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幼师教育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师教育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师教育教学论文

第1篇: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培养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贯是学生围着教师转,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从教师的一张嘴中“说”出来的,而学生能听进去多少算多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例如,语文课上,训练幼师学生口语的课程教学中,讲完形成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要素时,需要让学生从形成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要素的角度分析并评论案例,这时教师出示多媒体播放录像(此录像是在假期中去幼儿园顶岗实习时拍摄的),一幕幕实实在在的幼儿园生活展现在学生眼前:中班午休期间,有两个孩子起床如厕后没有立刻回寝室,而是边洗手边泼水玩,高兴极了,这时教师走了过来……播放到此处,教师按了暂停,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该怎样处理现在这个问题呢?”在画面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直接让他们回去睡午觉”;有的学生说:“要给他们讲道理,不能浪费水资源”……最后,学生分析并评选出了几种最好的处理办法,其中一种办法要比录像上的教师处理的还要恰当,受到了大家的认可:教师故作神秘地把耳朵贴在水池边说:“你们听谁在哭呀?噢,是小水滴在哭,他边哭边对老师说他是一个非常爱清洁又乐于助人的好宝宝,可是现在小朋友开着水管玩水,他们不但不能帮助别人,还会流到一个又脏又臭的下水道变成脏水,所以他们才难过地哭了起来……”

二、提高理解能力

突破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中,讲到的幼儿图画故事具有夸饰性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德国系列图画故事《狗熊的婚礼》,讲述狗熊安东和埃米在举行婚礼时,一阵春风吹走了安东的帽子和埃米的头纱,被春风吹走的帽子和头纱经过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经历,最后又回到了主人的手中,它们每一幅图都突出表现了夸饰性的特点。所谓夸饰,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造成画面内容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这一难点,通过图画故事在大屏幕上的演示,直观、生动,学生一看便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帮助幼师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将来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用语。所以,普通话的训练是幼儿教师的口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训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播放多媒体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每天早上跟着多媒体播放的播音员的标准发音朗读单音节和双音节字、词,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学生普通话水平在不知不觉中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准确的发音会运用到平时的一般口语交际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讲故事训练。又如,在训练学生讲《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边看边讲,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四、使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

部分学生觉得当幼儿教师很容易,学习不努力,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他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在学习幼儿戏剧文学时,我会分组让学生表演童话剧《小熊拔牙》《“妙乎”回春》《骄傲的小燕子》,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头饰,扮演小熊、小燕子、小白兔、小花猫等剧中角色。在表演时,我会拍摄每组童话剧的全过程后,播放给所有学生观看,学生就会从中看出自己和他人存在的问题,就会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和看待他人,看到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针对自己的不足或弱项不断努力。

五、总结

第2篇: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无论学习什么,首先必须对所做的事产生浓厚的兴趣,生如很多高校体育老师对于现在的体育授课方式的变化。一提起体育课,给很多学生的感觉就是一上课学生们在操场上集合,体育老师点名,点完名之后就是围绕着操场跑步。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缺乏锻炼,以至于在体育课上少量的运动就会体力不支,只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就体育老师喜欢让学生围着操场跑步而言,很多学生开始厌恶上体育课,有的甚至选择逃课,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作为新世纪的体育老师,应该深刻的思考日常的授课方式,选择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们在快乐的做游戏之余也能更好的锻炼身体呢?

1.1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

首先在体育课上选择游戏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例如立定跳远有利于学生们的双腿锻炼,然而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缺乏双腿的锻炼,剧烈的运动会拉上学生们的双腿韧带,这是,作为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可以举行踢毽子比赛,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比赛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之间的友谊。

1.2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的选择上要具有目的性

体育游戏种类繁多,作为教师,不能盲目的安排学生们的体育游戏,必要的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减轻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的选择上一定注意具有目的性。我们所做的体育游戏针对的是高等院校的学生,所以体育教师在考虑问题时与中学教师考虑的问题应有所不同。高等院校的学生几乎都已经是成年人,对待问题的看法也趋近于成熟,所以在选择体育游戏的种类时要更加的具有目的性。

2运用体育游戏在高校教学中的效率

作为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体育游戏在实际的课堂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什么样的体育游戏至关重要。大学生的年龄绝大部分都已经达到成年人阶段,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接受能力还是训练能力,都能很迅速的参与到游戏当中。

2.1体育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体育游戏,通常情况下都是提前设计好的,都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学生们按照规则进行游戏活动,很具有约束性。游戏也不是以个体为单位,多数的体育游戏也都是需要在集体中进行,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或者是帮助才能完成。大学时期,学生们的交流远远没有高中时的密切,如果不在一个宿舍住的话,很少有在一起做事情的机会,这样的集体体育游戏活动也能很好的促进学生们的交流,提高学生们之间的团结意识。

2.2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所做的游戏,一般采用分组竞争的方式,以提高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游戏中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才能完成,特别是有些耗体力的体育游戏,需要学生们有超长的智力,足够的勇气和耗力的体能才能完成。这样,在激烈而有趣的体育游戏中不仅形成了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也磨练了自身的意志,战胜了自己。现在的社会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竞争的本质和体育游戏的本质相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游戏当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本能,为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3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阶段也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成长的至观重要阶段,大学时期,很多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也都趋近于社会化,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必要的体育游戏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调节学生们积极的心理状态。例如一些诱导性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新的知识,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可以快速的激发学生的大脑皮层,在已接受的运动条件反射中,作为新的环节恰当的运用到实际的技能之间,另外也可以纠正之前的不良动作。关于诱导性的游戏我们最常见的就是“空中”立定跳远,可以激发学生的大脑皮层中枢神经。

4高校体育教育游戏化所面临的问题

高等院校的体育游戏是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体育教育游戏化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虽然有着较大的优越性,但按照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形式,运用体育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和挑战。

4.1高等院校授课方式的局限性

很多高等院校并非给学生们安排充足的体育课程,有的甚至一周只安排一节的体育课程,而做一项体育游戏则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安排。多数高等院校的体育老师在思想上还是认为学生应该掌握更多的基本理论知识。

4.2游戏化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极高

体育游戏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体育教育的极大创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极高的课堂组织能力及教学素养。

5结语

第3篇: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一)教学模式落后

受传统教学课程的长期影响,在幼儿钢琴教学中,课堂教学仍然把教师讲授作为教学重点,并且片面地侧重钢琴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钢琴实践教学活动缺少探索。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钢琴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并且对钢琴的实践操作技能较差,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幼儿钢琴教育也进行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钢琴教学形式和内容上仍然比较落后。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教学内容纯粹地按照课本内容来学习,缺少创新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钢琴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现场演奏”通常是幼儿钢琴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成为学生期中和期末的钢琴考核的标准,而演奏乐曲也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这样通过演奏来进行钢琴教学评分。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钢琴演奏的机会,也检查了学生的基本钢琴技能,但是考核方式太过简单,并不能从整体上客观评价学生的钢琴水平。

二、探讨幼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教学模式

长久以来,钢琴课堂都会定义为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钢琴技能为目标,这种形式已经被人们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中,可以说成了金科玉律。因此,基于这一现象,要想更好地在钢琴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让他们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应该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转变,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便在过程中充分了解音乐和其他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认识音乐和社会生活之间所存在的潜在关系,以便让学生更加具有音乐鉴赏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音乐学习和自身创新精神的实现起到良好的承上启下作用。

(二)丰富钢琴教学形式和内容

在幼儿钢琴教育中,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出发是必须要考虑的方面。幼儿好玩爱动,且模仿能力强,因此在钢琴教学中不能按照固定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为了提高幼儿学习钢琴的效果和兴趣,不断变换钢琴教学形式和内容,对活跃钢琴教学气氛有重要意义。举例来讲,在钢琴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某一具体的乐曲,通过多媒体先让学生认真听乐曲,然后再结合乐曲来讲解钢琴理论知识。另外,为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老师还可以创新教学内容,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丰富钢琴课堂。这都有利于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完善评价体系

为了客观地反映学生对钢琴水平的把握程度,要完善钢琴评价体系,建立多种评价标准。首先,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要设定不同难度级别的钢琴曲目,避免水平较低的学生不能完成钢琴弹奏情况。其次,不能仅仅把期中和期末的考核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还要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综合打分,评价更加客观。最后,对于钢琴考核的内容要全面,考核过程中不能仅仅考核学生的单一钢琴水平,要综合考核学生的钢琴演奏、伴奏以及钢琴理论和技能等方面,使钢琴考核更加全面和客观。

三、结语

第4篇: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所以说,游戏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至关重要,在中学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是否与教材联系紧密,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目标与要求,对预期的教学效果应有个大致的评估。游戏教学法应该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依据体育课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游戏的内容与形式。

人类体育文化的渊源就来自人类早期的游戏运动,它是从人类诞生起所形成的最早的文化活动之一,是人类游戏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人类作为有效传递生存经验的方法与途径之一。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人们用情感与智慧、汗水与心血浇灌了它,让游戏运动逐渐成为了当今深受全世界人们欢迎、喜爱的综合性健身竞技的体育活动。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方法,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现代社会素质教育教学的需要。

一、体育与健康教学采用游戏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育课程教学中有很多十分单调但又非常重要的基本动作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只有把这些编成一整套的游戏,有力地激发他们体育运动的乐观情绪,让他们不厌其烦地学习知识、掌握基本动作,这样才能达到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的目的。依照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编排选择对应的游戏,激发了学生对基本动作练习的积极性的同时,又使他们的跑与跳等的基础技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本人从事体育与健康教学已有数年,在体育课上的热身运动中,我往往是给学生们一定的时间,组织他们做一些“老鹰捉小鸡”“跳山羊”等简单的游戏,最大限度地激起他们的兴趣,此外,热身运动效果也十分明显有效,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程教学中,既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也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二、体育与健康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也可以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始终

体育游戏不但能够让学生得到健身锻炼、学习运动技巧,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之间友谊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和荣誉责任感,使他们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游戏在人类长期的活动中的构建,其中就包含了相互尊重及个人活动的自由平等,以及平等民主处事、约定自觉遵守的一些规则。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游戏相结合,一定要大力倡导学生之间互相激励与自我约束的原则,学生也会从这些游戏精神中得到启发,自然而然地将游戏中的精神变为自己应该遵守的行动,而且在他们自身成长的过程,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体育与健康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使“快乐体育”得到充分体现

所谓快乐体育,就是说人们在健身运动、学习动作技巧、相互交往、竞技比赛及自由民主、审美情趣、互相尊重等多种需求获得的满足中,产生一种强烈的积极情绪体验的体育活动。游戏教学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充分运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学习知识、掌握运动基本技巧、锻炼身体的目的,更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享受到了运动的快乐。这样,既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锻炼,又能促进他们对文化课知识的掌握。

四、体育与健康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审美因素蕴含于体育课程之中

游戏教学法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促进了学生身体机能的完善,提高了他们的技艺,使学生的体形得到了塑造,而且游戏精神更让学生受到了熏陶,可以让他们的精神得到洗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身心持续健康地发展。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们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现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了动作美、行动美、竞技美和环境美等。

五、体育与健康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是培养现代创新人才的“催化剂”

运动游戏的构建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使它的吸引力得到更进一步发挥。运动游戏的各个要素和结构本身有很强的变异性和开放性。游戏教学法在实施不同教学的同时,对其要素和结构需要不断调整、变异,这样在教学中就对学生的思维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课题,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开启了创新智慧的大门。

参考文献:

[1]胡胜勇.论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J].湖北体育科技,2006(05).

第5篇: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近年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逐渐得到认可,教师开始使用教育游戏,其根本原因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育游戏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教育游戏可以有效地创建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育游戏可以使学生对学习英语充满信心;通过教育游戏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过程,通过游戏教育有利于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社会社会观和情感态度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的实施势在必行。

1.能夠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活动,最终激发学生并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英语知识。

2.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喜欢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所以老师必须充分地抓住运用学生的这个特性。这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得到间接的提高。在教育游戏中,学习者可以在一个现实的、丰富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教育游戏,不但能鼓励同伴减竞争和协作能力,而且这样还可以加强反射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此外,教育游戏也可以制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兴趣。简而言之,在小学生的教育中,利用游戏可以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3.教育游戏的特征符合小学教学的要求

教育游戏本身具有公平、沟通、竞争、互动、规律和娱乐的基本特性。这些特点与小学英语主体参与、互动、情境和生活的教学特点相一致,并将其转化为交流、合作、参与、实践和经验的传统模式,主要基于新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要求。此外,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新课程也可以以其先进的任务的形式有效的表达,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教学游戏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大的可行性。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经过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的积累,并结合有关的教育游戏等资料,总结了以下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单词教学中的运用、语音教学中的运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1.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例如,在对单词的各种颜色的研究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几种不同颜色的笔,让学生们分辨他们的颜色。比如,老师会将黑色的笔放在最后告诉学生,他的颜色是黑色的,It is black。在后面,老师可以拿出一个黑色的物体,问学生What color is it。学生回答:black。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对学生的记忆也将会更加深刻。

2.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例如,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一款flash游戏:土豆地鼠。该游戏是在学生听到自己认为正确的单词砸地鼠,只有选准了答案,土豆才不会被地鼠吃掉。该游戏还是一种计分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的分数高。这种画面游戏,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让学生在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习,能够非常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学习。例如,在词汇练习中可以使用雪人战斗游戏;在句子练习中,您可以使用宇宙空间的游戏;在语法练习中,您可以使用兔子教师家访游戏。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对上述游戏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法的掌握。

4.在语音教学中的运用

第6篇: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审美优先;文学理论;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1-0043-02

一、理论教学之难与审美优先理念介入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知识性和理论性最强的一个学科,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知识接受效果取决于认识论信念核心结构的两大因素:知识的性质和认识(knowing)的性质[1],文学理论的理论性、逻辑性打破了知识性质中的简单性维度和认识性质中的来源直接性维度。这导致在学生的学习观念结构中,难以建立对文学理论现象和经验的直观认识,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和知识接受效果。

文学理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同样会作用于学生心理的恐惧模块。任何激发个体回避或逃跑的因素都是激活恐惧模块的外在条件[2],而文学理论的知识难度会经常刺激学习个体的规避心理,从而加强恐惧模块的自动防御性。这是因为,个体面对恐惧敏感刺激时的生理激活同个体对该刺激的意识水平是相关联的[3]。如果文学理论教学无视学生恐惧模块的存在,一味采取知识点系统铺排,那么势必会激活学生的恐惧模块以阻拒文学理论认知的深度。

文学理论教学之难还在于新媒体时代的降临。新媒体时代的核心特征是外景化的符号接受代替了内景化的精神感知,对语词或者其他符号进行的文学性使用功能已被移植进能够制造魔光幻影的远程技术媒介中,接受主体养成了惰性观看的习惯[4]。德里达甚至推测,内在性的文学、哲学、精神分析与情书,都将因感知经验变异和全新人类感受的出现而消失在新媒介时代[5]。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上能够掌握文学理论教学之难的症结,即文学理论在过去和现在都不符合学生学习观念的结构。要摆脱教学危机,不仅需要恢复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的天然审美直觉性的联系,而且需要谨慎处理与新媒介感知现实的关系。前者对应的是学生直观性的学习观念结构和恐惧模块,后者对应的是如何利用新媒介感知特性而又避免受其伤害。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即恢复文学理论和文学审美的天然联系。这种强调并非是指传统教学中那种以作品分析注释理论所建立的审美关系,而是要强调审美优先。优先是指在理论知识讲解之前把典范作品的审美意义、文学特性彰显出来。已有论者注意到此法并应用到文学史教学中[6]。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同属文艺学的次级学科,都与文学审美有天然的联系,且都被传统教学模式倒置或遮蔽。只有将审美优先理念化为一种符合新媒介时代的实践教学,文学理论的教学危机才可能得到解除。

二、文学理论教学中的审美优先实践

审美优先理念要成功介入文学理论教学,并非是简单的方法问题。一方面,审美优先的前提是学生具备鲜活灵动的文学感知力和浓烈的文学兴趣。文学理论实践教学的目标也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品读、评论、写作甚至研究的能力。但文学审美感知力已然被新媒介环境所弱化。另一方面,部分师生的学习观念也处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操控中,认为学习就是记忆、累积并复制和简单应用知识的过程。这体现在学校情境中,就是师生围绕考试完成知识传输;体现在新媒介社会环境中,则是各种突出现象的复制与输出。这距离马尔顿描述的高水平学习观念――意义理解、改变思维和自我的认知信念实在太远了[7]。因此,审美优先实践实际上是面对双重挑战,要取得突破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手段。以下解决方式或可称为这一系统工程手段的纲要和原则。

(一)利用新媒介的特性实现审美优先教学

新媒介尽管以图像和声音的方式弱化了个体的阅读趣味和审美感知能力,但是它融合视听与文字的特性也表明阅读行为在新媒介空间的继续。多媒介融合的新媒体特性已经为教学革新提供了技术手段,但在文学理论的实际教学中发挥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多媒体被教师应用成投影机,幕布变成黑板;另一方面则是过分扩展视听以压缩文学阅读的空间,诸如以单一的电影、戏剧欣赏代替文学品读。要真正利用新媒介的特性实现审美优先教学实践,首先就是压缩视听内容和理论知识的比例,强化作品的文学性彰显。

彰显文学性的传统方式,一般是教师以讲读代替学生的直接审美。这种方式有三个缺点:其一,无论文学创作还是鉴赏,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一种视角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其二,教师容易理论先行,限制审美对象的丰富性;其三,不符合新媒体时代学生的学习感知方式。教师要规避纯粹讲读,可选取适量的、在语言情感和形象方面都富于审美意义的作品,提前布置给学生,并在相关理论知识展开前,将文本中文学性最强的一面,以文字形式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中。在课件设计上,要把图片、活动影像和音乐等要素的综合量控制在小于文学语言量的状态下,且需要配合文学性的显现。彰显文学性的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新媒介和语言媒介的对比。截至目前,文学名著似乎都已改编成电影,而某些著名的影片也被改成文学作品。新媒介时代的学生并不拒斥电影。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感知偏好布置电影片段与文学段落的比较作业。通过比较,学生不但可以掌握不同媒介下的文学审美意义,而且可以丰富对作品的感知与理解。这是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学生一旦掌握,就会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8]。

(二)利用新媒介的感知特性创建审美情境来实现审美优先教学

根据布罗迪(Brody)的研究,学生学习观念中总会呈现出三种动态的连续倾向,即知识的传递、处理和转换[9]。当学习观念达到转换的水平,一种建立互动性、合作性和充满开放性氛围的学习者社区的要求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认知观念要求确立情境和氛围,而新媒介的感知特性就可以成为教师建立情境、引导氛围的主要手段。此时教师的角色并非是权威,而是一种利用情境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行转换新知识的角色。此时的学生也非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开放性的学习情境氛围中,以师生互动、同学合作以及自我调节的方式建构新知识。可见,在整个学习者社区的建立过程中,教师处于导演的位置。文学理论教师需要抓住新媒介的感知渲染特性和互动功能,结合学生学习的动态观念特征,努力投入到文学审美情境的建构中。

三、审美优先与理论知识教学的矛盾处理

审美优先理念的介入,势必会冲击文学理论教学固有的理论知识讲授传统和已经建立的授课规范。但在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语境中,这种矛盾首先要以传统教学模式的让步来解决。这一方面取决于教学者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要掌握度,文学理论总不能变成名作欣赏课。

另外一种解决办法是调整教学模块。教学模块由三部分组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自学。传统教学几乎没有给予实践教学和学生自学的模块。审美优先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一种实践教学模式,由于文学审美的特殊性,其教与学的难度和精力投入都要大得多。因此,压缩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块,将部分易于理解的理论知识放在学生自学模块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即可解决审美优先与理论知识教学的矛盾。至于具体如何调配三个模块的量,则是另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ofer B.K.,& Pintrich P.R.(1997).The development

of Epistemological theories:beliefs about know-

ledge and knowing and their relation to learn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7(1),88-140.

[2]Epstein,S.(1972).The nature of anxiety with

emphasis upon its relationship to expectancy.In

C.D.Spielberger(Ed.),Anxiety:Current trends in

theory and research(Vol.2,pp.292―338).New

York:Academic Press.

[3]Peira1,N.,Golkar,A.,hman,A.,Anders,S.,& Wiens,

S.(2012).Emotional responses in spider fear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icture awareness.Cognition

and Emotion,26,252-260.

[4][美]J.希利斯・米勒;刘蓓,刘华文译.文学理论的未来

[J].东方丛刊,2006,(1).

[5][美]J.希利斯・米勒;国荣译.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

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

[6]张志忠.审美优先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和传播[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7-02.

[7]Marton,F.,Dallpalba,G.,& Beaty,E.(1993).Concep-

tions of lear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

cational Research,19(3),277―300.

[8]Boulton-Lewis,G.(1994).Tertiary studentspknowl-

edge of their own learning and a SOLO taxonomy.

Higher Education,28,387―402.

[9]Berry J.& Sahlberg P.Investigating pupils’ideas

第7篇: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阅读教学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62-01

1 自主原则

不可否认,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而这种个体差异性在推进社会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个体差异性让整个人类社会变得灿烂多姿。不敢想象,一个所有人长着相同面孔,说着相同腔调的语言,举手投足一模一样的社会是多么的可怕,如果这个假设成立,人类社会一定没有牛顿,没有了爱因斯坦,也不会出现霍金。古老的中国的“私塾”正是以个别教学的典型代表。个别教学,正是满足这种个体差异以及需求的差异的最好教学方式,它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也符合“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随着班级授课制度的引进,以寻求教学规模为出发点的班级授课制替代了寻求个体差异的个别教学。应该说,班授课制在“促进学生社会化”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整齐划一的目标、内容、方法也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两者之间格格不入,似乎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想在班级授课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那就是只能是自主学习。

“以学定教”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从而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均能在原有基础上增长,这个增长就是生成,就是效果。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提出的概念,完全有别于“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钟启泉教授将“自主学习”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国内研究自主学习,以及通过自主学习实现高效教学的名校不少,如江苏的洋思中学、山东的杜琅口中学等。其中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理念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保证学生每节课不间断自学 30 分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而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出评判,个别不会的由教师指导,所有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不留作业。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自主性,从而解放了教师的“教”,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后进生面积大,学生负担重,教学效率低的痼疾。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同样只讲几分钟,学生通过自学、思考、讨论、交流、练习达成教学目标。从这个角度上看,洋思中W真正实现教师职业角色转变,那就是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促进者”。从这个意义上看,洋思中学的的高效不是“教”的高效,而是“学”的高效。这里的学,即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成有效阅读教学的目标。

2 对话原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是学生与教科书之间的对话,是学生与编者之间的对话,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教学的课堂既应有深沉的静思,也应有热烈的讨论。对话,应以问题为中心,问题是对话的基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均应是“问题”这座桥梁联系起来,当然,这里的“问题”首先要避免教师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似的“满堂问”。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在分析文章主题以及人物形象或价值取向时通常会有与不同的个性化的见解或疑惑,这样的问题也许并不一定是老师预设的问题,但这样的问题也许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探究欲,能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不探究明白不罢休。问题也可以是师生或生生对话过程中碰撞出的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一言堂犹如一潭死水,让人生厌,而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却如同一湾清泉,往往能在学生的心中荡漾起一丝丝涟漪,学生畅游其间必能收获无尽甘甜。

3 读写原则

多年来,语文语阅读教学通常是“为读而读”,相当部分教师的潜意识里,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读懂课文,教大家理解文章内容,即关注文章“写什么”,却很少关注“怎么写”,前者重文章内容,后者重文章表达形式。只关注文章内容的教师通常情况下为了让学生把文章的字面义、引申义等弄清楚而不得不翻来覆去地咀嚼,而学生的认知水平必然有所不同,所以实在不行的情况下,就只能自己嚼碎了再喂给学生,而学生要做的就是记好笔记,背好标准答案。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没有了个性化的理解。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进,一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文章表达形式的关注达到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几乎忽略了对文章内容的关注,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文章“怎么写”,关注文章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文章线索、文章结构等表达形式。部分教师反对“教课文”,主张“用课文教”,关键是把课文作为一个范例教学生学会写作,他们忽略学生“言为心声所发”的写作需求,把表达技巧、写作方法作为了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有关阅读教学的争论从未停息,既有“阅读本位”论,也有“写作本位”论,前者以阅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后者以写作为出发点,以写作为落脚点。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从写作教学研究转型阅读教学研究,他彻底否决了传统的为读而读的阅读教学,甚至不赞成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定位,他认为阅读教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教会学生书面表达――写作。显然,管老师的“为写而教”观点太过偏颇。阅读教学不仅仅要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促进书面表达,也要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4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应以阅读为出发点,以写作为落脚点,即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值得表明的一点是,新型的教学关系并不反对教师的教,而是更多地强调了学生的学,倡导学生学习形式的变革。在这里,既不赞成教师主体论的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是课堂上具有绝对统治力的权威,也不赞成学生主体论的没有原则的学生自由发展,为所欲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尊重、对话。

参考文献:

第8篇: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益;有效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始积极顺应改革潮流,以实现现代化教育,满足社会对素质人才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小学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使学生转变被动的学习状态,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效益。

一、设计趣味性课前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使其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发现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并做好标记,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教师在讲课之前,要先做好备课工作,熟悉语文教材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适当地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针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以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课本教材为基础,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行预习和阅读课文,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思考出正确答案,以此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高效的课前预习能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前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能对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又能引出新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片段,通过画面、音效来抓住学生的眼球,选择恰当的时间引入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形成。所谓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是指在短暂的四十分钟内,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的,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寓学于乐,通过语文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语文学习。例如,可在课堂中开展词语接龙、猜字谜等游戏。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环境中,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含义的理解,体会作者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便可通过播放桂林山水的图片和影片,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桂林山水的魅力,从而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师要承认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学生,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位置,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积极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候,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其共同讨论作者所描绘的鲁迅先生的人物特点,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三、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体会语文学科的魅力

素质教育改革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展小学语文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而,教师可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中,把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使其能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满足素质教育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深入社会中,对现如今人们对地球的破坏行为进行实地调查,河流里流动的污水、工厂里烟囱中冒出的黑烟、越来越平凡的雾霾天气等,并根据调查结果来谈论自己对保护地球的建议和想法。通过这种语文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提高语文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小学课程中重要的科目之一。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以保障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教学活动中的各个阶段来实现有效教学,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

第9篇: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1.初次见面交谈的话题

当导游和游客初次见面时,有些导游为了表示自己的亲切与关心,会主动的与游客们交谈,但是这时候他们选择的话题却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导游们最常问的是“Whatdoyoudo?”、“Areyoumarried?”、“Howoldareyou?”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人看来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这在中国这种询问往往表达的是对他人的关心与亲近。但是因为各个地区的文化与风俗习惯的不同。在美国,他们会认为这些导游在侵犯他们的隐私。因为受到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美国是一个很注重隐私的国家。他们认为这些涉及到他们本人的问题都是他们的隐私,别人无权干涉。

2.尊老问题

有时候,当导游看到年老的游客在下车或下船时,会主动去帮助老人,并且充满关心的说声“Letmehelpyou.”然后导游就会过去搀扶老人,这时候,老人表现不是高兴或感激,而是生气与愤怒。这种话语信息传递错误是因为中西方对于尊老问题的看法不同。在中国,尊老爱幼是传统,因为中国文化认为老人在年轻时为晚辈们作出了贡献,而且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学识,所以理应受到尊重。当他们老去时,应该受到帮助。但是在美国文化中并没老少的界限,他们认为只有弱者才会接受别人的帮助,被人照顾是一种受到歧视的行为。

3.受到夸奖或感谢

因为哲学与宗教思想的不同,所以导致中西方在价值观和伦理观上也会存在差异。Tourist:Yourdresslooksverynice.Guide:No,it’squiteordinary.在上面的对话中,当游客夸奖导游的裙子很漂亮时,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集体中不应该过于的突出自己),所以游客很自谦的回了声“这很普通”。但是在美国,因为受到文义复兴思潮以及自我拯救清教思想的影响,美国人更多的是强调自我的个人价值。所以,当导游这种自谦的回答,会让美国游客觉得自己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损害,这是导游对自己的鉴赏能力的否定。

二、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注意词语文化内涵的教学

意思的表达是通过各种词语来进行的。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意思。如在美国,当听到别人诉说一件不幸的事情之后,可能会说“I’msosorry.”在通常的表达中,这句话的意思是“非常抱歉”,但是在此种特定的语境中,其所表达的是“听到这个我感到很遗憾”。换句话说,因为文化体系的原因,一个词可能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掌握英语词汇的表面意思与外延,同时还应该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使用习惯,而不是想当然的将中国的用语习惯搬到英语的使用。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的对象是即将从事外宾接待工作的学生,这些学生将要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游客。因为各国、各地区都存在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体系,所以人们在价值观、以及生活习惯上都会不同,这就必然会使得各国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要培养跨文化意识,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既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相同之处,同时还应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学习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识与生活习俗。

3.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于受到中国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中国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接受式学习方式的教学。但是导游英语口语教学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所以,在导游英语口语课中,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展学生的旅游会话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如果可以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以及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融入到真正的旅游情景中,让他们去尝试着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应如何解决,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与处事能力。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