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篇: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策略

主动的课堂学习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即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

一、进行小组讨论,明确课堂学生主导地位

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自己的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完全将知识进行一股脑的灌输。这样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甚至会让学生有逆反心理,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感到抵触。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小组讨论,对于一些简单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小组讨论不仅锻炼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是提高学生课堂主动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在讲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内容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讨论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和欧洲);四大洋(包括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相关知识,比如:占地面积,有哪些国家,地理位置等,都是需要学生通过查找地图册和相关地理典籍来获取的知识点。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而且可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疑难问题,统一进行解决。这样做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建知识框架,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地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松散,零碎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构建知识框架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的指导工作。这样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图像记忆,联想记忆更有利于学生的地理课的学习。教师在构建知识框架时也应该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标记,用类似#,*等符号进行标记,或者建议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标记,区分重难点和一般知识点。

例如:在讲到《民族的分布》的内容时,教师应该彩色打印中国地图,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进行标注,明确各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及其地理位置的分布。这样做使得民族分布在地图上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牢记课堂知识点。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制作有关民族分布的表格,标注每个民族在各省的分布,及其主要聚居地,以便与学生进行日常学习及记忆。

三、借助教学工具,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单凭口头表达和板书,并不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全面了解地理知识点。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借助于教学工具,展示一些地图,表现民风民俗的图片,或者用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做不仅使得地理知识的学习更加的有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同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该始终保持主体地位,主动学习,提问。

例如:在讲到《南北气温差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对比展示一年中不同地区同一时间的照片,指出南北气候在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的差异。比如:当三月来临时,北方气候仍旧有保持冬季严寒的趋势,俗称“倒春寒”,而南方在三月份时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南方相比北方气候温暖,湿润,每年七八月份会迎来梅雨季节,而北方在七八月份时雨量明显没有南方大,频率也相对较低。这样做不仅对比更加鲜明,而且增加学生课堂主导地位,利用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更加高效。

四、设置课堂习题,鼓励学生主动讲解

对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点,教师应该不止一定量的课堂作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估,同时也能够督促学生认真听讲,是保证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主动为同学们讲解题目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胆量以及做题的严密程度,同时也能够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指正。在保证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动机,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到《季风气候显著》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有关不同地区的季风气候的习题,规定时间让学生做题,完成以后统一公布正确答案。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向全班同学提出来,邀请会的同学进行讲解。比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包括哪些地区?”回答:“中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等地区。”这样做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而且曾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指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主导地位。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讲,检测学生课堂听讲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总结

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学习中应该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构建知识框架以及布置课堂习题的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能保持自身主导地位。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在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保证学生高效学习的质量,多角度全方位的指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了解与探索,让学生真正爱上地理课,爱上地理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惠英.在试卷处理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化学教与学,2017(01)

第2篇: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Google earth与地理教学的相识――简介

Google earth是一款Google(谷歌)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他采用3D定位技术,提供含有政区和交通以及商业信息的矢量地图、不同分辨率的卫星照片和含有地形与等高线的地形视图,从而形成了一个很真实并且能够提供多项其他服务的地理信息搜索系统。

学生利用Google earth,既可以从高空鸟瞰地球的地形地貌,也可以近地观察地面的具体情况,不仅缩放自如,还能多角度观察,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如同一只雄鹰在大峡谷中自由飞翔,登陆峡谷顶峰,潜入峡谷深渊。

二、Google earth与地理教学的相知――功能

⒈全球定位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知道地理名词,更需要了解其具置。我们在学习印度这个国家的时候,不仅要知道有个国家叫印度,还要知道印度在哪里。倘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地图上寻找印度,花的时间相对较多,使用google earth的卫星地图查找,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搜索录入框直接输入地名,如输入苏州,就可以查找苏州的卫星图片,在全球地图中逐步放大查找,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大分辨率地图,如我校八中的地图。

2.测量距离

在地理教学中,比例尺的运用,距离的量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以往,教师让学生在纸质的地图上量算两点间的直线距离,即图上距离,再根据公式得出两点间的实地距离。但在google earth中,学生是可以“显示标尺”自己去动手“测量”的。苏州到上海的距离是84.59公里,苏州大桥的长度是6.17公里。

3.三维立体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种语言,只有掌握好地图,才能学好地理。传统的地图无法呈现三维空间,然而地理教学中许多知识点需要我们更立体地去感受,如,地形地貌。不同于传统地图,Google earth采用先进的3D技术,产生真实的空间感,所以学生学起来就会轻松很多,感性认识更真实。将比例尺不断放大,能看到震撼的山脉地貌,如苏州的东山。

4.显示阳光

昼夜现象,日出日落现象,极昼极夜现象都是初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利用Google earth的阳光功能,就能模拟阳光照射地球呈现出的不同景象。从黑夜、黎明、白天,学生能通过动态演示直观地感受到昼夜的变化。

三、Google earth与地理教学的相恋――应用

1.经纬网

初中地理经纬网内容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纬网,带着孩子进入Google earth的世界,一切变得那么轻松。我们先在软件中点击“视图――网格”,经纬网就真实地展现出来,学生能通过鼠标任意转动地球,观察经纬线的不同呈现,从而探究经纬线的特点以及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纬线为何是圆的,经线怎么成了放射状的,0°经线和180°经线的关系是什么,这些本是难点的内容,在Google earth中就不再是难点了。同时采用缩放的功能,学生能找到自己的家乡,苏州的经纬度120°E,31°N。

2.地形地貌

常见的五大地形,学生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山体的五种不同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尤其是山脊和山谷,学生易混淆。地形模型能让学生一目了然,但略缺乏一些真实性和灵活性。不同的山脉,所呈现出来的具体特点也各有千秋。利用Google earth,能轻松地看到身边不同山脉的不同特点。比如,我们苏州的东山和西山,教师可以先利用东山讲解山体的五种不同部位,再让学生探究西山的情况,最后试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3.海陆分布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面对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以太平洋为中心的世界地图、极地图,很难理解,甚至将这些地图混淆。这就需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Google earth利用鼠标,可以自由地转动地球,从不同角度观察七大洲、四大洋。在学生的脑中,不再是一张张看似毫无关系的平面地图,而是一个立体的地球仪,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在这堂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游戏,两两一组,学生随意指一个大洲或大洋,另一个学生根据轮廓或相对位置猜出其名字。各大洲的分界线,这部分知识点在传统的课堂上需要教师一一讲解,现在,学生可以利用缩放工具,自己去寻找各大洲的分界线,或是一起合作学习。

第3篇: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季风环流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66-03

对于刚从初中升上来的高一学生来说,对摸不着看不到大气的是比较陌生的,并且我们的教育模式对初中地理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匮乏,到高一来后,对高中地理学习难度加大,对抽像的大气运动规律的学习更是一个难点,然而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的大气运动,是学习高中地理的一个重点,更是后期学习气候形成及分布规律及国土的综合整治的基础。所以,把握和了解大气运动的规律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学生对这块的学习往往是懵懵懂懂的。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把握好大气运动的规律呢,只有把握规律,掌握方法,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才能让学生有规律的把握好这部分的知识点。在处理这部分的知识点教学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新课的引入要抓住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够有效完成教学工作,同时更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规律

每一堂课的引入,对于教学来讲都是一门艺术,有的是采取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有的是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衔接本节课的内容,然后在提问解决。本课宜采取复习的方式进入课题,具体做法是:

首先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大气的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请一个学生来绘出图(如图1),并解说: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时刻在运动,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是热力环流,它所发生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小区域,比如城市风等,也可以是一个大区域。

其次是引申:就全球性而言,是否存在这样的环流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这就是本节课咱们学习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就会又好奇心:全球会不会也有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就带着问题去看书解决问题了。

二、引领新课的教学

首先要先把课题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然后就解释什么是全球的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规律的大气运动,其规律是什么呢?

要了解这个规律,应该先从三个假设条件开始着手:

(1)地球静止不动(不考虑地球的自传与公转);

(2)太阳直射赤道;

(3)地表性质均匀(不考虑地表高低起伏与起伏海陆分布)。

思考: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多?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少?大气将怎样运动?(绘图如图二)由学生填充箭头。

但地球是一个球体,全球大气运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三个条件写出在黑板上,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绘图(图三):

并补充解释:考虑三个假设条件,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为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赤道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而终年炎热,大气因受热膨胀上升,两极因纬度高,太阳斜射而终年严寒,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进而在赤道与两极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这就是单圈环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归纳:地面受热不均而形成的。

但是,这种环流并不是全球的环流,因为是在三个假设条件的情况下产生的,但事实上地球不可能不运动,因此,去掉第一个假设条件后,这个单圈环流会是什么样的呢?

即: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和太阳直射赤道。那么地球是运动的了,地球一旦运动,大气的运动就要考虑一个力――地转偏向力了。这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吧不在是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了,二是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了。那么单圈闭合环流将变为怎样一种运动状况呢?

以北半球为例:边做图边解释(动态过程演示,如图4、图5、图6):

赤道大气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压带;赤道上升气流到达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转西南风再到西风。结果在30°N附近上空堆积因重力下沉,在30°N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压带;在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流向赤道低压带,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东北信风带。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就形成一个环流圈,这就是低纬环流圈。请注意提醒学生纬度范围。

在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还有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盛行西风带(西南风向),与此同时,在近地面从极地高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极地东风带(东北风向)。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分别流向副高与极高上空,补充其下沉气流。这样在30°N与北极之间分别形成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

在还有两个假设条件的前提下,全球的大气环流在每个半球共形成了几个环流圈?所以把在两个假设条件存在的前提下形成的环流叫三圈环流。让学生把南半球的画出来,然后观察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共形成了几个气压带和风带。

归纳: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三个低亚带四个高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让学生观察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位置,归纳出其分布规律。

①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并且气压带以赤道为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

②风带风向在北半球中低纬呈“S”型。

这几个气压带的成因是什么?

①赤道低压带与极地高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空气运动而形成的,属热力原因。

②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是由于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变化而形成的,属动力原因。

三个假设条件才去掉一个,也就是还有两个假设条件的存在,得到的大气是作三圈环流运动,事实上由于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会随着地球的公转运动而作南北回归运动,那么,再去掉一个假设条件:即太阳直射点永远在赤道上,这时太阳直射点会有规律的随地球的公转运动而南北移动,这时三圈环流所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会不会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呢?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7),说出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为什么会这样移动?是由于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往返移动。这是使形成的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主要原因,所以,去掉两个假设条件后,大气运动的结果是大气是作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而且它们会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但是,这和实际的大气运动还不相符,因为还有一个假设条件,去掉最后一个假设条件,大气环流又是什么怎么样的呢?

事实上地表性质是不可能均匀的,去掉假设条件后就和现实之中的就非常接近了,因为在地球上有海洋和陆地之分,海陆的热比不一样,有热力性质的差异,所以也会导致全球的大气环流发生变化,从而使三圈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也会在位置上发生变化。

才其变化是完整的气压带在北半球断裂成块状,南半球基本呈带状分布。为什么呢?(读图8)

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决定的。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温对比与季节变化,进而影响海陆冬夏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从而破坏了气压带与风带的带状分布规律,在同纬度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高低压相间分布,完整的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故地表性质单一,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没有了假设条件,得到的就和现实中的大气环流大体差不多了。事实大气的运动,主要作用与意义在于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了高低纬、海陆间水热交换。

三、对大气环流这部分的知识点用框架进行总结以便加强学生的理解,总结如下:(如表一)

(1)地球静止不动(不考虑地球的自传与公转);

(2)太阳直射赤道;

(3)地表性质均匀(不考虑地表高低起伏与起伏海陆分布)。

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我国属于季风区,这个季风是怎么回事啊?事实上大气运动除三圈环流外,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重要组成部分,季风环流指的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分布在那些地区?

四、在气压带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成块状分布的基础上加强对季风环流的理解

首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什么是季风?是如何形成的?

②季风主要分布在世界哪些地区?风向在海陆间如何变化?

③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最显著?

其次,逐步绘图(图9)讲解。

季风是指不同季节吹不同的风,它的形成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显著,主要是它地处世界最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最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极大,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从内陆吹向海洋,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温湿润。

我国西南地区及南亚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冬季,由于赤道低压移到赤道以南,南亚受冬季形成于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影响,吹东北季风,因冬季风远离源地,故势力较弱;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赤道低压与形成于亚欧大陆的印度低压连成一体,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会带来大量水汽并形成丰沛降水。可见南亚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对于两种季风,可以画出表格来加以比较:(如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