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化学练习总结范文

初中化学练习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练习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化学练习总结

第1篇:初中化学练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解题方法;题型分类;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92-01

教师除了通过化学实验教授学生基本化学知识以外,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学习知识是为了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生活技能和思维能力。然而,学生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别,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主要以学生做题为主,其教学过程,呆板、枯燥,基本在"学习基本知识-做题-讲题"中度过。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应了解初中化学的题目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地分析题目,总结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教师还应针对解题能力的培养,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

1.初中化学题型分类

1.1计算题。计算题是初中化学题的教学重点,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文字理解与数字转换能力,在考试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而对学生来说,计算题也是初中化学中的难点。由于计算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其他题型相比,一般难度较高,因此,很多学生对计算题产生了畏惧和厌恶感。计算题的类型可以分化学公式计算题、化合价计算题、溶液有关的计算题、质量守恒定律等小类。

1.2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如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溶液的特征及计算、物质的结构和组成、酸碱盐的性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等基础概念和基本运算。总体来说,选择题的计算难度较低,主要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快速解题能力。

1.3实验题。初中化学实验题主要考查实验过程或有关实验数据的计算。主要依靠平时对物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平时化学实验的练习

2.初中化学解题方法

由于初中化学选择题考查的内容较基础,难一点的选择题也可以归入到计算题中去,因此,对于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我们就不赘述了。下面我们着重讨论初中化学中计算题和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1计算题解题方法

2.1.1差量法。初中化学在解计算题的过程中,最长用到的解题方法就是差量法。所谓差量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量的差异来建立等量关系,列出公式并求得答案。具体的差量包括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体积差等等。差量法的应用条件是必须针对同种物质和单位。主要的题目包括:在具体的化学反应中,根据差量,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过后天平的平衡问题;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在做这类题目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确探究差异出现的原因,分析按照化学反应式得出的理论差量,还要注意分清"差量"的增减情况,因为在复杂的化学反应中,有时差量的增减情况比较复杂。差量法这种解题方法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提取能力。要求学生在文字材料中,发现具体的化学反应,并根据化学反应公式找出量的差异,可以提高逻辑思辨能力。

2.1.2守恒法。守恒法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较广,主要有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等一些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元素守恒。这类解题方法的关键是抓住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变的量,尤其有关多步骤复杂的化学计算过程时,可以运用守恒法找到其中的等量关系。利用守恒法解题,一方面可以排除无关量的干扰,抓住题目的本质。另一方面,可以迅速找到守恒量,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2.1.3平均值法。平均值法是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基本思想。在数学上我们经常做有关求平均数的题目,在初中化学的解题过程中,这种求平均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解题方法来使用。这一解题方法可以使题目变得简单、容易。平均值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尤其是在题目中缺少某一数据不能直接求解的混合物题目时,应用平均值法会节省学生的事间,减少运算量。

2.1.4配平化学式法。为了计算的简便,常常需要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通常用到的配平方式有:最小公倍法、观察法、奇偶法、归一法等。教师应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难度,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配平方式。

2.2实验题解题方法

2.2.1立足实验,熟练掌握各种实验过程。很多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化学实验,为了应对考试,只能采取考前突击的方式,背诵实验过程,死记硬背记忆结果和推论。这样的话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没有直观具体的感受,在做题过程中,出错率较高,经常犯一些常识性错误。

2.2.2加强实验中基本技能的练习。为了熟悉实验的基本过程,熟悉实验内容,在平时在实验时,应该熟悉主要的实验器材和基本的实验技能。首先,应分清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性能和操作要求,其次,明确实验的原理和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2.2.3初中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化学的开放性、趣味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初中化学题目中有关实验探究的开放性题目所占的比重逐渐增高。学生在解答这一题目时,应该拓宽思维,从基础知识入手,运用基本实验技能,从多角度探究实验的具体过程。具体过程包括:作出假设,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最后验证实验的正确性。

3.初中化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第2篇:初中化学练习总结范文

一、现状分析

1.教师认识上的错觉。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却没有提及化学用语,更不要说有什么具体要求了。因此,一部分教师认为“化学用语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下降了”。事实上新课程对化学用语的教学有十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只不过这些要求分别出现在课程标准的不同主题中,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分别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和“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在“物质的化学变化”中,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对化学用语的教学要求与原大纲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化学用语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下降了”实属部分化学教师的一种错觉。

2.化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多三少”。①集中超前,弊多利少。很多学校为了给初三复习留下较充裕的时间,一般会在初二升初三的暑假中,提前进行化学教学。但因为是在假期,大多数学校的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于是不少教师以“化学用语与实验关系不大”的错误观点为由,采用把化学用语集中超前教学的方法,以回避实验教学无法开展的矛盾。由于学生在化学课上所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各种符号进行的,所以不少学生误认为化学就是研究符号的,有的还因此而感到化学太枯燥、太没意思了。②媒体展示多,示范引导少。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对初中化学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在化学用语教学方面就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③课堂中学生动口多,动手少。为了加快教学节奏,增大课堂容量,不少教师所设计和组织的“表达与交流”多以口头为主,一般都只说不写。长期只说不写,将会使学生“眼高手低”,难以掌握化学用语的书写技能,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建议

1.加强直观教学。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化学用语的教学目标为“初步学会”,属于高水平层次的技能性目标,也就是说,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化学用语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三会”,即会写、会读、会用。实践证明,达成这一目标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练习。但如何练习,却又必要认真加以研究。简单重复的操练,不仅会在增加学生负担,而且会使学生因反感而厌学。因此,必须重视练习方式的改进。首先,在练习的要求上,应强调以“三动”促“三会”即在练习时,既要动手写出化学用语,又要动口读出其名称、说明其含义,还要动脑想一想该化学用语的具体应用。其次,在练习的呈现方式上,用注意多样化,要尽可能地将化学用语置于鲜活的情景中,使书写化学用语的技能训练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感受使用化学用语优越性的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化学用语,增加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另外,在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应注意丰富性,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增强练习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如在学习元素符号时,让学生收集有关营养品的广告,找出其中与素有关的词语,写出元素名称和符号。

2.注重循序渐进。如初中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这三种化学用语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前者是后者学习的必要基础,后者有事前者的应用和巩固,因此,必须根据每一种化学用语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搞好各阶段的化学用语教学。如元素符号教学,应在化学学习一开始,就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逐步给出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并重点强调化学式中有关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然后再随着学习的深入通过多次反复,使学生在不经意间熟悉并记住有关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第3篇:初中化学练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采用各种方法和策略,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成果,力求减轻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化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方案的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备择的教学方案。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因此教学设计的有效思路转向首先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然后据此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方案,最后再来设计教学活动过程。笔者在制订“复分解反应”教学目标时,结合学生原认知结构,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二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复分解反应”的内容标准(即“初步认识常见的……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为依据来制订,进而确定课时目标。“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课本只有三句话,但习题的难度与课本的简要之间存在很大落差。学生普遍感到“应知”与“应会”之间的梯度太大,因而,有必要将“三句话”安排成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复分解反应,会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应用复分解反应。教学程序设计: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回答评价跟进巩固训练课堂总结第二课时:创设情境探究概念引入概念应用概念课堂总结。

二、有效教学的实施

1、培养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课堂的导入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该敲在学生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个巧妙、新颖、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可以在第一时间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设计课堂导入时,我们要以初中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为中心,以设计出最佳导入。常用的课堂导入法有故事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新旧知识联系法、直接导入法等等。

2、构建互动的课堂教学

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形成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的局面,而应要求学生在台下积极配合。为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努力,形成教学双方相互作用、相互适应、有机统一的局面,这与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洞察和有效开发密切相关。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促进教学主体之间的积极互动。在课堂教学上,互动需要努力使教师的“因学而教”和学生的“因教而学”实现有机结合,做到“以教促学,以学为本”。其中,“因学而教”是从教师适应学生的角度来论述教学活动,由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对实现教学目标起决定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教师精讲、学生多练

优化课堂讲练策略化学新课程指出:精讲多练是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重要原则。“洋思经验”、“杜郎口现象”等教改的成功,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直接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因此化学课堂教学应加大训练的力度,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中学”、“研究中学”,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的综合智能、创新意识及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发展。

所谓精讲,主要体现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通过教师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笔者认为掌握精讲策略要做到两点:①是坚持“少而精”,对概念性的知识,力求讲清、讲透,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让学生学精学通;②是运用启发式教学,要多提出问题,启迪思考,让学生学会自主归纳总结,实现从被动思维向主动思维转化的局面。“多练”就是增加学生自主训练的机会,以练促学,注重运用,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多练不是搞题海战,要让学生跳出题海,教师就必须跳进题海,精心选择,巧妙设计各种练习,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有效的练习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是练习过程多重性,课前预习、课中训练、课后拓展都要留有练习。②是练习题量分层性,平时练习分为A、B、C 三层,A 层是基础题适用于后进生,B 层适用于大多数学生,C 层主要针对少数优等生,要鼓励学生尽量向更高层次发展。③是练习讲评实效性,只要有学生会,哪怕全班一个学生会也不讲,要鼓励学生互讲互教,争当小老师。实践表明,“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学策略,“精讲”就是为了留有更多时间让学生“多练”,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优化讲练策略,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功率,让学生在“精讲”中提升,在“多练”中发展。

三、结语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举措,放在长年累月的教学实战中,辛苦的耕耘定会取得丰收果实,使教学达到最优效果,要讲究效果和质量,统一标准。在具体的条件下,教师要在最少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要求,发挥最大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成果。让学生拓宽有关化学的知识视野,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解决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与时俱进,响应上级号召,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康庄大道上,致力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世华.初中化学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教海探航.江苏省.226600

第4篇:初中化学练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技能性知识;教学策略

一、新课程下中学化学技能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背景分析

社会不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技能性知识也不断的凸显出其重要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新课程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自主、个性的发展,因此,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变化.在这样一种现实的背景状况下,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教学策略就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是新课程实施和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也正是在简要分析化学技能型知识的前提下,详细分析了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技能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二、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技能型知识的教学策略理论分析

在这里我们首先对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技能性知识的教学步骤进行简要的说明,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后续过程中给出的探讨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步骤之上的.首要的就是制定出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必要的课堂跟踪调查,并对课堂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和反省,最后总结整体效果并进行考核.在对初中化学技能性知识有了简要的认识以后,我们再从其本质以及特点这样两个方面来对初中化学技能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展开进一步的说明和分析.

1.初中初学技能性知识的内涵

化学技能性知识实际上就是指与化学概念、化学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等直接相关的一些化学用语、化学试验以及化学计算方法,也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在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对于整个的化学学习而言,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不能够对化学用语或者是化学试验技能掌握清楚和牢固的话,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形成较大的心理障碍,这对于化学学习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

2.化学技能性知识的特点分析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化学技能性知识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与其他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在进行其他内容的学习时,往往就要求对技能性化学知识有比较好的掌握和理解,相应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对于化学技能性知识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这主要是因为一旦脱离具体的化学情景来进行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也是很难获得较好的效果的,除此之外,这样一种学习从本质上来讲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上文中已经明确的说明,化学技能性知识主要是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化学用语、化学试验技能和化学计算技能,下文中将结合这样三个具体的方面来进行阐述和分析.

(1)化学用语:化学用语主要是指一些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化学符号和术语,就其本质来讲的话实际上就是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到,化学用语所反映的就是化学这样一门学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意义.学生对于化学用语的掌握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更好的促进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2)化学试验:化学试验技能主要强调的就是学生在试验过程当中所学到的一些技能和技巧.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包括一些试验的基本操作技巧、试验的方案设计以及试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的理解和实现化学思维技能.在具体的学习过程当中,还需要将化学试验技能和具体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更加能够事半功倍的进行学习.

(3)化学技能:化学技能实际上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化学的问题,实现这样一种技能,其基本的大前提就是要具有基本的化学概念、理解基本的原理,并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计算技巧,这对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让学生通过适量的学习和练习就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以此来避免题海训练的怪圈.

三、化学技能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1.多重联系的策略

多重策略主要强调的是对于化学用语的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有意识的将所学到的化学符号与其所代表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结合起来,这样一种有机的结合,就能够较为深入的挖掘出这样一个符号本身所承载的多重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能够将化学符号的意义更加具体化,这对于化学用语意义的理解和本质的掌握都是有很好的促进效果的.多重联系的教学策略,能够赋予化学符号更加丰富的意义,而不仅仅只是将其看做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进行认识和处理.

2.练习与反馈的策略

联系与反馈的策略实际上是指在理解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反复多次练习,使得最终达到一张自动化的水平,这样就相当于在学生的头脑当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学体系,学生通过这样一套体系能够更加深刻和完整的理解化学知识.在练习与反馈的教学策略当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在进行练习的过程当中注意思路和方法的总结,这样就能够较好的促进方法的迁移,使得所学会的化学计算方法能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应用和深化;二是指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错误并更正,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归类记录.

3.可视化策略

在这里所描述的可视化策略实际上就是要求在解决化学计算题的时候,要对题目的整体有一定的领悟与感知,并运用图示的方法来对题意进行领会和理解.对于一些本身比较复杂的化学计算题目,学生在进行理解和处理的时候就要分析题目中所给出的信息,并在头脑当中不断的检索和提取相关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不断的建立各类知识之间的联系,最终确定出最为有效的策略来.

参考文献:

第5篇:初中化学练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效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313-01

初中化学教学,既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难点科目,也是重点科目。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合理的搞好实验部分的教学,善于利用课外实践来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进步,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见解: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并逐渐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水平,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抓好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热爱化学,使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毅力克服学习上的重重困难,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此,教学中,我们应如实的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比如,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教师不必急于对学生讲授新课,相反可以演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会走的颜色”“烧不坏的手帕”等,利用这些有趣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乐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注重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概念多是初中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形成正确实验技能和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注重学生基本概念的教学,很多教师都是向着学生的考试出发,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做题,教学生如何去考试,忽视概念教学,都认为掌握概念就是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学生都是在不明白概念的情况下开始练习,造成概念混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严重的制约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学习。其实,化学中有好多的公式和规律,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要想有效的深入学习,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出发的把握好这些基本概念、公式、理论。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基础入手,注重化学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保障。为此,教学中,我们多方面结合,善于从实际出发,善于抓住关键字词,讲清概念含义,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好基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才会更加有效,更利于学生学习。

三、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化学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基础自然科学过程中,化学科学上的任何一项重大突破,无一例外地都要经过化学实验这个环节。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提高他们对事物的科学认识,还能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观察能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是学生有效学习化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基本的概念、理论、公式教学是基础,那么,实验教学就是提高、升华。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极其注重化学实验的教学,积极的通过实验,去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巩固和验证知识,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从事科学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四、开展课外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课外实践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求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合作、去学习,这样,不但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好化学,巩固基础知识,强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实践能力,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的道理,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真正的使初中化学落在了实处。例如,在教学相关知识后,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这几年来水有什么变化?”这样,通过学生们的相互配合,积极展开调查、分析并总结,他们会对生活周边的变化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的同时,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总结:搞好初中化学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长期坚持,并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实践创新教学方式,如实的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搞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化学练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初中化学教学显示,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内容降低了某些化学理论的要求,限制了化学计算的类型,明确了某些化学内容的深广度,提出了初中化学教学教学的原则。从课程标准来看,对整个高中化学教学实行分段教学,所有高中生在高中一、二年级都要学完化学必修课内容,并参加国家认可的省级学业水平考试。高二、高三时仅对理科学生根据个人的特长、兴趣、志向学习化学选修课内容。这样,既可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克服偏科现象,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由于现行教材维系新课程标准体系,仅将化学平衡、电解度溶液、糖类和蛋白质等内容整章、整个知识点地抽出,列为选修课内容,教材体系也未作大的变动。因此,在初中与高中必修课,高中必修课与高中选修课之间存在着一个合理衔接的问题。认真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呢?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大多数学生

初中阶段按照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对全体初中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让他们学习、掌握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最基本的化学技能,完成化学的“扫盲”任务。高中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普及化学知识,增强文化科学素质,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具有多种社会选择能力。而高中化学选修课是化学知识的提高阶段,它仅对部分高二、高三学生而言的。这三个阶段学习的对象、任务不同,因此要搞好三个阶段化学教学之间的衔接,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将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基础教育。

多年来,在沉重的升学压力下,化学教学的要求以高考试题的难度为标准,高中三年的教学任务两年完成,第三年的教学成了对付高考的解题训练。结果多数学生在高考这条羊肠小道上被挤下来,他们过着痛苦的伴读生活,毕业时没有走向社会的思想准备和知识能力准备。高一化学老师常在未认真处理好初三与高一化学教学衔接关系的情况下,加快车,赶进度,造成大批学生不适应,化学学习感到困难,成绩低下,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而初三化学教师为对学生升学“负责”,不断拓宽教学内容,加深教学要求,以求学生能适应高中学习。如讲溶解度时引入了结晶水合物的结晶计算;大量练习有关过量法、差量法等计算技巧;从反应物角度补充介绍酸碱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规律。结果造成学生学习的分化,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化学知识都掌握不好,既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也影响了高中化学的学习。只有明确中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这个根本性质,面向大多数学生,才能完成提高全民族文化科学素质的任务。

二、教师要钻石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

初中化学教材自身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许多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在高中阶段不再复述,而是加深、应用。因此,熟悉教材,明确各个阶段教学目标,是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关键。

初中化学中,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有关分子式、溶液浓度、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常见化学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氢、氧、碳、酸、碱、盐等知识,以及涉及到的一些化学理论与概念,都是化学的最基础知识,理解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且有利于高中进一步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立足于加强双基教学,同样有利于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必修课的衔接。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可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但不能单纯考虑高中的学习要求,而进行拓宽加深,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介绍教材中选学的内容和选做的实验,以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文化科学素质。一些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对于课程标准的常识性介绍或只作介绍不作要求的内容,不能因为不列入中考范围而不教不学,以免造成学生学习上的空白,不仅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学习,也不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考虑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又注意知识的系统性,统筹兼顾,相互配合,是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做好初、高中两个教学阶段教学衔接不可缺少的一步。

三、教学衔接要讲究方法,注意教学效益

教学衔接的方法应视教材的具体内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定。

一是集中复习法。高一化学必修课开始时,可集中几个课时复习初中学过的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复习内容最好选择高中化学不再重述的,而对高中进一步学习有迁移作用的知识。复习时,避免旧知识浓缩复述,要善于归纳、总结和提高,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穿插复习法。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和初中化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循序渐进,合理衔接。穿插复习旧知识时,应视新知识的灵活性处理。总之,不要让学生感到知识的跳跃和割裂,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以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用新知识来补充旧知识,提高教学效益。

第7篇:初中化学练习总结范文

学生读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化学习题的解读,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效率。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有助于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能力。许多学生在进行化学习题练习和解答的过程中,难以将课堂所学的化学理论知识有效利用,找不到答题的关键所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迅速找到试题解答的关键点,有效提炼习题中的关键数据,为进一步解题提供有利的依据。

现阶段,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化学学习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基础知识的掌握也相对简单,实验教学设计的开展,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化学教学的兴趣。但在实际试题解答的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化学教学的整体效率。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加强对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试题中隐含的化学理论知识,并加以综合利用,从而达到高效、准确的答题效果。

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化学阶段性模拟考试的演练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存在解题时间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学生阅读题目过于仓促,在完全理解题目的状态下作答,致使解题出现错误。初中阶段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解题时间内明确题目中所蕴含的已知条件和最终需要计算的结果,运用所学化学概念和相关理论,从化学的涵义出发,探寻解题途径,掌握相应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就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的。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教学,还要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技巧。

在初中化学教学的题目解答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题目中所包含的数据和其他信息,引导学生回顾相关化学理论知识,提炼解题所需要的试题信息。同时明确解题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计算的结果作答。如小明在整理房间时不小心将醋大凡在火炉旁,醋和玉米杆燃烧后形成的草木灰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泡,猜测形成的气泡是何种气体?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小明取少量草木灰和醋进行验证气体的化学实验,他所选用验证气体的装置是怎样的?实验需要用到化学药品名称为?在这一探究性化学题目中,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进行盐酸化学性质的回顾,并让学生题目中所产生气体进行猜测,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主动学习教师分析化学题目的方法,以促进学生读题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试题要求分析时,通过学生对题目的阅读,帮助学生进行主要信息内容的提炼,进一步掌握主要信息。使学生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分清题目所蕴含信息的主次,找到解题的关键。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却不能有效解题,主要原因就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因此,教师在进行例题讲解时,应强调反复读题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分析总结题目的技巧,从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总结

第8篇:初中化学练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复习课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123-02

一、初中化学复习课程的类型研究

复习课程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的始终。按照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制订不同的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总体来说,可分为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学期复习和总复习。

1.平时复习

平时复习是伴随着日常学习而进行的一种经常性复习,也是复习教学中最基础的复习。它不但可以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及时展开复习,还可以进行周期性的复习检测。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利用一部分时间检查学生的复习状况,或者帮助学生重新梳理一下学过的知识,然后再导入新的课程。可以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知识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新课程教学中,经常性复习表现为新旧知识的结合,联系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新知识。分析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既能巩固学过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教师通常可以借助课堂提问,课堂总结等形式进行及时的复习,有效地将讲过的内容系统化。

2.阶段复习

阶段复习就是在一段时间或者是学习了一定内容后的复习,往往是一个单元结束或者是一个章节结束时,所进行的阶段复习。阶段复习涵盖了较多的内容,所以安排的课时也应当增加。主要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地突出单元或是章节的重难点内容。阶段性复习不能重复所学内容,而是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深化。每个单元或是章节往往都有一个比较核心的知识体系,在阶段性复习中就要将学过的内容进行整体规划。阶段复习内容比较集中,所以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树”,在复习课上提出自己的问题等。阶段复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压力,所以复习课要更多地介绍方法,去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鼓励学生灵活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复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复习效率。

3.学期复习

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末针对学期内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复习,涵盖了整个学期的知识内容。系统化地梳理整本教材的知识,不只是针对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巩固,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期复习范围较广,内容较多,知识体系分支也比较复杂,复习课程教学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分清主次又全面覆盖知识点,多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适合自身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体系。

4.学科总复习

学科总复习是初中阶段整个化学学科的复习,是阶段化学课程全部完成后所进行的总结性复习。学科总复习往往关系到学生升学,所以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总复习要全面落实初中化学教学既定的教学目标,保证知识和能力的整体提升。总复习涵盖初中阶段全部的化学内容,除了整体梳理外,还要注重知识重难点的延伸和应用,不能只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思考,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的解决问题。总复习可以从专题、综合和细节三个方面下手,统观全局进行专题训练,每个专题要进行细节的重难点强化,最终综合起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升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1.提高教师复习课程的教学意识

复习课教学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授课教学,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练习课,机械的重复知识和大量的联系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复习课首先要对复习内容进行全新的设计,如何将所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习方法上去提升才是复习课的关键。比如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可能会遇到根据颜色猜测是什么物质。光靠生硬的记忆很难全部掌握,但是发现其中一些潜在的联系,就能够大大降低学生记忆的难度。蓝色的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铜或硫酸铜,这两种物质都属于铜的无机化合物。根据这个特点,学生可以很快的记忆。另外,白色的固体有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等,也就可以粗略的记忆与钙的化合物大多是白色固体,如果有特殊的情况再重点记忆,反而更容易记住。利用这样的内在联系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比简单的重复知识点更加有效。

2.增强学生参与复习课的积极性

由于复习课通常都是学过的知识,学生很可能因为失去新鲜感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在复习课上也没有过多的准备,即使教师重新备课也很难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比如在复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让同学回忆正式上课时的实验现象和过程。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氧化铁粉末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加热后澄清石灰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根据当时的实验现象自己写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师要积极地带动学生的思维,回忆和反思是很好地复习材料,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地思考和回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9篇:初中化学练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初中化学 衔接

高一开学后,有部分学生因不适应高中化学新的教材和新的教法,在学习过程中先出现了“听得懂,会做些,不懂考”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出现了“知识点多、识记难、练习多难以完成”等问题,慢慢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过早出现了学习成绩倒退、分化现象,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分析:主要是初中生进入高中学习的初期阶段没做好应有的心理准备,忽略了高中化学知识与初中化学知识衔接的问题。以下是我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方面的几点认识。

1.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

初中化学处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学习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能力,以及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和国防中作用的某些常识。它体现了初中化学教育启蒙性、基础性的特点。

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必修课程的设计,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选修课程的设计,注重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的学习,为化学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它突出了化学教育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现了化学教育与化学工农业生产及科研的过渡性。

2.师资力量

我县农村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师资力量问题令人担忧。其中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结构设置不合理,造成队伍结构失衡,化学教师严重缺编。有些学校化学教师队伍存在由其他科目教师改行担任的情况,少数学校是两所乡镇学校共用一个化学教师,甚至有些学校无法正常开展基本的化学教学。这些直接导致了我县初中毕业生特别是农村中学毕业生的化学学科基础薄弱。

我校是省一级达标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化学组教师结构合理,全组共有专职教师17位,实验教师2位,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4人,有2位教师是省、市级专家组成员。12位教师至少有两届高中毕业班的教学经验,另有3位教师至少有一届高中毕业班的教学经验。教师积极性高、团结协作能力强。

3.教学基础设施

我县地处山区,经济不发达,农村教育发展缓慢,教育教学配套设施不齐全,大多数学校虽然配有多媒体教室及实验室,却因数量严重不足而无法正常使用。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原始教学模式。我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正努力争取达到福建省高中示范校要求,每个班级配有一套多媒体设备,学校还有公共多媒体教室十几间,另准备配多间具有专业摄像入门水准的多媒体教室。学校有专用实验教学楼一幢,配有专职化学实验教师2人。

4.最终的教学评价结果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教育的实际情况及《三明市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意见》的通知,我市继续实行“两考合一”即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文化课考试合为一次进行,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录取的依据。我县初中学校的业绩主要以考上一中人数和五中人数作为参照进行评价,因此中考的成绩引起了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极大关注,给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导致课堂教学只重视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三明市中考的化学成绩记载方式是按A、B、C、D四个等级记载,成绩等级差为2分,化学成绩对中考总成绩影响不大,因此大多数学生、老师及家长对化学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即使是同个等级分的同学的化学原始成绩相差也可能很大,如等级同为“A”,原始分可能为100分或85分。这些都有可能让初中生在学习化学时,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靠,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5.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常借助演示实验或简单探究实验入手,了解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教学目标层次低,缺少逆向和发散思维的训练。在学习上,记忆多于理解,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对学过的化学知识不会灵活应用。因此,就出现一大批学生的科学学习化学学科的习惯没有养成,还不能形成化学知识体系,未形成学习好化学学科应具备的能力。

高中化学知识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内容相对丰富。教师在课堂上应借助各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与交流合作学习等多样的方式获得知识及技能。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如研究性学习、假期“带法回家”、第二课堂活动、奥赛等活动,把高中生的学习面延伸到各个空间和时间段,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无处不在。

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化学教材与依据化学教学大纲编写的高中化学教材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教材教法和学习形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且刚升入高一的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学习主动性不强、依赖性较大,重记忆、模仿,理解相对肤浅,不善于通过自学、复习来加深理解、提高应用能力。为了实现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平稳过渡,让学生适应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我们在高一入学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入学思想教育

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想变化、情绪起伏都比较大、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同时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能否正确引导高一学生的思想是教育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在高中化学第一堂课时可以开门见山地介绍学好高中化学的几点要素。

①教育学生对高中教师的“崇拜”。教师争取上好高中第一堂课,关心全体学生,辅导后进生,重视中等生的进步,努力做好、做强本职工作,尽快树立“名师”榜样,避免学生把高中教师与原初中教师进行对比。

②重视“记”的能力。大多数同学认为高中理科逻辑性强,只要多理解,多练习,多总结就能学好理科。但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化学要记要背的东西很多(如: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等等)。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知识都无法记忆,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应用。

③重视“勤”字的应用。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在网络上、杂志上满天飞,每个教师也有不同的心得,每个学生的经验也不同。哪种方法最适合我们呢?我的经验很简单:就是在每一模块学习开始一段时间内,勤记忆、勤练习、勤反思、勤总结,一段时间后我们就能掌握学习化学的要领。

(2)衔接知识的选择

高中化学知识是初中化学知识的延伸和提高,新高一的教学前期学适当用几课时复习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以起到复习和衔接的作用。教学内容主要选择:

第一课时:尝试书写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符号及名称、介绍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的关系、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二课时: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究电子排布规律及原子达到稳定结构时得失电子情况。

第三课时:原子达到稳定结构时得失电子情况,化合价口诀的理解及应用。

第四课时:常见离子的书写及化合价的判断,常见物质(强电解质)的溶液中含有离子的种类的判断。

第五课时:溶解性表的理解,常见反应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的判断。

第六课时:简单复习实验基本操作及“万能瓶”功能介绍。

(3)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的特点,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上好实验探究课,激发学习化学兴趣;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探讨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交流、整理,让他们的知识得到升华。

(4)指导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