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夜袭观后感范文

夜袭观后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夜袭观后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夜袭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甲硝唑 剖宫产 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014-02

感染通常指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后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炎性反应的病理过程。随着外科手术适应症的不断扩大而时有发生,有些严重的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为了确保住院病人的健康,预防院内感染,我院产科在剖宫产术中使用甲硝唑液冲洗腹腔及切口,有效地降低了术后感染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8月至12月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术者共计314例,年龄22~42岁,初产妇210例,经产妇104例。术中使用甲硝唑液冲洗腹腔及切口者209例(实验组),其中妊高征患者30例,合并贫血者49例,胎膜早破者26例,羊水污染者52例。术中常规剖宫产处理腹腔和切口者105例(对照组),其中妊高征患者29例,合并贫血者13例,胎膜早破者27例,羊水污染者30例。

1.2方法

实验组:剖宫产术关腹前,准确清点物品后,取甲硝唑注射液60ml左右倒入腹腔,用手(勿用器械)搅动后吸净。以同样的方法多次冲洗直至吸出的甲硝唑液为无色为止;关腹后缝皮前,再用甲硝唑液清洗刀口2~3次,最后用干纱布蘸干刀口,缝合皮肤,常规包扎。对照组常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后,关腹后缝合皮肤包扎。

2 结果

两组术后刀口愈合情况见表。

两组术后刀口愈合情况比较

组别 总例数 感染者 刀口愈合良好者(%)

实验组 209 22(10.53%) 187(89.47%)

对照组 105 20(19.05) 85(80.95)

X2=3.924(P〈0.05)

3 讨论

3.1 甲硝唑属硝基咪唑类药物【1】,在体内对革兰阴性和阳性厌氧菌均有效,包括脆弱类杆菌、难辨梭菌等,广泛应用于敏感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对口腔及盆腔内厌氧菌感染及由此引起的败血症,以及气性坏疽等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甲硝唑对缺氧情况下生长的细胞和厌氧微生物起杀灭作用,他在人体中还原时生成的代谢物,也具有抗厌氧菌作用,抑制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

3.2 剖宫产时的腹腔、宫腔、阴道是与外界相通,空气中及与体表相通的空腔脏器可能带入少量的细菌,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特点【2】是以G+化脓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性感染。有资料报道,70年代以来,无芽孢厌氧菌感染极为常见。

3.3 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潜在高危因素:营养不良、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胎膜早破、产程延长、阴道检查及多次肛诊、阴道及全身感染等,使产妇易发生切口愈合延迟,并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

3.3.1蛋白质缺乏:缺乏蛋白质可引起血浆蛋白降低和创口水肿,导致皮肤及内脏创伤的延迟愈合,甚至刀口裂开。

3.3.2 维生素的缺乏: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创口的愈合。

3.3.3 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可致组织脱水或水肿,影响刀口的愈合。

3.3.4 全身健康状况,如糖尿病、血液病、重度营养不良等。贫血通常对创口愈合没有明显影响,但贫血常合并营养障碍,尤其是蛋白质缺乏。严重贫血可引起局部组织缺氧,导致过度纤维化而影响愈合。本实验中有贫血者62例,妊高征者59例。这些均成为本实验的影响因素。

3.4 陈向红对急诊剖宫产术60例,辅以甲硝唑行宫腔及腹腔冲洗,术后用药产妇发热4例,对照组术后发热11例,说明该法是防止产褥感染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本实验中有胎膜早破者53例,羊水污染者82例,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几率。有资料报道,术中需要大量盐水冲洗,还有人主张利用含抗生素液体冲洗技术后置管继续冲洗。针对厌氧菌抗生素可选用甲硝唑。甲硝唑液腹腔冲洗不仅可以清除腹腔内的细菌及其毒性产物,还能够提供足够的局部抗生素浓度,从而降低切口的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有豫,主编.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57-358.

[2] 孟耀进,耿正惠.剖宫产术后感染的防治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394.

第2篇:夜袭观后感范文

开封市儿童医院内科门诊,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无话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收治94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为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抗生素、维持呼吸道通畅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和雾化吸收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和对比喉鸣、喉痛、咳嗽、呼吸困难、声嘶等症状缓解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喉鸣、喉痛、咳嗽、呼吸困难及声嘶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两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较对照组%明显高,两组间该指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综合治疗基础,同时给予雾化吸收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临床选择方案之一。

[

关键词 ]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雾化吸收布地奈德混悬液;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c)-0074-02

急性感染性喉炎多病发于1~5岁幼儿群体,病理表现为病毒感染而引发喉部黏膜弥散性炎症,临床特点多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幼儿喉部气管及组织相对较为脆弱,且喉腔狭窄,软骨支撑性差,黏膜组织及周边血管和淋巴结分布密集且丰富,容易并发喉水肿;另外,患儿咳嗽能力较差,且喉部神经敏感,若不及时治疗,并发喉痉挛性喉梗阻风险大,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致死患儿病亡[2]。我院在给予综合治疗基础上,采取雾化吸收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5月共收治94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男52例,女42例,年龄10个月~4岁,平均(1.82±0.50)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犬吠样咳嗽、声嘶、喉痛等,其中Ⅰ度、Ⅱ度喉梗阻分别为60例和34例,入选患儿喉炎均符合病毒性喉炎诊断标准[3]。排除Ⅲ度喉梗阻患儿,排除合并气管异物、先天性喉部疾病患儿,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将94例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行综合治疗,主要为清除口腔及呼吸道粘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支持、补液、控制体温、化痰、止咳、静脉滴注抗生素、抗病毒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行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50021043,生产单位:重庆迪康长江制药有限公司)0.3~0.5mg/kg治疗,1次/d,连续滴注3 d;观察组行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Budesonide Suspension for Inhalation (Pulmicort Respules)注册证号:H20090902]治疗,雾化吸入液混合生理盐水至2 mL,通过氧气驱动装置雾化混合液行吸入治疗,年龄<1岁,1次/d,年龄>1岁,2次/d,连续治疗3 d。若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喉梗阻加重,依据患儿临床表现及病症威胁程度,决定是否行气管切开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咳嗽、喉鸣、喉痛、呼吸困难、声嘶、发烧症状缓解时间,记录并对比临床治疗效果。

1.4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治疗48 h内,患儿呼吸困难、喉鸣、咳嗽、喉痛等症状均消失,面色正常,体温正常且能正常呼吸及进食;有效:治疗72 h内,呼吸困难、喉鸣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缓解,体温正常,无明显吸入性喉梗阻症状,能正常进食;无效:治疗72 h内,喉鸣等临床症状均未出现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总治疗有效率为痊愈率和有效率之和。

1.5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x±s)行t值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bcvnnm。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观察组447例患儿喉鸣、喉痛、咳嗽、发烧、声嘶、呼吸困难六项主要临床表现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儿间上述治疗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下表1。

2.2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47例患儿总治疗有效率为%,对照组为%,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细见下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1例行气管切开术治疗;其中对照组荨麻疹3例,食欲减退2例,瘙痒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7%,均通过减小地塞米松滴注剂量后缓解;观察组荨麻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停药后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3.9881,P=0.0421)

3 讨论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是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急性病症,多继发于急性咽炎、鼻炎及流行感冒、麻疹等急性传染病[4]。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其因患儿自身特点,如喉腔狭窄、喉骨发育不全、黏膜组织嫩滑,且喉部组织血管及淋巴丰富,再加上患儿咳痰反射能力较差,不能有效排痰,故发生喉梗阻的风险较成人更高,尤其是夜间时间段[5]。喉梗阻作为急性喉炎常见并发症,严重时会导致患儿呼吸循环受阻,若抢救不及时,很可能引发患儿呼吸衰竭窒息死亡[6];因此选取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时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控制病情是极为重要的。

对于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上多采取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糖皮质激静脉滴注或口服治疗[7]。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对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8]。同时,也有相关研究发现,地塞米松作为一种长效激素,其具备药动学具备连续递增的生物学作用,因而长期使用容易并发症荨麻疹、消化道副作用等不良反应[9]。本文研究发现,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该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症状缓解也较为快速,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观察组明显高出10个百分点,这一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基本保持一致,说明该治疗方案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而布地奈气雾剂作为一种吸入性激素,其属于非甾类糖皮质激素,耐受性好,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10]。临床药动力学研究显示,行吸入性布地奈德气雾剂可直接通过雾化吸收的方式进入肺部,能有效促进肺内组织微小血管收缩,这对减轻炎症渗出,抑制炎症细胞发散或向炎症部位转移,另外其还具备缓解毛细血管扩张及水肿,抑制过敏介质活性的作用[11]。本文研究发现,对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发现该组患儿各炎症表现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时间明显短,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也明显较对照组少,这说明该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显著,代替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是可行的,而本文研究结果也得到了岑东霞[12]报道的证实。由于本文研究并未进行预后随访观察,对该治疗方案的预后改善情况并不明确,对于该方案是否能降低喉炎复发率等方面效果还亟需研究。

综上所述,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疗效显著,缓解炎症效率快,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选择之一。

[

参考文献]

[1] 余文群.不同方式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19-1521.

[2] 王忠厚.不同的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13):53,55.

[3] Kawamata S , Yamada H , Sato Y , et al . 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efditoren pivoxil fine granules for pediatric use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laryngopharyngitis and tonsillitis caused by Streptococcus pyogenes [J].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2010,63(4):299-311.

[4] 黄涛.氧驱动雾化吸入大剂量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J].中外医疗,2012,31(23):95,97.

[5] 段世玲.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75-76.

[6] 钱一超.两种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50,154.

[7] 程爱萍.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31-32.

[8] 叶方.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4):117-118.

[9] Somenek M , Le M , Walner DL.Membranous laryngitis in a child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2010,74(6):704-706.

[10] 李家寿.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31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171.

[11] 施弦.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5):529-531.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