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因子作用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第1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关键词 旅游影响;生成机制;旅游影响场;旅游影响因子

一、前言

旅游影响研究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影响如何产生、发展与演进的生成机制成为旅游影响研究的重点。关于旅游影响研究的文献相当丰富,国外旅游影响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语国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近20年,我国旅游影响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1-5]。但就整体而言,对于旅游业多重影响的研究只是形成了基本的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总结、提升和深入[2]。在国外,针对旅游影响机制的研究,Butler(1980)提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6],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7]。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8]。Mathieson(1982)指出了旅游经济影响的5种制约因素[9]。Butler(1974)分析了旅游者行为对旅游影响影响的5个因素[10],并(1993)进一步指出旅游目的地社会影响与目的地5个特征有密切关系[11]。Archer(1977)和MathiesonA与WallG(1982)等研究了旅游经济影响的因素和形成过程[12,13],SmithVL(1977)和ButlerRW(1974)等讨论了旅游社会影响的因素及形成机制[14,15],TurnerL和NashJ旅游对文化的影响问题[16],WallG(1977)研究了旅游环境影响因素及机制的问题[17],Mieczkowski(1995)认为4种因素对旅游环境影响发生作用[18]。在国外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的研究方面,宗哓莲等(2004)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19]。在国内有关研究中,罗明义、保继刚等分析了旅游经济影响的问题[20-22],杨俭波分析了对旅游社会文化环境变迁产生干扰和波动的几个因素及其作用机制[23],李星明等分析了旅游者对旅游影响的3个因素[24],申葆嘉、刘赵平等分析了旅游社会影响及其形成机制的问题[25-27],陆林等分析了旅游对当地居民态度影响的问题[32,33],杨桂华等分析了旅游环境影响及机制问题[30-33],黄泰等对区域旅游影响的旅游流因子进行了形成机制分析,并构建了几个模式,但未能从系统角度分析其他因子[34]。从上述旅游影响机制的研究来看,案例分析较多,理论分析较少,旅游单项影响机制研究的较多,旅游综合影响机制研究的较少,旅游影响单因子分析的较多,从系统论综合的角度进行旅游影响多因子分析的较少。因此,论文试图在系统论和系统动力学的指导下,通过对旅游影响多因子分析和驱动机制分析,建立一个旅游影响生成机制分析的初步框架,以求能为旅游影响理论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

二、旅游影响因子分析

旅游影响因子较多,根据影响因子在旅游影响生成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三大模块:一为旅游影响动力因子模块,即旅游流系统;二为旅游影响应力因子模块,即旅游目的地系统;三为旅游影响规范因子模块,即旅游制度创新系统。

1.旅游影响动力因子模块――旅游流系统

旅游流是支撑旅游空间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点和动力,是维系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运行要素的总称,它们始终处于动态的流动之中[35]。旅游流系统是由多重要素在多重空间流动的复杂巨系统,是旅游影响产生的动力因子。

这里的旅游流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是指因旅游者的流动而引起的以旅游客流为主体的,包括旅游信息流、旅游货币流、旅游物流、旅游能流的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旅游客流即旅游者的流动。旅游信息流是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信息的产生、保持、传递、接受、加工和使用的过程[36]。这里的旅游信息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客源地的信息,如经济状况、文化形态、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旅游货币流指旅游者消费的现金流和非现金流。旅游物流主要包括旅游者的附属物,交通工具和随身物品等。旅游能流指因旅游者流动而引起的能量流动。

2.旅游影响应力因子模块――旅游目的地系统

旅游目的地,是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37],是旅游目的地空间和时间结构中形成和存在的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在内的实物形态和精神氛围的总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旅游流系统作为旅游影响的动力因子,需要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响应才能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各种影响。旅游影响应力因子模块包括经济环境因子、社会环境因子和生态环境因子。(1)经济环境因子。它不但对旅游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且对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产业集群、经济开放度、市场体系的完备性、外来投资、人力资本环境,资本环境,人文交流与信息环境,技术发展环境,社会及公共管理环境和特定的企业文化传统等方面特征。(2)社会环境因子。它为整个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环境,是旅游影响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主要包括当地居民及地方文化、当地政府及相关组织、区位及可进入性、总体形象、治安、科教环卫等状况。(3)生态环境因子。它主要包括生物环境、土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岩石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放射性环境及资源状况等。

3.旅游影响规范因子模块――旅游制度创新系统

从区域层面来看,旅游目的地系统是一个自组织和它组织相结合的系统。自组织和它组织的作用力来自旅游制度系统。目的地系统在旅游流动力和目的地本身应力以及旅游制度创新系统的共同作用下,系统进行自组织和他组织的交织作用,不断发生演化,是一个从稳定――失稳――稳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制度创新系统对旅游流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目的地的响应不断进行规范,对旅游影响不断进行调适和优化。制度是与具体行为集有关的规范体系,它是由非正式的约束、正式规则和这两者的实施特征组成的[38],旅游制度系统就是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行为规范系统,包括与旅游有关的政策、法律、政治规则、意识形态、价值观、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经济规则、契约等。多种形式的旅游制度构成了一个系统,成为旅游制度系统。为了解决旅游业中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就需要不断进行旅游制度创新,构建旅游制度创新系统。

三、旅游影响场

旅游影响场是指旅游空间内各种旅游流在一定的作用方式下流通而形成的时空分配状态,它是一个时空分布的非均衡结构。在旅游影响的形成过程中,存在5种形式的旅游影响场,它们分别为经济场、信息场、心理场、引力场和生态场。

经济场的概念早在10年前就有学者提出[39],在经济场中,经济主体是在有限理性和约束条件下通过成本效用分析和福利最大化原则来进行行为选择的,因此,经济流一般是从低效用向高效用的方向流动。由于经济场的作用,经济流导致了社会交换、乘数效应、外部效应、空间集聚、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发展、就业增加、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现象。

信息场是信息的集合[40]。信息就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41],信息流通的本质在“信息差异”,信息流通过程是不断地消除信息生产者与信息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异、隔阂、距离和信息误区的过程[42]。信息场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信息流通来减少或消除信息源与信息接受者之间所蕴涵的信息差异。旅游行为的本质就是摄取地理信息的过程[43],是一个通过信息流通来减少或消除信息差异的过程。在旅游活动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两个信息源和两个信息接受者,旅游者从旅游目的地获取各种文化信息,同时,当地居民也可从旅游者身上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因此文化信息的流通是双向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信息源所蕴涵的信息量较大,代表落后文化的信息源所蕴涵的信息量较小,因此,文化信息流动的总的方向是从信息量较大的信息源流向信息量较小的信息源。

心理场是心理与物体之间形成的场[44],是以人的心理为中心组合成的特定的场。空间事物的数量和排列以及属性、时间、群体人数和群体结构、个体经历、个体自然特征以及个体的出生时间和出生地点等都会对心理场产生重要影响。旅游目的地的任何事物都必然会影响到心理场,同时这个已经形成的心理场又反过来影响周围的事物。

引力场是物质世界在引力作用下的空间存在状态,引力作用是自然世界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地球引力对自然环境的演化产生重要作用,如人、汽车、建筑、植被等对土壤的压力,从而影响土壤结构,并进一步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同时,社会经济物质实体之间也会产生引力作用,如城市之间、乡村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社会经济要素在引力场的作用下进行流动。

生态场是生命系统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而存在的一种状态,在生态场中,通过物质和能量的物理生化作用,在生态链的作用下使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与循环来影响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链中的某个环节,或物质流动和能量循环中的某个环节发生了变化,就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对旅游目的地系统产生影响。通常,以上几种场是共同作用产生影响的,组成旅游影响场系统。

四、旅游影响生成机制分析

1.旅游流系统对旅游影响的驱动机制

旅游流是由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和旅游行为所引发的,也是满足旅游需求和践行旅游行为的空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旅游流各因子的经济行为、空间行为、文化行为和心理行为在旅游影响场的作用下,对旅游目的地产生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并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价值的增值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旅游流系统对旅游影响驱动作用的强度、范围和特征是由各因子的流向、流量、流速、属性和组分等特征决定的,其驱动作用是通过旅游流的各种行为进行的。

(1)由于旅游流的经济行为,旅游货币流通过产业链流向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地方团体和地方政府,在信息场和经济场的作用下,引起旅游供求矛盾,促使当地居民增收致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进和生态环境演变,从而引起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的一系列变化。(2)旅游流的经济行为还伴随着旅游能流,如交通工具的废弃物、生活垃圾、排泄物等,在生态场的作用下,产生旅游生态影响。(3)旅游流与当地居民进行直接和间接交流的文化行为中,旅游者所蕴涵的信息流在心理场和经济场的作用下,进行信息传播和扩散,促使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演化。旅游客源地的旅游需求信息,通过信息场传播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流在引力场、信息场和经济场的作用下,引起旅游目的地供给的变化。(4)旅游客流和旅游物流的空间行为在引力场的作用下,对环境空间产生一定的压力,引起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变化。(5)旅游流的心理行为在心理场的作用下,影响着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旅游消费、旅游体验以及与目的地的文化互动,其所蕴涵的信息在信息场、经济场和心理场的作用下,导致旅游供给内涵和形式上的变化,从而引起旅游目的地一系列变化。

2.旅游目的地系统对旅游流系统的响应机制

在旅游流践行旅游行为和在旅游目的地实施经济行为、空间行为、文化行为和心理行为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旅游投资者、旅游经营管理者、当地居民、旅游媒介、其他相关团体与个人等利益相关者在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指导下,在利益分配机制和价值增值机制激励下,在各种旅游影响场综合作用下,在旅游信息的引导下,通过为旅游者提供行为空间和旅游供给,参与到旅游供给的各个环节,产生一系列对旅游流直接和间接的响应行为,改变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因子的时空结构,从而导致旅游目的地产生旅游社会、经济和生态影响。目的地系统对旅游流的响应的程度、范围和方式,取决于旅游流的属性和特征以及旅游目的地各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特性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特征(见表1)。

3.旅游制度创新系统对旅游影响系统的规范机制

旅游制度系统就是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行为规范系统,它的规范作用不是直接对旅游动力因子和应力因子模块发生作用的。旅游制度系统及其派生措施可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消除外部性、促进社会效率,通过界定旅游利益相关者权利边界和行为空间,支配着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规范着他们行为方式的选择,为行为绩效提供激励,改变旅游影响“场”中各个因子的数量、规模、强度和方向,影响旅游流的动力方式和旅游目的地的响应方式,使系统在新内外力的作用下打破了过去的混沌状态和无序局面,进入动态有序的开放系统运行状态中,促进积极影响,抑制或消除消极影响,从而使旅游目的地系统不断得到优化,使旅游目的地系统保持稳态,或向顶级系统发展,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最大化。这要求旅游制度系统必须保持开放性来降低系统熵值,防止内部的低水平自我复制,从外部吸收能促进增长和进化的动力,获得不断持续的制度创新(见表2)。

4.旅游影响的生成机制

旅游影响是在旅游影响动力因子、应力因子和规范因子在旅游影响场的作用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旅游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结构,形成一个旅游影响系统,旅游目的地系统与旅游影响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因此可把旅游目的地看作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旅游影响”系统。旅游目的地各种旅游利益相关者在旅游流各种因子的行为驱动下,在旅游制度规范下,在旅游影响场作用下,产生各种响应行为,三者共同作用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和生态产生一系列旅游影响。一旦旅游流的驱动作用与旅游目的地响应行为的辐合效应和旅游目的地系统不协调就会产生消极影响,这就对旅游制

表1 旅游目的地旅游利益相关者对旅游流的响应

度提出了创新的需求,使旅游制度变迁能对旅游流和目的地系统产生新的规范作用,旅游制度创新系统通过界定旅游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边界和行为空间、规范旅游利益相关者行为方式、改变旅游影响场中各个因子的特征与属性、影响旅游流的动力方式和旅游目的地的响应方式,使旅游影响系统的发展符合旅游目的地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化规律,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旅游影响”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旅游目的地――旅游影响”系统也会对旅游流系统产生反馈作用,旅游者获得旅游体验和总体评价后,会影响今后的旅游决策,并产生口碑效应,从而影响旅游流系统的演化,并通过旅游流的演化进一步对旅游影响系统产生作用(见图1)。

五、结论与讨论

旅游影响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旅游影响动力因子模块即旅游流系统、旅游影响应力因子模块即旅游目的地系统以及旅游影响规范因子模块即旅游制度创新系统在旅游影响场的作用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旅游影响的不断反馈而生成的。因此,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旅游影响”系统要分析三大旅游影响因子模块的特征及旅游影响场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注重旅游影响评估,针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影响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旅游制度创新系统来规范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改变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结构,优化旅游影响,促进旅游目的地系统良性演化。论文只对旅游影响的生成提出了一个研究框架,对于各种旅游影响场的机理、在旅游影响场作用下旅游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种旅游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未能深入分析,这可能是旅游影响生成机制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需要通过模拟方法建立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而且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影响的生成机制也会有所差异,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把握旅游可持续发展机理,以推动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论文研究的旅游影响是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潘秋玲,李文生.我国近年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04(5):80-83.

[2] 刘迎华,朱NBD2E.中国旅游业综合影响研究综述[J].思想战线,2004(6):130-138.

[3] 张晓鸣,保继刚.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38-45.

[4] 周慧颖,吴建华.国内有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4(6):88-92.

[5] 王子新等.旅游影响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5(2):90-95.

[6] ButlerR.W.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elution:implicationformanagement ofresources[J].CanadianGeographer,1980,1:5~12.

[7] Smith,V.L.(1978)HostsandGuests[M].Blackwell,Oxford.

[8] Doexey,G.V.Acausationtheoryofvisitior―residentirritanta:Methodologyandresearchinferences[A].InTheImpactsof Tourismprocess6thAnnualConeferenceTravelResearchAssociation.San DiegoCalifornia[C].1976,pp.195-198.

[9] MathiesonA,WallG..Tourism:Economic,PhysicalandSocialImpacts[M].LongmanInc,1982.

[10] ButlerRW.SocialImpactsofTourismDevelopmen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74,1(1):100-119.

[11] ButlerRW,PearceDG..(1993)TourismResearchCritiquesand Challenges[M].London:Routledge.

[12] Archer.TourismMultipliers:thestateoftheBangor[A].OccasionalPapersinEconomics(No.11)[C].Bangor:UniversityofWales.Press,1980.

[13] MathiesonA,WallG.Tourism:Economic,PhysicalandSocialImpacts[M].LongmanInc,1982.

[14] SmithVL.HostandGuests:TheAnthropologyofTourism[M].Philadel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1977.

[15] ButlerRW.SocialImpactsofTourismDevelopmen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74(1):1002119.

[16] TurnerL,NashJ.TheGoldenHordes:InternationalTourismandtheLeisurePeriphery[M].London:Constable,1975.

[17] RossS,WallG.Evaluationecotourism:TheCaseofNorthSalawesi,Indonesia[J].TourismManagement,1999,20(6):6732682.

[18] Mieczkowski,Z.(1995).EnvironmentalIssueofTourismandRecreati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Inc.Lanham.

[19] 宗哓莲,朱NBD2E.国外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4(4):15-19.

[20] 罗明义.旅游业税收贡献的的分类测算方法[J].旅游学刊,2001(2):16-19.

[21] 邓冰等.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53-57.

[22] 李江帆,李冠霖等.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以广东为例[J].旅游学刊,2001(3):19-25.

[23] 杨俭波.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机制试研究[J].旅游学刊,2001(6):70-74.

[24] 李星明,赵良艺.旅游者对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1-12.

[25] 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6(3):48-54.

[26] 刘振礼.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J].旅游学刊,1992(3):52-55.

[27] 刘赵平.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结构框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29-56.

[28] 陆林.旅游居民态度调查――以皖南旅游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1996(4):377-382.

[29] 李有根,赵西萍.居民态度旅游影响的知觉[J].心理学动态,1997,5(2):21-27.

[30] 李贞等.旅游开发对丹霞山植被的影响研究[J].地理学报,1998(6):554-561.

[31] 陈飙,杨桂华.旅游者践踏对生态旅游景区土壤影响定量研究――以香格里拉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4(3):371-375.

[32] 王金亮等.碧塔海景区旅游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5):101-107

[33] 孙静,苏勤.古村落旅游开发的视觉影响与管理――以西递、宏村为例[J].人文地理学,2004(4):38-40.

[34] 黄泰,张捷.基于旅游流特征分析的旅游区域影响研究――以淮安市为例[J].旅游科学,2006(2):18-22.

[35] 杨俭波,乔纪纲.动因与机制――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理论的研究[J].热带地理,2002(1):75-79.

[36] 袁宇杰.旅游流的研究及旅游“双流”系统的构建[J].旅游科学,2005(1):6-11.

[37] 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3.

[38] 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编.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

[39] 肖国安.论经济场.财经论丛,1995(3):35-38.

[40] 张凯.信息场性能分析[J].情报杂志,2003(2):19-23.

[41] 王雨田主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36-341.

[42] 郑英隆.信息流通与流通的协同发展[J].经济学家,1994(1):107-111.

[43] 陈涛,罗宏宇.旅游行为本质的信息论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1):35-39.

第2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金融生态环境;主成分分析

一、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具有属性多样、结构复杂的特性,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关键是建立科学、客观、有效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行的金融发展指标体系采用了综合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到统计指标的可获得性、可测性以及数据加工处理的复杂度与难度,并结合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情况和发展阶段,本文构建如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实证分析

(一)分析方法选择

在社会经济的研究中,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问题,必须考虑许多经济指标,这些指标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的特征。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指标间又存在信息的重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果将这些指标直接纳入分析不仅复杂、难以取舍,而且可能因为多重共线性而无法得出正确结论。主成分分析是把各指标之间互相关联的复杂关系进行简化分析的方法之一。主成分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线性变换,将原来的多个指标组合成相互独立的少数几个能充分反映总体信息的指标,从而在不丢失重要信息的前提下避开变量间的共线性问题,便于进一步分析。金融系统的关系复杂,其结构层次较难建立,选用因子分析法能较好的克服这个困难。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主要对上述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降低多项指标之间相关造成的复杂性。

(二)实证过程

首先,使用SPSS软件对皖江城市带2009年10个城市的金融经济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根据表二可以看出所提取的三个因子特征值分别为15.219、2.721、1.382,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2.471%、12.956%、6.581%,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92.007%。第三个因子以后的因子特征值根都较小,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很小,所以在对示范区内各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数据进行分析时,提取三个因子就可以较好的反映皖江城市带的经济金融情况。

根据表三的成分矩阵可以看出三个因子分别包含不同的指标,其中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第三产业值、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固定资产投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工业增加值、每千人非农人口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行股票数量、上市公司数量、进出口总额、财政支出、实际利用外资、每10万人口拥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数、每百人卫生机构数在因子一上有较高的载荷,说明因子一主要解释了这17个变量;因子二则主要解释了每百人卫生机构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总金额这2个变量。所以因子二可解释为社会保障因素;因子三则主要解释了被检查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比率、违法行为被立案比例这2个变量。所以因子三可解释为法制因素。可以看出其中大多数变量在因子一上的载荷都很高,第一个因子对原有变量解释作用显著。因子二社会保障因素和因子三法制因素也对原有变量解释作用有一定的贡献度。

最后,根据上述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计算皖江城市带十个城市的综合得分。由表四中的成分得分系数和表二中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可得到各城市综合评分公式为:

F=72.471% fac1+12.956% fac2+6.581%fac3

根据综合评分公式及标准化值可以计算十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五)

(三)实证结果

由表三可以看出,在影响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的诸多因素中,经济金融因素以及政府行为起了主要的作用,但是社会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以及社会保障方面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由表五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合肥市、芜湖市的金融经济发展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城市,特别是合肥市。合肥作为省会城市, 其金融生态环境水平遥遥领先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的其他地市。在第二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中,合肥首次上榜,排名第10 位。而预计在2015年合肥滨湖金融城竣工后,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框架将得以实现,并将形成立足安徽、辐射周边、服务长三角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但由于金融基础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市带内其他地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并不乐观。

以上分析表明,皖江城市带中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不够完善、各地市差别较大的主要原因,这已经成为制约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瓶颈”。除此之外,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还存在着社会信用环境差;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到位;政府的职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金融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社会保障面太窄且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

三、优化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经济基础

第3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集群策动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GL039)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6日

引言

科技服务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科技服务业集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和加快科技服务业集群建设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鉴于成功科技服务业集群的示范效应,许多地区将科技服务业集群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促进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培育、扶持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业集群。但是,由于对科技服务业集群需要的生态环境缺乏全面了解,一些地方政府或者简单的通过规划产业用地的行政手段,将企业集中在一起,或者不顾本地区实情,一味追求先进的产业或技术,甚至照搬其他地区的模式,人工创造集群。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科技服务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有必要的基础和前提,人工创造集群往往是不成功的。许多国家的政府明确申明,他们的集群政策支持的目标是现有的或胚胎阶段的集群,而不是人为的创造集群。要想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培育科技服务业集群,就必须遵循区域产业集群的生长机制和发展规律,营造其相应的产业生态位和环境空间,充分调动和发挥其自组织机制的作用,否则将事与愿违。本文借鉴生态学理论,把科技服务业集群作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分析了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服务业集群策动的主要途径,为政府培育集群提供决策依据。

一、科技服务业集群与生态学

(一)科技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内涵。科技服务业既不同于提供可编码化产品的制造业,也不同于技术含量不高的普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具有高度的交互性、高度的创新性、从业人员高度专业化、高度依赖新技术的产业特征。结合科技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可以从服务手段和服务对象两个维度对科技服务业进行界定:科技服务业是指运用新兴技术与专业知识,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提供智力服务,具有较明显的客户互动特征的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的服务手段是新兴技术和专业知识,服务对象是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产业特征是具有较明显的客户互动性。科技服务业集群就是指科技服务企业及其关联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体。

(二)将生态学引入科技服务业集群研究的可行性。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到经济管理领域,用以研究经济系统中各种形态主体的特征及其运行规律,是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从生态学角度看,产业集群的本质是同一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共生,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共同形成的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共生。产业集群的组织机制类似于生物的群聚机制,因而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到经济、管理领域进行研究是可行的,并且已经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

二、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分析

(一)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定义。与生物种群类似,科技服务业集群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从环境中获得各种必需的资源,并受到生态因子的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生态因子影响着科技服务业集群的生存与发展,是支配科技服务业集群行为的主要力量,是科技服务业集群生存和演化的关键环境要素。根据生态学理论,科技服务业集群与环境的关系中同样存在着“限制因子定律”。限制因子是在结合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的基础上的综合概念,其基本思想是指当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扩散或分部时,这些因子就称为限制因子。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是科技服务业集群自身发展的瓶颈,缓解限制因子的约束可以增强科技服务业集群的设立率。政府在集群策动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供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所需要资源,特别是要分析、识别、满足限制因子,提高科技服务业集群的设立率。

(二)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的识别。根据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影响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四个方面:(1)生产要素条件;(2)需求条件;(3)相关的与支持性的产业;(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此外,波特还强调偶然性机遇和政府行为因素对上述四个要素产生的重要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功能是促进新技术的开发、促进知识流动、改变了创新的方式以及增强创新的组合,不同于提供可编码化产品的制造业集群,表现出与制造业集群不同的对资源的需求。因此,要从科技服务业产业特征和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功能角度,注重与制造业的区别,才能有效识别制约科技服务业集群生存与发展的限制因子。

1、市场需求。传统制造业集群可以理解为企业的集聚是为了中间产品的空间集中,企业通过专业的、规模化的生产,共享外部经济性,其产业价值链表现为物流的供应链。而科技服务业集群的服务产品的不可分性,即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与交易同时进行这一特点,使得科技服务业必须在客户需求较大的区域聚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科技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建立在成本优势技术上的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及企业外包活动的发展,对相关的支持性产业的要求更高。相关的支持性产业提供了对咨询、设计、研发、软件业、培训等方面的市场需求,是引发科技服务业集群成功设立的催化剂,促进了集聚核的形成,催生了科技服务业集群。

2、创新环境。科技服务业是创新的推动者、创新的载体和创新的来源,其高度创新性决定了科技服务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相比对区域内创新环境的要求更高。创新环境是指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结点)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体学习过程而建立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创新环境是自主创新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必要条件和土壤,稳定健康的运行环境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实施和发展。对科技服务业集群而言,创新环境不仅要求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方便的交通条件,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学习环境。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区域内居民的风俗习惯,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主流的价值观念、社会风气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内容。它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有追求创新的热情,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具体包括:行为主体的创新精神、彼此信任的协作关系、开放的思想交流氛围。区域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区域内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市场机制等和创新活动有关的制度。区域的协作创新是很多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协作而创造(生产)技术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其中学习构成了获得创新所需知识的有效途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区域创新环境网络中,行为主体学习交流得越频繁,创新能力就越强。

3、高素质人力资本。在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从不同角度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创新。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健康发展的人力资本主要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型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科技服务业出现初期,由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抓住市场机遇,整合各类资源,进行“种子企业”的初创,然后通过企业之间的示范效应、技术扩散和资本积累,衍生出更多的相似企业和支撑企业,形成在区域中相对集聚的产业形态,构建出科技服务业集群的架构。专业性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科技服务业产业特征的基础上,科技服务业是高技术、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的产业,其服务过程就是以智力为资本,为客户诊断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参与问题解决。这就要求在服务过程中,需要具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应用、传播专业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进行规划、整合、控制、评估等工作。如果说企业家人力资本导致了科技服务业企业的出现,那么专业型人力资本影响着企业服务的效果和效率,是科技服务业集群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支撑力量。

三、科技服务业集群策动路径研究

国内外许多成功的科技服务业集群的设立是由政府发起的,如印度的班内加尔软件园、中国的中关村软件园等,政府在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策动作用。政府在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过程中的策动作用体现在分析、识别科技服务业集群生态位限制因子,并采取措施,使限制因子达到集群所需要的阈值,促使科技服务业集群在区域内生存、发展。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策动路径如图1所示。(图1)

(一)分析市场需求。科技服务业集群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提供智力服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区域内的相关产业,相关产业对知识的需求构成了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市场生态位,新的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的前提条件是对富余市场生态位的进入或对已饱和市场生态位的入侵。在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初期,要识别市场生态位,首先需要分析科技服务业集群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情况;其次还要分析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机遇,新技术的选择和新设计的应用、政策的调整、消费偏好的改变会引致新市场生态位的形成,政府要注重这三种特殊类型的环境变革,加强谋划和引导,为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营养。

(二)打造集聚核。早期的科技服务业机构大都是由政府发起成立的,有的甚至就是政府职能部门演变而来,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等,政府主导是产业集群初期的最大特征。政府在保证有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着重促进集聚核的形成,引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服务业机构,保证集聚核的吸引力。

(三)培育创新环境。培育创新环境,首先是区域创新行为主体互动网络关系的构建,建立科技服务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沿着价值链的不同部分的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纵向联系以及制造业之间的网络联系;其次是要从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重点营造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创新环境,建立鼓励支持创新的政策、法规,提倡创新的社会文化和互利互信、风险共享的商业文化,规范完善的人才市场,开放的教育科研系统以及完善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等。

(四)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本。政府要从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型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本。在培育企业家人力资本方面,要在全社会建立容忍失败和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规则,鼓励企业家脱颖而出;为吸引大型研发机构、检测中心落户本地,政府要对科技服务业机构的设立提供支持及配套措施,在税收、用地、住房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建立稳定、连续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为企业家提供理性的预期,保护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在培育专业型人力资本方面,政府应该强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良好的交流场所,促进专业型人力资源的发展,留住科技服务业中的优秀人才。

四、结语

科技服务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建立在满足限制因子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生态学理论,分析出市场需求、创新环境、人力资本是制约科技服务业集群设计的限制因子,并从政府层面给出科技服务业集群策动的建议,对政府提高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成功率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俞培果.集群策动、集群政策与政府行为——经验及启示[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7.

[2]伍进,蔡绍洪.区域企业群落形成过程中的自组织机理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3]梅强,李文元.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李舸.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

[5]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魏江,朱海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功能论:集群创新过程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6.3.

[7]赵晶媛.区域知识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北京研发中心的成长[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第4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评价体系 因子分析 长三角

一、引言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地区金融稳定运行和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外部变量,极大地影响区域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生态环境是多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是经济基础、社会信用、法治、政府行为等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可实现金融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其重要性日益得到理论界和金融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日益深化。而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取方面。蔡则祥、刘骅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宏观角度测算对长三角25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系统环境运行效率进行了测算,系统分析了金融生态系统环境运行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和纯规模效率。谢太峰、王子博从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和基础设施三大方面对京沪两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向琳等通过构建金融生态环境的衡量指标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剖析了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得出地区经济状况、人民生活水平与当地居民的培训与教育程度是影响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变量。邓淇中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96―2008年中国29个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竞争力进行了评测和比较。周炯、魏佩佳也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市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各异,研究的地域范围分别集中在省域、区域和全国范围,因此得到的结论也不一。本研究认为,不同研究视域范围的金融生态环境,其评价指标应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从而更能综合反映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

二、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从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出发,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指标具有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获得性。在综合考虑了指标的上述性质及获取难易程度等因素后,结合周炯、魏佩佳、陈雁云、刘晔的研究,本文分别选取了反映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金融效率水平、政府干预与政府治理、社会信用与人口素质四个方面18个指标的横截面数据,以长三角2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评价方法选取和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之一的因子分析法,它的核心是用最少的互相独立的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并可以消除指标的线性相关问题。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极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正向指表X'i=(Xi-X最小值)/(X最大值-X最小值);逆向指标X'=(X最大值-Xi)/(X最大值-X最小值),标准化的数据消除了不同量纲的影响。

三、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1、数据来源

长三角区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25个城市和地区,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中国区域统计年鉴2013》、《上海统计年鉴2013》、《江苏统计年鉴2013》和《浙江统计年鉴2013》。

2、实证分析过程

本文采用了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KMO检验得分0.817,Bartlett’s Test检验伴随概率ρ为0.000,因此原变量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得出各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与各指标变量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等,按照设定的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结果表明前3个因子变量的特征根均大于1,提取3个公共因子替代原来18个指标,方差经极大值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7.920%、20.521%、和9.928%,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8.369%,说明前3个因子变量综合包含了18个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足够信息(表2),所以选取3个公共因子对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系统评价。

3、结果分析

(1)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因子载荷矩阵旋转成份矩阵表显示,因子1基本涵盖了第三产业占比、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物进出口总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金融业从业人员数、财政对科学技术支出、财政对教育支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12个指标,可以概括为发展与信用因子。因子2涵盖了地区人均GDP、城乡居民平均收入、预算内财政支出/GDP、财政缺口(预算内支出/预算内收入)4各指标,可概括为收入和政府治理因子。因子3只有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存款总额一个指标,可概括为金融效率因子。他们分别指代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效率、政府治理和社会信用这四大类指标,这些因素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2)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以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对三个因子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即可得到各地区的综合得分F。各地区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F=因子1?鄢0.5792+因子2?鄢0.2052+因子3?鄢0.09928,计算结果见表3。金融生态环境因子综合得分前三名分别是上海、杭州和南京三市,这与三市分别是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的综合实力密切相关。排在后三位的是连云港、衢州和宿迁,这三个地区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反映在金融生态环境上也是比较靠后,一定程度上表明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变量。

(3)金融生态环境区域差异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金融生态环境综合得分进行聚类,聚类结果显示长三角25市可以分为3类(表3),第一类地区为上海市;第二类为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和温州6市;余下18市为第三类。与原始数据相比较,经济基础因子中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指标,金融运行效率因子,政府干预因子的财政对教育支出指标,社会信用和人口素质因子是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差异的重要影响变量。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2012年的25个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影响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构成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效率、政府干预与治理、社会信用与人口素质的各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各异。第二,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距。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最佳,连云港、衢州和宿迁金融生态环境竞争力较差。第三,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指标,金融运行效率、财政对教育支出、社会信用和人口素质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夯实经济基础,发展壮大地方工业实力和总量经济,提升整个地区的消费带动能力。深化金融及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区域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让金融成为实体经济的有效助推器,努力提高银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效率和运行效率。扩大金融资源总量和盘活金融资源存量,通过对金融产业进行制度建设和市场化推动,促进金融中介组织健康发展。从金融领域自身发展和结构优化进行生态化建设。发挥政府对于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作用,增加地方财政对科技和教育的支出,促进金融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信用水平。通过教育提升人口素质,以社会保障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升金融人力资源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周小川:金融生态中金融发展面临的考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谢太峰、王子博:京沪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及相关建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

[3] 向琳等:中国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10(7).

[4] 邓淇中等: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构建及竞争力评价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第5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因子分析

一、引言

喀斯特地区典型的特性就是“溶岩地貌”,具有溶蚀特性的水冲击岩石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特殊的地貌。本文研究的喀斯特地区主要指贵州生态脆弱地区,该地区地貌特征复杂,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滞后。由于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山地特征,发展规模小、数量多、机制灵活、形式多样的小微企业也就成为了必然选择。小微企业具有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符合山地环境等特点,是喀斯特地区“量身订做”的必然的可行的经济发展载体。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喀斯特地区因其特殊的地貌特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影响更为明显,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研究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的生态竞争力不仅对企业本身有利,而且对整个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国内经济趋势趋缓背景下,小微企业面临政府法规日趋严格,消费者生态需求偏好强烈变化的现状,生态竞争力显然已成为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微企业自身的运营管理方式和外部环境变化对生态竞争力都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将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根据因子分析法构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为我国小微企业提高生态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实证的支持。

二、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研究综述

(一)小微企业概念研究

国内外关于小微企业的概念,由于各自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角度不相同,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定义。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2011年7月四部委联合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这一次把中小企业为划分成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同时规定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具体的划分标准。由此可见,小微企业通常具有营业收入低,从业劳动人员少,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多存在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成熟行业、适应性强、形式多样等特征。在国家鼓励创业的背景下,国家放宽了市场准入门槛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小微企业的数量得以迅速增长,小微企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人口就业,技术改革创新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小微企业在各类型企业中的比重也逐年增长,2015年两会公布的数据中,小微企业对全国GDP的贡献超过了65%,税收贡献占到了50%以上,出口超过了68%,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同时,小微企业也有短板和劣势,由于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也是企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小微企业可以概括为具有规模小、资金量少、抗风险能力弱、行业分散、形式多样、从业人数不多等特点的企业。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由于得到国家支持,发展迅猛,数量众多,是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喀斯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二)生态竞争力内涵研究

生态竞争力的内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波特提出了与以前生态环境管制对竞争力有消极影响的相反的假说,即“波特假说”,生态环境管制不仅会促进被管制小微企业创新,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而且会提高小微企业竞争力。金天皓从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认为,生态竞争力是小微企业在充满竞争的供应链环境中,以合理配置环境资源的方式,生产出比市场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在创造价值、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获得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和竞争力内涵,可归纳得出以下观点:生态竞争力是指小微企业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小微企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的资源优化配置,将生态化理论运用在小微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以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方式,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断地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三)生态竞争力评价研究

小微企业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模式带动生态竞争力的提升,评价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生态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支持。关于生态竞争力评价问题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王军、耿建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确定主成分和指标体系,对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评价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提供了定量化方法和新的视角。袁瑜、王建明以浙江省上市公司为例,利用DEA法建立评价模型,反映了生态竞争力的内涵,分析并得出了提升生态竞争力的对策方法。

三、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的建立

本文从小微企业生产营销的角度结合管理理论分析建立了生态竞争力的结构框架。其中,小微企业生产制造能力是小微企业运营的根本,企业强调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益并重;成本控制能力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基础,主要从运作成本方面分析财务绩效对生态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市场营销能力是小微企业生存的关键,利用营销数据测算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是反映生态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环境改造能力是小微企业运行的重心,注重从生态效率角度来审视自然资源利用率以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程度;创新发展能力是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创新管理、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反映小微企业变革的决心和执行力,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保障,从而保证生态竞争力的提升。在学者以前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喀斯特地区特点,考虑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因素,设计出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其中小微企业生产制造能力,小微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小微企业环境改造能力、小微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是五个一级指标,宏观的评价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各指标的联系和重要程度。根据上述一级指标的建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调查法设计出15个二级指标,共分为五组,通过对指标赋予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如表1所示。

四、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评价

(一)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本文设计了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了15个相关性问题,问卷中指标的测量采用Likert5级量表,分为不重要、比较重要、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五个等级对应1、2、3、4、5分,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对问卷中指标的重要性打分,问卷选择了喀斯特地区68家小微企业作为调查对象,采取现场发放和网络调查的方式,并详细向参与调查者说明问卷中指标的含义,以保证问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18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68份,问卷有效率为91.8%。本次调查的小微企业中,制造业20家、占总数的29.41%,采矿业12家、占总数的17.65%,建筑业11家、占总数的16.18%,计算机信息软件12家、占总数的17.64%,其他行业13家,占总数的19.12%。

(二)因子分析

本文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使用KMO测度检验是否适合因子分析,KMO适当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检验结果越接近1说明越适合做因子分析。本次检验结果为0.890,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而后使用SPSS20.0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采取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转进行处理。得出的结果中,前2个因子变量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54.371%,说明前2个变量蕴含着原始15个指标说能表达的足够信息,同时通过观察碎石图,可以提取两个新因子作为原来15个变量的主因子,相关数据列于表3。这两个主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0.176%,24.194%,提取的因子能表达初始变量54.371%的信息,基本满足因子分析法用变量子集来解释整个集合的要求,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见表3。本文根据成份得分系数矩阵中指标的因子载荷情况,分别命名2个主因子为低能耗成本运营、产品市场渗透。另外把主因子没有包括的信息设为Xn,它的贡献率为45.629%,可以列出评价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表达式为:X综=0.30176X1+0.24194X2+0.45629Xn。

(三)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因子分析结果

根据因子分析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构成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最主要的部分是“低能耗成本运营”,因子贡献率为30.176%也是各因子中最高的。小微企业大多是发展中的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缺少资金的支持,因此必须要考虑成本的消耗情况。“低能耗成本运营”不仅能让管理者清楚地看到小微企业运营的情况从而及时地调整决策,同时也是小微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小微企业自身情况不尽相同,但是都十分注重成本的能耗和控制,因而,“低能耗成本运营”相较于其他因子更受小微企业的关注。这一实际情况与本文的分析结果较符合。“产品市场渗透”因子贡献率位排在第2位为24.194%,说明该因子与客户需要的满意程度、市场占有率密切相关,客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了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该因子直观反应了产品的销售情况对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影响,本文认为小微企业应加强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从而增强产品品牌的认知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最终提升小微企业的生态竞争力。例如,对小微企业主打产品投入更多的广告和渠道促销费用,从而为小微企业快速打开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以上分析表明,在所调查的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中,大多数小微企业已经有意识地对提升生态竞争力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对产品技术、行业交流以及管理层沟通方面还未有过多的重视和实践。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被调查对象为小微企业有较大关系,一方面,小微企业规模小,资金少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制度不完善,小微企业部门组织不复杂,导致小微企业管理方面缺乏规范,影响了整体竞争力的的提升。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把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回顾、模型建立、调查统计三个阶段完成研究,简单定义了生态竞争力的概念,并且从小微企业生产营销的角度结合管理理论分析构建了包含15个二级指标的生态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同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而后应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后得出分析结果。结论如下:在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里,“低能耗成本运营”、“产品市场渗透”在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中占据主导作用,是影响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主体变量。其中,“低能耗成本运营”因子的贡献率最大,所占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权重最大,是构成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最主要的部分;“产品市场渗透”因子直观体现了产品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对生态竞争力的重要影响,是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竟争力的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根据研究分析结论和调研统计结果,针对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力方面现存的问题,本文对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以下建议:

(一)减少材料消耗,控制预算成本

小微企业最基本的职能是生产产品,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在面对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更需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得最大效益。例如,生产工艺创新,摒弃低效的生产流程,引入高效率的生产技术,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对废弃物进行收集处理利用,根据废弃物种类的不同,分类收集,集中处理,最高效地利用废弃物;减少仓储和运输环节,通过行业上下游的通力合作,合理利用资源,互帮互助,争取实现小微企业的双赢。此外,小微企业管理层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有效地制定决策,最终获得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提升。

(二)加强产品促销宣传力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产品销售是小微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小微企业有必要加强产品的促销宣传力度,通过降价促销,增加终端销售网点,区域商等等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另外,小微企业销售出去的产品仍要跟踪,做好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争取能够获得“回头客”的再次光顾;利用口碑营销、饥饿营销、网络营销等方式,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利用最小的营销成本,尽可能地获得最大的效益;树立产品品牌形象,创新产品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品牌知名度;加强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的沟通,及时高效地解决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的生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曾春花.喀斯特地区生态型小微企业发展的三维合力模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4):129-135.

[2]王俊峰,王岩.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12,425(9):86-93.

[3]曾春花.生态型小微企业与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匹配性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4,22(5):71-74.

[4]PorterM.E.,LindeV.,Class.TowardaNewConceptionofthe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Relationship[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1995,9(4):97-118.

[5]金天皓.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及其评价实证研究--以杭州市重点小微企业为例[J].上海管理科学,2012,34(1):42-46.

[6]王军,耿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小微企业管理,2012,370(22):169-171.

第6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关键词:地形因子;GIS;坡面;DEM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2-0165-03

Absrtact:Based on the GIS and DEM data,five terrain factors,including slope,the slope direction,section curvature,surface roughness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are extracted and analyzed for the first order,two order and composite slope terrain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dient of Yuzhong County was 0°~70.7213°,the sunny slope was 45.04% of the total area,the shade slope was 53.87%,the section curvature changed in 0~4.90379,the varia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was 1~4.39377,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varied within 0~0.0912272. Through the extraction of topographic factors in the area,the trend of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 under the action of these terrain factors is analyzed,which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f Yuzhong Count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Key words:Terrain factors;GIS;Slope;DEM

地形分析是J知地形环境的重要方式,地形因子的提取对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及生态评价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研究尺度下研究的地形因子不一。坡面地形因子是从定量角度出发来表征地貌形态特征的指标,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基于GIS软件自动从数字高程模型中提取区域地形因子等参数信息准确简便[1],因此区域地形地貌均可通过GIS软件提取地形因子,以分析与表征区域内地形地貌特征。

坡度与坡向是2个最为常用和重要的地形因子[2]。坡度影响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坡度越大,水分的流失越多,土壤受侵蚀的可能性也越大,坡度较大区域土壤变得浅薄而贫瘠。坡向是决定地表接收阳光和重新分配太阳辐射量的重要地形因子之一,造成局部区域气候特征的差异[3];剖面曲率对区域土壤的净侵蚀量或净累积量造成直接影响;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等因子反映地表复杂变化程度。地形因子能表示地形表面的基本特征,但往往很难用一种地形因子来准确具体地表达地形特征[4]。为此,可将所有地形因子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分析来反映地表的起伏变化。地形因子也可制约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布从而影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因此研究其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特征与分布规律等对区域内灾害防治与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揭示不同坡面地形因子作用下该区域地形的变化,分析该区域在基本地形因子影响下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趋势,为榆中县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1 研究区概况

选取地处东经103°49′15″~104°34′40″,北纬35°34′20″

~36°26′30″的榆中县作为研究区。该区位于黄土高原西部,隶属甘肃省兰州市,海拔1480~3670m,地质构造上属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的西侧,地势南高北低,中部较凹,呈典型马鞍状。榆中县面积3301.64km2。其中,黄河流经兰州盆地后入榆中县境东流。年均气温6.7℃,降水量少,区域内差异大,主要在300~600mm,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该区域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现象较严重。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采用空间分辨率30m×30m的DEM为基础数据,于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获取。将得到的DEM数据在ArcGIS10.2中进行拼接,用1∶400万榆中县矢量边界去裁剪拼接后的DEM数据,获得榆中县的DEM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坡度 坡度是指坡面的倾斜与陡峭程度。利用榆中县DEM数据,在Arcgis10.2中打开Arc Toolbox,运用3D Analyst工具模块下的栅格表面中的坡度工具实现对该区域坡度这一参数的提取。

2.2.2 坡向 坡向是指斜坡的朝向,是另一个重要的地形因素[5]。分别是以北为0°,顺时针递增,东为90°,南为180°,西是270°的定量描述,以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和阴坡、阳坡的定性方法对其描述。坡向的提取同样是通过ArcGIS10.2中3DAnalyst工具下栅格表面中的坡向工具得出,输入的数据为坡度DEM数据。对求取的坡向进行分类并算出各个坡向占榆中县总面积的比例。

2.2.3 剖面曲率 剖面曲率是影响垂直方向坡形变化的主要因子,它对区域土壤的净侵蚀量或净累积量产生直接影响[6]。对剖面曲率的提取实际上是对DEM进行坡度的二次求取,即对坡度层再求坡度。在Arcgis中激活坡度数据,在ArcToolbox中利用[Derive Slope]命令工具生成剖面曲率。

2.2.4 地表粗糙度 地表粗糙度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地表单元的曲面面e与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比[7]。它反映了地表形态的起伏变化和侵蚀程度。在Arc Toolbox下选择空间分析工具,然后选择地图代数中的栅格计算器工具。在栅格地图计数器中输入公式R=1/Cos([Slope of DEM]*π/180),选择输出位置,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地表粗糙度的层面。

2.2.5 高程变异系数 高程变异系数是反映地表一定距离范围内,高程相对变化的指标[8],是高程标准差与平均值比值的结果。计算公式为cv=s/`x(其中,cv:高程变异系数,s:高程标准差,`x:平均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一阶坡面因子分析

3.1.1 坡度 坡度可反映区域地面的起伏程度,榆中县坡度变幅为0°~70.7213°,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中对地面坡度分级标准,将坡度分为6个等级(0°~5°、5°~8°、8°~15°、15°~25°、25°~35°、>35°)[9]。对榆中县每个级别的坡度进行统计,求每个级别的坡度占总范围百分比,可得8°~15°占比最大,>35°占比最小。表明该区域内随着坡度的不断增大,所占范围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态势,平坡、缓坡、斜坡、陡坡均有分布,以缓坡为主(图1)。

3.1.2 坡向 坡向反映斜坡所面对的方向,即坡面的朝向,根据坡面法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向的不同,将坡向分为平地、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9个方向[10]。统计出每个级别的坡向面积所占榆中县总面积的比例。其中阳坡占总面积的45.04%,阴坡占榆中县总面积的53.87%。阳坡接受太阳辐射能多,温度条件较好,但水分状况比阴坡差,因此植被覆盖度低于阴坡。阴坡土壤水分蒸发较慢,水土保持功能较好,易形成森林,如研究区内兴隆山阴坡、半阴坡生长着茂密的山地暗针叶林。

3.2 二阶坡面因子分析 剖面曲率能较为准确刻画局部地形曲面特征,在坡度坡向因子作用下,剖面曲率将影响区域水流速度,进而将影响到土壤侵蚀和沉积。剖面曲率越大,地形起伏程度越大,地形变化越大,水土流失越容易发生。在剖面曲率输出中,该区域无值为负,所求得该像元的表面开口朝上凹入。41.25%的区域在曲率值在0~0.46,地形起伏变化较小,水土流失较轻;11.99%的区域介于1.50~4.90,表明该片区域地形起伏变化较复杂(表1)。

3.3 复合坡面因子分析

3.3.1 地表粗糙度 地表粗糙度可反映出地表的起伏变化和侵蚀程度,榆中县地表粗糙度的变幅为1~4.39377。县域北、东边以及西南部分区域,地表粗糙度值较大。在GIS中通过自然间隔点分级法,得出榆中县地表粗糙度处于1~1.023之间占49.10%,1.023~1.079之间占33.14%,1.079~1.146之间占11.95%,1.146~1.32之间占5.49%,>1.32占0.33%。统计结果表明,榆中县地表粗糙度随着值的上升,所占范围不断减小(图2)。

3.3.2 高程变异系数 地形高程变异系数可表示地面高程变化和地面起伏频率的大小,是宏观尺度上的地形指标之一[11]。榆中县地形高程变异系数的变幅为0~0.0912272,整体而言,该区域地形高程变异系数值分布较为均匀。在ArcGIS中通过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该区高程变异系数分为6级,0~0.0096之间占11.62%,0.0096~0.0175之间占33.42%,0.0175~0.025之间占30.13%,0.025~0.034之间占16.53%,0.034~0.048之间占6.69%,0.048~0.0912272之间占1.62%。因此该区域随着地形高程变异系数值的不断增大,范围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0.0096~0.0175之间所占比例最大,而最小范围出现最后一级即介于0.048~0.0912272(图2)。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文基于GIS软件与DEM数据对研究区坡面地形因子进行提取与分析,通过对其提取方法与过程及反映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与阐述,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分析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地表粗糙度、高程变异系数的地形因子,直观凸显了榆中县各坡面地形因子的分布情况;从坡向的变化可以看出本研究区的植被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度随着地表粗糙度及高程变异系数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2)对坡面地形因子按比例分析来定量化描述本区域可能因坡面地形因子导致侵蚀问题的严重性,加之该区涵盖黄土高原石质山地、丘陵沟壑及川原河谷盆地多种地貌形态,总结得出本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现象严重。(3)依据差分计算阶数分类体系进行基本地形因子分析,结构较为清晰,为开展多地形因子间量化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4.2 讨论 地形特征的形成是长期地貌作用的结果[12],本文仅选取5个特征因子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片面性,如能更多地结合其他地形因子,将能更进一步反映研究区地形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地形因子的提取与算法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今后应集中对多软件的综合提取对比分析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楠,王钦敏,汤国安.黄土高原坡向信息量变化与DEM分辨率的关系[J].高技术通讯,2008(05):525-530.

[2]刘学军.地形复杂度对坡度坡向的影响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C].2003.

[3]毕晓玲,李小娟,胡卓玮,等.DEM网格尺寸对地形因子精度的影响分析[J].测绘科学,2012(6):150-152.

[4]王春,王靖,刘民士,等.DEM地形表达的尺度效应及其主控因子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3(02):36-39.

[5]沈晶玉,史明昌.DEM网格尺寸对地形因子影响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小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6(05):66-69.

[6]刘新华.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分析与提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7]宋效东,刘学军,汤国安,等.DEM与地形分析的并行计算[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04):1-7.

[8]张晖,王晓峰,余正军.基于ArcGIS的坡面复杂度因子提取与分析――以黄土高原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科版),2009,43(2):323-326.

[9]张宗伟,张冉.基于DEM的水土流失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08):175-177,180.

[10]贺春明,黎武,徐珍.基于DEM的勉县水土流失分析[J].四川林勘设计,2016(02):21-25.

[11]贾腾斌,吴发启,赵龙山,等.坡耕地上耕作形成的微地形复杂度特征与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3,27(4):152-156.

第7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1、植物能够指示许多种环境条件。它对气候条件的指示作用经常被人利用,各热量带均有独特的植物分布,同一热量带内不同小地形导致发生的小气候变化不易被常规气象观测所察觉,却能从植物种类变化情况识别出来。干旱地区找地下水(浅层)时也经常借助植物种类分布情况加以推测。植物还用来追索某些矿床,为找矿服务。

2、根据某些植物(或植物群落)的出现或状态变化,识别当地自然环境或某生态因子特点。由于各种植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幅度不同,分布范围产生差异,凡是对生态条件要求较苛、忍耐幅度狭窄的种类出现于某地时,即可较准确地指示出存在哪种生态条件。植物群落包括多种植物,可以从整体特征反映环境特点,但应区别群落内部与外界环境。能够起到指示环境的植物,称为指示植物。能够指示环境特点的植物状态变化(如叶片颜色、植株高矮等),称为指示特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网络多媒体;课堂生态

引言

从20世纪初,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借用、移植、发展,广泛运用于社会学领域。早在1932年,美国教育学家Waller, W. 在《教学社会学》一书中就提出了“生态课堂”这个概念。1976,美国学者劳伦斯· A ·克雷明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教育生态学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道德的、生理和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生态平衡。教育生态学开拓了教育科学的新领域,从宏观上启迪了外语教学的新思路。

国内对教育生态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 发展很快, 并出版了一系列论著。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还刚刚起步, 研究比较集中在生态教育研究的宏观层面,即把教育生态简单理解为教学环境的营造; 涉猎生态教育的微观层面、探讨课堂生态问题的学者不多。更重要的是,对于生态教学理论作为教学策略的研究远远不够深入或者完全忽略。本文将依据生态教学理论,结合网络多媒体教学的特征,探讨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对于构建课堂生态环境,促进课堂生态平衡的作用和意义,以期对构建和实施生态化网络外语教学有所启示。

1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

课堂生态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课堂生态研究主要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关注、研究课堂问题。多伊尔(Doyle,W.)和庞德( Ponder, G.)把课堂生态界定为“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网络”。 根据这一观点,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就是由英语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种生态因子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所构成的“网络” 即微观生态系统, 所以对课堂生态某个或若干因子的研究总是关注这三个因子中的某一个或若干个, 同时某一因子又会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因子互相关联。

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是一种动态和谐的自然与人工互补的生态系统,以一种整体、和谐、协同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呈现。其中教师与学生是系统中最主要的能动因素和主导因素,双方的良性互动决定了系统的发展水平,是系统中的生物因素;系统的非生物因素即课堂环境是课堂活动得以实现的基础,包括物理环境、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教学氛围等,这些非生物因素不仅仅为外语教学提供基础,还是促进教与学的重要外因。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由计算机、网络和其他信息技术所构成的教学媒体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元素,在大学英语课堂环境因子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了生态因子中举足轻重的构成要素。

生态后现代主义(ecological postmodernism )主张生态世界观, 即世界是由关系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 现实中的一切单位都是内在地联系着的, 所有单位或个体都是由关系构成的。在这个整体中, 作为关系者的事物和事物间的关系都是真实地存在着的, 任何一物的变化必然引起这些复杂关系网络的变化。这种相互包含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而不是实体与实体之间机械的外在相互联系。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三个因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适应,他们在合作与共生中使大学英语课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生态整体,共同完成“生命发展”(育人)的功能。[如果其中一个因子被破坏,将会导致整个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失衡,呈现不和谐的局面。反之,利用某一生态因素的能动作用,也可以解决外语教学中的失衡问题, 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 促使整个课堂生态系统达到平衡, 有效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2 网络多媒体教学下的课堂生态

一般认为,网络多媒体教学是指以学科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主,同时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丰富的网络资源、多样化的知识呈现方式、方便的人际交互环境和工具,针对不同个体的学习特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自由的课堂或课后学习活动,并引入互动讨论、分组协作机制,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

2.1网络多媒体教学使得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生态成为可能

在大学英语课堂生态中,学生处于重要的生态位,他们是课堂学习行为的实践者,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生成者。所以大学英语课堂的根本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网络多媒体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封闭、单向、单一等弊端,为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持,成为实现课堂生态化的一个能动因素。

2.1.1开放多样的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有机整合促使外语教学由传统的封闭式和单向性的知识与技能传播转向开放式和多向性,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使学生有广阔的选择空间,打破了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将学生置于开放的生态系统中,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实现学习主体与环境的有机整合,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花盆效应,达到生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会有力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很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生态中的主体地位奠定基础,提供条件。

2.1.2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即信息搜集与加工型、人际交流型和问题解决型。学习者在此环境中进行学习享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语言学习材料,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助手、学员和学伴,体现出应有的主导作用: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指导、帮助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作为交际活动一方,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主体培养学习责任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生态因子的可持续发展。

2.1.3和谐互动的师生、生生关系

“教育生态学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互动”。 网络多媒体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超越时空的立体互动平台,在这个交流平台上,师生关系由霸权、控制转变为多元、共生,教师以学生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身份,学生以求知过程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身份平等交往;同时,生生之间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也在实施双人、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等有意义的思想感情交流活动。师生、生生之间的这些直接、频繁的交往和紧密合作决定了英语课堂的和谐性;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减轻焦虑,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与其他生态因子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社会、自身及自然的和平共处。 转贴于 2.1.4灵活多元的评价体系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个体差异在教学中不可忽视。因而,传统评价用统一和标准化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必定是有局限性的。网络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具有快速、及时的特点,网络环境使得进行多元化主体参与的教学评价不但可能而且可行。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坚持他评和自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提倡成长袋评价和面对面评价;不仅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2.2网络多媒体教学可实现教师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将网络环境引入教学,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全新的经历和课题,它要求教师不仅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如计算机及其网络或一些教学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等,还要求教师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一些趋于成熟的教学模式,以寻求适当、良好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新的角色定位。所以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在大学英语课堂生态中的教师个体和学生个体一样获得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生命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从深层意义上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符合生态发展的根本目标。

2.3网络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构建师生共塑

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师生之间处于空前直接与频繁的交往互动状态,课堂教学活动也相应地成为师生双方互惠共生的价值活动,他们共同策划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寻找信息、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两个生态主体之间既注重生命个体活动的自由和独立,又注重互相之间自然而流畅的交流,进行知识、情感、观念、经验等各种信息的相互交换,以动态生成的方式达成目标,实现价值,形成师生共塑的良性循环。师生关系由此变成了平等交流、互相促进、相互质疑的伙伴关系,在知识与智慧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中取长补短,达到共同发展。这也正是课堂生态研究的终极目标:基于和谐的关系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3 结语

从以上研究中我们看到,在科技、信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多媒体技术介入自然课堂环境,使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生态成为可能、实现教师生命个体的持续发展,给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系统中其他两个生态因子分别带来了积极影响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塑造、共同发展,使语言教学中的各种要素都整合、能动起来,促进更好的学习过程。与此同时,根据生态学的整体观和协变原理,我们也不能孤立地强调英语教学的某一方面,而要全面地分析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忽视或过分强调其中一种关系,都会导致英语教学生态的不完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探讨如何采取具体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网络多媒体技术对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平衡发挥应有的功能,实现生态个体的持续成长,让大学英语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将是一个任重道远而又大有可为的课题。

参考文献

[1]Leather, J. & J. van Dam. Ecolog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M].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2]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1).

第9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生态建设成为当今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迫切需要。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组成有三大系统(即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大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统一整体。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每个子系统良性发展,而且要求各系统间协调发展,互惠共生,以生态方式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本文围绕生态环境遭受干扰比较深重的工矿型城市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如何构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评价体系,从而为马鞍山市的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参照。

一、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原则

科学地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城市生态建设加以评价,是获取城市生态建设信息和找出城市生态建设存在差距的有效方法,同时亦是对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作出有说服力的短期预测的有力手段。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建立了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以马鞍山市为实证,探究工矿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以期为马鞍山市生态城市建设作理论铺垫和实践探索。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所选指标应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指标必须客观地反映工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态势。它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研究所使用指标数据的统计方法要规范,在城市统计年鉴中作为重要参数使用或公示,或在相关部门中有统计需要并有一定年限的存档资料。

2.针对性原则。城市有性质不同和大小之分,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衡量和预测城市生态发展的健康状况,必须符合被评价城市自身特点的需要,工矿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治理任务艰巨。针对工矿城市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特殊性,突出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和环境状况等指标,使由指标体系所进行的评价具有针对性。能体现工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引导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针对性原则是本文构建工矿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主要遵循原则。

3.综合性原则。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内容宽泛,所建立的相应评价指标也要有足够的涵盖面,因此,所设计的指标要体现范围较广的综合信息,能系统地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4.可操作性原则。可持续能力计算与评价是围绕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展开的,所选指标应该考虑指标的量化、数据采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并对决策者产生实实在在的支持和指导作用。[1]

5.动态发展原则。生态城市建设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指标的设计应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才能使利用该指标体系分析与评价的结果,真正符合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才能引导城市走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计算

1.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城市生态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建立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生产是马鞍山市的产业主体,将城市生态建设的时效性分为五大系统,即资源支持系统B1、经济支持系统B2、社会支持系统B3、环境支持系统B4、体制和管理系统B5。资源支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包括水资源D11、土地资源D10、森林资源D12等自然资源;充分考虑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取向,将人口纳入资源支持系统考虑,因为人口资源条件对城市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明显化,所以选取了大量体现人力资源素质的指标,如万人在校中学生数D4、人才资源占在岗职工总数的比例D5、万人在校大学生数D6。经济支持系统的指标构建,注重选取体现经济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以及代表经济发展能力的经济运行效率、经济推动力和经济竞争能力的指标。社会支持系统注重选取体现社会公平和生活质量的指标,如农村人均收入与城市人均收入差异D27。环境支持系统选取表示环境质量的指标,能体现马鞍山市工业生产造成的结构性污染的指标,如酸雨的发生频率D39[2]。最后考虑到马鞍山市政府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所作的政策和体制引导,设立了体制和管理支持系统,体现城市生态建设的有目的性和有意识性。

分别对五大支持系统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算出系统值,再等权综合五大系统的值算出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度。本研究有针对性地分别考察五大系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设计了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由目标层(A)、系统层(B)、指标层(C)和变量层(D)4个层次,涉及资源(B1)、经济(B2)、社会(B3)、环境(B4)、体制和管理(B5)5个子系统,总共52个单项指标构成(见表1)。

2.指标体系的计算。在上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对UESDI进行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原则和数据的可得性原则,主要借助城市统计年鉴、城市环境质量报告和走访城市相关部门,收集了马鞍山市1999~2003年城市建设的指标数据。由于UESDI指标涉及的范围广,各变量有不同的属性和单位,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各指标间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难以比较。所以必须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本研究运用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无量纲的数据。

(2)因子分析浓缩数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城市"环境-经济-社会"巨系统的方方面面,评价的指标体系庞杂,因此选择多元统计分析技术中的因子分析方法浓缩数据。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数据的基本结构,用几个不相关的假想因子来描述数据信息。因子分析就是研究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的观测变量浓缩为少数几个因子。

(3)计算子系统值,等权重加和计算系统值。这里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UESDI中的资源支持系统的14个变量、经济发展能力系统的11个变量、社会支持系统的10个变量、环境支持系统的10个变量、体制和管理系统的7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取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的公因子。利用所提取的公因子,由公式1分别计算出五大系统的系统值,采用五大系统值等权加和求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度。式中,Ri是所求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值,Sij为i系统提取的第j个主成分的得分值,Tij为i系统提取的第j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其中i的取值范围是1~5,分别代表五大支持系统,n是系统提取的主成分的个数。

二、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一)马鞍山市5大支持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

通过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五大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马鞍山市资源支持系统、经济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体制与管理系统各自提取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95.02%、90.36%、87.32%、96.08%、90.90%。其中,资源支持系统中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95.02%的3个公共因子(即主成分),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7.38%,20.58%,17.06%。经济支持系统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90.36%的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5.27%、25.09%。社会支持系统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87.32%的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5.97%、31.36%。环境支持系统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96.08%的3个主成分,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8.53%、29.73%、27.81%。体制和管理系统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90.90%的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8.75%、32.15%。说明了5个系统值以及由5个系统值计算的UESDI总指数能全面地反映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和水平(表2)。根据5大支持系统的统计分析与计算,即运用所提取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乘以各因子得分系数,采用公式1分别计算各子系统值,五大系统值等权加和求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度(表3)。五大系统的计算结果,综合反映了马鞍山市在研究期内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如图1。

(二)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由图1知,1999~2003年间,经济支持系统在研究期内有波动,即在2000年前后有所降低,但未构成对经济增长势头的削弱。2000年以后则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指数由2001年的-0.30平稳而迅速地攀升到2003年的1.03。资源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在整个研究期内表现出稳定的可持续性,这也充分说明马鞍山市在调整产业结构,重视资源利用的节约化、可再生化,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成效的。强劲的经济势头同样也为创造优越的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支持系统表现为良性发展的态势。环境支持系统在研究期内经历了一波三折,表现出极其不稳定性,这是由马鞍山市的城市性质所决定,同时它正是马鞍山市走生态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体制和管理系统是逐步优化的,说明了马鞍山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所做出的努力和表现出的决心,也与马鞍山市民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马鞍山市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1999年至2003年的评价结论可归纳为:(1)城市环境支持系统处于污染状态,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2)城市经济发展能力强、效率高,能带动城市其它系统的建设,短期内,经济支持系统依然是马鞍山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3)社会和体制发展态势良好,表现出稳定的可持续性,有利于马鞍山市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环境和优化发展的投资环境,能为马鞍山市搭建起更高的发展平台;(4)资源条件依然是马鞍山市立市的基本条件,并表现出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三、马鞍山市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景预测

马鞍山市是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经历了建市初的单一矿业生产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化加工业基地,借助生态城市建设的契机,将城市建设成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由上述定量研究的结果可知:马鞍山市1999-2003年的可持续发展度由1999年的-2.72逐年上升到2003年的2.59,经历了高速度的发展,加上马鞍山市近年来在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未来5年的发展将继续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在生态城市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资源支持系统自1999年至2003年表现出稳定优化的特点,而环境支持系统则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结合马鞍山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城市性质特点,马鞍山市城市建设应当高度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只有如此,强有力的经济推动力才不会因为环境恶化、资源耗竭而后继乏力。

四、基于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结果下的对策措施

一要高度重视环境支持系统的优化和建设,加快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