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基础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共课;应用文写作;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53-01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应当掌握的一门重要技能。《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民跨入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主导与推动的作用。按照“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一、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
公共课改革的尺度“必需、够用”已形成共识。即本课程教学是否“必需、够用”、后继课程是否“必需、够用”、培养人才是否“必需、够用”。如果说,“必需、够用”原则体现了公共基础课的工具性价值取向,那么,仅遵照这一原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公共基础课还具有人文性价值。公共基础课担负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着力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基础能力培养,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课程质量,逐步摆脱传统的学科逻辑体系和学科界限,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将知识板块、知识线条重组与整合,重构《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学效能。才能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中取的平衡。
二、注重公共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原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强调,高职教学改革应该强化“两个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即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其中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必须要进行课程改革,应根据不同专业发展需求,分别精心设计基础课程,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为学生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应用文写作》除了它的公共性之外,还应该具有特殊性。即在专业特殊性的要求下,面向不同的专业重点突出不同的内容。同时特殊性还体现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这也是《应用文写作》在改革中应该注重的另外一个方面。
三、注重基础和服务专业的兼顾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相比于普通高校更强调专业技术与应用能力培养,相比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更强调知识与技术的复合性,更注重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公共基础课在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承担着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任务,另一方面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公共基础课既能培养高技能人才所需的基本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又能服务于专业学习奠定专业学习基础,是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
为此,《应用文写作》课程应明确“强化基础、服务专业”的改革目标:一方面,改革学科一贯强调的中心内容,衡量和取舍知识的宽度与深度中,强化高职教育基础能力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另一方面,课程必须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联系,针对专业教育对此门课程的具体需要,服务于专业,为更好地学习专业打下基础。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文写作能力已成为一个人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许多企事业单位把应用文写作能力看作是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这项能力一定程度上已经同谋生、职薪等要素联系在一起了。可见,提高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是当今社会赋予高职院校一项重要使命。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情况来看,《应用文写作》课程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教学课时相对较少,有的高职院校甚至不开、学生和老师都不够重视、上课形式呆板,课堂整个学习氛围较差、教师授课方式传统老化等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当代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深化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课程 设计
《应用文写作》是我院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向学生系统地讲授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和文体写作知识,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技巧,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
《应用文写作》既是一门文化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更是一门人文素质课。重视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技能的培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且可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那么怎样设计该门课程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下面我结合物流管理专业谈谈对该门课程的整体设计。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
(一)课程定位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物流管理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比如物流营销要具备市场调查、业务谈判、合同签订的能力;物资采购与供应要具备计划的制定、招投标书的拟定的能力。
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中将应用文写作课程列为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
因此,应用文写作是为专业服务,是专业学习的基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该门课程要达到的目标有三点:
1.知识目标 掌握搜集、分析与处理应用文写作材料的方法;掌握常见应用文基本的写作格式和写作要求;掌握应用文写作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 能搜集、分析与处理应用文写作材料:能制作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常用应用文:能正确运用应用文处理公私事务。
3.素质目标 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规律的工作态度;形成严谨规范客观分析的工作作风;具备团结协作与人合作的职业素质;具有志趣高远底蕴深厚的人文素养。
(三)课程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将《应用文写作》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进行了项目设计。具体表现为以虚拟物流公司的组建以及运行为载体,将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文种整合在两个项目八个任务之中。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学习,集中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
(一)内容选取依据
依据行业通用和岗位的适用以及为专业服务,我具体选取了以下18个文种:启事、申请书、 演讲稿、求职信、个人简历、请柬、欢迎词、祝贺词、广告、计划、总结、招标书、投标书、合同、市场调查报告、通知、通报、函。
(二)内容的组织安排
本课程以虚拟的及时雨物流公司的组建以及运行为载体,将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文种整合在两个项目八个任务之中。两个项目八个任务具体设计如下:
项目一:组建一家物流公司
任务一:筹备成立物流公司(8学时)
1.拟写一份计划
2.拟写市场调查报告
3.拟写申请书申请注册
4.拟写竞聘演讲稿
任务二:筹备物流公司开业庆典大会(6学时)
1.拟写请柬邀请嘉宾
2.拟写欢迎词
3.拟写贺词
4.拟写就职演说稿
项目二:物流公司开展工作
任务一:提高公司知名度拟写广告(2学时)
任务二:筹备人才招聘会(6学时)
1.拟写人才招聘启事
2.拟写应聘信、个人简历
任务三:采购部就货物采购进行招标,拟写招投标书(2学时)
任务四:与客户签订合同,拟写合同(2学时)
任务五:与兄弟公司洽谈业务,拟写函(2学时)
任务六:筹备公司年终总结大会(6学时)
1.拟写开会通知
2.拟写年终总结
3.拟写表彰通报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
1.成立课程学习小组
2.模拟一个工作环境
以虚拟的物流公司为载体
3.根据模拟的真实环境,提出项目。(见上述两个项目,八个任务)
每个项目根据工作流程的情况,分为若干个具体的任务。每个任务又有具体的情景,每个情景大体按以下方法和步骤组织教学:
(1)情景导入
(2)任务布置(根据工作流程设计写作任务)
(3)知识咨询(学生查阅、小组讨论、老师答疑等)
(4)写作练习(按小组进行)
(5)交流讨论(学生发言)
(6)总结点评(融入相关理论知识,也可进行示范操作)
(7)检查纠正(学生将规范文书誊写在作业本上)
(二)单元举例
竞聘演讲稿的写作(一次课)
[知识目标]
掌握竞聘演讲稿格式及写作要求
[能力目标]
能熟练写作竞聘演讲稿
[素质目标]
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具备与人合作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写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
仿真模拟、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及时雨物流公司面向社会公开竞聘客服部主管、采购部主管、运输部主管、仓储部主管、财务部主管、人力部主管等岗位。
观看竞聘演讲视频
2.任务布置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岗位共同完成竞聘演讲稿,选出一位代表到模拟现场参加竞聘演讲。
3.各组学生以不同角色进入情境带任务思考。
4.学生讨论竞聘演讲稿的写作结构及写作内容。
5.各组就本组讨论的结果在班上发言,教师归纳。
6.各组分别拟写竞聘演讲稿。
7.每组代表上台演讲后,现场有模拟公司总经理及员工代表评分。
8.教师对每组演讲稿进行评讲。
9.小组进行检查纠正。
10.学生将规范文书誊写在作业本上。
(三)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学中灵活运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仿真模拟、情景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实现本门课要达到的目标。
(四)教学手段
1.在教学中建立虚拟的公司
及时雨物流公司下设客服部、人力部、采购部、仓储部、运输部、财务部几个部门。
2.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比如应用写作网
3.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
(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中作业占总成绩的20%,考勤占总成绩的10%,课堂发言占10%,组长对本组组员完成任务情况评分占10%。
(2)期末考核: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是在课程教学完成后所进行的卷面考核,其目的是考核学生能否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写出规范的应用文书的能力。
在考核中加大了过程考核的比例,其目的是提高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效果
自从我采取上述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后,我的教学一直受到学生的好评。最近连续三个学期被评为教学质量A等奖。我撰写的《应用写作课程的情景教学探讨》一文获得湖北省第六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
我院学生多次在湖北省大学生普通话比赛中获奖。如在2008年第三届全省比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二、三等奖。
五.特色与创新
以上整体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特色与创新
1.根据工作流程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2.采用小组教学,实行组长轮换制
3.以服务专业为宗旨,以提高能力为目的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七条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和教育目标的转变,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1]。就是要促使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关门办学向服务社会的转变,由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由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努力提高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就业,达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提倡终身学习,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为社会服务,为在职人员提供职业培训,一方面又可以为学生就业后的继续学习提供支持,它是职业教育界在长期地摸索之中得出来的结论,并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正式确定下来,必将牵动职业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根本改变。“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三维课程模式就是为了适应这一办学思想和目标而提出来的。
一、实施“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各行业对商务英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实行这一课程模式能改变专业口径过窄,专业划分过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就业渠道相对狭小的状况,培养职业群综合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能适应高职专业整合与分流的教学要求。所谓专业整合与分流,是指对现有专业进行整合重组,按照就业目标设置专业群(大专业),专业群内设立若干方向(小专业)。招生时按大专业招生,先进行为期1年左右的基础课教学,然后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和学生的个人潜能和就业意向进行专业细分,确定学生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专业课和就业模块课教学。
“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能适应高职教育服务社会,促进就业的办学目标。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服务和就业去向: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商务文员、商务翻译等。“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能充分发挥我校远程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一方面能服务社会,为有志深造的在职人员提供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一方面能为在校学生将来就业和毕业后继续学习提供开放教育,以适应他们转岗的需要,降低就业的风险。
二、高职英语专业“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是依据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在借鉴了美国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英国CBET(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和德国双元制等职教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所研究开发出来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职教课程新模式。该课程模式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作为切入点,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先让学生先接受职业群共同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加强专业复合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再依据学生个体的能力、兴趣、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选择不同职业模块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
“宽基础”是指按现代职业技术要求,所设课程不是针对某一单一职业,而是针对相关职业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基本技能,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专业技能的训练,着眼于就业能力和转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公共基础学科和专业基础学科的知识。
“宽基础”由四大类构成:人文课程类、工具课程类、能力培养课程类、专业基础课程类。每一类均由若干课程构成,供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发展要求的学生自主选择。“宽基础”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又要注意基础教育应以“适度、够用”为标尺,不能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的广博,应尽力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时间中发挥基础教育的最大效益。
“厚专业”是指培养学生在商贸领域的英语环境下较熟练的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并具备商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活模块”是指为适应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而且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能力的培养。“活模块”涵盖了一个职业群中的几个甚至更多的职业所对应的“大模块”,供学校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组合,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就业需要自由选择。“活模块”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到当前的就业实际,又要兼顾到终身发展的需要。“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强调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基础能力的培养,通过学分管理,要求学生在具有了较宽的基础水平上来进行较灵活的职业岗位教育。
2.专业划分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设置为核心,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制定课程的目标,使得课程设置更接近职业岗位的需要。注重课程设置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岗位资格证书的结合,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3.以模块的形式来进行不同课程的组合,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从而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岗位需求。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市场需要和个人就业来选择不同的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
具体来说,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和“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有如下不同:
三、高职英语专业“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开发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我们进行了高职英语专业“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的开发:
1.“宽基础”课程:“宽基础”是根据英语专业的共同需要,设置基本相同的基础课,包括人文课程类、工具课程类、能力培养课程类、职业群所需专业基础课程类。
① 人文课程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大学语文、高等应用教学和体育等课程。人文课程是所有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人文素质和学习专业的需要。
② 工具课程类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等课程。随着科技发展的信息化、国际化,计算机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已日益突出。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已明确规定高职英语学生须获得计算机中级等级证书。
③ 能力培养课程类包括职业道德、公关礼仪、经济管理、阅读与欣赏、健康与心理等课程,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选修其中的若干门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④ 专业基础课程类是高职英语学生必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和英汉翻译等课程。
2.“厚专业”课程:“厚专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即:“具有在商贸领域的英语环境下较熟练地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在商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有: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英语国家概况、外贸函电、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文报刊文摘、国际商务交际、商务谈判、商务策划等。
①“厚专业”能力要求学生在夯实专业基础的情况下,加深专业能力,拓宽专业口径,不断加大商务和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的“双语”力度和范围,突出专业的交叉性和复合性。
一、确立课程体系的内涵特色
我们推崇的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符合人性根本价值的真理性精神,是在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建立的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进步的精神原则与准则。学校建设充满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就是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培养教师与学生注重生命的品质与精神的格调。北京十五中确立人文精神课程体系内涵特色,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教育世俗化吞噬了人文精神。
在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学校也面临功利化的巨大挑战。升学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学生最为重要的使命,教师在工作中则把提高分数作为至上的目标,学校顺势而为把地位和名声当作动力来源。这种状况就是教育的世俗化,而这种世俗化的趋势基本上会吞噬保有人性尊严的人文精神。
第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决定学校的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教师与学生共同、和谐成长。立足人的差异,努力激发人的成就感并促使其获得幸福体验,寻找人性的尊严。”这是北京十五中的办学理念。我们坚信,每一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价值,人生的幸福在于在各自的生命道路上找到自我。所以基于我们的办学理念确定了这样的办学目标:培养优雅、宁静、从容的文化气质,闪耀青春的精神,做有品质、饱满的人。
在这个办学理念和目标的驱使下,我们期望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在学生身上能更多地看到主动、热情、浓厚的兴趣、意志力和内驱力。
第三,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为课程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学校致力于建设有文化气质,有生命意义的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质。
学校是理想孕育的重要场所,它的外显特征应该是有序的、宁静的、文质彬彬的。学校建设的高品位博物馆就很好地契合了学校这种文化气质,博物馆给十五中师生带来了文化信心。之所以把学校的博物馆定位于高端展览,是因为顶尖艺术品的神秘,给观众带来过大的审美距离,目前很多文化疏离现象均由此产生。把大师的作品切实摆在学生与教师面前。用亲切的形式、零距离的观看,让大师作品真正走近师生,这既是美的盛筵,更是一个寻找自信的过程。高端艺术品平民化之后,扫除顶礼膜拜的心理定势,就能具有更平和、更敏锐的眼光。学校还建有“听香”教师餐厅、“意叶”学生餐厅、“微语”西餐厅,这些地方不仅为师生提供精美的食物,同时以其优雅的环境吸引师生们到这里休息、研讨,也成了学校举办文化沙龙、学术交流的理想场所。
在文化建设有了精准和优雅表达的基础上,学校一系列活动有力促进了精神的自由生长。如果一所中学不能在学生的青年时代激起年轻人诗心的回荡,唤起他们对美、对善、对真理的执著的精神,那么这所学校缺乏感染力是不容置疑的。音乐、诗歌、运动都是很好的中介,热爱他们,才能让学生生活得有文化。午间音乐会和学生讲坛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文化品牌,让许许多多孩子的才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北京十五中课程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
为使学校课程体系充满人文精神的内涵特色得到更好地实现,学校致力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整合,形成“基础课程+人文核心课程+自由选修课程+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所谓“基础课程”就是对国家必修必选课程进行整合实施的课程。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多方面素质提供的基础性课程,这类课程保证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发展。在课程实施过程别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注意把知识看做一个综合事实、概念、方法、价值多层面的整体,在其中自然地渗透课程的人文精神。部分学科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难易度调整或内容重组,是一种重新建构后的国家与地方课程。
所谓“人文核心课程”就是立足学校的文化实际,对国本课程及校本课程进行归纳总结后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始终以最大的热情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个课程体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绝不仅仅是诗意的表露,人们在心灵丰富的基础上,能够体验到事物不同的幽微之处。这样,这种能力不断扩展。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人们发展一种批判的能力。
第二,自然科学。在提高逻辑思维水平的基础上,能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第三,社会科学。如果说思考是一个孤独的过程,那么生活则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在教育实践中,要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了解到观察社会的方法,提升社会认知水平。了解世界的复杂性,培养系统性的思考能力。
第四。语言文化。旨在扩张师生的文化经验,提供新鲜的观点。从深层次的意义上,思维的灵活以及博爱精神的培养,要依托语言这个有效的载体,把了解和欣赏外国文化作为起点。
第五,体育与健康。体育虽然是一门具体的学科,但代表的是更大的健康理念。即便我们看到有一些身体罹患重病依然在精神上有所创建的人,但这也不能削减体育的重要性,因为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体现大脑的意志。我们强调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锻炼身体,更要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人文核心课程多数应具有跨界课程的特性。所谓跨界课程,就是指冲破现有学科设置的界限,在不同学科之间思维自由穿插建立起来的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跨界课程不把课程本能、习惯性地归为某个绝对的类别,摆脱原有课程强大的思维惯性的束缚,走出被演绎思维统治的困境。跨界的另外含义就是一种不同于以往模式的知识获取方式。打破学科藩篱,最大化接触鲜活的一手资料。然后提炼出聚合概念,对课程建设进行减法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深度理解能力。
学生在以上五个方面的校本核心课程中要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进行学习,以保证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
所谓“自由选修课程”。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特长。结合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而形成的特色个性类课程,学生纯粹按照兴趣。根据个人意愿选择适当模块学习。
一、“由技入道”:强化基础技法,突出人本教育
高等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美术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科研水平,具有美术教育专业能力,能适应社会美术事业发展需要的美术教育工作者。”[1]2据此目标,来审视当前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无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原因是:强调了美术专业技能的培养,把绘画基础技法等作为最主干的课程,居于专业课程中最主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由重视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由素描、色彩、国画、油画、版画转变为素描技法与表现、色彩技法与表现、国画技法与表现、油画技法与表现、版画技法与表现,目的是要强化基础技法与个性表现,由过去专业技能深度训练转化为基础技能方法训练,体验与创造个性表现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重在演示,学生重在创新与个性的形成;教师既是主持者又是倡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自我表现、凸显个性,在宽松的文化环境中形成艺术个性。但是,这些基本技能方法的训练仍然没有达到美术教育“由技入道”的最高境界,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技能和方法、实现了自我表现后,还缺失“道”的境界,缺乏人文语境与审美境界,缺乏自我个性表现后的哲学思考及艺术创新能力。毋庸置疑,这种缺憾与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有密切的关系。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应只是狭义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实现,而应与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在考虑本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考虑它对人的目标的实现所承担的责任。教师要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因此,应该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扩大文化视野,发展个性,完善人格。高师美术教育也应该重视专业美术与生活美术的融合,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因此,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该充分体现这一重要方面,不能将“技”与“道”孤立地分开。
二、“由理入道”:扩展美术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除了“由技入道”之外,“由理入道”也是目前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融合,走向“综合性”。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与教学应在“综合性”上做文章,这种“综合性”并不是简单的、杂乱无序的学科知识堆积,而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包括技能和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拓宽专业知识的广阔度,注重学科知识间相互交叉、渗透,以适应将来从事的基础教学工作或其它艺术工作。在课程设置上把相关的学科和社会知识包容进来,体现出知识的纵向性和关联性,体现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科知识外延的扩展。《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2]1教育功能也由单纯的美术教育向多种教育功能转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要体现出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功能。此外,还必须承担道德教育、管理教育的功能。许多院校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设置偏重美术技能课程,而对与中学美术教育相关的理论课程,如艺术教育学、艺术心理学、美术欣赏、技法理论、中学美术教学法等课程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明显存在着重技能技巧训练,轻艺术理论、艺术素质及教学法的现象,与中学美术教育需要差距较大。相比之下,“国外的许多国家对美术师资的培养都相当重视理论与艺术理论课程。如德国的杜瑟堡艺术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在课程设置上,10%是美术教育学,20%是美术史论,10%是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3]这些对学生审美能力及艺术素质培养的课程占了总课时量的40%。因此,我国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结合中学实际,适当压缩技能训练课时量,增加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欣赏、技法理论及教学法等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应根据需要拓宽专业面。目前,高师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依然受到专业美术院校的强大影响,这与当前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这样的课程设置无疑显现出一定的弊端。因此,通过课程建设,有效完成学科目标是当今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重点。此外,还要通过哲学、美学、博物馆学、综合艺术等课程的设置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强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三、“技道合一”:兼顾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课程设置
实现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在课程的改革中,要突出师范性,同时要考虑适应社会的多种需求,要围绕培养目标,深入挖掘本地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努力构建有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要以学生就业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重点。要树立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意识,这样,课程体系的建构才有针对性,专业的发展才有保证,地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前景才能充满生机。当前,我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总体设想应该是:以人文引领,重建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理念;强调课程设置内容的多学科性、交叉性、应用性、人文性,合理配置课程资源。
(一)关于“综合艺术”方向课程的设置
根据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提出的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美术教育人才的要求,在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综合课程设置理念引入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观点。艺术种类是在艺术产生和发展中逐渐形成并逐步分化出来的。而已经获得独立的艺术门类又在不断地加强相互间的联系,甚至是与艺术门类之外的其他人文、科学领域的联系,它们相互作用、互相融合,从而产生新的艺术样式和品种。但是,“在20世纪的美术教育中,比较注重艺术分离的趋势,却忽视了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以及人文、科学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互相融合的趋势。”[4]316根据美术教育发展的这一趋势,结合我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情况,考虑设置“综合艺术”方向课程。“综合艺术”方向课程主要包括:古代美术与博物馆、现当代美术与美术馆、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等实用美术的课程内容,使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品收藏等重要美术机构与我校美术专业的美术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加强美术学科的横向联系。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就业面和职业选择,而不是仅仅从事美术教育。
(二)关于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散乱、缺乏针对性,脱离了新形势下中小学美术新课程的实际,是当前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因此,课程调整的第一步是整合美术专业课的结构和教学内容,把课程整合为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四大类,坚持加强专业基础课,重视专业理论课,调整专业必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原则,对专业的学习要减少纵向的“深度”,增加横向的“宽度”。同时,美术学科要冲破专业分科界限,增加选修课,走出过分专业化,尤其是专门技艺化的狭小范围。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考虑设置一些实用性的专业选修课。分两个方面来谈:一是综合性的选修课,如插画、漆画、陶艺、版画、平面设计、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等。这种综合性的选修课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基础专业课程素描、色彩、国画、油画等课程的同时,掌握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以利于职业选择。二是发掘新的课程资源,开设地方特色鲜明的选修课,如苏州园林艺术、常熟花边艺术、常熟红木艺术、苏州艺术家群体研究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美术研究课程,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当然,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定位,上面所说的专业选修课也可以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列入必修课中。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是我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向。通过这些特色选修课的设置,可以“把美术学习拓展成文化学习,把单一的绘画知识和能力拓展成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展能力。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文化、艺术素质,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造能力和多方面艺术修养的复合型美术人才。”[5]77
(三)关于特色实践课程的设置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应更多考虑市场的要求和需要。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我校应用型教学的定位,特色实践课程的设置也是我校美术教育专业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毕业创作课程的设置
“毕业创作”课程是高等美术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夕,综合运用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创作和展示的重要实践课程。它一方面集中体现了学生掌握及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反映出专业的培养宗旨和教学状况。因此,毕业创作综合体现了美术专业四年的教学成果。正如尹少淳所说:“必须通晓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以及书法、摄影等特点,以此作为形式和手段,向青少年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6]122毕业创作展示是学生通过展览的设计安排,向参观者全面展示自己学识与能力,以便人们对本专业的教与学做出客观的评价。这种评价能全面地考查美术专业学生在美术创作、美术教学上的各种能力,因此,毕业创作课程应隶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之中。
2.美术调研课程的设置
深入挖掘本地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之一。美术教师要利用丰富的地方文物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例如宗教建筑、名宅、碑刻、园林以及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开发新的教学课程,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参观艺术家工作室和传统艺术作坊,可以加强学生深入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以及蕴涵在其中的深沉的历史人文背景。通过挖掘、学习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显示地域色彩,张扬地域个性,使校外美术课程资源成为美术课程发展的必要补充。美术调研课程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联系到自己所熟悉的艺术资源,增强艺术的理论直观性和艺术感知能力。
3.博物馆学与博物馆、美术馆工作实践课程的设置
我校美术教育专业要加强与地方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馆的联系,积极争取学生在博物馆和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参加实习或做义工的机会。这门课程的设置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鲜活、生动、直观的美术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提前介入实际的美术工作,增加工作经验,以利于将来的就业。通过上述特色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单一、脱离美术工作实际的教育状况,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四年内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较为全面的美术教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教学能力,真正体现师范性的特点”[7]116。
(四)关于人文基础课程设置
重建和完善一批具有人文精神的、广义上的基础性学科,尤其是加大传统文化的教学比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人文修养,能较为全面的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的联系,综合后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将给学生展示的是一种大文化、大艺术的观念。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人文课程的设置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应遵循人文课程内容与美术专业相关联的原则、基础性与工具性原则。建议设置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与写作、中国民间美术、中外历史、中国古代文化名著选读、西方文艺名著选读、文学名作选读等必修或指定选修课。在美术教育专业中设置人文基础课程,可以打破以单纯学科知识体系设定课程的思路和方法,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整合,构建相对独立的新课程体系。
关键词:西南联大;课程设置;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011-03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在简陋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它集结了当时国内最著名三所大学的顶尖教授学者,并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许多成为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科学家。西南联大办学的成功经验一直吸引着后人对其进行研究的兴趣。据调查显示:“研究杰出人物(联大教授)、校歌校训碑文、史料、大学制度、人才培养、办学实践和联大精神等,是国内西南联大研究界较为关注的热点论题,而系科建设、历史贡献、课程教材、教育教学等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1]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又是教学赖以开展的依据。所以,本文试图从西南联大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入手,?研究西南联大在这两方面的特点,希望能为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培养通才的育人理念
一所学校的课程如何设置,教学怎样实施,都是以其办学者的育人理念为指导的。深究西南联大育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样也是源于它先进的的育人理念――培养通才。
联大九年,实际主持校务的是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在西南联大,他极力提倡通才教育的办学理念。从他的《大学一解》一文中,可以具体了解到他关于通才教育的精辟见解:“今日而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门,曰通识者,亦曰学子对此三大部门,均有相当准备而已,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2]即他认为自然、社会、人文科学内部有联系和相通之处,通才教育即是提倡在高等教育阶段,让学生广泛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受到“知类通达”的训练,从而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使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专业工作,又能适应复杂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适应通才教育理念的课程设置
1.注重基础
首先是对基础课程设置严格把关。每门课设置前都要经过认真的讨论和严格的论证。在基础课中,共同必修课由校务会议讨论决定,各院系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则由系主任制定后交由校务会议审查通过,课程才能开设。其次由名师讲授基础课。为了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力量,西南联大绝大部分课程都由知名教授参加任课,即使是大一国文、大一英语等这种全校性的班次较多的课程,也不例外。第三对基础课要求严格。除了开课授课的要求外,对于基础课的考核也非常严格。联大规定:“所有必修课程不及格不能补考,必须重修。如果隔一年再修习,即使及格也不给学分。有些专业基础课有连续性,先行课程不及格,不得修读后续课程。”[3]想完成低年级的基础课程并随班升级按时毕业,必须要下一番功夫。
2.注重学科的交叉性
西南联大在课程设置上,学科的交叉性非常明显。首先,共同必修课的结构体现了文理渗透的特色。例如,各院系的学生必修国文、英文和中国通史。文学院、法商学院和师范学院的学生还须在在普通数学、普通物理、普通生物学、普通化学等自然科学中选习一门。理学院和工学院的学生须选学一门社会科学和两门非本系的自然科学课。
其次,院系内部课程结构体现学科交叉的特点。西南联大共五个学院,26个学系,下面没有具体细分到专业,这是与培养通才的育人理念相符的。每个系相当于今天的院,如国文学系、土木工程系、生物学系、经济学系、法律学系,等等。每个系内部所学知识面非常宽阔,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并触类旁通。
3.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梅贻琦教授在《大学一解》中还提出:“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2]由此可见,梅贻琦所提倡的通才是指向社会的,是为社会所需的,所以西南联大在课程设置上也注重与社会保持紧密关系,体现它的实用性与创新性。如理工科为适应战时环境增开了一些配合军事需要的课程,如堡垒工程、要塞建筑、军事运输军用结构等。在文科方面,身处西南边陲,师生因地制宜,他们对云南的气象、人文、地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抗战中的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工作提供了依据。如赵九章、李宪之进行边疆气候问题研究,写出了《大气漩涡运动》、《台风预报法》等著作和论文。[4]
三、通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管理
1.学分制保证了学生所需要的知识积累
西南联大实行学分制,还规定学生在校必须学习四年(师范学院为5年),因此又称为学年制兼学分制。每学期每周授课1学时的课程为一学分,实习或实验2~3学时算一学分,学生每学期所选课程以17学分为准,不得少于14学分,也不得超过20学分(经特批可超过)。学生在4年中修满132学分,党义、体育、军事训练及格,缴清规定之一切费用,经审查合格,方得毕业,并授予学士学位(毕业论文2学分,作为必修科目选习)。[3]实行这种学分制,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积累,促使学生去认真学习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另外,由于教授们的要求也严格,所以想要按时完成学业,学生必须认真努力。这样下来,在联大学习了四年之后的学生都会有紧张而充实之感。
2.灵活的选课制照顾学生兴趣贯通文理
为了配合这种学分制,西南联大进一步实行选课制,并把它切实落到了实处。在学生必须修满的132个学分中,选修课占的比重非常大,如在文学院,必修课为50学分,选修课为86学分。其它学院虽然在比重上略有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选修课的比重大于必修课。据初略统计,联大教师九年来开设的课程,多达1600多门(重复的课程不计)。在这1600多门课中,选修课至少在800门以上。西南联大的选课制有一个特色就是选修课程没有专业和院系的限制,文科学生都可以选修理工科的课程,这种制度把通才教育贯通文理的意识能落实地恰到好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专业方向和兴趣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度较大的个性选择,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开放的旁听制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素质
可是选修制也有人数和学分的限制,这对于一些想在专业上得到更加广阔发展的学生来说未免不是一个束缚。但是,西南联大还有另外一种制度,让这些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即旁听制。不需要审批,不需要完成作业,没有考试,完全自由。而且西南联大继承战前北大的传统,也向社会开放,一切有轰动效应的课程,旁听者十分踊跃,窗外都挤满了人。在联大这种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学生们如果选不上自己心仪的课,就会去旁听,同样能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这种极度自由又充满着学术气氛的环境,使学生在知识上融会贯通,自由驰骋。
学分制、选课制、旁听制这三种教学管理制度紧密结合,既很好地完成了专业学习,又充分照顾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发展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四、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启示
1.树立专中求通的育人理念
“通才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标,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强调学生拥有宽广的知识面,注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选择和独立自主的能力。而专才教育强调以专业为中心,在某一专业领域有较多的专业知识,强调人才的专业性、技能性、职业性。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西南联大虽然贯彻的是通才教育的理念,实际在注重学生知识广博的基础上,也没放松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渴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既需要有技艺精深的应用型人才,也要有综合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所以高等教育进行课程改革时也要注意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专中求通,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
2.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
一所大学的课程设置直接体现着这所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办学特色。总结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能得出以下三点启示:
首先,重视基础课给学生以宏观的通识。先让刚进大学的学生获取知识,受到扎实严格的基础训练,培养他们的专业发展意向和严谨的学风。然后,再结合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来确定各自发展的方向。其次,进行学科之间交叉,而不是把专业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使学生不止学习自身专业的知识,相关的、类属的、边缘的知识都能学习到,又加强了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利于今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3.严格有序的教学管理
学分制和选课制能够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是以开出大量的、高质量的选修课为前提的,选修课多为学科交叉、加深加宽学生专业知识和拓展知识面的学科课程。由于师资数量有限,要求教师必须一人开多课,一课多人开。这就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促使他们不断钻研业务,提高知识层次和教学水平,以便开出高质量、受欢迎的选修课供学生学习。
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有选择修习课程的权利,使学生可以在课程计划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和发展需求,适当调整学习的内容、速度和方法,又可以设计和规划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因此,借鉴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建立多样化课程,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学习,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西南联大已经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珠,但是它的炫目光彩依旧闪烁在今人的头脑中。它在办学方面的成功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对它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中国的高等教育需要发展,除了继承还需要发展和创新,我们应该争取比西南联大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伊继东,冯用军.中国西南联大研究三十年(1978~2008)――一种词频计量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2]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关键词】 播音创作基础;实训;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2
引言:广播电视传媒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进入了飞速时期,社会同时对广电传媒人才有一个大的需求缺空。在2002年以前全国只有北京广播学院等极少的几所院校开设了播音专业的本科,而今已经有几十所专业和综合大学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为各地广电媒体输送合适的人才。在播音专业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一年级的语音正音课,播音发声课固然是相当重要的基础课,但是二年级的语言表达课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训练课。
《播音创作基础》是播音专业本科生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播音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好教学并取得好的效果;小课教学怎样才能效果最大化;怎样的评价和考核方式最合理;这都是有待在实践中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希望在这些方面与同行进行一些交流。
一、实训小班化教学操作计划
传统的教学方式缺少趣味性,并且不能适应现今崇尚自由灵活的学习方式、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的90后学生。现在的青年学生喜欢充分展示自我,在自我肯定的基础上学习进步,因此有必要在新型的教学和考试模式方面做研讨。
艺术课程与一般课程性质不同,它需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应用不同的教导方式,这里除了普通理论教学之外,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声线条件、个人擅长等方面仔细考量和运用。因此,艺术课程的专业课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保证小班的人数定量和教学质量是首要的。必须仔细了解学生个性情况,合理控制每个学生辅导时间,尽量不出现有的作业长篇大论,有的作业蜻蜓点水。辅导中还要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调整辅导的内容和方法。设计和布置数量合理、有针对性的录音作业,让学生保持创作的积极性和新鲜感。教学时预备结合身边媒体节目中的播音主持风格的特点进行例释教学,方便学生取长补短并且将理论与实践平滑地衔接过渡。
实训与实践的结合计划如表显示如下(按每学期16周,每周2次,每次三节实训做计划)(见表一)
实训小课计划中插入三个实践计划(a/b/c/)是为了贯彻在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针对实践中学生表现出的弱项,有针对性地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强化。
二、《播音创作基础》课程的测试安排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这里的思考从何而来呢?学习过程中的效果、差距等如何反馈呢?这就显示了考核和检测的重要性。考试的目的通常有三个方面:巩固目的;激励目的;反馈目的。通过检测,一是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二是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决定教学的起点与进度,决定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这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设计新的教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播音专业有自己的特殊性。小课的随堂训练虽然能够大量练习,但是由于过于寻常,同学们已经失去了兴奋感和紧张感,情绪不在最好的状态,非常影响识读还有表达。而将来毕业如果他们走进直播室面临的是每一次紧张的直播,对表达准确和五失误是有绝对的要求的。因此,测试环节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同的学习状态,甚至是更好的学习状态。
《播音创作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播音主持内外部技巧六个部分的教学,内部技巧――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这些技巧的掌握可以使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和掌握广播播音、电视播音的整篇稿件、整档节目的播出时做到控制自如。另外,有的艺术院校比较忽略理论考试,觉得实践第一,这样做忽略了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殊不知播音训练也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不断总结、不断体会、不断提高的过程。拟将该课程的几个测试设计为:
三、在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该课程建设的扩展效果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还不是很乐观,多数单位用人都很看重应聘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有的录用形式就是路演的方式,考察新人的表达能力、语言能力、气质风度、礼仪礼貌。《播音创作基础》这门课如果跳出播音专业专属课程,它就是一门关于语言表达的课程。如果融入作为人文素质课程之一的《语言表达与就业》,将会很大程度上帮助其他系别的学生掌握好语言表达技巧,在就业竞争中多储备些优势。这门课程的开发在通识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警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对策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养成、文化修养、审美品质、创新思维和人文情怀的提升与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警察类职业学院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更不应弱化,因为警察类院校培养是未来的国家公务人员,从事执法岗位的警察,这就需要人才培养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警务能力,更要重视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受功利主义的影响,目前警察类职业学院普遍存在着重技能、轻素质,重视专业课的设置与教学,而轻视人文基础课程建设的实用主义倾向。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警校生的人文素养成为警察类职业学院教育教学的紧迫课题和任务。
一人文素养的涵义及表现形式
从古今中外对人文概念的阐述来看,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追求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人的个性发展与自由等等。人文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类内在的人性、人道、人情和修养;二是指培养、完善人性、人情、人道、修养的方式与手段。从操作层面看又具体上分为“人文底蕴”、“人文才艺”(技能)和“人文情怀”三部分。“人文底蕴”以文、史、哲为基础,以道德伦理、心理和审美为枢纽,以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为基本表现形式,注重理论提升和教养的融会贯通;“人文才艺”表现为在写作、音乐、绘画、书法、演讲、摄影、影视、交际、沟通等方面所展示出的才华技能,意在倡导人文精神生活化;“人文情怀”包括传统文化中人文情怀重要范畴:重生、责任、仁爱、崇慧、贵和、宽容、诚信、集体、视野、性情、胸襟等几个方面,是应当领会并付诸实践的精神范式。
二警察类职业学院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警察类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以政治思想觉悟高、服从意识强、适应环境迅速等优秀品质而受行业的充分肯定。但也存在着思想视野不够开阔、审美能力弱、人文才艺欠缺、人文情怀淡薄、自我定位模糊等问题,明显地表现出人生规划能力与职业发展后劲的不足,这些都制约了毕业生的社会发展潜力和合理科学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当然,问题的存在应该具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个人原因在此毋庸赘述。本文认为,从学校层面看,警院在人文课程设置与教学、学生学习与生活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存在着问题。
(一)人文课程的设置与教学
1、人文课程科目少,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时严重不足。除了国家规定的“两课”外,其他的人文课得不到学院与系部的重视。虽然教育部发文要求大学都需要开设《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等公共人文课程,但事实上,各系只重视专业课的建设和对学生警务技能的培养,认为人文基础课时可有可无的,没有实际用处。人文课基本都是公共选修课,时间放在下午或晚上,而且课时上也得不到保证,有的课甚至沦为专业课的替代课,课程设置不足时起补充作用。从师资上看,人文公共课外聘老师多,管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效果不佳;以我院为例,目前“四系”普遍开设的人文课有《口才实训》和《应用写作》(刑司系和法律系各个专业、安防系和信管系个别专业开设),但这两门课主要还是应用实践课,应用写作主要是公文写作的教学,偏重公文的格式和规范,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起不到应有的作用。2、没有形成完备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警察类职业院校的专业技能教育体系设置比较合理完善,尤其在前几年建设“示范型”职业院校目标的引领下,警务技能课程体系秉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思想,更加注重体系上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相比较而言,“人文素质教育还没有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没有把人文素质教育列入学生培养目标,人文精神的培养没有渗透进专业教育内容”。[1]从学院层面到各个系和专业,普遍存在着对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资金投入偏少,也没有在顶层设计上把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列入到警察院校整体建设的谋划中,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人文基础部门和承担人文课程的教师的事情,与其他部门和专业无关。有些选修课长期沦为专业课的候补或临时替代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3、相应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目前,警察类职业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师存在着年龄、职称与专业知识结构等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据调查,大多数警院承担人文基础课的教师年龄结构上存在着老化现象,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师资梯队。由于警察类院校属于行业办学,按公务员体制管理,根据“凡进必考”的原则,师资的引进被体制所限制。在人事安排方面,与普通院校相比较,警察类职业院校承担了很多干部、复员军人的安置任务。由于强调警务化特色,大量后勤管理、教官、教辅等行政人员挤占了教师编制,使警院的行政人员与教师比呈现出颠倒的趋势。就是有限的师资在知识结构方面也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担任人文素质课的教师基本是中文系毕业,因此,比如公共关系、礼仪、书法、音乐、绘画等艺术类专业要求比较高的人文课就难以胜任。可以说,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制约人文课程教学与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学生生活与管理方面
1、在学生日常管理方面欠缺人文性的文化传输。日常管理实际上也是大学人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队长、学管、生活指导老师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形成大学基本的互动互化单元场域,因此学管干部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化的管理理念与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文性成长。事实上警院重点强化警务化管理,过分强调学生的政治纪律和军事素质,生硬的管理理念中长时间缺乏柔性的人文情怀,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养成具有不利的影响。2、学生与社会互动不够。警察类职业学院的学生社会执勤很多,但大都是站岗巡逻,并没有深入到社会和实践现场中与社会进行无缝对接。业余时间也基本在学校训练,自由支配的时间很有限。其次学院、系部组织的各种实习和见习活动也只限于监狱、派出所、法院等行业特别明确的单位,对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显然是不够的。3、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方面“警务化”气息占据优势,对人文氛围的形成造成了冲击。警察类职业学院专业课多,训练强度大,有限的业余时间在应付各种作业,学生自习时间参加活动需要向队长请假,所以文化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学生的社团活动流于形式化或功利化,由于体制的原因,警察类院校的激励机制与普通高校的差异非常明显,因此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热情也受到影响。学院及各系组织的针对学生的各种报告和讲座明显减少。因为各种原因,包括公务员考试和文凭考试的压力,学生学习也陷入了功利化的境地,对考试之外的很多有益于提高自我修养的业余活动产生不了兴趣,这对校园人文素质的教育和渗透起了阻碍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一)重视人文课程建设,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作为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既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又具备人性化等人文素养的执法者,警察类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警察类职业院校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在着重培养学生警务能力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应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1、设立人文教育总体目标,围绕其建立学科课程体系。课程的开设要体现学科的交叉、渗透,防止学科化倾向。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选开中西文化比较、中国传统文化、文学欣赏、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基础写作、法律逻辑、口才训练、美学基础、中外科技史、哲学经典选读、社会学、公共关系、现代社交与礼仪、心理与健康、影视欣赏、书法、音乐、美术等人文艺术课程。建议文化与文学课作为全院公共必修课。人文素质学科课程体系由众多学科群组成,学科群包含若干学科和专业。根据警察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各学科的内容范畴,设计出几大课程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相对应的素质目标和核心课程。各模块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互相衔接,在整体上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系统。2、构建合理科学的活动类课程体系。根据警察类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开设具有警院特色的活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人文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学生课余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所以,活动类课程是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人文内涵的各类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公共素养、规范意识和自律精神的培养。”[2]人文活动类课程体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读书报告。学术讲座和各类读书报告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学院、系部和各职能部门都要承担相应的讲座任务,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学分或其他形式的鼓励。如“经典阅读”、“易经与人生”、“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人文与艺术”等一系列的主题集中、形式开放的研讨活动,为提升校园文化气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社团为载体,设立指导教师,设置各种文化艺术节日,比如“大学生艺术节”、“书画节”、“警院戏剧节”、“读书周”等等。学院、各系部、各职能部门积极举办人文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警务才艺比拼、演讲与辩论赛、书画摄影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
首先重视教材建设,选用教材要注重贴近警院人才培养和学生实际,并且编制好配套讲义和参考资料。在充分调研和大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优秀教材的经验,编写出适合警察类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教材。其次,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运用,形式多样,根据警院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和基础,结合他们的特长来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热烈的学习气氛;改变传统的单一课堂灌输模式,采用案例、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对话辩论、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注重教师自身素养对学生的影响和渗透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人格。再次,开发网络课程,重视网络课堂对学生人文教育的效果;构建网络环境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通过网络信息,在线互动,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传播正能量。
(三)加强师资建设
加强课程团队建设是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实施的关键点。要尽快形成合理的教师人才梯队,使教师的年龄、知识和性别结构科学化合理化。警察类职业学院解决师资问题,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培训、参加学术会议、访问学者等形式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能力。二是不拘一格引进年轻而富有活力、具有科研和教学创造力的青年教师。三是把学管干部纳入到人文教师行列来。建设长期而行之有效的导师制度,动员全院力量,建立考核制度,给予一定的学时保障。四是在科研上鼓励教师进行人文课程改革和人文理论研究,加大考核分数和资金支持力度。
(四)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包括行业顶岗实习、暑期见习、重大活动执勤、社会志愿服务等活动,如利用暑期去监狱、戒毒所、派出所、法院、司法所等单位实习;去监狱、戒毒所为改造对象和失足人员进行慰问演出;帮扶弱势群体,随时为需要者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关心服刑人员子女的生活和教育,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等等活动。校外实践活动需要学院各级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教师带队,实习单位有行业指导教师,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校外、行业指导专家定期来校互动,以期达到学生与社会互通互融。总之,校内与校外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扩展视野、深入了解现代社会和磨练意志品质的同时,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并逐渐树立起奉献社会的理想和信念。
参考文献
[1]贲礼进.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99-102.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the double tutorial system teaching is a kind of innovation in the clinical medi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and requirement analysis, the duties need to perform and the task needs to accomplish by the tutor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re cleared and definited. The study is aimed at summarizing the details of tutor's duty, tasks and goals under the dual tutorial system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ts analysis.
关键词: 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双导师制;任务目标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undergraduate education;dual tutorial system;mission objectiv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247-04
0 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于2012年3月16日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我国将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具体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建议,包括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等。
为顺应医学教育改革趋势,贯彻和落实《意见》的精髓,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于2013年联合提出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双导师制教育模式。通过对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及云南省各高等医学院校部分师、生进行系统的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对双导师制的认识、具体实施办法、效果分析、评价等。在对随机发放的350份学生问卷和300份教师问卷进行统计发现,近80%的学生和近70%的老师认为很有必要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46.7%的老师和35.1%的学生认为导师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在走访和座谈的过程中,多数教师和学生对如何顺利开展并实施双导师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尤其对导师的职责和任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实施办法。
目前,我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也开展了双导师制教学工作,在具体的导师指导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也起到了一定的实效。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系统的双导师教学体系、管理制度、实施办法、考核、评估等,大多停留在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自由发挥的层面。本研究就是通过前期的大量调查、研究、分析,结合医学教育现状及导师、学生、课程等诸多因素,围绕精英教育和卓越医师培养目标的实现,明确在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下导师的遴选标准、各阶段培养目标、任务、职责等具体内容,让导师遵循共性的医学教育规律,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更好地引导、指导、培育学生。
1 导师遴选标准
1.1 具有较高的品德修养与高度的责任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老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以自己的良知教育、帮助学生,以自己的行为引导、指导学生。无论是基础导师还是临床导师,他们在学生的思想品质塑造、日常学习养成和行为规范中都起着示范、权威的作用,导师的言行举止、品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素养的形成。因此,应把品德修养、人文素养等作为遴选导师的首要参考指标。
1.2 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专业,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医学高校及教师担负着培养精英型医学人才的重任,导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一个医学生的成长、成才,乃至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导师必不可少的条件。
1.3 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与各教学环节的关系,具有专业指导能力
这是一个指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准确了解和把握医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在医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给予合理、有效的指导,为医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 明确导师培养目标
尽管占调查样本70%的老师认为有必要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实施双导师教学,但是仅有12.8%的老师比较了解双导师制教育。因此,在进入具体指导教学之前,导师必需要明确自己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所要承担的任务和目标。
2.1 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入学伊始,学生由高中踏入大学校园,面对全新的环境,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学习与生活态度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导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价值观念方面的教育和帮助,尽快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转变学习、行为习惯,较早完成角色转换。主要帮助学生实现下面四个目标。
①思想积极健康,心理状态良好;②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③深入了解医学专业,牢固掌握基础知识;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 强化基础课程学习,建立初步的科研思维和能力
大二阶段是基础课程相对集中的阶段,掌握好基础课程可以为后期桥梁课程的学习铺平道路,也会对科研思维的初步养成及科研能力的初步具备打好基础。随着医学基础课程的深入,医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态度等会有所变化。导师则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变化采取应对措施,帮助他们实现以下目标。
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缓解学习压力;②提高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③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④建立初步的科研思维和能力。
2.3 巩固基础知识,培养临床思维
大三阶段,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医学生开始学习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诊断学等由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课程。并根据教学安排,定时参加临床见习。在这一阶段,要实现的目标具体如下。
①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把握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②初步了解临床诊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逐步培养医患沟通能力;③定期撰写临床见习报告,掌握常见疾病的生理和病理特征;④定期进入临床,巩固加深从医的兴趣和职业的崇高与使命感。
2.4 加强临床理论和实践学习,全面培养综合能力
大四、大五阶段,随着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断深入与专业知识的拓展延伸,导师应在专业知识的理解、基本概念的把握、各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以及专业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等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引导。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定期参加临床实践教学,及时加强并巩固专业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这一阶段,临床导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临床导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发掘学生的专业特长及潜质,及时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和能力,要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①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②具有良好的临床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③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④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良好医德。
3 导师的职责与任务
明确了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之后,导师则要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任务,以助于目标的实现。在访谈和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现代大学生多数为90后,他们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特立独行。赵瑞林[1]在比较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时,也得出这样的结论: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较为现实,比较关心个人发展;他们追求时尚,彰显个性,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集体主义欠缺,受挫折能力差,对网络依赖性强。医学教育除了课程专业性强、学习科目繁多,学习任务繁重、过程艰苦,时间和精力消耗量大之外,还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动手能力要求极强等特征。彭鎏佳[2]等也曾对医学生学习特点进行过详细的分析,结果趋于一致。鉴于医学专业的特点,部分医学生可能会由于学习压力大等多种心理原因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导师不仅要在医学生的学习方面给与指导,还要在思想、行为以及为人处世方面积极引导。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学习辅导、行为指导”的要求,导师的职责和任务有以下几点。
3.1 思想引导
①坚定信念,明确目标。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性格迥异。他们由紧张的初高中步入大学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思想、性格难免会发生一些变化。导师要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比如开座谈会或者师生交流会等,为导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创造机会,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进行思想教育,坚定他们成为优秀医学人才的信念。
②加强医德与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过程中,人文学科是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当前医学教育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3]。在教学过程中,导师要能够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将法律、伦理、医德、医疗规范知识融入教学指导,强调职业道德、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体会医学教育者和医生所担负的神圣使命,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崇高的医德和人文素养。
3.2 学习辅导
大一阶段,医学生的学习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医用基础化学、医学伦理学、有机化学、医用物理学、医学概论等公共课程以及人体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等医学入门基础课程。除了这些基础理论课程之外,医学生还要定期参加基础实验教学。据多数学生反映,面对众多公共课程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对于之前从未接触过医学或者接触甚少的医学新生而言,需要一个缓慢的适应期和承受能力。导师则要根据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导师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导师可以通过采取开设心理咨询服务,举办讲座和讨论会等方式,对医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②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无论是在学习内容还是在学习方法方面,大学与初高中都截然不同。导师要通过自身经历和亲身体验言传身教,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大学与初高中的区别,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大二阶段,医学生基本进入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课程有:医学心理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人体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等。面对进一步的学习,导师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重重点难点课程的辅导,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随着课程的深入,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导师要根据课程学习的要求,侧重辅导那些重要但是比较难懂的知识点,并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②注重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基础课程如药理学、病理学和生理学等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导师要能够在与授课教师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做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对接,使学生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知识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导师在为学生解疑答惑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
大三阶段,医学生进入到由医学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过渡的桥梁课学习阶段,主要课程有: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循证医学等。该阶段的学习是医学生由基础医学知识向专业医学知识过渡学习的关键时期。导师的职责对医学生顺利完成该阶段的学习目标来说至关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指导学生做好基础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基础实验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验证,通过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
②指导临床见习,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实践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是学生由基础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通过临床见习,在教师指导下,对临床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获得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医院管理与医疗工作基本流程,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
③传授临床诊疗思路与方法,培养与病人的沟通技巧和能力。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主要由临床导师进行言传身教。临床导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其诊疗思路和方法,还要注重医学生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为将来从事医务工作打下基础。
大四阶段,学生完全进入到了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涉及到的课程主要有:急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神经病学、传染病学、皮肤性病学和临床路径等。此外,该阶段还要安排学生参加临床见习实践教学。该阶段的学习直接关系到医学生下一阶段的临床实习情况,是医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的关键所在。
导师的职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重点解答专业疑难问题,做好与临床实习的接轨。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学生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导师要定期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解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与下一步临床实习接轨。
②对医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排除心理障碍。该阶段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神经病学、皮肤性病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临床实践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对该专业产生片面的认识。导师则要充当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心理疏导,排除其专业学习障碍。
大五阶段,也是医学生本科学习的最后阶段。医学生在该阶段基本上完全进入临床实习教学,实习内容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学生依然不能停止理论知识的学习。导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医学文献、撰写临床周记和实践报告,适当参加临床病例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指导学生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导师要善于循证引据,启发引导,培养他们的临床辩证思维和人文素养。一个优秀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临床操作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独特的临床辩证思维,才符合当代社会对精英型、实用型医学人才的要求。
3.3 行为指导
①行为规范,举止得体。导师还要在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言谈举止上给予正确指导、帮助。据调查,目前的医患关系趋于紧张,这与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指导医学生行为规范、举止得体,导师责无旁贷。
②思维缜密,学术严谨。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医学生在做到行为和言谈举止的严谨之外,还要做到思维和学术科研的严谨。医学人才的临床思维和学术科研关乎到医学的发展。导师责任重大,要能够做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带动学生,影响学生,提高医学生的整体能力。
4 总结
双导师制的实施与应用将传统的单向知识传递转变为双向交流、互动,不仅使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导师也能从中获取更多的启迪,从而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实现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整合。
孙国胜[4]在探讨导师制在学分制实施中的地位及作用时提出,导师制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及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白世国等[5]通过对廊坊师范学院参与导师制的大一至大三年级师范大学生共计644人进行调查,得出结论:参与导师制的大一至大三年级师范生,其教师教育职业能力实践均取得良好的提升效果。但是二者均没有明确地提出导师的职责和培养目标,也没有对双导师制教学体系的构建做出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在一系列的探索与调研之后,对实施临床医学本科生双导师制过程中导师的任务和目标有了明确的认识,双导师制教学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医学院与附属医院的协同合作与师资共享不仅贯彻了教育部关于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的建议,还很好的落实了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主旨。
在双导师制教学过程中,严格的选导标准,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导师清晰具体的职责和任务保证了双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和落实,也为实现医学教育综合培养目标和培养卓越的医学专业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平台。
参考文献:
[1]赵瑞林.掌握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197-199.
[2]彭鎏佳,邓睿,李星.医学生学习特征及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24(3):110-111.
[3]何亚平,刘立萍.从中外医学教育标准的差异看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