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第1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境外教学实习(IAP) 国际汉语教师培养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实习的重要性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又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点,因此实践教学活动在专业建设中地位极为重要。很多教研者十分关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高萍、刘艳认为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存在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实践教学注重结果评价,缺乏过程培养、实践教学国际化意识不强、实习基地建设薄弱等问题,提出了以兴趣引导、目标引导、职业引导为理念建立三课堂联动,形成从课内外走向校内外,进一步扩大到海内外的具有持续性和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何华珍、郭振伟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规格是“三型一化”人才,即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几种观点都强调了实践的国际化。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确定培养目标、选择培养规格等方面应该更多地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口径,教学实习环节应该更加突出专业性和针对性。

二、红河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红河学院于2005年获准设立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是云南省较早设立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高校。自2005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9届本科学生。在历年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随着学分制的实施与不断改进,我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很多次尝试和调整,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和努力,我校的实践类教学实习逐步成为一条契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路子。尤其是境外教学实习(IAP)成为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因我校地处边陲,和越南接壤,到达东南亚各国的交通也十分便利。独特的区位优势增加了我校学生到东南亚各国就业的机会。近年来“汉语热”的持续升温也增加了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而我校要求该专业学生在熟练掌握英语的基础上必须修读一门东南亚国家语言的毕业条件,必然增强了学生在东南亚各国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从最新修改的《教学指导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对培养规格和培养要求提出了新的内容,如“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初步掌握一门东南亚国家语言”和“具有较为开阔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汉语国际教育能力、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外事工作能力”。

专业实习教学环节规定学生必须在国内外学校、国内外汉语中心或涉外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见习、实习、实践。我校目前在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都建立有汉语中心或汉语国际教育实习基地,该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修读第二外语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实习单位。比如选修过越南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就选择越南的实习学校;选修过泰语、柬语或第二外语运用能力足的学生可以选择到泰国、柬埔寨进行实习(这两个国家英语环境较好)。实习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少于4周,最长可达6个月。

实习学校一般以中学为主,也有小学和大学。这些学校开设有面向全校学生的中文选修课,因此课程量较大。平均每个实习学生每周的课时量达到12节,还要参与一些与汉语有关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比如汉语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汉语歌演唱比赛等等。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实际的锻炼和提高,如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第二语言应用能力、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涉外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等多种能力。

但是在实习过程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视。比如学生普遍反映的平时课堂里学习的教学理论和真正上讲台后的教学实践的差距;很多平时从未思考过的汉语本体知识和被留学生问得自己也糊涂了的尴尬;到一个完全陌生环境中的茫然无措;文化冲击等等。

通过几届学生的毕业实习活动,我们逐步探索出一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之路,也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了专业教学实习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必须注重语言学和汉语言理论素养及其运用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做到“两强”,即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强,又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强。

三、专业教学实习与国际汉语教师培养

教学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扎实基本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好专业素质的国际汉语教师。

专业教学实习对国际汉语教师素养的培养作用。第一,引导作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成,学生仅仅依靠课堂课程教学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专业学习效果。只有实践的过程才能让学生检验自己所掌握的基本功,知道自己能力的薄弱点,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地提升。第二,针对作用。IAP让学生走出国门,真正面对母语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教学实习更能有针对性地反观自己的不足。第三,锻炼作用。掌握一门小语种外语,让学生能更容易地融入所在国家的社会环境,相对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能帮助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专业教学实习项目的建设及实施,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有实现性。语

参考文献

[1]高萍,刘艳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9-83.

第2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范文

一、汉语国际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特点

1.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从事汉语教学,进行汉语国际推广

虽然说真正去国外实施汉语教学工作的人并不多,但是在国内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工作人员并不少。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外国人并不罕见,也有很多有意向留在中国发展的外国人,那么留在国内学习汉语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高校现在实行交换生和留学生制度,外国人大量涌入国内,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就有了相当大的需求量。

2.拥有良好教学能力,考试录用就业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以后都选择去学校任职,学校的工作稳定,而且能够弥补工作中专业丢失的现象。学生毕业后能够将课堂中所学的中西语言和文化运用到工作中,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3.个人兴趣广泛,灵活就业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将汉语传授到他国,还有从事高层次对外汉语活动。他们可以从事对外交流行业,如外事部、商务部等等,也可以在新闻媒体、出版等文化单位工作,这些职业都能够运用到他们课堂所学的知识从事涉外行业的工作。

4.求知欲浓厚,继续深造

如果说“汉语热”是在最近二三十年发展出来的新热门,那么出国留学也不可谓不是当今国内的热门现象。在国内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招聘的具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对于本科生而言,出国深造不能不说是一种优良的选择途径。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模式反思

虽然汉语热袭卷了全球,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势并不容过分乐观,其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研究生扩招以来,扩招高峰过后面临的就是就业高峰,大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涌向社会,增加的毕业生数量远比社会能够提供的职位数量要多。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生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无法竞争,在研究生数量增加的同时,工作待遇好的单位不仅提高了入职门槛,对性别和第一学历的选择也越来越苛刻。

2.就业方式的改变

如今网络发展起来之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再是单一的招聘会,基本上都是以网络招聘为主,而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

3.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

在大学生和研究生实施扩招以后,就业形势也随着毕业热潮而越来越严峻。很多研究生考研的最初目的并不是因为想做科学研究,更多的是想要避开就业高峰期将高学历当作找到好工作的跳板。

4.毕业院校没有组织有效的就业指导

如今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都划到了学生的必修课中,但是针对性并不强。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热门并与国际接轨的课堂,教师在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中一定要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指导。

三、根据目前通化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学生就业模式大致如下

1.在学校的时候注意“化用”的应用模式

学生将教师教授的“化用”为自己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在学校进行教育的时候要学的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还有就是将教师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自己迈出社会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践,需要的是控制课堂的能力,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能力的提高,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2.学生在学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理论模式

虽然说就业不一定完全都是按照职业规划的方向发展,但是学生在认真规划自己职业的时候,会认真思考自己每做一件事会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或者说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什么样的期望,他的规划就会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而不会造成现在大多数学生多面对的情况:迷惘、失望。所以说学生还在学校的时候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一定不能马虎。

3.改变“高学历高就业”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复合模式

许多毕业生都认为自己的学历比一般的大专生要高,所以起点自然也应该高,福利待遇也应该高。但是如今国内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挑来挑去的最后结果可能就是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合适的工作。在就业的过程中,要摒弃“高学历高就业”的观念,踏踏实实工作,认清自己的现状以期待更好的发展机遇。[2]

第3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就业规划

【作者简介】陈信存,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610031;谢仁敏,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192-06

2012年9月,中国教育部新版本科专业调整目录。此前的“对外汉语”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1999年之前。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仅有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4所高校,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285所高校开设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达15000人,最近十余年增速之快可见一斑。该专业招生人数的迅速增长,显然跟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汉语热兴起直接相关。亦为满足汉语国际教育庞大的师资需求作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随着招生院校、入学人数的增加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环境的变化,本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渐凸显。因此,直面问题,辨清源流,顺应专业发展趋势,寻求改进途径,突破瓶颈,推动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了当务之急。

一、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几大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近年受到莘莘学子的广泛追捧,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但十余年的超常规发展,并不能掩盖其间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够优化,针对性有待加强

教育部虽然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提出了指导意见,但由于对专业性质的认识存在分歧甚至偏差(有的偏重于跨文化传播教学,有的偏重于语言基础教学,有的偏重于教学理论与实践),不少院校的课程设置混乱,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有的院校过分偏重于才艺培养,花费不少课时学习传统的琴棋书画、太极、剪纸等才艺。却忽略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理论和语言本体知识的学习,造成学生光有花架式,却无真功夫。有的则忽略专业特性和地域特点,开设大一统课程(往往偏重于母语为英语的国家,而忽略小语种国家),缺乏国别教学的针对性,造成部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慢、基础薄、后劲不足等缺憾。对此。泰国汉学家巴功·林巴努颂颇有体会,他认为不少大学生“知识面狭窄”、“工作能力不强,缺少文化历史知识”,故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对此亦甚为担忧,“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汉语不如中文系学生,外语不如外语系学生,教学不如师范生”。这无疑给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警醒。

另外,一些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实用的课程,却并未列入课程目录。如汉语教材方面,泰国华文教师公会主席罗宗正先生就颇为感慨:“目前泰国汉语教学没有材。缺乏高质量的适合泰国人学习华文的优秀教材”。以笔者在泰任教一年多来的亲历亲见,确如其言。例如泰国收藏汉语书籍最多的图书馆之一——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图书馆。近年大陆、港台等地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在这里基本都能找到,数量多达百种(其中不少为中国国家汉办赠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对外汉语教材大多是针对来华留学生使用,语境背景设计为中文环境。至于针对泰国学生编写的系统性教材则付之阙如,在教学实践中只能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编选授课教材。于是,教材的选用和编撰理论及技巧。便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用课程。又如,外籍汉语学生几乎都要参加汉语水平等级考试(HSK)。学生们也非常希望能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因此为教师们开设HSK研究课程同样很有必要。另如现代教学技术、教具的设计与使用等课程,都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然而。上述这些课程目前都没有列入正式的课程指导目录。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二)专业师资仍有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控制

稳定、平衡、合理的师资配比。无疑是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涉及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三大领域,其跨学科的专业特点对师资合理配比的要求就更加严格。然而,目前批准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200余所院校,有相当部分为非师范类院校,未开设有教育学相关专业。教育学方面的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难免要影响到学生的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有效培养(课堂教学又是整个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核心)。

同时,相对于近年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超常规发展,高水平专业师资的培养和成长则需要一定周期,增长速度有限,这就造成了专业师资短缺严重的问题。高校师资的主要来源是博士毕业生。但目前全国设立对外汉语博士点的院校仅有20余所。培养的人才相当有限,供需缺口很大。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讲话指出,2009年来华留学生达到23万人,而汉语教师仅有3500人,生师比为66:1。同期(2009年)中国高校的整体平均生师比是17.23:1,针对国际上语言学习采用小班制的通行办法(语言班生师比通常约为12:1),可知专业的汉语教师所需甚大。而且,在目前高校扩招大势之下,这种生师比例失调的情况很难在短期内有根本性转变。

专业师资短缺的直接后果是,一些核心的语言本体课程只能借用语言学、文学专业教师授课,而这些教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大多只是生硬套用语言学、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忽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殊性,结果造成培养方向上的偏差。目前,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师资标准的权威文件是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文中明确要求“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分析自己的教学对象”、“能了解并解释影响语言正负迁移的各种因素,能分析和解释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能选择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辅材料进行教学”等。以上诸多要求,显然是将师资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国际化”,这跟语言学、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一致,故教学模式、手段也要相应改变。若只是生搬硬套,抹杀专业区别,必然跟专业设计的初衷相去甚远,甚至跟专业的实际需求相背离。使学生无法适应教学实践的要求,这就难免让他们产生类似的抱怨:“我大学4年基本都是在学校上课。我不觉得所上的课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有什么区别。等我到了国外之后才发现,会说汉语的,不一定能教汉语。”

(三)缺乏实践平台。就业渠道不畅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学生应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教学操作经验,这就需要培养单位为其提供实践机会和发展平台。目前,学生实践的海外平台主要由孔子学院承担,渠道比较单一;而孔子学院囿于其发展规模,使之提供给本专业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有限。截至2012年,国家汉办在全球已建立400余所孔子学院,500多家孔子课堂,注册学员65万人,成绩可谓斐然。然而,就派出师资来看,孔子学院每年派出的教师仅有1万余名,当中还包括了在职公派教师和研究生,若是本科生只能申请志愿者,且职位数量并不多,相对每届超过1.5万的学生人数而言,孔子学院提供的实践机会可谓是僧多粥少。特别是一些未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海外高昂的自费实习费用,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结果实习只能安排在国内进行,甚至被安排到普通中小学实习。此类学生虽名日专攻汉语国际教育,但直到毕业仍未接触到外国学生,这无疑抹杀了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特性,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因此,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办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出去”获得更多实践经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这一问题依然有待探索和解决。

不仅学生实习遭遇困境,跟学生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就业问题就更为严峻。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界陷入了奇特的“供需悖论”,令外界深感困惑:

一方面,海外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供不应求。有数据统计缺口人数甚至高达500万。世人惊呼“汉语教师荒”,包括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亦忧虑于海外汉语教师之不足:“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和‘汉语教师荒’的矛盾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汉语推广工作最亟待解决的难题。”这极易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在就业市场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们定然是炙手可热的香馍馍。

另一方面,当我们面对毕业生从事本专业者比例过低的客观现实时,则无法乐观起来。据2010年的统计数字,“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学生走上教学岗位”;另据笔者调查,广东惠州学院2011届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全班43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者仅3人,比例不足7%;另有研究者曾对华中师范大学2010届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做过一项调查,全班48人,继续读研、出国深造者15人,待业11人,已就业者22人,其中仅有1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从事本专业者比率之低,由此可见一斑。上述供需悖论现象。显然有悖于本专业设立的初衷——培养优质外教师资。满意就业市场需求。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就业观念有待改变,“走出去”意识不强。二是就业渠道不畅,缺乏有效的就业信息平台。目前在国内,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培训市场已近饱和,毕业生的一大出路是以汉办志愿者方式赴海外临时就业,若干年后需回国再就业,且大都只能转行从事非本专业工作,故学生赴海外就业的意愿不强。因此,如何让学生“走得出去”且“留得下来”,如何保持海外优秀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依然是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此瓶颈问题若是无法有效突破,必将有碍于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壮大。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显然,要想进一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得冷静剖析该专业近年来“外热内虚”的尴尬现状,顺应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其间的瓶颈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增开特色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无疑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很大程度决定着培养出什么类型和何等层次的人才,未来胜任怎样的专业工作。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无论名为“对外汉语教学”还是“汉语国际教育”,本专业的基本内涵都没有改变:核心是“教学”,即具有师范性,这意味着往师资方向培养;“汉语”是基础,注重的是工具性,强调语言学本体基础,需要语言学底子做铺垫;最后是“对外”(或“国际”),即涉外性,涉及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知识。上述三大特性决定了专业课程的设置。

至于核心课程,笔者认为应该是教育实践理论模块(如综合式教学技法、分项式教学技法等)、语言本体模块(重点是现代汉语和文字学)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其中,语言学又是本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应该对之进行强化训练——扎实的语言学基础,也可为有志于考研深造的学生做好专业铺垫。

文化课程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目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大学生掌握的中国文化知识已足够应付外国学生,因此对文化课的学习不必过多强调,导致部分毕业生对中国文化知识掌握的程度有限(甚至还停留在高中水平),从而很难适应实际教学工作。以泰国为例,学生大多信仰佛教,对中泰佛教的差异、儒道文化在中国接受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浓厚兴趣,会经常向中方教师求教。若教师对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没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则很难准确解答学生的疑问。其中,跨文化交流方面存在的障碍,可能比文化知识掌握不足带来的影响更为隐性和严重。比如中国教师说话通常音高调响,语速较快,让轻声曼语的泰方学生很不适应,还常常造成交流上的误会:而在泰国文化里,学生通常不会当面指责老师。此点若被中国教师忽略,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总之,随着中国与他国交流日繁,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深度、广度的要求愈来愈高。教师在文化学养方面的要求亦应相应的水涨船高。巴功·林巴努颂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目前我们需要更多的是精通中国文化的人才,而不是语言的人才,更不只是要汉语教书匠。”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先生走访国外多年,也是深有体会:“我在国外各孔子学院考察时,他们多次说:你们派来的人,只教汉语,不懂文化。”因此,他认为汉语国际教育“如果只教汉语,不传播中华文化,不能算是成功的。实际上,远离文化,汉语也教不好”㈣。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教育部为了达成“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把旧有的“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两个专业也并入“汉语国际教育”,一定意义上,这也可以看成是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重视,无疑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举措。

还需指出的是,本专业特性之“对外”(或“国际”),其实是一个泛指,但在课程设计的实际操作中,笔者认为应该突出针对性,突出地域特色,施行国别教育。比如广西,“对外”主要指的是东南亚诸国,若具体到广西大学而言,则主要是“对泰”。因此。可以设置具体课程,针对相关方面进行专门训练,比如泰语语言特点与汉语教学关系等。同时,还要给学生介绍泰国的教育政策和华文教育发展现状。比如泰国大、中、小学汉语课程并无系统衔接,每个阶段都可能遇到零基础的学生;中小学每周课时安排很少(通常一周只有一次课,每次两到三个课时),这跟大学中文系的系统性教学完全不同,因此如何开展好这些课程的教学就大可讨论。此外,崇尚自由学习的泰国学生,并不适应中国“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关于如何有效控制教学过程的技巧培训(若是管得太严,学生反感;若是课堂纪律松散,课堂教学很难有效进行),亦是不可或缺。因此,笔者认为以国别为方向设计课程是较为优选的办法,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英语、泰语、越南语、日语、韩语等若干方向,既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也能较好地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课程的实用性。

除了上述师资型人才培养以外,教育部1998年版的专业目录中对“对外汉语”还设定了这样一个培养目标:能在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因此,所设课程也应该照顾到有志于往这方面发展的学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培训的机会。例如,可以开设一些涉外文秘、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特色课程,丰富既有课程体系。给学生更多选择机会,为有志于从事高级涉外文秘、涉外传媒的学生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教师审定制度

G.Bereday在《教育年鉴·序言》中云:“一个教育系统之优劣,必然是大大地依赖于在这个系统中服务的教师。”可知教师在学科发展中无疑处于关键性位置。因此,面对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方面存在的师资短缺、结构欠合理等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师资素质已经势在必行。

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力度,力求以质取胜。《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指出,汉语教师素质由五个模块组成:一是语言知识与技能。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和“外语知识与技能”;二是文化与交际技能,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三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学习策略;四是教学方法;五是综合素质。可见,基于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需要具备较为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也要掌握较为先进的现代教学技能。然而,由于汉语国际教育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科理论还不太成熟”,依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甚至“各种分歧还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本专业的教师积极参与培训,随时关注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教学经验。在摸索中提高自身素质。遗憾的是,目前提供给教师们培训、进修的机会并不多。笔者随机调查了四所高校的10位本专业的教师,最近三年参加过培训、进修者仅有6人次,这显然不利于教师知识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对专业师资的培训力度依然有待加强,高校也应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参加高端培训班、研讨会以及到国内外研修、攻读学位等方式,提高现有师资的知识水平。

其次,建立和利用教师研修基地,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大途径。为缓解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基础研究薄弱、师资队伍量少质差、汉语难学”等难题,汉办于2011年在全国设立了19所国家级“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为本专业教师的培训、进修提供了平台。不过遗憾的是,这些基地多集中在发达地区,以针对西方国家为主,而广西、云南等紧临东南亚的延边省区依然没有设立推广基地。因此,广西、云南等地不妨考虑建立省级区域性汉语推广基地,成为国家基地的有益补充。这些基地可以通过开展区域性的汉语国际教学研究、开设实践体验课程、举办学术夏令营等特色活动,加强本地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可以建立客座教师和外聘教师制度,补充现有师资的不足。教师个体的眼界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文化知识,高校可以外聘一些在领域内有精深研究的专家,或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开办专题讲座。汉语国际教育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学习最终还是为实践服务,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讲座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讲授者的研究成果和亲身经历带给学生的触动,引发的思考,往往比普通的课堂学习更为高效。笔者的调查也印证了此点:那些具有海外教学经验的学者、教师开设的专题讲座,或一些中小学的资深老教师开设的教学实践课程,在学生当中受到普遍欢迎。因此,客座教师和外聘教师是本专业师资的重要来源,培养单位应对之予以足够重视,建立和健全相关引进机制。

最后,笔者认为,为了确保本专业教师的质量,很有必要落实汉语国际教师资格的审定制度。为教师的准人设立门槛。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而且。汉语国际教师还具有涉外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代表着国家形象,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当更为严格。国家教委为了加强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声誉。更好地做好中外文化交流工作。曾于1990年6月23日颁布《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对本专业教师施行准入制,这一审定制度于2005年结束。最近几年,教师队伍迅速壮大。在缺少完善的准入审定制度控制之下。质量良莠不齐,出现了一些滥竽充数现象,若长此以往必会影响到本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若想让汉语国际教育从业者们自觉提高素质,保障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那么重启汉语国际教师资格审定制度,让教师们持证上岗,既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三)开辟国际合作道路。施行职业分流设计

目前,汉语国际推广主要采用孔子学院模式,孔子学院为吸纳汉语国际教育人员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孔子学院是非营利性机构,由国家财政拨款维持运行,且主要采用与目标国家官方院校合作的模式,故面对庞大的国际汉语教育市场需求,孔子学院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要求,留下了很大一块蛋糕虚位以待(例如商务汉语培训、学位教学、中国学研究等方面,孔子学院基本没有涉足),这也为各地高校进军海外汉语教育市场提供了机会。高校应该灵活机动地利用自身学科优势,通过合作办学、建立研究基地等多种方式。在海外建立教学和研究平台。通过此渠道,可以将中国毕业生输送出去,同时也可以把外国学生吸收进来。这不仅可以扩大汉语国际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也可为其提供实践平台。总之,盈利模式与孔子学院模式互补相辅,可以共同把汉语国际教育市场的蛋糕做大,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良性发展。

第4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理念;“经典诵读”;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1-0064-03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传统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而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并不完全适用。而且,现如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矛盾,那就是教学内容的庞杂与课时数有限之间的矛盾。因此,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应该是课程改革探索的首要任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文史结合的基础上,以文为主并实行“经典诵读”,以此回归文学本位;教学中要尽量做到贯通古今,并把审美教育提升到相当的高度,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实行“经典诵读”,回归文学本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受到一直以来文学史模式以及史学本位的课程观念影响,很多都是讲文学史必讲作家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和影响,讲文学作品必讲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对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审美性重视不够,导致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直观体悟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逐渐丧失,导致“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在文学学科中应有的基础,而处在一种知识传授的辅助地位”。[1]尤其是受课时被压缩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味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规律的把握,而忽略对文学作品细微的情感、艺术和审美质素的阐发,往往将鲜活的文学作品变成了注解文学史的史料,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适宜,更不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应该以文学史为主,而是需要在文史结合的基础上的以文为主,回归文学本位。要想真正让学生回归文本阅读,实行“经典诵读”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学经典是历经了几千年风雨历练和时间考验的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积淀着广博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之魂,充分体现了先人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尤其是那些反映积极进取、忧国忧民、识礼重义等儒家人文传统的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平复急功近利的心态,塑造健全的人格很有启发和帮助。

“经典诵读”能够使学生从道德修养、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等方面受到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无疑比直接对他们进行说教更有效,而且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力,这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学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背景上,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诵读和基本分析、鉴赏的文学作品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在作品讲读、分析的时候,多运用描述性、抒情性的语言,重视意境的感染和心灵的触发,并注意加强诵读指导。“经典诵读”不仅仅能够提高人文素养、夯实专业基础,同时也能够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视野,培养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理解力,进而磨砺思想、提纯情感、积蓄能量、放飞理想,而且,文学经典是民族语言艺术的典范,诵读经典同时也是对汉语言精妙境界的至高体验,可以说,“经典诵读”的过程就是对语言艺术的精微训练,这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很有助益。

目前,一些高校采取以“经典诵读”为辅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并以背诵默写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的方式进行考核,这种做法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学中都值得推广。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感到难以接受,感到不适应,而他们一旦真正进入作品,形成诵读习惯,就会逐渐被吸引。而一旦这些经典所承载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在学生的思想中确立了主流地位,这对于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塑造健全的人格均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弘扬中华灿烂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它更是一个贯通古今的过程。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用性、现代性,努力想办法注入更多的时代内容,拉近学生和古代作家作品的距离,引导学生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及其历史变化的角度去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师还应该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的人文价值,以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这些经典作品与他们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血脉相通的,尤其要注意发掘这些作品经过时代的大浪淘沙后,对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建构起到的重要意义,以此启发学生的思辨能力,拓展他们人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积淀与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有些办学者和研究者似乎有意无意地把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和汉语言专业完全等同视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的区别,只注重语言的学习和训练,忽视文化知识的传授”。[2]尤其是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每人都是光荣的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传承者。那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通过与作家和作品穿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能够建立起与前贤今哲对话的平台,拉开与现实世界的距离,看到一个有别于现实功利世界的更加丰富博大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功利追求的人生中看到一种更加高尚的人生,懂得更多处事做人的道理,懂得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因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将来很可能成为跨文化的交流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世界范围内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余秋雨先生曾经指出,“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是人类共通的精神价值,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文化以差异并存为美,以消除差异为丑,文化上的差异,绝大多数构不成冲突。”[3]所以,教师要注意中外文学比较时的态度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将来的教学和文化交流中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对待各国文化,包括能够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勇于过滤其中的糟粕。

三、把审美教育提升到相当的高度,

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作为艺术结晶的文学作品,它不是简单的再现现实,而是体现了经提升之后的理想的精神境界。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承载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美学特质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之所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然而,现如今的教学大多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文学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和审美的熏陶,把本来生动的、立体的文学变成了缺少生气的、平面的知识。很多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时候,往往是直接灌输给学生一些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根本没有进行真正的审美阐释,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长此以往,学生会渐渐失去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

对此,教师首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文本鉴赏和阐释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试着先撇开围绕作品的外在说明,直接把学生领到作品面前,并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审美氛围。比如使用一些诗性的、形象性的语言,或音乐等多媒体等手段,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之中,帮助学生进入一种自由的审美状态,鼓励他们对作品本身的结构、语言艺术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重新唤起学生的文学感觉。例如唐诗名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诗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是按部就班地讲授作者生平、师生朗读作品、分析诗歌内容、师提问生回答等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审美感受。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专业人士的朗读录音,并让学生充分朗读作品,再加上教师在讲解中运用富于感性和诗意的语言,可以丰富学生的视听,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绝非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它更是一个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领悟那些蕴含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包括经世报国的博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豪迈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等,使他们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和自己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比如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写的是日常生活中偶遇风雨这样一件小事,苏轼却赋予了它深刻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人生的起伏是多变的、是突然的,是无法预知的。在人生的风雨中,重要的是心态,如果能以乐观洒脱的态度去面对坎坷,泰然处之,总会有云散日出的时候。教师由此可以联系苏轼在黄州的经历,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苏轼在这种超然物外的旷达背后,仍然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之精神。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古代文学知识的传声筒,更应该肩负起传道的责任,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文学教育者最重要的责任。

总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文史结合的基础上,以文为主并实行“经典诵读”,实行“经典诵读”,以此回归文学本位;教师应该努力想办法注入更多的时代内容,拉近学生和古代作家作品的距离,并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的人文价值,以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鉴于中国古代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和特性,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应把审美教育提升到相当的高度,以诗性阐释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杨柏岭.文本・美育・文化:当代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9):44.

第5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范文

近年来,随着国际范围内汉语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下简称汉教)。中国古代文学(以下简称古代文学)则作为学科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被诸多高校的汉教专业写入培养方案。然而,汉教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仍有待加强,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少真正切合汉教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古代文学适用教材。这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该课程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现用教材存在哪些问题、探究问题成因,并进一步思考汉教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编写方面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一、汉教专业古代文学教材选用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提供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2年,我国共有259所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教材选用方面,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成为汉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的首选,章培恒、骆玉明两位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也受到很多高校的青睐。可见,汉教专业古代文学教材使用情况与中文专业并无二致。

毋庸置疑,上述两部文学史都是当今学科领域内的优质、权威之作。然而,优质、权威并不代表适用。汉教专业有着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忽略这些因素,直接借用相近专业教材,必然导致水土不服的结果,最终影响教学效果。这种水土不服已经在诸多院校汉教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体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容量与教学时数不匹配。

汉教专业古代文学课时安排各学校略有出入,但一般都在100至140学时之间,分两个学期完成。而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则至少安排200学时,分三至四个学期授课。两者学时相差近一半。反观两个专业的共用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共四卷,总字数约179万,内容丰富全面,资料翔实;另一部广为汉教专业选用的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三卷本,共110万字。可见二者皆为卷帙浩繁之作。这样的教材篇幅与信息容量与中文专业课时安排非常匹配,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为师生学术视野的拓宽提供了丰富信息。然而,对汉教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师而言,要通过仅一百多个学时来完成授课任务,前文所及两部教材就只能“仅供参考”了。老师们的教学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线索明晰,就需要首先在教材提供的大量信息中淘金,更多教材内容只能无奈舍弃或布置学生课外阅读。

(二)未体现该门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和专业特色,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汉教专业和中文专业虽属同一个一级学科,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却有着明显区别。汉教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外语基础,具备较好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教学技能,具有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专门人才。由此可见,汉教专业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尤为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与中文专业的要求截然不同。

基于此,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汉教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必然有别于中文专业。笔者认为,文学既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显性符号。对于汉教专业而言,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更能由此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特色与精髓,而某些内容上适当设计中西文学比较环节,更能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体认,同时增强跨文化认知及交际能力。这项任务的完成,又需要有教材为最基本的依托,而现在高校通用的教材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一教学需要。

综上可知,目前国内高校汉教专业在教材选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形成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我们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汉教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目标定位不清,对该课程应发挥什么作用、怎样让课程发挥作用等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正因为认识不清,造成汉教专业和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教材选用的同质性。这不仅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汉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编写汉教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汉教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结合当下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汉教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一)内容精当,与教学时数相符。内容集中在一流作家、作品、重要流派及文学现象的介绍与讲解。

第6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普通话 调查

普通话是宪法规定的我国通用的语言,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群体,普通话的水平已经成为考核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目前来看,师范类专业的学生都非常重视普通话,因为普通话的级别直接关系到个人将来的从业资格。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有一些特别之处了,这个专业本身不是师范类专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也已经停考好几年了,所以目前这个专业对普通话没有一个硬性的要求,普通话测试的等级水平也不涉及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的获取,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普通话不重视的不良后果。本文针对陕西各大院校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情况对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普通话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是分析调查结果,发现问题,找到更有效的适合陕西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推广普通话的方法。

本调查以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此专业目前在校生共183人:09级39人,10级46人,11级58人,12级40人。调查问卷有效率为89%。

一、调查结果剖析

1.普遍意识到普通话的巨大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有85%的同学认为说普通话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比较大或很大。其中39%的同学认为作用非常大,38%的同学认为比较大。不仅如此,97%的同学认为普通话水平是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其中39%的同学认为非常重要,48%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少数几个同学认为说不说普通话无所谓,因为毕业后回家工作,周围绝大多数人普通话也不好,所以说不说普通话就无所谓了。但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即使回家工作也应该说普通话,因为我们不会只和本地人接触,而是要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而普通话正是我们沟通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并且绝大多数同学也将良好的普通话水平看作毕业后就业的一项优势。他们认为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如果自己普通话都不好,还有什么脸面教外国学生。他们表示一定要学好普通话,因为这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以后能把标准的普通话教给外国人,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

2.对待普通话的态度比较积极,绝大多数同学会主动说普通话

在调查中,86%的同学表示会主动说普通话,只有14%的同学在问卷中选择“自己说普通话是被迫的”一项。经仔细调查发现这些被迫说普通话的同学自身普通话水平都特别差,感觉说不出口、说出来不标准很丢人。认为自己会主动说普通话的同学中有89%的人在公共场合、在课堂、图书馆、寝室等地都会主动说普通话,11%的同学在公共场合主动说普通话,但在寝室时说方言。侧面调查发现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宿舍里同学都来自同一个地方,舍友都是老乡,说方言不影响交流。在调查中有6.5%的同学认为即使放假回家,在家里和父母交流也应该用普通话。这充分说明学生普遍对普通话的态度比较积极。

3.不利于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因素、环境虽然还存在,但不起决定性作用

调查问卷显示,93.5%的同学认为方言、网络语言对普通话有影响,比如老乡和老乡之间更喜欢说方言,交流起来比较亲密,说普通话反而显得疏远。说方言和说普通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并不冲突,完全可以做到普通话说得很好,方言说得也很地道,从而选择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步入信息时代后,网络语言也对普通话产生影响,很多网络语言都是不符合普通话规范的,但学生表示都能够分得清楚,知道标准普通话应该如何说。虽然方言环境、网络语言都会对推广使用普通话产生影响,但只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不会撼动普通话的地位,对普通话的学习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4.大一新生对普通话的级别要求还不是很清楚

在问卷中,我们设置其中一项是知不知道师范类专业普通话应达到什么标准,09级、10级的学生普遍知道并且答案正确,而11级、12级的答案就不是百分百正确了,11级有23%的同学答案是错的,12级比例更高。这一数字充分说明,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知识时要加大对新生的推广力度,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新生群体主动学习普通话的意识。

5.对推广普通话的力度不是十分满意

调查问卷显示91.2%的同学认为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力度不大或一般。这是很让人心寒的一个数据,充分表明该校推广普通话的力度有待加强。在对学生们期待的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方式的调查中,45.7%的同学选择“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来提高普通话水平”,31.5%的同学选择“不用任何方式”,这些同学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开设相应课程或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中文系虽开设现代汉语、教师口语、演讲与口才这几门课等专业课程,但是只有教师口语、演讲与口才偏重于实践,而且这两门课还都是考查课,学生不够重视。

二、原因分析

1.对外汉语专业自身的特殊性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以前各类院校中文系下设的对外汉语专业(学术硕士理论),今年统一改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专业硕士有实践),这个专业本来是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的,现在名称上又带了“教育”两个字,似乎师范性质更明显了,并且汉语国际教育要求必须有实践,但奇怪的是,到目前为止,这个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既然是非师范类专业,那么从专业性质的角度上讲,就不需要对普通话的级别、水平做要求。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教师资格证考试,这个考试要求应试者普通话水平必须为二甲,正规的国家汉办组织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已经停考好多年了,没有相应考证需要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也就没有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压力,这两个原因导致少数学生不重视普通话。

2.部分学生将来不当老师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偏离了所学专业,以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为例,60%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来自陕北,家庭比较富裕,毕业后不需要真正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只要拿到毕业证回家,家里会安排工作,工作时周围人都是说方言的,所以自己普通话不好也没什么,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说方言显得更亲密,在周围人都说方言的情况下,自己说普通话反倒显得孤立、不合群。

3.教学引导缺失

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属于非师范专业,所以在平日教学中,教师也没特意强调师范专业普通话水平要求,但从对外汉语专业的角度,应该比师范类专业对普通话的要求更高,因为是到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并且通过对外汉语专业实习,笔者发现在真正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外国人对教师的汉语普通话水平要求很高。

三、对策研究

推广普通话的策略有很多,但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以下策略可能更有针对性。

1.准确定位。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划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教育方向;二是涉外文秘方向。专业必修课里开设普通话课程,只要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方向课中,教育方向开设教师口语课,涉外文秘方向开设演讲与口才课。这样就兼顾学生的需要,想要从事教学的同学,不仅普通话要好,还要进行教师口语训练;不当老师的同学,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口才都非常重要,所以开设演讲与口才课。这样使不从事教学的学生也能重视普通话,并学到自己将来能用上的展示个人魅力的技能。

2.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环节。三门课程都有课前演讲环节,成绩将作为学科成绩的一部分。学校要有严格的课堂考勤制度,并且每门课程都有详细的平时成绩评定办法,除上述说的三门课程外,有课前演讲的课程达到总课程量的30%。这就强化了学生说普通话的意识从大一到大四,贯穿四年的学习,真正锻炼学生的普通话和口语表达能力。

3.参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这种集体实习让学生站到讲台上给外国人讲课,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班,给中级班上课的很多同学第一次见了外国人后都觉得脸红,好多外国人说的普通话比自己还标准,所以他们都觉得如果自己普通话不好的话都没脸站到讲台上,就自觉努力学好普通话了。

4.参加国家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考试。这个考试对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有要求,至少是二甲,并且要求上台讲课,这从侧面鞭策学生学好普通话。

虽然本文只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殊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但分析结果和解决办法中很多方面都具有普遍性。推广普通话绝非一日之功,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查才能发现问题,通过不断的研究才能解决问题,通过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从而科学掌握各种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余雪芳,江海波.大学生普通话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07,(4).

[2]丁同芳.我校师范生普通话水平状况研究[J].科教导刊,2011,(4).

第7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经典课程;教材

“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是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且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设置课程能指导他们更好了解中国文化。文化经典课程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其教学效果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材是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要求、方法的物化,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中介物。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体现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一、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实质

文化经典课程的教材,其实属于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范畴。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指专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课本或教科书,依托文化而编写的汉语语言类教材则不属于此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缺少经典性教材;内容相当宽泛,取舍上随意性很大,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体例自由多样,但不分水平等级,缺少共识;使用对象涵盖面较宽,但定位失据。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教学效果。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和“文化课程”的定位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编写者的理解往往影响着对内容的选择,结果或者泛而无边,或者深而过窄。而文化教学到底是“文化搭台,语言唱戏”合适,抑或相反才合适?不同的理解在体例上就会造成差异,甚至可能在实践中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既然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具体化,成为实施教学的凭借。那么编写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的文化经典课程教材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的基本结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

文化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系统。一般而言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表层文化,即可以视听或直接感知的文化现象;二是深层文化,即思想、观念、制度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本质。由于对留学生的文化教学是在非母语状态下的异文化教学,对于缺少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留学生来说,文化的传授自然会受学习者汉语水平和培养目标的限制。对初、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中国文化的学习是以“了解”为主,是一种感性认识,教材的编写主要帮助学习者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是怎么样的。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阶段的留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汉语知识,也具备了熟练的汉语应用能力。对他们而言,仅仅“知其然”是不够的,教材的编写更主要的是解决“知其所以然”,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此外,虽然讲授内容都与中国文化有关,但是文化经典课程与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并不完全相同。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主要从文学、历史、书法、社会习俗等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现状,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概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如果说这是面上的横向扩展,那么文化经典课程就是点上的纵向深入,不仅要求能够以点带面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性了解,而且要求能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作理性的思考和阐述。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点,编写文化类教材时教学双方很容易出现“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本科)对外汉语专业陈××等7名同学曾以该学院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对外中国文化教学做了一份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心目中,外国留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如饮食文化这样的低端文化,因为这些文化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其次是中国的历史、思想和汉字文化等,再次是建筑、地理、古代文学等,至于音乐、舞蹈和中国古代科技则不是考虑的重点――这和留学生反馈的信息有一定的差别。同时不同语言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需求度基本一致,到硕士阶段对深层文化的关注度则有明显上升。

二、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功能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材至少应具备如下功能。

首先,是目标功能。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写的课本,不仅要在总体上能够体现教学的总目标,具体到每一课教学目标也要明确。其次,是训练功能。虽说汉语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是该类教材的主要功能,但经典阅读和赏析却离不开这些基本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三,示范功能。教材以文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选中的课文应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范例”,将之前学生所接触到的零散的、非系统的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新旧联系,以求融会贯通。第四,讲解功能。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发挥教材的讲解功能,让学生凭借教材的讲解进行学习,主动地去分析、去接受。第五,检测功能。检测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化学习结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内容及排列顺序

考虑到该课程教材应具备的功能,再考虑到课时、学生数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该课程教材的编写可以分为九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及排列顺序如下。

1.生产篇。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生产的发展,科技则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时至今日,“科技兴农”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以航天科技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也迅速发展,因此本篇选取的经典文章都和中国科技发展有关。

2.生活篇。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本篇所选和中国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

3.情感篇。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关系,情感的羁绊由此而生,本篇即以人们的各种情感为主题选文。

4.思想篇。思想即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本篇所选集中在对中国人行为方式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

5.艺术篇。思想情感形诸于外,于是便有了异彩纷呈的中华艺术,本篇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

6.民俗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许多习俗,并不断演变。本篇所选集中在介绍与节庆有关的习俗。

7.风土篇。中国地域辽阔,人文环境复杂,本篇所选主要是从“城市”角度来看中国各地风情。

8.民族篇。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自然也是重点所在。本篇所选集中在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发展上。

9.交流篇。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本篇所选将涉及不同时期中外的文化交流。

四、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体例

当内容初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性步骤:设计教材体例――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及其组织形式。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体例。

1.全书分九个单元,具体内容及先后顺序见上文。每一单元开始都有“概述”,对主题进行简要说明。

2.每个单元分成四章,每一章以点带面,不仅能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整体的了解,而且能从这一点出发进行深入思考,以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知。

3.每章下分为6个部分:导语,正文,理解思考,知识链接,影像阅读,深入思考。

“导语”部分是对每章主题、背景和作者的简介;“正文”部分所选侧重现当代文章,兼顾各种文体;“理解思考”部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正文”提出文章赏析的相关问题;“知识链接”部分是介绍“正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影像阅读”部分在与“正文”同步给予学生感性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听”能力的提高;“深入思考”部分主要结合中国现状提出讨论话题,促进学生“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就算是硕士阶段的留学生,仅仅凭借书本的抽象知识,也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即使是华裔子弟,也会因为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出现理解上的障碍。为了避免学习者或者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在编写该课程教材时,要避免厚古薄今、重“知”轻“行”,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用。

形象化是指教材的内容能最大可能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甚至可触摸的形象,使教学可以改照本宣科为实践中掌握。譬如“艺术篇”中涉及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单纯的语言讲解有时候让文化背景各异的学习者难免有云里雾里之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供观摩和基本阶段的练习,在观摩和练习中解决难点问题。

针对性是指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围绕某个文化主题的文化考察项目,使学习者对之有切身的体验。譬如针对“生产篇”“生活篇”,笔者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学习者分别参观了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粤北的贫困区,让他们切实了解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仍然存在的贫困现象。这种活动的安排,需要事前的了解和事后的回顾,避免考察过程中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事前对主题的了解,可以通过文字阅读和形象化展示进行,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作为考察任务,为事后回顾做准备;事后回顾,一般先以讨论或课堂发言的方式总结这次考察,然后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实用性是指教材的内容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让他们具体运用于实际生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现代化。如在“思想篇”中介绍中国文化中的“孝”时,不能仅仅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解,应该结合中国当代的家庭生活的实际,像“4+2+1”结构模式、“空巢”现象、“留守”现象等,帮助留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当代社会,而不只是停留在历史和传统中。

参考文献:

第8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国贸专业;教育国际化;内涵;现状调查;实施方法;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178-03

纵观当达国家,有一个突出特点是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主要表现为知识的国际流动、科技人员的国际交流以及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合作开发、合作培养等国际合作形式越来越多。教育国际化是项长期重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完善的理论体系支撑其合理运行。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简称“国贸”)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施教育国际化是对我国教育国际化理论的实证研究;国贸专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显著国际化特征。因此,对国贸专业学生实施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一轮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的不同国家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模式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其运作方式主要包括教育观念、战略、内容与对象以及手段的国际化,并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体现国际视野的校园文化等。因此,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应包括明确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设施、教学环境以及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以保证国际化教学的成功实施。一是明确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具备更广阔的视野。通过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胸怀、熟悉国际化惯例,为学生构建国际视野下的复合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站在国际视角,成为符合不同国家需求的国贸专业人才。二是实施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应按国际标准衡量和发展国贸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的培养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熟悉现代经济与科技知识,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知识、国际视野,能进行国际沟通和国际竞争的高级专业人才。三是构建国际化的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及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各种教学资源是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的物质条件。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理论方法探索与实践,为学生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增长学生的国际交往经验和技能。四是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学校要通过具备国际化教育背景的师资队伍,在校内形成国际化氛围,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国际化背景和环境。

二、来自实践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国贸专业在校学生、已毕业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00份,主要调查结论如下:

1.调查对象国际化经历信息。98%的调查对象没有海外交流经历,未参加海外交流项目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参加途径、费用昂贵和语言水平;比较希望参加的交流项目形式有短期留学、海外志愿活动、海外实习,而选择长期留学和参加国际会议的较少。

2.调查对象专业学习信息。近90%的调查对象很少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在专业和课程论文中有35%左右学生引用外国文献,超过90%的学生认为自己阅读、分析外国文献的能力较差;半数以上学生表示关注国外时事,并有意识培养国际思维能力;95%的学生认为学校很少邀请国外学者到校演讲或讲学、很少为学生提供条件去国外参加国际流会议;超过70%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有足够的国贸专业外文资料,但不能链接国外著名学术网站,让学生自行下载或不确定是否有这项服务;多数学生没有或不确定在撰写专业(课程)论文时有分析“国外研究现状”的内容;87%的学生未通过大学六级考试;所上专业课程中,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课程(含英语类课程)所占比例约为0%~25%;87%的调查对象认为国贸专业双语或全英语教学方式是利大于弊;认为教育国际化弊大于利的原因是学生语言障碍限制教师教学深度。

3.对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调查对象主要通过网络、他人介绍和报刊了解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信息,而通过中介和学术文章了解的极少;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国内开设的国际学校(或国际班)是出国留学的过渡、是在国内体验国际教育的场所,能克服中学、大学教育的一些不足之处,如果经济允许,愿意去国际学校(班)就读。在对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内与国外的对比问题中,被调查对象多数认为,国外的学生学习目标比国内学生清楚明确,课堂气氛比国内活跃自由,课堂学生参与度比国内高,学校管理比国内人性化,师生关系比国内更为平等,教育考试比国内更关注过程性,更为公平科学,教育方法比国内灵活,学生课余活动比国内学生丰富,学生学习主动性比国内学生强。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措施应包括支持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引进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区域协作;开设双语教程,培养外语人才,引进境外优秀教材,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建立国际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调查对象认为,本校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经费可获得性低、相关项目较少和信息宣传不足。

此外,多数调查对象提出如果有机会且家庭条件允许,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愿意出国留学或上国际学校,不仅可以获得更多语言优势,而且能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与见识,对以后工作有益。

三、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方法

(一)教育制度国际化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在学制设置、学历、学分等方面的国际确认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给国际合作办学、留学生交换派遣等带来困难,阻碍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发展教育制度国际化,政府应转变职能,放开并鼓励高校自由、自主地参与国际竞争,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办学,创新办学制度,加强国与国之间学分、学制、学历等的交流互认,提高彼此知名度,采取开放办学模式。

(二)课程设置国际化

1.课程结构国际化。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贸专业的一些课程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些主干课程缺乏科学论证,教学内容间缺乏逻辑联系,课程间沟通不足,使得教学活动存在内容重复、效率低下的问题;一些课程内容理论性太强,缺乏实践操作指导意义,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应进行课程结构的国际化建设:通过进行专业建设研讨和社会调研,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评估,去掉或改进那些不适应国际化教学要求、存在问题的课程;借鉴和推广国外高水平大学的课程设置,结合本国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加强重点课程建设,围绕重点课程进行教改研究,提高课程结构的科学合理性。

2.课程内容国际化。目前,国贸专业采用的教材大部分为国内学者编写,国际化视野不足,一些教材照搬或借鉴国外教材,脱离中国实际,在授课中又无法结合国外实际情况授课,实用性不强,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国际化创新:精选教学内容,适当提高外语教学、双语教学比重;尽量扭转教学中的应试教育倾向,强化和提高学生使用外语的基本技能;教师要对所授课程中国际化的内容与中国实际实现更好的结合,不能生搬国外相关课程内容。

(三)国际化教学实践

1.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国际化指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借鉴国外实践教学方法,通过模拟实践交易、案例教学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理论。案例教学法关注社会现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环节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流程设计,学院应建立专业案例库,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能运用于实践。

2.课程讲座应用。国贸专业课程一般具有较强实践性,应通过专家和工作人员的不定期讲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讲座,深入浅出地给学生带来实践经验和方法,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3.培养认知实践。认知实践是一种专业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重视。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生认知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是通过对一些企业和机构进行实地调研,以提高学生直观认知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实践基础;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产学研项目,给学生提供研究实践机会,通过参与项目研究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与社会实践能力。

4.建设实习基地。国贸专业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社会实践。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岗位实习是最直接的实践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较全面地了解单位运行机制,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力,进而使学生提高工作和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国贸专业应着力发展教学实践,合理建设实习基地,增加校外合作。

(四)师资队伍国际化

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传授专业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处理事务的能力;教师除具有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国际化的教学意识与教学理念,掌握最新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研究方法,培养出符合国际化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四、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效果评价

1.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国际化教学的评价体系是学习国外先进的课程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实现课程的全面学习和评价。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实现,主要包括课程大纲讲解、课前预习、课上提问与讨论、习题作业、各阶段考试、社会实践等,所以需要针对各环节构建全面的教学考核体系,对学生的各项能力综合考核,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真实反映学生能力水平,避免粗放式的教学考核。具体考核方式是将课程成绩分解到平时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出勤、习题作业、课堂讨论、文献查阅、课程论文、期中考查、期末考试等,这样可以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在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减少学生期末考试压力,避免考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能力,失去考试意义。

2.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教育国际化必须重视学生实践,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国外实践教学评价模式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以外,还应积极与实践单位或机构进行有效沟通以及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以科学全面地评估学生实践效果。应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安排专门人员客观、全面、科学地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估。应明确评估的实质,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要在评估中总结每种实践教学模式的经验与不足,并制定和完善实践方案以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模式。

3.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国贸专业需要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教师教学活动和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应借鉴国外教学的评价方式,对教师教学活动和学校教学体系进行不定期评估,并根据教学效果进行调整,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具体做法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并针对社会人才需求变动,每年对不同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学单位共同论证课程考核方面的教学规章制度、量化考核标准,并于课程教学及考核结束后进行课程教学总结,以保证国际化教学模式的质量。

五、总结

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体现在很多方面,应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设施和环境以及师资的国际化。我校国贸专业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关注点应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没有海外交流经历;学生语言障碍限制教育国际化活动实施水平;多数调查对象有意愿在大学或研究生阶段出国留学或上国际学校。对国贸专业教育国际化的具体实施应从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进行。对国贸专业教育国际化的效果评价应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几方面展开。

第9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范文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实施的局限性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崔希亮曾指出,汉语国际教育指“在海外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1]。因此,汉语国际教育培养目标当中的“汉语国际推广”不仅是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且已经成为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目标决定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性很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须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因此,实践课程是本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许多高校进行了多种尝试。有的高校以校内微格教学为主,由本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行模拟教学;有的高校依托校内的国际学院,学生进入留学生课堂进行听课甚至授课;不具备留学生资源的学校,与外校国际学院展开合作,使学生进入留学生课堂;还有一部分高校与海外学校取得联系,派遣部分学生出国实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性质决定实践课程与其他专业实践教学有很大不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部分實践课程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以汉语为外语的汉语学习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实践课程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实践教学注重结果评价缺乏过程培养、实习基地建设薄弱、国际化意识不强等。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课程存在极大的局限性,部分高校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招收的留学生数量有限,学生很少有机会走进留学生课堂进行实践,出国实习的流程繁复,资金投入很大,客观上使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课程进行得更加困难。

面对这样的困境,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课程很有必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任何教学模式的运用,目的都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且对教学模式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当教学目标的实现出现困难的时候,可更换教学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实践课程助学平台。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中,将课内实践内容与课外第二课堂相结合,尤其是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实践教学,不断搭建新型学生实践训练平台。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设计该实践课程助学系统,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课程教学的分析研究,使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课程系统契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全面分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构成和教学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实践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现阶段使用的教学模式进行总结,选择适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情况的教学模式,并提出多元发展和多样化新型教学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减少海外实习的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实践渠道,增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实践的机会,对提升学生的教学水平和文化传播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课程助学平台建设

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实践课程助学平台(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系统),利用这一平台,在汉语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使留学生与汉语教师(本科生)之间顺利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留学生还可以对汉语教师(本科生)进行评价,最终促进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统一管理系统、资源系统构建、储存能力、网络带宽、高端数据库等资源分布调配机制,研究应用之间的接口设计和系统实现,研究多身份单点登录(Multi-role single Sign-on)系统,研究信息安全机制、访问权限管理系统及平台系统构建、应用容器(App Container)接口设计和系统实现等。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设计检索及导航系统;研究集成服务的实现机制,对数字技术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等。

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实践课程助学平台的目的是构建一个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教学服务应用平台,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在统一的平台上真正实现服务的融合,拓宽实践平台,使学生最终获得方便快捷的智能服务。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设计该平台。通过对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课程的开放共享和智能服务的分析研究,使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课程的助学平台的应用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在建设过程中要考虑该平台的整体环境,主要研究运行环境、仿真环境和开发环境。运行环境是真正向用户提供服务的环境,具有冗余和高可用性;仿真环境是和运行环境完全一致的软环境,但不一定具有冗余和高可用性,也不公开对外开放,它的配置(Configuration)与运行环境始终保持一致,用户不能更改,这个环境用于应用的试运行;开发环境相当于每个应用开发用户Sandbox,它由运行环境的一个快照产生,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改变配置,以便实现应用的开发和调试,这个环境不需要冗余和高可用性,在平台建设完成之后,在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课程教学中,初步尝试利用此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课程助学平台,使用各种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新的尝试,并注意观察不同种类教学模式的使用效果。通过不同种类教学模式效果的表现进行分析和判断,选择最适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对不同种类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分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课程助学平台的成功,需要形成一个平台的拉动应用,其应用将推动平台良性循环。该平台将提供一批通用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应用,对应用实行严格质量监督,保证应用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三、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该项目的实施将开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育的重大转型,推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数字化发展,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实践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创新思路。