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业务转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企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而传统的增值税存在一定的弊病,这对经济发展和企业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因此,为了促使企业平稳而可持续的发展,我国开始对增值税加以改革并促成其转型。增值税的转型是指将其从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是指以金额性的方式对我国境内进行加工、修理装配相关劳务或者货物销售,以及国际贸易中货物的税款等进行计算,同时进行税款抵扣制的执行而实现的一种流转税,分为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和生产型增值税等类型。这是一种流转方式的税,在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动下,以生产型的增值税自身所固有的诸多缺陷而实现的一种新的税制形式,促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基于传统增值税日益暴露出来的显性缺陷,我国对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新进行变革,其本质上是扩大抵扣的范围,并允许对外购固定资产涵盖的进项税等内容进行抵扣的重大调整,开启了增值税划时代的改革步骤。增值税的转型是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化为消费型增值税,也称作为增值税改革或者增值税的转型改革。其主要表现为,不断对增值税税基进行缩减,核心为下放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权力,运用销税金中对税金进行抵扣的方式,以消费型增值税的手段,短期上刺激为企业积极有效的增加投资,长期对投资与消费进行拉动,扩大内需,从而积极的适应和配合我国快速的经济转型进程。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还可以更好地调整产业经营结构,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性增长。当前增值税转型进展顺利,在增值税转型的推动下,我国企业得到了长足性的发展,我国进出口业务得到了有效健康的发展,极大的增强了我国产品国家的购买和竞争力。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本质是将退税范围扩展到了未生产出口产品,而在购进环节发生的进项税额的范围中,通过由生产向消费增值税的转变,以抵扣固定资产部分的计算方式,实现彻底的退税;内在的价值降低,对产品的价格有效的反应,对竞争力极大的提升,该税种的转型使我国的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而且,增值税使我国避免了传统重复征税的弊端,使我国的税务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延长了企业的生命周期。增值税的转型是我国国家调控得以充分发挥的重大体现,是我国税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我国税收体制的发展与重塑提供了经验与启示性建议。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
(一)刺激投资,提升财务信息的真实度与可靠性
随着我国税收制度与财务制度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税收制度日益呈现出与我国企业内部的会计财务制度相剥离的状态,从而分化出税务会计这一会计系统分支,以此给税务部门提供一定的信息,同时,有效地协调了应税收益与会计收益之间的差异,促使增值税在企业财务中发挥直接性的积极的良性影响。以增值税的转型为基础,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过渡过程中,促使企业在注重产品价格优势的同时,考虑其他的竞争因素,使企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增值税的改革,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给企业产业结构的转化提供了动力,指引企业从集约型向投资消费型产业结构转变,成本及产品不再是企业竞争的唯一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被打破,换来的是对竞争优势的动态性认识,使企业不断变革其竞争力,认识到持续竞争优势的存在,不断创新发展,提高自己能力之上的动态能力,获得长足性发展的动力源,从而促进企业财务方面的变革,保证了企业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企业的发展是一个联动效应的过程,企业是在与其他经济主体的相互联系下,得到进一步壮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是企业诚信经营,取得长足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增值税的转型刺激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企业规模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推进消费型增值。但是会使企业的损益波动很大,这是因为企业资产的偿债能力及运营能力受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使得企业投资成本制约固定资产决策,增值税对投资收益本身没有整体性的决定作用,只是决定企业投资成本的因素之一。然而,这种对投资成本的决定性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市场的活力,加快企业规模化生产的步伐。而且,企业为了获得有效的投资,就会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关注,促进了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二)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增值税的转型不会对企业净资产产生任何影响,但却会影响到企业的净利润,使得净利润得到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增加了企业回报率,从而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提升,另外,企业的进项税额也无法抵扣,这就使其变成了企业的流动负债,这就降低了企业的流动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固定资产的周转率与企业资产的运营效果成正相关,这就在税收转型之后,企业的固定资产大大地减少,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周转率的加大。
(三)激发企业分配活动的活力
企业的投资在增值税转型之后将会大大地增加,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和收入,而且通过这个运作,企业将不断减少自身的积累,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分配活动。尽管企业纳税将会在增值税的转型减少,但相应的会提高企业的投资的效率,这样一来,企业资金的开源与节流就会相互抵消。虽然,企业分配不会受到增值税的转型而增加,但是将会促进企业分配活动的动态性发展。
(四)促进企业的筹资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筹资活动必然带来一定的影响,表现在企业的投资规模将会得到扩大,常常会对企业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刺激性作用,因为,在传统模式下,企业设备投资只能通过内部融资和企业进本积累来进行,或者是运用一定的资本市场,如利用债券、股票以及贷款等方式,利用外部筹资来进行筹集,之后在进行相关设备的投资,并且提供一定满足性条件。因此,增值税的转型对企业筹资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基于增值税转型后优化企业财务的对策
(一)企业加快投资运营并建立财务会计诚信机制
企业应抓住增值税转型的机会,加快投资运营,通过投资行为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引入财务会计诚信机制,提高企业的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使企业形成口碑效应,提高企业的诚信度,从而进行有效投资,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
(二)从企业盈利能力提高的层面,转变财务管理模式
增值税转型后,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不仅使企业财务方面得到了改善,也促使企业的营销渠道得到了拓展,同时增强了企业相关产品的竞争能力。基于此,应转变财务管理模式,引入“诚信机制”,实现企业财务的正常健康运营。
(三)合理进行企业的分配活动,全面激发企业活力
针对增值税影响企业分配活动,导致缺乏活力的现象,企业可以针对这种现象做出均衡的分配活动,促进企业资源结构的合理化配置,细化产业分工,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在消费型增值税的制度下,重复征税的现象被屏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税收债务负担,对技术的改造及新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动型作用,给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
(四)以增值税转型为契机促进企业的筹资活动
在我国,目前重复征税的现象比较容易出现,这是因为增值税的征收范畴还不包括营业税。因此,企业应通过争取相关的政策优惠等方式减轻增值税,同时通过企业对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增值税的改革转型为契机,合理资源配置,以此企业进行各方面的融资渠道进行投资,真正得到增值税的进项抵扣相关的政策优惠。
四、结语
关键词:舞蹈演员 专业技能 文化知识 重要性
一、舞蹈演员的专业技能
舞蹈演员的专业技能指舞蹈的技术和技巧。“舞蹈技巧是指舞蹈演员在创作过程中用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并使之尽可能完善地反映生活时所运用的一整套掌握语言、形体等等技术手段的本领”。技巧这一用语所包含的内容广泛得多。舞蹈技巧不仅指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而是在运用熟练的技术时,体现出舞蹈演员把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完美地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才能。
要把舞蹈形象生动有力的展现给观众,要有高超的舞蹈技术和技巧,因此,专业技巧和技g对形象的创造很重要。舞蹈演员要把不断地加强锻炼舞蹈技术和表演技巧的练习,作为自身一生的学习内容,这样才能精彩的完成表演质量。只有深刻的生活真实感与富有鲜明表现力的舞蹈技术融合为一,才能准确的表现出作品的思想。所以,舞蹈演员的专业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二、舞蹈演员的文化知识
我们今天处在社会飞速向前发展的时代,生活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知识对任何工作都有帮助,但是对艺术家来说,全面的教育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更是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底,帮助舞蹈演员们培养想象力和调动内在情感,也帮助演员们对该舞蹈作品更详细地了解主题背景,内容和对作品的理解,定位准确到位,深入了解全身心投入,认识,在提炼,使用最适合的形体语言来刻画、表达、完成形、神、劲、律的结合,使一连串的舞蹈动作给予灵性。因此,对于舞者而言,要坚持不断地艺术锤炼和积累,同时也要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
三、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来表达人们的内在深层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舞蹈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舞蹈要发展离不开文化影响,它有着独特的文化内容,也很深地扎根在了丰富的文化土壤之中。是用人的形态,神态表达的艺术形式。因为受自然与社会两种因素影响,由身体与精神两个方面来表现,用最最美的舞姿表现真诚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舞蹈风格特点了解民族文化历史至艺术特色。舞蹈之所以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因为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舞蹈的繁华是由深厚的文化背景支撑。它不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紧密结合,它又同人类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舞蹈中遗存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使舞蹈稳定的形式流传下来。因此当舞蹈演员表演某个作品时,传达给观众的作品的思想会因表演者的文化知识程度而又差异,又由于表演者的高超的专业技能而具有新意。
如朝鲜族舞蹈《农乐舞》为列。农乐舞是最有农耕生活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起着消除疲劳,慰籍辛勤、加强团结以及号召人们热爱农耕生活的社会作用的舞蹈。如果舞蹈演员表演《农乐舞》时不知关于它的这些知识,对于它们来说只能是一连串的动作组合,一点感染力都没有。同时表演《农乐舞》时没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也不行的,比如其中的“长鼓舞”是需要表演者身挎长鼓,花样繁多的鼓点相应成辉,很有技巧,表演进入时,常作连续性的行进旋转,技术高超的表演。而其中的象帽舞是,手中打着小鼓,跳跃前进,如腾空遥射,如冲锋向前,又不断旋绕长缨飞舞。这需要舞蹈演员具备很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很高的技术,技巧。
因此,高超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对舞蹈演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只有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融合为一,才能把作品的思想生动的深刻的传达给观众。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军队医院 学术活动
部队医院担负着部队广大官兵及家属职工的医疗、预防、保健和教育等卫勤保障任务。多年来,我们针对部队医院的工作性质和保障特点,通过组织和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促进了医院各项业务建设的全面发展,明显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保障水平。
1 具体做法
1.1 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 近年来,医院领导鼓励全体医务人员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开展科学教研和学术活动,认真撰写学术论文和经验总结,踊跃参加各级年度学术交流报告会。近年先后有30余篇学术论文参加了学术交流,评选出优秀论文参加全军学术研讨会,并按照医院的有关规定给予作者奖励。
1.2 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我们积极鼓励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学术水准的优秀论文参加国际、国内和全军学术交流,并为外出参加学术交流人员提供多方便利和经费支持。先后有20余篇论文参加了国内外和军内外的学术交流。
1.3 积极推荐稿件 在搞好学术交流的同时,我们鼓励并推荐优秀论文向军内外相关刊物投稿,先后共有20余篇论文和经验总结被相关刊物刊用。
2 几点体会
2.1 领导重视是关键 医院领导始终把开展学术活动作为促进业务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医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围绕部队医院医疗保障特点,紧贴岗位实际,在工作实践中积累资料、挖掘素材、总结提高,把撰写学术论文和参加学术交流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操作技能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做到领导带头、骨干率先、全员参与。为了不断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我们把学术水平和学术成绩与奖励机制相结合,与培养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相结合,与干部考核、职称调整及职称晋升相结合,从而保证了学术活动连续不间断开展,有效促进了业务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2 明确目标是前提 部队医院医疗设施相对简陋、病种比较单一、专业性不强、人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给开展科研和学术活动带来一定困难。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积极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岗位职责和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政策规定,引导大家明确新形势下军队的建设和发展、编制体制的调整及转型建设给卫勤保障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清立足岗位开展学术活动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了大家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的实行了“抓学术、带业务、促工作”之目的。
【关键词】本土化 战略 外资银行 竞争力 影响
一、引言
随着我国立法的逐渐完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渠道拓宽,发展的速度也很快,给本土银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主要形式有分行、代表处、法人机构分行及附属行、合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等,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统计,截止2010年,共有45个国家或地区的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代表处,我国的监管部门共允许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我国建立独资银行。随着社会环境和经济的进步,外资银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本土银行相比,外资银行仍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及本土银行,本土化成为了外资银行融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可以有效的提升外资银行的竞争力,论文将研究本土化战略在提升外资银行竞争力的作用,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外资银行进入的战略及对本土银行的影响
当前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呈现出的发展的规律有经营战略与经济周期趋同、综合经营将成为大型银行的战略选择、雄厚的资本实力是提升竞争的关键因素、跨国并购成为银行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非利息收入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利润来源,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发展给本土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促进了本土银行的优化升级,可以说外资银行的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些战略中,最为受到重视的就是本土化战略,外资银行全力推动本土化的战略,是着眼于长远发展,与我国的经济深入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手段:
(一)推进业务的转型。
外资银行加快转变目前的业务经营模式,从传统的融资型中介模式转型,向全能型的金融服务转型。在业务转型时主要从几点出发:其一,对负债的结构进行调节,可以减轻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的压力,提升调控负债的能力;其二,对资产结构进行调节,研发新型非信贷业务,通过多元化结构的调整,控制风险,也能增加利润;其三,对负债的结构进行调节;其四,对收入结构进行调节,增加中间业务的经营,改变较为单一的经营模式,丰富业务种类和收入的渠道。
(二)推进业务流程的再造。
外资银行在进行本土化时,按照客户价值研发新的运行流程,在执行相关的业务流程再造时,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其一,优化前台服务流程,在受理客户的业务诉求时,依据客户的价值,对经营的网点进行细分和再次设计,提升工作效率;其二,进行本土化战略的风险控制,外资银行在进行本土化时,许多环节处于探索阶段,要进行充分的摸索才能适应市场,因而在业务流程的再造过程中会进行风险控制,对财务管理更加精细,减少潜在危险因子;其三,本土化的支持保障流程,外资银行进行保障业务的建设时,会集中处理中心业务,保障主要客户群的服务诉求,如提升后台处理效率可以为服务便捷化做出重要的贡献。
(三)推进组织架构的变革。
外资银行要适应中国本土市场,需要进行组织架构的变革,以客户为中心建设业务流程,使银行的架构更加集中和扁平,增加专业性,改变大分行、小总行的结构,走大总行、小分行的发展模式,对组织功能进行重组,不断优化事业部制度,推进财务核算、风险管理、业务经营等垂直管理,使业务经营更加简洁、高效,提升经营机构的积极性,使之更加符合市场的发展需求。
(四)推进财务转型。
外资银行在经营时不再完全依据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而是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模式,进行财务转型,更加贴合本土市场的发展,能够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此外,外资银行的员工大多以本土人员为主,财务的管理和经营更加符合本土价值观,推动财务的转型。
(五)外资银行本土化战略带来的影响。
本土化的发展使外资银行和本土银行有某些类似点,在服务客户时能够取得更大的契合点,加上外资银行在管理和经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给本土的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随着法律的逐渐完善,外资银行进入市场的监管和限制在减少,更能发挥其本身的优势,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三、结束语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逐步成熟,本土化战略时重要的手段,既能提升竞争力,又可以使之获得长远发展的机遇,论简要的论述,作为业内研究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梁振邦.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土银行的影响研究[J].金融实务,2009,(2).
[2]刘逛.跨国银行与金融深化――兼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案例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3]刘璃.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5).
[4]吕剑.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J].金融科学,2006,(5).
[5]马雪虹.当前在华外资银行的核心业务[J].经济研究参考,2009(5).
论文关键词:动态环境,企业可持续成长,动态能力
摘 要:当前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可持续成长问题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比管理效率的提升更难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提出、内涵、测量及实现的根源等问题的文献梳理,发现当前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缺乏从动态角度来深入揭示可持续成长的内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如何从动态能力角度研究企业可持续成长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向。
关键词:动态环境 企业可持续成长 动态能力
当今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动荡,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依赖某种技术或产品优势一直保持成长态势,必须依据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产品、技术或能力,以迎接环境的变化,才能实现可持续成长。
如何在动态环境下实现可持续成长,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际企业管理工作者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为了有利于此问题的深入研究,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给予评述:第一部分:企业可持续成长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测量;第二部分:企业可持续成长根源的研究;第三部分: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的评述及未来研究去向。
1.企业可持续成长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测量
1.1 可持续成长概念的提出
企业在市场上可持续成长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杨杜(1996)认为是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和企业生命周期——具体表现为产品生命周期或事业的生命周期——日趋缩短的形势下提出的。面对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企业生命周期日趋缩短,如何延长企业寿命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便成为突出问题。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超越产品和事业生命周期的宿命而实现再成长的问题。企业(可)持续成长尤其是超越生命周期再成长是整个企业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1.2 内涵与测量
对可持续成长的理解,目前有多种看法与观点。
(1)李占祥(2000)认为,“一些企业一直在活着,但它们不一定在成长,比如有的百年包子店。我们说这样的企业是有持续但无成长。另一类企业,设立之后快速扩张,几年内就成名了,但很快又由于战略失误或环境变化而销声匿迹了。这类高台跳水运动员型企业是有成长而无持续。”他们指出要定义的可持续成长企业不是上述这两类,他们把可持续成长定义为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变革的过程,并指出这一概念包括三点意思:首先是持续性,较长时期是持续性指标;二是成长性,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是企业的成长性指标,可以用企业的各种资源、绩效不断提高或增强来反映;三是不断变革,不断变革是实现成长性和持续性的手段。
(2)杨杜(1996)的观点。杨杜认为,产品有生命周期、事业有生命周期,企业本身也是有寿命的。但他同时指出,“这丝毫用不着悲观,尽管一个企业有着早晚必然走向衰退消亡的“宿命”,但企业可以通过努力,延长自己的寿命,这一点正是企业家或经营者的使命”。他还指出,“企业延长寿命或持续成长的手段就是革新,首先是技术——产品的革新,超越某一具体产品的寿命而持续成长;其次,事业革新,跨越某一事业寿命而持续成长;最后是可通过制度革新,为企业注入活力而持续成长”。由此可见,杨杜的企业持续成长的观点明显地建立在寿命周期概念基础之上,是通过革新来延长企业寿命。从杨杜对持续成长的理解,企业的持续成长至少超过一个产品生命周期。于是,一个企业超越的产品或事业周期越多,说明企业越实现了可持续成长。
(3)持续竞争优势意义上的持续成长(黄群慧,2008)。或者是说,持续成长就是持续竞争优势,只要企业实现了(产品)持续竞争优势,就说该企业实现了持续成长(黄群慧,2008)。本文认为,产品——技术革新意义上的持续成长基本上就是这一观点动态能力,产品——技术不断革新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此观点下的可持续成长测量,可用持续竞争优势指标来测量,如最近3~5年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是否高于同行企业;企业最近3~5年的盈利率是否高于同行企业。如果是,说明企业实现了持续成长。
(4)基业长青。从整个寿命上看,如果企业做到了基业长青,就说企业实现了持续成长(Collins and Porras,2002)。此观点下的可持续成长测量,是看企业是否实现了基业长青。本文认为,基业长青是企业家终生努力的方向,追求持续成长还是从眼前做起。
根据以上观点,本文认为企业可持续成长可界定为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能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不因环境变化而影响成长,具体表现为:在这个时期内,企业的销售收入和收益率等指标保持不断增长状态。这一定义与学术界常被引用的可持续成长的概念(李占祥,2000),实质上是一致的。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能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不因环境变化而影响成长,就要不断变革,通过不断变革、适应环境变化,从而实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2.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源
目前关于如何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源或内部机理研究,大致可归为外因论、内因论和内外因结合的动态观点。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
2.1外因论
1.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
企业持续成长的产业组织理论,又称为产业选择的观点,认为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空间和可持续成长的可能性。选择成长性强、盈利空间大的产业能够带来企业的成长;而成长性差、盈利空间小的产业则会阻碍或延缓企业成长的步伐。
产业选择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影响可从两方面分析:(1)企业所在产业的吸引力或所处产业的竞争结构,是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产业内的竞争越激烈,产业的吸引力就小,在这样的产业里很难获得高水平的盈利率。关于产业的重要性,Porter(1997)在《how much does industry matter,really?》一文中,实证研究得出:产业是真正重要的,对业务部门的利润的影响为19%。
(2)产业的演化。一般地,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每个产业都会经历产生、成长、成熟、衰退的演变过程,把握这个过程,适时进入和退出,对于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广东格兰仕集团公司之所以能长期持续成长,与其适时进入、退出产业进行业务转型有很大关系。
2.基于竞争战略理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
Poter(1980,1985)从市场结构—行为—绩效模式出发,提出了基于行业结构分析的竞争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成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根据行业结构分析选择“好的行业即有吸引力的行业”,二是根据行业的五力竞争状态,正确定位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战略,或成本领先、或差异化别具一格、或聚焦一点。如果企业能在产品市场上成功实现上述三个一般战略的一个,则企业可在此产品市场上实现成长,并且如果这一战略不被模仿或替代,则企业可以持续成长。可是,在动态环境下,竞争战略常常被模仿,甚至破坏,所以基于竞争战略理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在动态环境下的指导作用在下降。
2.2内因论
1.基于资源基础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关于资源基础学派的起源,学术界公认起源于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彭罗斯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简单理解为生产函数,不利于对企业成长理解。其理论框架可以概括为“企业拥有的资源决定企业所具备的能力并最终决定企业的成长性”。
20世纪80年代后,Wernerfelt(1984),Barney(1996),Collis & Montgomery(1994)等在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资源的竞争理论,从企业内部所拥有的独特资源的角度来研究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认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独特资源基础之上的,这种资源必须是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后来,Barney(1991)在其论文“企业资源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又作了补充,提出了VRIO框架,即价值问题、稀缺问题、不可模仿性问题和组织问题。价值问题就是企业的资源或者能力是否能够使企业对环境的机遇或威胁作出反应?稀缺问题就是这些资源是否当前仅为少数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不可模仿性就是没有这些资源的企业要获得这些资源是否面临成本劣势?组织问题就是企业的组织、政策、程序支持企业利用这些资源吗?VRIO框架的提出,使基于资源基础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日趋成熟。但是,一些学者指出,资源固然重要,而仅有资源是不够的,离开了资源背后的具体人,是不能促使企业成长的,也是无法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Prahalad & Hamel,1990)。于是基于企业能力,重视企业内主体——人的作用的企业能力理论产生了。
2.基于企业能力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包括核心能力理论和后面的动态能力理论,这里先来分析基于核心能力竞争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20世纪90年代,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Prahalad &Hamel)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从企业内部能力视角来研究企业成长问题,认为企业可持续成长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的。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1990)把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内部的累积性学识,特别使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能力“也是组织工作和提供价值”;它“需要各事业单位间充分沟通、参与和投入,涉及到许多层次上的人员和所有的职能”。1994年,Hamel& Prahalad在《Competingfor the future》一书中又有所补充,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由于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累积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它是具有企业特点的专长,是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独特的不易学习和模仿的;(2)对顾客是有价值的;(3)为进入相关经营领域提供了通道。
核心能力与企业成长有密切关系,那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都能牢牢掌握主动,使自己超越别人,立于不败之地。比如:日本本田公司的核心能力就是它的发动机技术,凭借此在摩托车、割草机、汽车、发电机行业,牢牢占住发动机供应商的主导地位,为本田赢得了优势。所以,在技术不发生根本变革的情况下,核心竞争力常常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环境的变革,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也会贬值,甚至由于长期培育核心能力过程中企业做了大量的投资与努力,面对环境的变化而不愿改变,呈现出刚性特征。因此,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不能永远为企业带来持续成长。
3.基于知识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异质性的核心是企业之间积累的知识库存不同,企业之间之所以在做同类业务时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其背后隐藏的是企业在这方面积累的知识的不同,任何人或任何企业都不会做出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或事情。从上面介绍的核心能力的概念也可看出,核心能力的本质也是知识动态能力,无论是生产技能、各种技术流,还是它们的有机结合或协调,本质上都是企业内部的知识。企业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的价值及不可模仿性,本质上是有其内部所隐藏的知识的性质决定的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根植于企业长期经营活动中积累的共有的隐性知识才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根植性知识,在动态环境面前往往却表现出刚性特征,不能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所以,在动态环境下,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培育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3基于动态观点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以上企业成长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皆是基于静态的视角,属于静态分析或较静态分析。这些分析皆隐含着这么一个假设——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是稳定不变的。这一假设显然是一理想的假设,远离企业的实际。基于动态环境来分析企业的成长才能真正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动态能力理论提出之前,已有一些从动态角度研究企业成长的观点。
1.基于业务发展三层面理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研究
巴格海(1999)从企业经营业务的立体组合视角提出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三层面业务发展模型”,认为可持续成长企业的秘诀在于能同时考虑三个时间层面的发展机遇并构建起三个层面的业务:第一层面拓展和守卫现有核心业务;第二层面建立新兴业务;第三层面创造企业有生命力的的候选业务。见图2-1。巴格海(1999)指出,任何一项业务,都像一株花一样,生长、盛开而后凋谢。如果一家企业以持续成长为目标,其业务更新的步伐必须快于衰亡的步伐,为求持续成长,企业必须接连不断地开创新的业务,开发新的利润来源。保持新旧更替的管道畅通,在核心业务出现减退势头之前,新的业务已培育起来。
2.基于创新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研究
此研究认为创新变革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力和源泉。企业惟有不断地根据动态环境变化变革创新,才能充满活力,才能在市场上继续生存和发展。美国著名企业历史学家钱德勒(1962)通过研究认为:现代工商企业的成长是适应技术革新和市场扩大形势而在管理结构方面出现的反应,提出了著名的“组织结构跟随战略”的企业成长观点。1989年,伊查克.爱迪思结合系统论与生物学的相关思想,发表了《企业生命周期》一书。在此书中,他把企业成长的一个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初期、官僚期以及死亡期等10个阶段,并提出:一个组织在经历了停滞后,可通过变革、创新来实现组织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超越,恢复生机,求得可持续成长。20世纪90年代, 小乔治·斯托尔克、大卫·K·毕高特在《打破惯例:寻求增长契机》一文中认为,企业成长的有效组织原则是打破惯例进行的创新活动,创新是最有力的成长方式。W·詹金、雷尼·莫博涅提出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战略理念:价值创新。
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我认为这里企业家是个泛称,是指与创新有关的所有人)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他将企业创新归结为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2)引进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4)取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上的新组织。同时熊彼特也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企业家的主要职能就是进行创新,企业家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企业进行创新也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由熊彼特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强调企业创新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尤其是对企业持续成长的作用,如果企业不进行创新,企业就不能持续成长。
3.演化经济学观点下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以纳尔逊、温特为代表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实际上是关于宏观的经济理论,建立的是产业的演化模型(Nelson and winter,1982)。但在他俩合著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一书中,开创新地将企业视为“一系列惯例”的集合。因此企业状态的变化,也就是企业所拥有的惯例组合的变化。演化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决策是由其惯例决定的:即由企业内部实行得很好的活动模式决定(Nelson and winter,1982)。惯例类似于生物遗传中的基因,企业的惯例也是可以遗传的。企业的惯例之所以可以遗传,是因为企业的惯例实质上是企业知识和经验的载体,企业之间因为这些惯例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而相互区别。纳尔逊和温特进一步指出,如果企业按照现有的惯例运转能够获得满意的收益的话,那么这些惯例往往不会发生变化。但当企业对收益不满意时,企业就会对惯例进行调整。于是,企业就在惯例的不断调整中成长。
惯例的调整过程,一般要经历搜寻、创新和选择。搜寻是在已有的惯例中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惯例,创新则是通过研发去发明原来没有的技术和惯例。创新意味着改变原有惯例,从而使得创新者对非创新者有较大优势,并获得较多利润。但这种情况只能是暂时的,非创新者也可以进行创新,这就可能使得后来者逐渐赶上先行者,先行者就会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选择,是环境的选择,因此会受到选择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即市场环境如产品需求、要素供给、价格等和内部环境即行业内和企业内的环境如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影响。纳尔逊和温特认为,选择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成败兴衰有着很大影响。由此可见,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成长机制是搜寻、创新和选择。
4.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在动态环境下,由于外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任何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价值都不是一成不变,一些优势资源和能力的价值可能会随着环境的动态变化而贬值,难以持续支持企业获取竞争优势(Collis,1994)。因此,随着环境快速变化,企业必须建立起能促使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否则企业因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难以持续生存和成长。传统的资源和能力理论,由于偏重于静态分析,对资源和能力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关注不够,忽视了资源的粘性和核心能力的刚性,无法解释企业如何在动态环境下持续获得竞争优势和实现持续成长(Barton,1992)。Teeee、Pisano和Shuen在1997年发表的《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中,把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模型和企业资源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动态能力”分析的框架,认为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不断更新自身能力。这种更新能力的能力就是动态能力。他们认为,在动态环境中具有较强动态能力的企业可以随着环境的动态变化而不断整合、构建或重构企业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职能性竞争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从而实现持续成长。但是,他们及后来学者只是进行这一思想或抽象概念层面的研究,没有对动态能力如何作用于企业成长进行具体分析,也没有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2.4国内学者的研究
以上所述的观点基本上是国外学者的研究,下面对国内学者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研究给以回顾。
1.基于业务转型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
李烨(2005)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业务转型是继业务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之后企业变革的新主题,是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尤其是巨变)为谋求可持续成长的一种战略选择。他在广泛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业务转型的内涵及特征、企业为什么要实施业务转型以及怎样实施业务转型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指出,与业务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相比动态能力,业务转型更具有系统性、革命性、目标性和高风险等特征;而与一般意义上的多元化相比,业务转型更具有过程性、方向性、目标性等特征。他在其博士论文中,借鉴已有企业成长理论的成果,重新审视了企业本质及其成长的逻辑,并按照“动态环境、业务转型与企业持续成长”这一分析框架,分别从经济学视角和自组织理论视角剖析并揭示了企业为什么要实施业务转型的内在机理和动因。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面对环境变化(尤其是巨变)企业应该而且可以通过业务转型实现持续成长。在借鉴波士顿矩阵、三层面业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并构建了企业经营业务链动态优化重构模型。该模型全面展示了企业业务转型的过程实现机理和转型路径,并为理解企业为什么要树立战略管理意识和提高战略管理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但是,他的业务转型研究显然缺乏资源基础分析和能力保证机制,在实践中只能提供一般业务转型的思路,并不能给出具体的资源和能力培育及实施方案,因此在实践中指导作用受到限制。
2.基于矛盾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
李占祥等(2000)运用矛盾分析法来研究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他们从理论上论证了可持续成长是现代企业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目标,并对可持续成长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可持续成长是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变革的过程。他们强调企业可持续成长包括三层含义:(1)一个较长时期为持续性指标;(2)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是成长性反映;(3)不断变革是企业实现持续性、成长性的手段。
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呢?他们基于矛盾分析法提出内涵素质提高、外延规模扩张的两条路径,并分析了制度、创新、企业家、伦理和企业形象等诸多方面在企业可持成长中的作用,但缺乏从能力视角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态分析。
3.基于知识、能力、产品协同演化的研究
王核成等人(2005)首先研究了知识、能力、产品和竞争优势之间的静态关系,认为竞争优势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优势,而能力是产品的支撑,没有能力就没有产品;知识又是能力的本质;于是,知识、能力、产品和竞争优势构成了如下的相互关系,见图2-2。
图2-2 知识、能力、产品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来源:王核成等(2005)
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要维持竞争优势,实现长期成长,知识、能力、产品必须共同演化,知识、能力和产品共同演化是企业维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企业如何才能成功地推动知识、能力、产品的共同演化,从而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呢?能让企业不断地创造出新知识、新能力和新产品并能适应动态变化着的市场环境的动态能力起了重要的作用。于是他们提出动态能力是维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动因。但是他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且缺乏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
3.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的评述及未来趋向
3.1从以上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研究回顾可看出,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对可持续成长的内部机理问题并未研究清楚,以静态环境为背景的一些企业成长理论,如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解决不了动态环境下企业可持续成长问题,必须从动态视角去研究。
3.2从现有的以动态观点来研究企业成长的理论成果来看,虽然提出了一些思想和观点,如创新的观点、业务转型的观点、演化的观点和动态能力的观点,但大都处于抽象、不系统、不深入的定性研究状况。比如,从动态能力角度来研究企业可持续成长,目前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急需回答:(1)为什么说动态能力就能影响或促进企业在动态环境下持续成长?(2)如果说动态能力对企业可持续成长有作用的话,那么它是如何作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态能力作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中介变量是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有文献对动态能力作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机理进行研究,给出动态能力作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中介变量。
3.3缺乏基于大样本数据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实证研究
当前管理学研究普遍缺乏定量研究,缺乏基于大样本数据对管理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在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中,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
首先,要构建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理论模型,找到决定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一些核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企业的动态能力影响企业的可持续成长,那么企业的动态能力是如何作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呢?中间有没有中介变量?是什么变量?其次,这些变量如何测量?如何检验测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再次,运用什么方法采集数据?运用什么工具分析数据?最后,所得出来的结论有典型案例支持吗?这些都可以作为企业可持续成长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Barney,J.B.(1986),Strategic factormarkets:expectations,luck,and business strategy. Management Science.42,p1231~1241
[2]Barney,J.B.(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p99~120
[3]Collis & Montgomery(1995),Competing on resources:strategy in the 1990s. Harvard Business Revview. 73(4)
[4]Gary Hamel and C. K.Prahalad.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M]. Harvard Business Press,1994.
[5]Leonard-Barton D.(1992),Core Capability and Core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13:111~125
[6]Nelson and Winter(1982),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economic chang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7]Penrose.E. The Theory ofthe Growth of the Firm. New York,Free Press,1959
[8]Prahalad C.K,Hamel I.G.(1990),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6:79~91
[9]Anita M. McGahan and MichaelE. Porter.(1997) how much does industry matter,really? 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 Vol. 18 (SummerSpecial Issue), 15~30
[10]Teeee、Pisano and Shuen.(1997),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7,509~533
[11]WernerfeltB.(1984),A resource-based view of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5:171~180
[12]李占祥.矛盾管理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3]钱士茹.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因与机理——基于战略、能力与生命周期视角的分析[C].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2008
[14]杨杜.企业成长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5]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1995(11),p5~13.
[16]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7]黄群慧.决定企业持续成长的竞争优势源泉:多重理论视角分析及其内在一致性[J].中国企业持续成长研究报告,2008
[18](美)詹姆斯·C·柯林斯等.基业长青[M]. 中信出版社,2002
[19](美)巴格海.奚博全,许润民译.增长炼金术:企业启动和持续成长之密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0]王核成等.长期竞争优势:知识、能力、产品的共同演化[M].企业经济,2005(8)
[21]李烨.动态环境下企业业务转型与持续成长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5.
[2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 华夏出版社,1997.
[23](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24](美)小艾尔弗雷德D.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5](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 商务印书馆, 1990.
[26](美)小乔治·斯托尔克、大卫·K·毕高特.打破惯例:寻求增长契机[J].企业成长战略.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摘要】客户需求是银行业务转型的出发点,是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源泉。不断创新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归宿。是银行价值最大化得以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银行可以通过网点转型,促进基础业务转型,为树立中间业务的基础地位提供可能:通过建立专业团队,实现投资银行业务的快速突破,抢占中间业务的制高点和市场先机;通过对公信贷业务上移。对公司类客户提供更高质量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促进部门联动和业务整合,为中间业务发展开辟通道。与此同时,还应不断了解和追踪客户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自身经营模式及业务结构,以更好满足客户日益变化和增加的金融需求。
一、客户需求多样化使业务转型成为必然
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基本需求,二是附加需求。对于公司类客户而言,过去对银行服务更多的是基本需求,即对银行传统存、贷款、汇总结算业务的需求;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延伸,企业对银行服务的需求更加侧重于附加需求,即借助银行资金、技术及人力资源优势,对银行投资、理财、、咨询、风险管理等服务功能的需求,也即对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需求。对私客户亦是如此。过去,客户到银行来一般只办理简单的存取款业务,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富裕程度不断提高,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查询、办卡、交费、买基金、买保险等,成为个人客户对银行服务需求的主流。
服务无止境,千方百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是现代银行的天职和生存的本能。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令客户满意的银行才会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当客户高度认可银行提供的超额服务时,银行所创造的超额价值成了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商业银行必须摒弃传统的经营观念,实施业务转型,即从传统利差收人为主向中间业务收人与转利差收人并重的盈利模式转变。
二、业务转型伴随着中间业务大发展
在满足客户基本需求模式下,银行的部门设置以储蓄、信贷和会计三大部门为主,网点职能主要表现在吸存、放贷和会计核算功能上。在满足多样化客户需求的今天,业务转型后的银行在部门和网点定位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形成对公、对私专业服务团队和营销服务新型网点共同作业的格局,其结果是大大促进了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
(一)通过网点转型,促进基础业务转型,为树立中间业务的基础地位提供可能
所谓网点转型,就是要通过调整服务理念、服务方式、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及内部流程等方面,深人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达到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和销售能力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积极开展网点转型并取得明显成效,突出的一点就是银行的盈利模式发生了改变。根据不同的产品及客户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功能的柜台,分别向不同的客户推介不同的产品。就像大型菜市场一样,按照商品类别分别设置不同的区域,实行精细化管理,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营销。为客户提供多样、便捷、更加精细化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不放松抓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证券、保险、投资理财等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通过建立专业团队,实现投资银行业务的快速突破,抢占中间业务的制高点和市场先机
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已涉足多年,并具有成熟的经验,取得丰硕的成果。在这些银行的营业收人中,60%是中间业务收人,而中间业务收人的80%为投资银行业务收人。伴随着国内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推进,国内商业银行将迎来做大做强投行业务的时代。投资银行业务已经事关银行公司业务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型,对于全行未来的业务战略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投行业务是中间业务产品创新最好的平台,客户的投资需求、融资需求、上市需求和风险管理、财务顾问需求等等,都给银行带来了许多创新产品的要求和机会,使银行充分发挥银行信用中介和信用创造功能,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和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辅以灵活多样的投资银行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人,改善银行盈利模式和收入结构。
(三)通过对公信贷业务上移,对公司类客户提供更高质量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促进部门联动和业务整合,为中间业务发展开辟通道
对公信贷业务经营层级上移是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银行经营集约度不高、经营专业化程度不高、为客户提供高档次产品服务的能力不强、信贷基础管理薄弱等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公业务上移,首先是增强了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了风险质量。第二,解放了基层行生产力,使基层网点有更多的精力和人力投人到改进服务上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第三,有利于银行中间业务产品服务团队的建设。比如成立了投行业务团队、国际业务团队等专业化的团队,集中优秀的人才,从省行和二级分行层面提品服务和技术支持。第四,对公业务上移,强化了部门和条线之间的联动。通过跨部门、跨条线、跨层次的联动与交叉影响,大大提高了金融产品的覆盖率,提高客户的综合贡献度。
三、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心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提高认识应贯穿于中间业务的整个过程。端正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认识问题,改变为吸收存款而开展中间业务的出发点,真正把中间业务作为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实力的支柱性业务,将中间业务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看待。同时还要坚定超常规发展中间业务的信心,过去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增长速度逐年攀升的成功经验,加上未来更适合中间业务发展的经济金融环境,均说明在中间业务领域我国商业银行有能力做得更好。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最终在措施和行动上推动中间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资源激励要到位
中间业务要发展,长期靠产品,短期靠激励。目前,各大银行对中间业务激励力度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加强,激励费用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激励方式上,由整体激励细化到产品,实行现买单制度,对中间业务产品激励实行了统一的“明码标价”,按业务量或收入分别配置不同的人力费用和营销费用激励标准,直接对现到基础机构和前台人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全行尤其是基层人员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为银行中间业务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动力。超级秘书网
(三)做好品牌整合和宜传
企业的竞争最直接的就是品牌的竞争。产品是一时的,品牌的长期的。中间业务代表银行发展的未来,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品牌的创造和树立。根据“满足客户需要,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建立可以覆盖客户多方面需要的产品线,创建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实现客户满意与自身发展的有机统一。借助网点、客户经理以及内外部各种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营销活动,向社会推介银行的服务项目和业务品种,使银行的产品广为人知,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本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功能和优势,积极培育新的客户群体。
(四)解建立产品与服务创新的机制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创新;小微贷款
一、我国商业银行"小微贷"业务的发展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情况。当前,我国金融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金融衍生品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领域发挥着作用,势头向好,初具规模。(1)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得到了提升。由依靠存贷款利息差的传统经营方式转向积极开拓衍生品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理念。例如:在开展传统存款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发代销金融理财产品;推出汽车消费贷款、信用消费贷款、短期旅游贷款等更加灵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贷款品种,提高中间业务及金融衍生品业务收入,创新意识显著提高。(2)金融衍生业务种类日益丰富,业务收入迅速增长。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自身摸索和借鉴国际银行业的成功发展经验,不断开发新的金融衍生业务,努力拓展中间业务领域,搭建了较为丰富的创新业务产品线,推动了营业利润的增长。(3)金融衍生业务的迅速发展拓宽了银行的收入来源,但其在银行整体业务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并呈现高度集中的状态,主要分布在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也相应表现出集中的状态。其中,资产规模排名前20位的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获得的收入占据全部商业银行同类业务总收入近90%的比例,市场竞争效率并不高。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关政策对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商业银行作为向企业发展提供输血功能的金融机构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2.“小微贷”业务的概念界定及发展的重要性。“小微贷”业务,可以简单理解为商业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授信或提供金融服务的业务。小微企业的界定主要从经营规模、人员数量、管理权集中度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不同的行业适用的划分标准并不相同。以工业和信息传输业为例,工业企业员工人数在20人~30人之间,营业额在300万元~2000万元之间,可以认定为小微企业。信息传输业企业员工人数在10人~100人之间,营业额在100万元~1000万元之间,可以认定为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与传统的中小企业相比,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经营情况尚不稳定。因此,其贷款需求也呈现出“短”、“小”、“频”、“急”的特点。“短”即贷款期限短,满足小微企业的生产需要即可。“小”即贷款金额小,避免资金闲置带来的财务管理成本。商业银行从自身风险控制的角度考虑,在小微企业固定资产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也会压缩“小微贷”业务的单笔贷款规模。“频”指由于贷款需求的周期短、金额小,导致贷款申请的频率增加。“急”指小微企业的发展通常缺乏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也难以进行合理安排,一旦出现资金缺口,就要及时补充,来保证经营的正常进行。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是衡量经济健康程度与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一旦经济趋向萧条,小微企业最先受到冲击,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12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注册企业的总数中有近90%是小微企业,全年企业总产值的60%和企业总利税的40%来自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规模虽小,但经营灵活、分布广,可以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从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来看,在金融创新步伐加快、互联网金融强势发展的局势下,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中间业务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盈利能力受到冲击。然而,“小微贷”业务具有期限灵活、利率水平高的特点,市场需求大,可以成为商业银行利润增长新的助推器。总之,“小微贷”业务的顺利开展,可以解决劳动力就业不足的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源泉,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
3.我国金融政策对“小微贷”业务的扶持情况。201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外了《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小微企业授信的客户数量占该行企业授信总数,且最近半年每月月末平均授信余额占该行对企业授信的余额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通常东部沿海地区省份和计划单独列市的授信客户数占比要在70%以上,其他省份在60%以上),各地银监局在对商业银行进行综合评估时,可允许其免于“每次进行批量申请的时间间隔要大于半年”的规定,同时进行多家同城支行的筹建。在小微信贷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合规监管问题上,银监会通过差异化的考核进行管理。在权重法考核下,对达到“商业银行对单个企业(或集团)的风险暴露低于500万元,且占本行的信用风险暴露总额比例低于或等于0.5%”条件的小微贷款采用75%的风险权重,如果采用内部评级法,则参照零售贷款选用优惠的针对资本的监管要求。风险暴露是金融业的专业术语,指小微企业一旦违约,商业银行承受范围内的风险信贷余额。目前,监管层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小微贷”业务,并选择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成效斐然、风险管控能力强的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试点,促进商业银行小微信贷的发展,引导其根据小微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提供相匹配的金融服务。
4.商业银行“小微贷”业务成功推行的案例介绍。北京银行作为商业银行中开展小微信贷业务较早,并获得成功的银行,始终走在金融服务创新的前列。2001年,北京银行针对企业园区内的小微企业设立了服务中心,专注于小微金融服务的拓展;2003年推出“瞠羚计划”,为中关村内的软件外包、集成电路设计等专业经营的企业提供贷款;2005年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达成协议,打造融资E路通业务;2007年参与针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内小微企业设计的信用贷款工作试点;2009年成立北京市首家提供信贷支持的专营机构,主要服务对象为科技型小微企业;2010年,与海淀区政府达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战略协议,协议金额近300亿元,并为中关村科技创新企业园区内的优质、小微、高新企业提出主动授信业务方案;截止2011年5月初,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服务园区内科技成长型小微企业近2000家,发放贷款金额500余亿元,资产总值达1200余亿元,成功经验可以归纳为“信贷工厂”的经营模式,通过批量的营销推广、标准化的审贷流程、差异化的贷后管理、特色化的激励方式,提高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内创新型和成长型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能力。光大银行在拓展“小微贷”业务的过程中,针对工程机械领域企业需要购置大型机械设备的经营特点,推出了“小微设备贷”。小微设备贷根据“总对总”的合作协议,在经销商和厂商提供双重回购担保的基础上,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并对购进设备进行抵押。小微设备贷的创新推出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改善了机械工程领域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北京分行是光大银行开展小微设备贷的主要分行,在取得初步的成功后,该行加大了对工程机械领域企业的走访和沟通工作,完善业务流程,提供及时、高效、与企业需求密切相连的金融服务。由于小微设备贷的成功,光大银行在2011年获得了中国银监会的表彰。截止2012年中旬,光大银行小微贷款的客户总数已超过1万户,贷款金额达1000亿元,北京分行的小微设备贷客户达50余家,发放贷款金额40余亿元。
二、“小微贷”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放贷过程中存在虚假授信风险。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是指由于小微企业经营不规范、信息披露不透明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难以及时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监控。一旦小微企业为成功申请贷款或提高贷款额度出现伪造经营材料的情况,商业银行则会出现虚假授信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种种问题,出于对自身风险控制的考虑,商业银行难免产生对小微企业惜贷的行为,导致部分小微企业无法取得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2.单笔贷款额度低导致贷款成本高,降低了银行的经济效益。小微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信息分散,无形中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信息采集成本。以一般的商业银行小微贷业务为例,针对小微企业的授信额度通常在2000元~100万元之间,差距过大,平均每户小微企业的贷款数量约为4万元。然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无论额度大小,每笔贷款的放贷成本是基本相当的,即一笔1万元的贷款与一笔100万元的贷款成本基本相同,但收益率却存在天壤之别。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的经营机构,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的基本目标,而单笔额度较小的“小微贷”业务资金回报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制约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动力。此外,企业的资金申请额度通常与企业经营规模相匹配,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抵押物不充足,缺少担保措施,一旦发生不可抗力,便难以及时还款,增加商业银行的坏账风险。
3.“小微贷”业务品种单一、创新不足,难以充分匹配小微企业需求。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均加大了对“小微贷”业务的投入,但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同质化竞争严重,缺少对不同行业资金需求的细分,没能根据小微企业差异化的经营情况设计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产品,存在服务空白区,导致部分小微企业难以获得与实际需要相契合的小微贷产品,错过发展良机。例如,以餐饮企业和批发企业的资金需求情况做比较,餐饮企业现金流充裕,经营稳定,可以采用每日还款的方式设计小微贷产品;批发企业由于会有先发货后付款的情况发生,每日经营现金流并不稳定,在收到货款之前甚至会出现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因此适宜采用每月定额还款的模式。总之,目前商业银行“小微贷”产品的创新性不足,品种单一,只能满足部分小微企业的需求,难以充分覆盖不同领域内小微企业的多样性需求。
三、解决“小微贷”业务开展问题的办法探讨
1.提高信贷队伍专业性,充实“小微贷”业务监督力量。人才是一切事业的基点,信贷队伍作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第一道屏障,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微贷”业务的推广质量。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信贷队伍的技能培训,吸纳高素质人才,提升整个队伍的专业修养,强化职业道德的约束力,提高信贷人员的信息甄别能力和业务监督水平。在审查小微企业提供的信贷资料时,要做到严格把关、宁稳不急,一旦发现不合规的情况或潜在的风险事件,要及时纠正,强化细节管理,保证每笔信贷业务的合规,风险可控,防范虚假授信的情况发生。同时要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可以借鉴第三方提供的专业信息辅助判断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或根据小微企业贡献的税费及员工的工资福利情况对信贷资料进行验证,加强业务监督。
2.放宽小微企业的还款率要求,实现差异化利率。小微企业由于内部治理机制尚不完善,抗风险能力低,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信贷风险要高于大中型企业。如果没有配套的激励措施,商业银行必将会放弃小微企业,将信贷资金转向经营较为稳健的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缓解。在2013年银监会的《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中指出,通过差异化的考核标准对小微企业信贷的风险和合规问题进行管理。在权重法考核下,对达到“商业银行对单个企业(或集团)的风险暴露低于500万元,且占本行的信用风险暴露总额比例低于或等于0.5%”条件的小微贷款采用75%的风险权重。此举对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促进“小微贷”业务发展的有力探索。小微信贷业务“短”、“小”、“频”、“急”的特点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单笔贷款成本,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无法和大中型企业相比。因此,小微信贷业务必须依赖差异化的利率政策,以高利率弥补高成本,追求风险和利润之间的平衡。当小微企业创造的利润可以覆盖其贷款成本,银行又通过差异化的利率弥补了业务风险时,就实现了小微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双赢。商业银行在制定利率政策时,可以对及时还款、信誉较好的小微企业给予循环贷款利率优惠的待遇,实现动态的激励机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开发与小微企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信贷产品。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商业银行只有不断进行服务创新,才能在“小微贷”业务的新战场中抢夺更多的份额。小微信贷的创新可以从金融产品和贷款模式两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产品的创新,小微企业分布广、情况复杂。即便是同一行业内的不同企业,经营情况也千差万别;同一家企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资金需求情况也并不相同。目前商业银行推出的“小微贷”产品虽然不断增多,各具特色,但真正站在小微企业的角度考虑,真正满足小微企业需要的并不多。其次是创新贷款模式,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可以进行抵押的固定资产有限,单独抵遇风险的能力低。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团体信贷、群集信贷、供应链融资的信贷模式,通过弱担保、信用担保发放贷款。以团体信贷为例,将经营类别和风险水平相似的小微企业联合起来可以实现风险分散的效果,有效解决单个小微企业无法提供充足抵押物的问题,降低商业银行对“小微贷”的交易和监管成本。结论:小微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经济平稳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融资难是小微企业困扰已久的问题。改进和完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不仅是增加经济活力,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也是商业银行增加新的利润点,寻求业务转型的重要契机。一方面,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存在迫切需求,“小微贷”业务具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和开拓空间。另一方面,发展小微信贷业务可以优化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增加客户储备,拓宽发展渠道。
参考文献:
[1]谢海垚.我国商业银行应用金融衍生品借鉴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14.
[2]张伟如.中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2014.
[3]吴江涛.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2.
[4]涂晓兵.金融脱媒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D].武汉: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12.
[5]于洋.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3.
[6]黄蕾.A银行微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问题研究[D].桂林:广西大学学位论文,2013.
[7]陶彦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小微贷款业务的思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3.
[8]张超.国内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3.
[9]张哲.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学位论文,2013.
[10]吴琼.微小贷款可持续发展中的金融创新[D].杭州: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13.
[11]魏明海,柳建华.国企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J].管理世界,2007,(4).
[12]高雷,宋顺林.掏空、财富效应与投资者保护———基于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7,(1).
[论文关键词]券商直投影响
随着中信、中金两家公司取得券商直接投资业务试点资格,那么就解除了自2001年4月以来对证券公司从事私人资本类投资的禁令,这意味着与凯雷投资集团等西方竞争对手采用相同模式的国内投资公司诞生了,从而券商的经营模式由此可能会带来一些变化,同时对创投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一、国内券商直投的发展历史
从2001年证监会严禁证券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到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允许证券公司在符合法律和有关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这6年前后的“一收一放”,折射出资本市场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演进。6年前,床头也普遍因为网络股泡沫破裂进入谷底,国内证券市场开始走熊,券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的直接投资大都变成了巨额不良资产。6年后,国内券商经过了一场生死轮回,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促使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股市更是一路上冲,股权投资行业也进入新时期。单就国内私募股权投资(PE)市场而言,2007年上半年就有83家中国大陆企业得到PE投资,投资总额达到48.03亿美元,PE推出活动保持活跃,共36笔推出,其中25笔通过上市实现推出。
二、国外券商直投的发展状况
券商直投业务不仅长期以来是国际券商的重要收入来源,而且利润极为丰厚。统计资料显示,国际券商直投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60%以上,在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则超过70%。美国大型私人股权基金的收益能达到40%-50%,而券商直投的回报则动辄几倍甚至数十倍。像高盛投资工商银行、收购西部矿业,摩根士丹利投资蒙牛乳业,这些精典案例都为投资方获得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超值回报。
三、国内券商直投的现状及机会
而由于中国以往的证券市场体制结构存在“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问题,券商对市场行情的依赖很严重,即都在“靠天吃饭”,始终走不出“牛市赚钱,熊市赔钱”的宿命。根据数据显示,本土券商的收入构成中,经纪业务仍是其主要来源。据对26家券商的统计,2007年26家券商64%的营业收入来源于经纪业务,券商自营业务占比26.7%,承销业务和委托理财占比不足5%。中小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更是占了主营业务的绝大部分。国内券商主要依靠经纪业务维生,这在收入结构上是明显失衡的。如今券商直投业务的开展,不仅将加快本土投行与国际市场接轨,即“投行+投资”盈利模式转型,从而改变“生存基础单
一、盈利模式单一”、“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而且这一转变将迫使投行加快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从单纯的“为人作嫁”的“一站服务”向“陪上嫁妆”后“扶他上马,送他一程”的“跟随服务”转变,从而无疑将对其运营服务产生深远影响。由于直投业务不仅收益远高于传统的证券承销,而且十分有利于深层次地挖掘客户价值,进而带动后续融资业务和并购业务的发展。同时,由于投资和融资周期往往交替出现,直投业务和承销业务有周期性互补的作用,从而可以增强投行的抗风险能力。此外,在证券公司内部的自营、投资、固定收益、收购兼并、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等业务部门都和直接投资有着相关性等等。券商参与直接投资业务已被广泛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四、推动PE市场竞争
券商股权投资与PE类似,都是投资于非公开发行公司的股权,投资收益通过日后出售股权或企业上市兑现。因此,券商直投业务启动后,将进一步推动PE市场的蓬勃发展,同时加剧参与各方,尤其PE、VC和券商直投部门的竞争。与国际PE和国内创投机构相比,在直接投资业务上,券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因投行承销业务而带来的项目资源优势,以及深层次地挖掘和延伸客户投资价值,帮助企业实现再融资和并购价值等。其劣势在于拟议的试点方案中,证券公司还只能以自有资金投资。PE的优势在于专业投资经验的丰富积累和人才储备,对于外资PE机构来说,还有雄厚的外来资金的背景优势。PE机构普遍在以往的投资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经验,从企业调研评估方法,到业务发展推进,以及走向资本市场上市或并购,都有专业的方法支撑和相对固定的业务合作伙伴来共同完成。VC的优势是可以不受三年的期限约束,在企业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或成熟阶段自主介入,从而可能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获得更高回报。总之,在直投业务上,PE、VC和券商有竞争,但也可以有合作。因为三者的优缺点具有互补性,完全可以通过合作,共同打造一条共同的价值链。因而从整体上看,券商做直接股权投资是非常有助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五、催发本土投行转型
目前国内投行已经渐次进入近乎充分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在美国,所谓投资银行业务,早已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上市辅导和股票承销领域。通常情况下,投行所提供的服务都已大大超过专业之外,如前面所述的直投业务和战略咨询等。值得注意是,这领域的服务,已不是单纯可以以专业能力论英雄,而将是一场综合能力的较量。在直投业务开闸后,仅仅使企业达到上市已不是投行的唯一目标。上市后的跟随服务,包括专业辅导、完善公司治理、帮助企业持续再融资等,使得企业通过自身发展与收购提升业绩,最终使企业做强已成为投行的主要任务,包括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健全治理结构,充当企业的战略顾问,协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监督控制和会计核算体制等等。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切高级竞争,都在专业之外”。在当今人才流动趋于市场化和自由化的生态环境下,所谓专业技能,在同业人士中已难分高下。在投行领域,竞争一样越来越取决于技术产品创新和专业之外的能力。从短期看,技术,包括产品设计和服务等专业领域的创新起到关键作用,但从长期看,专业之外的能力,包括文化、思维、战略、投资等需要通过自身培育而不是模仿而来的系统处理能力,才是真正可以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券商直投业务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这个影响从中信证券、中金国际等中外大中小券商的转型及动向可以清楚得到印证。
参考文献
[1]匡志勇,券商直投,馅饼还是陷阱,第一财经日报,2007,03
[关键词] 培训模式 科技期刊 编辑素养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6-0042-03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perienced by editors of sci-tech journals and proposed a training mode for the editors with different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As an important promotion for career development, curren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sci-tech journal editors can be concluded as lack of speciality, practice and individuation. With the increase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young editors in sci-tech journal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guide them for right occupation morality and value conception, and to cultivate them for self-realization, as well as for positive suppl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ditorial staff.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ay to provide valuabl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editors by considering their specialized background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This paper also designs education plan for different stages in care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ining mode Sci-tech journal Professional quality
职业培训和交流是科技期刊编辑提高自身素质[1-2]和编辑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的编辑培训方式比较单调,各类培训班通常以讲授、讨论等形式进行,缺乏必要的编辑实例操作、深化培养编辑的专业背景等比较科学的培训方法,培训过程中往往忽视编辑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由于培训形式单调,忽视科技期刊编辑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编辑素养等[3-5],使培训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科技期刊编辑部对编辑人员进行培训的评估并未完全科学化和社会化。编辑部和其上级部门对编辑培训考评的管理制度只是规定[6]:编辑培训部门通过课时来评定编辑的学习情况,只是作为编辑证书年审的依据。期刊编辑部应提升相关培训在提高编辑素质中的地位,结合编辑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7],把培训与编辑的晋升和任职有机地绑定在一起,使培训工作成为期刊编辑部和编辑的切实需要。
从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培训教育的现状来看,有两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1.1 科技期刊的编辑培训教育缺乏个性化和系统性
科技期刊编辑行业有其特殊性,案头工作多于交流,很多培训可能只是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培训机构的一纸通知或网上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也不连续,再加上编辑部内部的安排和资源的限制,不是每个编辑都有连续的培训机会。这种时断时续的职业培训,可能对编辑的职业素养并无太大的提高,加上有些培训内容大同小异,就是为了得到相应的培训课时学分,更失去了培训的本质。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部和编辑应有选择地进行相对连续和对自己有启迪的培训。当前,期刊编辑培训侧重于知识介绍,主要是对当前期刊的发展形势、政策法规、编校知识理论等的论述[8],侧重于提高期刊编辑能力的培训却很少。这些培训内容不能完全满足编辑的发展需求,不能有效地促进期刊编辑业务水平的提高。
1.2 科技期刊编辑培训过程中的专业性不够
科技期刊编辑培训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科技期刊的独特性,科技期刊编辑接触的主要是科技论文,编辑不仅要熟识期刊编校规范,还必须了解和洞悉相关专业的进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论文所要表述的涵义,在编校阶段同作者沟通时,才能更好地根据作者意图优化稿件。科技期刊编辑对相关专业的熟识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其赢得作者的尊重,形成自己的编辑风格,进而提高刊物质量。但现在编辑培训的内容,基本都是编校规范、编辑部先进经验或科技期刊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基本不涉及专业知识,这对编辑的成长并不利。因此,应该加强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学科专业知识培训。
2 具有专业背景的科技期刊编辑培训模式
2.1 具有专业背景的科技期刊编辑培训模式
基于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需要和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针对有专业背景的期刊编辑分培训模式(如图1)。根据该模式,科技期刊可以制定符合编辑自身特点与专业背景的培训计划,帮助编辑有效提升个人编辑素养[9]。
具有专业背景的期刊编辑培训模式分为培训教育积累期(实习编辑、编辑)、编辑素养培养期(编辑、副编审)和编辑素质推动期(副编审、编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和重点不完全相同。
2.2.1 编辑培训教育积累期的培训内容
期刊编辑培训教育积累期应对编辑职业生涯初期,培训主要面向刚参加工作的实习编辑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编辑。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提升期刊编辑敏锐的政治性、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科技期刊编辑的编辑加工技能和数字出版知识,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研究有关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学习,网络传播理念、大数据、网站运营、微信营销、期刊群运作、数字印刷等方面的知识。从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国家标准、业务规范、一般常识直至语法、修辞、逻辑、遣词造句、错别字、标点符号。为了让年轻编辑更好地了解期刊所属专业领域的发展,培训教育应结合编辑自身的专业特点,开设针对编辑职业发展的专业概览或专业导航课程,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实,科技期刊编辑培训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各期刊涉及专业对科技期刊进行学科分类,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编辑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普及。专家的培训讲座不需要专深,应侧重于让编辑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编辑在接触相关稿件时能心中有数。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为例,论文主要涉及测绘领域,如大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图像处理、国土资源与土地利用规划等专业方面的论文。因此,编辑部在选择编辑时充分考虑了论文所涉专业的分散性,英语、大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城镇建设等支柱专业的编辑各招了一名。事后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编辑可以很好地负责自己所属专业的稿件,并与其他编辑交流心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身专业学习的积累,再加上编辑部定期邀请测绘专业的专家与编辑座谈,邀请审稿专家与编辑交流沟通,以及编辑攻读学位进一步深造等,现在《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编辑基本熟知测绘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校内各重大项目组的研究情况和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期刊的稿件数量和质量,也使期刊本身的质量有较大提升。
编辑职业素质培育期的培训主要面向副编审和编辑,强调编辑学研究能力和编辑职业素养的提升。这一阶段的培训教育包括:协助主编开展工作,做好编委会沟通和联络工作,加强各编委重点稿件约稿和审稿工作,提升期刊文章的学术水平。在杂志社总体要求和授权下,负责编辑部运营管理工作,负责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工作,特别是要提升在同类期刊中的相对位置;做好编辑团队建设工作,带领编辑团队,策划本学科领域重点和热点专题文章,提高期刊文章学术质量;负责对学术文章初审、出版质量把关工作,完成年度出版任务;配合杂志社领导,做好国际交流等工作;营销推广力的培养;编辑自身专业的深造。
这一阶段是编辑素养提升的重要时期。培训应结合社会需求,构建供需联动的内容体系。同时根据编辑的特点和新媒体对编辑的影响,及时而适当地调整培训课程,使其更加适应编辑的需求,紧跟时展步伐[10]。要拓展编辑学理论培训,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升编辑的实践能力。
编辑素养推动期的培训主要面向副编审和编审。这一时期的职业培训包括:加强各编委重点稿件约稿和审稿工作,提升期刊文章的学术水平;负责编辑部运营管理工作,负责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工作;做好编辑团队建设工作,提高期刊文章学术质量;负责对学术文章终审、出版质量把关工作;全面解读国内和国外主要期刊的评价体系,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提升期刊品质及内涵,拓展期刊生存发展空间,促进期刊向品质化、专业化、数字化、集团化、网络化、国际化模式转变[11-12]。
这一阶段培训教育侧重于对国家期刊政策法规、期刊发展策略、期刊编辑部发展方向等的共同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编辑应深入思考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分析国内外先进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数字出版与经营、办刊模式与机制、办刊能力与发展趋势等,学习其先进的办刊理念和成功实践。并能与期刊所属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实时互动,在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同时,及时把握期刊论文未来的热点和研究重点。科技期刊要积极应对数字化的挑战,通过加快期刊出版和传播的数字化、国际化步伐,全面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13]。
3 结 语
针对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培训教育个性化、专业性、系统性缺失的问题,本文结合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背景特点,构建了符合编辑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需求的培训模式。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培训教育应成为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编辑进行职业培训指导,不仅有助于编辑提高业务技能和编辑素养,更重要的是引导编辑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把自身素质的提升与期刊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注 释
[1]接雅俐,郭立锦.学报编辑培养策略研究:明确职业定位,提升专业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6):956-958
[2]国荣,胡爱玲,邱芬,等.新时期高校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定位与素质培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548-550
[3]郑丽娥.浅谈科技期刊技术编辑的素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6):878-879
[4]章燕.医学编辑加强自身修养的几点思考[J].编辑学报,2012,24(S1):91-92
[5]郭长寿.观看体育赛事是体育科技期刊编辑提高业务水平的战略路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150-152
[6]蒋永华.回归杂家:就“学报编辑学者化”与杨焕章先生商榷[J].学术界,2015(5):146-155
[7]杨恬.高校学报编辑的内涵与外延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6):67-71
[8][11]游俊,胡小洋.“编辑学者化”的实质及现实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340-343
[9]陈卉.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转型:全国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综述[J].新闻前哨,2013(9):23-24
[10][12]朱平.论科技期刊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编辑学报,2005,17(4):2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