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的文学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儒家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此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儒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由于西方文化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层出不穷,道德滑坡现象严重,连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起来都成为一个问题。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就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和运用儒家文化,充分发挥儒家文化的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如何让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一个很有时代意义的,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1 儒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1.1 儒家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逐渐对当代的青年大学生产生剧烈冲击,使得很多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日趋淡化和削弱。他们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出现偏轨,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急需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儒家认为,爱国爱民、救国救民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肩负的责任,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息息相关。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爱国诗人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的诗句,屈原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顽强抗敌,这些思想弘扬的都是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忠贞爱国的真情流露。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的群体主义和利他主义精神,对于现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和恶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整治和洗涤作用。因此儒家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大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弘扬社会、国家、人民的利益至上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
1.2 儒家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发展首先就应培养主客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孔子提出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严己待人之心以及“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诚信态度。“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孟子提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关爱他人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的宽容品质。无不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我国传统文化的诚信、宽爱之心、孝道,谦虚谨慎等思想,对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
2 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促
2.1 重视对儒家文化典籍的学习,从知识源头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与核心。直接从文化典籍中汲取理想、价值、基本道德素养,允吸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原汁原味的儒家文化经典中感受“仁”、“礼”之理,品悟出为人处世之大道理大智慧,从
而更好的为大学生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诗》、《书》、《礼》、《乐》、《易》、《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都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典籍,这些充满哲学思辨、人生智慧的著作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塑造人的品德的重要性。因此,重视对儒家文化典籍的学习,从浩瀚的传统文化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长足发展的切实立足点与内涵丰富的不竭源泉。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强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遭到冷落的普遍现象,我们应把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开设,让儒家文化普及到大学生日常课程的学习当中。大学生组建儒家文化典籍阅读爱好者社团,通过团体宣传的力量去感染每一个大学生,在寻找和发现儒家文化典籍的知识海洋中去修缮和加强自身道德水平。总而言之,我们应积极营造学习儒家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行动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学习经典,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领域,从源头处发现,在行动中收获。
2.2 利用多渠道的传播方式加强对儒家文化的学习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面对传统文化在国内越来越遭到冷落的局面,大众传媒、网络绝对是一个有效传播儒家文化的有效方式,从而使儒家文化借助信息化时代的特有方式得到传承。我们应该用多渠道传播方式弘扬儒家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更好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在校园生活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看《百家讲坛》节目,从大师们的讲解中感受、学习和领悟儒家文化;在学校的班级实践活动上,也可以组织各个学习小组把通过电视、网络、杂志、论坛、广播中学习的儒家文化进行小组间的心得交流,以讨论的方式做到对儒家文化精华与糟粕的扬弃,从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营造良好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以促进自身思想水平的提升。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时代的要求,积极的将儒家文化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好的品质渗透到对每一个大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教育之中,发挥文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做到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促,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为了将诚信思想根植于当代大学生的头脑,成为他们心中永不磨灭的信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设置儒学课程,进行儒家文化的熏陶,笔者认为这是对当今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最基础手段。只有大量地阅读,学生才能从书中汲取文化营养,丰富自身内涵,提高自身修养,才能真正地置身于孔子的世界之中,同孔子一起享受诚信的滋养。
(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中体现的一种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各学校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方面的教育力度,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各个方面人手,使学生沐浴在诚信的氛围之中,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影响。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教育活动。就像理论来自实践一样,学生的素质修养来自他们自身的实践活动。因此,举办各种各样的儒家经典文化教育活动,使其从活动中受到熏陶,让儒家精髓在日常生活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当中,形成他们自身的一种素质。这些活动或者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儒家诚信讲座,或者是举办各种各样的儒家诚信文化知识竞赛,或者是举办诚信演讲比赛等,更具有意义的应该是参与做一些诚信的实践。总之,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儒家文化在完善人格、开发智力潜能、形成宏伟理想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具有切实有效的作用。儒家文化中的诚信,是儒家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远来说,都能抑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中形成的名利思想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来自西方的腐朽文化的不良影响,对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儒家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62-01
一个人智育不过关是次品,体育不过关是废品,德育不管过则是危险品。大学生担负着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健康、全面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全面教育不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儒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如果能将儒家文化融入其中,不仅能够加深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缺陷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逐渐滑坡,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诚信的缺失。大学生不诚信的行为到处可见:考试作弊、迟到早退、欺骗师友、伪造证书等等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常态。
二是价值观出现偏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大学生出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倾向,对缺乏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而是热衷于追逐金钱和名利,价值观物质化、庸俗化现象严重。
三是心理素质薄弱。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差,遇到一些坎坷和挫折便容易想不开,甚至轻生。这种对生命的否定感是大学生思想意识中的大蛀虫。
二、将儒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将儒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儒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十分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帮助学生重塑道德意识,提高其人文素质。
第二,有教无类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维。在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第三,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教学思维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实效性。儒家文化重视学生的个体性,强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擅长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学与思的辩证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儒家文化强调在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学与思的循回往复中实现知识的渗透和精神的领悟。
三、探索儒家文化融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儒家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而现代教育理念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二者不谋而合。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应该吸取儒家文化的精髓,有的放矢、全面系统地对学生展开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继承传统、把握现代。
(一)引进儒家经典,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将中国传统文化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的一次课堂完善,能够在提高课堂吸引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这不仅是课堂和教学方法上的完善,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过程。因此,我们要将儒家经典融入思想政教育内容中,让学生领悟儒家文化价值,将儒家文化精髓内化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二)注重知行合一,促进儒家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家文化追求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要求学生不仅能领悟某一真理,更要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具体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举办经典文化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促进儒家经典文化的传播,学以致用,将内化于心的文化修养外化到行动中。
(三)营造校园文化,形成浓厚广泛的儒家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要想将儒家文化彻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营造出深厚广泛的儒家校园文化,润物于无声,充分发挥文化渗透的作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标语、社团等方式,使学生每时每地都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另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平台,不遗余力地进行儒家文化传播,营造出真正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我们应该充分地吸收儒家文化中的精华,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春晖.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J].中州大学学报.2014(4):102-105
[2]周捷.将儒家文化精髓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
[3]王晔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J].黑龙江史志.2009(24)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先秦儒家;教育思想;语文学习
一、引言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需要注重智力因素的提升,还需要关照学习者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我国,“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是近二十年的事,但是“非智力因素”的思想早已散见于古代教育家的言论和著作之中。尤其在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著作和实际教学中,尤为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智力因素就是“具有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处理各种内外信息等具体操作的机能。”②主要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而非智力因素是指对认知活动起始动、维持、强化、定向、引导和调节作用的动力系统,它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处理内外信息。一般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个性、志向等。在语文学习中只有全部的心理机能都得到充分调动,才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其中“非智力因素”占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当前的语文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语文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渗透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一种文化基因。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他们的思想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着重看其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启发价值。
(一)学习动机论
学习动机是“学生倾向于发现学习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尽力从中获取预期的学业上的提高”③。动机对语文学习具有激发、维持与指向功能。回顾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
在先秦时期,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的设立,但孔子、孟子、荀子这些教育家们积极开展的“诗教”课程可以说正是我们语文课程的萌芽,“诗教课程是以孔孟儒学的育人标准,以《诗》的审美趣味,净化美化学习者的品德情操与历练涵养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的母语教育实践过程”④。其目标是紧紧围绕“人的发展”来展开的。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志士仁人”“文质彬彬”的君子;孟子认为教育要“明以人伦,教人以善”;荀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他认为“以美其身”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他们对教育目的虽有不同提法,但皆是围绕促进“人的发展”而展开的,简而言之便是“以人为本”。
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获得知识,充实自我,即“求知”。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孟子·尽心上》:“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在这里强调了学习语文知识要有系统性,只有“成章”才能为“志于道”做好准备,“求知”乃语文学习动机的第一层次。第二,涵养道德,提升自我,即“立德”。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层面上,必须将自我的全面发展作为学习的目的。孔子在《论语· 学而》中讲道:“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这里孔子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学习不光是为了获取知识,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涵养自己的道德品质。“立德”乃语文学习动机之第二层次。第三,完善人格,实现自我,即“立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的君子人格是孔子、孟子、荀子等教育家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在塑造学学习者的主体人格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立人”是语文学习动机的第三层次。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学习者普遍对语文有一种误解,认为学习语文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学与不学,在成绩上差别不大。这就是没有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的表现,因而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不防有选择地借鉴古人“求知——立德——立人”的层次理论。
(二)学习兴趣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先秦儒家教育家们非常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第一,选取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学习情境。《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他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用亲和的话语消除学生顾虑,以贴近日常生活的问题导入教学情境,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孟子、荀子以善用譬喻见长,且譬喻多与生活贴近,教学过程不是空洞的说理,而是借助生活中极其简单的例子,让人顿时清晰明白,学习者自然不会感到乏味。
第二,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荀子·性恶》中说:“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荀子认为治学要有良师益友相辅, 师友之间相互切磋,平等交流。孟子提出“圣人与我同类”、“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圣人与凡人、圣人与我,均为人。这样就改变了学生仰望圣人、仰望老师的视角。在这样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兴趣自然日益浓厚。
第三,构建渐进有序的学习过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只有遵循其规律,才能使学习者维持学习兴趣,持之以恒,有所进益。《学记》指出了教学中贪多求快的后果,“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针对这种情况孔子强调学习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客观顺序,又能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步步地进行诱导,使学生能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有步骤地学习,越学越有兴趣,“欲罢不能”。
第四,采用愤悱启发的教学方式。《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是指引导学生但不强行牵引;“强而弗抑”是指要激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开而弗达”是指开导学生而不是全部告知。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适用于今天语文的阅读教学。很多教师在上阅读课的时候往往将讲台变为展现自己渊博学识的舞台,用详尽的、无一遗漏的讲授代替启发引导学生自己领悟,导致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三)学习情感论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习者带着饱满的情感投入语文学习, 同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在进一步升华着学习者的情感。人的情感简单地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积极情感的推动促进,避免消极情感的负面影响。学习者以积极的学习情感为学,就是学会“乐学”。
怎样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情感?首先,需要学习者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并且激发学习者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关于这两点,前面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先秦教育家们还做了其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第一,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我们今天语文教学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其实就是孔子孟子所说的因材施教。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发现学生,针对不同学生选取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论语》中多处记载学生个性的不同:“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师也辟”“由也喭”,当教师依据这些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时,学生自然感到一种人性的关怀,学习也开始积极主动起来。第二,恰当运用正反激励评价,激化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高层次发展。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称赞颜回“贤哉,回也!”评价闵子骞“孝哉,闵子骞!”评价南宫适“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他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极大的鼓舞。另外,恰当的反面激励评价会使学生摒弃消极地情感因素,从而走向积极。孔子对于自我要求不严而“ 昼寝” 的宰予, 采用“朽木不可雕也”的严厉批评促使他摒弃消极、“回归正途”。第三,以自身人格魅力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让学生好学,教师必先博学;要让学生身正,教师必先德高。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必须要有广博的学识、崇高的品德。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先对自己严格要求,由“好学”至“博学”,对于他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老师就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很多学生就是因为钦师敬师继而好学乐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很广,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必须自己先广博的学习,成为一个“好学者”,才能向学生展现语文的魅力,引导其进入语文学习的殿堂。
(四)学习意志论
“学习意志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实施、调节自己的学习行动, 不断排除干扰、克服困难, 以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的心理过程。”⑤语文课程包罗万象,在语文世界里探索遨游需要有长期的努力,顽强的意志作为保障。在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中主要从以下方面培养学习者的学习意志。
首先,培养坚定的学习意志,要以专心——信心——恒心贯穿学习过程。第一,要做到“专心”。《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一起学习,成功与否不一定是智力因素所决定的,还要看其是否专心、用心。第二,要树立“信心”。信心是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它是意志的重要保障。孟子说“自暴者,不可与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暴自弃皆是没有信心、没有意志力的表现,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学业的追求上善始善终。第三,必须始终贯穿“恒心”。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恒心是坚持不下来的。
其次,培养坚定的学习意志,要养成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学习中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中,不断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评价、反馈、控制、调节的过程。这是形成坚定的意志力的基础。先秦诗教课程的核心是“以和谐为中心,在自求、自省、自克、自成中涵养美丽人生。”⑥其中“自求、自省、自克”正是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的表现,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有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即“自求”。孟子主张“深造以道,反求诸己”,他认为自觉得到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只有主动求知,才能深造自得。第二,要有语文学习的反思意识,即“自省”。曾参说“吾日三省乎吾身”每天去反思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对这些知识还有什么困惑,这不仅是一种高效学习方法,也是培养意志力的一种途径。第三,语文学习需要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即“自克”。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白沙在涅,皆是受到外界负面因素的干扰,但是其结果不同,关键就在于能否做到“自克”。在当今社会,有许多干扰因素在影响着学生,使其自我监控能力非常差,而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荀子为我们提供的“自求——自省——自克”范式正能帮助我们排除外界的干扰、重享学习之宁静。
三、结语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根”。一个民族的发展,决不能摆脱自己的根基,更何况,在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中,还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在当今语文学习中,教学者和学习者都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在这方面给了我们不少的启示,我们应吸纳其有价值的成分,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行更远!
[注释]
①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106.
②阴国恩.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教育[J].天津师大学报.1999.4.26
③[美]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468.
④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50.
⑤林斯坦.学生学习意志综论[J].教育评论.1995.5.28
⑥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50.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6.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
[3]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2.
[4]张隆华 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3.
[5][美]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
[6]沈德立 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8.
《论语》是儒家学派重要的经典着作,阐述了孔子重要的文学思想观点,对后代的儒家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通过分析孔子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着作———《论语》,总结出孔子重要的文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文学与道德修养并重,并为政治外交服务“仁”是道德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孔子一切学说的重要出发点,因此,孔子在文学思想中强调文学与道德修养并重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对于文学与道德的关系,孔子在论语中是这样阐述的,“有德者必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可见,孔子将道德置于与文学同等的位置,而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服务的。另外,孔子也认为,文学与道德修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的。在《礼记?孔子闲居》中,孔子说到,“志之所致,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文学的创作必须把道德始终放在第一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孔子的文学思想中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文学创作应该为政治外交所服务。孔子认为,诗歌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的志向,即反映作者内在的想法,特别是政治上的愿望,因此诗歌的创作必须满足作者本人政治思想上的诉求。“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见,理解诗歌,解读诗歌的重要意义所在就是要实现政治外交活动的顺利完成。
(二)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文学思想目的性的重要体现。孔子文学思想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文学的社会作用上,最具代表性的学说就是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就是指“兴于诗”,它想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修身的第一步必须要学诗,诗歌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将各种形象具体化,从而激发人们内在的精神修养,达到培养人格修养的作用。“观”就是指“观察”,即要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外在的事物,就是指诗的内容应该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群”就是指将不同的人的观念结合起来,通过相互的交流切磋,以达到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目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修为。“怨”就是指文学作品应该批判现实的黑暗社会,为政治服务,达到教化人的目的。“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我国文学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表述了文学的认识作用、对人的教育作用以及审美作用等。
(三)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相协调在孔子的文学思想里,一直十分强调诗乐的和谐美。他认为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在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文质彬彬说”。“文质彬彬”一词主要用于形容人的精神品格,“文”主要是指人的外貌,而“质”主要是指人的品质、内在的修养等,即外貌的修饰必须要与人的内在的品格相统一。在这里,孔子引申为,在文学的创作上必须达到文学创作内容与文学形式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孔子并不是将内容与形式放在同等的位置,在孔子的文学思想里,他认为内容应该重于形式,即内容决定形式。从根本上来说,他更加强调“质”的重要作用,而“文”应该随着“质”的变化而变化,与“质”相统一。
二、孔子文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的重要启示探析
孔子许多的思想至今为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性,为我国物质文明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认为,其文学思想对我国的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现代教育应该以德为本“仁”是孔子学说的灵魂,而品德与文学并重是孔子文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品德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位于首要的位置。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我国教育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即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的,可见,德育应该放在首位。德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孔子认为,德的内涵包括孝、义、忠、恕、勇、信、诚、勤、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直、中庸等多个方面。在儒家的教育思想里面也着重强调了这一点,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人最核心的素质应该是人的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对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孔子的文学思想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谋而合的。但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教育的核心主要偏重于学生“智”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德”的培育,严重地制约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现代教育应该为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服务孔子的文学思想中认为,文学的创作的目的在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观群怨”学说则更加地突出了文学的社会作用,鉴于此,笔者认为教育更应该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众所周知,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可见,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现代的教育也应该贯彻为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服务的宗旨。[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对于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我国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紧紧地围绕这一需求进行,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现代教育应该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孔子认为,文学的创作应该反映现实,这主要体现在孔子“观”的学说上。笔者认为,教育更应该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践。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应试教育占据着主导地位,老师们都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考取高分,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我国许多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有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连一些基本的实验都无法独立完成。“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较为普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较低,因此现代的教育必须要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地提高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四)现代的教育应该注重“文质”的结合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而中国也素来重视品质与行为举止的统一。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强调了“文质”的重要性,认为文艺要从属于礼,要为礼所服务。人在社会交往中,也必须注重行为举止与礼貌内在修养的统一。因此在现代的教育中,除了要树立“德育”的理念外,也必须注重社会交往的各种行为举止的教育,使学生在交往中做到“文与质”的结合。孔子的“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仍然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现代社会交往中,外在的礼貌修养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商业交往的各种活动中。但是,在我国,这方面的教育却是相当薄弱,从小学到大学,除了大学某些学校开设相关的专业之外,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开设这类的课程,导致我国很多大学生在求职、商业社交中,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外貌修饰,使自身达到“文质”的协调。
三、结语
中国文学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并且浸润着中国文化最宝贵的精神思想。从先秦至清代的几千年漫长岁月中,其中虽受到外来思想和外来文化的短暂影响,但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学思想始终以独立的姿态发展着。时光流转,当今天的我们再次审视全球化语境的中国文化与文学思想问题时,可能与古代的看法已有了较大变化。这是因为全球化语境已然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而中西文化的碰撞更深刻影响了全球化语境中文化与文学思想的发展。
一、全球化语境的本质与文化话语的嬗变
“全球化”语境的出现是伴随社会发展而逐渐显现的,其基础在于信息交流的频繁和网络技术的发达。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更为侧重自我言说的话语表述模式,诚如陶渊明在诗中所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国文学和文学思想的传递往往是作者自明其意,却又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加以表述,即言与意的矛盾。进入到全球化语境的时代,这种言说所暴露的不足以引起学者的重视。
(一)如何理解全球化中的文化与文学
对于“文化”一词的理解,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此各有阐发。弗•杰姆逊曾明确指出:“所谓文化———即弱化的、世俗化的宗教形式———本身并非一种实质或现象,它指的是一种客观的海市蜃楼,缘自至少两个群体以上的关系。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接触并观察另一群体时所发现的氛围。”[1]从这一定义出发,我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应是借助于异质文化的视角去认识问题,才可以做到更为客观、准确。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从某种文化体系的内部就不能认识文化的本质特征?这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就中国文学而言,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一整套的语意表达系统,具有鲜明的自明性特征。概括来说,文学与礼仪、文学与伦理标准存在相应的对应性特征。虽然古人是将之称为“诗”,而并非今天惯用的“文学”。我们却必须认识到这种对文学的认知方式,使得文学语言与礼仪制度、文学思想与社会伦理产生了紧密的逻辑关系。这种认识对于中国文学数千年的发展是十分深远的,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要求文道兼修。即要求文学作品不仅要能够反映创作者自我内心的真实情感,更要符合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诉求。伴随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取得统治地位,这种认识文学的方式也就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的重要传统之一,也成为我们理解文学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在全球化来临的时代,借助于独立政权形式存在的各个国家及其政府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体。
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但却绝非是理想化的平等地位。全球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发展过程,它对文化、文学的影响必然是复杂的。概而言之,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主要借助于两个维度来展现其价值与作用:其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流通和传播更趋频繁,进而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创造了契机。一种文化的传播往往自诞生之时起就开始了传播和发展,而不是要等待其完全成熟再展开传播,一种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它的传播过程。因此,欲了解一种文化的本质,不仅要关注其发源地,也要了解其传播过程,唯有如此才能准确洞悉文化的本质。也因为这个因素,人们对于这种文化的解读往往会走入误区,也就无法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深刻影响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和文学发展。这就是文化传播的平等性在全球化时代被打破,当文化传播的节奏日益加快之际,传播方式、传播媒介等因素也会对文化加以改造,使其与本来面貌有所不同。文化与传播方式、传播媒介等外界因素本应是平等关系,全球化语境中二者的对话不再停留于单一的信息交流,而是实现了有效的对话。这种对话模式的展开,使得掌握强势传播手段的文化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产生了无以复加的压迫效应,以致后者身处几近凋亡的状态。
(二)中国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出路
全球化自20世纪末期以来,逐渐成长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其产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样如此。作为一个席卷全球的时代风潮,不仅因为其最直观的外在特征是全球一体化的表象,还因为表象之下更为本质的内涵,它缓慢而具体地改变着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也因为如此,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研究对象———中国文学———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全球化语境与中国文学的发展形成了共生共荣的良好关系。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学获得了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再是文人雅士的怀中之物,而是以自己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全球化时代提供的传媒手段不仅激活了中国文学新的生命活力,也缓慢地改造着中国文化的原始面貌。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受到了来自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从社会制度到语言文化、从国家结构到文化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开始有了新的变化。中国人似乎更为习惯于西方的话语体系,更能接受异质文明思维方式。对于中国文学而言,全球化语境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传播方式的改变而已,更是我们认识文学、理解文学方式的改变。当我们的头脑中充斥着从西方借鉴来的文学术语和文学名词时,中国文学传承千年的传统已经被逐渐抹平。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以更为谨慎、科学、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中国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发展问题。单纯的自我保护和逃避绝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最佳途径,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方式才是使得中国文学更好发展的最佳抉择。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张法、张颐武和王一川三位先生就在《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研究中国文学必须进行立场的转换问题。即从西方文化孕育的“现代性”中解放出来,转换到中华文化为话语背景的“中华性”中。这种理解方式不是全球化时代的倒退,而是经历了西方文化洗礼后的冷静思考。作为一种舶来品,“现代性”的概念自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到中国后,旋即成为学术界追捧的热点。但这种认知方式是否真的就契合中国文学,却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既然中国文学是由中国人创作的,所展示的内容和思想的主旨都是中华的,必然也形成了重视本土特征的内在审美诉求。在全球化语境的时代中,重视中国文学本土化特征是经过众多学人艰苦探索后得出的结论,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选择。#p#分页标题#e#
二、全球化语境与中国文学格局
进入到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所面临的格局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中之一即是文学传播方式悄然发生的变化。这种转变带来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在全球化时代中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文字的解读,更多地依附于图像的认知。读图时代的来临彻底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格局,使得我们认识中国文学的方式必须采取全新的途径。
1.中国文学的传统格局
如何去认识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发展格局?首先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是中国文学的传统格局是何等面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确立的“述而不作”的传统一直深远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而他本人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并不擅于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更多的是借助于日常生活的琐事表达深刻的内涵。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儒家学说所追求的“道”既不是现实生活的“道”,也不同于老庄对“道”的阐发。他所理解的“天”是最高的法则,是不可更改的。因此,“天”的本质就不仅仅可以通过语言来阐释清楚,而是需要借助于各种具体可感的现实事物加以彰显。但我们将“天”作为最高的存在物时,也就意味着认可了“天”应该是所有人行动的唯一标准。既然“天”不看重语言的阐发,必然有其深刻的内涵,我们也无须作过多改变,最好的办法就是遵照“天”的运行方式。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从这一点阐发开去,他借助于“名”、“言”、“事”等概念来表达自己对我们如何遵循自然规律的理解。所谓名即名分、命名,它表达着人们对存在于自然界定事物的内涵的理解。同时,事本来就应该是客观的事物本体,不过,它的出现不是以它的自然、原始面貌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是借助于特定的途径命名的行为,使得事物具有了从人的角度看来的特定属性。这种认知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在漫长的中国文明历史中,历代先民试图建构起与礼仪制度相匹配的文化模式,其具体手段正是将语言作为信息沟通的核心。但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这种将一切行为神秘化的文化表达,更多是些许的无奈。因为,言以名作为基本单位,而名本身却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它并没有彻底遮蔽事物的本来面目。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不仅因为孔子对言与思的认识,还因为孟子提出的“我知言”和庄子阐发的寓言。无论何种认识方式,均构成了中国文学发展初期基本的面貌。所谓的“言”就是语言,落实到文学作品中就是以各种形式表达主观情感的语言。
明汉代文学思想及创作观念分析汉代文学思想在古代文学历史长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到底是怎样肥沃的土壤孕育出这样一批优秀且出色的文人,而又是在何种观念的影响下,文人的创作热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汉代文学成为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星,在千余年后仍旧绽放其华彩。这一切与统治者的政治主张分不开,更与盛世时期安定统一的国情分不开。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得天下结束了新莽时期国家纷乱的局面,继而以前朝历史为鉴,汲取过去政治的弊端和错误,以儒家思想为本,推行仁治、德治,东汉取得统治后休养天下,汉光武帝知道长期以来的兵戎交战导致民力疲乏,因此政治不言军事。例行简约,退功臣进文人,重视文臣在政事中的地位,一改以往各朝代以功论赏罚的惯例,同时天下大治,更有防止权贵依势掌权干涉政治的功能,一箭双雕,将东汉时期的统治推向。而另一方面,汉朝大力推崇儒家学派的学术地位,以汉明帝为首,在其后执政的君主如汉章帝也十分强调儒学的作用。在汉朝,无论官学还是私学都以儒学经典五经作为其主要讲授内容。因此时下的文人也受当时统治思想的影响,儒学在其文学作品中得到显示。班固作为东汉时期的着名文学家、史学家,其文学创作思想往往受时政的主导思想影响,显示出相同或相近的特征来。汉代人才选拔制度以察举制和征辟制为主,避开了秦朝世禄世卿制下遗漏、片面的人才录用现象,从这一点来说为文人群体的形成大开方便之门,同时给更多人才提供机遇,两汉时期的人才选拔十分强调人的品格,注定了人才中涌现出一批高风亮节的贤人。而汉朝的天子大多是文学爱好者,以文才论官爵现象出现的很多,如武帝、宣帝、元帝等对文学十分重视,东汉皇亲国戚文学素养都很高,淮南王刘安招其门客所着《淮南子》成为****名作,汉初招致文人的着名的诸侯王还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等人,招纳任用贤才,又特别设立乐府这一重要的文学机构,因此这一时期,各种式样的文学形式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文学题材,以文聚士、以文会友的风气成为汉代文学大肆兴盛发展的主要理由之一,汉代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学发展迅速且成就极高的重要时期。
汉朝文学的发展
1.汉赋的兴盛
提起汉代文学,最有特点的莫过于汉赋了。赋是继承《诗经》、《楚辞》中的优秀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肆意的文风基础之上融合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集各家文化特点之大成而形成的新的文学体式。赋又介于诗和散文之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同时又兼具二者的优秀特点。
汉赋的种类又分为汉大赋、抒情小赋和骚体赋,三者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形成。骚体赋是诗赋在秦汉时期的过渡,继承了战国遗风,在汉朝初期十分盛行,代表作家贾谊,所作骚体赋气势宏大,现今有作品****,可称为汉代第一位作赋文人。其所作《吊屈原赋》和《鹏鸟赋》,前者主旨多表现政治感慨,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后者多为人生感悟,更倾向于以说理为主。在情感和赋的体制形式上看,贾谊与屈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相似,都表现出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和怀才不遇之心、遭谗被放的愤慨之情。在文学体式上,与楚骚体相似的是都使用兮字,整齐划一,注意用韵,气势流畅。以贾谊为首的骚体赋创作在整个汉代时期几乎未曾间断,即便在汉大赋盛行时期,骚体赋也与汉大赋一明一暗,并行不悖。在贾谊之后,这种骚体赋在文人间也十分盛行,司马相如、董仲舒等人也纷纷进行骚体赋的创作。汉大赋是汉代最主要的赋体之一,源自于汉代,在这期间也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汉大赋词采华茂,特点是铺张扬厉,追求骈丽之美。在汉代颇受文人的喜爱,在大赋中,凡是能够成为写作对象的,都要包举囊括,细致不遗。西汉末期出现了抒情小赋,这一新兴赋体在当时也颇受文人的喜爱,张衡的《归田赋》是抒情小赋的杰出代表作品,也是自它开始,人们逐步发现抒情小赋的独特魅力。《归田赋》是张衡在看清****黑暗面后决定归隐所作的赋,通篇营造的是自然家园的宁静和乐。语言表述清新流畅、沁人心脾,同时不造作,与内容衔接恰到好处。抒情小赋的特点是理胜于情,多为作家知天命后对人文社会的理性之作,同时不似西汉抒情赋那样慨叹自己怀才不遇或有不世之材却未能尽其用的愤懑。但同时却也渗透出人的渺小对命运的无能为力的消极感情。在抒情小赋中也不乏有积极参与政治,关心家国命运的情感,在后期如蔡邕的《述行赋》不仅仅述说自己的不幸,同时也替社会伸张正义,具有积极的入世思想。
关键词:南北文化;宗经质朴;细腻华美
如果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各有特色,有着较大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在金宋南北对峙期间的表现更为突出。金朝文学和文论表现出了质朴、尚实、宗经致用、豪迈奔放的北方特色;南宋则更为注重形式美,抒情细腻。从文化思想方面说,南方以老庄玄学为主导,重在个性的张扬,注重形式美;北方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重在质实宗经,经世致用;从文学方面讲,南方有尚文的传统,北方有尚质的传统。北方文辞质朴,说理意味重,倾向于传统守旧;南方总的说来,香艳抒情较多,形式发展倾向于创新。
地域的差异深刻影响了文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样造成了文艺思想的差异。以下我们以北方金朝王若虚的《滹南诗话》和南方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为例,来论证南北文化的差异。
金代学者王若虚生活于南北对峙的金代,其文艺思想也颇具北方特色。虽然也留意艺术的华美和乖巧,但更强调内容的充实。严羽生活于南宋,与王若虚生活时间相去不远,属于同一时代的文艺理论家,然而《滹南诗话》和《沧浪诗话》所面临的现实却很不同。南北对峙期间,苏黄诗风对南北双方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但是倾向性却不同,所以两部诗话的现实针对性各有侧重。苏黄诗风对北方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文人对尖巧诗风的追求,字句雕琢,求新求奇;而对南方的影响则是诗中极力用典使事,卖弄才学,以议论为诗,倾向于以逻辑理性的思维方式代替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在意识形态方面,南方理学逐渐拓展市场,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渗透到文学领域,对文学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渐露端倪,这也成为严羽的锋芒所向;而北方面临的则是汉化的问题,汉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儒学的推广。王若虚充当了儒学先锋的角色,他潜心儒家经典的研究,且对南宋理学极力推崇,认为理学解决了儒学的新问题,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所以严羽提出的是以禅宗为基础的妙悟说,主张的是“别材别趣”、“不涉理路”的兴趣说;而王若虚主张的是传统儒学温柔敦厚的诗教说,重内容轻形式,又杂以本自然,发真情的道家思想。两部诗话都是主情主兴的,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同样是对江西诗派的猛烈抨击,王若虚从内容的充实切入,批评江西诗派在内容上没有自我,使诗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严羽则是从艺术形式美上切入,批评江西诗派失去了诗歌审美本质。同样是对杜甫的肯定,王若虚倾向于内容的充实,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而严羽则重在“别材”、“别趣”讲究意境的浑然一体。相形之下,《沧浪诗话》更注重诗歌自身创作规律的探索,强调诗歌自身形式的审美特征。《沧浪诗话》开拓了诗歌构思创作的理论空间,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理论的终结。
对同一问题的切入点不同,源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理想。其中南北文化的差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文学史上多位学者探讨过南北文学思想的差异,如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曾概括论述过南北文学思想鲜明的对立:“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于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辞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1]文学即人学,人是历史的主体,是文学的主体。南北差异反映到文人中是什么情形呢?在《日知录》卷十三《南北学者之病》中,顾炎武引用《论语》中的话评价了南北文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今北方之学者是也。‘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今南方之学者是也。”在南北地理文化差异的大背景之下,南北方从文学创作到文艺思想都必然带有地域的色彩,如施闰章所言“丘壑之美,江山之助,古之咏歌见志者往往藉是”(《阳坡草堂诗序》)[2]。王若虚《滹南诗话》的“以意为主”的思想亦是如此,可以这样说,北方深远的儒学传统,重质尚实的地域文化背景,是王若虚“以意为主”思想形成的摇篮,这必然使王若虚文艺思想带有浓郁的北方地域色彩。
相书上说:南人北相,北人南相者贵, 鲁迅说,南方人机智而近于狡诈,北方人忠厚而近于愚傻,倘能集南北之长,必为人中之龙凤[3]。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认为,春秋之前,我国的政治道德思想,可以分为帝王派和非帝王派,前者是入世的国家派,后者是遁世的个人派前者大成于孔墨,后者大成于老子;前者是北方派,后者为南方派。北方派的理想,在改造旧社会,南方派的理想在于创造新社会;北方派专有诗歌,南方派仅有散文文学;北人多坚韧之志,强毅之气;南人长于思辩而断于实行,但南人想象力之伟大丰富又胜于北人远甚。王国维说:“大诗歌之出,必须俟北方人之感情,与南方人之想象合而为一,即必通南北之骑驿而后可,斯即屈子其人”王国维又说:“屈子南人而学北方之学者。…虽南方之贵族,亦常奉北方之思想焉。观屈子之文,可以征之。其所称之圣王,皆北方学者之所常称道。”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多为言志抒情之体”《文心雕龙・物色》“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屈平所以能洞鉴之请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诗经》和《离骚》代表着北南文学的源头,《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精华,描写了黄河中下游和汉水流域劳动人们的生活、劳作、婚恋等情况,记录了周代中原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喜怒哀乐,成为北方文明的标志。《离骚》中上天入地、奇绝的楚地山水、离奇的神话传说所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精神,风格华赡,丰富的想象,这些都使得《离骚》具有了浓郁的楚地地域特色。
注释:
[1]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版240页
[3]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6年版26页。
虽然老子在运用语言营造境界方面已经达到了至高妙的程度,但老子却深知,凭借语言是难以传道的,因此老子在《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家认为言不能尽意,主张传道、悟道应当采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心传心、以神传神、境中悟道的方式。道家“意于言外”风格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白描手法、俭约传神,二是言隐于荣华,讲究创造含蓄深远的艺术意境。
(一)白描手法:有限表现无限、以少胜多、俭约传神
司空图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苏轼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曹雪芹借薛宝钗之口说:“淡极始知花更艳。”它们既可以理解为是对文学艺术作品风格的高度评价,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人品性气质的赞美,它们都极生动地诠释了白描的美学意蕴。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表达方式――白描,正是儒家道家的双重文化土壤共同培育的。
儒家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中和之美”,强调文学要“抒情言志”,但是这个情,却不是可以随便抒的,它必须受到一定的节制,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乐记》指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抒情言志乃人之常情,但情不可滥抒,必须有一定的节制,如不加以节制,任意放纵情感,则势必产生破坏性的因素。因此,《乐记》又说:“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这种“以道制欲”,最明确地说出了节制情感的中和之内涵。《毛诗序》也指出:“发乎情,止乎礼义。”情感必须限制在一定的框框之中,抒情决不能超过一定的规范,这个规范,就是“中和”。孔子也主张艺术言情,但是这种感情的表达不能太强烈,也不可太过分,既要有节制,又要有适度。太强烈,就流于“邪”了;太过分,就陷于“”了,这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只有“温柔居中”“奏中声以为节”,才是“中庸之道”的恰切表现。孔子称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赞美《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贬损《武》乐“未尽善”,攻击“郑声”,无一不是其“中庸之道”思想在文学艺术上的表现。这种节制情感的中和说,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追求含蓄美,正是这种节制情感的美学思想的必然产物。而含蓄又是白描的重要美学特征。道家的文学思想提倡“虚空”,是后代文学艺术虚实理论、空灵境界的滥觞。老子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说,庄子有“虚室生白”、“唯道集虚”之说,都指出除创造可感可触的生动形象之外,还要重视没有"实体的“空白形象”――象外之旨、无形之相的创造。这种空灵动荡的境界,使诗的意象和情思开径自行,蹈光揖影,抟虚成实,为人们开拓一个审美想象的空间,调动人的想象去补充。因此,对空灵的直接理解就是在作品中留有“艺术空白”。老子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这里的“有象、有物”是一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老子》第十四章),“有精、有信”也正是一种不可名状、不可言传、超以象外的只能凭借“微妙玄通”、“玄鉴”(《老子》第十五章)的道之境界。总之老庄认为传道、悟道须在无言无意、无所凭借的“无待”的境界中才行。这正是“意境”说最深妙的思想渊源。
儒家的中和节制,道家的虚空形神,看起来互不相干,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一个共同的指归:即都认识到了文学艺术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少胜多、俭约传神的艺术特性。而白描正具备这一特质。可以说,正是儒家道家的双重土壤,共同培育了白描这一中国传统艺术手法的奇葩。
(二)言隐于荣华: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创造含蓄深远的艺术意境
先秦时代在言意关系上儒道两家是对立的。儒家主张言能尽意,道家则认为言不能尽意。《周易・系辞》中说:“子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意。’”《系辞》所引是否确为孔子所说,已经不可考。然而《系辞》作者讲得很清楚,孔子认为要做到言尽意虽然很困难,但圣人还是可以实现的。后来杨雄曾发挥了这种思想,他在《法言・问神》篇中说:“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惟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道家则主张要行“不言之教”,《老子》中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庄子则发展了这种观点,他在《齐物论》中指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说明的。《天道》篇说,圣人之意也无法以言传,用语言文字所写的圣人之书不过是一堆糟粕而已,故轮扁的神奇凿轮技巧,不但“不能以喻其子”,其子“亦不能受之于”轮扁,“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因此,他认为言本身并不等于就是意,而只是达意的一种象征性工具。
《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辩是这种争论的继续,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篇中就是用《庄子・外物》篇的观点来解释言、象、意三者之间关系的。所以他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佛教、特别是禅宗,也和庄学玄学一样,注重言不尽意,对文学的影响就更大了。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主要受这种“言不尽意”论的影响,但又并不因此而否定语言的作用,更不否定文学创作,而是要求在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构思内容的时候,既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作用,又要不受语言文字表达思维内容时局限性的束缚,而借助于语言文字的暗示、象征等特点,以言为意之筌蹄,寻求在言外含有不尽之深意。特别是从盛唐诗人王维开始,以禅境表现诗境,把禅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思想融入文学艺术创作之中;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妙悟”论诗,提出“禅道惟在妙语,诗道亦在妙悟”,认为“以禅喻诗,莫此亲切”。这就更进一步促使追求言外之意的创作方法得以繁荣发展,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的重要审美特征――讲究创造含蓄深远的艺术意境。
二、海明威的“冰山风格”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冰山风格”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简约的艺术,其二,“冰山风格”的更内在的质素可以概括为“经验省略”。
二胡的悠扬踩着三月斜雨的韵脚,沁过薄雾和窗纱,微微的还有些许暖意。冉冉檀香弥漫着空气,让我不觉神游于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长河中。
天地初开,万物终归混沌。祖先们就踏上了征服自然的征程。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无一不体现着祖先们的智慧,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争鸣,如一声春雷惊雨,给华夏大地一场润泽。道家,法家,儒家、诸如雨后春笋纷涌而出。其文学思想,道德学说更是沿用至今,令我们受益匪浅。而反自春秋《诗经》开始,先秦散文,魏晋文学,后唐诗宋词元曲,品读时给人以美的享受,怎不叫人感慨古文学的博大精深。从孔子的“诗可以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给人们打上了一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这种忧患意识逐步上升到爱国精神,体现了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崇高天伦。“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不屈不挠精神。“仁者爱人”的高尚道德。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功业抱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天人共鸣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当世界文化的铁蹄滚滚袭来时,总将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难以抵挡。在这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欲望,拜金,权利等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洋节”,昔日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步被淡忘。生活中的这些情况比比皆是。追求自己喜欢的,是没错。可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漠视?那些我们曾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都哪去了?我记得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奥巴马也曾说“当中国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时,就是我们攻打这个民族的时候”觉醒吧!我希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来构建我们的祖国辉煌。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淅淅小雨尽苦泣。
初三:渊寒【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