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动课堂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因此,语文教学应牢固树立生命意识,注意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倡自主、自悟、自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努力让“文本”拓展开来,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场”,最大限度地彰显生命活力。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互动的教学最关键是师生不分彼此,积极参入,共同创建教学环境,共同完成教学活动任务,共同检评教学效果。我认为要在课堂中实现师生互动,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中师生互动应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师生互动开展的必要前提。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环境,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引导和促进者;由课堂的表演者转为学生表演的发动者等。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其中一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评价。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利用学生心理特征中的积极因素使学生以愉快乐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把学生当作是共同解决问题的朋友,以师爱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动机,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才能。
二、课堂师生互动应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为学生留出必要的自主学习的时空,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蹲下来”跟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距离,使教师成了学生可亲、可信、可依的学习伙伴。
此外,课堂师生互动还应提倡生生之间两两互动或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包括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和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合作的内容可以是互相检查对方活动,互相表达自己的看法,互相讨论问题解决,互相竞赛巩固认知,共同操作发现新知等。
三、课堂师生互动应关注下层学生
下层生往往在课堂中被忽略,成功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多给中等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也尝受到成功的喜悦,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对教师的畏惧,让他们在一种和谐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是兴趣的支柱, 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有了学习的胜任感,也就有了求知欲,这时教师应当及时予以表扬、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思维,使他们想学、乐学。这样他们会受到鼓舞,激起上进心,从而努力学习。此外,教师应当布置多层次分类的自选作业,让学生会学、乐学、学会,提高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学习效率。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积极营造师生研究性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学会探索,研究和总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可行性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氛围。
四、课堂师生互动应培养学生的习惯与能力
1、耐心倾听的习惯。
倾听别人发言、理解别人是与人产生互动的前提。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就是学生理解别人的时候,也是学生把别人与自己比较、对照的时候。可是,现在课堂上常有学生不善于,没有耐心听别人发言。所以,在一位学生发言之后,经常叫另一学生复述别人的发言、概括别人的发言,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2、善于表达的能力。
表达是否清晰、生动,对互动效果也有很大影响。要让学生明白发言的过程是跟全班同学交流的过程,所以要说得清楚、明白、生动。另外可要求学生从有条理到简洁再到有感情这样一步步提高表达能力。
3、善于反省的习惯和能力。
培养学生经常反省自己的真实思想过程,有利于学生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扬长避短。做到“知己知彼”,是建立积极、健康互动的基础。
五、课堂师生互动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
1.1创设交往情境,构建互动平台
设定到位的情景,才能引发学生参与互动的激情。营造轻松愉快、活跃生动的课堂,能够带动积极的情感氛围,在交流互动中,增进人际交往的关系,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师生间的感情更加密切。学生在这种宽松的课堂上,能够舒心地配合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课堂氛围情境创设可以分成不同类别,如:(1)影视教学情境创设。通过影视资料,图片、声音的综合情境,能够呈现逼真的情境课堂,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历史,融入学习历史的情境当中去。(2)问题教学的情境创设。提供疑问,建立历史逻辑背景,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角度分析问题,引发学生集中思考、解决问题。(3)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创设。把历史知识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把社会发展的古往今来联系起来,建立知识的衔接。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自行创设情境,创设符合教学目的的情境,灵活巧妙地打造历史课堂。例如在分析“宋初中央集权强化”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首先设问学生:假如你是刘邦,作为汉朝的建立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然后,教师在内容讲解时概括唐末到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出现的藩镇割据简况,并说明藩镇割据出现的实质。接着,讲述后周时期陈桥兵变的故事。经过历史大背景的陈述,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最后,让学生交流思想,表达见解,回答教师的设问。
1.2建立交往互动的“对话”机制
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只是单一地讲授,这种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只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硬性记忆,无法形成对历史事件起始、经过、缘由的连贯理解,这样学生就乏味,失去兴趣。因此,建立起互动式的教学,平等交往,互动“对话”。这里提出的“对话”,不是只有言语上的应答就可以,而是要通过师生共同的交流探讨,了解历史,重新构建起对历史认识,让“对话”达成思想本身的实现。在学习教材时,要善于处理教材,选择值得探究的话题进行对话,在师生间平等交流,撞击出思想的火花,领悟历史的真谛。例如讲授高中历史的“思想文化史”这一内容所提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哲学观点。对于这个课程的教学,教师推出这样一个案例作为参考:有新闻栏目报道一男子见义勇为事件,该男子在追赶小偷时一把将小偷扑倒,意外造成旁边的老奶奶也扑倒在地,小偷跑了,因老奶奶负伤并花费了不少医疗费,便把见义勇为的小伙告上法庭。经法庭判决,该男子最终赔偿老奶奶的相关医疗费用。案例提出后,向学生提问:你对此案有何看法?这下的问题讨论学生就像炸开了锅,大家各有说法,有的说:“这不是做好事吗,怎么有错了?还有道理吗?”有的说:“这样以后谁还敢做好事,我们以后就不做好事了。”也有的说:“做好事也分倒霉的时候。”……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引发问题思考,接着,设问大家: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哲学观点呢?这样问题就有了深度,教师及学生便可一同抓住问题进行思索考究,把原本枯燥的哲学理论观点变成富有争辩探讨的社会话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学生会得出:“人是评价万物的标准,各种真善美的价值标准是由人的需求和兴趣制定的,个人的尺度决定行为的好坏恶劣。”如此,学生对这一哲学理论便有了认知。
1.3把交往互动推向
互动的课堂既有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也有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所谓生生之间互动指的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新课改提倡创新精神,敢于对课堂进行改进,把历史的课堂教学交给学生,让学生组织教学,是新课改教学的大胆尝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在学生准备课堂时,可以让学生一同和教师备课、一同和教师寻找所要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要协助学生完成备课需要的工作,给他们提供相关资料的历史参考书,使他们更好地组织课程的教学。在备课工作完成后,学生便可自行按照拟定的思路大显身手。最后,学生还必须像教师授课那样把自己讲解的课程内容记录下来,体验教师的工作任务,更好地掌控所学所记的历史知识。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懂得为学生创造环境,提供他们自主的学习机会。机械性授课只能让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地接受历史教学,达不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普通教师要通过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上有所建树。让学生成为课堂“小教师”,是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学生在各自别具一格的课堂授课氛围中,深切体会到了课堂互动答疑的成就感,增进了学习历史知识的信心,课堂不仅充满各式各样的活力,而且真正成为了互动交流的场所。
2创建历史互动课堂氛围的建议
2.1历史课堂不能一味地追求活跃而忽略基础
课堂气氛活跃是开展历史互动教学的目标,为了避免授课过程中出现冷场的情况,教师要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下要与其他历史教师进行多方交流,讨论教学的方法,认真比较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集思广益,商讨解决对策,促进历史的教学课堂更加完善。另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们讨论所进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促进相关问题的交流,相互鼓励探索历史知识。
2.2历史课堂不能过于强调个性而忽略合作
互动的教学课堂提倡发扬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在独特体验和表现上的尊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要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技能。教师应自备教后感笔记,记录每节课哪些授课的方式是合适并可沿用的,哪些需要调整后才能讲解的,哪些是学生真正需要讲的,把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以便于以后授课时参考。对于参与课堂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表扬,鼓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样,教师和学生都有了改变的动力。
3创建历史互动课堂的作用
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适应了现代教育变革的潮流,结合传统和现代教学的优点形成和发展。这种互动的教学方法,既发挥了教师一贯在教学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主体作用,脱离了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弊端,使学生学习的负担得到减轻,从原来的接受历史知识变成有计划地学习,让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变成愉快的互动场所。对于创建历史互动课堂的作用,可总结为如下几点:(1)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个性、创新,符合世纪发展的思想人才。一系列的课堂互动活动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感受、主动思考,形成一定的历史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互动的活动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决定性因素。(2)有助于学生自行构建历史章节体系,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知识章节体系构建,激发兴趣。如果章节混乱,就会导致记忆费时而且容易遗忘。经过逻辑性、系统性的章节整理,加上学生自己的认知规律,就会生成知识体系,激发继续探究历史问题的愿望。(3)有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历史思维和创新思维。互动课堂的教学设计强调学习中的内部动机作用,采用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在历史问题探讨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切入探讨的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方向,让学生从发散的思维中获取新的历史知识。
4结语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28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24
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艺术体现是非常必要的。如此可以使教师深入地了解学生,明确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学生也能够熟悉教师,增强与教师的亲切感,愿意紧跟教师的步伐,积极学习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小学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很有必要。
一、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意义是非常显著的,即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课业效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处于纯真年华的小学生,天真无邪,爱玩,好动。在语文课堂中,按照语文课本平铺直叙地进行课程教授,会使学生感到压抑、烦躁,难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习语文知识。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多与学生互动,可以使学生像参加游戏一般,调动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积极学习、主动学习,如此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之间互动并不是盲目而为,而是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到有趣的、愉悦的课文讨论或问题回答当中来。如此,学生兴趣、热情将被点燃,提升了整个课堂的氛围,增强了课堂的愉悦性、轻松性、自然感,使课堂中的其他学生都被感染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且培育综合的语文素质不可缺少师生彼此的互动。只有师生都能密切互动,才会增添语文课内的友爱气氛,师生才能互相做朋友。在教师总体的指导下,学生要摆脱消极的认识,自主参与现今的语文课堂,提出有创意的新式见解。而且,营造优良的语文课气氛就要增添互动,留出足够的互动时间。
(三)提升课业效果
课业效果的提升,除了需要教师科学、合理、有技巧的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学生配合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基于上文的概述可以说明,师生互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紧跟教师步伐,参与语文课程的学习。所以,师生互动,必然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业效果[1]。新课改正在不断深入,要求师生之间能更深入的彼此了解。教师在了解班级内的学生认识进步后,调研也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同样,互动也让学生更熟识教师的授课风格,熟悉并更快去适应授课的语言,真正优化了课堂,提升了授课的效果。学生跟紧了课内的进度,才不至于掉队或产生自卑感。
二、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尽管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水平,但依旧有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师生互动效果不佳的情况。综合分析,主要因为以下问题的存在。
(一)教师没有“平等对待”的观念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可以使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关爱。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平等对待”观念不强,在教学中过于关注优秀学生,忽视差生或不顾及差生的自尊心而过分批评,使得差生难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二)课堂教学氛围不佳
在一些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情况下,教师始终处于领导地位,教师的威严大过一切,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约束和束缚,被动学习知识。学生的天性被压抑,学生难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习语文知识,如此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效果不佳[2]。
三、促进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不注重师生互动的情况,应当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促进师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习知识,提升自身语文知识水平。基于此,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注重教师人格素质与专业水平的强化
其实,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不佳情况的出现,与教师有很大关系。所以,为了提升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效果,对教师人格素质与专业水平予以强化显得尤为必要。在人格素质强化方面,学校应当实时组织教师进行素质教育或开展讲座、实践活动等,逐步提升教师人格素质,使其职业道德素质增强,调整和改变教学工作的不足。在专业水平强化方面,应当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或教学讨论会等,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3]。
(二)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改变教师在学生严肃、陌生的感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繁率。那么,如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方法等,增加师生互动机会,同学生密切沟通和交流,逐步改变自身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增强自身的亲切感,与学生成为朋友[4]。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 初中语文教学 小组互动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学实施关键性环节的小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有效展开。大多的小组互动中,虽有小组的形式,但缺乏生生之间的有机合作,部分学生往往在交流中掌控着话语霸权,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成为了听众和陪衬。另一方面,生生之间缺乏思维碰撞的对话过程以及自我的反思过程,许多小组互动在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可一节课下来,却发现学生什么也没学到,更别谈个人认知的发展。基于此,探析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小组互动的内涵,进而提出促进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互动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共享活动向内化过程的迁移
维果斯基是社会文化理论的代表人物。社会文化理论不是关于人类生存的社会层面或文化层面的理论,而是关于人类认知发展的理论。社会文化理论把语言习得看做是将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1]语言发展产生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学习者积极建构意义,并通过该过程获得发展。可以说,发展即是“社会共享活动向内化过程的迁移。”
维果斯基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文化背景中发生的,人的发展离不开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维果斯基而言,认知的发展过程不是儿童独自完成的,而是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接触中完成的。从本质上讲,知识的习得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是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透过经验分享和价值协商后达成的一种共识。同时,维果斯基强调个人所拥有的主观知识不是传递和复制来的,而是个体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不管是个人本身拥有的主观知识还是在沟通、分享、并对他人的观点检验、评判后形成的新知识都是个人内化的表现,整个过程都要求个人主动发挥自己的建构能力。由此,维果斯基指出,儿童与他人之间的交互是认知发展的基础,称为“智力之间的活动”;儿童对双方之间的交互,协商,争论的过程进行内化,称为“智力之内的活动”,学习就是智力之间和智力之内的活动的结合。[2]
二、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小组互动学习的内涵
(一)小组互动的目的在于促进认知发展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小组互动的核心目标是促进认知发展。即,小组成员的互动不是传递预设答案的过程,而是在相互沟通和理解中促进新知识的生成。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促进未来发展。个人认知发展的过程可归纳为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个人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他人提供支架式帮助,个人通过有意记忆脱离帮助,内化为无意识的行为这三个阶段,是一个无限递归循环的过程。在小组互动中,小组成员通过外化的同伴交往活动及个体内化的过程来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最终达到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的目的。因此,课堂上的小组互动绝不是看起来气氛热烈,学生滔滔不绝却一无所获,而是要了解认知发展的过程并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小组互动过程的有机合作性
社会文化理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最近发展区。该理论认为,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在作为成人的教师和一定的专家指导下,而且在有更高能力的伙伴存在的场合,能够提升到更高的发展水准。[3]维果斯基详细解释了“更高能力的同伴(more capable peers)”,他指出,不需要每位小组成员在所有方面都表现到最好,因为大部分的活动都包括一系列的任务,某一成员在他擅长的部分可以给予他人帮助,同时在其他不擅长的部分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即使同伴之间的能力相当,但一个小组集合了所有成员的个人贡献要比独自一人更能建构一个解决方案。
小组互动过程的有机合作也意味着每个成员集体责任感与合作精神的培养。这里学习不是“个人自扫门前雪”的个人活动,学生不再是学习中的“单干户”,相反,每个人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和集体负责,达到利益相关、彼此共赢的格局。在这样一个社会关系网中,学生既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又能欣赏同伴,关心他人,彼此自尊自重,互信互爱,获得思想上的成长和精神上的满足。
(三)小组互动过程的对话性
课堂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以对话为媒介的交互作用的文化实践活动”,知识是随着对话的继续而被不停地生产出来的东西。[4]对话的过程存在着大量的讨论行为,学生总是在分享和交流所需的资源和信息,总是在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帮助。
在小组互动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背景知识、认知结构都不尽相同,在与同一信息相遇时,就会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和各有特点的反馈。通过小组交流,又唤起了他人不同的或相似的观点和见解,或是责问,或是补充,或是质疑,或是批判,从而对某一问题产生了更高质量的理解。当然,这一理解并不一定要最好、最正确,重要的是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小组成员通过智慧的碰撞、思想的交通衍生出大量的协商,以及为克服表达上或是内容理解上的障碍而做出的会话性调整。正是这种同伴之间的对话引导着互动过程不断深入,实现了知识的分享和情感的共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摆脱原有认知的局限性,超越自我的能力水平,思维得到发展。
(四)小组互动的反思性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同时考虑社会活动与内化过程并将两者联系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因此,课堂上的小组互动不仅包括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也包括学生观察、感受和倾听他人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并加以模仿、内化和应用的过程。将学生机械的分组,简单的组内交流不一定会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影响,也不一定会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要让学生的行为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
反思是指在小组互动中,生生之间不断的内化彼此的观点,吸取他人解决问题的经验策略,再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对比,发现认知冲突,扩展和修正认知结构,从而形成对事物更高层次的理解。小组互动中,生生进行反思的主要手段是对比。对比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的教学阶段,它总是内隐于生生的对话、协商、感知和领悟之间,正是在不断讨论和探究中,实现着反思的过程。反思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生生在智慧的碰撞中发现自己思维的局限并改进的过程。
三、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初中语文小组互动式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一种促进平等、合作与探究的心理和空间环境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教学就是要创建一个致力于关心、合作、对话、意义生成的课堂学习共同体。[5]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合作的心理环境。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地位高低之分,任何一方的观点都不是绝对的权威,每个人都有机会独立思考并畅所欲言。同时,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不同声音时,不能以自己预设的答案来判断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而要抱有一种尊重、民主的心态,认真倾听和反思,鼓励学生勇敢表达。此外,语文课堂应该充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各种真实的探究机会。学生可按照自己的节奏,结合自己的经历,自我调控地去发展。只有当学生们真正享有解决问题的自时,小组互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营造出平等、民主的氛围。
小组互动是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下进行的,教学场景的布置应体现合作与创新。在分组方面,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态度、动手能力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互补性的小组,每组4-5人。教师可对小组内成员分配角色,如,汇报员、记录员、监督员、检查员、组织员等。在座位设计上,尽量为“田字格”形结构,这样有利于生生、师生之间通过手势动作、面部表情来进行互动。
(二)创设开放性问题,开展任务型学习
任务最主要的是关注意义,关注学生如何表达想法,传递想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有话说的话题,并围绕这一话题设计一个完整的任务链,任务之间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如教师在教授李白的《行路难》一诗时,可以设计以下三个任务来帮助学生理解。第一:“你心中的李白”。这个任务学生主要通过了解李白的生平以及回忆学过的李白的诗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第二:“走进李白”。 读文是为了阅人,那么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可以从文章的主旨以及字词句理解的角度来谈,如“冰塞川”象征着作者面对的艰难险阻,“拔剑四顾”暗示了作者不甘消沉,奋勇直前,“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唱出了作者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第三:“李白与我”。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我要从诗人身上汲取怎样的品质?摆脱了传统的诗歌教学仅停留在背诵,字词翻译等知识层面上,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人人都置身并享受完成任务的过程,兴趣浓厚,情感充沛,你来我往,讨论热烈。
此外,在任务的完成中,教师也要多提富有开放性及探究性的问题,以便引发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如,和李白经历相似人物,你还知道哪些?他们有着怎样的经历?这类开放性的问题答案是不唯一的,不唯一性使得不同观点的学生在思想的交锋中来展示各种观点并最终达成共识。当然,相对结果来说,更重要的是智慧碰撞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了和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三)设计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
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多提开放性及探究性的问题,以便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引发生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如,在教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时,教师可以提问“老北京胡同有什么特点?”进而思考:“老北京与其他文化名城有什么区别?”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就需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文化名城,进行比较,进而深入讨论。又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时,小说中的阿Q以丑为荣,盲目自大,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但在现实生活中,精神胜利法造就了人们积极宽容的处世心态,面对困境时要多考虑积极的一面,忽略消极的一面,请同学们就精神胜利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像这种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答案是不唯一的,不唯一性使得不同观点的学生在思想的交锋中来展示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当然,相对结果来说,更重要的是智慧碰撞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四)采取促进学生合作与发展的评价方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在语文课堂中,评价不仅局限于学生可以量化的知识,还应把态度、情感,合作意识,反思能力等作为评价的内容。
课堂测试是一种最普遍的评价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课堂测试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人提高分以及个人在小组中的得分。以提高分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依据,改变了以往那种为了个人名次而争输赢的模式,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不论以往成绩如何,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只要不断努力,力争超越自己就能不断进步,就能为小组做出相应贡献。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学习态度、合作意识也会相应的发展。
描述性评价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评价方式。与传统的评课方式相比,描述性评价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仅仅如实的描述现象,如学生的参与程度,互动状况,是否有创新的观点等。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其他小组成员或老师所提供的信息描述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策略。用描述性评价来构建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同时促进自身积极反思,将是促进学生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法宝。
注释:
[1]高瑛:《认知与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
[2][5]Wells:Dialogic Inquiry:Toward a Sociocultural Practice and Theory of Educa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0.
【关键词】情境活动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42-01
如皋实验初中名师来我县公开展示“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我有幸参与其中,听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颇有感受。
下面着重从三个方面简要评析:
1.教学在情境中展开
本课的课题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者的导入富有诗意般的情境。她是这样展开教学的: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认为,人的高贵在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鲁迅先生认为,人的高贵在于“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著名作家周伯平认为,人的高贵在哪儿呢?排比和设问的巧妙应用,立即呈现出立体的情境画面,一下子拨动了学生的思考之弦,抓住了听课者的神经。
2.过程在活动中推移
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严谨而又活泼。严谨体现在整体板块设计上,从开始“整体感知——了解作者观点”,到过程的“精读品味——理解灵魂内涵”和“深入研究——学习严谨说理”,最后到“感悟提升——坚守高贵灵魂”。设计思路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由文本学习到怎样做人,可以说是循序渐进,渐入佳境。整体板块设计就像这篇议论文一样,结构严谨,挖掘深刻。活泼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细节中,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活动化的学习,为此要把课堂变革为诸多活动的连缀、组合,以目标为轴,活动为点,使达成目标的大量学习性活动犹如珍珠附着于主轴上。该老师的课堂教学正鲜明地体现出这方面的特点,每一个板块设计上,都是先提出有一定思考深度的问题,同时明确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比如第一板块中教者提出的问题是“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中心论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活动方式:自读课文——圈画相关语句——小组讨论——交流收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也就是说,学生独立思考时全身心地投入,全班静悄悄地;小组活动时,全体起立,分工合作,在组内竞相表达自己;全班交流时,更是群情激昂,争相表现自己,唯恐落后于他人,机会被其它组抢走。正是因为教者成熟地把每一个板块的学习,每一个细节的学习都变成活动,才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课堂。
3.师生在互动中发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材这一文本进行沟通和合作的互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1在问题引领中互动发展
初二年级同学接触议论文不多,对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不够清楚,因而对学习议论文还存在着困难,特别是对议论文如何进行摆事实,讲道理还知之甚少。但在这节课中,因老师巧妙的问题设计,师生之间在这个知识点上的沟通合作显得轻松自然,互动氛围民主融洽。以教者设计的第二、三板块为例,教者设计的问题分别是“作者选择了哪些事例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事例中人物的高贵灵魂体现在哪儿?”“作者选择的五个事例在选材和论证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两个问题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足见教者的匠心独运。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学习摆事实的论证方法,不但学习这个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而且更进一步地让学生体会到摆事实要紧扣文章中心论点。果不其然,教者为了更深地让学生领悟这个要求,在这个问题基础上,又出示了一段有关我国科学家钱学森的事例,让学生同文章中的事例比较能否全用,进而体会到议论文中的事例要为观点服务的道理。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就更见教者“用教材教”——用活教材的功底了。学生通过五个事例的比较发现:在结构上每个段落都是先叙述事例再阐述道理,而且每个事例各自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这就让学生明白议论文是怎么把事实和道理相结合的,学生在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中较扎实地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3.2在赞美期待中互动发展
这位老师上课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亲和力、感染力特强。亲和力表现在她始终微笑的脸上和充满期待的眼神上;感染力表现在她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上和适时赞美的语言表达上。大家知道,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我们无法预料课堂教学的全部效果,总会产生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意料之外的教学细节。比如说第三板块的问题“作者选择的五个事例在选材和论证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个问题实际上对接触议论文不多的初二学生来讲,难度挺大的。教者的初衷是想让学生答出议论文中举的事例除了具有“大家认同”的典型性外,还可以是“大家熟悉”的普遍性,两者都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但学生达不到老师预设的要求,生成出了“阐述的侧重点各不相同”的答案。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老师表现出了机智的教学风范。在过程中,当学生因困难而沉默时,教者恰当得运用了鼓励赞美性的语言,如“思考的姿态是最美的”“自信总写在你们的脸上”等,普通话虽不十分标准,还略带方音却抑扬顿挫充满激情,激发学生始终保持充足的思考动力。当师生面对面进行个别交流时,学生在老师微笑的脸上、期待的目光中总能予以智慧的回答,尽管有时并不尽如人意。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辞,看来,这位老师较成功地运用了心理学研究成果。
关键词:互动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笔者尝试在《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课堂教学中,本着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的原则,构建一种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互动式教学模式设计
1.1教学内容设计
首先,人才测评理论:包括国内外测评理论的发展的沿革及前沿。其次,人才测评技术:例如面试,履历分析,心理测验等技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实施要点。最后,人才测评技术在具体工作情境中的应用:人才测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事业单位招聘中,例如公务员招聘,故让学生通过模拟具体招聘环境中测评方案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练习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
1.2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以7个课程专题为载体,采取启迪性讲授法---自学法---总结性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统一学习的形式,将学生分配为6人左右的若干小组,每4个课时完成一个专题学习,每个专题学生完成有指定要完成的任务。这就相当于把一个课堂分割成了多个多个课堂,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学习的切入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体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原则,教师只需讲清基本原理,精心设计教学模块,真正体现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
1.3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步骤一:教师提出专题,并分配学习任务,说明完成专题学习的具体要求(20分钟)
步骤二:全体学生需要进入开放实验室或者图书馆阅览室等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指定学习任务要求内容。(50分钟)
步骤三:教师师对小组进学习进行课堂及课外指导。(课堂指导20分钟,其余时间为课外指导)
步骤四:每个专题抽取某些小组以PPT演示及演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汇报。(40分钟)
步骤五:当堂测试。(25分钟)
步骤六:教师总结(25分钟)
在这种安排下,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虽然相对传统课程灵活了,但是学习任务紧了,按照目前的教学设计4个课时学生无法完成制定任务,故还要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小组讨论。
1.4教学考核设计
本课程成绩的评定基本模式:平时成绩(5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20%)+论文(30%)。其中:平时成绩=课堂测试+PPT演示及演讲,期末卷面考试是根据平时测试题为题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抽题形成期末试卷。尝试将期末考试题目根据大纲抽取至平时小测验题目,这样在题目覆盖面上更为全面,且真正起到期末回顾的效果;同时,将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比例从原来的70%减少到20%,而将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比例从30%提高到50%,这样让学生真正的把学习重心放在学习过程上,而非最后的分数而已,也让真正认真学习的学生能脱颖而出。
2《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阶段性成果
该模式实施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本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实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突出学生为主体,并促进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知识讲授者向学习任务的设计者、由课堂教学表演者向为学习活动的导演的转变。另外,学生在课堂教学多个环节的参与和互动,充分地将图书馆、网络等学习资源融入学习过程中,把课堂变为一个知识采集、知识积累、知识分享的开放性学习平台,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次课改实施中,学生进入机房及图书馆自主学习学时达14课时,占总学时(32学时)43%,每次课到勤率在没有考勤点名的情况下,均达到85%以上。
第二,课程任务模块化,探索任务为导向的"目标教学法", 实现通过一门课程培养学生多样化的综合能力。本次教学中每个专题学习主题布置后,学生需完成资料查阅与整理、学习小论文撰写、PPT制作、课堂演讲等多个分项任务,其任务目标在于充分锻炼学生自主科研、快速学习、问题分析、书面及口头表达、团队合作等多项能力,充分实现三本院校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功底的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要求。
第三,注重过程测试,突出项目测试,尝试全方位全过程的"360度课程考核"办法,使得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更为全面和客观。专业必修考试课的期末考核一般采取教师出题闭卷考试的方式,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趋向于定向化,无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因此,尝试通过对考试命题形式、考试内容及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实行对学习全过程的考核与监督,实现考试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本次课程考核为7次分阶段考试(10%)+演讲测试(40%)+小论文(30%)+期末闭卷测试(20%)。其中,7次分阶段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人才测评基本理论和原理掌握,论文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度,演讲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期末考试则主要起到知识回顾的作用。多环节测试使得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更为全面和客观。
3结束语
目前很多三本学院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目标定位及课程体系高度相似,使独立学院毕业生在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形成"同质"竞争中处于不利或劣势境地。因此,本研究尝试以一门专业课程为切入点,根据独立学院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要求,对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诸多弊端进行改革,基于互动式教学要求构建《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模式,试图解决原来的教学内容设置与实际职业要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不一致,课程考核难以检验学习效果等问题,形成课程特色,期望在积累一定经验后,能将这种教学模式推广至专业其他课程,以课程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青年教师互动教学创设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本文从加强高校课堂互动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课堂互动的本质及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关健性作用,列举分析了互动动机的来泽及互动类型,并基于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与认识,探讨了青年教师着力培养学生创街思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基本策略,提出了通过创设课堂互动提高教学质于的前提条件及措施。
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始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互动教学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的理论与策略之一,研究普遍认为:课堂中若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让青年教师跳出传统教学观,站在一个更高、更新的角度建立一种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观,并在课堂中付诸实施,对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1课堂互动的本质及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作用
(1)课堂互动的本质:建构师生双主体多向互动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①双向主动。教师的主动在于对学生的组织、引导和促进的一向主动,学生的主动在于对教师回应、自发和质疑的另一向主动;②双向能动。师生双方在教学中都应充分发挥白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对对方的主观能动性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促进,从而使学习情景优质化,学习方法多样化,学习效果最佳化;学生的自发和质疑也对教师构成促动和挑战,从而促使教师进一步钻研专业理论,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水平。
(2)课堂互动中教师的作用:首先,教师对群体的动力状态能否进行调控和发展,能否充分估量学生的各种需求,并利用学生的需求所释放的能量;其次,教师能否将好的动力状态和学生的需求有效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并有效地管理学生的行为;再者,教师如何在互动中发挥多样性的作用,以及如何转换这些作用,从而互教互学,形成·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另外,在课堂互动中,还要把握教师能否推进学生的不断发展,让其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2课堂互动动机的来源及互动类型
2.1互动动机的来源
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总是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的简单个休对待,应关注整体状态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对群体性质的认真分析,实现教学目的。动机来源一般主要包括:教师的要求、功利性的需求、表现的需求、行动的需求、寻求优越的需求、智能需求、社会联系的需求、表达内心的需求、创新的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2.2课堂互动的类型
“互动学习”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流与沟通,它能使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形成积极的多维、有效的互动,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课堂互动的类型可以简单地分为个体活动、结对活动、小型小组活动和大组活动。
3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践
3.1构建互动课堂的基本策略
构建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和知识的灌输、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的启发引导等弊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渗流力学》课程教学中,对于“等值渗流阻力法”这一问题,开始利用复变函数和叠加原理求解产量公式是很复杂的,给出产量公式后,启发学生把液流的流动想象成电流的流动,找出二者之间的相似性,然后记忆流量公式,进而会利用等值渗流阻力法解决多井问题,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索了青年教师构建互动课堂的几点策略。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样便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整个教学过程赋于更具主动的创造品质,进而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落到实处
(2)遵循教学统一的互动方法实施原则:互动式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全方位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实现参与主体认知和情感等多方面和谐、主动、全面发展。教师要把重点放在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上,如对概念的抽象、原理的形成、结论的寻求、技术方法的思考等,而要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展示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实现教学统一,达到互动过程中主体性和动态性的呈现。
(3)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为创设互动课堂的灵魂:以问题为教学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课堂真实问题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活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并设计、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入探索问题的境界,形如:学生提出问题一教师梳理问题一合作解决重点问题一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3.2创设课堂互动的措施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是智慧生成与发展的孵化器,而教师则是“引领”的关键,所以创设有利于实施课堂互动的外部情境,可使课堂互动向着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开放的教育氛围。
(2)开展多元多向探索,提升学生交往合作能力。
(3)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历史学是典型文科专业,在其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文科共性问题,如: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知识性课程较多,方法论的课程很少;教学手段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多重科研而轻教学,教学内容陈旧等。这些包括历史学在内的文科专业所具有的通病,近些年来常常为学界所攻诘。毋庸置疑,在这种僵化陈旧的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很难保证,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极为堪忧。许多高校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断通过推动教学改革来扭转这种局面,力图将研究型教学落到实处。总体看来,业已形成的规范性认识将“研究型教学”定位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要有课题(专题、问题),师生共同研究、共同讨论;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引导而学生自主钻研;三是实现知识的“内化”,通过体验,提升素质和能力。基于上述特点,很多高校围绕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层面展开了探索和改革,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是主要发力点。从教学氛围的培育到学习兴趣的培养;从教学主体的互动到课堂效果的评价;从教学过程的优化到教学手段的更新,探讨不可谓不全面,不可谓不细致。各高校管理者和相关研究学者,考古鉴今、兼收中西,形成了大量的极具智慧的研究和探索成果。
相较而言,对于课外实践这一环节却长期疏于关照。古语有“纸上得来终须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说,特别是对于历史这门偏于理论和知识的学科,更是需要注重实践,否则所谓研究型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钻研、自主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只通过课堂是很难实现的,实践环节不可或缺。人的能力总是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所学知识,方能实现“知行合一”。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于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5%,对于听且看到的信息能记住45%,而对于听到、看到且做过的事情则能记住70%。也就是说,虽然课堂有内外之分,但却不应割裂开来,唯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方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来讲,课外实践活动的实现形式是多元化的,比如参加甚至主持课题研究,或者自发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即便是做一些兼职也可视为实践活动的一种。但上述方式均有局限性,课题研究从目前来看对于本科生而言机会还是比较有限,而自发参与社会活动或者兼职目的性不强且随意性很大,这都难以收到实效。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见习、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2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实上,历史学专业的管理者和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的。但是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这种认知大都停留在理念上,以致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并没有落到实处,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按照培养大纲要求,历史学本科专业在课堂教学之余,还设置有固定时间安排的实习活动,包括课程见习和综合实习两个方面。课程见习,顾名思义是针对于特定课程所安排的实习,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考古学通论、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一般要安排至少两天的单科实习。综合实习,又称为综合认识实习,即提供给学生一个较长时间(一般为7天)去校外开展实践活动。无论是课程见习还是综合实习,其目的是相同的,就是通过重返历史现场、开展田野调查,将文本知识与现场实况互为映证,使枯燥乏味的文字变为立体形象的鲜活材料,从情感上和学理上更为深刻地感受历史背景、认知历史事件,进而将所学知识与身处的社会、自然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内化的体验。这样一种设置和安排,无疑是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一个平台。
这样一个平台如若搭建规范完备,就能够将合作性、问题性、实践性三个维度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实习环节操作往往是流于形式,几无效果。析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传统教学理念的惯性作用,“重理论而轻实践”,高校管理层面没有予以足够重视和支持,比如实习经费安排比较低难以有效开展活动;二是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课题、论文”至上的倾向依然比较严重,不愿意投入精力于实践教学;三是院系在运作中对于师生安全顾虑过重,往往简化甚至改变实习形式,当下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实习活动完全交由旅游公司打理,从而规避责任,但实践活动却变成了旅游观光。实践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写作,其设置的目的在于检验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知识、思维能力等各种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将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学习的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但是近年来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声讨之声不绝于耳,有部分学者甚至提出废止这一规定,其原因就在于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论文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伤害了本科教育的形象。教育部曾多次下达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各高校也纷纷采取举措,力图改变这一现状,如进一步规范论文写作流程和制作要求,严格论文的考核和评估,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等。
但从效果来看,似乎难尽如人意。就历史专业而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低是有客观原因存在的。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知识体系掌握和理论观点介绍,而方法论课程设置较少,加之大学期间又鲜有机会参与科研活动、接触乃至写作科研论文,以致到大四阶段毕业论文写作时有手足无措之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严重不足,也就很难形成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另一方面,大四阶段正是学生面临择业的关键时刻,考研、找工作成为核心内容,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很多学生在重重压力下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投入过多时间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往往只是抽出几天时间就草草完成,其质量也就可见一斑了。
3研究型教学导向下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展望
研究型教学的宗旨是通过教学与研究、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勇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课内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搭建一座桥梁,以问题为导向,在师生平等而又积极互动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而又自由的探索空间。正如前文所述,课外实践的全面开展和落实,主体环境尚不成熟和完善,目前有效的着力点就是抓好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活动。若要做好这一方面,需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合力。其一,高校层面。高等院校要自上而下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机制。在目前实习补贴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免除师生后顾之忧;面对指导教师主动性不强的现状,高校可以将实践教学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或者可以通过课题等方式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针对于历史学的专业特点,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具有丰富考古经验或者田野调查经验的高水平教师充实到指导教师队伍中来,以优化师资结构。
在毕业论文工作方面,高校要采取有效举措严把质量关,还可以结合实际进行适当变通,如将时间安排至学生在校的大四第一学期全部完成。其二,教师层面。无论是校外实习活动还是毕业论文写作,都需要指导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互动,可以说实践教学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负责的敬业精神。以田野调查为例,一次大规模的田野调查活动往往需要极为耐心和周全的准备工作。事先要有具体的运作方案,包括确定调查主题、遴选合适田野点、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准备充足经费、培训人员等方面都要面面俱到。调查期间,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好计划进展的节奏,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保护好师生的安全,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论文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创新人才,培养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第一课堂教育历来备受重视,但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第二课堂对培育创造性思维、养成创造性人格、锻炼创新能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第一课堂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凸显。然而,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第二课堂的教育、管理和功能发挥的情况不容乐观,如何有效发挥第二课堂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成为新时期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第二课堂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有益活动的总称,是建立在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间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开阔的可以承载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摘要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1、第二课堂活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丰富性
教育应该是在学生的互动参与中完成的,而不应是单向的灌输。在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育管理论文,学生对于参与过程有充分的选择权、自主权,因此第二课堂教育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性和中和性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2、第二课堂活动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互动性和灵活性
在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中,大都采用的是“一对多”的单向交流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差,而第二课堂则多以团队活动形态存在,较好地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使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个性、不同需求的团队成员通过知识的互通、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获得相互的交融与促进。同时第二课堂活动突出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作用,学生自主性强,学生既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因此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3、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性、创造性
与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相比,第二课堂的活动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身亲实践过程中,锻炼能力、体验生活与社会、领悟人生哲理。利用第二课堂这一阵地,学生可以广泛地参与社会工作,在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得到训练。在获得锻炼和体验的同时,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适应当前社会竞争的形式和就业的需求,完成“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4、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激发创造精神
第一课堂多数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而第二课堂的问题主要是学生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受到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良好训练,将第一课堂中学到的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开阔视野,培养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和想象能力,发挥创造力和潜能,激发创造精神。
二、现阶段第二课堂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不足
现阶段,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尚不成熟,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范运行机制当前教育管理论文,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开展还存在诸多不足。
1、第二课堂活动与教育发展趋势的不适应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生活、交往、学习、工作的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个性化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然而,第二课堂活动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太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许多活动的开展是就活动而搞活动,缺乏系统考虑与设计,没有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且许多活动的内容呆板、形式单一、层次不高,往往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步调不一致。
2、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成长需要的不适应性
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学生主动参与高等教育,发挥主体作用的意识越来越强。不仅在第一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师生的互动作用越来越多,而且在第二课堂活动上,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存在着许多与学生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弊病,也存在着满足不了学生发展需要的问题。如,缺乏活动场所、经费短缺、活动内容不丰富、层次不高,活动多而杂、系统性不强等现象。
3、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活动相结合的不适应性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学术科技、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社会适应性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各方面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活动不同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它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主观性强与计划性、稳定性、连续性差等缺点,特别是由于一些高校没能把第二课堂活动列入教学计划,与其他教学工作系统考虑,使得第二课堂活动往往与第一课堂教学发生时间上的冲突,导致教学与学生工作的矛盾,学生不能合理安排学习与活动的时间,第二课堂活动受到影响与冲击。
4、第二课堂活动的评价机制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适应性
许多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目前还处于一种松散的运行状态,对各种学生组织(含社团)的管理也是松散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自由度较大,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目的性、科学性不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效果没有比较与评价,什么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活动,这些很少有人去思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跟踪、调查与反馈,即没有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
三、优化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措施
1、促进学生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提高第二课堂的参与度
有关调查表明,第二课堂主要是部分学生骨干和积极分子组织的,虽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仍然有相当部分同学没有参与第二课堂,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可以采取如学习互助小组、“一助一”结对帮扶等措施,促进两个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更多同学参与第二课堂,切实扩大第二课堂的影响力。
2、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思想需求,进一步创新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已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在保证不偏离社会主义大学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满足大学生对第二课堂的不同需求,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第二课堂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从组织、宣传到内容、形式等方面都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比如,可以挑选学生感兴趣的焦点、热点问题,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解决他们思想和精神上的困惑。
3、提供活动开展的资金保障,进一步改善第二课堂的物质条件
资金是第二课堂组织自身建设和活动开展的重要物质保证。第二课堂组织的资金有多种来源渠道,其中主要途径是学校院系拨款、企业赞助和参与学生自筹。要摆脱单一依赖拨款的被动方式,积极主动地通过外联、自筹、节俭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同时教育管理论文,设立课外活动创新基金,并科学引导和规范企业赞助,使第二课堂开展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4、建立和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的制度保证
就评价体系而言,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有助于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构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对创新环节的评价,要有方向性、可行性和先进性,不仅要评学生,更要评教师,不仅要评结果,更要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某些学生第一课堂成绩不好,就剥夺他们在第二课堂展现自己的机会。高校还应更多地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如创新态度、表现和各种能力等,而且应该把大学生是否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尤其要注重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结果的评价则应该放在其次的位置考虑。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7月
【2】魏保立.大学生第二课堂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6).
【3】陶丽.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4】周玉,黄金珠.“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3).
【5】罗伟.探索第二课堂教育模式,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德育),2009,(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