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保教材范文

环保教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保教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保教材

第1篇:环保教材范文

关键词:生活情境;实践体验;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030-01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数学教科书中很多环保教育的素材,教师只要有意识地创设环境教育的情境,适时把握渗透点,引入环保教育元素,就能播下“绿色”的种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环保意识

小学数学是一门宣传环保知识、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学科,不管是介绍环保知识,还是作出环境保护的决策,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进环境知识的实例,通过数据的呈现和处理,能够更加尖锐地反映环境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急迫性。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时,我先出示图片,介绍水土流失的现象以及水土流失后给人类带来的损害。然后让学生解答应用题“地球上每天有800万吨水土流失。流失的水土如果用载重量10吨的汽车来运,需要多少辆汽车才能运完?如果每辆汽车长8米,把这些车排列起来,车队有多长?”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学生发现800万吨水土需要80万辆载重量10吨的汽车才能运完,这个车队长6400千米,大约是64个兰临高速公路程的长。这些数据使学生大吃一惊,这仅是一天流失的数据更何况一年流失的呢?学生深深感受到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了知识,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对学生适时进行了环境教育。最后出示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目前全国整体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2%,每年有100多亿吨沃土付诸东流,相当于卷走至少1000万亩耕地上30厘米厚的耕作层,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组多么令人心情沉重的数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保护环境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挖掘生活素材,培养环保意识

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己有的可以渗透环境教育的素材,自然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环境保护知识。在教学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后,我巧妙地利用实践活动“你寄过贺卡吗?”,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适时渗透环保意识,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伊始,先让各小组同学统计去年个人及家庭收到贺卡的数量,填写统计表;观察表格中的数据,看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推出什么数据?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全班同学个人收到贺卡共314张;全班同学家庭收到贺卡共363张;全班同学去年一共收到贺卡667张,平均每个家庭收到贺卡约13张;按平均每个家庭收到贺卡约13张算,全校学生的家庭估计可收到18000张贺卡。再引导学生说出精美的贺卡是用木材生产而成的。然后提供相关数据,再次计算得出生产贺卡会消耗很多资源:全校同学一年收到的贺卡生产出来需要砍掉9棵树;全校所有家庭收到的贺卡需花费约3600多元,排出污水约5400千克,耗水1800千克。最后组织学生畅谈活动感言。学生纷纷发出感言:“为了拯救树木,我们应该少寄贺卡。”“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能够吸收有害物质,能够保持水土,能够涵养水源,我们一定要保护森林,让人类有个绿色的生存环境,动物有个美好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要走出教室,当好‘宣传小卫士’,开展宣传活动,呼吁周围的人保护环境。”“这次实践活动真正让我明白每个人节约一张纸,挽救的可能是一棵大树,甚至整个森林……节约不仅是美德,更是责任。”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环保问题,在朴实的课堂教学中,流露了学生真实的情感,有力地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亲身实践体验,提升环保能力

新课程要求把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学习经验相结合,并设计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把眼光转向社会,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的有关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提高环境意识,培养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的能力。

1.查找资料。在六年级整理复习“年月日”时,我让学生说出:植树节是在哪一个季度?今年这个季度一共有多少天?国家为什么要定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以后,再追问学生:“你能说出与环境有关的节日吗?如果现在你不知道,课后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在下一堂课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课外查阅,扩大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

第2篇:环保教材范文

一、突出治污减排,圆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任务目标

去年底,经上级考核认定,全年共实现COD净削减量为800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95%,列潍坊市各县市区第一;实现SO2净削减量为1400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40%,超额完成责任目标。在已建成银河、舜河两大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0.6万吨的基础上,分别扩建二期工程,辛兴镇建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去年共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5万吨。新建设的4处乡镇污水处理厂,*、*、*已破土动工,昌城土地调整和地质勘查已到位并完成工程招标。这4处污水处理厂将在今年11月建成运行。*、*、*、*4处乡镇(街道)通过铺设排污管网将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等8家热电企业全部建成炉后脱硫治理工程,并安装在线监控与省市联网,实现全程监控。大力推行集中供热,对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800余台锅炉等进行取缔。

二、严格执法,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去年以来,先后组织环保、城管、市政、水利、建设、畜牧等部门4次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对*的53个入河排放口进行了全面排查和复查,对16个雨污混流排放口落实了部门整改责任制。去年7月份,组织七部门联合对市区饮用水源地*干渠周边的工业企业、养殖户、生活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制定了《*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将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到乡镇(街办)部门,明确了整改时限。同时全面加强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监测,对潍河的枳沟、九台、古县等断面严密监控,对两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和古县断面的监测,达到每天一次,确保污水处理厂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二是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按照省级环保部门关于加强对重点企业、污水处理厂、城市空气质量和重点河流监管的“四个办法”的要求,对新星纸业、兴贸玉米、润生淀粉、金安热电、恒阳热电、泰盛化工、良丰化学7家国控、省控企业每月监察不少于4次,对10家潍坊市控企业进行旬查,对全市69家重点企业本着从严从细、不留死角的原则,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加大监察频次,发现问题,依法处理。去年以来,共开展环保专项行动8次,对13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了处罚,罚款79万元,对23家企业进行了限期整改。严格按照国家产业结构政策,对土小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在去年排查和取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防止反弹。全年共排查土小企业20家,对死灰复燃的5家小电镀厂采取断电措施予以取缔。严格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行使好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对所有项目都进行了现场勘察,去年以来,共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248件,环保验收20件。

三是加强在线监测设施建设。按照省政府实施的“三级五大网络”要求,在环保局建成了“环境监控中心”,对10家水污染治理设施和7家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安装了在线监控。目前全市国控、省控重点污染企业全部并入“三级五大网络”,使在线监测设备与省、市联网,实行在线监测、远程控制,环保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抓好综合整治,生态市建设突破实质性进展

一是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农工办、环保、发改、农业、林业、规划、市政、城管、卫生、水利、财政、国土、经贸、畜牧、广播电台、统计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准,统筹整治农村“脏、乱、差”。按照“三清”(清理粪便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四通”(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宽带网)、“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的要求,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定了“村集、乡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办法。在进一步提升城市两大水厂运营质量安全的同时,抓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扫尾和提升改造,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以水土保持、退耕还林为重点,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加强了对全市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二是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创建“生态市”的决定,加强创模工作。目前,在创模考核指标的32大项指标中,已有26项达标,向国家环保部报送创模申请的相关材料已经定稿,正在编制创建规划。积极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工作。去年以来,*镇已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昌城、辛兴正在实施创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辛兴、*、昌城、*、枳沟、桃林6处乡镇已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建成9个绿色社区、5处绿色学校。

第3篇:环保教材范文

一、环保科研工作

(一)珠江水系广西流域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本课题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主要研究内容:(1)系统的研究了珠江水系广西流域水质污染特点,指出水质污染主要表现为:以有机污染为主、季节性污染明显、结构性污染严重、跨行政区边界水质污染矛盾突出,水质超标因子以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悬浮物为主。

(2)根据COD和钾的含量可根据广西糖蜜酒精废液归纳为三种类型。广西大多数糖蜜酒精废液属于第二种类型,第一种和第三种为少数企业。采用固液分离办法,可以回收糖蜜酒精废液中非溶解物(蛋白质),回收率为91.5%。浓缩比为4.39倍,分离得到的非溶解物蛋白质含量达4.4%,达到饲料GB13078-91标准要求。

(3)自主研制的多级卷式膜分离设备,可以分离糖蜜酒精废液中90%的色素,回收的色素为焦糖色素,主要技术指标达到GB8817-2001要求。

(4)在金光糖厂、昌菱糖厂及蒲庙酒精厂进行中试,废液经离心分离与组合膜工艺处理后净化废液回用率一般可达80%。

(二)四江流域重点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及综合利用技术开发

本项目为广西科技厅项目。采用机械离心分离糖蜜酒精废液含蛋白质固形物回收率为82.4%(主要指标达GB8817-2001标准要求);实验室试验一次膜分离胶体色素回收率达77.6%(主要指标达GB8817-2001标准要求);实验室试验废液回用于糖蜜发酵产酒替代清水率达60%。

在淀粉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研究及应用试验中,采用HCR-BCO(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处理淀粉废水,系统稳定运行时,出水可达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三)由制糖、酒精、淀粉生产引起的重点污染源废水治理及示范研究

本项目为广西科技厅项目。已开发出一套回收废液色素的膜分离设备,此系统生产性试验运行稳定,色素回收率大于90%,产品主要指标达GB8817-2001标准要求);经化学脱钾处理后,净化废液回用于糖蜜发酵生产酒精替代清水率达80%。

固态发酵产品的营养和卫生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粗蛋白含量大于18%;进行了生长猪、育肥猪的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证明可替代麸皮在饲料中应用。

在淀粉废水处理研究中,新的高效好氧反应器负荷达30KgCOD/m3d,进入COD浓度为10000mg/L以上,一次去除率达70%;系统去除COD达90%。回收菌体蛋白符合QB/T1940-94标准。

(四)桂林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示范项目

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863攻关项目。主要负责项目下的两个子课题:

1、纳污支流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污水主要来源于矮山塘分散的稻田排污口和泡花碱厂等污水约2000~3000m3,污水水质COD含量约50~80mg/L;NH3-N约12~20mg/L;SS约为40;pH值约为6~9。根据污水特点在详细的单体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河道接触氧化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工艺通过专家认可,已在乌金河工程中应用,出水达到预定指标,其工艺流程见下图:

整个工艺由调配水系统和净化系统组成,调配系统为保证进入净化系统的流量为3000m3/d,多余的水体通过超越管道引至净化系统下游,同时在丰水期保证洪水排道的畅通。

净水系统由沉淀池和五段河道净化系统和人工湿地单元组成。每个河道净化单元划分接触氧化段和水生生物净化段两个组成部分。

2、桃花江上游流域村落和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本设计根据鲁家村村委会提供的资料和近期对鲁家村现状的进一步调查以及针对小区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研究的初步成果,选用预处理+土地生态渗滤工艺方案。工程场址选择在桃花江西岸,鲁家村桃花阁餐馆西南的菜地上;设计规模为80m3/d,主要污染物COD的浓度为250mg/L,出水浓度控制在30mg/L左右。工程设计使用年限至2012年。其工艺流程如下图:

整个工艺由预处理系统和净化系统组成。预处理系统包括各家各户原有的一级化粪池和拟新建的沉砂池、油水分离器,主要去除来水中的无机悬浮物、大块的杂物和动植物油,以提高净化段的处理效率和使用寿命。净化系统包括集水、配水池、土地生态深度处理系统和清水回用池。

(五)改性沸石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复合材料

此项目由广西科学技术厅资助。以浙江缙云斜发沸石、广西车田红辉沸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酸、碱、盐等改性、改型方法,以去除微污染水源中的COD、氨氮、Cr6+、Fe3+、P5+为目的,基本确定了制备各类改性沸石的工艺。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差热分析、BET比表面测试等手段,对原矿及改性沸石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改性后的沸石对氨氮、铬离子、COD、铁离子和磷等污染物的去除率较原矿均有较大提高,可分别达到:94%、99.9%、76%、99.9%、99.7%,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利用改性沸石产品对桂林冲口垃圾渗滤液高浓度氨氮废水治理,取得较好削减作用。

(六)复合改性膨润土净化剂研制

在膨润土原矿中蒙脱石含量约为60%条件下,经物理和化学提纯后,石英等杂质将明显减弱或消失,蒙脱石的含量提高到85%以上。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差热分析、BET比表面测试等方法,对原矿进行了详细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用各种改性剂进行插层,形成纳米膨润土复合材料,在对污水的铬离子、COD、和磷等污染物的去除率较原矿均有较大提高,可分别达到:90%、50%、50%,开发的产品主要用于饮用水和水产养殖业,项目研究达到预定目标。

二、环保工程设计

(一)临桂大酒店污水处理工程

日处理污水280m3,工艺流程图如下:(略)

针对酒店餐厅、厕所废水的特点,先通过隔油沉砂池去除废水中油类及悬浮物,再经接触氧化池处理,排水符合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工程运行已有四年,出水稳定,深受用户好评。

(二)长城酒店污水处理工程

日处理污水280m3,排水符合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工艺流程图如下:(略)

酒店原已有格栅沉砂井及化粪池各一座,一直正常运行,但由于酒店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普通化粪池不能保证出水稳定达标。根据这一情况,在原有的化粪池中投加高效填料,大大增加池中有活性微生物的数量,为活性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更利于微生物对污染物COD、BOD等的降解。同时也可截留住大部分的悬浮物。工程已运行近三年,运行正常,出水稳定。

(三)冲口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水治理工程

日处理污水300m3,工艺流程:(略)

渗滤液经浮船提升泵进入ABR厌氧池,在池中可去除部分污染物并提高废水的生化性能后自流进入MBR主反应池,MBR池分为缺氧区、好氧区和膜处理器三部分,缺氧区主要去除膜处理器回流液中的硝态氮,好氧区去除有机物和氨氮,大分子物质被截留在膜处理器外回流回缺氧区,清液在臭氧接触罐消毒脱色后外排。

设计说明:

调节池和浮筒提升泵:调节池起到了调节水量,均衡水质、沉淀重金属和悬浮物的作用,为后续工艺奠定了基础。设计采用浮筒安装潜水泵,不设提升泵房。

厌氧反应池:采用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并在上向流部份设置厌氧填料,同时具有厌氧污泥床和厌氧过滤床的优点,使得池中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的停留时间(SRT)较好分离。其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好,COD平均去除率可达75%以上,减轻后续好氧的负荷。

好氧膜分离反应器:厌氧池出水直接进入好氧膜生物反应器。该系统共分为三部分:即兼氧部分(A段)、好氧部分(O段)、膜分离部分(M段)。

臭氧系统:系统由臭氧发生器与脱色罐共同组成。

污泥处理系统设计:好氧膜分离系统和厌氧池的污泥由分别设置的两台污泥回流泵定期抽送到填埋场,与进场垃圾一起填埋。

本工程工艺技术先进,所用ABR反应器是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MBR反应器也是国内外污水处理应用的前沿技术。工程处理效果好,达到污水一级排放标准。工程采用的仪器设备均为进口设备,质量可靠。整个工程自动化程度高,采用远程自动控制和现场控制相结合,管理操作简便。相对国内渗滤液处理工程,本工程更节能。工程运行已近两年,受到用户好评。

(四)桂柳高速公路鹿寨、宜州段污水处理工程

日处理污水500m3,工艺流程:(略)

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办公楼、生活楼、厕所污水自流进入污水化粪池,然后经化粪池汇入集水井,由提升泵将污水均匀分配到各个生态模块单元。经深度处理后的污水自流入清水池,可用回用泵提升回用或直接排放。

设计说明:

前处理:污水前处理包括原有的化粪池改造和新增的隔油池。

化粪池改造:一是进行格栅沉砂井的改造。二是在现有的化粪池中投加高效填料。

新增隔油池:采用除油器,使部分小于100μm的油滴聚附成大油滴而被去除,因而油去除效果好,并且不耗电、不耗药,运行成本低。

生态深度处理法:主体工艺部分为生态滤池,生态滤池分成覆土层、散水层、厌氧滤层、好氧滤床、集水层,主反应区是厌氧滤层和好氧滤床。

滤床具有特殊的结构;组合物料层由土壤、生物、微生物菌种和改良剂组成。

整个工程仅用三台水泵提升,无其他能耗设备;工程维护管理方便,只需每两日切换一次阀门;工程构筑物均为地下式,表面可绿化,环境美观;无臭味及剩余污泥等二次污染产生;尾水可回用,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运行良好,受到用户肯定。

(五)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针对桂林市各城区的地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具体指标,编制了污水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为:《桂林市城北区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桂林市城西区污水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兴安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三、“十一五”发展方向

十一·五期间,我院应抓住国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时机,在加强环保新技术开发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环保产业。具体规划如下:

(一)加快现有环保科研进展及推广

努力保质保量完成在研的各项科研项目,已完成成果加大实际应用,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二)积极参与环保工程运营

积极加入到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参与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如BOT、PPP、POT等特殊经营方式。

第4篇:环保教材范文

该县采取市场手段对高耗能企业进行产业结构重组与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的装备水平和产品竞争力。通过科技嫁接、引进配套项目,延长产业链,改“资源—产品—废物”的直线型产业链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产业链,实现企业节能增收、减污增效。陶瓷是该县的传统支柱产业。过去,陶瓷企业生产能耗大、资源利用率低,次、废品全部被丢弃,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大量材料被浪费。该县加大了陶瓷企业节能减排技改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快陶瓷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陶瓷企业建起了燃气宽截面节能明焰裸烧隧道窑,由烧煤改为烧气,采用窑炉余热干燥技术,实现了热能的循环利用,公斤瓷能耗从过去10000千卡降至3000千卡,年节约燃料费1200多万元;产品烧成率还由过去的85%提高到95%以上。如:康舒陶瓷公司通过回收次、废品和销售中的破损陶瓷,再次利用废品中的锂辉石,年节约原料50吨,节约资金18万元。该公司还建立纯水过滤池,收集原料车间废水,澄清下层泥浆再利用,年节约用水600多吨,节约原料70吨,节约资金近100万元。

建设生态新农村,农民增收添渠道

该县以沼气建设为龙头,推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不仅推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形成“做饭不靠柴和炭、种菜不花化肥钱,绿色产品无污染”的家庭庄园式生产格局,实现了生物质能的循环利用。今年来,该县新建沼气池100多座,全县5000多户农民用上了卫生、方便的沼气灶,涌现出沼气生态庄园60多个。不仅减少了焚烧木柴、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节约了森林资源,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提高了农民生产和生活质量。该县日峰镇塘回上村村民曾兰香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建起了沼气池,家里的烂柴草和废水派上了大用场,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家里养猪一年能赚3000多元,用沼渣当肥料种菜能节省化肥开支1000多元,种出的蔬菜是绿色无公害蔬菜还能多卖钱,再加上省下的燃料费、取暖费,一年能增收8000多元,沼气池变成了咱农民的‘聚宝盆’”。

发展绿色新农业,农民致富道路宽

该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山上种桔、棚里育菇、田间栽烟”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蜜桔、食用菌、烤烟三大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民70%现金收入来自此“绿色新农业”。

充分利用毗邻“蜜桔之乡”南丰的地理优势,大力引导农民发展蜜桔产业,建立蜜桔发展专项基金,扶助农民种植蜜桔。全县蜜桔种植面积4万多亩。拥有百亩桔园18个,初步形成了日峰、中田、龙安三个400亩以上的生态示范蜜桔基地,辐射带动全县蜜桔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第5篇:环保教材范文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

(一)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破解农村生活垃圾难题,我乡积极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模式,全乡16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乡村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以“五路三桥”为契机,建成磊口乡农村道路体系,全乡道路养护里程64.5公里,完成省级“四好公路”创建;硬化村内道路8万余平方米,各村硬化基本达到全覆盖;高标准建成30个文化广场,并安装14个大型液晶显示屏,设置200余件体育健身器材;空心村整治82余亩;实施村村有游园工程,高标准建设乡级游园两个,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同时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上半年对8个村水网进行改造,大力发展集中供水,稳步提升全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盖率。三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开展“三清一改”专项行动,全力抓好生活垃圾、塘沟清理以及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清理行动。

(二)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一是用群众的力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了“美丽乡村是我家,建设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围。通过散发传单标语、进村入户等形式在16个村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宣传报道人居环境工作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从而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全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来,达到专业保洁与全民保洁的有机结合。二是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全乡群众为改善人居环境出力,从而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美篇等平台对涌现出的创新做法、典型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激发大家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为全乡争创市级改善人居环境先进乡镇计划的落实,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改善人居环境工作长效机制,各村通过公开招标、村民个人承包等方式分别建立了符合各自村情的长效机制。保洁范围囊括全乡主次干道、大街小巷、沟渠岸边等,对乡域内需要保洁的地块、路段进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严格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执行。二是按照磊口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建立严格的督导检查体系,每月逢“三”进行大检查,排出名次并进行通报,每次检查结果留存档案;每月暗访至少一次,对成堆垃圾、杂物乱堆等现象,拍照曝光并督导定期整改。对连续排名靠前以及靠后的村实施奖惩。三是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四议两公开”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加强对保洁员、清运员的监督管理,确保各村建立的长效机制能够持续有效,对少出工、出工不出力、出工没效果、不尽心履职的,从承包费中扣除一定资金,必要时可终止合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一是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二是基础设施尤其是排污设施严重滞后,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三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围绕“生态宜居”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加快农村供水、供气、游园建设、污水管网、空心村整治等基础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二是打造生态优美的乡村环境。在全乡范围内推动垃圾不落地机制,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乡村垃圾处理难题,使乡村环境更美、生活质量更高。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文化+农业+旅游等发展模式,依托唐塔、塔山风景区、香草湾田园综合体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发展农家乐、观光旅游、农业采摘、休闲垂钓等旅游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农家乐、特色农庄,让旅游产业成为我乡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

第6篇:环保教材范文

1分析教材,挖掘环保素材

在初中的语文课文当中,都是经过精心细选而找到的佳作,虽然现在的很多文章也在不断与环保内容相联系,可是,都不能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对于环保教育的素材,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对自然科学知识能够有效说明的一些品文章,如《基因畅想》《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地毯下的尘土》《第一千个球》《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等。这些文章重在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体会到人类过度活动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二是具有隐性特征的环保教材,如《春》《济南的冬天》《山中避雨》《江南春》《望岳》《登飞来峰》《白鹅》《观沧海》《海燕》等,教师在把握这些文章文学性的同时。可通过探讨试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多彩,使他们产生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激?钛?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2让学生感受环保教育的可行性

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对环境的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需要长久坚持。不仅需要法律来进行制约,还需要人们深刻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而自觉保护环境。环境的好坏对民族都会有着一定的影响,环境是靠人类共同的努力,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共同成果。这一切只能通过环保宣传、环保教育才能实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在校园内建立环保之窗,利用黑板、墙报来宣传环保法规、披露环境污染的危害、治理环境污染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技术。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形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3积极探索环保教育的途径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当中渗透环保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老师对教材要不断加强理解,利用所持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让学生树立环保的意识,环保教育尤为重要,做到文道结合,才能把学生培养成自然环境的小卫士。

3.1利用课外实践,开展环保教育

语文教学课外实践包括作文教学和课外活动。作文教学属于语文的运用过程,它的实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写作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再现他们的知识积累,抒发他们对生存环境的独特见解,达到教学目的。如通过对学生身边熟悉的花、草、树等物的观察,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言表达对这些物的情感,从而深层次的挖掘他们心灵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思考。

3.2利用教材辅助系统,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进行环保教育的时机外,教材的助读系统也是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和运用的环保教育好载体。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安排了很多表现自然风光和动植物的图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让在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同时将环保的主题渗透其中。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课后面的图片,从那被砍伐林木的痕迹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在课后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材料中也有对环保教育很有价值的内容。如《树林和草原》后面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去接近大自然,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3抓住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特别是初中生更显得极其重要,在他们正确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对人类奈以生存的环境的思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历史的使命。

根据阅读课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在潜心提炼教材的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机的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避免机械的说教和与课堂教学脱离。如《树林和草原》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美丽的花园,高大的菩提树,芬芳的花草,团团的杨柳,生长繁茂的橡树,辽阔的原野。教学时,就应该抓住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们肆意踩踏草木,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会是一幅什么景象?这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环保主题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使学生走近了环保,提高了环保意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动情地朗读教材中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通过学生反复有表情地朗读,与文章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第7篇:环保教材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 环保教育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当今的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环境保护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在进行环境保护的各种措施中,对青少年学生展开环保教育,已被公认是最根本的解决手段之一。我国教育部早在1990年就把环境教育纳入了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并在《关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明确指出:“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中去。”作为与环境污染最为贴近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呢?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

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知识点与环保密切相关,我们可以结合这些知识点来渗透环保知识,使学生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讲到“二氧化碳”时,会介绍“温室效应”;在讲到“硫酸”、“硝酸”时,会介绍酸雨、酸雾;在讲到二氧化氮时,会介绍汽车尾气污染;讲到表面活性剂时,会介绍水体富营养化;讲到烃类物质时,会介绍光化学烟雾;讲聚合反应时,会介绍“白色污染”;讲电池反应时,会介绍汞、铅、镉污染;讲取代反应时,会介绍氟氯代烷和臭氧空洞;在讲解电镀时,会介绍重金属离子对水源的污染等等。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也可以加以利用。例如,“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和防治”、“空气污染指数(API)与空气质量”、“重金属的污染与防治”等等。这些阅读材料往往短小精悍,内容丰富,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很好的一种形式。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通过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直观而具体。学生们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获取;不再是事不关己,而是参与其中。这种真实的感觉,会让他们更快地学会环保的方法,更好的思考环保的意义。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引导。

第一,节约药品。

药品量过多不仅造成浪费,也易引起某些实验失败,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可以有效地减轻污染,是大势所趋。

第二,处理废液废渣。

对于实验产生的废弃物,能回收的回收,能再生的再生,变废为宝,实在不能回收和再生的也要进行无害处理,绝对不能随意丢弃。

第三,改进实验。

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固然有其可取的一面,但也会出现一些诸如现象不明显、装置太复杂、条件要求太高、药品用量过大、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实际问题。在保障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选择一些无污染、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药品。

三、结合课外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学生能在其中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环保知识,能够认识到环保的真正意义,能够自觉地形成很多良好的环保习惯,因此课外活动是环保教育的很好形式。比如,在板报中开设专栏,摘录报纸、杂志、教材、试题中的环保知识;邀请环保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环保讲座;展开全校环保知识多级竞赛;设立周末环保选修课;组织参观造纸厂、水泥厂、自来水厂、化肥厂等化工厂,了解三废处理;开展关于本地区污染问题的社会调查活动,像测定河水、土壤酸碱度、查找污染原因等;设立废物回收箱,常年回收废电池、废弃塑料等对环境危害较大的生活废弃物;结合“植树节”“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爱鸟日”“土地资源保护宣传月”,组织清理街道和校园卫生死角等环保活动等等。通过课外活动,学生很容易体会到,环保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只有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山青水秀的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美丽家园。

我们知道,环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那么,环保教育也不应仅仅是课堂的事,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机会,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教育条件,潜移默化地展开环保教育。时代的重任在肩,身为化学教师的我们需要加倍努力。

参考文献

1.冯燕萍 浅议化学实验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化学教学》,1994年,第3期。

2.田拾品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对环保教育所担负的任务.《河池师专学报》,1997年,第6期。

第8篇:环保教材范文

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处于对环保基本知识不了解和不明白的状态,如工业三废、全球温室效应、酸雨主要成分等,甚至不知道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是哪个省区,而化学教材中都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提及,但由于部分教师的不重视和学生的不关注,导致学生在环保方面的知识较缺乏,所以加强对环保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另外,化学教材中尽管只有一节内容是以环境保护为题的,但是其他章节中,也多多少少涉及了环保教育内容,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涉及了温室效应、酸雨等知识;化学反应速率中,涉及了钢材的腐蚀等知识;金属冶炼,涉及了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等知识……由此可见,环保教育也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化学教学中,更是身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应该担负起的职责。

二、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途径

1.结合化学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教育如今的化学教师,由于应试教育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他们总是将教学目标锁定在学生对化学知识点掌握的多不多和牢固不牢固方面,而对于其中所涉及的环保知识,却不加以重视,因此导致学生在环保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其实,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这些素材的挖掘,将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既能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能受到环保教育。比如,在学习“硫的氧化物”这部分知识时,在对二氧化硫(SO2)进行介绍时,我们除了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之外,还可给学生介绍包含这一化学物质的酸雨,如酸雨来源于化石燃料煤等的燃烧,煤中含有硫,燃烧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它和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化合为一氧化氮,进而转化成二氧化氮,形成酸雨。它的危害是可导致土壤酸化,使土壤中矿物质营养元素消失,影响植被正常发育,还会诱发植被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度减少;对森林植被也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使森林的生态价值受到损伤,进而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会使废金属建筑材料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裂缝,进而使建筑物受到破坏。这样,在使学生明确酸雨的危害之后,再适当给学生传授防治酸雨的方法和措施,让学生深刻明白,要想使人类的生存不受威胁,就必须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如此,我们便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达到了环保教育的良好目的。

2.结合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也是化学教学的主要手段。所以,身为一名化学教师,在做化学实验时,我们不要只是一味对学生讲解各种实验知识点,还要将环保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既能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保的教育,形成环保意识,从而完成我们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使命。比如,在化学实验开始之前的准备阶段,我们要给学生详细介绍实验的操作步骤,对于会有毒气体产生的,我们要向学生讲解清楚具体的防漏措施和处理办法。若做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废弃物,要告诉学生该如何处理。做实验时,我们还要注重对实验的改进,尽量将实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比如,氧气的实验室制作方法,传统的实验做法,会产生一定的废气污染物,不利于环境的保护。这时,身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就可以以“电解水”实验为契机,对这两个实验对比、比较,让学生知道制取氧气还能通过比较环保的方式进行。又比如,若实验会有硫的燃烧,那我们则可以找一张硬纸片,在纸片上沾上浓氢氧化钠溶液,用它将集气瓶的瓶口盖住,从而将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另外,在向学生介绍某些化学药品的性质时,我们也要告诉学生这些化学药品的正确保存方式,从而避免因为保存不当而造成空气污染不良现象的发生。总之,我们要结合化学实验,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既能加深对化学实验的了解和认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环保意识,从而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结合化学课外实践活动,渗透环保教育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而且长期将学生拘泥于封闭式的教学场所中,会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因此除了每周固定于教室的化学教学,我们还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并将环保教育也渗透其中,如此既能使学生感受化学学习的丰富多彩、精彩有趣,也为环保教育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比如,我们可以在课外开展各种有关环保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家庭含磷洗化用品的调查”“化学实验室污染物处理调查”等;或者,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某些企业、工厂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咨询企业工厂废气、废渣、废物的具体处理办法,若发现存在不足,要根据所学知识及时指出,加以纠正;我们还可挑选合适的时间,举办和环保相关的化学知识讲座,或者是以环保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也可要求学生在平时多阅读杂志、报纸。若有与环保知识有关的,要注意搜集、整理,在进行黑板板报的编排时,将其作为板报内容,向学校广大师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总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化学课外实践活动,我们既使学生感受了化学学习的精彩有趣,也使学生接受了环保的教育和熏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9篇:环保教材范文

关键词:环保教育;德育渗透;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79-01

环保教育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环境意识。党的十报告也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历史教师的职责,也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开发课程资源,挖掘教育潜能,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促进学生环境道德的内化,从而激活、教好初中历史课。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呢?

一、挖掘教材资源,渗透环保教育。

目前的历史教材只是史实的罗列,那些严峻的环境问题,在历史教科书中没有完整、系统地体现出来,更没有深入分析讲解,便使得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环保内容具有隐蔽性,但是,我们历史教师只要用心去寻找、挖掘,就不难发现,教材中渗透了很多的环保内容。例如:世界历史教材中设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专题。教师通过提供酸雨、核污染等触目惊心的环境危机实例。可以使学生内心产生巨大的情感震撼,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又如,在蔡伦东汉改进造纸术,使用烂渔网,树皮,破布,麻头作为造纸原料,既降低了成本,又加强了资源的利用,环境的保护,体现了古人充分利用资源并且保护环境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时可联系环保知识,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保护森林。总之,历史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教科书为环境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史实和依据,历史教师应通过有机的渗透教育,发挥历史教育特殊的环境教育作用。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效率。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教学更强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已经是一种共识。民主的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受教育过程,必须要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在自我表现思想道德素质和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尽量使用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带、计算机软件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此外,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决定了环保教育绝非某一学科的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深挖历史与其它学科环保内容的交叉点、结合点,如把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语文、生物等诸学科通力合作,丰富、扩大环保教育的内容,强化环保教育。

三、学习法制条文,强化环保观念。

利用历史教材中重视环保的典型史实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在中国古代历史教学中,还可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秦朝的《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典;唐朝的《唐律》用法律保护自然环境开了先例;而南北朝时对乱砍乱伐林木者依法惩处;宋朝时保护农业发展和用植树造林的办法保护河堤(春植树、夏护堤,定为常制);元朝时保护林业、鸟类,维护生态平衡;明朝时的督促检查执法制度;清朝时设官专管水利,设堡专门保护河堤的办法,延续至今仍在施行。通过渗透教育,将这些历代的环保思想、条例及做法渗透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强化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确立起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环境道德观。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制定《中国环境保护法制》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环境法规、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环保法规的积极性,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保护环境中去。

四、开展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不是把环境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而是通过教师跨越学科、不局限于教材,去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的教育”,故环境教育十分强调实践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的环境意识会得到提高,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加强。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深入所在乡镇、村庄及社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污染状况,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以培养学生那种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总之,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绿色世界,是人类共同的愿望。而且,环保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是现实生活的需求,是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需要。在现代社会,随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不断增强和现代生态文化思潮的兴起,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必须更新观念,从“鉴往知来”的角度,挖掘教材内容,紧密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实现历史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教学目标,使历史教学更丰富、更精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谢向红.环境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杭州:教学在线,2003⑵.

[3] 邓生.中学历史教学与环境意识教育[J].桂林: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