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纪检工作谋划会发言范文

纪检工作谋划会发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纪检工作谋划会发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纪检工作谋划会发言

第1篇:纪检工作谋划会发言范文

实现有效管理,促进公司上下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公司各部门执行工作目标的效率,追踪各部门工作进度。集思广益,提出改进性及开展性的工作方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方法、工作进度、人员及设备的调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例会发言,供大家参考学习。

例会发言1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又到了期末的时候了,回顾即将过去的一个学期,财务部在会长的正确指导和各位成员的全力支持配合下,在顺利完成我部各项工作的同时,也很好的配合了社联各项工作的开展.财务工作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以下是这个学期我部的工作情况:

一、财务部内部工作

1、招新:参与招新并负责会费的管理工作。

2、招干:经过面试一共招了两名干事。

所选择的干事各方面的素质都较高,工作也很积极。

3、社团活动支出发票的收取:在各部成员的积极配合下,我部对上交的发票进行了清点和统计,及时将发票登记入册作为社团联财务清查及报销凭据。

4、社团联财务清查工作:这是本部本学期最主要的系统工作。

按照社团联制度要求,对各协会本学期的经费使用情况做出了清晰、细致、如实的统计整理。经过社团联审核,表扬了我部门工作,这是值得小骄傲的,同时好的方面我部将会继续发扬。

5、参加社团联财务部定期例会,了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作出反省,及时解决。

同时对干事进行培训、鞭策和激励。

二、部门之间的协作工作

财务部除了在认真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同时也帮助其他部门,如宣传部的海报,综合事务部的手语舞教学,小组部的小组负责人,社区部的表演队伍等。

三、财务分析

本学期会费主要用在各部门活动宣传、文英奖品费。我会财务收入主要是向会员收取的会费。支出方面,由于我会的性质,日常办公费花费较少。在活动支出方面,由于本学年我会的活动相对丰富,而且协会在不但创新发展壮大,因而支出相对较大。

四、财务改进建议

1.协会资金主要来自会费,外联赞助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加强外联经费的收入,以方便协会今后的持续发展。

2.及时将财务收支信息向协会公布,同时还可以向全体会员进行公开。

五、总结

本学期财务部的工作不太多,但要求较细,这学期内我部门基本完成了协会赋予我的使命,完成了我部这一学期的工作任务,大体上清楚了财务部以后的工作走向,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由于我是在这个学年新上任的,许多工作在刚开始时还很生疏,只能停留在上面有什么指示我们就做什么的基础之上。刚开始也是只停留在收管会费,收收据的方面,对记账报账的事还不是很熟悉,操作起来有些生疏。另外,就本身财务部的职能而言,太过单调,工作比较少,这不利于部门内部成员的锻炼,工作没有很好的分工,人才没有能够充分利用,也不利于部门的发展。

这些是我们这学期重点思考的主题,所以在下学期要尽量避免这些错误,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按规定工作的同时,多培养新干事的创新精神,是财务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能够更好的为协会服务。

例会发言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晚上好!

能代表x年级班主任与大家交流我倍感荣幸,面对济源一中众多优秀班主任在此不敢妄谈班主任经验,只想把自己当班主任以来的点滴做法向大家做一简要汇报,希望不会耽误大家时间。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我们班主任工作也必须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以曾经的经验以不变应万变。自身能否发展完善成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和前提。为此我做了以下努力:

1.加强理论学习,内化管理素养;

为了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我先后学习了魏书生,李镇西,万玮等著名班主任的理论书籍,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结合自己班级的个性情况,使用了他们的一些好的做法。比如我们班正在实行魏书生的人人有责的管理方式效果不错,全班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提高专业水平,增强授课魅力;

亲其师信其道,对班主任而言更为重要。如果一个连课都教不好的班主任是不会得到学生的信赖和支持的,班级工作必将会举步维艰。为此我不断加强备课,吃透教参和资料,多听课勤反思,不断提高授课技巧,用激情感染学生,用知识征服学生。我始终相信先做好任课教师才能做好一位好班主任。

3.不断扩大视野,更能登高望远;

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只是专业学习必将成为井底之蛙。为扩大视野我长期喜欢阅读《特别关注》、《思维与智慧》、班主任之友,济源日报等报刊杂志,尤其喜欢特别关注,她让我快捷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国事史事、家事天下事。也许是时间紧的缘故吧,我选择的可以说是比较功利性的阅读。

4.博采众家之长,铸就独特自我;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成为别人则是一种悲哀。我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思考它山之石如何攻玉。如何铸造独特的自己始终是我不懈的追求。

二、知己知彼,和谐发展;

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需求,我们只有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卓有成效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我做了以下工作:

1.率直学生交流,快捷了解班情;

为了尽快了解学生,我经常和性格直率的同学聊天,因为他们性格直率,所以对于课堂内外的一些人、事他们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能很快地得到自己所需的材料,高效快捷的掌握班情。

2.抽看随笔反思,捕捉个性信息;

对于学生的个性情况,我采取抽看学生随笔和让学生写阶段学习生活情况汇报的方式来了解。言为心声,虽然有虚假的成分,但只言片语也能透漏学生的内心世界的。

3.共建班级博客,了解学生喜好;

为了建立更多的与学生沟通的渠道,我创建了永恒0631的班级博客,开辟了一些板块,鼓励学生节假日共建班级博客。博客上传了很多班级照片和视频,链接了数十个适合学生的网站,开辟了学法指导,0631班级公告,和谐班级共建设等板块。我利用业余时间发了130余篇关于人生感悟、学法心理辅导等博文。学生及其家人可以通过博客学习和关注班级的发展。并且通过学生所发博文洞察学生思想。

4.网上浏览学习,关注学生发展;

三、协调师生,共存共荣;

班级发展不能靠班主任唱独角戏,需要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付出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众人划桨开大船。为此我不断坚持以下做法:

1.了解搭伴教师,勤于思想沟通;

2.正面宣扬教师,树立教师威信;

3.做好后勤工作,为师生排忧难;

4.充分利用班会,多方沟通搭台;

四、习惯养成,持续发展;

学生在学习的路上能走多远,能爬多高,不问手脚问习惯。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应该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

1.班会课堂共学,课下师生监督;

2.坚持抓大放小,长期逐步推行;

3.注意点滴言行,以身作则示范;

4.抓典型扬正气,表扬打压并举;

五、科学管理,先理后管;

班主任工作千千万,有有形的但更多的是无形的,我们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很难面面俱到,所以我们要想事半功倍,必须学会如何科学管理。

例会发言3上学期已经提出了大约是5:2.5:2.5的思政课课程体系。目前进展良好。学生与辅导员的反映。

从教书育人的角度看,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真正要学生能够学进去,提高素质,还必须建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这就必须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就是生本教育。

一、关于生本教育是否适用于理科的问题。对高中理科的生本教育实践、对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注1)、百度云生本教育文件夹中其它文章已经表明此方法对理科教学也是有效的,不过相对于文科,需要老师在前置作业阶段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督查,不能布置完前置作业就了事。

二、关于认识规律的讨论:

知行分开:所谓儿童是行知律,成人是知御行?

知行合一。自适应学习、实践论、摸着石头过河都属于此。为什么?现实比逻辑更为复杂。

这关乎到生本教育是否适用于大学。

王x认为知与行仅是一件事的两面。不可能将其分开。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做的过程就是知识的应用与深化过程。“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百度云生本教育文件夹中有关大学生本教育教学实验的事实已经表明生本教育也是适用于大学各个专业的。

三、关于教育规律的讨论: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找到的一个根本性的理论就是模仿自然。贯串在《大教学论》全书的是人文主义、自然主义、民主主义和感觉主义。靠师本教育不能实现。生本教育有可能解决多年来未能解决的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的问题。为在耿丹学院建立提升大学生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需要建立两个体系。一个是“专业课程体系”。学分制框架解决的是学生选择学习课程的主动权。另外一个是以生本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或者说“素质训练体系”。它要解决的是学生选择课程后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权。

四、林植潘实验室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五、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核心的“生本教育教学方法体系”应该是工作重点之一。

六、在x学院实施生本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案。建议如下:

1、本学期先在我开设的《创新创业训练营》、《心理调整读书会》课程试验生本教育方法。

思政部老师和其他系部感兴趣的老师准备。

2、成立x学院生本教育教师工作坊。

对生本教育感兴趣的教职员工志愿参加。工作坊将介绍、推广生本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就参加工作坊各位老师自己在实践生本教育中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专题性讨论。促进各位老师深入思考生本教育情境中遇到的问题,借鉴和吸收他人的观点和方法,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专业视野,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提高。生本教育本来就是多样性的。有时老师还针对一个学生采取一个适用于他的方法。上个星期四已经举办一次,讨论非常热烈。希望各系部的领导支持!

3、下学期在思政部开设的课程中逐步实施生本教育方法。

争取在1-2年内,学生在课堂展示时间逐步提高到50%。这将影响和帮助x学院每年入学的新生养成自省、交流、讨论、合作、互助的习惯;认真听课、主动学习、独立和积极思考、遇惑查书或者请教的习惯;随听随记、随看随注、不动笔墨不读书、不经思考不回答的习惯;书写认真、考虑问题缜密、一丝不苟的习惯;出错反思、及时改正、注意积累的习惯;知行合一,从己做起,严于律己的习惯,“成功”的习惯。增强学生从自身找原因,从己做起,带动周围和社会进步的能力。

4、x学院其他系部有积极性的也主张开展试点。

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开。实施时间长短由院领导确定。

七、对于《关于制订学分制框架下x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讨论稿)》的书面折衷修改建议:为在x学院建立提升大学生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需要建立两个体系。一个是“专业课程体系”。学分制框架解决的是学生选择学习课程的主动权。另外一个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它要解决的是学生选择课程后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权。

建议可以在《关于制订学分制框架下x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讨论稿)》中提一句:“为在x学院建立提升大学生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将建立两个体系。一个是以学分制框架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另外一个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限于时间和篇幅,本文件将首先着重建立在学分制框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关于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本校将在个别课程与系部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如果在x学院能够探索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将大大改进x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多赢之举。希望大家支持。期望教务会议能够深入研讨一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问题并且付诸实践。非常感谢!

例会发言4同志们:

刚才孙x总监代表依据合同文件明确了监理程序和施工监理过程中的主要程序以及各方的联系渠道等方面做了说明,x就开工条件和阶段性目标做了说明,志明同志宣布了总监代表和驻地监理,同时明确了沿海建管处内部职责分工,以上同志讲的意见,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关于施工单位提出的有关问题,建管处有关科室、各级监理要马上研究,提出解决意见。今天,召开监理例会,明确了各方职责,工作程序,进一步理顺了各方关系,同时,也是一场开工前的动员会议,就是要在分析当前工程建设地域特点及发展形势基础上,安排部署好近期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提高质量、抢抓工期和今冬明春的阶段性目标,统一思想,广泛发动,凝聚合力,团结拼搏,创新工作,打好开局。下面我代表沿海建管处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牢记使命、共筑精品。

沿海高速公路是x省建设沿海经济强省发展战略,实现“东出西连、南北通衢”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是盛市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前期,郭庚茂省长、付志方常务副省长、张和副省长亲自批准项目立项,沧州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创下了沿海高速公路x段当年工可立项、当年开工的历史高速度。对于项目的建设,市委、市政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提出了将沿海高速建设成渤海新区一流的形象工程。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于我们广大建设者来说,是挑战和机遇,更是风险和责任。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追求高起点、高标准,通过精细化管理,以优质的工程质量,共建安全、环保、创新、高效、阳光的“精品”工程,展示企业形象,共筑项目丰碑。

(一)质量管理目标方针

质量管理总体目标: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科技创新,创鲁班奖。

管理工作方针是:精心组织,规范管理,科技创新,质量至上,加快建设,节资增效,上下动员,共筑丰碑。

“全面创优”的质量管理目标是:单位工程优良率100%,工程质量评定95分以上,争创优质工程。

(二)工期目标

总工期目标控制:确保三年内:主体工程--路基、桥涵、路面工程完工;力争机电交通安全设施、服务区等配套工程同步完成,实现提前通车。

关键阶段目标控制:x年11月确保50%以上的路基上预压土,x年11月完成路基收尾。涵洞、通道工程围绕路基土方工程进度,x年底完成。桥梁构造物与路基同步或交叉进行施工,中小桥x年6月份完成;大桥、特大桥x年8月份完成主体工程,x年10月前完成桥面铺装及防撞护栏工程。路面工程开工时间锁定在x年7月以前,确保x年8月土建工程完工。

今冬明春工作目标:月底各参建单位完成驻地及试验室建设,并确保年内工程全线开工;年内完成投资3亿元。春节前完成征地拆迁、试验室临时资质认证、主要原材料料源考察、钻孔灌注桩的砼配比试验工作;明年3月份完成围堰排水、施工便道、水网改造工程、预制场及拌合站的建设工作,并应具备桥涵结构物开工条件。

目标的实现,需要严格的管理程序,严肃的合同约定、刚性的管理手段,创新的管理理念来保证。在此告诫大家:沿海高速不是试验田,我们也决不允许“一流队伍投标,二流队伍进场,三流队伍施工”的现象发生。今年,x省全面建立了合同履约、检查评比、黑名单等信誉档案制度。建管处也已经制定了质量控制、计划管理、合同管理等系列制度和办法,同时明确了对进度滞后强行分包、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质量管理等强化过程控制的检查奖惩措施,其目的就是要出重拳,硬手段,切实保证工程质量,保工期,保形象。各单位都是具有相应实力的甲级监理或一级施工企业,有着良好的业绩和管理信誉,沿海高速是你们展现自我价值、展现企业形象的平台。干出成绩是丰碑,干不好则是耻辱柱。

二、着眼当前,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打好开局

自合同预谈判后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加紧驻地建设、工地实验室建设,积极协调人员、机械进场,为即将开始的冬季大干做好了准备,同时有的项目经理部积极寻找土源,积极与当地修路指挥部、所在地乡镇联系,尽管各参建单位进展不一,但大多数队伍有着高昂的信心,积极开展工作,形成了一个良好态势。

12月18日拆迁动员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拆迁、工程建设拉开序幕,明天就要开始放线、征地拆迁核查、施工围堰工作,要求各项目经理部马上行动起来,人员、机械不能满足现场需要的马上组织调配,确保拆迁和工程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阶段目标,建管处将实行全天候无节假日工作制,全员盯现场,抓开工。拆迁工作在月底前要初战告捷,本周内施工单位要全面开工,跟进放线,开展围堰和施工便道施工,土源问题必须在近日逐步解决到位。施工组织计划要在月底前完成上报。建管处、总监办要马上开展人员、设备等履约检查工作,关注个别苗头,抓住关键环节,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工程进度。全面推行工程进度、现场管理日报制,周调度、月联查会议制度,推行问题督办和消号制度。细化今冬明春工程安排计划,制定详尽的施工作业流程、人员设备等资源配置等实施方案,同时,要搞好岗前培训和现场交底。今冬明春阶段性目标是工程能否实现全面顺利开工的关键,对于阶段性目标严重滞后的,特别是关键的围堰、水网改造工程,要采取强行分包措施,保证工程整体推进。对于限期履约整改不到位的,要采取严厉合同措施,确保工程开门红。

三、凝聚合力、细化过程,重点实现五项管理工作

(一)以资源投入为重点,确保施工水平满足合同要求

这里所说的资源,就是指技术管理人员的投入总量和专业素质水平,是指机械设备的投入总量和作业水平,是指资金投入的多少以及核算和管理的水平,是指各种原材料的准备到位情况和质量保障能否达到工程要求,是指施工组织设计和总体管理思路是否清晰、可行和实用,是指与当地党委、政府、乡镇村和人民群众等各方面关系的处理和协调能力是否满足工程施工和建设的需要。

(二)以质量管理为中心,狠抓质量不松劲

质量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永恒主题。各参建单位要持续不断地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具体要求抓好六个到位。一是抓管理到位。要严格按照“企业自检、社会监理、业主检查、政府监督”的四级保证体系,建立组织,强化责任,层层落实,管细管严。二是抓现场到位。要做到该做的事提前想好,明天的活今天交待好,现场有层次,工序有衔接。监理要盯住现场,做到旁站到位;技术人员要守住现场,对施工及时给以指导;项目工程师要及时巡查和跟进,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现场抓好了,质量问题就减少了。三是抓人员设备到位。万事离不开人,人力不足,素质不高,抓管理的良好愿望和意图就实现不了;施工设备不足,机械老化,三天修两天坏,瞎凑合,就会误事误工干着急。只有精心组织合理调配人员设备,才能保障质量进度两不误。四是抓材料把关到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劣质材料产不出精品。在施工材料上一方面要把好源头关,要做好重要原材料的选定考察工作,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要制定计划超前准备,抓好原材料的运输储备工作,提前做好半成品试验检验、组成设计工作,要注重质量讲求效益;另一方面要做好材料的选定、上报和管理工作,材料进场做到挂牌管理、分类堆放、隔潮防雨、措施齐全,避免材料的浪费,用管理的高效率促成施工生产的高效益。五是抓试验检测到位。要严格按照要求对分项工程的各道工序及时进行检测,充分发挥工地试验室、监理试验室、业主试验室的作用,在对重点部位环节进行控制的同时,加大检测频率,做到取点合理、标准操作、数据准确。六是抓检查奖惩到位。检查要做到不定期抽查与定期联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处内检查与省厅检查相结合。检查要深入细致,不留死角,不讲情面。检查结果要及时落实,及时通报。要继续落实奖优罚劣的制度措施,体现以奖促干以罚促改的目的。只要我们认真做到这六个到位,工程质量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质量管理目标就能得到实现。

(三)以精心组织为保证,章法得力促进度

工程进度的保证和实现,得力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实用和精确,得力于工期的合理安排和资源的有效投入。组织严密、谋划超前、保障得力、纪律严明是确保工期进度的关键。这个题目说白了就是管理工程要有严格的时间观念,要章法得力纪律严明,把工程进度管理抓上去。今冬明春的阶段性目标是各施工单位能否完成总目标的基础,一方面,抓住施工的黄金季节,不等不靠不内耗,积极主动多方协调,争分夺秒抢进度;另一方面,章法有度抓管理,计划周密谋划到位,制定预案排好工期,做到科学调度合理安排。

(四)协调一致主动配合,优化施工环境

项目建设中,各参建单位要严厉律己、文明施工,同时妥善处理与地方的协调关系,涉及到与地方有关的问题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和修路指挥部,各合同段都配备了地方协调人员,要经常与修路指挥部、县乡政府沟通,摆正位置、未雨绸缪、主动协调。

各施工单位积极与修路指挥部联系寻找土源,有了合适土源要与修路指挥部、卖土方签订有关协议,取土完成后及时将土底费拨付给修路指挥部,由修路指挥部将费用拨付给卖土方。按照12月18日召开的拆迁征地动员会议的确定的土底费价格拨付:3公里以内的5.5元以内,3至5公里的5元以内,5至10公里的4.5元以内,10公里以上的3元以内。

(五)抓好安全生产,做到文明施工

“安全、人文、环保”是沿海高速公路的管理理念。各土建、房建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各项规定组织施工,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建管处制定印发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等具体规定,增强安全意识,加大岗前培训力度,加强现场管理,规范作业程序,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文明施工优环境。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以标准化、规范化施工为统领,各分项工程、复杂关键工序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标准化,工艺流程、设备组合标准化,驻地、料尝预制厂标准化。要全面推行首件工程联合验收制,以样板工程提升质量水平,确保“内实外美”。

四、以人为本,廉洁高效,“树交通新风,建阳光高速”

加强交通系统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是当前交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贯彻落实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十公开”阳光工程要求。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和纪检监察进驻制度。规范计量支付、变更设计、资金拨付程序。各级监理和建管处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行廉洁自律和“八不准”要求,坚决防止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现象发生,要在严格程序的同时,提高服务和协调意识,坚决杜绝“不给好处不签,给了好处乱签”。各项目经理部要规范材料采购、劳务分包方面的经济活动,确保路畅人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继续坚持“修三年路,树百年人”的廉政目标,发扬开展“阳光工程”活动以来取得的成绩,使“以人为本、加快发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廉洁高效、风清气正,团结友爱、奋力争先”成为新的高速公路建设新风。

同志们,沿海高速公路建设大干序幕即将拉开,我们要振奋精神、不辱使命,凝聚合力、昂扬斗志,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完成高速公路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和实现交通强市的战略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第2篇:纪检工作谋划会发言范文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动员大会,目的就是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来一次大发动、大鼓劲、大部署。刚才,清香部长通报了省调查总队检查测评的有关情况和市督查组的督查情况,几个单位的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省委宣传部罗志丹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渐伟市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动员报告,总结了工作成绩,部署了创建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认识,增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信心

根据中央文明委的文件精神,常德已经取得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资格。这是展示常德魅力、提升常德品位、凝聚常德精神、推进常德发展的重大机遇。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进行了认真研究,常委一班人思想高度统一,信心决心十足。从现在开始,全市上下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一鼓作气,全力以赴,奋力冲刺,争取成功。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块“金字招牌”。它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是我国目前综合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在城市竞争的新形势下,城市文明程度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的丰富内涵,一种无形的竞争要素,一种累积的重要资本。城市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创造和集聚物质财富的历史,而且是创造和积累文明成果的历史。城市文明的升华,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打造城市形象的良好载体;既是提升市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社会管理的有力抓手。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美誉度,增强吸引力;也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形成凝聚力。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可以树形象,企业可以增商机,百姓可以得实惠。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德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一是有扎实的工作基础。1996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两轮“四个城市一起创”,获得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系列荣誉称号。在第一轮创建中,我们就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的称号。通过这些年的创建,不仅建设完善了大批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宝贵的创建经验,为今后的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二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推动文明创建和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宝贵的资源更多地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而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在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中,广大网民纷纷发帖留言,为文明城市创建出谋划策,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充分体现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三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加快、效益提升、后劲增强、社会进步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这就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任重道远。全国文明城市被誉为“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创建中竞争激烈、各项标准很高,不可能轻轻松松就能得到。当前,创建的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繁重,跻身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巩固、完善和提高,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总之,我们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激发全市人民的创建热情,迅速行动起来,兴起新的一轮创建。

二、注重内涵,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

全国文明城市的内涵非常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四位一体建设的一个总揽,任务非常明确,要求非常具体。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应付一时的检查,更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牌子、争取一项荣誉,而是要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常德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真正把创建作为促进常德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要高标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必须始终坚持和突出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更加自觉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性发展、文明发展的理念,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真正把创建作为打造响亮城市品牌的重要契机。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推进城市科学管理,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城市环境美化,把常德建设成为“宜居住、宜创业、宜旅游”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

真正把创建作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契机。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大力营造良好的政风、民风、行风,让文明新风吹遍城市的每个角落。

真正把创建作为大力弘扬常德精神的重要契机。一座城市是需要精神支撑的。一个文化贫瘠、精神缺失的城市,即使拥有发达的经济,较好的硬件设施,也不能成为完全意义的现代化城市。我们要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凝聚全市人民的思想意志,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智慧,大力弘扬“德行天下、和谐奋进”的常德精神,大力倡导“创新创业”的风尚,让常德人民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让常德人民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三、加强领导,健全创建工作的运行机制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齐抓共管,是创建工作全面顺利开展的有效方法和重要保证。没有这一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把文明创建作为推进全面工作的总抓手,摆上突出位置。市里已经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各区也要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机构,全面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几套班子合力抓、条块结合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及时有效地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带头履行职责,带头搞好协调,带头推进落实,确保政令畅通、高效运作,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市、区、街道、社区的各责任单位一定要尽快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具体措施和有关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要建立健全共创共建机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所有单位团体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全市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各单位都要站在全市“一盘棋”的高度,按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本职工作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行业创建与社区创建有机结合起来,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协调配合,加强统筹推进。特别是对难度大、交叉扯皮多的问题,容易产生漏洞的环节,更要注重沟通联系,互相理解支持,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多做工作,促进矛盾问题的有效解决。另外,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广大群众的支持参与,是文明创建的成事之基、力量之源。要精心组织策划声势浩大的集中宣传活动,迅速展开强大的宣传舆论攻势,使文明创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对于群众的意见建议,要高度重视,及时做好引导,能够解决的及时予以解决。

第3篇:纪检工作谋划会发言范文

本次生活会的主题是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选拔任用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照检查和剖析。

省农委党组领导班子所有成员参加了这次民主生活会,会上各位领导按要求,先后进行了发言。

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到会,并就省农委领导班子和自身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

关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问题

对于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始终抓得很紧,一刻都没有放松。在年初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的基础上,每次委领导班子会、委党组会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会议上都反复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落实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一岗双责的责任制度,坚持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落实,业务工作部署到哪,党风廉政建设就抓到哪。认真抓好理想信念、党风党纪、政治纪律、岗位廉政和警示教育等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强化敬业为农、执政为民、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加强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了农业农村工作巡查、廉政档案、办理婚庆丧葬事宜报告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政务公开、财务管理、干部管理、项目管理、重大问题报告、群众评廉和组织考廉制度。委领导班子带头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同时,没有发现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行为。

近年来,省农委党风廉政建设和政行风建设在全省评比中始终保持着领先水平,但从更严格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尤其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注重会议宣传教育的多,实际深入剖析的少,挖掘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主动性还不够。二是注重强调领导干部带头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制度的要求多,而对既抓领导、又抓队伍的要求不够,特别是对处级干部和一般干部在工作、生活、接待等方面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抓得不紧,教育得不够。三是注重对干部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内的要求和监督,而对业余时间的监督和要求不够。对于这些问题或倾向,我们要深入研究,认真加以解决,真正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关于干部选拔任用问题

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省农委党组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相关政策规定,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等规章制度,处级领导选拔任用全面实行公开竞争上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进行民主测评和考核,并由驻委纪检组、监察室对干部推荐、提名、组织考核、讨论决定和公示核查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监督,有效防止和杜绝“带病提职”等问题的出现。去年年末以来,先后4次选拔任用处级干部13名,其中通过两次公开竞争上岗、民主选举等程序选拔正处级领导干部3名、副处级干部6名,经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核等程序横向交流调整正处级领导干部3名,经笔试、结构化面试等程序从基层调任干部1名。由于委领导班子调整等多种原因,省农委已经三年没有提拔和调整干部,今年是近年来省农委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力度较大的一年。由于省农委在选拔干部上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透明、择优,全委各级干部比较满意,在全委上下形成了人心思进、想事干事、创先争优的良好工作氛围。

虽然委党组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干部负责的态度,今年以来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着干部调整交流不够、部分优秀年轻干部暂时还没有得到提拔任用等问题。主要原因:一方面省农委是2000年机构改革时在6个部门基础上组建的,老同志和后备干部比较多,但领导干部职数相对较少,干部调整任用工作压力大。另一方面,个别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一地任职时间较长,干部交流力度不大。今后,我们将花更大气力、下更大功夫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和交流工作,切实做到任人唯贤、因材施用,创造更多机会把优秀、年轻的干部选拔到处级领导岗位上来。

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

年初以来,省农委制定了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意见,委党组召开大会进行思想动员和安排部署。为把影响和制约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找准摸透,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合作化经营、推动城乡联动发展、统筹推进“三化”等6个重点课题21个子题目深入组织开展了调查研究活动,撰写调研报告32篇。近期,针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我们又制定了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意见和现代农业推进计划的实施意见。

2010年我省农业农村工作是在极其复杂、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展开的,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按照重统筹、强基础、抓改革、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积极应对,科学谋划,强化措施,奋勇拼搏,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好形势。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获得特大丰收,初步预测粮食总产将比去年净增100亿斤以上,突破历史最高水平; 农产品加工业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550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畜牧业产值预计达到925亿元,同比增长12.1%;园艺特产业预计实现总产值700亿元,同比增长25.9%;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稳定增长,预计达到5840元,同比增长11%以上;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金融改革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启动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省政府部署的12件民生实事到年末将全部完成,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虽然我们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采取了一些得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实事求是地说,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从农业农村发展上看,农业农村经济规模不大、结构不优、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没建立起来,促进持续增收难度不断加大;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城乡间、工农间差距仍在日益扩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还没有形成,统筹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压力大、任务重。从组织领导层面看,思想解放程度还不高,抢抓机遇、创新突破、敢闯敢试的能动性不足; 理论武装不够,工作方式方法还不完全适应,开展工作凭经验、凭热情较多,还不能抽出时间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工夫。从体制机制上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大的症结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束缚,目前,农村资金短缺、技术等要素匮乏,公共产品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经营制度、支持保护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现代农业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今后工作中,必须着力破除这些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体系,切实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持久动力。

任克军主任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分别从工作认识、干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陈述。

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加快落实整改措施,强化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科学发展能力。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任克军主任认为,首先要解决好“五个方面的作风”问题。

要解决好思想作风问题

核心是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党的思想路线,突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把握高标准农田建设、良种培育推广、抗旱能力、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强化惠农政策八个重点,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要解决好学风问题

核心是要解决学习动力不足问题。不学习就跟不上发展形势,就做不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学习就会放松自己,放松自己就会降低标准、不思进取。因此,必须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加强党的政策理论、市场经济、现代农业、法律法规等方面学习,并转化为指导工作和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要解决好工作作风问题

核心就是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更多地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农业农村工作更广泛体现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坚决不搞粉饰浮夸的虚假政绩,不作劳民伤财的表面文章,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切实做好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基层矛盾问题、侵害农民利益问题等方面的工作,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繁荣稳定。

要觖决好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

核心就是要进一步坚持和贯彻好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执行集体领导集体决策的原则。不搞“一言堂”,坚持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例会制度。在事前听取和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经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第4篇:纪检工作谋划会发言范文

省政府决定在嘉兴市召开全省土地执法监察暨土地整理开发工作会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总结全省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情况,进一步加大全省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二是总结表彰全省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进一步推进土地整理和围垦造地工作,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

昨天,大家参观了海宁市的海涂围垦、秀洲区的土地整理和嘉善县的村庄整治项目现场,会议还印发了海宁、嘉善、安吉、温岭、嵊州等5个书面典型材料,这些现场和典型材料都很好,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刚才对**年度全省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等一下,省检察院、省监察厅的领导还要发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章猛进同志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供同志们参考。

一、通报近二年来查处的典型土地违法案件(材料另发)

二、认清形势,依法履职,进一步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

(一)近年来我省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主要成效。

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以来,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深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严肃查处了一批土地违法案件,土地市场秩序明显改观。据统计,**年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国土资源部门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5万件,面积13.82万亩,其中耕地8.96万亩,没收建筑物2600万平方米,拆除建筑物750万平方米,罚没款8.32亿元,收回土地3.9万亩。对181名违法案件的责任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有46人受到刑事处罚。

二是认真抓好执法巡查工作,防范了一些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据统计,**年和**年,全省巡查发现土地违法行为3.54万起,涉及土地面积14.04万亩,其中耕地7.16万亩。及时制止了3.31万起违法用地,挽回经济损失8.02亿元。

三是努力做好土地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严格按照国务院新《条例》的要求,进一步畅通渠道,规范工作行为,努力把群众土地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通过扎实工作,我省土地量已开始下降。今年上半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共受理土地12576件,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了30%,到国土资源部的量下降了41%,重复信、重复访、集体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对征用农民集体土地补偿与安置专项清理中发现拖欠的4.53亿元征地补偿费,已于**年底全部归还到位。

四是开展了非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专项整治,有力地打击了土地违法行为。全省共查处非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3011件,拆除违法建筑57万平方米,没收违法建筑108万平方米,罚没款7120万元,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年,我厅会同省纪委、监察厅、农业厅在全省范围内继续开展了村官非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的专项执法检查。

五是锻炼了执法监察队伍,维护了土地法律法规的尊严。近几年来,我省执法监察队伍承担了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大量工作,不辞辛苦,任劳任怨,顶住压力,勇挑重担,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队伍素质在工作磨炼中得到提高,执法工作制度、工作程序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市场治理整顿和宏观调控,查处违法案件的力度明显加大,查处的效果逐步提高,少数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以案件查处树立了国土资源部门的执法权威,维护了土地法律法规的尊严。

(二)当前土地执法监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省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形势不容乐观,土地违法案件依然居高不下,土地增量虽有下降,但总量依然很大,甚至出现一些。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确实还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和问题。

1、地方政府成为违法用地和违法征收征用土地的主体。从近几年土地执法情况来看,土地违法的突出问题是地方政府违法,多数性质严重的违法行为,几乎都直接或间接与地方政府有一定关系。据我厅最近调查,全省**年至今年6月底1428个国家、省、市重点项目中,有违法用地的项目202个,占重点项目总数的14.15%,违法用地面积10.97万亩,其中耕地6.79万亩(基本农田2.85万亩)。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国土资源部门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中,属政府和法人违法用地的面积占查处总面积的70%以上。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对征收征用土地有严格的规定,但有的地方政府违反规定,擅自大量“协议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据统计,**年以来,全省市、县、乡镇政府和各类开发区擅自“协议征收”土地63.5万亩,已占用20万亩,已支付征地款251亿元,严重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同时,政府自身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政府土地违法往往冠以“发展经济”的帽子,即所谓的因公违法,而且违法用地面积大,有的甚至大量占用基本农田,造成土地违法案件处理难到位、执行难到位。从省国土资源厅等六部门近期组织的土地出让金收缴使用情况检查看,**年—**年,全省拖欠减免土地出让金128.42亿元,违规使用土地出让金22.73亿元。

2、因违法用地和违法征收征用土地引发的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我省土地量在国土资源部的排名长期名列前茅。最近,国家局又专门通报了我省43件土地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是因征收征用土地引起的。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9501件,来访3418批次、8323人次,总量仍然在高位上运行,尤其是重复率较高,结案率较低。今年5月1日国务院新的《条例》实施以来,复议诉讼案件大量增加,赴省、进京上访事件和自杀、自焚、拦截车辆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

3、一些地方土地违法现象有所抬头,甚至出现反弹趋势。经过两年多的治理整顿,空前的案件查处力度和强有力的社会舆论监督有效抑制了土地的无序需求。但用地“饥渴”依然存在,一些地方以土地换发展的冲动并未消除,一旦管理出现松懈,反弹就会成为必然。这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据省国土资源厅统计,今年1-8月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9547件,立案查处8986件,涉及土地面积6.45万亩,其中耕地4.6万亩。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村官卖地、企业违法占地、城镇居民非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建房问题仍然时有发生。今年国土资源部对我省杭州市和宁波市主城区进行了卫星遥感土地执法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年2月至**年7月期间,杭州市建设用地宗数为404宗,用地面积2.4万亩,其中,违法用地宗数达到117宗,面积4900亩,分别占29%和20%。宁波市建设用地宗数1718宗,用地面积5.0万亩,其中,违法用地宗数达到729宗,面积2.2万亩,分别占42%和44%。这些情况说明,违法用地已经出现反弹趋势,有可能再度蔓延,形成新的违法用地风潮,执法监察的形势依然严峻,绝不可掉以轻心。

4、土地执法工作自身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执法难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发现的土地违法行为,国土资源部门下达停工通知书后,违法者反而加快了施工进度,国土资源部门缺少进一步的制止措施。对国土资源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不自觉履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由于多种原因,往往难以得到落实。对应依法追究土地违法行为责任人行政或刑事责任的,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的处分建议或土地犯罪移送书,不少案件石沉大海。二是案件查处工作反应机制不够灵敏,抓典型违法案件的准确性不高。对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有的甚至是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国土资源部门不能及时掌握情况,不能作出快速反应,不能尽快查处。很多情况是在领导批示、媒体报道或群众举报后国土资源部门才发现,案件查处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对于已经发现的一些违法案件线索,国土资源部门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进行排查,但又往往抓不到具有典型性的案件,准确度不高。三是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严格执法是土地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查处违法案件是土地执法工作的核心。从目前国土资源部门查处案件的情况看,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较为普遍,尚未形成国土资源部门的“拳头”和“利剑”。

(三)进一步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力度的主要措施。

1、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严格依法行政。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牢固树立遵守土地法律法规的意识,本着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依法管理土地,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利用土地,对违法批地、占地的,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中关于要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建立公开的立案标准、查事与查人相结合、加强与监察等部门联合办案、加大执法力度等一系列具体要求,严肃查处违法案件,维护和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对法律规定的土地征收征用、具体建设项目供地审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登记发证等规定,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违规。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下,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必须依法加强对土地出让金的收缴管理。要禁止非法压低地价招商,不得擅自减免和返还土地出让金。要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收缴土地出让金。凡土地出让金没有交清的,不得发放土地使用证。对在这次审计和土地出让金收缴、使用检查发现的违规行为,各地要积极主动、认真纠正。要按照国土资源部《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和省国土资源厅《土地违法案件立案标准和管辖的规定》,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当前,各地检察机关正在集中开展查办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渎职犯罪专项工作,其重点之一是负有市场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失职、案件。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不要认为自己是因公违法,或者是只要不贪污受贿就事不关己。按照这次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的集中查办渎职犯罪专项工作,对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7种情形,即使不落个人腰包,也要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一定要依法行使职权,严格依法办事。

2、严格依法征地,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要进一步落实省政府27号文件精神,严格实行征地区片综合价,安置补偿要到位;扩大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面,实行即征即保,政府出资的30%的保障金要及时到位;多渠道、多形式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要严格执行土地征收程序。在征地依法报批前,要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对拟征土地现状的调查结果须经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确认;确有必要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组织听证,做到程序依法,群众信服。对未经依法报批擅自“协议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的问题,省厅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处理意见,省政府主要领导已原则同意,请各地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把握好以下三条:⑴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已落实农用地转用指标及符合其他用地条件且尚未填土动工的,可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予以报批。用地指标除了可使用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和省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外(额度之内),也可以使用盘活的1999年以来转而未供的农用地指标。⑵对未批先建或已填土破坏耕作层致使土地难以复耕的,依法查处到位后,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可按我厅《关于印发违法用地补办审批手续意见的通知》(浙土资发〔**〕16号)文件的规定,补办用地手续。对未动工建设或未填土破坏耕作层的土地,应由当地政府组织农民耕种。⑶对已支付的部分征地补偿费用,对符合报批条件的土地,征地依法批准后,可在支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中予以相应抵冲,但征地的补偿安置费标准,应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3、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狠抓查处到位。查处案件是执法监察工作的“杀手锏”,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一定要查清事实,分清是非,跟踪处理。我要特别强调一下查清事实和分清是非问题。查不清事实,就抓不住违法者的要害,人们就不会敬畏法律;分清是非,才能树立正气,打击邪气,才能树立执法的权威。通过近几年的执法实践,大家都有一个共同认识,违法者主要有“两怕”:一怕丢官背处分,二怕建筑物真的被拆除。针对这一心理,只有强化处罚到位,才能真正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土地违法行为一经立案,必须有处理结果,对人、对事都要依法处理。坚决纠正违法用地只通过罚款就补办合法手续的行为,要警惕通过查处“洗地”。对商品住宅、商业、旅游、娱乐等经营性项目违法用地,依法查处后,必须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对国务院《决定》后的顶风违法行为,要有案必查,坚决从重从严进行处罚和处理。违法用地及其建筑物,法律规定应当拆除或没收的,必须做出相应的处罚决定,不得以罚款、补办手续取代。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要坚决申请;对违法责任人,该政纪处分的,要坚决提出处分建议,涉嫌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案件查处不能隔靴搔痒、敷衍了事,必须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承担始料不及的风险和责任。还要强调的是,下级国土资源部门查处有困难的案件,必须及时报请上级部门查处,否则就是失职。对有案不查、执法不严、避重就轻、处罚不到位的,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据《土地管理法》第72条的规定责令其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或直接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按照国发[**]10号文件的规定,对市、县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的违法案件,由省国土资源厅直接查处。要抓好典型案件的公开调查、公开处罚、公开追究和公开曝光。违法者最怕公开曝光。这是很好的查案方式,对其他想违法的单位和个人有震慑作用。这次会议以后,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要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土地执法检查,对省国土资源厅交办的土地违法案件和国土资源部卫星遥感发现的土地违法案件,要一一查清,依法处理,并于今年底向省国土资源厅写出报告。要从群众举报中,发现土地违法案件,并严肃查处,取信于民。要切实做好国庆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期间的工作,确保节会期间无人进京上访,不发生重大。

4、加强动态巡查和卫片执法检查,防范违法案件的发生。查案不是目的,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良好的土地市场秩序,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是解决执法难、降低执法成本和减少损失的根本途径。针对出现的违法用地反弹趋势,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必须强化动态巡查,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制,加强考核、兑现奖惩。各市、县(市、区)都要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进行多点多面、循环往复的检查和排查,形成“全场紧逼、盯人防守”的态势。要把违法行为高发区作为巡查、检查的重点区域,加大巡查力度,尽最大努力降低发案率。要进一步发挥卫星这一“天眼”的作用,科学地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成果,了解土地利用的基本态势,发现和查处违法用地。省国土资源厅决定,从明年开始,实施全省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每2-3年对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镇建成区建设用地规模进行卫星监测,除了国土资源部确定的监测杭、宁、温重点县(市、区)外,省里每年再确定5—10个县(市)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查处土地违法案件。

5、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建立横向联动办案机制。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及执行,离不开纪检监察及公安、司法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中,要建立工作制度,积极争取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大力配合。对拆除违法占地上的建筑物和处理违法责任人,要依法移交、移送有关部门,跟踪到底,保证案件查处一起,处理到位一起。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经常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6、加强执法监察制度和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和执法水平。一是要建立、完善和落实违法案件查处会审制度、报告备案制度、督办制度、案件移送制度、责任追究等执法监察工作制度。二是要加强执法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把政治上强、业务上精、作风上实的优秀干部选拔到执法监察岗位上来。三是要结合当前国土资源系统正在开展的“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加强教育、培训、考核工作,不失时机地加强执法监察队伍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法监察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法工作水平,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三、统一思想认识,加大扶持力度,保质保量完成土地整理开发任务

(一)充分肯定我省土地整理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耕地保护和造地改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大力配合支持下,我省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至**年底,全省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建成标准农田1194.38万亩,新增耕地达182.07万亩,为我省连续9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核拨土地整理折抵指标131.09万亩,使用折抵指标批准的耕地104.26万亩,占全部批准建设占用耕地179.27万亩的58%,大大缓解了我省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严重不足的矛盾。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环境、生态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开辟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财源,壮大了村级经济,为村民办了一些实事、好事,既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又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促进了农村基层建设。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达不到省政府规定的要求;个别地方弄虚作假,虚报面积;有的地方开展这项工作征求农民意见的工作做得不细不实,引发农民上访;有的地方工程项目没有实行招投标,在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指标管理上存在漏洞,引发违法违纪甚至犯罪行为。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已经或者正在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防范。对我省前一阶段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要充分肯定成绩,理直气壮地加以宣传。

(二)进一步提高对土地整理开发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1、土地整理开发是保护耕地、保证我省粮食生产安全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粮食安全是以一定数量的耕地为前提、为基础的,没有耕地这个基础,没有足够数量的标准农田,粮食安全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国土资源部门的同志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只考虑如何解决建设用地,而忽视保障粮食生产能力。我省提出建设标准农田,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建设1500万亩标准农田,按照“吨粮田”标准,就可以保证相当于300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如果将1500万亩标准农田真正建成了,保护好了,那么浙江的粮食安全就有了保障。

2、土地整理开发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必然要求。有的领导同志认为,只要有建设用地指标就可以批准农用地转用了。其实,这只是批准农用地转用的一个条件。要批准农用地转用,除了有用地指标以外,还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占用耕地的,必须实现占补平衡,依法可以占用基本农田的,还必须补划等面积的基本农田,同时还必须依法给被征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予以补偿和安置。这是批准农用地转用最基本的条件。当前,有些地方虽有用地指标,但农用地转用报批报不上来,一个重要原因是补充耕地方案和补划基本农田方案不能落实。同时,国务院领导同志已明确表示,“十一五”期间,耕地占补平衡只能在本省范围内进行,不能跨省补充平衡。因此,各地必须把土地整理开发,增加耕地面积,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重中之重来抓。否则,光有建设用地指标,也是无剂于事的。换句话说,就是要用地,就得造地;不造地,就不能用地。

3、土地整理开发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我省正在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就包括了村庄整治、宅基地复垦的工作,而且是一项重要内容。宅基地整理是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我省建设用地整理的潜力所在,搞好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我省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明确目标,完善政策,确保完成土地整理开发任务。

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建成1500万亩标准农田,是省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预计到今年底,全省将建成标准农田1300万亩。明后两年还需要再建设标准农田200万亩。明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在“十一五”期末,即到2010年,按照我省人均GDP接近达到5000美元测算,每年需新增建设用地30万亩左右,其中占用耕地20万亩左右。这意味着,全省每年要垦造20万亩耕地才能实现占补平衡。因此,土地整理开发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政策,加大力度,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土地整理开发任务。

1、提前谋划,强化规划管理。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政府确定的总体工作目标,落实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滩涂围垦、黄土丘陵开发等专项规划,开发项目要落实到具体区域和地块。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块,必须在城镇规划区范围之外,避免城镇建设发展占用标准农田。对城镇规划区之外已明确建设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范围,也不能安排标准农田建设和垦造耕地项目。

2、制定激励政策,调动方方面面开展土地整理开发的积极性。针对当前土地整理开发难度加大、投资增加的实际,省里正在研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一是适当放宽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项目立项的连片面积标准。二是实行超额完成标准农田建设计划任务与奖励使用土地整理折抵指标使用额度挂钩制度。对超额完成上级下达标准农田建设年度计划任务的地区,按超额完成面积的一定比例奖励土地整理折抵指标使用额度。同时,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奖励标准。三是适当提高开荒垦造耕地项目的资金补助标准,提高农村宅基地复垦补助资金标准。降低向省申请资金补助的开荒垦造耕地集中连片面积标准。四是鼓励向省统筹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凡向省统筹专户调剂土地整理折抵指标的,省里原则上参照市场调剂价支付统筹款,并按统筹折抵指标数量的一定比例奖励相应市、县(市、区)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年度使用额度。凡**年及以后动工建设的滩涂围垦项目,必须按实际围垦面积的20%由省里统筹用于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补充耕地指标,并按省委托垦造耕地项目补偿标准给予资金补助。五是补充耕地易地委托垦造的资金补偿标准按双方当地耕地开垦费就高标准确定。标准农田易地代建的,由双方国土资源部门商定资金补偿标准。这些政策措施,将同省财政厅进一步协商沟通后,报省造地改田领导小组讨论,省政府同意后实施。各地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台进一步鼓励土地整理开发的政策性措施。

3、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土地整理开发的数量和质量。国土资源部已经发出通知,今后耕地占补平衡要按等级折算,既要保证新开发耕地的数量,又要保证质量,真正实现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一是要加强立项管理。补充耕地项目实施前必须严格履行审查报批手续,经有权批准的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立项、实施。补充耕地易地委托垦造和标准农田跨县(市、区)代建的,由双方国土资源部门商定,并经县(市、区)人民政府同意(跨市的还须由双方市国土资源部门和市人民政府鉴证),报省国土资源厅同意后实施。二是要保证土地整理开发的面积和质量。这么多年来,地表比较平坦、土层较厚的农地多数已被整理,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逐步向偏远的土层较薄的地方转移。在这些地方建设标准农田,除了做好沟渠道路配套外,更要注意耕作层土壤的厚度。鼓励占用耕地单位将所占用耕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的土壤改良。三是坚持省、市、县三级验收制度,国土资源、农业、财政、水利等部门同时参与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由国土资源部门交由农业部门管理,继续培肥地力。对弄虚作假、虚报面积的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经查实,除了扣回已核发的折抵指标以外,还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5篇:纪检工作谋划会发言范文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金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全县金融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金融工作任务。刚才,政府县长宣读了2015年首届“县长金融奖”表彰决定;签订了2016年金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县政府金融办和住建局负责同志就相关工作作了汇报发言。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剂。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把强化金融支撑作为贯彻落实市委“”战略和县委“”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召开了全县金融联席工作会议,设立了“县长金融奖”,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解决农民、小微企业、项目建设资金难题,加强融资平台和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了很多办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不断创新金融发展举措,抓金融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大,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各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努力扩大信贷投放,不断深化金融改革,改善金融服务,强化银企合作,破解金融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一是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17.45%;各项贷款余额达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截止今年9月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同比增长%;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同比增长%,有力支持了全县实体经济和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发展。

二是金融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加大银政、银企合作力度,至去年底,各项涉农贷款余额达到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占总贷款的%;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4.12%,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万元,双联农户贷款万元。截止今年9月底,全县发放“三农”贷款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增长%;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个百分点;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余额万元,下岗失业人员贷款万元,草畜养殖和设施蔬菜产业贷款万元,双联惠农贷款万元,金融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的力度明显增强。

三是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甘肃银行在我县设立了支行,目前全县共有金融机构家,营业网点个,信用联社设立便民服务点个,农行和邮政银行设立银行卡取款便民服务点个,对偏远乡镇、行政村布放“三农”服务终端,金融服务已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成立政府出资担保机构家,全县小额贷款公司已发展到家,累计组建融资性担保机构家,担保服务体系基本建全。保险业发展迅速,全县初步形成了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金融布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多方位、多形式的金融支撑。

四是征信系统建设不断加强。加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制定了《**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县农村信用等级评定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了“金融知识下乡”、“金融知识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及“征信宣传月”等系列活动,“诚信受益,失信惩戒”的社会环境逐渐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逐步下降。截止9月底,全县创建信用村121个,评出信用农户家、信用工商户多户,农户信用贷款余额达亿元。

五是金融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加强了对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县投融资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监督管理,小额贷款公司和恒信小额贷款公司全面运营,金融综合服务水平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围绕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金融活力进一步激发。农村物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风险管理能力明显增强,支付结算更加完善,网上银行、自动存取款转账业务大幅增长。

六是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县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工作的管理,坚决打击和果断处置非法集资,有效预防和遏制了非法集资犯罪行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力度不断加大,征信知识宣传在全县范围广泛开展,社会公众信用意识明显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了征信体系全覆盖。灾后重建贷款回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全县共收回灾后重建贷款亿元,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收回亿元,收回率达%,为我县信用环境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金融业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显著贡献的一年。各金融机构切实发挥职能,积极开展市场营销,努力增加信贷投放,新增贷款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在内外部经济和金融环境整体偏紧的大背景下,我县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全力推动的结果,也是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狠抓落实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金融战线的同志们和为金融工作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金融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从中央金融政策来看,国家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对于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带来一定压力。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势必会收紧地方投融资公司的融资,对地方投融资公司发展形成一定制约。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将导致社会融资成本上升,同时对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我县部分工业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滑明显,对很多依赖于传统行业和大型企业的金融机构带来较大影响。三是从我县金融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财政资金、政府资源同金融资金的融合刚刚起步,杠杆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较少、服务网点少、规模小、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融资渠道较少、银行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金融发展还不平衡,受抵押担保物不足、抗风险能力差、制度不完善的影响,“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依然突出;保险业总体规模还不够大,覆盖范围还不够广;金融创新发展能力还不强,创新融资模式的工作还比较滞后,直接融资比重仍然较低。四是受当地经济条件限制,加之群众对商业性贷款和政策性贷款的认识不够,导致到期贷款回收难度大,金融安全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同时还要看到,加快金融发展,我们也面临着许多难得机遇。一是国家、省、市出台了“金融十条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市委“433”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县金融改革和农村物权抵押贷款交易中心试点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加快发展“新三板”政策,将会为我县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加强非公经济金融服务、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二是经济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产业的不断涌现,将为我县金融发展提供更好的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棚户区改造工程将为金融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三是面临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圈、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和正在打造的甘肃南部交通枢纽重大机遇。四是面临双联惠农贷款和妇女小额贷款及畜牧蔬菜贷款良好机遇。五是面临中央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机遇。国务院7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已经部署了7个方面的金融支持措施;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土地、资金等经济发展要素供给趋紧,资产价格上涨,贷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更加灵活。这些优厚的扶持政策和可靠的经济效益,都能极大的激发银行投资热情,拓展金融发展空间。

纵观全县经济金融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按照去年书记和省长来调研扶贫工作时指出的,要敢于用银行的钱,善于通过融资来破解投资难题,放大信贷资金效应。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不足是最大的矛盾,投入不足是最大的制约,融资不活是最大的瓶颈。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要把金融工作作为破解投资难题的主要渠道,用足用好各项政策,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全面做好各项金融工作;各金融机构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促进**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现实性、紧迫性,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省市的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反哺养育自己的一方热土,惠及支持自身发展的一方百姓,认真研究,积极应对,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全县金融工作新局面

今年全县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和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经济转型为主题,以贯彻省、市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为抓手,以落实货币信贷政策、调整信贷结构、改善金融服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防范金融风险为着力点,正确处理实施宏观调控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金融业的引擎作用,以金融业适度超前发展助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奋斗目标是:全县实现新增贷款亿元以上,县农行,县工行亿元,县农信社亿元,县邮政储蓄银行亿元,甘肃银行亿元;新增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家,争取设立银行业机构家;发放双联农户贷款亿元,妇小贷亿元,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贷款亿元;灾后重建贷款回收率达到%以上。

实现全年发展目标,重点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着力把握好三个重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一要做大贷款增量。要向上争取,加强与上级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全力争取扩大信贷规模,实行区别性监管,努力扩大信贷资金投放额度。要向外拓展,充分利用区外资金,借助区外资源,同时积极拓展表外非信贷资金,增加资金流入总量。要向内挖潜,通过内部整合盘活资金,通过调优结构,调快周转,调活存量,做大信贷总量。二要提升信贷质效。对我县而言,信贷资金是稀缺资金,必须用活、用好、用到位。金融部门要有统筹观,既要保大企业,又要兼顾小微企业,保证大企业出效益,中小企业出岗位;既要保当前,又要兼顾长远,推动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既要保财源,又要兼顾信誉,公平对待每个企业;既要落实“行规”,又要兼顾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要优化信贷投向,促进转型升级,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市场细分,为不同客户群体间提供专业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三要推动改革创新。要积极加强与商业银行沟通,争取实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全覆盖。稳步、有序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主体,有序发展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企业和民间融资公共服务机构等民间融资服务主体,充分激发民间资本活力。要组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推动农村资源和产权规范有序流转。要加快推进产品创新,推出适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惠农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要创新财政引导机制。探索建立财政性资金与银行贷款挂钩的机制,逐步将新增财政性资金向存贷比高、对地方贡献大的银行机构和新型金融主体倾斜,特别是对大力支持“三农”和非公经济的金融机构,加大新增财政性资金倾斜力度。四要扩大受益面。县农行、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甘肃银行**县支行等金融机构要扩大涉农贷款,特别要加强对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各银行机构要积极支持符合贷款条件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扎实做好就业、创业、助学等改善民生类的信贷支持。

(二)着力打造三个环境,营造金融发展的良好氛围。金融是区域竞争的新领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生命线”。今天的会上,我们奖励了支持经济发展成绩显著的金融机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评比和奖励工作,通过这种形式,努力营造支持金融发展的良好氛围。一要完善工作环境。要把金融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乡各级领导都要认真学习金融知识,把握金融发展规律,掌握金融工作方法,提高做好金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科学制订金融业发展规划,加大金融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做强做大;要做好金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服务,及时研究解决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金融机构改革与创新创造有利条件。各经济管理部门要主动与金融部门联系,主动为金融部门提供资金需求信息,协助金融机构做好信贷项目储备。二要优化信用环境。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要大力支持金融部门,继续巩固和扩大信用乡镇、信用村建设成果,确保每年至少新增信用乡镇1个以上,努力提高全县信用乡镇覆盖率。各银行业机构要对信用乡镇、信用村社和信用评级农户,在贷款额度、利率、还款期限及担保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企业、个人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县人行要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和支付体系建设,努力扩大覆盖范围。企业要把信誉看作无形资源和生命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要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和普及,推进“诚信**县”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的行为,切实维护各金融主体的合法权益,真正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损,让诚实守信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今后县政府将每年评选一批在征信方面突出的信用乡镇、信用企业、信用村,树立典型,发挥表率。三要提升政策执行效能。金融发展需要地方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今年要着重抓好四件事:一是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三权”抵押贷款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县“三权”抵押贷款实施方案》,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政策,特别要切实执行银行机构支持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和贷款贴息制度,保证补偿资金和贴息资金落实到位,提高银行机构放贷的积极性。二是要围绕做大做强金融业,研究制定支持金融改革的政策措施,为金融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要研究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金融支持政策。各经济管理部门,各金融机构一定要认真研究、梳理,加大向上沟通对接力度,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指导,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支持。四是要完善奖励金融贡献的政策,继续实施“政府刺激金融,金融刺激经济”,加大信贷投放奖励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奖励额度,拓展奖励面,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

(三)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推动金融工作上新水平。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正确处理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主动为金融业发展搞好协调服务。一要处理好发展与监管的关系。县人行、银监局要切实负好监管职责,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资金互助社、民间融资服务中介公司的全面监测和有效监管,督促各金融机构健全内控机制,防范金融风险。要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金融监管部门为主体、执法部门密切配合的金融风险处置化解工作机制,坚持金融创新发展同风险防范两手抓、两手硬。要建立金融风险防控联席会议制度,县政府金融办、人行、银监、工信、工商、商务、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民间金融机构的联合监管,促进民间融资阳光运作。要切实加强金融执法,严厉打击恶意逃贷、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金融秩序,确保全县金融业安全稳健运行。二要处理好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对于当前金融领域一些制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县政府金融办和金融机构要认真研究,特别要解决好各自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资本、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积累和准备,防范风险;对于综合性、体制性的问题,要统筹考虑,逐一化解,实现金融发展的持续性。三要处理好金融服务与自身发展的关系。针对我县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存贷比率还很低等问题。要强化服务,注重创新,努力开发符合我县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和完善信贷投资方式,拓宽实体经济获取资金的渠道,更好地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实现经济发展与金融自身发展良性互动。

三、强化措施,攻坚克难,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县政府已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意见》和县长“金融奖”管理暂行办法。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金融机构要一定要认真领会《意见》精神,把握政策实质,创新金融工作思路和方法,凝智聚力,扎实打好金融服务攻坚战,力争在融资规模、融资结构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一、在扩大信贷投放上实现新突破。今年全县银行业机构要新增信贷资金4亿元,力争贷款投放增速达到20%以上;存贷比上升5个百分点。要积极争取加大信贷投入的优惠政策。各金融部门要合理运用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创造性地开展金融服务工作,切实发挥好信贷资金的主渠道作用。县政府金融办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协助各金融机构向上争取优惠政策。县人行要加强与上级人行的汇报衔接,争取增加对我县的支农再贷款额度,扩大再贷款投放对象和适用范围,增加信贷规模总量。县农行、县工行、农信社要积极向上级行沟通汇报,争取信贷规模,下放信贷审批权限,特别是扩大县级支行的授信额度。县邮政储蓄银行、甘肃银行**县支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要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稳步拓展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小企业贷款、个人住房及消费类贷款业务,做大贷款市场份额。要加快金融体系建设步伐。县政府金融办、人行、银监办要用足用活国家放宽对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准入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县的优惠措施,吸引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发展普惠金融,稳步、有序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主体发展,积极鼓励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各乡镇设立村镇银行,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要加快县级投融资公司组建工作,逐步将国有企业股权、资产优良的国有企业、城市经营性资源等优质资产注入公司,着力破解重点项目融资难题。

第二、在金融服务“三农”上实现新突破。今年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可贷资金70%以上要用于支持当地发展,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20%。一要加大信贷投放。县农行、县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要结合“双联”行动,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主动向省行协调妇小贷、“双联”农户贷款额度,重点做好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种养殖业、农业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要加强对农户的信用评级和管理,在生产经营状况稳定、信誉良好的农户和龙头企业中培养优质客户,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力度。要充分利用农户住房、集体林权、存款质押等反担保资源为贷款户提供快捷便利的担保,做到能保尽保、能贷尽贷。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按期完成市上下达的妇小贷、“双联”惠农贷及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贴息贷款任务,今年要力争全县各类扶贫贷款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幅。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和金融政策的宣传,培养农户诚信意识,增强农户法制观念,确保各项贷款放得出,有效益,收得回。严格考核奖惩措施,对于发放和收回工作做得好的乡镇进行表彰奖励,对于工作做得差的乡镇要进行通报批评并给予一定的处罚。二要创新涉农信贷模式。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快农村物权抵押贷款和交易试点工作。县金融办要指导相关乡镇和部门,尽快完善确权颁证、抵押登记、评估、产权交易等配套政策,争取农村物权抵押贷款“一站式服务中心”的组建和挂牌。要加强与相关银行业机构的衔接,制订和完善农村物权抵押贷款业务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贷款担保模式,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和农村住房等多种抵质押方式,制定开展“三权”抵质押的具体办法,加快推进“三权”抵押贷款工作进度。县林业、建设等部门要结合实际,指导相关部门出台抵押登记、评估等实施细则;县农牧、国土等部门要加快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确权登记工作;金融监管部门要引导各商业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对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探索通过直接授信的方式进行发放。三要提升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县农行和信用联社要进一步降低对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的准入门槛,研究制定新的贷款品种,简化贷款流程,不断增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下沉网点,延伸服务,通过恢复和增设营业网点,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增强对“三农”的服务功能,力争实现全县350个行政村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全覆盖。县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要以解决金融服务空白区域为切入点,全面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多样化、多元化。四要创新发展普惠金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深入实施,完善推广现行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双联”惠农贷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业贷款等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扩大惠农贷款的覆盖面。今年,省政府针对中药材价格下跌,在金融支持方面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各金融机构要紧抓机遇,进一步加大对规模养殖、特色养殖和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尤其要服务好规模养殖、特色养殖产业和家庭农场、专合组织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加大对中药材、核桃、花椒、茶叶、木耳等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县金融办、县商务局等部门要围绕推进全县电子商务发展战略,认真落实《金融业支持电子商务实施意见》,积极协助县邮储银行加快出台《网店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方案》,支持有志青年积极创业开网店。

第三、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上实现新突破。今年全县银行业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要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贷款增量要高于去年同期增量,小微企业贷款比重要达到22%以上。一要完善政府投融资体制机制。要加快组建和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注入土地、国有股权等优质资产,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今年要建成1到2个融资平台,通过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经济建设融资,增强平台的融资能力。要完善土地储备中心,积极争取纳入国土资源部名录,为城镇化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融资平台。要加强与中介机构的衔接,在充分论证和比选的前提下,以县级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加快城投债的发行工作。争取在全市率先启动“企业融资资金池”试点工作,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各银行业机构要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贷款品种,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要坚持抓大而不放小,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小微企业要紧抓不放,全力支持做大做强。三要健全融资担保体系。缺乏抵押担保是制约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大障碍。加大政府主导的担保公司担保基金注入量,提高融资担保力度。要以担保增信为重点,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财政出资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或通过资本注入等方式参股或控股现有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要加快发展民间担保机构,积极引进外来担保机构,吸纳社会资本和外来资金参与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提高我县信用担保机构的能力。要通过增量奖励、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引导担保公司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第四、在保险服务业上实现新突破。今年全县保险业发展增速力争达到16%以上,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速达到20%。要积极引导保险业向“三农”领域拓展,加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县金融办和县保险业协会要引导涉农保险公司创新保险产品,扩大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林业保险、渔业保险品种,积极开展农民家庭财产、农房、农机、借款人人身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提高保险业在抵御农业自然灾害和农产品市场风险方面的补偿作用。要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手段,引导保险公司、涉农企业、农业专合组织和农户积极参与农业保险,扩大投保面积。

第五、在扩大棚户区改造项目上实现新突破。棚户区改造是国家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国家提出了再改造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的目标,并明确由国家开发银行解决资金信贷问题。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对棚户区改造项目提出了贷款利率下浮10%,期限长达15年,项目资本金比重低,抵押担保条件宽松、手续简便等优惠条件。我们要抓住机遇,抓紧做好项目规划和对接,尽快制定具体的融资方案,积极争取国开行棚改专项贷款。针对部门上报棚改户数指标偏少的情况,相关乡镇要抓紧做好补报工作,扩大争取贷款的规模。要认真研究政策,力争把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工业园区、重点乡镇的棚户改造和基础设施都可列入到棚户区改造中。要加快与市住建局衔接,尽快落实增报指标。县金融办要积极做好与省国开行的协调工作,协助做好棚改专项贷款争取工作,同时要提前谋划,及时掌握政策导向,做好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发行前期工作。

第六、在灾后重建贷款清收工作上实现新突破。全县灾后重建贷款清收工作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距离全面完成清收任务还有较大差距。通过近期的清理核查,一些地方放贷操作不规范,遗留问题很多,致使贷款清收工作难度很大。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与各乡镇政府已签订了重建贷款清收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各乡镇政府要把重建贷款清收工作放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的高度来抓,制定清收计划,落实清收责任,确保按期完成清收任务;县公检法及纪检监察等部门要积极支持金融部门清收不良贷款,切实保护银行的合法权益。县直有关部门、人行、银监及信用联社等银行业机构要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对灾后重建贷款入账不符的问题;要继续协调省上和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省信用联社等部门,妥善解决因政策性原因形成的农户不良信用记录等问题。要把清收住房重建贷款作为建设“诚信**县”的一场硬仗来打,认真梳理,主动纠正,确保贷款应收尽收。

第七,在政府性债务化解上实现新突破。从市审计局对我县地方性债务审计结果反馈的情况看,截至2014年6月底,我县县直及所属乡镇三类政府性债务余额万元。省、市明确要求我县化解政府性逾期债务每年%,2013年化解万元、2014年化解万元。省市已将化解情况纳入对县区党政主要领导的业绩考核,这是硬指标,县财政等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与省市的汇报衔接,研究提出债务化解的具体意见,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

四、深化改革,齐抓共管,力争在金融支撑上取得新突破

今年是中央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年。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王书记和刘省长在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改革创新贯穿金融工作始终,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实现金融工作的新突破。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已成立了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加强金融工作,对金融工作上手上位,把金融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抓金融、学金融、用金融的工作机制,破解金融工作难题,不断提高运用金融的能力。要加强金融办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配齐专职人员,引进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政府对金融的协调服务能力。

二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完善考评办法,对信贷投放力度大、服务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单位予以奖励。要逐步建立财政资源分配和金融机构贡献相挂钩的机制,在公共资源配置和重大项目融资上,优先考虑对地方发展贡献大的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健全多部门、多形式、多渠道的联系协调机制,发改、财政、工信、税务等部门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通报政策调整和落实情况,为金融部门经营决策提供支持。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积极提供服务和支持,引导资金投向,提高信贷资金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