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训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目标,以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为抓手,以标准化、精细化服务管理为手段,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培训各项政策规定与措施,全面细化实名制采集和管理信息,建立健全组织实施、监督管理、考核评估的措施和办法,在强基固本和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有效推进培训工作上层次和规范化、常态化运行,促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区就业培训3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技能培训13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1万人;农牧民工就业技能培训13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1万人;创业培训4万人,培训后成功创业2万人,带动就业岗位8万个。
三、培训对象
就业技能培训:法定劳动年龄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各类城乡劳动者。重点是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
创业培训: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和处于不同创业阶段的创业者。重点是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创业人员;改善企业培训重点是处于创业阶段的各类创业者和个体工商户。
四、培训容和培训形式
各地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拉动就业、重点和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园区和扩展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的作用,紧紧围绕自治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工业支柱产业,能源、冶金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升级,大力扶持装备制造、新兴化工产业和推进沿黄沿线产业带建设以及实施双百亿工程和库区移民安置等重点工程开展就业培训。巩固和扩大合作企业范围,增加就业岗位和渠道。大力开发家庭服务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急需培训项目,扩大第三产业的专业就业技能培训。
要充分发挥各定点培训机构优质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的作用,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等模式,努力实现学员与企业、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鼓励和引导定点培训机构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培育精品专业和特色培训品牌,形成鲜明的区域培训特色。年底前各盟市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比例要达到培训总人数的60%以上,至少打造和培育形成2个以上生源充足、区域知名度高、就业效果好,在全区有开发潜力的特色培训品牌。
各定点培训机构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本人意愿设置培训专业、确定课程和教学计划。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特点、市场和企业用工需要、紧缺工种和专业、新落地工程项目、劳务转移就业对接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本着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培训机构或企业委托定点培训机构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规范和要求确定培训容并组织实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定点培训机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根据居住分散的特点,培训地点、培训设备尽可能向农村牧区转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送培训进企业、入嘎查等方式按需施教,尽最大努力方便参加培训人员,有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
要在开展创办企业培训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改善企业培训。启动并实施创业模拟实训,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自建创业模拟实训室,根据实际需要积极拓展培训模式,充实必要的培训容,丰富和完善创业培训技术,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培训时间
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要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政办发〔〕55号)要求,不得少于120课时。在每期培训班的教学安排上,与本专业(工种)直接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应占总课时的90%以上,其中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不低于总课时的60%。创办企业和改善企业培训均不少于10天(80课时),其中,授课时间不少于9天(72课时),企业考察不少于1天。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一是做好劳动力资源、培训对象和企业用工调查摸底,建立生源和岗位用工信息数据库。二是制定培训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三是做好培训计划和资金测算工作。四是落实定点培训机构,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五是分解下达目标任务。3月底前,各地区要向自治区专题报送劳动力资源、培训对象和企业用工调查摸底情况和年度就业培训实施方案及培训计划。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全面组织就业培训,认真做好跟踪监督与服务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期间,自治区通过月调度、季分析、半年总结、转发工作交流信息等方式,总结交流各地好的的做法和经验,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各地要积极向自治区报送相关信息,及时落实统计、分析和报告制度。按照实名制管理要求及时采集、录入培训和就业信息。
第三阶段:评估验收阶段。对年度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公布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促进落实。各地在2013年1月5日前将本地区就业培训工作总结和综合评估情况报自治区。工作总结要肯定成绩、找准问题,突出工作亮点和特色,提出下一年度工作思路。
七、保障措施
(一)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全力以赴落实目标任务。各地区在3月底前要将培训任务逐级分解下达到定点培训机构,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健全和完善考核办法,坚持日常考核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确保全区就业培训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各级要把城乡劳动力的培训率、鉴定率、就业率、转移率等指标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充分调动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上半年,自治区出台就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估操作办法,各地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任务,落实监管措施,实施有效监管。建全和完善定点培训机构基础台帐,实行规范化管理,落实实名制管理要求。严肃查处培训不实、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弄虚作假、骗取套取资金等违规行为的培训机构。切实实行定点培训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和退出机制。各地务于5月底前上报本地区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名册,承担的培训任务及培训专业。
(三)强化指导与服务,提高劳动者培训后的就业稳定性。加大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后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度,对参加培训的城乡劳动力,只要符合条件的,相关部门要从简从快为其组织职业技能鉴定,保证符合条件的城乡劳动力能够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要紧紧围绕企业和市场用工需求,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对接,积极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
(四)全面落实实名制管理要求,促进工作精细化管理。把实名制管理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纸质档案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两种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就业培训信息采集容,制定落实措施,出台实名制管理办法。加强统计员和业务人员集中培训,提高落实能力。各级就业培训部门要及时采集信息,健全独立的电子版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能准确及时反映工作情况,为分析研究就业培训提供充分依据,并确保记载真实全面,查有实据。
一、指导思想: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实际及教师队伍状况,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思路,提升教师的群体素质,加快教师队伍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管理技能和教育专业技能,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工作思路——面培养注重实效。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力军。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我园对教师的培训所采取的培训策略是: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全面培养,以达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培训内容:
(一)坚持以学习和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为活动主题,通过多种途径,鼓励教师运用《纲要》精神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质”的飞跃。
1、以自觉学习为基础,主动吸收新信息、新观念。
2、以教学研讨为契机,更新观念,展现自我。
(二)、教育技能培训,鼓励和促进教育的规范化和多元化。
园本培训是幼儿园主要的培训形式。近阶段,我园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培训,旨在鼓励和促进幼儿园教育的规范化和多元化。
1、教学难点的培训。
2、教学方法的培训。
3、园本课程:提倡形成师生共同建构的、具有本地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
四、培训过程与成效——不断探索开拓新路。
1、开展生动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建设。
2、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认真组织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3、围绕课题“培养幼儿关心他人”,搞好课题研究培训工作。
五、组织机机构。
1、园本培训领导小组。
2、明确职责。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政治观念、组织纪律、依法行政能力、文明执法的意识,牢固树立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执法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提升城管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充分展示执法队伍良好形象,实现城市管理水平和执法队伍形象的“双提升”。
二、培训对象
全体职工(包括协管人员)。
三、培训时间
3月28日——3月30日
四、培训地点
城管局七楼会议室。
五、培训内容
1、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省城乡规划条例》、《省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文书制作指导规范》、《县城管局综合执法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试行)》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学习。
2、文明执法、执法技巧及执法人员行为规范。
六、培训要求
1、高度重视,科学安排。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次集训的目的和意义,熟悉培训的内容、要求和方法。要科学安排工作,解决工训矛盾,要做到既不影响日常管理工作,又不影响集训效果。
2、严密组织,严格管理。参训单位负责人要带头参加春训,做好表率。参训人员要按时参加培训,做到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保持会场秩序。集训期间原则上不允许请假,确有特殊原因需请假的,应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为做好2021年度市残疾人培训工作,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残疾人就业竞争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根据省残联下达的经费指标及各县市区残联申报培训计划,2021年计划对全市1500名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市残联根据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残疾人培训需求,明确2021年市本市培训任务指标。
二、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必须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处于就业年龄段(男16至59岁,女16至54岁)、有培训需求,具备参加专门培训的条件和能力。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镇残联要根据本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的残疾人培训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及时分配下达任务,加强监督检查。
(二)认真部署实施。乡镇残联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残疾人就业、培训状况摸底调查,确定好培训内容及方式。部署好全年培训工作任务,并将具体实施方案报备市残联就业所。要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培训后就业情况以及项目实施中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情况。
(三)强化培训考核评估。委托定点培训机构、示范基地进行的培训,要对培训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设置须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学员结业要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不合格的将进行免费补习直至鉴定合格。
(四)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乡镇残联要加强培训与就业有效衔接,积极整合资源,强化部门配合,深入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各乡镇残联要把残疾人职业技能与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强化职业技能与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二)创新模式、注重实效。各级各类培训要根据培训项目及残疾人特性,设置相关课程,突出“实际、实用、实效”三大原则,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后的就业率。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各级政府在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典型经验和做法,做到活动宣传到位、政策解释到位、措施说明到位、典型引导到位,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关心、理解和支持残疾人职业技能与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及我区经济发展战略,以及《XX区2009年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管、机构主办、农民受益”的原则,以提升培训层次,强化培训质量为抓手,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大力促进就业为目标,不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工作目标
全年我镇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合格人数100人。组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等级证书》50人。
三、培训对象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人员及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
四、工作措施
1、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方针,结合人力市场供求状况,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为培训主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2、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已参加培训,经过考核,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农民工,发给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鉴定质量。
3、落实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对已参加培训并取得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给予一次性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补助标准和补助程序按XX市财政局、劳动保障局《关于印发〈XX市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X财社[2009]X号)、《关于市直农民工培训补贴资金拨付有关问题的通知》(X劳社秘[2009]X号)执行。同时,要切实建立农民工培训资金补贴与培训质量、培训成效挂钩的工作机制,确保培训补助和鉴定资金发挥最大效应。
4、强化就业服务。免费用工信息、办理求职登记、开展职业介绍等相关业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千方百计的共同做好农民工培训后的推荐就业工作,引导其就近就地就业或有序流动。
5、夯实工作基础。不断健全完善农民工培训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和夯实农民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培训机构公示制度。将定点的农民工培训机构和培训工种(专业)向社会公开,公布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承诺以及师资配备情况,方便农民工查阅和了解,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建立健全基础台帐管理制度。培训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基本情况、技能培训情况、技能鉴定情况、培训后就业情况等各项基础台帐。
五、工作要求
1、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向城镇产业工人转化,以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要实现这种转移转化,就必须让大量农民通过培训拥有一技之长,从而在竞争中实现择业和就业。因此,各单位一定要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成立组织、统筹规划,通力协作,确保我镇技能培训工作按质、按量如期完成。
根据《商务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实施“家政服务工程”的通知》要求,为推进我省家政服务工程建设,进一步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扩大家政服务消费,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服务民生、扩大内需、发展经济、吸纳就业为宗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支持、社会多方参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的原则,实现“财政政策引导,商务组织资源,工会打造平台,家政拓展就业,促进社会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从2009年开始,通过实施技能培训等措施,每年扶
持一批城镇下岗人员、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逐步形成规范、安全、便利的家政服务体系。2009年计划全省扶持5000名城镇下岗人员、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建立20个家政服务培训基地。
三、培训对象、内容及方式
(一)培训对象。男性年龄16周岁以上、55周岁以下,女性年龄16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准备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人员。
(二)培训内容。与家政服务工作相适应的人文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医疗保健知识、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及专项技能等。培训时数和教学内容详见《家政服务员培训大纲》(见附件)。
(三)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四、实施步骤
(一)确定承担培训任务机构。全省家政服务工程的培训工作主要依托工会培训机构和大型家政服务企业承担。符合条件的单位,可在8月10日以前向所在市级商务部门提出申请,市级商务部门会同财政、工会部门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请单位资格进行审查,并向省级商务、财政、工会部门推荐。省级商务、财政、工会部门通过专家评审方式在推荐单位中确定可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报商务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1、承担培训任务的工会培训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1)有法定的办学资质,有1年以上的家政服务培训经验;(2)有3名以上具有专业资格的教师,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培训场地和培训所需的设备设施,年培训能力在500人以上;(3)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动化办公设备;(4)能为学员建立详细档案,并能为家政服务员提供后续跟踪服务。
2、开展自主培训的大型家政服务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自主招收员工;(2)有实施培训师资、场地、设备设施,有不少于1000人次的培训经验;(3)能够为所培训人员安排就业,有全程跟踪家政服务员服务情况的能力;(4)能与家政服务员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建立专门档案。
(二)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各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9月1日开始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一是由工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不具备自主培训能力的中小企业,可将用工需求报当地商务部门(或其委托的有关机构,下同)并签订承诺安排就业的相关协议后,委托地方工会组织进行人员招募,由确定的工会培训机构按《家政服务员培训大纲》(见附件)组织培训。二是由大型家政服务企业自主培训。大型家政服务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自主招收员工,到当地商务部门登记备案,依托自身资源,按照《家政服务员培训大纲》组织培训。
(三)组织验收和就业。工会培训机构培训的学员,考试合格并经当地商务、财政、工会部门验收(具体验收标准另文,下同)后,由提供用工需求的企业按承诺安排就业。大型家政服务企业自主培训的学员,考试合格并经当地商务、财政、工会部门验收后,由企业优先安排就业。
五、资金支持方式及标准
(一)中央财政对家政服务人员培训经费予以全额补
助。按照培训大纲在指定机构完成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并安排就业的,经当地商务、财政、工会部门验收合格,均可享受补贴政策。
(二)培训经费标准。家政服务人员培训标准每人800元。
六、补贴资金的申报及下达程序
(一)补贴资金的申报。培训机构应于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持有关材料到所在地市级商务、财政部门申报。申报材料包括:补贴资金申报表、申请者培训资质证明、商务部门备案记录、包含学员个人信息和培训记录的培训档案、验收合格凭证、家政企业与学员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申请者银行账户等。
(二)补贴资金的划拨。财政部会同商务部根据各省经
济发展水平、家政服务市场发展情况等,测算年度补贴资金规模。财政部将补贴资金预拨到省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按需求 进度及时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市级财政。
(三)补贴资金的审核及兑付。市级商务部门对企业的
补贴资金申请进行初审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后下达补贴资金。财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审核及兑付工作。对不符合补贴要求的,应在接到申请后的6个工作日内与商务部门或申请者沟通答复。实际补贴资金超出中央财政预拨资金的,由省级财政先行垫付。
(四)补贴资金清算。2010年3月底前,省级财政
部门核实汇总本地区2009年度补贴资金使用情况,报财政部审核清算。
七、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实施家政服务工程重要性。家政服务工程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实施家政服务工程,运用财政资金支持开展家政服务人员培训、供需对接、从业保障等工作,扶持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不仅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当前就业困难,而且对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有着重要意义。各级商务、财政、工会部门,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将这项工程作为一项紧迫而又长期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工作任务。商务、财政和工会部门要各司其责,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切实做好家政服务工程培训工作。商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家政服务工程培训工作;负责研究和协调家政服务工程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财政部门负责家政服务工程补贴资金的管理、监督和审核发放工作。工会部门负责招募家政服务人员并组织工会培训机构对其进行培训。
一、项目目标
通过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具体包括增强村卫生室人员规范与合理用药方面的意识,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
二、培训对象
县辖区内取得国家规定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或注册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内容
主要内容为常见病、多发病、合理用药等知识。
四、培训方式及地点
采取集中培训形式,全县分9个片区集中培训,培训地点在各中心卫生院会议室,培训教材使用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乡村医生合理用药培训教材”,由县卫生局聘请高级职称的业务骨干及管理人员现场讲授。
五、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共5天40学时。于2013年3月31日前完成项目培训任务。
六、工作要求
本次培训系中央补助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各中心(乡镇)卫生院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确保培训效果和时间。
(一)中心卫生院
1、精心组织,确保片区内每个村卫生室有执业资格的村医务人员参训。
2、负责落实培训场地,准备好音响、茶叶、开水、纸杯等。
3、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督导,解决培训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以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4、负责参训人员的管理、考勤、考核、资料上报,培训结束后,填好县村卫生人员培训情况登记表(见附件2)和参训人员培训签到册一并交局医政中医股。
5、负责落实好参训人员中午集中就餐地点和卫生监督工作,确保食用安全。
(二)乡镇卫生院
1、专人负责,精心组织,确保辖区内每个村卫生室有执业资格的村医务人员参训。
2、培训期间,组织并带领村卫生室人员准时到中心卫生院参加培训。
七、培训经费
由中央项目经费解决,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八、成立组织机构
为全面完成2013年中央补助农村卫生人才培训项目任务,决定成立县2013年中央补助农村卫生人才培训项目领导小组,由县卫生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中心(乡镇)卫生院院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医政中医股,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导、资料归档及上报等工作。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123-02
1 高职物流技能培训背景分析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面向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一方面,由于物流管理岗位具有知识面较广,责任重大,专业知识较强,但重复性劳动比较多的特点。另一方面,目前的物流岗位人员均缺乏系统的现代物流专业知识。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目标是要保证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链接,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进入企业后即能胜任关键技术岗位工作,对于企业而言,掌握扎实专业技术,具备专业良好发展前景的员工是理想的人才选择。
实训基地是通过在校教学过程中实施实践训练的场所,学生可以通过完成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成长发展为高素质实践型人才、掌握良好职业素养、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技能。所以,如何运用好高职教学中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成了高职教学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实施方案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培训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见表1)。
表1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名称[]功 能
学院物品存储室[]经营性仓储管理实训
物流模拟实验室[]模拟3PL企业整个运作程序,学生可以在物流实训室掌握全自动立体仓库、电子分拣设备、液压叉车、电动叉车、手动以及自动打包设备等多种设施设备的软件和硬件的使用
物流驾驶训练场[]驾驶实训
物流实验机房[]物流信息系统实训
学生超市[]经营性实训场所,由学生自主经营管理,学生可在学生超市掌握物流配送中电子订货、物品保管养护、出入库、盘点、理货补货、送货退货相关作业技术
根据以上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物流技能培训,把专业教学课堂转向物流实训基地,相关穿插培训如下:
(1)充分利用课堂穿插物理技能培训。如在讲授《物流配送实务》时,利用学生超市和物流模拟实验室,组织学生以物流专业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物流配送中电子订货、物品保管养护、物品出入库、电子分拣、盘点、理货补货、送货退货相关作业技术训练;在讲授《仓储管理实务》过程中,组织学生利用全自动立体仓库进行系统操作,要求学生掌握全自动立体仓库得出入库操作,并能完成货位编码和检索,利用重力式货架和驶入式货架以及液压叉车和电动叉车创立仓储管理实务情景实训,使学生掌握叉车的相关使用方法。
(2)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技能培训。物流管理专业利用学院物品存储室进行仓储模拟实训,在寒暑假前期,对学院4000多名师生进行行李等物品储存,通过设计出入库单据,制定仓储室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对货物进行ABC分类管理。该实训室在运行四年来,收发行李等物品近25000件,货损率均控制在5%以内。在培养学生物流专业技术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管理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3)利用物流技能队强化操作技能。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组织成立专业技能队,利用物流管理教师课余时间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如成立物流设施设备练习技能队,由带队教师负责强化训练学生的叉车驾驶技术、提高货物分拣速度、订单处理熟练程度等;试验证明,参加过该技能队的学生叉车证的获证率在85%以上。成立物流信息系统技能队,由带队教师负责强化学生利用物流信息系统处理常规工作的能力;成立物流理论研究技能队,由带队教师带领学生研究物流相关理论学说;成立物流客服技能队,培养学生服务理念和应对紧急问题的应变能力。
(4)成立专业学生社团强化物流技能。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成立物流协会、社会实践调查小组,利用学生社团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社团活动和社团比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经常组织赴企业参观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通过隐形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精神。
3 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实施方案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见表2)。
校外实训基地是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
(1)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已与以上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为其输送物流人才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基地除了作为实训教学、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等平台外,还是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工作的多功能场所。学生通过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可以接受现代企业氛围的熏陶,熟悉相关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并能培养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发展倡导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引进社会资源,在学校设立技能培训基地,形成校企一体化、学工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先进的实训技术为核心,研发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物流实训系统。
(2)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采用“2+1”的办学模式,针对物流岗位群(见图1)分析根据对物流行业、企业的调查,并经过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专业教师的共同分析,将职业岗位(群)对作业人员的要求分解为若干个综合能力,把每个综合能力分解为若干个专项能力,制定职业能力分析表;确定了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形成职业能力图(见图2),并针对物流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联系校外实训基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为学生提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实践氛围。总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4 实训教学管理的组织与管理
学校和学院要加强对实训教学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实训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实训教学做好各项工作,建设一支数量相当、结构合理、实训教学技术能力强且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实训教学队伍,以保证实训教学顺利进行并获得有成效的提高。
(1)师资的组建与管理。师资是实训教学的核心,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训教学发挥其功能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抓师资建设,一是调入,二是从企业选聘,三是提高实训教师待遇,四是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做到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
(2)革新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安排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安排不同的技能学习,采用弹性、开放的教学管理方式,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技能培训。所以教学管理人员观念上的转变尤为重要,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位,以专业为本位;另外,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以满足学生获得经验知识,职业技能,形成实际的工作能力,养成积极的职业心态。
(3)建立有效的实训评估考核系统。针对学生的技能培训效果做好切实的评估考核,尤其是动手操作水平。如仓储模块实训中重点考察学生仓库运作流程熟悉情况,账目管理能力、仓位调配能力和产品养护能力;设施设备操作中重点考察学生叉车的驾驶水平等。
(4)创建全方位技能学习氛围。学校要利用文化长廊、黑板报、广播、校园网等加强技能学习的宣传。引进用人单位进学校和学生面对面交谈,传播用人信息、用人意向和用人要求;邀请毕业生回校交流,传达工作中的技能要求;举办与专业学习紧密联系的竞赛、示范、表演活动,让学生有学习、锻炼、展示自己技能的机会,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高职物流管理技能培训的路程任重而道远,在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只有把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才能走出一条健康长效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胡颖.浅析物流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财富,2010(10) .
[2]陈萌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张广敬.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如何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 [J].管理观察,2010(24).
一、培训目标
立足甘肃实际,借鉴先期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和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和教学要求,增强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和责任感;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体例特征、结构特征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了解和掌握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的情况,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逐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完善高中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体系,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支撑和保障,为各普通高中学校顺利实施高中新课程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内容与对象
(一)培训学科: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门学科。
(二)培训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总体情况及各学科课程方案的介绍;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介绍;各学科有关重要内容的解读;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培训;有关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辅导;教学评价方法的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教研活动特别是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等。
(三)培训对象:2010年我省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民办高中,下同)起始年级学科教师、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分学科参加)、省市县高中学科教研员,共计约1.5万人。
三、培训时间
(一)准备阶段:6月5日—7月20日,各市(州)完成各学科班级组织工作,组织对班主任、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培训,配发课程资源,组织学员做好学习前各项准备。
(二)培训阶段:7月28日—8月6日,组织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个学科教师学习。每天5学时,共计50学时。其中学习视频课程2小时,在线学习、交流和研讨时间不少于3小时。
(三)总结阶段:8月7日—8月17日。各市(州)培训主管部门将本地区培训工作总结报告(电子版)报送至“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邮箱。
四、培训组织与管理
(一)本次远程培训工作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省教育厅专门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由分管副厅长担任小组组长,成员由省教育厅基教处、师范处、财务处、民教处、督导室,省教科所、省电教中心负责人以及十四个市(州)教育局负责人。省教育厅成立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执行办公室),执行办公室设在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项目执行办公室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省项目管理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我省培训实施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协调多方力量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组织新课程省级骨干培训,组织培训者培训,加强与教育部相关部门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省教育厅成立巡视督查组,对各地培训工作进行巡视、指导与督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二)网络培训服务平台的主要职责。“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挂靠在中央电教馆)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具体协调工作。通过招标机制遴选有关专门网培训机构提供远程培训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具体任务分配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负责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学科;北京今日园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负责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负责思想政治、信息技术学科。
网络平台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参与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和培训光盘制作,协助专家团队进行教学,组织专家在线辅导、远程答疑,提供教务管理服务,制作操作指南,配合培训者培训的实施,组织在线研讨和提供培训信息交流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
(三)各市(州)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解、细化我省的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本地区针对培训工作的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市直高中的培训工作;成立检查小组,对各县(市区)培训工作的准备、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向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和省教育厅上报本辖区辅导教师、班主任、联络员、参训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审核各县、区呈报的学员培训成绩报表;为本辖区远程培训项目的实施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并对本地区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四)各县(市区)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本县(市区)学校、教师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县(市区)集中学习点(以下称为“学习中心”);做好本县(市区)各“学习中心”班主任、指导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遴选工作;及时向所在市(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报本县(市区)班主任、指导教师、联络员、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制定本县(市区)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相关措施和应急预案,对培训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做好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选派辅导教师的接待和在各学习中心的分配工作;做好本县(市区)普通高中教师参与培训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存档、上报工作。
(五)普通高中的校长、“学习中心”配备的班主任和指导教师是培训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对顺利实施和完成本次远程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全面负责该中心培训期间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工作;对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按时参加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班学习活动,了解本班学员学习进度,记录学员学习活动参与情况,对跟进不足的学员进行督促,检查审核作业。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负责本班学习指导,组织并引领学员研讨,点评并推荐优秀作业,编辑并提交学习简报。各地要选择富有经验和责任心的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担任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聘请已进入实验省区的高中课改优秀教师承担辅导工作。同时,要切实发挥教研部门的力量,要求各市(州)教研部门积极总结和利用在“甘肃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教师教学远程研修”平台中开展的两次研修经验,保证本次培训的顺利实施。
(六)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网络技术人员,其职责是:密切配合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开展工作,协助行政部门、班主任、辅导教师进行管理与辅导,解决学员在注册及学习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做好本地的技术保障工作。
五、培训原则及方式
(一)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进入新课程的高中一年级各学科教师进行系统的全员岗前培训,原则上各学科任教教师都必须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系统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二)组织方式:采取班级化组织管理。组班方式以县为单位,分学科组班(网上虚拟班级)。每个班不超过100人,设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各1名。各市(州)、县(市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组织学员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学科集中参训。各市(州)、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学习中心”,组织学员集中培训。
各市(州)、县(市区)高中学科教研员、各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按相应学科组班进行学习。
(三)学习方式:由市(州)、县(市区)集中安排学员在“学习中心”学习。其学习形式主要包括:通过多媒体投影在线或离线(dvd光盘播放)集体收看专家主讲的视频课程;辅导教师组织学员针对专家授课内容结合各自教学实践开展网下的研讨和交流;学员个人借助可上网的计算机自学网上的拓展性课程资源和相关学习资料,参与网上的案例研讨和专题讨论,提出问题或咨询,接受专家的问题解答和教学指导;按要求完成相关作业等。
(四)辅导方式:本地研讨、在线交流与专家答疑相结合。本地研讨应在班主任与辅导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在线交流应在本地研讨的基础上,在课程专家团队的主持和指导下,组织学员进行学习交流和专题讨论。针对各地学员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由课程专家集中答疑指导。
六、培训实施及流程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工作从2010年6月启动,分阶段、分学科逐步推进。具体实施步骤为:
(一)6月10日前,各市(州)应负责将参加本次培训的不同学科的教师人数(含高中学科教研员、各高中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设施设备的数量及技术状况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上报“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邮箱。另外,各市(州)对各县(市区)学校上报的上述信息数据进行认真审核,按照参训学员的数量和分布状况,设立和确定“学习中心”。(注:“学习中心”在冠名时可以其所在学校为基础,冠以“xx高级中学学习中心”、“xx学校学习中心”等),确定学习中心负责人与技术保障人员。指定“学习中心”所在学校的一名校长和两名副校长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培训期间该“学习中心”培训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二)6月11日,省教育厅将通过视频会议方式,组织进行对管理者进行培训,一是部署我省“国培计划——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工作;二是对各市(州)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学习中心”负责人、技术保障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培训流程,各级培训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
(三)6月20日前,各市(州)按附件2的信息上报要求(相关表格请在省科所网站下载:),完成统计参加培训相关信息:
1.将各县(市区)应接受培训的教师按学科进行编班,原则上每个学科为一个班,并确定每个培训班级培训期间所在的“学习中心”。对于学员人数超出50人以上的较大班级,可再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学习组,便于组织网下的交流、研讨。
2.为每个培训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和培训辅导教师,对人数较少的小学科,可二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
3.各市(州)指定一名同志作为联络员,负责与“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接洽工作。
(四)7月1日前,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将帐号分配到我省;7月10日前,完成辅导教师、班主任的注册报名工作;7月20日前完成学员注册报名工作,以便学员及早体验网络平台操作。7月22日班主任在各学校校长的配合下完成审核确认工作,7月24日之前,“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将确认信息(线下)上报给平台,7月25日完成用户调整工作。
(五)7月 15日前,省教育厅将组织全省培训者培训,届时邀请国家学科课程专家及网络平台教学管理和技术人员对我省班主任与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培训者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介绍培训组织流程、培训辅导者工作职责、课程主要内容、讲解课程特点、组织交流研讨与辅导答疑的方法和技巧、教学教务管理与技术操作办法与流程、学习简报内容与编制、与课程专家组交流沟通及信息反馈形式与办法。期间,组织学员做好学习前准备。
在此期间网络服务平台应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相关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将向市(州)教育局送达各学科网络视频课程的dvd光盘,各市(州)教育局根据县区上报的“学习中心(学校)”数向各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送,最终逐级配送给辖区内各“学习中心”的培训点。
2.完成计算机网络检测、dvd光盘播放测试、学员网上注册、分班、预览相关课程资源等工作。
(六)7月28日至8月6日,培训工作正式实施。在此期间,各“学习中心”负责人(校长、副校长)、班主任,应认真组织本中心的教师按照网络远程培训课程表的安排到指定的培训点集中进行培训;班主任负责对参训学员集中培训的考勤和日常管理。辅导教师在业务上具体指导参训学员的网上学习和组织网下集体研讨、交流等活动。
(七)网上远程培训工作结束10天内,辅导教师应根据有关规定,综合评定出学员的培训成绩并交给班主任;班主任经审核无疑义后应将学员培训课程、课时、成绩等信息呈交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归档保存,作为学员进行继续教育登记和颁发结业合格证书的凭据。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学习中心”对培训工作做出认真的总结,对培训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纳入本年度“教师培训年”评选表彰活动中。
七、培训考核与发证
对成绩合格的学员,省教育厅颁发由教育部监制的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合格证书,同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为了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省教育厅成立了项目管理小组,并在省教科所成立了项目执行办公室,由省教科所负责组织实施。各地也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统筹协调当地的培训工作。各相关部门和组织管理、辅导人员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责,确保远程培训各个环节落实到位。各普通高中校长要特别重视本次培训工作,保证每位教师完整参加培训全过程,并严格实行持证上岗。
(二)质量保障。培训期间,省教育厅将组织人员分赴各地检查、督促培训工作。省教科所要组织省级专家团队深入培训现场指导培训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培训结束时要提交高质量的评估报告。
(三)应急保障。各地要认真做好培训的准备工作,对突况要做到快速有效应对。对黑客、病毒攻击等导致培训无法进行的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尽快恢复正常;对培训过程中出现停电、设备故障及其他突况等,要有应急措施,确保培训的顺利实施。
(四)经费保障。
本次活动经费采用分级负担:
1.本次培训的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组织、网络平台支持服务及管理等费用由教育部安排专项经费;
2.省教育厅负担本次培训中管理者培训费用,班主任与指导教师培训费用(不含交通费),督查指导工作、省级管理组织费用以及班主任与指导教师的工作补助等费用;对于在培训中获得优秀的班主任与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3.各市(州)承担本次活动中各县(市区)班主任与指导教师的集中培训费用,市级管理组织以及督查指导工作等费用;
4.各县(市区)及各校承担本次活动中对各“学习中心”班主任与指导教师集中培训费用,县级管理组织以及督查指导,场地、设备使用维护及其它费用(上网费、电费等)。
本次活动不向培训教师收取任何费用。
九、其他
本实施方案的解释权归省教育厅“甘肃省普通高中课改试验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如需咨询相关问题请与办公室联系。
联 系 人:俞雪山 张会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