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文化范文

民族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文化

第1篇:民族文化范文

以保护民族文化之名行追求经济利益之实,这是很多民族旅游企业的真实写照。虽然单纯出于保护民族文化之目的来开发民族旅游的企业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以保护民族文化的名义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却无疑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它不仅使民族文化在社区居民的美好期待中转瞬成为经济理性的工具,而且更严重的是,它深深地伤害了社区居民的民族情感,这种伤害显然违背了在任何情形下都必须持守的底线伦理原则,即不伤害。“按照康德的绝对命令,一种行为是道德的,当且仅当该行为准则可无条件普遍化。照此,伤害他人的身体和精神从而引起疼痛和痛苦的行为,就不可能成为普遍化的准则。因为如果承认这是一个普遍化的准则,就等于允许别人去伤害他自己。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伤害是人类社会所不能接受的。”不伤害伦理原则是基于人的脆弱性而提出的,人的脆弱性不仅表现在人的生理方面,人的心理和精神方面也同样脆弱,甚至更为脆弱。而由人所组成的民族和由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在受到冲击和面临伤害时,其脆弱性也暴露无遗。民族旅游企业对社区居民民族情感的伤害属于精神的伤害,虽然不像经济利益等物质层面的伤害那样显见,但这种伤害更深入,更具杀伤力。民族旅游企业到民族社区开发旅游项目,虽然会对民族文化带来一些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但企业至少应确保其自身的开发行为不会对民族文化及其主体社区居民的民族情感造成伤害,这也是保护民族文化责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如果连这一最低要求都不能达到,企业所谓民族文化责任便是欺世的空谈。保护总是包含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责任之意味,也正因为如此,更加重了强势群体的责任负担。在民族旅游中,企业显然处于强势地位,而民族社区则处于弱势地位。民族旅游企业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就凸显了强势对弱势的责任。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因为强势而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责任更显重大并不容推卸。然而,强势与弱势又总是相对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岂不也是弱势?所以,不伤害原则是适用于所有人、所有群体、所有民族的。其实,强势与弱势本身可视为被一些所谓“睿智”的人们制造出来的“事实”,并在此“事实”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价值”推论:民族之间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强势“应该”帮助和保护弱势,等等。照此推理,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汉文化在美国人的眼中同样也是需要保护。“正如我们很少听见少数民族对汉族说要保护好汉族的文化,但却可以听到美国一些学者在中国的讲坛上大发宏论说要‘保护好汉文化’一样,这和我们冠冕堂皇地对少数民族说要‘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的言论是同出一辙的。”如果按照“强-弱”的思维模式,中国的汉文化应欣然接受美国的保护,犹如中国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应欣然接受汉族的保护一样。但显然,这样的“宏论”是在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面前“强势”的汉族所不能接受的,也使汉族深感“受伤”。如果“强-弱”的对比是一个事实的话,也应更多地被理解为或被看成是经济方面的差距,而这一差距与文化无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并无强弱优劣之分,无法也无需做出这样的区分。因此,对任何民族文化的保护责任应该是对所有民族而言的,不存在所谓强势对弱势的保护,这是在民族旅游中企业对民族社区的民族文化的保护责任方面首先应明确的价值观念,因为那种以“强—弱”思维为模板所塑造出来的价值观念已经造成了,如不加以纠正,还将继续造成对所谓弱势的民族文化及其主体的民族情感的伤害,而这样的伤害是应被制止和禁止的。履行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首先应摒弃传统的所谓强势对弱势的居高临下般姿态的保护的误导性价值观念。这种对民族文化保护的不应有的姿态,本身就已经潜在着对民族文化伤害的可能,且易造成对民族情感的伤害。摒弃这种误导性价值观念之后,民族旅游企业将会发现,其所肩负的民族文化保护责任实在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因为它所保护的民族文化与任何其他民族文化都是平等而应受尊重的,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根据利益相关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民族文化旅游企业的文化保护责任的对象分为直接对象与间接对象两类:(1)直接对象:少数民族。原因在于少数民族是其传统文化的直接创造者与所有者。(2)间接对象:人类社会。这是因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社会财富。”也就是说,民族旅游企业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既是对作为民族文化主体的该少数民族负责,更是对由具有差异性文化传统的各个民族所构成的人类社会负责,其伦理价值无疑远远超过因为保护民族文化给企业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这一伦理价值不是用经济价值能够衡量的。

二、政府民族文化责任

政府应在民族旅游中对民族文化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这不是一个通过丰富想象力想象出来的理论问题,也不是一个需要通过严密推理推导出来的问题,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民族文化就在民族旅游中,政府若只关注民族旅游的“表”,而看不到民族文化的“里”,这肯定是不负责任的搪塞推脱之辞。政府的责任是通过政府官员的行政责任表现和展现出来的。政府官员的责任,用传统的说法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开发民族旅游的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是优质的脱贫致富资源。当地政府官员的责任就是尽最大努力保护好这一能够造福当地民族社区居民的宝贵资源,并将其发扬光大。这不仅是政府官员对其为官一方的负责,也是对这一方所孕育和蕴涵的丰富独特而又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负责,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当下负责,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未来负责。但政府毕竟也是民族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相关利益同样是通过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得到反映的。民族旅游既是一项文化活动,也是一项经济活动。对于民族旅游者来说,他们到民族旅游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希望能够体验到民族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以及民族旅游的社区居民为其提供不同于其惯常地的“文化风光”,而不是令人沮丧的似曾相识的“千游一面”。对于当地民族社区的居民来说,他们希望通过民族旅游将自己民族的特色文化向旅游者,并通过旅游者向世界展示和呈现出来,在获得经济利益回报的同时,也收获只属于他们的那份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于当地政府行政人员来说,他们希望通过发展民族旅游,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地民众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政绩指标。如果关系协调,统筹兼顾,各利益相关者均可从民族旅游中有所获益。政府究竟应在民族旅游作为商品消费的活动与文化体验的活动之间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当然,理想的情况是对二者的兼顾,使二者各得其宜,各如所愿。鉴于政府在社会中所拥有的强势地位及其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在民族旅游中充分发挥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至关重要,这既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也可被视为政府不容推诿的道德责任。民族文化攸关民族旅游发展能否持续有力,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运行能否健康有序,可见政府所肩负的民族文化保护责任之重大,影响之广泛,意义之深远。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政府所能做和所应做的就是顺应需要,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民族旅游的良好机遇,既促进民族旅游经济的增长,又促进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与变迁,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从而为责任政府的执政理念交上一份取信于民的满意答卷。“在对待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的时候,应该充分尊重本民族对如何继承发展自己文化传统的意愿,特别是充分理解各民族文化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自我意识和自身特色,让各民族自己决定文化保护、传习和发展的路该怎么走。这不仅是道义上的需要,也是民族文化良性发展的需要。”毕竟,各民族自己是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的主体,民族文化在他们身上一脉相传,源远流长。他们有权根据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自我意识和自足特色选择如何在民族旅游背景下保护、传习和发展。这样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的,因为一旦被剥夺,就意味着不能自主,而一个不能自主的民族是名存实亡的。对于政府来说,将选择民族文化的保护、传习和发展的道路的决定权交给各民族自己而不是代替或僭越他们做出决定是明智的,而这样的明智既是政府民族文化责任的体现,也是政府对各民族充分尊重的表达。“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尊重,并不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尊重这样一种所谓‘微观伦理’的问题,而是指政府机构、作为整体的社会组织对公民是否尊重这样一种‘宏观伦理’的问题。人们关心的不只是尊重准则所包含的道德价值的内涵,而是社会公民不被政治机构所侮辱的这样一种道义上的权利如何能够在政治上得以保障以及如何使这种保障得以机制化。”显然,这里的尊重,含有对政府为实现公民道义上的权利而提供机制化的保障的道德要求。作为民族旅游中各民族文化之主体的各民族成员就拥有这样的权利。从消极意义上来讲,这首先是一种不被侮辱的权利。所谓被侮辱,通常是指处于弱势地位者在面对处于强势地位者的无端或无理侵犯时的无可奈何和无力反抗的一种状态。具体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习和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上,政府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强势对其做出干预,而处于弱势的预民族则显然是既无可奈何又无力反抗的。但这样的干预对该民族来说即意味着侮辱。政府首先应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否则其合法性就应受到质疑,因为一个对其所治下的民族进行侮辱的政府的合法性无论如何都是成问题的。从积极意义上来讲,政府应通过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习和发展的道义上的选择权提供机制化的保障,来体现政府对处于民族旅游背景中和影响下的民族文化之主体的各民族自身的尊重。政府民族文化责任,正是在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不侮辱的消极责任与为民族文化提供体制化保障的积极责任的践履中得以实现的。

三、社区民族文化责任

第2篇:民族文化范文

1.1缺乏展现丰富成果的平台

我校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展藏羌民族文化研究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积淀了丰富的藏羌民族文化研究学术成果。但是这些成果比较分散,没有统一的展示平台和技术标准。一是载体具有多样性,包括实体的和数字格式的,而数字格式又有文本的、图像的、音频的;二是保存地点分散,或是存于商业数据库,或是存于历史档案,或是存于学校主页,或是存于学校各部门和个人。零散的、分乱的成果没有整体的展现,学校科研实力和学术特色无依托的统一平台,就难以产生更强的综合效应和更深的学术影响[4]。

1.2缺乏长期、统一的保存机制

大多数历史的学术成果没有数字化,常因年代久远而难以找到,或因实物的损坏和老化而无法长期保存。而年代较近的成果大都存于个人手中,学校没有统一分类保存[4]。学校对于数字资源和科研成果的保存没有统一的规划。

1.3缺乏获取资源的有效途径

彰显民族特色的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形式多为版画、音乐、舞蹈。以藏族祥巴为例,它是木刻版画,是在藏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藏族版画,以其独立、独特、独创的艺术语言,实现了对藏族传统版画的超越式深化,推动着当代中国版画向着多元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5]。我校的藏族祥巴作品丰富,艺术成就较高,曾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多次远赴国外展出。由于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很难直接获取,而且传播的影响力受限,除做过简要的新闻报道外,很少以数字化格式介绍详细内容。以上问题阻碍了我校藏羌民族文化研究的全面展现和广泛交流,用户难以了解具体的学术产出和获取资源。因此,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建设一个集中的学术交流平台———机构知识库非常有必要。通过对藏羌民族文化研究学术成果的有效整合、组织和管理、及时和长期保存,可以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和交流,全面展现学校的学术水平,提高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我校藏羌民族文化研究资源整合

把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功能进行整合,形成具有高效能和高效率的新的知识资源体系[6],提供统一的用户视窗和检索入口,有利于数据的及时更新和扩充。我校藏羌民族文化研究资源整合是对学校特色数字资源的融合、类聚和重组,不仅要统一数据格式,还要强调数据的优化,以达到更高的服务质量[7]。

2.1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的内容架构

我校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和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服务的基本职能。因此组建了九寨神韵艺术团、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所、藏汉双语系等内设机构或系部。其中九寨神韵艺术团、音乐舞蹈系承办的重大演出,如大型羌族情景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羌族组舞《羌人谷》等都展现了我校的艺术特点、阿坝州的民族文化。美术系藏族版画、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所、藏汉双语系课程建设都具有鲜明特色,为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的构建提供了资源保障,也构成知识库的内容模块。以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所为主体,可构成“学术研究”模块,是成果展现的中心库,它反映了部分教师藏羌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独具特色的科研水平。以藏汉双语系为主体,反映学校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课程建设构成的“课程建设”模块,主要是藏语方向优秀课程展示,内容包括教案、演示文稿、试卷、课程作业等。重要的学术成果、有重大影响的画展、专场歌舞演出应作为单列的“成果介绍”。设置“最新动态”模块,及时学术活动、画展、获奖、剧场演出等最新资讯。总的来说,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在内容架构上,要充分体现科研和教学特色,集中展现重要成果,同时要反映学术动态,实时跟踪最新的信息,发挥学术影响力。[8-9]

2.2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的实现

2.2.1DSpace(数字空间)平台

我校藏羌民族文化研究资源整合采用DSpace作为资源整合的工具。DSpace是一种开放源代码软件,技术成熟,功能非常强大。DSpace系统可处理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数据集、视听资料、网页等资源,还可处理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数据格式的资源。其在数据的存储、检索等方面也很出色[10]。DSpace的数据结构将内容对象与媒体类型分离,可存储不同格式的文献资源,从而实现了信息组织的灵活性、可重构性和媒体类型的多样性。

2.2.2DSpace实现方法

采用WindowsServer2003作为操作系统,Dspace3.1作为机构仓库平台,PostgreSQL-8.4.14作为后端数据库,Apache-Tomcat-7.0.41为服务器。下载相关源代码后,并做相应的代码修改,以确保按预期目标运行。成立以图书馆为主的项目小组,并对用户进行必要的培训,制定上传指南和著作权授权等制度,同时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数据的完整和安全提供技术支持[11]。按照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内容架构,创建Community(社区)———“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和四个Collection(集合)———“最新动态”、“成果介绍”、“学术研究”和“课程建设”,创建相应的用户并设置相应的权限,初步实现机构知识库的建设。

2.3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的应用功能及现状

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收集、组织、存储、管理机构内的研究成果和其他资料,具有对各类资源进行揭示、、服务的功能[12]。主要包括内容提交功能(提供作者或人以提交文件的方式来呈缴内容)、元数据描述功能(每篇文献信息都必须附有反映文献属性的基本描述功能,如题名、作者、文摘、关键词等元数据)、存取权限控制功能(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操作级别和权限,对收录内容的存取实行有效控制,实现增加、删改、编辑、等分级操作)、检索功能(提供作者、题名、关键词等多种途径供用户检索了解系统收集的内容、学科信息)、基于工作流的资源审核与功能(将提交者(submitters)。审核者(reviewers)、终审者(coordinator)等电子工作组(e-persongroup)派发给不同用户,对系统的检索、浏览和提交会触发不同的工作流,并通知涉及到的电子工作组,进入任务池(Taskpool),经过审核、编辑和终审等工作流程最终到机构知识库存储。在知识库建设的回溯建库阶段,以科技处提供的年度科研统计,以及艺术团、音乐舞蹈系、美术系历年重要演出或获奖作品,藏汉双语系历年课程建设为基础,有步骤有计划地上传数据。后期则依靠学科馆员、科技处,畅通联系渠道,及时掌握教师的科研产出,并上传成果。在次年科技处收集科研成果时,要求有关藏羌民族文化研究的科研成果必须上传或交由人上传。经完成,但访问率比较低,无法获得用户的及时反馈,如数据库是否能满足相关用户需求、数据库检索界面是否符合用户习惯、检索结果查阅是否方便等。这也是大多特色数据库建设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方面可能与数据的专业性太强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与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只侧重建设而忽视使用,不利于特色数据库的持续发展[10]。建议中药标本数据库在建设初期就尝试让学生使用该库,并要求他们提出使用建议,促进数据库的完善。

三、结语

第3篇:民族文化范文

在我国古代,前人对外来的异质文化就有着鲜明态度。儒家思想里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它的总体思路是“道并行而不悖”,认为人们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不是一种文化所能满足的。所以,不同的文化有各自的位置和作用。儒家文化中讲“和而不同”,就是尊重和认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崇尚文化之间的和谐,反对搞单一的同质化,也反对事物之间的冲突、对抗。这样的思想反映在当今人类文化的发展中,就是要承认文化差异,尊重多种文化共同发展,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接纳其他外来的文化。只有“和而不同”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繁荣、发展,才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这就是“和实生物”。这些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高度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国际环境,各种杂志、网络、电视节目将外来文化带到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文化上的冲击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它的范围和深度正在迅速扩大,并且已经在艺术设计学科的学生设计作品中体现出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深入系统地去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更是少有机会去深入研究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他们大多被动地去接受发达国家,如欧美国家的设计观念和视觉传达方式。艺术设计作为半个舶来品,带有西方审美观念的深深烙印。

学生通过网络和印刷品了解到西方发达国家设计前沿的作品,并且模仿这些作品的表现形式,他们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乐在其中。但是在这个模仿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失去自我,所谓的模仿也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盲目的移植、简单的照搬,将一些西方设计符号堆砌在一起,形式结构上高度相似,却没有精神层面的挖掘和发展,作品浮躁、肤浅。相反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西方的设计师已经开始在设计中加入中国元素,他们不一定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但是善于发现中国元素的形式美,并且加以合理地分解和重构,加工和再创造以后,设计出符合他们审美意识的作品。

第4篇:民族文化范文

一、非物质文化得到保护与发展

藏族先民们凭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具有民族鲜明特色的传统宗教节日,这些节日极具历史、艺术、文化、科学价值且富于神奇色彩,如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萨迦“堆钦”、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金刚大法会。另外民间文化“苏瓦”等传统节日也有了及时的继承和发展。这些基本上满足了广大信教群众对宗教生活的需求。

二、十明佛学文化方面得到长足发展

大五明即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小五明即诗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历算学等。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优良传统文化在佛学院萨迦寺分院、密法修行院、喀乌扎宗等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效的继承和发扬。这些寺庙培养出来的宗教人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并且这些宗教人才都在以萨迦寺为主的各地萨迦派的寺院荣任堪布、经师等职位,为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不断作出应有的贡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独具特色的内明学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在继承和发扬俱舍论、中观、因明、戒律、经论、三戒等六部大论方面,寺庙根据萨迦派传统特点,在不失原有的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积极的发展。尤其对其中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宝,如具有民族特点的传统道德和礼仪等各类文化上更加充分地进行了针对性的发展。

第5篇:民族文化范文

中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纵观当今世界,昔日的四大文明古国已经有三个离我们远去,埃及人不会讲埃及语,印度人不懂得印度文明,巴比伦就连一个统一的国家都没有了,而中华文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也似乎岌岌可危.同学们,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我们献出一份力。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道家、墨家、法家与儒家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异常灿烂、无比光辉的。拿青铜器来说,拿陶瓷来说,拿丝绸来说,都居世界的前列。拿创造发明来说,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四大发明”更是其他民族所赶不上的。

再来说说我们苏州,苏州园林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它综合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给人一种古典的美。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苏州的传统小吃也十分有名,海棠糕、梅花糕、豆腐干等等,这些传统小吃使人垂涎三尺,也是其他民族无与伦比的。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千万不能让它在岁月的车轮中慢慢地消亡。因此,我们要关注传统,继承民族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如何来继承、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也许,你会认为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已经过时了。但只要我们宣传、宏扬民族传统中优秀的部分,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然后,根据时代的要求,构建新时代的民族道德标准,便可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

据说,今年有许多刺绣大师要绣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五福娃,他们巧妙地利用苏绣来宣传奥运,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将刺绣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前一阶段,苏州评弹“走”进了许多中学的校园,这使我们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更加了解了苏州的传统文化。

第6篇:民族文化范文

[关键词]经典诵读;民族文化;陶冶情操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许多学者都号召“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让孩子们从小与古典诗文同行,与圣贤为友,享受快乐古典人生,接受最有价值的作品,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就有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圣古人的诗文。但如何通过诵读古典诗文来弘扬民族文化,将语文教学与古典诗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阅读境界呢?

一、运用电视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笔者所在学校为便于教学,每个教室都装有一台电视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学习。为了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我们,购进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光盘,运用电视机图文并茂的优势,每天利用晨读十五分钟进行古诗欣赏,并利用中午进行古诗词的广播教唱。通过听、读、看、唱,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音乐的魅力,读的技巧,既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锻炼了他们的诵读能力。

二、利用课堂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传统实用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课堂是提高学生诵读能力的主要领域。那么,怎样利用课堂提高学生诵读能力呢?

1.示范读。古典诗文,不像现代文容易理解,但有一定的韵律。学生刚接触新诗文不懂内容,读起来感受不到诗文的韵律。如果教师能示范读或配乐读,这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给学生提供朗读榜样,创造朗读条件,品味古诗文的优美,激发起学生朗读兴趣和信心。

2.引领读。为了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检查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情况,感受到文章内在的节奏气势及作品中丰富细腻的情感,教师可在示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读或教师领读,让学生在领读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升华,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齐声读。齐声朗读能引起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责任感;能让学生很好地调整朗读速度,训练学生掌握自己的正常音量,发展学生朗读技巧,齐声读能渲染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气氛。对那些对朗读不感兴趣的学生,可多一些带读,并增加学生朗读的次数,齐声朗读的形式可以是男女同学分组读,全班齐读。

4.吟唱读。大多数古诗词本来是有乐曲,以供吟唱,如《今日歌》《忆江南》,有的古诗是后人给它谱了曲,如《春晓》《锄禾》等古诗就是著名词曲作家谷建芬老师谱的曲。在教学中,教师们能通过多媒体配上乐曲,引导学生进行吟诗唱歌,在吟唱中学生可采取多种吟唱,合着节拍摇头晃脑,合着节拍拍手,点动脚步,高年级学生还可以手拿笔用笔杆轻轻敲桌面,笔杆和笔杆轻敲发出脆响如同乐器,吟中取乐,唱中背熟,既使他们感受了音乐的魅力,又使他们在享受优美的诗文之中,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三、采用竞赛培养学生诵读情趣

德国一位著名的医生说过:“六至十三岁是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十三岁为一生中记忆力最高峰。”小学生诵读古典诗文,是赶在孩子心里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有价值的作品,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应将跃然纸上的古典诗文,在孩子们最佳时机采用竞赛,培养他们的诵读情趣,以便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采用竞赛的方法:1.在班级学生中开展古诗文积累比赛,吟诵比赛,扮演诵读比赛。2.分低、中、高年级比赛,可以吟诗作画比赛,根据诗文自编自演比赛。3.在教师中进行古诗文教学比赛,意在检查教师方法,实质从中验证学生,学习情趣,所达到的效果。在比赛过程中,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诵读情趣高涨,求知欲望加强,集体荣誉感增强,弘扬民族文化进一步得到升华。

四、借用力量调动学生诵读热情

第7篇:民族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本土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贵州省黔南州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政府也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民族文化品牌的打造、本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正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一、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品牌效应

黔南素有“一山不同族,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的民族人文奇观,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其中较著名的有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水族端节》、水族卯节,并已广为人知;有祝愿稻谷丰收、六畜兴旺和美好爱情的苗族芦笙舞;有以歌唱来盘问对方,展现智慧的布依族盘歌;有被称为“无字的史书”的苗族银饰等等,绚丽多姿,引人入胜。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生态特征的复合型文化,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和实践模式,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建设都有着深刻影响。“崇尚自然”是民族文化的生态魂,研究、弘扬民族生态文化,传承、发展“崇尚自然”的观念、品格,对于探求、步入“崇尚自然”理念下民族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应重新认识民族的功能与价值,倍加珍惜民族、科学利用民族,保障民族资源数量与质量的稳定和永久存在,从而促进民族生态系统多种效能充分发挥,使民族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良性循环。

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发展创意产业,对开发利用民族文化具有深远意义,黔南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五个园区一个中心”(中国·三都水族文化风情创意园、风情黔南民众文化村、荔波樟江水瑶文化创意园、贵定音寨文化园)的创意策划,并已编入黔南州“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然而,要完成规划,除了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外,对实施主体——文化部门的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必须深化改革,努力克服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机制,造就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使文化产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树立民族文化品牌形象,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努力突出地区特色、民族特色。

二、找准定位,重点突破,在开发效益上做文章

黔南民族文化庞杂多样,在具体实施时不宜全面铺开,而应找准定位,重点突破。节庆文化和红色文化由于已实施多年,较为成熟,可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如水族端节、水族卯节,每年吸引的游客和参与者达300多万人,实现直接旅游收入达10亿元;荔波邓恩铭故居、板寨纪念馆、飞渡乌江旧址、瓮安猴场会址等景点,吸引的参观学生和观光游客就达百万人次。以已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作为文化旅游开发的示范效应,带动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黔南文化旅游的开发热潮,

三、政策引领,部门推动,实现文化品牌建设和文化旅游跨越发展

在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文化品牌建设和文化旅游发展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推动和支持。2007年以来,黔南州委、州政府提出了打造以本地民歌“好花红”为主题的一批民族文化品牌,把文化资源变成产业资源的发展目标要求。全州文化部门以此为契机,采取请进专家指导,派出专业人员外出培训,组织专业人才出省观摩学习,联系搭建外出表演平台等方式,打造文化艺术精品。2010年,全州文化专业和业余艺术工作者共创作民族歌曲160多首,创编和演出民族舞蹈和水品小戏2680多个,出州跨省演出300多场次,多层次、大范围地宣传了黔南优秀民族文化。同时,着力打造民族特色文化精品,创编了《生态之洲风情黔南》、《远古走来的贵族》、《欢迎你到黔南来》等一批优秀的民族歌舞剧赴上海、深圳等地演出,探索出了一条艺术院团加大对外交流,走市场发展壮大的路子,有力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民族文化的资源整合与产业化

如何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使民族文化富含的资源创造产业价值,成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内在动力,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民族文化元素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开发潜能,对提高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需要重新认识,进行综合开发,促使黔南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这一特色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提升黔南作为旅游胜地的文化形象。认识民族文化在旅游上的潜力,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内涵,整合相关资源,以真实体验吸引游客,并用独特的文化来塑造城市形象,必将增强黔南旅游的文化魅力,有效构筑黔南旅游的优势。打造具有黔南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进而使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更紧密结合,将对推动本地文化发展繁荣和社会进步提供巨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毛娜;依托丰厚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全面推进阿拉善盟和谐文化建设[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0年06期

[2]刘纪兴;全面提升湖北省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J];学习与实践;2010年02期

第8篇:民族文化范文

(一)生活习惯的改变

民族特色生活习惯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特色习惯的保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不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被采访的对象都是身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他们都有着能代表自身身份的民族服饰,但让人遗憾的是,这些色彩鲜明、风格迥异的服饰除盛大节日外是不会出现在人们平时的生活中。据2012年数据统计,凤凰县三拱桥乡全乡总人口15186人,全乡在外打工者达460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0%,这些外出的打工者们大多会选择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打工,这里的信息传播快速,不同层次的物质的、精神的“舶来品”冲击着远道而来的苗家打工者们的生活,他们效仿城里人,穿起了西装、连衣裙,他们卷发、染发,回到家乡后,这些自身显现出来的时尚元素影响了当地的居民,久而久之本民族的“传统服饰”逐渐被“时代潮流”取代了!

(二)民族认同感弱化

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是凝聚一个民族、团结一个民族的强大动力,是族群保持自身特色的关键,苗族的歌舞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调查,得知三拱桥乡懂本民族歌舞的人主要是老年人,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民族文化传承现状,我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拜访了某校校长,校长叹惜地说:“苗歌对老一辈来说就像我们现在的必修课,几乎人人都懂。之所以今天的年轻人知之甚少,一是父母辈无空闲时间教他们,二是他们对此兴趣不大。在这个呼吁竞争的年代,大家都在忙于为生计而奔波,无暇兼顾这些琐碎的事情,久而久之,所谓的传统就这样在人们的意识里逐渐被淡化”。

二、三拱桥乡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少数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是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民族文化和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是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满足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为旨归,充分挖掘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各种表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中形成和开发出来的课程。”凤凰县三拱桥中心完小自2008年开始,加大力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的开展是为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三拱桥乡的民族文化,该校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

从课程内容来看,三拱桥中心完小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集中在歌舞方面(如“苗家花鼓操”在全校已全面铺开,学校规定每周一、三、五做花鼓操,二、四做广播体操,使少儿广播体操和花鼓操交替进行),其次是苗族体育和苗族美术(如美术课上以剪纸和刺绣代替传统课堂里的水彩和颜料,体育课上以苗拳作为课前十分钟的热身训练)。可见,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让孩子们更多的去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但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课程内容的选择比较单一,未把本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科学等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二)课程类型

三拱桥中心完小民族文化课程类型的设置同课程内容的选择一样,都较为单一,主要以活动课的形式为主。具体原因在调查中得知,授课教师们平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开展这方面的课程教学,学校教学的重点依旧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升学考试。一般情况下,此类型课程的课时一周只有一至两次,如果遇到湘西州两年一次的“民族文化节”等活动,此类校本课程的课时才会有所增加。在孩子们看来,此类课程和必修课有很大的区别,与自己的考试并无多大关系。

(三)教师态度

起初该校对于“乡土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趣很大,从广搜资料到小组讨论再到试图进行教材编写,但进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缺少专家指导、缺少学生参与、更缺少经费的支持,渐渐地,教师们的积极性减弱,据调查得知,首先教师们认为此类民族文化课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没有多大关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主要还是学校的升学率或期末考试的平均分,其次家长们依旧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考上大学,而校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并无太大帮助,促使教师们不得不将自己的视角转移到与升学考试息息相关的考分上。

三、三拱桥乡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理论或专家指导,教师开发能力不强

校本课程的开发给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它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学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特长去“编”书。通过调查发现,三拱桥乡尽管有绝大多数老师都具有较强的开发意识,但他们表现出对自己的开发能力缺乏自信。由于地域上的限制、经费的不足,湖南凤凰县三拱桥完小去聘请资深专家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不现实的。有的老师认为通过参观、观摩别校的几节校本课程公开课,甚至认为可以模仿、照搬别校的校本课程,就能够获得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部真义,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都不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试想若没有理论与技术的支持,仅靠经验型摸索,必然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水平。

(二)缺少足够的经费

三拱桥乡位于凤凰县东北部,是一个偏远落后的贫困地区,对于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主要依靠美国“蒲公英行动”教育基金的支持,但是,单纯依靠这种经费的支持毕竟是有限的。经费的不足,导致民族文化课程门类的设置不得不缩减,而且一旦失去此类经费的支持,课程的开展也就不能顺利的进行。

(三)缺乏学生及家长的积极参与

校本课程开发不是由校长和教师们共同编制就可以完成的,它还需要课程专家、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共同参与研究、审议和探索。当前,凤凰县三拱桥中心完小的大部分学生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度不够,许多学生还没有跨出“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这道门槛,他们关注的重点在与学习相关的考分上,因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敢兴趣。作为教育伙伴的学生家长,是能够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他们可根据自己的阅历和储备的知识向学校及教师提供更多利于课程开发的信息和素材。但是,凤凰县三拱桥乡许多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大多只是监督孩子学习,扮演着陪读的角色,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较少过问且难有时间参与其中,他们大多为了生计而奔波,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课程问题应是政府和学校的事,因而对学校开设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校本特色课程并不感兴趣。

(四)认识不足,片面追求升学率,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

当下,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衡量学校的重要指标,老师们根本无暇顾及校本课程开发,民族文化的传承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势必会受到影响,凤凰县三拱桥中心完小也不例外。该校虽是一所民族学校,但学校的科目设置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较少,占据课时最多的依旧是国家课程语文和数学。正如老师们所言:“我们是民族地区,贫穷落后,山大沟深,像我们这种三流小学,若没有一定的升学率和可观的排名,有哪位家长愿意把自己孩子送到这里来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我们也想过,但立足当前的情况来说,我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该校教师的观念里是有的,但因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将其搁置一旁,因为它与学校的升学率毫无关系。

四、三拱桥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一)重视课程专家引领,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课程专家的理论指导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教育主管部门可定期派课程专家到学校进行指导,并在指导中为学校培养一两名带头人,然后,由他们带领其他教师开展课程研讨和开发活动。从调查中得知,缺少带头人,教师开发能力有限阻碍了该校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如果有课程专家的引领,教师们就可将自己的特长和自身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提出新颖且利于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观点,在课程专家们的从旁协助下,有助于教师们拓展思维,互相增进交流,取长补短,这些都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提升教师素质,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

民族地区制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性因素在于教师素质普遍偏低,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解存在多种误区,笔者认为,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综合素质、转变教师的“校本观念”,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活动,以“研究”促“发展”。校本研究是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展开的教改探究活动,是教师通过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反思、修改及总结。学校中的教师都处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下、面对着同样的受教育者、需要完成相同的教育任务,尽管教师个体间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不同,但在教学过程中势必会遇到相似的问题,教师可通过校本研究将遇到的问题作为一个案例与同事分享,这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民族地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学校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校本理念。针对凤凰县三拱桥乡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专业培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是一个亟待发展的薄弱环节。长此以往,不但会影响教学质量,搞不好会影响该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若该地区学校能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使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角色有新的认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新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更新自己的校本理念。

(三)加大资金投入

三拱桥乡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最大阻力就是资金不足的问题。就三拱桥完小来说,公用经费捉襟见附,能保证正常的运转已是不易,而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难以拿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资金匮乏,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就难乎为继。学校自身不能解决资金紧缺的问题,唯有向外寻求帮助,但学校因繁重的教学任务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吸引“外资”,因此,作为支持学校发展的“领头军”教育行政部门,应成立专项管理小组,匹配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基金,专款专用,为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四)大力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开发服务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支撑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凤凰县三拱桥乡具有独特的资源,宽广的河流清澈见底,巍峨的山川美轮美奂,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熠熠生辉,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注意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凤凰县三拱桥乡是一个以苗族人口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的苗家人民勤劳朴实,他们用灵巧的双手诠释了对本民族的爱,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风格独特,富有情感的苗族语言;有雕龙画凤、鸟语花香的苗装刺绣;有情感细腻、优美动听的苗族民歌;有步法稳健、气势刚烈的苗族武术;有寓意丰富、欢快灵动的苗族鼓舞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素材。另外,民族博物馆、苗家节日庆典、等都是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第9篇:民族文化范文

文化对艺术的感召是强大而无形的,人们会自觉接受并要求与其行为和思想模式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并在潜意识中进行积淀式的自动储存。这是因为文化在人的潜意识中以“无物之阵,无形之网”强大的钳制力使其思维模式与文化母体保持步调的高度一致,显现民族共有的思维模式和审美结构,以稳固的民族审美框架自动调配其心理的意识取向和发展趋势。甘南唐卡艺术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缩影,无论在绘画形式还是表现内容上深受格鲁派文化的影响,“法无自性,缘起性空”的龙树中观宗的思想使其无论从题材还是审美意象上都侧重于佛教诸尊的描绘,体现的是一种集精神内涵、审美格调、民族哲理等为一体的民族性。如为了体现五彩世界和大乐之境,经常采用金色作为颜料,达到梵天雨花效果,与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自然吻合,是宗教文化的外化表现。在构图上追求严谨、匀称、饱满、紧凑等效果,经常采用曼陀罗式结构以表现大圆满法的宗教精神,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使观赏者有一种运动、均衡、优美、荡气回肠的审美感受。在人员选择上,要求画师们不但拥有较高的修养,而且都是虔敬的佛教徒,深受藏传佛教文化感悟,并通过修习拥有一颗脱离轮回苦难的菩提心,以虔诚的宗教情思为宗教崇拜和思想进行绘画创作。在审美方面,唐卡艺术家受宗教文化的熏陶把绘制唐卡看作一种宗教修行手段,表现“线房即禅房”的宗教含义,使宗教内容与表现形式达到高度的辩证统一,拥有巨大而深沉的审美价值。在功用方面,认为一幅高质量的唐卡可给众生带来无限的福祉,可增加信徒的和自信心,嘉雍群培在《藏族文化艺术》一书中认为:“如果你的作品粗糙或比例不当,你将失去已获得的善业功德,失去人们的信任。”[2]唐卡艺术论其本质是以藏传佛教文化为轴心的民族艺术,是文化必然性在主观意识上自我映射,受生活环境、、艺术氛围等客观因素影响而形成民族绘画,是宗教文化构建的民族艺术精粹。所以,绘画心理往往会在非理性状态下自然显露,是文化大框架之中自我特性的揭示,随文化的变迁而自动演变,并决定着其客观外化形式的发展轨迹。

二、民族文化决定绘画心理的构成趋势

“每一种民族审美心理结构都是由多种心理要素奇妙地排列组合而成的。从一个纵横交错的坐标系格局上发挥其动力定型的系统功能,产生独特的审美效应。”[3]一个民族审美心理的框架构成是以本民族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受生存环境、文化传承、生理素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会以民族特有的稳定性自动渗入到整个民族的大脑记忆库中,并以基因遗传的形式不断规范着民族心理的发展轨迹。

(一)民族文化气质影响着绘画心理的发展趋势文化以基因遗传的形式传承,并决定着民族性审美结构的发展框架。一个民族文化气质的形成是世代积淀的成果,是集复杂性、稳定性、发展性、嬗变性为一身的综合体,以相似的意识、理念、风俗、信仰等形成的民族文化涵盖整个区域内的族群,以促使民族气质的形成。文化气质可以体现出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面貌和本质属性,是在生理遗传观照下民族经验的深度积淀和高级神经性活动的自我显现,规范着本民族审美理念、审美意识、审美实践等的发展趋向和表现形式,是民族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览绘画史,在不同民族绘画作品中总是渗透着民族特有的审美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以民族独有的气质、性格、精神等元素所构成民族审美理念的倾向性,以地域为界限世代相传,是汇集了无数次实践经验所形成心理结构固态化的集中表现。迄今为止,甘南藏区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以藏传佛教为指导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氛围笼罩下的民俗文化,并以一定的形式准则不断规范着甘南唐卡艺术的审美品味和审美心理的方向性。这种受区域性限制而在小范围进行的基因遗传,致使甘南唐卡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模式化、民族化、宗教化等显著特点而显得独树一帜。这种一脉相承的文化美学是世代积累并不断演化的成果,是本民族在社会实践中综合了诸多审美经验而形成的民族性偏爱,与生活环境、社会文化、艺术氛围等息息相关。唐卡艺术独有的特征和功用使甘南藏族群众在审美愉悦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以独有的艺术性、前瞻性、表现性展现着藏传佛教的宗教精神、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仪式等,是宗教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