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互动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摘 要】目前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我院在2014年就启动了网络课程的建设,所承担的《国际货代实务》有幸成为建设课程之一。在网络课程的建设中,遇到了很多疑问和困难,在团队的帮助下,进行了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主要对于网络课程的概念、优点进行探讨,并对建设中的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 国际货代实务;网络课程;信息化;项目化
1 “网络课程”概念探讨
何谓“网络课程”,目前尚没有权威的统一概念,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课程并非是电子教学材料的简单堆砌,教学内容和结构需要重新设计以更好地体现互动性、开放性。随着网络课程建设的推进,认识不断加深,团队对网络课程定义如下:网络课程是以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个是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活动,三是网络教学环境。
网络课程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1 学习的可选择性强
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进行自学,也更有助于课堂教学后的复习。传统教学在教学进度上是固定化、统一化的,很难顾及个体学生的学习资质和潜能,而网络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自主权,灵活安排学习的进度和内容。
1.2 优秀资源互享
通过设置,可以在网络课程的主页进行大量的优秀资源的链接,包括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网络课程、各种行业网站、政府相关网站、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网站等,方便学生进行拓展性的学习。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强化学了生的技能培养。
1.3 师生互动性强
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互动功能及时和老师沟通,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交流的信息量比传统课堂教学要大,有助于师生之间互相启发。学生的作业、甚至考试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互动过程中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在学习情绪、态度、人文精神等方面也得以培养。
2 网络课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2.1 课程项目化设计
网络课程建设,如果仅仅是把传统教学的资料传上网,而不加任何的加工改造,则效果不佳,因为传统的教学主要是讲授法,强调老师讲、学生听。所以在进行网络课程建设之前,要顺应目前的高职教学项目化的要求,进行课程的项目化设计,而且项目化也更能发挥出网络课程的互动性优点。
2.2 网站模块设计
课程项目化设计之后,就是网站模块的设计了,这涉及到能否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布局的全面性。由于大部分老师并不是网站建设的高手,所以就需要在学院提供的网站建设模块里面挑选适合自己课程风格的模板,并进行改造,增加和删除模块。
2.3 网站互动功能设计
网络课程的互动功能设计是最关键的,因为网络课程的核心是让学生能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师生互动。要思考的问题有:哪些教学内容、哪些教学环节需要进行互动设计,可以设计哪些互动功能渠道。
3 解决方法
3.1 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
课程项目化改革是高职院校的流行趋势,而网络教学更适合进行项目化教学,通过项目化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学一体化。《国际货代实务》这门课程目前很多高职还没有进行项目化的改革,教材及教学多为传统的章节式,而经过项目化之后可以直接与实践接轨,让学生在货代流程中体会真实工作情景,项目化中需要大量资料的查阅、各种单证的阅读与制作,刚好可以借助网络教学环境得以完美地实施。
3.2 网络模块要体现课程特色
导航系统是网络课程的“纲”,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把学习者引到想去的地方,因此导航系统要清晰、合理、全面。同时要体现课程特色,增加吸引力,因此可设置一些链接,如行业论坛、外贸网站、真实案例分析等。
3.3 增加师生互动渠道
互动的多样性是网络课程的最大的特色,网络课程交互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要涵盖到学生之间、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的交互。因此互动渠道要丰富,主要包括电子邮件、在线测试、提交作业、论坛、聊天室等,且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加强对论坛和聊天室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张海燕,陈燕,等.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6,05.
[2]葛京凤,梁彦庆,等.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08.
第一,建立“网络互动式”学习小组。
建立“网络互动式”学习小组,这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新教法的有效条件。即把全班分成三到五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四到六人,并选一个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的同学,开展各种的学习活动。学生、教师、教材以及课外学习资源均可视作“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小组的学生就构成一“小组网”,课堂可视作“课内域网”,课外可视作“课外网络地带”。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上网”交流合作的过程。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直接参与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组织能力;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学生民主合作的精神得以形成。
第二,阅读教学中,发挥小组的“网络互动功能”。
旧式阅读教学,课堂大部分时间由教师掌握,学生阅读不到位,学生所面对的往往不是课文本身,而主要是“揣摩”思考与练习的“答案”,往往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听记”教师的“分析”思考练习的“答案”。换句话说,是重复、模仿他人(教材编撰者、教参、教师)的阅读。使学生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没有学习的过程,没有情感体验,严重地违反了“三维”的统一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是至关重要的,老师绝对不能取代学生的阅读。所以一定要把阅读的时间、阅读的权力还给学生。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激活原有知识,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例如学习《期行》之前,可以让“小组网”发挥网络的通信与合作功能,由小组长组织同学作一次小小的社会调查,了解新近的关于守信、礼貌的事件和新闻报道,或收集有关的名言名句和故事等等。然后,在进入课文前,让各个小组把最精彩的片段在班中展示。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进入新课文的情景,提高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欲望和能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间、小组间的“网络互动功能”。
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以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用自己小组喜欢的方式去阅读理解课文,可以各自反复阅读,根据注释理解文意;可以小组一起朗读,再互相之间对译,找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句互相讨论;也可以用说读的办法理解句意,再整篇翻译。对于典型的疑难点进行全班交流探讨。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一个没权威的、没有批判的、民主的、自由的环境。把思考和言说权留给学生。
再如《期行》一文,在理解课文后,对人物进行评价时,有些老师会不自觉地、权威地传授:“陈元方有礼,陈太丘守信,而友人则无礼无信。”要学生接受。而在民主自由的“网络互动小组”中,学生除了以上的说法外,有的会说,陈元方也不见得有礼,他“入门不顾”;有的人会说,友人迟到可能另有苦衷;有人会说……只要理由充分都应该给予肯定,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这样的辩论后,学生会自然体会到:做人要有礼、守信;看问题不能只从单一个角度看;评价一个人要有一定的根据;……
这样学生的阅读学习就在“网络”中“互动”,在“互动”中“体验情感”,在“体验情感”过程中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三,引导学生“登陆”“课外网络地带”。
阅读教学,不只是阅课文教学,还要注意课外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老师“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也得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文”,去“登陆课外网络地带”。
首先,要善于帮助学生开发“课外网络地带”。如图书、报刊,电视、广播,演讲会、辩论会,图书馆、博物院,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等都可以成为“课外网络地带”。只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一致,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其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都可以引导其“登陆”。如学习了《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小组可以开展一次“了解母亲,关爱母亲”的亲子活动,然后把活动的过程和体会在班上交流,把课文中的“母亲”带进生活,再把生活中的“母亲”请回课堂,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
高校课堂互动平台利用无线网络对学生进行认证,任课教师在进行课堂互动教学的同时能随时掌握学生到课情况。高校课堂互动平台不是单一的一个软件系统,它是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对专用的无线路由器进行开发,并配以互动平台软件,实现课堂互动的网络、硬件、软件相结合的一个解决方案。无线网络是整个方案的基础,实现平台功能的一个关键点是开发有特定功能的无线接入点(以下简称AP)和相关的控制软件。如图1所示,本设计将平台分为三个部分,主要由服务层、网络层及应用层组成。整个教学区需先架设无线网络,并在教学区各区域接入专用AP。平台工作原理如下:(1)系统管理员在服务层部署服务器,提取学生数据、教师数据和相对应的课程信息;(2)系统管理员将服务层设置好的各种策略和配置分发给网络层的各个AP,AP是连接服务层和应用层的中枢,在接受服务层分发的配置的同时,AP可与客户端交互信息,并且各AP之间也需要相互传输共享信息;(3)应用层给师生提供登录无线网络、登录软件等界面,教师在应用层进行各项操作。
2平台软件功能设计
平台软件部分主要的功能包括教师对学生课堂的联网状态监控、学生终端机的访问控制、网络控制及系统管理员对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的管理。
2.1管理功能
在大部分的多媒体课程当中,教师被迫成为了网络管理员,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而言,教整个班级的学生登录他们的电脑并连接网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时间,还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可信度。本平台不需要教师作任何配置,系统管理员在服务器上部署课堂互动软件,从学生信息系统中同步学生信息,从教务系统同步课程信息和该课程所对应的教师信息,通过管理员界面对学生信息、教师信息和相对应的课程信息进行设置。教师登录时,只需简单的选择班级、课程等基本信息,就能进入监控页面。
2.2互动功能
学生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AP在服务器端进行身份认证并连接到无线网络,可以根据教师的设置连接到内网或者互联网,可以访问白名单范围内网站,可以根据教师课堂要求跟着教师的操作界面查看教师的课件内容。如图3所示,教师登录平台后进入操作页面,操作页面上主要有联网监控、访问控制、网络控制、更改课程信息等按钮,相对应的,平台互动功能如下。
2.2.1联网监控
任课教师通过AP登录平台,如登录时刚好是上课时间,根据预先设定的课程表,任课教师登录平台后则直接进入当前课程的应到学生列表页面。通过联网监控模块,教师可实时查看当前课程学生联网状态、登录时间、访问网站、终端类别(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等信息。
2.2.2访问控制学生可以在任课教师预先设定的白名单中登录网站,教师可控制学生终端页面显示的内容。教师可以在终端上展示课件、播放视频或者登录网站,并且学生的页面将根据教师的页面自动跳转。
2.2.3网络控制
教师在此模块设置学生登录网站的白名单、黑名单,选择学生所连接的网络类型,网络类型主要包括校园内网、互联网或者无网络状态等。
2.2.4更改课程信息如课程需临时更换时间、更换教室或更换教师,可选择在此模块进行更改。教师登录平台后,可查看所有与他相关的课程,对于已经结束的课程可查询历史记录,对于还未开始的课程,教师可提前登录进行网址黑名单、白名单列表的设置,或更改某一课程的任课教师、教室、上课时间等信息。
3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
3.1无线802.1X认证技术。系统在学生联网认证上采用了802.1X认证技术。在提供无线接入点的教学楼,需要每个学生进行接入认证,以防止非授权用户接入。IEEE在2001正式颁布了IEEE802.1x标准,用于基于以太的局域网、城域网和各种宽带接入手段的用户/设备接入认证。802.1x协议是基于Client/Server的访问控制和认证协议,在获得交换机或LAN提供的各种业务之前,802.1x对连接到交换机端口上的用户/设备进行认证。在认证通过之前,802.1x只允许EAPoL(基于局域网的扩展认证协议)数据通过设备连接的交换机端口;认证通过以后,正常的数据可以顺利地通过以太网端口。这种认证采用基于以太网端口的用户访问控制技术,只有网络系统允许并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网络系统的各种业务,既可以克服PPPoE方式的诸多问题,又避免了引入集中式宽带接入服务器所带来的巨大投资,且该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3.2应用层防火墙技术。系统采用了应用层防火墙技术来实现对学生联网状态的监控、访问控制及网络控制等功能。第三代防火墙称为应用层防火墙,这种防火墙在两种方向上都有“服务器”的能力,这样它就可以保护主体和客体,防止其直接联系。在OSI模型中,第五层是会话层,第七层是应用层,传统会话层防火墙甚至并不能阻止多数基本的应用型攻击。因此,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实施应用层防火墙,它不仅仅实施ACL及目标端口等的检查,在与应用程序交互时,可以进行更深的数据包检查、状态连接管理、应用层过滤等,这些功能对于我们实现联网监控、访问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3.3软件开发技术。本系统应用软件使用JSP技术进行开发,系统页面采用Html语言和Css样式以及JavaScript脚本来设计,系统主要功能由Java语句来实现,数据库采用Oracle。
4平台测试及应用效果
在所有学生都拥有可连接无线网络的终端设备的前提下,平台对一个班级32名学生的一门课程进行了测试。通过表1的测试结果可看出,本平台的实施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教师能实时掌握学生的到课情况;任课教师能掌握学生终端页面展示内容的主动权;历史记录的保存为各类量化和考核提供了依据。
5结语
2016年4月11日,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对职业学校的实习进行了规范。《规定》指出“顶岗实习是指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顶岗顶岗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规定》还明确了学校和实习单位要共同选派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时间普遍在6个月左右,学生在这段时间远离学校,在实习单位中进行实际工作岗位的锻炼。虽远离学校,但顶岗实习仍然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需要相关指导老师的指导。而相较于学校,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与实习生的互动更为频繁、直接。那么,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到底怎样,不同的实习单位,不同的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到底有哪些?这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一、师生互动的理论基础:两种教育观的比较
顶岗实习指导是师生关系的一直特殊的体现形式。是指导老师与学生在走向职业过程这一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交互行动。其不同的形式反映不同的教育观。传统教育观认为,师生关系中教师的重要职责是“知识传递”,主要表现为:教师主体性地位突出,教师职责是“教”,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但建构主义教育观则认为,学习不被动接受知识的,而应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活动。师生双向互动更为普遍,互动的场域也从课堂扩大到更加广阔的生活中各个领域。
如果将两种教育观归纳,从互动指向、互动风格、互动渠道、互动功能等维度将两种教育关下师生互动进行比较的话,二者的区别可从表1得到体现:
二、师生互动模式的分类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顶岗实习指导环节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实习单位、岗位、指导教师秉持不同的教育观,师生互动模式自然表现不同。从以上四个维度划分,本文将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进行如下划分:
(一)互动指向:“主――客体”关系下的单向度互动与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
“主――客体”关系下的单向度互动模式是指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互动关系偏向一方,指导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指导教师主动寻找实习生进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交流,实习生被动接受指导,指导教师的指导具有主动性、适时性(超前性)。二是实习生主动向指导教师寻求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帮助,指导教师的指导具有被动性、滞后性。在这两种表现形式中,教师都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单向度的互动很容易形成单向度的主体性控制,具体表现为强制性的知识灌输、绝对的话语权和深入互动的缺乏。
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模式是指顶岗实习指导过程中,师生间不存在绝对的“主――客体”关系,师生可以深入探讨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并能对彼此的意见认同、吸纳。
(二)互动风格:命令型、民主型、放任型
古继宝等人(2013)曾对研究生的师生互动模式进行了划分。他们将指导老师的指导风格分为支持型和控制型。支持型关注个体感受与需求,鼓励个体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提供积极有效的信息反馈;控制型采用命令式指导方式,强调个体遵循固定的行为。借鉴他们的框架,本研究将高职顶岗实习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互动风格分为命令型、民主型、放任型。
命令式的互动风格是指,顶岗实习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采用命令下达的方式实行,实习生无条件执行命令,个人的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民主式的互动风格是指,顶岗实习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关注实习生感受与需求,鼓励实习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提供积极有效的信息反馈。放任式的互动风格是指,顶岗实习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疏于指导,放任实习生自己探索,实习生需要自己面对工作、生活中的挑战。
(三)互动渠道:正式场合的言传身教型与非正式场合的互动沟通型
互动渠道是指顶岗实习过程中师生互动通过何种媒介、在何种场所发生。本研究将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渠道分为正式场合的言传身教与非正式场合的互动沟通。正式场合的言传身教是指指导老师在办公室、工作岗位上通过谈话、手把手指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非正式场合的互动沟通是指指导老师在餐桌、户外非工作场所等面对面或通过现代社交软件进行互动交流。
(四)互动功能:技能传授型与情感交流型
美国学者贝尔斯将人际互动功能分为两类:一是满足对方交往需要和情感需要为目标,二是以提供信息、方向或指导为目的。借鉴此分类,本研究将互动功能维度上顶岗实习过程中师生互动模式分为技能传授型与情感交流型。技能传授型互动模式中,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与实习生的互动围绕工作技能、工作规则、行业发展等展开。情感交流型互动模式中,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与实习生的互动围绕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展开,以情感价值为导向。
三、指导老师与实习生的互动的模式研究与结果分析
在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从四个维度进行分类后,为了解顶岗实习中师生的互动模式情况,拟制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6份,回收率94.2%。结果如下:
(一)互动指向: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模式是主要的互动模式
研究发现,我院四个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互动指向中,“主――客体”关系下的单向度互动与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模式比例相差不多,但是在单项互动模式中又出现了学生主动向老师寻求指导和老师主动为学生提供指导两种模式,且比例相差不大。(见表3)
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访谈,分析认为,“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符合顶岗实习实际情况,这主要与学生就业压力较大、企业用人心切以及职业教育对实践教育重视有关。一般顶岗实习安排对数学院采取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面试,不仅实习目的双方清楚,而且要求明确,这样在客观上促进了双方主动性发挥。在访谈中,也发现“主―客体”关系下的单向度互动(老师主动为学生指导)形式,主要在实习前期,“主―客体”关系下的单向度互动(学生主动向老师寻求指导)主要出现在实习后期。这与学生对实习单为情况熟悉程度、与指导老师的关系以及任务承担有关。实习生与指导老师之间关于工作环境、工作对象以及实习任务的共同话题,实习后期相对实习初期更多,这符合心理学中人际交往的熟悉性特点。。
(二)互动风格:民主型为主要互动风格,放任型仍占较大比例
表4可见,民主型的互动模式所占比例最大,这与目前教师普遍具有较好的教育理念、平等的师生观念有关,同时,指导老师与实习生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企关系,目前社会服务人才急需,希望实习生能尽快顶岗,民主和谐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成长,也给企业带来效益;但放任型的互动模式也占了33.2%的比例,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疏于指导的情况值得关注。(见表4)
(三)互动渠道:以正式渠道中的手把手指导和办公室谈话为主
对我院四个专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师生互动渠道仍然以正式渠道为主,其中工作场所手把手指导占据最高的比例,而餐桌或其他非正式渠道的互动较少。此外,电话、QQ、微信等社交工具在师生互动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渠道和媒介。(见表5)以上表现说明指导途径多样性,毕竟顶岗实习指导主要发生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场所,正式指导应成为主要途径,电话、QQ、微信等形式指导体现信息化手段的便捷与高效,体现时代特点。
(四)互动功能:以直接的工作技能传递为导向,日常生活和情感交流不够
表6可见,师生互动的功能指向仍然以与职业相关的技能等方面的指导为导向,其中尤以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指导为主,而涉及情感交流的日常生活指导则偏少,排在最后一位。体现了顶岗实习主要目的与任务,即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说明顶岗实对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提高的作用。
四、结 论
高职院校实习指导总体良好,指导老师与实习生的互动主要有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模式,其中,实习前期,“主―客体”关系下的单向度互动(学生主动向老师寻求指导)主要出现在实习后期。民主型为主要互动风格,放任型仍占较大比例,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疏于指导的情况值得关注;以正式渠道中的手把手指导和办公室谈话为主,其中,电话、QQ、微信等社交工具也是师生互动非常重要的渠道和媒介。互动的内容多以直接的工作技能传递为导向,日常生活和情感交流不够。
参考文献:
[1]朱洁: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与实践――以精读课为例.教育探索2010(12)
[2]肖湘平.徐小霞:“互为主体”师生互动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 2015(7)
[3]张俭民.董泽芳:从冲突到和谐: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的重构――基于米德符号互动论德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4(1):9.
[4]古继宝、王茜,、吴剑琳:导师指导模式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内部-外部动机理论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 大班英语课堂 教师话语 多模态话语分析 视觉模态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话语分析理论,日益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外语教学领域,学者尝试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对外语教学进行分析,以便提供指导和建议。Nunan曾指出:“教师的话语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在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上,教师可以通过话语来实现他们的教学计划,而且在学习者习得方面,教师话语是重要的,因为它可能是学习者输入目的语的主要途径。”
大班英语课堂作为国内非英语专业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教师及专家学者们的关心。但是现阶段众多对于大班课堂的研究都只是基于宏观层面,本文从微观层面出发,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中的视觉模态为研究层面,对大学大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中的眼神接触、面部表情、谈话姿势和空间关系进行研究。
2.多模态话语分析及视觉模态
多模态话语即各种感官符号。多模态话语分析是把多种符号模态,比如图像、声音、语言和动作等看成是意义生成资源进行研究的一种新的语篇分析视角。它可以对集图像、动作、声音和语言于一身的课堂话语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了“图像语法理论”。该理论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对应于功能语言学中人际意义元功能,提出了视觉互动功能。视觉互动功能主要通过眼神接触、面部表情、谈话姿势和空间关系实现。
3.大学英语大班课堂中的视觉模态话语分析
3.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南京某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课堂。选择该课堂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机械学院作为南京某理工大学人数最多的学院,大学英语的课程都以大班形式开展教学。选择四个班级的大学英语课堂可以满足本研究的普遍性要求。
3.2研究方法
对这四个班级的每节英语课都进行教学跟踪,并录制课堂交流视频,事后从视觉模态中的眼神接触、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空间关系四个角度,对教师言语进行描述分析,阐述其对于学生的影响和产生的效果。
3.3研究结果
3.3.1眼神接触
通过研究录像,我们发现在大班英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眼神接触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全面环视整个教室,通过建立一对多的向量关系,教师可以判断每个学生在课堂中所处的状态,可以及时注意到课堂中的“问题学生”。另一方面,教师与一些特定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眼神接触对那些英语基础好的、座位靠前的和回答问题的学生表达肯定和赞许,另一方面可以对座位靠后、上课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进行督查,传递期待、鼓励等信息。
3.3.2面部表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虽然不如语言影响力大,却是教师学生观、师生关系的反映。因此,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功能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得以发挥。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深沉的表情表明教师关注学生的回答;微笑的表情表明教师对学生予以赞扬。课堂上这些面部表情对塑造教师和蔼可亲的形象,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师生互动变得更容易,有利于发挥教师话语的人际功能。
3.3.3身体姿态
姿势是指交流双方所站立的相对位置和互动的过程中的身体形态,比如胳膊打开或是抱紧,双叉或是并拢等,以及姿势的做出方向,比如是否是某人对他人做出。
从教学影像中我们发现:当教师站姿挺直,两臂向外弯曲,呈开放状态,表示教师期待学生对所提出问题做出回答的需求行为;当教师身体倾向教室的某一边,表示教师期待教室那边的学生做出问题的回应和反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适时运用身体姿势。
3.3.4空间关系
空间关系是指个人安排和利用说话人双方之间的空距离。在大班英语课堂上,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物理距离向学生传递各种信息。在视频中,教师时而站在讲台上,时而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或是走到发言学生的身边,以便在不同时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大班课堂上,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利用“距离”传递信息,整节课上始终站在讲台上或是坐在操作台的电脑前,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其实在大班课堂上,教师应不断变换自己的位置建立与每个学生之间的物理距离,从而建立与大班课堂上每个学生之间的较为合理而亲密的心理距离,建立和谐的课堂关系。
4.结语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课堂交往的一些技巧。首先,教师要注意课堂中的眼神接触、面部表情、谈话姿势和空间关系,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于达到实质性的师生沟通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适当缩小班级规模,班级规模越大,每个学生得到老师的关注就越少,班级规模过大,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参考文献:
[1]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Inc,199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教学”仅仅由两个字组成,却含义重大,“教”的部分由教师负责,包括概念的讲解、知识点的深化、思维的启发等;“学”的部分由学生负责,要求对概念的理解、知识的吸收、解题的运用以及数学思维的形成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与“学”相分离,与“教学”本质背道而驰,而课堂互动教学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相结合的理念,“教学”是什么?“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流,“教”与“学”就不能形成“教学”,没有互动,便没有认识形成。
一、在导入中融入思维互动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良好的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开端,教师要在导入中开启学生的数学思维,诱导学生主动与教师互动。
例如,在教授圆的认识时,可以先在多媒体中出示钟、硬币、车轮的图片,向学生提问:“它们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圆。”教师继续问:“那么,同学们能够自己画出圆吗?”学生们纷纷开始想办法,有利用格尺的,有用水杯底描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互动,头脑中开始对圆形有了初步的概念。
二、在教学中融入师生互动
在教学进程中,师生互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师生互动、师班互动以及师组互动。然而,互动方式要有选择地进行,许多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盲目地与学生互动,不但没有促进作用,反而浪费时间。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针对一个问题会问:“有没有不会的?需不需要老师提问?有没有问题?”等,学生只会机械性地回答“没有”“明白”等,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1.演示法下的师生互动
例如,在讲解找规律时,教师拿一些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以两个三角形、三个正方形、一个圆形的顺序不断地摆下去,让学生找规律。再如,找5个男生和10个女生,在讲台上以一个男生、两个女生的顺序站成一个横排,让学生找规律。
2.小组合作下的生生互动
班级中,由几个同学组成小组,在组内形成一定的分工,教师经常性的准备一些由小组合作完成的题目,让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交换思路,创设一个全班活跃的氛围。同时也达到了教师与小组的互动,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加深了学生与教师间的情感交流,增进了学生与学生间的友谊,对于数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三、在科技中融入资源互动
这里所说的科技主要是指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科技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电子白板、投影仪等。其中,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媒介凸显其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是黑板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新型教学媒介,具有许多多媒体不具备的功能,在设计时就融入了大量的互动功能,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缺点。
1.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例如,讲解找规律时,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展示自己的任务,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查找学生的不足,并将错误及时指出,学生可针对教师指出的错误进行思考并向教师提出疑问。
2.生生互动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固然是必要的,生生间的互动亦是不可或缺的。例如,教师在讲三角形时,可让部分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画出自己心中的三角形,并请其他学生进行指正,学生间也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探讨、辩论。
3.教师与电子白板的互动
教学内容往往是已经安排好的,但在实际课堂中,总会发生一些变动,教师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在电子白板上进行知识的补充,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学生与电子白板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时可以针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教师可让学生将问题写到电子白板上,让其他学生共同讨论,同时,也便于教师补充。
综上所述,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更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把握住互动的节奏,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景焕,陈秀珍.小学教师关于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6(17).
【关键词】 电子书包;小学数学;应用;浅谈
电子书包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一种便携式的终端,其起步较晚,但一经试用,其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便一发不可收拾. 电子书包作为一种科学教学方法,不仅能实现学校、教师与家长等之间的便捷沟通,同时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如账号管理、班级管理、收发信息、布置作业、考勤管理等,是实现高效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一、巧用电子书包习得教学模式学习数学概念
电子书包自问世以来,其独特的应用模式逐渐受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 具体来说,主要是习得教学模式和巩固教学模式. 前者主要可用于学生对数学抽象概念、原理、公式等的理解与学习,后者是针对学生对数学复杂知识的巩固与提升. 小学时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学习至关重要,而习得教学模式便是让学生入好门,学好数学概念,应用好数学概念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一章节的教学都是枯燥的数学概念开头的,掌握概念是理解复杂数学现象、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基础,而习得教学模式是针对数学概念的一种模式. 它主要是通过复制动画、图片等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趣味活泼、生机盎然的概念学习氛围,促使学生高效掌握数学概念.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概念(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可以运用电子书包播放一些由不同图片(每张中含有两三个四边形,并以动画效果出现)组成的小动画,并在播放的过程中,不断暂停讨论,让学生认识图片中各个四边形的特征,找出平行四边形,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更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概念. 二、重视电子书包巩固教学模式提升学习能力
电子书包不仅能应用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在其形成概念之后进行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这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毋庸置疑,电子书包的两种应用模式中,巩固模式对学生知识巩固与提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小学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对学生巩固与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很高,而电子书包下巩固模式则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电子书包中有IRS出题系统,这同时也是巩固模式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所谓巩固模式,即教师基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特点、课堂教学要求以及IRS出题系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巩固以及课下巩固练习. 例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设置以下练习题目:①口算40 × 9、30 × 6、15 × 4以及90 × 9等式子;②笔算19 × 3、34 × 9、804 × 3、506 × 5等式子;③列式计算: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257,两个因数的积是多少?当然,课堂练习的时间毕竟是少数的,教师还可以根据电子书包中IRS出题系统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复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然,教师在为学生出题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练习情况,不断加大练习难度. 这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充分发挥电子书包的师生互动功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应用愈加广泛,应用效果也十分显著. 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活化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诱导学生探究,还有利于高效提升师生互动效果,强化师生沟通,消除师生心灵隔阂,实现教学相长. 因此,为了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要懂得多途径发挥电子书包教学模式的师生互动功效,通过师生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需求等,为学生构建更高效的数学学习平台.
例如,“圆柱与圆锥”是小学数学六年级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圆柱与圆锥特征,了解底面积、侧面、高等基本概念,还要让学生了解二者表面积、体积等的计算方法,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该节课内容繁多复杂,教师可以运用电子书包实现与学生的无障碍交流,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其克服学习困难,实现高效学习. 诚然,电子书包可以将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并“报告”给教师,不仅实现了师生有效沟通、互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进程,实现高效教学.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电子书包的师生互动功效,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自信,确保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电子书包是一种新型、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其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提高教师“教”的效率,更能提升学生“学”的效率. 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巧用多种途径提高电子书包的应用价值. 首先,教师要科学利用电子书包中的习得教学模式和巩固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内化与巩固. 其次要利用电子书包强化师生互动学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兰,李矗员阁,连云梅.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
作为显示领域的第一品牌,三星商用在触摸显示领域一直走在其他竞争厂商的前面,结合技术发展趋势,针对中国行业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变革性的液晶交互显示技术与产品,多个领先业界的触摸显示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行业显示领域,引领着触摸交互显示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星商用拥有的超强互动功能TS显示解决方案――三星原装TS红外式触摸屏,将三星液晶高清画质与触摸技术完美结合,并集成了高性能PC,真正将显示、触摸、存储、控制融为一体;集成MagicInfo信息系统,精准定位,快速响应。在融合了多项领先技术之后,这款红外触摸液晶屏将直接在屏幕上进行图文点评等功能变为了现实,令触摸查询、手写标注等功能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进一步的提升。可触式屏幕增强了用户与高品质图像的互动性,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显示与可视化互动方案。稳定的性能加上高档的品质,使其成为信息交互领域不可多得的经典产品。三星TS系列的可选尺寸从23英寸到80英寸,被广泛应用于机场、营业厅、大型商场、医院、陈列馆等信息交流展示场所。而在欧美等地,作为广告主的最爱,可口可乐等国际巨头也已经将其作为街头互动性广告的首选解决方式。
为应对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三星更是推出了以TS系列65英寸全高清触摸屏为硬件,并搭载三星自主研发的互动教学软件U-Class的液晶交互式电子白板――三星E-Board互动式电子课堂系统。三星E-Board电子课堂系统是三星专为教育行业开发的一款极具前瞻性的互动教育设备,它将企业级的专业协作工具――屏幕同步显示技术带入教室,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使课堂协作变得更加容易,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三星650TS强大的功能设置支持轻松拖放屏幕,能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1,920×1,080的高清晰度,可带来卓越的显示效果,178°超宽视角增强了高清触屏的功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显示于屏幕上的信息。三星U-Class软件以其强大的课堂管理解决方案可轻松进入学生们的PC屏幕,令师生之间通过教学软件,以有趣而先进的方式进行互动。其纤薄光滑的机身设计,则能有效减少对空间的占用。同时,650TS还配备了内置扬声器、网络摄像、虚拟笔和无线麦克风,让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享多媒体互动带来的乐趣。由三星最先进的液晶触控显示屏和三星最专业、人性化的互动教学软件配套而成的三星E-board电子课堂系统,将全面超越传统教学方式,全方位提高国内院校教育建设的硬件水平,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电子白板 技术 自主设计
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悄然地走进了城乡的各类学校的课堂。给原本平静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清新活泼的空气!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辅助教学优势,将能更好地适应语文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将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电子白板的使用,使一些特殊的教学效果,得以实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更是学习的激励者。以往单纯模式的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电子白板教学工具的使用,大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知及学习兴趣,更会使他们在学习中加深烙印,电子白板能提供图文并茂的情感体验。丰富多彩的交互式界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白板的随意拖动功能,在教学生进行作文片段描写时,可以让学生登上讲台自由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通过书写和擦拭,能流畅的写出一段段文字,同时也方便了下面同学展开讨论。如哪些词句用得好,哪些段落处理得优美,等等。同时,更利于现场修改,利用软件的功能得以在原有文字中上批注、圈画,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电子白板的探照灯功能,还能进行重点部分的强调,更好地引起学生注意。最终,让这些新的手段带来的学习体验,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电子白板的使用,为教师教学后的自我反思和开展同伴互助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往的教师教学活动后,教师很难进行完整的自我反思,反思的也只是在教学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一些教学中的细节很难在头脑中再现。同伴的互助,也只能存在于听课记录本上,凭着那点零散的文字,去再现课堂的整个过程,很多都是片断的、不是完整的,评课时的针对性更会大打折扣。这些弊端的存在,都在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高。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这个不足。它在技术上能够自动存储教学的整个过程,能够很完整地再现学生及教师对课件的使用和编辑,这种原生态的记录,为课后同伴的研讨,提供了极大的有针对性的参考材料。
三、电子白板的使用,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自主设计,最终完成交互运作
在其他电脑上制作的教学课件,再拿到电子白板上进行更实际的编辑。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老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操作,学生也可以在白板上实际体验,并随时进行更改,如添加批注、圈圈点点,使重难点更加一目了然。学生还可以和教师进行探讨,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性。为语文课堂互动提供了可行性,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的有效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总之,电子白板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实现了教学的统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