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是培养符合行业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通过课题的
>> 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研究与实施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如何做好职业院校动漫专业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对接 探究产业调整升级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的对接研究 高职教育下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论高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 基于工作过程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构建 高职营销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如何实现“三对接” CAD/CAM应用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高职课程标准与岗位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要求的基本模式 接发列车作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研究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研究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 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实践与效果 基于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朱伟强.“基于课程标准”:内涵和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6(8).
[3]黄芳.高职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内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科教版).2006(4).
[4]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1(14).
关键词:高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36-02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是2004年教育部批准的高职专业之一,由于起步较晚,且开设该专业的学校不多,各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别,有的偏重电气方向,有的偏重机械方向,有的偏重管理方向,由此导致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较大差别,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由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规范,与智能建筑迅速发展对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系统运行维护新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如何培养现代智能建筑行业的技术人才成为各校、各专业面临的问题。
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楼宇智能化技术属于高新技术,是现代工业与信息技术的高度结晶,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节点,是进入“数字时代”的新兴产物。随着我国城市数字化、建筑智能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规划、建设、管理及服务的理念急需更新,运用科学、整体、系统的思维营造现代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智能楼宇新职业人才的需求。
智能建筑在我国已成为建筑市场的大趋势,也是建筑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类建筑(楼、馆、场等)的智能化工程投资,约占工程总投资的5%~8%,有的已高达10%。目前国内智能楼宇从业人员数量巨大,已达到约100万人。但是,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未经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很低,高级工不足2.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不足0.3%。今后10年,建筑智能化在我国将迅速发展,从业人员将增至200万,其中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需求比例在40%左右,即50万人,其中中、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比例大约将占60%,即30万人,需要年均培养3万人以上。在楼宇智能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个缺口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楼宇智能化涉及专业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产品更新换代迅速,而且是楼宇和住宅建设中的新亮点,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由于楼宇智能化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人才难觅,特别是专业人才稀缺已经成为突出问题。
专业培养目标
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是集现代通讯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行业,所涉及的知识面广,要在三年时间内对所需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时间显然不够,因此,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极其重要。
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文件的相关要求,我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定位为:培养掌握楼宇智能控制技术和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维护、工程组织实施等能力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岗位(群) 在对智能建筑行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我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群)分布,具体如表1所示。
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包括电子、通信、计算机、机电等相关专业的内容,是一个交叉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为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时必须做到:以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根据高职“双证书”培养要求,引入“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标准,按照标准等级对应设置专业主干课程,使课程体系满足“课证一体”的特点;采取“行动导向”方法设置课程,即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的构建彰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
课程体系构建 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职业素质与道德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核心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工作过程和内容广泛了解、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智能建筑行业主要工作岗位、所涵盖的技术与管理知识以及对高职毕业生的具体岗位能力要求确定学习内容,按照课程开发与岗位能力需求相结合原则,构建培养“一个基础+四种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1.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开发。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参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于2007年的《关于颁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的通知》中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的7个模块,即与人交流、数字运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测评标准,设置了《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以满足“职业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
2.专业基础能力课程的开发。为满足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设置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建筑识图与制图》、《建筑电气CAD》、《电子技能实训》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识读与绘制建筑电气工程图、识读电路及仪器仪表使用的技能。
3.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开发。为满足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设置了《安防工程安装与调试》、《消防工程安装与调试》、《综合布线施工》、《计算机网络规划与实施》、《楼宇自控系统维护》等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典型工程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力。
4.专业综合能力课程的开发。为使学生掌握与楼宇智能化专业相近的一些相关知识,设置了《物业管理》、《安装工程预算》、《楼宇专业英语》、《专业综合实践》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在管理、招投标文件撰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5.职业拓展能力课程的开发。为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设置了《系统集成》、《楼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系统升级与改造》等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在以上能力模块的课程设置中,要充分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细化实验、实训、实习的安排,落实项目、时间、课时、教学场所,使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从校内到校外,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有机衔接,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课程实施的保障
师资保障 目前在本科院校中还没有与楼宇智能化相关的专业,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主要来自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等专业。为适应该专业的教学需求,必须采取“外聘内培”的方式培养教师,与企业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一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使专兼结构更加合理;二是加强专任教师的培养力度,采取进修培训、假期企业实践、假期校内实训室轮训等方式,培养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实践条件保障 为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加强校内外实践条件的建设。对校内实训室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实训项目的实操性,最好与企业合作建设基于工程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训室。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考虑企业的规模,在保证基地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具有教学化功能的紧密型实训基地,校企双方签订协议,利益共享,通过引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案例以及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高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结合行业、区域及院校自身情况,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培养以能力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技术人才,开创中国智能建筑行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2]蔡长韬,朱维兵,周利平,等.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6(4).
[3]韩承江,刘峥.高职自动化专业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6(32).
[4]葛君山.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
【关键词】智能建筑;消防系统;课程目标;课程标准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蓬勃兴起,也催生了对楼宇智能化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尤其是技能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高。智能楼宇消防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楼宇消防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构建完整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模块,对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设定目标并选取课程内容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2.课程目标的设定和课程标准的开发
2.1 市场调研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将职业岗位(群)共分为三大类:安全防范技术工程师、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师、智能楼宇管理师;与消防系统直接关联的岗位,涉及到安全/消防工程师、消防维保工程师、消防设备安装调试员、消防中控员等。经过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我们主要针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二、三年级学生开设《智能楼宇消防系统》,在构建完整智能建筑5A系统的同时,引入企业项目做支撑,强化实战经验,针对典型工作岗位,提供消防系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支持和训练。
2.2 课程目标的定位
《智能楼宇消防系统》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出发,将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及素质要求融入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将课程目标定位为:熟悉建筑消防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进行建筑消防系统设计分析、安装和调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系统集成与基本安装工艺,形成一定的消防设计、系统安装、调试与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楼宇消防系统》课程目标
2.3 课程标准的设计与开发
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校联合企业进行课程开发,邀请企业技术专家作为专业顾问或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学院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调研就业岗位,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归纳职业能力,转换为课程。
(1)课程开发流程与总体建设思路
学院教师和企业专家一起分析教学目标,明确建设思路,确定建设内容。
①明确建设思路
《智能楼宇消防系统》总体建设思路归纳为: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结合实际工作过程,从运用的角度出发,按照工程应用标准在初步建立消防系统模型的基础上,逐步学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消防指挥与防排烟系统,并配备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实施过程及维护实例以形成一个完成的课程体系。
②架构实施过程
《智能楼宇消防系统》按照模块化课程进行设计,实施过程采用“AB线”贯穿的方式,即A线:讲解消防工程中各系统的功能、组成及原理、施工,B线:映射A线内所涉及内容对项目从投标到竣工各项操作流程的作用。采用项目导向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法、设计步步深入法等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密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针对项目的设计、安装、施工及运行、维护过程中所需要的技能,按照相关技术依据及规范展开分析,学习和动手操作相结合,注重实际操作和技能培养。
③确定建设内容
课程主要建设内容则包括确定教学载体、开发实训项目、建设实训基地、完善教学资料、改革考核方法等。
(2)学习内容模块分解设置
依据岗位要求及消防系统自身特点,将该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分别对应为:
模块1:认识消防系统
模块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模块3:消防灭火系统
模块4:消防指挥与防排烟系统
模块5: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以消防系统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引入消防系统三大主要模块,最后配备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实施过程及维护实例进行知识系统强化。
(3)教学内容选取及序化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采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将内容序化,整理出对应模块工作任务、实训内容、相关技术依据及规范、知识内容、能力内容、素质内容。教学内容选取及序化如表1所示。
3.结语
在确立了课程目标,构建了课程标准后,也要随市场变化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重视网络共享资源库建设,并有意识地将课程学习延伸到学生第二课堂,提高学习兴趣,同时需要加强与消防相关企业联系,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教师应与企业专家加强沟通,取长补短,加强实践,提高技能。学生感兴趣、教师有技能、企业受欢迎,这是课程能够顺利实施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01).
[2]曾海文,甘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初探[J].市场论坛,2009(11).
[3]陈晴,高曙光.高职专业建设方案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4).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专业;网络布线综合课程;开发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2-0021-03
一、楼宇智能化专业综合课程的开发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原有学科课程的界限,把若干相关联的课程或课程部分内容整合重组为一门新的整体课程。其目标指向学生知识的拓展与整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以网络布线综合课程为例,在楼宇智能化专业的相关行业调研基础上,分析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可将学生已学的《智能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智能系统工程造价》《计算机局域网系统》等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新的综合课程。
(一)精心规划课程方案
从五年制高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在网络布线综合课程形成之前,学校已经完成了《智能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智能系统工程造价》《计算机局域网系统》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的教学任务,并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训练了学生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安装、测试验收以及维护的技术能力,培养了他们根据设计图进行合理布局和布线的能力及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协作意识。在此基础上,网络布线综合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布线系统运用能力,将各课程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将实际工程项目、典型工程案例及学生创新项目作为载体引入教学过程中,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并在各教学环节融入标准、规范、协作及质量体系的内容,进行表达与沟通、团队合作训练,将网络布线综合课程建设成为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训导与孕育学生创新成果的教学平台。如下图1所示。
(二)精心收集工程范例
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训练他们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让即将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了解未来岗位职能,熟悉楼宇智能化系统相关工程项目的操作流程,提高学生对口就业率,专业教师围绕实际网络布线工程项目,收集了大量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典型工程项目实例资料,并加以分类整理,作为网络布线综合课程教学案例。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为让学生熟悉实际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我们按照实际工程项目流程,采用工程项目实践操作模式,实现由实训室模拟环境向真实环境、技术实践向工程实践的转化,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具体工作流程为:(1)收集工程项目信息资料,获取和读懂并分析招标文件;(2)根据招标文件,学习编制投标文件(项目需求分析、工程设计方案、投标报价即工程预算等);(3)模拟组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签订合同等程序;(4)根据合同深化设计(配置细化、图纸深化);(5)施工前准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组织管理);(6)模拟现场施工(设置施工过程中的变更与调整,学做工作联系单以及工程签证);(7)项目验收(自验和竣工验收);(8)试运行;(9)竣工资料与工程决算;(10)技术培训与维修保养(售后服务)。详见下图2。
二、楼宇智能化专业综合课程的实施
按照精心规划的楼宇智能化专业综合课程方案,笔者以所在学校新建电子信息大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为案例,充分利用工程项目实例资料,精心设计并实施网络布线综合课程,效果事半功倍。
第一,归纳招标文件编写要点。在解读招标文件环节,通过解析各种类型的招标文件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有关招标条款,并归纳招标文件编写的要点。参照提供的范本,以笔者所在学校电子信息大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为项目案例,学习编写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投标须知等商务文书。
第二,学习编制投标文件。在重点学习投标文件编制过程中,除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有关投标条款外,结合实例分析“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的编制技巧,针对不同的招标文件,解析工程项目设计思路和项目需求分析关键点,对照实例范本,指导学生模仿编写工程设计方案,学会设备材料配置、施工图纸绘制以及投标报价即工程预算。最后,提供笔者所在学校电子信息大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的招标文件和编写投标文件简要目录,分小组模拟具有资质的智能化工程公司,分别完成该项目相应的投标文件,并做好投标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述说项目过程。在模拟组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签订合同”过程中,增加“说”的环节,即开标前,由各小组成员对照自己制作的PPT,述说设计思路、需求分析、展示设计方案和设计施工图纸。然后根据各小组推选出的“专家评委”,依据《招标投标法》,履行开标评标程序,结合“说”的环节,评出“中标单位”。
第四,学习处理施工现场随机事务。在综合布线系统实训实验室模拟现场施工过程中,故意设置一些施工项目内容的变更与房间功能调整,让学生对照实例范本,学做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工作联系单,学会办理工程签证程序。
第五,考核评价。完成网络布线项目综合课程的考核。考核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情况,本着充分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创新的原则。
三、楼宇智能化专业综合课程实施的
成效与反思
通过楼宇智能化专业网络布线综合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实践,学生学会了企业工程项目的实际运作,熟悉了楼宇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相关实际操作流程。
(一)学以致用,提升了学生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综合课程引导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学”,主动地实践,以掌握“用”的本领。学生实习座谈会和实习阶段性总结反馈的信息表明,学生对于综合课程的学习以及在实习岗位上的应用,收获颇多。
(二)企业欢迎,提高了学校信任度和专业对口就业率
正如福建省冠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领导在笔者所在学校校企联谊会上所说:“这批实习学生对我们楼宇智能化工程项目的运作流程比较熟悉,而且也知道什么阶段应该做什么事,特别是在施工现场。”
楼宇智能化专业综合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实践,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这种要求并非面向知识,而是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下一阶段,我们将参照网络布线综合课程的成功模式,加强与楼宇智能化相关企业的深度合作,广泛收集本专业各个子系统的成功案例,在楼宇智能化专业监控与报警联动项目、智能一卡通项目等综合课程中进一步探索与实践,以完善楼宇智能化专业综合课程的教学体系。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Curriculum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ZHU Xin-ning
(Nanjing Technical Vocational College, Nanjing 210019, Jiangsu Province)
关键词: 企业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 评测方式 实践课程体系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逐渐普及,职业教育也逐渐纳入高等教育的范畴。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较高从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职业技能,而这些技能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获得。根据“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在培养方案中安排8周的“企业实践”课程。该课程共有8周的实训时间,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授从课堂搬到车间,借鉴企业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式,结合高校的实验条件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实现从教室向工程现场的过渡。
目前,“企业实践”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所涵盖的工程领域包括:楼宇控制系统组态设计训练项目和楼宇PLC系统设计能力训练项目和楼宇PLC典型应用训练项目。训练项目与目前楼宇智能化技术应用范围基本吻合,与当前企事业单位楼宇智能化技术岗位的要求吻合。
二、“企业实践”课程的课程方案
在目前的教学计划中,“企业实践”课程是安排在高职培养计划的第五学期。从课程的设置时间不难看出,它处于专业课程学习与毕业实践之间,因此在课程地位和作用上是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应用的衔接。它不同于专业课程更注重知识积累和分析的特点,也不同于毕业实践的顶岗实习的综合性要求,是专业课程的一种延伸,在实践课程体系上作为集中实践环节和毕业实践环节的过渡。
“企业实践”课程的训练项目全部来源于企业实际项目,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对训练项目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并经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沉淀和积累,编写项目指导书。
该课程的训练项目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内容:
1.楼宇控制系统组态设计训练
具体内容为:控制要求分析;实时数据库建立;用户窗口组态(画面、组态链接);脚本编写;系统调试。
2.楼宇PLC系统设计能力训练
具体要求为:控制要求分析;I/O点的确定;接线;校线;编程;部分调试;试运行。
3.楼宇PLC典型应用训练
分为三个模块,具体要求为:控制要求分析;电气控制原理图绘制;I/O点的确定;编程;系统调试。
训练项目的具体实践安排如下表所示(以11级一个高职班31人为例)。
表 “企业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
课程要求:本课程注重学生实际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训练将以学生独立接线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实施。训练项目指导书中提供项目要求、阶段性目标、设计要求等,教师先根据指导书提出要求和设计思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系统设计和接线调试,并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做必要的讲解,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参考资料;学生要先预习相关理论知识后再做设计方案,方案经教师审核通过后方可上机或进行实践操作,教师随时辅导。训练规模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略有区别,每组人数在5人以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企业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
“企业实践”课程从课程设置到课程教学与以往的专业课程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首先,该课程占用的教学周期长,达8周,学生在这8周的时间里完全处于实践动手的环境,这与以往的专业课程相比,对实践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其次,以往的专业课程通常由一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而“企业实践”课程由于它涵盖的技术面广、项目多的特点必须由本专业的所有教师共同承担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再次,该课程知识重点不是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多个工程项目的具体实现和完成。最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要依靠同组学生共同努力完成训练项目,要求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讨论和总结。
根据这些特点,在实践中课程采用多元能力测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参与的训练项目从不同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果。多元能力测评方式把学生在建构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能力从多个角度进行测评,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测评:
预习环节,对具体项目的事前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对项目相关工程背景的掌握情况,占总分的10%。
项目设计环节,对项目进行总体设计和绘图,占总分的20%。
项目实施环节,包括项目接线、调试、编程等,占总分的45%。
项目总结环节,形成文字和语言,包括报告和答辩,占总分的20%。
团队合作精神,根据学生沟通协调能力进行打分,占总分的5%。
四、结语
经过2013年一届学生的课程实践,学生通过训练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学以致用,在“做中学”形成项目驱动式学习,对项目设计实践流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和思维的正反馈,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其次,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在项目的训练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的团结协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再有就是教师通过训练项目的反复实践,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深化和具体,更能明确专业理论对实际项目的支撑,因此在教学中更有的放矢地组织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诸慧等.工学结合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2]王继安.德国教育的企业实践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高等职业教育,2011.4.
[3]刘利华.项目教学法在项目课程中的应用实例及启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4]孙建京.应用性大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基地研究.[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2.
[5]艾尔肯.海利利.浅谈工程训练中实践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8.
[6]高滇淦.基于校企“双元主体”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7]李树林.高职实践教学两个基本问题之思考[J].职教通讯,2007.7.
[8]黄亚妮.国外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特色的评析和启示[J].高教探索.2005.4.
[9]杨国林.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企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4.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通信技术 485总线 LonWorks TCP/IP
在国家房地产业不断成长的背景下,我国的楼宇智能化市场也正飞速发展,楼宇智能化也越来越普及。如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鸟巢、水立方,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物――中国馆,广州亚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亚运城综合体育馆。这些标志性的建筑物不仅代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态,也展现了智能楼宇化在中国的发展壮大。
在从事智能化住宅营造的工作中,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对智能楼宇产品的技术认识和理解至关重要。工程系统集成公司在向甲方推荐产品和甲方自身选择产品中,经常为追求功能上的大而全、外观上造型精美以及一味追求进口品牌而陷入误区。从开发房产品的角度来说智能楼宇产品外观造型、功能以及品牌等因素固然很重要,但可视对讲等智能楼字产品选用的关键是该系统基于开发所采用通信协议标准。个人认为,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FCS)的总线技术和基于TCP/IP网络并采用嵌入式系统的两条线成为楼宇对讲系统发展趋势,而楼字对讲的最终方向是智能家居的集成。以下就以智能化小区的最基本配置---可视对讲系统为例,分析其通信协议的应用。
1 目前主要采用的通信技术
早期的楼宇对讲产品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是单户型与单元型楼字对讲产品,只是简单的实现访客系统的基本功能。目前,已经逐步淘汰基带电平传送方式的对讲产品,而主要采用低速率、封闭的总线技术,如RS一485总线、CAN总线等。由于数据传输采用差分传送方式,在信号抗干扰方面具有优势,这在大型小区联网系统中尤为明显。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数楼宇产品,如三表汁量抄送系统、户内报警系统、机电设备监控系统都采用这类总线技术。例如,现在的消防报警产品,如海湾、利达和松江等都采用CAN总线技术。
以RS一485为例,高档的可视对讲品牌,如罗格朗、FEMANX以及三星EZON的704NV、706NV系列;中档的如视得安980系列、悉雅特MV600系列和安居宝等等。这些产品由于都采用RS485数据通信协议,布线结构也主要以多芯线为主,视频用同轴电缆传送。传送音频、数据、电源通常用RVV线。
在布线结构上,将网络分为干总线(联网)和支总线(单元),由路由器(分线器)连接。终端设备从管理中心电脑、管理机、小区门口机、单元门口机、二次确认机、室内分机形成自 向下的分级总线系统结构,连接这些设备由分支器(分线器)实现,分线器也有设计在终端设备中(如单元门口机)。由于RS一485总线传输速率低(300―9.6khps)、传输距离短(1.2km)、兼容性低且可靠性不高。所以,这也是目前智能化小区建设中碰到的问题,社会对它的认可处于尴尬境地。
2 基于Lonworks楼宇通信技术
LonWorks具有以下优点:1)网络结构灵活、组网方便。它支持多种网络拓扑形式,包括总线型、星型、树型、自由拓扑型等,这样可适应复杂的现场环境,方便现场布线;2)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电力线、光纤、无线射频等;两种传输速率:78bps和1.25Mbps,最大传输距离由网络拓扑形式和传输介质决定,一般可从500m到2700m;3)无主的网络系统。LonWorks网络中各节点的地位相同,网络管理可设在任一节点处,并可安装多个网络管理器;4)开发
LonWorks网络节点的时间较短,也易于维护。LonWorks采用的LonTMk协议固化在Echelon公司的Neuron芯片中,这样可以节省开发LonWorks网络节点的时间,也方便维护。LonWorks总线技术能和tcp/ip无缝接入,也就是远程控制以成为可能。
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些重要厂家采用基于Lonworks楼宇通信技术的楼宇对讲产品主要包括海湾的HW一200、深开发的KF465010等。但相对采用TCP/IP4#输协议的楼字产品,基于嵌入式架构的产品目前还不多。
笔者认为,目前难以推广的原因是基于Lonworks的对讲产品,国内还没有真正的厂家在做。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价格问题,像Neuron~经元 片目前大概卖22个美元,比起RS485模块要贵很多了,甚至台湾产的一些485转TCP/IP的通讯接口模块都~LNem'on芯片要便宜很多。
3 基于TCP/IP网络的系统
当然,可视对讲的通信协议目前最流行的就是基于TCP/IP网络,也即以太网了。以太网开始进入楼宇对讲领域,主要有几点优势:
1)交换型和全双功以太网的出现。克服了传统以太网的共享公共传输媒体和半双功传输的弱点,实现了站点独占传输媒体并同时收发数据,也减少了网络上的数据碰撞。以太网的标准不断更新和扩展,目前的以太网不仅在物理层(包括拓扑结构、传输速率、传输媒体),并且在数据链路层与原来的传统以太网标准有了很大的进步。举最简单的例子,2002年楼层交换机还都选用I|2交换机(数据链路层),到2003年,楼层交换机都选用L3交换机(网络层)了;
2)IEEE802.3a标准开始对以太网供电作出了规定,它消除了以太网技术进入现场控制领域的一个严重障碍;
3)便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使智能小区系统在真正意义上与Intemet溶为一体,实现数据、语音、视频整合。
目前, 以太网多用于基于现场总线的楼宇自控网络集成到智能建筑中的信息网。楼宇对讲中, 目前已经广泛在应用了。如以悉雅特、三星、霍尼韦尔等厂家,采用的是的基于以太网架构、并采用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家居产品。
4 两种技术的优劣
在楼字自控网络中采用基于LonWorks的优点是:1)可靠性、实时性好。现场总线为工业控制设计的,有屏蔽、接地与防爆等措施,同时其实时性也比采用CSMA/CD的以太网的时实性好;2)用户的投资成本低。现在,开放的现场总线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有很多公司提供的相关产品可供选择。其缺点是:实现现场总线无缝接人以太网复杂,当多种现场总线共存在一个系统中时,集成起来更复杂,系统的扩展性差。在楼字对讲(智能家居)网络中采用以太网的优点是:实现了从管理层(信息网)到现场设备控制层(控制网)的“一网到底”,即实现人们期望的通信协议的兼容和统一;这样系统扩展起来也比较方便;与智能建筑中其它系统(信息网通信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起来更加容易。其缺点是:首先,目前开发基于以太网的控制系统产品的难度较大,开发费用和成本相对还是较高,用户可以选择的厂商也很有限,垄断利润较高,研发成本还没有被消化,这些都导致产品价格过高。其次,以太网的实时性、可靠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已有将网络变量加载到TCP/IP协议进行远程传输,发展LonWorks/IP:~术,为这两种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在楼宇智能化系统,特别是智能家居方面的融合,提供了技术的可能。
5 结束语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推广,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被引入我国。
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被证明是帮助学生获取和进一步拓展其职业能力、技能的重要方法[1]。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案例设计原则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是伴随我国智能建筑发展而产生的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培养具有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维护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融合了建筑设备、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暖通等多门学科,传统的课堂及授课方式会使得学生难以从繁杂的知识体系中抓住重点,难以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
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整合可利用的资源,并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效果。鉴于案例教学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案例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2]:
首先,要基于学情,因材设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大多在高职院校大二年级开设,教学对象经过一年的调整,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学习了电类专业基础课,同时对于本专业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加容易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来,但是普遍理论基础较薄弱,专注度较差。教师在进行案例设计时,必须要基于学生的特点,既能体现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要有明确的教学计划。专业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好授课计划,对于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各环节设计。
第三,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工程性、实践性较强,所以选择案例要紧密结合工程情况,或者要从实际项目中提取。同时,案例提取要紧紧围绕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要求。
第四,根据专业特点充分利用校园建筑环境,模拟职业岗位工作现场,合理安排案例应用场所和实施程序,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三、《安全防范技术》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应用
《安全防范技术》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职能楼宇的性质和风险等级,使学生具备设计和实施安全防范系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够胜任智能楼宇管理师、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岗位。鉴于课程的特点和总体目标,教学案例的设计要遵循上述原则,同时要特别注意其实用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本课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内容为例。
(一)案例设计
1.设计背景。在进行该部分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和主要设备,如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录像机、监视器、矩阵、传输方式等。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可以认为是以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应用。而在本部分内容中,教学重点是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是系统设备的选择,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熟悉相关的工程标准和规范,并能在设计过程中遵循。
学生的状态是:了解了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也了解到相关设备,但对于设备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理解不深刻。对于系统是如何构建起来的这个问题,学生普遍较感兴趣。
本专业的实验室现有完整模数混合式视频监控系统一套,包括常用各种类型摄像机、矩阵、解码器、数字硬盘录像机和监视器,可以演示系统调试、运行过程。
2.案例设计。根据上述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案例设计原则,教师确定了本次案例选择某个建筑环境,为其设计视频监控系统,以此作为授课内容的主线。
在建筑环境的选择上,教师选择学生熟悉且易于活动的场所。教师考察了授课学生日常活动较多的校园建筑,选择了便于学生观察同时又涵盖设计难点的海涵楼一楼作为案例环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和《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84-2004)是设计过程必须要遵守的规范,故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分享给学生并提示其查阅个别章节,并要求学生提前用CAD画好建筑平面图。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将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内容、设计步骤、设计方法等知识点贯穿在“海涵楼一楼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这个案例中。
(二)案例实施
案例实施过程按照智能化系统设计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
步骤一,请学生进行实地勘察,明确建筑功能和性质,根据标准确定海涵楼一楼的监控需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海涵楼共12层,与海虹楼(5层)相连接,是一个集办公、实验、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高层校园建筑。GB50395中明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对需要进行监控的建筑物内(外)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通道、电梯(厅)、重要部位和区域等进行有效的视频探测与监视,图像显示、记录与回放。故本案例一楼主要监控的部位是主出入口、大厅、两侧走廊。
步骤二,教师给出设计参考步骤和相关标准,请学生分组自行讨论、设计。这一部分是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涉及各监控部位的前端、传输及控制设备选型。GB50395中要求,前端设备的最大?频(音频)探测范围应满足现场监视覆盖范围的要求,摄像机灵敏度应与环境照度相适应,监视和记录图像效果应满足有效识别目标的要求,安装效果宜与环境相协调。据此,请学生分别就监控部位的范围、特点确定摄像机的外形、感光元件尺寸、灵敏度,镜头的焦距、光圈等核心参数,确定设备型号。传输部分根据系统类型和视频信号传输的距离确定,控制设备根据前端设备的数量确定,硬盘容量由分辨率和录像时间估算得到。
步?E三,引导学生将设计成果在平面图上体现出来,并画出系统图。经由这个步骤得到主要的设计成果布防图(平面图)和系统图,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图的规范性。
步骤四,教师组织学生将不同小组的成果展示,请学生比较方案的不同,并思考其原因及优劣,最终得到最优方案。这个步骤可以提示学生关注以下几点:各部分设备是如何选型的,系统架构有何不同,系统成本是否有差距,系统运行和维护有何不同。
由步骤四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模拟系统、模数混合系统和数字系统的不同,将视频监控系统的知识架构补充完整。
设计方案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现场观察实际视频监控的做法,将其与自己设计的方案做比对。同时,也可利用实验室设备演示不同摄像机的拍摄效果。通过上述方案与实施效果的对比,学生一方面对于自己要做的工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系统实施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生对于设计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会使其对于实现设想的功能有更强烈的兴趣和信心。
关键字:智能建筑 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
Abstract: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is a different properties and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and often belong to different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area,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s are also different. For example, security systems to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fire control system belong to the fire station, the satellite receiving and cable TV system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v... And so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is a complicated interlock, a wider a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project, the project of the total package management is different from the civil total package management, and the general sense of the system integration, it combines many technology is a body comprehensive system (integrated) design and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lose to keep in civil engineering, decor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operate, so only intelligent systems technology is not enough, still need to be familiar with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basic knowledge.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行业背景
若自1995年开始计算,我国智能化工程建设已经有17年的历史。从简单的模仿到自行研发自主品牌的产品,从仅有的布线系统到纳入智能化工程范围的子系统越来越多;从炒作到务实,从迷茫到清醒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目前几乎是无建筑物不谈智能化,但有特色有水平的项目并不多,大多还是停留在模仿和类比的较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相结合。随着计算机及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人类已逐的产物,它具有十分鲜明的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它已初步形成人们选择工作环境和购房置业的新时尚、新热点,也将成为21世纪地产商投资开发的主导方向。建筑智能化工程又称弱电系统工程,主要指通讯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办公自动(OA),消防自动化(FA)和保安自动化(SA),简称5A。简单的来说,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1、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2、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3、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4、智能卡系统工程;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6、计算机网
络系统工程;7、广播系统工程;8、会议系统工程;9、综合物业管理系统工程;10、智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工程;11、火灾报警系统工程。
二 业务需求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智能建筑也是如此。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其含义也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深化,以及国家各项技术法规的制定与颁布,为我国智能建筑健康有序地发展奠定了政策与法规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广泛发展和普及应用,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而世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信息化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信息的迫切需求,为智能建筑的发展开创
了广阔的需求空间。
三 工程管理组织及内容
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而专门设立的工程实施项目组及其有关部署是以项目管理理论为指导,以智能化系统工程国家标准为依据,确保合同的履行,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工程,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是智能化工程承包单位项目组优先考虑的目标。
1、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组成员由项目经理、若干名管理工程师、工程助理和下属的专业施工、调试人员等人组成。 2、项目组织机构图 3、主要组员职责。
2 工程文件管理:工程项目的文件管理是工程实施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特别是有关工程的变更、甲乙方及监理间的来往公函、各类验收资料等等,不得丝毫马虎。
(1) 工程文件管理方法 ,项目经理确认工程文件的有效性和执行计划。
(2)由项目经理负责内部工程文件签发,又工程助理建档、查询、保管和分发到有关部门、管理工程师及专业施工人员。
(3)由工程管理工程师:负责监督、检查现场技术文件的执行情况。
(4)由现场管理工程师负责按规定完整、准确填写有关施工记录文件或表格,及时地收集、整理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并上交项目经理审阅,并由工程助理分类分册归档。
3 分包管理 :为充分发挥各分包商在本项目中的主观能动性与专业技术水平,弱电总包将对分包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即让各分包项目经理真正意义上融入我公司项目小组内,从工程设计、现场协调、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安装定位、调试开通等方面的一贯制服务,以确保整个项目的工期。
4会议:
(1).总包例
会为了及时了解工程进度及设计情况,项目部积极参加由业主、监理等组织的各种工程例会,与各种系统、技术协调会。
除了在正常情况下参加各种例会外,项目部还做到随叫随到,及时讨论处理各类紧急事件。
(2).分包例会
为了管理好分包单位,项目部与各分包单位例会制度的要求如下:每周一次召开项目部和分包单位例会,主要议程:及时转达总包例会的有关要求;汇总一周来的施工情况;布置下周的施工要求;协调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关系等。
四工程项目管理上的任务和方法
(1)要培养或引进所需的专业人才,给他们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让他们不但要了解智能建筑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还应了解市场的需求和本企业的发展规划。要熟悉有关的法规和规范,全面理解和掌握其要点,做明白人,办明白事。
(2)不宜盲目跟风,要根据本公司开发项目的类型做好应用功能分析,确定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标准。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档次确定不同的智能化标准,并对应用功能的完整性适应性、科学性广泛征询意见。
(3)有了准确的功能、需求定位后,就应提出详细的设计原则和要求。设计原则和要求是进行系统设计和投资控制的目标,也是进行方案评选和验收设计图纸的依据。设计原则一定要先进、专业、经济、合理、适用。
(4)坚持设计公司设计的主导地位,这是政府一系列法规性文件中明确规定的。智能建筑的设计不但需要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公司进行设计,而且应由该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工程设计单位总体负责,避免集成商大包大揽的现象,并且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设计的深度,确立和完善建筑物智能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以需求为依据,以规范为准绳。
(5)设计方案的专家论证和评审是保证设计质量的有效措施,委托设计监理是完善设计管理的保证。设计方案的论证与评审应从可行性和实用性、先进性和成熟性、开放性和标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安全性和保密性等方面进行。
(6)工程招标阶段主要要编制好招标文件,做好投标单位(系统集成商)的资质预审工作,参加投标的单位必须是政府主管部门核准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商,这是投标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其次还要对投标单位的工程技术能力、技术专长、人员素质、管理协调能力、社会信誉、公司形象、注册资金、工作业绩、工程技术服务、业主评价几方面进行考察。
(7)坚持对投标书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评审,从技术的先进性、系统的适宜性、报价的合理性等方面选择出符合招标文件的系统集成商。
(8)对中标单位的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进行审核、确认。
(9)对工程安装的质量、进度、投资进行有效地控制。应做好图纸会审、图纸交底、技术交底及技术界面确定,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等前期技术管理工作和工序之间的检查验收等质量管理工作。
(10)系统调试阶段要按照技术规定的程序进行各系统的调试、初调、总调等工作。在深化设计、签订合同时就应确定系统测试的内容、方法,确定质量控制重点。地产开发商(或工程监理机构)要把系统测试作为监控的重点,进行全过程地监理,确保系统调试项目的完整性和技术数据、参数的准确性,以使整个系统达到设计的各项功能和要求。
五 结束语
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相结合随着计算机及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人类已逐的产物,它具有十分鲜明的信息社会的时代特 征。它已初步形成人们选择工作环境和购房置业的新时尚、新热点,也将成为21世纪地产商投资开发的主导方向。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田元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造价管理;深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特点
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牛寺与智能化工程设计程序、特点是紧密联系。智能化工程设计程序主要分为: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设计、优化设计和深化设计。目前,一般大中型智能化工程的设计程序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谢十、优化设计阶段多数由设计院来完成,或由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来协盼没计院来完成的。大部分睛况下前4个设计程序的正确性、完善陛、符合性对造价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后续造价管理工作的成败。而程序5基本上是由系统集成商来完成,或由设备供应商来协助系统集成商,只不过是从设计院输出设计结果的。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专业技术强、设备变化快等特,使得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牦:
智能化工程系统的辅助系统和辅助设备种类繁多,而且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比饺短。12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陛能和设备品牌存在巨大差异,即使同一生产厂家的设备型号也存在差异,价格上具有明显的差异。lI3系统供应商家是系统的设计和生产方,因此主要承担着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主导设备系统的技术供应。
二、造成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造价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近年来,国内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化工程也随之兴起,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但是,造价管理也存在着缺乏管理人员、相关工程计价规范不完善等很多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1、系统功能的定位标准。
在前面的叙述中可以得知,相关建筑物的具体功能特点、管理模式和水平,甚至是业主的资金情况都是智能化工程系统功能的决定性特点。由于有些业主在项目论证阶段没有考虑周全,包括没有充分地对建筑物具体功能特点、管理模式水平等进行考察,没有考虑到约束的因素。盲目追求所谓的技术先进性,导致很多工程建成后,其中很少被充分利用。可能是管理员的能力有限,没有充分发挥好系统的功能。
2、智能化工程计价过程不规范
现阶段,虽然智能化工程技术突飞猛进,但是国家和地区还没有制订完善管理规范制度。新的《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虽然设置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工程”分册也对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是其内容主要是集中在相关技术上,没有对检测、调试方面进行很好的规范。现阶段的工程报价也是原来的行业习惯,没有进行相关规定,造成不同招标人的报价相差很大,招标人准备还不充分,评标办法不是很先进等问题。
三、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1、明确建筑物功能地位,合理制定系统需求
建筑智能化工程是高科技的产品,同一系统因采用不同厂家产品、使用不同的配置方案,其工程造价相差甚远。由于受用户类型、使用环境和物业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建筑物之间对智能化工程的需求各不相同,业主要明确本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位,并根据具体的使用功能需求来确定智能化工程的功能需求,即要量体裁衣,防止与实际脱节,又要考虑到日后的发展,适当设置冗余。
2、聘请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弥补业主工程经验不足
目前无论是业主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缺少智能化工程方面的人才和工程经验,因此有必要在工程启动阶段就聘请有经验的建筑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协助业主管理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具体负责:帮助业主明确工程定位和功能需求,编制智能化工程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概算;在设计阶段,担负设计监理的责任,监督设计质量、进度,检查限额设计的执行情况,协助业主组织初步设计的技术评审;在准备招标阶段,负责市场调研,提供系统设备选型的参考意见;负责深化设计的监理,参加施工图会审;在工程结束阶段,协助业主组织工程验收。从广州市近年几个大型政府重点工程的经验来看,聘请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可有效弥补业主和监理对智能化工程经验的不足,对保证工程顺利投入使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起到积极作用。
3、做好招标前的准备工作,避免仓促招标
招标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做好系统设计评审,评审内容包括各子系统及其功能上的兼容、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为招投标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另外,根据系统的功能定位和系统设计要求,业主要做好系统和设备、材料的市场调查和选型,为主要设备、材料选定2-3种候选品牌及具体的产品系列供投标人在优化设计和投标报价过程使用,具体某一设备、材料的候选品牌和产品系列之间应当是同一档次的产品,价格差别不大,而且必须兼容其它设备,这样既可保证各投标人深化方案能最大限度满足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又使得各报价方案具有可比性。对于大宗设备、材料业主要充分调查市场价格,作出投标限价,防止不平衡报价并且要求投标人必须获得厂家授权和供货保证,提高投标人的履约能力,防止承包商以厂家不能供货的理由来实现变更。
4、改进评标办法,选择合适合同价模式
智能化工程宜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标,设计评分标准除了要考虑技术方案、投标报价以外,还要综合考虑运行维护费用、保修、售后服务和使用寿命等因数,这种方法会增加评标过程的工作量,但对整个项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智能化工程使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价模式能较好地提高承包商的积极性,鼓励承包商积极地优化设计方案,减低工程造价,缩短项目工期,同时这也要求业主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设计预算和施工预算等环节精心筹划,准确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
5、严格控制深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
在工程招标完成后,承包商根据系统设计和招投标文件的要求进行深化设计,并且通过设计评审才能正式签定合同。深化设计评审的主要内容是审定是否符合系统设计、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等,承包商应根据评审意见对设计方案作出修正,直到全部相符。
在深化设计评审中,要严格控制承包商以各种理由变更设备选型和其它关键材料的品牌、型号,若原投标方案中确实存在没达到技术要求的地方,需要调整设备、材料的品牌和型号时,要经过专家论证和技术部门、投资控制部门的审批才能变更,尽可能不要超出原招标文件推荐的材料设备清单范围,防止承包商通过变更设备材料的方式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
6、制定合适的计量支付办法
智能化工程是优化设计、深化设计、设备材料供应与安装一体化的项目,与土建、机电安装等专业不同,其工程款不适合按照形象进度支付。较为合适的方式是分四个阶段支付,即合同签定后支付10%~20%预付款,设备材料到货后支付30%~40%的设备到货款,系统安装调试并验收合格后支付到90%~95%,其余的在保修期满后结清。这种支付方式既可解决承包商设备材料集中到货的资金压力,又可防止承包商在完成责任前获得超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