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案例评价意见范文

教学案例评价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案例评价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案例评价意见

第1篇:教学案例评价意见范文

【关键词】“2+1”学期制 教师教育 实践教学 “CECDF”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04-02

2011年,我校在经过大量调研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始了“2+1”学期制改革, “2+1”学期制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在春季长学期之后安排4周的夏季短学期。夏季短学期是整个学年正规学期的组成部分。“2+1”学期制通过调整和重构课程,使我校课程结构体系更为灵活、多元,实现整体优化,夏季短学期主要侧重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侧重解决我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实际问题。要有效提升夏季短学期的教学效果,需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改革。文章就“2+1”学期制下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课程“案例研析——师生交流——理论建构——学生演练——反馈评价” 教学模式,即“CECDF”教学模式进行论述。

一、“2+1”学期制下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课程“CECDF”教学模式的理论

(一)舒尔曼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理论

舒尔曼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教育观念、决策判断的基础,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原理规则知识,专业案例知识,运用原理规则与特殊案例的知识。因此要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就不仅要进行传統的教师讲解,更需要进行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亲自实践。这就需要加强实践教学,需要改革传統的教师教育和培养模式。

(二)“知识冰山”模型理论

“知识冰山”模型理论认为:知识可分为明言知识和默会知识。明言知识就如同浮出水面的“冰山尖端”,而默会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底端”,是冰山的绝大部分。几乎所有明言知识都植根于默会知识,明言知识的理解、应用、增长都依赖于默会知识。明言知识主要通过概念、原理、法则的学习而获得;默会知识主要通过参与、体验、感悟而获得。明言知识通过反复实践、演练而转化为默会知识。

(三)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与他人协作、交流,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在教学设计中,要创设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建构意义的情境极其重要;引导师生协作、交流是重要手段;意义的建构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一切都要围绕这种最终目标来进行。 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选用典型的教学案例,创设有建构意义的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案例研习;在研习的基础上,充分组织师生协作、交流;通过师生协作、交流来建构知识;通过学生动手演练,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提升教师教育实践能力。

二、“2+1”学期制下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课程“CECDF”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2+1”学期制下教师教育实践教学“CECDF”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程序是:案例研析——师生交流——理论建构——学生演练——反馈与评价。具体操作策略:

(一)案例研析(Case research analysis)

“C”,指案例,案例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而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教学案例就是基于教学的需要和教学目标,所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它是在广泛吸收案例素材的基础上编撰的。教学案例主要有文本案例、视频案例。案例研析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研析,并提升构建相关理论。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案例研析要做到:

1.教学案例筛选与组织

案例是案例研析的核心,离开了案例,案例研析就无从谈起。因此案例筛选与组织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案例研析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

案例筛选要遵循如下原则:(1)要有目的性。教学案例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或培训任务而编撰、使用的。(2)问题要有开放性。教学案例选定的问题要能引发思考与研究,问题是多类型的,其答案是多元的,其解决方案与方法是多样的,这样的问题才有价值。(3)教学案例描述要客观。教学案例描述一般不加入编撰者的评论与分析,只是原原本本地描述出事实发生的情节和过程,呈现的实际情境是真实的。(4)案例事实的过去时。教学案例描述的某一实际情境,是发生过的事实,是事实的过去时。或者说它反映的是“已然”,不是“未然”。(5)难易程度要适中。教学案例的内容虽然因人而异,但是大部分反映出教育或教学中的普适性问题,有的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阅读、理解、思考和解析的难度以适中为宜。

案例的组织要符合教学规律、学生的认识规律和事件发生的自身过程。正确处理好事件发生的过程和教学规律、学生认识规律的关系。案例的组织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1)按时间结构组织:即可以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组织;也可以打破时间顺序组织,制造悬念,提高学生研析兴趣。(2)按叙述结构组织: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叙述事件,从哪儿开始,从哪儿结束,它的前因后果等内容都有所交待。(3)按情节结构组织:加强故事的戏剧性,突出教学矛盾的冲突性、体现学生认知的差异性,适当创设教学悬念。

第2篇:教学案例评价意见范文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师教育;教师技能

1 教学案例及类型

“教学案例”的指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师范生的知识水平,以文字、语言、影像等形式呈现的有典型意义并能促进其分析和讨论的实例描述[1]。

教师教育课程的安排顺序是理论学习、技能培训、教学实践。三个过程环环紧扣:师范生先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入手,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再结合理论进行教师技能的培训,加强每一项技能,逐渐形成综合教学能力;最后展开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本文按照师范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教学案例分为:理论学习型、技能培训型和教学实践型。

2 教学案例在教师教育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在教师教育各理论课程中,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体系,以及在这些理论中论点不同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联接主义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等,认知主义学习理路中的发现学习论、意义学习论等。教学案例可以把理论课程中抽象的教育理论具体化,把学习者置于真实的特定教育现象或具体课堂教学实况中,为师范生提供接触课堂的平台,既能升华理论学习,又为教学实践做好铺垫,是教师教育理论课程中极具价值的财富。下面就以对“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意义学习理论的学习为例来说明教学案例的应用。

2.1 教学案例聚焦

案例1:以旧拓新,启发式导入

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一节的导入中,教师这样设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的形成过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多少个?该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学生回答)我们知道男性体内有很多的,而女性则一般是一个月才能产生并排出一个卵细胞。另外,小,卵细胞大。那么和卵细胞的这种数量和形态上的差异是怎样造成的呢?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哪些异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案例1从表现形式上属于描述型案例,教师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首先请学生根据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再由两个演绎式的提问自然把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复习,学生不仅对已有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而且根据老师的引导,学生能扎扎实实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2 分析教学案例,链接“最近发展区”理论

案例1中,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作为新课的支点,这种旧知识导入是教师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师首先分析教学目标与学生现有水平之间的差距,根据教学内容的内部联系,大体上分为两个步骤,并创设了几个最近发展区。在导入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由提问层层递进,帮助学生通过这两个发展区,最终实现知识的同化和思维的发展。在分析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师范生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3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导向作用。教师在新、旧知识衔接处通过设疑,可以把学生引入“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从一个“最近发展区”过渡到另一个更高层次的“最近发展区”。随着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发展,学生认知水平在不断变化,他们所在的最近发展区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分析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同时预测可能发展水平,将教学准确地指向最近发展区,在最佳时间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 教学案例在教师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2]。在教师技能训练中,教学案例几乎涵盖了每一项技能,利用微格教学,师范生通过教学案例的研究、教学案例的获得及讨论、教学案例的修改等环节,可以迅速有效提高教师技能。

3.1 理论学习,小组熟悉

在微格教学前,组织训练者学习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理论知识。尤其是对教学技能进行全面的学习,分析教学技能的分类、每种技能的定义、作用、运用方法及要领等。一般小组成员在5~10人左右,分好组后每个成员之间要互相尽快了解,利于之后对问题的研讨。

3.2 展示教学案例,示范观摩

针对各项教学技能,提供相关的教学案例进行示范,这些教学案例以课堂教学片断的录像形式展现,使训练者对这项教学技能的应用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因为选择的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所用的技能单一,所以非常适于师范生进行学习与研究,加深对这一项技能的理解。

3.3 认真备课,编写教案

训练者确定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后,正确分析教材,根据训练的教学技能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实施方式,编写教案。

3.4 角色扮演,进行录像

微型课堂要由扮演的教师、学生和摄像人员组成,教师由参加训练的师范生轮流担任,学生由小组的其他成员扮演,整个实践过程用录像的方法准确记录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虽然这是一个模拟的课堂,但是它改变了传统高校课堂的教学模式,师范生有了“上课”的机会,由原来的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把教师技能训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3.5 组织讨论,反馈评议

(1)录像材料作为教学案例

录像真实地记录了“教师”角色的实践表现,把“教师”备课时的设计以及对教学技能的理解直观地展示出来。若“教师”角色的教学技能水平很高,其录像可以作为示范观摩的教学案例,循环利用;若“教师”角色的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加强,那么其录像就是为他自身技能提高而量身定做的教学案例;若“教师”角色的教学技能水平较低,则其录像可以作为反面教学案例,为其他师范生的讨论提供材料,通过分析此教学案例的不足,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分析讨论教学案例,进行评议

小组成员通过反复观看、反复比较各个“教师”呈现的录像,以此为教学案例,进行讨论交流、交换意见。

在评议的过程中促进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改进自己的内隐决策,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各项技能。

3.6 修改教案,反复训练

训练者深入研究本人的教学案例,对照评议结果提出的问题,修改完善教案,重新实施教学,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实际情况决定反复训练的次数。在重复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案例的循环利用,快速提高教师的各项技能。

4 教学案例在师范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案例在师范生见习和实习等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促进实践者知识结构的变化——由理论性知识逐渐向实践性知识过渡。于2009年2月~2010年4月在温州市钱库高级中学见习、实习过程中,积累了教学实践的经验,通过撰写教学案例,有效发展了实践性知识。下面具体以在“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章节复习课”中的教学实践来具体说明。

4.1教学案例分析

通过教科书和网络途径,本人研究了大量的关于复习课的现成教学案例,发现在传统的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把章节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概括,列出知识框架,尽管有的教师在其中采用了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但都流于形式,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是浙科版教材《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第三章知识,这章内容与人体自身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之后具备了对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结合教材后,本节复习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即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美国“泡泡男孩”的生活,把复习的知识点连贯性地加以整合,经过学生对短片的观察和对问题的探究、讨论、总结,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结构。

转贴于 4.2.教学实践

从网络中下载“泡泡男孩”的视频,结合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将“泡泡男孩”的故事分割成若干片段,由这些片段分别引出知识内容。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作为“协助者”播放“泡泡男孩”的短片,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学生通过观看短片,并结合已有的经验,自主解决科学问题。

4.3 撰写教学案例

综合课堂上教师教学、学生表现以及课后指导老师的评价,本人草拟了教学案例的初稿。而且各教师通过讨论交流,指出其优点,发现其不足:如个别短片内容和知识点联系不大;由于截取的操作问题,部分短片跳跃性过强,应该舍弃;部分短片时间过长,使本节课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建议每个短片时间把握在30秒~1分钟等等。本人虚心接受了其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反思分析后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完成定稿。

4.4 教学案例指导教学实践

撰写的“免疫复习课”教学案例以书面的形式反映了本人教学实践经历,对复习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仅为本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为其他同学以及其他教师提供了参考,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

5 总结与反思

5.1结论

针对师范类毕业生,在高校的课堂、教师技能的训练、中学的实习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教学案例应用的优势,教学案例对师范生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2)教学案例是教师提高教师技能的有效媒体。虽然教师的切身经验很重要,但是教学案例呈现的情境为师范生进行了其它教师的技能展示,提供了成为优秀教师的参考点和共享经验,使知识不断交融与延伸,教师技能共同提高。

(3)教学案例有助于教师在记忆中不断扩展解决具体问题的案例库,使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根据他们从以往案例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来采取行动,从而提升教师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判断能力。

5.2 教学案例在教师教育中应用的不足

尽管教学案例的应用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教学案例一般来源于教学实际,当每位教师在编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掺杂自身的一些偏见,造成教学案例的不客观性,阻碍学习者正确认识和把握问题。其次,教学案例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有文字、图标、录像等,它们在教师教育中应用时必定会使师范生在课堂上引起头脑风暴,通过课堂的互动,促进师范生的讨论交流,这就要利用课堂上大量的宝贵时间。同时,教学案例并不是适用所有的教师教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5.

[4]Towl, A.R. etal. ASCI case collection.1963:293.

第3篇:教学案例评价意见范文

1.课前准备阶段⑴教师教师需要做的最主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案例的选择,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针对性原则。教师在选择案例前要明确想要重点讲解的知识,也就是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案例;第二、典型性原则。一般同一个会计问题在实际案例中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案例的要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第三、实用性原则。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应尽量选择较为基础的、贴近学生实际接触范围的案例。除了要做好案例的选择之外,教师应该事先对所选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应对课堂上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⑵学生认真阅读教师课前给的教学案例,并进行思考,同时还可以再课前就进行小组讨论,找出不明白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加以解决。

2.课堂教学阶段⑴教师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要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详细的进行案例的介绍。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并记录学生找出的问题、解决思路以及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期间可以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单独的指导,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引导。并在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解决其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中要注意相似联想法与对比联想法的结合应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⑵学生针对案例材料进行认真的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疑问,积极的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去。要积极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对于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问题积极寻求老师的指导。认真听取教师对案例的分析与总结归纳。

3.课后思考阶段⑴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客观的分析案例教学的教学成果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下一节课的案例进行合理的调整。⑵学生回顾课前准备阶段的问题与课堂讨论的结果,记录自己在本次案例教学中所学到的观点和思想。

二、如何完善基础会计案例教学

1.设立相关部门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与编写工作由基础会计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可以看出案例的选择是一项专业性极强且工作量巨大的工作,单单依靠任课教师很难保证案例的数量和质量。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人员通过帮助企业开展会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大量的案例资料。同时要对不同的案例进行分类以方便案例的选择使用,通常可以将其分为专业综合案例、专业部分案例、相关综合案例三大类。

2.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正确处理传统理论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关系,不并能完全否定理论教学。而是要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让学生代替教师发挥课堂知识学习的主导作用。

三、结语

第4篇:教学案例评价意见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合作讨论 探究性学习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经济专业课教学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理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变化。案例教学越来越引起广大专业课教师的重视。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具有三个重要特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一、案例教学是讨论对话取向的而非灌输“独白”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对话,重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彼此的尊重和信任,注重形成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案例教学的这个特点体现了“一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新课程理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二、案例教学是集体合作取向的而非个体“单干”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有效的学习只能发生于共同的合作与集体之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那种单干方式是与案例教学的思想背道而驰的。案例教学的这个特点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案例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权的基础上,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承认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最终发展程度上的差别。案例教学给每个人提供了创造才能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讨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合作、探究的课堂处处洋滋着民主的气息,宽松和谐的气氛,使每个人都充满自信,充分发展了他们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第三,案例教学是批判反思取向的而非结论教条取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正确结论”的至高无上性,学生的义务就是要循规蹈矩地遵从那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标准化、程式化、固定化结论。而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珍视学生个人的想法和意见。案例教学为人们反思自我、社会及其两者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探究式案例教学通过把一些真实典型的事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地作出反应,让他们分析、推理、思考、概括,帮助学生逐步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多渠道的获取知识的机会,形成了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乐观向上的学习方法,符合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的价值取向。

二、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

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人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但案例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事先经过精心选择的。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同学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围绕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所以案例的选择,应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教学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学案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目的明确性。进行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良好的案例至少应该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第二、生动典型性。应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的实际活动中,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法实例,并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同时选择的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人胜,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展开深人的讨论。

第三、综合时效性。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过于简单也不应是陈年旧事。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紧跟形势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可激发学生进行深人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便于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如在讲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的义务时,举了网吧非法通宵营业致学生死亡的案例,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实质可归为一种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最常用的是讨论法和实验法。我认为讨论法案例教学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是阅读案例、个人分析阶段。这是案例讨论的准备阶段,由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要求选好案例,下发案例材料(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提前一周左右发给每一位学生,)或创设案例情境,同时。下发一些思考题,供学生分析、阅读。

有些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案例可以提前发动学生自己搜集、归纳、整理。案例应贴近现实生活,可读性、趣味性较强,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能很快进人了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很容易将自己已有的知识与过去形成的经验与案例展示的背景材料整合起来,通过思考、分析、推理,从个体的角度形成初步的结论;同时在此过程中获得乐趣、自信及终生学习的方法。第二步是分组讨论、形成共识阶段。合作小组是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单位,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好讨论的效益,根据我校实际,把每4位同学划为一个合作小组,讨论中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简要地谈出结论形成的过程和思考,允许意见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记录员应认真把意见记录在《合作小组讨论记录本》上,讨论一致的形成本组意见,有疑同的带人全班讨论。通过分组讨论,使大家对于复杂的安全的观点能够充分展开,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发,相互补充,分工协作,鼓励支持,便可以逐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谋求最佳的解决对策。这一阶段工作主要是由学员自主完成的,教师只

需适当维持课堂秩序,控制讨论节奏即可。第三步是正式发言、全班交流阶段。全班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由组长汇报本组的观点,同时将本组案例分析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讨论,全班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看问题,通过摆事实的方法讲道理,使不同观点相互补充、相互接纳,形成合力解决问题,继续允许不同意见进行争论,集全体同学的智慧,共同讨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但是教师一般不轻易参与争论,也不发表权威性意见。只是鼓励大家充分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分析,同时注意吸取其他人的见解,发言时要求尽量做到逻辑清晰、言简意赅、有理有据。第四步是总结归纳、消化提升阶段。在全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系统的总结。教师对案例讨论结果不应简单做结论,而只就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及讨论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其深人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既要充分肯定学员讨论中的科学分析和独到见解,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如发言的热烈程度,论题的集中程度,问题分析透彻程度等。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案例讨论的质量。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以此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局观念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运用案例教学法中注意问题

第一、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它的连贯性强。这对于某些学科的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数学。其二,在一些人类智慧的结晶—重要的基本概念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案例注意科学设计并不断更新。现实中的生活实例并不完全等同于案例,不能照抄照搬,要经过教员的提炼和加工进行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实例应注意其典型性和普遍性,对其内容结构、逻辑关系、语言文字、篇幅长短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使之语言简练、措辞得体,概括性强,问题明确。案例中的问题设置要有隐含性,留给学员一定的思维和分析空间,易于被学员理解和接受。只有这样,生活实例才会升华为教学案例,才能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更新教学案例。形势在发展,理论也不断地创新。所以,案例教学不能一成不变,需要不断地更新。对案例运用后的教学效果,还要进行跟踪调查,加强信息反馈,以便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案例教学水平.第三、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书匠”的形象,彻底改变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要转变角色,增强对话、沟通意识,要能听取、听进学习者的不同意见,尊重学习者的创见。对于案例研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不足,最好是在启发学习者的基础上让学习者自己通过讨论加以解决。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逐步克服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努力加强学生各主要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快速成长,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要。

第5篇:教学案例评价意见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审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71—02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有“以案论理,活化教学内容;讨论为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分析,提高学生掌握并应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特点和优势[1]。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展案例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因而仍有必要结合案例教学模式的形成,进一步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本质与要求。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教授创立了案例教学法。兰德尔认为,法学教学应摆脱从案件到案件的经验式思维,引导学生通过研读具体案例、推广个别决策来归纳与总结法学的理论逻辑,通过对法律规则的一般化理解进一步把握美国法律的精神实质。1910年,哈佛商业管理研究生院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授课,工商管理行业人员走进课堂展示管理中的问题并提供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起初较为缓慢,随后在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德汉姆的推动下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案例教学管理系统。20世纪30年代,案例教学逐步扩展到管理学、教育学等其他学科领域。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传入我国,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学认为,案例教学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传授教育对象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并由此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手段。通过案例资源的开发应用,设定、模拟、重现、复制现存的生活场景,引导、激励、帮助学生介入案例场景并积极参与讨论或研究,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并实现教学目标,构成了开展案例教学的根本要求。

(一)案例组织的情境性

所谓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依据而加工整理的教学资料。案例是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通常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以叙事的形式呈现。人们编制案例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充分的讨论,在案例描述中一般不会加入编写者的意见和观点,编写者仅仅客观地描述事实发生的情节和过程。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取决于教育对象能否在教育者指导下介入案例研讨,依托案例探究建构教学共同体,并达成获得新知、自觉学习的美好愿景。

(二)教学目标的内隐性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在营造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塑造教育对象的案例角色,使之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分析、思考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转化。案例教学既包括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为特征的外显学习,更包括大量的潜移默化接受为特征的内隐学习。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充当了教育主客体双方理解教育环境和分析教学内容的触媒,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参与案例分析,通过案例研讨丰富对知识与学习本身的理解,成为拓展与深化案例教学的根本指向。

(三)教学效果的生成性

与传统的单向讲授不同,案例教学通过“注入式”教学向“参与式”教学的转变,尊重和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启发式、亲验式学习引导受教育者分析和解决案例情境所包含的矛盾,在教与学的矛盾生成转化中实现认识的深化发展。因而,案例教学既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的效果不是预定的,而是生成的,案例教学的价值在于通过案例创造受教育者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促进教育和学习过程的持续发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析讨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某一基本原理或思想观点。自实施“05方案”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编写教学案例、建设网络案例平台以及开发多媒体教学案例中积累了丰硕成果,深化了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基本原则、操作模式、教学评价的基本认识,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案例媒介的多样化、案例效果评价的多元化、案例资源开发的课程化等基本经验,案例教学已成为被大学生普遍接受和喜欢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然而,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客观上存在着被“简化为事例论证,泛化为生活事件,固化为教育程式”的突出问题。一些教师缺乏敏锐的理论洞察力和全面的思维应变力,在案例教学中缺乏教学设计和方法论意识,不能充分考虑思想理论与案例之间的合宜性与复杂性,将案例教学简单地理解为举例说明,简化为事实和材料的堆砌。作为案例教学被简化的表征,许多无丰厚思想理论内蕴的日常生活事件被泛化为教学案例,案例教学变身故事沙龙、小品欣赏,案例教学蜕变为艳丽而浅薄的课堂花絮。在长期的简化和泛化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固化为原理加事例的教育程式。更为突出的是,一些教师仍然将受教育者当作知识接受的“容器”,用灌输和辩驳取代沟通和对话。或陷入狭隘经验主义,就案例谈案例,忽视案例与思想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或随意拔高和夸大案例的教育功能,将牵强附会当作理论注释。程式化的案例教学排斥了思考、交流、碰撞,忽视了深度访谈和有效沟通而产生了受教育者的接受疲劳。由于案例教学的情境性、内隐性、生成性受损,案例教学变成了形式主义的工具,游离了服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宏阔价值视阈。

第6篇:教学案例评价意见范文

新时代学理念在于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生积极建构知识反省行为,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典范,意味着教师、教材、媒体、教学、情境、活动均围绕着学生。可以看出,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策略核心价值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其具体特征包括:④(1)由点及面——个体示范学习;(2)小组协作学习;(3)媒体技术的融入;(4)衡量反思。增强学生使用远距教学资料库的机会,提升学生个体学习的学习环境;而小组协作学习,则有学生小组学习的教学设计。传统教学评价中将学生智力和分数视为单纯的一种能力表现,因此评价方式主要采取纸笔测验方法,只重视学习结果,而忽略学习历程,当前许多教育学者纷纷提出正视智力结构多元的重要性。⑤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时,应采取多元资料搜集方法,从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不同地点,而有系统地搜集学生信息,以了解学生学习全貌。以不同方式评价学生为例,本课程着重于传播教育的改革方面,因此,较为偏重实际操作的方式,然而,由于课程评价也包含口头报告,因此,也涵盖口头发问方式,此外,以课程评量期末报告而论,评量方式也包含论文式测验,因此,可称为多元评量。

为研究传播学概论的课程案例教学法,在每学期平均有七次学生实际操作的环节,针对不同产业新闻进行理论运用,进而解读关键产业新闻作品课程平时报告,其学生小组平时书面报告占30%,小组期末书面报告则占20%,个人及团体出缺席情况分占10%以及5%;个人网络学习及贡献则占10%;为避免大班教学中出现学生有FreeRider的现象,每次学生分组口头报告时采取随机抽签方式,进行学生个人口头报告成绩检验,其占25%,在每次学生的个人口头报告中,老师可进行学生个别学习成果的深度检验。这样长时间、多样式地搜集学生学习表现的精神源自教育学者对于多样化智慧的重视,重视学生智慧的充实,不仅是对学生不同学习潜能的重视,也能带给学生多样的学习经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活化教学。

2对课程的思考与建议

传播学概论课程本身即存在具体操作难于理解、量化和实验的问题。加上大一同学初入大学校园,尚不习惯自主性学习,一方面不能预先读书,结果听讲时要么听不懂、要么因思索而掉链子、要么课堂上热闹课后不知道学了什么……这些问题应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来解决。具体如下:首先,增强此课程理论与产业现况分析、此课程与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关系训练过程,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误判此课程属于“过度理论”性课程,而降低文学院学生学习此课程的动机与兴趣。其次,传播是一个边缘学科,它与目前大多数学科都形成了交叉领域,因此此课程所设计的多样化、互动师生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复合式学习、修正式案例教学、小组写作等教学策略下,具体学习传播基础理论、整合产业分析理论与现况、传播在广告学专业中的实际应用操作,应该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学生原本的学习焦虑。

第7篇:教学案例评价意见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合作讨论 探究性学习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经济专业课教学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理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变化。案例教学越来越引起广大专业课教师的重视。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具有三个重要特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一、案例教学是讨论对话取向的而非灌输“独白”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对话,重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彼此的尊重和信任,注重形成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案例教学的这个特点体现了“一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新课程理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二、案例教学是集体合作取向的而非个体“单干”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有效的学习只能发生于共同的合作与集体之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那种单干方式是与案例教学的思想背道而驰的。案例教学的这个特点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案例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权的基础上,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承认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最终发展程度上的差别。案例教学给每个人提供了创造才能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讨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合作、探究的课堂处处洋滋着民主的气息,宽松和谐的气氛,使每个人都充满自信,充分发展了他们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第三,案例教学是批判反思取向的而非结论教条取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正确结论”的至高无上性,学生的义务就是要循规蹈矩地遵从那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标准化、程式化、固定化结论。而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珍视学生个人的想法和意见。案例教学为人们反思自我、社会及其两者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探究式案例教学通过把一些真实典型的事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地作出反应,让他们分析、推理、思考、概括,帮助学生逐步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多渠道的获取知识的机会,形成了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乐观向上的学习方法,符合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的价值取向。 

    二、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 

    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人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但案例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事先经过精心选择的。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同学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围绕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所以案例的选择,应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教学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学案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目的明确性。进行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良好的案例至少应该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第二、生动典型性。应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的实际活动中,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法实例,并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同时选择的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人胜,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展开深人的讨论。 

    第三、综合时效性。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过于简单也不应是陈年旧事。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紧跟形势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可激发学生进行深人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便于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如在讲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的义务时,举了网吧非法通宵营业致学生死亡的案例,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第8篇:教学案例评价意见范文

关键词: 案例教学;精神科护理学

《精神科护理》是护理学和精神病学共同的专业分支,已成为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精神科护理与精神病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工作并列为精神卫生的四大领域[1]。针对目前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录像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实际接触精神科病人困难等弊端,将案例教学引人《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可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增强精神科护理学课的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2]。

1 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案例教学法注重实践应用超过了理论研究,在教学中使用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学生的行为角色,改变了教师、学生的教育观念,是一种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广泛认可和应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效果是比较好的。

2 教学方法

2.1 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则对案例教学是很重要的,只有选好案例,才能把案例很好地运用到案例教学中,才能体现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的区别。要想发挥案例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必须要精心选择、编辑案例,充分体现案例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案例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师在选编案例前,首先要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理论概念,再根据这些理论概念去选编教学案例。

2.2 实施方法

2.2.1教师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案例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以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要做好课前准备,首先是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教师的课前准备主要是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时间以及教学大纲等各种因素后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并围绕这一教学目标选编案例,确定采用的案例及案例的展示顺序,然后认真计划课堂教学,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整个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过渡和教学方式等等内容的安排,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2.2.2 学生的准备

学生的准备也是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在其它的教学方法里,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灌输或有目的的启发参与教学,很少主动参与。而在案例教学中,要先把案例提前交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案例资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文献,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准备工作,利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时学生所发表的意见更精练、更成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缩短课堂讨论时间。

2.2.3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讲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起着指导、引导的作用,不能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必要时给学生以一些建议或意见。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则应主动参与案例的讨论,不做旁观者,不用考虑自己的发言是否会出现不妥或错误,只要言之成理,发言有理论依据,就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教师充分交流意见,在交流中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在讨论中的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不能表明态度,除非学生的观点、意见出现了偏差、错误或学生找不到案例主题时,才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提示,使讨论继续下去。

3 教学评价

采用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进行教学评价。教学结束后由护生对案例教学方法效果进行问卷调查,从教学方法是否生动、利于知识形象化、利于护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一致评价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上课效果良好。

4讨论

4.1案例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情景教学,能给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利于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充分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变理论学习为应用学习,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活生生的案例消除了学生对精神科患者的陌生.缩短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唤起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加强了职业情感教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其探索潜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考、分析问题,教师应适当控制学生讨论的范围和时间,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4.2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护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护生听,护生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没有自己的思考及意见 ,不会主动参与教学。而在案例教学中,护生根据案例的提示,要求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同时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从病例的选编到课堂的讨论,教师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既要通过事先精心设计,编写符合教学目标的病例,同时帮助护生掌握和领悟角色的要领;另一方面,又要引导护生从演示中学会思考,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学习不能偏离教学目标的主航道。

4.3 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教学知识点

《精神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科护理学,目前精神疾病大多病因不明,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对大多数精神疾病的诊断仍依靠病人表现出来的异常精神症状[3,4]。异常精神症状是《精神科护理学》重点的内容,同时准确识别异常的精神症状是精神科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正确护理措施的关键。而精神科大部分症状的概念较抽象,难以理解,护生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角色扮演教学法可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使教学过程生动化、艺术化,从而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课堂演示到教师总结整个教学过程都在不断强化知识点,旨在通过提高各知识点出现的频率,达到强化知识点,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卢美秀,许淑莲.现代护理实务全书[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558.

[2] 凌敏.PBL案例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9):86-87.

[3] 谭庆荣,李芳,王怀海.关于精神病学教学要点的思考[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10(22):2060-2061.

第9篇:教学案例评价意见范文

关键词:干部培训;案例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26-03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之所以在国内外培训中受到欢迎,因为其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相比较,更符合干部学习特点。

1.学习主动化。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大多都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有一定的知识背景、理论功底和工作经验,他们学习培训的动机是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主动获得新信息,通过思考、交流、比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要求每位学员都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就其他学员提出方案发表见解,特别注重学员的参与,把学员的思考和辩解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激励学员主动学习。而传统的理论讲授、“灌输”式教学难以满足学员的现实要求。

2.内容案例化。案例教学不是“理论+例子”,进行阐述和例证,是以分析讨论案例为主要内容组织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启发和引导学员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而传统的讲授式培训方法则是对实践进行抽象、概括后总结理论和规律。

3.方式互动化。案例教学建立了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共同探讨,倡导分歧,思维共享”的交流平台。教师和学员都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大家一起讨论案例,相互交流认识成果,教师既对学员进行指导、帮助,也从学员中了解到大量的感性材料。学员与学员之间,通过交流看法、交换意见,获取新信息,拓宽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结论多元化。案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即使告诉学员案例中决策者的实际做法,也并不意味着这些做法就是唯一的正确答案。案例所涉及的情境、事件、人物和问题等因素具有复杂性,因此,对问题的看法,得出的结论也不可能是唯一的。学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发散性分析。

二、农业干部培训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

教无定法,唯有合适。在案例教学实践中,不同国家、不同培训机构都努力形成最适合的案例教学形式,如美国哈佛大学经典型案例教学、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现实型案例教学。我国干部培训机构自引入案例式培训以来,结合中国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实际,不断对案例教学进行本土化,以期能够使这种新鲜的教学形式在中国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围绕各级各类农业干部培训特点,探索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案例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成效。

1.讲授式案例教学。讲授式案例教学是由教师直接对案例进行分析阐释、归纳总结。这种形式仍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但在内容上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情节比较简单、不需要进行过多讨论和分析的案例。讲授式案例教学在农业干部培训中应用最多,使用范围最广。讲授式案例教学主要是教师讲解分析,因此,所用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较少,这样可以让学员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案例分析过程被教师代替,这样对激发学员的主动思考、分析问题都有一定的影响。

2.讨论式案例教学。讨论式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员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方式。这种方式,更加注重研讨、交流和分析过程,让学员获得启示,而不是结论。比如,在农业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中开展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让学员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多方面的能力。但这种案例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具有专业知识,还要能够掌控教学节奏,引导学员围绕主题深入研讨。讨论式案例教学与我们培训中开展的“学员论坛”有相似之处,但“学员论坛”更注重学员之间经验成果的分享,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不够。

3.模拟式案例教学。模拟式案例教学是将案例情境编成脚本,让学员扮演案例中的角色,进入相应的场景,再现案例发生的情景,引导学员身临其境,对案例进行交流、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比如,在农村土地仲裁员培训和农业应急管理培训中,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方式让学员亲身体验案例中的角色和特殊情景,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但这种方式也有一定局限性,需要专门的场地和道具;教师和学员也要花较多的精力进行策划、组织。另外,这种方式对角色把握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对于经验不太丰富的教师而言不易掌控课堂局面。

4.辩论式案例教学。辩论式案例教学就是以辩论会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参加辩论的学员根据案例问题,组成“正方”和“反方”陈述自己的观点、并针对问题进行辩论,教师紧扣主题,引导学员集中讨论,现场点评。案例辩论的气氛比较激烈,针锋相对,能够时刻激发学员处于高度集中思维状态,应对对方提出的各种问题。这种方式要求教师要时刻控制辩论方向不偏离主题。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农业法律培训课程中。

5.现场访问式案例教学。现场访问式案例教学是让案例中的当事人与学员进行直接对话,现身说法,与学员就案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交流,直接触动学员的思想和情感。比如,邀请基层农业一线工作者到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班中现身说法,介绍案例经过,讲解背后的故事,解答学员提出的疑问。组织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学员深入农村、深入农户、走访农民,增进对农民的情感,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场访问式案例教学往往是正面案例的当事人容易将教学现场当作优秀事迹介绍,而忽视挖掘成功背后的经验、启示;反面案例的当事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三、农业干部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案例教学方面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中国化的案例教学之路还刚起步,还存在案例教学形式与课程主题不匹配、好的教学案例来源缺乏、学员不习惯案例教学模式等问题,影响了干部培训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1.教学案例收集整理。西方知名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高度重视教学案例库的建立,有专业的教学案例收集整理队伍和标准化的案例管理使用流程。比如,哈佛商学院成立教学案例收集整理部门,专门组织研究人员进行各种调查、教学实验、案例编写,并形成了一整套案例选题、收集、编写、申请专利、更新、发行、管理的程序和实施步骤,开发形成了一大批实效性强的教学案例。而我国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案例库建设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案例编写流程和专业的案例教学编写人员队伍,教学案例的数量亟待增加。

2.案例课程设置。一方面,案例教学法并不适用于所有课程。实践表明,只有便于团队学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够产生共鸣的培训内容适用于案例教学,如经济管理、政府管理、法律等方面的课程。对于政治理论、知识更新、政策解读、制度讲解等方面的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在课程时间上,由于领导干部培训多为短期在职培训,培训时间短、学习内容多,因此,在整体培训项目课程设计中,每门案例教学课程往往只安排半天时间,与国外1-2天的案例教学课程相比,学员讨论和思考的时间被压缩,影响了案例教学启发学员思考的效果。

3.学员的参与程度。受传统的讲授式教育习惯影响,中国的领导干部更习惯少说多听式的学习方式。即使是最活跃的学员,在案例教学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也与西方的领导干部有一定差别。因此,在开展案例教学时,不能一味模仿国外的案例教学方式,不提供参考材料,让学员自己去寻找案例分析理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加强教师对案例分析过程的引导,通过提供相关理论分析资料,促进学员结合实际工作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案例教师还要科学设计研讨环节,激发更多学员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四、增强农业干部案例教学效果的思考

从农业干部案例教学实际看,可以从教学案例和教学形式的选择及强化课堂引导、提高学员参与程度等方面人手,进一步发挥案例教学的特点,增强案例教学的课堂效果。

1.教学案例选择。每一个教学案例都有其适用范围。在选择教学案例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培训班次、专题内容、学员类型等具体情况,了解学员学习期望,才能使所选案例符合教学目的和学员需要;另一方面,案例的难度要适应学员的能力水平。如果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或主题超出大部分学员知识能力或研讨范围,将导致学员无从下手,只能被动听从教师脱离实际的灌输,使学员失去参与研讨的兴趣。反之,如果案例内容过浅,其产生的影响、得出的结果一猜便知,这不仅降低了教学要求,也难以激发学员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所以,选择案例要难易适度,这样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进度,根据学员的接受能力和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培训目标。

2.案例教学形式的选择。同样的培训内容,因采用的案例教学形式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案例。同一案例教学课程,如采用讲授式教学形式,则可以选择描写某地在这方面形成一整套做法及经验的案例;如采用模拟式教学形式,选择的教学案例就应该是详尽描述包含比较多的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心态和利益博弈的事件;如采用现场访问式教学形式,可让学员直接向当事人提出问题,进行交流争辩,对案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在实际工作中,也可根据教学案例资源情况,选择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形式。

3.加强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由于案例教学时间有限,因此,要对案例教学各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利用好课堂时间。一是科学安排时间,特别是要根据学员人数、案例计划讨论时间长度确定每名学员发言时间,增加学员的发言机会。二是设计教学方向,通过考虑以什么样的问题或陈述展开讨论、提问的顺序、如何结束讨论和预期的讨论方向等问题,设计出一系列问题把案例教学课从头到尾串下来。三是组建学习小组,确保研讨过程有序进行。可以通过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合理搭配学习小组成员,指定研讨主持小组长,规定讨论发言规则,营造开放宽松、相互学习的讨论氛围。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将同一单位或相同岗位的学员分散在不同小组,使小组成员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以避免思考出现同质性,促进发散思维。如果培训学员的职级不同,尽量将同一级别的干部安排在同一小组,避免出现高级别领导干部“一言堂”情况。

4.激发学员的研讨积极性。一是让学员熟悉案例教学。案例教师可通过提前介绍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与方法,让学员清楚自己在案例教学中的地位、担负的责任,使学员做好进人积极讨论案例状态的准备。二是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为了使讨论的问题能够达到一定理论深度,保证课堂气氛活跃,案例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把讨论逐步引向深入。当发现讨论偏离中心时,要及时纠正。三是客观评价学员的表现。对于积极参与案例讨论的学员,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评价学员观点时,要把握好尺度,以免打击学员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五、建立完善干部案例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1.加强案例库建设。案例库建设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保证。一是要科学规划,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对象的需要,进行案例教学研究分析,看哪些班次、哪些课程需要开展案例教学,并对案例进行分类、策划,有针对性地收集、编写案例。二是要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采集案例。如有的案例可以从机关司局、事业单位采集;有的可通过向培训班学员访谈采集;有的可从地方农业主管部门或农村采集;有的可以购买;有的可以招标等。三是要对采集的案例进行后期整理、加工和完善,去粗取精,使其达到教学要求。四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案例管理系统,实现案例库的科学管理和资源共享。总之,要通过策划、采集、加工、建库等环节逐步建立起内容实用、案例丰富、使用便利的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