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参观博物馆有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时,痛苦让别人分担,会减半;而快乐与他人分享,会加倍。对我来说,参观山西博物院是件乐事。在忙碌了半个学期后,我终于盼来了大学四年中第一次集体外出活动。对于渴望出游且对文物充满好奇的我来说,这无疑于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虽然已是立夏后第二天了,但下午的天气比较阴冷,这与我想象中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出游天气相去甚远。由于离这儿近,我们比学校的“大部队”早到半小时左右,于是,我和父亲就在博物院前的一片空地上四处闲逛。博物院的正门就距滨河西路不远,从远处眺望,那座造型独特,类似于“倒金字塔”被截去下半部的主体建筑,让我有一种亲切而熟悉的感觉,而等到再次走近它,来到建筑主体的入口处时,我才深切地感受到它的雄伟和庄严。
每当周末回家从漪汾桥上路过时,我都会看见这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地标性建筑——山西博物院。她默默地伫立在汾河西岸,守望着朝阳下渐渐苏醒的龙城和落日余晖中车水马龙的都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向世人诉说着三晋大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有句话说得好:“5000年华夏文明史看山西”。有时候,站在博物院前会感到自身的渺小,这不仅是因为尺寸比例,更是因为一种对历史,对祖先的敬畏。这种敬畏从何而来呢?它就源自于博物馆内众多的馆藏文物。“没有书本的房子,就如没有思想的大脑”。同样,没有珍贵藏品的博物院,就如没有灵魂的躯体。这样的建筑充其量只是外表吸引人罢了,它没有震撼人心的美。使山西博物院独具魅力的,不仅仅是独特新颖的建筑造型,更是众多货真价实,价值连城的馆藏文物。
山西博物院藏品众多,年代跨度大,种类也很丰富:从距今180万年的兽类头骨化石,到一具距今1.8万年的人体骨骼,我看到了最“原生态”的文物;从商周古拙的青铜大鼎到明清精美的各类瓷器,我看到了祖辈们用智慧和勤劳创造的艺术珍品;从形态生动的汉魏陶俑到内容丰富的北齐壁画,我看到了古人的日常生活也充满了情趣和美感。
在博物院讲解员的带领和讲解下,我们依次参观了以“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和“佛风遗韵”为主题的展馆。透过玻璃,我看到了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的一件件国宝级文物:兽形觥、龙形觥以精美复杂的纹饰向我们展示着商代贵族纸醉金迷的生活;西周的晋侯鸟尊让我在感叹古人青铜铸造技术的同时,也不禁为祖辈们的创造力所折服;还有西汉时期的雁鱼铜灯,它融美感和实用性为一体,是文物中难得的上品……
透过这些满是铜锈的生活用品和祭祀礼器,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由青铜铸就的伟大时代。但时光如流水会冲走一切,洗尽昔日的浮华与艳丽,留下的只有锈迹斑斑的铜铸躯体,沉淀的却是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这近在咫尺的一件件国之瑰宝,仿佛是历史的一个个碎片,在黄土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后,再次呈现在同是炎黄子孙的世人面前。它们是这样的古老,透过这些“国之重器”,我不仅嗅到了来自那个久远年代不可名状的幽深气息,更感到了一种历史的真实可感,一种岁月的残酷无情,一种王朝的兴衰更替。斗转星移,日月山川依旧壮丽;物是人非,歌舞升平早已不再。这眼前的每件实物,都如时空隧道里的通衢,联系着过去和现在,古人和今人。
我为中华文明的伟大而骄傲,我为中国历史的厚重而自豪,但我同时也为古老文明的传承者未能很好地继承祖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而遗憾,更为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毁于战乱或漂泊海外的命运而痛心。能在博物院中展出的文物,已是“乱多治少”的历史长河中的幸存者,而能在华夏大地上供一代代后人参观的文物则是“文物幸存者”中的幸运者了。当然,也许还有大量文物被遗忘在时间的长河中,但只要能在适当的时机重见天日,深埋于地下也比毁于天灾人祸要强得多。
马未都曾断言:“如果有一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最强国,那么我们依靠的一定是文化,而不是其他。”的确,作为四大文明中唯一存活至今的文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之树曾是那样的枝繁叶茂。虽历经无数风雨雷电,也许叶落光了,枝折断了,树皮开裂了,树干倾斜了,但它始终没有彻底倒下,其顽强的生命力就源于它的“根”——一种深藏在每个中国人心底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它就如血液一样,使每张黄皮肤下的心脏都为之跳动;他就如灵魂一样,让每双黑眼睛里的神情都因之闪亮!而这归属感和认同感就产生于13亿人的集体记忆——五千年漫长而厚重的文明史。
如果把这段历史比作一幅画卷,再多的线条和色彩也无法描绘其壮丽;如果把这段历史比作一册文集,再多的语言和文字也不能穷尽其内涵;如果把这段历史比作一段乐曲,再多的音符和声调也难以诠释其动听。那么,我们不妨将其视为一面镜子,一面可以反映过去,照出现在,隐射未来的镜子。唐太宗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展厅中的每件文物都好似这面“历史之镜”上一个微不足道的碎片,正是这些碎片拼凑起了我们对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朦胧图像。虽然它并不完整,但透过这冰山一角的展示,我们发现在这真实的历史和无情的时光背后,在这物是人非的悲凉与沧海桑田的巨变背后,是中华文明曾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不争事实。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第一手资料。史书可以含糊其辞,但沉默的文物却会带我们接近最真实的过去。我不知道在这广袤的华夏大地之下,还埋藏着多少历史记忆的碎片,还隐藏着多少尘封已久的故事。但我依然愿意相信机缘巧合,相信它们可以完好无缺地等到重见天日的时刻,并向我们坦露自己的秘密…
一、不做一个陪客。
你不要怀着陪孩子观展的心态去美术馆或博物馆。大人自己也是个观展人,孩子只是一个需要你特殊照顾的同行伙伴而已。因为,接受艺术的熏陶不能被看作只是孩子的任务,而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去享受的。相信只要你有这样的态度,孩子将来就不会拒绝艺术。我们一定要放慢脚步,从上到下、一件件、一幅幅、一个个字地去慢慢地看和感受。
我看到那么多的孩子被送去学艺,刻苦练习技艺成了童年很大的一项任务。但有多少父母可以自己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呢?他们习惯于把自己定位在孩子学艺的陪伴者、监督者这样的身份。什么时候艺术活动能够真的成为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像现在这样充斥考级的技艺练习状态就好了!
二、不是一次搞定。
一次观展并不代表就完成孩子终生学习的任务,艺术的熏陶是要一辈子慢慢感悟。如果你能带孩子常常去美术馆,就不会把一次观展看得太重。如果孩子在展馆中觉得不耐烦,大人也不要太执着和坚持,可以终止参观。
我非常害怕因为家长的教育目的太明确,而使孩子丧失了快乐感。小孩子去一次美术馆就怕了!
三、不同于游玩。
从一开始,你就应该让孩子知道到博物馆、美术馆不同于逛公园和游乐场。要怀有不一样的态度和礼仪,要尊重作品,尊重其他参观者,安静地观看。有感受时,家人间可以极小声、私密地交流,但不要妨碍其他观展人。
礼仪是必须的。我很奇怪有很多美术教育人士选择在大众参观日安排集体观展活动,我以前双休日也碰到多次。老师大声讲、不断提问,还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感受或者临摹名作,吵闹无比。并非我不理解孩子,这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我根本反对美术老师们全然不把博物馆观赏礼仪影响给孩子;美术创作所需的是丰富的内心感受而不是灵活的口头表达,更不可以是炫耀掌握了多少知识的浮躁。我个人认为这种只顾自己学习与获得、无视他人感受的教育影响是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
在参观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能专注观看、慢慢感受的同时,倾听孩子的问题,不断把自己的感受用孩子可以接受的语言去和他沟通,引导他开启感受体验之门,同时也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参观中国科技馆有感
伴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全世界的惊呼声中,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正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奔向未来。“五一”节那天我亲眼目睹了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因为我去了中国科技博物馆。
我与科技博物馆之缘还要从“五一”那天说起。那是一次令我难忘的参观。我亲身实践了科学的奇妙现象,刚一进展厅,便是一个十分现代的高科技机器人交响乐团,不是很大,在一个台子上,我亲耳听“他”演奏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每一个“人”都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后来我又见到了爸爸常说的而且要推广的一种列车——磁悬浮列车,造型完美,并且这种列车不用能源,利用磁性就可以使它开动起来。接着我又观看了电灯发亮原理,然后我还实践了光学现象。
当然最令我难忘的还在后面呢,突然一个巨大的仪器展现在我的面前,那时航天员感受器,坐在椅子上系好安全带,360度大转弯身体负重压力大,椅子有按纽可以调快慢,妈妈问我要不要试试,我说等等,因为那毕竟是有挑战性的呀!终于我下了决心上去了,开始不会调按纽,受椅子的任意摆布,有一下我感觉差点从上面掉下来。感受完毕之后,我就感觉有些头晕目眩了,真的很难受,你想想在那椅子上,我心理恐惧,它又使劲把我往下压,然后经过360度大转弯,哎!可是这毕竟还是体验呢。神州六号上真正的航天员一定比这个累多了。正当我头晕脑涨时,一个宇航服有映入我的眼帘,真希望我以后可以穿上它,当一名宇航员……
我知道这不是幻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成为新世纪的接班人,中国在召唤我们,在这次博物馆之行,我与博物馆结下很深的情愿,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可以迎接新的召唤。
关键词:文化遗产 ;生态博物馆 ;原生态环境保护
Abstract:Challeng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s a new idea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ecomuseums are introduced and applied into areas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museums. The inner difference between ideas of ecomuseums and traditional one is that ecomuseum emphasizes the protection within the places where culture developed and management by local people, thus offering an organic protection of origin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heritage. By reviewing foreign literatures on idea of ecomuseums, combining with effective civil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ecomuseums, this essay will clarify the modern signification of ecomuseums construction and bring out some thoughts o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musems. I hope this essay can be helpfu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museums.
Key words:cultural heritage;ecomuseums;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G1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3-4(8)
3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当代意义
我国生态博物馆从传统博物馆中走出来,在文化的原生地建立了第一代生态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局限性,弥补了传统博物馆的缺陷,实现了文化保护社区化和民主化的博物馆新理念。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在我国博物馆界得以传播的背景是,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先进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也开始在我国重演,并且有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因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日益为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于是我国博物馆界开始关注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体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开始萌芽,到20世纪90年代,结合引进国际保护文化遗产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博物馆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当时我国博物馆已经发展到1000多座,博物馆界也迫切需要寻找扩大保护文化遗产,更加有效服务社会的新形式。“生态博物馆就是一种补偿传统博物馆缺陷的新形式”。生态博物馆的方法不是要增加一座新的博物馆,而是要使整个社区和它的周围环境一起构成场所型的生态博物馆。在生态博物馆的范围中,可能有若干个自然村,还可能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包括同一“文化色块”的更广阔的区域。
目前,一些民族村寨的建设与发展,更多面向的是旅游者而不是当地民众,在很多旅游经营者看来,满足游客需求,加强景区管理,是头等大事,而如何满足居民需求,完善社区管理,似乎并不重要。有些地方为了降低管理难度,干脆将居民全部或者部分搬迁到新村居住,白天再让其回到古村镇工作,彻底将古村镇变成一个提供‘真实建筑,虚假生活’的主题公园” 。新的项目主要功能是为旅游服务,理所当然以赢利为目的,缺少民族传统文化的真实性,掺杂其间的伪民俗却十分丰富。在这些所谓的“民族村”、“民族风情村”里,缺少对本地文化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准确认识,盲目开发甚至进行破坏性开发的行为突出,既违反民族建筑传统,又影响生态环境的大体量豪华客栈越来越多,不少旅游接待设施按照城市建设模式,装修滥用瓷砖、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而逐渐失去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同时,对旅游从业人员更是缺少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以及“负责任旅游”、“可持续旅游”方面的培训,不少导游在讲解中存在较大随意性,迎合参观者的喜好任意编造讲解内容;原生态文化标签随意贴在来自各地的旅游商品上,鱼龙混杂,缺少本地特色;文字影像方面的旅游产品更是缺乏权威性,漏洞百出,严重影响民族村寨温馨平和的文化氛围,使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伤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地悄然消失。
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还始终存在着民族民间可移动文物和手工艺品流失的问题。一方面,是民族民间文物的非法贩运,这是目前国际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难题之一,在我国生态博物馆中同样存在,当旅游者,特别是一些外国收藏家或者文物贩子来到民族村寨,往往会设法购买当地民众的祖传物品,使得尚处于贫困状态的村寨居民很难长期抵御这一诱惑,最终使这些精美的民族民间文物离开了文化原生地,甚至流落异国他乡。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国家和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大量采集、收购珍贵的民族民间文物,甚至挨家串户抢购民族民间文物,连当地民众正在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也在劫难逃,进一步造成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严重流失。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为了满足家人或本地居民的需求而制作的手工艺品或生活用品,包含着使用功能、文化象征、精神寄托、场景装饰等综合意义。但是,当外地旅游者购买这些手工艺品或民族生活用品时,仅仅被看作是纪念品、礼品或展品,必然全部或部分失去原有的真正功能。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增长,这些手工艺品变成了批量生产的产品,用典型的样式销售给旅游者,同时往往在当地民众之间产生竞争,使成为产品的传统工艺品逐渐失去了文化含义,质量也变得粗糙,降低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声誉。同时,当地从事手工艺品制作的民众也因此而受到剥削,因为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相比,销售价格过于便宜。
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而且这种保护是整体保护、原地保护、自我保护及发展中保护相结合的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博物馆“至今已历经30来年,并在不少国家都可发现它的顽强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并不是如创建者和支持者们期待的那样,拥有一个令人振奋的局面的出现,反而是在争议和艰难的实践中起伏” 。在我国诞生的第一批生态博物馆,建馆至今也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初建时的兴盛阶段,目前正在步入艰难的巩固与提高阶段。“保护的难度就在于我们企图让这一‘活化石’在现代‘污染’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中接近“原生态”地活下去”。 迄今为止,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大多选择了民族文化极为丰厚,居民生活却极为贫困的古老民族村寨,脱贫几乎是每一个民族村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从一开始,这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就承担着社区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重任。“当一个长时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村寨,突然间向世界开放时,来自世界上高度发展的社会和技术的交流,以及文化影响的涌入会造成什么结果,这是生态博物馆研究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生态博物馆既要考虑社会公众意识与整体利益,也要考虑区域内民众的现实需求,而采取适当的支持与补偿措施。
目前,我国所建立的生态博物馆,一般来说,均是当地政府根据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给予热情支持,以及专家学者根据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给予热情指导的产物。民族村寨是当地民众的家园,当地民众希望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有利于改善自己贫困和生活水平低下的状况,往往也能够积极参与。由于有政府、专家和民众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就具备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基本条件。但是,目前在这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之中,当地政府和专家是主导力量,当地民众则往往是被指导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生态博物馆的正确理念,也不知道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前景如何,他们仍然把精力放在各自家庭的现实生计问题上,而在文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保持沉默,任由“有知识”的外来人所把握和决策。对此海先生指出,“我不得不说,事实上外来力量成了村寨文化的人,村民则从事实上的主人变成了名义上的主人,没有外来力量的进入,就不可能有生态博物馆,这是事实。也许别的国家不是这样,但中国是这样。在中国建立一个生态博物馆并不难,而巩固它比建立它就难多了。因为建立它是政府和专家的行为,而巩固它只有文化主导权回归到村民手中,村民从名义上的主人回归到事实上的主人时,生态博物馆才得以巩固”
在生态博物馆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由政府和专家包办代替,只有被保护对象认识到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时,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只有被当地民众认同的、认可的文化遗产,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承。而各级政府的责任是服务、组织和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学者、专家、志愿者的作用是研究、指导和支持。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让当地民众缺位,应由农村社区里的民众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因为村庄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由他们参与。“文化不是血缘的东西,是心理的东西,是要传承的”。因此,生态博物馆应该强调,让拥有某种文化遗产的主体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才能有效地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H.弗里曼(H.Friman)指出“我们工作的动力源自生态博物馆背后的哲学理念,即一个地方或一个区域连同其所有的物品是一种文化财产。这里所说的财产与法律意义上的概念无关”。 然而要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关键要使文化遗产的主体在心理上实现对于本民族、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自身传统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升华,这种文化认同心理,才是当地民众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不竭动力,从而实现生态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在我国古老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态博物馆,无论对于农村社区,还是村庄民众来说,都是一种超前的行为,要使生态博物馆得到巩固和发展,当地社区和民众都必须超越自己的固有观念和能力。任何一种先进理念和由此催生的新生事物,只有和现实的需求相契合才能具有生命力。生态博物馆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接过程中,最容易实现的是技术层面的对接,例如记录、维护、保存文化遗存,建立信息资料中心等,这些可以通过借鉴传统博物馆的已有做法,结合当地实际来完成。但是,社区民众对于自己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识,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目的,是否与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目标相一致,则是生态博物馆在理想和现实的对接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理念在于文化遗产的原生地保护,并且由文化的主人保护自己。但是,在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文化阶段。从文化回归到文化自主,社区民众需要“经过三个文化的递升的层面。这就是利益驱动层面,情感驱动层面和知识驱动层面”。当地民众保护自己文化的动力来自于利益的驱动,也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天然感情,但是,对自己文化的价值往往缺乏科学认识。这三个层面都需要提高,而且将是一个长期的提高过程。
文化是一条流动的长河,处于永恒的变迁过程之中,所有历史积淀的传统都将经过今天的变化而形成新的传统,并成为明天变化的基础。从这个观点出发,任何“静态地”保护民族文化的愿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可能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原封不动地全盘保护下来,特别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只能对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评估,重点选择那些在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作用的“活态文化”;那些各民族自我推崇、自我评价较高的文化内容;那些对内能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文化内容;那些对外能代表民族形象、促进民族发展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家庭、邻里、人际关系和睦的文化内容。还要特别关注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传承危机和容易消亡的少数民族文化,即将一个民族最核心的、最能体现其民族特征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最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要素保护下来。
4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生态博物馆所保护的不是单体的文物,也不仅仅是古老的建筑,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一个活态的文化肌体。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简单的收集、整理、展示,到在文化的原生地系统全面的保存、展示和传承,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实践上的一次飞跃。“生态博物馆运动让博物馆工作者不得不再次审视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和职能,不得不重新思考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不得不思考博物馆生存的意义,不得不思考博物馆发展的社会条件” 。生态博物馆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需求,是时代的召唤。虽然,目前各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均属于具有开创性实践中的正常现象。对于我国生态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更多的宽容,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使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更加符合国情,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建设道路,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理论体系。“博物馆的方法是在不断创新之中,我们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 。但是,人们已经通过实践,看到生态博物馆在延续乡村文化景观、保存珍贵文化记忆、提升民众文化自觉、保障民众主体地位、推动社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各界合作、扩大社区文化传播和完善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生态博物馆延续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的价值最早在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领域中得以发现和应用。同时专家学者们从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角度对乡村文化景观进行了有意义的科学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景观是最接近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是最理想的人居环境,而生态博物馆关注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保护。生态博物馆提供了最丰富的原址展示,既包括山脉、河流、森林、草地等人们生存所依赖的自然条件,也包括居住建筑、文物古迹、传统节日和民间习俗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环境。生态博物馆更大的展示空间在有形的博物馆建筑之外,其规划把整个文化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都纳入保护视野,除了那些有数百年历史的寺庙、戏台、民居等古老建筑被精心保护外,传统的磨坊、酿酒作坊、打铁作坊、甚至过去烧炭的土窑、饮用的水井等,都作为乡村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而保留下来,而且自然村寨周围和谐的生态氛围,依山傍水,植被良好,同样是生态博物馆的组成部分。生态博物馆是在文化的原生地保护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景观更强调整体保护,其保护范围涵盖整个文化社区,力求避免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千镇一面”、“万村一面”的悲剧重演。
农村社区与周围环境生态意义上的平衡,是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前提条件。同时,生态博物馆因人的生活而存在,是活态的文化景观,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因此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应重视过程,不能把现在变成过去,把活态变成静态。生态博物馆能够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关键在于它是“活态的”、“动态的”。生态博物馆中的文化遗产拥有生命,它们与村庄民众休戚相关,或是以村庄民众为传承载体,因而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性。生态博物馆的时间是现实的。现实的时间是历史时间的延绵,即不能在某一时段断裂,截然分成过去和现在。“因此,生态博物馆的时间是有历史延续性的,从历史中来,现在进行着,又流向未来。不要因为它继承了历史便判定它是过去的,这种能看得见的历史与传统正是现实的体现,是在现实中折射出的历史”。生态博物馆中的农村社区和乡土建筑既是从祖先那里承袭下来的,也是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并将继续传承下去。“生态博物馆的时空确实有其独特性,即生态博物馆空间的形式与内容都是现在的”。即现址与现实构建的时空是生态博物馆的时空。 生态博物馆对特定区域实行整体保护,所表现的不是冻结在某一时间的事物,更不是将乡村文化景观永久“冻结”,而是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保护和延续。
生态博物馆保存珍贵文化记忆。博物馆是征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文化机构,生态博物馆作为新兴的博物馆形态,也并不能改变其与传统博物馆同样的本质。但是,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寻求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文化原生的土地上,伴随着当地民众的参与,强调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整体性,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展示的功能发挥。当前,国际经济和文化一体化加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消退。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博物馆的职责是保护和展示文化多样性,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满活力,使非主流文化也能够获得充分有效的生存空间。在生态博物馆的实践过程中,应努力为未来世代留下更多文化记忆的物证,因此,生态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文化记忆的保存,活态文化的传承,对所有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都应予以科学的纪录,妥善的保护。在我国,还有很多经济相对落后,与主流社会相对隔离的民族村寨,由于封闭,这些民族村寨保留着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这些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它们仍然“活态”地存在于原生环境之中。因此,在这些正在摆脱贫困的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态博物馆,就是要唤起和帮助村庄民众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
生态博物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不是局限于某个农村社区建造的有形博物馆,而是通过将农村社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进行一体化整体保护、展示与传承,而创建的“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是将农村社区的各种文化遗产保留在创造和发展它们的地方,让当地社区始终拥有自己的文化遗产。在农村社区“村庄处处是展品,家家是博物馆”。为此,生态博物馆应制订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规划,制定社区保护管理规章,设立社区文化保护基金;建立以资料信息中心为基地的研究机构,指导年轻的村民掌握信息记录技能,并带领他们开展文化记忆工程;指导当地民众用本民族的语言记录自己村寨的口碑历史和传说,通过采访村寨老者,录制长期保存的音像资料,建立“文化记忆数据库”;充分鼓励区域内民族手工艺人、民间艺术家、乡土作家等继续发挥特长,建立民族民间艺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培养文化传承人。生态博物馆及其所属的资料信息中心,应为居住于此的社区民众集体所有,为他们提供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平台,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解释由当地民众完成,使生态博物馆及其所属的资料信息中心对当地民众具有感召力和亲和力,而不是被看成是为了吸引外来游客的旅游基础设施,为生态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生态博物馆提升民众文化自觉。把文化遗产保护推向文化原生地,并且由文化的主人自己保护自己的文化,是生态博物馆的基本理念。海先生指出:“中国的生态博物馆运动可能要经过一个学者的文化阶段,但是最终必须发展到当地人们的文化自觉,才能够说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因为文化是与所有生活在文化之中的人有关的,文化是动态发展的” 。对农村社区来说,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增强自我文化认同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工具,不仅要帮助当地民众正确理解生态博物馆,更迫切的是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文化,认识身边的文化遗产。当地民众只有科学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更加关心社区的前途和长远利益。生态博物馆可以更加有效地使当地民众坚信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自我价值,使他们能够在自己所生活的土地上熟悉自己,也将通过了解当地的历史,渐渐地欣赏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在当今世界上的原汁原味,进而支持采取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帮助他们揭示和肯定自我的潜力和方向。同时,农村社区需要“乡规民约”的保护。古往今来,历史村落的形成、保护、发展得益于当地民众自觉严格遵守乡规民约。在保护形势更为严峻的今天,更需要确立深入人心的乡规民约,进而落实一系列法律规章的保护措施。
建立生态博物馆,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培训阶段,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责任在于帮助农村社区和当地民众,从文化自在上升到文化自觉。社区民众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来自专家学者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在生态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中承担重要角色,与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平等地共同讨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事宜。生态博物馆的责任者和指导者,应该尽可能多地由当地社区有责任心的人士承担,树立当地民众文化主人意识,培养他们对农村社区文化遗产的自觉保护意识,使他们对社区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满怀热情和坚定信心。通过生态博物馆,社区民众可以看到自己,认识自己,学会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自己的文化尊严。同时,使社区民众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它们并不仅仅是私人财产或家族财产,而是关系民族文化延续的社区共同财富。在外来的强势文化面前,如果当地民众对社区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在认识上达到科学的高度,在情感上达到珍惜的程度,社区文化就会变得坚强,就会具有抵抗力。总之,生态博物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的态度。只有当地居民达到高度文化自觉,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长久的保护和传承,并为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感到光荣、自豪和骄傲。
生态博物馆保障民众主体地位。在近现代公共博物馆发展的初期,博物馆与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渐行渐远,这种局面并不符合博物馆工作者的初衷和意愿。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为博物馆回归社会公众开辟了新的道路。关注广大民众关心的问题,激发广大民众的创造力,增强广大民众的发展能力,努力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这就是生态博物馆给人们的有益启迪。考察我国已经创建的各地生态博物馆实例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兴建于弱势群体的聚集地,因此生态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揭示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关联,更重要的是社区居民的主动与积极参与。生态博物馆不是一般的文化机构,而是为农村社区建立的,以社区民众自主保护为特征的文化机构。不尊重社区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实现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应允许并鼓励社区公众参与各项活动。生态博物馆的各项活动,首先要符合当地民众的传统习俗,不但要尊重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而且要使每一位外来访问者或合作者,尊重农村社区传统文化和当地民众文化情感的意识。例如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就成立了包括社区12个民族村寨的寨老在内的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生态博物馆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并协助开展民族村寨的原状保护,协助管理民族村寨内的有关演出活动。
村庄民众是文化的真正主人。虽然在生态博物馆创建阶段、培训阶段,当地政府与专家学者一度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只有当主导地位转换到当地民众的手中时,生态博物馆的价值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从当地民众眼中看到的世界,才是思考发展问题的基础和应有视野,而树立广大民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是生态博物馆最应该加以关注和提倡的。特别重要的是生态博物馆应该成为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使当地民众对生态博物馆发展具有感情和负有责任。从这个层面上讲,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思想便是农村社区的广泛参与和当地民众的积极互动,核心理念则是对特殊区域、特定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当地民众是否能够切实加入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来,是否能够成为社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力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态博物馆事业的成败。任何越俎代庖都无济于事,因为创造社区文化、拥有社区文化、享受社区文化、传承社区文化的是当地民众自己,而不是别人。只有尊重当地民众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永续传承;只有当地民众充分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才能勇敢捍卫自己社区的文化遗产;只有当地民众科学理性地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才能满怀信心地创造社区的美好未来和自己的美好生活。
生态博物馆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生态博物馆不是静态地展示一定历史时期或一定社会形态的文化,生态博物馆也无权阻止农村社区的持续发展。当一个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进入生态博物馆时,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专家学者,以及过往参观者、项目合作者都必须认识到,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凝固其中文化和自然遗产与社区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权阻止当地社区为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努力,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当地民众拥有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权力。就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众多生态博物馆而言,虽然当地社区传统文化均十分独特和丰富,但是社区民众的生活却十分贫困。生态博物馆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保护贫穷与落后。一个贫穷与落后的农村社区,在未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可能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贫穷和自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当人们只看到社区文化的经济价值,反而会加速文化遗产消亡。只有社区民众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生活逐渐富裕,才能提高对社区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才能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既不应喜新厌旧,也不应厚古薄今。应充分尊重时间维度中的文化,应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理念中坚持以人为本。
针对生态博物馆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中涉及到的民生问题,应有冷静而客观的思考。如果没有对于民生问题的深入思考,如果对于社区民众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熟视无睹,那么当地民众作为文化资源的拥有者,必然会对仅以保护为目标的生态博物馆,产生抵触情绪。鉴于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导向、资金投入、技术保障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对生态博物馆所在地加大支持力度。虽然生态博物馆没有能力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也不能大包大揽,但是,在不损害当地社区文化价值和当地民众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必须努力提高社区民众的生活水平,则是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应有内容。必须通过保护改善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绝大多数社区民众在保护中得到实惠。例如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带来当地民众盼望已久的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等,成为提高农村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完全符合社区民众的意愿。在生态博物馆中经济生活的改变是正常的改变,文化生活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发展。事实证明,文化虽然可以相对独立于经济,但文化发展最终不能脱离经济基础。生态博物馆必须为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使命,使生态博物馆成为促进农村社区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提高广大民众生活质量的积极力量。
生态博物馆促进社会各界合作。生态博物馆建设要以严肃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目前,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专家学者深入了解、研究和挖掘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提供了一个活态的基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通过生态博物馆这种形式得以搜集、保护、展示,受到了国内外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者、民俗学者等科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欢迎,一批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陆续涌现。生态博物馆的工作对象是复杂的,特定区域的社区文化与社区民众、社区发展的关系,其内容从横向看,既包含乡村文化景观、文化与自然遗产等有形存在,也包括语言、规则、信念、行为、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等无形存在,还包含社区民众对待自己的文化和文化遗产的认知和评价状况等;从纵向看,则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态博物馆的知识基础,更倾向于研究复杂系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生态博物馆注重同时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社会多元因素参与生态博物馆的各类项目;鼓励跨学科、跨行业、跨系统、跨领域的各方面专家参与合作;鼓励运用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以及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解读生态博物馆所在社区的文化深层结构,构建生态博物馆的创新理论。
近年来,广西将民族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建成联合体,以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力量帮助新建10座生态博物馆,帮助这些生态博物馆研究和保护他们的原始文化和开展对外展示,形成了民族博物馆的科研力量和社区民众之间的互动互益体制。生态博物馆同时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科研基地。自从生态博物馆诞生以来,就始终离不开传统博物馆的帮助和博物馆学者的指导,而广西民族博物馆直接与生态博物馆结盟,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中一种新的探索。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博物馆与文化原生地接近的一种努力。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专家介入到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来,以科学的方法、专业的视野对“活态文化”标本进行科学研究,再把研究成果以通俗的方式传授给当地民众,在专家学者与当地民众之间建立起不断互动的机制,其结果不仅直接提升了当地民众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民众保护的自觉性,并有利于当地专业人才的培育。在选择生态博物馆的研究课题,策划更广泛的合作项目时,首先要深层次理解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与自然景观内涵,融会贯通地加以挖掘、提炼,实现标准化与特色化,在生态博物馆内不同空间层次与不同区域的完美融合,体现文化景观的原生态活力。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关注社区民众的文化需求和生态伦理,使现代技术得到妥善而恰当的运用,从而达到保持生态博物馆文化特色与完善功能的双重目的。
生态博物馆扩大社区文化传播。生态博物馆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旨在向参观者表现全部的文化信息,因此,向外界展示和善待参观者是生态博物馆的重要课题。现代人对于乡村文化景观的依恋可以追溯到观光农业的兴起,自然村寨的旅游吸引力则与逆城市化的价值认同相适应,而生态博物馆以其特有的方式慰抚着人们怀旧和思乡情结。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多彩的民族风情完美结合的生态博物馆,是所在地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但是生态博物馆不仅仅提供了一种怀旧的工具,一面仅仅反映过去的镜子。他们应当是窗口,今天真正向世界开放的窗口。生态博物馆必须帮助社区面对他们已经失去的东西和正在失去的东西,向世界开放,并准备着自己的未来” 。由于生态博物馆中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直观的和谐关系,因此在研究和观赏方面极具吸引力。生态博物馆强调民族特色和地方感觉,其价值和意义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生活在农村社区中的民众,结合生活和生产实践,创造了世代沿袭的住居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城市社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必然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与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带来不同文化,开阔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眼界,通过各种方式的接触和交流,当地民众也在逐渐了解外面的世界。
生态博物馆不是明确划定界线的保护地,不是普通的社区公园,而是一个“活着的”农村社区,具有流动的边界区域。生态博物馆不局限于单一的文物景点,而是给参观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情境,使之充满一种历史文化的魅力,民间民俗的魅力。生态博物馆不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参观者理应在生态博物馆受到欢迎。生态博物馆也能够在社区文化保护与“负责任旅游”、“可持续旅游”之间寻求结合。如果一个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而不向外界传播,没有得到外界的欣赏,就难以展示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越是能为外界所欣赏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外界的赞叹应作为激励文化传承的重要动力。应科学评估大众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两者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当大批参观者来到生态博物馆,激发了当地民众的文化活力,参观者对当地传统文化的高度评价,提高了社区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增强了在外来文化面前对自己文化的信心,此时社区民众的表演和展示,已不仅仅为了商业目的,而是出于文化自豪,他们真正感到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文化遗产也才拥有自觉传承的基础。生态博物馆周边其它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的民众,通过参观生态博物馆,也会认识到保护自己家乡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扩大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影响。
生态博物馆完善自身能力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实践性,在管理、运作、资金、人员和服务设施等方面,各地的生态博物馆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传统的以静止、固态的文物藏品为导向的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因此,根据传统博物馆的实践经验,很难解决生态博物馆所面临的全部任务和现实挑战。生态博物馆要更加积极地探讨与文化主体,也就是与当地民众的合作方式,当地民众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亲历者和拥有者,应该拥有更多地参与机会,主导生态博物馆的发展。生态博物馆中人们传统知识系统必须受到尊重、发扬与保护。“人居环境科学”认为,“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要根据文化多样性特点,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欢迎社会各界的参与实践,更广泛地吸收不同领域的成果,使生态博物馆成为不同学科交流和互动的空间,推动生态博物馆文化的广泛传播。近年来,博物馆界大力提倡的“博物馆的宗旨应该转变为以人为核心”、“实现人与物的结合”、“到博物馆来享受发现的快乐”、“博物馆要有助于人的发展”等新的概念,传达着博物馆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新要求和新思维, 这些都对生态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
生态博物馆不仅应该使当地民众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提高其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也应该通过独特的展示模式,使广大参观者在观赏过程中受到更加深刻的历史、环境、文化方面的科学教育,分享交流与体验的乐趣,真正体现现代博物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服务宗旨。例如菲律宾拉博拉多生态博物馆,持续地开展社区活动,包括节日庆典、河流清淤,森林保护、电脑网络、青年培训等,受到社区的广泛支持和赞扬,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特性。在这里人们格外珍惜当地历史和传统文化,珍爱农村社区的珍贵文化遗产和浓郁的民风民俗。社区内历史悠久的乡土建筑被原样地保留下来,对于房屋外部和内部的局部破损,都严格地按照不改变原状的方式进行修复。随着终生学习时代的来临,应使终生学习包括在生态博物馆的发展中,通过生态博物馆的活动,为当地民众和参观者提供知识,并把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机会,可以使当地居民和参观者增强对文化遗产的感情,正确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如果社会各界将生态博物馆视为社区文化特别是社区发展的基石,而不仅仅是当地政府推介旅游的手段,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研究的标本的话,就一定能够找到生态博物馆与现实发展对接的途径,实现生态博物馆的理想。
参考文献:
[1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4.
[12]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13]黄春雨.理想与现实――生态博物馆必须的对接[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2.
[14]于格・戴瓦兰.中国生态博物馆论坛笔记[C]//贵州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244 .
[15]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与生态博物馆研究[J].群言,2008(9).
[16]宋瑞.保存古村镇的生活空间[J].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5-14(6).
[17]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 .
[18]邓晓.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值得关注的三个博弈现象[J].中国文物报,2010-4-7(6).
[19]吴昶.文化遗产保护不容回避民生问题[J].中国文物报,2006-9-8(8).
[20]海.建立与巩固: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思考[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 .
[21]海伦娜・弗里曼.没有围墙的博物馆[J].国际博物馆,2006(2):55 .
[23]赵世林,田婧.民族文化遗产的主位保护和客位保护[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15 .
[24]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25]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26]海.论坛小结[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41 .
[27]刘迪.博物馆时空刍议[J].东南文化,2009(1):83.
[28]曹兵武.生态博物馆:谁的生态[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61 .
[29]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30]马克・摩尔.生态博物馆是镜子窗户还是展柜[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13.
[关键词] 摄像机 交互 展演建筑
交互,意指参与活动的对象,可以互相交流,双方面互动。相信每个看过电影《钢铁侠》的人,都会对电影里面神奇的三维交互技术印象深刻。主角与智能电脑之间的全息交互画面,神秘迷人,令人神往。虽然现在的科技水平实现不了科幻电影里的全息交互,但是基于摄像机的交互技术依然可以给参观者带来同样的三维交互体验。2013年米兰设计周,参观者走进这样一个展馆,内部是黑暗的。当参观者的眼睛逐渐适应黑暗,会看到展馆中部有一个灯光形成的墙在渐渐由暗淡变得明亮。沿着弧形的台阶走到中间,参观者会发现刚才看到的墙其实是一个由无数半透明的小球组成的雕塑。所有的小球悬浮吊挂在半空中,雕塑下面是一片水面。这时雕塑渐渐亮起来,投影光柱照在小球上面。一个球开始亮起,更多的球点跟随亮起,逐渐增多。它们像是由下方水面的水蒸气蒸发而形成的云,又像是原子结构中的一个个细小的微粒,充满着生命的神奇。随着参观者的靠近,神奇的光元素开始闪烁并且变换形状。光线像雨丝一样从天上洒落,落在雕塑的顶端,它缓缓的流动最后变成一个明亮的点,所有的点最后形成了一个灯的网络,像有机的细胞。参观者不停的移动,雕塑也不断的流动,变化形态,成为充满活力的流光。一个个小球就像分子一样,聚集并相互作用,形成美丽的景象。想象一下你在这样的空间,你的一个动作、一个漫步都会让眼前产生不一样的灯光魔术。这仿佛就是一种全息交互,每位参观者都感觉自己像是一个魔术师、一个创造者。在虚空中创作光影的艺术,手一挥,灯群仿佛收到了引导一般开始聚集闪烁,时而透明形成海浪一般的波涛。手再一推,仿佛给了波涛一个推力,让它不断的起伏变幻。这样的交互技术让设计作品更有感染力,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动的展品、雕塑,而是流动的雕塑。这个流动的雕塑似乎是由参观者创作的,充满了趣味的互动。
但事实上,这个魔术是由安置在雕塑周围的六台摄像机创造的。这些三维摄像机带有跟踪系统,可以分析参观者的位置和姿势,跟踪系统不间断的工作。人体所有的关节动作都可以被其辨识,所有被跟踪的数据最后会通过一台计算机处理,并将生成的图形由八台激光投影仪输出,同时相应的声音效果也会通过计算机的音响系统同步输出。声音和动态效果的实时生成,使参观者与流动雕塑之间的三维互动更为吸引人。同样的技术也用在了耐克品牌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百货公司的橱窗展示设计中。传统的橱窗设计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即是静态的展示,各种模特、产品,造型不同的摆放在橱窗里。路过的行人匆匆而过,很少有人为之驻足停留、仔细欣赏。但是耐克的这个橱窗展示设计改变了这种定势,因为其引入了交互技术,使橱窗整个生动活泼起来。现下人们用惯了数码产品,苹果手机、安卓系统手机
都是人机交互理念的成功之作,手在触摸屏上轻轻一按就可以连接丰富多彩的世界。耐克的橱窗设计也想引入触摸屏的概念,可是像橱窗那么大的触摸屏并不可行,于是设计者引入了基于摄像机的交互技术。在耐克一款运动鞋展示橱窗前的人行道上,有一个蓝色的“Stand by”即“站在这里”的标记。当行人站在这里时,橱窗内的显示屏上开始倒数计时,然后让行人跳起。显示屏会显示行人起跳的高度,并提示行人是否要保存数据。行人可以通过触摸橱窗玻璃上的“YES”或者“NO”的标记,来选择是否保存跳跃记录。这样的橱窗设计,既符合耐克运动品牌的形象,又与时尚合拍。参与者感觉自己面对的似乎是一个人性化的智能电脑,这一整块橱窗玻璃是一块触屏,其实这也是基于摄像机的交互技术在发挥作用。摄像机通过捕捉参与者的手部动作,将其反馈给计算机,计算机再将相应结果从显示屏上显示。这种基于摄像机的交互技术在国外研究多年,上文所述的例子就是运用的 Kinect 技术。Kinect是微软在 2009 年的一款游戏体感周边外设产品,它是一种三维体感摄像机,微软还推出了针对Windows 7 设计的“Kinect for Windows SDK”软件。通过软件,技术人员能够直接取得距离传感器、彩色摄像机以及麦克的原始数据。通过 SDK 软件,能够追踪 Kinect 视野中一到二位用户的骨骼影像,并依此建立可以体感操作的应用程序,这也是本文基于摄像机的交互技术的主要技术支撑。最新款的SDK 软件带有的 Kinect Interactions 功能,即交互功能,能够实现手势前推可按键(Push-to-Press)和手势抓握平移(Grip-to-Pan)等功能,这样是不是更有《钢铁侠》里全息互动的感觉?Kinect 目前所展现出来的功能及用途还只是刚刚起步,更多的用途需要设计人员去发现去创造。比如在展演建筑中,如何恰当的将该技术融入到展品、展项中去。目前,在展演建筑中应用最广的是基于投影仪的多媒体技术。如果只有投影仪,那它只有简单的显示功能,没有太多的智能人机交互效果。但是加上摄像机以后,就好比给盲人装上了眼睛。再配上计算机,就能成为一个能对环境做出适当反应的“智脑”。微软 Kinect 的推出让这些变得更为简单,同时其价格并不昂贵,所以具有推广运用的潜力和价值。
交互在展演空间中的魅力不用赘述,从上海科技馆、北京中国科技馆的受欢迎程度既能体现出来。在这些科技馆里,运用了更多的交互技术,能够充分吸引参观者的兴趣。同样的交互技术不是只能用在科技馆类建筑的展示设计中,任何艺术展品如果想唤起参观者的共鸣,都可以恰当的运用交互技术。博物馆之类的展演建筑的展示形式应该逐渐改变,从传统的、静态的、说教式的展出,从让观众倍感乏味的对展品只是单纯的保护性展览中转变过来,变得更加人性化,更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交流,让观众主动的去参与、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这样观众对设计者想表达的内容反而更有认同感。如果展演空间设计者在恰当的时机引入基于摄像机的互动技术,那展品、展项将立刻生动起来。如同前文所讲的流动雕塑一般充满了生命力,更能唤起参观者的共鸣。或者如耐克橱窗一样使展项更加的人性化、趣味化,参观者仿佛在面对一个智能电脑,充满科幻之感。在互动之余,也更能提升展演建筑本身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朱中的.基于投影仪摄像机系统的人机交互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2]黄鑫,李女仙.当代博物馆展示中的交互设计方式[J].装饰,2011.
作者简介:
关键词:设计艺术;室内设计;展示空间;情节策划;体验;空间设计
21世纪是消费文化的世纪,这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已经在21世纪初的各个消费领域被证实。体验经济已经到来,体验是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传统的说教式的展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展示空间设计中引入情节概念,可以充分调动参观者的想象力,使得参观展品的活动与空间体验融为一体。
一、“情节”的概念
“情节”一词多见于叙事文学作品中,指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人物活动以及其形成事件的进展过程。该词在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刚刚出现,作为一种现象,它的确一直存在于建筑之中,并对建筑的情感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间情节是为了建构有感染力的场所,在空间结构编排中,引入生活情节及其深层体验框架,同时借用剧作学的一些方法,结合活动功能、空间体验对相关题材的空间元素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安排,从而来诠释空间存在的意义”,空间情节有两层含义:情节的内容题材与情节结构的艺术编排方法,空间中情节的编排艺术是围绕着空间内容展开的。在展示空间设计中引入情节,对空间进行有次序的安排可以唤起使用者空间使用上的连锁反应与感受,增加空间作品的参与性与趣味性,提高展示空间的品质,使参观者与空间产生共鸣。
二、展示空间中引入“情节”创作思路分析
(一)明确的题材与主题
题材一般指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创作素材,即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题材来源广泛,如现实生活、历史、传说等等都可以作为题材的来源。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其创作题材来自于纤夫的生活,列宾画了十一个在河畔沙滩拉船的纤夫,背景的色彩较昏暗,给人以惆怅无助之感,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了一个主题,表现了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公。
就像画家进行艺术创作一样,设计师对空间的创作也需要题材。“有意味的题材让空间有了思想和内涵:明确的主题使得空间充满灵魂;巧妙的情节编排为空间增加了表现力与趣味性”。例如,目前正在上海K11艺术中心举行的盖瑞・贝斯曼作品展,整个展示空间以“家”为设计主题,展览馆被布置成Toby之家,由客厅、餐厅、走廊、卧室、小窝、创作室和后院空间组成。每一个场景的布置是都源自设计师对生活的感悟与经历。以欢迎为主题的客厅充满着轻松的氛围,观众可以在此休息、闲谈。客厅中心所摆放的咖啡桌,是贝斯曼儿时边看电视边画画的地方,充满了欢乐的回忆。沙发休息区展示了贝斯曼设计的抱枕、毯子等作品,展示作品很自然地融入了展示空间。以饭厅为场景的展厅的布置源自贝斯曼与家人分享食物的经历,古董家具的布置源自贝斯曼对童年时期老家的记忆,整个饭厅充满着欢庆的氛围。这种欢庆的氛围也是源于设计师对儿时在饭厅里与家人交谈、分享、联络感情的回忆与经验。墙上展出了贝斯曼与摄影师共同创作的摄影作品,作品就是在贝斯曼老家的饭厅里拍摄的。
(二)空间场景的组织与演绎
空间场景一般是指系列空间中的某个单元空间。场景与存在于它之中的细节一同向参观者传递信息。“一般来说场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属性:一是场景中的物质环境,如道具、界面、光影等;二是场所中的主体-“人”事件及隐含的意义和各空间要素之间的情节关联性”。
展示空间的场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彼此空间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营造了空间序列的连续感例如,在中国电信未来信息馆的个人生活展区中,通过营造一系列典型的生活场景,如家庭客厅、车辆、机场候机厅等空间节点来组织整个展区的参观序列,使观众获得丰富的信息与深刻的环境体验。这几个场景都是围绕着“生活”这个主题展开的,在各场景的设计中导入时间轴,从而在场景与场景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又如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将其展品分布在五个大的场景之中,这五个场景向人们演绎了气候的变化,通过参观这五个区域,参观者能够清楚地知道气候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变化是因何产生的,在未来将发生的变化,以及如何利用科学和技术去预测和应对这些变化。设计师通过室内的光线色彩等设计要素将参观者带入一个难忘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当中,使他们感受到另外的一种无形世界。
在展示空间场景的营造中,场景中的界面属性、道具、色彩、光线等各要素之间不仅存在着一种物质功能的内在关联,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情节链,这样才能够营造出一种预设的能够让体验者引起共鸣的空间气氛。例如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主题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张上海石库门建筑的照片。设计师希望在世博园区有一个建筑能够保持上海的这种回忆。主题馆南面的挑檐下形成的空间非常像弄堂口,使人回想起夏日晚上在弄堂和街的交汇处乘凉:伸出的挑檐,也很容易让人想起弄堂口常有的“过街楼”。建筑中庭似乎就是弄堂。建筑外立面的垂直绿化墙也使我们回忆起老弄堂里那些附墙而上的爬山虎。展馆南北立面上的窗孔在夜晚灯光亮起的时候特别像弄堂里的窗户,每一户窗户背后都有一间房子、一户家庭。让人想到了“万家灯火”的城市街景。
(三)主题道具的关联应用
道具能够使主题情节的表现具体化,它是展示空间中表现空间情节、承载主题概念的主要物质载体,主题道具的反复出现能够强化空间的主题性。在空间情节中,道具与道具的编排方式对情节的表现至关重要。道具不应当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情节链。例如德国国家纺织工业博物馆,其中一个展厅的展示内容为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一从纤维到纱线再到面料,在展厅中纺织品器械(道具)根据纺织品的生产工艺进行有次序地摆放,生动地向参观者阐述了纺织品的生产过程,整个工序是在过去简陋阴暗的纺纱作坊里进行展示。
(四)空间线索的编排
展示设计中,场景与场景之间需要以一种逻辑方式联系起来,这种内在的逻辑我们可称之为线索。“按照空间的使用功能,以人的情感体验为线索来组织空间,把各个场景进行串联,从而创造空间之间的关联性与趣味性,这是空间编排的关键”。这种空间编排能够让空间更有张力和感染力。
空间线索的编排包括时间线索和非线性线索两种方式用时间的前后顺序来排列空间序列,情节连贯,具有明显的顺序性。这种方法在展示设计的空间布局中经常被采用,尤其是在一些时序性强的历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中的空间规划中较为常见。但这种方法仅能局部采用,因为空间规划中仅以时间线索很难满足复杂的生活内容。位于南京鼓楼的中国电信未来信息馆,在其电信技术史部分的展示中,以时间轴为展示脉络,结合各种实物与史料形成线性的展示陈列,展示了电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时间是单向的无限期的又是有规律重复着的,生活的事件可能是重叠交叉的”。单一的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空间的安排不能够反映事件本身,同时也会让空间变得呆板无生趣在展示空间的编排中我们需要曲折的多线索的空间安排以增加参观者体验的趣味性。
声名远播的卢浮宫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每年吸引了大量的中国游客慕名参观,为了更好地向中国观众展现卢浮宫博物馆的生命力和馆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联合举办此次展览,并精选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藏品部和欧仁・德拉克洛瓦博物馆(隶属卢浮宫博物馆)的126件套珍贵藏品进行展出。展览共分为“序幕――重修卢浮宫、宫殿与王室收藏、卢浮宫与启蒙运动、拿破仑博物馆、从权力王宫到万国博物馆、今日卢浮宫”六个部分,包含油画、素描和雕像为主的大量藏品,重现了卢浮宫自创建以来不断丰富的王室收藏。这次展览不仅仅是一次珍藏和艺术品的展示,也是卢浮宫这个世界艺术殿堂诞生历程的展示,是美与历史的交融,同时也是两大国家博物馆运营管理工作的一次交流。
新品
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中国珠宝首饰产业
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与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珠宝展已经完美落幕,有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1167家参展商参展。在本届珠宝展上可以看到更多的参展企业在产品文化、工艺、款式等方面加强了创新,设计的力量在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力量在不断加强,珠宝行业正在从粗放增长型,向着科技文化创新型转变。
福瑞满园好去处 颐堤港狮情花意文化浓
2017年颐堤港以“金狮贺岁 福瑞满园”为主题,打造摩登时尚的新中式韵感。在这里不仅能观赏专业的醒狮表演、领略剪纸文化,还能来桃花树下祈福,感受狮情花意般浓浓的新春文化氛围。春节期间,颐堤港内中央区域设置精美的大型剪纸花灯,花灯上的桃花及喜鹊呈现出“鹊上枝头”的灵动之美,花枝间的喜鹊轻声呼唤过往的行人,送上“福气好运转不停”的新年祝福。另一亮眼风景是以“中国剪纸”的创意打造出的剪纸墙,加入了福字、舞狮等传统纹样装点新春气氛,与精美的剪纸花灯“动静呼应”,将吉祥如意的新年氛围烘托得分外生动。
美国花生协会精选纯正花生食品登陆中国
中国有句古话:“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讲的就是普通却不平凡的花生。因果实饱满有营养,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花生又被称作“长生果”。不仅在中国,花生在美洲非洲等地区也是十分常见的农作物并深受喜爱。作为行业协会的美国花生协会一直致力于促进花生种植业发展与生产高品质的花生食品。今年冬天,协会精选了健康美味的花生食品,登陆中国的电商平台,为花生爱好者带来纯正的美国花生。目前引进到中国的花生产品有培纳德(Peanut Butter & Co.)花生酱、花生粉以及和谐农场(Hope and Harmony Farm)花生粒,未来会有更多的产品加入中国市场,给消费者们带来更多美味。
文化惠民 翡翠承前启后
在日前的中国国际珠宝展上,以“文化惠民 科技惠民”为主题的第四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玉石专场 《七彩云南:中国玉文化之旅》在北京七彩云南翡翠珠旗舰店完美落幕。七彩云南以 “文化惠民,科技惠民”为参展亮点,也是文化惠民活动的重要部分,在传播翡翠玉文化的同时,将高性价比珠宝带入本届珠宝展中,闪耀亮相。
我萌来了!国民级游戏IP《消消乐萌萌团》首次巡展 萌爆你心
2017年2月9日,亚洲领先的互动娱乐公司乐元素在北京王府井银泰in88举办IP形象会,重磅推出《消消乐萌萌团》IP形象,践行互动娱乐新概念。此次会也同时拉开了《消消乐萌萌团》全国巡展序幕,北京、札幌中日两地联动,将《消消乐萌萌团》6位性格迥异、爱好繁多的可爱小动物成员和他们萌宠界 “六人行”的故事,以玩偶互动、游戏互动、雪祭雪雕、情景展览、咖啡馆体验、线下闪店等一系列多样化的形式呈献给亚洲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新吴门画派,走进山东
近日,由苏州国画院主办、济南市美术馆承办的“新吴门画派・走进山东”苏州国画院中国画作品展在济南市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为苏州国画院一年来的创作成果汇报展,汇集了老中青二十位书画家,作品共计一百余幅。苏州自古是全国书画重镇,以明四家为代表的吴门书画重笔墨、言意趣。苏州当代书画融合吴门画派笔墨意趣与现代城市生活新象,形成“新吴门画派”。孙君良、刘懋善、吴雍、冯豪、叶放、孙宽的山水画注重个性化的探索;马伯乐、周矩敏、刘佳、李亚光、苏锐以创作人物画为主,实现传统与现实的交融汇合;韩山、余克危、徐源绍、谭以文、姚新峰、贾俊春、夏回、华彬花鸟画形式丰富,画面构成感强,极具视觉冲击。此外,蔡廷辉镌刻技艺精湛,运刀老辣,风格朴茂古雅。
动态
吴宇森翻拍《追捕》 致敬高仓健
已故日本男演员高仓健凭借电影《追捕》在中国家喻户晓,40年后,吴宇森重启这一经典题材,并且回归自己擅长的“暴力美学”。春节前夕,导演吴宇森携主演张涵予、福山雅治、戚薇、吴飞霞等演员,在京亮相新片《追捕》定档会。谈起这次的翻拍,导演吴宇森毫不掩饰自己对高仓健的喜爱。“高仓健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是我的偶像,可以说没有高仓健就没有当年《英雄本色》的小马哥,我一直想拍一部能向他致敬的电影。”上世纪70年代《追捕》在国内上映,观影人次超过8亿,如果按照40年前一毛钱一张电影票、现在40元一张电影票折算,《追捕》放在如今票房将逾百亿,这是一个无法企及的数字。新片将在2018年大年初一上映。
寰亚曝年度片单 《春娇救志明》、《鲛珠传》等锁定2017
1月15日,寰亚集团在北京举行年会,并同时公布了2017年即将上映以及紧锣密鼓筹备中的多部影视作品。寰亚执行董事叶采得为年会到场嘉宾致欢迎辞,随后,寰亚电影总裁陈嘉上现场介绍了2017寰亚7个重点电影项目。除了当天上午宣布定档的新版《追捕》之外,备受关注的《春娇救志明》、《鲛珠传》、《建军大业》等电影也将在2017年上映。除了定档的电影之外,寰亚公布的片单中还包括了两部正在筹备的电影――由陈嘉上导演执导的《射雕英雄传3D》和《山海经密码》。电影之外,寰亚还公布了部分电视剧项目――将要打造《七月与安生》的网剧,以及一部动作追逐剧《追捕者》。
2017美丽中国特色小镇“千企千镇工程”发展论坛
近日“2017美丽中国特色小镇‘千企千镇工程’发展论坛――江油市雁门镇特色小镇建设暨辐射带动四川省北部山区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课题专家座谈会暨课题启动仪式” 在京举行。论坛结合四川省及江油市本地政策,探索建立规范化、系统化、具有可操作性及示范效应的特色小镇建设新模式,在江油市雁门镇开展特色小镇实例,并希望以此为依托、辐射带动江油市乃至四川省北部山区的发展。座谈会上专家们从相关政策对江油市雁门镇及周边区域展开特色小镇提出宝贵的建议,提出雁门镇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明确特色小镇建设的近中远期发展目标。
支持公益放映橙天嘉禾重新定义影城空间价值
12月28日,由橙天嘉禾主办的“幸福生活‘嘉’”新概念影城会暨公益影片《Biang Biang De》展映会在橙天嘉禾北京万柳影城正式开幕。电影行业知名研究机构艺恩网,杨澜女士创立的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等嘉宾,共同探讨了影城空间价值增长新模式及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尽管2016年中国电影产业将突破1200亿元,电影产业主要的收入来源却仍以票房为主。而同期美国成熟市场中,非票收入占市场几乎四成,而国内非票收入占比仅有美国的一半。因此,非票收入已成为提升影城盈利增值空间原力。“多元的刚性需求,有感的消费体验,大数据精准营销” ,橙天嘉禾以新概念影城为策,积极面对这个传统行业的全新市场环境。
放羊娱乐全新战略 :用全场景模式颠覆传统娱乐运营
近日放羊娱乐集团在京召开战略会,宣布2017年将以革新立异的“全场景运营”战略打破空间和时间局限,为演艺娱乐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放羊娱乐集团董事总裁柳雨佳说,2017年放羊娱乐继续强化在以放羊工社为核心的线下娱乐场景,与以明星空间为核心的线上娱乐的融合上,同时结合网生数据战略布局和演艺支付金融平台,打造真正的、可持续的精准整合营销模式,为行业开拓新的演艺娱乐营销模式,创立新的运营记录。最后,放羊娱乐集团宣布和TOTWOO时尚智能珠宝的战略合作,当珠宝闪动就代表另一个人在想你,从数据到情感的转化预示着全场景营销将更生动立体,在明星和粉丝的互动中也能衍生出另一种互动关系。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技术;空间;展示设计
一、引言
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以信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全面影响着整个世界。如今,数字技术已成了社会中的一种主流科技手段。网络、计算机与手机等的广泛运用,很快转变了人们交流与传输信息的方式,转变了人类艺术进展,同样对个体生活经验形成了强烈冲击。其次,数字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的各个方面向智能化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逐渐平等化。国内外对于空间信息传播的发展有着很多研究,如何看待空间信息传播的方式的改变和如何适应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展示空间中数字技术的运用现状
1.技术推动展示设计的变革与发展
展示设计最早形成于奴隶时代,主要表现形式是集市上的商品交易和文化活动。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是发展阶段。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曾经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这就是世界博览会的初始形态。二战之后,许多展会纷纷涌现,比如巴黎博览会与米兰博览会等,把分散的世界串联起来。无论是大型的展会,如世博会,奥运会,还是小型的车展,广交会,服装节等,都是随着时展生成的产物。从设计史的发展情况分析,未来设计的产生必定与科技以及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是社会生产与生活需求的前瞻性的表现,预示社会发展,促进设计的革新。
2.空间展示信息化设计倾向
传统的空间展示手法有实物,模型,喷绘,展板,灯箱,亚克力和不锈钢材料,21世纪后半期出现了LED屏幕的运用。但是现在的时代不仅是信息时代,更是用户体验的时代,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空间信息传播的技术发生了很多变化。(1)从原来的空间设计,平面设计向视觉影像发展。(2)从静态的展示向动态的,可交互的,虚拟信息方向发展。数字技术在空间展示设计领域里的运用更加广泛,新型的空间展示技术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全方位的从声、光、视觉、自动化控制和全新的交互方式让观者感受和体验,并有效且高效的获取信息。在空间信息传播的手段上,更加丰富多彩的手段被应用:多媒体演绎,自主游览体系,远程访问网络平台,还有虚拟技术等。例如,2010年,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便第一次提出“虚拟世博会”概念,官方网站上架构了新的平台,将世博会园区直接放在网络平台上建构,虚拟平台可以储备更多的信息,去不了实地体验的观众可以轻松地在网络平台上“游览”世博。
三、展示空间中数字技术的影响
1.社会需求导致数字技术发展
信息化时代直接导致人们需求更多的用户体验,需求更多的效率和机会。新型的展示技术有影像动画、图像识别、语言识别、传感器互动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这些空间信息传播手法改变了人与设计的交互方式,让人直接参与其中,实现人与展物的互动,而互动结果是人会得到更多的体验并更加深刻理解展示信息。比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我们能够在展示的空间之中体验到触控、全息、虚拟漫游等各种高新技术。人们对这些技术手段的加入非常欢迎,目前,大部分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展销会上都运用了数字技术,并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所以,未来生活形态与个体需求必定会让数字技术持续推进且形成全新的空间信息传播渠道。
2.数字技术使展示设计多维化发展
现代展示设计发展必定是由平面化的二维演变到多面化的三维。新的信息传播和接受方式的出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展陈方式中出现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空间信息传播手段最大的不同是,新的传播手段使得观众的身份从“被动”转为“主动”,未来展示设计必定更为开放,创建一个个体与个体,个体与自然和谐交流的平台,凭借空间中虚拟图像给人们拓宽视界,拓展思维提供新的空间,虚拟现实技术将打破传统展示的固定性印象,将图文很难说明的事物用动态的方式展现,实现模拟的、符号化的信息空间架构,例如美国ClevelandMuseumofArt博物馆的馆长富兰克林在该馆改扩建工程动工时,希望新的场馆不仅在面积上得到拓展,在观众人数方面也要有所提升。他指出,技术可以诱导那些热爱科技的观众们,且相信数字技术可以深化观众对各种作品的领悟,继而让博物馆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所有博物馆都在找寻一座圣杯,这是科技和艺术融合而成的产物。在艺术博物馆一楼展厅装有能够互动的触摸屏,观众可以在这上面直接欣赏各种作品。整座博物馆中,观众都能够以平板电脑接触收藏品的所有信息。此互动墙类似一个多点触控的屏幕,其信息中心有所有艺术品的介绍,其中3000多件艺术品都展示在博物馆之中。观众可以通过触摸一个图片看到其他类似的藏品图片。观众还可以由屏幕掌握展品在博物馆中所处的实际位置。图像能够传输到自己携带的平面电脑之中。观众甚至能够按照自身的喜好策划独有的参观线路,该线路也能够在平台上和其他观众一同分享。可见,展示空间中数字技术带动展示活动本身向更宽广的平台发展,增加信息维度,给观众更多的参与互动可能性。数字技术推动了展示设计在虚拟平台上的发展,数字化的展示使展览更加有自由度,观众更有自主性,展示呈现更富有感染力。
3.数字技术使展示设计向多感官感知的转变
展览这种活动已成了时下展示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活动强化观众的体验与参与,关注个体的感官反射。视觉体验的展示设计是追逐视觉方面的愉悦与冲击力,倘若展示设计总是滞留于追求视觉的层面,则往往会忽视人们视觉体验之外的其他感官体验。数字技术中的展示设计,不仅强化视觉方面的感染力,更强化观众的情感与思考体验,此二者体验同样是创建于感官体验技术中的。人体所有部位都能够视为接受信息的承载体,然而差异化感官获得的记忆是有所不同的,人们一般会记住10%的阅读内容,20%的聆听内容,30%的看的内容,50%的同时看到与听到的内容,70%的说过的事情,90%的说过并行动过的事情,这样的数据显示,感官对推动认知有明显影响,但是感官记忆并非有100%的效果。信息传达中,融合的感官越多,传达效率越高,人的印象更深刻,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观众有机会体验从传统的视觉感官体验转变成多感官感知。展示信息获得拓展,展示空间显得非常多元化。观众对多感官体验的需求导致数字技术将向虚拟现实方向发展,展示空间中的多感官交互体验将受到更多重视。
四、展示空间中数字技术的辩证思考
1.如何平衡技术和艺术
《空间展示设计》[1]中提到“‘空间展示技术设计’是展示艺术设计的后续工作,是实现整个展示活动艺术设计构想的技术保障。”数字技术在不断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展示艺术始终是一个大前提,我们需要在技术可实现的保障下,进行艺术创作,如何将科技与艺术平衡是当今展示设计师需要思考的事情。科技对艺术发挥影响,艺术同时促进科技的发展。在空间信息传播方面,科技的发展直接导致其艺术性的传播方式的改变,设计师需要从新的方式入手,找到更加新颖的突破口。如今这个信息时代,艺术和科技融合起来的互动设计开始受到更多人追捧,此种新展示形态因其互动、开放且亲民而受到很多关注。新的时代,设计师需要尝试和接纳新的材料与技术,并更好的应用它们。就像摄影器材的更新换代,导致摄影爱好者们不断更新他们的技术,使摄影艺术不断发展,从古老的胶片到现代的数码产品、电脑合成技术等,创作的形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空间信息传播设计也是一样,从实体展示空间到虚拟展示空间,从混乱的展示空间到合理分区的展示空间,从被动性的信息接纳到主动性的信息获取,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我们需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享受这样的便利并结合已有的艺术思想创作更多的价值。
2.新的发展方向面临的挑战
人类对于新生事物总是存有新鲜感和想去探索的本能。这也是为什么人类自诞生起就不断进化,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事物,不断的重新认知世界。新技术必然引发新可能,随着多媒体运用频率的增加同时带来许多问题,比如多媒体的运用和展出的效率没有出现正比关系;高科技的运用和观众实际需求并未吻合等。技术优化了展示设计,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应用耗价高,是否能得到相应的商业回报;新的展示方式对大众的关怀度是否高,能否给予人们内心的温暖与力量,忽略多元文化性,人本性与思考性;数字化的展示形式容易被复制,甚至“批量生产”,这必然给人们的心理上带来一定的审美疲劳;如何控制信息量,信息的大量输出,如果观众没有能力接受全部,会信息超负荷,给人压迫感……技术带来的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探讨,但问题带来的挑战也将使展示设计不断发展和转型。
3.对未来展示设计发展的设想
未来的展示设计必须将科技和人性化的设计相结合,在目前拥有的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将空间做的更有趣,人们不仅通过数字技术获取信息,还可以逐渐理解展览的故事线,情绪主题和空间本身传达的信息。展示元素力求多元化,技术不过是一种手段,空间还是信息传播媒介,把空间和信息技术联系起来,增加信息的储备能力和空间的维度,让观众可以报以好奇的态度多次参观,增加人与空间,人与信息的互动性。另外,空间的形式必须充满娱乐性,使得展览展示活动变得更加多样化,一方面增加互动乐趣。另一方面,给观众更多的理由停留在展示区域中。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共同作为信息的容器,虚拟成像等数字技术与空间的结合应用给展览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五、结论
信息化时代下,数字技术使展示设计变得更加多元化,技术手段的发展导致传播的方式趋向于虚拟呈现,人类与多媒体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未来的展示空间,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但是无论技术手段发展如何,平衡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使其完美结合才是信息传播艺术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作为“馆主”,汪裕祖先生承接家族底蕴,多年来,奔走在世界各地保护中华文化遗产、弘扬文化遗产之道路上;同时,他还将此作为培育下一代民族归属感的范本,和谐社会的文化食粮。在他看来,这些石雕文物,不惟是精湛的艺术品,亦是活灵活现的历史精神,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承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奇葩中璀璨的一株。
承继家风,矢志终不渝
汪裕祖先生祖籍江苏无锡,于香港出生长大,后远赴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深造,学有所成后一直在北美工作,经营生意;其后,学市场经济专业的他,逐步涉足建筑、地产,现主要从事“公司医生”工作,专事收购破产公司重组业务。然而,他的人生重点,显然不是在商场,而是在文化领域,在那精雕细镂、美轮美奂、古朴深厚的石雕中。
在汪裕祖先生架构于半山的住宅中,不论是屋内满布的西洋古董、中国文物,或是屋外各种石雕,都随处可见,还有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罕有名贵房车,让人叹为观止;但最震撼人心的还是石雕收藏,其所拥有的古代石雕及佛像,数目逾万件之多,估值不菲!
汪裕祖先生的收藏大部分都来自家族继承,尤其是祖父和父亲,可以说,他的兴趣与其家风一脉相承。据他介绍,他祖孙三代都热衷收藏,祖父专门收集苏州、无锡太湖的石景,到了父亲,继续把收藏的爱好发扬光大。家族几代人为了收藏不计成本,常常一掷千金。其中,有一个流落海外的最大马头,是其父亲从众多买家中,花了极大代价竞购下来。每次能让遗失的国宝回归,再大代价之于他而言,都在所不惜。
就是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汪裕祖先生自小即情于中华文化,钟情于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和弘扬,少年时代到外国留学,却仍不忘中国文化,在留学期间,也随身带着一些文物。他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不可测。而作为其中之一的是石雕文化,不光是石头和雕刻的造型艺术,而且还糅合了绘画、宗教、哲学、文字和历史,让人了解以往的社会状况、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哲学理念和传统。例如,马是古时身份的象征,看马雕时可细看马饰。若马雕有彩带的饰物是喜庆表演之用,战马定披上战甲;若马鞍、马绳等雕刻,则表示不同朝代的制度及文化。”
正因如此,对于汪裕祖先生而言,收藏的石雕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艺术,而且是活的历史和文化,他继承家族传统精神,多年来立志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文化精粹。他说:“这些遗产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是我们继往开来、弘扬民族精华的媒介;由于年代久远,很多遗产都被风吹雨打,遭受大自然的剥蚀、风化,同时也被人为破坏。因此,需要我们去收藏它、保护它、研究它,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和很大财力,去经营、组织、弘扬。”
奔走呼吁,行动不容缓
将收藏和弘扬文化当作兴趣,并不难,而要将此当作工作,倾其所有来经营,却不容易。然而多年来,汪裕祖先生不知疲倦,义无反顾地走上这条文化之旅。
很多时候,他总是深感危机,认为中华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到了警戒线,警钟早已敲响,然而,社会对此却很漠然;同样,他也极为遗憾,大量珍贵文物流落海外,如果不追回来,有愧祖宗,有愧中华文化。他说:“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能以任何理由破坏文物遗产,这些文化遗产,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也属于整个世界,因为民族的,一定是世界的。”
有感于此,几年前汪裕祖先生组织成立了中华文化遗产基金会,希望藉此呼吁更多人参与到保护中华文化遗产,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更多难以复制的精神瑰宝。汪裕祖先生介绍道:中华文化遗产基金会包括七个使命:和谐社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学术研习,权威学者研究,教育与保存,文化主题公园,旅游业及经济。基金会成立以来,在他的带领和号召下,会务发展良好,组织了多项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很好地保护了文化遗产,弘扬了中华文化。鉴于此,他还多次把自己的所藏珍品“私藏公享”,使得更多的人与他共同领悟中华文化。据透露,基金会预计在明年六七月份,将组织一次欧洲巡游。他说:“我们计划携带一部分石雕文物,前往欧洲交流学习,预计能吸引到一千万人来观赏,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很好宣传中华文化,带动更多人参与到文化弘扬和遗产保护的行列。”
一直以来,汪裕祖先生希望能在香港真正组织一个展览馆,将自己的收藏陈列其中,以供更多人来欣赏参观、研究学习。他说:“艺术品是真善美的统一,在电视上或者通过影像看到的,和看到原件真迹相比,效果和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只要让更多人亲近艺术,感知艺术,才会真切地唤起人们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从而真正实现弘扬文化,保护传统。如此这般,汪裕祖先生可谓是用心良苦,赤心一片。
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弘扬文化之列,汪裕祖先生尤其注重对下一代的熏陶和教育。他说:“如果青少年能更多地了解文化,学习文化传统,就不会沉湎于电子游戏等不良嗜好中。通过学习,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将时间花在文化上是有意义的,不要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青春,这样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更加健全,我们民族的未来才会更有希望。”
为了保护中华文化遗产,汪裕祖先生可谓费尽心血,他时常将自己的收藏拿来做慈善,希望通过公益事业唤起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汶川地震等天灾之时,他将自己的收藏拍卖给有心人,再将善款支持灾区建设,而买主亦将文物捐赠国家。于此,他不但做了慈善,而且还将文化遗产回归了国家,弘扬了文化,一举两得。
继往开来,任重而道远
受家风的影响,汪裕祖先生走上了弘扬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道路,并乐此不倦,永无止境。同时,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自己的儿子参与进来,继承家风。时常到一个地方去参观,他总会带上儿子,当面给他讲解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历史故事、文化底蕴,把所见到的石雕文化与家里的收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并进行文化解析,从而使他从中得到熏陶,从精神上皈依于中华文化。
如今,汪裕祖先生已处于半退休状态,除参与目前所经营公司的重要事项之外,平时则是积极参加各项会务活动,关心和参与对文化遗产有益的活动。他说:“做人,一定要爱国,要保护国家的文化,继承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教育下一代,只有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发扬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才会强盛富强,世代昌盛。”
承接父亲手中的文化接力棒,汪裕祖先生厚德载物、虔心前进。“君子不可不弘毅”,保护中华文化遗产,他自觉任重道远;同样,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每个中华儿女,都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