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二级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爱尔乐水溶氨基酸;“好农友”有机营养液;大豆;肥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3-86-02
叶面施肥是补充作物营养、调节作物生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解苏州益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溶氨基酸肥料在大豆上应用的实际效果,2012年,根据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和《肥料肥效试验技术规程》以及江苏省土肥站的要求,进行了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情况 试验在兴化市缸顾乡瞿冯村10组瞿元清承包地中进行,面积0.08hm2。试验地土壤类型为轻粘土,土壤肥力中等,pH值为7.5左右,土壤肥力相对均匀一致。供试作物为大豆。
1.2 供试肥料 供试肥料为苏州益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爱尔乐”水溶氨基酸肥料,对照肥料为南京利雅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好农友”有机营养液肥料。
1.3 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共设4个处理:处理1为常规对照(ck1),即基肥、追肥按当地常规方法施用,不施用叶面肥和调节剂;处理2为清水对照(ck2),每667m2每次以同处理3等量清水、同时期喷施,其他施肥措施同处理1;处理3为喷施“好农友”有机营养液,于初花期,每667m2用“好农友”有机营养液肥料60mL兑水45kg(稀释750倍)叶面喷施第一次;于结荚期,以相同用量和浓度叶面喷施第二次;于鼓粒期,每667m2用“好农友”有机营养液225mL兑水45kg(稀释200倍)叶面喷第三次,全生育期共喷3次,其它施肥措施同处理1;处理4为喷施“爱尔乐”水溶氨基酸肥料,每667m2每次用“爱尔乐”水溶氨基酸肥料50mL兑水45kg(稀释900倍)叶面喷施,于初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各喷1次,全生育共喷3次,其它施肥措施同处理1。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30m2。
1.4 试验过程 试验播种期2012年6月22日,每667m2播种量5.5kg。6月23日用进口农药“金都尔”进行封闭化除;7月31日开花期用甲维盐防治豆夹螟、用多效唑控制疯长;8月23日鼓粒期用氯氰菊酯防治斜纹夜蛾;10月25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大豆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根据农艺性状考查(见表1),处理4“爱尔乐”,单株分枝数比处理3“好农友”多0.6个,比ck1多1.5个;单株有效荚数比“好农友”多0.8个,比ck1多1.9个;单荚粒数比“好农友”多0.02个,比ck1多0.11个;百粒重比“好农友”高0.24g,比ck1高2.57g;理论单产比“好农友”增产5.7%,比ck1增产23.7%,“好农友”比ck1增产17.1%。在大豆上施用“爱尔乐”水溶氨基酸肥料比施用“好农友”有机营养液,更能明显促进大豆植株矮壮生长,有利于大豆产量的形成,可明显增加分枝、结荚数、粒数和提高百粒重,从而达到增产效果。
表1 不同处理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处理\&3次重复\&667m2株数
(株)\&株高
(cm)\&单株分枝数
(个)\&单株有效荚数
(个)\&单荚粒数(粒)\&百粒重
(g)\&单株产量
(g)\&理论产量
(kg/667m2)\&产量与清水对照相比±(%)\&产量与空白对照相比±(%)\&ck1\&平均\&13 090\&76.9\&5.57\&23.8\&1.72\&33.7\&13.77\&180.29\&-0.88\&0.00\&ck2\&平均\&13 020\&77.1\&5.8\&24.2\&1.73\&33.4\&13.97\&181.89\&0.00\&0.89\&好农友\&平均\&13 023\&78.1\&6.47\&24.9\&1.81\&36.0\&16.21\&211.06\&16.05\&17.06\&爱尔乐\&平均\&13 081\&71.7\&7.0\&25.7\&1.83\&36.3\&17.05\&223.03\&22.61\&23.68\&]
2.2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看出,大豆施用“爱尔乐”水溶氨基酸肥料和“好农友”有机营养液,与ck1相比,分别增产16.95%、7.13%;与ck2相比,分别增产18.48%、8.53%。而施用“爱尔乐”水溶氨基酸肥料比施用“好农友”有机营养液,每667m2增产18.67kg,增幅为9.17%。
表2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结果的影响
[处理\& 小区产量(kg/30m2) \&产量
(kg/667m2)\& 比ck1± \& 比ck2± \&重复Ⅰ\&重复Ⅱ\&重复Ⅲ\&平均\&增产量
(kg/667m2)\&增产率
(%)\&增产量
(kg/667m2)\&增产率
(%)\&ck1\&8.53\&8.98\&8.14\&8.55\&190.1\&0\&0\&2.45\&1.3\&ck2\&8.70\&8.74\&7.89\&8.44\&187.65\&-2.45\&-1.29\&0\&0.00\& 好农友\&8.93\&9.98\&8.57\&9.16\&203.66\&13.56\&7.13\&16.01\&8.53\& 爱尔乐\&9.70\&10.36\&9.96\&10.00\&222.33\&32.23\&16.95\&34.68\&18.48\&]
2.3 产量结果统计分析 对产量结果进行统计方差分析,F值达到F0.05水平(见表3),为此再做平均值多重比较,检验供试肥料与对照差异显著性(见表4),“爱尔乐”处理小区产量显著高于ck1和ck2,达显著水平;与“好农友”有机营养液处理相比,虽然增产,但不显著。表明施用“爱尔乐”水溶氨基酸肥料可以显著提高大豆产量。
表3 产量结果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DF\&SS\&MS\&F\&F0.05\&F0.01\&处理间\&3\&4.63\&1.54\&5.87\&4.07\&7.59\&误差\&8\&2.10\&0.26\&\&\&\&总变异\&11\&6.73\&\&\&\&\&]
表4 产量的差异显著性测定(LSR法)
[处理\&小区产量
(kg/30m2)\&差异显著性\&5%\&1%\&空白对照\&8.55\&b\&AB\&清水对照\&8.44\&b\&B\&好农友\&9.16\&ab\&AB\&爱尔乐\&10.00\&a\&A\&]
3 结论
关键词:大剂量 盐酸氨溴索 新生儿肺炎【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04-01
新生儿由于分娩过程中肺内吸入羊水,或喂哺时吸入奶汁、水等,引起肺内感染,由于新生儿肺脏娇嫩,发育不完善,肺内纤毛稀疏、摆动慢,不能将异物排出,以致形成肺炎,小儿病情发展迅速,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其它病变,甚至死亡[1]。所以快速缓解肺炎症状、控制炎性物质扩散,成为治疗的首要任务。盐酸氨溴索是治疗此病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大剂量在临床的应用价值,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我院也以此课题展开实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10年7月-2011年7月,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50例,其中男婴35例,女婴15例;日龄最长28天,最短1天,平均为8.2天;体重最重为5.2kg,最轻为2.4kg,平均为3.6kg;病程最长为7天,最短为1天,平均为4.6天;其中发热32例,呼吸困难4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儿性别、日龄、体重、病程和病情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所选患儿均为足月新生儿,排除先心病、先天性肾功能不全以及其他先天性疾病患儿。
病理特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症状是有吸入史,发热、鼻翼煽动、气促或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呼气有自主,经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用量为30mg/kg/天,对照组用量为5mg/kg/天。两组治疗5天后,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2]。
1.3 疗效标准。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新生儿肺炎诊断、治疗标准,痊愈:经过治疗,全身症状消失,肺纹理正常,湿啰音消失;显效:经过治疗,全身症状消失,肺纹理和湿啰音有较大改善为原来的2/3以上;有效:经过治疗,全身症状不明显,肺纹理和湿啰音减轻至原来1/3以上;无效:治疗后,患儿全身症状和肺纹理和湿啰音无明显改善或加重[3]。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将结果输入卡方16.0软件,如果P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经过5天的治疗,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不良反应。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科比较常见,也是比较危重的疾病,因小儿脏腑娇嫩,病情发展迅速,常会引发其它危险症候,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一般以抗菌、消炎、控制感染为主。本实验选择临床常用药盐酸氨溴索,商品名为沐舒坦,是适用于呼吸道的祛痰剂,针对新生儿肺部发育不全、气管和支气管狭窄,表层纤毛运动能力差等特点,对吸入异物引起的感染有效控制,呼吸道,并把痰液化成微小颗粒,随纤毛摆动排出体外。加大药物剂量可以改善细胞的氧合能力,抗炎能力有较大提高,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4],抑制炎性物质的生成和释放,特别加大剂量可以增大血药浓度,停药后较长时间仍可以持续作用。本实验观察组加大剂量后,总有效率达到100%,比对照组多24.0%,说明加大剂量对肺炎的治疗效果更明显。但临床曾有用药后,发生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现象,本实验未发生,可能与病例较少,用药时间较短有关。
综上,在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时,大剂量治疗效果更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艳平,邹登,金辉.辅佐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2):1712-1714
[2]李艳秋,张丽香,郭宪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9,28(5):77-78
[3]樊妮,唐亚静.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120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3):5024-5026
[4]张秋丽,徐海霞,王洪波.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新生儿肺炎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81-82
关键词:VFP;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数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10)06-0094-02
当前的高职学生,不同的专业,所面对的职业都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与环境。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正是着重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与知识相结合的社会急需人才,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起自己本专业的课程目标明确,兴趣浓厚。而学习计算机则存在着掌握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过少,数学基础薄弱,逻辑思维总体上能力偏差。专业不同,所形成的专业思维方式也不同,形成有的专业学生记忆力强,但理解力不好,有的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强,但缺少学习计算机程序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
1 非计算机专业进行教学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是十分明确。VFP是一门功能强大的学科,在有限的课时内对所有内容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学习是不切实际的。当前的教学现状是无论什么专业,都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讲授教学内容,忽略了专业特色与专业内容的存在。很多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还不了解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仍然当作操作基础一样的课程进行学习。
(2)过分注重计算机国家二级考试的认证。计算机国家二级考试是非专业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一种证明方式。很多学生在找工作时,将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作为证明自己计算机操作水平的一种方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过二级为目的,知识学习以二级模拟样题为例。陷入一种死记硬背的僵硬学习方式,这种状态下的学生,知识学习只注重理论要点与考核内容,而忽略了实际动手能力。
(3)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没有强化起来。教师没有充分注重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在实践时所完成的任务就是将教师所布置的数据库或表按要求输入完毕就算完成任务,没有达到强化动手能力的作用。
2 非计算机专业的VFP教学经验总结
(1)根据各专业特色,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提出不同的教学重点,以适应专业需要。在我校的各专业中,专业与专业之间有很大区别,在教学时要分析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在计算机的学习中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地方,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过的专业中,就包括人文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制药专业等。以人文专业所学来看,学生接触程序设计的机会很少,但对数据库的操作还存在很大机会。因此要注重数据库、数据表、视图、报表等内容的讲解,将程序设计次要位置进行说明介绍。对财务管理专业来说,数据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数据库、数据表、条件运算、函数、报表等内容的应用,并辅以程序设计中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数据处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不要将数学算法作为主要教学重点。而制药专业则可以根据一个药品管理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分析与侧重点的讲解。不同的专业讲解不同的内容,尽量将实例与学生专业相联接,减少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学无所用的感觉,真正与专业紧密相结合,真正体现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作用与地位。
(2)目标设置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Visual FoxPro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的学习目的有二,其一,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基本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流程与步骤,能使用该程序设计软件制作小型的项目,对专业起到辅助工具的作用。其二,实现计算机国家二级考试过级知识,获得相关证书。这两个学习目的,针对方面不同,应当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和不同的教学传授重点。在高职各专业学生当中,以学习数据库应用的学生占多数,考计算机国家二级的学生只是其中很少的小部分。这一部分学生,在班级整体教学环境下,人数过少,在讲授过程中容易以培养项目实战为主,忽略过细的理论分析,不利于国家二级考试。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数据库项目设计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国家二级考试以集中培养的方式进行强化与教学。这种方式下,即能针对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理论掌握不细的情况进行强化训练与学习,又保证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与熟练。
(3)坚持重视实践原则。VFP程序设计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能采用纯理论的教学方法,在知识讲授中,除了各种命令是需要记忆使用,具体的数据库操作要通过实践来熟练操作。因此本门课程的开设,计算机实验室的配备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主要靠上机实践来提高教学效果。在我院的教学配备上,理论课配备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使学生能直观的从VFP软件环境下直接看到操作过程,命令运行效果。再配备计算机实训室,一次教学一次实训的模式。一方面,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通过上机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使学生能更快更直观的将所学灵活掌握。
(4)充分利用网络拓宽教学空间。网络发展的速度让世界惊叹,信息丰富、知识存储量大,有各种情境的创设与模拟,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实现项目拆分分工合作。网络的介入,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对于现在存在的网络资源,有各种各样的精品课网站,其中VFP就有好多,学生可以进入其中,通过网络课件进行自学。可以通过各精品课上的习题进行自测自检,以了解当前知识掌握情况。对于要考国二的学生来说,网络是更好的资料。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历年试题,可以下载各种模拟题,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知识掌握更牢固,操作更熟练。
对于教师来说,还可以使用Email信箱、MSN或QQ对学生进入答疑,让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还可以制作一个在线练习系统,系统提供题库和答案,使学生在练习之后能自评,得到正确答案;做一个考试系统,一个功能是模拟国二考试,使学生能够在网络上达到模拟国二的训练,另~种是设计正常知识与实战考核,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自我测试,及时了解自己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这些都是网络更深层次的使用。
3 结束语
VFP作为程序设计的基础课,教师要针对专业有所调整,要因材施教,要因专业施教。现在的教师,要告别过去那种大包大揽的教学方式,现在的教学,要“精讲多练”,更要“换位思考”。将学生放置到工作流程中,将教师放置到引导的角度,这样教出的学生才能更多的适应岗位,才能成为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进华.Visual FoxPro课程教学探讨[C].秦皇岛:教学研究,2004.
湛文红教育部考试中心推荐专家,从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管理工作多年,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熟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务规定和上机考试。
问:笔试的重点在哪里,我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请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考试大纲》和《教程》认真复习,就能达到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又对通过考试大有帮助。
问:上次考试我过了笔试没有通过机试,下次补考我应该如何交费呢?
答:只需交机试费即可开始考试,你只有一次补考机会。如果通过了将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如果没有通过那你就得重考(包括笔试)。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审核通过。
Ncre重点试题精讲
龙24岁
于1999,2000年两次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而被保送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二级VB
选择题:
1.下列各控件不包含滚动条的控件是:
(A)ListBox (B)ComboBox
(C)TextBox (D)LabelBox
精彩解析:滚动条的用处是滚动数据或文本,以便快速找到所需的内容。如果一个控件存放有大量的数据或文本,这个控件一般会带有滚动条。ListBox,TextBox和ComboBox可以存放大量的数据或文本,本身带有滚动条,而LabelBox仅是显示“标签”信息,一般标签不需要大块文本,所以它不包含滚动条。故答案为“D”。
2.设a=5,b=4,c=3,d=2,下列表达式的值是:
3>2*b Or a=c And bc Or c>d
(A)1 (B)True
(C)False (D)2
精彩解析:本题考查各类表达式的综合运算。先执行3>2*b值为FALSE,在判断a=c And bc为FALSE, c>d为TRUE;所以最终结果为TRUE。所以答案应为“B”。
填空题:
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6个设计阶段:需求分析阶段、【】 、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实施阶段、运行和维护阶段。
精彩解析: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6个设计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及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所以标准答案为“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
二级C
选择题:
1.已知二叉树后序遍历序列是dabec,中序遍历序列是debac,它的前序遍历序列是:
(A)acbed (B)decab
(C)deabc (D)cedba
精彩解析:依据后序遍历序列可确定根结点为c;再依据中序遍历序列可知其左子树由deba构成,右子树为空;又由左子树的后序遍历序列可知其根结点为e,由中序遍历序列可知其左子树为d,右子树由ba构成。求得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选项D。
2.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A)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B)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
(C)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长度成正比
精彩解析:链表采用的是链式存储结构,它克服了顺序存储结构的缺点:它的结点空间可以动态申请和释放;它的数据元素的逻辑次序靠结点的指针来指示,不需要移动数据元素。但是链式存储结构也有不足之处:① 每个结点中的指针域需额外占用存储空间;② 链式存储结构是一种非随机存储结构。所以答案为“B”。
填空题:
下列程序的功能是输入一个整数,判断是否是素数,若为素数输出1,否则输出0,请填空。
main()
{int i, x, y=1;
scanf("%d", &x);
for(i=2; i
if【】{ y=0; break;}
printf("%d\n", y);
}
精彩解析:为判数x是否是素数,预置变量y的值为1(x可能是素数),然后用循环,用2至x/2的整数i测试对x的整除性,若能被其中的某个整数整除,则x是合数,置y的值为0(x不是素数),结束测试循环。若都不能整除,则x为素数。i能否整除x,可用求余运算x%i等于0来判定。所以程序中的空框可填x%i == 0。测试x为素数的代码可写成:y = 1;
for(i=2; i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CCS;设计
1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简述
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Computer-based Case Simulations,CCS)始于上世纪70年代,是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对患者疾病状况进行动态的模拟,从而实现模拟临床环境下医生对患者动态的、没有暗示的诊断、治疗和监护的全过程。一般在病例开始时,通过计算机呈现患者的病情简介、就诊时的病例信息,考生通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制定医嘱来完成对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同时模拟患者的病情随着时间、根据本身的病情和考生的干预不断展开,直至病例结束。
2我院CCS的开展情况
浙江大学医学院自1986年始,逐步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推广和使用基于CCS的考试系统[1]。目前参加该考试的每年约4000人次,常用的模拟病例题达400多个,覆盖内、外、妇、儿、等多个临床二级学科及下属三级学科。整个考试系统包括软件平台和模拟病例两方面,其中模拟病例的设计与质控是关键。
2.1病例设计 模拟病例一般依照由临床专家确定的病例模板,并按照以下思路进行设计。
2.1.1模拟病例组织形式 一般每个病例下设8~10个提问,每个提问下设8~10个备选答案,同时以文本、多媒体等形式辅以必要的体检、辅助检查、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等信息,见图1。
图1
2.1.2备选答案及评分 分3类,正确答案指有益于确定诊断或患者病情好转的关键措施,选中得分;错误答案指错误或加速患者病情恶化的行为,选中倒扣分;无效答案指其他行为,选与不选均不得分不扣分。
2.1.3试题内容依照教学或考试要求,选择常见疾病,并将临床基本理论和知识、人文等贯穿于各提问中。
2.1.4试题的组织 切合临床实际,一般按如下顺序进行,见图2。
图2
2.2病例质量控制 为保证病例的质量,设计好的模拟病例将依次进行专家测试、小样本测试和年度的审核。
2.2.1专家测试 采用似PDCA的循环过程,见图3,包括病例设计者自测、各科临床医师(非病例设计者)实测,测试内容主要包括:①病例设计结构与内容:主要是真实临床情境的模拟度;内容叙述正确并提供了必须的线索;提问的前后衔接;答案选项之间相互独立,且无暗示性答案等;②其它:包括题量与所需时间配比;多媒体资料的质量;测试目标的契合度、合理性和有效性;病例的难易度;病例取样的代表性;术语等。
图3
2.2.2小样本测试 组织医学生进行小样本的实际考试测试,从教育测量学层面,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从而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病例,减少考试的系统误差。①信度指考试结果的准确程度[2]。采用重测信度作为分析方法,具体是请考生随机分成两组,并按不同顺序以两种不同答题方式(书面试卷、人机对话模式)回答相同病例,发现两种答题方式的相关程度很高,具有较好的信度。②效度指考试结果能否准确地表明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功能的程度[2],主要有以下几方面:?K表面效度指从外表看就可以明白考试是要测量什么[2]。CCS通过计算机对患者疾病状况进行动态的模拟,考生通过人机对话完成对模拟患者进行诊疗,因此考试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表面效度。?L内容效度指考试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2]。在病例设计伊始就参照教学或考试大纲,限定了病种范围,确保选择有代表性样本,并通过专家判断法保证了试题的质量,因此内容效度也很高。?M效标-关联效度是将测试分数和某效标分数相比较,分析考试成绩(效标)之间的一致程度,常把此作为检验考试能否成为标准化考试的一种手段[2]。通过将CCS考试成绩与OSCE、理论综合考成绩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具有较高的效度,这与国内其它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
2.3年度审核 主要是利用每年的考试成绩进行大数据量的难易度、区分度分析,淘汰部分难度过高、区分度过低的病例,并根据难易度、区分度调整考试病例的组成,使难度基本成正态分布,中等难度题目较多。
3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3.1考试操作模式仍带有或多或少的"提示"或"暗示"作用 理想的CCS考试是"没有提示的、以时间为主线"的,但目前在答题时一般采用多选题的形式,相应的答案被限定在选项之内,存在或多或少的"提示"。当然它不同于普通的多选题考试,其设计思路是模拟临床实境,并强调综合应用,要求综合主诉、体症、辅助检查进行判断。多年的实践表明,应用CCS能较好地实现了考试目标,同时保证了考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另外也可通过良好的病例设计来尽量减少答题时的"提示"作用。
美国的CCS一般采用"自由文本录入"和"弹出菜单选择"两种方式[3],前者主观题,受信息技术限制,阅卷较为困难;而后者与多选题同样有或多或少的"提示"作用。
3.2时间设置 理想的CCS由考生控制模拟时间的推进,患者病情会根据时间的进展、自身的情况和考生的干预措施发生相应变化[3]。从这里可以看出,模拟时间的关键在于时间是不断延伸的、不可逆转的,亦即"只可前进,不可后退"。因此对时间的模拟主要是通过设置考试形式为单向前进的考试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所有执行的操作都是不可更改的,这与临床实际工作的思维相符。
3.3考题是开放、多向的 理想的CCS中,患者的病情是随着时间和考生的干预而变化的,但目前我们做的只是既定的有限的开放,即在病例设计时,专家针对该病例,将临床上常见的各种正确或错误的诊疗处理及由此引起的后果加入病例提问中,以考查考生的临床能力,期间未考虑考生的干预。
主要原因在于过于开放、多向的病例,其软件设计、病例设计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是以几何倍数增加。因此需要在开放和多向性、复杂度和难度之间,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找到一个平衡点。
3.4病例重复使用问题 由于新病例开发难度大,所以在CCS考试中,病例往往是重复使用的,这样就有可能对整个考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产生质疑。早在1999年,Thomas G Lynch就对CCS重复使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当时使用的8个病例在连续两年的考试中是重复使用的,结果显示病例的重复使用并未对考生成绩产生显著影响[4]。我们自己在分析中也发现,同一批考生,前后组的成绩未明显发生变化。这可能与模拟病例是以考查临床能力的综合运用而非记忆为主有关。
综上所述,CCS考试作为现代医学评价临床能力的一种方法,必将随着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而优秀的病例设计将是保证考试质量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李勤,陈艳.医学成人学历教育计算机模拟病例辅助考核系统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3,17(6):335-339.
[2]高茵茵.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的评价及难度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2008:59.
[3]余仙菊,等.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在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1,31(3):467-469..
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仅满足于理论考试,已经不适应走入工作岗位后的要求,新的工作岗位要求他们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和网络资源,只是快速、准确的完成工作任务,工作单位没时间让你从头熟练。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的使用和各种常用软件的使用,不断拓展自己的网络知识、办公室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维护等。由此可见,对高等职业、高等专科院校来说,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改革方法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以下试分析一下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改革方法。首先,在教材的选取上,应该有难有易,难易结合,以实用为标准。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标准,所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上,选择教材时不要很难,以浅显易懂、实用为标准。其次,在课程的设置上,与社会挂钩,以培养应用动手能力为目的。学生的努力方向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完全取决于课程体系的建立。由于高等职业、高等专科院校的教学体系跟普通本科高校的不同,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相对比较短,一般为两年半、有的为两年,剩下的时间为校外实训阶段,由此在课程体系的制定上,一定要以实用为原则,理论知识点到即止,着重以动手应用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与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的趋势一致,必须和市场需求紧密相连,适应社会需求。总之,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高职高专的学生群体,深切了解他们的群体个性,更好地教育他们,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忽视了学习的主体的学生,那么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不那么顺利了。
首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计算机使用程度较好的可以允许他们在完成课堂任务同时,学习更深一些的计算机知识,可以学习计算机省二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的知识,甚至有些学生对一些软件感兴趣,可以给他们空间,和他们一同探讨学习软件,但要有原则,跟学习无关的玩游戏、聊天是坚决制止的。对计算机使用程度不高的学生,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多耐心指导,鼓励他们自己动手掌握技能。
其次,实行分组教学。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让学生认识并发觉自己是团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布置一定的教学任务,规定各个小组的同学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然后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第三,要想改变教学方法,奖励与惩罚机制的实施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讲授计算机基础课时,授课教师可以把操作任务交给学生,老师充当承前启后的角色即可。可以挑选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下,完成操作,学的开心扎实,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对于那些在规定时间没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善意的惩罚,让他感觉到老师的爱与重视。
第四,在考核方式方法上,要想改变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改变也尤为重要。在高等职业、高等专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考试中,传统的考试模式已经不能符合现在实际的教学要求。现在我们考核学生时,平时出勤表现占总成绩的30%,期中作业占总成绩的10%,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60%。这样既方便了老师批卷,还给学生一个新的方式。
关键词:VFP;实践教学;等级考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0-4923-03
Visual FoxPro(简称VFP)是新一代小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杰出代表,VFP6.0版则是江苏省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科目之一。国内多数高校围绕VFP6.0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相关的必修课程,并将学位的授予与能否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挂钩。笔者所在学校围绕Visual FoxPro开设相关课程已有10多年的历史,期间也进行了不少教学改革和研讨活动,教学效果得到了改善。2009年秋季的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我校在全省参加考试的高校中名列第4,但实际通过率也只有43.76%,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因为与学位挂钩,43.76%的通过率还是会影响一部分学生学士学位的正常获取的。
针对“重理论轻实践、大班授课、生源质量普遍下降、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的教学现状,笔者认真分析了现有VFP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地提出了可采取的解决措施。从程序设计难点攻克、教材的编写、实验教学的实施、课程设计的实施和实验教学软环境的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强化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突出强调了兴趣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1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名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FP)》,总学时为80(其中实验学时为32),学期末还有一整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开课的对象是商学院、法政与管理学院的文科专业的本科生,开课的学期是大一第二学期。考核目标包括:1)期末考试或重修考试通过方可获得相应学分;2)通过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P语种)考试方可申请学士学位(从2010年起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P语种)考试亦可申请学士学位)。
1.1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在我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FP)》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
1)教学主管部门的“重理论、轻实践”。为了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督促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各督导老师负责到教室听课,但很少听实验课。
2)教师的“重理论、轻实践”。绝大多数任课老师对实验课重视程度明显不如理论课,具体表现为对实验课缺乏周密的组织安排,布置任务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少,缺少有效的监管措施,甚至是处于“放羊”状态。
3)学生的“重理论、轻实践”。多数学生能坚持上课认真听讲,但不能及时复习和认真作业。上实验课时,缺乏主观能动性,习惯在没弄明白要做什么时就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的操作,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从不思考。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实验的兴趣,课堂成为了部分人的游戏休闲时间。即使老师规定课上不能游戏和上网,少数学生也宁愿趴桌上睡或玩手机。
4)实践和理论脱钩也是导致“轻实践”的一个原因。多数学生上理论课就带理论教材,上实验课就带实验指导书,对待实验课和理论课就象是对待两门互不相干的课程一样,实验时遇到问题无法翻书寻找答案,也无法巩固和加深理论课所学知识。久而久之,就进入了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
5)课程考核完全依赖于期末考试也加剧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与“学”。学校规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 70%,课程组也建议在实验课实施过程中加入合适的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平时成绩参与总评成绩的计算,事实上很多老师为了图省事,往往根据期末成绩推算平时成绩,对实践教学根本就不安排考核环节。
1.2学时利用率低
课程内容包括一整套数据库基本理论知识和VFP6.0软件的可视化操作,还包括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及开发应用系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面对如此繁多的知识点,并同时兼顾江苏省和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的内容,48学时的理论教学直接导致了多数任课教师上理论课时不忘赶进度,他们或者减少举例,或者不关注细节、点到为止,或者将少数考试比重不大的章节干脆不讲,破坏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充分利用好现有总学时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1.3忽视兴趣的培养
学生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FP)》这门课兴趣不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文科班女生多,考虑到与学位挂钩,学生对该课程思想上是重视的,但行动上却是“逃避”的,一相情愿地认为计算机技术太深奥了,自己不是能学好计算机课程的料;2)教师也没将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做为首要任务,只是保证在规定的学时内将教材过一遍。3)“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兴趣的培养。
1.4课堂教学和等级考试脱节
2010年起,我校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也可申请学位,从表面看给学生争取了更多的考试机会,事实上我校考生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VFP语种)通过率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教材与国考大纲侧重点差异大,且在考前又缺乏必要的培训,学生针对国考的复习也不到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研究全国的VFP二级考试大纲,相应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促进我校江苏省和全国的VFP二级考试通过率的进一步提高。
2解决措施
2.1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为使有限的课堂学时得到充分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必须调整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倡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综合江苏省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要求,确定常用命令、函数、属性和SELECT-SQL语句、结构化程序设计及数据库、查询、菜单操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避免课堂上面面俱到。加强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注重数据库操作。教学模式上,要能通过学生熟悉的案例将看似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为主体,提倡手脑并用,鼓励学生多操作、多实践。对于作业,要结合深度和广度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暴露的问题要及时讲评,鼓励学生分阶段做真题,避免考前临时抱佛脚。
2.2改善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为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要求各相关主体和主管部门真正的行动起来,改善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对于教学主管部门,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开放更多的可供学生自由上机的机房或时段;其次要制定类似理论教学的一套完整的监管机制,并落实监管;最后对不能按要求履行职责的教职员工要给予适当的教育并帮助整改,必要的时候进行惩处。
对于任课老师的要求:第一,要合理安排课程实践内容,包括实验课和整周课程设计的内容,内容的设置要以巩固理论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不仅如此,实验内容量避免过大,要留适当时间给学生思考和总结;第二,实验内容与要求要提前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准备;第三,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采用示教型、独立型、小组合作型、师生互动型相结合的多元实验教学法;第四,要求学生提交每次的实验数据或者实验报告,也可适当安排实验考核或考试,并让考核或考试成绩参与课程总评成绩的计算,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发挥考试在“教”与“学”两方面“指挥棒”的作用。
对于学生,要求实验前有所准备,明确实验目标和实验内容并及时复习相关理论知识,有计划分步骤地完成每次实验,及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新问题、新发现、新收获,并整理在实验报告中。
2.3改善课程考核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现有课程考核机制完全依赖于一张期末考试卷,且采取了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内容多为好出题的基础知识、理论或语法。这种考核机制与VFP课程实践性强[1-2]的特点不相符,也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及实践教学的考核,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缺乏兴趣和动力,最终通过考前背书背题来应付考试,这也是历年参加等级考试的考生害怕机试,机试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
为了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需要建立“多元化、多点跟踪、理论考和机考”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机制。
多元化:即课程考核依据不单一,是多种形式的综合,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质量、实验报告、上机测验和考试等。对于整周的课程设计还可以通过中期检查、实验过程考察、答辩、成果演示等方式进行考核。
多点跟踪:即采用多种方式跟踪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机房巡视、屏幕监视(如图1)、适当的考勤等。
理论考和机考相结合:要求学生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多操作多思考,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加深理论。
3课程组在强化实践教学方面所做的工作
3.1程序设计难点的攻克
对于程序设计,课程组过去的做法基本上是以程序设计语言自身的体系为脉络展开,过于注重语句、语法细节,忽视了编程思想的介绍和常用算法的训练,导致了学生害怕写程序、就连读程序也感觉有点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改革,课堂上精选例题,多介绍编程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则要求学生代码实现课堂上分析的问题,鼓励一题多解。提倡学生多读好程序,鼓励自己动手写程序、调程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读程序、写程序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成就感和兴趣的培养,有利于编程水平螺旋式上升。
3.2编写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体现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一本好的实践教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原有实践教材实验要求与实验步骤混排、不利于学生思考及存在少量错误的现状,几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于2009年精心编写出版了《Visual FoxPro实验指导与试题解析》[3]。该书以提高学习效率和等级考试通过率为目标,按照江苏省等级考试机试题型分单元组织实验内容,由上、下篇构成。上篇为实验内容与要求、综合练习;下篇则为实验步骤、习题解答与典型算法解析。下篇中的实验步骤和习题解答供学生有选择的参考,典型算法解析用于学生课外学习模仿,有助于编程思想的积累和读写程序能力的提高。
为了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接轨,2010年课程组在实践教材出版后不久着手理论教材《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4]的编写,经多次调整修改,该书于2011年底完稿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已投入使用,学生和任课老师普遍反映良好。
3.3实验教学的实施
加强实践教学要求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多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技能训练,并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质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并提交实验数据,对无实验数据可提交的实验则要求学生撰写并提交实验报告、或者由任课老师采用提问、操作测试等方式对实验效果进行考核。每次实验结束前预留适当时间,借助机房里的投影设备或者网络教室软件“红蜘蛛”解答实验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及重难点。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或查阅VFP的MSDN帮助系统或实际操作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4课程设计的实施
课程设计是安排在学期末的整周实践环节,其初衷是让学生利用一学期所学设计实现诸如教学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等小型数据库系统,增强动手能力。事实上,迫于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的压力,课程设计环节渐渐演变为让学生做等级考试真题的环节,而且因为忙于应付各科期末考试,学生也没心思在这时做真题。笔者建议将课程设计的任务分散在课程教学中,具体可分两步骤完成。步骤一:在课程教学开始后不久,给学生演示一个用VFP开发的现成的系统,并将相关文件分享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依葫芦画瓢地做一个相同的系统。步骤二,给学生拟订若干课设题目,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数据库系统,在学期末演示给老师看并提交相关文件和课程设计报告。节省的这一周课设时间可在下学期开学也就是等级考试前安排个短期冲刺培训。
3.5实验教学软环境的建设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课程组加强了实验教学软环境的建设,设计实现了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如图2),供教师及时实验教学资源,如教学计划、大纲、实验项目指导、教学课件等学习资料,并提供下载功能。学生利用该平台还能提交实验结果、进社区讨论。目前正在完善网上考试功能。
4结束语
上述改进措施的使用,促进了教学效果的稳步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和优秀率逐渐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也得到增强。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设想着是否能将释放出的一周课程设计安排在下学期开学后考试前的一个月里,针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来个短期考前培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增强信心。另外,如何开放实验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课程组今后需要考虑的改革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苹.提高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24-125.
[2]祝庚,.谈Visual FoxPro精品课程建设及其改革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7(9):92-93.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操作课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奖惩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各级教学机构都在构建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而中职学校作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机构,注定其在教学评价体系上应该显得更加灵活,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计算机操作作为中职学生的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技能,其包含理论和操作两部分的内容,而操作部分历来也是教学评价部分的重难点。笔者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卫生类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经验的教师,现谈谈自己对构建中职计算机操作课评价体系的一些看法。
一、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由于我国大学和高中扩招之后,将优势生源几乎全部录取走了,这对中职学校来说是个巨大的冲击,许多学校甚至出现招生难的问题,因此几乎所有中职学校的招生门槛都设的比较低,这些学生均是中考的失败者,具体表现为文化水平较低,学习兴趣不高,而他们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也参差不齐。
而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均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也是中职学校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那就是资金不足的困局。而计算机技术随着时代不断进步,软件硬件不断更新,中职学校由于资金问题往往不能及时的更新机房计算机设备,甚至有的学校机房完全没有能力胜任计算机教学的需求,开机关机就需要耽误较多课堂时间。
目前我国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由于计算机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并在操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因此,学习这门课程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我们现行的计算机教学停留在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定义和常识,把学生误导向学计算机是为了记一些理论知识,从而脱离了和实践操作的联系。这样,教师和学生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的确记下了一些计算机理论知识且能应付一些考试,但当学生面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时就会感到手足无措。站在教师的角度,我们要着眼于探讨如何提高实践操作课的教学效果。
二、如何提高实践操作课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果包括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发校本教材,教材应与实践操作相呼应。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应是理论和实用的练习素材相结合。
2.教师演示操作要有耐心。计算机操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记忆内容,学生需要反复多次才能记忆,已经熟练掌握操作的教师往往觉得学生请教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从而对学生失去耐心。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任务驱动法”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任务过程中主动实践、思考、解决问题。这就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点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协作两种方式来寻找。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笔者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主流还是应试教育,就目前的考核体系来看,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构建合理的的中职计算机操作课评价体系是解决当前操作课效果不佳的重要途径。
三、中职计算操作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笔者认为构建计算操作课评价体系应按照如下流程来进行设计:
1.评价的容选择
任何评价都需要有一个具体的评价对象,即要明确我们要评什么、不评什么。由于卫生类学校学生与其他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构建评价体系时也应该区别对待,但评价内容应至少包含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现代医学发展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提出了什么要求,这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其次是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特点与规律,从而确定计算机操作课中学生评价内容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最后是根据中职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这也是任何阶段学习评价体系构建时不可忽视的一点。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仅凭期末试卷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首先,进行模块化考试,即每学完一个模块及时考核,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利用实践活动进行考核,如制作电子校报、电脑创新设计等,完成良好者进行分数奖励;最后,期末考核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2.评价的指标的选择
评价不但需要评价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将评价的内容转换为评价的指标,也就是对上述评价内容进行一个分档,认真对每项指标进行分析、筛选、重新加工等处理。
目前用到最多的方法包括经验法、聚类分析法和调查统计法等。通过这些方法来对各项评价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出其结果,根据结果来筛选出一些大家都认为重要的指标。这里提供一个范本仅供参考:
中职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课中发展性评价内容结构如下:
中职计算机操作课学生发展性
3.指标权重的选择
权重是用来表示各评价指标在目标评价中作用不同的系数,指标权重的确定对课程教学总体评价结果有重要影响,同一组指标值,用不同的权重系数必然会导致相差很大的评价结果。由于每项评价指标在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各不不同,因而需要根据指标的评价价值来进行综合评价,还应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同时还可用来区分各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其表征指标间关系的一组数值。不同的加权权重也会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只有通过科学地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才可能对课程教学合理地进行分析和评价,权重的方式有小数、百分数和整数三种形式。
4.指标体系的形成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流程后,就该让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权重系数组合成一个体系,如根据评价内容的重要性程度,可设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其中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分,因此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之和应为相应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对学生的评价应尽量不要使用分数值、可选用“优”、“良”、“加油”这三个级别进行区分。其中90分以上为优秀,90~80分为良,80分以下为加油。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作为专门为国家提供技术型人才的机构,其各项教学评价体系应尽量侧重于动手实践能力之上。计算机技术作为医疗设备的辅助技术,其在医疗过程经常会涉及到,因此提高卫生类学校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也是提升学生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而目前缺乏有效的计算机操作课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了计算机教学重理论,不重操作的结局。因此构筑合理的中职计算机操作课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侯文光.教育评价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2]朱丽波.发展性学生评价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3]陈东海,王祖强,王照君.加强对学生创新和能力的长期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
[4]王佑美.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系统设计与应用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4(6).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本身性质;课程课件;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342-01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扩展至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不但是一种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能力。但是就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以及教学进度而言,信息技术被高考这一重头戏给挤得并不太受重视,很多学生通常都拿信息技术课来当自习课,但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贡献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必须受到重视。
一、信息技术本身在学科当中的性质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技术性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一直都是占据着一席之地,但是从现实情况来讲,高中现阶段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与信息技术本身的重要性不成正比。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是面临高考即将步入大学的人,现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帮助,所以,信息技术在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都是一项考核内容。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信息技术的辅导班,而社会现象表明这些社会性质的辅导班并没有受到排斥,反而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额外学习信息技术。拿现在的计算机二级来讲,很多知识从初中开始,学科教育中都涉及过,如果学校足够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到高中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都接近二级能力。信息技术包含很多方面,现在大部分人都会学习专门的计算机知识,由于信息技术中包含的办公知识是将来学生工作必须应用到的。所以,信息技术总体来讲就是一门社会性与实用性并存的学科,这种性质不同于文化课,但是应该与文化课一样,受到同等的重视。
信息技术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会玩电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基本的一些操作,例如word处理,PPT制作,动画制作等等,这些是基本的办公软件,在二级考试中都会涉及到。在我看来,学习是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虽然阶段不同,学习的知识也大不相同,但是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虽然高中阶段不涉及计算机考级的问题,但是拥有一门技术并是多余的,高考的压力导致学生过分重视文化课,忽略了除高考内容之外的课程,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充分的理由去充实自己,所以,在高中阶段,应该利用每周仅有的一节信息技术课程,努力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压力最大、课程最为紧张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大脑的接受能力也是最强的,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并不会影响高考内容的准备,所以,从学科教育的角度考虑,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具有灵活性且实用性的学科,还是一门脱离考试限制的实用性的学科。
二、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解决了很多抽象的问题
高中课程数量非常的大,内容也非常的繁多,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总有一些内容是教师单纯讲解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知识点,而信息技术却能会很好的解决教学过程中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目前很多高中都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根据学校的基础设施的配备,学校都不同规模的采取了课件教学,而信息技术并不仅仅局限于制作课件,还有很多高中都利用信息技术形成自己学校风格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风格。先拿课件来讲,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文科知识有一些非常琐碎且繁多的知识点,理科知识则有一些抽象的用语言很难让学生理解的知识,这些都要借助课件来解决。
例如高中政治学科、历史学科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很多,但不光是记忆,理解也很重要,而且还需要逻辑性,在考试过程中,学生需要逻辑处理自己的答案,政治历史学科在作答主观题时都需要注意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方面去考虑问题,而每一个大的模块都是需要紧密联系前一章节的。如果教师要为学生划分重点,就可以利用课件将知识的逻辑列举出来,利用多媒体放映给学生观看,而这些便利都是来源于信息技术。
另外,信息技术为学科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相关资源,不同地区的高中之间在教学方面也都存在着竞争关系,怎样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怎样提高学生的能力?要想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仅仅局限在课本知识中是完全不够的,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便利,方便教师时刻关注着高考动态,也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快捷方便更使得这门学科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很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学校都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微课等具有创新性的课堂模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实现最终目的的过程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三、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
前文提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不仅仅是在教育领域,在工作领域、生活领域,信息技术都为人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知识都是比较深刻的,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一些操作,对于日后的工作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社会竞争越来越厉害,现在很多领域都要求有一定的计算机能力,但是据调查,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都是计算机盲,这就表示高中阶段专门的信息技术教育效果是不令人满意的。所以,我认为,在高中阶段应该取消会考提前准备答案的模式,利用考试压力督促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的知识,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