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将相和教案范文

将相和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将相和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将相和教案

第1篇:将相和教案范文

关键词:运粮河大桥现浇箱梁 预压 沉降观测 预拱度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一. 工程概况

运粮河大桥起点桩号为K2+051.567,终点桩号为K2+161.767,上跨部分中心桩号为K2+106.667,桥梁全长110.20米。与运粮河呈104.304°夹角。上部结构采用28+46+28变截面连续箱梁,分左右两幅,均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单箱三室形式,顶宽22.75米,箱梁1号、2号墩中心处梁高4米,跨中箱梁中心高度2米,左右幅桥宽均为22.75米。

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纵断面位于i1=2.64%、i2=-1.90、R=1500m的竖曲线内。

二.地基处理

运粮河大桥桥位区属于黄河冲积、泛滥平原地貌单元,场地平坦开阔,河流断面呈U状分布。地基应力为80-120kpa淤泥质粉土,首先清除钻孔桩施工所筑泥浆池内泥浆,并挖出淤泥土以及流沙层满足设计高程后,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此软土地基的处理,下层为0.5m砖渣,在承台四周和泥浆池内换填的砖渣分层夯实,地表回填砖渣层采用18t重型压路机碾压压实,确保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现场采用K30检测,达到合格压实度的承载力后,在进行中层0.3米的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法同上,最后进行顶层0.2米的C20混凝土浇筑。为避免处理好地基受水侵泡,在两侧各开挖30*30cm的排水沟,排水沟分段开挖形成坡度,低点开挖积水坑。

三.支架预压目的

通过对现浇箱梁的施工支架加载预压,检查箱梁施工支架的承载力及其稳定性。通过测试得出在实体荷载作用下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参数,为后期箱梁施工中底模预拱度设置提供依据,保证箱梁结构线形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四.支架受力分析

箱梁支架为碗扣式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搭设支架在纵向横向间距、层数以及支架结构,已经过箱梁自重、面积和支架受荷后的量值计算确定。

五.预压方法

支架预压取运粮河大桥左幅1号墩~2号墩跨箱梁支架范围46m段作支架预压段。根据施工图纸,按1.2的恒载分项系数计算得预压段箱梁自重(包括钢筋、钢绞线等786.02t)×1.2+模板重量(79.39t)+附加荷载(12t)=1034.6t,加载最大荷载为该箱梁梁段自重的1.2倍。加载采用1.2 m×1.2 m×1.0 m的编织袋,每袋装土碎石土自重约1.2吨。

整个预压加载过程模拟实际混凝土施工时的荷载分布,按照先两端底板,再腹板,最后堆载顶板和翼板的顺序进行,并分三级进行加载,各级加载重量及间隔时间如下表

1号墩~2号墩现浇箱梁施工支架分级加载和卸载重量表

箱梁施工“预压-卸载”试验流程图

加载过程中配重块的堆载形式如下图(图一):

第一组二个人,一人负责指挥加载编织袋,一人记录编织袋的重量;第二组二个人,负责挠度测量和数据记录;第三组三人负责测试中对施工支架进行直接检查和作必要的调整。

测量人员分别在加载前、一级加载后、二级加载后、满载后及卸载后,对施工支架顶部的箱梁底模面进行监测。依据箱梁受力状态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布置测点,各测点进行编号,测点设置在梁底模板面。

满载持荷后做好测量监测工作并记录数据,当每天的平均沉降小于3mm方可卸载。卸载后的测点再测一次,计算出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为以后施工做好准备。预压过程中对支架的50个观察点共进行了9次测量。

变形观测采用国家三等水准仪精度等级要求和变形观测尺进行了详细的沉降观测。

六、钢管支架的预压数据

1、根据预压过程中对50个观测点的观测数据,不难发现,支架沉降也是主要集中在加载过程中,尤其是一级加载后的变形量较大,二级加载后的沉降量未超过一级加载,三级加载后的沉降量未超过二级加载。三级加载完成后观测点的最大累计沉降量为137mm,最小累计沉降量有19.7mm。持载3天以后,沉降基本稳定,截至卸载前,沉降变化量均在3mm以内。支架的沉降量在7月1日(即加载的第8天)基本稳定,加载120%持载后期变化量在3mm范围内。卸载后支架出现回弹现象,在支座处最小回弹量为11mm,在跨中处最大回弹量为96mm。预压完成后的支墩总沉降量的最大值为38mm,最小值为19.7mm,平均每次沉降量为9.6mm(共三次)。

按支架100%荷载时所产生的最大累计沉降量为100mm,卸载后的最大回弹量为71mm,卸载后支架各观测点最大累计沉降量为45mm。

七、预压数据分析

经与理论数据相比较,基本是吻合的。

1、跨中曲线比腹板处曲线下沉量大的原因分析

⑴支架贝雷梁桁架横向按不均匀分布,腹板处较密。

2、下沉线曲线个别处不平顺,个别数据差异的原因如下:

⑴测量时因为人为读数误差造成;

⑵个别支座处下沉量较大,主要是个别砂漏筒不平整,以后施工要给予以特别注意,要执行灌水加以密实,并适当预压密实。

八、预压分析及数据采纳

1、经运粮河大桥左幅第2跨现浇箱梁支架预压,通过数据和图像分析,认为支架体系的承载能力和变形量均满足箱梁现浇施工要求。

2、支架接触面非弹性变形按10mm取值;支架跨中销接引起变形按15mm取值;支架跨中弹性变形按65mm取值;累计跨中变形量为80mm。

同时,在梁体混凝土实际施工时,还需要继续对钢管支架进行变形观测,观测时间分别为:支架搭设完毕(模板未安装)、模板拼装完毕、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毕,在后续施工中进行调整,指导施工。

第2篇:将相和教案范文

关键词: 阅读教学合作探究顺学而导

阅读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师生的一切课堂行为都应遵循人性沟通和互动规律,从相对满足教学主客体各自需要出发,尽可能化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顺学而导,化被动为主动,变教师的要求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努力实现教学相长,情感互通,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启迪智慧,点化生命,使教学达到令人难忘的艺术境界。

一、教师要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灵活调控课堂,当好学生思维的“导航员”。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搭设探究平台,要把思考、发现、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平等、互动过程。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鼓励创见,允许异见,宽容并疏导异见,积极当好学生思维的“导航员”。

在教学《景阳冈》时,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①武松为什么不用毒药毒死老虎,却这么笨地和老虎拼命?②假如老师是武松,经过景阳冈,你想用什么办法打死老虎?③课文为什么把老虎写得如此凶猛?当时,我对①②两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外交流讨论,重点肯定第③个问题提得最好,并风趣地说:“假如把老虎写得一打就倒,这岂不是打猫?”学生哄堂大笑。随后我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老虎凶猛的句段,抓住课文如何刻画武松的英雄形象这个核心问题,指导学生仔细读书,体味文章精妙之处。假如我当时抓住①②两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任意“发散”,在此“导航”下,学生的思维航向将驶向“打虎新法研究”去,完全背离教材的主旨,更不符合时代要求,那么,我就是一位不称职的“导航员”。

当今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能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不能离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应有娴熟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机智,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生成点,在“导”方面下苦功,在学生的思维训练中,在争论点拨的过程中,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射,潜能得到发挥。

二、以学生为本,重视以课文为切入点,左右开拓,纵横发展,深化探究,彰显学生个性。

课文是教学的载体,教师在课文问题的设计上,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计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

在教学《将相和》后,我组织了课堂大讨论:“说说你们喜欢课文中哪个人物?谈谈喜欢的理由。”大部分学生喜欢蔺相如、廉颇。可是有两位学生却别出心裁:

学生甲:我喜欢赵王,他是“伯乐”,蔺相如是“千里马”,如果没有赵王慧眼识英才,蔺相如这匹“千里马”恐怕要被埋没一辈子。所以,我喜欢有伯乐之眼的赵王。

学生乙:战国纷争的局面最终结束于秦统一中国。虽然秦王口是心非、以强凌弱,让人讨厌,但如果没有他治国有方,秦国能如此强大吗?正是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秦王可以算是历史的功臣……

学生的发言很精彩,令我耳目一新。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我得到几点启发:

(1)教师要重视搭设探究平台,构建开放课堂,要“解放”学生,提供“较劲”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飞扬在课堂上。

(2)学生乙的发言,足见该生看的书多,见多识广,竟能从历史的角度来论英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注意收集资料,“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从而促成文本新的意义的生成,使“静态”文本在学生创适性的延伸拓展中,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这才是生命活力的课堂。

(3)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启发,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善说,反映他们真实的思想,变“灌输”为“互动”,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4)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把解读课文当作切入口,向课外延伸,让学生看影视,读名著,讲故事,谈体会,注重生活积累,语文课堂才能因生活而丰富,生活才能因课堂而精彩,才能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多元性、超越性。

三、搭设探究“金桥”,步入诗的殿堂,欣看“节外枝”开出的“智慧花”。

课堂上的教学不是教师意志的体现,而是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时应有灵活性和变通性,这样便使“节外枝”也开出“智慧花”。

在教学《草帽计》时,学生认为课文浅显易懂,建议我组织全班同学把课文改编成一首诗,我认为这个主意好。因此,脆丢开教案,引导学生围绕“的神机妙算”这一中心深入研读课文,展开讨论,研究押韵,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联合作诗:“二万五千里,天上到处是敌机。地上白军猛追击,巧使草帽计。……”来赞扬。又通过读顺口溜、快板表演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引导学生读文作诗,我产生了一系列思考。

(1)语文教师的角色功能是什么?要善于把握时机,营造民生和谐的教学氛围,运用教师的知识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将零散的信息连接起来,在学生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上,以求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共鸣,心与心的接纳,这是新课标语文教师的角色功能。

(2)“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偏轨”?传统教学认为,“教案”是教学活动不可动摇的“指挥棒”,是至高无上的“准则”,学生的学习活动受“教案”制约,缺乏灵动性和变通性。学习被动,思维僵化,行为划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能力。“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实现教学过程的灵动性、动态性和发展性,让学生灵智涌动,思维放飞,在学习活动中洞悉教材内涵,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第3篇:将相和教案范文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角度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这一渗透过程主要依靠课堂中起主要媒介作用的语文课本,即教材。借助教材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分析讲解课文,使学生自主了解、掌握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思想,从而领悟课文蕴含的深层内涵。如在讲解《将相和》时,教师在梳理课文内容的同时就应当对文本的深层次内容进行剖析,让学生领会蔺相如的忍让大度和爱国情怀、廉颇的知错就改等美好的精神品质,教师此时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引导,促进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必须将课本知识与课文背后的人文精神内容相结合,将人文精神渗透在课文讲解中。

二、在课外活动中渗透

人文精神的渗透不仅仅存在于正常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于课外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高中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课外活动的主题和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多种方式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人文精神。如课外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其个体差异性。在学习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彼此之间良性互动,彼此尊重,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活动,可以由教师聘请拥有各年级丰富教学经验的组长,指导学生阅读;语文教师要制定严格的读书活动考勤制度和考核体系;每一个小组需要有本组活动方案的具体计划和教案;要有专门的语文阅读活动记录本,并记录有关的教学活动案例和习作经验总结,期末还要评选出最佳阅读活动小组并进行比赛。

三、在德育教学中推进

教师的言语和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明显的影响。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树立榜样形象。在生活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潜意识教导,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正能量传播,从而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积极影响。如教师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奉献社会,学生会效仿学习,这就利于其优秀品质的形成,进而促成学生内在人文精神的成长。在学习《骆驼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闪光点,通过讨论和点拨,借助文本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叙事,加入浓郁的抒彩,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篇文章热情歌颂了石油工人不怕困难、珍爱生命,为抢救国家财产而壮烈牺牲的献身精神,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四、关注古典作品的人文价值

第4篇:将相和教案范文

【关键词】人文性,感性,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文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触及到文本的骨架,筋脉乃至神经未梢,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联觉本能和创造需要被扼杀,语文的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曾听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我的战友》一课,一位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把自己认为十分重要的段落分解成诸多细小问题,如“找一找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像一块千斤巨石?”“找一找,哪些地方描写潜伏部队离敌人很近?”“如果动一动会怎么样……”在五六个问题的指导下,学生从完整的全文中把答案一个一个“抠”出来,一堂课没有让学生完整地读读课文,感受一下烈火烧身的场面。在最后的书面练习“学了课文,说一说你的心里话”时,学生无话可说,或只有“你真是一位伟大的战士”等空洞的口号。

二、改“捡骨架”为“见全身”。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传统的方法教学“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节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船夫驾驶技术好表现在哪几方面。于是学生把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捡出了这段课文的“骨架”。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等于对驾驶技术好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

三、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有:

(一)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一位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这个班刚好送走一批贫困山区来做客的孩子,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成了志愿军战士或送别的小金花,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

(二)读写结合,加深理解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猫》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想对老舍先生说的话,学生写来写去无非“老舍先生,你真喜欢猫啊!”“老舍先生,你真善良!”,毫无意义;如果让学生想像满月的小猫来到卧室,来到厨房……它们会闯些什么祸呢?一方面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小猫活泼可爱的体会,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猫。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三)表演再现,加工教材小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寓言《东郭先生和狼》、《狼和小羊》、《滥竽充数》历史故事《将相和》,小说《卖完柴的小女孩》、《三顾茅庐》,童话《狐狸和乌邪》、《公鸡的脸红了》……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

第5篇:将相和教案范文

关键词:生成 学以致用 文化内涵 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305-02

中学语文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调侃,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鲁迅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

回忆学生时代的语文学习,文言文学习方式仍是记忆犹新的。当时学习方法很简单:三部曲。一是课前把翻译抄在课文上。先译字,注在第一行,后译句,翻译写在第二行;二是听讲课。教师逐字逐句讲解,从开头串到结尾。学生查缺补漏,看哪儿没注全、没注准确。笔记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三是课后读和背,然后多抄几遍翻译,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这种“慢火熬汤式”的方法让我中学时期的文言文基础打得很扎实,但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做了语文教师,一开始也是采用传统的“葵花宝典”,但越教越尴尬,越暴露出问题。

高一、高二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当我努力落实具体字句时,耗时多,且教学往往变成了文言词句与语法的分析课。师生更关注字词句,如重点虚实词、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正因为教学内容的落脚点在字词句,所以课堂上学生忙碌着摘记,不管懂不懂先记下来再说。基本上是教师一人唱戏,学生看戏,很少能见到具有一定价值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双方疲惫,最终的结果是:一部分学生不领情,不爱听,昏昏欲睡,意志力坚强的学生勉强能够打起精神听课。上完了课,的确有一大堆笔记,满眼望去花花绿绿,但学生却不知整篇文章到底在讲什么,富有灵性和情趣的文章被肢解得七零八碎,美感全无,雅致全无。到了高三阶段,更暴露出弊端。由于只是对字词句的死记硬背而不是对文言文学习规律的掌握,不是自觉地接受文化熏陶,致使学生不仅把旧的全忘了,且面对新的文言文材料时不知所措,直咬笔杆,一副苦不堪言状。于是我明白了:原来是自己把学生拉进了泥海,“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但当我积极关注思想情感、价值观这一层面时,教学又往往流于空泛乃至花哨,最终直接导致学生文言水平的迅速下滑,一到考试要动真格的时候,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总是漏洞百出,答案总是令人啼笑皆非,这时师生就全然没了上课时的那种轻松。这让我感到不踏实,这也绝非我想要的教学效果。

于是我不由地想起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语文的审视》中提出的关键问题:语文是什么?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带给学生什么?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它却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探询的教学问题。我想,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课堂、生成的课堂、真实的课堂和智慧的课堂。要想使文言文教学鲜活起来,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不断收获快乐感与成就感。要做到这,需要教师调动个人的教学智慧。以下是本人一些初浅的、尚不成熟的考虑与建议。

一、关注并及时捕捉学生的问题(兴奋点),创设生成的课堂

语文课堂上,期待收获的是情感的升华、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而这一切,教师却不可能完全通过预设实现。而且,能形成飞瀑的绝不是预设好的沟沟坑坑,而是“水到绝境成飞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关注预设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关注学生的兴奋点。教师的教学本身就是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动态,而且所面对的学生又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在这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新的兴奋点,以此来激发师生双方的精神、唤起情趣和热情,文言文教学更需要如此。教师应正视“阴错阳差”,应重视“节外生枝”,应珍视“灵光一现”。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走向真实。

要创设生成的课堂,重要的是捕捉有争议、有价值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问题,让学生自己来提。学会质疑,是学生受用终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学贵有疑”,要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却常常忽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但往往也是我们挫伤了学生的质疑热情。学生超出常规的思考很可能就是一个可贵的思维创新,切不可为了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为,课堂上最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来自学生,并最后返回到学生中去,问题是一切教学的起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问题的真实性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只有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才能最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灵性也就散失了。

以《阿房宫赋》的教学为例。

上课初始,刚读到题目中的“阿房”时,学生就对其读音提出了不同意见。面对学生的质疑,出于“怕浪费时间,完成不了预设教学目标”的考虑,我就正了音,然后以“这是古音”的简单解释匆匆带过。后来偶然读到关于《阿房宫赋》的教学札记,著名教师李明新的作法让我警醒了许多。“阿房”的读音,为什么两个字的读音与现代汉语差别如此之大?他点出这是跟地名有关,也是跟爱情有关。这样的课堂设计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灌输法,在文化氛围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枯燥的文言常识。

教师在课堂上不要着重去提问题,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提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然后帮助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具实效,更富有生命力。

二、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就感

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在平日的学习中,除了积淀必要的文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挖掘并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方法。例如,实词推断方法、特殊文言句式调整的规律、翻译的原则与方法等等。

以实词推断方法中的字形推断为例。

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爨”是会意字,从字形中就可以明白它是“烧、煮饭”的意思;又如“粜、籴”二字,让学生从字形上推测,不难得出“卖出粮食,买进粮食”之意;再如“小大之狱”的“狱”字,我们可以把它还原为两边各为一只“犬”,中间是一“言”字,也就是说两只狗在对叫,他们发生了争吵,有了争执就要上诉,那么就会产生“案件”了,所以“狱”字译为“案件”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而且引导学生运用规律,培养推测能力,学生还是很感兴趣的。

规律是学习的前行。多掌握规律或方法,学生就能运用规律来解决更多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收获成就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还要古为今用,建立古今之间的有效联系。文言文中的成语典故、名言佳句、经典片段,不仅要学生熟记背诵,还要鼓励他们在日常交际、学习生活(尤其是写作)中灵活应用。这是一个值得用心开掘的宽广领域,是文言文教学争取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写作为例。注重运用文言文的营养,能丰富写作的形式和素材。在文体上,我们可以借鉴文言文的语言形式进行写作。从形式而言,文言这种古老的语言形式还葆有顽强的生命力,并且具有白话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文言以短句居多,且长短句参杂交融,这使得它具有简练含蓄、典雅精致、富有节奏感的特点,能给读惯了白话文的当代人以一种返璞归真的全新感觉;在内容上,文言文更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指导学生适当地尝试文言文的写作,更可以充分地引导学生开掘文言文中写作素材方面的价值。可以提供作文话题锻炼学生运用素材的意识和能力,也可以指定文中的素材让学生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正是通过这样较为持续而有意的训练,学生从课本取材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为例。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式的名句,体会其简练的语言特点,也能引导学生从文中的素材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例如“廉颇负荆请罪,最终将相和”的情节,我们可以体会出将相二人的高贵情操,提炼出“顾全大局、宽容、爱国、拥有真诚的心、勇于承认错误”等作文话题。

三、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文言材料的学习,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挖掘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可有如下方法:

1.穿插故事,增添情趣。

穿插故事,就是要以事明理,在讲述中穿插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轶闻趣事来吸引学生。如教学《兰亭集序》时,顺势讲出“墨池笔山”的故事,“入木三分”成语典故的由来,感悟王羲之苦练书法、终成大家的精神;还可以谈及不同的“之”的书法特点,体会王羲之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潇洒风貌,定会使学生兴趣大增,并乐此不疲地去研读这篇文质兼美、形神兼备的文章。

2.结合现实,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文言文不仅仅是墨痕堆积而成的读物,还是前人情感的抒发、智慧的结晶,是前人精神和心灵的写照。通过对文言文的阅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古人的命运遭际、生存状态、心理情感和灵魂世界:“他们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有着各自的经历、情感、性格和命运,但他们并不是跟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生活毫无关系,而应该指向自己和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任何人的性格和命运都是所有人的性格和命运,只不过特定的时代和社会使这种性格和命运凸现出来而已。”所以,项羽虽然在青锋一抹之后倒在乌江边上,但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司马迁的文字透视出自己命运的方向;我们依然能够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人的身上看到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刚强与孱弱,“从而能够追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一切症结的所在,弄明白人类只配或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命运,由此产生一种悲悯的情怀,对人性中的虚浮、懦弱、迷信和懒惰保持必要的警惕,经常反思我们的生存状态,不断与堕落作斗争,努力提升我们的灵魂,把握我们命运的走向”(王雷《谈谈小说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这就是学习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3.从文本中去了解相关的礼仪制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等

《鸿门宴》里有这样的语句:“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如果我们对此只是作简单的翻译而匆匆带过,那就不能了解作品深厚的文化意义。按照古代礼仪,室内的席次是有等级和地位差别的:以东向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其次是北向,其次是西向。这里,通过座位的安排顺序,我们可以看出项王根本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而张良更是连坐的资格都没有。由此我们也不难体会出项羽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性格,以及刘邦所受到的轻视。

再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学生不理解为什么侯嬴会自杀,这难道不是对生命不珍惜的一种表现吗?其实,要想真正理解侯嬴的这种行为,还需要理解当时普遍流行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侯嬴的自杀是对信陵君的鼓舞,也是对信陵君的忠诚,更是对前面所说的朴素观念的阐释。

四、注重诵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日常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比较喜欢朗读富有节奏感、音乐美的作品的。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包括诵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以便更好地诵读作品,从而提高阅读水平。而这一点正是我目前所欠缺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间对文章中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和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了深切的体验。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记背,可以从中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气质。

五、结语

文言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一方面,它似乎总以枯燥古板、与时代脱节的面目出现;另一方面,它确实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及许多丰富有趣的文化现象,这就使文言文走进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尴尬境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文言文教学鲜活起来,这需要平时的积累与熏陶,这绝不是一朝一夕,也绝不是易事。但是,如果迈出了第一步,我们能够自觉地引导学生积淀必要的文言知识,掌握基本规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形成浓厚的阅读趣味,那么文言文阅读也许就不再是一块“鸡肋”,文言文教学也就不是“硬中伤”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文言文学习更应如此。将文化教育渗透到文言文教学中去,以文化传承为中心,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在阅读文言文的同时感染些文化气息,进行些文化思考,才有可能使文言文教学出现“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可喜局面。

当然,这绝非嘴皮之功。文言文的内蕴博大精深,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准备的也就不仅是一桶水了。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过去到现在的杰出教育家,无一不具备渊博的学识,无一不是在思想上颇有建树。一个知识贫乏而又思想浅薄的语文教师,是不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的。

诚然,理想与现实存在的种种差距在所难免,迷茫也是难免,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管你是牡丹,还是百合,也不管你是茉莉,还是丁香,只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充分挖掘个人的教学智慧,让反思与不断的调整随行,文言文课堂终会飘散浓浓的语文馨香,终会有更多的看不完的风景!

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并学有所得,不亦乐乎!

(曾获省级一等奖优秀)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雷,《谈谈小说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2001.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