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言文两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方法
同学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是怎么学习寓言的?(使学生知道,学习寓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讲的道理。)
本课的两则寓言与以前学过的寓言相比有什么不同?(使学生知道,学习文言文要把语句读通顺,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学习本课,首先要读懂、读通,然后讲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读熟并能背诵。)
二、读通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先学《矛与盾》。教师范读,领读。使学生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停顿,读出句子语气。
2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然后,整体感知寓言大意,试着说一说。
三、读懂课文,对照注释自悟句意文意
1自己边读句子边看课后注释,揣摩句子意思。
2小组合作练习说句意,提出不好理解或说不通顺的词句。
3全班交流质疑。教师重点指导难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引导学生注意三句中“之”字的意思。
强调: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形式可以灵活些,说法不必强求一致,意思不错即可。
4把句子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先自己讲,再指名讲。评议:讲得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四、明确寓意,联系实际受到启发
1小组讨论:(1)卖矛又卖盾的人可笑在哪里?帮那个人总结一下教训;(2)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2班级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指导点拨: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不实事求是,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
五、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1练习读出感情,再分角色演读(分叙述人,卖矛与盾的人,观看的人),体会寓言的情境。
2练习背诵课文。
3读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自读自悟,读通、读懂每句话
1学习《郑人买履》。学生自读课文,边读句子边看注释,同桌合作,尝试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2全班交流:句子怎么读,句子是什么意思;学生评议,教师点拨引导。
一句一句地研读,指导理解句子意思、读通顺。使学生领悟,只有理解词句的意思,才能把语句读得正确、通顺。
重点指导难句:“至之市而忘操之。”“何不试之以足?”引导学生注意“之”字的意思。
二、讲寓言故事,理解寓意,联系生活想开去
1自己练习讲寓言故事,再小组讲,全班讲。
2小组、班级讨论:郑国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从这则寓言联系生活想开去,你能悟出寓言告诉人们的一个什么道理?举出实例说一说。
教师点拨:这则寓言讽刺了那种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三、熟读、背诵课文,领悟、积累语言
1练习读熟;分角色演读,体会寓言意境。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每一代青年都带给每个时代活力和动力,1949年-----1978年,是先辈们开天辟地的新时代,1978-2008年,是60后、70后、80后继往开来创奇迹的年代,而我们,则是接下来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已经显露出承担重任的气魄和能力。我们继承了一代代青年的优秀品质,同时,我们也有着前代青年们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我们注定成为社会的主角。
单刀直入的说“90后这个词代表了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间出生的孩子,也就是说,在座的各位就是了,所以,大家不用觉得90后是某种高深的概念,甚至坦率的说我也不知道90后有什么来由,但我知道90后不仅代表一代人,还代表一代精神。
提前70后,人们会想起在长大的苦孩子们,提起80后,人们会想起代表着青春和活力的留学生。可提起90后呢?有人直摇头叹息,好象给人的印象只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可能有些同学会说:“不,不是这样的,他们凭什么这么说我们!”可现实却告诉我们这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吗,让我们看看自己身边,有谁不是吃的好,穿的好,还有数额不小的零花钱,甚至有的同学上学还有专车接送……
可是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我们所有的这一切是自己劳动得来的吗?当你追赶时尚一心想用名牌包装自己时,甚至过一个生日就要花去上千元时,可曾想过这都是父母们一天辛苦工作七八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换来的吗?用的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还有什么理由不让别人议论呢?最近学到一个英文词组叫fall in love,这句话翻译过来叫坠入爱河,这就是现如今社会对90后的认知。
我们可能平时听得最多的话就是好好学习,家长在我们身上寄予了莫大的希望,望子成龙;老师爱我们,呕心沥血,为我们插上知识的翅膀;祖国更加期待着我们能成长为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接班人。我们如同早晨8、9点钟的太阳,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这一段时光,我们即将迎来六月份的生地会考。这将是证明自己有能力担当重任的时候,告诉老师,我们已经成长起来,我们有能力成为祖国的接班人,但是好成绩可不是光说就能说出来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一年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
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
2010年是农历虎年,我们能够像小老虎一样,虎虎生威吗?能!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到!
巨大的责任、伟大的时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90后是特殊的一代,有着特殊的眼界和胸怀。我们对“新”的追求是如此执着,随处都是我们发挥创意的舞台,我们对“我”的认定如此个性,偶像、叛逆、自我,时时刻刻都要表达最真的自己……
这些,都是我们不同于以往青少年的地方,但是,我们似乎又和每一代青少年一样,会将对“新”的追求,落实为科学的精神,会将对“我”的认定,扩展为对集体的关心,对祖国的责任。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矛与盾》全文仅四句话,分两层意思,前两句讲这个人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后两句写他如何被人问住,无言以答。《郑人买履》也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两则寓言都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第十一册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释可供借助,
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加上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注释。
2.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每课时可以集中学习一则寓言。两则寓言除具体内容不相同外,有许多相同之处。现以《矛与盾》为例,建议如下教学步骤:首先,教师范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试读课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指导朗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在反复读文中进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后,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最后,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3.指导朗读和背诵是教学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古文的经验。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别。这种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词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须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其中,前面部分,那人吹嘘自己的盾和矛的两句话,要适当突出对应的部分,语气语调比较张扬;后面部分“其人弗能应也”则语气改缓变沉,与之形成对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读出问句的语气(尾音稍上扬)。还可以设想是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语气、节奏:年轻气盛者问得俏皮一些,稍快些;年老或斯文些的人问得舒缓些……都可表现一定的幽默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思考·练习”第二题“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此题目的在于将文中较难的句子列出来重点理解。引导关注文言文的词句运用特点,领悟用现代汉语表达文言句子意思的方法。做这一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注释理解句意并结合指导朗读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读好课文、理解寓意之后进行。但无论在什么时候进行这项练习,都宜采用整体感悟、通句揣摩的方法。千万不要讲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的知识。以下是列出的五个句子的大意,供参考。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非常,很,特别)坚固(结实),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或:我的盾坚固得很,什么东西都穿不透。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我的矛(特别,非常,很)锋利,对于物体(东西)没有不能穿透的。或:我的矛锋利得很,什么东西都穿得透。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或:用您自己的矛戳您自己的盾,会怎么样呢?
(4)“至之市而忘操之。”意思是: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时候,却忘了拿尺码。
(5)“何不试之以足?”意思是: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5.“思考·练习”第三题,意思是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和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理解寓言的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感悟寓言的寓意,关键在于熟悉寓言讲的故事。所以,进行这一步教学,应安排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先让学生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讲讲寓言故事,然后组织讨论:寓言中人物说话、办事可笑在哪里,为什么可笑,从中悟到了什么道理。为使人人参与思考,可先小组交谈,再全班讨论。学生感悟不准、不到之处,教师要作适当引导、点拨。
Key Words:Violation ; maxim;Quantity
A violation of the maxim of Quantity occurs when a speaker gives more or less information than the situation requires (高睿,2010).
The following dialogues in the English movies are the cases of the violation of the maxim of Quantity.
Example 1: In the movie Waterloo Bridge, the handsome hero Roy and the beautiful heroine Myra met in the rain. In the romantic rain, Roy got ready to propose to Myra.
Roy: Myra, what do you think we’re going to do today?
Myra: Well, I …I…
Roy: Oh, you won’t have time for that!
Myra: For what?
Roy: For hesitating, no more hesitating for you.
Admittedly, their dialogue have been engraved on people’s heart so to today. However, it is obvious from what they said that their dialogue violates the maxim of the Quantity, for in Roy’s response, he has provided much more information than it is reqiired. But by adding the more information, movie audiences may implicate the attitude that Roy takes to Myra’s strong desire of proposal. Beyond that, audiences could feel the sincere and deep love between Roy and Myra.
To receive this goal, the film producers design enormous similar dialogues in the English movies, trying to use violation of the maxim of Quantity to shape vivid characters and depict poignant love.
In the daily conversations, the violation of the maxim of Quantity is contributed to create humorous film effect. The following example reflects the use of the technique of violating the maxim of Quantity for humorous purpose.
Example2: The following dialogue is between Alice and Absalom, both of which are characters of the famous film 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
Absalom: Who are you?
Alice: Absalom?
Absalom: The question is, who are you?
Absalom: Who are you?
Alice: Alice.
Absalom: We should see.
Alice: What do you mean by that? I ought to know who I am.
In this conversation, it is the first time for Alice to meet Absalom. When Absalom asked Alice: “ Who are you?”,Alice did not give a satisfied reply to Absalom. On the contrary, in response to his simple question, Alice provides more information than it is required, thus violating the maxim of Quantity, but from which readers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versation and realize that Alice is confused with her changeable body and she even does not know who she is. However, it is a common sense that everyone should clearly know his or her identity. Thus, the fact that Alice does not know who she is will make audiences cannot help laughing.
Besides, dialogues of the English movies can help viewers have a better and deeper appreciation of the arran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vie plot by violating the maxim of Quantity. Then the author takes the movie Princess Diary for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is viewpoint.
Clarisse: No, I don’t need a moment. Amelia, I’m so glad you could come.
Mia: Hi, you’ve got a great place.
Clarisse: Thank you. Well, let me look at you. You look so―young .
Mia: Thank you and you look so ―clean(严爽, 2009:139).
In their conversation, audience could deeply experience the stra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Mia and her grandmother .It is the first time for Mia to meet her noble grandmother in the Consulate .As the queen of one country ,obviously , it is not hard for Clarisse, the queen, feel disappointed when she is in the face of granddaughter ,who has no any royal temperament .Though Mia does not have any elegant and graceful deportment , her grandmother does not criticize her deportment directly and candidly .On the contrary , the queen evaluates Mia bearing with“young ”.In the conversation, when Mia said:“ Hi, you’ve got a great place” to her grandmother .In response to what Mia said, the queen said: “Thank you. Well, let me look at you. You look so―young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queen observes the maxim of Quality for she not only does not tell lies , but also she does not make Mia embarrassed . Therefore, the queen’s reply violates the maxim of Quantity, because her contribution is not informative as is required. Thus, from the queen’s answer, audiences may implicate that she is satisfied with her granddaughter but with a little reluctance, either. In addition, with one simple “young” ,the image of an elegant and
graceful queen is brought to audience.
Bibliography:
[1]韦小敏.违反合作原则的会话含义[J].现代语文,2007.
[2]严 爽.对电影《公主日记》对白的语用分析[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
一、诵读鉴赏型
就是以诵读方法激发兴趣为价值取向的文言课。诵读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有效方法,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途径。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种重要方式,的确,朗读能大大地丰富语言的信息,传递作品的情感。
教师可挑选适合学生口味的文言文诵读材料让他们诵读。这些文章可以是相同体裁的,如《三峡》《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等描写风景秀美的好文章;可以是相似题材的,可以是围绕某作者的,如李白的;可以是关于某主题的,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
挑选文章以“浅易”为标准,诵读以熟读成诵为要求。教师可指导学生诵读的技巧,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和习惯。让我们的文言文课堂真能成为学生“诗意的栖居”。
二、知识聚合型
以文言知识积累为学习侧重点的课。文言文知识总让人觉得“生”“涩”“繁”“杂”,除了要在诵读感知中积累外,还需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有“文”无“言”的文言文教学同样是不可取的。离开对文言字词句的把握,就不可能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更谈不上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
字、词、句的知识都需要集中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迁移、运用,是不可或缺的。一是重要的实虚词,如“一”等;二是古今异义词;三是词类活用;四是重要的虚词,如“以”“而”等;五是特殊句式;六是翻译句子,还有一些文化常识、人文掌故。仅凭学生自己积累,有一定难度,需要有教师的参与和点拨。
教师可将知识分解整合,聚合为一堂课。如翻译竞赛课,先讲方法,然后把课文的重要句子作为这节课竞赛的题目。
文言语言知识本身也是一个系统,也值得和需要探究。
三、人文专题型
是围绕人文主题进行探讨的课。文言文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古人的思想感情、精神追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这些人文因素常常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态度存在差异、发生碰撞,激发学生去思考、去体悟、去扬弃。这些人文主题如“李白与酒和月”;“如何看待屈原的忠君与爱国”;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智慧总结:《“论语”六则》《孟子两则》《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等.
组织形式可以是课堂讨论交流,可以是专题探索,也可以是研究成果展示,甚至可以采取寓思考、发现、新解于表演的文娱形式。
四、问题探究型
是以“问题”为纽带,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探究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文言课。
问题探究是探究学习的表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它是学校课程中的一种“探究”。学校课程中的探究,就是“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找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活动的过程”。显然,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究式学习的关键是“自主寻找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尽管这些“答案、意义”未必有科学发现意义上的价值,但对学生来说,它们就是学生的“发现”,就是学习的“价值”。探究式学习所要彰显的,正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自主性”,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这些“问题”主要来自文言文学习中的学习主体即学生,可以是在文本研习中产生的,也可以是教师启发诱导下产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问题解决的方式应该是通过课堂多种“对话”,或者是专题研究的形式,或者是学生个体的思考与领悟,或者是学习小组的共同探讨。
教师的指导帮助是离不开的,只是不能代替学生的体验感悟。
关键词 语文高考;选择题;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3)02-022-04
收稿日期 2012-07-15
[作者简介] 林娟,女,福建莆田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
语文高考中,选择题是检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题型,历年为高考所采用。此类选择题每题3分(也有更高分的),答对得3分,而答错则得0分。然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语文高考选择题的命题模式存在不合理之处。本文对语文高考选择题采用的两种不同命题模式和评分标准进行对比研究,为高考命题改革探索更为合理的命题模式及其相应的评分标准。
一、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1.实验设计。本测验原题目选自2011年北京市、江苏省、山东省、广西省以及2009年湖北省的语文高考试卷,挑选其中5道选择题。运用两种命题模式及评分标准进行重新整合编制成试卷并对考生进行对比测验,两种命题模式的选择题都是四选一,但其词汇量及评分标准不同。第一种命题模式及其评分标准,按照高考实际进行操作,称为原题目。第二种命题模式及其评分标准,是把一道高考选择题的16个成语,分别编成4道简单式选择题,简称为分解题。每道分解题答对0.75分,答错0分。考虑到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质,所以选择研究生作为被试者也无妨。本次实验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一年级研究生中随机抽取35人作为被试者。共发放试卷35份,回收34份,回收率97%,有效问卷34份,有效率97%。
本次实验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进行了变量计算、描述性统计、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
2.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第一,实验结果。测验要求每个被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高考原题目及相应的分解题进行同时作答。分别对每个被试的原题目得分情况、分解题得分情况及其相关性,还有对在两种命题模式和评分标准下出现的差别进行统计检验和调查分析。
从表1各题的得分情况来看,在5道不同的高考原题中,34位被试者中总有某些题目上得满分者。但并不是所有的被试者在原题目得满分之后,其分解题也得满分。如表1中9号被试者和13号被试者在题1的原题中均得3分,而在分解题中却得0.75分,在其他被试者中,分解题还有得2.25分和1.5分的。这种原题得满分而分解题未得满分的情况占总体的36.5%。这意味着,3分的原命题模式的测量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否则的话,原题目的得分应该与分解题的得分一致。然而,从表1中也可发现另外一种与众不同的情况,即被试者在原题中得0分,在分解题中却可以得到一定的分数,如题1中的16号被试者、题5中的25-31号被试者,虽然他们在原题中得0分,但在分解题中得到0.75分-2.25分。具体的原因将会在下文中具体分析和阐述。
第二,两种命题模式的得分差异分析研究。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原题目总分得满分者才7位,占所有被试的21%。而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原题目总分得满分的被试者在分解题中却未全得满分。而照常理说,原题目得满分者其分解题也应该得满分,因为无论是哪种命题模式,都是被试者在尽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统合之后所选出来的答案。而原题目只得3分和6分的被试者,分解题的得分却远远高于原题目的得分。为进一步了解出现此差别的原因,笔者对出现这两种异常情况的被试者进行访谈。2号和7号被试者认为,原题目得满分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由于高考原题每题的词汇量大于分解每题的词汇量,每个选项平均有4个词语或成语甚至更多,要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也没办法对词语逐个的分析推敲,只能通过“猜测”“排除”和“直觉”等捷径进行作答。由此可见,在这种做题情况下,高考选择题的原命题模式无法真正测出考生知识掌握的真实程度,即违背了出题者的初衷。
第二种情况是原题目只得3分和6分的被试者。对此,笔者对27号和29号的被试者进行访谈,其结果表明,不管是原题目还是分解题,被试者都较认真对待,但由于原题目词汇量较多,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保质又保量。恰恰相反,分解题虽然有四小题,但每题的词汇量较少,思考时间相对较少,做的速度也会更快,也能保证相对较高的正确率。再者,7号被试者认为就高考原题来说,做错一题是完全得不到分的,但如果按四小题的模式,考生还可以得1分甚至更高,这样就会缩小考生之间的分数距离。
统计显示,在该测验中,原题目分数高于分解题分数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38.2%,而原题目分数低于分解题分数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为52.9%。从这个数据初步可以断定,高考原题和分解题中,后者分数高于前者的更为普遍。结合表1的分析以及访谈结果来看,可以认为语文高考选择题的命题模式难度大于分解题的难度,这种捆绑式的命题模式欠合理。
第三,两种命题模式评分标准的比较和分析。从评分标准来看,原题目一题3分,错则得0分。假若两位考生A和考生B同时做题,因为出了一点小差错,A考生不得分,而B考生却“误打误撞”的得3分,那这样我们就可以断定A考生的知识掌握不够?而B考生的基础知识则掌握的不错吗?显然不行。为了验证两种命题模式评分标准的公平性,笔者在34位被试者中随机抽取了10位被试者进行访谈,结果发现,有9位被试者认为,分解题模式中的评分标准显得更为公平,且认为高考命题应该进行改革。
第四,两种命题模式的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为了进一步了解两种命题模式的均值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对该样本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双侧),结果显示,原题目平均分与分解题平均分的相关性系数r=0.617,t=14.616,p0.05,说明两种命题模式总得分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什么如此,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索,或许跟选择的题目有关,或许与样本大小有关。尽管如此,仔细分析每个题目的得分数据和对个别访谈结果来看,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命题模式和评分标准设计对于部分语文高考选择题和部分考生欠合理的命题,仍然是成立的。
二、小结与讨论
本文的结论是:第一,高考语文选择题原命题模式中词汇捆绑叠加,故意增加答题难度,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心理障碍和阅读障碍,这样的结果就难以准确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第二,这种捆绑叠加多个词汇的题目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需要或应用的情景和价值。语文考试选择题命题脱离生活实际,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导向。第三,二值式评分标准设计一定程度上误判学生的实际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累积起来,对一些处于特殊能力水平位置的群体来讲,将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降低测验信度和效度,况且简单依据语文高考选择题原命题模式的设计而得出来的这种检验结果――3分或0分来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而中间缺少一个合理的评价过程,这样的评分结果对此类群体来说也是不客观、不公平、不够合理的。这些结论已经在上文的一系列数据分析中得到进一步验证。
接下来笔者将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首先,针对本次实验所抽取的对象是否必须是高三生。笔者认为未必,因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它不像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必须要求具有相关专业或学科背景的人才才可以参与实验。因此,各个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师都可以作为本次研究的被试对象,而绝非一定是高三生。其次,本次实验中,虽然只抽取了5道高考原题,但绝不会影响研究结果,因为此类的研究,在题目来源及设计恰当合理的前提下,只要样本够大,能够在一定的样本情况下得出检验结果、能说明问题就都是合理的,而题量则不需要太多。此次研究中惟一不足的只能说是被试者人数不够多,造成研究结果不太明显。基于上文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对于高考语文选择题命题模式和评分标准的设计,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出题者在命题时不要误导学生去死记硬背,不要人为增加难度;二是,试卷中的词汇,不要毫无意义的增加,以免增加考生的心理障碍和阅读障碍;三是,在诸如此类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的辨识选择题的(如:找错别字、辩形辨音题等)命题过程中,应注意题量多而题分要少。因为这种客观性试题主要是用于测量知识的掌握、理解、应用和分析,因此在限定的时间内测验可以包含足够数量的试题,能保证对知识的覆盖就足矣。题分少则可以保证评分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如果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笔者建议一道选择题可以设1分,最好不要超过两分。当然,绝对的合理和公平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分析和探讨是为了寻求更为合理、更为公平的考试命题模式,以改革为动力,不断促进高考命题迈着更为合理和公平的步伐前进。
[参考文献]
[1]廖平胜.考试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师范院校在讲授古代汉语常识时,应尽量联系中学文言文的例子,这样,学生学起来觉得熟悉,既温习了旧知,又拓展了新知。在联系中学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应注意把中学相关文言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例如中学课本《山海经•夸父逐日》对“夸父”的解释很简单:“夸父,古代神话人物”,但在《核舟记》中对“虞山叔远甫刻”的注释则为: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在学习古代汉语文选《夸父逐日》时,则应在此基础上把这些中学已有的知识串起来,进一步说明“父”的用法,既要说清“父”在古代是用在男子名称后面的美称,又要说明此用法又常写作“甫”[6]7。有的篇目中学课本有,而大学教材没有入选。这时教师在讲授古汉语课程相关知识点时,应联系中学学过的旧知。如《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学教材对“扑朔”的解释为:“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在讲授古代汉语课程知识点“古无轻唇音”时,就可以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列举其他几种观点,相互比较,从而深化认识。据刘成德先生概括,对于“扑朔”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1)兔走足缩之貌(张玉谷《古诗赏析》;(2)跳跃貌(余冠英《乐府诗选》);(3)扑腾,乱动的样子(北大中文系编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4)貌蓬松的样子(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尔雅》郝懿行义疏指出,“扑朔”与“扑、扶疏、朴簌”同一语源。树木丛生的样子为“扑”,枝叶丛生的样子叫“扶疏”,鸟兽的羽毛丛生的样子为“扑簌、扑朔”[7]11。对一个初中的学生来说,从语境出发,从易于理解的角度看,(3)更易于理解(这恐怕是中学教材采用这种解释的原因所在)。但从语源的角度看,显然,朱东润的解释是较妥当的。这样,在串起旧知的基础上拓展新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讲授古汉语修辞方式时,也可以多联系中学文言文内容。上例“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的修辞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讨论。例如有人认为句中“扑朔”与“迷离”互补为义,即雄兔与雌兔均有“脚扑朔”、“眼迷离”的习性,这才难以区分雄雌。这样的说法对不对?联系下文“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讨论,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解。这样的讨论是在中学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又比如在讲授古代汉语中有关对仗的知识时,不妨联系高中语文第二册《滕王阁序》课后练习。该课后练习五指出:“课文中有很多对偶句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种‘当句对’的句式,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学习新知,与已有知识相联系,可以使得学生对对仗的基本类型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在新旧知识对比的基础上,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例如,中学课本对通假字一般以“通”来表明,如《勾践灭吴》“三年释其政”,课本的注释是“‘政’通‘征’,征税”。但有的古今字则也用“通”来说明,如《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古今字则有的加以说明,如《论语十则》“不亦说乎”课文的注释为“说,‘悦’的古字,愉快”。但更多的时候并不注明,例如高中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勾践灭吴》“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同“娶”。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则要系统讲授相关知识,要求严格区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因此,在古汉语教学中一方面应该讲清古今字与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同时也应讲清中学课本这样处理的原因所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相关知识,又可以使他们明白中学文言文教学因为教学对象、教学要求的不同,不能照搬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中的相关术语。中学文言文有不少词类活用的典型用例,但一般只是随文注释,并未明确说明是哪一种类型的词类活用。我们在讲授古汉语常识之词类的活用时,就可以举这些例子,并且要让学生知道中学文言文为什么这样注释。例如,中学《寓言两则》(《韩非子》、《淮南子•人间训》片段)对“智子疑邻”的解释是: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狼》中对“犬坐于前”的解释: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大道之行也》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解释: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过秦论》“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等等。中学教材并没有细致分析这些词原来是什么,又活用为哪类,更没有作进一步的理论概括(中学无此必要)。而大学古代汉语的学习则应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这样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并且加以理论概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中学教材的认识。又如《木兰诗》中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以上句子课文并未注释,然而课文练“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其实已暗含“互文”的特点。虽然王力版、郭锡良版古汉语教材均未选入《木兰诗》,但我们在讲授古代汉语关于修辞方式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举这个例子,结合相关知识,使得学生深入理解“相互交错、补充”的内在含义。再如:中学课文《庄子•秋水》对“望洋向若”中“望洋”的解释是“仰视的样子”,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望洋:叠韵连绵词,仰视的样子”;“少仲尼之闻”中学课文的解释“少,动词,小看”,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注释为“少,形容词用作意动,觉得……少”[6]624。通过这样的对比,结合系统性教学,就能使学生知其然且能知其所以然。
三、应明确高校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的区别
古代汉语教学,少不了一些语法术语。然而,由于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不同,这既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惑,也给古汉语教师带来难题。例如:高中课文《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者,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判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这里的“者”、“之”的说明均不同于古代汉语课本。虽然王力、郭锡良两种版本均未选《师说》,但在通论及文选中郭锡良等把“者”看作代词,“者”在主语的后面复指,引出谓语;“之”郭本看作连词,王力则看作介词。对这类现象,在古汉语教学时不能回避,相反,应明确指出这是因为语法体系的不同造成的,告诉学生这是人们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认识。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法体系的不同固然需要指出,且可以略加介绍,但不需要详谈,更不必深入研究,以免增加学生负担。此外,在对师范生讲授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时,除了尽量多举中学教材中出现的例子外,对中学教材中出现但没有讲明的语法术语,也应予以明确说明。这显然有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掌握相关语法知识。例如:高中语文第二册《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在古汉语教学时,除明确讲明古代汉语“所以”的两种主要用法外,还应指出:古汉语“所以”是代词加介词构成,而现代汉语的“所以”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连词,不再是代词加介词。
四、讲授古代汉语知识时,既要注意其系统性也要注意补充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
一、顾名思义
苏教版与鲁人版的唐宋散文选修名为《唐宋家散文选读》,作家圈子划得很狭小,仅限于历代定评的“唐宋家”,即唐代的韩柳,宋代的欧阳修、“三苏”、曾巩、王安石。粤教版的唐宋散文选修名为《唐宋散文选读》,作家范围便扩大了许多,不再局限于唐宋家了,还选了唐代的王勃、王维、张九龄、李白、陆羽、白居易和南宋的朱熹。
三者都编选了唐宋散文的选修教材,而粤教版的时间跨度更大,包含作家更多,可以让学生更大范围地了解唐宋散文面貌,领略更多作家的散文风格。苏教版与鲁人版则选择了小口深挖,以点概面,把家的各个侧面充分展示
出来。其中苏教版分类更细,内容尤多。
二、 组元的基本结构
三个版本都采用了按文体组元的方式。苏教版分论说、书信、杂记、山水游记、赠序、书序、传记、祭文、寓言九个专题,除论说专题为四篇、杂记专题为五篇外,其他专题皆为三篇,计三十篇。
鲁人版分写景抒情散文、记人叙事散文、政论散文、小品散文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四篇文章,计十六篇。
粤教版分山水游记、人物传记、书信、赋和骈文、议论散文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四篇文章,计二十篇,其中家散文占了十三篇。
相较之下,鲁人版的四种分类与粤教版的五种分类都比较简约,其篇目数量较小,也不宜再多分。其中骈文苏教版与鲁人版未予涉及,我认为是合适的。反之,粤教版将骈文选入,应属不当,因为此选修教材名为“散文选读”。
三、 专题或单元的细部特征
三个版本教材每个单元或专题之前都配有专题解说的文字。
(一) 苏教版每个专题的细部特征
苏教版每篇课文后面都附有“评语选粹”和“阅读与探讨”,前者内容是历代名家关于此篇的评语,后者是编者就此文思想内容方面提出的问题。
专题后有“积累与应用”,内容是对课内所学的总结提高、文言文基本知识的整理和一些开放性的探讨习题。全书后面有“活动专题”和“附录”,前者给学生准备了一些开放性探究题目,并提供了参考书目录;后者介绍了唐宋家的由来并提供了家的简介。
(二) 鲁人版每个单元的细部特征
鲁人版每个单元列出序号的只有前两篇课文,前无提示,后无名家评价,在两篇课文后面有个“学习活动”,内含“吟诵涵泳”“积累・梳理”和“拓展空间”三个栏目。“吟诵涵泳”主要解决疏通文意、指导诵读、把握主题的问题;“积累・梳理”主要解决归纳文言知识的问题;“拓展空间”为选做内容,往往是与高考关系较为密切的断句、翻译及写作。
“学习活动”后面有两篇“自读文本”,只有课文。其后是单元“扩展阅读”,介绍家写作风格。
全书后面有“活动性学习专题”,名为“翰墨留香――唐宋家”,分“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两块,前者分“讲述‘家’”“学习成果展示”“探究园地”和“追寻‘家’的踪迹”四个组成部分,后者提供林语堂《〈坡传〉序》、程运《韩愈》和周国平《另一个韩愈》三篇文章供学生参考。
(三) 粤教版每个单元的细部特征
粤教版每单元前两篇为基本阅读篇目,后两篇为扩展阅读篇目。每篇课文前都配有“鉴赏提示”,对本文的写作背景、写作特色、主要内容或思想内涵作一简单提示。基本阅读篇目旁有边批,后配“资料信息”和“思考・探究・练习”。“资料信息”即苏教版“评语选粹”的内容,“思考・探究・练习”与苏教版“阅读与探讨”类似,而稍增加一些文言文基本知识整理方面的练习。扩展阅读篇目无边批,后面无“资料信息”,只有“思考・探究”,少了“练习”。
单元后都有“点击链接”,另有“表达交流活动”或“推荐阅读”。“点击”内容有二,一是本单元文体知识的解读,二是分五次把唐宋家简介展示完毕。“链接”则是提供一些参考书目录。“表达交流活动”可理解为作文指导,共三则,一为游记,一为书信,一为想象作文――与唐宋家对话。“推荐阅读”共两则,分别推荐《唐代散文选注》和《宋代散文选注》。文末附录周振甫的《唐宋家论》。
(四) 难易比较
相较之下,粤教版精读课文为十篇,前有提示,旁有边批,单元后知识解读短文,最易于学生学习。
鲁人版虽无单篇提示、边批和名家点评,颇具难度,但一则山东为孔孟之乡、文化大省,学生文言素养相对较好;二则选文篇目相对较少,易于反复咀嚼。
苏教版精读课文为十七篇,无提示无边批,后文也没有再配知识短文,虽有名家点评,但尽为文言,又多术语,颇为难懂,学习难度最大。课后的文言文基本知识整理的练习也是如此,粤教版相对容易,苏教版更为详尽而繁复。
(五) 共同之处
苏教版与粤教版都注重将古人的点评引入教材,既为学生思考引路,又鼓励学生用极俭省的笔墨学写点评。三者都注重以整篇思想内容的理解为主,极力防止肢解课文,防止单纯上成文言文翻译课。都注重以读引写,注重从课内到课外。
四、 各有短长,取长补短
粤教版的课后知识解读对学生来说,仍有很大的必要,苏教版可以学习粤教版,也加上这一块。因为一些师资或硬件相对薄弱的学校可资利用的教辅书太少,学生的知识积累也没有想象中那样好。鲁人版的注释占空间太大,而课文留白则嫌不足,应在边上再多留点空,有利于学生记录、点评。苏教版的留白也有些不足,应予改变。
学生们普遍认为学语文是件枯燥的事情:提及文言文、作文就头疼。大量的阅读理解与繁琐的赏析,渐渐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甚至让他们对语文学习心生反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爱和快乐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知识,从而使他们变得更有想象力。
其实,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激情、充满诗意、灵动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充满激情和笑声的课堂教学环境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探究,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才敢提出问题、大胆发言和辩论。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寓言二则》时,学生都知道“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但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老师会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样将这两则寓言记录下来的呢?我们现代人怎样理解古人记录的那些文字呢?”这时,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和现在的语言不一样,好多词语不懂!”有的回答:“需要把那些字词跟英语一样,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老师接着说:“好,那么我们就对照注释,试试用自己的方法翻译文言文,看谁翻译得最流畅、最准确。”老师的引导,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阅读的主动性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往往过于重视传授知识,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解读,并向学生作繁冗的讲解,导致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显得很被动,从而难以主动阅读、形成语感。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提高读书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我感受和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阅读的主动权。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必过分强调学生的背诵能力,应该培养孩子积极阅读的好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诵读,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语感。在读中感知、领悟、品析,语感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有属于自己的阅读方式,他们最清楚自己究竟喜欢读什么、用什么方式读、怎么读,有一定的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预设启发思考的题目,让学生自主阅读,在已有的语感基础上,自己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阅读中归纳解决问题的规律,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实践活动。例如:在讲授《狼》《晏子使楚》等课文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情节进行表演式朗读。这样,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以及实践互动中增强语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课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1.将课内与课外相联系
教师在讲授语文课本知识的时候,最好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鼓励学生主动搜集课外资料,并对其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搜集课外知识的同时能够学到更多的课内知识。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扩展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还能提高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飞鸿滴翠记黄山》的时候,教师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和黄山有关的信息资料,并让学生自己下载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如此既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他们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还会认识到阅读的课内外相通性:阅读并不是孤立的,和课外活动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2.将书本与生活相联系
现实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大自然、阅读生活的能力,而不能让学生读死书,不了解生活的变化。学生应该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资源信息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加强自己的生活体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例如,在讲授邹韬奋的《母亲》和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文中的细节描写,从生活中找到与之类似的生活情景。这样还可以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父母之爱,懂得珍惜幸福生活,懂得感恩。通过将课本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四、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培养其自主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