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最美孝心少年作文范文

最美孝心少年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最美孝心少年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最美孝心少年作文

第1篇:最美孝心少年作文范文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我能评选最美孝心少年,我认为“最美孝心少年”最主要的是“孝”字,应该如何做呢?我是这样做的:

父母为我们做事的时候,不要总是挑三拣四,要懂得体贴父母的情况,不要提过分的要求,让父母为难,即使父母做不到,也不要朝他们大喊大叫,父母有他们自己的难处,这样会让他们很尴尬。

我们几乎都只认为。只要我们学习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此话不假,可是,父母何尝不想在忙碌一天后,接过孩子递过的一杯热茶,自己生日的时候,听到一声生日快乐!这些必须学习还重要的东西,难道父母不想得到吗?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来体谅父母吧!关心父母,成为一个最美孝心少年吧!

第2篇:最美孝心少年作文范文

家住昆区少先路31号街坊的赵文龙,是包钢八中初2五班的学生,赵文龙的母亲李英从小患有脊椎裂,不能行走。2008年,又被查出患上尿毒症。如今,李英只能依靠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因为无法承担家庭的重负,2010年赵文龙的父亲选择了离婚。从10岁起,赵文龙就用稚嫩肩膀扛起了一家之主的重担。面对生活的艰难,他从不抱怨,让妈妈快乐是他最大的心愿。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我们都知道,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沁桦。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可他们真正做到了。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又怎么能体会他们对父母亲的那份爱那颗孝心。

第3篇:最美孝心少年作文范文

我几月看了《最美孝心少年》,一颗感恩之心,一腔感激之情永驻心间。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学会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学会感激——感激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有一声呼唤最动听,有一个人最要感谢,有一个人最应感恩,它就是——“妈妈”。

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没有忧虑地成长,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如果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那么父爱就是一片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如果母亲的真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那么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拿什么来感谢你,我的父母!父母的爱说不完、道不尽,所有的恩情我们铭记于心。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第4篇:最美孝心少年作文范文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将于1月8日(周五)晚8点,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少儿频道(CCTV-14)播出,央视频客户端同步播出,大家看完可以谢谢观后感哦!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一“杨家有女初长成,清淡儒雅似芙蓉”。她斯文中透着机灵、温和中透着坚强,真诚、自信、进取、孝亲是她的代名词。在她身上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色彩斑斓的传奇,追溯她走过的路,都是些普普通通的小事,但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却折射出这少年身上最纯真最孝顺的光芒,这就是泸州十二中初2020届10班的杨凌筠。

杨凌筠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是爸妈家族中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女儿,虽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她却没有半点公主病。“百善孝为先”这是家庭给她的教育,她谨记于心。刚牙牙学语时的她,就知道无论有什么好吃的都要先给家里的长辈品尝;刚学会走路的她,就知道给买菜回家的奶奶端上小板凳。就是这个懂事可爱的小女儿,给这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增添了不少的欢乐时光。

“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杨凌筠的外公因切除胆囊引发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失语。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外公无法接受,全家人地安慰也无法让老人振作。那时的她才两岁,年幼的她似乎明白了什么,变得懂事起来,在病房里,她又唱又跳,笑容又回到外公脸上。外公出院后,陪外公爬楼梯锻炼就成了她每天必修“功课”,小小的她为外公撑起了一片快乐的天空。但祸不单行,两年后奶奶也因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外公、奶奶的病情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病情不稳定,每隔一点时间,外公奶奶都会到医院住上几天。在这个变化中最辛苦的就是爸爸妈妈,白天他们要上班,休息时还要照顾外公、奶奶。

小小的她望着这一家人整日疲惫的脸庞,内心颇为触动,常常躲在暗处偷偷模仿着大人照顾老人的动作,期盼着有一天她也能出一份力,哪怕微弱……从此,家里常常会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外公,你是不是要喝水”“外公,你是不是要换台”“外公,你是不是要上厕所”。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爸爸刚给外公接完尿,扶外公躺下,转身尿壶就不见了;病房里,奶奶拉完大便,一个小小的身躯就马上端到厕所,清洗干净。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了体谅家人,让家人和朋友都赞不绝口。

去年,本已能自理的奶奶不小心又摔断了腿,工作繁忙的爸妈只好把奶奶送到家附近的养老院。每天下晚自习回家,她都会先去养老院看看奶奶,给奶奶说说话。周末时,她做完作业,就会去养老院给奶奶喂饭、喂药、洗脸、擦洗身体,给奶奶讲讲学校的新鲜事,逗奶奶开心。奶奶一饿就会心里发慌,她就到超市精心挑选奶奶爱吃的水果和零食,细心地嘱咐护士姐姐给奶奶加餐。奶奶病房里还住了好几个不能自理、意识也不清楚的老人,家人去探望的时间少。杨凌筠每次去养老院时,都会陪他们聊天,逗他们开心;给他们打水、喂水;把给奶奶买的水果洗干净,切成小片后送到每一个老人嘴里;为他们打扫房间、把他们换下的尿不湿清理到垃圾桶;还买来香水,给病房除味。今年4月,待业在家姑姑把奶奶接到了家里,每个周末,学习繁忙的她都会抽时间去姑姑家帮忙。学校放中考假前,她就给自己安排好了时间,去帮姑姑照顾奶奶。

这些年来,她用自己攒下的压岁钱为生病的同学和捐款、给爷爷换电视、给奶奶买衣服、给外婆买水杯、还为奶奶交养老院住院费……别人逗她说:“小杨杨,你咋弄傻,叫你妈出钱噻。”她却笑笑说:“我和我妈一家的,谁出钱都一样。”

“孝”是什么?你是否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杨凌筠有自己的见解:“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观“孝”字,老在上,子在下,古人造的何止是字,而是给人定下了一个规矩,这就是敬老……”这是杨凌筠的作文片段,从这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少年的至孝之理,这个年仅14岁的女孩的事迹虽然平平凡凡、简简单单,但却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深深自省,深深感动。

2021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都发生在这个家庭,当不幸一次次来临,这名少年与病魔顽强抗争,只为看到父母一抹欣慰的笑容。家门口的四大名校—永州日升学校带您认识本期孝心少年刘裕幸。

记者在回龙圩管理区中学见到刘裕幸时,根本无法相信眼前这个在足球场上肆意奔跑的少年竟遭受过癌症的折磨。班主任陈湘琼告诉记者,刘裕幸正慢慢从癌症的阴影中走出来,整个人愈发沉稳可靠。

陈湘琼觉得刘裕幸是一个很坚强的人,“换作是成年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不一定能扛过来,但是他扛过来了,他很强大,他的内心很强大,这个是所有人都应该向他学习的。”

刘裕幸原名刘裕富,原本生活在一个幸福安静的家庭,父母勤劳善良,爷爷奶奶和蔼可亲,一家人其乐融融。

2011年3月,刘裕富突然高烧不退,经多次转院检查,最终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癌!原本平淡幸福的生活就此被打破。看着幼小的儿子,妈妈当场痛哭。

面对接下来的穿刺、化疗,刘裕富却显得异常坚强,不哭不闹。连同病房的解放军都夸他勇敢。

第一次化疗结束后,刘晓明夫妻直接把刘裕富带回了家,却不想此举差点让他们与儿子阴阳两隔。刘裕富回家后一直高烧不退,刘晓明夫妻连夜带去医院做检查,医生说,感染了,很严重,要是晚来一天人就没有了。

9个月,六次化疗,当听到医生说病情稳定后,爸爸妈妈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大半。或许是希望孩子更健康,也或许是为了解开一位父亲的心结,爸爸特意到派出所把刘裕富改名刘裕幸,就是希望他一直幸运下去,不要再生病了。

屋漏偏遭连夜雨,2015年5月的一天,双胞胎弟弟刘裕福突然晕倒,抽搐,经过检查被确证为右大脑半球萎缩,症状性癫痫。

哥哥治病债台高筑,可弟弟又开始了求医之路,困境的家庭在风雨中飘摇。不知不觉,8岁的刘裕幸也迅速长大了。小小的他,学会了煮饭、洗碗、扫地、喂鸡,有时看见妈妈伤心的时候,懂事的刘裕幸常常会安慰:妈妈,你别担心,弟弟妹妹我会照顾好的。

刘裕幸说长大以后想赚很多钱,这样就有能力给弟弟治病,也可以让爸爸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在刘裕幸房前的窗台上,几盆多肉叶片肥厚饱满,叶色靓丽。刘裕幸说,这些都是他自己种的。“它生命力顽强,未来充满了希望,我希望我的未来也充满希望。”

2021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三5月29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我省最美孝心少年王泽盼,收到了很多素不相识的好心人们捐赠的“六一”礼物。经海南省贵州商会副会长杨成芬组织的此次爱心捐助,共收到好心人爱心捐款9000元。今年4月12日,贵州商会(三亚分会)副会长杨成芬,专程从海南三亚驱车20多个小时,赶到毕节市阿市乡,看望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王泽盼,并送来3000元慰问金(贵州都市报4月13日曾作报道),鼓励王泽盼和姐姐好好学习。

回到海南后,杨成芬把王泽盼的事迹转发在朋友圈、球队微信群及商会微信群,发动身边的朋友为王泽盼姐弟捐款。她率先捐款700元,并呼吁:不需要大爱无疆,只需要一点爱心……

许多微友非常感动,在群里询问王泽盼姐弟俩的生活及学习情况,积极捐款。5月29日,杨成芬将爱心款和好心人名单一并转给王泽盼姐弟。

“非常感谢叔叔阿姨们的帮助,我们会更加勤奋学习……”收到爱心捐款,王泽盼姐弟俩无比激动地说,他和姐姐特别感谢好心的叔叔阿姨,这些爱心捐款,能帮他和姐姐解决读书及生活困难。

据介绍,王泽盼今年17岁,读高一。姐姐王亚梅先天性残疾,从小不能走路,今年读初二。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忙着干农活养家。7年前,王泽盼为圆姐姐的上学梦,每天背着姐姐步行3里多山路去上学,这一背,就整整背了4年。他的事迹经贵州都市报及全国众多媒体报道后,无数网友为之感动。2015年11月,王泽盼被毕节市教育局评为“美德少年”。

2017年,中央电视台举行的2017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上,他获评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称号。

2018年,由完美公益文化传播基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禁毒基金会、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三届完美公益影像节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名候选人荣获“最美善行者”称号,当时15岁少年王泽盼位列其中,他是贵州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2021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四2020年8月18-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寻找2020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栏目组一行三人走进昆都仑区,对由区委宣传部、文明办遴选推送的“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徐佳琦、徐圣杰姐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踪采访。

徐佳琦,今年十三岁,她的弟弟徐圣杰,今年八岁。原本他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在2012年8月份,突然有一天妈妈张登霞觉得特别心慌、气短,到了医院后,经过抢救,才知道妈妈原来有很严重的心脏病。在弟弟徐圣杰出生之后,妈妈的心脏病经常发作,情况越来越不好。东拼西凑,家里才终于凑够了开胸手术的钱,徐佳琦看着妈妈全身插满了管子,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也从那时开始,徐佳琦充当起了大人的角色,不仅要细心的照顾妈妈,而且也要照顾年幼的弟弟。

本以为一切风雨都已经过去,妈妈的身体已经痊愈,可是做完手术的第二年,妈妈又检查出了乳腺癌,让这个家庭再次陷入了绝望中,给妈妈做心脏手术借的外债还没有还清,又不得不借钱给妈妈治病。幸好这期间,有很多的好心人捐助,以及亲戚朋友们再次伸出援手,经过六次的化疗,才把妈妈从死亡的边缘线拉了回来。2018年,妈妈的子宫又检查出了问题,爸爸为了给妈妈挣医药费和生活费,只能在家带着弟弟徐圣杰跑出租,年仅十一岁的徐佳琦便独自陪着妈妈去北京看病,给妈妈加油鼓劲儿。最终,在佳琦的鼓舞和期待下,妈妈和病魔经过顽强的斗争,顺利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几经波折,妈妈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为了养家糊口和还债,爸爸不得不去外地打工挣钱,几个月才能回一次家。而妈妈为了减轻爸爸的负担,开了一家小小的面筋馆,徐佳琦姐弟不仅帮着妈妈收拾家、洗衣服、做饭,为了让妈妈不要过于劳累,在课余时间也争着抢着帮妈妈打理面筋馆,做面筋、卖面筋、照顾客人。在这对姐弟心中,妈妈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磨难,他们期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妈妈能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安心。他们说,“妈妈在,家就在,他们就是妈妈最大的依靠”。

徐佳琦姐弟的事迹得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寻找2020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栏目组的关注,他们也成为“2020年寻找全国最美孝心少年”30位候选人之一。据了解,“寻找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寻找最美”系列活动中持续时间长、社会效益颇佳、收视率持续走高的全国性评选活动。活动始于2013年,今年是第八届,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渠道推荐,组委会挑选,再经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每年评出10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和20名年度“特别关注孝心少年”。七年来共聚焦全国各地的4200余名少年,生动记录了他们不畏艰难践行孝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稚嫩的肩膀扛起全家希望的感人事迹。历届活动吸引了亿万观众的目光,活动官网七年累计访问量逾10亿人次,展现了“孝老爱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2021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五菊乡少年誉京城 阳光风采争相传

——记2020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王森洋同学

一架车,推出的是希望;一杆秤,称重的是人生。多舛之家,百折磨砺,梅香来自苦寒;幼小身躯,澎湃能量,芬芳发于苦难。

金秋傲菊,香飘大地。2020年11月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中央电视台青少节目中心承办的大型公益活动2020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第七届)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甘肃、四川、广东、内蒙等全国各地的10名(组)少年获得“最美孝心少年”称号,孩子们孝亲敬老、自强不息的故事感人肺腑。在这其中,有一名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笑容的阳光少年更令大家欣悦和关切,她就是来自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的王森洋同学。

短短几天活动中,她的活泼热情让十余名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初次相见的少年们就像是一家人,大家很快都成为了好朋友;在紧张忙碌的典礼排演中,她的大方自信让导演们赞扬;在与著名主持人鞠萍姐姐、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交流中,她的眼神和笑意发自内心,展示着来自河南少年的阳光风采;在与颁奖嘉宾奥运冠军杨扬的拥抱中,我们看到了温馨与真情,更感受到的是大家对森洋在困境中自强奋进、乐观向上可贵精神的由衷赞叹。

虽然活动日程满满当当,一天归来带着疲惫倦意,但是森洋一到宾馆,从不忘给家里的奶奶、爸爸以及学校老师们打电话:报平安、致问候,还带着课本及时温习功课。森洋深深地知道,是什么让自己站在这个精彩的舞台上,是什么让自己面对这个更大的世界——是赤胆孝心、自强不息的品质,更是为了激励广大青少年进取向上、奋发有为的美好愿景。森洋曾经的愿望是带奶奶和失明的爸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参加活动之后,她感触很多,决心要在照顾好奶奶爸爸的同时,好好学习,奋斗未来,用实际行动回报关心帮助她的人,报效社会和祖国,让更多同样困境中的人们能走出去,感受外面的精彩。

那就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王森洋同学的感人事迹吧!

自古百善孝为首 更有时代新少年

王森洋,女,今年13岁,家住内乡县赤眉镇赤眉村街西组,赤眉小学毕业,现就读于赤眉一初中。森洋命运多舛,在她出生不满三岁母亲就离家出走。父亲患有轻度精神疾病,因长期服药,几乎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小学四年级时,森洋爷爷又不幸因病离世,奶孙俩生活仅靠在街头摆小摊维持。面对困境,森洋不畏艰难践行孝心,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用行动和意志向命运说“不!”,逐渐成长为一个阳光快乐、品学兼优的新时代好少年。

她是“主心骨”“开心果”。孝亲敬老、温存厚道的习性,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个性,活泼可爱,热情大方,人见人爱。爸爸不开心的时候,她就拉着爸爸出去散步、聊天,给爸爸说一些新闻消息或逸闻趣事,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爸爸不再孤独闭锁,让爸爸、奶奶每天都开开心心。

她是“小家长”“小大人”。她给爸爸端饭端茶,洗衣叠被;每天把爸爸的药分包好,亲手喂爸爸吃了药才放心;晚上,她总是给爸爸端来洗脚水,给爸爸洗了脚,看着爸爸睡了,她才坐下来读书学习,然后睡觉。偶尔出门不在家了,总要给奶奶打电话,嘱咐监督爸爸吃药。她每天都会定时督促爸爸的饮食起居,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药,什么时候睡觉,她对爸爸都有规定。平日里,小森洋对长辈都非常孝顺,小小年纪经常在家里帮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家里有好吃的总先让爷爷奶奶先吃,外出了回来总要给长辈们带个小礼物。每天放学后和假日里,做完作业,她都会到街上帮奶奶一起看摊,学着做生意,讨价过称、算账付款,一点都不含糊。

她是“好学生”“小老师”。森洋爱学习、好读书,自觉性特别强,从小上学都不让接送,一个人来来回回,家庭作业从不让人督促。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下课也手不离书,她阅读多、见识广、思维活,成绩稳居班级前茅。她热心助人,尽心尽力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困难,大家都特别佩服她,喜欢她,愿意和她做朋友,争着和她坐同桌。她还是班长,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主动帮老师分忧,只要轮到她值日,老师就一百个放心,从学生们早上到校那一刻起,她就会把各项学习任务安排得井井有条。校园文化艺术节,她积极报名参加;学校开运动会,她帮助运动员们搬运器材、记录比赛数据、搀扶摔倒同学;每一次评优选先,大家都毫不含糊地支持她,在学生们的作文里经常看到对她的赞美和敬佩。

桃李不言蹊自成 立德树人争当先

王森洋孝亲敬老、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地感染着大家。她先后被授予“内乡县最美少年”“河南省第二届最美孝心少年”等荣誉称号,她和“2017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内乡夏馆李家帮同学一样,成为万千儿童少年的时代“新偶像”。

儿童少年的成长发展离不开上级部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离不开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及社会各界的关爱扶助。大家携手齐心,共同谱写了一曲精准扶贫、全面奔小康路上的壮丽之歌。

坚守初心砥砺行 明朝彩霞飞满天

你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没有一丝丝改变

时间只不过是考验

播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眼前这个少年

还是最初那张脸

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

人生变幻,岁月如歌,少年载誉而归,菊乡因你而荣。愿你归来,仍是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不过是考验……坚信在内乡这片诚敬仁爱的教育热土上,在内乡教育人的劝学立人情怀的感召下,王森洋、李家帮们进取向上、自强不息的本色永葆,也会有更多的“王森洋”“李家帮”涌现出来。作为内乡教育工作者,也定会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打造阳光向上、拼搏进取的良好校风学风,坚持好“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巩固好内乡教育成果。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内乡教育的明天必将会红日当空霞满天!(党政办基教股)

11月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体育青少节目中心承办的大型公益活动众里寻你——2020“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在京录制完成。赤眉镇一初中七年级学生王森洋荣获2020年“最美孝心少年”荣誉称号,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孝心少年。

近日,在北京参加颁奖典礼回到家的王森洋依偎在奶奶和父亲身旁,拿着奖杯和证书告诉他们自己荣获了全国“最美孝心少年”。

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王森洋的奶奶刘爱芹:在我们家她是个乖乖女,她真是非常懂事。我容易腿疼,她总是问我,奶奶,你腿还疼不疼。希望她以后好好努力学习,多学点知识,为国家多做点贡献。

今年13岁的王森洋现就读与赤眉一初中七年级,在她出生不到3个月,母亲改嫁了。在她5岁时,父亲由于患病长期服药,导致双目失明,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奶奶在街头摆摊儿维持。跟随失明父亲和年迈奶奶一同生活的王森洋自小就特别懂事,是这个窘迫家庭的“开心果”。在家里,她照顾着父亲的饮食起居,时常带着爸爸外出散步,给爸爸讲轶闻趣事,让爸爸不再孤独、自闭;只要有时间,她便和奶奶一起摆摊儿,让奶奶少操劳些。偶尔离家,王森洋总要给奶奶打电话,像大人一样叮嘱奶奶监督爸爸吃药,在他人眼中,王森洋成了父亲的“家长”。

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王森洋:这次去北京参加颁奖典礼,看到更多小朋友的故事后,我感触很多,我以后要帮助奶奶、孝敬奶奶,替他照顾好爸爸,不让她担心,替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她的负担。我会感谢一直以来帮助我的人,我会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以后报效祖国,报效社会。

在学校,身为班长的王森洋品学兼优,积极乐观,开朗活泼,带领同学们早读,是老师的好帮手。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提问,不仅自己自觉主动学习,还时常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贴心人”、“小老师”。王森洋先后被评为内乡县“十佳最美少年”“河南省最美孝心少年”。

第5篇:最美孝心少年作文范文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一

姓名:杨万珍

性别:女

所属地区: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红山中学

简介:杨万珍家有两个小孩,她排行老大,还有一个读小学的弟弟。家里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意外致残的父亲,劳累的母亲。家家境困难,父亲因意外事故不幸残疾。对于一个本来就贫苦的农村家庭,家里劳动力少,只有靠母亲在外打散工维持家计。父亲意外事故不幸残疾又还需大量医药来医治,家中还有年幼的弟弟要照顾。

【孝心故事】

尊老爱亲,含泪孝敬

和所有红山同龄孩子一样,杨万珍出生在贫困的家庭,唯一不同的是,她有着一个身体残疾的父亲,劳累的母亲,年迈的爷爷奶奶,瘦弱的弟弟。

一、贫困生活,艰辛撑起家

杨万珍家有两个小孩,她排行老大,还有一个读小学的弟弟。家里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意外致残的父亲,劳累的母亲。家家境困难,父亲因意外事故不幸残疾。对于一个本来就贫苦的农村家庭,家里劳动力少,只有靠母亲在外打散工维持家计。父亲意外事故不幸残疾又还需大量医药来医治,家中还有年幼的弟弟要照顾。在她的年纪,自己还需要他人照顾,却得挑起家庭的重担,既要照顾残疾的父亲,又要帮忙料理家务。

在家她是父亲的好拐杖,父亲由于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她能耐心细致地照料父亲的生活起居,能做的事小到端茶送水,大到帮忙父亲起身擦背,她小小的心里,早就明白,这些责任她必须承担。她坚持照顾父亲,邻居个个都赞叹她的懂事能干。

在家她是母亲的好帮手,由于家里的顶梁大柱垮了,母亲不得扛起重担,到处去做小工赚钱补贴家计,家里大部分家务都无暇顾及,但是好在有女儿的帮忙,年迈的老人,幼小的弟弟,父亲,这一些家里的事务万珍都包揽了,使得母亲可以安心在外赚钱补贴家计。

在家她是弟弟的好老师,由于家庭的特殊原因,父母对于两个小孩的家庭教育较少,但万珍却担起了大人的职责,在生活的点滴中对弟弟进行感化和教育,弟弟虽小却也懂事听话。

在家里她是爷爷奶奶的好知己家中虽不幸,但还好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但爷爷奶奶对于万珍父亲意外致残的事一直伤心着,心墙无法打开。懂事的万珍明白爷爷奶奶的心事,想办法让两位老人开心,比如赶集的时候早不忘给老人买爱吃的食品,带给老人吃,在家的时候和两位老人聊天,逗老人开心。

二、自立自强,争当好模范

家中的不幸没能把自强的小女生压垮,也许正是这样的环境,让她从小便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她勤奋学习,在校成绩优异;她胜任各项职务,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心中的一颗梦想的种子正在发芽,她明白,要把家庭照顾好,首先要努力学习,要走出去,要学会处事,要做一个让家人、老师放心的孩子,要做一个让同学信任的伙伴。她自强自立,在班级中,成为学习工作的楷模。

爹娘面前尽孝道,弟弟面前带好头,爷奶面前知冷暖,尊老爱亲好万珍。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二

姓名:冯艳晶

性别:女

所属地区:双辽市茂林镇中心小学校

简介:2003年5月21日,冯艳晶出生于双辽市茂林镇靠山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母亲林彩莲先天智障,生活不能自理,连简单的数字和钱都不认识,生活起居都靠体弱多病的丈夫料理。虽然家中清贫,可冯爸爸又当爸又当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娘俩。由于母亲不知道给孩子吃奶,冯爸爸用奶粉喂小艳晶,这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又增加了一层困难。

【孝心故事】

迎风傲雪绽红梅

她叫冯艳晶,一个正值花季的十二岁女孩,本应衣食无忧,憧憬美好的未来,时不时拥在父母怀里撒娇,过着快乐幸福的童年。然而这一切对她而言,只能是一种奢望。

2003年5月21日,冯艳晶出生于双辽市茂林镇靠山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母亲林彩莲先天智障,生活不能自理,连简单的数字和钱都不认识,生活起居都靠体弱多病的丈夫料理。虽然家中清贫,可冯爸爸又当爸又当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娘俩。由于母亲不知道给孩子吃奶,冯爸爸用奶粉喂小艳晶,这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又增加了一层困难。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心里充满了希望。

寒门出孝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正是应了这些老话,小艳晶懂事特别早,六岁时就帮助爸爸分担家务,担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当别的孩子正在香甜地睡早觉时,小艳晶已经起来生炉子、做早饭了;当别的孩子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时,小艳晶已经学会了给妈妈洗头发、洗脚、喂妈妈吃饭;当别的孩子向大人要花衣服、布娃娃、运动鞋时,小艳晶正在自己钉纽扣、缝补书包。每当村里好心人给她点好吃的,小艳晶总是舍不得吃,用那双稚嫩的小手捧到妈妈的嘴边看着她吃完。

爸爸起早贪黑,整日劳作。看到爸爸日渐消瘦的脸庞,小艳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总是想为爸爸分担些家务活。七岁时,还没有灶台高的她,踩着小板凳为父母做饭。爸爸从田里回来吃着夹生的饭菜,看着她被熏黑的小脸,烫伤的手指,心里不知什么滋味,含着眼泪,不断的说:我女儿真能干,好吃!好吃!

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看着别的小朋友快快乐乐去上学,小艳晶羡慕极了,她多么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去读书,写字。但又一想,自己去上学了,谁为爸爸分担家务,谁来照顾妈妈。

村领导和学校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冯爸爸沟通并为小艳晶办理了入学手续。当她背着小书包跨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便埋下一颗种子,那就是: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

她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每年的爱心基金捐款,她都和其他同学一样捐,从没有因为自己困难而放弃一次献爱心的机会。她从不买零食吃,别的孩子给她,她从来不要。为了节省,她的本子都是正面用过了再用背面。母亲节到了,看到别的孩子用节省下来的零用钱给妈妈买礼物,小艳晶用平时拾矿泉水瓶子的钱给妈妈买了一双拖鞋作为礼物,自己的鞋却缝了又缝。这一切不但没有影响她的学业,反而使她更懂事、更坚强。学习刻苦的她,一、二、三年级都是班级的前三名,面对老师为她颁发的奖状和激励的话语,她信心百倍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小艳晶三年级下学期时,本就少言寡语、体弱多病的爸爸由于家庭负担太重、压力太大,得了精神分裂症。不顺心时见东西就摔,见人就大骂不绝,时不时还大哭大闹不止。小艳晶仅存的一点父爱,也被这无情的病魔夺走了。爸爸起居无常,整日东跑西颠,常常守在校门口,不管什么天气,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嘴里总是重复着一句话:不要把我的女儿偷走。小艳晶在课间常常躲着不让她看见,不然就疯了一般地抱住她,让她快回家,谁劝说就骂谁。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小艳晶醒来时,发现爸爸不见了。此时已是夜里两点多钟,心急如焚的她平时连夜路都不敢走,可她怕爸爸有什么不测,便二话没说,拿上手电筒,领着浑然不觉的妈妈深一脚浅一脚地去寻找爸爸。北风卷着大雪呛得她睁不开眼,她就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她边挪边喊,整整一夜,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跟头,不知道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道喊了多少声爸爸!这情景感动了许多好心人,他们也起来帮忙一起寻找。天亮时,终于在距家八里外的公路边找到了背着自己书包的爸爸。一次,发病的爸爸非要去龙江县上任局长,硬要拉着女儿去上一辆出租车。小艳晶哭着,劝着,可在病中的爸爸怎能听进去。幸好小艳晶的堂哥及时赶到才算解了围。还有一次,发病的爸爸跑到了镇派出所报案,说女儿丢失七天了,要派出所马上给他找孩子,不然就大骂大闹不止。当派出所与学校沟通后,得知孩子每天都在学校时才知道这是一位精神病人。

更为严重的是冯爸爸曾多次怕女儿让别人偷走,早晨拦着小艳晶不让上学,每次都是好心的邻居帮忙她才能来到学校上课。而午休时,别的同学吃完带来的香甜可口饭菜在操场上玩耍时,她还得急匆匆赶回家,为父母做饭,给妈妈喂饭,哄着爸爸把药吃下。把一切处理妥当后再回到学校上课。

自从爸爸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家里的经济没有了来源,生活上基本靠政府的救济和邻居的帮助。原来很好的菜园子已经看不到耕种的痕迹,吃菜只能靠邻居和好心的乡亲们送来,青黄不接时,餐桌上只有一碗饭、一碟咸菜和一大碗水。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把小艳晶压倒,她选择的是勇敢的面对。每日三餐,柴米油盐,为爸爸买药,她都细细地打算安排好。她用幼小柔弱的身躯撑起家这片天空。她从不旷课,学习更加努力,更加刻苦。虽然穿的衣服都是好心人送的或捐赠的,她从来不与别的孩子攀比,每天都能穿着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准时来到学校。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父亲发病的次数明显减少。2014年暑假,当校长把中心校从团市委申请救助的500元钱送到她手上时,这个一向坚强的女孩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感激,眼里噙满了泪花,哽咽着说:谢谢校长,谢谢好心的叔叔阿姨。无论怎么难,我都会把爸爸妈妈照顾好而不耽误上学。

小艳晶现在已是靠山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她的刻苦,她的孝顺,她的坚强影响着全校学生,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同学在作文中写到:当我早晨起来,吃着父母为我精心准备的早饭时,可曾想到我的同学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形;当我穿上妈妈为我买的新衣服时,可曾想到我的同学还穿着别人送的旧衣服;当我不认真学习玩游戏时,可曾想到我的同学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她是我心中最美的小女孩!

她,没有天真无忧的童年,没有无微不至的母爱,没有幸福家庭的温暖。然而,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有一种同龄人无法相比的品格,有一种超乎新时代少年的坚韧与执着。她的事迹催人泪下,她在用柔弱的身躯,与命运抗争着;她是顶风冒雪的红梅,在迎风绽放;她是新时代少年的骄傲,学习的典范。

我要为小艳晶点赞!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三

姓名:黄维依

性别:女

所属地区:富宁县阿用乡中心学校

简介:黄维依同学一家5口人,六年级时她爷爷患病去世,当时妹妹才上四年级,奶奶年近70,体弱多病。因为家境不算宽裕,爸爸妈妈常年要到外地打工赚钱养家糊口,供姐妹俩读书,爸妈的外出,就把整个家丢下了。没办法,黄维依只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孝心故事】

黄维依 ,女,今年15岁。家住富宁县阿用乡阿用谷音村,就读于富宁县阿用乡中心学校九年级(102)班。

黄维依同学一家5口人,六年级时她爷爷患病去世,当时妹妹才上四年级,奶奶年近70,体弱多病。因为家境不算宽裕,爸爸妈妈常年要到外地打工赚钱养家糊口,供姐妹俩读书,爸妈的外出,就把整个家丢下了。没办法,黄维依只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既要在学校搞好学习,还要回家照顾奶奶和妹妹,帮助奶奶做饭、扫地、做家务等等,爷爷的离去,不幸的遭遇让她过早体味了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但她总是说: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不能让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妈妈担心。

黄维依奶奶身体不好,不能做太多的事情,所以大部分家务仍是要她做:喂猪洗衣做饭,加上帮妹妹洗衣服。即使辛苦,黄维依仍毫无怨言。爷爷离去后,家里生活困难,因为没有谁照顾奶奶。正值青春年少的她,没有去与别人比吃比穿的,在学校她省吃俭用,吃的是便宜的饭菜。其她同学一星期要花费100元钱,而她们姐妹俩每月一共才用200元钱,爸爸妈妈有时对她说:孩子啊!你在学校要吃好些,爸爸妈妈在外打工也挣些钱的,别太节约,照顾好自己。但她知道父母的不易,家庭的困难,望着爸爸妈妈憔悴的面孔和头上出现的银丝,黄维依含着泪点点头,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爸爸妈妈照顾好奶奶和妹妹。

爷爷离去后,不管春夏秋冬,黄维依每周末都按时回家去照顾奶奶,回到家,她总要先帮奶奶洗好衣服,打理好家务,自己有时候都顾不得吃上一口饭。周日忙完家务就得背上书包飞快地赶到学校上晚自习,周五放学又飞快的跑回家帮奶奶做家务。除了学习,做家务、照顾奶奶和妹妹,成了黄维依每周必须做的事,她的少年便是在这样的忙碌辛劳中一天天度过的。

步入八年级,她的学习任务也变得繁重起来,但她依然坚持照顾奶奶的重任没有放弃。每周末回家后仍给奶奶洗脸、洗脚,给奶奶讲自己在学校一周的收获,看到奶奶笑,黄维依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周围好心的大叔大婶们有时候也会过来看看她们一家,问她有哪些地方需要帮忙的,但黄维依都会婉言谢绝,因为她觉得,现在她长大了,就要凭自己的能力照顾好这个家。

进入初三之后,学习任务更繁重了,但年迈的奶奶依然是黄维依最大的牵挂,她甚至想到过放弃学业回家一心一意帮爸爸妈妈照顾奶奶,可每次都会被爸爸妈妈骂:孩子啊,这么多年的艰辛我们都走过来了,奶奶有我们照顾,你要好好学,再坚持几年年,你考上大学就好了。听了爸爸妈妈的话,黄维依饱含着泪水,继续回到学校努力读书,她在心里激励自己:我要坚强,我不能向生活低头。一年来,黄维依精心照顾奶奶的孝心感动了周围的许多人,大家都对这个善良质朴的女孩竖起了大拇指。

困境使人勤奋,从小学到中学,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作为学生,她一直知道学习是她的主要任务,她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有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先预习,把书认真的看一遍,记下不懂的地方;课上专心听讲,积极动脑思考;课后独自完成作业,有不会的问题经常与同学讨论,尽快问老师,直到弄懂为止,并认真做好复习工作。就是这样,她一直都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课余时间,她总是有比别人多的时间去阅读更多的书籍,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开拓视野,用书籍去丰富头脑。

正是因为学习的优秀,她经常被老师们评为小干部,曾担任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作为学习委员,她认真负责,积极做本职工作,学生们的每一则学习上不懂的反馈的消息,都能迅速、准确的传达给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手里,从没出现过任何差错,她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同学老师的学校辅导小帮手。她积极协助其她班委做好一系列的班务工作,与此同时,她也在各个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希望成为同学们的榜样,为她们做好模范带头的工作。

第6篇:最美孝心少年作文范文

 

自2012年我校加入全国多媒体影视教育实验学校以来,学校遵循“重陶冶、讲实效、严管理”的工作原则,多媒体影视励志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多媒体影视文化教育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建设、法制建设的重要阵地。

 

一、领导重视,落实到位

 

学校成立了多媒体影视励志教育工作小组,建立了校长主抓、政教处和团队组织、总务处保障的有效联动机制,各部门职责明晰,统酬协调。为了保证多媒体影视励志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学校还制订了专人专管制度,从播放素材和信息的采集整理、播放设备的准备、放映场地的落实到最后影音资料的管理归档工作均设专人进行管理。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多媒体影视励志工作室,由副校长牵头组织,工作室的老师分工明确,细化到人,做到每周一部多媒体影视励志电影、每月一节励志班会课、每学期一次多媒体影视励志演讲比赛。学校还建立了定期检查、汇报、总结制度,为了确保多媒体影视播放工作的实效性,学校领导班子定期研究部署多媒体影视播放工作,听取工作汇报,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工作小组每学期初依据学校的总体工作制订多媒体影视励志教育工作计划方案,做好各班多媒体影视播放安排,每月及时对多媒体影视播放情况总结反馈,这样更有力地使我校的多媒体影视励志工作落实到了实处。

 

二、专人组织,活动推进

 

学校自搭建好多媒体影视教育影片库以来,先后引进了多部中外优秀影片,我们根据现有影片资源,依据励志教育主题,建立“多媒体影视励志”视频库。如,最美孝心少年、感动祖国、光辉历程红色记忆、消防安全以及爱国主义题材等。由政教处组织专人进行选片,根据学生在校时间安排好播放视频时间。

 

1.每周五通过校园电视台,播放自制节目。

 

2.每月围绕一主题,将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事例,选择一部优秀多媒体影视作品,组织学生进行收看,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影片中寻找答案。观看完利用晨会组织讨论、演讲。通过宣传载体加以展示。

 

3.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写观后感,并组织评选。推荐优秀作文参加省、市作文评比。

 

4.开展《多媒体影视手抄报》活动,学校要求各班将教室外墙布置成宣传长廊,学生在老师、家长、同学帮助下或独立完成多媒体影视手抄报,并评选优秀手抄报,布置在宣传长廊中。手抄报内容可包括绘画、影评、观后感、影片内容介绍等。

 

5.学校每年艺术节组织一次演讲比赛,通过演讲让学生谈体会、说感受。

 

6.在假期根据年龄特点,引导学生收看几十部优秀影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到学校音像馆借阅。让健康有益的影片占领学生课余生活,使广大学生能自觉抑制网络游戏和不良影碟。

 

三、成果初显,再接再厉

 

通过建立多媒体影视励志工作室以来,学生通过多媒体影视作品的欣赏,学生开始变得更加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校风正在形成。学生的奋斗和顽强拼搏的谨慎精神得以体现。很多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如,更加团结了,学生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足了,不服输的志气有了。

 

多媒体影视励志教育已经成为陶冶学生美好心灵的圣地,激发学生意志的最佳途径,我们坚信通过我校的多媒体影视励志工作室有计划地利用多媒体影视开展励志教育,一定会让学生塑造更具奋斗拼搏的精气神!我也相信在学校领导重视、老师尽心尽责的的基础上,我校的多媒体影视教育工作一定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第7篇:最美孝心少年作文范文

俗话说得好:“父母的爱是伟大的。”在成长过程中我懂得了尊重父母,父母教会我们太多了,无以回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尊重父母的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尊重父母的作文600字1值得我们尊敬的长辈有很多很多。他们是父母,是老师,甚至是一些拥有又脏又累工作的人。

我最尊敬的是医院里的护士。她们常常要为病人扎针,看护重病患者。有时因为劳累过度,稍稍出了些差错,引起病人家属的不满,可她们只能忍气吞声,提起精神,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

白天,她们看着成排的病人,用熟练的手法给他们扎针、喂药。记得小时候,我生病去打点滴。看见旁边有个实习的护士姐姐,她正给再给个小朋友扎针。由于她是实习的,并不熟练,一不小心就把针扎歪了,那个小朋友哭了起来。那位姐姐慌了,一边帮忙安慰正在哭闹的小朋友,一边诚恳的向小朋友的家人道歉。但是,小朋友的家长并不领情,大声责备着那位护士姐姐,压根儿没留给护士姐姐说话的时间。护士姐姐温柔的解释着,但小朋友的家长太大声了,把护士姐姐的声音盖住了。等旁边的护士帮着扎好针,她才拉着孩子走了。那位护士姐姐流下了眼泪。

夜里,她们还要提起精神照顾住院病人。如果病人家属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护士站的护士还得随叫随到。有些护士,还得守在急诊科,生怕有急需救治的病人到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使病情恶化。

因为护士常常穿白衣服,配合医生治疗病人,并照顾病人,使许多人恢复健康。所以,人们称她们“白衣天使”。

值得我们尊敬的长辈有许多,除了亲人、老师,最值得尊敬的是有着又脏又累工作的人。

尊重父母的作文600字2寒风呼啸着,夹杂着雨点,吹向世间的万物。我坐在椅子上,不开灯,望着窗外昏暗的天空。

生活中的琐事,学习的压力,让我们心中渐渐失去了光彩。它们如同窗外那厚厚的乌云,遮住了阳光,使我的心中变得阴暗。

无意中,我看见了一棵被狂风吹弯了腰的小树。我苦笑着,心想:它不是和我一样吗?再有一点儿摧残,便会输给这无情又冷酷的世界。

忽然,我眼前一亮——灯开了,父亲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走进屋子里,将面放在桌子上,对我说了一句:“吃点东西吧。”我望向父亲的眼睛,他的眼里充满了慈祥与关心。回过神来,父亲已经出去了。

我拿起筷子,慢慢地挑起一根面条。忽然,一滴眼泪无声地落了下来,掉进了面里。我连忙用手擦,可它越擦越多。我夹起一块牛肉,轻轻咬了一口,很香,又有点咸。但更多的是父爱的味道。

不大一会儿,一碗面快吃完了。汤还是热的,我端起碗,尝了一口,一瞬间,一股暖流贯穿了全身,也温暖了我的心。我不禁回想起父亲工作回家后疲惫的神情,而我却没有为他做些什么。想到这儿,我那刚止住的眼泪又落了下来。是啊,这些年,他不知为我付出了多少。与父亲相比,我那些琐事与压力简直是微不足道。父亲虽然不善于表达他的父爱,但他的一言一行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他对我的关爱。我是不是也应该为他做点什么呢?

风声小了,雨也停了。金色的夕阳撒下光辉,穿过云层,照向一棵挺直腰板的小树。我心中的乌云也弥散了,久违的笑容又出现在我的脸上。我端着碗,走向父亲面前,望着父亲疲劳的面庞,我说:“爸,我来洗碗,你去休息吧。”

尊重父母的作文600字3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而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早已融入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中。

不必说董永卖身葬父,而就在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鲜活的事例:12岁的少年邵帅的母亲得了白血病,生活的重任一下子全压在了邵帅身上,他每天坐好几个小时的公交车为母亲送饭,并将自己的骨髓献给了母亲,邵帅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美院,他说:“长大后,我想做一名义工,回报社会。”因为这份亲情,这份坚持,这份勇敢,我不禁反问自己:12岁的你在干什么?

你是否坐在电脑面前玩着游戏,陶醉在网络世界;你是否从未观察过你生病时父母那布满血丝的双眼;你是否从未注意过你取得成绩时,父母那欣慰的笑容?回想到这我不禁惭愧,我从未理解过亲情的伟大与美好。每天清晨,耳边总会响起妈妈定时的唠叨声,我总会一遍又一遍地失去耐心,心里总会抱怨:烦不烦呀?刚坐到餐桌准备吃早餐:“多吃鱼肉大脑聪明,多喝牛奶不缺钙,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有时的我甚至摔一下筷子,背起书包就去上学,从未注意过母亲望着我那失落的神情。

面对父亲,我是那样无情,似乎像对母亲那般不理解,总认为他们给予我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从未珍惜过,尊重过,现在回想起,真是后悔莫及,惭愧不已。

关爱他人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懂得关爱他人,你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与无限快乐。关爱他人就要学会从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朋友,尊重亲人……让生命之花开放的更加绚丽夺目。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不是空话,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体会,去感悟。

尊重父母的作文600字4不论身处何方,身居何位,都不要忘记那些为我们付出了年华岁月的人。

56岁的王天军背着81岁的母亲看社火,这是属于他的“反哺”;李之春辞去年薪20多万的工作,回家照顾93岁的母亲,这是属于他的“跪乳”。他们的举动比那些躺在父母身边的“妈宝男”强得太多了。

儿女们总在说:工作很忙,忙到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父母。但请想一想,当儿女们小的时候父母们没有工作吗?父母没有陪儿女,没有照顾儿女吗?只有儿女的工作是工作,父母的工作都是在玩耍吗?

请不要以赚钱为借口,而使父母感到孤单。“我赚钱还不是为了让他们过上好生活?”“不是他们,我用得着这么辛苦的赚钱吗?”每当劝儿女们要常回家看看时,这些言语便会跑出。但请记住,赚钱的一大部分是为了自己的生计而不是为了父母,况且让父母过上好生活是儿女们应该做的,而不是成为推脱的借口。

有时候我们根本不了解父母。他们认为的好生活也许不是锦衣玉食,而是在太阳落山后,可以做一顿饭,然后等待着自己的儿女回来和自己其乐融融地共享晚餐。这是多么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啊。

请不要因在外开了眼界,而忘记了回家的路。外面的世界灯红酒绿,回家很无趣。这成了许多人的常态想法。但请想一想,父母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最新鲜的蔬菜,下午三四点便开始在厨房里忙碌,只是为了给你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结果六点了你还迟迟未归,给你打电话你却说:我今天有聚会,就不回家吃饭了。这时的父母,看着这一桌的饭菜,他们肯定舍不得独自享用,想着明天等你回来再给你吃。然后自己啃一口馒头喝一碗稀饭便草草打发了自己。

若你看到过这一幕,你在那灯红酒绿中还能玩得安心吗?

请不要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人情世故,而淡漠了最真挚的亲情。逢年过节差人给父母送去大包小包的礼物,派头搞的很足,像极了纷扰世界中那些虚假的情意。他们是你的父母,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待遇”,他们渴望的是团聚,是那份家的温情。而你送回来的那些冰冷的盒子,他们真的不需要。

乌鸦学会了飞翔,但它没有飞向远方,而是在母鸦年老时捕食喂养于它;羔羊学会了站立,但它没有起身,而是依然跪在地上接受母亲的喂养。动物都懂得的道理,为什么有些人却不知道呢?

这是一个繁华的世界,这也是一个萧条的世界。

繁华的是生活,萧条的是亲情。

尊重父母的作文600字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心之举,实乃天经地义,不应有任何质疑与反驳。

及时行乐,不如及时行孝。古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说“等我有了钱,我马上孝顺父母”“等我……”行孝不是物质奉献,而是陪伴与呵护。亲情永远“等”不得,世事难料,就应及时行孝。

王天军近乎完美地践行了这一点,最美的爱就是陪伴。就像当年的六旬大爷带着九旬老母无法坐火车飞机,他便手推平板车推着母亲圆梦。趁一切还来得及,及时行孝,是对自己及至亲最好的负责任方式。

金山银山,不如亲人寿比南山。

金钱买不来的是身体的健康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多人的生活其实是“前半生用健康挣钱,后半生用金钱买健康。”与其如此,不如做一个普通人,用一颗平常心多花时间关心家人,关心自己的健康。

93岁的老母亲正是需要人照顾之际,与自己至亲的健康比起来,那年薪二十多万又算得了什么呢?钱可以再挣,但母亲只有一个。他能够放弃外面的风光而选择照顾年迈的母亲,实在令人佩服。

我们从小便懂得父母是至亲,我们要感恩这一道理。但随着年龄增长,诱惑增多,很多人忘记了感恩之心。这不正是“失其本心”的表现吗?而一个忘记自己来时路的人,也注定不会走长久的。

三毛说“心若没有了栖息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只有在家,我们的心才是完全放松,完全安定的。在家的我们才是最真实最快乐的我们。

“出门在外,我们都是游子”。当今社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们必须有很足够的戒备,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好好地生存发展。而一直向前奔跑的我们,会时常忘记爱的感觉。所以,偶尔放下工作,常回家看看吧!常记得那个温暖的地方,那么,我们的心,也就不会再那么孤独无依了。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而你一次次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也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第8篇:最美孝心少年作文范文

人们都说,教育是为了师生的幸福生活。可是,学校中的每个人,都有着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教育怎样才能满足他们各自的愿望,给每个人幸福的生活呢?我们海门市实验小学的一代代师生始终不懈追寻着答案。仰望百年前先辈给我们留下的“能仁”二字,心念与智慧在这一刹那超越时光相遇:我们不能赠给每个人美貌和财富,名誉和地位,但一个人如果拥有了“不断生长的道德和带得走的能力”,那么他就能向着理想展开人生的双翼,为着幸福自由飞翔。

“能仁文化”的建设中,我们将“能仁人格”的培塑作为最终的目标。我们期望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拥有“能仁人格”。校长应该拥有“仁”,有“责任心、关爱心、公正心”;拥有“能”,“会引领、会管理、会创新”。教师应该拥有“仁”,“有爱心、有童心、有耐心”;拥有“能”,“会教书、会育人、会变革”。学生应该拥有“仁”,“有孝心、有诚心、有恒心”;拥有“能”,“会生活、会学习、会创造”。我们通过“能仁精神”寻觅、“能仁课堂”追求、“能仁课程”建设、“能仁管理”探索等行动,着力培塑师生的“能仁人格”,托起每一位师生飞翔的双翼。

寻觅:“能仁精神”积淀师生“能仁人格”的厚度

寻觅,从校名开始。海门市实验小学建于1906年,其前身为“能仁学堂”。“能仁”二字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意思是说“靠知识和才能获取的东西,如果没有仁德去守护,必将失去”。同时“能仁”是梵文“释迦牟尼”的意译,意为有能力和仁义的智者。“能仁”承载着儒教和佛教文化的精义,赋予了这个平凡的小学堂厚实的文化底蕴和悠长蓬勃的文化活力。这所小学堂经过了百年的风雨,历尽了战火的洗礼,校址几经变迁,校名也数次更改,但因为怀着守护“仁爱”、身体力行的信念,她历经沧桑,福祉得以绵延。

寻觅,从人们的记忆开始。我们发动教师、学生、家长收集海门实小的旧照旧物,寻访旧人旧事。在寻觅中,我们发现,从“能仁学堂”到“第一小学”到“实验小学”,时光飞逝,但有许多或模糊或清晰的记忆留在了海门人民的脑海中。提起实小,人们感激她百年来培育了海门数十万计的莘莘学子;人们敬佩她百年来始终不改初衷,教给师生先做人、后成事的道理;人们期望她能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新的时代培育出更多“能仁兼具”的人才。

寻觅,从一个个创造者与传承者开始。2013年6月10日,又到了双周一次的“能仁大讲坛”时间。我们请来了原实验小学美术老师,现在市政协任职的张松老师。张老师深情地回忆起在实验小学的点点滴滴:校长的严格要求,教师的勤奋钻研、团结一心……他说:“在我的印象中,实小人对教育有着真诚的爱意,无论什么事都是想做到最好,就是这样的品质,让实小在百年的风雨洗礼中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历史是人创造的,沿着一个个创造者与传承者的脚步,我们才能感受创业与守业的艰辛。受到启发,我们开辟了“能仁大讲坛”,请“老实小人”讲“我与实小的故事”。陈雅如、张兴华、许新海、周益民、张齐华、施银燕……在聆听中,我们知道了实小办学做事的特质;在聆听中,我们知道了珍惜,把一切财富当作责任,努力前行。

寻觅,从解读我们自身开始。“能仁大讲坛”除了请老校长、老教师来校讲述,还请在校的老师讲自己的教育故事。2013年4月22日,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副校长倪潜梅老师以《那些年我上过的课》为题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她讲自己如何在大家的帮助下,通过努力,在一堂堂的公开课中,锤炼技艺,改变自己。她说:“只有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我才可以感受学生的呼吸。安守课堂,对课堂保持一份单纯的热爱,我便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中获得一份单纯的快乐。”一个个老师登上“能仁大讲坛”,他们有的讲述自己教育学生的故事,有的讲述别人帮助自己的感动,有的讲述参加比赛的煎熬,有的讲述共同活动的快乐……在一次次的讲述中,我们更加看清了自己,看到了自己身上传承并不断发展着的“能仁”文化因子,同时,又给新一代实小人传递着优秀的“能仁文化”。

寻觅之中,我们渐渐明晰,“能仁精神”就是去“爱”,并努力实现“爱”。于是,我们将它提炼为“仁爱笃行”。寻觅中,穿行百年时光,我们了解历史,感悟历史,延续历史,生命也因此增添了厚度。

坚守:“能仁课堂”追求师生“能仁人格”的深度

2011年3月,江苏省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优课评比,海门市实验小学黄娇艳老师执教《确定位置》。只听她娓娓道来:“同学们,在教室里我们可以用数对确定自己的位置,那么在海上、空中,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位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课堂上,黄老师用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孩子们学得兴致勃勃,一次次学习的挑战引人入胜。课毕,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黄娇艳老师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是继王庆念、张齐华、杨惠娟、黄斌后,海门实小的老师第五次在省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优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海门实小的教师一向对课堂有着单纯的热爱。近三年来,课堂教学成果斐然,教学能手辈出:王娟老师参加江苏省音乐学科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第一名;倪潜梅、杨艳获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五十多人次获南通市、海门市级优课评比、基本功比赛特等奖、一等奖。在不断地探索培塑师生“能仁人格”路径的过程中,我们愈加坚定了信念: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离开了课堂,一切培养人、改变人的豪言壮语都是空话。我们通过构建“能仁课堂”,追求师生“能仁人格”的深度。

描摹“能仁课堂”清晰的面容。结合我校课堂的特质,我们确定了“能仁课堂”标准:课堂要有“三味”境界,追求“精致、灵动、深邃”;学生要有“六自”状态,表现在“自主的学习、自信的交流、自如的运用、自律的表现、自觉的思想、自然的生长”;教师要有“九度”,即“亲和度、开发度、科学度、情境度、技术度、示范度、参与度、组织度、延展度”。这样的追求,首先体现了“仁”,提出“三味”就是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不是能让学生有审美的享受、互动的快乐、思索的愉悦,这是对学生身心最深刻的关怀。这样的追求,还体现了“能”,提出“六自”,就是强调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站在学生立场,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而要达成“三味”“六自”,需要教师的“爱心”与“能力”,“九度”就是对教师的“能仁”提出的具体要求。我们期望随着这不断深入的探寻,师生的“能仁人格”也拥有相应的深度。

设计“能仁课堂”实现的路径。在海门实小听研究课,你会看到几个与别处不一样的镜头。这些镜头背后,是海门实小为实现“能仁课堂”而创新的举措。

第一个镜头:黄晓波老师执教《认识分数》。上课前,黄老师在PPT上打出了这样几行字:“本节课,我想关注的问题是……”这是黄老师在向大家介绍他这堂课的“研究要点”。原来,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很多老师其实不会进行课堂研究,上课只求“上圆”,而不考虑自己的课需要研究的教学问题是什么。于是,我们提出“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研究”:每一节研究课,必须对照“能仁课堂”的标准,针对某一突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执教者课前向听课者公开自己的研究主题,为老师们观课指明方向。课后,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至少20分钟的碰撞交流。问题意识的确立,让很多老师改变了只埋头教书而不抬头看路的教育生活状态。就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课堂离“能仁”的目标越来越近。

第二个镜头:赵静老师执教《徐悲鸿励志学画》。讲台上,她在带领着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台下,老师们专心致志地听着课记着笔记,有两位老师边听边记,还不时轻声地交流:“这个环节赵老师提了三个问题”,“学生自学时间是3分钟,讨论时间2分钟,交流汇报用了5分钟”,“有30位同学举手了,15个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原来,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观察,学校制定了《海门市实验小学课堂观察表》,每次研究课,专门指定两个人记录。“观察表”分为预习、学习、作业三大部分。每部分都分“教师表现”和“学生表现”两栏。“教师表现”不再一味记录教师讲了些什么,而是主要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提问的有效性,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互动点拨的有效性,小结提升的有效性。“学生表现”一栏记录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思考时间、小组探究时间、汇报交流时间、小组探究参与度、小组探究有效度、汇报交流形式、汇报交流发言率、汇报质量、互动碰撞效果等。每次上完课,在互动评课时,观察员都会将相关情况向大家汇报。这样做,使我们的研究实现了三个改变:一是改变课堂教学的模糊评价,使课堂教学反馈更为客观真实;二是改变课堂教学诊断的随意性,为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修改、提升提供更为有力的依据;三是让教师在备课、上课、观课、评课中真正实现由“关注教师”向“关注学生”的转变。

第三个镜头:2013年9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副校长杨惠娟老师的“智慧数学”工作室获得了“海门市卓越教师群体”的光荣称号。杨老师这样谈她的体会:“‘能仁’二字教会我用仁爱的方式和智慧的行动追求师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是我实现生命的张扬和个性的发展最好的地方。”是的,“能仁课堂”是一种目标,是一种愿景,是一个方向,更应该是每一个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不懈追求。为此,我们大力鼓励老师们在“能仁”目标的统领下,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研究。我们成立了6个“名师工作室”:倪潜梅“儿童阶梯作文”名师工作室,杨艳“灵趣语文”名师工作室,杨惠娟“智慧数学”名师工作室,侯春燕“做中学”名师工作室,祝祖岗“生活德育”名师工作室,黄娇艳“建模导学”名师工作室。在各项目的研究中,大家纷纷拿出鲜活的课例,有看得见的好处,推动了老师去思考模仿,从中获益。在个性飞扬中,“能仁”不再是外在的要求,而变成了内在的动力,大家越走越欢。

迈出追寻“能仁”坚实的脚步。为了实现“能仁课堂”,海门实小还创设了一系列的平台来加强研究,落实课堂管理。来到海门实小,每一天你都会沉浸在思考与研究的激情中。星期一是“挂牌开放”,由老师准备研究课,邀请年级组里的老师来听课研究;星期二是“推门听课”,学校行政组随机听课,发现优秀做法和存在问题;星期三是“每周一课”,由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引领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星期五是“青研展台”,由青年教师进行展示。学校还进行“每日巡课”,了解整个学校的教学秩序,如老师课前准备情况、上课是否及时、学生听课情况、课堂作业时间等;每月进行“常规视导”,抽取一个年级,全面听课,检查教学工作落实情况;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采取问卷调查、现场反馈、即时作业等形式对各科的教学情况进行专项调研。这些平台的创设,使“能仁课堂”的追求有了实际的载体,老师们在各自的舞台上,投入地研究,尽情地展示,热情地碰撞。“能仁”,就在那一次次的思考研究中,成为海门市实验小学课堂教学的常态。

践行:“能仁课程”拓展师生“能仁人格”的宽度

人生不但要拥有深度,还要拥有宽度。为此,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上不断求索,师生通过“能仁课程”的构建,用激情诠释着“能仁”的理想。我们首先在以下几个领域进行了探索:人格课程、阅读课程、社团课程、探究性课程。

人格课程,学会做人。星期六晚6∶20,海门电视台教育频道《实小风铃》栏目正在播放我校孩子学做家务的情景。只见镜头中的孩子们有条不紊地配菜、热锅、煸炒、调味、上菜,还不时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介绍菜的做法,真像一个个小厨师。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开始比赛整理家务。一大堆的衣物,一会儿就被摆放得整整齐齐,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像豆腐块一样,让人赏心悦目。这是我校学生技能发展“十个学会”的活动剪影。我们认为:真正的“能”不是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让孩子们拥有“带得走”的能力。所以我们开发了“十个学会”课程,确定了学会游泳、烧菜、整理房间、写一手好字、办报、表演、主持、小发明以及掌握一项艺术特长、参与一种球类运动或健身项目的目标。我们编制了“十个学会”学生技能发展手册,通过丰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评价与激励,这一举措得到了家长与社会的一致好评。

我们的“人格课程”还包括以下这些内容:①“每月一事”课程,即每月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课程确定了责、俭、勤、善、洁、和、乐、孝、敬、诚、律、雅等12个主题,通过晨会、综合实践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活动。②“道德实践”课程。我们设计了“校园绿地领养”“美德银行”“今天我入学”“今天我入队”等多姿多彩的德育活动。③“心理健康”课程。我校现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名,三级咨询师5名。我们与市文明办等9个单位合作建设了“海门市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成长中心投资心理辅导设备六十多万元。我们一方面在学校开设心理辅导课,为家长学生开设心理辅导讲座,一方面在双休日为前来咨询的师生家长免费进行个别服务,“心理健康”课程惠及了整个海门的学生。除此之外,学校还开发了“实小风铃”、仪式教育、节日文化、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等课程,我们的人格课程真正触及孩子们的心灵,内化为孩子们的认知。

阅读课程,点亮心灯。在海门实小,孩子们尽情享受着阅读的快乐。校本晨诵课程《四季牧歌》,以春播、夏耘、秋收、冬藏为主题,让学生在每天的诵读中感受书香,获得人生的启迪。我们结合市教研室创编的《好书伴我成长》课程,落实整本书阅读的内容、时间、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静静读书,读有所得。我们每学期进行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淘书乐、现场作文、诗文诵读、课本剧表演、亲子阅读培训、教师阅读指导课展示交流、作家进校园……我们还大力推进科技阅读、多彩数学阅读、英语课外阅读等课程,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快乐,点亮心灯。

社团课程,放飞梦想。在海门实小,孩子们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学校现有社团六十多个,如素描、泥塑、声乐、舞蹈、书法、小制作、小发明、棋类、球类、刺绣、编织、摄影、外文诵读等社团,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快乐活动。为了让社团的建设更完美、可持续,藏书票社团、环保社团、编织社团、小记者社团、课本剧社团等二十几个社团编写了成熟的校本教材。

探究性课程,收获自信。在海门实小,孩子们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我们总结提炼了探究性课程的主题:走近自我。课程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全面展开。在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多元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充满自信与坚强。特别是“做中学”课程,学校选派两位专职科学老师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大循环实验。近三年来,实验老师编制了空气、结构、水、力等单元的科学探究课程,低年级每周一节,中、高年级结合科学课进行,深受学生的喜爱。

“能仁课程”使孩子们的潜能不断被唤醒、激发。孩子们考察、分析了城镇和农村的水体,写出的科技小论文获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我校原创的校园剧《我想做个好孩子》和《椅子班务会》分别获全国校园艺术节展演一等奖;合唱社团多次获市一等奖,并应邀赴日本演出;两位学生的小发明获国家专利;红领巾“绿翼”环保社团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环保社团。“能仁课程”给予了师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成为学生实现梦想的沃土,使他们的心灵因丰富而深邃,因自由而热情,因关怀而仁爱,因思考而不断创新。

超越:“能仁管理”彰显师生“能仁人格”的力度

“能仁管理”是一种文化管理,是对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的超越。我们期望通过以下管理方式来激发师生的活力:一是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使它能影响人的行为;二是激活师生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满足师生的自尊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三是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使他们由管理关系变为同伴互助关系;四是培养一批具有“仁爱之心”、德才兼备的管理者。

学生管理,力求自主。走进海门实小,你会发现一个个“校园CEO”。CEO,是企业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智慧、谋略和胆识的象征。海门实小的CEO是由学生担任的:他们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建设,在小主人角色中体验工作职责;他们参与常规管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组织校园活动,设计活动方案;他们还调查城市建设的不足,向市长提出建议……“校园CEO”激发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三年多来,学校已经有一千多位学生担任CEO,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施展,他们的活动分别受到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江苏省教育厅、海门市妇联等单位的表彰。

无论学校管理还是班级管理,我们都提倡“学生自主”。学校每年进行大队委竞选,由各部候选人在校会上发表演讲,表达自己为大家服务的愿望,讲述少先队建设的具体设想,每个学生投上神圣一票。选出的少先队干部在少先队总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冬日缤纷”“我十岁了”“红领巾义卖”“把最美的献给老师”等活动有声有色,深受同学们喜爱。各个班级也最大限度上实行“自我管理”,每个学生都有管理岗位,为班级服务,做班级的小主人。

教师管理,激发热情。2012年6月15日,海门实小五项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同时开题。面对省市级教育科研专家,五位老师侃侃而谈,他们自信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开阔的视野、准确有条理的阐述,得到专家们的赞赏。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彭钢主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一个学校拥有五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而且有两个是重点,这在省内是少见的。”那么,是什么点燃了教师们研究的热情,让他们把教育当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业呢?

我们成立“能仁教师读书会”,读《帕夫雷什中学》《第56号教室的奇迹》,学习如何去发现自己的潜能,开发学生喜爱的课程;读《窗边的小豆豆》《苹果与粉笔灰》《小王子》《儿童的秘密》,学习如何去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我们请来李吉林、成尚荣、彭钢、刘铁芳、李庆明等专家,聆听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独特阐述。我们进行“艺林漫步”“影视鉴赏”“亲历高雅艺术”等“文化之旅”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素养,提高课程品位。我们编写《能仁教育》《太阳花报》,利用教师博客、校园网大力鼓励教师们讲述自己的课程故事,撰写自己的课程反思。我们评选“能仁教师”“优秀班主任”“青蓝师徒”“教学能手”,给予每个人鼓励与认可,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马克思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我们正是这样努力给予每一位教师创造的可能和尊严,点燃他们教育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