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能训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多数师范生是未来的基础教育的教师,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基础教育的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从事教学工作的各种技能,知识和技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于知识的需要程度,不在本文论述之列,此不赘述。关于教师应具备的技能,不同国家有不同概括。但其中的表达能力、知识传授能力、组织能力、评价能力等是共同的,也是基本的。澳大利亚学者的技巧分类和我国教育专家的技能分类能充分说明问题。
澳大利亚学者把教师应具备的技巧分为七大类:“(1)动力技巧;(2)讲授及交流技巧;(3)提问技巧;(4)小组个人辅导技巧;(5)培养学生思考技巧;(6)评估技巧;(7)课堂管理与纪律”。
我国专家则将教学技能分为五个方面:“(1)教学设计技能;(2)应用教学媒体技能;(3)课堂教学技能;(4)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6)教学研究技能”。虽然中外专家的分类条目和名称有一定的出入,但表达、设计、组织、评价等技能均涵盖其中,这说明这些技能为基本技能,各国对教师的要求是一致的。我们从国内教师专业特点角度看,这些技能可以具体表现为:(1)普通话;(2)书写(写字和写文章);(3)教学设计;(4)班主任工作;(5)说课评价等。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也随之增高。毕业生单靠知识学问而立足于基础教育已经不太可能,这就要求在大学阶段,学校对师范生的基本技能培训要不断加强,否则就不能适应国家现阶段的基础教育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有明确的规定“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
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这里,国家教育政策对基础教育的教师资格、教师能力、教师业务素质给予了强化似的规定,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要有能力、有水平地完成教育任务,而要想完成好这个任务,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技能。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能力,使他们成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学生担负起整个社会文化教育传承的重任。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而基础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能力水平,教师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认识,是该项任务完成的关键。
师范生是未来的基础教育教师的主体来源,在学生阶段就应该加强其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能力的培养,因此,提高师范生的基本技能,是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的基础,也是完成传承历史文化任务的关键,在基础教育的教师还是学生时期(师范教育阶段),就力争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这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传承传统文化就是一句空话。
目前,在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和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教师基本技能是一个重要的考核观测点。2013年出台的沈阳市“和平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有一条评价标准“专业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生动,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美观,说普通话。”这里,把教师的技能作为一项考核内容来评价,不是偶然,而是大势所趋。该标准虽然只是“和平”一个行政区的,但足可以代表整个沈阳市。
现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师范专业,依然存在传统基本技能训练缺失的现象。拥有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在这两个专业中,传统的技能教育、训练搞的还比较好,如南京晓庄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基本是由三级师范而晋升为一级师范的,要更好一些,而其他专业的师范生,和由师专升为本科的小学教育专业,传统的技能教育就差很多,他们更注重理论,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管理人才,考研究生和进行理论研究无疑是高水平的,但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可能就差一些。甚至个别的学校只有条文,只有制度,而缺少施行。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本科组每年都要召开两次以上的年会,讨论和制定小学教育本科层次的发展策略,同时展示各校的技能水平,进行评比。但其他的专业,很难见到全国性的发展策略会议,讨论技能训练方面更是凤毛麟角。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在师范教育阶段,培训师范生的技能至关重要。而用什么模式来加强师范生的技能培训,怎样更好地实现“提高师范生技能水平”的目标,则是各个高校自己的特色,需要总结,以便推广。
2 模式的构建
什么是模式?字典中的解释“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一个设计较好的模式是这个领域某一事项完善成熟的标志,意味着可以推广使用。本文是教育定性建模的一种,是通过实施形成了自己的训练模式,再总结归纳,形成一个可借鉴的材料,供大家参考使用。本文“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模式构建”,来源于辽宁省教改项目,该项目立足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本学院现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六个师范类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一个非师范专业。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指六个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而在这六个师范类专业中,也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历史传承,构建不同的训练模式。
该模式主要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施行。其中0.5是指每天早晨半小时的技能训练,从早晨7:30至8:00,我们称之为早检。早捡内容包括普通话、写字(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国学、儿童歌曲五个方面,每天进行一项。而6指的是教学计划中开设的6门技能课程,包括口语、写字(毛笔字)、音乐、钢琴、简笔画、教法。这种模式是全体学生技能训练的计划,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技能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这些训练不能满足其要求,他们需要更多的训练机会和展现自己特长的平台,因此,我们成立了各种特长活动小组如儿童文学创作、书法、故事城堡等,目的就是要给这些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尽情表现,发挥特长,从而带动一般。但这是一个非常态的内容,只是针对有兴趣、有需求的部分学生,所以并未归结到训练的模式当中。
2.2 模式二:0.5+6+X
该模式在小学教育专业施行。其中0.5+6部分与学前教育专业训练内容完全相同。小学教育专业在0.5+6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验师范生基本技能的缺失,然后有目的、有重点地加以强化。小学教育专业2015级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在第七学期,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会教师技能的重要性。“X”的内容是第八学期开设“书法、美术、舞蹈、声乐、英语、科学实验、科技辅导、儿童文学与创作、儿童心理研究与咨询、课件的开发与应用”10门技能训练选修课程,每名学生在10门课程中必须任选1-3门自己感兴趣、有基础或感觉需要加强的能力课程,加以强化训练,借此增强基本技能。此项内容不占学分,相当于课外特长活动小组,是学生需求的补充。
2.3 模式三:0.5+3
该模式主要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四个专业施行。这四个专业从2015级学生开始,实行早捡制度,完成0.5+3中的0.5内容,即每天7:30-8:00技能训练,时间与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同步,但他们结合各自专业的特点,训练的内容与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四个专业在2015级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把早捡列入到课程设置的集中实践环节中。与计划中开设的3门师范生基本技能课程——口语、写字和教法构成0.5+3的模式。目前,这六个专业,三个模式正在实践中运行,互相借鉴,互相促动,使师范学院的学生技能训练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体系。探索新的、适合师范类学生特色的技能训练模式并加以实施一直是学院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2005年以来,我们在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坚持实行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工作,为此先后出台了《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实施方案》《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前5分钟安排规定》等多个方案与实施计划,并坚持实践,经过了多年的打造,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模式已基本定型。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技校毕业生就业后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技能操作比较生疏,知识面狭窄,工作效率低,试用期长,特别是车工专业的毕业生,这一现象更为明显。根据市场及专业分析,问题主要在于我们的教学没有重视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的练习,经过研究,我在原来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车工专业中的准备工作、技能训练、机床调试、强化训练、表面粗糙度等各环节熟练程度练习,并取得了良好和教学效果和市场效应。
准备工作做好准备工作能缩短辅助时间,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是提高实习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学会读图,在标题栏中能了解到加工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能看清加工零件的图形,尺寸,形位公差值、表面粗糙度值等,然后根据图纸尺寸了解零件加工时所需用的量具、工具、并能掌握量具的校对方法:再根据零件的材料、形状合理选择好相应的刀具。如加工材料为钢件或其他韧性较大的塑性金属时,可选用牌号为YT5的硬质合金车刀用于粗加工,选用牌号为YT30的硬合金车刀用于精加工:其次要学会看加工工艺路钱,在课题图上配置相应的零件加工工艺路钱,工艺路钱中可了解到毛坯的尺寸形状,零件的装夹方法,粗精加工切削用量和合理选择,零件的加工步骤,零件是否需进行其他加工或进行热处理等,通过读图,可使学生对零件的加工一目了然,从而学生能在操作前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在实操中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为提高工作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基本技能训练除准备工作外,还应特别强调几种基本技能训练:(1)车床的启动操作训练,掌握各变速手柄的转动方向,根据刻度掌握主轴转速的调整方法,操作进给箱的方法及根据刻度选择不同的进给量;熟练掌握用操纵杆控制主轴正、反转和停车,掌握大、中滑板自动、手动进给方法;掌握小滑板的手动进、退操作及读数原理。(2)掌握中滑板进、退刻度的读数操作,它是纵向车削时切削度控制的主要手柄,应特别强调消除丝杆与螺母间隙的方法、否则容易出现读数错误。(3)试切、试测练习,学生操作时,喜欢读刻度,切削深度进给以读刻度为准,不习惯测量,每当加工余量较小时,容易出现把外圆车小,长度车短,内孔车大等不良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要求学生掌握试切、试测的方法。每次车进零件2~3,然后退出进行测量,以测量尺寸为准,消除丝杆与螺母间的间隙或其他原因产生的误差,避免废品零件的产生。(4)掌握多种轴向分段方法,台阶轴加工是车削加工中最为普遍的加工方法,为了提高台阶轴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几种分线方法,如刻线法、用挡铁控制法及用床鞍纵向进给刻度盘控制法等加工台阶轴的方法,如刻线法、用挡铁控制法入用床鞍纵向进给刻度盘控制法等加工台阶轴的方法。(5)掌握产品的“三检”方法,即自检、互检、检查员(或教师)检查,批量产品后生产时应学会首检,即加工第一个产品叫检查员检查,以避免自检出现误差或读数出现错误现时使零件报废,使学生在实操训练时就有良好的产品质量意识。(6)要求学生学会判断零件已加工表面产生振纹的原因,它是因为零件、刀具、机床结构等刚性不足或零件装夹不合理而产生的表面加工缺陷,在操作时如发现振纹应及时停下来,并进行妥善处理,这一环节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7)掌握刀具磨损的判断,刀具磨损常有如下表现现象:加工时零件已加工表面出现亮斑或亮点,切削时有噪声,车刀刀口出现发红或火花现象等等,有以上现象时说明刀具已出现严重磨损,此时应及时修磨车刀或换刀,避免刀具材料消耗过多,增加机床负荷,埋下安全隐患。(8)掌握合理的断屑方法,切削塑性材料时,控制切屑的卷曲流向和折断非常重要,处理不当会影响教学,经常停车清理切屑、容易拉毛零件已加工表面及影响操作者的人身安全等等,所以要求学生在操作加工时,必须学会合理断屑的方法。掌握以上基本技能,对提高操作者的技能水平有实际的意义。(9)掌握刀具合理的刃磨方法,在掌握刀具磨损的判断方法及断屑方法的情况下,根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刃磨出最合理的刀具角度,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选择切削有量切削用量包括切削深度ap、进给量f和切削进度Vc三要素,切削用量选得过低,降低了机床的利用率和生产率,切削用量选得过高,刀具磨损加快,降低了加工质量,增加了磨刀时间和材料消耗,安全隐患增多,所以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很重要。在确保零件、车刀、机床刚性充分的情况下,用硬质合金车刀加工外圆或端面时:(1)加工钢及塑性较好的材料时,粗车:车削深度ap=1~4mm,进给量f取0.1~0.5/mmr,切削速度Vc取25~80m/min。精车:切削深度ap取0.1~0.30mm,进经量f取0.06~0.12mm/r,切削速度Vc取80~100m/min。(2)切削铸铁、铜合金等脆性金属时,粗车:切削深度ap取1~5mm,进给量f取0.4~0.7mm/r,切削速度Vc取30~80m/min,精车:切削深度ap取0.15~0.4m/r,进给量f取0.10~0.20/mmr,切削速度Vc取80~105m/min。切削用量在加工零件刚性效好取大值,刚性较差时取小值,加工薄壁内孔时则取更小值。切削用量的选择应在实际操作中逐渐熟悉,可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合理选择具体数值。
机床的调试在加工过程,经常会出现车床某些零部件松动现象,如不及时调整,则会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且易出现扎刀、损坏刀具和零件的现象,所以学生在实操训练时,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机床调试方法,才能提高实操效果。要掌握主轴间隙的调整方法,提高轴承精度,掌握调整中、小滑板镶条的方法,使间隙小于0.4mm,并保证移动平稳,轻便;掌握车床尾座的调整方法,提高零件加工的同轴度,掌握了机床的调试方法,可为提高实操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操作训练在实习教学中学生掌握的是基本技能操作,要适应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基本技能操作必须要有一定的熟练程度,我校的经验是这样的,学生掌握好基本技能操作后,进行专门的实践训练操作,与相关厂家联系加工一些中、小型的锻件和铸件产品,这些产品的加工余量大,可用于学生进行大进给量、大切削深度的强力切削操作练习,这种方式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激起学生极大的参与意识和积累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使学校做到了学校建在企业中,企业办在学校里,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关键词:分层训练;技能训练;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83-1一、研究学情,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训练中只有对每个学生的技能现状了然于胸,老师才能在以后的训练中有的放矢。老师要从各方面了解每位学生的技能成绩、技能学习兴趣、技能学习态度、技能学习能力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对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技能训练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估,然后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小群体,其中第一个群体A,因这部份学生整体水平较高,所以课题、目标较高。剩下的两组,以制订不同水平的课题、目标,循序渐进,分组出题,针对性教学。这样,使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对水平的锻炼,也为今后接受新知识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备课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目标
分清学生层次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训练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训练的各个环节。参照对口单招机电专业技能考试标准,我把钳工技能训练分为七个模块,每个模块都进行分层目标,目标的制定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能够刺激学生的成功欲望。
三、授课分层,落实分层训练目标有效性的具体过程
在技能训练时,每张桌子有4个工位,我将24名学生分为六组,每个小组有四个人,包含1个A,2个B,1个C。这样呢,一个小组就有不种层次的人员,在正常学习中,小团队里的A会带动C,让其互补,使C层人员慢慢减少,使B层慢慢增加。
四、分层训练,分层辅导,巩固分层训练的有效性
如:我在模块七综合训练中我设计了如下的实习题目。
而对于这个题目不同层次的学生,训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C层完成:完成图纸上的技术要求,而尺寸要求可以比图纸上的低0.02mm。
A层与B层完成:要求按图纸上的尺寸要求和技术要求加工好工件。
拓展提高(A层)完成:制定好加工工件的工艺步骤,计算V形槽的尺寸(利用芯棒的方法)。
这样在技能训练中每位学生都能学得有所收获,学得有兴趣,学得有信心。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对于A组学生的教学,要注重他们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以方向性指导为主,以独自思考为主,切不可做保姆式教学,从而让其有依赖性。
五、分层讲评,分层测试
分层讲评是分层训练的保障。因为每层学生的水平不一样,所以对于每层学生的要求也不要样,对于每层学生的讲评标准也不一样,从而对于每层学生的测试也不一样。因地制宜,对每层次的学生进行激励、赞扬。对于A层的学生,引导他们到更深的层次,对于B层的学生,要求他们像A层学生看齐,更进一步,对于C层的学生,以鼓励为主,告诉他们能行。
论文关键词:职校生,技能训练,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是我校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是不仅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标准。因此,在教学中,注重职业道德与技能训练培养相结合,是专业教师当前培养职校生的关键任务。以下是笔者在专业技能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一、在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中强化职业道德养成教育。
职校生在进行专业的选择时,往往都很盲目。其所选择的专业,有的是家长选的,有的是通过招生简章的介绍而选的,因此,很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鉴于此,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技能学习的兴趣技能训练,再进一步培养学生规范的职业道德。实习课教师在上序言课时,可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基地参观,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还通过展示往届学生技能训练的成果,让学生对技能训练项目有一个感性认识。学生从教室到车间,身份已转变,自己调配的时间多了,自由度增多,教师要引导他们把精力放到技能训练上来,把技能训练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来,让学生认识到技能训练也是一种艰苦的学习,让学生作好心理准备,同时,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配用技能骨干,让他们在技能与职业道德方面成为学生当中的模范,带动技能训练活动的开展。
二、在强化安全意识过程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安全是底线,要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必须从职业道德抓起,这样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必须是安全教育。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用生产事故图片等向学生讲解大部分生产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是操作人员精力分散、不遵守安全规程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并要求每位学生必须通过安全考试,80分及以上才算及格。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使其在安全意识上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如在车工技能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机械设备以及仪器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等,要求全体学生严格遵守设备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师还通过总结历届学生在技能训练时出现的典型问题,结合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讲解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同时在技能训练中必须强化学生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教师在训练前讲解安全文明生产知识,在训练中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微杜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三、把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作为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内容。
质量是生命,质量就没是效益。职校大多数学生将成为生产第一线的操作人员,他们要为企业创造效益,产品的质量非常重要,也只有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才能提高效率。因此,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尤为重要,这种意识的养成,离不开职业道德的养成,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心目中有一种质量意识,有一种责任感,因此,质量保证和道德养成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产品的加工,学生不仅强化了质量意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而且体验了工作的艰辛以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劳有所成,劳有所得,这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提供条件。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职校毕业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才能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学生在校外参加技能训练时技能训练,不仅要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还要学习企业师傅的敬业精神,端正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与企业员工长时间接触,使学生认识到:衣着打扮、工作规程规范化;物品摆放一线化;工件尺寸、形位精度的一致化;地面、车床卫生的整洁化;同事之间相处的和谐化。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机会,还有利于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使实习教学和生产创收有机结合,达到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的目的,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提供了条件。
五、在项目教学中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意识。
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由简入难,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如在刚开始加工工件时,加工精度低,时间长,技能内容分步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工精度要求高,时间短,技能内容综合程度高。待学生的技能水平达到一定层次以后,教师就可以通过技能竞赛的模式,在学生中营造出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技能训练氛围。对于技能训练的效果应及时评价和反馈,采用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的激励方式。技能训练到一定程度时技能训练,可以开展趣味课题工件的加工,如:榔头、酒杯等,使学生在趣味课题的加工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技能训练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对校外企业的产品进行加工,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强调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学生生怕出现差错,影响到学校及班级的名誉,都会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多花功夫,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也提高了职业道德意识。
总之,职校生的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每一名职校生都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苦练技能,强化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专业意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能胜任本职岗位,体现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化学;实验技能;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37-2
一、示范引路,夯实基础
1.强化实验观察
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曾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踵而来的前进。”任何实验都离不开实验观察,教师在实验演示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一般顺序和内容,提高实验观察的全面性。化学实验观察遵循的一般顺序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仪器、装置和操作——反应物——物质的变化过程——生成物。观察的内容主要有实验仪器和装置、实验操作、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在具体的观察过程中通常根据实验操作的先后,分别对各项内容进行观察。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进行化学实验观察记录,提高实验观察的科学有效性。化学实验观察记录是用文字、化学术语、化学用语、数字、实验仪器、装置图、表格等形式对实验观察对象进行简要、概括描述的一种科学方法。在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时应事先设计好记录表格,做到真实有序、简明完整、主次分明、用语正确。
2.规范实验操作
首先,让学生掌握中学常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凡是在实验中首次出现的仪器,教师都应做详细的介绍,对一些重点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作好示范的同时还应经常复习巩固。
其次,让学生学会正确选用仪器。通过具体的实验例子,如实验室制NH3,让学生明确选择实验仪器一般应考虑以下几方面:①反应物的性质;②反应条件;③反应速度要求;④实验安全;⑤生成物性质;⑥生成物的量;⑦环境保护;⑧操作简单易行等。
第三,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实验仪器。通过分析一个典型实验讲清一类实验的操作内容,如通过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分析,可归纳总结出下述操作内容:(1)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3)药品的取用;(4)加热方法;(5)尾气处理;(6)装置的拆卸;(7)废物处理等。对这些操作,都应讲清它们的操作要领和理论根据。
二、体验形成,提高能力
1.加强实验设计
(1)在教学中练习实验方案的改进
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方案有时并非十分严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从中领悟实验设计的方法和原则。例如,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氯气的实验方案,可通过设问“这套实验方案制得的氯气是否纯净?”来引导同学提出改进方案,体会气体制备实验装置设计时应从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几方面着手。又如,把实验室制备的乙烯直接通入高锰酸钾溶液、溴水中发生褪色现象,不能说明乙烯能使它们褪色。在教学中可因势利导,提出如下题:①制得的乙烯中有何杂质气体?②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是否一定是乙烯的原因?③如何证明制得的乙烯气体中混有杂质气体SO2、CO2?④如何除去乙烯气体中混有的SO2、CO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2)在习题中强化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方案设计还只是个思维蓝图,不受物质和条件的限制,可以在课后习题中进行训练。
例如,教材通过蔗糖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但没有进一步实验说明氧化产物是CO2。教师可布置习题,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碳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有CO2、SO2和H2O。
2.开展实验探究
(1)课堂实验探究化
教材中的课堂实验以发现式为多,缺乏探究性,在教学中可进行探究化改进。例如,钠和水的反应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①问题情景:学生分组实验,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水的小烧杯中,提醒仔细观察,提出问题“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有哪些?”
②提出假设:学生根据现象进行假设,钠与水反应放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NaOH。
③设计方案,验证假设,教师指导。
④实验验证:(三组代表)
现象:两组均产生大量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烧杯口,木条不复燃;用燃着的火柴靠近烧杯口,有爆鸣声;反应后溶液温度升高,加酚酞溶液变红。
结论: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产生氢气;有碱性物质生成。
⑤结论:钠与水能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生成的氢气推动钠块四处游动,生成的NaOH使酚酞变红。
(2)拓展、延伸课外实验
课外实验是指在没有教师现场指导下,学生在课外用一些简单易得的器材,独立完成设计、操作并得出结论的实验。如:学习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后,可让学生探究温度对某加酶洗衣粉去污效果的影响;学习卤素性质后,可让学生检测家里用的食盐是否是加碘盐,探究不使碘份流失的适宜温度;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时,可让学生用pH试纸检测当地污水、雨水或土壤的pH,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等。并尝试将实验的方法和结论写成论文或研究报告。
通过亲历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既学到了化学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学习了多种科学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评价导向,提供动力
研究表明,要使学习达到最佳状态,学习者必须能有意识、有目的地监测和调节自己的知识、加工以及认知和情感状态。积极有效的评价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闪光点,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教师应注意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偏差,使学生能扬长避短,优化学习过程,使自己不断发展。
一、职业院校基本技能不扎实的成因
1.学生的问题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知识基础较差,认知水平较低,理论课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学习技能操作时得不到理论知识的支持,难以提高并形成技巧。一些非常简单的基本技能,对他们来讲却是难题,需要老师反复示范指导才能领悟。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学生无心学习、怕苦怕累,存在严重厌学情绪。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风气。
2.师资问题
现在职业院校比较重视各种技能大赛,导致专业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强化学生的大赛技能训练上而淡化了基本功的教学训练。此外,有些教师是理论教师转岗到专业教学上的,有些是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有些是相近专业转型过来的。他们普遍动手能力较差,专业面较窄,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完成基本技能训练。
3.教学方法的问题
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看,一张试卷做评定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手脚,遏制了学生的技能培养。
4.各专业基本技能内容不明确
没有系统地总结汇总各专业的基本技能内容,无明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致使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把与课程相关的专业基本技能进行强化。
二、开展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步骤和方法
1.以教研室为单位研讨各专业基本技能的内容
结全笔者学院教学实际,以各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各专业教师进行研讨,确定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内容,并列出相应的授课计划。
2.编制汇总各专业基本技能
将专业基本技能分为通用技能、专业技能、辅助技能、职业素养四部分,以楼寓智能化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一是通用技能。学习内容:触电急救及安全标志的识别,了解防护方式与保护装置的知识,剥线钳、电工刀、低压验电笔的使用,掌握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与电阻的方法。
目标考核要求:熟记安全标示,明确其意义;学会触电急救的方法;了解保护装置的使用,会测量接地电阻;了解各种工具的结构和性能、熟练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万用表的结构原理,掌握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与电阻的方法。
二是专业技能。学习内容:电子元件的识别、晶体管的检测、电子电路焊点焊接、根据工艺规范单股导线直线链接和T型连接、开关及插座安装、灯具的安装、插座电路的检查和故障排除、电路图识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连续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
目标考核要求: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晶体管的检测方法;掌握电烙铁焊接的工艺要求,并能按要求完成焊点焊接;掌握导线的基本连接方法,按照要求正确安装灯具、插座和开关;独立完成插座电路的检查和故障排除;学会电路图的识读方法,正确读懂典型电路电路图;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连续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
三是辅助技能。学习内容:钳工常用量具的使用和保养、技能操作和设备使用安全操作规程,介绍划线的种类和学会基准的选择方法,学会划线工具的使用,了解锯削的相关知识,掌握锯削的方法,了解锉削的的相关知识,了解锉削工具的种类和保养方法,掌握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角度、粗糙度的测量的知识,完成锉削的基本操作,掌握安全注意事项的指示要求,了解钻孔、攻丝的的相关知识,了解钻床的基本原理和种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合理使用钻床,了解钻孔、攻丝工具的结构,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钻孔、攻丝的工具完成技能操作工作、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目标考核要求:学会量具的使用,完成简单的锯削操作;熟记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并能在日常操作中自觉遵守;掌握平面划线的方法,了解立体划线的相关知识;掌握锉削的姿势,能根据实际操作要求,合理地选用工具并能完成锉削的基本操作;能完成工件(零件)的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角度、粗糙度的测量,达到平面度不大于0.2mm、平行度不大于0.2mm、垂直度不大于0.2mm、角度不大于5°、粗糙度不大于3.2um的精度要求;掌握钻孔、攻丝的操作技能方法;了解标准麻花钻的刃磨方法,达到钻、铰15mm以下的孔位置度公差0.20mm、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um的操作要求。
四是职业素养教育。初步养成良好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职业礼仪、文明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养成遵守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的习惯,形成正确的纪律意识,做到遵纪守法;结合基本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反污染的教育,提高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基本职业行为习惯;通过小组合作法,初步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开放创新精神和自主意识等现代道德规范和职业价值观;初步形成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劳动观念,精益求精的精度观念,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时间观念;用积极向上、健康正确的思想、内容、态度、情感影响学生,巧妙地把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进行思想教育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增强教学的教育性效果,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非智力因素水平;通过教学楼、实训楼参观学习,使“五四讲话”精神入脑入心,责任小故事人人会讲,真正让先进文化熏陶每一位学生;至少结合一个企业的先进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认真贯彻7S管理理念,结合实际制订并执行7S管理进教室、进车间细则。
五是课时分配。通用技能:18课时;专业技能:102课时;辅助专业技能:66课时;职业素养教育:全程渗透。
3.分阶段开展基本技能达标活动
各教研室定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检查,督促教师完成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并设立基本技能训练的公开课,让教师交流学习基本技能教学的经验,促使教师提高基本技能教学能力。每个基本技能训练课题结课时组织进行相关教学考核,检查学生的达标率。
三、开展基本技能达标竞赛活动
首先由带教老师做情景模拟的病例报告,情景引入后,模拟开始。先由护士发现病人(模拟人)意识丧失,判断是否心脏骤停,立即启动EMSS:呼救、胸外心脏按压,另两名护士分别维持呼吸(开放气道、给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随后气管插管)和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除颤、脑保护等。各抢救护士根据心肺脑复苏抢救程序与抢救人员标准站立方位,进行模拟演练,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协调护士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给予耐心解释和安慰。在第一次模拟训练时,可由老师担任抢救指挥、现场提示。以后的几场演练,由协调沟通护士担任现场抢救指挥,各组员通过角色轮换,从不同角度体验急诊抢救中相互配合的方法。现场模拟急救时,老师随时设置临时断电、呼吸机故障、气管导管脱出、呼吸道堵塞等特殊状况,由组员利用现场资源协作应急处置,锻炼急救现场控制能力和应付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2]。每场模拟结束,由演习人员自述感受、互评不足,带教老师分析启发、总结评价。
2考核方法
由带教老师、国家级专科护士以及市内资深护理专家共同组成考核组,在培训前后对57名培训对象分别进行理论笔试、CPR单项技能操作、急救综合能力等3个环节的考核。评分标准参照东南大学出版的《急诊科建设规范指南》、《实用临床护理三基操作篇》以及专科护士培训教材《急诊护理学》为依据进行打分,满分100分,合格分为90分。其中17名无锡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首批临床实践学员,还参加了培训后的现场答辩考核环节。此外,对全体培训对象发放了反馈调查问卷,以统计培训对象对情景模拟应用于急诊护士心肺脑复苏技能培训的教学评价。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培训前后急诊护士单项技能考核成绩、急救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比较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检验水准a=0.05。
3结果
培训前后笔试合格率均为100%。培训后,单项技能考核中,心外按压、EC手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应用、心电监护等四项技能的一次通过率为100%;气管插管、电除颤的一次通过率分别为94.9%,96.4%;以小组为单位的综合模拟现场,抢救配合的一次通过率为93.5%,答辩通过率为94.1%。共发放调查问卷57份,收回57份,回收有效率100%。所有参加培训对象均认为情景模拟作为急诊护士心肺脑复苏培训的主要方式收获大、效果好、实用性强。
4讨论
训练目的:让孩子学习从他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语言中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并尝试理解他人产生该种情绪的原因。
训练步骤:
1.表情:家长对着孩子做出不同的表情,例如微笑、皱眉、咬牙等,让孩子仔细观察,然后告诉孩子不同表情所代表的心情,并要求孩子跟着做出相应的表情。
2.体态:家长做出不同的身体姿势,如低下头、握紧拳头、双手叉腰等,与孩子讨论一下人的身体姿势所传递的情绪。
3.言辞:教孩子学习对应不同表情和身体姿势的情绪词,如沮丧、生气、幸福、害怕等。
亲子游戏(1):你做我猜
由家长和孩子轮流做出某种动作表情(如用手抱头坐在那儿,什么也不说),并使用情绪词猜测对方的心情。10次为一轮,每次猜中者得一分,得分最高者为优胜。
亲子游戏(2):找原因
由父母进行情境表演,如爸爸弄洒了水,妈妈做出不高兴的表情,然后问孩子,妈妈现在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并让孩子和爸爸一起想办法让妈妈高兴起来。
技能二:表达自己
训练目的:让孩子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及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训练步骤:
1.好好说:
家长做出不同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用不同的语调和音量讲话,让孩子判断哪些是友好的。然后要求孩子用友好的表情和声调对爸爸妈妈说一句话。
2.寻求帮助:
为孩子提供不同的情境(如妈妈要把桌子抬起来),让孩子了解什么时候该寻求帮助(注意强调"好好说”的重要性,让孩子尝试一下不好好说就会碰钉子)。要求孩子在某一具体情境中寻求帮助。
3.插话:
(1) 告诉孩子什么时候插话是合适的(比如说,当你需要帮助,但是你想请他帮助的那个人并没有在看你,这个时候可能就不那么恰当);
(2) 告诉孩子一直等着直到那个人停下来看你;
(3) 或者可以先说“对不起”,在说了这句话之后,就可以问想问的问题、提想提的要求了;
(4) 和孩子讨论一下他们不应该插话的情境和他们应该立即就问的情境。
(5) 为孩子提供多种情境的图画,让孩子把图片放到“不要打断”、“可以打断”和“紧急情况”的大字标题下。
4. 说“谢谢”:
告诉孩子,说“谢谢”是让别人知道你很高兴别人帮了你。要求孩子练习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说谢谢,例如,“你能为我这样做真是太好了"、“你那样说我非常感动。”
5. 表达爱:
(1) 让孩子谈谈爸爸或妈妈平常都为你做了些什么;
(2) 请孩子选择如下表达爱的行为:
A 说出来:说一说孩子应该和可能对父母说的话;
B 拥抱:自然、得体、由衷、认真;
C 做点什么:和孩子一起讨论为了表达爱可以做的事(如送一束花给妈妈)。
技能三:与人合作
训练目的:教会孩子以恰当的方式加入到集体中,并能愉快地与人合作。
训练步骤:
1.加入:家长在进行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如玩赛车)。当孩子想加入时,告诉孩子应该先旁观正在进行的活动,并等待一个适当的时机加入(如活动休息时),要求孩子“好好说”(如“游戏真有趣,能让我也玩玩吗?”)。
2.订一个分享计划:和孩子讨论制订出一个分享计划(玩游戏的先后顺序、时间等),并询问孩子是否同意这个计划,然后将计划写下来以示郑重。
3.按顺序来:当家长在进行游戏时,要求孩子在一旁静静地等,或做其他事情,孩子做到后给予表扬、奖励。
4.提供帮助:妈妈在游戏中遇到了困难,让孩子想想她是否需要别人帮助,讨论一下当某人需要帮助时应该怎么说,如说“要我帮忙吗?”或“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
关键词: 数学专业 师范生 师范技能
教师教学的核心是师范技能的完美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与教育条件发生很大改变,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师应该学习更多与这个时代的相适应的教学技能。下面笔者以数学专业师范类学生为例,对他们在师范技能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和学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加以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现状
师范技能对于不同的师范生来讲有不同的领悟,有些学生语言表达较好,从而对于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表达得心应手,但是讲得太空洞,反映出知识不太熟习;有些学生比较内向,认为站在讲台上讲课是比做任何事都要困难的事情,站在讲台上不知道说些什么;有些平时学习比较认真,数学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学生,在讲课时知识细节处理方面都是挺仔细的,但是往往讲解的时间长短把握不住,有时显得太唆;有些学生表情太过于死板,缺乏与学生传递教学信息,交流情感的态势语言……某些学生的师范技能现状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能说他们平时练得太少,或者是练不得法,学生阶段对于这种技能的领悟说不定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学校课程设置情况
师范生的基本技能大致包括:普通话能力、书写及书面表达技能知识、教学设计技能、教学导入技能、说课评课技能、组织和指导综合活动技能、教学研究的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等。要把这些技能都学好,需要投入的非常多,不管是精力还是人力都需要。某些学校出于成本与场地的考虑,并不能很好地开设师范技能培训课,这是学生在校期间不重视师范技能学习的主要原因。有些学校开设的师范技能培训课,比如《三笔字》、《普通话训练》、《微格教学》、《数学教学设计》、《CAI课件制作》等,但是比起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所需要的诸多技能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因为分小组,分时间上讲台只是老师强制要求下的产物,不是发自内心肺腑的需要,学生的心态是完成任务就好,所以分小组实践及上台讲课都只是他们实践学习中的一个过场,没有多大的作用。而且有些学校受财力、教师和教室资源的影响,前面的一些课程根本就未作开设,教学实践技能的学习都寄希望于实习,但是,学生真正上讲台讲课的又有几个呢?除非是老师奇缺的偏远地区学校,一般没有经验的实习生是难以等到机会的,指导老师是不会让毫无讲课经历的学生上课的,以免“耽误”学生。
三、解决对策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还是得仔细研究研究,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解决方式不同,关系到财力、物力、专业教师资源等各方面的区别。因此,因地制宜,根据各所学校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实施方案,最终目标是如何使学生多锻炼,有更好的接受教学指导的机会。
对于教学的本质,师范生及其学校都应该了解一些,以便更好地开设课程,培养好他们。
1.先明白教育应以智力为开发对象,以能力为培养对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量增加快速,师范生就应该以一种适应时代的现代教学思想装备自己。20世纪50年代的赞可夫认为:“教学要同时完成两个任务,既要在掌握知识和技巧方面达到高质量,又要在学生发展上取得重大进步。”意思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
2.在教学模式上多研究思考。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结构。教学模式应该有所创新,但是教学模式的几个要素不能丢,即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运用策略和评价体系,要培养师范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条件选择和变换教学模式,并创新教学模式。
3.在备课与教案设计上多花工夫。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和作业批改、学生成绩考查与评定,其中备课和教案设计异常重要。比如得刻苦钻研教学大纲,了解要教的学生的水平,处理好教材内容,还要明确教学阶段是新课还是复习课。
4.说课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师范技能的迅速成长。在说课活动中,师范生不仅要根据所设立的不同教学对象的认知发展水平阐述教学目标、分析教材的难点和重点,而且要从教学思想还有教育理论出发,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仔细的设计与预备。为了说好课,师范生们不得不仔细地研究所讲知识内容,研究教学大纲,多方面假设教授对象,以便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归根结底,师范生进行师范技能培训是必要的,是需要常态化的,不是因为临时学生需要应对应聘或是老师应付教学检查才开设,这种态度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和学校都应该端正对于师范生技能培训课程的态度,认清其重要性,从而为国家的师范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万昌.浅析师范生教师技能的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7).
[2]蔡明,王军.师范生技能培训与师范生素质教[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9).
[3]李玉琪.数学教学研究[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