现实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因而过度紧张,这是神经症的诱发因素。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心身可能出现某些一过性不适感和轻度功能障碍,如紧张时的失眠、心悸、头昏、口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森田认为,人们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安、恐怖、担心、焦虑的心理,这是完全正常的心理现象,如不特别注意,常可自行消逝。而神经质往往把这些现象误认为是“病态”,并力图排斥它、否定它,结果,由于他们对自己感受的过分注意,这种雄感的感觉又会促使注意进一步加强,使感觉和注意持续地相互作用,终于形成神经症症状。22例来访者中有神经质倾向的12例,普通神经症3例,强迫观念症5例,恐怖症2例。其共同的性格特征是:性格内向、过分疑虑、敏感、谨懊,对细节和规则过分关注,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大多有疑病倾向。

1. 1学习问题导致的心理津碍多见于新生,其中有些人在高中阶段已有不同的心理障碍,他们往往在初中或高中阶段是学校的“尖子生”,进人重点高中或大学后,他们失去了“尖子”的地位,自尊心受挫,希望自己“最好”与无论如何努力也赶不上的现实面前,开始出现矛盾冲突,他们常常幻想自己是全班第一,各方面都很优秀,老师喜欢自己,同学羡慕自己,当回到现实中,他们无法接受现状。由于长期解决不好这个矛盾,继而出现身体不适,如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或总感觉上课走私,杂念丛生,于是担心自己出了间题,力图排除“杂念”,结果使症状固着。

1. 2人际关系所致的心理障碍这些人往往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都过高,与人际交往过分敏感,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与人交往,但交往中又不知说什么好,理想中别人对自己的崇拜和热爱与现实中自觉木呐和盆笨形成的落差太大,从而感到失落和自卑,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他们苦思冥想,总关注自己的言行,同时又不断的否定自己,久而久之,变得孤独不合群,产生心理障碍。

1. 3各种自卑导致的心理障碍相貌平平、家庭贫穷、父母离异等均能使追求完美的人将其夸大化而感到自己的不完美,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长相一般(主要见于女性),他们总幻想着有佼好的面容,得到许多异性的青睐,但一回到现实中,在无法改变的现实面前常感到无奈、自卑、痛苦,从而导致心理失衡,进而影响学习。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