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

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

第1篇: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信社;核心竞争力;建设

作者简介:廉改全(1967-),男,汉族,河南省扶沟县人,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5.3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5-77-02

当前随着国内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的多元化及新竞争格局的形成,面对新的形势和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机遇,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导性角色的农村信用社如何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打造和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市场竞争优势以实现信用社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前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当前农信社在牢牢把握农信社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全面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及做好农信社长远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培育和强化独特的信用社文化

作为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最为深层次的因素,文化是农信社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正是基于农信社独特文化之上的所体现出来的运作模式、规章制度、员工行为等,使得农信社真正具备了他人不易模仿与复制的竞争优势,是农信社打造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灵魂。同时,随着企业文化建设在经营管理中作用的日益凸显,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化和日趋完善,将贯穿于农信社的发展经营过程中,是有效整合农信社各项资源的重要措施[1]。

另一方面,当前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大大限制了企业文化建设在培育和强化信用社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地领悟到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与精髓所在,文化建设工作呈表面化、肤浅化的特点;长期以来形成的用人机制也导致一部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忽略;未能正确处理好经营与企业文化建设间的关系,过分强调追求效益重经营轻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性文化建设人才对农信社文化建设的工作进行有效推进,尤其是对于农信社长期运作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习惯等难以进行总结提炼并上升到企业文化层面[2]。不难看出,当前部分农信社人浮于事、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也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滞后。因此,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农信社面对新形势和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要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信用社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调整思路、培育新理念,真正地培育并最终形成农信社先进独特的企业文化。从整个上来讲,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特殊的系统性工作,要紧密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和农信社自身发展需求,适应时代、发展和竞争的需要,避免一条腿走路。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以人为本,全员培训、分步培训,提高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对农信社相关经营管理思想和理念的认可和认同,夯实全社员工的思想认识根基,为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奠定思想基石。(2)要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和具体安排,并将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措施落到实处,稳扎稳打,力求在信用社的规范化服务、形象建设与识别、宣传活动及产品形成统一标准,打造农信社独有的精神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形象视觉。(3)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要在全面分析农信社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整合各类资源,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4)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开展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农信社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保障。

二、重视和加强信用社机制平台建设

农信社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培育和最终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机制制度保证,具体包括了农信社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完善科学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是农信社经营管理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保障,也是农信社核心竞争力打造的重要保障。离开了科学有效的载体的支持,农信社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也将无章可循、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农信社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的政企不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难以协调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信社核心竞争力的真正形成。尤其是农信社在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关系处理方面存在的偏差使得农信社缺乏进行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迫切性。而我们知道,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培育最终都来源于企业的内部因素。因此,为更好地适应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农信社提出的要求,打造农信社的核心竞争力,需更加关注农信社制度和机制的建设、创新和完善,着眼于农信社现代企业制度的真正建立和运行,并最终形成有利于农信社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强化的制度体系安排。

具体来讲,(1)进一步推进农信社的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进而完善农信社“三会一层”的治理结构,使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积极履行相应职责,为保障农信社成为真正的“经营自主、自负盈亏”的现代市场主体奠定基础。(2)按照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客户需求快速反应的原则,加快农信社内部组织架构的重新整合和优化,形成以客户部门为中心、各部门相互配合、系统联动的组织架构安排,改变当前农信社战线过长、管理层面多的不足,及时迅速地对于市场需求做出反映,使信用社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化和集约化配置。(3)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的完善,通过风险预警系统进行风险预测与监控,实现风险防范控制的垂直化,最大限度规避各类经营风险,通过高效稳健的管理模式打造农信社的核心竞争力[3]。(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包括责权利相统一的岗位责任制度、具有激励约束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调动全社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为农信社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最为根本的优秀的人才队伍保障。

三、产品和服务体现特色

从顾客的角度来看,评价一个企业是否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在于其能否提供高于和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产品和服务。换而言之,企业主导产品和服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转换为现实生产的关键和途径。离开了高质量产品的支撑,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也无从谈起;而服务作为贯穿于整个经营实践和营销活动,更为优质、人性化、特色化及多元化的服务是吸引客户、留住客户的关键[4]。对于农信社来讲,缺乏富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和技术、金融服务单一不到位等不足使得农信社难以真正地维系客户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这也是导致农信社核心竞争力难以培育和强化的关键。因此,农信社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强化离不开农信社品牌产品体系的开发和推广,建立健全信用社集产品开发、推介、宣传、营销、售后服务各环节为一体的品牌产品开发推广体系,避免各自为战,在优化、整合和提升各个环节的基础上,形成合力,为农信社核心竞争的培育奠定最为根本的保障。

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创新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之一,农信社在不断强化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法人品牌的同时,要更好地把握好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市场地位,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国城镇化建设推进的需要,转变发展思路,适应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重新定位和界定三农,树立“大三农”观念,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和品牌建设力度,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更为优质的、更具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在继续完善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加快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步伐,创新信贷产品,如再就业小额贷款、住房贷款、中小企业授信管理、大额农户贷款、助学贷款、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项目等;丰富中间业务,积极开展与扩展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业务,如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综合理财等,拓宽信用社服务领域,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真正地打造出具有农信社特色的强势支农品牌。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在加大产品创新,避免同质化的基础上,要加大农信社“服务兴社”的理念,树立和强化员工规范服务文明服务优质服务意识,致力于为顾客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简便的服务环境。要站在客户的立场出发,想客户之所想,创新服务手段,整合和优化服务流程,达到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目标。重视高质量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做好绩效考核工作,确保农信社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持续改进以强化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农信社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农信社的电子货币服务功能,如在线支付、客户查询、个人理财等网上银行业务,实现服务的智能化将大大方便客户,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留住客户。

另外,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农信社的发展离不开外部条件的支持。当前农信社打造自我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需充分调动起外界各种资源为我所用,加强与外部机构,包括政府、其他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的沟通和合作,拓宽服务深度、延伸服务领域[5]。

参考文献:

[1] 刘艳丽.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SWOT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08).

[2] 徐庆三.电子银行+管理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提升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06,(18).

[3] 范秀红.农村信用社战略发展的SWOT分析[J].武汉金融,2008,(07).

第2篇: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

以支持“三农”为依托,搞活农信社经营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单县农信社紧紧围绕全县各项工作部署,以思想提高、作风转变、服务提升为驱动,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市场,强化管理,防控风险,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信社 贷款 县域经济

随着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良贷款等理由日渐突出,单县农信社对如何盘活原有不良贷款、在支持农业发展中搞活信用社经营,作了有益尝试。单县农信社通过转变经营理念,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找准切入点,创新开展业务,规范信贷程序,简化工作手续,对贷款运作情况进行有效监控。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农信社各项贷款快速增长,不良资产率逐年下降,取得信用社经营、农业经济发展“双赢双活”的良好局面。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强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经营水平。创新服务模式。根据客户经营周期和现金回笼情况,积极推广实施“分还续贷”和“无缝隙”服务新模式,有效避开因贷款资金周转造成资金链断裂引发的风险。创新信贷产品。积极推广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自主创业再就业贷款、钢结构抵押贷款等贷款新品种,既履行了社会责任,又有效解决了农户、中小微企业担保难、抵押难的理由。继续推进信贷管理四项改革。对信贷人员管贷能力、管贷水平和整体素质整体测算,不断提升信贷人员业务水平,提高信贷制度执行力。

二是严控风险,进一步提升信贷资产质量。严把不良贷款防控。积极推行农信社班子成员、部室经理包片制,加大新增不良贷款考核和清收力度,前移管控关口,提升风险预警响应速度,全力做好不良贷款防控工作。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按照向表外不良贷款开战的要求,坚持“尽职清收、终极清收”的理念,以集中管理为基础,以专业清收队伍为保障,大力推进不良贷款责任清收、盘活清收和综合清收。继续开展正常大额贷款检查和风险化解工作,对全县信用社贷款进行全流程检查,对不良贷款进行排查摸底,降低了贷款风险隐患。

三是创新方式,金融服务持续改善。创新电子银行业务,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深挖客户资源,积极推广POS机、自助银行、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等新型助农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积极与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好电子机具和信息科技的支撑作用,确保惠农补贴资金顺利发放。突出实体贷款投放,积极开展“服务三农,圆梦行动”,持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支持力度;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和“银企对接”活动为契机,加大对优质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

四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增强。加强教育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21期,受训人员达1900多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全县信用社共募集善款40000多元。深入开展“金融知识万里行”、“金融知识进万家”等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3万份,受益群众3万多人。

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单县农信社虽然走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理由,尤其在贷款营销和非应计贷款时点反弹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客户经理营销能力有待加强,个别客户经理依然存在“坐门等客”和“惜贷、惧贷”思想,放贷思路狭窄,眼界不开阔。

二是非应计贷款时点反弹理由未得到根本好转。从客观上讲,今年经济持续低位运转,部分行业形势非常严峻。从主观上讲,个别信贷人员反弹后再压的思想依然存在,形成“重贷轻管”的恶习,主动意识不强,导致非应计压降工作较为被动。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作为立足“服务三农”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发展县域经济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以上存在的困难和理由,笔者提出了以下策略倡议:

一是严把新增贷款质量关。将客户盈利能力、现金流、信用情况等作为优质客户筛选依据,着力提升新增贷款质量。科学设定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按照与农业生产特点、企业经营特点相匹配的原则,有效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信贷需求。继续推广“分还续贷”和“无缝隙”贷款模式,帮助客户解决还款压力大的困难,防止资金链断裂造成的风险。

二是不断夯实信贷管理基础。继续推行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信贷人员薪酬水平和岗位吸引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客户经理队伍。加大客户经理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升业务水平和廉洁从业意识。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高抵质押贷款占比。

三是切实管控信贷风险。高度关注淘汰与限制类行业贷款、“两高一剩”贷款等,有针对性地筛选

重点关注企业,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提前制定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防范票据业务风险,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办法办理贴现,坚决防止违规操作。加大到期贷款收回力度,对重点客户进一步落实担保和抵质押措施,避开到期违约风险。

四是继续深入开展各类清收活动,充分发挥攻坚组对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作用,积极拓宽工作思路,进一步推动清收活动有效开展。下大力气抓好表外不良资产清收,充分借助公检法纪力量,做到尽职清收,终极清收。

第3篇: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

2012年,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行业管理部门的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江苏省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打开大门纳贤才,联合招聘优秀大学生村官的专项招聘信息,并着手制定培养计划,引导全省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虚席200多个工作岗位,以待优秀大学生村官。目前,笔试、面试、体检已基本完成,集中培训工作即将举行。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为何青睐大学生村官,转岗后的大学生村官有多少最终能在农村留下来?留下来的,他们又干得怎样?8月,记者深入江苏农信社系统以及社会各个层面寻找答案。

留村、留行、留社都是“留下来”

近年,大学生村官话题持续升温。社会关注的焦点是最终有多少村官能扎根农村、真正留下来?“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是社会对大学生村官的普遍期望。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需求不可忽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干一辈子村官。

以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为代表的基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招聘期满大学生村官,无疑为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多元发展以及吸引他们留在农村开辟了又一条道路。有高校学者指出:离乡不离土,转岗不转型,村官留村、留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都是留在基层,都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不过所处工作岗位、服务方式不同而已。

在东台农商行,现就职于市场营销部的前村官——25岁的王春梅向记者道出心声:几年与农民直接接触,了解到广大农民在创业致富过程中最为棘手的就是资金短缺问题,加入走在支农最前沿的信合团队,既能利用所学给予广大农民技术支持,同时熟悉当地情况,又能有效引导信贷资金向那些资金困难的农户倾斜,真正起到带动农村全民创业致富的作用。

付晶晶是2007年首届省聘大学生村官。2007年至2009年,她在宿迁市宿城区屠园乡担任村委会主任一职。2010年,凭借优异的成绩,她被宿迁民丰农商行吸收,并被分配在原任职乡的屠园支行。该行在辖区内实施“阳光信贷”工程时,她有效发挥了对当地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保证了屠园乡7929户农户“阳光信贷”基础经济档案资料的准确采集以及准确授信。

“当村委会主任也好,进银行也好,晶晶都好比俺自家闺女!”在屠园乡,提起付晶晶,40多岁的农民陈茂松赞不绝口,“闺女年纪虽不大,俺家几口人、种几亩地、主要收入来源,说得比我这掌家的还利索!过去到村里办事找过她,现在借贷款,我还是找她办手续!”看出记者的不解,陈茂松补充道,“熟俺家情况,办手续来的快。”

新岗位发挥“老经验”、新挑战展示好品质

近年,江苏省农信社系统致力于推广“阳光信贷”工程和构建农村快速支付系统,在覆盖千家万户的支农、便农、惠农服务中,村官凭借熟知民情、民意,工作如鱼得水。

东台农商行市场营销部共46人,平均年龄30岁。在27名近年新进大学生中,19名前村官的营销业绩均在中等以上,余金杭、孟银银等甚至名列前茅。一年多来,仅经余金杭一人之手发放的贷款就已经达到167笔,金额4454万元,且无一笔逾期;组织的存款达2288万元,手头万元以上的高端客户资源超过200人。问及他们的业务拓展“秘笈”,余金杭说:“两年在农村工作,让我混了个‘一厚’、‘三熟’!”看到记者疑惑的目光,一旁的孟银银笑着解释:“脸皮厚+人熟、地熟、情况熟呗!因为人熟、地熟、情况熟,放贷款,多了‘二郎神’的天眼,所以贷款的针对性、安全性、效益性更高;因为皮厚,吸存揽储上,嘴甜腿勤,赢得老百姓的信任与好感,所以储蓄资源更丰厚。”

余金杭、孟银银说的优势其实只是他们在农村一线任职实践中积累的部分工作经验。在分析村官胜出的原因所在时,东台农商行市场营销部经理曹小勇认为,“相比普通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身上更为可贵的是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以及服务‘三农’,带动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热情,因为这点,他们工作更专注,更有韧性和活力。”

“同样是刚进银行搞营销,相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的语言沟通能力、获得客户认同能力要强很多。”经过两年的人才任用,宿迁民丰农商行的有关负责同志得出这样的结论。

“经过农村基层实践锻炼,我们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关心什么,我们知道怎样与老百姓聊,才会让他们愿意听你说话、愿意和你说话。”江都农商行丁沟支行行长助理——前大学生村官陈志强是系统内远近闻名的“马大姐”,由他出面,曾多次化解老百姓对制度执行的不理解、抱怨和投诉。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定位是农村和农民,有丰富的农村行政管理服务工作经验,能很好地沟通、协调、处理人际关系,主动融入、适应社会能力强是大学生村官得到基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青睐的又一原因。

用得当,干得好,留得住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王必武介绍:从决策招募大学生村官的那一日起,江苏各地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已经着手建立配套机制。

在东台农商行,所有新进村官全部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上岗之前组织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所有村官全部安置在营销岗位。优先配备笔记本电脑等工作设备,制定落实持续培训和新老员工结对“传帮带”制度。“扶上马再送一程”,在实践中帮助尽快完成从村官到“银行人”的角色转型。

宿迁民丰农商行重视正向激励,特别出台了专门针对入行后大学生村官学习的学费报销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参加银行、会计专业资格以及更高等级学历考试、学习、培训。为了把村官培养成“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优秀人才,该行还实施“有上有下,再上再下”的培养模式,安排他们在农村——城区——农村网点进行循环工作,既让他们把握农村市场,又让他们熟悉城区复杂的业务品种,全面了解、掌握金融业务知识与技能,更好地服务县域和农村地区客户。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江都农商行2011年招聘的8名前大学生村官如今已有4人被破格提拔为支行行长助理。

翻看东台农商行的人事档案:2010、2011两年招聘的20名大学生村官,除一人因家庭原因辞职回乡外,其余19名均信心百倍、热情洋溢地战斗在农村合作金融第一线上。另外,该行提供的一组分析数据也显示:到2012年7月末,19名前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已经分别达11961万元和80926万元;而2011年,这些招聘进入该行的前大学生村官年平均收入已经超过9万元,其中业绩好的收入达到17万元。

用得当,就能激励大学生村官干得好;发展得好,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自然能将他们留得久。

在总结各地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探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8月份,江苏省联社在全省系统全面启动招聘大学生村官工程,统一计划、笔试,全面组织面试、培训等工作,并配套出台考核激励机制,面向社会广招大学生村官贤才……

“这里是竞争激烈的职场,更是成就事业的舞台。无微不至的关怀无时无刻不环绕在我们身边,工作的压力不知不觉中化为服务‘三农’和争先创优的动力。”余金杭在日记中如此写道。

第4篇: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

继去年贵州省联社与贵州省教育厅携手开展“信合情・同心梦”贵州万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行动计划后,贵州省信合公益基金会又按照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新一期培训,大力支持贵州偏远山区教育事业,践行“做值得尊敬的百姓银行”的承诺和愿望。

携手共谋贵州山区教育大计

去年5月,为加快推动实施贵州教育“9+3”计划,贵州省联社与贵州省教育厅联合决定,依托贵州省信合公益基金会平台,在全省开展“信合情・同心梦”贵州万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行动计划。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贵州省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因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贵州农村教育仍落后于城市教育。校长是学校教育的领头羊,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

基于这样的认识,贵州万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启动了。培训旨在让农村中小学校长能及时掌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发挥校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促进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支持教育、关注教育、服务教育,是社会的责任,也是贵州信合的责任。”贵州省联社党委书记宋锐说道。作为一名信合老兵,他见证了贵州信合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差变好的蜕变,他怀着感恩之心关注贵州教育等民生工程,带领贵州农信追求“做值得尊敬的百姓银行”的贵州“信合梦”。

通过61年的发展,目前贵州信合已成为全省资产规模最大、存贷款余额最高、支农支小力度最强、金融服务最宽、机构覆盖最广、从业人员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2013年末,贵州省农信社各项存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元,存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贷款余额也近2000亿元,银行卡突破1000万张,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个人存款余额两项经营指标增幅均位居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第一名,资产总额、单位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涉农贷款余额四项经营指标增幅均位居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第二名。预计到2014年底,贵州信合存贷款余额将有望分别达到3500亿元、2500亿元,将继续更大限度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

精心组织培训实打实

信合公益基金会成立之初,省联社和省教育厅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该协议规定,从2013年起,贵州省信合公益基金会连续3年,每年资助800万元专项用于开展万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行动。培训对象为全省农村中职学校校长、初级中学校长、完小校长、幼儿园园长和特岗教师。同时,遴选了贵州师范学院、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教师教育学校等4家学校作为培训行动计划的培训机构。

据省信合公益基金会主要负责人张金兰介绍,2013至2015年,培训行动预计将达14000余人次。培训内容包括学校管理理论与案例分析、教育政策法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校本教研等。培训主要采取集中授课,合作小组、拓展训练、实地观摩、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

为确保培训行动的实效,省教育厅、省信合公益基金会与培训机构,对培训计划的制订、课程设计以及教学管理等都做了详细安排,并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江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深的教育界专家教授和省内一线校长为学员进行授课。

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还将及时上报培训工作总结、自评报告和培训过程材料,省教育厅、省信合公益基金会将委托第三方适时对培训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评估。

齐心协力助山区教育突围

要以“穷省办好大教育”的决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新增财力更多投向教育,再难也要把教育这件事关人民幸福和贵州长远的大事搞上去。这是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对贵州教育的殷切希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改革发展大局,一如既往地为贵州农村山区教育事业的美好明天贡献力量、添砖加瓦。”宋锐动情地说。

自万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行动计划开展以来,截至2013年底,已培训26期,2884人,支付培训经费400.51万元。2014年预计培训支出800万元。目前,培训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

是否取得培训实效是开展此次培训行动的关键问题。

第5篇: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

云南省工会作为“贷兔扶补”实施办法的参与单位,2009年的目标任务是扶持1000人以上。为此,各级工会组织举全会之力,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动员有创业能力的各类人员参与创业。

本刊策划的这组报道,既有云南省总工会就“贷免扶补”政策而采取的具体举描和指导意见,又有州市工会的经验交流,亦有创业路上的农民工、下岗职工的鲜活事迹,希望能对其他有志创业者有所帮助。

为创业者铺设一条康庄大道

云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卢正国:

云南省人民政府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政策的出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重大战略目标的创新性实践。云南省总工会在第一时间里,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和领会了文件精神,明确了工会参与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并联系实际,及时分解了1000名创业人员计划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做到了有认识、有行动、有组织、有领导、有目标任务、有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为全省备级工会系统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全省工会干部及时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省政府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省统一的业务程序和工作方法,省总工会在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同志的直接关心下,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信社的大力支持下,于5月11日召开了“云南省工会创业促就业暨农民工培训工作推进会”,全省县区级以上工会分管主席及其工会干部共计200多人参加了会议。李副省长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对工会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以云南省工会创业促就业暨农民工培训工作推进会为标志,全省工会参与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全面启动。

会议结束以后,省总工会立即深入部分县市开展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由省总分管领导适时主持召开了滇中四州市工会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专题会,详细倾听了基层工会工作建议,进一步梳理了关于业务程序、部门衔接等方面的工作难点和问题,为有的放矢地推进工会“贷免扶补”工作收集、整理了第一手资料。

经过充分地梳理、归纳调研成果,省总工会及时颁发了《关于做好“贷免扶补”暨农民工培训工作的补充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鼓励创业“贷免挟补”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州市、县区总工会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明晰了摸底调查、咨询服务、资格审查、创业培训、项目筛选、项目推荐、配备导师、跟踪服务等业务流程;及时转发了全省统一的创业计划书,对项目资金、工作经费等管理亦提出了更加规范、可行的要求。

截至到7月22日,全省工会共受理申请创业1398人,组织创业培训336人,协助工商登记525人,推荐创业446人;已经有105人通过相关工会推荐,成功串领到鼓励创业“贷免扶补”贷款516万元。

最近,省总工会党组再次召开专题会议,就进一步推进全省工会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省总建立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省总各位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将对各州市实行挂钩联系。省总领导、各有关部室人员于近期深入挂钩责任州市,就工会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认真开展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进步。

(二)抓好重点环节。根据目前工作情况,要求各州市总工会重点抓好五个具体环节:一是抓实市、县两级工会业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二是扎实组织开展创业对象的创业知识培训。要求各州市总工会立即行动起来,务必于7月底以前,组织开展好上述两项培训;三是要破解工会与基层农信社的业务审批瓶颈。要求各州市总工会紧紧依托当地政府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与当地农信社的业务沟通与衔接,及时解决创业贷款审批难、放贷难等突出问题;四是要完善工作情况报告制度。从7月起,备州市总工会的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实行半月报告制度;五是各州市总工会均要在8月底以前,重点考察、培养和选树1―2个创业典型,并及时将工作亮点经验或做法报送省总工会。

(三)注重工作协作。省级各产业工会要站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高度来关心和重视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要对本系统、本单位的下岗失业人员做一次认真梳理,及时将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人员向属地地方工会推荐,协助地方工会做好创业对象的培训、选拔和推荐典型等相关工作。

(四)建立奖惩制度。省总党组研究决定,把鼓励创业“贷免挟补”工作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列入今年省总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内容加以考核。省总将于今年底适时召开工会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对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五)加大宣传力度。省总将以《工人日报》、云南工会网、《时代风采杂志》、《云南省总工会贷免扶补工作简报》为载体,适时宣传和交流各地开展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要求各州市总工会利用当地主流媒体,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每月至少上报省总工会两期“贷免扶补”信息专报。

(六)落实工作经费。省总将建立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增加对工会开展“贷免扶补”工作的资金支持,以利于基层工会更好地开展工作。

临沧市总工会:真抓实干

自今年4月底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以来,共收到职工的创业申请161份,经过审核后推荐创业人员62人,62人中下岗失业人员29人,农民工24人,复转军人2人,大学生7人。

截止7月20日,已发放创业贷款11人,正在办理贷款的有S1人。其中,凤庆县总工会5月8日下午在本县“贷免扶补”启动仪式上,为农民工曾丽娟发放创业贷款5万元,成为全省工会系统承办的首例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创业者。

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领导,确保鼓励创业“贷免挟补”工作取得实效,临沧市总工会及时成立了“贷免扶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县(区)总工会也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及时开展相关工作,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二)注重协调。市、县

(区)总工会“贷免扶补”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确定一名工作联络员,负责做好与牵头单位,以及工商局、信用社、妇联、工商联、共青团等多家单位衔接协调。及时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向工商局了解掌握创业注册登记情况,认真对创业申请者的条件进行核查;与农村信用台作联社进行业务衔接;加强与妇联、工商联和共青团的联系,互通信息。

(三)大力宣传。一是发放宣传材料。临沧市总工会共发放《云南省鼓励创业“贷免挟补”政策问答》1000份,及时把“贷免扶补”的相关政策和知识送到基层。二是粘贴宣传画报。在全市人口集中的街道、广场等区域粘贴宣传画报,使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贷免扶补”的相关政策,为开展好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公布市县(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电话,加强政策咨询工作。

(四)强化指导。市总工会结合工会工作实际,制定了《临沧市工会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工会“贷免扶补”帮扶对象,目标任务,工作要求等。及时将相关文件转发至各县(区)总工会、市直备企业工会。将2009年工会扶持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区)总工会。印发了云南省就业局编制的《创业计划书》,对符合条件的创业申请者进行相应的业务指导。

(五)规范程序。在开展工作中,严格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建立工作机制,规范服务流程,严格审核把关。由创业人员提出申请交县(区)总工会,工会审核申请创业者符合条件后,发放创业计划书;县(区)总工会组织人员对创业计划书进行认真论证,对经营项目、经营场地等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把关确定后,报县(区)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办公室审批:县(区)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办公室审批同意后,向农村信用联社推荐;农村信用联社通过审核审查创业者信用记录、经营项目等情况后确定扶持的,随即办理放贷手续。

楚雄州总工会:举全州工会动

目前,已收到95名创业人员的贷款申请,申请创业贷款金额475万元,已为17名创业人员发放贷款85万元。

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做好宣传。全州备级工会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把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工作作为今年工会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加以重视。各级总工会充分利用组织网络优势,采取电视宣传、动员培训、印制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贷免扶补”工作相关政策、申报程序的宣传力度,印制宣传材料近万份,电视宣传10多场次,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领导,抓好培训。为确保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顺利进行,楚雄州总工会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了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每位主席、副主席分别负责各自联系县(市)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联系、指导、协调、督查等工作。各县(市)总工会领导和干部职工与“贷免扶补”创业人员分别结成对子,定期走访、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了让有剑业意愿的人员全面了解掌握有关政策,提高工会组织落实项目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州及10县(市)总工会把培训工作摆在了实施项目工作的首位,做到宣传到一线、培训到一线、政策落实到一线,使每一位具体负责“贷免挟补”工作的同志熟悉各项政策和工作程序,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备项政策落实和各项服务措施“不变形”、“不走样”。全州共举办培训11期,培训骨千33人次,对63名创业人员开展了创业培训。

(三)严把入口关,搞好推荐审批工作。为确保贷免扶补工作质量,在考察推荐人选过程中,楚雄州各级工会严把入口关,积极稳妥推进,在确保目标任务完成的同时,注意提高工作质量。采取三条措施(原则):一是主动与农信社联合,同时对贷款对象进行考察,两个部门意见一致时,才能发放贷款,确保贷款安全。二是要求贷款对象必须确定一名联系人(公务员或有资产保证者),帮助借贷对象按时还贷。三是负责贷免扶补工作的工会干部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发挥工会干部联系面广、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优势,切实做好推荐工作。

第6篇: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2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程度越来越高,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培养和早就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但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仍然阻碍了农信事业发展改革的步伐,人才流失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如何建设一支素质高、人心齐、管理有序的员工队伍和打造现代化一流金融机构,成为农村信用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是“立足三农、服务大众”,其主要市场是农村,在发展初期,农信社占领了整个市场,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人力资源方面懈于管理,人力资源部门不受重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规划难以实现。近年来,随着其他银行纷纷进军农村市场,银行业差异化变小,同质化严重,农村信用社感到了竞争的压力,但仍将注意力放到业务方面,注重任务指标的下达与考核,注重外部加压,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的管理,忽视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竞争的问题,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规划与目标,使人力资源管理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

农村信用社传统的人力资源结构中,从事一般日常工作岗位的员工较多,这些岗位不需要太专业的技能,严谨、熟练就能生巧,但技术性和创新性较高的岗位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部分人才总量偏少。由于这种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很多岗位会出现人数大于职位的现象,而有些岗位却没有人可以胜任,难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利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缺乏完善的员工薪酬制度

(1)薪酬激励不当

薪酬问题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薪酬制度的完善对整个 人力资源管理尤为重要。近年来,虽然员工的薪酬中绩效考核的部分进一步加大,但整体的分配仍然采取“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工资制度,虽然较过去的“大锅饭”相比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人才流失、员工工作效率降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对自身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障碍,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还未有效的发挥,薪酬制度仍存在不甚合理的地方,比如,不同基层网点的同一岗位员工最高和最低工资就有一定的差距,未形成合理规范的岗位流动机制,从而难以调动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薪酬差距比较大

虽然两者的基本工资级差小,但最后的薪酬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从而会让普通员工产生不满心理,消极怠工,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近几年,社会对银行高管的薪酬予以了极大地关注,舆论报纸也争相报道,对银行给予了一定的压力,薪酬的透明化,合理化要求已成为农村信用社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

4.培训工作重形式、轻过程,效果差

(1)缺乏合理的培训体系

在培训工作的规划和实施方面,很多农村信用社并不重视单位内部培训工作的长远规划,无法循序渐进的完成系统的培训,导致培训工作难以达到效果,培训体系不完善。

(2)缺乏完善的评估系统

虽然有些农村信用社在员工培训的工作上加大投入力度,但却忽略了培训完成后对员工的评估工作,缺乏完善的评估系统,这就导致员工虽然接受了应有的培训课程,但是由于评估系统的缺乏,单位无法了解到员工在培训过程中得到的收获,对于员工对培训工作的满意度也无从得知,甚至有的员工缺乏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导致单位虽然对培训工作进行了大力度的投入,却使得培训工作成为了一个形式,没有实际的价值。

(3)缺乏合理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农村信用社在制订了员工的培训计划之后,不注重时代的进步和内容的更新,导致员工在培训时学到的知识根本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的发展,再加上培训方式的落后,很多培训方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导致培训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解决我国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措施

1.建立充满自信、追求进取、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

农村信用社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确定自己的使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竞争与发展的战略和具体实施措施,在此基础上,发扬自身优势,通过管理理念的转变,工作环境的改善,典型的树立,价值观的推举等努力使员工形成一种共同愿望和为组织所需要的共同的价值取向。不要认为简单组织几次文体、竞赛、演讲等活动就能形成企业文化,而是要建立起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意识形态,通过这种文化的渗透和感染激励员工奋发进取,努力创新,使员工体会到一种归属感,对未来充满信心,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共度难关,为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和发展提供一种持久的内在的文化支持,使农村信用社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并使每位员工从做大的蛋糕中得到应有的回报,实现自己的价值。

2.健全农村信用社长期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农村信用社传统的薪酬管理制度中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比如,同时间同学历进入农信社的员工因为分配的网点不一样而得到不一样的薪酬,或者高学历的员工拿到的薪酬并不一定多于低学历的员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秀人才的引进,从而使农村信用社的人才结构失去平衡。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要健全,要注意日常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可以采取月度考核、半年跟踪、年终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克服“近因效应”影响。要畅通反馈渠道,加强双向沟通,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工作环境,是绩效考核成为实现组织目标、改进员工绩效和个人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把绩效考核过程转化成每个员工一次积极的工作经历。

3.加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队伍建设

(1)深化制度改革,健全人才开发新机制

推动管理岗位实行竞聘制,技术岗位实行选拔之,业务岗位实行等级制,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等环节,实现有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创新培训模式,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建立“选拔、培训、考核、使用”有机结合的培训体系。首要的是要提高高管层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只有如此,才能带领、培训出优秀的员工。其次要分类制定培训计划,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定期检查培训效果,及时总结经验。再者要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档案,将员工学习、培训成果等一系列员工个人资料全纳入档案管理。

(3)加强人才储备,确保后备人才培养

针对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人才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要不断加强对储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制备后备队伍建设制度,从而确保后备人才培养到位,为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整体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7篇: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

从工作内容上来说,自实习期协助邀约面试、整理简历等基础招聘工作到进入培训领域的转变,让我着实有了更深的体会。工作和学习中我还将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做好会计工作计划,认真工作,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试用期职工个人汇报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试用期职工个人汇报一

这三个月的是今天我来到公司上班也试用期满了,学习了不少以前做文员里外的知识,比起来这个职位规范很多,工作中,我一直虚心求教,恪尽职守,努力做好工作,做好行政文员。下面是这三个月以来的工作总结:

一、考勤统计

每天实事求是的统计考勤,没出勤的人员要询问原因做好记录。月初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制定打卡统计表。月底要写新的考勤卡。早晨上rtx检查各个部门人员是否到齐,没到齐要打电话询问。每周去其他三个子公司检查卫生、胸卡和考勤卡,抽查电脑,检查完成填写《行为规范考核表》和《行政检查计划表》。

二、熟悉人事档案

三个月前xx带我大概的讲解了各个合同和证书的归纳以及都是干什么用的,三个月的熟悉,都大概有个了解、清楚内容和摆放位置。知道怎么使用了。

三、接受新简历

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人事部在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进行了员工招聘工作。认真的对待每一份应聘者简历做好登记,传给主任进行筛选,安排面试时间,电话一一通知,对每一位有机会前来面试的应聘者报以最热情的对待,为公司领导进一步择优录用新职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其他行政工作

行政工作是繁琐的,小到打扫领导办公室卫生、会议室卫生、上下班开门锁门、复印、扫描、传真、订餐、发快件、印制名片、续订网站、各部门的耗材和领用登记、采购办公用品大到新员工培训、保管公司印章、合同各个证件以及和其他公司的合作书、办理员工的社保和停保、其他部门领导的租房合同及对其领用情况进行备案等等一切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对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考验,如何化繁为简而又能保证万无一失,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换得最高的效率,这已经不单纯是对公司工作人员的要求了,对行政工作人员也同时适用。

总的来说行政文员这个职位事情很随机,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总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不像其他员工每天完成工作量就行,往往都是些琐事,需要不时的用笔记下,烦的神比较多,因为公司从里到外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负责,即使不需要你负责也要知道怎么回事。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领导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我会吸取意见,更新改进我的工作。

试用期职工个人汇报二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三个月试用期的时间就过去了,在三个月的财务工作中,对财务的岗位认识、工作性质、业务技能以及思想提高都是对我的职业生涯的填充和必不可少的弥补。

回顾三个月来的会计工作,先是失误、还是失误,最后才有了小的成绩和经验。下面,我将财务工作总结如下,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失误、缺点和经验简谈

会计的业务没具体操作和实践过,总认为是调虫小技,不以为然,可就是抱着这种心态刚开始干会计工作出现不少的失误,第一失误就是开具支票上的错误。制度要求:开具支票必须字迹工整、无连笔、不能修改等。而我的正楷书法功底实在是太弱了,笔画不连,字就不会写;终于把支票抬头单位名称写工整了,盖银行预留印鉴时也是一门技巧,印鉴重压、重影、现象都会被银行退票,耽误工作。基于上述业务需求,根据自己在软件公司的软件实施经验和电脑知识,为自己的岗位需求开发了excel系统的交行票据套打系统,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缺点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虚心的、积极的心态是干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学习和实践相互融合才能产出成果。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不能用在具体解决问题上,空洞无味,就是因为没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成果都是面对一个一个具体问题而存在的。

二、取得的成绩

在这期间,在会计和内勤上我作了如下具体工作。

1、 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办理费用报销,现金、支票的收付业务。

2、 每月第八个工作日按时作好单位职工的薪金发放。

3、 及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月末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4、 起草财经公文、人事公文并及时发放、传阅、存档、保管。

5、 监督人员考勤登记,办公饮用水的安排。

6、 开具日常收款业务发票,并保管好空白发票和其它支票。

7、 开发了excel平台票据套打系统。

8、 填写地税申报表。

9、 完成会计经理交待的工作。

会计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难,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单位领导的耐心教诲和无形的身教,三个月的岗位实战练兵,使我的会计工作水平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知道了要作好财务工作绝不可以用轻松来形容,绝非雕虫小技,它是经济工作的第一线,财务收支的关口,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要求: 学习、了解和掌握政策法规和公司制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技能;学会制订本职岗位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发挥财务控制、监督的作用;要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现金、有价证券、票据、各种印鉴,既要有内部的保管分工,各负其责,并相互牵制;很好的沟通能力。特别是和工商、税务、社保等单位的外联沟通能力。

以上是我近三个月工作以来的一些体会和认识,也是我不断在工作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过程。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还将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做好会计工作计划,认真工作,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仁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我的支持和关心,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舞,我真诚的表示感谢!

试用期职工个人汇报三

白驹过隙,两个多月的试用期即将结束!从6月18号工作至今,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从刚进来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这个过程,**信社的领导以及各位同事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与鼓舞,他们的信任与教导使我不断进步。

对于一个非银行业相关专业毕业的求职者来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进入农信工作,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诚然,对于一个对银行业务不甚了解的门外汉来说,在银行这样的单位里,在完全陌生的领域中,我必须从头学起。在我刚进农信的几天里,认识这里的同事,以及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对我来说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就已经认识了大家,渐渐开始熟悉了这里的一切……

为了熟悉农信的各种业务和基本知识,我看了不少如柜台、信贷、稽核、会计准则、财务等方面的业务书籍,在接触到一些不太熟悉的术语以及科目时,我就会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解释,如果实在不明白,我就向同事们请教,大家也都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并且想方设法让我去接触更多我尚不熟悉的知识。

在上柜台实际操作的这段日子里,由开始时的紧张与生涩到现在的淡定与熟练,虽有自己的努力,更多的是与各位同事的鼓舞与支持离不开的,在我做的好的时候,热门思想汇报他们给与了我肯定,在我出错的时候,没有了责骂,而是理解与教导,他们用过来人的身份传授给我切身经验,这样的好同事,怎能不让我加倍努力呢?

有了业务知识还不够,还得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通过学习职!业道德规范读本以及信社定期开展的案件防控专项整治工作以及会议精神,我深知作为农信员工,一定得经得起考验,经得起诱惑,做到莲花般的纯洁,微笑服务,举止文明,切实做到“手握手的承诺,心贴心的服务”。

在同事们需要的情况下,我也会尽自己所能去给大家提供便利,每天我都准时上下班,回到营业厅时做好各种开展业务前的准备工作,如泡茶、开电脑或者是下班前的清洁……尽管这都算不上什么大事,只是我的举手之劳,不过我觉得正是这样一个良好和谐的办公室气氛,使我在一个祥和的环境中可以把工作做得最好。

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大学走出来时间还不算长的新人来讲,在工作中还是会遇到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包括工作方式以及与人交际方面的,在这段时间中,我已经在这些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自己的心理状态已经完全从学生状态转变成一个社会人了。工作总结我想自己之所以能够比较快地完成这种转换,跟我们筠洲信社有着的良好的工作环境氛围是很分不开的,在这样一种和谐气氛中,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在这里取得进步和提高吗?

总结这两个多月来的日子,我自我认为取得了很大进步,学到了很多,虽然也犯了不少错。在此真诚感谢信社领导的关怀与个同事的教导,试用期的结束,并不是真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是对我更严峻的考验,我将加倍努力,用青春的汗水去灌溉农信社这颗茁壮成长的大树!

试用期职工个人汇报四

x月xx日,我从实习期转入试用期,相比之前实习期协助招聘的工作,我的工作内容和强度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在试用期后期的一段时间中,不管对我的工作认真度、执行力还是完成度都有较大的考验。试用期间,原本是安排协助培训负责人处理培训方面的各项事宜,熟悉相关的培训工作,后期则倾向于招聘基础工作的深化,现大致工作总结如下:

一、试用期主要工作业绩

1.新员工培训与企业文化宣导:通过入职培训ppt的更新制作和一遍一遍的听取、了解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渐渐熟悉并能够独立完成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对于新员工的需求以及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入职流程的明晰:通过对集团本级若干新员工的报到及入职手续的办理,梳理并熟悉了整个入职手续的过程,新员工信息的申报、劳动合同的签订、入职培训的实施等。

3.各店月报的汇总与报告:从第一次接触月报,到逐渐熟悉和运用月报是这个三个月收获较多的地方。一开始漏洞百出,效率低,理解不深,渐渐地意识到月报的实用性和准确性。目前正在对月报的数据准确性、合理性、统一性做加强,今后将逐渐从审核数据的准确性转向对关键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4.招聘工作的'深入:从后期对招聘方面培养力度的加强,不仅从时间分配上和工作完成进度上都对我有更大的考验。在招聘人员方面,通过简历的搜索,较快地浏览并锁定合适的人选。能够对面试者有一个较深刻的电话沟通和面谈,能够从声音、眼神、形态来初步辨别一个人的品行和性格。但在复试时领导的一些面谈观察中,我还没能够捉摸透需要注意和警惕的关键点。

5.时间管理:招聘工作总是阶段性,且不定时,很多时候在时间的控制和运用上显得更为重要。一直以来都认为事情总是被打断,不能一心一意全心完成好一件事,让我觉得困扰和郁闷。但是慢慢地,在各种敦促和辅导下,在时间管理和运用上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虽然进步的步伐偏慢,且实施起来的成果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验证,但是我相信在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下,对于时间的管理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6.沟通交流的效果:在hr体系内,通过几次hr活动及几个月来与子公司hr同事关于月报等工作的面对面或者电话沟通,能够较好地掌握交流技巧,营造一个轻松的沟通氛围,为后期工作上的深入交流奠定基础。在体系外同事间的沟通方面也能够较好的把握分寸,同事之间交流无大障碍和矛盾,轻松自在。

7.人员信息的强化:通过月报的审核汇总,以及为招聘、绩效、薪资等模块工作采集提取各类信息和数据,对各子公司人事方面的信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强化了对整个集团员工信息的敏感度。因此为其他人事方面工作的开展理顺了思路,增加了便利性。

二、试用期工作体会

试用期的三个月让我脱离了实习期轻松自由的工作状态,从各个方面都考验了我对工作的态度。从工作内容上来说,自实习期协助邀约面试、整理简历等基础招聘工作到进入培训领域的转变,让我着实有了更深的体会。

不同于前期实习的轻松,培训更需要靠自己的实力特长,而非认真就好。在学习的两个月中,先从月报的汇总中了解了每家店的大致情况,并在汇总的过程中体会到严谨和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的重要性。当初学时碰到的各种问题慢慢减少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确实有了进步。但对于月报的汇总和报告,目前仍然有很多迷糊的地方不能明确,是导致增加沟通时间和延误汇报的关键所在。此外,在月报的信息中,由于自己仍停留在审核人数和数据的准确性上,对于每个变化的捕捉和深层意思的理解根本没有深度,没有一个较警觉和敏锐的意识,也是导致学习效果不够佳的原因之一。

在协助培训期间,我几乎走遍了每家店和大部分的培训现场。新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宣导,以及“赢在中层”、hr沙龙等培训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具体实施,都让我对培训有了更直接的接触和体会。每一次组织培训,都会被要求说出组织的到位和不到位的地方,虽然每次被问及时可以说出一二,但是在事后总结方面自己确实还没有做好。除了对培训本身的总结(包括满意度调查、通讯稿、培训总结表)以外没有在多次培训后总结经验和不足,因此在自身培训组织能力上进步不大。

在培训的演讲表现中,经过一个月左右连续几次的锻炼和熟悉,基本能够掌握新员工培训的步骤和内容,但是演讲的内容和格调基本不变,肚里墨水太少,自己创新的部分极少。原本之前还曾打算加入自己的内容,但实际表现出来的效果一般,且疏于对演讲素材的收集。现在忙于各种其他方面的事务,更加没有对培训做过多的用心了。

在试用期的后期,由于招聘方面的压力而对于培训已涉及很少,角色渐渐转向了招聘。重新拾起招聘工作一开始有些小紧张,但很快调整并进入了奋战状态,用一个星期敲定了一名司机,同时也对项目部工程师有了初步的了解。应招聘和急聘的人员陆陆续续进入我的工作范畴,大致上有了招聘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在绩效薪酬模块虽然没有直接的接触,但却是从人员的基本信息入手,从信息的梳理、筛选和提取,对整个集团人员信息的梳理能够为今后工作的开展起到铺垫的作用。虽然在信息管理方面自己总不是很熟练和精准,方式方法上还有待改进,但是可以看到自己的逐渐进步还是比较欣慰的。

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从实习生到人事助理的岗位,内容多了,压力大了,工作面也广了。每一个工作任务都是逐步加强的过程,岗位从人事助理到专员,再到主管,这都是一个正常的规律。不管是在集团还是在子公司,通过这几个月的适应,再加上后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从一个助理的岗位真正转变到专员的角色,届时我能够独立承担一部分工作,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同时我会告诫并督促自己,对某些人力资源模块有较深的认识和较强的执行力,有自己主攻和擅长的工作内容。

以后,在2年半到3年的时间,我希望自己能够基本主导人力资源的各大模块,同时涉猎行政方面的部分工作。虽然我本意想专攻人力资源方向,但是行政事务也往往是实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且和人力资源相互协调和促进,因此我并不排斥行政人事的结合和统一。我希望自己在3年左右的工作积累后能够撑起一个局面。

服务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经过近半年时间的观察与体验,我能够深刻认识到汽车行业的特殊性,并对其特殊性有一个比较理性的适应。可能在某些时候并不能理解服务行业或者因为服务行业的特殊性而有所畏惧,但这也正在检验我生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心理适应性。有深刻体会才会有感悟,才有进步和思维的开阔。

试用期职工个人汇报五

时间总是如流水匆匆而过,转眼间我来到xx公司已经两个月拉。在这段时间里,每天都在感受xx公司的激情和发展。和同事的相处中,我得到了很多帮助,这其中更多的是来自我的指导人吕某,每每我碰见一些生疏的办事环节或工作任务,总能得到他的精心指导。如今我对xx公司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感受到了很多同事间的和谐友好,项目组的团队意识。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负责x模块的需求讨论、数据库设计,代码编写进度管理的同时,还负责x项目xx平台的开发进度管理,通过与大伙的通力合作,基本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大部分的业务需求。通过这个项目,也增强了自己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学习了很多x方面的业务知识,全面地了解了项目组内各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就个人业务方面,对x大部分业务做了深入的了解。xx评估方面,我主要了解****等业务。当然这很多得益于小唐、小卫、小冯等人的精心指导,我很是感谢他们。

在已过去的x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了项目组存在的一些优势和问题。对于优势我就不多说,主要还是大伙的实干精神较强吧。针对项目组存在的一些问题,这里我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1、项目组的控制力

由于我们当前的项目是一个全新的组合,各成员间存在太多的生疏和不确定性,这就造成了,我们在实施计划任务的过程中,对其风险的控制程度不为乐观。我们在制作相关计划任务的时候总是凭借自己的第一感去处理,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计划滞后的事件,对待这些滞后我们唯有加班来弥补,过度的加班和返工必然损坏其组内成员对项目组控制力的满意度,当然也直接影响到对公司的认知和评价。

我感觉我们总是缺少一些可以控制和预见的能力,完成任何事情或目标总是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但如何在风险爆发前限度的加以控制,降低其影响层面,那是我们应该去考虑和管控的。

2、项目组的协作力

说到项目组的协作力,我觉得当前我们做的很差,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现在的项目组就好比中国古代的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各忙各的。每天我们都很忙,但是忙的就是自己的那块空间,彼此的交流和协作时间太少。一个功能模块的实现不是限度去寻求业务的吻合度,而是自己凭借自己脑袋乱写,自创轮子,总是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客户。

在过去的代码编写时间里,我总是发现很多同事存在一个问题,自己做的模块与别人的存在关联,这时候彼此间需要进行简单的交流,配合完成。但是很多人没有交流,而是把别人的代码下来,然后加上自己的需要,提交完事,等其具体人员某天发现自己的代码被修改而不为所知,最终遇到问题,相互推诿,这就是缺乏交流的后果。

第8篇: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大兴安岭南端东麓,总面积为1.46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1.20万平方公里。现辖11个乡(苏木)镇、245个村(嘎查),人口总数30万,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济兼营的民族地区。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不断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先后组织实施了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工程,通过采取围封、飞播、人工种草、退牧还草、小流域治理以及实施禁牧、休牧、轮牧、草畜平衡等措施治理草原荒漠化。截至2010年底,阿鲁科尔沁旗生态治理总面积达867.48万亩;其中林业治理面积191.48万亩、草原治理面积546万亩、小流域治理面积130万亩,完成生态移民3490户、13928口人。但由于阿鲁科尔沁旗处于生态脆弱区,受全球大气候影响,近年来气候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畜草矛盾加剧,自然灾害频发,草原荒漠化问题依然很严重。目前,阿鲁科尔沁旗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139.9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2.21%,其中退化、沙化草场面积分别为298.7万亩和459.8万亩,占可利用草场的62.8%以上。沙化草场主要分布于该旗南部、东部,沙化草地植被盖度仅为5%-40%,亩产草量5-50公斤,严重沙化草场则寸草不生。退化草地包括中部的丘陵草原和东南部的沙地草原,植被稀疏低矮,亩产草量仅30公斤左右,植被覆盖度在30%左右,主要植物以一年生草本为主,抗自然灾害能力较低,无雨则寸草不生,下急雨则山洪暴发,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草原荒漠化不仅使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也制约着地区经济发展和牧区的和谐社会建设。主要表现为:一是荒漠化导致牧草量明显下降,载畜量降低,整个畜牧业生产在低水平徘徊,造成牧业经济恶性循环。二是贫困程度加剧,危害农牧民生产生活和生存。草原荒漠化急剧扩展,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生态性灾难。目前有5个贫困苏木镇在沙区,贫困人口5万余人,占沙区总人口的50%;沙化严重地区,基本已丧失了生存条件,部分农牧民被迫迁居,出现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存。三是牧民治理草原荒漠化负担重,影响牧区的和谐社会建设。为保护草原,政府采取了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等多种措施,但这些措施大多带有强制性,牧民除了享受极少部分补贴外,其余全部由牧民承担,加之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牧民生产、生活费用支出明显高于农民。这种局面不仅影响牧民保护与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影响牧区的和谐社会建设。

二、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政策法规不健全

首先,《防沙治沙法》是我国防治荒漠化的专门法律,提出了防治沙漠化的一般法律原则和措施,但它在法律实施上还依赖于其他资源管理部门执法(如草原法、水法、土地管理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政策法规,致使对破坏草原生态违规行为处罚不力。例如新的《草原法》对违规滥牧破坏草原生态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标准,致使草原执法难度较大。再次,草原生态治理投入还未纳入法制化轨道。草原生态治理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和投入,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和颁布草原治理投入法律。

(二)草原保护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政策不配套

如今,国家实施的退牧还草等项目到期,国家投入减少,治理荒漠化草原和发展草原畜牧业方面享受到的扶持政策也明显不足,而治理荒漠化草原后续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当地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带动力不足,农牧民生产方式没有转变,牧民为了生活和发展需求,不可避免地会对草原重新过度利用。

(三)投融资渠道狭窄,无法满足治理荒漠化资金需求

1.个人投资增长乏力。治理荒漠化草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牧民是投资主体,但近年来由于牧民生产生活费用不断增加,增收缓慢,没有能力投资治理草原荒漠化。

2.嘎查村集体已丧失投资能力。农牧业税费改革后,嘎查村级经费的来源是财政安排的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其他收入,支出范围是嘎查村干部补助和嘎查村办公经费。嘎查村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加之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债务负担,已无力承担治理投入。

3.社会资本主要投向其他领域。近几年,阿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行投资,民间投资日趋加大,外来投资、创业企业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但由于社会资本逐利性特征决定了投资很难进入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直接经济效益低的草原生态建设领域。

4.财政投资少。阿旗是贫困旗县,地方财政收不抵支,典型的靠财政吃饭。从2010年看,全旗财政收入仅达到2.61亿元,自给水平较低,难以为草原生态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中央财政用于治理草原荒漠化方面的项目资金较少,除退牧还草工程外,国家专项用于草原保护建设项目的投入和实施范围十分有限,从投资规模、投资内容、投资布局等方面看,与草原保护建设的需求相距甚远。

5.金融资本投入严重不足。目前,阿旗金融机构是以农信社为主体,农行、农发行、邮政参与其中,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组织为补充。但从近几年情况看,涉农金融主要以农信社为主,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金融,其作用尚未得到真正发挥;农行已从各乡苏木镇全部撤出,只承担了少量“三农”贷款业务;而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处于起步阶段,仅发放少许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对“三农”作用甚微。在这种信贷融资体系制约的现实条件下,金融资本很难大量流向草原生态领域,无法缓解治理草原荒漠化资金匮乏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政策法规

一是要深入贯彻实施《防沙治沙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完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增强执法可操作性。二是为适应草原生态保护需要,尽快制定完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草原生态管护的各项政策和地方性法规,以作为严格执法的依据。三是积极推进草原治理投入政策立法进程。在总结、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出台草原治理投入法,从法律上明确草原治理投入主体的义务,使草原治理投入政策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扶持治理草原荒漠化和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专项资金对治理草原荒漠化工作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同时提高禁牧、休牧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积,延长补助期限,并在发展草沙产业上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

(三)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一是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国家在进一步加大对水电设施、公路等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要加大对建设节水灌溉、人工饲草料基地以及过冬度春标准棚圈及配套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为现代畜牧业奠定基础,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加大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合作组织建设投入力度,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加大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的投入。通过开展对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1.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比重。一是切实加强对治理草原荒漠化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建立激励机制、服务管理机制、信息联络机制和督查落实机制,拓宽招商空间,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鼓励和组织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向治理草原生态领域。二是由财政投入部分资金,广泛吸收龙头企业资金组建治理草原生态发展基金,用于支持治理草原生态项目及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三是由中央代主要牧业省区发行草原生态债券,筹措资金用于支持草原生态建设。四是对草原生态企业申请发行股票以及上市等在审批条件上予以适当倾斜。五是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国外政府的优惠贷款援助。

2.财政金融资金形成合力,破解草原荒漠化治理资金瓶颈。由于草原荒漠化治理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高,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农牧民无力投入,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介入,从而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要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关键是理顺财政和金融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导向性作用。一是建立草原生态建设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立贷款风险基金,通过优惠利率、提供贴息、弥补呆账损失或减免税费等,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二是积极推进担保体系建设,不断发展信贷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明确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条件和范围,适时建立低押价值认定和抵押登记制度,解决农牧户和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三是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建立草原生态建设政策性保险制度,以分散风险吸引银行资金及社会资金投入草原生态建设。

第9篇:农信社个人培训总结范文

2007年:整体向好,亮点频现

2007年,整个城商行群体呈现出“快速增长,整体向好,亮点频现”的发展格局,“更名、上市、跨区域、联合重组”是贯穿全年的四大亮点。具体来看:

拯救重组告一段落,退市警报基本解除。2007年,第五、六类城商行和当地地方政府抓住最后时机,通过各种方式展开拯救行动。除地方政府通常采用的不良贷款剥离和资产置换之外,一些地方还创新出了财务重组的新模式。典型的有:第一,地方政府与政策性银行共同推动模式。在银川市商业银行重组过程中,宁夏自治区政府借助国家开发银行6.5亿元政策性融资,授权宁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向银川市商业银行入股,增加银行资本金,实施股权重组,并化解不良资产。第二,引入大型国企对城商行实施控股重组。为对珠海市商业银行实施重组,珠海市政府引入了中石油,珠海市政府先出资20亿元,剥离珠海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然后实施增资扩股,中石油向珠海市商业银行出资20亿元作为资本金,持股86%,同时出资10亿元用于处置不良资产,从而达到财务重组的目的。经过一年的努力,第五、六类城商行的拯救重组成功告一段落,城商行群体长期存在的潜在退市风险基本解除。

两极分化加剧,差异化发展格局形成。虽然城商行整体向好,持续发展,但两极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这集中表现在:一是,规模差距进一步拉大,有的银行总资产突破3000亿元,但仍有一批城商行总资产在50亿元以下。二是,盈利水平进一步分化,少数城商行的ROA、ROE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银行水平,另有少数城商行仍处于亏损边缘。三是,质量指标差距显著。一部分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保持在3%以下,少数城商行不良贷款率甚至低于1%;仍有部分城商行不良贷款率高达两位数。四是,经营管理品质分化加剧。部分城商行的经营管理品质不断提升,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水平,并被获准跨区域发展,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更是率先上市;还有一部分城商行则刚刚脱离困境,无论是公司治理,还是组织架构、运作流程仍带有信用社痕迹。两极分化的加深也预示出未来城商行的发展格局是差异化、层次化,不同层次的城商行将分别朝着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特色银行和社区银行、微型银行的方向发展。

叩开资本市场大门,三家银行率先上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城商行上市问题在2007年得到突破。7月9日,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率先通过监管部门批准,成功叩开资本市场大门;10月18日,北京银行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三家城商行的成功上市具有重要意义,掀开城商行发展的新篇章。首先,三家城商行成功上市意味着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城商行已基本实现从信用社到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经营管理品质有很大提升,并获得公众投资者的认可;其次,三家城商行成功上市意味着资本市场大门向城商行打开,长期以来困扰城商行的资本补充难题有望得到逐步解决,三家城商行也将由此建立起长期资本补充机制;最后,三家城商行的成功上市还意味着城商行的改革已取得重大成果,城商行群体的品牌和影响力得到提升,为其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据此,更多的城商行会朝着资本市场大门继往开来。

纷纷更名,谋求地域突破。2007年,城商行发展中的另一大亮点是纷纷更名。上世纪90年代,除上海银行外,城市商业银行均采用“所在城市名称”+“市商业银行”的命名模式。这一命名充分显现出城商行的地方银行色彩,对于城商行在当地开展业务、获得地方政府支持起到巨大作用。但随着经济金融发展的日益一体化,其弊端日益显现。这集中体现在:一是,地方色彩浓厚,地方政府支持的背后往往隐含地方政府的干预;二是,强烈的地方色彩不利于城商行跨区域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很难获得异地客户的认同。基于突破经营地域的考虑,2007年城商行掀起一股更名热潮。总结来看,城商行更名有四种模式:第一,直接去掉“ХХ市商业银行”中的“市商业”三个字,变为“ХХ银行”,比如宁波银行;第二,在省内联合重组的基础上,多家地市城市商业银行翻牌为省级城商行,并以省份名称命名,比如江苏银行;第三,单家城商行充分发挥当地历史文化特色,或以当地城市历史曾用名,或以当地城市历史上的银行名称来命名,比如富滇银行;第四,城商行与其他类型商业银行合并重组并更名,以深圳平安银行(由深圳市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平安银行而来)为典型。鉴于跨区域发展这一大趋势,还会有更多的城商行谋求更名。

多管齐下,跨区域全面开花。多年前,笔者就曾撰文分析城商行单一城市制经营模式的四大弊端,即不利于分散风险、不利于开拓业务并留住跨区经营的客户、不利于不良资产处置、不利于城商行开展创新。随着2005年上海银行宁波分行的设立,城商行跨区域经营“闸门”放开。2007年,城商行掀起一股跨区域经营大潮,呈现出“多管齐下,全面开花”的格局。概括来说,城商行跨区域已形成以下六种模式:

模式一,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这又包括三种情况:一是,跨省设立分支机构,以上海银行为典型;二是,省内设立分支机构,如济南市商业银行在聊城设立分行;三是,在县域设立支行,如烟台市商业银行在龙口设立支行等。

模式二,省内联合重组,实现省内跨区经营。重组后的徽商银行和江苏银行分别实现了在安徽、江苏省内的跨区域经营。同属这种情况的还有新挂牌的吉林银行。

模式三,凭借大股东力量,先设异地代表处,然后升级为异地分行。以威海市商业银行为典型代表。

模式四,收购农信社或城信社,组建异地分支机构。2007年,锦州市商业银行和包头市商业银行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跨区域经营。

模式五,参股异地城商行或城信社、农信社,间接实现异地跨区经营。典型的案例是南京银行入股日照市商业银行。

模式六,发起成立村镇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法人机构,达到异地跨区经营的目的。比如包头市商业银行设立固阳包商惠农村镇银行、长春市商业银行设立吉林德惠长银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实现“曲线”跨区经营。

重组大幕拉开,省内重组渐成趋势。长期受困规模和资本金限制的城商行一直有做大做强的内在冲动。省内联合重组无疑是一条便捷之路。通过省内城商行的联合重组,不仅可以迅速做大银行规模,解决长期困扰城商行的规模和资本金约束,还可实现省内金融资源的重新整合,提高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又能解决一些地市级政府因受财力所限而无力推进当地城商行实施财务重组从而潜在的退市问题。因此,自2006年安徽省率先重组省内城商行和城信社,成立徽商银行以来,多家省政府积极效仿。2007年,先后有江苏省、吉林省和宁夏自治区实现省内城商行的重组。2月14日,江苏省内10家城商行合并重组而成的江苏银行宣告成立。10月10日,中国银监会批准长春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吉林银行,并吸收合并吉林市商业银行和辽源城市信用社,吉林省初步实现对省内城商行和城信社的联合重组。而2007年底挂牌成立的宁夏银行,虽然是在银川市商业银行一家银行的基础上重组而成,其准备重组自治区内其它地方金融机构的意图非常明显。

资本市场催热金融股权,上市公司大批入股城商行。上市公司大批入股城商行是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为提升财务状况,补充资本金,大批城商行于2007年开展财务重组和增资扩股工作。而资本市场的繁荣,特别是三家城商行上市的示范效应,使得城商行股权受到众多上市公司的青睐。如表2所示,根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共有19家上市公司入股20家城商行。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入股城商行的意图有四:一是投资并获取高额回报;二是进入并经营金融产业;三是通过入股城商行为公司融资获取便利;四是制造市场看点,提升二级市场股价,配合增发等行为。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入股城商行带给城商行的更多的是“伤害”。很多情况下,银行被公司控制而沦为公司的“提款机”,德隆是典型。对此,城商行和有关监管机构需要高度重视。

抱团出击,联合合作显现新特色。2007年,城商行之间的联合合作进一步走向深入,并呈现出新的特点。这集中表现在:第一,合作对象更广。过去一年中,城商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甚至外资银行合作的案例日渐增多,并渐成趋势。比较典型的如平安银行牵头23家银行(包括城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内)发起银团联合会。第二,合作内容更实。与以往合作侧重于信息交流和共享、培训研讨等不同,2007年城商行之间的合作更注重实质内容的业务合作。如浙江8家城商行联合推出“价值连城”新股申购理财产品等。第三,合作方式更新。除传统的业务合作联盟外,2007年还出现“入股+合作”、“产品开发”、“柜面通”、“技术开发”等形式。第四,合作范围更宽。2007年,一些城商行之间开展的合作逐步从单一业务走向全面合作。如山东省内13家城商行打造全面合作联盟。

瞄准中小企业,市场定位日渐清晰。中小企业业务是城商行的传统业务,也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领域。但长期以来,城商行未能很好把握住机会,努力深化这一定位,并形成核心竞争力。相反,有部分城商行甚至偏离这一定位,走上与大型银行争夺大客户、大项目的道路。市场定位的摇摆不定使城商行的未来发展缺乏坚实基础,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日益削弱。值得庆幸的是,近两年来,城商行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举措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在2007年,大部分城商行努力瞄准中小企业和个人业务,不断开发新产品、完善业务流程、实施组织架构再造,提升服务水平,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形成一定的特色。这突出表现在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设立中小企业业务特色支行、与政府机构合作、与有经验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实施专门的方案或计划等方面。

探索资本补充新渠道,发行次级债成首选。资本补充渠道缺乏是制约城商行发展的主要瓶颈。在目前国内可行的四种资本补充渠道(留存利润、增资扩股、上市和发行债务股本工具)中,受诸多因素限制,大多数城商行补充资本的渠道也就只能通过留存利润和增资扩股。这对于那些盈利能力较好的城商行是可行的。但对那些长期亏损或刚刚摆脱亏损边缘的城商行来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而且增资扩股由于涉及到老股东的利益,操作起来往往比较麻烦。所以,一批城商行因此陷入“资本缺乏――业务发展受约束――盈利能力较低或亏损――无法增资扩股――资本金进一步缺乏”的恶性循环。2004年6月,《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标志着包括城商行在内的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的政策障碍已被清除。但随后一段时间,仅有上海、北京、南京等少数城商行成功发行次级债。究其根源就在于相当部分城商行无法达到发行门槛。近两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加大对城商行的财务重组力度,加之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商行的财务状况有很大改善。越来越多的城商行达到发行次级债的条件。2007年,莱芜市商业银行成功发行2亿元次级债,锦州市商业银行成功发行5亿元次级债,泰隆市商业银行成功发行2.4亿元次级债,温州银行发行5.5亿元次级债。这预示着次级债将成为城商行群体下一步补充资本的重要渠道。

2008年:压力重重,在分化中前行

总体而言,2008年城商行的发展将突出呈现六大特征,面临三大问题。

上市热情高涨,第二梯队继往开来。上市不仅是为了融资,也不仅仅是提升经营管理品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起资本补充的长效、动态机制。这一点对于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商行尤为重要。因此,可以断言,不管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是否能够延续2007年的火爆,城商行的上市热情不会因此减少。这从媒体的公开报道中也可看出端倪。据报道,杭州银行、重庆银行、天津银行、温州银行等多家城商行已明确提出上市目标,并正在积极准备。2008年,城商行登陆资本市场仍是中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一大看点。

经济金融区域化发展,跨区域或将迎来高峰。跨区域发展仍将是2008年城商行发展的一大亮点。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趋势来看,打破地域概念,区域化、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因此,在经济金融区域化、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谋求跨区域发展是城商行的必然选择。当然,受监管政策和自身情况的限制,并非所有的城商行都可以通过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方式实现跨区域发展。这就决定了2008年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仍将以多种途径展开。那些已经在异地开设分支机构的城商行会加快网络布局步伐。其他城商行也将会积极通过联合重组、合作联盟、参股投资、收购兼并等不同方式实现跨区域发展的相同目的。2008年,城商行群体或将迎来跨区域发展的小高峰。

省内联合重组进行时,行业整合洗牌或来临。如果说徽商银行的成立拉开了城商行省内联合重组的序幕,那么江苏银行的成立则进一步激起各地成立省级城商行的热情。根据公开信息,截至目前已有多个省份明确提出整合省内城商行的计划。这包括,湖南省拟整合“五行一社”(指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五家城商行和邵阳城信社)为省级银行;黑龙江省拟将省内城商行整合为龙商银行;广西拟成立北部湾银行;河南省拟以郑州市商业银行为基础,组建中原银行;陕西、山西和河北也分别提出成立陕西银行、晋商银行和河北银行的计划。虽然目前判断成立省级城商行的效果为时尚早,但各省的冲动和热情已使省内联合重组成为一种潮流。而究竟哪些省级银行能率先面世也就成为2008年城商行发展的一大看点。与之同时,随着入世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银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综合化经营趋势已日渐明朗。在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相互进入壁垒逐步被打破,城商行两极分化和差异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商行群体的重新整合和洗牌或将在2008年上演。

抱团出击是大趋势,联合合作将走向深入。外资银行加快布局、国内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和邮政储蓄银行全面挂牌,令城商行的未来发展面临巨大考验。特别是异地网络布局的缺乏使得城商行处于竞争劣势。即使是那些率先实现跨区域经营和上市的城商行亦将因异地网点的局限而在竞争中日益处于不利地位。这正是众多城商行热衷联合合作的原因所在。在生死考验之时,这种联合合作将会进一步走向深入,朝着更加多样化、广泛性、务实、高效的方向发展。2008年,类似平安银行牵头23家各种类型中小银行发起的合作联盟还会更多出现。

差异化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城商行在分化中前行。城商行群体拥有一百多个成员,单个成员之间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财务状况,抑或是经营管理水平都有巨大差异。这些城商行所在城市之间更是拥有不同经济结构、产业背景和发展模式。因此,差异化发展是城商行群体发展的必然结果。那种希望城商行按照同一模式发展壮大的想法是美好的,但在现实中却行不通。随着一部分城商行或率先实现跨区域发展,或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或完成省内重组整合,城商行的差异化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并将在2008年得到进一步强化。城商行群体中的成员将分别朝着全国性银行、区域性银行、特色银行、社区银行和微型精品银行的方向前进。对此,无论是监管机构、地方政府,还是城商行自身都必须正确对待。

引资引智意愿依然强烈,引入外资工作仍将持续。脱胎于城市信用社的城商行对于学习借鉴现代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希望借此加快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的步伐。同时,外资银行对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又有着强烈冲动,而参股投资现有中小金融机构无疑是最佳选择。因此,引入外资始终是城商行发展中的热门话题。2007年,青岛市商业银行成功引入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重庆银行则引入香港大新银行;成都市商业银行引入马来西亚丰隆银行;从而使城商行群体中引入外资的城商行数量达到12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2008年城商行引入外资态势仍将延续。徽商银行、包头商行、吉林银行、南昌市商业银行、洛阳市商业银行等多家城商行已明确提出引资计划,并着手实施。引入外资仍将是2008年城商行发展中令人期待的看点。

2008年,城商行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压力:美国次贷危机仍未结束,美国经济或将因此陷入衰退,中国经济亦难独善其身;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还会出台,行业和经济周期风险显现;紧缩货币政策仍有不小空间,流动性过剩或将发生逆转。在此背景下,城商行尤其要关注如下三大问题:

流动性问题。虽然目前尚未有银行出现流动性问题,但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上调已使不少城商行的流动性吃紧。鉴于美国仍会大幅降息,我国紧缩货币政策将更多转向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或特种存款;在金融脱媒的大趋势下,储蓄分流将不可逆转。因此,2008年,流动性问题将成为摆在许多城商行面前的首要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防止潜在风险转变为现实危机。

市场定位问题。市场定位摇摆不定,核心竞争力缺乏是制约城商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2008年,在宏观调控更加严厉的情况下,信贷紧缩既为城商行深化市场定位提供机遇,也为城商行坚持市场定位带来挑战。如何在信贷紧缩的前提下坚持并深化市场定位,不仅是关系到城商行短期盈利的大问题,更是关系到城商行长期生存发展的大问题。笔者认为,城商行应抓住机会,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深化在中小企业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方面的特色,做精做透,努力形成比较优势,进而确立起鲜明的市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