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品鉴赏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人物的全面欣赏、评价,为中国古代艺术理论提供了许多概念、原则、范畴。从艺术理论范畴的出现和形成来看,古代文艺批评和艺术理论中许多常用的重要概念、范畴,都是从人物品藻的术语中移植和改造而来的。例如,谢赫《画品»中的“气韵”、“骨法”、“气力”;书法理论的“骨”、“筋”、“体”、“势”、“力”、“劲”,文艺批评中的“雅”、“俗”、“味”、“意”、“趣”、“情致”等等,几乎都是受魏晋六朝时期“人物品藻”的影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经感慨说中国美学竟是出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美的概念、范畴、形容词,发源于人格美的评赏。”在此,本文将以“风骨”、“气韵”这两个重要范畴为例,来探析人物品藻对艺术理论范畴的影响及两者的关系。
—、风骨
“风骨”是汉代以来人物品藻中常用的概念,它指人的品格、气骨,一种清高豪迈的气度。在史书文献中风骨”可以分开来用,也可以结合。“风”在魏晋六朝人物品藻中单独运用时,指的是人物在精神面貌方面的“风度”、“气质”,特别是韵味、感情、意气等的表现。魏晋六朝时期形成了一系列与人的精神气质相关的词汇,如风味”、“风姿”、“风采”、“风神”、“风度"等概念。《世说新语赏誉》中评王弥“风神清令”’《世说新语容止》评王武子“隽爽有风姿”,这里的“风”指人的气质、神韵方面的感染力,或是人的优美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的风力。
“骨”最早与古代相人术相关,它指人的形貌,在人物品藻时一般说“骨相”、“骨法”等。“骨”同时又含有对人的品质高尚、正直的赏赞之意。例如,《世说新语品藻》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这里的“骨”指人的形体挺拔高迈。《世说新语赏誉》中说:“王右年陈玄伯垒块有正骨”,此处的“正骨”更多的是对人的品德正直的褒扬。又如《晋书崔洪传》:“骨鲠不同于物”,骨鲠、骨在这里都是指具有忠直敢言、刚健不屈、不与人同流合污的品质。
而“风骨“连用的情况在魏晋六朝时期的人物品藻中也逐渐出现。例如,在《抱朴子审举》中提到士有风姿丰伟,雅望有余,而怀空抱虚,干植不足”。这段话就是从风骨的两方面来品评人物的。“风姿”即“风”的一种表现,而“干植”,则相当于“骨”。例如,《世说新语赏誉》注弓丨《晋安帝纪》在评价王羲之其人时羲之风骨清举”。梁代沈约《宋书武帝纪上》桓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到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再如《世说新语轻诋》中批评人极其平庸,没有风骨:“旧日韩康伯,将时无风骨”。
这种用“风”、“骨”以及“风骨”等具体而形象的术语来对人物进行品评的风气形成之后,自然向文学艺术领域扩散。“风骨”逐渐被引人书法、绘画批评领域。例如,南朝谢赫在《古品画录》中评曹不兴的画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成!”又评张墨、荀勖云风范气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物体,则未见精粹。若取之外,方厌高腴,可谓微妙也。”谢赫在这里评论曹不兴等人时说他们的画在表现风力、气韵方面,非常神妙,但在构成骨体方面却不精。在书法领域,梁代的袁昂《古今书评》评蔡书云骨体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而梁代萧衍的《古今书人优劣评》云:“王僧虔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此两处评论书法家的作品既具有端正挺拔的气骨、骨体,又具有飒爽风神,可谓是风骨兼备。
“风骨”在被引人书画艺术评论之后,刘勰又第一次将其弓丨人文学评论,在其《文心雕龙》里专门有《风骨》篇,“风骨”被用来分析、评价作家、作品。稍后的钟嵘在《诗品》中用“风骨”来论诗。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品评、鉴赏文学作品中的“风骨”,就是品藻文学作品的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品文其实就是品人。“风骨”从此成为中国文学艺术批评的重要范畴。
二、气韵
“气韵”这一范畴同样是来源于魏晋六朝时期对人物的品评鉴赏。它特指人的精神气质和仪表风尚。“气”原是一个哲学概念,指构成天地万物初始的最基本的物质。在魏晋六朝时期的品人风气影响下,“气”逐渐成为人物品藻中得重要概念,自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以后,气这个范畴广泛地运用于文学艺术的批评中。与“气”密切相关的术语很多,像神气、体气、气调、气韵、气象、气味等等。例如,在《世说新语雅量》中:“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世说新语赏誉》:王平子与人书,称其儿:“风气日上,足散人怀。”《tit说新语品藻》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世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等等。魏晋六朝早期的画论中即以“气”谈艺。例如,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中有“画天师瘦形而神气远。”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批评《小列女》:“面如银,刻削为容仪,不画生气。”南齐谢赫《古画品录》评卫协时说:“虽不说备形妙,颇得壮气。”可以看出,这里的“气”,都是指作的生命之气,精神之气。
“韵”字也大量出现在魏晋六朝的史书及《世说新语》中。例如《晋书庾.凯传》:“雅有远韵。”《宋书王敬弘传》:“敬弘神韵冲简”。《世说新语*品藻》類性弘方,爱乔之有高韵”,《世说新语言语》注引《玢别传》曰“玢颖识通达,天韵标令。”《世说新语雅量》注弓I《王澄别传》:“澄风韵迈达,志气不群。”《tt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32—达。”这些“韵”所指的都是人物的审美形象,是从人物的形貌飘逸、流动而出的内在气质和某种动人的意味。对人物进行品藻欣赏的这种观念转到绘画上,就要求人物画表现一个人的风姿神貌。
最早在艺术上提出“气韵”的,是南朝齐的谢赫。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有六法,以“气韵生动”为最上。他认为“气韵”乃是绘画创作的总的原则和要求,绘画中的最高境界。绘画作品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的精神气质。例如,在《古画品录》后文中,谢赫品评具体画家时常提到“气韵”等词。例如,评顾骇之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评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评张墨:“风范气韵,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评毛惠远出人穷奇,纵黄逸笔,力遒韵雅,超迈绝伦;”评戴逵:“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善图圣贤,百工所范。”宗白华先生曾在《美学散步》中总结说:“中国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可以说“气韵”一词,最集中、最准确、最深刻地概括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基本精神。
在谢赫之后,“气韵”范畴在审美领域和艺术领域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其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陈代姚最《续画品》评刘璞体韵精研,亚于其父。而在书法领域,与谢赫同时的王僧虔,又以“韵”论书法。其《书赋》又云:“离文匪缛,托韵笙簧”。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殷钧书如高丽便人,抗浪甚有意气,滋韵终乏精味。”“气韵”在绘画、书法等领域被广泛运用,它将人的品质与艺术品质加以融合,是人格美同艺术美相融合的统一表现。“气韵”从而成为中国美学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也常被用在后世的艺术理论批评当中。
三、结语.
除了“风骨”、“气韵”等概念,中国美学理论中的“情”、“意”、“体”、“势”、“形”、“雅”、“俗”、“逸”、“简远”、“淡泊”等概念,也都与魏晋六朝时期对人物的品藻和鉴赏密切相关。作为一种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文化思潮,魏晋六朝时期的这种带审美性质的人物品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的形成和发展,品人的范畴被广泛用于艺术品评,从而丰富了中国艺术理论范畴,促进了中国美学的发展。
论文摘要:现代陶瓷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我们对现代陶瓷艺术的艺术定位、 发展方向等诸多问题的探索虽然刚刚起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现代陶艺必须在市场中寻找自我,离开市场的经济支撑,为艺术而艺术的封闭式创作是没有生存的空间,也体现不了它的价值。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由此基础上衍生的现代陶瓷艺术,则具有更多的价值内涵,其中尚待我们进一步认识的有商品价值、装饰价值和收藏价值等几项, 但是要怎样通过市场来肯定这些价值呢?这是我们现代陶瓷艺术工作者所要面对的课题。
艺术品市场,首先是市场,然后才是艺术。艺术家在禳中羞涩时会使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一个再有抱负的艺术家若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支撑,他的事业发展往往会成为一个幻想,即使他才华横溢,贫穷却能使他自生自灭。我们的艺术家大多处于物质生活的初级阶段,他们的当前使命是:除了修炼心中的艺术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一个生财有道的商人。作为一个陶瓷艺术工作者,应该下力气去了解现代陶瓷艺术品市场,去研究这个市场中带根本性的规律。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下面几个方向去认识并熟悉它。
一、现代陶瓷艺术品的特点与品质
现代陶瓷艺术作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纯雕塑作品, 第二类是画于平面瓷板上的瓷画作品, 第三类是器物造型和釉彩绘画相结合的作品。每件陶艺作品都是独立的欣赏对象, 并不受环境条件所影响。 但目前大多数艺术的消费者购买陶艺作品,是作家居装饰,这样和现代建筑的环境的相容性和互补性便成为购买者的考虑因素。纵观目前创作的一些现代陶艺作品, 或大而无当或过于矫情,难以被大众接受。强化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性, 应注重时代感、多样性和轻型化。
时代感—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陶瓷作品几乎都与当时的生活居住环境协调一致。现代居室采光充足,色彩明丽,线条简洁, 那些题材陈旧,纹饰琐碎,釉彩沉闷的作品已无法适应。
多样化—现代居室功能细化,卧室、客厅、卫厨都有装饰区别,除传统的瓶炉盘尊外,瓷板、壁饰、挂件、摆件都应设计和制作,其中卫生间装饰历来是空白,陶瓷不怕潮湿,具先天的优越性,仅此一项就是很大的市场。
轻型化—现在大多数家庭居室改善, 面积扩大,因功能的细化,每一空间又不会很大,过于巨硕的造型会使购买者望而生畏。轻型化是扩大陶艺作品市场的必要条件。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先进与地球村的构筑,使世界再也不是分散的板块。而是被日益紧密联系起来。流动开放的环境,互联网的快速方便,带来了东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艺术这一块,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也屹立在我们的城市里。不少外国艺术形式和风格已被一部分国人接受和认可,也为现代审美需求注人了许多新鲜血液。在这种历史趋势下,开放性的开放部分成为现代陶瓷艺术体现当代人们审美需求具有的可贵品质。
二、现代陶瓷艺术品与市场的关系。
张贤亮先生说得好:艺术有它的游戏法则,商品经济也有它的游戏法则,二者不可套用。许多文人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下海之后不是呛水就是淹死。艺术的法则中创造性是第一位的,你得我行我素,商品经济却不同,他的法则是价值规律,你的所作所为要迎合市场,要讨悦买主,要顺应商品潮流,要大家有利可图。
要让现代陶瓷艺术品进入市场,首先当然应该了解买方喜欢什么样的艺术商品。鲁迅说过一句非常形象的话:“焦大不爱妹妹”,那些纯艺术的作品,曲高和寡,在当前这个形势下是不会有多少经济效益的。追求高品味的艺术品只是那些精通艺术的收藏家和博物馆,遗憾的是这部分人在艺术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太小,形不成市场气候。我们艺术家能否选择一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你的奋斗目标仍矢志不渝地去攀登艺术高峰,你也不妨多创作一些市场欢迎的商业性作品,以求获得物质帮助来扶助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相辅相成,岂不乐哉。
现代陶瓷艺术品进入市场,千万别忘了包装,在艺术商品中,作者就是商标,名人就是著名的商标,有了著名的商标作品就好卖。推出一批名人是市场的需要,因为大多数顾客对于陶瓷艺术品的鉴赏能力还不太高,他们的鉴别方法只能从商标上来甄别。艺术名人是那些艺术圈中鹤立鸡群者,有极高的市场信誉。好产品也离不开好广告,我们的宣传机构要采取各种手段向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名人,尤其是宣传那些后起之秀的青年名家。实事求是地介绍他们的艺术成就,宣传他们的艺术特色,让社会真正了解他们的价值所在。
要将现代陶瓷艺术产品打入市场,要熟悉艺术市场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学会推销自己,我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寻找合适的经纪人。艺术市场的建立是由经纪人和艺术家共同完成的,经纪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艺术家为社会,高明的经纪人会有办法把你推向市场。我们的艺术家要大气,真正让经纪人获得实惠,他们才会有积极性,当一支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形成之后,各类画廊,艺术商店才会兴起,艺术市场的许多配套工程也就会建立起来,如权威性的艺术品鉴定机构,艺术品当铺,艺术品的保险机构定会应运而生。到时,国家再制定一部关于艺术市场的法律,保护艺术家和买主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买卖方在艺术品交易中出现的一系列具体纠纷也就有法可依,陶瓷艺术正常运转对于提高陶瓷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尽快提高国民的文化艺术素质也就是一句话了。
三、现代陶瓷艺术品的价值
现代陶瓷艺术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商品价值;装饰价值;收藏价值。
在历史上,中国陶瓷与丝绸、茶叶一样, 是重要的贸易品,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中国文化,其实是有着十分可观的经济利益的。因此,陶瓷的商品价值是明确的。但是,现代陶瓷艺术的纯艺术化追求,似乎淡化了应是与生俱来的经济属性。具体表现为创作和市场的脱节。
脱节之一是艺术形式和社会欣赏口味的差异。当代陶艺家在不断追求新颖的艺术手法,因过于超前或偏离大多数人的欣赏水平,很少有人会买一件自己完全不懂以至不能达到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这便打击了市场购买力。
脱节之二是市场价格和实际价值的偏离。现代陶瓷艺术作品动辄上千上万,甚至上百万一件,平心而论,无论从艺术价值和制作成本来说,都是购买者心理上无法承受的。
脱节之三是作品数量和市场需求的脱节。市场需求的理论平衡是永远无法追到的, 但可以调节到较为合理的程度。现代陶瓷艺术作品的总体趋势表现为比例失调的供大于求,呈现从艺术品位讲阳春白雪多下里巴人少,从作品价格看高档品多大众化少,从使用价值看纯欣赏性多兼欣赏与使用为一体的少。这些脱节的存在制约了陶艺生产的发展,是值得予以重视的。
和传统艺术陶瓷相比,现代陶瓷艺术更强化作品的欣赏功能,具有装饰价值。陶瓷的装饰价值有一个逐渐被人们认识的过程。中国古陶瓷有日用器和陈设器之分。陈设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装饰物,但尚存“实用”的外形。可以追溯到明晚期的瓷板画,是纯装饰意义的陶瓷品。瓷板正发展到清末民初,出现了浅绛彩和新粉彩两大品种,使人们认识到陶瓷品的装饰价值。现代陶瓷艺术的建造基础便是欣赏功能,无疑为其装饰价值确立了前程。
对于现代陶瓷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中国人历来持保守态度,产生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的崇古心理,总以为老祖宗的东西样样都好,新的哪怕再好也不足道。二是当代艺术尤其是陶瓷之类的工艺品大多粗糙简陋, 确实无法和古代珍玩相比。因此,现代陶艺家和收藏家之间的通道是封闭的,只要打开这一通道,才能给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经济前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做两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培养市场。和中国收藏家不同的是, 国外艺术品收藏并不以时间久远为收藏前提。几个世纪以前的无名画家的油画仅值数百美元。当代大师的精心巨作价值几百万美元。艺术品价格的高低的决定因素是艺术价值。现代陶艺作品釉彩的理化性能远超古代,不管是釉上彩、釉下彩都能应用自如,呈色艳丽。先进的技术条件加上现代艺术手法,以更能符合现代人的跟美观。因宣传上的局限性,现代陶艺作品大多数人还知之甚少,不会欣赏,不懂价值,造成陶艺作品乏人问津的局面。
其次是精品意识。现代陶艺作品正处于剧变之中,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都未定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在探索中自然会不成熟,现代陶艺作品中精品虽有但比例很小,大多数作品仍较粗糙甚至毫无美观可言。对于陶艺家来说,精心做好每件作品,不但是为了不欺骗消费者,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有精品就必定有市场。
现代陶瓷艺术品的市场和价值其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市场才能体现艺术品的价值,有艺术品的价值才能繁荣市场,才能促进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现代陶瓷艺术品要想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市场中寻找和挖掘自身的价值,离开市场的经济支撑,为艺术而艺术是不现实的。可以预料的是,现代陶瓷艺术品的市场化进程或早或迟会发生,这也将是现代陶艺成熟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刘玮林,现代陶瓷艺术的价值内涵,中国陶瓷,1994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本科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1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24-02
一、课程设置的框架
我国高校本科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五大类别。公共基础课包括“两课”、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体育和军事理论。这几门课程是大学本科学生任何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和课时占本科生毕业所需学分和课时的四分之一左右。通识课是为了使大学生广泛地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而开设的限选课。一般学分设置在10学分左右,课时数在150~200课时左右。实践课包括军训、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通识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学分占总学时学分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本科课程设置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不同本科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学习不同知识的重要体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学分一定会占到总学时学分的一半以上。在一些院校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的比较明显,专业基础课是指专业所在一级学科的基础课程或者所在学院的平台课;专业课是指本专业所特有的,明显与其他专业不同的专业课。而有些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并不明显,而统称为专业课。
有些学者认为现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在专业课方面需要开什么课、开多少门课、每门课教授多少学时,课程之间的层次和先后顺序都没有统一的认识,更缺乏严密的论证。大多数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是仓促上马,课程的设置多是依据所在院系原有的师资情况而定。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一定需要全国一致的课程设置,可以从开办高校自身的特色出发,通过实践得到不同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办学的经验,这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目前,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大致可以分为艺术类院校、财经类院校、政法类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其中,艺术类院校多以经纪人、艺术管理和院团管理为其特色;财经类院校多以文化产业经济、金融管理为其特色;政法类院校多以政策与法律问题和版权法为其特色。后三类院校的情况较为近似,特色不足的问题也比较一致。但总的看来,如果课程设置差异性太大是不利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如果课程设置完全不同,无论科研项目的涵盖范围,学术评价的标准都会遇到很大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如果所学内容没有共通性,社会对于该专业的认同度会大为下降,学生就业也就成了问题,跨学校考研升学也会有障碍。所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必须有几门必开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和传播学。无论哪一类的院校都应该在这八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设自己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置实例
如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安排。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被分为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三个部分。
学科基础课包括中国文学经典、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学经典、世界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经典、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经典、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这是同济大学以文化批评为基础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体现,着重加强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的基础知识,强调对哲学史、思想史的学习。
专业基础课包括文化产业学、创意学概论、文化研究导论、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品与营销、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投融资与财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案例分析、知识产权专题、市场调查与策划。除了传播学的相关课程开设在专业特色课中,基本上涵盖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开的核心课程。
专业特色课包括文化发展规划专题、创意设计概论、新媒体经营与管理、互联网文化概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专题、文化创意项目管理、新媒体策划与写作、城市文化专题、艺术市场与文化消费、文化艺术策展实务、互联网传播专题、新媒体广告。体现其开创性的办学思路,着重于文化产业的创意性、新媒体和城市文化三个角度。
再如长春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安排。其专业课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包括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文化产业理论专题、文艺学 、美学、大众传播学。已经包括了专业必开的核心课程。
专业必修课包括文化经纪人概论、中国古代美学、民俗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公共关系、实用文体写作等课程。这种侧重于文学课的设置并不是因为其专业开办于文学班底的院系,而是因为文学修养给予人的文化鉴赏能力和对于内容的敏感性,使其成为了文化产业从业者必备的基础能力。文学成为了进入“内容为王”的文化产业的一个路径,给出了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个特色化办学的思路。
专业选修课包括艺术品鉴赏与拍卖、会展产业实务、广告创意与文案、出版产业实务、旅游产业实务、影视艺术概论、通俗文学专题、知识产权法、文化品牌研究等课程。可以看出其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多是产业实务课程,这也符合地方普通高校服务地方,培养文化产业项目执行层面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层次。
三、课程设置的思路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是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实践环节中的社会调查、社会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置。其核心内容在于上哪几门专业课、每门专业课讲授多少学时、课程的先后顺序,使其成为有机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科研和自我学习能力,能够从事相应的社会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应该分为三个层次:文化基础课、文化产业基础课、文化产业实务课。每个层次的学时学分数量应该是相近的。
文化基础课就如同济大学的学科基础课,长春大学的文学类课程,是教授学生必要的文化素养,在其学习文化产业专业课程之前,对文史哲这样的传统人文学科的知识有一个必要、基础性的积累。有了文化底蕴才可能产生文化创意,才能不违背文化规律做事情,才能避免用产业来危害文化。文化基础课可以选择历史、文学、文化史或者哲学思想史等角度来进行教授。如果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角度就要包含其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应碎片化。
文化产业基础课应该包含文化产业概论、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和传播学八门必修课,这八门课程组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最为核心的知识体系。目前,我国招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高校所出的专业科目,也基本没有超出这八门课范围的。
文化产业实务课如同济大学的专业特色课,长春大学的专业选修课,是在八门文化产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文化产业管理的产业实际或者细分的知识体系。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文化产业实务课的内容,最好是形成几个不同的方向,每一个方向有三至五门成体系的课程打包选修,防止学生盲目选课而使知识体系不完整。
这三个层次的课程应该首先教授文化基础课,之后教授文化产业基础课,在高年级再教授文化产业实务课,使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惠林,单世联.文化产业学概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2]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洪叶.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学科定位研究[D].中南大学,2012.
[4]陈立萍.在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中设置文学类课程的探索[A].近30年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实践与学科建设——第六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论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8-10.
关键词: 隐性知识 显性化 知识共享
一、知识的分类方法
在众说纷纭的知识分类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英国物理化学家、哲学家Polanyi的分类方法。1958年,他在代表作《个体知识》中,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术语。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那些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文字、图表和公式来表述的,只不过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那些未被表达的,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使用的知识,则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定义为显性知识,将后者定义为隐性知识。这种知识的分类方法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则将知识分为了四类:原理知识、事实知识、人力知识及技巧知识。其中前两类知识――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是可以表述出来的知识,即我们一般所说的显性知识,而后两类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则难以用文字语言明确表述,这就是隐性知识。
二、隐性知识的定义
不难看出,隐性知识在不同的知识分类方法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那么,究竟什么才是隐性知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Polanyi给出了相对清晰并且完整的界定。
毫无疑问,Polanyi是最先提出隐性知识概念的学者。他认为,显性知识是正式的、系统的,并且可以用文字、符号或语言等表述方式显现清楚的知识。然而能够外显的知识都只不过是知识的冰山一角,有更多藏于冰山之下的知识。它们是主观的、经验的,很难或者无法透过文字、符号或语言等表述方式来显现清楚的知识,即隐性知识。
Polanyi(1986)曾经提到,我们想了解的重点如果是在于认识一件事物,获取知识时所需要的努力就可以说是受到我们注意力的引导,所以他具体说明:
一位生物学家、医生、艺术品鉴赏家的知识,的确有一部分来自书本。但是,没有眼、耳及触觉的训练,这些书本对他们是毫无用处的。只有专注于感官,他们才能获得正确的意识与感觉,来辨认一件生物标本、一种疾病的征候、或是某位大师的真迹。凭借这种训练,专家养成了苛求自己的习惯,使他们配得上成为某些方面的鉴定者。
隐性知识也可以用古人常提到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来形容,Polanyi以学习技能中的隐性知识来说明,他说:实施技能的目的是通过遵循一套规则达到的,但实施技能的人却不知道自己是这样做的。他以游泳来举例说明:游泳者使自己飘浮起来的决定因素是他调节了自己呼吸的方式。他呼气时轻松地把空气全呼出来,吸气时比平常吸进更多的空气,这样才能使自己持续保持浮力,然而,这一点一般不为游泳者所知。
另外,Polanyi也曾以认人脸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什么是隐性知识:我们知道了一个人的脸孔,之后便能够在千万人之中认出这张脸来,但是我们通常却说不出为什么我们会认出一张我们所知道的面孔。所以,这种知识绝大部分无法付诸文字。
由此可知,隐性知识是很难说清楚的知识,即使学习者已心领神会了隐性知识并且把隐性知识内化为身体里的一部分知识,但他仍很难或无法用言语符号等显性方式来把隐性知识表达清楚。我们可以说,隐性知识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以个人经验为主所累积的知识,而它是造成一个专家与一个新手在处理事情上有差异的最大原因。如新手在工作时容易将自己的意识放在处理事物的各个环节上,因此容易导致工作流畅度受阻,显现出不熟练的状态。而专家由于经过了长时间反复练习直到熟能生巧,并且将知识内化于身体里,因此他们在处理事物时,往往是不假思索凭着专业直觉来进行工作,专家在进行工作时,不会想着自己在做什么,只是一直凭感觉在做。这也好比我们学开车一样,当我们还在学习时,我们容易把意识放在方向盘、刹车、路况等学习开车的各个环节上,因此刚开始开车时总显得较缓慢,而且不容易行驶顺利。可是当我们对于开车经过反复练习后,我们就不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看到红灯要踩刹车,或是遇到下坡或弯路要减速慢行,等等,我们会凭直觉非常自然地做这些事情,因为此时开车的知识已经内化在我们身体里了。
人类有海量的知识都属于隐性知识,而这种知识是很难透过文字、符号、语言等方式来显现清楚,它包含了个人的信念、意象、心智模式、技能、价值观、直觉、灵感,等等,这些知识因为学习者长久累积学习逐渐内化于学习者身体里,因此有时个体也没有察觉自己已经习得及怎样习得隐性知识,自然也很难把如何学习隐性知识表达清楚,因此想要学习隐性知识的学习者,就必须依赖其他方式来学习,而隐性知识又会因为每个人所具备的天赋(如:理解力、判断力、创造力、观察力、联想力、领悟力等)与后天条件(如教育、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等)的迥异,而学习隐性知识的成效也截然不同。
三、隐性知识的特性
从隐性知识的各种定义可知,它与显性知识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
Sternberg认为隐性知识具有三种特性:(一)隐性知识让你知道怎么做,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程序性知识,而学业知识大多是关于“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二)它和达到个人所重视的目标实现有关;而学业知识有时并无实际的价值,有时甚至是老师强行灌输的;(三)这类知识的获得与掌握,通常很少需要他人直接的帮助而取得。
学者郁振华指出隐性知识的特点包括了:(一)隐性知识具有个体性,也就是难以用语言、数字、符号描述或科学法则界定,因而无法交流和共享;(二)隐性知识具有自动性,形成隐性知识的过程不受主观意志控制,它以灵感、诀窍、习惯、信念等个人方式显现;(三)隐性知识具有情境依赖性;(四)隐性知识具有稳定性,既然已经形成的隐性知识就不容易遗忘。
综合看来,当学习者通过长时间反复练习直到将知识内化后,此时我们方可称学习者已学会了隐性知识。而当学习者学会隐性知识后,他在使用知识时,无形中便会展现出隐性知识的种种特性,如:(一)个体性:个体在学习隐性知识时,往往是个人主观的知识,是必须通过个体身体力行,且在生活中不断反复练习才能学习的,无法借助他人或客观的知识帮助学习而成,因为隐性知识往往是一种个人经验的知识,而非一种纯粹理性客观的知识;(二)自动性:隐性知识有时会在无形中自动发生,因此大多时候学习者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已学会或是如何学会了隐性知识,而当学习者将隐性知识内化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知识后,往往都是不假思索的反应行动,不会去不断高度反思自己每一个行为;(三)情境性:隐性知识习得以后,会成为个体处理事物上的一种直觉,它会随着个体所遇到情境脉络的不同而凭直觉做出最合适的行动,反之,若个体尚未将隐性知识内化,遇到不同的情境脉络,便容易迟疑延滞,导致行动受阻;(四)稳定性:隐性知识习得后,会变成个体的一种习惯,因此学习者不容易遗忘或更改这类知识。
四、隐性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显性化和共享的困难
正是由于隐性知识的这些特质,使得隐性知识在组织或者团体之间的传播、分享及理解的过程中造成很大的障碍。要真正共享隐性知识,就必须先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再将显性化后的知识进行共享。笔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就隐性知识在合作学习中的显性化和共享问题访谈了几位学生。下文中,I表示访谈者,S表示受访者。
1.对知识故意保留
在合作学习中,虽然几位同学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各自完成学习的总结,尤其是当这种学习的总结成为作业或者考核标准的话,那么同学往往是不愿意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不可言传的经验或是窍门。现在学校过程中有奖学金和保研等优惠条件在前方指导,这种在合作学习中故意有所保留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如果基于知识产权其中的理念,这种保护自身知识的行为也就显得好像合情合理了。
I:那你在合作学习中,有没有和其他学习者发生什么不愉快呢?
S:嗯嗯,记得那个时候,上一个好像叫做科学质性研究法的课程,老师让我们四个人一组,一个人当组长这样子。一开始我们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把平时的研究数据拿出来分享啊,并且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进行访谈的。但是有一个组员啊,他一般很少说话,都是听我们说的,到了最后学期末交论文的时候,我看他的数据和方法啊,基本都是听我们说的,好像基本没有他自己的东西,所以弄得我们很不愉快的。
2.个人能力差异
个人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差异也会影响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共享过程。由于隐性知识是内化在每个人身体里的、不需要进行缜密思考就可以获得的知识,正如隐性知识的另一个名称――“默会知识”字面描述的一样,是默认就会的知识。所以在共享过程中,当需要表达出来时,运用了合适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他的默会知识,这其中的水平会大大影响显性化和共享过程。同时,接收方的理解能力同样会影响到他对于他人默会知识的接受程度。如果他有与表述者相类似的经验或者经历,则会容易理解一些。但是如果这其中产生了误解,则两人理解会相去甚远。
I:在合作学习中,某同学提出一些观点后,会不会有其他组员理解偏差很大的情况?
S:好像有的吧,因为我记得在合作学习中经常有些争论,我想那可能是理解不同吧。
I:能不能讲讲具体实例呢?
S:我想想啊。好像有一次,我们班几个同学和几个留学生搭配学习古汉语,当时好像是说教老外中国文化吧,我觉得可能就是让他们和我们中国学生接触,顺便学些汉语的。好像有个字“股”吧,股票的股,那篇文章好像讲中医的,我们都知道股指的是大腿,可是有几个老外理解成屁股了,哈哈哈。
很显而易见,古汉语“股”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隐性知识,他不需要去记忆或是理解便知道这个字的含义,而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古汉语完全是陌生的,并不是他们的隐性知识,所以在理解上便与他人相差甚远了。
3.技术障碍
另外,在合作学习中,还会出现技术障碍带来的沟通不及时或不充分。在面对面的合作学习中,往往会有激烈的讨论,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然而一旦各自分开后,即使网上有学习讨论区或者是讨论群,往往会发现比起面对面的讨论,无论是成员的积极程度还是信息反馈的及时程度都要逊色很多。而且线上讨论看不到各自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面对枯燥的文字,在表达和理解上出现偏差的概率会更高一些,显而易见,这就影响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共享。
I:你们的合作学习形式有哪些?
S:什么是学习形式?
I:比如面对面和网络远程交流。
S:哦哦,这个应该都有的,尤其是到了大学,很多都是采用远程交流的形式了。
I:那这两种形式在真正的学习中,有没有感到什么差异呢?
S:嗯,我觉得还是有的吧。当面的话,就是比较好沟通吧,感觉能说得清楚,大家也好响应。在网上的话,很多时候可能出现一个人说了句话,结果没人回复的情况,就会比较尴尬啊,这样子的。我记得以前一个老师,每次讨论都要拉着我们当面讨论,我们提议可以用qq群啊,他就说他这个年纪没有qq的,所以就弄得我们每次都要跑很远,还蛮麻烦的。
很明显,这里的技术障碍应该分两个层面来分析。一种是技术使用的障碍,这个经常出现在较为年长的教师中,他们习惯了几十年的面对面教学,一时间很难也不愿意接受新兴的技术;另一种则是由于网络特点本身带来的弊病,在面对面的时候,自己暴露在每个成员的面前,迫于人际交流的压力,会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然而在网络中,完全可以隐藏自己,且人际交流压力比面对面要小很多,所以有些同学便会在网络远程交流中失声。
五、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共享障碍成因及对策
面对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共享过程中的这些障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又该采用哪些措施减小或是解决这些障碍,笔者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隐性知识在合作学习的显性化和共享中一个重要阻碍,就是出于对个人知识安全的考虑。正如《知识管理的若干原则》一文中所述:“知识的分享和使用是不自然的行为。人们之所以不愿去共享他们的知识,最主要还是出于对职业安全的考虑。人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个人的知识开发和积累,使自己在组织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种‘知识就是力量’的看法。”为了保持个人在组织中的优势,个人在合作学习中将不是很愿意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比如学校中作业和考试水平指挥着整个合作学习结果的个人展示,影响着学分成绩和奖学金等的评定,学生自然不愿分享自己独到的成果。
要改善这种局面,仅仅依靠合作学习者的高觉悟来自愿分享所有知识恐怕是不现实的,或者是收效甚微的。从小的层面讲,教师可以让合作学习的展示成果不以个人来展现,可以给整个小组打分。当然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小组中功劳不一,分数却一样,那么多劳者必然有怨言,所以可以让小组间成员互相评分,并且保证互相评定分数的隐私,这样的分数应该是较为公平公正,也是有说服力的。从大的层面讲,合作学习的课程或是多人参与的课程,完全可以是实验性或者创新性的,不必计入学生个人的学分成绩,也就不再和奖学金及保研等优惠条件挂钩。因为学分成绩这个体系拿来评价合作学习的话确实太单一了,虽然学分成绩的量化评定一目了然,可是忽略了很多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其他优秀品质。同时,我们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文化氛围,这是一种合作学习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沟通交流、共享知识、共同进步的氛围。这种环境一旦建立起来后,知识共享就会成为合作学习中很自然的一部分了。
由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带来的阻碍则需要长时间的知识积累才能较为妥善地解决。因为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提高的,这种能力本身也是隐性知识,内化在我们的身体里。就如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默会知识,我们在理解上需要一个语言的转化过程。同样的,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在中国的课堂汇报时,在表达时同样多了一个语言的转化过程。这些转化过程的顺利与否大大影响着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共享。
技术运用中,应该多鼓励合作学习者充分远程交流,并且尽量建立与面对面合作学习一致的技术环境。现如今的网络交流平台和软件层出不穷,很多软件从当年只能简单发送文字信息,到今天发展成为了即时交流的霸主。其实在技术上,我们已经有了很多软件可以选择,比较领先的软件可以任意建立专题讨论组;在最近的更新中,有些软件已经全面支持各种终端的多人视频,这就意味着就目前的可以掌握的技术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面对面的情景。可以想象,多人视频也会带来人际交往的压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交流的阻碍。
由此可见,优秀的知识管理可以在合作学习中对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共享起到促进作用,加强个人的知识管理水平可以提高参与者的合作学习能力,加强组织的知识管理水平则可以提高整个团队的合作学习能力。但是无论怎样提高知识管理,就目前来看,隐性知识的管理水平要达到显性知识的管理水平高度都是相当困难的,这也是知识管理者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郁振华.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VOL17(8).
[2]石中英.显性知识、缄默知识与教育改革[M].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
[3]龙莎,葛新权.促进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3,VOL23(1).
[4]闻曙明.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